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对人类生命和繁衍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迥异的文化背景下,健康在人类心中的感觉和要求并不一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影响巨大,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认知也日益深刻。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一方面对人类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众多积极影响,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相应的负面效应。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不能听之任之,否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危机。现代生活病,即称现代文明病,主要是由人们生活方式和非建康行为引起的,是身心不能应付内外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某种生理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的不良反应。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小学各学科之间已无主次区别,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不能只限于让学生被动地参与课程,应该想办法刺激学生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身体、心智等的素质。这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观念的增强,心理健康在人的整体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促进心理健康诸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备受人们关注。有关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成为现在乃至以后相关专家学者们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拟对心理健康效应进行讨论和研究,就教于各大方之家。

2016年1月1日,国家调整了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但之前我们累积了众多的独生子女群体,这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众多专家和家长、教师忧心忡忡,其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日渐增高,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品德、意志力、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家长们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有关“乐观”“自信”“独立”“友爱”“合作”等精神品格的培养。对现有的小学生来讲,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却越来越差。从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霸道、任性、蛮横、吃零食、要求家长接送、以自我中心、说谎、攻击性等多种不良现象。这些行为的存在,将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们的人格缺陷,影响他们意志品质的养成。而勤劳刻苦的好习惯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可以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品质。

对于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首先是面临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场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陌生的同伴在一起进行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使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从心里的能动反应来讲,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的经验,并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人依靠自我实现形成的心理反应,仅仅是实现自然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而不是实现社会适应的心理调节机制。因此,教育所传递的经验内容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他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自动的过程,其成效取决于双方主动性。综上所述,体育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也应对体育课更加重视,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分组竞赛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融入体育学习实践中。使小学生在学习时保持心情的愉悦,促使他们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重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课程中重要的任务之一,众所周知,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增进心理健康。在教学中,我们要防止出现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而轻视甚至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必须充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使小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机能,又能发展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难易适度的、温馨又有挑战性的、能使多数学生从中获取成功体验的情景,同时要避免营造竞争激烈的、残酷甚或野蛮的、使人望而生畏的课堂场景。

面对学生的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体育与心理健康严重脱节,体育未能有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如何实现体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并为终身体育健康奠定基础,成为学校体育课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发展适应社会能力和获取体育健康信息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并要求他们学习与其他人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知识,增强合作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养成关心集体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并将获得的合作交往能力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由于受“体质教育思想”以及“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往往重视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体育运动中小学生认知和身体联系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日常的情感需要以及兴趣爱好。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喜爱体育但却并不喜欢上体育课,有些学生甚至逃避上体育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建立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还能锤炼他们的意志和心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及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完善人际关系,学会交往规范,培养乐观自信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冯姬.心理健康教育概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5):7-8.

[2]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1):72-74

篇2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

1.1 人生价值观的混乱与冲突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成长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它是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人们做出判断和选择的重要指导。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应,许多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心理危机就是因为形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多元现象,严重地影响、干扰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及价值取向。部分大学生在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进行比较、选择、过滤整合的过程中,会对以前接受的“政治价值观”和“理想价值观”产生困惑,甚至怀疑、否定。面对着社会人才的竞争以及巨大的生活压力他们感觉到迷茫,对于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选择怎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等一系列的问题难以形成清晰的思路,在面对金钱实惠与理想追求、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知识才能与道德品质的冲突面前不知道怎么去权衡,从而导致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变得扭曲。

1.2 人际交往适应不良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别人愉快相处,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难以找到知音,出现孤独、苦闷、缺乏关爱等痛苦感受,烦恼无人倾听也无处倾诉。跟高中相比,每个人都承担着多元化的角色,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和复杂,其中既包括与老师间的新型关系、同学、舍友之间的交往以及与异性间的关系等。面对这些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心理、为人处事能力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处理,他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沟通技巧。一方面,他们怀有很大的期盼,希望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种期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阻,因为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学生为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屑与人交往或者由于性格内向而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有的学生因为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自信,或者害怕承担自我表露带来的风险,导致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

1.3 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方法不适当。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观念以及教育方法往往给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的参照物,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以后的成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家庭成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使很多家长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性格塑造放在首位,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教育方式不恰当。要么专制粗暴、强迫压服,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子女的实际承受能力;要么溺爱娇惯、放任自流,对孩子听之任之,无限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有一些家长忽视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把精力主要放在提供经济支持上,忽视了对孩子的教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也得不到家庭给予的支持、引导,任孩子自由发展。这些消极的教养方法最终造成一些大学生出现面对新的环境时难以适应,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差,依赖性比较强等性格上的偏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构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在心理危机的防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占有主要地位。通过构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可以起到一个安全阀的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缓危机的爆发,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2.2 重视家庭的作用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跟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子女的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温馨的家庭氛围还能够为身陷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去面对危机,最终战胜危机。因此,学校平时应该注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调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督促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

2.3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和条件,任何思想品德都是在其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纠正学生对于心理危机认识的偏差,教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式,从而增强帮助自我以及帮助他人的能力,将心理问题所引发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3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学习,我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现状及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影响;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掌握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有关理论。并从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

  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

  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五,换位思考,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第六,低调处理问题,知足常乐。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构成;面对完美的渴求在,我们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平常人的心态,告别心理困境。

  四、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项重要措施。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让学生的学习更优秀,让家长更满意,让校园更和谐。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今年三月我参加了宜昌市秭归县心理健康网络培训,经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培训的各项活动,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专题讲座,即和,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使我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培训中,本人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将学习情况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升了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还学习到了怎样进行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的方法,同时还掌握了教师怎样进行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二、通过培训,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培训总结。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培训,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篇4

关键词: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人性观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30-02

在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人性概念的六个维度进行阐述,然后以此为框架,从这六个方面分析比较精神分析、斯金纳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一、人性概念的维度

1.自由选择论与决定论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不由我们自身控制。我们能否选择我们愿意做的一切?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部分自由,同时又有部分被决定呢?决定对自由这个维度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事实,毋宁说是一种哲学方向的问题。然而理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左右他们对人的看法,使他们的人性观具有了不同的色彩。

2.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人们注定要过着忧愁、充满矛盾和烦恼的生活呢,还是他们可以改变,成为心理健康、幸福、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呢?

