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美丽乡村是国家战略,但完全靠财政投入来建设很不现实,一村一镇更无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投资风险和效益缓释又使纯粹的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江宁的“国企下乡”则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建设思路。
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江宁国企下乡直接运作“美丽乡村”始于2012年底启动的西部片区建设。以路桥建设为主,投资、Q易、交通、物流、酒店、旅游等产业为辅的江宁交通建设集团,依托企业资源和专业优势,以“路”切入,先后完成了美丽乡村示范区生态循环道路、沿线驿站、节点景观、土地整治及景观绿化项目,总里程约80公里的生态循环道路和长约4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将一个个散落珍珠般的乡间美景串联起来。
在初步构建美丽乡村示范区大景区格局的同时,江宁交通建设集团完成了江宁西部旅游“联一线”“联二线”构想,其依傍茶山、水库直接打造的黄龙岘茶文化村更堪称典范。
黄龙岘村位于江宁区西南角,竹林婆娑、山水成趣,但地处偏僻鲜为人知。道路建设与旅游项目统一规划使其“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农村旅游经济的“江宁王牌”,短短几年间,这里打造了千亩茶园观光道、茶文化风情街道、千年古官道、仙竹林荫道及诗画黄龙潭等“四道一潭四十景”,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休闲需求。“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一步步提升着乡村旅游的丰富性和体验性,黄龙岘茶文化村因此获得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60多项荣誉称号,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旅游总收入突破1亿元。
交通建设集团的成功实践带动了江宁其他国企的“跟进”。江宁区商务商贸集团关停、整合部分国有商店和粮管所,在相关地块改建中小型商业综合体,逐步在农村集镇形成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商业网点。2017年3月,江宁区顺势而为,由国资办牵头,旅游、交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建起专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南京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使“下乡国企”的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国企下乡“杜绝与民争利”
国企下乡担当起“拓荒者”和“铺路石”,但江宁区的主政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农民才是农村的真正主人,他们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更应当是建设者。
由于看不到传统农耕的未来,很多地方的农民对土地的留恋和虔诚逐渐淡漠,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后,普遍的误区是将“美丽乡村”等同于“漂亮民居”,许多地方模仿城市改造村庄甚至以“买断”方式迁出原住民,淳朴乡居的幸福感受完全让位于匆匆过客的乡愁体验。
为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江宁下乡国企始终坚持少拆除多修复、少征收多种植、少限制多引导、少投入多扶持的建设理念,既不搞大拆大建,又确保提档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成功实践了“农民主体”和“宜居宜业”的建设理念。
钱鹏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江宁区十分注意国企与农民的行为边界,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单体投资较大的项目,采取国企主导、街道配合的建设路径;对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操作的项目,鼓励街道招商引资;对适合“创业富民”的项目则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
据钱鹏辉介绍,为确保专业管理、高效运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江宁区属国有企业先后以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农村街道共同建立了若干美丽乡村开发经营机构,但国有公司和联合企业都将“杜绝与民争利”作为基本原则,唤起农民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则是企业的重要职责。
下乡伊始,交通建设集团就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向开展餐饮、住宿等经营的农户提供资金补助、技能指导和营销协作,同时,尽量与村民自主项目实行“市场错位”,甚至主动撤出景区自行车租赁等农民既有经营意愿又有操作能力的盈利项目。在交通建设集团的直接帮助和引导下,黄龙岘村52户村民中有40多户搞起了茶楼、餐厅、客栈、茶乡土特产等特色经营项目,经营户人均收入从0.6万元迅速增长至3.5万元,在吸引农民返乡的同时,还间接带动周边村民3000多人参与创业。
篇2
一是一个村的发展基础在班子,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是开展好村级工作的关键。比如,郝家镇黄店村在换届之前,“两委”班子不团结,凝聚力不强,党支部书记、主任存在较大分歧,极大削弱了班子工作合力,导致村里的许多工作止步不前。在20XX年村“两委”换届后,“两委”班子得到优化,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得到巨大改善,村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了薄弱村居的转化提升。
二是抓好党建这个龙头,让村党支部和每一名党员都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旗帜作用。比如,董集镇刘王村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党建+队伍建设”,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党建+便民服务”,搭建了党群“连心桥”;“党建+产业兴村”,激发了自身经济活力,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党建+美丽乡村”,造福了村里百姓。该村依靠“党建+”工作模式,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整个村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公共积累“破壳”脱贫,是帮扶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村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措施。比如,垦利街道荆岭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依托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投资60万元建设86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引进特色养殖项目,有效解决了村内大多数贫困户缺少致富门路、村级集体无致富产业的难题,村“两委”逐步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篇3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篇4
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这种关系,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各阶层人民从小学年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为求实效,环境与发展教育应当采用正规和非正规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手段”。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根本前提,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要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每一位民众的自觉行为。这样的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相一致,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有理有节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它一定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1.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纳入社区教育的年度计划之中。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也是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指导者,更是社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宣传、教育、环保、劳动、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司法、公安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引路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单位”、建设宜居环境、“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发挥培训学习的先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保护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生态保护的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拟定或加强职业培训方案,不分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或宗教,确保人们获得培训机会,以满足环境和发展需求”。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帮助人们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失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在五个方面努力:一要开展普及生态知识的教育。重在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现状,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二要推进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三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进行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彰显生态正义,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道德义务,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四要注重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养殖业中的防病防疫、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种植业中的合理施肥和用药技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等。五要加强产业转型培训。为民众提供新型蔬菜、时令水果、特种养殖等绿色种养殖业技术指导,开展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等新型职业培训,保证民众具有更多的绿色经济收入渠道。其次,是教育载体的多样性。要在民众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普及宣传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学习,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法制、生态文明技能为重点,形成培训菜单,供受训单位选择,开展专题讲座与培训。教育内容要灵活多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学习与培训,以提高广大民众生态知识知晓度,增强生态文明道德观,遵守生态法制的自觉性,培养生态技能的科学性。还要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如案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先进评选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体民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要充分利用每年十多个生态环境教育节日、纪念日的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民众。要将教育活动深入到最基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作用,让农村的广大民众在家门口得到生态文明教育。
