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知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云计算知识体系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实际应用;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这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52年,约翰・麦卡锡在接触了“自动机”这种模拟生物生长的程序后,这种自动程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在头脑中勾画出了“人工智能”这一形象,直到四年后人工智能这一词出现。

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融合了心理学、语言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具有非常综合性的特征,也是当代科学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让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作用,来完成人类较难完成的困难和复杂的工作,减少人进行危险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危险性、复杂性工作的工作效率,这种具有人类智能的新的计算机功能被称之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同于自然智能和人类智能,能够根据命令者的指令,通过一系列复杂系统来模拟人类智慧完成工作,是一项能够运用到各种学科中的实际性技术,需要结合多种学科原理,其中最重要的学科是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从原来简单的数值计算慢慢转化为对知识原理的处理,这就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内容。人工智能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不仅能够及时处理局部信息,更能够从整体出发,及时掌握和了解全局状况,并对信息和问题进行追踪了解,对使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除此以外,人工智能能够有效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这主要因为人工智能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将相关运算程序进行记忆,模拟人类活动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程度,还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旖数据和信息存储其中,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得到更加准确和科学的高级信息,这是人工进行管理较难做到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水平。

总的说来,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第一,面对不可知和不确定的问题,人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计算和对模糊信息的把握,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未知问题;第二,能够与人类顺利开展合作;第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记忆,并具有推理能力和解释能力,这种对新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充分应用于网络管理方面,提高网络管理的层次性和管理水平,促进网络运行的速度加快;第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准确解决非线性问题;第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对非常复杂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时,能够对算法进行控制并一次性找出最优解决方法,摒弃了传统进行多次和多方面的计算过程,减少了计算机运行消耗的资源,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网络漏洞和信息安全威胁着用户的个人数据隐私和财产安全。为了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通常会使用网络监视和网络控制两大技术进行网络信息管理,但这两种技术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例如要快速、实时的获得信息,及时解决处理问题,但是网络信息具有跳跃性和不连续性的特征,信息的传输也没有什么规律,早期对数据的分析只能够进行一种逻辑化的计算,不能够准确判断数据信息是否准确,所以在进行信息筛选工作时,效率比较低,筛选出的信息也不全都是真实的,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迈向智能化。

为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更加深刻和广泛,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信息管理,减少网络犯罪和黑客入侵、网络谣言散播,就必须要求计算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处理能力,不具有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不能够准确判断违法信息是否侵犯了使用者的信息安全,无法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为了完善对数据的筛选和判断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即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网络管理机制和防御体系,从而能够及时、高效的采取各种措施维护使用者的网络信息安全。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实际应用

(一)在网络安全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运用十分广泛,总的来说主要运用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化防火墙系统,这种系统与其他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运用人工智能中的识别技术,这包括计算机对信息的记忆和整合,进行概率统计从而做出判断,对数据信息采取处理方法,降低了一般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的大量计算环节,明显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效率,能够实时、快速的发现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入侵行为,及时限制非法访问,拦截下具有病毒的信息或者钓鱼网站,这种智能化防火墙系统能够比一般的防火墙软件提供更好的安全服务功能,高效地处理了拒绝服务共计问题,能够防止病毒扩散和黑客入侵。第二,是在入侵检测方面充分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这是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也是防火墙技术最核心的内容,通过监控对网络系统的入侵行为,保证系统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它的工作原理是对手机的信息进行选择,再将信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终进行信息处理并生成数据报告,向使用者报告当前网络信息的安全状况,人工智能在当前一般运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专家系统和模糊识别系统的入侵检测工作,保证网络系统不受侵犯;第三,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对垃圾邮件的防御体系中,由于目前垃圾邮件经常会骚扰计算机用户,产生大量垃圾信息并包含病毒和钓鱼网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防护垃圾邮件具有重要的安全作用,能够对使用者的邮箱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受到的邮件进行安全扫描并进行分类,自动辨别出是否是垃圾邮件,如果计算分析出是垃圾邮件,自动进行删除或者阻拦邮件进入用户邮箱,并对使用者进行提醒,这样就有效的阻挡了有害信息和病毒文件,保证了整个邮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在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基于目前电信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管理也迈向了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充分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职工智能技术,根据人工智能建立的专家知识库和优化整合的信息资料库,模拟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完成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综合管理。由于网络中的信息变化具有非常快速的特点,信息数据也是瞬息万变,这使得在原来的人工网络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管理问题,不能够应对具有动态性的网络,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对网络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和管理,在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人工智能理论,在信息系统实际管理中充分运用,通过专家系统决策这种智能计算机程序,将某领域所有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进行整合和记忆,在总结归纳后形成一套人工智能分析体系,从而对网络信息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专家经验进行处理和解决,并模拟人类专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系统评价和网络管理的错综复杂的工作。

(三)Agent技术的实际运用

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运用Agent技术对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和知识资料库,通过各部分的通讯和解释推理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使用者命令的任漳勘辏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用于使用者的自定义信息搜索,自动在网络中搜寻相关信息和资料库,并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存储在制定文件夹中,具有非常高的智能性和人性化,为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运用Agent技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和搜索记录对使用者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模拟出使用者要搜寻的可能性数据,将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节省使用者的搜索时间,提高搜索成本,这种技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浏览购物网站时,Agent技术会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分析计算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从而推荐出消费者有可能购买的商品,这种技术还充分运用于邮件归纳和会议筹划中,为使用者的生活带来便利。

(四)智能家居系统的实际运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智能家居这一方面,例如智能扫地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诊疗机器人、智能空调、智能化控制门窗闭合、浴室中智能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运用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得以在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发挥作用,拓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渠道。

(五)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在企业管理中,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对企业进行高效、可靠、安全的管理,有利于企业上下传达相关信息和资料,节省较多的人力计算和成本消耗,避免出现投入较多但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局面,使企业的管理系统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校,引领企业向着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并且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尤其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评价、网络信息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人民生活中日益处于重要地位,在将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深刻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会更加有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镇宇,试析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问题[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70

[2]纪鸿旭,李璐,探讨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188

篇2

关键词: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课程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这个目标,其教学实施应着重体现出以下两个差异性:

(1) 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和计算机学科领域间专业设置的差异性,这个差异应能够很好地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工程硕士课程和软件学院本科课程的差异性,这个差异应能够很好地体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目前国内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科和传统的计算机科学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差异还不显著,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中甚至部分课程只是本科阶段的重复。虽然大都开始强调学生的软件项目实践,但普遍缺乏过程管理。本文在对IEEE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提出了实现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方案。

2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2004版SWEBOK将整个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为11个知识领域(Knowledge Area,KA),其中前5个知识领域是按软件开发的生命期诸阶段排列的,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后6个知识领域是软件开发中的支撑性或者辅的方面,可能覆盖软件开发的多个阶段,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与方法、软件质量、相关学科知识领域。这些知识领域SWEBOK并没有重新系统规定,而是直接套用已经成型的各领域知识体系,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叠和不匹配。

在SWEBOK的基础上,IEEE与ACM又共同拟定了CCSE。其中的核心部分是软件工程教育知识(SEEK)。SEEK由十个知识领域组成,包括:计算机基础(CMP)、数学和工程学基础(FND)、职业实践(PRF)、软件建模与分析(MAA)、软件设计(DES)、软件验证(VAV)、软件演化(EVL)、软件过程(PRO)、软件质量(QUA)、软件管理(MGT)。

