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was prudent when alone” is the ancient times Confucianist's important thoughts. In the modern society, wa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still to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irst, wa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and society's development has the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and the guiding sense to the individuality value to individual; Second,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to be helpful to the modern people carries on the reasonable appraisal and the understanding again to the morals; Third, is prudent when alone the thought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social morals level,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to have the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慎独慎独诚
Key words:Cautious Alone Being prudent when aloneHonest
作者简介:郭彩霞(1971-),女,河南省医药学校讲师,管理学硕士
一、“慎独”一词的本义
(一)“慎独”一词的本义
慎是看重、顺遂、谨慎、认真的意思。首先,慎有谨慎,慎重的意思。朱骏声《说文解字・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又有重的意思,也就是说看重是顺遂的前提。因此,慎就有看重、顺遂的意思。其次,“慎”字从心,从真,最贴切的解释是现代汉语中的认真的意思。独等同于特,指人所没有而己独有之个性,并且要保证这种个性不要在共同体中因同化而受到伤害或消失。所以,慎独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由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实现行为的特立独行,使自身的个性、特质都能够真实的呈现出来,而不是按照外界所谓的行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身的个性受到损伤。
由对“慎独”的词源考察可以得知,“慎独”的本义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特性,注重发挥自己的个性,彰显特性,并不具有道德修养上的意义。但当“慎独”一词被儒家吸取,出现于《大学》、《中庸》时,它不再单单是指注重自我的个性,而是被赋予了道德修养上的意义,成为君子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继此之后,“慎独”思想经过郑玄、朱熹等人的发展,与人性论、理学思想等相结合,成为儒家的一种重要思想,其内涵不断进行演变发展,获得新的意义。
《大学》中的“慎独”是一种经验的道德修养方法,与它的人性论密切相关。《大学》中的慎独的内涵,本质即是诚意,这是超越于个体所在的处境的,是以内心为切入点的,强调诚意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前提,从而将道德真正落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严谨和道德性。《中庸》的慎独是发挥自身个性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率性而为实现须臾不离道和行为中正的重要途径,是将善性应用到生活中的一种手段。继《大学》、《中庸》之后,郑玄把慎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3]郑玄的慎独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个体的自律行为,是强调由道德约束走向主体自律,实现无人之地的规行矩步,做到随心欲而不逾矩。朱熹的慎独就是指在心曲隐微之处遏制自己的不当欲望,不使其滋长,从而不使内心被欲望蒙蔽,做到清心寡欲,将人之善性彰显出来,循性之自然,进而实现大道流行。同时朱熹的慎独以诚为前提和要求,要求无论是显明处,还是隐微处都必须慎重的对待自己的内心,遏制不当欲望,不自欺,处处都以诚为要求,于一处不慎,就违反了诚的要求,就不是真正的诚,也影响了慎独的进行。而王阳明认为慎独的意义不只是道德修养上的,更主要的意义在于将良知这个本体推致于万事万物之中,王阳明不是把诚作为慎独的前提,而是把慎独作为诚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二)“慎独”思想的两个侧重点
总之,从“慎独”思想的演变来看,古代“慎独”思想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第一、“慎独”必须以“诚”为前提,“慎独”是由内心的诚实现行为上的不偏不倚的。在“慎独”的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内容中,心理是前提和关键,只有实现内心的诚,才能实现行为的中正,把“慎独”应用到生活之中。第二“慎独”必须以“隐”、“微”为切入点。《中庸》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品性越是在隐微的地方,越能真实的显现,所以,君子越是在无人之地越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明显之处能保持警惕心,慎重对待自己的行为,而对于隐微之地,即闲居之地或是心曲隐微之处,随着道德约束力的减弱,以及无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道德上的评判,缺乏社会舆论的监督,个体则会放松警惕,使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增大。因此,君子必须在隐微之地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使道德化为内心的需求,养成一颗道德心,做到无论何时都能规行矩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做到隐微之地行为的中正,才能真正实现慎独。所以,要“慎独”必须以“隐”、“微”切入点。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通过以上对慎独的内涵的分析,我认为慎独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的某些思想可被我们所吸取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而继续发挥其价值。慎独思想不仅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重要理论指导,并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慎独”中个性思想的现代价值
慎独的本义即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注重将自己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中庸》也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认为道即是循性之自然,并且提出不可须臾离道来强调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的重要性。慎独思想中这种对待个性的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力,个性已成为新型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众不同,鲜明的个性是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个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性格上的与众不同,它更是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体现。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个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之中往往会受到共同体的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个体自身的特性则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和损害。因此,个体必须认真对待自身的个性,认识这种个性,保持这种个性,不使它受到损伤,并将自己的个性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在这个个性社会中凸显出来,超越他人,只有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另一方面,个性意味着多样性。一个社会的人们如果都能将自身的个性彰显出来,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社会。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而否定事物的多样性,以一种来否定其他只能走向灭亡。因此,一个社会要想发展,必须注重多样性,提倡个性的发挥和张扬,让不同的个性在相互矛盾中吸取对方中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进而进一步创新,获得发展。所以说,社会的创造力,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于不同的个体自身的特性相互之间的作用。个性的张扬,就是创新的开始。不同的个性,意味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把它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之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创意。一个提倡个性张扬的社会,才是充满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的社会。总而言之,慎独思想中独的思想对于个人成功和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及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
(二)“慎独”思想对道德的重视在新时期的意义
郑玄把慎独释为“慎其独居之所为”,在这里,慎独强调的是个体的自制力,注重个体的自律行为。当个体处于无人之地时,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由他的各种社会角色所结成的种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他的身份只是他自我,所面对的也只是他自身,不再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是我与我的关系,个体自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道德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在个体面前降到最低,对个人的约束力也降到最小。这时,个体自身的主观自制力就成为道德的替代物,由从道德中产生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独处之时行为的中正与不偏不倚。并且,《中庸》更是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说法,把道德作为人性善的体现。慎独思想中的这种对自律精神及道德的强调,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对道德进行重新定位,从而更好的遵守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越来越少。人们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交往的工具和方式,只是看到道德的工具性,忽略了道德中的人性思考和理性价值。道德不是被看作个体发自本心的要求,只是所处的生活环境要求的一种交往方式。因此,人们不会把道德看作是德性的体现,而只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虚伪的面具。故而,在无人之地,人们便会把道德抛在一边,不会顾虑用道德来评判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而慎独思想则认为道德是普遍的,它来自于对人性的思考,是有着深刻理论根源的,不只是一种交往工具,而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性之中善性的发挥,遏制不善的一面的,因此无论何时都不能抛弃,即使在道德的约束力将到最小时,也要由产生于道德的自制力来约束自我的行为。总之,道德是不能抛弃的,它蕴涵着人性的思考,不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应从慎独思想中吸取这一观点,重新对道德进行定位,进行理性思考,正视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三)“慎独”中诚的思想在现代的价值
慎独思想中诚的思想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价值。《中庸》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而在现代社会中,诚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诚是道德建立的基础,只有立足于诚,道德才有了稳定的基础,才能真正的为人所接受,道德也才能在日常生活正常地发挥其作用。没有了诚,整个道德体系便会崩溃,其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的功能便会失去,从而失去其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关系也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交流,在诚的基础之上建立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社会关系的稳定,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会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总而言之,诚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取得人格尊严的基石。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诚的理念,鼓励诚信行为,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并且,我们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以诚为道德支撑的社会,只有实现了诚,社会交往才能正常进行,才能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稳定,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和谐。所以说,诚既是个人进行自身修养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诚,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
总之,“慎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不断的丰富发展。我们既要分析它在古时的内涵和价值,更要注重它在现代新的意义和价值,寻找“慎独”实现的途径,真正将“慎独”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这是我们研究“慎独”的最终目的。
注释:
[1]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28.
[2]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80.
[3]韦政通.中国哲学大词典[Z].北京:水牛出版社,1989.675.
[4]北大哲学系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2003.8.
[5]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45.
