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
篇2
关键词:拉丁舞 女性儿童 心理健康
前言
5-12岁女性儿童他们正处于A身心发展、个性特征塑造、品德意志培养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其学习、人际适应甚至人生发展都十分重要。通过对她们的调查研究,对拉丁舞锻炼前后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为更好的普及和推动拉丁舞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荆州市博艺少儿舞蹈培训中心拉丁舞班30名5-12岁女性儿童作为实验组,已进行拉丁舞训练1年。从荆州市实验小学随机抽取未进行拉丁舞训练的学生30名,合计60名,年龄在5-12岁,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拉丁舞的资料,身体心理健康的书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查阅了近年关于拉丁舞促进锻炼者身体,心理健康的研究论文,作为本研究开展的基础。
1.2.2 统计法
对有关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及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参加拉丁舞锻炼以前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表1 )
从调查总体来看,有8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5%的小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说明拉丁舞锻炼之前女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很理想,应当足够的重视。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发现,异常焦虑的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表明小学生在学习上压力过大,学校和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究其原因,应试教育制度和成才观念是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独生子女和主科副科错误观念等。
2.2 锻炼前、后5-12岁女性儿童心理健康变化情况( 如表2)
由表2可知,通过一年的拉丁舞练习,普遍女性儿童在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由表可见,心理健康的比例上升了12.5个百分点;心理状态欠佳的比例较练习前下降了7.5个百分点; 一名轻度心理障碍的女童心理健康状况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这表明,拉丁舞锻炼对改善5-12岁女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宜于在学校普及和推广。在八个内容量表测量中还发现,女性儿童们在练习前、后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四个因子排在前四位。究其原因,可能与拉丁舞本身带有的娱乐、健身、交际功能有关。
2.3拉丁舞训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在此阶段由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可使少年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这个时期少年儿童若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无疑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拉丁舞的训练,有助于少年儿童对时间、空间、运动的知觉、注意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其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艺术体操活动的兴趣。在调查访问中发现,经过业余系统拉丁舞训练后,对少年儿童可产生以下影响:
(1)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受过拉丁舞训练的学生,大多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对老师安排的事情很负责任,责任感明显增强。
(2)自信心的增强。随着学生训练中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高质量完成动作并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中,使她们更增强了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追求美、体会美、展现美,在练习动作时更加专注,觉得自己具有可表现的地方,从而更加自信。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研究结果表明,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本研究的实验中得到,参加拉丁舞锻炼的学生在实验前后比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全量表分上有很大改善,心理健康明显好与对照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拉丁舞能够使学生有效地抵御自责、过于敏感的不良心理倾向,有效地增强自信心,改善孤独、对人焦虑的心理倾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2 建议
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摒弃主科(语数外)和副科(体音美)观念,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拉丁舞锻炼对于改善学生心理状况、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 拉丁舞锻炼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227
[2] 尹霞. 拉丁舞对学前班儿童注意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64-165
[3] 丛艳华. 拉丁舞训练对少儿身体素质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5,1(24):109-110
篇3
关键词:聋哑儿童;色彩;心理;聋哑学校;建筑空间
色彩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我们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随处可见的缤纷世界中不自觉受到色彩的影响。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原因在情绪、情感以及信仰等方面和常人相比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有相应的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心理环境受到色彩的冲击,可能会使我们的感官、肢体、思维等都发生变化,其实这就是人们面对着不同色彩,机体发生的相应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到,色彩对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探索色彩心理学对聋哑儿童心理的积极作用,以达到引导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 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与正常的儿童相比,聋哑儿童由于听力受到损失,导致了语言能力最终也丧失,属于社会特殊人群。据中国内地1987年底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18岁聋哑人群占调查同龄总人数的0.4%。[1]这是一个相当大的人群,面对这一类特殊人群,国内外学者对他们的认知、智力、人格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总结出聋哑儿童的基本心理发展特征。
1.1 聋哑儿童认知能力的分析
听觉是人们从周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正常的孩子们相比,听力残疾的儿童就失去了一个认知世界的要素,因而影响了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认知能力要素中,对儿童自身认知能力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发展能力。据国内张雪娇的研究表明:聋哑儿童的社会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突出表现在运动、社交、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2]
1.2 聋哑儿童的人格发展
人格可以说是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人格首先出现在儿童时期,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基本定性,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以后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将持续终生。与正常儿童相比,聋哑孩子的人格发展会遇到更多的严峻问题,从而给他们的人格形成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就此,Levine对西方学者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那些具有听觉障碍的儿童,他们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也就是说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的控制能力、具有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的情绪影响等。[3]
由上可知,聋哑儿童在认知和人格发展等很多方面与常人相比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的健康引导是我们每一位相关学者的责任和义务。
2 色彩心理学研究
随着学者们对自然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色彩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领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关于色彩心理学的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已经逐渐形成稳定的理论。关于色彩心理学的内容,它主要指的是人们以色彩为导向,面对不同的色彩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以此来研究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就会想到一些具体的事物或者某种与之相对应的感情:看到红色很容易使人想到热烈、美丽、吉祥、活泼、急躁。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最富有刺激性,接触红色过多会使人感到身心受压,筋疲力尽;看到橙色则想到橙子、秋天等,同时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促进消化;绿色是森林里的主色调,使人感到富有生气,多用来形容青春活力的少年以及健康的身体;橄榄绿多是和平、公正、谦逊的象征;蓝色,其本身来源于碧蓝的大海,因此抽象之后就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冷静、远大和悠久。它主要可用来缓解紧张情绪,对头痛、失眠等症状都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有助于调整情绪的平衡,使人感到幽雅、宁静。但它由于给人们感觉太过幽冷,如果大量使用也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效果,容易激起抑郁、贫寒、冷淡等感情。同时,人们根据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错觉。例如,同样的黄色在蓝色和橙色的背景下会给人不同的效果。色彩本身属于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内在的感情,在聋哑儿童的活动空间中正确地运用色彩,就会对营造更美好的活动空间以及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3 色彩疗法在聋哑建筑空间中的应用
3.1 色彩疗法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运用的可行性
聋哑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整个学校空间中度过的,整个空间可以简单地分为学习空间、生活空间、游戏空间、服务空间等。本文希望运用色彩疗法,利用色彩在聋哑建筑空间中运用,能够对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歌德曾说,色彩对于人的心灵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刺激人的感觉机能,唤起那些令人激动、痛苦或快乐的情绪。随着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在临床医学、室内设计、心理治疗中引入了色彩疗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4]在整个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采用配色设计中色彩的搭配,根据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与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进行合理组合。
