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然而,金融其本身和商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商科(Business)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它包含很多专业,其中包括:金融(Finance)、市场(Marketing)、管理(Management)、会计(Accounting)、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运营(Operation)。
金融(Finance)的研究方向包括投资、金融工具定价及研究、金融市场、财务研究、银行、数学统计研究。
金融专业相对比较严谨一些,作为一门已经发展有几十年且作为经济衍生实务性的专业,其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系列传统及衍生金融工具。对于资本市场及国际货币、银行等的事务性操作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金融专业要求申请者对于经济学基础和数学要有一定的理解,并可以以致其用的运用到金融学科当中。一般学生毕业后面向的求职公司主要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金融工具系列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
金融最早源起于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后来,随着金融学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西方金融学宏观上分为公司财务和投资学两个方向。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边,金融学里面又出现了交叉学科,特别典型的就是金融工程学(Financial Engineering)。从金融学的发展来讲,渐渐偏向计算机化、数学化、工程化,所以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金融工程特别像精算。金融工程是一门综合了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通常由大学的商学院、数学系和工程学院联合授课,其课程由于集中于金融领域,所以深度远远超过MBA金融方面的课程,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分析、投资组合分析、期货和期权、资产定价、资本预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其全部课程均围绕金融学的应用展开,具有实用性很强的特点,最适合那些立志于从事金融工作的年轻人。
从就业的角度来讲,金融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就业单位可以在各大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各种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期权交易所、基金、保险公司及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来说,在美国,数据和数据分析的工作相对比较容易找。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金融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要好找工作,而普通的金融专业其实并不很容易就业。因为会计是一个比较具有专业性技能的专业,而金融工程和金融分析是说比会计更加专业化的一个学科,而金融学本身的专业性相对要弱过会计学,所以从就业的角度,金融工程或金融分析相关的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会计,第三位才是金融。
美国大学一般在金融专业设三个相关的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简称MSF),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简称MFE)以及MBA下的金融方向。MBA下的金融方向偏管理,美国综合排名前50的大学除了个别大学不设商学院,其他大学在商学院下都会开设MBA专业,而能够单独开设金融硕士或金融工程硕士的学校并不多,而通常MBA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工作经验。
美国常春藤院校本科几乎没有金融专业,主要原因是美国教育在本科强调文理教育,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本科阶段应该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具备批量性思维的能力,而金融专业属于应用性专业。 而在硕士阶段,美国是全世界金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有特别好的学校。著名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越来越多的美国金融硕士教育走向了交叉的学科,像康奈尔大学、罗切斯特大W等。衡量一个学校,金融教育是不是好的主要标准,在于它有没有金融工程专业,实际上金融工程专业代表了整个金融教育的整体水平。从金融学硕士的角度来讲,一种是MBA中的金融或者金融工程方向;第二个类别就是金融硕士;第三个是金融工程、金融数学、金融分析的硕士。最后一类主要是金融相关的博士。
美国的金融硕士课程根据录取难度将学校分成三类,像刚才讲的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和金融工程的专业的申请难度是排在第一的。同样录取难度高的还有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范德堡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波士顿学院、凯斯西储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等。
加拿大的教育体系和美国类似,综合性大学大部分有金融本科专业,和美国相比,加拿大名校的录取要求要比美国低,也不需要提供SAT1、SAT2的成绩。其实学生可以选择在加拿大读本科,然后去美国读金融工程。加拿大的硕士跟本科差别很大。加拿大的金融和金融相关专业相对比较少而且申请难度大。比方说萨省大学的MSF、约克大学的MFE、西安大略大学或滑铁卢大学的MFE等。
英国的本科中基本会计和金融一起学。对于英国来讲,商科领域里面,会计和金融也是最难申请的。如果想去英国读本科,中国高中毕业生基本都要读大学预科的。英国绝大部分金融硕士叫做Master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英国的金融工程也比较发达,如果攻读金融或者金融工程专业,英国也有十分不错的学校选择,例如伦敦大学学院 、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雷丁大学、埃塞克斯大学。
篇2
但事实如此吗?“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概念和本质是什么?边界在哪里?