[6]王媛,徐阳鸿译注.大学・中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148.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教育观;现实生活;可能生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04-03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价值何在?怎样发挥教育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此争论不休。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众说纷纭并非偶然,原因在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人有多向选择的可能;人们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水平、政治倾向、社会理想和利益需要,对于教育活动也势必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建国50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基础教育目的严重功利化和片面化,追求外在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脱离。这种教育价值观曾促进了我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发挥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功能。但它同时也压抑了人的个性,不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势。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对此重新进行深入思考。
一、教育是一个文化化人和使人人化的过程
在本质上,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一个文化化人和使人人化的过程。所谓文化化人,是指教育通过传承人类文化,把人从“自然人”变成一个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因而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社会人”。文化化人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所谓使人人化,是指教育要使人具有人的地位,使人的生命具有人生的意义,使人像人一样生活并谋求人生的幸福,教育要赋予个体存在和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提升人对生活意义的追寻能力。使人人化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化。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说:“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个人不得不在这些环境中发展。”所以,他需要借助教育,使自己“不停地变成一个人”。教育可以“帮助一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民主主义的促进者、世界的公民、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同样,这也可以帮助他通过现实去寻求他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1]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人具有社会性,追求个体的共同性;人也具有个性,追求个体的独特性。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体。教育培养的就是具有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的“人”。教育使人向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矛盾方向变化,最终又使其重新系统化。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文化化人和使人人化相统一的过程。
文化化人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存在,他只有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使个人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才能生存并参与正常社会生活。使人人化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之为人,不仅仅是对社会的适应,还在于其对客观世界的变革,在于其发展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教育的核心是使人人化,文化化人只是使人人化的前提。教育不仅要通过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传承,给予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教给人生活的智慧,发展人创造生活方式的能力。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文化复制”的过程,它还要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念,推动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
二、教育要把人培养成为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人的个性发展还是注重于社会需要,历来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具根本性。如今,我国当代教育在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之间应作怎样的抉择,理论上已达成共识,即这种选择只能是在两方面“统合”基础上的选择,这种选择只能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针对时弊做出的动态调整。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的根本价值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更不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做好准备。……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现在不是已经到了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时候了吗?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2]教育的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完满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主体,即把儿童培养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使人成为能够主宰自我并能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人”。这种教育目的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培养现实生活的主体,二是培养可能生活的主体。前者是教育的现实目的,后者是教育的终极性目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强调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忽略了儿童作为一个存在者、生活者的现实生存。就像伊丽莎白・劳伦斯所批判的那样,“今天,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当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的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3]儿童不仅仅是“未来的成人”,还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是这个世界中生长着的人。教育作为影响儿童整个人生过程的活动,不应只关照“未来的成人”,不应纯粹只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不应对儿童的现实存在和生活置若罔闻,而必须满足现实存在着的儿童的需要,使儿童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感,使其在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逐步认识、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和幸福、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儿童对生活乐趣及生存意义的认识和体验,基本前提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从体验生活乐趣和生存意义的目的出发,教育需要把儿童培养成为现实生活的主体,即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便是教育的现实目标。
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还必须关注儿童的可能生活,使人探寻可能生活的意义,建构并实现可能生活。现实生活是人选择并正在实施的现存的生活方式及其活动过程。“可能生活是现实世界所允许的生活,但不等于现实生活。可能生活是理想性的,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之外被理解”,“可能生活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4]可能生活的实现就是现实生活,但现实生活不全等于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相比,可能生活是一种对人生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人生就是在不断探寻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中展开。探寻可能生活并尽力实现各种可能生活是人的生活能力的体现。作为发展人的内在潜能的教育活动,要培养儿童自觉地探寻可能生活的意义、建构和实现可能生活的生活能力。《学会生存》别指出:“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5]引导儿童由现实生活通向可能生活,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三、教育要强调儿童自我的体验、反省、批判和创造
教育如何培养人?怎样发挥教育的作用?是强调教育通过向儿童传递生活的知识、技能和规范来培养人?还是强调教育通过使儿童在自我理解、感悟、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建构来培养人?
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一种告诉式、给予式的规范活动,强调向儿童传递知识、技能和规范,教育给予儿童的是“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的劝导,以及“怎样如何”和“不怎样如何”的方略,科技理性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文化源泉。这种划“书”为牢将儿童封闭、定格、禁锢在“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割断儿童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难以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教育属于人之为人的活动,教育的魂魄和魅力在于对人的关注,融入人的生存、生长、生活和发展过程,其基本特征是把人置于他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对自然事物、社会事务和人自身进行认知、理解、感悟、体验、反省、批判和创造,只有这样,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教育并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方式或一种授受活动,教育不是机械地授予,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而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使人领悟到生命的内涵并使人的灵魂觉醒的一种方式。他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6]
知识灌输式的、规范告诉式、给予性的、“被让存在”的教育与泥塑艺人和手工工匠的制作活动并无多大的区别。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人生的基础。基础教育并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普通教育、奠基性的教育,更不能仅仅关注把人作为工具来训练。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之一应在于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以育人为本的基础教育只有真正走入儿童的生活世界,成为儿童基本的生存方式和儿童生长的主要渠道,融入儿童的生长和生活过程,把儿童置于他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去体验、反省、批判和创造,才能把儿童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7.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8.
[3] 伊丽莎白・劳伦斯著,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32.
[4]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16.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人生幸福的关键在于你用一颗什么样的心来看待自己周围的世界,只有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人才会持续地拥有幸福,享有快乐。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就能够逐渐原谅那些曾与自己有过结怨甚至触及心灵深处的那些人和事,会让我们已有的人生资源变得更加深厚。感恩教育指的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唤醒被教育者的感恩意识,促使其采取感恩行动,以达到构建爱心社会为目的的人文素质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感恩现状及感恩教育途径进行探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提供参考。
一、当前感恩教育现状
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就感恩意识而言,部分大学生是十分淡漠的。就其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平时比较任性、自私,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不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可以说,父母的溺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这些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二、“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1、家庭原因。“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都生活在“6+1”家庭结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他们的祖辈经历过艰苦的斗争年代,父辈也是经历奋斗的一代,因此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不再经受困难,尽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环境长时间的熏陶下,大多数大学生就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社会的关爱之情,认为他人和社会应该为他付出,不需要感激和感恩他人和社会。这种现象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现在的“90后”大学生衣食无忧,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他们会认为所得到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另外,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上升,不少“90后”很小就尝到了家庭分崩离析的苦痛。他们对家庭、社会的叛逆心理较强。
2、社会环境原因。“90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压力。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转型期,而西方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思潮,却又很容易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导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且比较新潮。由于教育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和信息化高速发展,传统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90后”大学生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个性更加独立而有主见。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最关心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就要让学生“成才先成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三、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卢梭曾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在高校进行感恩教育有诸多必要性,笔者认为做好高校感恩教育工作有以下好处:
1、感恩教育应成为大学道德教育中的一环,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受经济社会中个人价值的影响,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不少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漠然置之;对师长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毫无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
2、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感。近年来,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但一些人毕业后不偿还国家贷款,对学校催交学费不满、甚至因此憎恨母校;有些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学成后却毁约不回国。要增强大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需要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3、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于塑造完善其健康的身心素质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此外,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过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感恩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内省、内察,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能够激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它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以及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作为主要支撑。道德的内涵很丰富,感恩是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尚需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生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产生正确认识,进而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感恩教育的途径
1、营造校园感恩氛围。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实施感恩教育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可在教室、宿舍、校园宣传栏内等张贴与感恩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小故事,利用校园网开展感恩大讨论和大宣传。
2、强化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感恩意识,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才能在学生中间起到良好模范带头作用,也更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
重视辅导员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辅导员是基层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年青活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与学生接触密切,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其观点也易于为学生接受,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据此,在学生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办法,就是要依靠学生辅导员的表率作用和感情移入,即辅导员们率先垂范,深怀感恩心、仁爱心,自身充满人文情怀。但德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我教你学的关系。因而,辅导员与大学生们交流、谈话并进行教育、感化的同时,应侧重于双方的情感沟通和生活体验交流,尤其应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某种启发、内化,彼此共享感悟与心得。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所谓情境教育,就是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和感恩社会等情境,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把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使大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和感染,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当前,有感恩意义的节日比较多,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等;有奉献精神的先进人和事也比较多,如“三月学雷锋”等等;具有纪念感恩意义的电影和书籍也比较多,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团组织活动等日常性活动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从情感上去感受和认知感恩。
4、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日本不仅重视高校的感恩教育,还特别强调社区和家庭教育力量的协调,父母在家庭中身体力行,强化子女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社区为了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居住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文化遗址、工厂、有特色的手艺作坊,举办大学生和老人的交流会,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期间受到了哪些关心和帮助,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实践感恩行为。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发挥家庭和社会在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中的作用。首先,家庭作为孩子发展的起点,应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丰富人性的基础;其次,增强社区育人功能,扩大大学生的生活体验机会,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
固然学校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作用,但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该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广大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感恩教育中来,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只有全社会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高校的感恩教育才会取得实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这其中的一环,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彼此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学校应做好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感恩活动中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使大学生学会把孝心留给父母,把关心留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作为高校,如何对当今的“90后”大学生补上“感恩”这一课,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培育“感恩文化”以净化他们的内心世界,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何使他们心存爱心、孝心与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学会共处、学会宽容等等,这应是当前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4.
[2]林若红.感恩教育――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职大学报,2005.3.
