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措施

篇1

经过了解发现,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村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但是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也在逐年加剧,如果再不对农村土地和水源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农村的整个生态环境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从目前农村土地和水源污染来看,非点源污染成为了主要污染类型,要想有效解决农村非点源污染,就要对非点源污染的概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同时从污染源和农田径流这两方面入手,有效治理农村非点源污染,以解决农村污染问题。

2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形成

非点源污染是与点源污染相对而言的,自20世纪 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又是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强、影响因子复杂,分布范围广、形成过程复杂、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生态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用量不断增加,加上使用技术上的不合理,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于非特定的、分散的地区,与土壤的侵蚀程度、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农业耕作方式、地质地貌、区域降水过程等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生态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和物质流动途径来控制污染物的流失,减少潜在运移的污染物数量,在运移途径中通过滞留径流、增加流动时间等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进而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径流运移等方面控制污染。生态工程措施作为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目前来看,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物较多

从农村目前非点源污染来看,造成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物较多,有些污染物为农药、化肥等化学污染物,有些污染物为生物酶等。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物种类较多,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大,要想实现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就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污染物较多的问题。

2.2非点源污染形成原因较复杂

目前农村非点源污染并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农药和化肥及生物酶积累而形成的,形成原因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由此造成了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所以,应对农村非点源污染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有足够的了解,认识到农村非点源污染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3非点源污染的范围通常较大

从目前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区域来看,农村非点源污染的范围通常较大,非点源污染已经不是某个地点的污染,而是大面积区域的污染。所以,要认识到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和治理的紧迫性,应认真分析农村非点源污染的实际状况,做好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工作。

3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应做好污染源的控制

经过对农村非点源污染了解后发现,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应从污染的源头入手,重点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工作。结合农村非点源污染的现状,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点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工作。

3.1农田生态系统措施

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结合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制定具体的生态系统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中引入非点源污染治理理念。在目前农田基本建设中,生态系统构建成为了农田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应在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中引入非点源污染治理理念,注重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保证非点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农田生态系统构建要求。

(2)在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中增加非点源污染治理措施。考虑到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应在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中增加非点源污染治理措施,例如减少农药和化肥的用量,利用生物方法治理非点源污染,达到降低农村非点源污染危害的目的。所以,在农田生态系统构建中增加非点源污染治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将非点源污染与农田生态系统结合在一起考虑。在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过程中,非点源污染与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应结合在一起,从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实际出发,将污染治理措施融入农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保证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非点源污染治理需要。

3.2 生态农业建设

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建设来看,生态农业建设成为了农村农田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这一分析,应将非点源污染治理融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从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来看,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分析其污染原因和污染物,并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在一起,起到综合多种有利因素提高污染治理的目的,保证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2)分析非点源污染的成因,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予以避免。由于农村非点源污染成因较复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为了达到提高生态农业建设质量,有效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目的,应正确分析非点源污染成因,做到从原因出发,规避非点源污染危险。

(3)从非点源污染治理的角度出发,做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非点源污染治理既是单独的一项工作,又对生态农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要认识到非点源污染治理的作用,积极做好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满足生态农业建设需要。

4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应做好农田径流治理工作

从上述分析可知,除了要做好污染源的控制之外,还要结合农田基本建设现状,从农田径流治理的角度出发,做好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增加植被过滤带

考虑到目前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成因主要为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在非点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应与农田基本建设结合在一起,通过增加植被过滤带的方式实现对农药和化肥的过滤,减少农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在增加植被过滤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农田建设需求,增加植被过滤带的数量,通过建设多层植被过滤带,达到降低化肥和农药污染的目的,使农村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满足非点源污染治理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应对农田基本建设中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植被过滤带建设与农田基本建设结合在一起考虑,满足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需要。

4.2在农田建设中有效构建湿地系统

除了增加植被过滤带之外,在农田建设中应有效构建湿地系统,通过完整的湿地循环系统实现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保证非点源污染中的污染物能够通过湿地系统得到过滤和净化,减少土壤和水源中非点源污染物的残留。目前来看,湿地系统的构建对解决非点源污染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农田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为此,应认识到农田建设中构建湿地系统的重要性,应将湿地系统构建作为解决农村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方式和办法,既保证农田建设的整体质量,又能够达到减少农村非点源污染的目的,使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效果。

4.3在农田建设中构建多水塘系统

通过了解发现,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物都集聚在土地或者水塘中,要想达到降低非点源污染,提高非点源污染治理效果的目的,我们就要利用农田建设的契机构建多水塘系统,将集聚在土地和水塘中的污染物进行集中,并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实现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有效缓解农村非点源污染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农田建设中,我们要积极构建多水塘系统,在多水塘系统中加入生物分解物,实现对非点源污染物的降解和治理,保证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效果。

篇2

本文作者:彭行恩工作单位:安徽广德县桃州镇水利站

探索水利建设如何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问题,对指导经济建设和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所谓在水利建设中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就是在付出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来从事一个流域的水利建设过程中,能同时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较大的收益:(1)能使水利工程所灌溉的土地较多,对提高全流域的农作物产量起重大作用;(2)能通过水利建设,促进全流域的林业和渔业的发展,而不是相反;(3)在能发电、航运的水电工程中,能多发电,并促进航运事业发展;(4)使全流域上中下游都能得利益,而不是只顾一头。不管其余,为中下游带来新灾害;(5)减少流域的水土流失,而不是增加流失量;(6)增强沼区的土壤肥力,而不是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和大量土地被淹没。只要在付出这一定量劳动中能同时获得这几方面的收益,就是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要在水利建设中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严格地按照以下几方面的原则来合理地分配和投入劳动。(一)必须按照上中下游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制定全流域水利建设规划,并按这个统一规划合理计划和投入劳动进行水利建设;使上游的建设兼顾中下游的利益,特别是不要强夺中下游的水源、为中下游带来水灾和严重损坏中下游过去天然遗留下来的大型水面。上面谈到,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改变一个流域的动态和静态的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这种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会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在水资源比较紧张的区域,这个问题会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只有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合理制定一个兼顾上中下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利益的总体规划,并按这个总体规划来合理分配劳动进行水利建设,才能取得全流域水利建设中最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