从“互联网金融”说起
从“金融互联网”到“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从金融视角和互联网视角来看待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服务问题,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定义,如谢平(现任中司副总经理)的研究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没有直接称为“互联网金融”。笔者认为互联网并不能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核心属性的变化。所谓“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金融的一个形态,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现在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是信息技术如何来支撑,而是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进行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引起的法律问题,一是没有法规,二是法规间的冲突,三是法规修订的严重滞后。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全球并没有统一定义。市场人士将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将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的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不过,随着金融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一狭义概念的边界正变得模糊。广义来看,互联网金融已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经济行为。
但有人认为:带有金融思维的互联网其实不叫互联网金融,带有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金融,才能叫互联网金融。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开放、平等、分享、系统性和风险精神”。
从金融的定义来看,其核心是资金融通,广义上说,跟货币发行、保管、兑换、结算相关的都是金融,但是狭义的金融,一般仅指货币的融通,所谓货币融通,就是资金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融通转移的过程。这也要求金融必须存在“市场平等”和“机构协作”,市场规则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核心条件。
关于“风险精神”。金融经营的就是风险。风险和盈利在金融机构的运营中是相辅相生的,同时也具备系统性特点。而在系统性方面,互联网是草根文化的代表,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甚至文化范式,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实现自身的价值。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追求的也是“从草根到富贵”,在民众享受“普惠金融”的同时,期望能在工程中介入金融服务使其生存、壮大。这些都是和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有很大共同之处。
在“分享”的特点上,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区别。由于金融具备“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其分享性必然明确的界限,是在金融生态内的有限“分享”。而“互联网金融”正是想借助互联网的“低成本信息传导”特性,打破现有的金融生态,改变已有的利益格局,满足“入局”,而获取巨额收益的目的。但不管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形态,都具备了 “系统性”,系统地自组织性将发挥明显作用,不管是是否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固有生态,都会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形成新的界限,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共享和分享”,除非对资金的融通不再存在需求。
正如几次的“工业革命”,金融业也没有从“内燃机金融”发展到“机械金融”和“科技金融”。
现代金融业的正式发端,是意大利发展出吸纳存款的信贷机构之后的事了。再后来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业态也慢慢地发展出来,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更是促进了金融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出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的金融机构,它们形成了现代金融版图的主架构。这些主流金融机构大致上都围绕着信用、杠杆、配置这三大核心职能做着资金或资产交易。众所周知,金融的信用是要靠日积月累,同时也具有信用的杠杆效应。如果只在意增长速度而不注重信用,发展得越快倒得也越快。而同样,互联网的网络几何级数的扩展能力和辐射能力,也是一种杠杆效应,所以两者结合在一起威力是巨大的,但反过来风险也是巨大的。
因此,当前值得我们更加审慎和深入的思考研究,不能还没有搞清其本质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冒然推论。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其核心特征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用于军事领域,到大规模民用只花了30年时间。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Internet用户达到24亿,几乎覆盖全球所有国家。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因此,互联网具备了快捷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新性这几个特点。
同时,互联网使经济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大大降低,推动了各种新的经济产业的出现.从而促进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但互联网对于社会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对社会供求关系的作用而实现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根本性变革。
要分析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首先要清楚金融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既金融对象,指货币(资金);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中介,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在金融活动中以上各要素之间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在其中发挥监督和调控作用。
那么,分别就以上几个要素来看互联网对其影响。
关于货币