篇4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 走向
1.前言
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交通工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加速了社会文化的融合,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变化。这种由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价值体系等非物质文化的改变和工具等物质文化的改变影响着每一个社会结构。思想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必有文化土壤,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学校体育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中国奴隶社会的“尚武教育”思想,到封建社会的“重文轻武”思想,再到近代社会的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至现在大量涌现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体育能力思想等,是中国由相对封闭社会走向相对开放社会的漫长过程中,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思想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学校体育思想也是用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的,它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目标、课程体系、组织管理制度等的变化和发展。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时,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应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2.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的定义非常多。泰勒提出的经典性定义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这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目前文化学的研究一般认为文化从纵向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文化,即寓于物质之中的科学技术、工具、装备等;第二个层面是文化的制度层面,即各种社会制度;第三个层面是文化的心理意识层面,即人们的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种族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种族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是文化的三个层面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过程。社会文化变迁主要由两种方式来推动,一是在文化内部发生的,是社会内的多种紧张关系、冲突等的结果,是人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二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迁徙、与其他民族的碰撞等的结果,是各种不同文化关系之间的反映。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其做出反应时,社会文化变迁就开始了,新的方式被足够数量的人们接受时,这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就已经发生了。
3.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展望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
这里所说的社会文化变迁考察的是中国社会由相对封闭社会走向相对开放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在短短的几百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即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社会。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不是简单的直线变迁,它的复杂性表现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同时农业社会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当社会的一端已经进入电脑、核能、航天三大革命开拓的信息时代时,而另一端还未结束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农业,这就造成了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和信息文化交叉并存的局面,从而使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更具挑战性。鉴于此,我将社会文化变迁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分别分析它们对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3.1单一性―多元性
由于社会的生存空间和思维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单一的社会文化向多元社会文化转变,在此基础上,文化的多元化就会引起思想的多元化,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与选择也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与价值倾向,单一的学校体育思想逐渐向多元的学校体育思想转变。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是清代末年开始由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传入的,基本上是西方现代化的衍生物,学校体育对文化的选择遵循着“进化论”和“普遍适用”的原则,从当年军国民体育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到建国初期的竞技体育思想及至现今的快乐体育思想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其实还是单一文化的整合,西方文化一直主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这一特点使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表现在: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中既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不协调,又有地方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不协调,还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不协调。社会文化多元化是对学校体育思想的一种挑战,如何处理好社会文化多元化与学校体育思想的关系,实现学校体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3.2封闭性―开放性
封闭性的社会文化不注重开拓,只注重对老问题的再理解,侧重于追溯和总结,侧重于人之初和人之所归,这是我国农业社会文化的特点。随着社会变迁进程加快,社会文化快速传播和融合,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界限变得日益混杂和模糊,社会文化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开放性的文化特质使得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某种固定的模式,它们之间常常是较灵活的,具有较大的变动空间,一方面,它为学校体育思想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以人为本的西方文化,内省静修的东方文化,开拓进取的现代文化,身心平衡的传统文化都为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体育思想不可在静止的封闭性文化中止步不前,而要注重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另一方面,为我们判断和选用这些思想增加了难度。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们有着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开放性是学校体育思想中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一。一般来说,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适应性强的、可行性强的、结果预见性强的学校体育思想将容易被采用,传统文化中实用性强的有现实意义的学校体育思想将优先被接受。
3.3同一性―异质性
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同一性,关注团体目标,注重团体对个人的规范和个人对团体的责任,社会文化中较多集体观念,而少个人观念,要求个人服从集体,轻视个体的存在。异质性的文化是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它尊重个性,寻求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的新的共性协调。我国学校体育一直强调模式化的培养方法,希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学习,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统一标准,更多地注重学生群体化和共性方面的培养,这种指导思想的优点在于肯定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易于培养较强的群体观念,但同时所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人格、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现代社会需要的品质,妨碍个体的自由和多样化发展。我们在提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时,不仅要考虑学校体育各因素上的共性,还要考虑其差异性――不同的地域有地理气候、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的差异;不同的学校有学科设置、培养目标、校园环境等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身体条件、个性特征、成长环境等的差异。学校体育思想若脱离了对思想客体差异性的考虑,就成了空洞的思想、脱离实际的思想,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3.4传承性―创新性
现代化的进程使文化创新大于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人们接受的文化更多来自于他出生后社会所创造的新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了大量的新事物,社会文化在传承性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创新。文化是思想的源泉,对于学校体育而言,这里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思想的创新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另一方面,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和传承之间不能出现断裂,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学校体育思想,就全盘否定旧的思想。如果出现断裂,就会引来新的问题,过于强调体育中的成功与快乐,而否定系统教学,就难以保证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过于强调学生主体,而否定教师的主导,就很难保证体育学习的效果。文化传承的断裂在社会发生快速变迁时最易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体育思想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加强对未来信息社会学校体育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另一方面,保持文化的传承性,在以前学校体育思想的基础上判断、选择、改造、发展、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3.5权威性―民主性
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文化是权威性的,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各自的权威,父辈是子辈各方面的权威,君是臣的绝对权威。而在相对开放社会,权威被瓦解了,人们之间是平等的,既使存在权威,也是暂时的,社会文化具有了民主性。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历程中也有所反映,从以爱国主义激情为基础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到以体育就是生活的自然体育思想,再到向苏联学习的竞技体育思想,都曾是对学校体育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思想。民主性的文化使人们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民主性的文化为学校体育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外部环境,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比较、鉴别与评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但是受传统社会文化特质的影响,许多地方的一些学校仍旧保持权威性的思维模式,这是不利于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在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要解决学校体育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不是少数人能完成的,只有集思广益、综合比较、反复验证,才能使之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
4.结语
在短短的数百年内,中国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变迁,引起社会文化变迁的剧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它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要求学校体育思想由单一化整合变为多元化整合;社会文化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变迁,给予学校体育思想较大的自由度,但同时要求对外来思想和传统思想做出判断和选择;社会文化由同一性向异质性变迁,要求学校体育思想在考虑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差异;社会文化由传承性向创新性变迁,要求我们加强预测性研究,在保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学校体育思想;社会文化由权威性向民主性变迁,要求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学校体育思想真正行之有效。总之,学校体育思想在不断地探索、归纳、总结、改进中实现与社会文化变迁相协调,我国体育工作者正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学校体育一定会开创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62-88.
[2]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9-63,120-134.
[4]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84-188.
