社会责任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责任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一、引言
20世纪前期,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企业行为大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这一现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及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经营伦理理念——企业社会责任。在提出该理论之后,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整个社会也对此十分关注。
除了企业以外,还有一些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存在本身并不是为了追求利益,但是不能否认它们的一些日常活动仍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帕森斯和巴纳德就把组织看成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单位。既然是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在研究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承担情况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这些组织的社会责任。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结合其他组织,提出组织社会责任(organiz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组织社会责任是什么?组织社会责任的界定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指导社会组织有效承担社会责任,相应减少由它们的社会活动引起的问题,无论是对组织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社会责任的概念模型
对于企业,我们要求的是它们在完成自身经济责任的同时兼顾其他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那么,对于组织,我们同样可以要求它们在完成自身的责任的同时兼顾其他诸如环境、社区等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相关的概念框架。
(一)组织类型角度
由于组织的复杂性,加之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对于组织的分类也有很多的差异。从政府本位的角度来分,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从市场本位的角度,组织又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从社会功能来分,一般又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整合组织及文化维持组织(模式维持组织)。为了便于本文进行概念模型的建立,这里将组织从性质上进行分类,分别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整合组织及文化维持组织。
不同的组织本身就有着不可避免的责任。
政府组织是指为保证整个社会目标的实现,行使权力分配和使用的组织。它们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向全体国民提供服务,如政府机构、政党等。
经济组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达到营利目的的一切提供经济功能的社会组织。
整合组织,即用来调整整个社会内部的关系,处理社会冲突和解决问题,使社会各个部分彼此配合以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一类组织,如司法机构、监察机构。
文化维系组织是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以维护一定的社会和文化持续性的组织,如学校、教会。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不同的组织都有着自身所特有的职能,承担自身存在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除此之外,组织难道不需要承担其他责任了么?Carroll在1991年提出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四级金字塔模型”,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见图1。而所谓的组织社会责任,即将对象从企业扩展到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在承担自身责任的同时,对于这四种责任也应该相应承担。
根据Carroll的四级金字塔模型,营利性组织应承担包括经济责任在内的四级责任,而非营利性组织则需要承担除经济责任以外的三种责任,即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等。
(二)责任类型角度
如果我们从组织应该承担的责任类型来看,可将责任具体划分为本职责任、强制责任、半强制责任、自愿责任。这样进行划分,那么所有的组织承担的承担都包括在这四个范围之内,它们与四级金字塔模型也有所区别见图2。
本职责任就是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目的,为了实现目标而应当承担的责任。
强制责任就是组织要承担所在当地的政府或国家规定的必须承担的一系列法律责任。
半强制责任就是部分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自愿责任即与己的责任,不承担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舆论的谴责,承担了也算是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从这一角度来看,组织社会责任即组织应该承担包括Carroll的四级金字塔责任在内的本职责任、强制责任、半强制责任和自愿责任。
(三)利益相关者角度
不仅仅是企业,各种社会组织都拥有自身的利益相关者,我们套用一下Friedman的那句话:利益相关者就是指那些能够对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或者会被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或群体。对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同样也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是组织对自身的责任,即对包括组织的员工在内的一系列内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二是组织对其他组织的责任,即对与所研究组织的活动有直接关联的其他组织的责任。
三是组织对环境的责任,即对外部自然环境的责任。
四是组织对社区的责任,即对社会环境中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个人和组织的责任。
其中,前两者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直接相关;后两个为次要利益相关者,与组织目标相关,但没有直接影响。
组织社会责任其实和企业社会责任一样,即不同组织在实现自身的本职责任的同时,也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进行承担。而组织对应的利益相关者除了组织内部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以外,还有其他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如环境、社区等。
三、总结
组织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一个补充和扩展。本文在展示了有关的理论研究架构和现有的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的概念框架,不仅从责任内容方面进行了说明,还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了说明。
理论上,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扩展说明,有助于推进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
实践中,对组织社会责任概念的定义和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能够有效指导组织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这样帮助解决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同样也相应减少组织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将这一概念书面化,有助于大家更有效地意识到组织也是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便于大家对组织活动的监督和敦促。
参考文献:
[1]Chester I. Barnard. The function of the executive[M].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8.
[2]Max Weber. The theory of soci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7.
[3]Bowen H. 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 [M]. New York: Harper, 1953.
[4]Joseph W. McGuire. Business and Society[M]. New York: McGraw-Hill, 1963.
[5]Gross E., Amitai Etzioni. Organization in society [M]. N.J:Prentice Fall, 1985.
[6]Archie B. Carroll, Ann K. Buchholtz. Business and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4thed)[M].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Go,2000.
[7]W. Richard Scott, Gerald F. Davis.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Rational, Natural,and Open System Perspectives [M].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US),2011.
[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9]张彦宁.中国企业管理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
[10]芮杰明.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刘连煜.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周祖成.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惠宁,霍丽.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改革,2005(05).
[14]柴非,钱云春.全球化时代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跨国公司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8(09).
[15]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6]曾海波.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D].厦门大学,2007.
[17]金东日.组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8]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9]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0]连漪,李佳楠.企业社会责任的多角度经济学分析[J].市场论坛,2012(02).
[21]惠发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西门子公司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2.