3.目的论与因果论

因果论认为行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目的论则是根据未来目标或目的来解释行为。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呢,还是由于他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期望所导致的呢?

4.无意识决定与意识决定因素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难道真的能够意识到吗?或者是无意识的力量在冲撞着他们,驱使他们去行动,然而他们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却全然不觉吗?

5.社会因素与生物学因素

人们主要是受生物遗传学的影响吗吗?或他们的人格主要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吗?该问题最具体的议题是遗传对环境;也就是说,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遗传的结果呢,还是有环境决定的呢?

6.相似性与独特性

人们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的共性还是他们的个性呢?人格的研究应该集中于使人们相似的特质,还是应该考察那些使人们相异的特质呢?

二、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自然是倾向决定论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过去经验和事件的影响,而不是由他们设定的目标制约着他们。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受自身所控制的,因为这些行为根植于潜意识追求当中,是无法意识到的。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弗洛伊德认为,实际上,人们对于塑造她们人格的各种力量是无法控制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的力量从相对立的方向作用于人们[1]。先天的死的愿望驱使人们不断地趋向自我毁灭或趋向于攻击性,而生的本能则促使人们盲目追求快乐。自我一直经历着多种矛盾状态,它一方面尝试平衡本我和超我间的矛盾需求,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对外部世界做出让步。在文明的薄板下,人们都是一些具有剥夺他人以求得性满足和破坏满足的自然倾向的禽兽。基于这些原因,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基本上是悲观的。

大体上,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现在的行为主要是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不是被人们未来目标的左右。人们并不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相反,他们被困于本能和死本能和本能的斗争中,不能自拔。而这种本能在本质上是保守的,这使得人们不断地重复原始行为模式[2]。成人的行为乃是一长串的反应。因此,我们评价弗洛伊德的因果论维度是“高”的。

在潜意识与意识这个维度上,精神分析很明显是注重人的潜意识的,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口误,甚至到宗教经验,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人们的性本能或攻击本能的满足欲望之中的。这些动机使人们成为自己潜意识的奴隶。人们有时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深藏于潜意识当中,它们与人们所想象的样子往往差距很大。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经受过严格的医学训练,这使得他倾向于从生物学的角度审视人性。但是,弗洛伊德经常思考个体早期经验的结果和有关史前一些社会单位的重要地位。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许多焦虑、幻觉是幼稚的,这些都植根于生物学,所以在社会影响维度上,是低分。

在独特性对相似性的问题上,精神分析理论持中间立场。往日人类的进化使人与人之间有了许多相似性。然而,个体经验,尤其是早期童年经验以一些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同时也是导致人格之间众多差异的原因。

三、行为主义的人性观

毫无疑问,斯金纳对人性持一种决定论的观点,斯金纳认为人不是自由的,是为环境所控制的。人们看起来似乎受内部原因所驱使,而实际上,追本溯源我们发现它们来自有机体的外部环境[3]。自我控制最终还是依赖于环境变量而不是什么内部力量。当人们控制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是凭借对环境的操纵而实现对生活的控制,这些环境反过来又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只需要研究环境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推论任何像意志力或责任感这类假设感念。如果已知所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那么人类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乍一想,我们会觉得决定论的态度必定是悲观的。然而,斯金纳的人性观却是高度乐观的。由于人类行为是由强化原理塑造的,所以这个物种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在所有行为中,最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往往发生的频率高。因此,人们学习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物种的演变朝着不断加强对环境变量控制的方向前进,其结果扩大了行为目录的内容,行为不再仅局限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范围。

在因果论与目的论的维度上,斯金纳的理论具有极强的因果论色彩。行为起因于个人的强化经历和该物种的生存偶联及文化演变。虽然在人们思考未来时,他们所表现的行为是内隐的,但是所有这些思想都是由过去经验决定的。决定这些思想以及所有其他行为的环境偶联的复杂性已超出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对所有遗传和环境变量与他们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从这个方面说,斯金纳在人格的无意识维度上的评分应该是很高的。

虽然斯金纳认为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他认为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而成的[4]。由于其他人是这种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斯金纳的人性概念更倾向于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而不是生物决定因素。作为一种物种,人类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应归因于他们所经验的特殊环境因素。

个人的历史决定其行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强化偶联经历,所以相对来说行为与人格也是独特的。遗传差异也可以解释人们之间的独特性。生物学上的差异和经历上的差别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5]。斯金纳强调更多的是人们的独特性而不是他们的相似性。