在运用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灌水和排水、渠灌和井灌相结合,使灌区工程配套,以保证灌区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的不断发展。这是同步提高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一环。因为在农田生态环境的诸因素中,水分不仅在满足作物生长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由于它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因此时时刻刻都参与地质、气候、生物等各方面的活动,影响到土壤中的气、肥、热、微生物以及田间小气候状况。因此,实行科学灌溉,使农田生态环境中的水分得到合理的调节,这既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也对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而在灌溉时要使农田中的水分得到合理的调节,最重要的是要使灌既渠系配套成龙,特别是将灌水渠和排水渠配套成龙,将渠灌设施和井灌设施的配套成龙。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控制地下水的深度,防止由于灌水使地下盐分随水上升于地表,导致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

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坚持对各种水利建设设施实行综合利用。这除了要多发电和促进航运事业发展以外,在农业利用方面也要坚持对水库等水利设施实行农林枚渔综合经营的原则。这不仅能大大提高水利设施利用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同时提高其生态效益。这是因为,从生态学现点看,地面上新修的水库等水利设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山、河流、灌区等密切相联系的。实际上,以水库形式新出现的湖泊生态系统和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草山生态系统、湖面渔业生态系统及农田生态系统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过去我国不少地区孤立地看待水库等水利建设工程.不注意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不注意实行农林牧渔电水综合利用,忽视水库上游的山区造林植草,结果使水库淤积严重;在水利建设中不注意保护原有渔业资源和对水库水面的渔业利用,结果造成了生态与经济方面的损失,如此等等。总之,只有充分认识水库等水利设施和森林生态系统、草原草山生态系统、鱼类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修建水利设施和使用这些设施时注意农林牧渔综合利用,才能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篇3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整个历程,有关农业害虫防治的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阶段:原始防治阶段、化学防治阶段、综合治理阶段、持续控制阶段.

1.1原始防治阶段

公元340年前,我国南方农民就利用黄琼蚁(Oecophylla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这在世界生物防治史上是最早的(陆庆光,1997);在1800年前,我国农民已知道用砷剂、汞剂和藜剂来杀死害虫;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使用硫磺、铜、油类及各种有毒物质作为杀虫剂,并有了熏蒸方法(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1965),也有了用“掘沟法”治理蝗虫及螟虫的记录;宋代定有严格的治蝗法令——这是全世界最早的治虫法规(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1965).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防治手段原始单一,应用天然材料为杀虫剂.

1.2化学防治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DDT、666等合成有机杀虫剂的产生和使用,害虫防治进入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阶段.后来,其它有机氯、有机磷以及菊酯类农药相继推广使用,使化学农药的品种多样化.由于各种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之化学农药的速效性和稳定性,使得化学防治显示出其特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人们由此产生了害虫防治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的乐观主义思想(邱式邦,1996).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防治手段单一,化学防治效果明显,并占主导地位.

1.3综合治理阶段

自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后,人们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许多严重问题,如害虫产生抗药性、有益生物减少、主要害虫再次猖獗、次要害虫再次爆发成灾、食物中的残毒、环境污染等.面对这些严重后果,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害虫防治途径.50年代初期,“综合防治”一词就出现于我国农业害虫防治的报告中;1975年,我国正式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害虫治理方针(马世骏,1979).在国外,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李典漠等,1983);到了70年代,美国的几位昆虫学家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的新概念(朱弘复,1981).IPM的提出对害虫的控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费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迅速为世界各国的植物保护工作者所接受,成为当今各国所奉行的植物保护方针.其指导思想是:要求多种专业相互配合,并要考虑到各种病虫害(包括节肢动物、杂草及其它生物);要求尽可能用所有可应用的防治手段建立一个最优防治方案;植物保护只是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方面;要考虑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因素.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对象,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强调各种防治手段的协调性和合理性,摆脱了过去防治手段单一的局面;害虫防治的目标是把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造成损失的水平之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1.4持续控制阶段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对害虫治理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同时考虑到人类自身生存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1992年7月世界环发大会召开以来,确定了持续发展是唯一的发展模式.为此,Tshernyshev(1995)提出了一个新的有关害虫治理的概念——害虫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EPM强调维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管理的基础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害虫发生的初期采取措施,避免害虫的大发生,并加强信息收集和监测.由于EPM不采用化学农药和大规模释放天敌,其防治成本将会大大低于IPM(张真等,1996).1995年7月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13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可持续的植物保护造福全人类”(Sustain-ableCropProtectionfortheBenefitofAll);大会开幕式的主报告明确提出“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FromProtectingCropstoProtectingAgriculturalProductionSystems)的观点,即要从过去仅仅针对直接危害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扩展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以利于发展可持续的植物保护.其特点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依靠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自我调控能力,防治手段以生物防治为主.总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害虫治理将会逐步得到完善,越来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为人类造福.

2害虫持续控制的可行性

地球上约有100多万种昆虫,有害的昆虫有8万余种,但真正造成危害的仅3000余种,在一个地区严重危害的也只有几十种.我国约有14万种昆虫,其中仅有少数是农、林、牧、医方面的害虫,少数是害虫的天敌,大多数是益、害不显著,也就是中性昆虫(张广学,1996).中性昆虫作为当地生物群落中食物网的不可缺失的成员,作为天敌的食料,它们在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自然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害虫的持续控制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共存,以达到自然控制害虫.现代生物学、现代生态学(包括化学生态学)、生物技术以及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等多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为害虫的持续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1利用抗虫品种

寄主抗性是最有效的和最持久的,如果是多基因抗性则使害虫难以形成生物型来对抗植物的抗性.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作物上应用抗虫品种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生物技术的发展、育种技术的提高为选育抗虫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如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作物体内,使作物对害虫产生抗性.但这方面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2.2利用害虫天敌

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控制害虫花费较少且具有持续效果.天敌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地控制130余种害虫,其中利用寄生性天敌控制害虫成功的就达115种(张广学,1996).