篇5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政策设计;管理策略分析
一、“创业型经济的含义及意义”
创业型经济,简单的解释就是以创业和创新来带动经济的商业模式。它在其制度结构、政策和战略上支持并保证经济创新,用经济创新促进企业的不断成长与蜕变,并且可以带来大量新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创业型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企业网络发达;经济体制开放,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快。创业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乃至中国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要想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发展创业型经济。我们既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要肩负起走出危机阴影的主要责任。创业型经济都离不开创新与创业活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创新和创业水平就必须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改变”。
其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前提是发展创为型经济。我们不仅要自主创新,还要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吸收并再创新的能力。我们不能单单鼓励企业高技术含量的创业活动,还要鼓励本土和草根的创业和创新。这样才能使整个中国创新思想活跃,创新发明与专利不断涌现,达到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其三,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帮忙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保障。创业型经济鼓励个体经营,个体创业,并通过公司创业实现个人主动就业。创业者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人就业。
二、浅析创业型经济的政策设计和管理策略
影响创业活动水平的因素多且不确定,为了更具体的分析创业型经济的政策,我们一般用一个框架来进行分析。欧盟提出的“三维度”框架是准确有效的框架,所以现在利用此分析框架来了解我国目前存和于创业型经济中的政策问题。
据报告显示,推动创业的全步骤分为三个水平:个人、企业和社会。
第一大类:从个人水平而言,如何引导更多的人去创业?引入障碍,风险和收益,培育技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可获得性。
第二大类:从企业水平而言,如何促进初创企业的成长?主要包括6个因素:环境的调整,税收,可获得的有技能的劳动力,可获得的金融支持,帮助企业发掘知识和国际机会,企业家精神和法人资本。
第三大类:从社会水平而言,如何去营造一个创业型社会。这包括两个因素:对创业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并鼓励创业,还有就是创业在取得社会目标上的作用。
通过对创业型经济政策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创业型经济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应及时完善我国创业政策、建立完整的创业型经济社会。以下是整理的几条建议。
1 从个人角度出发,应该逐渐降低创业者创业的门槛
为了减少创业障碍,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和协调的管理体系,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减少进入管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的积极性。
在创业目标的人群定位方面,我们不应仅仅拘泥于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我们更应该重视普遍的创业活动。尤其是对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的创业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他们不像那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他们面临的风险更大,而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却非常的弱,所以他们更需要政府在创业政策上给予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创业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业教育方面,我们更应该注重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的培养,创业精神表现为一种不断创新、不断求索并创造财富的过程。我们既要做到创业知识教育的传授,更要完善创业精神的培养。
2 从企业角度出发,政府制定创业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企业的行政管理负担、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设法筹集创业投资资金上
一是改变创业优惠政策。政府必须对各类型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机会均等,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创业政策的实用性和意义所在。
二是促进创业资本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创业资本产业规模小,体制落后。政府应鼓励对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发展贷款担保机制。
3 从社会角度出发,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实施一系列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提高社会对创业的认同度
(1)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创业意识和基本技能。
我国的教育起步较晚,在对青少年创业的热情、干劲和创造性发展教育上还远远不够。我国的青少年缺乏创业精神,对未来的选择绝大多数集中在学位教育和之后的求职道路上。因此,政府部门有责任通过制定相应的合理政策来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参与到创业活动的实践当中,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
(2)政府要鼓励面向社会的创业教育和活动。
创业教育应该被普及,要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对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创业者应该成为年轻人的偶像,成为他们学习的目标,从而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
结合中国实际,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鼓励与支持创业企业开发新产品,运用新科技、新知识、新工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培植科技创新和高成长型企业,形成一种导向,从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现代社会分层研究意义变化
前言
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在特定的时期形成的,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社会分层,哪怕是世界上最偏僻、最落后、人数最少的部落内部也存在分层现象。“分层”这个词最早存在于地质学中,但社会学家发现这个词语很适合用来形容人类社会的差异现象: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占有程度,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差异。比如美国和中国。中美两国的社会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有着千差万别,资源占有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国的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等简直没有相同点。如今,美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分层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公共管理学和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了,寄希望于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把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1、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已慢慢显现出来。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结构正在向着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靠拢,而且这种结构也已经度过了最容易起伏的阶段,逐渐地稳定下来。分析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社会资源的价值是由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来定义的,同一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被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事物所包含的价值也不相同,比如中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第二,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是决定社会群体地位的关键因素,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我国,高考分数线的划分以及录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考生和北京上海考生做同样的试题,录取分数能相差几十分。有一个笑话曾嘲讽过这个现象:高考成绩出来后,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河南考生:“爸,我530,跟一本线差了42分”“真没出息,别上了,滚去上海打工吧!”上海考生:“爸,我5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河南招了不少农民工。”虽是笑话,但却犀利的反映出了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第三,社会流动。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会受到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而主动或被动的到达社会分配的、高低不同的层级位置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地位准入”机制。社会结构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有消除了“地位差异”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才有可能消灭社会分层,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2、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的意义所在
“存在即合理。”马克思揭示了阶级产生的根源和阶级的本质,这才建立了科学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方法。他认为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占有关系则掩盖了社会分工的原生产基础地位,共同的生活方式、阶级利益和教育程度则成了划分阶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为后辈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参考。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就是受到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启发,随后帕累托就在《普通社会学总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经营阶级理论。作为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先驱们,这三人都提到了研究社会分层的意义。研究现代社会分层学的意义就在于:第一,现代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涉及到对社会群体分类的根本问题。分层研究首先关注的就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方面;现代社会分层对于中国社会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等级制度的社会,封建制度下的王权大于天,人分三六九等。即使现在,中国人还是非常注意级别顺序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也有着非常大的变化,社会处于一个相对不是很稳定的状态,分层问题几乎涉及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社会分层关系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现象对于中国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3、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公共管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分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分层受到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而社会的管理体制又是公共管理体制的一种,这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部分。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下,社会管理体制在制度、组织和机制层面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国人经济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当代国人经济价值观的变化。经济利益是社会分层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层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为了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人们想方设法地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力图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而且人们不再“重义轻利”,而是尽量做到“义利统筹发展”。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正视并重视金钱的作用,不再过度的“视金钱为粪土”,勤劳致富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经济价值观;国人教育观上的改变。封建时代,人们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身的飞黄腾达,教育过度地被赋予功利的色彩。现如今,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实用功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虽然教育还是被看做改变命运的方式,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但人们已不再执着于通过教育获得怎样怎样的成功,而是开始从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的方面来看待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并不过时,人们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十分划算的投资。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有着很大的差别,个人的谈吐和修养都会不一样。