可以看出,SEEK和SWEBOK基本内容是相近的。总的来说,二者都是包含了软件工程核心类的知识领域、基础类或前导类的知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论文很多,如翁敬农、刘云等在软件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与规划中提出了“一个目标”、“两种途径”、“三大环节”、以及“四级台阶”的具体步骤。王移芝、林艳琴提出基于“两段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谢芳清、闫大顺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王浩、胡学钢等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研究与建设。王志英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提出实践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并以此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董玮、邱建华等以专业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为例给出了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然而目前还没有检索到专门研究软件学院工程硕士教学改革的论文。无论是从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区别,还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来看,针对软件学院工程硕士的教学改革研究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是迫切的。

4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我们以IEEE SWEBOK和CC2004SE的知识体系为主体,结合中国软件产业以及本院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作为我院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实施的依据。以SEEK为基础,我们对软件工程的课程设置进行规划。整个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导论性课程、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和其他课程。如图1所示,该知识体系定义了7个知识体系子类。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和工程学基础属于导论性课程、其他课程包含了职业实践、领域课程、软件工具、工程实践等四个子类。

其中计算机基础定义了软件工程作为计算学科所必需包含的计算科学基础以支持软件产品的设计与建设;数学与工程学基础提供了软件产品获得所需属性的理论和科学基础;职业实践则聚焦于软件工程师以职业行为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所必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应该包含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领域;领域课程包含了对于某个特定领域软件工程师应该接受的特定教育或经验;软件工具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当前主流工具与软件产品等;工程实践则是学生使用所学到的知识从事实际开发活动,提供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工程硕士来说,大部分同学经过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机基础以及数学与工程学基础,因此目前其课程体系建设如图2所示,重点是完成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并结合IT界的最新技术趋势设计相关领域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如何设计软件工程的核心课程,并指导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软件工具,强化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5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建设

对于如何设计软件工程的核心课程,我们的主要思路是打破原先各子知识体系间的界线,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引入课程组的概念,实现一个完整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整个开放式学习体系包含三个部分:

(1) 设计课程组:在理论环节采用课程组的概念,集中讲授较高层次的、符合硕士生水平的软件工程的某些重要环节;

(2) 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或LBD)理念,由指导教师讲述软件工具的具体操作过程,同学实际动手学习;

(3) 强化工程实践:在工程实践中由学生自主选题,并将LBD中讲述的工具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贯穿使用。

5.1设计 课程组

目前我院开设的高级软件工程和本科的软件工程课程内容并没有太大差别,对于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面面俱到,但又都比较浅显,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设计了软件工程课程组的理念,初步设计了以下课程:

(1)“软件开发管理”(Manag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2)“软件系统架构”(Architectures for Software Systems)

第一门课程主要针对以后立志从事软件工程管理方向的同学,课程针对IT项目集中阐述如何实现风险、资金、工期等各方面的管理;第二门课程主要针对以后立志从事软件高级开发方向的同学,课程主要讲述复杂软件系统架构层上的设计,介绍目前通用的软件系统结构、设计技术以及实现这些结构的模型、表述方法等。这两门课程对于软件工程硕士应该至少必修一门。除了这两门课程,其他软件工程类的课程包括了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语言类课程如J2EE、.NET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

5.2开设实践教学

针对该课程组,我们开设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做中学理念,由指导教师(可以由助教担任)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选用具体工具讲述如何使用该工具完成项目开发的某具体环节,工具涵盖了项目管理、架构设计文档化以及测试等软件项目开发的主要方面。

对于软件工具的选择,有两种思路。一种方法是对软件工程的不同环节分别选择不同工具,例如项目管理选Project、开发文档化选Rational、测试再选别的工具这样来做,但结构分散,不利于整体化考虑。另一种是采用套件,完成项目开发全程的所有操作,目前我们选择了两种套件,一是微软的VSTS,该套件和微软的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绑定,适合学习.net开发框架的同学;另一种是IBM的RSA,该套件和Eclipse开发平台绑定,适合选择开源J2EE开发框架的同学。

5.3强化工程实践

大多数的软件学院目前都开设了专门的工程实践环节,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将工程实践环节也纳入到开放式学习体系中,以前面所说的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来指导学生更好地高质量完成整个工程实践。

从教学方法上,工程实践应尽可能地贴近现实项目,除了常见的软件工程文档,我们还要求学生提交过程管理类文档(软件开发合同、会议记录、工作日程记录、合同执行报告:财务报告和开发过程报告、个人总结、小组总结等)。

从技术上,学生可以自由选题,也可参考工程实践题库中的选题。选题涉及所有领域课程包含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采用实践教学环节中介绍的工具全程介入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学院设立专门的工程实践网站提供学生选题及交流,以及指导教师的监督。

从教学形式上,则注重如何实现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核心能力分析与培养,要求学生运用职业实践子知识体系中的相应内容,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通过学生的开题演讲、采用各种工具完成相应的项目文档、结题答辩等环节来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从实践效果评价上,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成绩考核方法、管理考核信息、分析考核结果、评价教学质量等措施,实现完整的考核体系。

6结论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学科教育与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方面有着事实上的矛盾。软件学院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确、课程实验师资不足、实验教学内容质量不高、实验指导和管理落后等问题。根据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在充分调研IEEE SWEBOK和CC2004SE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软件学院的工程硕士,我们提出了软件工程硕士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设,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工程实践,引入课程组的概念,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

[1]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EB/OL]. [2004-08-25]. /ccse/SE2004Volume.pdf.

[2] 翁敬农,刘云. 北航软件学院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1).

[3] 王移芝,林艳琴.“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实践教学,2008(8).

[4] 谢芳清,闫大顺. 计算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8(9).

[5] 王浩,胡学钢,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7(11).

篇3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大量开放教学资源,包括国内综合网站如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爱课程等;门户网站公开课如网易公开课等;综合资讯类学习资源如TED-Ed等。天津中医药大学拥有六个学科的国家级精品课:针灸学国家精品课、方剂学国家精品课、中医儿科学国家精品课、中医内科学国家精品课、中药学国家精品课和临床实训国家精品课。但是如此丰富的开放教学资源却基本没有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如何有效利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效评价、快速迁移的学习需求呢?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医学教育资源。首先要将目前建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加以引导利用,确保学生有目的成体系的进行学习使用。教师可以将开放教育资源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还可以针对知识的结构体系对课堂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延伸,向学习者进行推广,使其在课堂学习之余,进行拓展性学习,深化课堂教学。其次要积极探索和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开放教育资源。例如不少创新型教师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在课堂中通过答疑、协作、展示等多种学习模式进行知识的操练和应用,使学习者充分了解学习内容的来源,所学知识内容如何应用,充分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

(二)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个人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当前学习的知识和未来的知识应用,大多数偏向于常识性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学习的发生除了个人的知识建构之外,还包括社会性、互动性的知识进行内化,通过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信息,对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构建新的个人知识体系。尤其是身处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学习者应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其有效迁移到工作场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高等医学教育中需要为学生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使学习者准确便捷获取知识的同时,传授其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有助于终身学习。

二、智能终端技术为高等医学教育提供的新教学模式

智能终端技术日新月异,移动终端阅读、虚拟现实技术等发展迅猛,这些新媒体带来课程呈现方式的变革,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形成环境和建构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个人学习环境的生态系统,接下来将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学科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学仿真技术———增强真实学习环境人机交互新方式。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进行优化,例如进行教学的医学专家教师可以通过虚拟眼镜观察患者,通过使用者观察点和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的定位相结合,记录患者症状并分析病因病机,对诊断过程和治疗过程进行一步一步的介绍,展示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具有实时交互性。学习者可以清楚看到真实学习环境中如何观察分析诊断,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清晰了解他将如何实现知识获取和迁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构建能够迅速迁移的知识体系,实现完美的人机交互。

