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教学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病理学教学

“个案教学法”是一种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所研拟出,是当前管理学界、政府部门乃至于企业和大学所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个案教学是对问题或情景的书面描述。个案教学不象其它形式的故事或叙述,并不包括分析或结论,而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故事的事实。个案教学的目的是让参与者起到决断人的作用,让他们把次要的事实与相关的事实区分开来。在几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当中确定最重要的一种,以形成策略与政策建议。这种方法使参与者有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改进严密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大多数案例描述真实的情景。有些例子,数据是人为的,有时案例也可能是虚构的。我们并不要求案例是全面的或是包揽无遗的。大多数案例是在复杂环境中的特殊情况的反映。

个案教学的重点是做重要决断的主角。在实际生活中所展示的信息只是主角能够在现实情境中获得的,个案正是以此为依据。这样,在现实中重要的信息通常是找不到的或者找到也是不完整的,因为案例教学描述现实,它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真正的生活是模糊,案例反映那种现实。一个恰当的答案或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很少一目了然的。尽管个案教学法主要用于发展和改进管理技能和领导技能,但是它的用处不止局限于这个领域,比如,个案教学法也用于教学医学诊断,教师的课堂技能,律师的法律决断。不管什么时候做决断必须主要基于技巧的分析、选择和说服,这时,这种教育方法才是有用的。个案教学法使参与者积极参与到以下过程中:第一,事实的分析和案例本身的细节;第二,策略的选择;第三,在小组讨论和课前就所选策略的精细分析和辩解。个案教学法并不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改进学生提出合理提问的能力和基于对那些问题的答案做出决定的能力。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性学科,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在医疗活动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突出,且病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临床课和将来病理医学事业上的发展。另外,病理学的建立又是以病理尸体解剖检查为基础的,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为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提供了基础。

精选和编写典型的临床和尸检病例是实施病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选择的病例,应该表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鲜明的主题,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如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尸检病例,可以在课前安排尸检实教,通过尸检学生对病变的形态特征,有非常直观的印象,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可以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开展课前的小组讨论,对于学生建立自信和掌握教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见解和主张,增强了病例教学的效果。

另外,在课堂中增加了联系临床实际的应用性内容,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个案教学法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步骤: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病例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在授课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成为病例导入法。如讲“炎症”时,以常见病和多发病疖子为例,提出以下问题:疖子局部组织会发生什么的变化?为何会出现红、肿、热、痛?又如讲“栓赛”时问同学,病人住院治疗,需要注射药物时,护理人员为什么在注射时一定要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等等。

篇2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是病理学的基础,由于课程设置的特点,许多学生会对前期学过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遗忘,因此在介绍病理学知识内容前要做到对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在加强学生对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认识的前提下,进而介绍病理改变及功能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特点,提高学生对疾病的全面认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要遵循学科性、适度性原则,在实施教学时,要遵循病理学学科特点,引入的知识点必须为病理学教学内容服务,为学生掌握病理学知识提高疾病诊断能力服务,而且介绍的内容不能过多、所占据的时间不能过大,避免冲击正常的教学安排。另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还要遵循病理学教学规律,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学生接受能力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根本,力争做到简洁、科学、有效。

教学实践的连贯性病理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病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研究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内容外,注重引导学生完成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掌握病理学常规技术,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均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未来工作需要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方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及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加强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病理学课程内容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基础课程有密切关系,只有明确掌握正常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才可能理解疾病状态下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的功能性或形态学变化。由于医学生病理学课程大多在第四学期开课,此时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课程已经结课近一年时间,因此对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特点有很多已经遗忘。教学中,在介绍每种疾病前,先简单回顾这一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和组织学特点,让学生首先对正常的结构加以掌握,然后再介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这样从正常到异常,从简单到复杂,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病理变化的特点。例如:在讲解门脉性肝硬化时,首先复习和回顾正常肝脏的解剖学结构和组织学特点;然后,着重介绍肝硬化时病理改变,并对比假小叶与正常肝小叶之间的差别,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改变会引起哪些后果。这一教学过程既复习和总结了正常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又讲授了肝硬化时的主要病理变化特点,利于学生认识和学习这一疾病,而且也做到了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

篇3

然而,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仍一直沿用“理论课满堂灌,实验课看切片,老师说了算”的旧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旧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组织学与病理学教学时间衔接脱节,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脱节等弊端,已不能适应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对组织学与病理学教学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牢固掌握组织学与病理学基本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培养其利用所学的组织病理知识独立分析相关临床疾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合理的设计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新模式的必要性就凸现出来。本文谨对我院2001年以来组织学与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一、理论教学