3.2 色彩心理学在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在聋哑学校空间环境中,根据聋哑儿童的心理特质对其房间进行色彩安排会产生很大的实用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影响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和矫正。对此专门做了实验:让两个人分别待在蓝色和红色的实验屋内,让他们自己感受时间到一个小时以后出来,结果红色房间的人30分钟后就出来了,而在蓝色房间的人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和蓝色和红色所给人的刺激是分不开的。红色容易使人感到兴奋和激动,而蓝色正好相反,可以让人激动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达到稳定的状态。有现代研究表明:处在不一样的色彩空间里,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如果在聋哑学校用不同的色彩来进行装扮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针对情绪容易暴躁的儿童多采用蓝色、绿色等稳定性较强的色彩使情绪稳定,而针对有抑郁症的儿童采用红色、橙色等色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第二,根据在不同色彩空间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会产生变化这一现象,根据聋哑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利用心理疗法使聋哑儿童的身心能够摆脱抑郁、自卑等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愉悦。而目前聋哑学校建筑空间环境的色彩相对比较单调,多运用白色的墙漆、单一的灯光以及简单朴素的装饰物来进行装扮。这些过于简单的色彩会使聋哑儿童的心情更加孤僻,极大地局限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如果我们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对聋哑学校进行重新改造,那么将给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发展带来新天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聋哑学校各个空间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色彩,如在学习空间采用稳定性较强的颜色――绿色或橙色的立面搭配彩色的塑胶地板,缓解紧张氛围;在游戏环境中采用黄色与粉色搭配活跃氛围,在需要注意的场所涂上纯度较高的黄色,以唤起儿童们的警觉;同时,也可以在具有特殊指向性的标识牌上运用红色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
4 总结
针对聋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具体了解聋哑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色彩疗法,把色彩运用到聋哑学校建筑空间中,以打破单一的空间。在装扮空间环境的同时更能够对儿童们的心理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在聋哑儿童的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人类视觉效果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之一。希望色彩疗法的应用能对改变聋哑儿童自卑、抑郁、不善交流等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色彩虽然不能像药水一样,通过医疗队聋哑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但是色彩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由此能够开拓出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郑裴,马伟娜.国内外聋哑儿童心理特点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28.
[2] 张雪娇,爪牙如.聋哑儿童智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J].听力学及演剧疾病杂志,2006(14):59-60.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乡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的“民工潮”。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便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即“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双亲或单亲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18周岁及以下的儿童[1]。根据父母外出情况,可以把留守儿童分为两类:一是双亲外出,即父母均出去打工;二是单亲外出,即父母有一方出去打工。根据监护者的不同,双亲外出的监护类型又课分为三类[2]: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二是自我或兄弟姐妹监护,即儿童自我的管理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管理。所以,留守儿童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环境中,那么他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父母亲情的缺失。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因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鉴于此,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多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多关注他们的心理现状,并及时采取干预对策。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中,相比于父母都在家的农村儿童而言,面对亲情的缺失,他们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压力事件,这些事件会不可避免的给他们带来一些烦恼,而这些烦恼久而久之便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他们很大一部分会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甚至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可以由三种渠道了解:一是通过媒体报道,特别是网络上经常曝光留守儿童的新闻事件,比如,12岁留守儿童曹某,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跟叔叔生活,村里一60多岁老人长期对其哄骗,最后致其怀孕,她的性格也由此变得内向孤僻,甚至自闭;二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报告。他们大多都报告说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比其他学生较为严重,而且学习积极性也比其他学生低,比如有的内心封闭、冷漠、不爱发言、与老师同学缺乏交流,有的上课小动作较多、爱跟老师顶嘴、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有的经常逃课上网并且屡教不改;三是通过留守儿童周围的人,特别是其监护人。他们大多表示这些儿童变得越来越冷漠,缺少主动交流,有的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甚至动手打人,有的还离家出走。
另外,近年来,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者从量化的角度考查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黄艳萍等(2007)的一项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整体焦虑感、人际焦虑、学习焦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和身体症状等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得分都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并且由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隔代监护和同辈监护等类型的留守儿童。郝振等(2007)的抽样调查也发现,留守时间为半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其自尊水平、内控性、情绪控制盒社会适应水平都显著小于非留守儿童,而留守时间为3个月的留守儿童在上述心理健康指标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推测:留守儿童因“留守”而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该是在其父母外出打工半年后。
综上所述,根据申继亮等人的观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关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结果的问题的探讨。因此,理解“留守”或父母亲情的相对缺失这一环境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认识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或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3]。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对策
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积极有效的沟通
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多与孩子联系,尽量抽时间多回家看孩子,而且他们也要多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不要只是对孩子简单的批评教育,要做孩子的朋友,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多给他们一些情感上的关爱和支持。而且父母也要多与孩子的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其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负责留守儿童的生活,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正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行为方面常常会表现出一些不成熟和逆反心理,因此监护人在满足这些孩子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对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要多些耐心,尽力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情感上的帮助和支持。
另外,根据申继亮等人的研究,父母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应该尽量在孩子小学阶段出去务工,在初中阶段,父母最好多在家陪孩子,或者单亲外出务工,或者父母尽量增加回家探亲的频率。
(二)发挥学校、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作用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就成了为他们提供补偿性社会支持的重要场所,并且留守儿童升入中学以后,他们好多就开始了住校生活,那学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可以倡导和谐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多与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多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生活和心理行为状况,及时为家长和监护人提出一些好的教育对策。学校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了解和反映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并及时给予教育和帮助;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辅导小组,专门解决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其次,教师要多开展一些积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多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教师还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也要及时批评指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教师还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对于不同特点的留守儿童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对于那些性格内向较封闭的留守儿童,可以尝试使用书信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教师还要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多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教育孩子的策略技巧。