篇2
2017年4月28日, TCL在深圳《TCL集团2016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的组织范围涵盖了TCL集团及下属产业,披露了从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相关数据。据悉,这已是TCL连续的第9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期的还有企业年报。 TCL大厦(惠州)
这是TCL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延续,也是TCL企业社会责任创新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份报告,并且第一次与企业年报一起,是TCL将CSR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翻阅这份报告,TCL 2016年的社会责任业绩跃然纸上,细细梳理,可以发现呈现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立意高远,专注全球性和战略性
TCL之所以历经35年依然行走在行业领先行列,得益于其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得益于其高瞻远瞩的商业战略视角。
高度决定视野。当一家公司是站在全球发展的角度,也就看得更远,也将走得更远。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在报告致辞中表示,目前全球经济低迷、复苏缓慢,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贫穷、饥饿等各种困境;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是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的威胁。企业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失的一份子,尤其作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我们深知,做负责任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TCL自成立伊始,始终秉承“为社会承担责任,做优秀企业公民”理念,与全球伙伴一起,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同努力。
规划决定未来。TCL积极融入、支持、贡献国家战略的实施。在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以“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智造”背书,继续深化落实 “智能+互联网” “产品+服务”的“双+”转型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海外布局;借助“工业4.0”阶段重大机遇,实现企业在技术研发和节能环保领域的效率提升与加速迭代。
二、理念清晰,实业和履责深度融合
2016年,TCL重点围绕“坚守实业,全球履责”两大核心主题开展社会责任实践,而这份报告较好地呈现了两者深度融合的变化和成效。
35年来,TCL坚信实业是撑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坚守惟精惟一的工匠精神,坚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不改初心,知难而进。如今TCL的业务已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3年营收超千亿,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近半,集团品牌价值达765.69亿元人民币,继续稳居中国百强品牌第七位,连续11年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35年来,TCL敢于担当,在坚守实业的过程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消费类电子产业从“中国制造”到 “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过程中,TCL秉持“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使命,立足实业,变革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承担对用户、员工、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报告显示,TCL从公司战略、公司治理、技术创新、产品、产业链、投资者权益保护、用户管理、供应商管理、信息管理、员工关爱、环境保护等都贯穿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而这些也是支撑TCL实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了TCL实业各个方面,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正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TCL在2016年共计投入研发成本42.7亿元,在岗研发人员数量达6800人,2016年获得1942项专利授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537项。TCL集团旗下TCL公益基金会2016年捐赠额达3558.58万元,最近3年累计实现对外捐赠近1亿元。
三、管理升级,制定CSR战略模型和目标
当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无论是外资企业、国企还是民企,都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在管理提升和品牌塑造方面的重要性。
TCL审时度势,在推进实业战略转型的同时,同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升级,在集团战略层面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和实施。
一方面,为实现做优秀企业公民的目标,更系统地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做出贡献,TCL集团将三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充分融入企业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通过透明、沟通、连接的方式,与利益相关方深入合作,共同创造综合价值,构建了适合TCL的社会责任战略模型。
另一方面,为更全面地探索TCL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创造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TCL集F于2016年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创新中心,由集团副总裁级领导担任负责人。企业社会责任创新中心主要职责为:与集团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与CSR相关的议题;设计TCL集团CSR目标管理内容或体系;提供CSR目标管理培训及能力建设支持;对集团和产业CSR核心议题提出评估与建议;推动公益慈善和志愿者相关事务发展。
毋庸置疑,这次CSR管理升级,为今后更好地履行全球责任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保障,有利于推动TCL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迈入新阶段。
四、与时俱进,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国政府强调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实行本土化。TCL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和原则。
在国际化进程中,TCL非常重视“扎根当地”进行发展,将先进的工业制造能力引入海外生产基地,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在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又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建设。TCL在波兰建立了最大的海外工厂,通过开展“精益生产线”“自动化无人包装”“集中零部件预加工区”等多种新型项目,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TCL波兰工厂创造了几百个岗位,员工大多来自当地,最长工龄者已超过了13年,这也正是TCL本土化战略取得的成就。
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TCL制定了国际化再出发的路线图,将通过“三军联动,品牌领先”策略,继续巩固和加强现有市场,同时选择南亚、南美洲等重点新兴市场作为突破点,扎根当地,与更多伙伴分享TCL的优势资源,使更多用户体验TCL的极致产品和服务,把国际化进程推向新的高度。
五、多管齐下,追求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达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是未来趋势,也是必然选择。而TCL非常注重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其十余年坚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远见和表现。从这本报告里不难看出,TCL在人才管理、供应链管理、家电回收等方面严格遵循着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首先,人才的可持续性。人才是决定一家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TCL视员工为公司宝贵资产,从保护员工权益、保障健康与安全、关心员工成长、关爱员工生活4个方面不遗余力助力员工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外运营
报告显示,2016年TCL集团在岗员工人数达79561名,较上年增长8.2%。TCL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拉美设立的海外工厂积极推进本土化,本地员工占比达80%以上,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面对全球不同国籍、不同专业背景的员工,TCL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领域的投入,2016年共计投入人才培训经费6200万元,覆盖4900名学员,较2015年增长158%。连续5年获得“亚洲最佳雇主品牌”奖,并获得中国人才管理典范企业和中国最佳企业大学等多项荣誉。
其次,供应链的可持续性。TCL 35年发展中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供应链上的伙伴,供应商是集团创新链条重要的环节和基础保障。TCL集团通过与供应商进行协同创新,持续改善供应链管理,使产品和服务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建更为和谐的产业生态系统。
篇3
20世纪末至今,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对社会责任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比较研究,不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增强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衍生概念的发展
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比较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法可以追溯到1899年美国钢铁集团公司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所著的《财富福音》一书。1924年,Oliver Sheldon在《管理的哲学》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之后,学者们又提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理解,学术界对此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地域的学者因为所在地域文化的差异,定义重点也有所不同。
美国学者Carroll(2004)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欧盟目前的官方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到其商业运作以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中。
日本学者山城章指出现在的经营者无论在伦理上或实际上,已不容许只追求自己企业的利益,必须站在与经济社会调和的立场上,有效结合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物廉价美的商品,为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卢代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不同学者比较的具体内容存在不同
Isabelle Maignan和David A.Ralston(2002)结合Wood(1991)在前人观点基础上提出的企业社会绩效的定义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美国和欧洲(法国、英国、荷兰)的各100家企业网站进行调查,以衡量这些企业在社会责任表达方面的差异程度。比较的内容涉及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取向、过程和利益相关者问题,其中作者把动机取向划分为:价值取向、绩效取向和利益相关者取向(社区、消费者、规制者)三种。展示社会责任的过程有慈善活动、自愿社会服务、伦理准则、赞助活动、质量管理、健康和安全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其中前两种作者称之为超越传统的活动,后四种作者称之为与生产联系紧密的和传统的活动。
通过比较作者发现,社区是最被普遍提及的,但比率有差异。比如,美国企业涉及最多的是生活质量和教育问题,而环境保护是欧洲国家涉及最多的。作者认为,相对于欧洲国家的企业,美国企业更多提及社区福利,而对与他们的生产运作有紧密联系的活动涉及的不多。最后,作者认为欧美国家间在上述方面的差异是主要归因于对于企业和企业在社会承担的角色的看法不同。
我们发现,由于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的衡量维度,所以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跨文化比较时,不同学者比较的具体内容是有区别的。
与此同时,对企业在CSR衍生概念的实践比较,涉及到企业的伦理准则、企业慈善、企业公民行为、企业的社会绩效等。同时,我们看到同样是对企业伦理准则的跨文化比较,不同学者对伦理准则的划分不同,从而比较的具体内容也是有区别的。
不同国家的管理者对伦理问题的看法存在不同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odo B Schlegelmilch,Diana C Robertson(1995)认为不同国家的管理者对伦理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的伦理问题,作者提出关于企业伦理的26个方面,然后通过因素分析,把这26个方面归为五个因素:关于员工行为、对信息的不恰当使用、关于私人问题、与中央或外国政府的关系、政治或社区投入。