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又一次推动了货币形态的发展。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开发出了种种的电子支付手段和工具,称之为“电子货币”。电子商务渗入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电子的稳健发展,大大强化了人们的电子货币意识,带动了电子货币的普及程度,电子货币取代现金支付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电子货币完全取代纸币的崭新的货币时代即将来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交易将会实现。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货币形式,使有形的货币变成了无形的电子数据。虽然货币形式的变化没有改变原有货币的基本功能,但电子货币是一种非标准货币,它的发行带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电子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但它却不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也不是有效的储藏手段。其对价值的度量,仍依赖于货币当局法定的尺度,电子货币的国际性依赖于其发行者经营活动的跨国性等等,都使“互联网金融”中的货币概念有别于传统理论,电子货币发行方式和“互联网金融”组织经营行为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网络经济社会中货币供给渠道、货币乘数和供给机制的变化,也使货币的分类、计量面临新的问题(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给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和货币管制带来了新的冲击。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电子货币全球通用,可自由跨越国界的电子货币可能会使对金融机构的管制日趋空洞化。
金融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的应用带来了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从线下到线上乃至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例如就银行的业务而言,自助设备、无人银行、家庭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和网络银行纷纷出现,这些都使得传统银行金融业务的内容和范围产生了质的变化。传统或半传统银行惟一出路就是紧跟形势,迅速采用现代科技改造创新银行业务,否则就要输给成本较低的对手,甚至遭到淘汰。
互联网环境下,满足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需求,如电商、虚拟产品保险等;跨越时空限制的便捷高效的个人金融、在线信贷等金融体验。未来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将会有证券、保险电商化等更多元化的金融渠道选择和借助互联网技术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如阿里小贷 。
金融中介机构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金融生态体系内部分工的稳定性。一方面,凭借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支付中介的优势开展非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个方面,“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经济个体的信息主导地位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支付结算是金融的核心职能,可为客户提供资金交易与支付的便利,这使得金融中介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的相互渗透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是信息传播与分工方式变化的自然结果。
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资金融通,直接也好,间接也好,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来实现了这个融通的行为。同时,谢平提出了区别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即“互联网金融模式”,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但回归到核心点,回避不了企业是直接还是间接融资的事实。对于未来的发展,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公开、分享等等的互联网思维让资金可以在各个主体之间流转,降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中介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目前涌现出来的各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核心都是冲击着原先的金融中介的模式,都是意图撇开金融中介,实现资金融通双方的直接对接,这也是一种所谓的“金融脱媒”。但事实上,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不是摒弃中介,而是互联网自身转变成为金融中介,实质就是赶走了一个金融中介,迎来的是互联网平台这个中介。
金融交易场所
互联网将促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金融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的能力,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物质和技术基础;互联网络已经日益成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神经系统,低成本的网络交易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进行非场地交易,使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全球金融市场被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证券业为例,网络化正在打破长达200余年的传统证券交易所格局,未来的证券交易所将通过信息通讯网络、金融网站、网上经纪商等机构结成联盟,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及交易网站,以支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投资业务。因此,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的发展使整个世界正在形成一个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得“互联网金融”拓宽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安全隐患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具有比较特殊的技术选择风险形式;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和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金融”会使传统金融风险在发生程度和作用范围上产生“蝴蝶效应”。“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业务多元化和金融创新使经营风险比传统金融更大,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传统的资本充足率标准、现场监管等手段难以对“互联网金融”实施有效监管。
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所涉及到的机构、监管体系、规章制度和相适应的征信体系都不适合或不健全。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经济乃至金融的影响深远,作为一次的“工业革命”或“产业浪潮”的核心要素,其发展趋势将不可阻挡。未来金融业务的商业模式、产业格局和利益机制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由于经济环境和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当前的“互联网金融” 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其结构并不健壮。如其依赖的“电子货币”不具有价值尺度和有效的储藏手段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摒弃“金融中介”,只是换了一种身份,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而已;“游戏规则”还没有形成体系,缺少必要的监管体系、规章制度和征信系统;最重要的是账户管理模式和账户结构,这也是商业银行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最核心的优势,若在当前的监管体系下,要想改变账户管理模式,几乎没有可能,账户管理不是技术问题,是利益和权力分配问题。所以,这个“系统”还不具备“自组织”和“自适应”的能力,其演进和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更应该关注互联网的核心影响力:一是通过社交网络,可以生成和传播各类与金融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可以获取一些个人或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二是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大幅提高信息搜集效率;三是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在这个影响过程中,或许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到金融服务的领域,取代了金融机构;或者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信息技术、重视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账户优势、传统的客户优势、资源优势等,继续占领主流地位;再或者两者集合而成新基因的“互联网金融”,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