4、结束语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社会分层结构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学、现代社会分层、研究意义和变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戴洁.现代社会分层理论范式探析——兼论转型中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01)
[2]莫勇波.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路径选择——基于制度创新角度的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06)
篇7
关键词:大学教学;应试;应然性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5―0001―07
“应试教育”不再是中小学的独特风景,在大学校园里,不仅“考G”、“考研”、“考证”等应试逻辑左右着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即使专业计划内的课堂教学,也因“评优”、入党、申请奖学金等唯分数是从,而遵循应试教学的策略。然而,应试教学显然有悖于“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教育宗旨,本文尝试从大学应试教学的逻辑假设及其导向反思入手,重审大学教学的教育诉求,进而提出超越应试的大学教学理念。
一、大学应试教学的逻辑假设及其导向
应试教学之所以能在“象牙塔”内大行其道,有其“合理”的逻辑假设,并演绎出相应的教学导向。首先是人性的同一性逻辑,表现为教育目的层面的园艺化教学;其次是知识的消费逻辑,体现为教育模式、方法层面的功利性教学;再者是大学的服务逻辑,践行为教育价值层面的工具性教学。
(一)人性的同一性逻辑与园艺化教学
应试教学的合理性是以人性的同一性逻辑来辩护的,达到将人整齐划一、分层归类的目的。其人性观认为[1]:
“同一性逻辑”是一种漠视差异性、特殊性和个性,即一种否定和压抑“他者”的逻辑,在“同一性逻辑”的控制之下,一切差异性、特殊性和个性都被视为虚幻不实的存在,一切“他者”都必须被同一性的先验原则这把剃刀专断地削平。
对鲜活的生命个体而言,体现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差异性、特殊性和个性等不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育目的,而是首先被防范、压抑和否定的对象,以适应和达到应试教学所要求的预定目标。而应试的标准、要求则是先验地存在的,遵循同一性的逻辑,将多元的、未完成的生命个体分类、分层、定型、定性,人是预成的、等待加工的机械毛坯,而非生成的、主动创新的生命体;应试标准中不同的分类、分层即意味着学习、职业、生活水平的高低,而应试要求的不同定型、定性则内涵着人性的贵贱之别。所以,人是被先验的应试标准、要求决定的,而不是相反。
具体到大学教学,同一性逻辑体现为“造人”的园艺化工程。所谓“园艺”,原本是一种花园管理和建设的技术,其首要任务是进行园艺规划,以期清除花园中的杂草,使花草树木按管理者设计好的品性和姿态生长。园艺化的大学应试教学则以培养等级化的、服从型的科层性人格来践行人性的同一性逻辑。在园艺化的应试教学中,为了考取高分、获得相应的证书、资格,生命理应呈现的质疑、好奇、想象、探索、创造等本能和追求为僵化、机械的应试内容、标准答案所淹没、窒息;大学生的个性、理想完全被终极性的、既定的应试目标所取代,学生学习的目的既不是人生的自我实现,也不是社会的重托,而是先验存在的标准答案、考试分数,人、教学为应试的终极性目标所左右。在园艺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其量获得的是一种他人认可的身份复制品,“要么是作为教授的复制品,或者作为体制之中某一个固定职位的复制品”,[2]149在这种“复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教学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考试的通过率、分数的达标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生成为园艺化教学的牺牲品。
园艺化的应试教学使标准答案、预定的终极目标沦为监控大学教学的无形权威,大学教学唯“应试”是从。由于应试答案的先验性、确定性,当大学教学出现各种问题、困惑时,师生首先质疑、反思的不是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而是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师生活动的目的性是否出了问题,需要改进的是教师和学生。因为在园艺化的教学认识论中,标准答案、终极目标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是评价教学是否有效、是否合目的性的标尺,具有唯一性、先验性、确定性的特征。这样,这些标准答案、预定的终极目标,就不仅仅是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等待着大学生去解答、去实现;而且还时刻监控着大学教学的“健康”运行,以确保经济、高效地达到应试教学的目的。在园艺化教学的监控过程中,大学教师扮演着园丁的角色,时刻用应试的放大镜来裁剪学生的一言一行,诸如哪些行为需要防范、哪些行为需要矫正、哪些行为需要惩戒等,以期培养出预期的合格人才。
(二)知识的消费逻辑与功利性教学
应试教学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探究、反思、创新的教学内容,而是等待消费的、物化的产品,学生异化为知识的消费者。在应试教学过程中,承载人类文明和意义追求的知识仅仅是取得高分、获得证书的符号,教学的目的是占有和掌握这些符号、信息,其内在的历史、思想、精神等人性、社会内涵反而成为教学的障碍,需要人为地回避、克服。一旦考试通过,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资格,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资料就不再具有保存、收藏、传承的文化价值,而是像消费过的物品一样,成为废品,进入垃圾箱、收费站。由于知识自身不再内含人性自主、社会创新的教育价值,导致学习者为知识而知识、为消费而消费,在应试的知识面前, “最重要的‘生存’,不是消费者身体或社会认同的生存,而是欲望本身的生存:恰恰是欲望――消费消费的欲望――造就了消费者。”[3] 即学习者成为盲目、被动的消费者,一些大学生成为“考霸”、“面霸”,正是被这种消费知识观同化、异化的真实写照,大学生失去人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应试型的知识束缚、控制和压抑。
于忠海:超越“应试”:大学教学的应然性诉求消费逻辑的知识观自然导致功利主义的应试教学,强化计量逻辑的教学,即在规定时间内,按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考试目标被认为是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最高标准。于是,知识被包装、被简化,以利于学生掌握、记忆;真题模拟、记忆技巧被推崇,以达到日常教学应试化;考前学生背笔记、老师划范围,严肃、紧张的复习、迎考蜕化为自欺欺人的游戏。如此种种功利性的应试技巧、策略粉墨登场,无非是多、快、好、省地达到应试的目标,将大学装扮成考试的市场。不仅大学生为消费导向的应试教学所左右,即使大学教师也不例外,面对强劲的知识消费逻辑、考试竞争市场,“使得高校学生演变成为‘上帝’,而高校教师演变成为‘仆人’”[4],以致教师迎合学生需要的程度、为学生考试服务的水平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师生在应试教学面前失去最基本的知识尊严和教育权威。
功利性的应试教学使知识丧失活力,进而让学生失去自主、自由、理性发展的源泉。我们知道,“理性的知识学习必须使知识服务与个人的幸福与自由,使个人才能够通过知识学习去追求正义和真知,避免某种知识的迷信。”[5]知识为了满足应试的需要,系统性、探究性、创造性的知识被功能化、碎片化、客观化,其结果就是,“学科越分越细,考试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像麻袋一样被装满了‘知识’,这些知识被人称为是‘无活力的概念’,即那些仅仅被吸收而没有被利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6]置身这些没有活力的符号、概念中,大学生不能质疑、想象、探究、创新,只能通过记忆、训练去占有和掌握,以便顺利通过考试,大学生理应通过知识学习而获得的批判、反思、推理、创造等自主、自由、理性等个性品质荡然无存。虽然大学生面临的应试科目、证书多种多样,有所谓的选择和判断的“自由”,但是,“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自由。何况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7]也就是说,遵循消费逻辑的功利性教学下的任何选择,只不过是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而已,每个人都是在应试的轨道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试,最终达到让学习者自我束缚、奴役的应试目的。
(三)大学的服务逻辑与工具性教学
应试教学的大学论认为,大学的存在和发展是以服务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为前提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大学的地位和价值。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教学、科研、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但是,唯服务逻辑是从的大学观主张,教学和科研应以服务为圭臬,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就是一个提供各种服务的消费市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发展、专业的设置、教师的收入、学生的就业等。应试教学就是服务逻辑操控大学的典型表现,学生的就业率、考研(或“考G”)率、各种证书的通过率等成为评价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更高的通过率,大学放弃了传播知识、发现真理的教育追求,以考试的终极性标准内容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大学自身,都成为“应试”的工具,考试是大学的主题,工具性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心。
工具性教学在价值层面否认人的目的性存在,张扬本是教学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作为终极目的的合理性。康德认为,“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8]目的性存在和发展是人之为人的前提和归宿,人的生命尊严和发展价值在于其独立判断、理性思考、道德生活;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理应承担起滋养这种理性人的使命。但是,大学应试教学却恰恰以摧毁人的目的性存在根基为目标,使大学生降格为考试的机器,学习的目的就是选择高水平的考试,并以高分通过,考试的类型、分数成为人的目的,人被工具化。具体而言,应试内容的封闭性、单一性封杀了大学生独立判断的时空;标准答案的终极性、唯一性扼杀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可能;唯分数是从的目的追求,让考试作弊成风、诚信全无,真、善、美的道德生活化为虚无。在应试面前,人是作为手段、工具被支配、被使用的。
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会考试的机器,使人工具化,应试教学倡导填鸭式的灌输理念,压抑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窒息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在理智层面上,应试教学强化大学生的适应性、操作性、计量性等工具化素养,“作为顾客,学生被暗暗地鼓励采取一种被动的态度,接受服务,而不是积极地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结果,在大学学习和中小学教育,两者在概念上的差异变得模糊了。”[9]由于学习的内容是先验的、终极性的,大学生不是被希望去质疑、探究和创新,源于疑难或不确定性的思维之路被堵塞,他们的理智水平仅停留于占有信息、获得技能、满足考试,成为他人支配、控制的工具。在思想、信念层面,应试教学有意识地剥离知识自身所蕴涵的人类思想结晶和美好追求,将浸润在知识内涵中的思想、信念等人类社会的价值、意义等视为考试的障碍、干扰,因此,填鸭教学热衷于将教学内容简化、信息化,割裂知识和大学生之间内在的情感、思想、信仰互动,以便于将大学生调教成应试的机器。
二、大学教学的教育诉求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发展到现在,之所以依旧散发着永恒、迷人的魅力,绝不是为了满足“应试”的需要,而是有其独特的、神圣的教育诉求:培养理性、自由、道德的公民,传播知识、发现真理,践行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
(一) 培养理性、自由、道德的公民
大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理性、自由、道德的公民,激发个体作为人的生命潜能,满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是适应、服务于既定的、终极性的特殊部门或行业。如果只为获得各种证书、资格,四年的大学学习绝对是一种浪费,因为只要参加那些专为考试而生的培训服务机构,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应试效果,远比在大学学习经济、有效。在现代社会,认识论的不确定性和劳动力市场格局的调整远远超出应试所提供的服务,因此,大学不是造就各种“服务生”和“人才”的理想场所,这不是它的专长,大学的专业是培养公民。对国家而言,“大学并不为国家造就更好的服务者,相反,益处是间接的,大学不造就服务者,而造就主体。”[2]63即理性、自由、道德的公民,这是大学教育的教育学意义所在,也是国家要为大学服务而不要求大学直接地、功利地反哺社会的奥秘所在。对个体而言,职业素养的养成是重要的,但是,“大学只能为职业的训练奠定基础,其真正的掌握要靠实践。”[10]74这种基础就是一个公民所具有的理性、自由和道德素养,惟有如此,个体的职业发展才有活力和价值。因此,理性、自由、道德是大学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个体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根基所在。