2.3利用昆虫性激素

昆虫性激素既可以监测害虫的发生,预报虫情,还可以在田间规模使用,干扰害虫的正常行为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目前我国已有棉红铃虫、棉铃虫、梨小食心虫、甘蔗二点螟和玉米螟等性激素被广泛用于虫情测报和防治(邱士邦等,1994).据估计,全世界已合成昆虫性激素化合物1000多种,已商品化的达280种,其中用于干扰的18种,诱杀的28种(Whitten,1993),在害虫的持续控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2.4利用种间化学信息物质

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天敌之间存在化学信息物质,如植物产生次生物质引诱害虫,害虫产生利它素引诱天敌,特别是害虫取食后产生的互益素对天敌有引诱作用,.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信息物质控制天敌的行为来控制害虫,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策略,在害虫持续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2.5利用生物制剂

我国的Bt制剂1991年产量就达4000t以上,在全国使用面积达100余万hm2,能防治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40多种害虫.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生物工程菌方面也取得了进展.非洲利用白僵菌及绿僵菌制剂防治蝗虫成功.我国白僵菌制剂基本上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近年来对10多种昆虫病毒进行了研究,已经制成病毒制剂,用于田间防治.利用病原线虫制剂防治害虫也已有研究(王晓容等,1995;徐洁莲等,1995).

2.6利用植物杀虫剂

目前已知的植物次生物质约有3万种,其中生物碱、萜类和酚类分别达6500、5900和5000多种.根据昆虫对次生物质的反应,可以将其分为拒避和抗生2种类型.由于这类杀虫剂的杀虫率和持续效果比化学杀虫剂低,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植物杀虫剂一般不杀伤天敌或对天敌的杀伤力不大,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可以在害虫的持续控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未来杀虫剂的发展趋势,现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李捷等,1996).

2.7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

50年代中期,美国在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岛大量释放经辐射不育的螺旋蝇雄虫,彻底防治当地牲畜大害虫野螺旋蝇获得成功.80年代后期,我国在贵州省惠水县一个30多hm2的柑桔园中释放15万头辐射不育的大实蝇雄虫,使柑桔被害率从7.5%降低到0.005%(王华嵩等,1993).辐射不育技术有利于害虫的自然控制,是害虫持续控制中一项有效的技术.

2.8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是第3代杀虫剂,它影响昆虫正常生长和发育,破坏昆虫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而使昆虫死亡.按其作用方式主要分为苯甲基苯酰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蒋志胜等,1997;冷欣夫,1994).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选择毒性,只对昆虫有效,对人、畜安全,因而在害虫持续控制中很有发展前途.

2.9科学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防治虽然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问题,但它仍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提高化学农药的生命力,使其更加有效地控制害虫.轮用、混用农药可抑制害虫抗药性的发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应用特异性、选择性高的农药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应用低毒、广谱、低残留的农药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10利用农业技术

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改良生态环境以不利于害虫繁殖和发育;农作物合理布局,切断害虫的食物链;利用植物对害虫的耐害性和补偿功能控制害虫;利用自然因素,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天敌,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利用耕作方式控制害虫,轮作能恶化单食性及寡食性害虫的营养条件和生活条件,可减少虫源,套作和间作有利于保护和繁衍天敌,对地下害虫可用饱和灌水法防治.5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采用合理的措施成功地对一些害虫实施有效的防治,可以充分说明害虫持续控制的可行性.例如,改造飞蝗的发生地消灭蝗灾(陈永林,1979;马世骏,1979),选用抗虫品种防治小麦吸浆虫(周明爿羊,1979),调整耕作制度防治三化螟,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蒲蛰龙,1991),停止使用广谱性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等等.可见通过创造不利于害虫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即实施害虫的生态控制,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也是持续性的.多彩的大自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建立高产、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实现害虫持续控制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3害虫持续控制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现代的农业生态系统实质上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马世骏等,1984).在此类复合系统中,最活跃的积极因素是人,最强烈的破坏因素也是人.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它与周围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有不断的物质、能量和有机体的交换,有时来自外部的物质、能量和有机体对农田内部的有害生物可能起到特别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进行有关害虫控制的研究时,多数是以中小尺度的自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从宏观上考虑其它社会、经济等人为因素的作用.这种以中小尺度的自然系统为对象的研究结果难以阐明大尺度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解决不了受到外部各种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影响的农业害虫持续控制问题.因此,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在我国农村现行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的时空动态,将可望从系统和群落的水平深入理解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害虫发生及其天敌繁衍的生态机制,并提出以利用品种抗性、生境调节和自然天敌为基础的农业害虫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景观、社会条件、经济结构及发展水平等本底资料的调查和分析;各种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与农业技术体系的相互关系.(2)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农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类群结构、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的演变过程;各种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生境条件、农业技术措施与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相互关系.(3)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的时空动态;农田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与害虫发生特点及天敌繁衍规律的相互关系.(4)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品种抗性、生境调节等农业技术措施,保护和提高自然天敌的效益,促进害虫的持续控制.目前可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选择若干个自然景观、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理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和向各地行政部门索取有关当地的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经营方式、人口分布、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等资料.(2)采用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的野外系统调查、室内生理生态实验、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农田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测定不同功能类群(植被、害虫、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蜘蛛等)的丰富度、均匀性、多样性,从行为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动态关系.(3)根据系统的层次组织原理,把结构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依次逐级分解为相对简单的亚系统.应用植物保护、农学、气象、经济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研究各级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4)围绕本项研究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生物统计、模糊数学、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等方法,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个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机制.