(二)医学虚拟技术———基于游戏的学习。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制造逼真的人工模拟环境,并能有效的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感知系统行为的高级的人机交互技术[2]。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医学教育中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具有非常好的呈现效果,例如对于解剖模拟训练、针灸疗法等。在此基础上,加入基于游戏的学习理念,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游戏关卡、通关秘籍等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锻炼学习者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其合作能力。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物联网 高职教育

随着总理在2009年提出“感知中国”,并在无锡设立物联网研究院,将物联网产业列为我国的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产业开始进入我们平常人家的视线,从这时开始我国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关注程度大大超越了其他各国,各行各业在积极做准备,希望能在即将来临的物联网时代掌握更大的主动性,高等学校也对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将其引入到自身中。

一、物联网教育现状

在物联网教育中,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都有其对应的物联网专业的,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上,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有对应的物联网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在这个层次上学生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校的硬件设备上也比较齐全,他们的研究和教育都集中在物联网的三大核心技术上,且更倾向技术的攻关;在高职和专科教育层次上,从教育的性质上就决定了其与前两者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定向是就业,也就是工作岗位,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从而能够更好地就业。所以高职物联网专业教育更偏向于实用性、职业性,这一层次上的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时间都比较短,且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

二、物联网专业的技术架构支撑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感知识别技术(如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能够包含世界实物的“物品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相互的交流,其实质是利用感知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从技术架构上可分为三层,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的这种三层架构及其组成决定了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物联网产业中包含的技术性的层面有电子器件技术、硬件设计、数据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及组装、软件设计等多方面知识,所以可以看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想在高职教育科阶段深入学习所有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对物联网专业的知识架构进行合理的建构是很有必要的。从行业需求企业招聘岗位来看,现在人才有缺口,许多企业急需中高级技术人才,需要对物联网的某个方面有比较熟练的的技术能力和专业功底,所以高职教育阶段物联网专业课程不应片面的追求知识的广度,而应该在某一技术方面基础注重知识的厚度,让受教育者能有熟练的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物联网专业信息类课程改革--以我院物联网专业为例

目前全国高职物联网专业开设的情况基本有二类:其一,开设新的物联网专业,个别有实力和条件的学校还有物联网学院,所有的教学资源为新建,师资也是新的,培养目标可以为多个,比如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或物联网产品技术员等;其二,由原有的专业开设新的专业方向,而这些原有专业都在物联网的三层技术中尤其一定的优势,如网络通信专业、软件开发专业等,这些专业要么属于电子信息系,要么属于信息工程系或计算机系,但其培养目标都会和原有专业有结合点,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要是物联网的应用程序开发、物联网的网络组建与维护;电子相关专业的就是物联网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开发等。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是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小型无线网络和云计算(云处理)的,其知识层面涵盖了通讯网络、单片机及传感器应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开发、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其知识领域的跨度非常广,任何一个专业都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的教学时间内将这么多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以对于高职物联网专业的专业目标如何确定,是物联网专业的首要任务,由于其相关知识多,我们如何选择,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

我院的物联网专业就是以我院信息工程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基础开设的专业方向,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括了若干个专业方向,我院的物联网技术方向为新开方向从物联网的三层技术架构中我们对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在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岗位需求调研,针对我院和我专业的实际情况,明确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为我院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下面具体以我院物联网专业为例说明。

(一)高职物联网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要求

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作为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的软件开发类课程,同时要求有一定的硬件编程能力,其对应的岗位群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应用程序研发和调试人员、智能终端研发和调试人员,岗位要求学生在软件开发的知识学习和实际应用中锻炼能力,其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四个方面:

(1)通过技能训练,了解通信协议分概念,理解通信相关原理,能熟练的编写程序从zigbee协调器中读取数据,能够进行zigbee节点的调试;

(2)能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数据的分析,并能够编写代码,进行zigbee协调器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3)能正确创建物联网应用程序的后台处理程序和后台管理程序,能独立完成故障初查和故障判断;

(4)能进行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开发,能建立和谐的人际交互界面,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2.素质目标主要体现五个方面:

(1)工作踏实,做事有耐心;

(2)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3)具有良好的软件编写规范;

(4)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沟通意识;

(二)对物联网专业信息类课程建设的思考

1.明确专业知识体系

软件开发类课程是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有力地提高学生通信传输的理解,数据采集的方法掌握,后台管理程序、后台程序分析、维护、设计的能力,为将来课程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应该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下,让学生在实训中加深理论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强调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分析与应用设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2.注意课程的发展与整合

在构建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因为其知识体系的跨领域特点,所以专业应该要加强专业间的交流合作,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行业特点,对课程进行整合并注重课程的发展性和前瞻性。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应该综合物联网的目标岗位群的要求和职责,合理制定,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

3.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

当前的高职教学上主要使用项目教学法,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重视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程序开发中的应用,来构建项目内容。对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项目的典型性和知识的覆盖面。物联网的后台应用程序和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程序是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中的重点,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智能化的产品越来越向往,课程以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月球探险车的设计和实践为例组织教学。项目式教学通过任课老师的讲授指导,在通过小组和个人的项目实施,通过实施过程中的同学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对物联网专业信息类课程建设的建议

(1)软件开发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层中的重要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作为一个较新的产业和技术其运用的技术都是比较新的,其知识相关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物联网的数据传输其主要Wi―Fi、ZigBee和3G等无线网络,它们之间相关协议的知识,如何与后系等;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如何通过人机界面监控和控制物联网节点设备,都是比较新的技术,同时其程序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软件开发,有比较多的硬件控制,这些技术更新快,在我们的课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

(2)发挥优势,结合实际构建课程体系

应当发挥学院优势,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课程体系。

以我院为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信息类专业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专业,各专业由于客观原因有一定差别。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如何实现师资、设备专业群辐射、共享是一个重要课题。比如物联网专业的无线传输课程可以共享给计算机网络专业,最终形成专业知识体系的知识和师资共享。

(3)将相关课程模块化个性化教学

因物联网的知识复合度高,单一的将某一方面的知识作为一门单一的课程教学较难进行物联网的项目组织为教学,所以课程体系上不便于将知识以课程的方式呈现,我们采用模块的方式将课程进行组织,比如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有一个节点编程模块,其中用的知识有c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多个知识,但作为一个单一的课程无法将这几个知识同时包括,所以我们不采用课程呈现知识,而用模块,有任课教师根据项目内容组织教学内容。

四、结语

随着物联网硬件设计的模块化,物联网的设计和开发更多的体现在其应用程序的开发上,物联网信息类课程的建设需要工学结合,通过项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所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所需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才能满足需求。

参考文献:

[1]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2,2(1)

篇5

关键词:数学概念;引入概念;形成概念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是对一定数量事实和现象间接的概括反映,它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要使小学生掌握它,必须首先让小学生了解其反映的实际内容。而新概念的形成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不是孤立进行的。新概念所反映的内容一般说来学生不会是一无所知的,有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的,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

1.通过直观,引入概念

例如:讲“直线”概念时,将一根绳子拉紧成一条直线,让学生直观获得“直”的特征,教师把拉紧绳子的两手不断向两端移动,从而使学生认识直线“无限长”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领悟到“直线”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

2.以旧带新,引入概念

当新概念与旧概念联系十分紧密时,可以从旧概念类比或加以引申、推导。当新概念与旧概念和旧知识本质相同,形式上相异时,可以类比的方法引入。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之后,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将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的加减法当中去,使学生很快掌握其计算方法。

3.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不便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而通过计算能揭示数与形的本质属性时,可以从计算引入这些数学概念。如,“商不变”规律,“循环小数”“圆周率”等概念都是这样引入的。