理性、自由、道德是公民的基本素养,内含人和社会的价值基础和理想追求。从人的视角反思。“教育的实质与奥秘就在于挖掘和实现人的潜能,使人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11]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大学教学尊奉自主表达、彼此理解、批判反思、合作探究的理性原则,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大学生的理性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理性的人。而在批判、反思、探究、创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的不确定性、真理的未完成性,意味着大学生始终行走在自主、自由探索的旅途中,在知识、真理面前,传统、习俗、权威等都要平等地接受学习者的质疑、批判、检验、超越,知识、真理的传播、创新和学习者的自主、自由是共生的,人因此享有自由的尊严、权利,生成自由的意志和能力,成为自由的生命个体。要想成为理性、自由的人,教学必须突破狭隘的自我中心学习观,站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高度上,关注公共生活,提升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的意识和能力,追求真、善、美,摆脱权威、经验、盲动等对人和社会的束缚,构建人类文明的同时,生成道德的主体。可以说,大学教学培养人,就是要成为理性、自由、道德的主体,三者是相互包含,互为表里的。
(二)传播知识、发现真理
传播知识是大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教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教授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决定了大学教学的质量和追求。知识既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结晶,又蕴涵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对学习者而言,它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奠基、启蒙和解放的作用。因此,惟有科学的知识才具备人类的历史内涵和个体的生命意义,“就科学表达了人对知识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渴望来看,它确实是自为的。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望本质上要先于所有功利的考虑。因为降低到实用层面的知识将不再是知识的整体。”[10]37所以,大学传播知识,必须为知识而知识,知识自身即是目的,而非被利用的工具。整体性的知识不仅包括体现为人类探索结果的、静态的符号、理论,还包括知识生成的机制、方法论,以及知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形态、社会趋势等,这既是知识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知识属于人类和个体生命的性质所决定的。这样,传播知识的目的就不仅仅停留于获得和占有,成为知识的“书袋”,而是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绝对意志,在追问、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真理。
发现真理是大学教学传播知识的自然延伸,也是大学教学的独特魅力所在。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10]19传播知识的目的之所以在于求知的欲望和绝对意志,成为爱知识的人,就是因为有真理在召唤这些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求知人,他们代表着人类的探索意愿和真理情结。真理不是终极的,对大学教学而言,真理是一种力量和使命,它体现了人类理性、自由、道德的生命属性,在质疑、探索、推理、验证、创新的真理路途中,个体通过自我否定和超越,不断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阶段。而大学教学恰恰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共生的追问真理、超越真理的良性土壤,可以让真理之花在大学播种、生根、发芽、绽放。所以,发现真理以及发现真理所拥有的素养、环境是大学教学的应然追求。
(三)践行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
教学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个人视角分析,遵循独立、自由的精神是大学教学的自然之道,可以说,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大学教学的灵魂。大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强调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但是,“大学与社会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一方面,作为社会历史及其最高文化成就的保存者,大学似乎是滞后的;另一方面,它们又被看作领导者,在新的知识领域探险,进行技术改进,同时又是新奇的、令人不安的思想的温床。”[12]也就是说,无论是保守还是激进,大学只有信奉独立、自由的教学原则,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然,大学和社会同步,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尊贵和神圣,丧失大学之为大学的存在价值。所以,教学惟有独立、自由,大学才能为社会提供理性支撑、理想目标,确保社会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而社会也会为了继承、保留这一宁静、神圣的殿堂,而尊重、呵护独立、自由的大学教学。对个人而言,独立、自由的大学教学看似无用,实则内含物极必反的大用,关键是认识教学有用与否的视角问题。如果仅仅满足眼前的个人利益,独立、自由的教学确实是无用的、徒劳的;但是,如果站在整个人生和理想的层面反思,“我们就应该从根本上来讲,教育是无用的。它的无用性就是教育本身也无法估量的价值。”[13]即独立、自由教学的无用正是对功利性“有用”的超越,是无法预测和计量的有用,这也是大学教学的独特功能所在。
大学教学中的独立、自由精神具体表现在对知识、真理的探究、创新中,对权威、经验、习俗的批判、超越中,以及师生平等、互动的共生、建构中。大学所传播的知识、发现的真理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美好理想的追求,相对于个人的功利、社会的现实需要而言,是独立的、自为的;它摆脱了个人的算计和社会的束缚,因而是自由的。独立、自由的大学教学需要自觉地克服权威、经验、习俗的挑战,因为在传播知识和发现真理的教学过程中,权威、经验、习俗会以各种理由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和个人利益,阻碍、窒息大学教学中的独立、自由氛围和追求,因此,大学教学需要秉承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把权威、经验、习俗置于知识、真理的天平上,进行质疑、批判、反思、检验、改造,捍卫知识、真理的尊严。为此,大学师生必须摆脱权威、经验、习俗的束缚和控制,以忘我的姿态投入到传播知识、发现真理的教学过程中,“在这种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学习者,而学习者,虽然自己不觉得,也是一位教师――总的看来,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14]如此彼此忘掉自己角色的教学就是一种全身心贯注于知识和真理的境界,师生在平等、互动、共生的建构中教学相长。
三、超越“应试”的大学教学理念
基于大学教学的教育诉求,超越应试的大学教学应恪守学术性教学机理、对话性教学伦理和社会性教学内涵。
(一)学术性教学机理
大学教学与学术研究是内在统一的,彼此内含共生的发展机理。就学术而言,“研究本身就是通过方法来获取至今尚不为人所知的知识。知识如果得不到研究的培育,就会凋谢和枯萎。教学如果得不到研究的支持,也会丧失活力。”[15]学术和教学的生命在于对知识的追问和真理的探索,学术性理念可以确保大学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真理是开放的、多元的,以满足培养理性、自由、道德公民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术自身的研究也因教学的追问、探究而不断将问题深化、拓宽,并有意识地造就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一些学术巨匠往往是教学大师,反之亦然,民国时期很多大学老师的学术抗鼎之作就是其教学时的上课讲义,也说明了教学与学术的共生机理关系。
学术性教学追求理性、自由和道德的教育意蕴。在大学教学中,由于学术秉承质疑、追问、探索、检验、创新的逻辑,教学不再是封闭的单向灌输过程,而是一种理性熏陶、磨炼历程,其目的是引领学生成为理性、自由的生命体,所以,“研究性教学是立足于人的自由天性,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自由发展的教学。”[16]没有人的理性、自由,知识就会僵化,真理就会成为教条,大学教学就异化为生产机器的工厂。理性、自由的学术性教学还承载着大学存在和发展的道德操守,“通过坚持传播研究结果,大学同样地宣誓了智性美德:确认智识生活和学术生活的延续性,因为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一基础上成长的,又对它作出贡献。”[17]也就是说,学术性教学是为知识而知识、为研究而研究,在道德层面上,它承袭了大学教学的基本伦理――使个人和社会沿着理性、自由的轨道前行,减少、避免专制、奴性对人类社会的侵蚀,这是大学教学所承载的道德使命。
学术性教学要求大学教师摈弃应试教育的观念,以学术逻辑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中的知识应饱含大学老师的学术热情和追求,激发、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拓展教学的空间,深化知识的内涵和价值;真理在教学过程中与其说是学习结果,不如说是一种探究的方向和力量,借助真理的权威和神圣,养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人格,努力实现知识和人性的双重超越和更新。为此,问题、质疑、批判、探索、创新是学术性教学的主旋律,传播知识、发现真理的教学过程也是充满好奇、想象、探险的学术之旅。学术性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以及附着在知识中的人类文明和精神遗产,还有知识生成的方法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使之成为学习者、研究者,而非应试的机器。
(二)对话性教学伦理
学术是天下公器,在知识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对话理念是学术性教学遵循的基本伦理。在教学过程中,对话意味着自我表达、彼此理解、互动共生,其目的是对认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反思、探索和超越,进而寻求真理。对话表明人不仅对知识、真理充满敬畏和尊重,而且还生成平等、友爱、自由的对话者自身。因此,对话在教学中就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在和他人、知识、真理的伦理建构中生成人自身。对大学教学而言,对话伦理的教育意义在于,“它创设了人人平等的环境,所有的利益都受到了尊重,每个人的观点都受到了重视,并且把人视作服务的终极目标,而不是工具。”[18]对话成为教学的伦理机制在于摈弃了应试教学的预成论人性观,从生成、共生的人性假设出发,引导人性自觉、自主,创造人人平等、精神自由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教学伦理,自由、平等、共生的对话虽然表现为外在的表达、交流、讨论,却折射了人与人、人与文本的共生理念。这种共同的基础就在于从人类的生活视角构建大学教学,而非封闭于象牙塔内“坐而论道”。因此,“没有生活世界,也就没有交往行动,更没有达成理解的可能。”[19]面对知识和真理,每个人都是求知者和真理的献身者,世俗的权威、经验、功利是对话质疑、批判、检验、反思、超越的对象,通过对话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养成一种平等、包容、自由、共生的对话情怀和人格,将对话伦理浸润到人的血脉里。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大学人是开放的、自由的、高贵的。同样,在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文本面前,对话教学主张以求知的心态和追问真理的精神去解读文本,和历史对话、与先贤沟通,唤醒知识的活力,启迪人性的解放,推动人类社会向着真理的彼岸靠近。如此,大学教学就能摆脱应试的控制,传播知识和发现真理是大学教学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相反,人成为目的而非工具也就顺理成章。
(三)社会性教学内涵
无论是学术性教学机理还是对话性教学伦理,都要求象牙塔内的大学教学以社会性教学内涵为核心,而非简单地价值中立。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等相对主义论述在秉承独立自治的大学颇具迷惑性,拒绝普遍存在的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它消解了普遍意义上的价值权威,但因此有可能破坏公共生活,使公共生活变得不可能。”[20]而大学始终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公共领域,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大学教学所传播的知识、发现的真理是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而考量的,是反思历史、面向未来的,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急功近利,其受益对象是整个人类社会,而非具体的个人、团体。因此,站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长远视角分析,“大学教育是通过一种伟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目的。它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提高民族品位,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标,旨在充实并约束时代的思潮,旨在便利政治权利的利用和净化私人生活中的种种交往。”[21]一句话,大学教学是基于理性、自由、道德的力量和价值而受益于社会的每个方面,社会性内涵存在于大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不仅大学的教育性质要求教学彰显社会性内涵,而且知识、真理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折射了人类对历史的反思和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是社会性内涵的天然载体。任何知识、真理都不是简单的、抽象的符号组合,而是承载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追求,所以,知识、真理首先是人类的、社会的,然后才是专业的,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和人类意义决定了知识的力度和真理的价值,大学教学就是要通过传播知识和发现真理来挖掘其中的社会性内涵,造福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人类追求知识和探究真理本身也内含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期盼,“一般说来,对真理和求知价值的热爱就会重新表现为对培养这些价值的这类社会的热爱,服从求知标准就会被视为隐含着参加了一个承担为这些标准服务的文明义务的社会。”[22]这就表明,大学教学不仅承担着追求理性、自由、道德社会的重任,大学作为一个组织、群体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健全、美好、令人羡慕的社会。因此,社会性内涵就不只是大学教学中知识和真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大学教学的源泉,没有社会性意蕴,知识和真理就会萎缩、退化,失去大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
[2]雷丁斯,B.废墟中的大学[M]. 郭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鲍曼,Z.被围困的社会[M].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91.