篇4

关键词:土地整理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农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的一种措施。当前,土地整理过多地关注耕地数量的增加,而对由此引起的生态问题重视不够。不适当的整理方式和技术,使土壤性状发生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最终使生物量减少,甚至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探讨土地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重视土地整理生态设计,以减少对生物链的不良影响,保持生物多样性,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对农业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能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那样通过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来实现,农业区域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地方,因此要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代价,而是应该通过工程措施,对生物多样性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进行利用与保护。

1.土地整理单项工程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目的之一是增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原有未利用地上的原生、次生自然生态系统将被单一的农作物替代,景观多样性将降低,某些生物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不仅导致植物、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的降低,还有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在土地平整工程中,机械对土壤的扰动,使得土壤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境,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混凝土渠道的修建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渠道直且光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但却导致渠道中水生生物的死亡。为了营造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通过排水沟设计为水生生物提供避难所。土地整理中排水沟通常不加衬砌,而且在田块的较低部位,由于地下水的渗漏,即使在最干旱的晒田期也能涵蓄一定的水量来保证水生生物的存活;田块间的田埂、道路两侧的农田防护林则可以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对病虫害发生的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土地整理布局的影响

农地的整理多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整理布局中,很多只考虑经济性以及耐用性,而忽视了生态的考量,这极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节省农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在修建排水渠道时,对沟渠进行裁弯取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此外一些地区在田间大量铺设混凝土路面和沟渠,并误认为这是一种高品位的设计,这种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特别是沟渠采用“三面光”的设计,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影响了土地生态环境。

生物生存环境的恶化直接减慢了农田物种的扩散,生物的栖息地被混凝土钢筋结构的沟渠隔开,物种的扩散受到影响,导致群体趋向不稳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在土地整理的空间结构上,土地整理中“路成框”的指导思想势必引起项目区的景观破碎,导致植被斑块间的自然连通度降低,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沟渠和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威胁。沟渠遍布在整个项目区,而且在沟渠与路相交处有涵管、桥等水工建筑保证沟渠的贯通,这就为一些动物的迁移、植物孢粉的运移提供了可能。农田防护林在项目区也基本贯通,是动植物迁徙的重要廊道。土地整理中防护林的建设提倡选用本地物种,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有着积极的响。

二、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

生态保护型整理模式多种多样,有从农地整理结构设计、道路设计和河沟渠设计3个方面构建了保育形模式;有从生态模式、仿自然模式和等级模式3个生态型农地整理模式;有从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中,

提出的我国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设计模式中构想等等。其中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如下:

(1)田间路不宜使用混凝土结构,尽量采用土石铺路,混凝土结构不具透气性,导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一些小型动物和微生物无法栖息,从而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破坏了该地方的生态平衡。

( 2) 渠道边坡不宜过陡,尽量设计为缓坡。渠道边坡是许多生物生长和栖息的地方,边坡太陡,渠道水位变化过快,很容易对边坡一带的动植物带来冲击,增加了两边生物的存活难度,因此在修建渠道时应该尽量延长渠道边坡的长度,以增加和稳定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修建复式断面的渠道。

(3) 笔直无弯道渠道虽然最具经济效益,但就保持生物多样型来说,凹凸多变的渠道无疑是最佳的,笔直无弯道渠道水流湍急,不利周围生物的栖息和藏匿,多变渠道的渠道则可以阻挡、改变水流,稳定水温,同时渠道凹凸处也是许多生物理想的栖息地。

( 4) 渠道周围规划植栽。渠道周边缺植栽,造成日光直接照射,使日夜温度差很大,对生态的发展亦有不良影响。植栽可提供阴影,缓和水温的变化,制造野生动植物栖息的有利环境。

( 5) 保留一定的沟塘和低洼地区。沟塘和低洼地的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之所,它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

三、结语

土地整理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和谐,随着人类对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保持、改善生态环境和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类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袁志文,何晶晶.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甲硫醇恶臭气体[J].上海环境科学,2008.

篇5

关键词:大数据;生态学;数据挖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在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的推动下,呈爆炸式增长[1]。2012年3月,“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由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2]。该计划投资两亿多美元,大力发展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技术,改善其分析工具,从而推进从海量数据中获取各种资源的能力。2012年7月,“首届中国大数据应用论坛”在我国北京大学举行[3]。论坛议题涉及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等方面,旨在探讨大数据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同时,生态保护问题愈来愈严峻,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热点问题,而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准确、高效、及时的获取生态数据是分析生态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4]。

1大数据概述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整合、共享和交叉分析,在云计算的数据处理模式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由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量巨大的数据所构成的集合[5]。大数据的特点可以总结为4个V,即Volume(体量浩大)、Variety(模态繁多)、Velocity(生成快速)和Value(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6]。而大数据在人们的认识中,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大量复杂数据被处理,最终形成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各行各业大量具有潜在价值的规律,因此,大数据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新的关注焦点。现在,各个国家众多的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高度关注大数据,对大数据进行跟踪,形成了一轮对大数据的研究热潮[7,8]。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大数据这个“环境切入点”与以往环境问题的处理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未被挖掘的环境管理视点,而是一个方法、规律等确定,静待被应用的切入点,科技界、学术界、政府把它看成一座可能挖掘出巨大财富的“金矿”、“富矿”,各行各业均在探寻大数据层面上的有效技术分析手段[9,10],同样,对于生态学上,大数据也将引发新的热潮。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是全球大数据产业的发祥地,也是全球大数据产业的中心[11]。目前,金融界特别关注阿里巴巴的微贷,这是银行界未来最可怕的潜在对手。阿里金融在拿到执照后的短短几年内,到2012年6月份其微贷企业已经达到12.9万家,年底微小企业已超过20万家,贷款总额度达260亿万元。阿里金融背后的实质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大数据的正确经营与管理,另一个是善于业务创新,它们的结合,颠覆了金融行业[12]。在iphone推出之前,移动运营商从用户手中收集了大量具有潜在价值的数据,但并没有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相反,苹果公司在跟运营商签订合同时规定,运营商要将大部分有用数据提供给公司。由此,任何运营商得到的用户体验数据都无法与苹果公司相比。制造业方面,华尔街依据购物网站上面的顾客评论,分析各企业的产品销售状况。这些企业,将顾客消费进行数据分析,实现适当采购、合理库存和科学管理。制造商们则分析顾客的网上购物数据,了解客户的各项需求、掌握市场新动向[13]。德国在体育上更是将大数据的强大之处展示得淋漓尽致。2014年的世界杯德国以7∶1的比分战胜了五届世界冠军巴西,除了技术水平的因素外,德国对于科隆大学建立的数据库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将巴西队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收集起来,进而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些基础上制定比赛策略[14]。与国外相比,国内起步稍晚,还比较零散和缺乏系统性。但随着大数据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大数据关注的热情也是不断高涨。近两年,大数据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但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是集中在大数据挖掘方法和算法[15]。在高校中,数据挖掘及应用得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16]。例如,通过对近几年高校学生活动方向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的变化,从而对学生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不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并提高影响力。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分析上同样适用。姚美村[17]等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技术,以文献中收录的106首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复方中的配伍科学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ACCESS技术,借助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药复方特征数据库。在全球各行业中,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数量惊人,涉及司法、公共服务、零售、金融等众多行业。大数据是个跨学科的领域,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既要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又要鼓励自主创新,迎头赶上[18]。