二、概念的形成

所谓概念的形成,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些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去感知、去发现,逐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

1.揭示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向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多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运用小学生喜欢的图片、模型、幻灯、实物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学生能看看、听听、摸摸、做做,丰富其感性认识。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更应如此。例如,一年级学生获得“8”这个数的概念,教师列举8个同学、8个班、8棵树、8本书,让学生拍手数数能用8表示的一个或一类事物让学生感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这些事物的表象,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事物虽种类繁多,但它们的数量都是8。这样让学生形成8的基数概念。

再例如,分数中单位“1”和“分数单位”是两个关键的辅助概念。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的“单位1”作为一个整体,一份或者几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一份就是“分数单位”。其实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明确概念

帮助学生明确概念,揭示概念本质属性。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时,首先叫学生用纸板做一个圆的模型,要求学生用手摸一摸。沿着圆周摸一摸,突出一个“边”字,使学生领会圆周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再伸开手掌对圆表面抚摸一遍,突出“平面”二字,使学生领会圆的面积是指曲线内部平面的大小。然后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的图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指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样通过感知与操作结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逐步使学生从实物直观到图形直观,促使学生形成具体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明确圆的概念。

对于容易混淆的一些相近概念,应当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例如,整除与除尽、倍数与公倍数、质数与互质数等,教学时设计一些练习,结合概念的定义进行分析比较,阐明它们之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概念。

3.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理解概念,应贯穿于概念教学的始终。抓对感性材料的归纳概括,促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说明概念时,要把握关键字词的意思,强化对组成新概念的基础概念的理解和重点词的理解。例如,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时就应突出对“表面”“平面”等基础概念的理解。运用变式,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中的变式是指变换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形式,使概念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例如,梯形,让学生认识形态各异、方位不同的梯形。再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都可以利用变式使它的本质属性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陈开勋,鞠锡田.谈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6(35).

篇6

关键词 :软件人才培养;教学规律;培养模式;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软件技术类专业是指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以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管理等为主要专业定位,或是在此基础上的专业领域软件开发专业(例如游戏软件开发方向等)。近年来,在计算机教育方面,软件开发类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规模上,随着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立,全国各地也办了类似的旨在培养应用型软件高级人才的软件学院。然而,目前不容乐观的是,软件人才的培养从数量上说似乎已经满足了软件行业的需要,甚至已经有些过剩,但是从软件企业传来的信息确是软件企业“不招应届毕业生”、大量软件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个一个侧面反映了软件类人才培养,还没有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的人才的合格率还太低。

目前,软件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个热点,特别是教育部批准举办的35所软件学院都在教学改革上做出了很大成绩。然而,大多教学研究都停留在实践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等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对于软件教育的规律是什么?软件类专业与其他传统学科有什么区别?研究者大都没有给出系统的结论。

目前,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趋势:

(1) 机制创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各地方的软件学院都对软件学院教学计划的制定给予了较大的自由度。办学收费标准也较高,使得软件学院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之普通院系优越,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质量。文献[1-2]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 实践环节改革。普遍把到企业实习看作是提高人才能力的好办法。实际上一些重点院校的学生本身素质和能力就较高,直接到企业实习效果较好,而大量普通院校的学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实际效果并不太好。文献[3-4]分别研究了这方面的改革情况。

(3) 本科教育职业化。把本科教育完全改造成技术培训,完全扔掉本科教育基本培养规格。应该说把软件人才培养向职业培训转化是对原来普通本科教育的一个极端化改革,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软件人才培养规律作指导,这种改革势必会造成软件人才理论不扎实、后劲不足,所以,需要在对软件人才培养规律的清晰认识基础上进行改革。

本文分析了软件专业与传统专业的区别,指出了软件专业与传统学科,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件类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软件专业知识体系、能力提高模式与传统学科的比较

专业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二是解决学科问题能力的提高。图1表示了学生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提高和知识能力提高示意图。

图1中虚线表示传统学科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提高在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实线是软件技术类专业的情况。

在学科领域中,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工程化设计、计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学生知识提高的过程与能力提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大学教育单从学科能力提高方面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封闭的过程,也就是没有学专业课之前,几乎无法使用专业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就是说,解决专业问题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从学习专业课开始的。但是,由于传统学科的设计、计算等都已经比较成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差别不大,所以在学科基础课学好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使专业技术能力有比较大的提升。

软件类专业则不同。一方面,即使没有雄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可以学会基本的开发技术(专业技术),但是其开发能力、水平的提高,必须在继续学习专业理论且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其提高是缓慢的。可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入学一年级就可以直接接触专业方法(即编程),具有初步的能力,然后随着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质量。也即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

2对软件学科教学体系的新认识

传统专业知识体系一般可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方法。例如针对自动化专业,其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工程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专业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二是具体的控制电路及设备的选择或实现技术。这个体系的特点是,专业技术课的学习依赖于自然学科基础(如数学)。专业课的学习依赖于专业基础课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传统学科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成是金字塔形。

而软件类专业从大的方面虽然也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却和传统专业有本质的不同。专业理论知识依赖于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能力一定程度也依赖于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对于专业理论的依赖并不明显,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却依赖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也就是说,学会专业技术知识并不依赖于太多的专业理论,但是学好专业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理论必不可少,并且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要改革传统软件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必须先从认识软件类专业和传统学科的差异着手,将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体系,改为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技术先行,专业理论适当延后的教学体系。

图2粗略地表示出了两种教学体系的区别。图中横坐标是每个学期的学时数,纵坐标是学生在校的时间。在新的教学规律指导下的新的教学体系应该适当地延后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的时间。专业技术包括利用开发语言开发平台,后期是专业开发的实践。专业理论逐渐展开,用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最终,学生的知识体系并没有残缺,但是在学习期间能力的提高更符合软件学科的教学目标。

不难看出,软件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传统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只有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高效率地培养软件人才。这些规律必须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否则,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虽然软件类专业目前已经多样化,建立在软件技术基础上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很多,但是作为软件技术的核心能力和知识体系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软件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制订,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宽厚原则。如数学是软件技术类专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并且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都会对程序员解决问题提供灵感。所以,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该把自然科学基础作为软件类专业的最主要课程,同时在开设时机上,要改变过去必须在前两年开设完毕的思维,可以分布在学习的各个学期。

(2)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不同专业方向。软件技术类专业无论专业方向如何,其核心能力都是相同的。概括来说就是两个能力,即程序及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工程能力。这两个能力,一方面是软件技术能力,一方面是软件工程能力,软件工程能力也是以软件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所以,在进行培养计划制订的工程中,必须把核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然后通过适当的计算机科学、通讯原理、电子信息等了解性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

(3) 专业技术课程先期教学原则。这是和传统学科区别最大的一个原则。软件技术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并不依赖于软件理论课程,所以,软件技术课程可以先期进行学习。软件技术专业的技术课程很多,各种开发平台、开发语言,不可能在学校都进行学习。那么就只能选其中的一种语言一个平台,并且要彻底学会。具体选择哪种平台和语言反而并不是很重要(如果能兼顾毕业时就马上能用到的技术更好)。因为掌握某种开发平台、语言不是学生的核心能力,软件设计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本科教育的研究者担心只学习一个技术会使得学生专业面太窄,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可能所学的技术在学生毕业时已经成为陈旧的技术,导致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样的研究者忽略了一点,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开发实践才能锻炼出来,要进行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依托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某一个具体的技术。学会了一个技术以后,就可以在不断的开发练习过程中,提高软件开发设计能力,提高快速适应不同语言和工具的能力。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其社会活动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的能力、合作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等,而这些能力与开发平台和语言是完全无关的。