(三)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对农业、农村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大量农村人口能够在家乡安居乐业,不用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次,社会福利机构要多帮助留守儿童,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多感受家的温暖;再次,社会媒体也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多报道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新闻,让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及有爱心的人士能够多尽些爱心;最后,留守儿童的村委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多帮扶留守儿童的家庭,多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提供教育孩子和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为了他们的身心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不光他们的父母和监护人,全社会都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帮助,为他们创建一个温暖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压力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因素与抑郁、行为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尊;社交焦虑;社交孤独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85-02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据有关部门的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家人帮助抚养的儿童,在全国农村不少于千万,由此形成的所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由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留守儿童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教育的缺位、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很大差异。有的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另有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现有研究主要取样于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如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全国87%的留守儿童。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的访谈调查和心理测量,了解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焦虑与孤独情绪的特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并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平均年龄为11.6±1.05岁。其中五年级238人(44%),六年级293人(54%);女生268人(51%),男生263人(49%);汉族418人(78%),少数民族113人(22%);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心理量表与自编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测量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和其同伴关系的情绪体验,本研究使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和LaGreca等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①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有1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7~0.88,重测相关系数为0.85。②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有24个项目,量表按五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90。③LaGreca等人1988年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共有10个项目,采用三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越强。量表包含两大因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6,重测信度为0.67。
3.研究过程。分层随机抽取了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0个班,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31份,有效率为93%。采用团体施测,统一指导,施测人员统一培训。
三、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其中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打工的178人(84.8%),双亲都出去打工的32人(15.2%)。一般来说,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他们都会在外出前提前将孩子安顿好,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家长大都有老人在家帮助他们照看子女,也有一些处理不当,未做好安排。在外出务工的父母中,少数民族的父母极少外出务工,只有7人仅占3.3%,这可能是与少数民族聚居习惯和文化有关。外出打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87%的母亲和89%的父亲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获得稳定工作的可能性,被迫选择背井离乡。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儿童社交焦虑的对照研究结果。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经国内修订后的常用工具,其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测量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2.859,P>.05)、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1.155,P>.05)、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50,P>.05)。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的大多数同类研究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一是样本选取不同。本研究选择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心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而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的结果与周宗奎等的研究是一致的。二是实施调查的人员不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是由教师、学校领导等完成,而本文的施测人员是经过统一培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分配到不同学校,测量在两天内完成。三是该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一个班级1/3~2/3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因“从众”的心理,并未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能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小群体,相互支持。
四、结论与反思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差异性比较,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在自尊、情绪和社交方面,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是有差异的。
2.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正确的理解,分析儿童的生长环境,既要重视影响儿童成长的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儿童是成长的主体。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孩子做出及时的教育,但这不是影响其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必须通过儿童这一主体内因起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一定是留守儿童特有的,只能说在留守儿童身上更为突出而已。教育者不应给孩子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留守”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把学生的问题简单的归因为“留守”。
3.儿童教育责任被分散,引发了教育的推诿。家庭教育本由父母双方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却被分化和分解给抚养者。儿童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让孩子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无所适从。同时,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困境就是,抚养者过多地把责任移交给教师,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我们必须呼吁教育的核心和主体仍然是家庭。尤其是,乡村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工作压力已是筋疲力尽,一个班留守儿童过多,家庭又没有好好关注,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4.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当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推卸,使其无人管辖。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用“优势视角”来发掘学生的优点,把成长中的危机转变为契机。把留守学生“去标签”化。学校应提供儿童教育支持体系,促进外出打工父母及抚养者与留守儿童的良性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3]高文斌,王婷,刘正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1.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1.
[5]张若男,张丽锦,盖笑松.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6).
[6]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篇6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01-04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健康状况;儿童;农村人口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而是具有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我国农民工子女已经达到4 300万,其中2 300万是留守儿童[1]。全国妇联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5 800万,这一数字仍在逐渐增加。儿童留守这一改变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教养方式,势必引起儿童发育和健康的损害。然而,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研究,困惑颇多,需要拓展视野,跨学科、多水平开展研究。
1 研究困惑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1994年,一是指因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而留在国内的儿童;二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滞留在农村的儿童。2000年后,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逐年增多[2]。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成果颇多,然而在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研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
1.1 留守儿童的定义不一致 留守儿童的实质是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即至少是亲代中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现象,这种亲子分离现象又同人口迁移紧密相关。从历史眼光来看,符合这种定义的留守儿童现象,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早已存在。
目前,界定留守儿童的分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外出类型。父母外出是留守儿童概念构成的核心部分。在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对父母外出这一特征的要求仍然存在分歧,即按一方在外务工[3-4],还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5-6]界定为留守儿童还没有统一。(2)判别留守儿童时间标准。从既有的研究来看,有部分学者提出过3个月、4个月或0.5 a的时间作为留守儿童界定要求之一[7],还有的学者则提出了“0.5 a以上”的标准[8]。不过,多数学者并不以留守时间长短作为判别留守儿童的指标。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利用人口统计学数据确定或推算留守儿童的数量,采用“0.5 a”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时间标准;一些定量研究则会依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短(如0.5 a以下、0.5~1 a、1~2 a、2 a以上等)划分留守儿童的类型。除上述时间长短的问题以外,人们还面临着其他2个与时间有关的难题,即一次连续的“留守”其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长度[9],但连续几次“留守”的时间超过规定长度的是否算作“留守”?过去有过较长时期的“留守”,但到调查时点已经结束了“留守”状态的算不算“留守”?(3)留守儿童年龄范围。已有研究中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使用差别较大,在年龄上限限定中,有定义为14岁以下[10]、16岁以下[11]或18岁以下[12],也有笼统地指“就读于小学与初中的儿童少年”[5]、“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13]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等[14]。
基于对以上争议的思考,笔者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标准界定如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方或双方生活,而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或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实际应用时,留守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既往留守儿童”可界定为在过去某一时期,连续留守6个月以上的儿童。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设计的局限性