Nabil A.Ibrahim,Faramarz Parsa(2005)对186名美国管理者和148名法国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找出他们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哪些方面。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指出,美国管理着更注重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而法国管理者更注重经济责任和慈善责任,作者还指出这些差异与国家的经济、文化有关。
可见,对人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或衍生概念)态度比较,主要是关于管理者的态度或普通消费者的态度。而比较的内容主要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或衍生概念)的认识或对其不同内容的侧重程度。
不同国家间的CSR存在差异
根据以上对文献的综述和最近发表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有:比较的内容不断丰富;进行比较的国家也逐渐涉及欧美以外的其它国家或地区;从企业社会责任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最近,还有学者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分析建立了新的概念框架和指标。
Dirk Marten,Jeremy Moon(2008)根据以前对欧美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不同国家间的CSR差异可以用国家的制度框架来解释,制度框架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然后作者利用Whifley(1999)提出的国家制度框架的四个方面(政治、金融、教育和劳动力、文化系统)来分析美国和欧洲的区别,作者认为美国的制度框架下市场经济的自由成分较强,给企业承担相对明显的社会责任提供了更多的激励因素和机会,而欧洲的制度框架下市场经济中的协调成分较强,给企业提供的激励因素和机会相对较少。
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下,美国式的CSR为“显性CSR”,欧洲式的CSR为“隐性CSR”。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在表达与社会关系时用的语言不同,显性CSR用企业社会责任的语言来与利益相关者沟通,而隐性CSR则不是通过这种方式;(2)目的不同,显性CSR常常是企业有目的的战略选择,而隐性CSR则是企业对制度环境的反应。制度框架中自由市场经济成分越强,企业社会责任越趋向于显性CSR,协调市场经济成分越强,企业社会责任越趋向于隐性CSR。作者认为这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理解的框架可以用来说明欧美企业社会责任出现的差异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且这个框架的应用不仅局限在欧美国家的比较上,也可以用来分析其它国家之间的企业社会责任比较。
我国关于CSR跨文化比较研究亟待提高
篇4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审计
一、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的,之后各国学者也提出过不同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在运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时,为保护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职工的安全和福利,对自然界的保护,对自身产品质量的监督,对消费者的负责等。
二、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张正勇老师统计的数据:2006年3月国家电网了我国第一份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掀起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2007年有47家上市公司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达到132家, 2009年增加到465家, 是2008年的2.8倍还多,呈现“井喷式”增长状态。可是,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普遍缺乏第三方的审核, 2009年的465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只有28份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报告进行了审核,只占总体的6%。所以,无论是从提高我国自身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还是同国际接轨上都迫切的要求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计。
三、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
社会责任审计这一概念大概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是韩健春、阳秋林和李东生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说明,他们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专业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的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面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审计、审查和监督以便企业更好地履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社会责任审计简单地讲就是专门的审计机构根据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履行社会的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并核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并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过程。
四、如何实施社会责任审计
进行社会责任审计首先就是要确定社会责任审计的准则。准则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在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笔者认为,其最终目标是迫使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并真实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让相关信息更透明更公开,便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监督,对表现好的企业更好的鼓励,对表现不好的企业呼吁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举报,从而有效地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在已有的研究中大概有三种观点,一是让政府审计机构承担,二是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承担,三是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很高,在社会责任审计开展初期应该由政府部门承担,而在社会责任审计相当成熟和普遍的时候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企业实际运行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在履行着的,而且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这样也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工作准备就绪后就要试图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工作了。在审计程序方面可以借鉴财务审计的经验,先熟悉审计环境,考察企业的主要业务,然后制定审计计划,进入实施审计阶段,关于审计的内容王春兰和陈筠曾提出社会责任审计范围表(见表1),然后按照表里提出的依据进行审计对比来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审计结束并听取企业董事会、行政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后就可以向社会公众披露社会责任审计报告了。
总之,在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披露,但只有披露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亟需出台相关的社会责任审计政策以满足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监督的需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审计研究, 2009年第3期.
[2]王春兰,陈筠.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第11期
[3]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4]余玉苗.论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审计与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5]卢丽,马梓,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2期
篇5
内容摘要: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究竟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是什么,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问题。随着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矛盾的加深,使得科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变得更为重要。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又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出现了泛化趋势。文章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应当分层次进行界定,以更好的诠释企业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双重角色。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人 社会人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沿革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肇始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经济受亚当•斯密理论的影响,认为公司的社会角色仅仅是经济人,奉行的是股东利益至上原则。以此,公司实现了经济利益,保护了股东利益,即完成了其所承担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股东中心主义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企业经济利益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从而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变成了一对矛盾体,企业及其股东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不但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反而成为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1919年,美国福特公司首先提出公司不应该将全部利润分配给股东,而应该仅分配一部分,其他利润则应该重新投入公司扩大生产创造价值,目的是为了雇佣更多的工人,使尽可能多的人员享受由公司所从事的汽车工业所带来的利益,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此提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热议。目前理论界一般认为,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1924年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提出了矫正,认为企业扮演着双重社会角色,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追求和实现公司和股东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诠释其“经济人”的角色;另一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成为企业公民,无疑要承担社会成员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完成其“社会人”的角色。
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看出,其内涵至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概念提出的最初阶段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经济利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二阶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道德义务,指企业进行慈善或福利性活动;而发展到近代,已经变成了法律基础上的道德义务和单纯的道德义务两个方面。
从20世纪初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以来,就是何谓企业社会责任,迄今尚无统一的界定。纵观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代表性学说主要有三种:
非股东社会利益最大化说。这种理论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实现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教育以及从业员的“幸福”:实质上必须对环绕着企业之全体社会寄以关心。同时,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企业的社会义务。这种学说的缺陷在于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限定在了道德层面,只是非常宽泛的认为企业不能唯利是图。而仅仅靠道德约束来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极其困难的。
多数人利益说。这种学说认为作为经济人的企业,其作出的决策应当首先考虑社会上多数人的期望,其营利目的应当让位于社会期望。这种学说首先没有界定多数人的内涵和外延,其次,社会上多数人的愿望损害公司正当的经济利益时,企业是否还应当将营利目的让位于社会期望?企业的经济人权益又如何得到实现和保障?