(4) 专业技术理论适当延后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使用了专业技术理论,而没有使用专业基础课的说法,这是因为,我们常说的传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软件技术理论课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解决学习专业技术课程的必备基础,而是为将软件设计得更好的理论指导。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教授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时,有一定编程经验的学生总是能够收获更大。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先会设计程序,才会对怎么才能把软件设计得更好感兴趣。所以,培养计划制订中一定要把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放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平台和技术以后再进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课程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和软件工程能力。

(5) 加强实践性环节改革,把实践性环节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能力只能在实践中的得到提高,虽然很多软件学院都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但是大都没有摆脱“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模式。实际上,培养计划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工程能力,所以,片面地验证某一门课程的所学知识的所谓课程设计,并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每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都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内容。所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增加实践环节时间的同时,改革实践环节内容,要使学生的设计能力随着知识水平同步提高,实践环节内容和要求一定要随着学习时间不断提高。

(6) 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这几年,软件教育方面,大多数学校也都注意到了产学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到底通过产学结合到什么目的,却并不很清楚。笔者认为,软件设计能力的提高必须靠软件设计实践本身来提高,企业中的实际工作更多的是软件工程的能力,是非技术的。例如团队精神、工程规范、软件质量控制等,不到实际的软件生产第一线,是很难有体验的。所以,和企业的合作一定要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基础上进行。当然不排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企业参观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论

软件学科的工程化水平和其他学科相比还远远不够,软件学科的认识规律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的软件本科教育沿用了传统学科的培养模式,给人才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一些思考和原则已经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培养计划编制方面得到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后还需要继续按照这些原则不断改造培养计划,努力使我国的软件人才培养能够得到突破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细良,骆斌. 坚持机制模式创新 办好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J]. 中国高等教育,2004(4):42-43 .

[2] 汪琳琳,焦慧敏. 软件学院办学模式初探[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3):437-439.

[3] 雷敏,宋茂强. 示范性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计算机教育,2007(6):33-55.

篇7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将我国经济发展带入了“互联网+”的高速前进轨道。“‘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时代,必将对会计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对会计人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互联网+”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一)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完成这两个基本职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相对而言,预测和决策职能只是辅助职能,投入其中的资源有限,其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均远远小于核算职能。而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大量使用,会计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只需投入极少量人力资源,便会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实现预测和决策职能;另一方面经济环境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发挥更大的管理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对会计服务模式的影响。“互联网+”推动了新型会计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对会计服务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会计工作由线下到线上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地域对会计工作的限制,构建“互联网+会计”的共享经济新模式。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会计行业共享经济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6年10月17日,阳光保险“阳光财务众包平台”,该平台将会计作业拆分成微任务,并面向互联网用户进行任务招募,由互联网用户抢单、随时处理完成。阳光保险也由此成为首家面向社会大众、采用财务众包模式处理会计事项的企业。平台在系统后台设置了大量的审核、校验、比对规则,平台使用者只需根据影像任务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直接录入,之后系统自动完成校验、比对。目前,平台能够实现75%的业务“看图说话”,无需专业判断。阳光保险财务共享作业,一年可以节约运营成本1,000万元左右。

(三)对会计工作流程的影响。传统会计工作环境下,很多工作环节手续都很繁琐,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比如费用报销,在手续规范的企业,需要报销人员履行较复杂的审批手续,导致报销时间很长,效率很低。“互联网+”给企业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很多会计工作环境可以由线下转为线上完成,从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有些大企业已实现“不用见面”的报销,和传统报销流程不同,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提交财务报销申请,领导可通过软件进行业务审批,财务部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并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以中国电信陕西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报销主要是通过“财务辅助系统”来完成。报销人员只要在系统中选择报账模板录入信息,提交后表单会自动流转到本部门主管领导处。然后,报销人员将打印填好的报账审批表与原始凭证一起送至财务共享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就完成了全部的报销工作。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报销工作效率。

二、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过时。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根据教育部所制订的培养目标,结合高校自身地域特点及办学层次进行适当修改确定,并没有与时俱进。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会计操作能力,而对学生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只能胜任会计核算、审核等传统会计工作,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需要会计人员完成的管理、协调、数据挖掘、决策等工作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陈旧。围绕传统专业培养目标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存在相对陈旧的问题。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为了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在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设置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大量重视基本操作的会计核算课程,主要还是基于在线下完成会计工作这一环境进行人才培养,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大多仅限于《会计电算化》(或称会计信息化)课程,只是让学生能进行财务软件操作。而对于“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需要会计人员胜任的业务和财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决策等内容,基本上没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三)师资力量不足。相对于“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传统会计专业教师知识体系相对落后。目前,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对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新资源了解不多,深入程度不够,没有根据新形势对固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没有将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新手段、新资源进行融合。只能基于固有的知识体系完成授课,无法传授学生需要的满足“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能力;第二,相关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熟练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的人才不多,高等院校相关人才尤其紧缺,高校很难找到足够的师资力量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导致对学生这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心无力。

(四)教学手段单一。传统会计教学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不多,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学生是被动的单向信息接受者,主动参与度不高,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的出现,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大大丰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纷纷涌现,这些新型教学手段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一)确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应根据“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企业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判断的能力,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决策,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大力提高毕业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从培养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员转变为培养价值创造型会计人员。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创新能力。高等院校应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增加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终端和云计算应用、大数据分析等相关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三)组建满足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高等院校应和企业紧密结合,联手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首先,高校应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相关理论,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高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引进相关教师。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发展时间不长,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关能力的人才十分短缺,引进难度较大。因此,高校还应为校内教师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比如积极选送部分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提供高校教师间的交流机会,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学术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数据分析师等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校还应经常性邀请企业实务工作的专家进校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甚至直接承担学生的部分相关课程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和老师对社会实际需求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相关能力。

(四)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综合运用传统授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2]戴柏华.适应新常态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8.

[3]王慧.“互联网+”与大会计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篇8

云服务是云计算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各种云计算的研究与开发,最终都要归结到提供更加灵活、方便、适应个性需求的服务,即所谓的云服务。因此云服务也是云计算实现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管理与云计算的相关研究中,云服务是最需要关注而且也是最重要的领域。

本期专稿发表的一组文章,是邓仲华教授主持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资源云体系与服务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1JJD6300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等级协议研究”(批准号:71173163)的部分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面向信息资源云服务的知识分类研究》探讨适合于云服务的知识分类组织方法;《虚拟化与信息资源云服务》分析信息资源虚拟化以实现云服务的技术问题;《图书馆云服务的参与方关系模型研究》结合图书馆云服务的特点,研究云服务中的各个参与方及其特征,提出了图书馆云服务参与方的关系模型;《美国图书馆的云服务》考察美国图书馆的云服务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知识分类是信息资源云中重要的基础部分。文章考察了现有的典型的知识分类方法,分析总结了他们各自的特点,针对信息资源云构建过程中的特征,从用户需求和知识的使用频率稳定性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适合于信息资源云服务的知识分类方法。

关键词:信息资源 云服务 知识分类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001-05

Research on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for Cloud Servi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bstract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cloud servi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and ways of classification are vari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isting typical methods of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analyzes and concludes each characteristic.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cloud servi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from the dimension of user' need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use frequency, this paper designs a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which is suitable to cloud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oud service;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知识是一个庞杂系统,必须通过适当的分类方法,才能将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知识分类是知识检索及知识服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构造知识性云服务时,服务内容的提取既涉及到知识体系本身,又与传播过程中知识受体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这就要求知识分类既要适应传统的知识组织,又要满足云服务所提出的新要求。