1、正确处理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是搞好组织病理学教学的先决条件组织学与病理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述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区别。在教学实践中,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组织学与病理学的教学难点。病理学内容涉及临床教学跨度较大,教学内容中所描述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症状、体征。

对初学者来说往往觉得既陌生枯燥,又难以理解和记忆,对此,医学院通过临床交流的方法,使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从而能在讲课过程中将各章节、各系统疾病中主要的病理变化及相对应的临床表现加以总结归纳,使其条理化,用设问的方式将每一个主要的病理变化与相应的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详细阐述,层层展开,并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注意正常和异常之间、各系统疾病之间的比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断结合临床实例讲解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的课程设计是组织病理学教学的关键组织学与病理学同属形态学范畴,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正常组织细胞形态的学习掌握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病理变化,具有很强的教学连续性。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的教学始终处于分离状态,虽然我院组织胚胎教研室与病理教研室已合并为组织病理教研室,但是,合并后的教研室在教材、教师、实验、课程安排等方面仍是各自为政。特别是第二学期开设组织学,第四学期开设病理学的课程安排影响到在上病理课时,学生对一年前所学的组织学知识已淡忘。在这种情况下,病理学教师在上课时不得不占用很多课时来复习组织学的主要内容,即便如此,学生对组织学的细节概念仍很模糊。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

针对存在的弊端,我们设计对组织学病理学课程进行改革的以下措施:第一,组织学与病理学教材合并为组织病理学,组织学内容后紧接相关的病理学内容。第二,组织学与病理学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交叉进行,或者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授课。这样做既能省去病理课复习组织学内容所占用的时间,加快病理学教学进度,又能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是值得推广的教学安排。

二、实验教学

组织学与病理学实践性较强,组织病理学理论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学生也通过实验课直观地认识组织细胞正常与异常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以往的实验教学一直停留在老师简述理论,学生看看标本的旧模式上,学生动手少,兴趣低等弊端逐渐显露,致使实验课流于形式,背离了实验教学的初衷。自2001年起,我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1、实行实验项目导师制和招标制。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实验课都由理论课老师担任.由教师根据每门课不同章节的特点设计实验项目,并将相关内容串联为实验单元,实验项目从标题到步骤、结论设计完成后交学院审查,通过后向学生张榜公布,学生对各实验项目全面了解比较后报名参与其认为设计合理、新颖,具有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然后,学院根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成本及报名人数划拨实验经费,确定教师实验课酬,正式启动实验项目。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创造性实验新模式,遵循学生动手,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实验开始由教师简单介绍实验概况,并做教学演示,然后,由学生从解剖动物、建立动物模型,直到制作标本,独立动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以病理学心血管实验为例,学生自己动手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在直观高血脂症大中型动脉主要病理变化的同时,加深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病因、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以建立动物模型为主线,将组织细胞正常与异常形态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演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知识认知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篇4

1对象及方法

1.1教改对象

参加的20位学生均为2007级临床医学班和法医班同学。课题成员的选取面向2007级所有授课班级,以“自愿加入”为原则,主要选取对病理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课题开展时,病理学课程教学正处尾声。此时,同学们已经对病理学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一些简单的病变。

1.2教改方法

1.2.1现场观摩尸体解剖

随机观摩尸体解剖。在尸检过程中,掌握尸检的注意事项、解剖顺序、方法、取材、自我保护等系列知识。对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有一个明确、直观认识。死者均为非自然死亡,且死亡原因多种多样。对死者的死因,经现场了解后,成员心中有一初步判断。巨大的好奇感及探求欲望,促使成员密切关注尸检每一个细节。在老师进行尸检和讲解时,成员需做详细记录:包括体表检查、各脏器的大小、状态、病变和各系统可能的致死性病变等等。

1.2.2参与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利用课余,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病理切片制作过程。成员在实践中,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如何正确的组织处理方法及步骤,且在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石蜡、切片以及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方法等各环节中可能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

1.2.3定期进行教学内容讨论

每隔一周开展一次教学内容讨论,内容为上周观摩的尸体解剖。主要讨论死者的死亡原因,并根据尸检肉眼观察各器官实质病变及镜下微观病理改变,结合所掌握病理知识,给死者下死亡诊断。最终汇总由教师统一点评,分析并给出最终诊断。