维护并增进社会利益义务说。支持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负义务之概括或表达。我国学者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此学说遭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在于。质疑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涵义中的“责任”从法理学角度讲不能等同于“义务”。
我国2006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公司法》( 以下简称新公司法) 第5 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首次在立法上明确的要求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尽管我国在公司法中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并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法律条文中体现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解决以下问题:
责任主体不明确。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企业(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并没有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由公司来承担还是由股东来承担。
责任内容含糊。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究竟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不承担相应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并未在现行法律中得到体现。如果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没有法律后果的法律规定显然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法律条文。
责任对象不存在。我国公司法并没有规定公司或者股东究竟应该向哪些对象承担社会责任。而其他的法律条文笼统地以消费者、一般大众、公司所属的社会全体等来表现。但是, 这种笼统的范畴导致能够享受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利人虚化,从而不能使这种社会责任产生相应的权利。
企业财产保护制度的缺陷给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也不可能否认企业经济人的固有性质,企业没有经济基础做保证,根本无法实现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但这里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就是完善的企业财产保护制度。我国从2004年宪法修正案确立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原则到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都体现了我国财产保护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在财产制度上的支持,最突出的体现在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无疑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仅仅是公益性捐赠,针对其他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法律应当如何在财产制度上进行诱导和鼓励,我国法律并没有相应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界定的难点
(一)是否是义务
自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以来,对责任的性质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责任不是法学领域的专有词汇,而法律上的责任,是指法律主体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而承担的不利后果。那么,企业法律责任究竟是一种义务还是责任?法律在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其规定是一种授权性规范还是强制性规范?
有的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不应当成为一种义务,因为无论是公司法还是其他法律规范,都没有赋予企业相应的权利。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公司法或其他企业立法中没有针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赋予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权利,但是企业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在享受着社会赋予的各种资源、机会和权利的进程中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企业的社会责任源于其社会权利;有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应有之义,是社会公正的体现。
(二)责任主体
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是企业的责任还是企业家的责任?有的学者主张应当由企业本身来承担责任,也有的学者主张由公司的股东来承担。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会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现实中,公众往往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依据现代公司法理论,公司与股东的法律责任是截然分离的(除非出现了“刺破法人面纱”的情形),公司法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针对的公司法人,而非投资者。
(三)责任内容
1997年,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认为企业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即既要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三重底线理论提出之后,逐渐成为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涵的通说。这个理论受到了普遍欢迎,但是随着理论的深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开始泛化,三重底线的外延在无限制的延伸,企业社会责任成了无所不包的名词,甚至早已超出法律意义上的范围,使得这个概念本身变得模糊不清,从而降低了其本身作为概念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法律基础上的道德责任和纯粹的道德范畴。而法律基础上的道德责任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律基础上的道德义务,这种义务应当制定强制性规范;这种强制性的规范即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内部实现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外部实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对环境的保护;第二个层次是违反法律义务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而针对纯粹道德范畴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定倡导性规范。这种倡导性规范可以表现为很多形式,如对社区建设的捐助和各种形式的捐款等。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是由公司承担的,针对非股东利益的,受到法律强制性规范要求和倡导性规范提倡的,对内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和产品质量,对外保护消费者、债权人和环境的义务以及不履行此强制性义务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1.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政义.企业社会责任论[M].巨流图书公司,1990
3.李平龙.超越道德教化―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内涵解读[J].社会科学家,2005.1
4.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
篇6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至少面临着“五大倒退风险”
一是“倒退回唯赚钱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终其一生都坚持一个著名观点。“企业唯一的且仅有的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的同时,尽可能地赚更多的钱”。弗里德曼的观点是以肯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名,行否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之实。表面上肯定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并不要求企业行为作任何改变,只需一如既往地继续“美国人的事情就是做生意”的一贯逻辑。当然,这种“在商言商,赚钱至上”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弗里德曼是在倡导自私行为,而只是将其终身信奉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逻辑“合理地”延伸至企业领域而已。我将“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赚钱”的观点,称作企业社会责任的“弗里德曼咒语”。之所以称之为咒语,一是此观点影响深远,至今国内有不少著名学者还称其为“弗里德曼的名言”,如著名学者许小年就在不同场合多次疾呼要重温这一名言;二是目前对此观点的驳斥并不符合弗里德曼的社会责任标准和论证逻辑,在论证上近似“鸡同鸭讲”,而无法做到纷争“止于智者”。不从根本上破除唯赚钱论的“弗里德曼咒语”,企业社会责任将不可避免地时不时地出现倒退。
客观地说,弗里德曼论证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思路本身并无可非议。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核心是要求企业行为对社会负责任,换作学术语言表达,就是要求企业行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弗里德曼的世界中,由于市场和价格机制的作用,企业作为“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利行为会自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
此外,弗里德曼还具体论证了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之外向社会捐赠所面临的现实悖论与困境。一是公司是虚拟的人,不能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包括企业主或公司管理者。如果是企业主决定向社会捐赠,这代表的是个人行为,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偏好,而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无关。如果是公司管理者决定向社会捐赠,那么他要么是未尽到受托人义务,未按照股东意愿花钱,从而无法实现通过追求利润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福利;要么他只是代替股东进行个人捐赠,只不过利用公司实现避税而已,而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无关。弗里德曼据此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根本上有颠覆性的学说”,“显然损害了自由社会的基础”。论证逻辑看似言之成理,无可批驳,但是,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只要能够着眼现实企业和企业的现实运营过程来研究企业行为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其实并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及其论证逻辑所存在的明显漏洞。
弗里德曼之所以从根本上否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原因在于他依照经济学的假定,将企业视为纯粹的生产函数,将企业运行过程视为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而企业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企业运行过程也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是社会组织,它由社会人组成,企业运行过程是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过程,内嵌于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因此,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或增进社会福利的方式与途径,从来都不只是仅依赖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或通过纯粹追求利润而实现。
相反的,强调纯粹追求利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流行,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因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在相当程度上都能够“自我实现”。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富士康十四跳”事件,就不难说明这一点。据调查,富士康的员工待遇,不论是工资,还是吃住条件,普遍优于同类型企业。但是他的员工为什么接二连三毅然决然地跳楼了呢?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富士康没有充分认识到员工的“社会人”属性而酿大错,富士康将员工与社会彻底隔绝的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将他们变成了生产流水线的一部分,从而使其员工在心理认知上不自觉地就将自己贬低和异化为物,而非一个真正的人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旦人与其社会关系网络彻底隔绝,失去了社会支持与社会交往,他就无法成其为人,自然也就可以轻飘飘地纵身一跳了。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人对于企业而言不过是人工成本,是账本上一组冷冰冰的成本数据。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只是纯粹的劳动力买卖关系,这就像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所说的那样,我想要雇佣的明明只是一双手,但为什么要让我面对一个人。不难想象,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会催生怎样的企业行为,催生一个怎样的社会。人永远是人,不管他被什么类型的企业雇佣,都必须被当做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不是生产线的某个环节,或者财务上的人工费用或人工成本,否则“十四跳”的悲剧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重复上演。