在当前云服务的发展中,通常将云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服务(AaaS)、平台层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层服务(IaaS)。这种分层的概念,较好的揭示了层次上的特点,因而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云服务层次模型[1]。但这种三层方案忽略了信息资源这一重要因素,不便于云服务体系中的资源组织与管理,影响了信息资源在云服务中的应有作用。事实上,信息资源可作为一个辅助层(独立于三层模型之外)进行单独的组织与构建,它可以对上面三层服务进行“预服务”,即进行资源的合理组织,以使上面三层在提供服务时更高效[2]。

信息资源层要对各层提供支持,所以要根据各层的特点采用合适的知识分类方法。各种知识分类方法并没有好坏(或优劣)之分,而只有适合的程序有高有低,在云服务中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就是信息资源云的构建研究的重要任务。

1 现有的典型的知识分类

知识分类是根据知识管理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其在知识整体中的应有位置和相互关系。知识分类可作为寻求知识的出发点,它犹如学海的航标,既可指明求学的门径,也可为从事知识管理的人提供理论指导,以便使纷繁复杂的知识得以依类分理,各有归属,从而建立起次序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世界[3]。

各种知识分类方式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如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方案就是为了研究知识的转移与传播而提出的。从应用目标的视角分析,知识分类方式可以归为三种,它们分别是:揭示知识本质的分类、用于管理/检索的分类以及用于知识运动规律研究的分类。

1.1 关于知识本质的分类

很多大家,包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文德尔班、培根、笛卡尔、恩格斯、钱学森等等,都对知识的本质和分类作过探讨。

知识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中外许多大家在研究知识本质的分类时,虽显现出不同的分类方式,但是都体现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这一特性。儒家的杰出代表孔子在讲学时就已经采用了分科授徒的方式,体现其经世致用的思想特征。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理论知识、实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也是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同样是为了解决人类在客观世界中所出现的问题。

1.2 用于管理/检索的分类

知识的积累,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图书馆学和教育研究学界,这种用于管理而产生的分类方式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图书馆学中,主要是进行图书的分类。图书分类法以其载体类型分为传统文献分类法(受控)和网络信息分类法(不受控),传统文献分类法以纸质图书为媒介,而网络信息分类法以网络为媒介。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大多是以学科类目为基准,以文献搜索查找为目的。而网络信息分类法是以网络信息资源为对象,以主题为聚类标准的分类方法。通过对部分网络信息的标引,建立网络信息分类导航系统,提供浏览式的分类查询手段[4]。

在教育研究学界中,无论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分类法(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原认识知识),还是以研究为目的的分类法(知识二分法、学科三分法等),都是为了对知识进行更系统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研究的目标。

1.3 关于知识运动的分类

波兰尼按知识的形态将知识分为言传知识和意会知识(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分类方式依照了知识的运动规律,把人自身的活动看作知识动态生成和表达的源泉,揭示了人的内在知识底蕴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简而言之,关于知识运动形态的种种分类,目的是为了研究知识的转移与传播,加强人类对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现代,人类的实践生产活动中,特别是涉及经济领域中,关于知识的分类大多是以知识的运动形态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实际性划分。

2 相关文献管理的分类法

2.1 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是一种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概念标识系统,是通过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划分与概括)和系统排列而构成的[4]。体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七略》:汉代的刘向、刘歆根据当时的国家藏书完成的图书分类目录。它基本上是按照图书的内容性质来划分的,综合性的系统反映藏书的分类目录,共有六大类三十八小类。我国图书馆学界普遍认为《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法[5]。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DDC):是图书馆广为使用的分类法,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37年时Melvil Dewey有此分类构想,于1876年正式出版。DDC是用传统的学科来分类,总共以10个主要的学科(main classes)来涵括所有的知识体系,每个大类下细分10类(divisions),接着又再分成10小类(sections)。它的十个大类(main classes)分别是:总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语言、自然科学和数字、技术(应用科学)、艺术、美术和装饰艺术、文学、地理、历史及辅助学科[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图书情报界使用最广的综合性分类法。它把全部图书分为/列宁主义/思想、哲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综合性图书知识5大部类,总共22个大类[7]。

《中图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是对图书的一种分类方法,将知识门类分为5大部分,在这5个基本部类序列的基础上,组成了25个基本大类。

2.2 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也称组配分类法或分析-综合分类法等。其构成原理为:主要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信息、事务的主题概念组成“知识大纲-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按照一定的组配规则,通过各个分面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分类法。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布朗的《主题分类法》、布利斯的《布利斯书目分类法(2版)》等是分面分类法的代表。

2.3 半分面分类法

半分面分类法,亦称体系-组配分类法,是介于体系分类法与分面分类法之间的一种分类法。它基本上是体系分类法大量采用分面分类方法的结果,即大量使用各种通用复分表、专用复分表、类目仿分以及组配符号等,并且使分类号尽量保持分段的组配形式,在详细列举类目结构的基础上,广泛喜欢用各种组配方式编制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具有直观性较强的特点,也有较强的文献主题概念的组配功能。其主要代表为《国际十进分类法》[8]。

2.4 网络信息分类法

网络信息分类法必须要满足网络信息组织的需要、满足网络用户信息查询的需要、适应网络技术环境的特点。其分类的对象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多媒体、网站等等。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部分网络信息的标引,建立网络信息分类导航系统,提供浏览式的分类查询手段。典型代表为分众分类法。

分众分类的英文原名“FOLKSONOMY”一词公认是由著名的信息构建专家Thomas Vander Wal所创,以“Folk”(民间的)和“Taxonomy”(分类体系)所组成。因此,通俗的讲,“FOLKSONOMY”指的就是平常百姓的分类管理系统,国内通常又翻译成“大众分类法”、“自由分类法”、“通俗分类法”、“群落分类法”等[9]。其特点为平面性、主观性、社会性、时效性。目前在社会化书签、博客、网络社区以及图片视频分享网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0]。

3 分类方法对比研究总结以及在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适用性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分类方法都是根据当下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导向来进行的。

(1)关于知识本质的分类方法。关于知识本质的分类大多源于哲学分类。哲学分类是很多分类方法的基础,特别是在一些应用场景(领域)分类中。正是由于其基础性的地位,所以它的分类方法较为宏观,不够细化。

(2)关于管理/检索的分类方法。传统的文献分类法的设置大都是以学科类目为基准,在文献搜索查找中是具有优势的。但是如果放在网络环境或信息资源云环境下,就不一定适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参考馆员Ellyssa Kroski在2005年就指出,图书馆自上而下的阶层式分类法的优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显然不适宜[11]。例如:用户现在需要一个资源,涉及到数学、物理、经济和宗教四个方面的知识,这时用户需要的是一种平面性的查找。如果按照文献分类的方法去进行查找,自上而下,层层递进,这样就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负担,而且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有悖于云服务的目的。

网络信息分类法,是以网络资源为分类对象,这一点和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分类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对资源的分类,而且都与网络相关。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分众分类法。

分众分类以标签(TAG)的方式进行分类,通过标签的字号大小以及颜色的不同来表示其“受欢迎”的程度,能够实现快速而自动的信息聚类,生成系列加权列表和标签云(Tag Cloud),具有较强的大众趋同性、直观性和易用性[12]。分众分类所适用的环境以及它“标签”的概念,与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知识分类的应用场境相似,但存在一些问题:①分众分类法在使用过程中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多个用户需求一项资源。而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分类所反映的是“一对多”的映射,因为是一个用户需求多项资源。②分众分类法在使用中的优点,是组织用户之间互相推荐和共享信息。而目前的云计算基本上还是私有云为主导,各个用户之间的资源有各自的私密性。