2效果

参与教改的成员知识结构框架完整,思路清晰,触类旁通。通过参与此项教改,学生开拓了思路,增强了实践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体病例能辩证的看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内在因素与外界影响的关系、形态变化与机能的关系、病变发生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所学病理学知识得到复习,为今后各学科学习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后续课程学习有极大帮助。

3讨论

本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基本掌握基础病理学知识后,利用尸体解剖资源,进一步涉入到临床病理学、诊断病理学和法医病理学的学习,巩固和应用所学过的各门基础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所遇到的尸检案例的案情,也使学生接触到了一些有关医疗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在病理讨论过程中,成员没有课堂束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次教改,经过现场观摩尸检、亲自动手制作切片、尸检后的病理讨论这一完整过程,激发了小组成员内心学习潜能,将病理学知识由机械性的记忆转变成形象+理解式的记忆;提高了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对强化了风险意识、规范了医疗行为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

尸体解剖应用于教学,作为课外教学活动或第二课堂尚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学们易于接受,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因受尸检例数不足、解剖室空间狭小、学生人数过多、实验室资源缺乏、学时受学院整体教学安排所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此种教学方式难以实施,推广困难,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能真正的将尸体解剖方法应用于正常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

篇5

 

烟草作为我国特殊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烟草种植规模扩大化,田间生态单一,烟草病害呈现局部加重趋势,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为响应国家提倡的两减一增计划,如何防治烟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提高产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需加强烟草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和烟草病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烟草安全高产高质具有重要意义。烟草病理学作为烟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及烟草主要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等,对烟草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病理学科不断发展,新概念、新成果不断更新,面对知识的持续不断更新,技术改进与发展,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授课方式成为高校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教学的探索,我们结合烟草的特殊性建立新的初步教学体系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实践,强化解决烟草病害防治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烟草安全生产的植物病理人才。

 

一、明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制定教学大纲

 

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同时也满足当今社会对烟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规划,培养实用型人才是烟草专业的重要任务。

 

烟草病理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显得极为重要,为满足烟草公司在农业生产中对烟草专业人才需求,经过植病教研室和烟草公司共同调研和科学论证,制定了烟草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规范等内容有很大变化,要求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加大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烟草病理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病害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对烟草病理学新知识、新动态和新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

 

目前烟草病理学的植物病害理论知识部分内容陈旧,很多内容参考《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讲授过多的陈旧概念和理论,而忽略了新理论概念、新技术和宏观策略上的思考。目前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新知识。

 

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是植物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给出的定义较为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在“烟草病理学”授课时将IPM这一重要概念以具体病害为例来阐述,以丰富学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

 

在讲授烟草黑胫病与烟草互作时,结合现在研究比较成熟的致病疫霉与马铃薯的互作,介绍烟草疫霉及其他疫霉的基因组,疫霉无毒基因,以及疫霉与寄主(马铃薯晚疫病和马铃薯,大豆疫霉和大豆)基因对基因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在讲授病害综合治理的生态防治时,介绍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的“稻米基因多样性和病害控制”(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科研论文内容,来加强学生在病害防治上的生态学概念。

 

我们在讲授病害防治时给学生注重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如美国已有4株枯草芽抱杆菌生防菌株,得到了美国环保署(EPA)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其中QST713为美国AgraQuest公司开发出来的活菌制剂,商品名Serenade,不仅通过美国环保局(EPA)的登记而且还得到食用作物病害应用的审批和认可,通过叶面施用能防治蔬菜、樱桃、葡萄、葫芦和胡桃多种作物的白粉病、烂根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

 

GBO3由美国Gustafson公司开发注册,商品名为Kodiak。GB03可以直接施用于土壤或者拌种可以预防棉花、豆类和花生等由镰刀菌、曲霉属、链格孢属和丝核菌属所引起的根部和种子的真菌病害,其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还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生长。这些新知识、新进展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理论知识是烟草病理学重点,因此在病理学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由过去板书,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成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形成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在制作烟草病理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把大量病害症状、病原物的典型特征图片展示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中穿插视频和动画,将教学中的枯燥知识理论以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也会播放国外著名教授讲授的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制作课件过程中,不断改进课件相关内容,补充新概念和理论,促进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上关于植物病理学和烟草病害的知识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制作授课课件时,添加图像、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接受和掌握知识。“烟草病理学”教学初探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烟草病害相关网站。网站中有烟草病害分布、主要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及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目前市场上最新有效药剂)。另外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均有介绍。此外,还不定期更新与烟草病害相关的新闻与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另外推荐给学生一流的国际植物病理学网站,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它有力地激发烟草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容量。