四、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罗杰斯的人性概念在他与斯金纳的著名辩论中已得到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美国心理学史上的最著名的辩论,罗杰斯与斯金纳就自由和控制的问题展开了三次面对面的交锋。斯金纳争辩说,人们一直被控制着,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人们多被一些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或计划的偶然事件控制,所以他们经常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自由的。然而罗杰斯坚决主张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和某些自我指导的能力。虽然罗杰斯承认人类的部分行为是被控制的,可预测和有规律的,但是他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和决策却是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的[6]。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罗杰斯认识到了人类“恶”是一面,但是他的人性观实际上是乐观主义的。他相信人类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条件适宜,人们将向着自我实现发展。人们基本上是值得信赖的,合群和具有建设性的。他们自己通常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只要其他心理健康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去完成他们认为最好的事情。然而,罗杰斯也认识到人们可能相当的残忍、卑鄙和神经质。

就目的论而言,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得分高,因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总是有目的地追求自己确立的目标。在适宜的治疗条件下,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对自己的经验更加开放,更能接受自我和他人。

罗杰斯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独特性,而不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植物都具有生长的个别潜能,更别说人了,他们具有更大的独特性和个别性。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人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成长。尽管我们从这个过程分析研究中抽取出一些共同的因素,但是随着这种成长过程的继续,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特,自身越来越完整。

虽然罗杰斯并没有否认无意识过程的重要性,但他却特别强调人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进程的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通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

在生物和社会影响维度上,罗杰斯倾向于后者。心理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了向自我实现迈进,人们必须经验一个真诚或协调一致的人对自己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坚定地主张,尽管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但他们自身有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7]。人们不但具有选择的能力,而且在良好教养条件下,“选择的方向似乎总是朝着更大的社会化和更好地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昌龄.精神分析心理学[J].青少年心理健康,2008,(1).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J].张霁明,卓如飞,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4-45.

[3]陈秋燕.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探索与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4][美]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1-82.

[5][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沈德灿,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01-102.

篇5

[论文关键词] 自尊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摘要] 自尊是人格的核心,也应该成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本文试图以人生命适应的根本源泉为出发点,解读自尊的生命性意义;进而分析与探讨自尊在人的生活中尤其是心理健康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理念,以期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自尊(self-esteem)属于自我的情感成分,是个体对一般自我或特定自我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也是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与能力被他人与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这种需要与追求如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心,觉得自己有价值等;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自尊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人的生活来说“自尊是你能够给予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也包括你自己。对于获得健全的头脑、丰富的学识及幸福的生活来说,自尊至关重要。”[1](P4)

一、自尊:生命适应的心理根源

人并非一生下来就是有自尊的,正如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有自尊一样。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自尊乃是人在对各种环境压力(包括生态学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反应过程中获得的,是生存适应和社会适应的必然结果。对于个体而言,自尊同样也是其自身适应生存、适应社会环境所必需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命适应的心理根源。

首先,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基本生存的心理资源。根据有关研究,儿童在3岁左右产生较为清晰的自我尊重情感,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人当众训斥等。①这种社会性情感的产生是重要的,因为在自尊产生之前,儿童基本上还处在生物人的阶段,尽管语言和一些初级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起来,儿童可以进行初步的社会交往,但还不会主动地、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去适应社会和他人的要求,还不会在体验自我的情感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儿童在这一时期除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一些初级的社会需要(如依恋)外,并没有清晰地自觉自己人之为人的荣辱和价值,其发展基本上还是一种生物人的发展,这与动物的生活仍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换言之,如果没有自尊,没有对自我的一种自觉的情感判断,即使儿童具一定的自我认识的能力,也很难去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就像一个不知道疼痛为何物的人终将会被伤痛致命一击,一个不“知道”自尊的人同样会因不知道自我保护而失去做人的资格和价值,失去基本的心理和谐,甚至失去生命。在自尊被自觉后,儿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情感是人作为种的存在所具有的心理现象,那么有关自我情感的有效判断则是人作为类的存在所特有的心理品质。人在犯错误后的羞愧感、遭到失败的耻辱感、成功后的自豪感以及对自己的满意感等由自尊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无疑会成为一种前提性暗示,决定着行为的取向。所以,如果说食物和水是维持人的物质生命的基本所需,那么自尊就是维持人的心理生命的基本所需。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尊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它具有类似本能的性质。一个人自尊需要的产生虽然晚于其它基本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但它一旦产生并被自觉,就会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深植于人心灵当中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需要,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心理根源。

其次,自尊是文化适应和社会适应的一种机制,可以有效缓冲人类的基本焦虑。人,不仅能意识到死亡,而且由于自我意识的反省能力,还能意识到死亡包括自己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死亡焦虑。这种死亡焦虑是潜在的,只有当死亡意识被唤醒时才会深切地体验到它的存在。而且,死亡的含义是广义的,并不局限于真实的死亡,死亡焦虑会泛化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人们惧怕失败、担心冷遇、害怕被拒绝、被否定、被排斥等,因此,笔者把这种焦虑通称为基本焦虑。为了减缓这种焦虑,人就需要一种缓冲机制来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存在。而自尊就是这样一种机制。因为,自尊本身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当人面临威胁和冲击时,它会策动一定的社会行为,去补救和防御,使自己重新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只有当冲击和威胁过于严重、时间过长时,自尊的社会适应机制受到损害,这时就会引起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导致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问题,人的生命尤其是心理生命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保障。这也是社会学家Becker等人提出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的内涵所在[2](P39-40)。

因此,自尊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需要,一种情感体验,一种适应机制。自尊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关系并保护自我的重要作用,使人能够在适应社会和他人要求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本真和尊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自己的生命完满。简言之,自尊乃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所在。