篇3
伴随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金融技术脱媒趋势,及近年来新兴电子商务及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各上市银行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使网银客户、手机客户数量及业务交易量都较2011年有明显增长,移动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纷纷瞄准的“大蛋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客户3.15亿户,年交易额人民币332.6万亿元,业务占比达75.1%,较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即每受理10笔业务,就有7笔以上是通过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渠道完成的。其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比2011年末增长54.5%,全年交易额增长近16倍。交通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总数比2011年末增长80.68% ;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达到1,889万笔,比2011年增长403.27%,手机银行交易量达到人民币5,433.22亿元,比2011年增长312.29%。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银行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蔡鉴昌认为,交互式、开放式的互联网渠道以其良好的客户体验,使商业银行面临渠道重新定位和整合,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藉以进行金融创新。随着4G牌照发放的时间越来越临近,商业银行对移动金融的竞争也迫不及待起来,争相跨入移动互联金融时代。
国有四大行发力电子银行业务
中国银行提出了“智慧银行”的建设理念。2012年中行进一步完善涵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家居银行的电子渠道服务体系,2012年末中行电子银行交易金额达到人民币91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32.9%。此外,中国银行正在推进智慧银行建设,近期将实现三方面的创新:一是实现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渠道服务;二是建设协同互动、高效便捷的全球公司客户服务平台;三是构建反应灵敏、富有弹性的创新机制。
建设银行则打出了“善融商务”的电子银行口号。2012年6月28日,建行正式对外推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善融商务。该平台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客户提品信息、在线交易、支付结算、分期付款、融资贷款、资金托管、房屋交易等专业服务,由电子商务服务、金融支持服务、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四部分组成。据建行公布的信息,截至2012年末,善融商务拥有超过百万会员,入驻商户数目过万;企业商城累计成交人民币35亿元,商户融资近人民币10亿元。
2012年建设银行年报也公布了善融商务未来的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利用自身传统金融服务优势,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建行支付结算业务、融资业务、负债业务向电子渠道的发展。
另一四大国有行的农业银行则专攻电子商务销售支付平台。据农业银行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农行试点运行电子商务销售支付平台,推广网上K码支付和跨行支付产品。依托B2C通用支付平台、B2B通用支付平台、基金直销支付平台、网上交易市场支付平台等多平台产品体系,提供“手机WAP支付”、“电话钱包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截至2012年末,农行特约商户总数达5,850户,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金额为人民币6,548.91亿元。
商业银行领先移动支付平台
相对于四大国有银行集体发力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瞄准了手机移动支付平台的应用。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指出,金融业务可以理解成是移动的数据,这一特性将使金融模式受到网络的革命性影响。而手机网络的渗透速度远高于互联网的渗透速度,决定着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潜力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向移动市场转移。作为网络金融的基本框架之一,支付宝、财富通、二维码等移动支付模式受到关注。
据招商银行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2012年率先在国内“招商银行手机钱包”,为消费者提供银行卡与手机合二为一的最新移动支付服务。此外,继推出iPhone、Android版手机银行以来,2012年8月份又创新推出iPad银行,下载量现已突破60万次。随着手机银行用户群、交易量、手机支付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12月31日,招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总数已达966.49万户,同比增长115.03%,其中活跃客户达到270.97万户;累计交易(不含手机支付)1,300.26万笔,同比增长505.05%;累计交易金额达人民币4,059.34亿元,同比增长241.86%。招行手机支付累计交易5779.51万笔,同比增长435.19%;累计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8.78亿元,同比增长347.29%。
中信银行推出“异度支付”产品,银行卡的持有人可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该行的支付终端,安装完成后,通过实名账户认证,让手机和银行卡绑定。客户在购物时不仅可以使用手机二维码支付,还包括触碰式支付。此类型相比二维码支付更加便捷,一次支付可能只需要4—5秒钟。客户唯一需要的就是在下单之后把手机和POS机触碰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过程。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认为,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是一个新领域,银行的创新可能会围绕手机支付和一些新的支付模式出现,中信的异度支付本身也正是在支付领域的创新。