 

五、考核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知识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效果的检验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但传统考核方式以试卷笔试为主,从试卷中很难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考核方式与方法上进行改革初探,采取了学生分组课件讲授及课件制作,课堂课下问题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老师授课质量。

 

1.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由于烟草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在学习烟草病理学理论知识之前,因此学生对烟草病害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在讲授烟草病害知识时,可将部分主要烟草病害分给学生,让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一种病害,组内学生可以分别负责不同内容。课件内容主要包含症状、病原及相关研究动态进展,病害循环及现在大田中的防治方法。并且在病害研究进展中需展示最新的相关文献。课堂上每组由一名代表讲解15分钟,然后讨论5分钟,然后教师再点评和补充相关知识。

 

2.课堂互动式讨论及答疑。为加深学生对烟草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能力。在课堂或课下,通过课堂提问、课下QQ群、微信群等互动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烟草病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与烟草生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可就实际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提问老师,形成师生之间相动讨论,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增强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针对烟草病理学的重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最后老师总结。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烟草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并评定成绩。试题内容采用多样化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填图、判断、简答和问答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

 

以上措施在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性要高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在学生课件讲授中表现积极主动,课件制作精美,讲解认真,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实践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结束语

 

烟草病理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授课艺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滞后于时展。通过初步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的烟草病理学初步改革是成功的。以上只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究,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目前知识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不少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篇6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动物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动物实验、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组织细胞培养等方法,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基础兽医学过渡到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打好基础。

如何搞好兽医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个兽医病理学实验课指导教师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笔者为此进行了探讨。

一、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1.动物疾病临床病例讨论

在动物疾病临床探讨病例时,采用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实验课教师在新的实验课数周前提出问题,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可以几人一小组,通过网络、图书馆、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得到一个整体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充分交流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的思想进行了交流,智慧擦出了火花,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受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2.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

实验教学大纲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正确识别病理大体标本从而对病理现象能有正确认识。实验室充分利用大量接触病料的机会,制作大量的典型、质量优良教学标本,在实验课时,采用了挂图、幻灯片、录像、实物、模型、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展示的病理标本在外形、大小、重量、色泽、结构、质地、表面及切面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探讨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的发生发展,帮助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教学质量。大体标本陈放于玻璃橱窗内,对每个病理标本瓶进行编号和文字说明,让同学们随时观察,提高学习效率。

如观察肺淤血时辅以正常肺脏组织切片,通过回顾正常肺脏组织细胞形态的特点,帮助理解肺淤血时肺泡壁、肺泡腔等的异常病理变化。课中辅导观察难点、课末总结观察重点。通过采用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组织胚胎学有了加深认识,无形中又锻炼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1.应用图像分析互动软件进行实验教学

在上显微观察课时,利用图像分析互动软件系统,教师所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被多媒体投影仪显示。实验课,教师先和学生共同回顾相关实验内容的正常组织切片镜下特点,然后逐次观察本节内容相关的切片,并同时回顾理论知识内容。教师还可通过采集窗口和照相和录像功能对自己观察到的典型病变部位进行拍照,这些先进教学手段和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感到实验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多媒体

病理学的学科特点是强调从形态观察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而我们的教材上对于某些病变的描述很抽象,学生不能通过文字真正理解病变本质。采用多媒体后,教师可展示一个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改变了以往局限、间断的教学模式,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真正地“动”起来。传统的教学,教师讲解费时费力,学生听起来吃力难懂,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不够活跃。采用多媒体后,可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相结合,形成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提高了学习效果。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有助于理论和临床联系。通过补充大量动物临床疾病的图片,满足了学生渴望获得临床知识的愿望,又进一步理解了理论知识。

三、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以前,我们实验室的实验主要是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缺乏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少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兴趣也很难提高。现在,我们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逐步开设开放式、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病理学创新实验,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具新意的创造空间。通过学生的自我设计和动手操作,了解病理标本取材、染色、切片制作的全过程,做到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基本科研流程,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能力。实验项目是学生自选题目,他们经过自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所学知识系统结合,分析归纳后形成新颖的题目。就实验的名称、目的、原理、所需仪器及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等写出具体实验方案,然后向实验室提交实验申请书。然后,教师结合理论并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从可行性方面加以把关,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实验过程完全是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结束后,教师不是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衡量成功与失败的唯一标准,而是坚持重实验过程,无论实验结果如何,学生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计划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深入地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兽医病理试验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体标本与切片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讨论,印证理论,加深理解,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病理学观察方法为动物疾病的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今后仍将出现新的技术、新的研究领域,但教学没有固定模式,要跟上当今兽医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泛、更具新意的创造空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课堂改革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质,才能进一步搞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畜牧兽医人才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靳俊峰,郭瑞珍,吴秀香.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54-356.