2大数据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2.1牧草研究中的应用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工作比较分散,虽然积累了一些关于资源收集、筛选、鉴定、保存和利用方面的资料、经验,但观测项目、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没有一致性[19]。对牧草种质资源的可靠性和系统性产生了影响,与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国家科技部要求制定苜蓿种质资源各描述符的字段名称、类型、长度、小数位、代码等,以建立统一、规范的苜蓿种质资源数据库,以便于苜蓿种质资源的信息与实物的充分共享以及高效利用,也为资源利用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信息。在我国各种牧草当中,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适用于干旱、盐碱地区,是开发旱区和盐碱地的重要选择,利用现代技术对根瘤菌进行接种温室培养,测定其逆境存活率、各项生理指标、离子进出根细胞情况以及差异基因的相关数据,同时进行数据分析,科研工作者就可以对数据中所表现出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苜蓿根瘤菌共生对干旱及盐胁迫的响应机制。

2.2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

温室效应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性热点问题,为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科研工作者不断对生态系统碳源进行探究。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大组成部分,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工作者可以首先运用前人的统计资料,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源、净碳汇做出初步估算,再运用现有科学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数据,通过数据中所隐含的信息,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时空差异。例如:王绍强[20]运用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建立的陆地碳平衡模型,对我国东北地区碳通量进行模拟,研究了其分布格局。李可让[21]等运用CEVSA模型,以月为时间步长,以0.5经纬度网格为空间单元,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等对中国土壤和植被碳储量进行估算。

2.3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合理的放牧强度、适宜的牲畜种类、最佳的放牧季节和合理的畜群分布,都是以正确认识草地资源、精确资源数据为基础,以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取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采用一般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是不可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因此,为解决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估产、草地管理利用及自然灾害预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科研工作者需要寻求适应发展的新技术,以迅速了解畜群动态、分布和草原植被的生长、消耗等数据信息,提高精确化优势。从草原植被的样方测查到GIS技术的应用及草业地理信息学的产生,恰恰反映了草地资源管理从一般性描述到由大数据引发的精确化发展的过程[22~25]。

3大数据在生态系统应用中的优势

3.1提高生态管理效率

生态系统的改善和保护所涉及工程量较大,而大数据的大体积特性有助于解决这种困境,在大数据中,随着数据库数据的增多,所消耗的计算工作量则递减,换言之,在对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过程中,管理成本会随着大数据的聚合而减小,这种高效工作能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进而提高生态研究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例如,监测较大地理区域范围内或较长时间内发生的生态事件和变化过程时,用遥感数据提取某一区域的植被指数变化信息,然后把植被指数作为某一生态过程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计算,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2节约资金

近几十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国在生态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智能生态管理下,尽管引入处理大数据的设备以及每年对其的维护需要一定的耗费,但是从长远来看,其经济效益更大,如在引入大数据处理草地资源管理的各项问题之前,主要依赖于人工调查,但这些信息分布在时空的各个角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数据管理系统引入之后,其覆盖面更广,信息准确性更高,而且给人们减少的时间成本是无法计量的。

3.3适于海量数据处理

大数据的智能管理系统特别适于处理大型数据,该系统的设计是基于云计算、云管理和云操作系统的,因此不仅能满足海量数据处理及实时分析的要求,更能覆盖所有网络。由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等五S技术整体结合所构成的GIS系统,不仅能够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海量数据,而且能够智能地分析和运用数据,具有高度自动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等优点,为生态领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咨询。

4大数据在生态应用中的挑战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体现在大数据挖掘的四个环节中。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要对来自物联网及各种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去伪存真,找出时空差异,收集异源、异构的数据,必要时还要与历史数据作对比,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可信性和价值性。其次是数据存储,在存储时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按照一定规律对数据进行归类处理,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处理,并附上日后检索的标签,以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的目标。第三是数据处理,生态学的数据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数据样本本身,更体现在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的交叉互动上,工作者很难用传统方法对其进行描述与度量,因此,笔者需要将高维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降维后再进行度量与处理,通过上下文关联分析,从大量模棱两可的数据中综合各种信息,从而导出可理解的内容。第四是结果的可视化呈现,目前,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只能针对小规模、有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谈不上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在生态管理行业中难以通用。总的来说,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前景广阔,同时充满挑战。

5结论

大数据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就像显微镜一样[26]。4个世纪之前,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物体的测量,人们只保留在肉眼阶段,显微镜将它推进到了细胞水平,这使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现在,大数据成为人们分析事物、观察自然的显微镜。因此,根据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利用大数据探索生态系统中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定量特征,建立和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7],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战略选择和农户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将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何文娜.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美国将发展大数据提升到战略层面[J].中国电子报,2012-7-17,003.

[3]吴彬.生态科学数据元数据及其标准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2):75-79.

[4]梦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7-169.