1.2.1 研究力量分散 研究力量分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形成优势和合力,极大地削弱了研究的成效。无论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工作者,还是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乃至社会工作者,调查的留守儿童、家长、教师计有数万人之多,规模十分可观。但各个调查自行其是, 研究成果不能形成整体;同时交流甚少,信息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15]。
1.2.2 研究范围有诸多缺失 从研究对象所在地域考察,现有研究较好地覆盖了湖北、江西、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样突出的重庆、贵州、云南、宁夏、内蒙等地的调研并不多见,因此,研究结果有可能还未充分反映全国的情况。
从研究对象的年龄和身份考察,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正在经历留守生活的小学与初中儿童。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对儿童的界定是不满18岁的人,因此对高中和学前留守儿童的忽视是一种缺失。不过,更为明显的缺失是,那些曾经长期经历留守生活,而目前已经失去“留守”身份,或“学生”身份,或“儿童”身份的人,几乎还未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
研究范围多局限在道德品质[16]、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17]、行为及交往问题[18]、教育问题[19]、权益保障问题和社会支持系统等[20],对留守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1.2.3 研究设计不能回答因果关系 从设计上看,多数是描述性研究,偶见质性研究报告(qualitative study),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基本没有。而在描述性研究中,又集中了横断面研究和个案分析,这些研究设计不能回答留守与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的因果联系。在目前数量有限的质性研究报告中, 大多研究者对调查的内容、提问的方式和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缺乏明确介绍, 致使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大打折扣。
迄今,对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结构、分布、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特征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一问题的把握目前还只是处于个案的现象描述阶段,而对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营养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性别差异、青春发动时相的改变等则一无所知。
1.3 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 研究方法比较随意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由于抽样方法不同、研究对象的界定不一致、亲子分离的时间、抚养者性质(父母一方、长辈、其他亲属抚养)不同,无法进行研究之间结论的比较和外推。
已经形成的与留守儿童有关的一些基本结论还相互矛盾。如留守现象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 影响的程度如何,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相当多的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整体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21]。
部分研究明显地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在研究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阶段,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
2 从生态学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儿童发展生态理论模型(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22],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获得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新认识,是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发展理论流派。Bronfenbrenner特别强调“生态”对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者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儿童生态环境的第1水平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包括家庭和学校。儿童生态环境的第2水平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例如,家庭环境的质量就有可能影响到儿童在学校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儿童生态环境的第3个水平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儿童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在家庭中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抚养和教育质量。儿童生态环境的第4个水平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结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表明,宏观系统的变化(如职业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经历),进而会影响到儿童的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因此对儿童发展的分析就不能仅局限于儿童直接接触的微观系统,而应全面考察各层系统及其相互联系。Bronfenbrenner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连续不断地认识和建构生态环境的过程。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父母,然后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或学校环境,最后是更为广阔的社会。儿童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即“生态过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儿童面临生态过渡的挑战,必须学会适应,在适应中获得发展。因此,Bronfenbrenner认为,观察儿童如何应对生态过渡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中父母的缺位首先就是其“社会环境”中最重要条件的缺失。家庭就如一个系统,亲子次系统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所谓的“隔代抚养”、“同代抚养”都无法弥补家庭结构的这一缺憾,从而导致家庭中出现情感饥渴、权力混乱、规范缺失的现象,他们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
此外,学校教育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在学校、同学这些重要的“社会环境”组成要素中得到正面的支持,反而遭受了“受排斥和欺负”这样的负面影响[23]。而社会制度、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有别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首先它是造成留守儿童留守农村的根本原因;其次,这种制度带来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偏移。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人、家庭和小群体在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和需要。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许多这样的转变,例如上学、青春期发育、工作、结婚等。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农民工自身、子女、亲人以及整个家庭都会因为外出务工这一转变而产生许多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本身面对成长发育就会有许多需要,而在这个原本充满许多困惑和动荡不安的年龄,他们最基本的源于父母的情感需求却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此外,在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与融合之中传承的代际经验也对他们的价值观、情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适应”在生态学的观点中是指根据环境的条件调整自己,以便继续有效地发挥功能,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变化。“应对”是适应的一种形式。“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应对”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留守儿童要适应父母离家的变化,要适应与其他监护人生活的现实,甚至要适应自己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困境,总之,对于成长中的他们来说要面对太多比其他同龄人更复杂的适应。适应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努力之外,社会环境改变来适应留守儿童也是同样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来看,社会环境在“父母”这一条件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而是更多地强调留守儿童自身的“应对”,这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其不合理的。当留守儿童无法适应当前的改变时,取而代之的便是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的怨恨,逆反心理就是一种否定的“适应”方式。
3 从进化心理学看留守儿童的抚养
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源于进化心理学(evolution psychology)或社会生物学,主要用来探讨人类(或动物)心身发展过程中某些特质的时间表(timing)问题。如性成熟的年龄(初潮的年龄、首次与初次生育的时间)、断奶的年龄、出生间隔、幼儿死亡率、后代身材大小、后代数量(包括每胎数量)与质量、围绝经期与闭经等,这些心身问题都是与心理行为进化发展相联系的现象。目前心理学对人类生活史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性成熟的原因及其发展结局。Ellis从生活史理论探讨了女孩青春期发展的时间表问题,并对解释加速或减缓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理论进行了比较与评价。Ellis认为,儿童发育的时间表作为一种整合的发展策略条件性地改变了儿童期的长度,这反应了家庭环境的性质与构成,高质量的社会发展环境有利于儿童期的延长(延迟青春期),而不利的社会发展环境可能缩短儿童期,加速性成熟[24]。根据以上理论似乎可以形成这一假说,即童年期甚至婴幼儿期的亲子分离可能造成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改变,使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
根据Trivers(1972)的父亲投资理论(paternal investment theory)[25],环境不利会改变个体的生殖策略。进化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生存与生育就是依据进化策略动态分配资源给成长(growth)、稳定(maintenance)与生育(reproduction),有限资源的分配具有排他性,如用于生长发育的资源不可能运用于稳定与生育[26],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生育而不是成长,个体的生育时间表可能就会提前,性成熟时间提前,生育策略主要关注后代的数量并且可能使后代的性别主要集中于女性,以获得较大的后代生殖机会,可以通过有限的资源使人类的基因复制达到最大化。
父亲(父爱)缺失(father absence)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我国,外出务工是最常见的父爱缺失的原因。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西方学者对父亲缺失的很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但大部分集中在父亲缺失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学业成绩、认知、生理发育、外部行为问题的影响上,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深层心理的影响探讨得并不多。而且西方学者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离婚、父亲离家出走、死亡等方面,对另外一种父亲缺失状态,即父亲长期由于工作需要外出导致的父亲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所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而在留守儿童中的研究尚未开展;且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性质的探讨以及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学者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另外,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父亲的作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提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通过借鉴西方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考虑中国父亲缺失的特定背景与西方国家的差异,针对中国父亲缺失在留守儿童发展上的独特作用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促进留守儿童更优发展,这也应成为当前留守儿童发展生态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墨西哥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在贫穷的农村地区移民所致的父亲缺失与儿童疾病发生率上升相关。该地区父亲缺失儿童总体疾病、腹泻发生的概率分别高于没有父亲缺失儿童的39%和51%[27]。