二、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

如前所述,自尊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它可以保持一个人生命的健康发展和完满。在自尊作用于人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人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自尊最初对一个人起作用,是从其心理反应和心理健康开始的,而生命(尤其是人的社会生命和心理生命)的残缺或完满直接来源于心理健康的是与否。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总会对人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但不管何种要求,也不管何种社会,要求基本都是一致的,即人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发展的,人应该以一种良好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那么,是什么在维持着人的良好形象呢?印象整饰固然是一个经常有效的手段,但只是一种很表面的手段,人维持良好形象的内在的、深层的心理机制其实就是自尊。心理学家Bednar.R.(1989)曾指出,人都有一种保持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自我形象的需要,这种需要既是防止与避免生存环境带给人的伤害与压力的有力武器,也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力量[3]。这正是自尊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缓冲基本焦虑的一种具体体现:自尊策动人去追求和呈现一种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果自尊不足甚至缺乏,人就无法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不能适时恰当地对社会环境的要求或事件作出合理反应,无法及时缓解生活中的基本焦虑。一言以蔽之,人就无法正常地进行社会生活。因此自尊不足(即低自尊)的人呈现给社会的通常是不好的自我形象,具体表现出两类行为或态度:一类是自伤性行为或态度,主要指向自我。其表现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哀自怜、自轻自贱等,甚至可能放弃生命,自绝于世;另一类是自恋式或自我中心的行为与态度,主要指向他人与环境。可能出现不负责任、冷漠、自我中心、敌视、攻击他人、报复社会等偏激行为和罪错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无论哪类行为或态度,反映的都是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自尊不足的人虽然没有呈现出良好的自我形象或社会形象,并不意味其不具有维持自身良好形象的需要。相反,是这种需要与自我意象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导致心理失调,并表现出种种不健康的态度与行为。

具体而言,自尊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自尊需要也就必然成为每一个个体生命都会具有的基本需要之一。自尊需要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维护良好自我形象的需要。但是,自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如果是良性的,自尊水平往往可以发展得较高;如果是恶性的,自尊水平往往就会较低,也就是我们说的自尊不足。现实的自尊不足和理想的自尊需要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随之产生。上个世纪90年代心理学界提出的不一致模型(Disparity Models)指出,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自我差异或现实我与应该我之间的差异将导致一种普遍的消极的自尊感觉和机能失调[4](P253-271)。也就是说,一个自尊不足的人常常会感到一方面,维护良好自我形象的需要非常迫切;另一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形象又不能令人满意(确切地说,是不能令自己满意),二者之间的差距和冲突促使个体主观上愈加追求自我尊重的情感体验。遗憾的是,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自尊不足的个体由于“先天不足”而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差距过大,个体无力弥合而产生习得性无力感,从而出现上述的第一类行为和态度,即自伤性行为和态度;另一个极端是走向自恋或自我中心。这是由于个体不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去获取自尊需要的满足,而是退居于目前的自尊状态并夸大、固守这种自尊状态,从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故意对抗。这种自恋式的貌似高自尊的自尊状况本质上是一虚弱的或虚假的自尊现象,个体内心深处其实极度渴望他人的尊重和关怀。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都曾发现过这种现象。比如Coopersmith把这种自尊称为“偏差自尊(discrepant self-esteem)”,国际自尊心理学协会执行理事长布兰登称之为“假自尊(pseudo)”,而Mruk和其他一些研究者则采用“防御性自尊”这一术语来概括该现象。

真正的高自尊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自尊。也就是说,自尊需要(或维护良好自我形象的需要)与自我现状(或当前的自我形象)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方面,高自尊的人对自我现状常常是满意的,他们对自己的存在能力和存在价值充满自信,即使这种能力和价值并不比别人高;另一方面,高自尊的人虽然对自我现状很满意,但并非停滞不前。相反,正是由于他们对自己很满意,很自信,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恰恰表现出了社会所期待的良好形象,社会环境自然也就作出了良好的反馈,从而与社会环境形成了良性互动,进而不断改善和提高其自尊状况。正如Rosenberg所指出的,高自尊感不是指优越感。高自尊的人不一定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好,他们只是能够怡然自得而已,高自尊感并不包括完美感[5](P50)。布兰登也曾指出,自信和自我肯定是自尊的内核,它们反映了自尊的最基本要素[6](P19-20)。这种自信和自我肯定使人看待自我和周围一切的目光明显地带有乐观、信赖和珍视的色彩,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高自尊的人也会有失败和落魄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象与自尊需要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冲突,但是他们在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可以较容易地化解掉这种冲突,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不仅包括缺乏自尊(即低自尊)与许多重要的消极可能性如抑郁、焦虑、自杀意念、机能失调、问题行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包括拥有足够自尊(即高自尊)经常与积极的心理健康和一般的心理幸福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自尊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幸福的根源。这个核心的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心理健康的状况:高自尊由于良好的社会适应而衍生出心理健康的各种表现,包括健康的认知、健康的行为以及健康的心态;低自尊由于对社会的适应不良则导致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表现。

三、自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各种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疗法等等都应运而生。总结起来,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正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开展的健康宣传和相应的指导与治疗;一种是由电台或电视等媒体开展的心理热线类指导;另一类就是由学校开展的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前两种形式主要是面对大众的指导和教育,其重点一般针对已经产生了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的对象,难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很难从人自身消除类似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其他人的身上重复出现。所以严格讲来,这种形式的教育只是一种治疗或指导、解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教育,也就是第三种形式的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更具有根本性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由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是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流于形式,或教育不得法。其主要的教育形式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由前所述,自尊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很显然,自尊教育也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然而,自尊教育或者说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像生理健康教育,靠灌输知识和简单的练习就可以奏效。如果只是教给学生什么是自尊,自尊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以及应如何提高或培养自尊这些死的知识以图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自尊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自尊教育以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呢?