[5]曹蕾.世界大数据发展态势研究[J].竞争情报,2012,(02):33-42.

[6]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7(6):647-657.

[7]王珊,王会举,覃雄派,等.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34(10):1741-1752.

[8]陈纪英.大数据革命:信息时代寻宝指南[J].中国新闻周刊,2013,(03):49-54.

[9]覃雄派,王会举,杜小勇,等.大数据分析—RDBMS与MapReduce的竞争与共生[J].软件学报,2012,23(1):32-45.

[10]黄哲学,曹付元,李俊杰,等.面向大数据的海云数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2,1(6):20-26.

[11]贾俊芳,张日权.基于分布式的大数据集聚类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13):31-35.

[12]罗涛.大数据产业的美国经验与中国对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5):54-55.

[13]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4):47-49.

[14]石方川.得大数据分析者得天下[J].调研世界,2015,(2):62-63.

[15]王秀英,张玲,张聪聪.探讨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大数据挖掘与应用[J].震灾防御技术,2015,10(1):39-45.

[16]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63-67.

[17]姚美村.消渴病复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48-50.

[18]罗涛.大数据产业的美国经验与中国对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5(204):54-57.

[19]李源,谢楠.紫花苜蓿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及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J].草业学报,2010,19(4):79.

[20]王绍强,周成虎.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J].地理研究,1999,18(4):349-356.

[21]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等.中国植被和土壤碳储量[J].中国科学,2003,33(1):72-80.

[22]任继周,胡自治,陈全功.草地遥感应用动态与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1996,13(1):55-60.

[23]牟新待.遥感技术在草原资源调查和管理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草原与牧草,1981,(2):55-57.

[24]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3,(2):1-8.

[25]陈全功.草原资源遥感监测系统的开发研究[J].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杂志,1992,(2):23-25.

[26]BrownLB.Toughchoice:Whowillfeedchina[C].NewYork:Norfon&Company.Zne,2002.

篇6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梨树 B.蘑菇 C.鱼化石 D.病毒

2. 某化工厂每天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为减少污染,周围应多种植的植物是

A.女贞和海桐 B.海豚和柠檬

C.芭蕉和法国梧桐 D.槐树和女贞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4.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 山羊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C、器官组织细胞动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6.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7. 我们吃的馒头和面条大多是用小麦种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那么你知道面粉主要是来自小麦种子的

A.胚芽 B.胚轴   C.胚乳 D. 子叶

8.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缺乏足够的营养

9.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

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茎的全部

10.西瓜的果实中水分充足,在结果期间,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植物生长 B.蒸腾作用

C.形成果实 D.光合作用

11.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并且要尽量带土,这是为了

A.保护根冠和分生区 B.保护幼根和根毛

C.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D.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

1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花蕊 B.雄蕊 C.雌蕊 D.萼片

13.人体个体发育开始于

A.卵细胞 B.受精卵[来源:学C.胎儿 D.婴儿

14.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A.身高和体重的突然且迅速的增加 B.性心理有所觉醒

C.第二性征发育 D.出现生殖器官

15. 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来源:学科

16.人体内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

A.胃  B.小肠 C.食道 D.口腔

17.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A.夜盲症 B.佝偻病 C.贫血 症  D.坏血病[来源:

18.当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液里数量明显增多、并能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

19.血液从主动脉到右心房流经的途径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20.外界气体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A.呼气运动 B.呼吸作用 C.气体交换 D.肺的运动

21.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出现的变化

A.变蓝 B.变浑浊 C.无变化 D.变红

2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膀胱  B、输尿管  C、肾  D、尿道

23.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24.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

A.扁桃体炎 B.巨 人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侏儒症

25.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根的有无 B.陆生或水生

C.果实的有无 D.种子的有无

26.列生物中,形态结构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衣藻

27.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都可以食用 B.扁形动物都是寄生虫

C.环节动物都生活在土壤中 D.线形动物有口有

28.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

A.红桧 B.梧桐 C.龙棕 D.桫椤

2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30.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

①能人阶段 ②南方古猿阶段 ③智人阶段 ④直立人阶段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31.人曲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32.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什么行为

A.攻击行为 B.贮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33. 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3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动物放到动物园里

C.建立基因库 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35.家蚕一生中吐丝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6.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 ,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扦插 D、压条

37.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A、鲍鱼 B、鲸 C、蝾螈 D、鳝

38.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空气

39. 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xkb1.com 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 基因是DNA 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

A. 豌豆的圆粒与绿粒

B. 人的有耳垂与卷舌

C.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D. 桃的果实表面有毛与李的果实表面光滑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 (6分)如图是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从l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2)图中5是由受精后的______发育而成的.

(3)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4 条,那么,图中4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图3中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

(4)番茄的果实红色(R)为显性,黄色(r)为隐性.若图中4为红色的番茄果实,则它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 .

42.(6分)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 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深色、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 .其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 的结果.

A.烟熏 B.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自然选择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类型的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期的桦尺蛾对桦树的危害大,用 的方法治理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3.(8分)如图是利用天竺葵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此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

(2)图②的目的是 ;图⑦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 。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4.(8分)下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 ]_________的折射,在[ ]___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

(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 ]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

45.(7分)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 种生物。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光能。这些能量是通过 依次进行传递的。

(3)通过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蛇、蛙、鸟,就会造成 、 的大量繁殖,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他们呼吁人们:不要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此,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6.(5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D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D C D D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C D A D D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A B B C A A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4. (8分)(1)2 晶状体 3 视网膜 (2)凹

(3)4 视神经 大脑的一定区域

45.(7分)(1)4、4;

篇7

1 农村城镇化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如人口集中在城镇会使原来回归于农田的排泄物和有机垃圾进入其他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此外,乡镇企业在城镇的集中则会使工业活动的废物排放在地域点上也集中起来,从而形成明显的负“外部性”。这些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出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城镇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缘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这个内在机制是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人口在散居的情况下,人们从生态系统获得农产品,经食用和消化后,排泄物又注入生态系统,这些有机物会成为生态系统的投入,进入下一个循环过程。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会形成生态问题。