[2]胡波,邱青朝,赵其辉,全建设,李常应.病理学理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3):60-62.

篇7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多样化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概念多而抽象,各种病变相似,书本内容多且难记忆。它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由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而成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多年的病理教学中,我根据病理学的特点及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应用

第一,带问题听课: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听课有重点,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将本次课的重点问题做一介绍,使学生心中有数,带问题去听课。如讲“休克”一章时,首先向学生介绍,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休克的共同发病环节是小动脉、微动脉等小血管的扩张,而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因而临床上常用收缩血管的药物来提高血压。但是,有许多病人经这样治疗后,疗效却不好,有的患者病情反而恶化,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听课,可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容易抓住重点。

第二,带问题自学:大部分院校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学习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应注意正确引导。例如,讲“肝性脑病”一章时,首先提出肝性脑病在临床上较多见,其中最重要的、并且危害患者生命的就是出现肝昏迷。那么,什么是肝昏迷,临床治疗时为什么应用降低血氨的药物来治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写读书笔记,再反馈信息,这样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抓住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氨中毒和假性神经介质的作用,出现昏迷是由假性神经介质取代了正常神经介质,临床上应用降血氨及左旋多巴就是为了治“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选择历年临床实践和教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典型病例,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类型的病例作引导,使学生从复杂的材料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从而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从机械性的记忆转变为记忆性的理解。

第一,将病理概念、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诊断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 :比如在讲述肿瘤这一章时,先提问:为什么病理医生能通过观察送检组织判断患者是炎症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肿瘤早期还是晚期,然后结合书本介绍诊断肿瘤的基本要点是观察肿瘤的肉眼及镜下观,层层推进介绍肿瘤的大体特点和镜下特点,从而使学生更生动的理解了病理变化。

第二,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学习病理变化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诊断疾病,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既认识了疾病的临床特征,又能更牢固的记忆枯燥的形态学变化。如讲大叶性肺炎时,先介绍其肺泡壁和肺泡腔的镜下改变,然后推理其肉眼可能出现的变化,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推理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症状,教与学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实验课,传统的实验课是在学完理论后做实验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而实验教学法除具有此种功能外,重在学生通过实验这种直观教学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家兔空气栓塞”实验是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易观察。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是告诉学生发生什么现象,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当家兔空气栓塞死亡后,迅速打开胸腔,这时候他们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家兔死亡后心脏还在跳动。这虽然不是我们的实验目的,但学生观察到了此现象并积极思考,这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们心肌的特性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发现的第二个问题是透过右心耳壁看到了气泡,这时候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就积极地去寻找家兔的致死原因。从右心耳—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等。最后他们找到了家兔的致死原因主要是肺动脉口空气栓塞。同时可作有意引导除了这个致死原因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时候学生们就可能想到空气栓子具有弹性,它有可能从静脉系统通过毛细血管到达动脉系统,导致脑梗塞或心机梗塞等诸如此类。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打开胸腔的同时打开腹腔,他们会积极发现问题,肝脏为什么会颜色变深,肝体积为什么增大,同时他们会通过肠系膜血管分布发现肠梗死呈节段性等,最后要求学生课下书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知识、验证理论,同时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及主动的学习意识。这种从理论—实验—理论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四、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篇8

Kong Xiumi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Henan province,462000)

Abstract: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study-practice-study teaching method, it focuses on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relies heavily on the writing of lesson plans.This paper takes one respiratory diseases:chronic?bronchitis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skill of writing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Sandwich teaching method;Patholog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216-01

在医学院校中,病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一门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属于形态学科,重点内容大多都是形态学的改变,有的比较抽象,不太容易理解,记忆有点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培养出知识过硬、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有良好团结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医学生,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其中也尝试用Sandwich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初的英国, 不同于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法,是“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将病理学全部采用三明治教学还不现实,一是有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自学,比较困难;二是学生讨论时间较多的话,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上做一个筛选,选取难度适中章节。本文就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来探讨Sandwich教学法。