第一,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自尊教育的正确途径。课程教学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给学生有关自尊的知识可以有助于加强其对自尊的理解和重视;教给学生有关培养或提高自尊的策略则有助于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但是,课程教学是很不充分的,因为自尊教育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认识到自尊乃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注定自尊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自尊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在个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才能有效进行。也就是说,自尊教育必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言一行上。如果概括为一种教育模式的话,就是“尊重的教育”。它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需要、选择与追求,甚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和缺点。除了自身要尊重学生外,教师还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自身必须自尊,二是要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有关“尊重的教育”的论述已有另文发表,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成功和爱的体验是自尊教育的关键。自尊有两个维度:能力和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感和价值感是自尊教育的关键,体现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就是给学生以成功和爱的体验。前些年,挫折教育曾在中国、日本等国家风行一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挫折教育虽然不等于失败的教育,但其实还是没有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即自尊教育。一个真正自尊的人,无论他是在苦水里长大,还是在温室里长大,他的心理都将是健康的,自然抗挫折的能力都应该强。一个从小不被人尊重,自尊也不足的人纵使尝遍了千辛万苦,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仍然无法正确解决。前段时间,马家爵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连几句嘲讽的话这么点小挫折都承受不了?有心理专家分析说是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致其犯罪。这种分析没有错,然而还不是根本所在。他为什么会有长期的不良情绪积累呢?其实,根本原因在于,马家爵不是一个足够自尊的人,他没有获得与体验到足够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而是要靠外界的良好评价来树立自己生活的信心,一旦当外界给予不良评价时,他的不良情绪就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了。因此,成功的教育和爱的教育才是自尊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给予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其力所能及的基础上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获得良好评价,逐步建立自尊和自信。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无论大小,都应及时反馈和评价。诚然,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失败和挫折,但一个已经建立起高自尊的人完全有能力应对失败和挫折,及时调适心理状态,从而保持心理健康。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得到证实。爱的教育是发展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关键,它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心和无偏对待上。无论学生是否优秀,教师都应一视同仁,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是尤其必要的,因为“优生”往往在能力方面容易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爱的教育在儿童早期尤为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成功体验。因为在儿童早期,其能力是比较弱小的,儿童最先体会到的情感就是父母的爱。Brown & Marshall 指出,自尊在生命早期是根据生物因素与关系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就前者而言,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预先倾向,使之感受自我的方式有别,自尊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就后者而言,父母—子女的关系尤其是依恋关系影响自尊的发展水平。如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敢于探索外部世界,勇于冒险等,从而发展起更高的自尊[7]。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自尊教育应该是家庭自尊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自尊教育早在儿童入学之前就应该开始。

第三,策略指导和策略训练是自尊教育的辅助手段。“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尽管教师可以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我能力感,但失败、破坏、失意等不良事件还是会不期而遇。高自尊的学生常常可以较容易地化解问题,排解不良情绪反应,较容易地恢复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对于低自尊的学生,这往往变得很困难,甚至可能遭受到灭顶之灾。所以尽管大多数的学生其自尊水平是均等的,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尊的过程中,仍不能忽视低自尊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成功体验和爱的体验对于任何自尊水平的学生都是适用的,但在高自尊普遍建立起来之前,必须注意低自尊学生对失败等不良事件的反应及其疏导。必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策略指导和策略训练。研究表明,高自尊的学生在认知归因、社会比较、自我评价、群体归属等等方面都存在自我服务的倾向(比如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问题太难或运气不佳),或者说自利的倾向,这有助于其化解不良情绪体验或增益良好的自我体验。但低自尊的学生缺乏这种倾向或策略[8]。因此,对低自尊的学生进行自我服务的策略指导和策略训练是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其对失败等不良事件以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方式进行处理。至于据西方研究而提出的中国人(或东方人)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美国人(或西方人)一说[9](P204-205),应该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教育背景有关。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东方强调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所以东方人看待问题普遍不善于以自我服务的眼光来看。“谦虚是美德”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居功”反“居过”的现象也被广为提倡。所以,中国人的自尊水平偏低是毫不为怪的。甚至,“自尊”这个词到了中国人的嘴里不再是自我尊重的原初含义而成了一种防御性手段。因此,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式地看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需指出的是,自我服务式地看待问题不等于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一个道德范畴,它常常包含置别人利益于不顾甚至以损害别人利益为前提的意味;自我服务式地看问题只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不必然牵涉到别人的利益。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策略有助于保持个人的心理健康,而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可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他人。

由此看来,以自尊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整个教育界必须重视和把握的一种教育理念。

[参 考 文 献]

[1] [美]路易丝·哈特:增进你和孩子们的自尊心[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2] 黄敏儿. 自尊的本质.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6,(2).

[3] Bednar, R., Wells, G., & Peterson, S. Self-Esteem: Paradoxes and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Theory and Practice[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9.

[4]Wang, Y, Ollendick, T. A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idre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J], 2001,(3).

[5] 张丽华. 论自尊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3, (3).