[4]徐红,董泽芳.论高校教师角色适应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J].高校教育管理,2012(1):34―38.
[5]曹永国.一个必须慎思的教育话题:知识学习[J].现代大学教育,2012(2):29―33.
[6]怀特海,A.N.教育的目的[M]. 陆有铨,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3.
[7]马尔库塞,H.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
[8]卢克斯,S.个人主义:分析与批判[M].朱红文,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53.
[9]富里迪,F.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2.
[10]雅斯贝尔斯,K.大学之理念[M].丘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张翼星,我对通识教育的几点认识[J].现代大学教育,2012(3):1―5.
[12]肯尼迪,D.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29.
[13]科顿姆,D.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46.
[14]杜威,J.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5.
[15]希尔斯,E.教师的道与德[M].徐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16]辛继湘.自由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精神[J]. 高等教育研究,2009(9):62―67.
[17]帕利坎,J.大学理念重审:与纽曼对话[M].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7.
[18]斯特赖克,A.; 索尔蒂斯,J.F.教学伦理[M].洪成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5.
[19]刘志丹.交往如何可能:哈贝马斯普遍学语用学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12(1):34―39.
[20]曹清燕.一共识引领多样:价值多元背景下高校德育的使命[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66―169.
篇8
关键词:和谐思想政治 职工
和谐企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了发展的大势所向,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中心环节,是生命线,必须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新要求,注重不断探索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现出针对性和灵活性结合,为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
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依托。
1、用加快发展的环境,优化员工成长空间。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构建的和谐环境, 就是为了谋求最大的正效应。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而用发展的环境凝聚人心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企业只有通过加速发展,才能破解各种难题,缩小员工渴望成才与现实条件下的差异,才能满足员工展示自我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员工的同步发展中发挥最大效应。
2、用协调发展的环境,磁化员工不懈进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员工身处讲政治的环境,政治意识就会明显增强;身处公平竞争环境,就会主动挖掘自身潜力;身处团结和睦环境,就会感到心情舒畅身处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就会越干越有劲头。针对当前企业体制改革,不少员工既盼改革,又怕丢了位子;既盼薪酬改革,又怕降了工资既盼公平竞争,又怕风气不正;既盼走向市场,又怕难以存活。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员工的这些矛盾心理, 注重员工个体素质和企业群体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对此,一方面要协调好人员培训、人才开发中的矛盾,防止过去那种“重眼前使用,轻长远培育”、“重少数人‘充电’、轻多数人‘充值’”以及“优不送学”等现象的回归,构建和谐的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协调好社会矛盾和利益,针对员工由社会利益,尤其是体制改革后的利益落差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和对企业发展的诉求,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员工的思想情绪,解释认识上的疑惑,使员工对改革中的新情况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不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协调运行和均衡发展。
3、用全面发展的环境,强化员工素质立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既指个体又指群体;既涵盖人的数量,也涵盖人的素质。随着社会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愈加显现,员工队伍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成才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构建员工全面发展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应充分发挥“三大激励”的效能,为员工素质立身提供持续进取的动力。一是用真理的力量激励员工,努力增强说服力。通过理论武装、政治导向、思想免疫等,使员工在物质、精神追求中得到同化,成为一支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员工队伍。二是用目标的力量激励员工。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追求单一的目标。要积极推动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立体化,职业技能的市场化,从偏重当前的岗位能力,向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和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方向转变。三是用典型的力量激励员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对岗位成才、发展有功、爱岗敬业的人,不仅在精神上宣传到位,还要在物质上奖励到位,以此促进员工队伍在理论修养、思想道德、职业能力等诸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保证和谐
1、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营造和谐企业作为价值取向,必须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多点人性色彩。首先,要多点人文素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文明、体现员工智慧和素质的创造性活动,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鼓励人们
干事业、支持员工干成事业的企业环境。其次,要多点人文关怀。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和成就人统一起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的“零距离”,达到员工人生修养的“零缺陷”,有效实现个人与群体、员工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使思想政治作
营造融洽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人际环境。
2、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维护社会和企业的稳定,防范与及时化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既是当前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其特殊的功能,一方面,注意引导员工在确立个人愿景时,要充分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是一体的,个人与企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因素都处于互动之中,只有把个人的愿景融进企业的共同愿景,才能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力量,最终实现自己个人的愿景。另一方面,企业在确定共同愿景时,必须充分关注员工的个人愿景,鼓励员工发展个人的愿景,将组织的愿景化为个人愿景的延伸,通过坚持服务于员工,坚持全过程融入,使员工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愿景,从而为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建和谐企业的目标任务,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实事求是。面对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讲真话不回避、办实事不畏惧、求实效不搞空中楼阁,从重实际、求实效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地企业建成政通人和的精神家园。
三、坚持自我创新,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和谐
1、着重做好三个关系的协调。企业的前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科学地整合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与时代相适应、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的“合金”文化。当竞争无处不在,员工更加期盼有一个温馨的和谐企业。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以人为本”,还是企业文化推崇的“人性化管理、情感式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管理,都要求以诚信为原则,妥善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换位理解使上下级关系更加融洽,在和谐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断强化团队精神,促进员工把管理规范从“束缚”变为自然,从“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养成教育,保证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的有效落实。三是企业及员工与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加强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员工就是企业形象等行业道德教育。
2、在培育“三大文化”方面狠下功夫。一要精心培育“学习文化氛围,把员工的文化素质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视作企业决胜的法宝,积极倡导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和劳动方式,努力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技术构成和知识含量,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二要精心培育执行文化,教育员工充分认识事业成功的艰巨性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要获得成功, 就必须超越以往的模式、超越现成的经验,把工作任务的接受视作承诺,在兑现自己的承诺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决不找任何借口。三要精心培育创新文化,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通过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任务而异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使企业文化既充满科学精神的理性,又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温情,既富有历史的积淀,又不失时代的特色使全体员工都成为和谐社会的营造者和受益人。
篇9
〔论文摘要〕教育的伦理功能是指教育具有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教育具有规范和传承社会社会伦理道德功能;教育与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伦理功能研究的逻辑的起点,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方法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所谓教育伦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指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用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
第二,教育具有直接形成人的道德品格的功能,在教育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求知求真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而求真求实是人道德品格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道德教育对人的心灵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艺术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追求美的事物和美的心灵,同样给予人道德品格塑造。
第三,我们认为教育还具有规范社会伦理道德以及传承发扬优良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
教育伦理功能实现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
一、教育伦理功能的逻辑分析
第一,从人的生命角度看教育与道德的关系。我们认为教育和道德同样起源于人的产生,从其原.点上就注定教育与道德是不可分的,因此教育具有伦理功能是一种哲学上的必然而不是偶然。
关于教育源于生命的观点,不是我们的独创,在我们以前的教育前贤就有多方面的论述。
而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不能脱离人的需要而存在,更不能站在人类之外来教育人,对人发生影响”。而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命和生存的需要,只有在满足人生存和生命需要的塞础之上,教育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教育源于生命也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我们这样定义教育: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方式,所谓生存方式是人在空间的位置和在时间上的活动过程,人一生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任何活动过程都是人现实的生存方式,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源于人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一方面源于人类生成过程中的发展和需要而作为关系中的人,家庭关系中父母长者对子女或幼者的关爱,成为他们的血缘责任,他们本能的意识到幼者的生命,需要关爱才能成长或者是继续生存,而让生命延续足长者的本能血缘的责任,所以就最初的长者的教而言,就有了人伦关爱的道德意义,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讨论,这种原初的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伦理行为,也是我们说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伦理行为的立脚点,而终身教育的提出,是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最明白的注脚。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程。这是生命的时间性体现。在生存的这一意义上,终身教育是人之生存的必然。
从生命存在的意义上说教育与道德的原点是同一的。正是这样的原始起点决定了教育的伦理功能是一种客观必然而不是什么功利主义的追求。
第二,从教育与人的本质角度讨论教育的与伦理的关系。
关于人的本质林林总总,也可以说不胜枚举,但是我们还是站在的立场上,讨论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我们认为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人的需要”是人的核心本质;其次劳动是人实现其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人的需要本质实现的必然过程;再次,社会是人实现人需要的先决条件,而教育则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之所以这样说我们有三个理由:第一,人的需要作为人的最为基本的本质,具有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自然性的需要,如果腹的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通过劳动而生产这些需要的资料。另一方面,“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有引起新的需要”。我认为这新的需要中满足需要的工具,就是指实现人本质的手段劳动;第二,劳动作为满足人需要的手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人自然性需要的手段,也可以说肉体需要的手段;一是劳动作为手段的过程也是人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所谓满足精神需要的过程,指的是人有目的的生产,而这种目的性就是人的精神需要。第三,社会是人实现其本质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社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而人的需要即人本质就只能是在社会性存在的前提之下而实现,所以我认为,社会是实现人本质的先决条件。而教育则是对人本质力量的一种肯定或者说教育是人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