3.发挥健康舆论的引领作用
要让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舆论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舆论可以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举办“人美•家美•乡村美”生态教育周,通过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小品汇演、下发宣传资料等活动,大力倡导珍惜耕地、保护资源、绿化美化、合理消费、循环利用等行为,坚决反对违章搭建、乱排乱放、毁林毁草、过度消费、粗放产业等行为,逐步实现“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在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我们同样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绿色人物、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对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人物、单位给予表彰鼓励,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
当前,农村中除了违章搭建、超规模养殖外,还存在夏秋季大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垃圾随处乱扔,河道成为天然垃圾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破坏有益生物生存环境;除草剂大量反复使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损害绿化等现象。要消除这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陋习,仅靠政府的一般号召或单纯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我们需要将民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加入到自治的行列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自治是一种有益的疏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自治上,他们可以养成几种主要习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自治可以养成我们对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才力”。首先,应成立民众自治的组织。如农村养殖业协会、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服务民众的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这些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管理。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担任垃圾收集员、河道清洁员、环保监督员、土地监察员、科技指导员等,为民众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服务,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应通过广大民众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规范。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方面有好多法律法规,但众多的条款,民众却不太好记。因此,非常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民众好记住、能记住的规范,如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至于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就不然,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当广大民众有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行动并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定会实现。
三、结束语
篇5
一、强化源头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拖拉机安全技术状态、驾驶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农村道路设施是影响秋冬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农机监理部门要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拖拉机一律不予注册登记。把好安全技术检验关,严格检验标准,对转向、制动、照明及信号等进行重点检查。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强化驾驶员培训与考试,拓宽培训渠道,规范考试程序,严格考试标准,切实提高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大农村公路、机耕道路等事故易发、多发路段的隐患排查,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治理措施,完善安全管理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二、强化执法检查,下沉监管重心
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拼装改装、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等仍是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的重要隐患。县农机监理部门和乡镇农业部门加强农机安全执法,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田、场院和农机合作社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要认真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老旧拖拉机报废更新。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在春秋农忙季节,冬闲季节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期,在城乡结合部以及通往农田、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的主要路段,严格查处拖拉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推进“乡村农机两员”与“警保两站两员”有机结合,实行“一站多能、一人多岗”,将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解决农村交通和农机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缺位问题。
三、强化应急处置,加强宣传教育
做好事故应急处置,运用事故案例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素质,是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机安全的重要措施。发生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交管部门要及时将事故情况通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较大以上事故按规定及时报告。县农机监理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要在秋冬季节联合开展“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推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运用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农民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懂法、守法和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交通安全日”和“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发放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农机安全宣传作品,提升安全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促进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便民服务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农问题;破解
“三农”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任何时候都应倍加重视。切实加强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而要让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须优化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壮大第三产业,高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新农村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致使财富、技术与产业部分从城市流向农村,增加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乡村旅游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遏制农业走向衰退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极佳手段[1]。乡村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开放产业与民生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及共享)紧密相关,在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大有作为。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对满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城镇化的明智之举[2]。这也契合了中央有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构全新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完善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将有力地助推“三农”问题解决。
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简评