早在1965年,Whiting发现婴儿期与亲生母亲(biological mother)的分离与女性月经初潮提前有关。Joner(1972)研究报告,父亲缺失的女童月经初潮年龄早于无父亲缺失的同伴。随后有关家庭环境与青春期发育、性成熟等研究逐渐增多。Draper和Harpending(1982)提出假设,父亲缺失会导致女性更早表达性兴趣及发生。Belsky认为,早期应激性抚育环境(early stressful rearing environment)是改变儿童青少年繁衍策略(reproductive strategy)的重要因素[28]。这些应激性抚育环境包括父母离婚、家庭冲突、父亲缺失、不信任的配偶关系以及不安全型依恋等,可能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内化发生的风险、改变体内脂肪代谢等途径,导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个体对童年期(甚至更早至婴幼儿期)的早期经历中某些特质尤为敏感,成长于支持性、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青春期发育速度较慢,生殖启动时间相对推迟,而且成年后配偶关系更稳定。在此基础上,Ellis[29]又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认为父亲在女儿性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调节作用,其作用甚至超过了儿童成长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和其他支持性因素。
父母忽视(parental neglect)与同伴压力也具有类似于父母缺失的效应。实际上青春期生活史主要探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生存与生殖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控制家庭与社会生态背景中某些变量来改变、推迟青春期,提高女性青少年的生育潜能,以获得较好的发展结果,如父母关系融洽与增加父女相处时间等都可能会导致后代形成指向未来的生育策略,获得较好发展结果。父亲缺失或家庭压力是否也会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产生影响,现有研究资料尚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4 创新留守儿童发育与健康的研究思路
4.1 创新研究模型 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发育模式及终身健康密切相关,包括早期营养和情感环境不良的编程作用(programming)、脂肪重集聚时间提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肥胖的关系、缺失的父爱和/或母爱对未来家庭的长期影响。
将生态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上理解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保障制度、社会风气、法律制度等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对儿童发育结局的累积效应和时间动态效应等;也可以将环境与儿童的遗传易损性结合,更深入探讨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
将进化心理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发育与健康研究,探讨童年忽视、父爱(母爱)缺失等生活经历与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增加的关系。
将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育起源理论(developmental origin of health and disease, DOHaD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研究[30],阐明留守儿童早期营养及其教养环境对终身健康的影响。
4.2 多学科联合,力求在研究内容方面有所突破 留守儿童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领域,需要多学科的充分参与。然而,一些研究专注于本学科领域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留守儿童研究缺乏整体性和深入性。
以往的研究多是对留守儿童认知、道德、性格及学业成就及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而对留守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和实际干预性的研究较少;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较多,对形成心理行为问题的中介因素研究明显不足;对留守儿童的伤害问题关注较多,对他们的其他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对留守儿童的营养不良关注过多,对他们的营养过剩关注不足。
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留守儿童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以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为例,通过标准化的量表和实证统计,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虽得出了丰富的结果,但由于缺少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的体验,孤立的心理测量使研究结论显得生硬而表面化,因此需要对留守儿童生活和内心的真实了解,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深入揭示,方能阐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另外,还应结合当今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如脑与神经认知科学,探究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4.3 扩展多水平设计,开展我国儿童早期抚养模式与发育和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模式不同于国外的亲属抚养(kinship care)模式[31]。从监护人的角度看,我国留守儿童有单亲抚养,其中母亲抚养多,父亲抚养少;有亲属抚养,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其他亲属抚养少;甚至还有年长儿童带养年幼儿童。从早期抚养阶段看,有断乳后即与父母分离的儿童,又有在不同年龄留守的儿童;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和长期留守者。这些特征决定了早期抚养模式多样性,对儿童发育和健康影响性质和程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父爱缺失对儿童发育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婴幼儿时期分离,亲子依恋难以建立;祖父(外祖父)辈抚养给儿童提供的约束环境不足[32];教养方式不同与膳食营养不均衡的作用等。
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生态系统水平、人群健康水平、个体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开展留守与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研究。最佳的科研设计应是建立不同抚养模式人群队列,细致评价留守儿童生存、教养环境,测量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的发育、行为、健康指标,分析时注重控制混杂因素,做出留守儿童早期抚养模式与发育及健康状况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
5 参考文献
[1] UNICEF. The 2006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Report. [EB/OL](2009-10-28). 省略/sowc06/fullreport/full_report.php.
[2] 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中国教育学刊,2007(12):22-24.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0):73-78.
[4]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15-18.
[5] 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运,2006(6):19-25.
[6]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48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7]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122-124.
[8] 王秋香,欧阳晨.论父母监护缺位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学术论坛,2006(10):137-140.
[9] 罗国芬.从1000万到1.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青年探索,2005(2):3-6.
[10]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 2008,32(3):15-25.
[11]王艳波,吴新林.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青年探索,2003(4):7-10.
[12]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世纪行,2007(2):15.
[13]陈牛则,谢茂华.留守儿童就学调查及其权益保障的对策思考.农村教育,2006(12b):7-9.
[14]贾香花.家庭教育“缺位”与学校教育“补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及解决路径.辽宁教育研究,2007(5):34-36.
[15]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 2006(3):60-65.
[16]谢永华.打工族子女德育的困境与出路.江西教育科研,2000(9):15-16.
[17]程纪奎,袁长江,陶芳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52-653.
[18]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8.
[19]崔丽娟,郝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81-85.
[20]曾天雄,何绍华.“留守儿童”权益维护的“三维一体”模式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75-79.
[21]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 25-28.
[22]BRONFENBRENNER U, CECI SJ. 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 bioecological model. Psychol Rev, 1994,101(4):568-586.
[23]WATERS SK, CROSS DS, RUNIONS K. Social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s supporting adolescent connectedness to school: A theoretical model. J Sch Health, 2009,79(11):516-524.
[24]ELLIS B. Timing of pubertal maturation in girls: An integrated life history approach. Psycholl Bull, 2004,130:920-958.
[25]TRIVERS, RL.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CAMPBELL B.Ed. Sexual selection and the descent of man. Chicago, IL: Aldine, 1972:1 871-1 971.
[26]HILL K, KAPLAN H. Life history traits in humans: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 Ann Rev Anthropo, 1999,28:397-430.
[27]SCHMEER K. Father absence due to migration and child illness in rural Mexico. Soc Sci Med, 2009,69(8):1 281-1 286.
[28]BELSKY J, STEINBERG LD, HOUTS RM, et al.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Family rearing antecedents of pubertal timing. Child Dev, 2007,78(4):1 302-1 321.
[29]ELLIS BJ, ESSEX MJ. Family environments, adrenarche, and sexual maturation: A longitudinal test of a life history model. Child Dev, 2007,78(6):1 799- 1 817.
[30]WADHWA PD, BUSS C, ENTRINGER S, et al.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 Brief history of the approach and current focus on epigenetic mechanisms. Semin Reprod Med, 2009,27(5):358-368.
[31]RUBIN DM, DOWNERS KJ, O'REILLY ALR, et al. Impact of kinship care on behavioral well-being for children in out-of-home care.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8,162(6):550-556.