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正式了移动金融2.0标准,完全突破了传统手机银行的界限,不仅可通过NFC手机支付进行交易或消费的近场支付功能,还能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银行网点预约排队、电影票、机票、餐厅、景点等预订的O2O金融和生活服务,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移动金融分工完善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仍具上升潜力,工信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移动支付产业总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且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40%左右。在移动支付领域中,运营商于移动用户上占有优势,金融机构及银行则在商户支付终端系统方面较为擅长,只有两者深度合作,才可在共赢的基础上真正推动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前进。
据了解,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签署了《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这对中国移动支付领域更是具有阶段性的意义。据悉,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的有效分工已逐渐形成:中国银联在2013年底将拥有共计150万台的非接触金融POS机终端。中国移动则负责大力发展手机钱包用户,在2013年预计销售1000万部NFC(近场支付)功能手机的基础上,还将对中国移动的用户发放具NFC功能的SIM卡。
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田思雨表示,中国银联及中国移动的深度合作,势必令支付终端及受理环境得到改善,推动和促进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
手机钱包用途扩容
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基于NFC-SIM卡的移动支付平台业务手机钱包。该业务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城市推行。浦发银行等8家银行已完成了针对该移动支付平台系统的对接外,其他银行也在陆续接入。
用户可通过指定银行对手机钱包进行充值,并在全国范围内的逾130万台带有银联“闪付”标示的终端上进行快捷支付。据悉,该手机钱包可将用户的银行卡、公交卡,及企业类、校园类等实体卡电子化,便于用户进行商户消费、公共交通系统费用支付、门禁刷卡等。
研究员田思雨认为,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上升潜力不言而喻,而其前进过程中正在或即将面临的困难也值得注意。如安全问题就是移动支付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首要问题。还有,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金融、通信、商务、服务等多个领域,相应软硬件环境的完善仍需时日。
新标准突破传统界线
多家商业银行纷纷瞄准移动金融的商机,欲从中抢得市场先机。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正式了移动金融2.0标准,手机银行不仅应囊括几乎所有的传统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功能,并能根据手机随时随地的特点,围绕位置服务和线下支付,提供具有渠道特色的生活服务。
移动金融在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全面覆盖能力上已超越传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网上银行服务,比如通过调阅手机电话簿的手机号和姓名即可完成汇款的远程支付功能、通过NFC手机支付进行交易或消费的近场支付功能、通过手机银行进行银行网点预约排队、电影票、机票、餐厅、景点等预订的O2O金融和生活服务、通过NFC、二维码、声波、摇一摇等手段进行支付等信息的近距离交互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LBS位置服务提供周边场所或服务的查询和预约等功能、通过手机银行自动提醒功能提供周期性的金融和生活服务的温馨提示。可以看出,浦发银行移动金融2.0标准已完全突破了传统手机银行的界限。
科技创新赢得机遇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涌现对中国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蔡鉴昌如是说,银行业应以此为契机,加快系统升级改造,提升客户体验,利用新的科技技术促进金融创新。
蔡鉴昌指出,特别是对于移动银行业务,区别于传统的银行服务渠道和方式,以其更佳的便利性、更强的竞争优势及更低的运营成本使其日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也将是未来将得到迅猛发展的业务。他表示,“银行业目前需要推出能够满足客户期望的移动银行服务并且加速其发展,同时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以维护客户数据和信息安全。”
根据安永全球移动银行业务研究资料表明,移动银行服务如果要达到成熟,应关注以下三个维度:充分满足客户对于移动金融服务实时性、便利性及快速有效性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同时能够建立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维护客户数据和信息安全;满足银行自身业务发展、应对竞争、盈利及提高运营效率的需要;完善及加强与之相关的IT技术。
对此,安永报告建议,商业银行在重塑盈利模式,发展非利息业务时,需密切关注金融监管要求,并真正基于客户需求开发及创新产品,提供丰富的差异化及特色化金融产品,以避免目前各银行产品趋于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同时,还需注重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而确保规范化及健康发展。
移动互联网金融呼唤法律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让大众的金融生活更便利,推动了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也推动了金融法律制度的重构和金融监管方式的变革。
篇4
摘要:
基于对广东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已具备成熟条件,广州、深圳及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应分别建立以银行、信托为主的私人银行,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和以离岸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
关键词:
财富管理中心;珠三角;金融中心;建设模式
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上各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也是金融服务行业最具盈利能力的领域之一。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欧洲模式,以信托文化为基础,以家庭资产的安全、保值和代际传承为主要目标,财产保全、继承、避税和养老金规划是财富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种是北美模式,以投资银行、家庭办公室和独立咨询顾问提供投顾服务为主,主动追求财富增值。第三种是亚洲模式,主要以离岸业务为主,通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全球时区区位优势和税收优势,吸引亚洲和具有全球视角和资产配置偏好的欧美私人资产(马珂,2014:19-22)。这三种模式形成了典型的专业化的财富管理中心,即以私人银行为主的瑞士,以全球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波士顿,以离岸资产管理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陈彤,2012:94-9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财富不断积累,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近10年来,我国已有超过20个大中型城市先后纷纷提出了发展成为国际、国家或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与具体措施,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各类城市更在200个左右(胡安其、胡日东,2012:37-42)。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设符合广东珠三角经济和金融发展特色的财富管理中心,是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金融中心之间的竞合关系有效途径。