1.1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于19世纪出现在欧洲。1865年“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意大利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从此诞生。相较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晚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兴起,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3]。以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标志,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了组织化、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4]:(1)城郊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利用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乡村差异性资源与城市市场相邻关系,开发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项目。(2)景区农家乐型。此种乡村旅游主要是通过借助风景名胜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设计各类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的需求。这些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的农家旅店(以景区为依托),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务,其产品优势是兼有自然环境与风景名胜。(3)农村农家乐型。该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散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其产品优势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宜人的气候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带薪假期制度不断完善,人们对乡村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的向往与追求,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对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
1.2.1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相关研究较为全面深入,国外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案例发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改变居民传统观念,同时也得出乡村旅游由于规模小且受季节影响致使其贡献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差异;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乡村旅游除了是商业机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当地居民认识乡村生活意义的理想途径。对于乡村旅游中居民态度与感知问题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案例发生地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增强了女性家庭责任,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环境保护意识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选取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与旅游高度发展三类地区,探索了三类地区女性与男性对旅游感知的差异以及三类地区女性旅游感知的差异;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则通过收集美国四个乡村旅游地数据,深入探讨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状况。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讨了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过研究法国Acadian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该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需坚持五个原则(即真实性与质量原则、教育与解说原则、保存与保护原则、当地优先与容量原则、合作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合作因素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简述。国内学者主要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乡村旅游开发意义的研究,粟路军、王亮(2007)[14]指出乡村旅游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唐建兵(2007)[15]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直接效应(如实现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乡风文明等)明显,而且关联带动效应(如促进乡村社会、文化事业及环境保护发展)亦十分显著;贾红风、李云霞(2009)[16]则认为乡村旅游业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张进伟(2016)[17]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传统农业产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关于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曹国新(2008)[18]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总体上经历了由“游客之极(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到“遗产之极(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再到“多元互动(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驱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产业融合,加强生态环保,创新开发模式,重视社区参与。关于乡村旅游市场方面的研究,李桐、张晓智(2008)[20]指出: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农民的素质偏低等是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卢冲、张晓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钟晓鹏、陆林(2010)[22]以合肥市民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对新媒体语境下乡村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营销方式。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对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主体两个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蒋述东(2012)[25]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乡村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经营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乡村旅游的对策;彭顺生(2016)[26]在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早于国内,相关研究也较全面成熟,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态度与居民感知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较国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较晚,相关研究不及国外成熟,但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理论成果对于指导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将起到积极作用。
2发展乡村旅游对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面广且就业方式灵活多样。根据相关统计,旅游业每提供1个直接就业岗位,便会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岗位。乡村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首先,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进入门槛要求较低,而且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行业就业难度较大,但在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乡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对当地文化、环境等较为熟悉,通过一定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从事导游接待、卫生、景区管理等工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其次,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顾旅游与农耕。当进入农忙时节,农民从事农耕操作;进入农闲时节,农民可从事乡村旅游,极大地拓宽了就业渠道[27]。因此,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其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统计,旅游从业部门每增加1元收入,将为社会带来6-7元的综合经济效益[28]。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能促进产业链延伸,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的无形资源(如农业生态效益、乡村文化等)转化为经济资源,增加乡村居民收入。由于乡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报快、经营风险不大、经营方式多样且灵活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辐射,能大大提高该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由于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农耕生活、民俗民风等,村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在家经营乡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选择入股的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广大农民一条强劲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其借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及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旅游者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以市场为导向,变革原有农业结构,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环境,为游客提供灵魂的归宿。而这样必然会增大经济作物的比重,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形成区域农产品特色化。乡村旅游的高关联度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商业、农产品加工业、咨询业、建筑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与渗透,产生诸多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乡村旅游突出乡土性与农业特色,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29]。