篇7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对策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一)单亲监护
1.母亲单方监护
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得将欲望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由于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最大努力仍与父母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
(2)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儿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吵大闹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2.父亲单方监护
(1)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
(2)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轻易的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不但打击孩子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
(二)隔代监护
(1)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父母外出前滑坡很大。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很多孩子通常“伪装”成在看书学习的样子来骗得祖辈监护人的信任,而老人们往往并不知道。
(2)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孩子缺少交流,使得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农村隔代老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无疑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部分孩子则出现任性、暴燥、容易冲动、不服从管教、叛逆,有时甚至离家出走。
(三)亲戚朋友监护
亲戚朋友的监护不能让留守儿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孩子缺少与人交往,自我得不到很好的展现,自信心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很多情况下孩子处于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出现自卑心理。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就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开始转移,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同辈监护
同辈监护的家庭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1)同辈监护人在监护被监护人时,本人也被对方反监督。在学习上他们互相赶超,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体谅、安慰,面对问题互出对策,倾听他人意见,商议解决,这是同辈监护的优点。
(2)同辈监护的双方生活阅历和经验都比较少,对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都较低,时常判断失误,存在安全问题。作为同辈监护人,顾及不到安全隐患,监护人可能带领被监护人一起在一些危险地带或做一些很危险的游戏,这对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五)自我监护
自我监护是留守儿童所有监护类型中占比例最少的。处于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外,生活、心理和行为上都有很多问题。一个人生活,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在家里找不到帮助,内心非常孤独,自闭、叛逆、敌视感逐渐增强。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综合考虑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建议留守儿童的家庭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创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
(一)就留守儿童父母提出以下建议
最佳选择。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退求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采取如下行为,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1)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2)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日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
(3)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二)就监护人提出以下建议
(1)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抛弃原有既定的原始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多给被监护人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包办代替。
(2)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爱源于关照活动的体现。重视被监护人生活细节,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感觉被监护人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开启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1).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6,(1).
[3] 陈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学网 ,2008.
[4]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
[5] 陈晓明.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3).
[6]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7-03
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上越来越突出,他们的生活、学习没人照顾,与一般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发育较不成熟,生活水平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留守儿童在学习、自控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得都要比一般孩子差呢?蒋忠、柏跃斌在《“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一文中最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了关于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中的打工者,将儿女留在家中,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教育减少。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减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而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等监护人抚养照顾的农村儿童。近年来,由于“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热词频繁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所以我在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身边,他们缺乏关爱和教育,生活上存在不少危机。不少儿童在接受教育、活动参与等方面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会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小学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缺少管束和说教,不少孩子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会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旷课、欺负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还会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此类未成年人违法案件占到所有案件35%以上。
同时,留守儿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状况严重。他们学会了怎么去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向别人施予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对别人缺少诚信,认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社会责任感匮乏,同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留守儿童”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隔代教育就意味着由文盲来培养孩子,如果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毕竟不是自己孩子,不适合过多管教。同时,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和教育也十分有限。结果造成亲戚以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在家教育孩子的情况,所以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这样放任自流。此外,孩子所处的环境、结交的朋友等都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塑造有一定的影响。调查表明,20%以上家长以为如果孩子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必然会对他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诱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还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少数“留守儿童”会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也带来相当的难度。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一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努力达到城市与农村教育水平的平衡;二是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只有让农村贫困地区发展起来,才能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进而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应该对留守儿童多加重视,否则可能会对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造成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受关注的综合社会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时,留守儿童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受性别条件影响不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心思细腻,比较敏感,同时缺乏家庭温暖。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以小学生为例,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匮乏和自卑等。留守儿童不如父母在家的儿童有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强,然而在交际恐惧、孤独感方面与其他儿童却没有明显的差别。
家庭教育环节的缺乏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留守儿童处于需要关怀的年纪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造成了留守儿童普遍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的性格,这种性格又在社会交际过程中造成了障碍,最后以孤僻、拒绝交流的身心语言表现出来。此外,资金的缺乏,对父母在外状况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对于成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心理负担,何况是留守儿童。最后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留守儿童从内向转变为拒绝交流自我封闭心理状况的日益恶化。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父母外出务工,缺乏家庭教育环节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通过对西安周边农村学校的走访调查得出了以下数据:留守儿童中,父母皆外出务工的占总体的百分之三十五,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占百分之六十五。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对于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孩子由于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学业的完成度较低。对于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守的家庭来说,留守一方往往要承担全部的家庭责任和生活杂事。同时由于自身文化条件限制,一没有精力二没有条件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倾入精力。和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家庭一样,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也存在着缺乏监管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势必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影响。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低,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之当地学校老师能力、精力限制,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无人关注,逃学,辍学等行为屡屡发生。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被托管人由于文化程度低下,认为不是自己孩子不好管教等种种因素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熟视无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造成很大影响。
父母当然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精力等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也不高,随着孩子教育程度的日益增长,所能提供的直接帮助越来越少。另外,资金缺乏和农村条件限制,即使想要给孩子报班辅导也找不到合适的辅导班。另外,由于观念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知不高,觉得念书又花钱又没用,还不如早早辍学学一门手艺,既能帮助家里也能养活自己。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本身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就低于城市同龄儿童,辍学率却还要比城市儿童远远超出。再加之农村学校本身条件限制,办学资金、师资、场地等各方面条件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学校应加大社会力量的募集,加大宣传力度和对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联系,加强信息的及时交流,建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留守儿童教育培养体系。
四、农村留守儿童的被托管人问题
通常是就近就亲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托管。然而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健康、精力存在着很大问题,本身就需要别人照顾,能投入到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和关怀就更少之又少。而且农村老人普遍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文化,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吃好穿暖不生病的基本要求上,对于其心理健康和教育状况,老人们是一没意识二没办法去照顾和看管。同时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共同语言几乎为零,留守儿童没有耐心和兴趣去听老人讲自身的故事和对他们的教诲。老人也听不懂留守儿童口中的现代名词和思想。仅有的交流就是“饭吃了没”“冷不冷”这种基本对话。老人没有办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实质监管,打打不动,骂骂不听。监护责任根本o法实质履行。
第二种是交由同村亲朋好友监管,这种一般都是叔叔、伯伯等父辈同龄人,年龄差异较小,也更有精力履行监管责任。然而留在村子里的中年人本就不多,这不多中的大多数还有自己的孩子,这就造成了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不闻不问和不上心。留守儿童与亲生子女待遇的差异感更刺激了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与逆反心理,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