具体实施方案是:教师开场白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汇报教师讲授及总结三明治教学评价及总结。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呼吸系统疾病是病理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总论章节的内容,初步具备了分析病理变化的能力,所以本章可以施行Sandwich教学法。本文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初步探讨Sandwich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实践表明,在人数较少的班级开展教学,效果比较好,所以选取授课对象为三年制专科临床专业,随机选取30人,课时为2学时,共计90分钟。具体实施办法是:

1.随机分组:课前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按照六人一组,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同小组的学生围在圆桌周围,以方便小组讨论。

2.开场白:围绕现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现在的天空没有了蓝天白云,而更像仙境,并且我们又多一个新的假期,就是雾霾假,雾霾为什么会放假?那就是因为雾霾会损伤呼吸道,引出今天的主题呼吸道疾病,这时候先带领学生简单复习一下正常支气管壁结构。通过这样的开场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势提出这次课的学习目标:①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②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③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病理联系。

3.(小标题是什么?问题设置?)教师在最后要提出若干问题:提出的问题数量一般和小组数是一致的,我们本次教学就因此提出5个问题:①是不是感冒引起咳嗽咳痰就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②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组织学结构有哪些改变?③咳嗽咳痰的病理学基础是什么?④慢性支气管炎喘息的病理学基础是什么?⑤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能引起哪些并发症?本章节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主要考查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及其病因,学生必须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第三个问题主要考查病理临床联系。第四个问题主要考查细支气管的组织学结构。第五个问题主要考查长期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支气管、肺和心脏结构的改变及功能的改变。

4.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在规定时间内主要讨论一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少加讨论。讨论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时间观念,锻炼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集中精力,理顺思路,互相协助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5.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内拿出的对问题的共同意见,依次选派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代表上讲台,充当老师角色,来进行讲解,学生代表发言讲解后,再由小组内成员或者其他组成员来进行补充。

篇9

【关键词】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3-02

前言:病理学作为中职医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其理论和专业技术对全部医学生都比较重要。原有的病理学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基础知识牢固,实际操作能力却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因此对中职院校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病理学学科概述

病理学主要是对人体疾病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疾病诱发原因、出现机制、患病机体等等,此学科是探究病理本质和根本规律的学科[1]。其实连接基本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载体,涵盖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多种临床医学的治疗、诊断、预防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特别是对患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病理学学科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病理学涵盖的理论比较丰富,学习难度较大,由于其并不是非常具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住知识会比较难,尤其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且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难度更加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厌恶、对病理学失去兴趣的问题。所以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掌握病理学知识和相关技能。

二、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教学存在问题

1.缺少学习情况研究

中职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本体,对学生的相关状况缺少了解,并未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阻碍。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中职医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心理不够成熟,学习目的不明确,且自控能力较弱,对于学科学习缺乏积极性,多数没有长远的计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未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缺乏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2]。

2.理论实践脱轨

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理论教学,对于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时间更多。很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没有结合临床实践,而病理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复杂的学科,缺乏实践的教学让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学习起来更加赋予难度,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其理论与技能。这样的教学难以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3.学生积极性不高

病理学学科理论性强,内容复杂,且很多知识和理论并非具象,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感到无趣、枯燥,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表示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学生失去对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课堂上不积极主动,严重者出现厌倦情绪,无法很好地投入到病理学学习中。

三、中职医学生病理学改革建议

1.优化教材内容

依照新课程要求,病理学课堂时间为50分钟,而由于其学科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教学则需要依靠良好的教学内容涉及。教师应结合病理学学科特征,联系实践,优化教材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设计教材,将“肿瘤”、“传染病”作为教学重点。而对常见病则应结合实践教学,如临床案例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学习技能,自结构到能力,依次传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3]。

2.结合PBL教学方法

第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明确PBL教学概念,了解其教学方法的优势和重点。教学过程中对中职医学生看情况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第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组大约6-8个人,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优、良、差的学生,每组选择能力最强的作为组长,组织学生共同合作讨论学习;第三,设计教学情境,结合案例。如学习《炎症》时,为学生讲述“某男士,38岁,务农。出现心悸、气促......”此类案例,并针对案例加以提问,如“血栓形成对机体影响”、“血栓常发人群”等等。

3.引进新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多媒体技术应用愈加广泛。在中职院校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4]。如将乏味无趣的教学理论以图片、音频、视频、动影像等方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播放病理学短片,在PPT软件中做出病理学知识幻灯片为学生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病理学的兴趣,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中职病理学教学质量。

四、结论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中职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病理学是中职医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复杂难度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实践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病理课,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璐.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中外医疗,2011,11(24):112-113.