2.4有利于提高乡村居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众所周知,开发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乡村旅游给农村物质层面带来的变化。精神层面,乡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居民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镇旅游者,他们为乡村带来大量信息与先进的理念,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思想与行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文化交流室等,开办了各种文化补习班与技能培训班,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另外,有许多村民为了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与游客沟通交流,积极学习普通话和外语(通过阅读、网络自学等方式),个人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部分农村还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乡村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能为乡村地区带来富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资金加速流转,积累农村建设资金,缓解广大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局,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因此,建设与维护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要务。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完善优化接待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蓝、水绿、山清、人和的优美乡村画卷。
2.6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能引导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传向农村,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旅游者物质与文化交流。来自城市的乡村旅游者在价值观念、消费水平等方面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会对处于相对弱势文化地位的乡村居民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有利于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各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如集体出资、个人投资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通讯、供电、供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为城市乡村统筹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乡村农业由弱转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加速乡村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30]。
3发展乡村旅游以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基于我国国情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培育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解决“三农”问题找到突破口。具体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导,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政府应加强引导,在政策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进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导是取得显著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引导,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工业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休闲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以及畜牧养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型等)[31]。(2)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各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资源评价、市场调研与科学规划,努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制定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协调好各方关系。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真正惠及村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切实协调好当地政府、旅游投资企业以及乡村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力避消极现象产生,使乡村旅游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3.2科学规划,力避盲目开发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农民在“农家乐”的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许多项目在开发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市场调研,致使重复建设严重、项目特色缺乏、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低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旅游环境较差。同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由于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及技能培训缺乏,其接待服务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时常发生“蒙客”“宰客”现象,严重损害了旅游形象。乡村旅游要健康持续发展,“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到规划先行,将乡村旅游规划与农村其它发展规划(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结合,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持续利用相统一,努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以改善农村环境,制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提升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1]。
3.3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乡村旅游要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品牌营造。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和营造乡村旅游品牌,挖掘资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规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化迈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质量是品牌延续的保障,国内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为有质量一流的产品,乡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旅游服务和流连忘返的旅游体验。(3)强化乡村资源特色和文化挖掘。乡村旅游的意蕴在于优美的自然生态风貌与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因此,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应凸显乡村宜人的自然环境资源,挖掘与包装好乡村文化,突出乡村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民俗风情,以此吸引外部资金投向乡村旅游。(4)重视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对于塑造品牌形象意义重大,品牌定位不准确(定位过高、定位过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将对产品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资源、市场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满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广告宣传。品牌形象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其好坏取决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也对品牌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为中心,加强广告宣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3.4挖掘内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1)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特色(乡村旅游区与一般旅游区的差异)。“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标志,而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特色,体现“土”、“新”等特点,立足农业本身建设各类设施,避免乡村城镇化而导致自然风貌与民族特色的丢失。(2)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以及经营理念雷同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没有发挥出来,造成“千村一面”的状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游客向往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种文化体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也为多样性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当地资源,深挖其内涵,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风土人情及传统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强势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强化参与性,确保旅游者与乡村居民利益
参与性原则包含旅游者参与及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方面。旅游者参与方面,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旅游者开始将目光由观光转向参与及体验。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渴望参与而选择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初级产品(观光农业)将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开始转而选择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加农事活动等)。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把握市场需求,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凸显旅游者的参与性需求,在各类旅游产品中丰富参与性内容。在乡村居民参与方面,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是增加其收入、确保其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因此,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应遵循乡村居民参与的原则,因为旅游发展如果只让少数人受益,扶贫与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句空话,只有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才能真正让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三农”问题才能最终破解。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强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提高乡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乡村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能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满足其利益诉求,认识到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动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从而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3.6培训人才,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旅游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农民进入乡村旅游行业之前,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旅游管理、市场经营、服务技能、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乡村旅游工作,这将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对农民的培训应持续不断,将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努力建设学习型农民旅游服务团队,这样才能达到培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服务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保障。乡村居民积极参与培训、投身乡村旅游活动,对乡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提高收入水平;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7加强环境保护,彰显生态性