第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社区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致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由于工业生产活动集中在城镇,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加上城镇面积的限制,城镇内各种农村工业集中排污极易造成各种污染物之间的交汇,结果或扩大原有污染物的污染能力,或衍生出某些新的污染物。当这些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噪声污染等。总之,环境问题是农村城镇化的副产品。

2 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环境问题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折纯约每公顷375千克(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千克)。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2)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农村工业企业(乡镇工业)的粗放式经营和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联苯胺等产业,以及噪声和振动污染的行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据统计,全国每天排放的污水量超过1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如滇池、太湖、巢湖等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严重,靠近城镇等人口密集区的很多湖泊已退化成为流域中的污水库。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消耗耕地的大户。据浙江省环保局测算,每生产65亿块砖,要消耗1365万吨土,相当于45500亩土地被削平一尺。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4)农村工业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局部地区已经开始动摇农业生产的发展基础。如云、贵、川三省土法炼硫在局部地区已经造成毁灭性社会公害。有的炼硫区方圆几平方公里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超过国家标准5~50倍,局部地区形成酸雨,降雨pH在3~4之间。三省炼硫区堆积的硫渣近2000万吨,整个炼硫区山光岭秃,大片耕地变成“死地”,上万农民丧失了维持生存和生育后代的基本农业生产环境。个别地方停产20年也不能恢复正常农业生产。尽管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整治工业污染的行动,但由于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大城市近郊,其他乡镇企业在布局上仍然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16.7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

总之,我国农村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3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 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城镇化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

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城镇化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3. 2 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3. 2. 1 产量目标

从经济发展趋势看,我国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不断增加,2010年总人口将达14亿,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口的增加会直接推动农产品的直接或间接需求量的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3. 2. 2 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 2. 3 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3 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有助于确定或确认自然资源的最佳或最适度的利用水平,有利于适量地、及时地判断其在数量、质量和价值量等方面的变化,有助于防止和纠正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现象。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入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并由中央向地方推广。

3. 4 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比如:制订明确的行政法规条文,提高行政措施的规范性;严格行政法规条文的执行,提高行政措施的严肃性;保持行政法规的相对稳定性;建立严肃的检查监督制度等等。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间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各自的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目前,经济手段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使用还不充分,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运行,政府应加大经济手段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难以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5 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 6 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篇8

生态安全

陈格楠表示,四川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两方面入手,“十二五”期间在四川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维护四川生态系统稳定,对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其实已经不是在本期采访中第一次有人提出了。但像四川一样迫切希望生态补偿能够以一个机制,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的制度出现的,还不是很多。

“所有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的建设。”陈格楠说。无章可循在任何时期、任何事件中都是可怕的。

他表示,就四川来说,对生态的破坏,近几年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四川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仍高达46%,金沙江、嘉陵江和岷江多年平均输沙量约占长江上游的85%;川西北高原干旱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4.42万平方公里,退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的70%左右,沙化草地面积以每年4000公顷的速度不断扩大,草地鼠虫害面积占牧草地面积的18.23%。森林的生态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灾害危害严重,珍稀濒危生物栖息地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些重大生态问题,仍然制约着四川的生态安全,降低了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与保护

陈格楠表示,发展经济,这是所有财政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财政存在的根源之一。但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还在持续加大。四川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2020年城市化目标是60%,约有2000万人需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目前全省75%以上的一次能源,7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农业生产资料源于矿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将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呈同步上升的态势。

此外,四川贫困问题比较突出,贫困地区大多数是生态重点保护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北江河源区、川西高山高原区、四川盆地周边部分山区,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及江河源头区的少数民族,区域性贫困问题和生态脆弱问题叠加在一起,使生存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摆脱贫困而不得不进行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除此之外,地震也对本就脆弱的灾区生态系统造成重大破坏。四川国土资源部门查明灾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8997处。四川省环保部门统计,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6市州林地受损29.8万公顷,草地受损9.4万公顷,农田受损10.3万公顷,占区域农业面积的1.03%,河流淤塞2951公里,形成大型堰塞湖34处,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栖息地、繁育环境、饵料场等受到重大影响。据四川省水利厅灾后水土流失调查,“5・12”汶川特大地震加剧了灾区水土流失,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均有明显增加。此外,灾区35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国家保护野生植物近百万株受损,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损约15万公顷。

总体来看,四川省河流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平原浅丘农田生态系统、城市(城镇)复合生态系统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四川生态系统全面稳定还约需20年,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生态水平约需40年左右。

从零开始

陈格楠表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居然还找不到一个相应的机制来对应危急万分的生态补偿,确实在任何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因此,四川财政厅提出:真正要实行生态补偿,就必须有许多事情需要抓紧解决。

1抓紧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目前涉及生态补偿问题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但都没有明确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中增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通过长期稳定的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西部和四川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建议中央在转移支付中首先重点向地震极重灾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特别是要优先支持灾区生态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性、流域性重点项目。

2尽快建立长江流域多边生态补偿基金。为解决好长江流域跨区污染问题,避免地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建议建立长江流域多边生态补偿基金,其资金来源由受益地区按经济总量的一定比例支付。例如,目前三峡库区蓄水至153米后,库区水质良好,主要是因为占三峡库区总水量85%的四川来水水质优良。为此,四川在江河源头区建立了167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这些保护区内不能进行任何开发,因此,长江中下游的受益省市应当对这些地区进行生态补偿。

3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根据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适时开征水电开发、天然气开发生态补偿基金,加大对重要生态屏障地区、水系源头地区的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例如,可在四川流域梯级开发的水电电价中,每度提取1分钱的生态补偿资金,在天然气开发中每立方米气价提取1分钱用于生态补偿,以建立稳定可靠的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篇9

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0%,全市林地面积达6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5%,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2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7.6%。万元GDP综合能力达1.84t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1.82t标准煤。共减少径流60%,减少水浊80%,减少大风扬沙6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及优于二级天数313天,二级天数达标率为85.6%。