[2]侯鹏鹏,李姣锋,孙建勋,等.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9(13):1805-1806.

篇10

病理学是护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护生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指导护理实践[5]。但病理学学习内容繁杂、知识晦涩难懂,再加上课时较少、学习负荷较重,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病理学在护理专业学习中的地位认识不清,学习能动性较低,学习效果较差,影响病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PBL教学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典的PBL教学法,是以小组学习为形式的导师制,围绕患者疾病问题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界限的课程设置,在国际上较为流行;另一种是非经典的PBL教学法,是在传统的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的引入PBL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目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辅教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是实施PBL教学法常用的方法[6]。而且,由于PBL教学法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随机性较大,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部分医学院已逐步放弃单纯PEL教学法[7],如何将PBL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处理好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关系,是一项有待研究的课题。从文献来看,我国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多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非经典的PBL教学法较少,在PBL的探索应用中,多为以传统的教学讲授方法为主,以多媒体为工具,在适当的章节和部分实验课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部分研究者在采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结合CBL、TBL等相关教学方法,但如何将PBL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仍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较科学的对比研究。

3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效果

病理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护理实践中,PBL教学法有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但PBL教学法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技能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相关的研究认为非经典的PBL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潘齐飞[8]通过研究实践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较优;李昱[9]认为TBL、CBL与PBL融合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尽管如此,目前的PBL教学如何实施尚未得到较为一致的认可,而现有的考试方式不能客观反映PBL的教学效果[10]。因此,应逐步建立有效、完善的PBL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来指导、规范PBL教学方法的实施及评价。

4实施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4.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PBL对师生比要求较高,而我国一般任课教师数量较少,教学任务繁重,尤其是护理学专业的病理学教师更少,在实验课中开展PBL教学法尚且困难,在理论课中进行PBL教学法授课更难。另外,PBL教学法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11],但很多教师对PBL教学法的认识不足、掌握不到位、经验不足,而且,长期以来的单科教学影响教师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使用PBL教学法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了解相关专业课程知识[12],影响教师使用PBL教学法的积极性,综合来看,师资力量的薄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PBL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4.2学生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的传授—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法根深蒂固,学习能力难以适应PBL教学方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下资料查阅较为拖沓,不太适合自律性较差的学生[13];

(2)图书馆有限的资料不能满足PBL学生的学习要求,且很多学校并未开设文献检索课,学生无法进行文献检索,网上获取的资料十分有限,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取更优质的资料;

(3)学生知识结构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贯通能力的发挥[14],课题气氛不够活跃,与教师的互动不足,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4.3可利用资源不足

对于学生来说,PBL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但图书馆资料不足,学校网络设备也比较有限,且学生的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获得的资料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能满足PBL教学的需求;对于教师来说,缺少针对性的、适宜的PBL教学问题、病例及教材,而目前PBL教学法尽在很窄的学科范围内探索,学科之间的沟通、交融存在障碍,无法编写综合、统一的适用于PBL教学模式的教材[7]。

4.4尚未建立PBL教学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PBL教学法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未对PBL教学法做相关的要求,所以也并未对采用PBL教学法的院系或教师给予相应的激励。激励机制的缺乏,加上PBL教学法实施起来费时费力,难度较大,采用PBL教学法的单位及教师少之又少,很难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评价体系,而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使PBL教学法成为形式上的虚设。

5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5.1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组织教师PBL教学法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掌握PBL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积累PBL法教学经验,并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在适当的章节运用PBL教学法或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针对性的加强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临床实践的机会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编写临床实用性的PBL问题及病例。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完善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5.2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病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开设时间较早,学生的知识结构较差,因此,在PBL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一方面根据每章节的知识学会复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教学生网上检索信息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将现有的知识与现获取的相结合,较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分工协作精神,分享学习技巧和成果,提高PBL教学效果。

5.3丰富教学资源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PBL教学法顺利开展的硬件保障,学校应注意加强相关教学辅助设施的建设,如:医学书籍、实验室设备、网络资源等,可以让学生多途径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5.4逐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