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乡村旅游源于人们对工业化与城镇化负面效益的逃避以及对乡村恬静、温馨、宜人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其基础是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乡村旅游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注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旅游者提供无污染、无危害、让人心旷神怡的健康旅游环境。在具体设计乡村旅游开发时,保护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培养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开展乡村旅游时,能够自觉保护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2)厉行节约。广大农村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提倡节约,这样才能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持续性;(3)建筑材料应与乡村生态环境相适应,尽量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力图减少对乡村地区空气的污染;(5)采取措施禁止“视觉污染”(如滥倒垃圾、污水横流等)。
篇7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现状;发展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72-0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虾、蟹、鳖)结合起来,发挥水稻和鱼(虾、蟹、鳖)共作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水稻和鱼(虾、蟹、鳖)的双丰收。稻渔综合种养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面积超过6.67万hm2,之后逐年减少到2万hm2左右。自2006年起,安徽开始实施龙虾进稻田工程,大力发展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2016年,安徽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安徽新一轮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1.1 集中连片 按照“百亩起点、千亩连片、万亩集聚”的发展思路,2016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已发展6.67hm2示范点600个、66.67hm2示范片50个、666.67hm2示范区8个,2 000hm2以上大县达到10个,其中全椒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0.8万hm2,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1.2 模式多样 以稻虾轮作为主导,稻虾、稻鳅、稻鳖、稻鱼、稻蟹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全面发展。全省优化集成五大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制定了稻虾轮作、稻鳅共作、稻田养殖水质调节等8项省级地方标准,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运用。
1.3 稳粮增收 稻渔综合种养通过田块小改大增加耕地面积,田间工程面积小于10%,水稻单产超过7 500kg/hm2,平均产水产品1 500kg/hm2。2016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4.67万hm2,平均增收22 500元/hm2以上,稻渔综合种养增收总量超10亿元。稻田养鳖可实现“亩产千斤粮、百斤鳖、万元钱”,稻田养龙虾平均纯收入37 500元/hm2。
1.4 质量提升 与常规种植水稻比较,稻渔综合种养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40%以上,稻米、水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在2016年11月份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稻田养殖生态大米评比会上,生态大米最佳品质和口感5个金奖中,安徽获得3个。
2 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安徽是内陆水产大省,也是水稻主产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安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粮增效、稻渔结合、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依托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充分发挥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优势,着力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构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1 开展示范基地创建 以沿江、沿淮、环巢湖区域为重点,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为核心,结合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构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格局。建立集研发、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研发基地,孵化技术、培养人才。突出区域化、特色化,发挥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带动适宜地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2.2 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科技水平 整合水稻、水产、物联网等相关行业产学研推资源,M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联盟。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生态机理、技术模式优化创新研究,熟化、集成稻虾、稻鳖、稻鳅、稻鱼、稻蟹等综合种养模式规范。加强稻渔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插秧、水肥运筹、绿色防控、饲养管理等各环节的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大力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等物联网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的应用,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成果的推广应用。
2.3 加强稻渔品牌创建 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稻渔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安徽特色、优质安全、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渔品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效益。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三品一标”认证,严格投入品使用,强化源头、过程管控和质量追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稻渔品牌宣传推介,提高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提升稻渔品牌价值效应。大力发展稻渔产品电子商务,拓展产品营销网络,扩大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4 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 鼓励农户将承包经营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向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建设以品牌为导向,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紧密联系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培养掌握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稻渔综合种养生力军。
篇8
关键词: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保护性发展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对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丧失,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的景观规划着眼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弊病,旨在以恢复场地原始生境的思路与手法修复城市景观“疮疤”,并力求使采用该方法的新城市景观设计相较于之前的设计更加自然、生态,维护成本更低,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提倡原生态理念就是要探寻新时期小城镇景观规划的新方法,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实践。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日渐重视,而对于城市中的原生态景观却少有保护,政府往往是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营建人工景观,却对自然存在的生态机制视而不见。城市中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土地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土地。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靠人工系统来调节城市生态,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实际上是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系统。
3 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众多追求新奇、爆炸效应或气派、辉煌效果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质朴、亲切。它基于对纷繁现状的批判、审视和思考,从解决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之中。