篇7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Entity
Zeng Yu-di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美国,尽管在世界上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但它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青涩。虽然我国的研究者在近些年来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界定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但仍存在较大分歧与争议。会计主体假设作为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是会计得以开展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对于会计主体究竟所指对象为谁,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同时,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对会计主体也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因此,要明确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就必须先明确会计主体的本质及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
一、会计主体的本质
在会计基本假设理论中,会计主体假设是最根本的前提。关于假设的会计主体所指为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陈玮[1]认为会计主体假设本质上是人们为实现财务会计目标进行的一种设计,“会计主体”是人造的,它具有哪些特征取决于我们使用的需要,而不是首先凭借个人智慧来洞察会计主体“已存在”的本源含义。这一观点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解释了会计主体的本质,揭示了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及意义。
《会计学基础》[2]对会计主体的定义如下:“会计主体,即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对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所作的界定。”张建利[3]则认为该定义太过复杂,容易产生歧义,而且假设主体包括的范围小,没有跟上会计环境的变化。他进一步提出会计假设应定义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实体或个体”。
王永生[4]也通过对传统会计的概念辨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会计主体哲学观。他认为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一些学科在探讨自身学科发展规律时都应该立足于哲学的高度,学科术语的含义应与哲学概念保持一致。因此,会计学中主体的概念应与哲学中主体的概念是一样的,而且应使哲学中主体概念贯彻会计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始终,所以会计主体应是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服务的人员或组织。
戴丽[5]认为会计主体应当是哲学视角下的涵义,应当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对会计目的和结果影响最重要的一方,应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会计人”。该观点在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概括总结,把握了会计主体的本质,为现阶段的会计主体赋予了新义。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相对于传统财务会计来说,社会责任会计的范围更广,涉及的关系更为复杂,我们只有深入分析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准确理解其概念,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究竟是谁这一问题。
(一)国外权威观点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各国有着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国外比较权威观点有四种:
第一种,美国戴维?F?林诺维斯(David F?Linowes)[6]认为:它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第二种,美国会计学教授西里?莫布里(Sylil C?Mobley)[7]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第三种,美国会计学教授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 Riahi-Belkaoui)[8]认为:它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第四种,日本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它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从上述四种观点的发展来看,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范围层层递进,从公共部门拓展到全社会;其职能也在不断完善,从对信息的整理、衡量和分析到对消极信息的补偿和治理;最后关注的重点在于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上述说法还不够具体,我国研究者借鉴了国外大量理论和文献,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国内学者观点
宋献中,李皎予[9]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我国最早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他们在书中提到:“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对企业给社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这一观点借鉴了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辞典》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后被众多的学者采用。
黎精明[10]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属于会计信息系统,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团体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系统。这一概念较为详细和全面,体现了会计学与社会责任理论的结合,既包含了决策有用性目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本质,又揭示了履行社会责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它与KV Ramanathan[11]在1976年发表在《会计评论》上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社会会计是选择企业的社会业绩变量、指标和计量程序,系统地形成评价企业社会业绩的有用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企业内部和外部相关的社会团体的过程。
李冬生,阳秋林[12]提出社会责任会计属于会计学的分支,是根据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多样的计量属性和手段,反应和监督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从而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该观点以会计学为基础,立足学科角度阐释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与社会效益之间有着关系,也被众多的学者所采用。
刘立燕[13]则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处理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商誉会计等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她认为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大框架下,环境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能够纳入其中。她也认为企业的经济责任已经通过传统的财务会计得以解决,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应主要反映企业在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消费者、社区以及环境等的责任。这种观点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是从其反应的内容上来看的,并且准确指出了社会责任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的边界。
学者们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的看法虽不一样,但却都认为企业是社会责任会计的唯一主体,这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与支持。但社会责任会计同时也被另外一部分学者划分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他们提出了宏观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将会计活动的主体扩展到政府层面。他们大多采用美国会计学教授西里?莫布里(Sylil C?Mobley)的观点。
(三)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关系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各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探讨都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至今也未形成一个具有公认性和统一性的结论。而在各异的结论背后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关系。我国很多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师传统会计的分支,例如:宋献中[14]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本世纪60年代末产生的新的会计分支;于东智和曹艳荣[15]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将是现代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阳秋林[16]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完全从传统企业会计中脱离出来,是立足于传统企业会计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成奕霖,张霞[17]也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并不能完全脱离传统企业会计,它与传统会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邬娟[18]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是不一样的,它给传统会计带来的是巨大的冲击,不管是传统会计的目标、假设还是要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需要通过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完善。
结合以上研究者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责任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的思维,是全新的一个会计学科,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知识,社会责任会计也不仅仅是企业的会计而是全社会的会计。研究者不妨从传统财务会计的桎梏中跳出来,大胆地进行假设,社会责任会计并非传统会计的补充和发展,而是对传统会计的一次具有冲击性的革命,甚至会带来一个全新的更关注社会责任履行的会计时代。
三、社会责任会计主体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主体的界定还存在争议,笔者在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基本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双主体论、唯一主体论和多主体论。支持双主体论的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支持唯一主体论的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只有企业,而支持多主体论的学者则提出社会责任会计主体包含内设性会计主体和外设性会计主体,具体又可进行细分。
(一)双主体论
张蓉[19]认为,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社会责任会计出现,又因为企业都是立足于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是政府与企业。只有对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反映、控制,才能解决促使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对政府和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结果进行分析和披露。在考核分析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相互制约,没有政府的帮助,企业就无法顺利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离开企业提供的信息资料,政府完成责任的情况就无法说明。所以,要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就需要将政府与企业二者一起作为反映和控制的主体。
(二)唯一主体论