[6] 纳撒尼尔·布兰登著,王静译. 自尊的力量[M]. 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7] Brown, J., Marshall, M. Self-Esteem: It’s Not What You Think. Under Review, Psychological Review[J], 2003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职班主任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学一词由20世纪末当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Martin E.P.S dligman提出,“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这一学说的提出,引起了持久的热潮,至今影响颇深。相比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理论主张发挥人的潜能中的积极因素,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和优越品质。它认为对人优点的挖掘比单纯修复疾病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人内在品质的肯定,使更多的人感觉到生活得更有尊严和幸福。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全新解读,使“积极”这一因素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让心理学研究真正实现“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宗旨。积极心理学也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指导。

一、积极心理学视觉下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1、班主任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优秀学生”或者是“问题学生”身上,对于其他学生则关注较少,认为其他学生没有特别的问题。但积极心理学则需要班主任把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视同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问题,激发所有人的内在潜能和美德,使得每个学生都成分享到教育的成果,树立快乐、健康的生活信念。

2、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长时间以来,中职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通常采用传统心理学的方式,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疏导和培养,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了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消极心理,而缺少对学生内在心理素质的挖掘和引导,如幸福感、满足感、创造力、责任感、集体主义、美感、文明等优秀心理素质的开发。积极心理学视觉下,班主任应改变注意方向,注重对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让学生的心理在不压抑、舒张的状态下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实践认可自我价值,塑造人格。

在对待问题学生时,不能给予简单的纠正,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心理因素的培养可以有效遏制消极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因此,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闪光点,并推广到实践中去。

二、积极心理学视觉下的班主任心态

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事关工作的成效。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学生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学生一般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的班主任具有开朗、热情、亲切等品质,因此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情绪和人格魅力,用行动带动学生建立积极情绪。

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怀着宽容、理解的心态,才能以真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意味着能够热爱孩子,把跟孩子交往视为乐趣,相信每个孩子的都能成为好人。时刻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深入孩子的心灵,别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强调了师爱和师德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爱无差别,让每个孩子在平等、快乐的氛围中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积极心理学视觉下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个人的各种内在潜能和现实能力进行强化,并形成一种习惯时,积极的人格品质也就形成了。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可以瞬间拓展人的知性能力,并能增强个人资源。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引导学生开发自身优势,并给他们提供空间去发现自己的潜能。

营造轻松民主的班级环境

一个民主宽松的生活、学习氛围,有助于给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了终极目标,而有的学生则把学习看做无用的事情,针对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班主任要及时予以疏导,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以长远、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其次,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室环境应淡雅整洁,设备良好,开设座右铭、名人名言、心理健康知识等专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活跃班级气氛,增加凝聚力。文娱活动是帮助学生树立阳光心态、促进交流的有效方式。通过文娱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帮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我人格魅力。

营造和谐的寝室环境

学生在校期间多半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寝室是学生生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地方,寝室环境的优良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因此寝室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它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也是中职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窗口。

由于中职生是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的在中学时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他们阅历浅、知识不牢固,但又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上极容易变化多端,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此,处理好寝室关系,对他们健康成长、良好性格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寝室环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走入学生的生活区试图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在生活上、情感上的问题,营造健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成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充分利用班级班干部的组织和带头作用,在班级内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突出学生个人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探讨,潜移默化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

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积极的心理情绪有助于增学生对困难和压力的化解能力,班主任应该把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中职学校教育更能符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彼得森.积极心理学.群言出版社

[2]苏凤燕.论学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能力 心理健康 提高办法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辈出,新一代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也在经历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的考验。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90后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能力逐步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但是社会对于大学生往往过分要求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心理的承受能力。近些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引起的自杀,自残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在这个时代,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大于能力的提升。

一.大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存在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前提。大学生不仅能认识当今社会的种种形势,而且能全面的认识自我。大学生要学会全面深刻的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

2. 学生适应能力

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的了解本专业学习特点、教学进程。发展趋势。学会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一切学习资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寻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是指人们在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接触的过程中,调节、控制自己做出正确恰当反应能力。人际交往是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人们的一生,具有沟通人际信息、交流人际情感、协调人际行为、提高人际直觉准确性的普遍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室人生的需要,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面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各种交往。进行人际交往必须了解相应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和习俗规范。对人际交往适应是向大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乃至就业的必要法宝,而能力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不可忽略。如果一味的要求能力提高,和心理教育脱节,那么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是性格不健全的“高材生”,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才不是一纸空谈。

现在的大学生中,自闭症,孤独症等情况屡见不鲜,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我工作期间就遇到过一例情况。该生性格比较孤僻,且自卑内向,消极情绪严重,不善于与同学搞好关系,郁郁寡欢。我意识到了严重性,及时找她谈话,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家长了解情况。我了解到她的自闭症是在高中时候形成的,那时家长就请了很多的心理医生为其治疗,上大学以来情绪已经趋于稳定。那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呢。我了解到,因为我让她担任班级的学委兼美术课代表,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这是老师对她的信任和培养,相反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同学的稍微的不配合都会引起她的敏感,导致她的病症愈来愈重,最后辞去所有的职务。了解情况后,我想这需要从她身边的同学开始做工作,我安排其寝室长和班级干部在生活上格外照顾她,多和她聊天沟通。我及时的和她的任课教师沟通,希望能在她的在学习方面多加指导。同时教她学会自我调节。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她的情绪渐渐缓解,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大学生,其家长也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为她做出的努力。

以上两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能使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呢?