3.1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
原生态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在于由自然物构成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则是超越物质的。它的美学意义,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说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其他景观形态,亲切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达到超越物质的浪漫境界[2]。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之美”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在王向荣的“济南园博园的设计师园——快乐田园”项目中,诠释了花园并非展示和观赏的对象,而是空间的花园、过程的花园和诗意的花园的思想。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荣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建造、梳理、采摘、播种,体验春华秋实、四季之美,回归已经忽视、遗忘的花园的朴素的本质,原生态的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快乐的田园感受[3]。
3.2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主张“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人与地、环境、资源的一系列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日益破坏与恶化。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正是致力于保护现存自然要素,和积极的生态重建。
原生态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演替且地带性特征明晰,利用“自然潜在植被”,即在所有的演替系列中没有人为干扰,而在现有气候与土壤条件下(包括那些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来的植被类型[4],强调植被建设中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群落之中,达到种群间的相互协调和群落与环境的协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
3.3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在景观规划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景观规划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超越了传统的校园景观,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乡土,并让自然做工,王澍将之诗意地描述为“返乡之路”,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留,体现了乡土景观和地方文脉的保留与延续,王澍利用的江南旧瓦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在这个项目中,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的建造传统[5]。
3.4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价值
原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降低管养成本、增值城市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这几个方面。一些移植或进口的异国植物或热带植物除价格不菲之外,还消耗大量的养护成本与水资源,而一棵古树动辄上万几十万,存活率却只有50 %。原生态绿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自我维护的特性,减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外力影响需要,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管养费用。
4 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性发展一方面是要尊重场地本身的特点,遵循其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生长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现实价值。“原生态”设计师立足于“足下文化”与自然之美,主张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并通过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1 尊重场地与地域性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首先是要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尊重是对它原本自然面貌的尊重,一方面是尽量依照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原始植被和生物群进行完整保留[6]。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场地上的历史遗迹,将新时代的印记与历史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像茂盛的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代表着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特征,是新设计产生的基础。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师用一条“绿荫里的红飘带”——一条顺着汤河河流廊道而建的红色玻璃钢“长凳”,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的同时,用最节约的方式,把城乡结合部一处河岸变成了美丽的城市休憩地,使公园成为一个受人工干预最少的城市公共空间,尊重场地现状即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四周植物都是原有的,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
4.2 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
当前城市建设出路只有一条: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判别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底线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前提和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刚性界限。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7]。
4.3 体现对人的关怀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意在构建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主动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对人愉悦的程度。因此小城镇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设计中,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小城镇景观[8]。
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汉城、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香港有令全球城市羡慕的郊野公园。香港的土地利用中百分之四十用于郊野公园,百分之二十四用于建设。香港郊野公园建筑风格朴实,设施非常简单。公园道路除一两条车行道外,其他主要是简单原生态的石阶路。郊野公园的桌椅、烧烤炉、凉亭、露营地和远足小径帮助香港市民享受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并且享受这些游憩活动都是免费的。
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4.4 现代艺术的融入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将原有场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结合,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色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依然是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小城镇新景观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维持了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小城镇景观风貌不仅是视觉“美”的,同时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5 结语
城市化发展,城镇建设这场风暴打破了小城镇昔日的宁静、悠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营建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原生态注重以“恢复”、“再现”原始自然状态的思路,来优化小城镇景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原生态的小城镇景观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联侦.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景观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3(12),20-2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慧.中国当代“原生态”景观设计美学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3.
[4]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5] 孔祥伟.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J].景观设计学,2008,(2).
[6] 袁也.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篇9
关键词:石坡镇;脱贫攻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1.0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洛南县石坡镇作为贫困县的贫困镇,脱贫工作刻不容缓,石坡镇党委和政府直面矛盾和问题,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脱贫村脱贫致富。
1石坡镇基本情况
石坡镇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洛南县城以北29公里处,东邻寺耳镇,南接柏峪寺镇,西连石门镇,北与巡检镇接界,为洛南县北部主要集镇之一。全镇总面积达287平方公里,辖 16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共有201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农户数7109户24701人,耕地面积达544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467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2017年计划脱贫7个行政村,预计脱贫贫困户714户2368人。石坡镇是典型的边远贫困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户思想观念守旧,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困难重重。
2 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2.1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发生率高
2017年洛南h16个镇办,计划脱贫68个贫困村,石坡镇脱贫7个村占10.3%。石羊、黑山、香山、王村、寇窑、王窑、金鞍7个村总人数为9131人,贫困人数2368人,贫困发生率25.93%,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工作压力较大。