这一论点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他们认为“政府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而企业则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由于二者出发点不同,核算方法、反映内容也不同,所以将二者都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是不科学的,所以大部分学者更加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仅仅是指狭义的社会责任会计,即把企业与社会相互关系作为社会
责任会计核算的对象,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种 “宏观(社会)――微观(企业)” 共振型会计模式, 在该模式下把企业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20]
李东生,阳秋林[12]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一般是指相对独立的企业,而不包括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因为只有企业才能用其经营所得对其行为向社会负责。
雷振华,周颖[21]则对第二种观点作了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主体应该只是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式,企业与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是不一样的。从组织职能来看,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其经营活动肯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承担社会责任。政府与事业单位一般无经营行为,不会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立足于会计核算制度,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这会造成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实务中更难以驾驭。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来说,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会计信息, 而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关注的较少。该观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主体是企业而不是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原因。但忽视了政府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一些腐败行为,而且存在对现有难题无法解决就予以否定的逃避心理。
(三)多主体论
戴丽[5]认为,会计的主体是“会计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是自然人、经济单位和政府,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应当是对社会责任主体履行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会计人,包括外设性会计主体(法人性会计组织、具有执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和内设性会计主体(政府内设的会计部门、经济单位内设的会计部门、自然人自身)。该观点在明确会计主体为“会计人”,服务对象为会计客体的基础上分析构建了以政府组织和经济单位为主的社会责任会计主体。
(四)现阶段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主体的选择
篇8
(一)“责任”的语义解读
辨析公司的社会责任,对公司的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界定,首先应对“责任”一词的概念加以澄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的释义为:一、分内应做的事。二、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承担的过失。而在法学意义上,国内的通说认为应将“责任”一词划为两层语义:一曰关系责任,一曰方式责任。前者为一方主体基于与他方主体的某种关系而负有的责任,这种责任实际就是义务;后者为负有关系责任(即义务)的主体不履行其关系责任所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责任”适用何种语义解释更为恰当呢?此问题,涉及了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之间的区分。所谓法律义务,是指当法律规则规定的条件得到实现的情况下,一个人出于被要求作(或不作)为的状态。而法律责任则是由特定法律事实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以违反法律义务为前提,违背了这个义务才导致了法律责任的出现。回看我国《公司法》第5条的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其中的“必须”,表明公司处于被要求承担社会责任的状态,只有在违反这一要求(义务)时才会引起对不履行义务后果的承担的第二性义务,即法律责任。由此得出结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中的“责任”,实质为为公司承担的一种义务,一种基于与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关系而对社会所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界定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界说。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作为公司各类利害关系人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应有角色。而斯蒂芬.P.罗宾斯的观点则是“公司社会责任是指超越法律和经济要求的,公司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两种定义前者侧重强调了董事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后者则突出了公司的社会性,但都同时忽略了公司存续的根基,即公司以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两种定义是否可取仍有待商榷。
国内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也有许多不同的界定。刘俊海先生在定义公司社会责任时指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朱慈蕴则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从广义角度讲,是指公司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责任,即维护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环保利益等。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应界定为,公司在依法实现营利目的增进股东利益的同时应该兼顾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凡此种种。
可以看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社会责任予以关注,从而产生了对其概念的不同的表达。各家的观点均有其界定基点的合理之处,但也许正是因为角度不同,以致迄今对这一概念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笔者认为,公司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标的法人,追逐利润是其根本。但公司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强调公司的资本有伦理,商业有道德。在界定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时,二者不可偏废其一,故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在界定公司社会责任是的语境,对这一概念作出简短定义,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所承担的维护和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利害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利益的责任和义务。
二、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的理念透析——以公司本质为视角
(一)公司的本质
公司作为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就在于营利,无论公司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将利得分配给其成员,这也成为公司法人与公益性法人的根本区别。公司的营利性强调通过经营使公司利润最大化,其体现的是传统公司法的股东至上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下,股东投资企业就是为了获取回报,公司存在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股东的投资回报,可以说,公司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营利性,进而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论从未间断,学者们试图从社会、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制度予以支持或驳斥,而对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种种认识,不论肯定或否定,其焦点就在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其营利性这一本质。
公司是一种营利性社团法人,在商言商,追逐利润是公司与生俱来的本来。从表面上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要以牺牲一定的自我营利为代价,二者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但实际上,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以公司的营利性本质为前提的
如前所述,公司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公司对社会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公司是在法律的规定下被动的适应这一义务,公司只有在收益超过成本时,才会使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其内在动力,从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而非被动的适应。正如MarkS.Schwartz所说,在促使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制度和道德的诸多动因当中,公司纯粹出于道德动因而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极少见,纯粹出于制度动因承担社会责任则往往是对制度的被动适应,而道德动因通常也可以被解释为有利于长期经济利益。所以,利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因。
公司的营利性是股东之所以设立公司的原因,提升公司利润,满足公司利得是公司存在的首要目标。没有这个目标,公司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一方面,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长期利益,应考虑到维护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但若此作为以不能实现公司的营利性目标为代价,公司及其股东就很难考虑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无力承担。如我国在经济体制过度时期曾有过的政策性亏损公司,这种公司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牺牲了公司自身和股东的利益,以致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试想,没有任何理性的投资者会为了赔钱而投资,也不会在明知亏损的情况下维持公司的继续存在,所以这种公司很快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在另一方面,只有实现了公司的营利目的,才能增强公司的经济实力,使公司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
(2)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公司营利目的的实现
公司作为投资者的逐利工具,当然具有营利性,但公司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更具有社会性。公司必须依靠社会才能购进其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设备、工厂等;公司也要依靠社会出售其产品和服务,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进而为股东谋取利润。所以公司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与其所处的社会构成良性互动。
反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著名经济学家Friedman基于无效率和不道德两点对公司社会责任予以驳斥。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将导致在资源配置上最终由政治机制代替市场机制从而产生经济无效率。同时,他认为在法律上公司管理者是股东的雇员,要求这些雇员承担社会责任无异于允许他们以不利于股东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为。花费在社会项目上的资金是从股东钱袋里掏出来的,这些资金实际上从股东那里征税而来的,然后再由公司管理者以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来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资金,这是对主人的背叛。所以,公司社会责任不仅无效率,而且是一种盗窃。Friedman的结论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
笔者认为,Friedman的观点并不可取,原因有二:
首先,不能否认仅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作为公司的目的而无需考虑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使公司董事在代表公司行为时目标明确,从而避免应考虑众多主体的利益而迷失方向,最终导致股东利益与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无法实现的后果。但仍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公司与社会上其他利益主体的联系更为密切,雇员、董事、债权人、社区等利益主体对公司利润的增长均有所贡献,没有他们的贡献,公司的利润无从谈起。所以利害关系人与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与股东一样至关重要。公司不可能在忽略利害关系人利益的前提下还能取得公司利润的稳定增长。