2.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保护措施

2.1强化水资源保护,奠定生态建设基础

一是大力开展滦河综合治理工程。投入巨资,实施了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形成了14km2的水面和20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这一工程使过去的风沙之源,变为了全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城区夏季温度平均下降了2℃,空气湿度增加了20%,空气负氧离子增加了20%,地下水位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水平,成了白鹭、灰鹤和白天鹅等20余种野生鸟类的栖息地,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二是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治理、综合防治、注重效益”的原则,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共投入资金736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2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5.8%,土壤侵蚀量由1998年的166.27万t减少到127.11万t。三是加强水源的保持。科学编制了《迁安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为第一、第二供水厂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并在全市19个乡(镇)全面启动了乡(镇)水源地划分工作,同时深入开展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四是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完成新打水源井545眼,配套620台套,安装变频器573台,铺设各型地下输水管道383万m,共解决了448个村及16所农村中小学校51.75万口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2保护地下水资源,支撑生态环境建设

紧紧围绕河北省、唐山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指标,建立和健全“三条红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责任和措施,深化各项目标的贯彻和落实,通过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以低耗水高产出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体系建设,以计量设施安装和污水处理回用为重点的工程与技术体系建设,以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为主的监督规范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现代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创新生态建设格局

着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一是计划实施迁安市西沙河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30182.95万元。二是计划实施迁安市滦河生态防洪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21958万元,主要对滦河上下游河道进行新建堤防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工后可以保证河道水流通畅,可使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及耕地得到保护。三是滦河青龙河口段迁安市防洪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750万元。

2.4完善农田生态系统,确保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篇10

生态景观规划的见解,以期对以后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生态景观规划方面的建议。

1.土地复垦的内涵

土地复垦是指对因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生产建设活动是人为对土地的破坏,如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等;自然灾害损毁是指因自然原因对土地造成的损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等。

土地复垦始于工业发达的国家。美国对土地复垦有复原、恢复、重建三重定义;英国要求将破坏的土地恢复或重建到有益的用途;德国规定破坏的景观应恢复生产力和视觉吸引力;加拿大政府并不要求复垦恢复成原貌,而是要求因地制宜,但不能低于原来的生态水平。[1]我国目前的土地复垦目标是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复垦已经不能简单地要求为使土地恢复生产效能,而是提倡科学复垦,即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开发,并且融合生态和谐、景观协调等方面的考虑。

“土地复垦”侧重于土地的保护和恢复利用;“生态重建”则侧重于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是土地复垦中应包含的重要内容;而“景观规划”是对复垦土地景观的美化与修饰,复垦的土地增加了景观功能,使土地复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2.土地复垦的生态恢复

土地复垦不仅包含一系列工程措施,为了维护复垦区域的动植物生态平衡,还应采取一些生物措施,对复垦区域的土壤质量和环境条件加以恢复和改造。

生态恢复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它是试图重新创造、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过程。人类没有能力去恢复出真正的天然系统,但是可以帮助自然,把一个地区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动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条件,然后让它自然演化,最后实现恢复。

生态恢复有三种修复手段:微生物修复、物理修复、植物修复。[2]

人为损毁的土地也许是小范围的,自然灾毁的土地常常是大范围的,复垦也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自然界中有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多自然型河流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和人为创造的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应根据不同的生态系统特征和人们对复垦土地的要求来制定对策。土地的损毁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滑坡、泥石流损毁土地应以预防性整理复垦模式为主,而其他损毁的土地则以修复性整理复垦模式为主。[3]

3.土地复垦的景观规划

对复垦土地进行了生态的修复后,使其养成了健康的“内里”,此时如再辅以景观层次的规划,就能给复垦的土地披上一层良好的“外在”,那就是对复垦的土地进行景观规划,使其能尽量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景观是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任何一种景观里面都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景观是“活”的景观,景观是有功能和结构的。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是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景观结构、景观格局、景观动态。景观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

损毁的土地复垦后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加以合理的景观规划还能改善人居环境。遭损毁的土地往往景观破碎化严重,土地生态景观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复垦区域的景观生态系统,从而规划更为贴近自然的景观结构。在对于农村土地的生态景观规划中,有一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生态网络模式、行政单位分级规划模式。[4]

在对于复垦区域的土地景观评价的方面有许多学者都曾做过相关的探索,大多是在GIS成像的基础上,用Mapgis或Arcgis软件进行解译,再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聚类分析或者综合分析,并选取和景观相关的指标来评价,如:在斑块类型水平上选取各类景观类型面积、景观百分比、斑块数等指标;在景观水平上选择景观有适度、蔓延度指数、聚集度指数等指标。[5]

4.土地复垦未来的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各国对土地复垦的要求,都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未来我国的土地复垦应坚持数量与质量并存的,并在传统的土地复垦的基础上,增加对复垦土地的生态景观规划。在对复垦土地进行生态景观规划时,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个损毁区域的土地情况都不尽相同,土地复垦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值得参考的经验,尤其是在生态和景观的层次上,每一个地区的环境都有其无可复制的独特性。因此,在进行土地复垦的生态景观规划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

实事求是的原则。国家已经对土地复垦工作颁布了明确的法律法规,许多地方的土地复垦也是为了应付政策或者面子工程。这样做的危害往往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土地复垦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成正比,有的土地复垦后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的复垦工作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使复垦的土地尽快恢复其价值,要多从环境的视角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规划工作。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土地复垦是为了让损毁的土地尽快恢复到当地的生物圈中,让动植物尽快参与当地的自然循环,即便是人为的手段来改造土地,也要注重对原有环境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倾向的掌握。在生态修复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外来物种与本土种群的兼容性,最好在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再来科学规划。

景观改造与自然协调的原则。大自然的美丽在于景观的体现,复垦的土地景观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复垦的土地不仅可以具有生产价值,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还能赋予其观赏价值。在本该拥有自然气息的美丽乡村,却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被城市化得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美丽,其实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未来的规划一定要留住自然最本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