2.2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石坡镇地处偏远山区,无一条二级公路通过,2017年脱贫的7个村更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通村水泥路虽已全部修通,但通组路没有完全修好,已修路面宽度不够、质量不高。
脱贫村群众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脱贫村大部分人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极不稳定,金鞍村还有一个村民小组地处海拔较高的山上,目前还靠吃雨水为生,无雨水时就要到山下以每桶100元的高价买水。
7个贫困村整体是山坡地多、平地少,土壤贫瘠,农业灌溉系统不发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大部分村民靠自产农产品及少量的经济作物收入维持生活,缺乏其他经济来源。这些贫困村先天不足,自然条件恶劣,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障碍。
2.3人口素质偏低,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通过对7个脱贫村进行调查,发现其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1.0%。农民科学文化及综合素质偏低,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种植业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创收方式和渠道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弱。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惧怕风险,虽然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
2.4致贫成因复杂,脱贫压力大
石坡镇2017年预计脱贫的7个村共有贫困户714户,贫困人口共2368人。其中因学致贫66户,占总贫困户9.3%;因病致贫204户,占总贫困户28.57%;因缺技术致贫111户,占总贫困户15.6%;因残致贫218户,占总贫困户30.53%;因缺劳动力致贫32户,占总贫困户4.4%;因缺资金致贫59户、占总贫困户8.3%;其他原因致贫24户,占总贫困户3.3%。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占总脱贫户数的50%以上,成为脱贫工作的重点。
还有些人群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主动脱贫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吃扶贫饭”及“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同时,农村劳动力外流,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精准脱贫的难度。
3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与建议
石坡镇党委和政府为如期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除全面摸清村情户情外,全面了解民心民意,准确运用“八个一批”,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外,广开思路、多措并举,确保该区年底如期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3.1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与脱贫的“命脉”,要着力增强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优先解决村里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打通经济动脉,畅通农业农村发展的血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镇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2500万元无息贷款,坚持基础先行,实施产业到户。坚持实施水、电、路、房、环境改善“五到农家工程”活动,实现卫生室、图书室、垃圾收集环保设施等贫困村“五有工程”;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可靠,居住条件改善,例如加快建设王村水厂和郝坪村水厂工程建设进度,以解决石坡街社区、周湾村、南坪村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解决贫困群众用电问题。
3.2扶贫需扶智,激发脱贫人口内在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激发贫困人口内在动力。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人口自己的辛勤劳动得以实现。
针对脱贫村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实,县政府对在技工院校上学的贫困户子女每人补贴3000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分类、分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贴培训费用1200元,发展产业的扶贫局再给人均800元产业扶持资金;石坡镇政府还创办了夜校,在各贫困村设立教学点,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集体讨论为主,采用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确保受训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根据贫困人口的实情量身打造的“田间课堂”、“车间课堂”、“家庭课堂”,培训黑猪养殖、中华蜂养殖、万寿菊种植等实用技术。打造“创业导师+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模式,提升贫困人员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力争实现培训脱贫。
通过开展贫困村及贫困户就业意愿和外地企业招工需求的调查摸底,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施策,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实现就业。
截至3月底,石坡镇政府针对2017年脱贫的7个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285人以及有就业创业需求15人的不同情况,在洛南县政府的帮扶下,镇政府、村委会多方提供信息,实现285名贫困人口全部就业,其中61人从事村级保洁员工作。
3.3以异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为重点,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
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部分贫困人口,实施异地移民搬迁。移民办按照新的移民补贴政策,对贫困户补贴25000元/人,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一般户补贴12000元/人,住四层及以上每户奖励5000元。
坚持集中安置、城镇安置、楼房化安置“三为主”和靠近集镇、靠近县城、靠近园区“三靠近”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对大片区符合异地移民搬迁的贫困群众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支持移民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商贸流通企业、小微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优先在县城阳光庭院、石坡镇政府所在地等集中的安置点搬迁安置困难群众。截至3月底,已建成保障性住房48套,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803间,易地搬迁229户888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3.4发挥“金融输血”功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脱贫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已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挥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银行扶持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将“金融输血”聚焦精准扶贫。
一是制定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经过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借款人,由信用合作联社、邮储银行、阳光村镇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2017年第一季度已有215户贫困户申请“富民农户贷”贴息贷款。此外,对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贫困户专项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发挥财政金融和商业金融互补作用。
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拓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财政资金+合作社+贫困户”、“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金融输血”强大的推动作用。
3.5成立村级经济组织,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
石坡镇总体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特色不明显,农民收入提升缓慢,贫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石坡镇从实际出发,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要求每个贫困村成立1~2个产业合作社,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
依托N植万寿菊、黄花菜、油菜、油牡丹等特色脱贫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到合作社打工挣钱,在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抓住北部片区全域旅游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苍鹭园、香山溶洞等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围绕各项惠农政策,着力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脱贫方面走新路、创特色;依靠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着力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攻难点、创亮点,真正使贫困村在包抓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中如期摘帽,使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精准帮扶中如期脱贫。
4结语
脱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脱贫既要依靠外部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界帮扶的推动力,也应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果不从本质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就难以达到实质性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打赢这场脱贫战争的关键。要多方出力形成脱贫合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使他们从“心动”到“行动”,摒弃“包公放粮,犁耙上墙”消极思想,积极主动投入这场抗击贫困的战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01).
[2]刘奇.处理好脱贫攻坚十大关系[J].农业经济研究,2016,(02).
[3]马建堂.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齐心协力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4]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09).