而另一方面,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公司的管理层控制着公司的实际运转,对公司的高效合理运作举足轻重,而管理层之下的职工是公司利润的创造者,如果忽略了管理层和职工的利益,势必会对公司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使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因而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保护,并非是无效率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正在于制止公司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市场秩序,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篇9
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需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2005年9月26日至30日,国际ISO组织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制定了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目前IS026000标准正在修正与完善之中,预计在2008年年底。
一、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现状
1 国有企业率先执行,缺乏标准化规范。2008年4月28日,中国银行正式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份以“恪尽企业责任,共建社会和谐”为主题的《中国银行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中国银行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从支持经济发展、坚持合规经营、保护员工权益、支持保护环境、倾心回报社会、赞助北京奥运六个方面说明了中国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坚持以服务公众、造福民生和振兴民族金融为己任,表达了中国银行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郑重承诺。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中远集团等一批中央企业相继公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是我国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也是第一个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026000观察员的中国企业和第一个全面建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的中央企业。这些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但从整体看,中央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方式和方法也有待于加以规范。虽然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1月4日形成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方式和方法初步意见,指出中央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利益相关者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但由于缺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方式和方法的标准化规范,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核算、评定、监督的有效手段,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内敛修行、上墙自律的条文。
2 理论研究初步开展,缺乏核心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理论界,主要是法学界,从法律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引进式的探讨。在政府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的理论范畴下,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了很多大同小异的定义,在我国引起了政府、企业与社会的极大关注。这些定义一般都采取广义的社会责任观,即企业责任包括追求利润目标的经济责任和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双重含义,定义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既要对股东承担责任,也要对员工、用户、社会、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责任。
2006年3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率先我国大陆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定义除强调企业要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之外,特别强调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纺织协会提出的社会责任定义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自律树立企业、行业良好形象,营造公平贸易环境,构建负责任的供应链;促进社会责任建设,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初步取得了共识,但理论局限在于缺乏核心理念的提出,更多地强调多重责任,即一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要在对所有者负责、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还要对员工、用户、伙伴、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负责,对自然环境及子孙后代负责。多重责任目标使企业社会责任有理论解释却在实践中无从下手,无法把握。由此还导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方式和方法的标准化规范的缺失,导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核算、评定、监督手段的缺失。
二、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新趋势
1 强调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之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在企业内,为员工创造安全条件,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构造各种利益主题之间的和谐氛围,其终极目标是要为出资者创造长远利益,包括最大最持久的经济利润,实现企业长久不衰的目标;二是在企业外,依法纳税和交纳基金善款,维护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绿色生产,其终极目标是要向社会提供绿色物质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和子孙积累财富,实现整个社会持续稳定的和谐发展。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耗着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直接和间接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责任单位。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织单位,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决定国家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的社会公德和环境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环保活动,不仅仅是企业的形象工程或公关手段,而是事关企业存亡的长远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利用率低下和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煤、电、油,运的资源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生产与安全、经济与发展、资源人口与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倡导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已非常迫切、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可见,企业责任经历了最初的经济责任并形成法律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责任内涵已扩大至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社会伦理责任与社会参与责任,由此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责任体系。
2 规范概念清晰标准。可以想象,即将公布的IS026000社会责任导则必然完整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标准,规范其内涵、方式和方法,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及社会监督手段。
推动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标准和保证标准得以实施的机制。为推行社会责任,跨国公司、民间组织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纷纷制定各种社会责任标准。这些标准使社会责任更加具体化,成为可操作衡量的具体量化指标,社会责任标准成为推动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私营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标准,包括大型企业针对自身与供应商的守则、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各利益相关方联合制定的一般性原则标准等。据统
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个以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环境和员工权益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如SA8000标准、清洁制衣运动行为守则、世界负责任服装生产认证标准、国际玩具商协会商业行为守则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于2002年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顾问组,充分考虑各跨国公司、民间组织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制订的相关标准,就制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2004年6月21日至2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瑞典召开关于社会责任标准化的讨论会,决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体系内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进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制定程序后,工作进程明显加快。迄今为止,国际标准化组织社会责任工作组先后召开四次全体会议,讨论标准的制定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IS026000社会责任导则的出台,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规范、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保证措施的制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工作的开展必将得到快速的推动。
3 约束力量不断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初发展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民间团体及责任消费运动推动的,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跨国公司通过制定实施生产守则加入到推动力量中来。跨国公司企业不仅自身遵守一定的社会责任规则,而且往往通过供应链体系,推动上下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些生产行为守则是针对生产经营过程的规范,具有自我约束性质。并通过经济影响力向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关联公司推行。
虽然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一种自愿性的、非强制,但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许多全球采购商,要求其供应商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作为签订订单的条件。2000年以后,大多数欧美跨国公司都对其全球供应商实施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只有通过评估和审核,才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社会责任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带有“强制性”,在某种程度上从一种倡导变成了一种实质性的约束。
篇10
Abstract: Enterprise is not only a for-profit entity, as well a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bearing human society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review corporate social roles, and require companies to assum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Therefore how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to disclosur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nd timely is the research topic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cholars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emergency,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ontent and form of China'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oping to improv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突发事件