二. 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

1.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的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耐挫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耐挫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

2.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的大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首先应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进入知识海洋,吸取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4.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大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另外,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5.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当前,社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不仅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物课;健康教育;健康理念

我校是北海海边的一所渔民学校,流动人口较多,学生相对来说思想较复杂,接触各社会信息也较杂,在初中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在他们的思想中较早的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避免今后走弯路。于是,我在教初中生物的课程中很自然的对学生渗透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在渔民学校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笔者为打开健康教育的新天地,尝试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生物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更接近人类的生活实际,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无一不是生物学所关注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日常生活如膳食的合理营养问题、肥胖问题、疾病的防治等都和生物学的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在生物课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是是非常必要的。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落实初中阶段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同时也是学科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是学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二、在初中生物课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现行的初中《生物》分为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共四册。在整个初中生物中含有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有生殖、内分泌、神经、泌尿、消化、运动等人体生理卫生知识和传染病、免疫等卫生保健知识。可以在相应章节增加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其中可以开展专题健康教育的有艾滋病、运动教育青、卫生保健教育、合理饮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1)我在12月1日“预防艾滋病日”前利用生物课对学生做了如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原因是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来说,要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也并不困难,甚至比预防流行性感冒要容易得多。因为在已经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中间,绝大多数是因为、性乱、静脉注射才受感染。而凭借个人的意志完全可以改变这些行为。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便可以提出有效帮助每个人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预防措施。学生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运动教育。教材中涉及体育锻炼的内容非常丰富,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系统都产生积极影响:①对运动系统的作用:促进骨质的生长增加身高、关节韧带变粗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肌纤维变粗,体态健美;②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使呼吸肌收缩有力,增加肺活量,提高获取氧气的能力;③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心肌收缩有力增加心输出量,延缓心脏衰老,增加动脉弹性,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④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脑的血液循环,脑功能加强,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能使皮肤增加光泽,促进钙、磷吸收等等。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能增强全身的协调性,促进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长寿。

(3)卫生保健教育。①预防近视教育:从眼球结构、光学原理阐述成因,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手机、电视,视物应远近交替、做到“三要、四不看”,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②拒绝烟酒毒的教育:向学生讲清楚吸烟对身体各系统的危害,如吸烟使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记忆力下降、皮肤失去光泽、免疫力下降、衰退等,使学生产生恐惧感,自觉抵制。③神经系统卫生保健教育:充足睡眠,科学用脑,体育锻炼,动静交替、劳逸结合等。此外,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皮肤保健、运动系统保健、预防龋齿、青春期男女性保健、性心理等的教育。

(4)合理饮食教育。①学生对“营养”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那老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营养的真正含义。人体对物质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人体需要的物质就有营养。②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膳食才是合理的,过剩或不足都是营养不良,使学生自觉克服偏食习惯。③引导学生在青春期应适量增加蛋白质、钙磷的摄入,以促进身体组织骨骼生长发育。④垃圾食品的危害:如各类煎炸烘烤等高温烹制的食品、腌制食品产生大量致癌物质,凉果类高盐食品使肾病高发等。⑤食品安全成为当前社会热点,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也应纳入教育的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减少零食、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这对降低儿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5)预防传染病的教育。虽然大多数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但大多数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及预防知识仍比较欠缺,不少患者是因为不懂预防而受感染。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章节,向学生讲解不同类型传染病预防的一般知识,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积极参加预防接种,室内保持通风、保持环境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勤洗手等,以降低发病风险,提高学生体质。

篇9

【关键词】预防性;心理干预;突发事件

在人类的正常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和无法抗拒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灾人祸,在没有任何心理防备的情况下面对一些严重的暴发性事件人们往往会由于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产生不同的意识和行为。适度的应激反应会对人类和社会造成正性的影响,而过度的刺激则会使人们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尤其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增多,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热点的社会话题。笔者就此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指的是在没有提前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确、作用范围广且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事件。从突发事件的分类方面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种:⑴由于自然因素所导致的自然灾害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⑵由于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事件;⑶由于政治因素所引起的暴力事件或灾难性事件;⑷生化恐怖事件;⑸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所导致的武装冲突事件。

2 突发事件的影响

突发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预知性,这也就说明了此类情况的发生没有具体的防范措施;二是广泛性,此类事件往往作用于广泛的社会群体,属于一种社会性的应激源,但是此类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影响[ 1 ]。人们的心理应激反应会根据刺激类型和程度的不同而做出适应性反应,因此无论是哪个类型的突发事件,都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状态失常,且多为负面影响,情绪多为紧张、恐惧、焦虑、悲观以及绝望等,表现为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精神崩溃、思维混乱等。

3 预防性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帮助人们强化心理应激能力的干预行为,在国外被称之为危机干预,指的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各个时期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指导工作,最终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树立正确、良好的心理观念,走出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重新建立新生活。总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时期:

3.1 突发事件前的干预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即确立好良好的干预措施,首先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应急预案,让人们了解自身在社会秩序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当做出的举措,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反应。同时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群众的社会心理做出预测,同时管理层能够迅速的做出正确决策。社会心理预警系统能够帮助各个部门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状况做出观测,对民众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状态和行为做出有效预测并迅速反馈给决策层[2]。在平时应当建立突发事件模拟训练,让人们能够在真正发生灾难时有条不紊的应对,要求在演练中多数群众能够有效的掌握预案内容,同时根据群众的反馈对整个训练程序作出更加合理化的调整。

3.2 突发事件中的干预 在发生灾难时人们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死难者的身上,对于不幸遇难的人们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和同情,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生还的人们,他们的精神状态往往饱受创伤,更应当给予合理有效的心理指导。此外亲人不幸遇难的家属、亲眼目睹死亡的救援人员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同样应当给予关注[3]。对于以上这些人群,不应当仅仅是给予金钱或物质方面的援助,同时也应当通过增强交流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抚慰他们受创的心灵,避免在不良的心理影响下走入极端,应当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价值观,向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3.3 突发事件后的干预 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对受灾群体和救援人员都应当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关怀,而这其中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因素是最重要的。鼓励亲戚、朋友多对受灾群体给予关怀,同时心理辅导人员积极介入,通过各个渠道的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也是改善受灾者心理压力的重要突破口[4]。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的建立心理疏导通道,确保24h心理咨询热线的开通,提供心理医生在线或现场指导服务,为灾后人群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