由此我们认为在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既是满足人需要的一种手段,又是人创造的过程。作为满足人自身需要的手段,教育实现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形成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因此是人存在的方式,如同社会本身一样,既是人实现其本质的的条件,也人生存的一种方式,从满足人的需要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伦理功能的原点是实现人的本质,因此教育伦理功能从其实质上说是与人实现其本质力量相关联的,因此教育伦理功能是一种必然性的存在,而不是我们强加给教育的一种内涵。
第三,从教育的本质上讨论教育的伦理功能。
关于教育的本质前人有众多论述。我们认为,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不能脱离教育而生存,首先,教育是基于人生存的一种活动,而这种生存活动本身是以人的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即教育不仅是人生长的过程,而且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正如以上我们讨论人的本质时所做的论证,教育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一方面教育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一方面是人实现自己需要的一种手段。费尔巴哈在他的《幸福论》中指出:生命本身即是幸福,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而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所谓幸福就是好的生活,而好的生活应该是善的生活,因为一般我们在说好的时候总是意味着这是对人是有益的,对人有益处的生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而教育正是给人带来益处的活动,所以幸福生活作为教育的目的,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教育作为人的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教育作为人生活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命价值,这种价值作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应该是善的、是道德的,即也是幸福的。
其次,教育是社会源源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没有人,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而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本身就内含着实现人的再生产,因为只有人的再生产才可以使人生存活动继续发展,而这个再生产决不是在原始意义上的人的生产,而是产生符合这个时代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一种高素质人的再生产。这个再生产的任务只有通过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相应发挥,才能从根本提升人的素质,也才能使物质社会的再生产真正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物质再生产间接的却又是根本的推动力,没有人接受充分的教育为前提,要实现物质的扩大再生产是不可能的。显然,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也就是体现在把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自然人的劳动技能,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培养自然人的社会属性,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就前者而言,通过教育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加工训练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培养成以科学知识形态为特征的劳动力,增加了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成分,提高劳动效率,这既是社会利益总量的增加,也是个体生存条件的变化。教育不是单纯地造就生产机器,而是通过教育,人在社会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社会也最终成为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也是教育追求的最终极伦理目标;
由此以证,离开人的生存活动,离开人的生命发展,教育没有意义。而人的发展需要又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满足人发展的更高需要,需要一满足一新需要一再满足一新需要一;正是这种需要满足的无限循环的运动,决定了教育从人本质的实现的根本问题上,是具有伦理功能的,而教育的伦理功能只能是满足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再次,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以培育人的伦理精神为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不仅仅肇始于人的生命,而且以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至善为追求目标,在教育的作用下,人的生命力量得到了延伸,教育使人成其为人,这正是教育最为本质的伦理精神,也是教育伦理功能之必然性的存在。
综上所述,教育伦理功能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满足人的生存本质,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因此教育的伦理功能只能是满足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育是否增减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
二、教育伦理功能的方法和实现途径
教育作用于人、作用于社会的伦理功能是通过教育实践实现的。而教育对人的本体作用首先是通过对知识文化的承传,作用于社会的人,而人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服务与社会创造新的文化知识,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教育的伦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知识丈化传递的这一基本的方法。
就教育文化传承功能而言,也是教育伦理精神的着眼点。文化传承意味着文化共享,所谓文化共享就是让人分享人类全部的智慧和文化财富,当然包括人类的道德理想和追求,这是教育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伦理精神的特性。
就社会群体而言,千差万别,教育对千差万别的人作用也就千人千面;就教育活动而言也是百种千宗,不同教育活动时形态各异的群体,其纷呈的作用也就意料之中。但无外乎,是在个人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上体现其教育伦理功能的共性精神。
人的生存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对人来说,人活着首先要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员,这就是人的社会化,也可以说足成人过程,这是人自身的需求。教育由于对人进行了文化传递,人通过知识和文化的学习,从而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教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满足人自身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人的需求。这是因为人在成人的过程中通过知识文化的学习,也逐步的具备了谋生的本领,时人来说人生存有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获得了增加;对社会来说,社会增加了一个有用之才,获得了一个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也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这便是教育通过文化知识传承实现其教育伦理功能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了社会时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人自身生存的需求,这就是教育伦理在人与社会需求上的共性精神。
从另外的角度讲,人的社会化过程并不因为儿童时期结束,成人阶段的开始而结束,它在人整个一生都在进行,当人成熟后,会获得新的角色和地位,由为人子女,变成为人父母,由为人父母,变成为人祖父母,于是家庭伦理教育有了新的内容,人们又继续学习、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学习教育不仅从空间上伴随着人的各种生活方式,而且从时间上伴随人的一生,从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说,就是一生都将获得教育给予他们的利益,也就是教育善、教育伦理功能在不同层次上的实现。
篇10
[关键词]儒学;群体本位;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3-0092-06
绵延5000多年的儒学承古萌新,坚持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宽厚仁爱、诚实守信和厚德载物,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在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种价值观并存冲突的信息社会,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忽视儒学传统文化的学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滋长,出现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弘扬儒学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一、儒学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儒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塑造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文化渊源。儒学坚持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注重个体和群体的和谐统一。儒学在强调群体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注重加强沟通理解,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儒学坚持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儒学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持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在尊重个体差异性和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进群体利益,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实现群体功能的最优化,发挥群体对个体健康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儒家的义利观集中表现为:义先于利,义以为上,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和以义制利的思想。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近年来,随着社会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大学生在义利关系上产生了很大的迷茫。他们在观念上认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在行动上则遵循利益为上的行动哲学。有选择地吸收儒家关于以义取利的思想,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义利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与借鉴,使大学生在义与利之间,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做到科学平衡。”[1]儒学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同时,十分注重增进群体利益,在协调个体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群体的和谐统一和最大效能,引导人们以群体利益为重,妥善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促进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儒学倡导“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构建和谐关系
儒学倡导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因材施教,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主张,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儒学主张在道德思想上“和而不同”,在人际关系上“群而不党”,强调道德心理的正义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道德践履,提高道德境界。儒学注重加强师生的道德践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团结和睦,和而不同,坚持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注重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儒学倡导师生谦逊有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协作,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注重维持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增进群体和社会的利益。“儒家群己观既不同于无视个体价值的极端的整体主义,也不同于排斥群体的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遵循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自我实现与社会进步协调统一的致思路数。群己合一是儒家群己关系的最终归宿,个人在群体中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群体又是以个体实现成人目标、有独立的人格和意志作为前提与基础的,个体是存在于群体中的个体,群体是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二者又相互为用,个体以群体为存在前提和价值导向,内在地具有向社会群体转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群体的存在以个体的存在为基础,并以个体的协调为其和谐的前提,个体与群体的内在统一是必然的。”[2]44-45 儒学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认为个体与群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注重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关系,追求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增进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发挥导向作用。
“儒家文化崇尚的和谐,包括宇宙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分别涉及宇宙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关系三个层次。宇宙和谐是指世间万物虽有差别,但各循其道,和谐互补,协调共进,实现一种‘太和’境界。天人和谐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必须适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人际和谐是尊卑差别的个人须心志相通,和衷共济,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和谐精神的核心是具有差别性的事物、社会和个人应保持个性和群体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寻求进步与发展。”[3]32-33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个人境遇、风俗习惯和信仰状况不同,个体差异显著,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相得益彰,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既要追求集体利益,又要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尊重个体差异性,在为集体作贡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协调发展。大学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宽容的心态,自信诚恳,关爱他人,追求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宇宙和谐,构建和谐关系,提高人生境界。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儒学元素的缺失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