篇10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发展经合组织方面。我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年出资20余万元,一是聘请不同产业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我镇指导培训果品、蔬菜、养殖等技术知识;二是组织经合示范户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经验,有针对性的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三是与市场对接,搭建产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积极引导各类合作社积极注册商标,加强品牌意识,主动提升产品质量。我镇紫藤暖室葡萄种植合作社已成功注册“紫藤”品牌,方兴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功注册“方兴”品牌。现正在申请注册商标的合作社种植类2个,养殖类2个,果品类3个。
2、土地流转方面。完成的土地流转1700亩,现已经形成了前丰、达字房、北白寺、马铺、路庄、沈庄、高庄、张庄、前白寺等一批蔬菜生产专业村,注册蔬菜专业合作社15个,种植面积3131亩,带动农户300余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3、村容村貌整治方面。一是广泛征求意见。严格按照“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着重解决村民的急、难、盼、愿问题,对重点项目重点扶持,并打造特色。二是制定科学规划。由于各村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村级财力等有所差别,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在制定村容村貌治理方案时因地制宜。三是积极与县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沟通联系,完善施工手续,加强对重大项目工程的监督验收,确保项目建设科学、合理、有序。2013年,我镇共确定了14个村容村貌精品村建设。共投资690多万元,改造吃水管道20__0余米,清理垃圾10000余立方米,清理路基14580米,砖硬化街道6010米,修建水泥路12130米,路肩硬化35380平方米,喷墙涂料99550平方米,安装路灯476盏,新建垃圾池76个,建文化广场7068平方米,绘制文化墙900平方米。另外,投入资金57万多元,修建张庄村水泥路780米;新修建张庄村河肃路两侧围墙550米,并按照统一标准粉刷一新;按照统一标准对张庄村临街门市牌匾全部更换一新,并更换了村标识铁艺门楼。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完成了28个村的“一事一议”建设工作,争取上级资金修建水泥路16公里,新打机井15眼,上变压器10台,铺设防渗管道20__0米。
5、文化建设方面。一是成立了梁村镇文化宣传队(协会)。宣传队(协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引导农民群众在感受新农村建设外貌变化的同时,更强烈的感受到“四个覆盖”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洗礼,在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乡土文艺人才的积极性,成立各种文化艺术团体,推动梁村镇农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发展。全镇47个村已成立广场舞蹈队,大鼓队,武术队,门球队,京剧社团,喜洋洋民族乐队,武术剧社。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积极扶持后白寺武术剧、桥城铺捞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其后继有人。后白寺武术剧、桥城铺捞纸已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二是成立了梁村镇尚德爱心协会。协会成立后,通过与“四个覆盖”工作的完美结合,崇尚社会优良道德、泽惠百姓,利国利民,支持和推动梁村镇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协会成立一年多来,先后六次举行褒奖救助活动。其中,有102名学生得到褒奖资助,48名应征入伍青年得到褒奖鼓励,65名孝老敬亲模范和41户卫生模范户得到了奖励,4户因伤病致贫返贫的特困家庭得到救助,16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得到奖励,褒奖救助达到276人(户),共支出慈善资金234200元。协会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全镇营造出了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活动的氛围,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促进了梁村镇社会稳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开通了 “村村通” 广播。“村村通”广播于2013年1月24日正式开播。广播室编播人员利用每周二、周四中午固定时间进行广播,播报内容主要是:“四个覆盖”和新农村建设知识宣传,剖析典型案例,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播报镇域新闻,选播红色歌曲等等。截止目前,“村村通” 广播已播出64期,“村村通”广播,充分发挥了喉舌阵地作用,使广大村民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各级会议精神和各项惠农政策,了解到全镇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深受百姓的欢迎。
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规模不够大。
2、村容村貌资金短缺,村民意识不到位。
3、农经合组织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5、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缺乏。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是与绿化工作相结合,将绿化工作涉及到的村进行整体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采取规模性经营、标准化管理、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便于操作和管理,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起到了示范作用,还能达到防治污染效果。二是依托土地流转,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宣传县土地流转奖励政策,鼓励各村农业发展走向规模化、现代化、设施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培树可复制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宣传和学习。2014年我镇
计划流转土地2600亩。
2、科学规划实施,抓好村容村貌整治。一是根据我镇确定的20个精品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并针对各村的具体情况,制定村庄规划,形成工作方案,提出工作重点,明确具体措施和扶持政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二是按照我镇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长效机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今年村容村貌精品村整治及各村垃圾清运处理工作。按照各村的地理位置,把全镇47个村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建设几个垃圾填埋点,每村配备垃圾清运车及专业清运人员,定时把各村垃圾池的垃圾清运到固定存放点,以镇村联动建设和商业运行相结合,达到“户集、村收、镇运”的运行模式。
3、加强农经合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为了更方便地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由镇政府成立公共服务管理办公室,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为农经合组织人员开展服务。2014年我镇每个村的经济合作组织都在各村大队部建立办公地点,制定工作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发挥网络人员的作用,使其正常开展农产品经营活动,真正带领群众致富。二是整合土地流转等资金,有目的的扶持亮点。突出培树可复制的亮点,广泛宣传学习,使广大农民都能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合作方式,都能看到合作经济组织给众多农民带来的益处,引导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促进农经合组织建设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