Key word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information disclosure;emergenc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67-02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Oliver shelton在1924年最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国际上与我国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定义有所区别,但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责任概念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内容,即选取的出发点均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且都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是除经济责任以外企业需要承担的福利和伦理活动。
1.2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学界对此概念的认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突发事件(或危机、灾难、紧急情况)是指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急需快速作出决策的紧急公共事件。[5]
企业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从社会中获取经济利益,相应也需承担同等的社会责任,这部分社会责任涵盖社会、环境、经济三个方面。尤其当企业面临突发性事件,例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时,企业更需进行这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1.3 合法性理论与社会责任 合法性理论认为,企业并没有内在的存在的权利,这个权利是由社会赋予的,且只有在公司的价值观系统被认为与所在社区的价值观相一致时,社会才赋予公司合法性。[1]现代社会中,组织只有遵守理性的(或科学的)规定和法律或者类似于法律的框架,才有可能被认为是合法的。当公司违背了所在社区的价值观时,合法性将被撤销,随之而来的是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劳动力供给和资金供给受到限制,公司的现金流受到影响。[1]合法性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的任何社会响应必须伴随着信息披露,没有公开披露的行动不能有效改变外部团体对企业合法性的看法;公司的社会责任行动必须予以公开披露,才能影响公司的合法性。[1]合法性理论也在一定方面证实了一旦企业发生相关的突发事件,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价值观,企业必须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以使企业获得合法性。
2 突发事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2012年起,麦当劳过期产品加工出售、立顿茶叶上禁用农药超标、修正药业“毒胶囊”、白酒塑化剂事件、速成鸡事件等突发事件都表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尤其是由于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等所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使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也出现了迅速增加的趋势。
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时,不能光注重诚信、遵纪守法、关爱员工、投身慈善等方面,发生突发事件时企业的表现也是一个重要考量指标。从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突发事件的敏感性和及时应对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展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对突发事件的积极应对,不仅拷问的是我们社会的良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企业的良心。
因此企业有必要根据社会群体的需求迅速建立起制度化和成熟化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这也利于提高企业形象,与企业各利益相关群体建立起和谐关系。
3 突发事件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发源于美国,发展于法国和英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状况与企业规模、公司绩效、披露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起步较晚,而且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不够重视,利益相关者、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关注度也不高,导致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意识不强、重视度欠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我国企业杜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也逐渐提上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仍存在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
3.1 信息披露的内容 总体来说,企业社会信息披露内容不统一不全面,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信息披露内容集中在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业绩和公司股利分红方面。对于环境保护,上市公司主要是从环保投入、废弃物排放标准的执行和对循环经济的实践等方面进行定量披露。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定量披露则主要集中在建设和谐社会,帮困扶贫、捐资助学、赈灾捐款、新农村建设、关注弱势和特殊群体、创造就业等方面。[4]而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披露,则显得过于简陋。如从苏丹红、老油门到最新的速成鸡事件,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的百胜集团,在其官方主页中关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主要以抗震救灾为主,而对于速成鸡事件中的相关社会责任信息在其中并无体现。这也体现了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会有选择性的披露那些有利于企业正面形象的信息,而对于一些负面的信息则尽可能的不予以披露。这种有选择性的忽略并无法解决事件本身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特别是负面信息产生的舆情环境可以至一个企业与死地,三鹿奶粉事件是这一案例的典型。而由于参与者舆论的个人素质和参与目的的差别性,这就容易造成舆情言论和意见的随意性、偏激性和不实性,这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正视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将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及时披露出来,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正确、及时的信息,是企业的最佳选择。
3.2 信息披露的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模式不规范、不固定。通常的信息披露主要以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形式披露。但对于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披露,例如发生类似的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时,企业一般会通过公关部门以新闻稿的形式向公众进行相关的说明,但这种经过美化和刻意斟酌过的语言往往无法准确传达相关信息。突发事件中对于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原则有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企业可以通过多种传播途径来满足这几个原则,达到信息披露的目的。微薄、官网、媒体都利于将此类信息迅速传达到利益相关者中,但要切实的消除一些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要注意信息披露的正式性。可以鼓励企业将类似的突发事件中相关的信息以正式的报告形式进行披露,具体的格式内容可以参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些内容和要求,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 提高突发事件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
4.1 提高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关注度 社区、政府、员工、消费者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他们普遍认为企业所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不足。来自股东的反应也是公司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公司董事会规模及结构与其税收、保值和信息披露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关系,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专家董事的人数及比重的增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并且愿意与外界进行沟通的企业就会利用年报等媒介进行信息披露,而社会责任不强的企业就会侵占社会资源、破坏环境,这时就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管理和规制。
4.2 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我国在经过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政府提出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维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但是要想让企业改变逐利的本性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且与西方国家中政府履行单一的监管职能不同,我国政府身兼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角色,而国有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其信息披露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的监督职能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3 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时信息披露的制度 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取自愿与强制披露相结合方式进行告知披露,尽快完善此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立法工作和准则制定工作。针对部分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采取强制披露,其他方面则采取自愿披露。
4.4 发挥媒体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 在面对类似的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触觉是敏锐而迅速的。新闻媒体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冲到事件发生地,获取第一手材料。所以对于媒体利益相关者来说,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相关信息,而是会自动自发的搜寻遗漏的信息。因此媒体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媒体利益相关者也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一旦散发错误的信息,很可能会造成误导社会大众的局面。因此,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中,需要正确对待媒体利益相关者,及时与其进行信息沟通,将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协助者。
参考文献:
[1]Magnesa V.Strategic Posture,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J].Accounting,Auditing&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6,19(4):540-563.
[2]Lindblom C K.The Im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Disclosure[J].Accounting Conference,1994.
[3]周新玲,吕雅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2(6).
[4]张宁.突发事件下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研究—以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为例[J].桂海论丛,2008.
[5]澳·罗伯特·希斯,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2004.
- 上一篇: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措施
- 下一篇:数控车床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