4 讨论

在突发事件的急救护理中心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经成为了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突发性重大灾难的重视,对于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的深化工作已经提上议程[5]。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区域性的心理干预网络,和国外先进成熟的管理队伍相比仍存在不足,但已经表现出了我国在此类事件中的重视程度。因此应当积极做好各人群突发事件中的预防性心理干预,有效的改善受灾人群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羊晓丽.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院前急救中的焦虑情绪分析及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 2007, 14( 4) : 87- 88

[2]李红梅. 院前急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 2004, 25( 21) : 145- 146

[3]郑利伟,成蔡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群心理应对的定性调查与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2(2):25.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心理健康;心理调节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sports psychology adjustment’s feasibility analysis 论文 联盟

zang ding 

【abstract】facing own and outside all sorts of contradictions and the pressure,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question is day by day obvious, explores the psychology accommodation mode which accepts for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is a school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work important topic positively.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sports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o sports angle embarking and so on psychological demand, elaborated the sports to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y adjustment feasibility.

【key words】middle-school student; spor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转折时期,体育在其自我意识增强和自我情感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教育定位更多局限于体育知识传授和身体锻炼,而对于体育的心理调节功能,却没有好好重视起来。本文试图从体育活动的心理调节机理、中学生对体育的心理需求、体育心理调节的开展形式等角度出发,探讨体育对中学生心理调节的可行性。

1 中学生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重要时期,面对当前社会新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许多变化都会让他们感到迷茫不解,难以适应。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学生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起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已经严重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一项新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心理调节的功效则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学生心理调节的主要途径包括合理宣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树立合理奋斗目标以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等等。这些措施为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重要作用。

2 体育调节心理的机理

2.1 生物学理论假说:理论认为,体育活动可以促使人释放儿茶酚胺,而高水平的儿茶酚胺是与愉快和积极的心境状态相联系的,低水平的儿茶酚胺则可能使人产生抑郁感。研究发现,人的儿茶酚胺(尤其是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随着体育活动而增加。

理论假说还认为:体育活动可导致内啡肽的释放。该化学物质具有像麻醉剂一样的效应,可使人愉快和减少疼痛。由此,研究者仍认为体育活动具有与内啡肽一样的效果。法雷尔等人的研究指出,体育活动能使脑下垂体分泌出来的内啡肽释放到血液之中,并使人提高情绪水平。

2.2 心理学理论假说:理论认为,体育活动可促进身体健康,而身体健康又可提高个体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因为体育活动给个体提供了体验控制的情景,也可以使个体从中更多地获得竞争感和成功感,从而使自我效能得到提高。亚伯罗姆森等人指出,抑郁感是由于多次感受到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无法控制,并将失败归于内部因素而形成的。因此,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的成功感和控制感,对于消除人的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影响。

理论假说还认为,体育活动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由于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烦恼和忧愁,体育活动具有使人忘却掉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从痛苦的体验中摆脱出来的作用。

3 中学生对体育的心理需求

3.1 宣泄情绪的需求:一个人如果有了不良的情绪,能够设法发泄出来,不把它憋在心里,应该说是一条调节情绪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在德国,政府就是采取引导青少年将过盛的精力用于体育运动的措施来减少社会犯罪。体育运动可以使紧张、忧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从而使得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3.2 人际交往的需求: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适应。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较之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形式的运动项目都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3.3 求新求异的需求:中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移的。他们会对玩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产生厌烦感,总是对一些新出现的或奇特的体育运动内容感到特别的兴奋,希望尝试和加入。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强,健身益智的功能,每个项目又有自身的特点,难易程度不同,运动剧烈程度不同,能够满足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健身兴趣、爱好和多元需求。

3.4 健全人格的需求:体育在完善人格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敏感生理期,通过体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为其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具有寓教于乐,模拟社会的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直接的作用。通过集体项目,学生还可以学会竞争、合作和相互尊重,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体育活动还可以磨炼人的性格,使其变得坚强、刚毅、开朗和乐观。

4 中学生体育心理调节的途径

4.1 利用项目特点,感受体育心理调节的多种体验:体育是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形式和健身方法可发展人的身心,树立顽强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生命的存在向着更健康、更和谐、更完整的境界推移。不同的体育项目能对不同的心理缺陷起作用。如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集体项目可以使学生不但在体质和技能上得到提高,在心理上也能得到很多慰藉和满足,充分享受与他人接触、交流所获得的乐趣,使原来孤僻、怪异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并乐于同他人接触、相处。

4.2 发挥教学主导,挖掘体育心理调节的教育因素: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强。授课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学生为了掌握运动技能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师生间、同学间的友爱、支持、帮助。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如在体育教学中,当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往往会出现畏难情绪。教师可以让胆大的同学先做,成功后再给其他同学讲解。或者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使其有成就感,再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使其独自完成。

4.3 营造良好氛围,构建体育心理调节的多种渠道:要使中学体育心理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应善于利用学校文化氛围,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讲体育教育融入学校文化之中。在校园里,可以利用阳光体育活动、单项体育竞赛、学校运动会、学校体育艺术节,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一种心理上的全面熏陶和调节。如中学生由于持续紧张学习,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精神衰弱。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可以使学生长期压抑的情绪通过宣泄的方法发泄出来,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

综上所述,体育的调节机理为体育心理调节的可行性提供了前提,中学生对体育的心理需求则为其提供了动力,而实施途径为其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