第三种即留守儿童年龄较大,有一定自理能力,父母将留守儿童独自留在家中,或者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但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儿童,自身就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却还要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造成了对于现实的消极情绪。对监护人留守儿童和被照顾的留守儿童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在迷惘之下往往走入歧途。
五、关于解决农村儿童问题的几点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入城市起,便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公共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多方团结合力,围绕留守儿童教育为中心展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
首先,家庭方面,第一要做好家庭内部的沟通与互动,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必须肩负起其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不能只是简单甩手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不闻不问,要秉持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的原则。如特鲁多铭言所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手机、书信等多渠道加强对子女状况的了解和信息的及时掌握,在假期和有闲暇时间的情况下多回家看看孩子。如带一些小礼物或者递送一些书籍等,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了解父母对于自己的关心。第二要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被托管人即在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情况下,孩子的直接监护责任人。被托管人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深的人。加强与被托管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有利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也有利于增强被托管人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关心。
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的关心。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和被托管人联系,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多对留守儿童进行鼓励和关怀。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避免留守儿童孤独感和逃避情绪的出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效及时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内部,班主任要积极与留守儿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鼓励班级内部同学与留守儿童交流玩耍。在学校内部为留守儿童营造出健康积极的生长环境。
最后,社会方面,第一要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很多人觉得留守儿童与他无关,对留守儿童问题采取漠视和回避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问题是综合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怀与参与。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第二,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和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现状,通过改变人口流动制度,使留守儿童去父母所在的城市并有接受教育、成长学习的基本条件。或者发展当地经济,制造劳动缺口,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在当地发展,而不必抛家弃子前往陌生遥远的城市。第三,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特殊场所的监管,将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管理条款落实。同时积极在学校或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将留守儿童的兴趣引导到一个健康的轨道。第四,发挥共青团和妇联等公共组织的社会职能,团结、发展、培养、关怀留守儿童。与学校、家庭、被托管人,共同建立起一个立体全面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培养关怀体制。第五,当地政府要建立起留守儿童监护保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政策和社会资源倾斜。第六,当地高校要发挥起高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发动高校资源,如学生、技术和资金等,开展留守儿童关怀和帮助活动。可以举行留守儿童一对一书信周等,或者利用技术优势对留守儿童密集学校开展互联网远程教育支持等。将当代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大学志愿者在与留守儿童密切接触中产生的认知落差感造成的心理冲击,使其学会珍惜现在,认识到肩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该活动的举办,在大学校园内形成关心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的气氛,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最后,留守儿童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学习生活,配合学校、社会、政府开展活动,多读书,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与父母沟通交流,与被托管人情感沟通与交流,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
只有留守儿童自身、家庭、被托管人、学校、政府团结合作,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而成为只是一个简单、普通有家庭陪伴的儿童。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篇9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文化;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1-0063-04
小学生作为一个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小学4~6年级学生,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父母文化程度及学习成绩的不同水平上的差异,从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法抽取遵义市3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660份,剔除错答和漏答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39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调查对象中男生332名,女生307名;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49名,初中的为210名,高中的为206名,大专及以上的174名;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85名,初中的为228名,高中的为184名,大专及以上的142名;学生学习成绩好的为37名,较好的为160名,一般的为309名,差的为133名。
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为研究工具。MHRSP共有八个分量表,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这8个分量表分别是:学习障碍(f1)、情绪障碍(f2)、性格缺陷(f3)、社会适应障碍(f4)、品德缺陷(f5)、不良习惯(f6)、行为障碍(f7)、特种障碍(f8)。
MHRSP分家长评定和班主任评定两种形式,本研究采用的是家长评定的形式。采取三级记分制:选择“没有”计0分;选择“偶尔”计1分;选择“经常”计2分。各因子得分 为异常,需要接受心理辅导, 为可能异常,需要引起关注, 为正常。
(2)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遵义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特征及性别差异。
为了了解遵义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别求得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并做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遵义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每个因子上有所不同:①总体上看,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这五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水平。②不良习惯因子得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因子上,女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男生,表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2.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差异。
为了比较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①总体上看,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这5个因子的得分,在父亲和母亲不同文化程度上都有显著差异。②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各因子得分较高。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逐渐降低,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③由事后检验可知,父亲不同文化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于母亲。
3.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差异。
为了比较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①心理健康所有因子的得分,在不同学习成绩上均有显著差异。②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各因子得分较低。随着学习成绩的降低,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逐渐升高,表明学习成绩越好,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三、分析与讨论
1.遵义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特征及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均处于“可能异常,需要关注”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盛行拜金主义,社会风气较差,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生活的环境充满争吵、愤怒和各种不公,极易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性格缺陷。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导致升学压力和考试压力的增加,这种压力蔓延到小学,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高标准的要求,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最大压力源,从而产生孤独、失望、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脑、电视、手机等工具上,而不是出去广泛的交朋友。而且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我中心主义非常严重。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不会很好的处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因此极易产生社会适应障碍。研究还发现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障碍因子得分也偏高,这可能与当地的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和经济基础有关。遵义市属于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因此教育方面的投资相对薄弱,而且父母本身文化程度较低,无力指导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在学习上也不太重视,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研究发现,在不良习惯因子得分上,学生的性别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得分处于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四年级学生还处于行为习惯、价值观的形成期,学生可能只是偶尔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不良习惯。在其他因子上,女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男生,说明男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原因可能是在小学阶段,女生相对成熟更早一些,比较听话和乖巧。而男生更加调皮、好动,自制性较差,有时会伴有不良行为,社会适应性也不如女生好,因此经常遭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于他人的否定比较敏感,因此容易产生相应的心理障碍,这一点基本符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因此,对小学高年级的男生,要有更多的耐性和爱心,以更多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这可能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越高,知识水平越高,懂得更多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和方法,善于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越善于用积极、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从而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
研究还发现,父亲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母亲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影响上,母亲倾向于情感性的教育,而父亲则更多是智力及应对外在的生活压力。父亲文化程度高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好工作机会和成功,也能作为孩子认同的“男子汉”形象,同时因较好的收入和生活条件而获得更多的心理安全感,从而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3.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在所有因子上,学习成绩越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这一点符合我们的预期。第一,现在社会,学习成绩是评判孩子的重要标准,因此如果学习成绩好,更容易获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孩子就会得到更多的表扬和肯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学生学习成绩好,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自信程度越高,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积极的面对,不易形成心理障碍;第三,学习成绩好,孩子就会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觉得学习是有意思的,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不会把学习看成是压力和被迫的行为。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越好,越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四、建议
1.教育部门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调查发现,遵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尚未配备专职的心理学教师,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全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宏观管理与科学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健康发展,并给予必要的政策、经济支持,这是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
2.学校和家庭要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学校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大影响。因此,学校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与联系,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3.发挥父亲的优势,重视父亲对子女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这提醒我们对于传统的“母亲担负更多抚养和教育孩子任务”的教育观念要提出质疑。父亲平时应该学习更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掌握更多教育孩子的技巧,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更多地参与对孩子的管理与教育,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哲宁.665例上海儿童心理咨询个案研究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6,(7).