(3)关于知识运动形态的分类方法。关于知识运动形态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大多是以实际场景中的具体需求为导向,在一个领域内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不具有普适性,而且基本上是在传统环境中进行的,与信息资源云环境各个方面相去甚远,所以不适用于信息资源云环境。但是也有其可取性,如,云计算是一种商业服务模式,目前的应用主要是企业用户为对象,那么经济场景中的一些分类的方式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每一种分类都有其优缺点,没有绝对完美的划分,也不存在好或坏。我们在一个新的环境重新进行资源知识分类时,要根据所在场景的具体要求去处理、分划。

4 面向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知识分类

信息资源云环境下的知识分类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要符合其应用场景,以寻求一种适合的知识类型的划分,这体现了用户对知识类型的需求。二是要找寻一种适用于网络环境的快速便捷的分类方法,以提高其服务的有效性,这体现了用户对服务质量的需求。

曾伟生曾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对知识进行分类,按知识关键度和知识可用度这两个维度把知识划分成为了四类:发展类知识;生存类知识;一般类知识;边缘类知识[13]。另一种基于知识的使用频率和稳定性差异,把知识分为常规性知识和非常规性知识[14]。这两种分类方案可作为我们在知识类型划分上的重要参考。

分众分类法的标签TAG也是使用频率的一个体现,且它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分类方法。用分众分类法的部分可取的手段,从“知识使用频率及稳定性”这个维度进行类别划分,提供给用户快捷方便的服务。

在此,从用户需求和知识使用频率及稳定性这两个维度出发,参考曾伟生分类以及分众分类法的标签TAG,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四类(见图1)。

4.1 内容划分

偶发类知识:使用频率低并且因时、因地、因认知客体而异的知识,用户需求度不高。这类知识不是人们有意识获取的知识,通常是由于偶然,或无意识地保留下来的知识。

常规类知识:此类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稳定性很高,在用户群中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概念,因此需求度并不高。

发展类知识:此类知识可划分到隐性知识一类,稳定性不高,但有导向作用,价值性较高。

核心类知识:此类知识是用户目前最需求的一部分。

4.2 类与类之间的区别

用户高频使用,但并未进行深度挖掘的,属于成熟的,并且约定俗成的归为常规类。同样高频使用,但是在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度挖掘,则归为核心类。

用户使用频率低,并且显示出只是一种表面层次的使用的归为偶发类。同样使用频率低,但是通过TAG的关联关系,显示出用户对资源有挖掘的,则称之为发展类。

4.3 特点优势

类别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扩展性,流动性,更替性。扩展性适应了信息资源云的主要特征。流动性较好地反映了知识的游离性质,例如核心类的知识,由于知识的更新和扩展,原属于这一部分里的知识需求度降低或者说是使用频率降低,它就会流动到常规类或发展类之中去。而发展中的知识,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它使用频率的升高以及进一步的知识挖掘,就流动到核心类。更替性体现在,当一类知识它的使用率越来越低,直到一个值的时候,它会被替代,而不存在于这些分类当中。

4.4 缺陷及解决办法

这种理论模式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引入一些参数。例如影响因子、权重等,来比较清晰客观的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克服TAG辨识的模糊性。例如一词多义的时候,TAG就会有判断上的错误。这需要利用语义概念,引入同义词控制技术来进行优化[15],以达到用户使用的最优效果。同义词控制系统采用基于语义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基于语义分析方法自动对相同或者是相近语义的标签进行分类统计,将语义相近或相同的关键字合作,再进行使用频率统计。更高阶的同义词控制的目标就是智能化地识别TAG的低相关度的问题,采用语义近似或相同的其他关键字来避免标签的模糊性,保证分类的清晰有用。目前基于XML的同义词控制还不能完全解决标签的模糊问题,在未来的语义平台上,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同义控制。

5 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云计算的影响越来越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传统的分类方法作出改变来适应云计算的深入。以用户需求和知识的使用频率稳定性两个维度出发,提出的知识分类方法是适应这种改变的需要。文中分析为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缺陷及应对方案,但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随着技术的不断加强,如何更快的解决这些不完善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3.

[2]ZhongHua Deng,YongBo Liu, YouLin Zhao. Analysis 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oud[C].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 (FSNC 2011).

[3]陈洪澜.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J].科学学研究,2007,(1):26-31.

[4]张丽英.中美图书分类法比较研究—从历史沿革、编订机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角度出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08.

[5]周若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2.

[6]张燕飞.中外现代主要图书分类法之比较[J].图书情报知识,1990,(4):9.

[7]穆安民.科技文献检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22.

[8]司莉.信息组织方法与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5.

[9]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

[10]刘洋.大众分类法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5):205-206.

[11]EllyssaKroski.The-hive-mind:-folksonomies-and-user-based-tagging[EB/OL].[2010-02-10].http://infotangl-e.省略/2005/10/07/the-hive-mind-folksonomies-and-user-based-taggong/.

[12]朱婷.情报中的序性结构初探[J].图书情报知识,2008,(3):9-11.

[13]曾伟生.企业知识分类与管理策略[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2007.

[14]陈洪澜.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0-186.

篇9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势头喜人,成绩显著。但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制定职业性、实践性相结合并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对属于基础课的高等数学课程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原有课程按照培养人才的需要进行解构,然后以工学结合的方式重新建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从知识体系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在高职汽车类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一、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数学知识体系

高职数学作为为专业课程来服务的基础课程,其中内容设置应该要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具体应用的。而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是以具体的每一个知识点来教授的。这里笔者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中所涉及的高等数学知识点进行的分析。(见表1)

二、高等数学这一课程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能动过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如何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些就成为高职教师急需进行研究的课题。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对象,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同时给学生创设能使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和张扬的个性空间、自主获取知识的条件等。

第二,对原有习题课的模式进行改革。每个知识点的理论知识与习题课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农民拿着工具去地里干活。首先他们必须要知道这些工具怎么用,然后再到地里,用这些工具来干农活。以往的习题课知识单纯的让学生做练习,很多学生没有兴趣,认为不上新的知识的课不重要,结果就会逃课。那么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提高学生对习题课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自己在习题课之前查阅资料,寻找每个知识点的相关习题,然后再寻求解法,总结知识点。比如,在汽车产品定价策略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去找找实际的例子,自己来分析这样的实际情况碰到了应该怎样去定价。这样,既起到了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点的目的,又学会了如何去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其次,一堂习题课共计划讲解8-10题不等,把班级学生分成4-5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2题,然后每个小班抽两名学生到讲台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听完之后对讲解的学生进行打分,然后按分数高低给予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分。这样在理论上,我们认为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在习题课上的积极与主动性。

最后,组织讨论。讨论主要内容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对容易混淆的概念作进一步分析。引导学生敞开思维,尽量发表不成熟的想法,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二是由教师把疑难问题提出来。学生提不出疑难问题的地方;有时并不一定都弄明白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往往此时课堂气氛活跃,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开设“数学建模”课堂。将非数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借助数学方法得到解决这是数学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体现,而实现这种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不仅可以模拟现实中的问题情况,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运用的工具。高职的学生数学功底并不扎实,要改变重计算轻思想的教学模式,而数学建模正好可以改变教学模式的好例子。

三、结语

知识体系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是衡量数学课程是否适应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两个重要方面,面向应用的知识体系设计和课程实施也是数学课程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因此只有从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设计好知识体系,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为重点,才能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在高职汽车类专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学政.培养高职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浅探[J]教育科学,2011(5)

[2]毛大会,盛晓玲.转变高职数学教学观念,实施以应用为目的[J]职教论坛,2007(4).

[3]云连英.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7).