篇10
关键词:教师;引导;电视;策略
中图分类号: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09-03
目前,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地夸大了电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并认为儿童看电视是在家里,引导儿童正确收看电视是家长的责任,忽略了自己在引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校是儿童接受集体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对儿童进行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所有作用于儿童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生活中各种教育活动都要通过教师与儿童的直接或间接交互作用去实现,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及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它任何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所不能替代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教师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引导儿童恰当收看电视,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正确认识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探讨掌握引导策略是发挥教师作用的基本内容。
一、电视对儿童发展的有利影响
电视是声音、图像、色彩、动作一应俱全的媒介,电视内容形象、多样、通俗,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娱乐性,这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的儿童来说,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电视节目,尤其是儿童喜爱的动画片,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给儿童提供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带给了他们快乐[1]。
1.电视的教育功能。
电视的功用具有双重性,一是娱乐性,二是教育性[2]。电视的教育性表现在它提供了世界各地的信息,扩展了儿童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得到了细化,根据不同的儿童年龄段制作的如学科知识讲座、科技专题节目、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节目,对于儿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开发儿童想象力、培养幽默感等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电视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符合儿童个体学习行为的心理学模式。
2.电视能培养儿童积极的道德品质。
人类的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羞耻感等诸如此类的心理以及道德与良心、伟大与崇高、鄙俗与渺小等人格的形成与产生,都离不开大众文化的教化。儿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和与坏习惯作斗争等方式获得的,而电视为儿童重复和模仿提供了具体的“榜样”。有些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都包含着惩恶奖善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可以就此净化心灵,宣扬真善美,对培养儿童积极的道德情感有很大好处。
3.电视促进儿童语言学习。
儿童时期是人类语言获得期,儿童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经过模仿和理解,有利于儿童获得语言。
二、电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1.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发育,一些孩子因看电视时间过长,运动过少,体质下降,甚至造成身体肥胖。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在该市10所小学及幼儿园中就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和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肥胖中,长时间看电视是一个突出因素[3]。另外,当前的技术手段尚不能彻底清除辐射等有害因素,长时间看电视对正常发育的儿童视力影响很大。有些家长放纵孩子看电视,以致干扰了孩子吃和睡的生活规律,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疲倦,造成就寝时间的推迟和睡眠障碍,严重的会引起神经紊乱。
2.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其行为与其后果的联系也不甚了解,电视的形象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包含了现实和虚构两种成分。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说,看电视易使他们陷入现实与虚构混淆的局面,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一些不适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容易导致儿童榜样选择的偏差,而使其行为失范[4]。受商业利益驱使,电视节目良莠不齐,一些暴力情节、过于渲染的超人能量,易导致儿童行为上的攻击性。儿童单独过多地看电视,会影响儿童的性格,使他们缺乏正常的情绪、情感,经常限于孤独虚幻之中,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康的人。
3.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收看电视是一种单向的活动,不能引发人际间的社会往。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不能及时了解儿童对某个节目的反应,儿童也不能与主持人或屏幕上出现的各种角色进行交流。儿童日复一日的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的结果得到的只是替代性、间接性的生活经验,丧失了较多的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这样不仅会削弱儿童与父母、与同伴的亲密关系,还可能导致儿童人际关系的冷漠,情感的冷淡,从而形成偏执、狭隘的心理。
三、引导儿童收看电视的策略
电视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一个直观的形象窗口,是一种传播的媒体,它向人们直观地报道生活现象和艺术现象。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影响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科学地对待电视教育,就可以使儿童充分吸收时代产物的营养,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1.寻找引导时机。
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价值。儿童收看电视是儿童的生活内容之一,指导儿童合理收看电视是服务于儿童生活的必要内容。在学校生活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比如儿童课间谈起近期电视节目,或者儿童说起自己的某知识、技能来源于电视,或者本班教室的电视使用等,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儿童的认知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可以平等谈话者的身份加以引导,如果儿童反映的是大部分儿童的状况,教师就有必要组织班内讨论了。
2.组织关于怎样收看电视的讨论。
有主题的讨论是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引发儿童问题的基本形式,儿童是讨论活动的主体。在明确主题后的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教师的参与策略,参与策略是指教师通过什么方式去干预与影响学生的讨论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不同程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参与策略实现的。这些参与策略从教师间接隐性作用到直接显性作用发挥的角度依次主要有:不注意、注视、微笑、身体接触、身体力行、提供材料、平行活动、角色参与、言语提示、讲解、演示、范例、语言强化、物质强化等。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师的行为看成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上教师都可以找到自己参与方法的相对位置。至于采用哪种具体的参与方法应根据儿童活动的不同内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与差异、儿童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境而定。当儿童讨论内容恰当、情况理想时,应多采用间接隐性的参与方法;如果儿童讨论脱离主题或不够深入时,教师应以平等活动角色参与、言语提示等相对比较直接的参与方法控制讨论过程。另外,教师不能急于得到自己想要的讨论结果,应特别注意儿童讨论过程中思维的连续性问题,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与认识应该表示接纳与认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发进一步的讨论,还可以暂时中断讨论,安排思考探究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直到基本达成共识。
3.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
通过讨论儿童已经在认知上解决了怎样收看电视的问题,但对儿童而言,认识和行为之间是比较遥远的,他们往往是说得到做不到。这时就应该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用以巩固与练习他们的认知与行为。比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置的电视,管理权可交给儿童,开始时他们可能管理不好,甚至出现还不如以前的状况,这是很正常的事。此时进一步的引导非常必要,只有进一步的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形成习惯,形成行为的准则。另外,教师一定要与家长沟通取得配合,以实现儿童在家恰当收看电视的实践锻炼。
4.指导家长掌握引导方法。
首先,建议家长帮助孩子选择收看内容。幼小的儿童可以看一些有助于语言开发的节目,同时,选择一些主题单一、色彩鲜艳、配乐优美、时间较短的节目。稍大儿童可以选择一些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节目,还可以选择科普性质的内容,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开发了智力。其次,要求家长帮助孩子控制收看时间。专家建议,每次看电视以不造成疲劳为宜。3岁以下的幼儿不宜看电视,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长时间收看电视。因此,要适当控制连续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青少年,以1~2小时为宜[5]。家长应和孩子一起订出具体的收视时间,并严格执行。再次,要求家长与儿童一起收看。家长与儿童一起看电视有诸多优势,如便于控制收看时间,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收看习惯,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电视中的内容,加强家长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对儿童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等。第四,指导家长广泛培养儿童兴趣。要培养儿童的某种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养成饭后散步的习惯,使儿童避免过度沉迷于电视。鼓励儿童和同伴交流,扩大儿童的社交能力。家长要为儿童提供时间、空间和必要的材料去玩。应该在儿童生活中安排适当的身体运动,注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第五,看电视时养成良好习惯。看电视不要离屏幕太近,电视机的亮度适度,注意音量,看电视后做眼保健操,不要让孩子躺着或坐在地板上看电视,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也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动画片、孩子的童年伴侣[J].父母宝贝,2005,(9).
[2]刘 靖.让电视成为教育孩子的帮手[N].河北青年报,2005-11-8.
[3]崔亚新.看电视时间.中国人口报[N].生殖健康周刊:200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