[4]林漪,刘振莉.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

篇10

【关键词】储存 内存知识 缓存知识 后台知识

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类似于电脑中的内存,称为内存知识。根据内存知识被提取和应用的频率,要关注两种存储形态的数学知识:缓存知识和后台知识。

一、两种数学内存知识的内涵诠释

(一)缓存知识:随时面临提取与应用

缓存知识,是储存在学生大脑中处于就绪状态,可以随时被提取、随时被灵活使用的知识。缓存知识是学生知识储存的一种积极状态,对学生记忆、思维、推理等能力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按照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的表征是通过某种节点组成的网络来反映的。缓存知识命题网络的节点,就像通电的灯泡,如果充分被激活,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就会好似四通八达的电线,畅通无阻。

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4cm2,求圆的面积。很多学生认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张石同学却说:“圆的面积是πr2,正方形的面积是r2,所以圆的面积就是π×4。”

学生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得益于其大脑中储存的相关命题节点的跳跃打通、超速链接,这就是缓存知识显现的强大能量。

缓存知识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在学习缓存知识时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对缓存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二是缓存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途广泛。

(二)后台知识:遭遇“冷落”

后台知识,是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处于睡眠状态,不能被提取或正确提取、使用的知识。后台知识是学生知识储存的一种消极状态,它容易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加他们的记忆负担。对于后台知识,需要编码、搜索、激活命题网络结构中的相关节点,打通节点之间的连接,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同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中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恨不得把手举到老师的脸上。可请他回答时,却支支吾吾,和刚才神采飞扬的他判若两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刚刚进入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还没有打通连接,是一团死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知识。

后台知识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后台知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时在情感上产生了排斥,没有理解;二是后台知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不够广泛;三是学生缺乏储存知识的方法,没有养成储存知识的习惯。

(三)两种数学内存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缓存知识和后台知识还具有相对性和变化性,有些知识在低年级学生大脑中处于沉睡状态,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后台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缓存知识。如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乘法口诀时,不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记忆不牢,在运用时常常出现错误,随着理解的加深、运用频率的增加,学生对乘法口诀烂熟于心,这时乘法口诀就实现了由沉睡状态到缓存状态的转化。

如果处于缓存状态的知识长期得不到应用、巩固,久而久之也有可能转化为沉睡状态的后台知识。比如,随着走上工作岗位,生活重心发生转变,在学生时代掌握熟练、信手拈来的知识就有可能变得生疏,这时缓存知识就转化成了后台知识。

(四)两种数学内存知识的理论基础

两种数学内存知识与我们熟知的学习心理学及部分教育家、哲学家的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记忆看作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存储的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记忆的信息加工流程包括四个方面:感觉摄入信息,加工、编码信息,储存信息和提取信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以下四个基本的加工操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意、复述、编码和搜索。缓存知识处于记忆的最高阶段——长时记忆,学生学习时,就是经历“搜索”加工操作过程,即从长时记忆中寻找、提取信息,并将其应用于问题情境。后台知识则处于信息加工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阶段,这时候的知识还没有经历注意、复述、编码这三个基本的加工操作过程。

2.波利亚的数学思维活动方式表。在波利亚的思维活动方式表中,用一个正方形对应着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别重要的四种思维活动:识别、重新配置、回忆、充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动员起更多的知识,在已有的知识与当前的问题之间建立起更多的接触点,如果这些接触点建立成功,缓存知识就能被成功提取。那些没有被动员起来的知识就是后台知识。

3.波兰尼的缄默知识论。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就是指通常所说的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是不能被系统表述的知识……基于波兰尼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认识,缓存知识应该既包含显性知识也包含缄默知识。同样,后台知识也是如此。

二、数学教学中开发缓存知识的路径探寻

缓存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发缓存知识,激活后台知识。

(一)挖掘知识本质,构建缓存知识体系

透过数学知识的表面挖掘那些对学生的数学思考、学习起决定性支配作用、能揭示数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可以使缓存知识体系得以建构。

1.强化变式训练,让知识理解在变化中清晰。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于变化中弄清楚问题的知识基础、方法与策略,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准确的理解。

教学苏教版四下《画图的策略》一课时,出示下面两道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45米,宽32米,由于需要,把它的长增加了13米,宽增加了2米。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2)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长增加8米或者宽增加5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80平方米,这块菜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理解题意后,分别画出了上图。)

师:都是长、宽增加,画出的增加部分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第二道题多了一个“或者”,就是长增加的时候宽不增加,宽增加的时候长不增加,所以增加的部分下面是不连接的。

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不但激活了相关的后台知识——对“或者”一词的正确理解,还于变化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即题(2)中的长增加和宽增加是选择关系。对缓存知识的理解是清晰的。

2.树立整体意识,让知识结构在疑问中拓展。课堂临近结束,教师在组织学生回顾、梳理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以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使缓存知识结构得以拓展。如教学苏教版五上《认识公顷》,课尾:

师: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有没有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呢?

师:有啊,大家可以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建构的缓存知识网络也是开放的,是不断充实、扩张的。

(二)引导判断对比,明晰缓存知识结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解题思路进行必要的讨论、比较,在判断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加明晰缓存知识结构。

1.理性等待,让知识在争论中深刻。有意识地创设“争论式”的情境,给学生设置知识擂台,可以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在一个个交锋的回合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出示“186×204”: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按照乘数中间没有0的方法板演出竖式。)

师(把竖式中的三个0擦掉):这样行吗?

生1:不行,不符合计算法则。

生2:行,因为0在相加过程中,不影响计算结果,这样计算起来简便……

在教师的理性等待中,在与同伴争论和探索中,学生对学会的新知识印象是最深刻的。

2.适时追问,让知识在创意中精彩。在教学中,灵活选择提问策略,着力提出思维含量高、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步步逼近知识的本质,把学生的知识“逼”进缓存状态。区里进行“解决问题”检测,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学校有32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与篮球的总数少14个,足球有多少个?学生运用常规算法算出结果后,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小迪:还可以直接用“32×3-14”,因为“足球比排球与篮球的总数少14个”,而“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2倍”,所以足球比篮球的3倍少14个。创意的想法源于教师的及时跟进和适时追问。

3.讨论鉴别,让知识在比较中凸显。在不断比较中,学生建构的缓存知识体系也更趋优化、简洁。判断“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时,生:偶数中只有2不是合数,奇数中1、9、15都不是素数,所以不能说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整理吧!在讨论、鉴别中,学生逐渐厘清了知识脉络。

(三)沟通知识联系,扩张缓存知识网络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教师应注重横向沟通、纵向拓展,让知识建构成辐射状态,让缓存知识的结构不断扩大。

1.以旧唤新,更新知识体系。教师善于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中,从而使其建构的缓存知识体系更加牢固。

教学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时:

师: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来的。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运用转化策略推导出来的。

引导学生把所学图形、计算中用到转化策略的知识进行归类,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寻找规律,在以旧引新中不断接纳、更新知识体系。

2.由此及彼,扩张知识网络。缓存知识的建构钟情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会以简单的符号形式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

师:你能根据转化的策略,用分数表示出图(指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生(采用剪、拼的方法):我发现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及时把发现的转化策略用于解决“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的问题,在由此及彼中唤醒了后台知识,开发了缓存知识。

3.反思梳理,统整零碎知识。反思,不该是蜻蜓点水式的应景,而应是入木三分的深情。其一,撰写数学小论文,物化思考结果;其二,组织数学日记评比,鼓励自觉修为。采用一日回顾法、每周一记法、单元梳理法等方法梳理、总结知识,让零散的知识走向系统。

开发缓存知识,激活后台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教学改革的趋势,我们应努力让缓存知识成为创生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邵光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蔡宏圣.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3(5):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