一、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经济发展速度及金融创新程度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特别是近年来财富的急剧增长和快速聚集为广东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有利契机。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广东省做出了建设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战略举措,并明确提出广东要打造珠三角的财富管理中心。
(一)必要性分析第一,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财富管理有利于改变以往单纯追求GDP、税收和贸易顺差等指标增长的思维惯性,促进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国民财富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实现增值(陆磊,2009:9-14)。同时,与转变中的经济紧密联系的财富管理方式会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升级。第二,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促进国民财富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该地区的财富管理业务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区域财富的整体配置效率,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居民财富的增长相协调。第三,建立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仍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国外的实践证明,专业的财富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珠三角地区发展区域性的财富管理业务目前在区位交通、政府政策、金融发展基础、富裕阶层财富积累与理财意识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条件。1.便利的区位交通。从区位交通来看,珠三角毗邻港澳和东南亚,交通发达,有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与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区域。珠三角与港澳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为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与港澳的服务贸易发展及吸纳海外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2.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广东省颁布许多关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和珠三角金融改革的政策,力促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珠三角地区要借力于广东金融改革开放措施,全力打造“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加紧促进粤港澳紧密合作。3.强大的金融发展基础。从金融发展基础条件来看,珠三角经济圈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是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有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1/8。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4年,广东的GDP总量已经连续26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广州、深圳GDP高达1.6万亿,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2014年,广东省内人均GDP也已突破1万美元,这意味着珠三角的财富水平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的标准。4.较高的金融基金聚集度。从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来看,2014年全省金融业总资产已达到19万亿元左右,并预期2015年将达20万亿①。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银行和信托公司聚集地,以及以深圳为中心的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聚集地。并且当前各大银行加快了在广州、深圳等华南核心城市设立私人银行的步伐,期冀在珠三角这个财富领地中占据先机。金融机构在珠三角富裕地区的聚集为珠三角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服务高净值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5.较强的理财意识。股票和房产是广东省富裕阶层最偏好的投资产品;其次是基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外汇等。个人资产规模在300万至600万的人群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个人资产规模在60万至300万的人群则更倾向于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和银行理财产品。与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调查结果相比,广东省富裕阶层选用理财机构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使用证券公司理财服务的人数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的消费者偏向选用国内资产构建投资组合。这些现象反映了广东的机构理财服务还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综上所述,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势所趋,同时也具备了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结合珠三角金融改革与粤港澳金融一体化的政策优势,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不仅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还能促进当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稳定增长。
二、珠三角地区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模式
(一)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金融中心的理论主要分为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理论。关于金融中心的形成,Kindleberg(1974)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的规模经济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向心力,这种向心力不断吸引新的金融资源聚集于该区域,从而导致金融空间集聚规模进一步增大。Kaufman(2001)指出金融中心的兴起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地方作为主要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首都和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点的地位变迁以及战争的影响有关。而杨长江(2011)认为政府在创立启动机制、强化良性循环、退出低效“闭锁”等方面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金融中心的建设也是相关文献关注的一个重点,金融中心最主要的发展模式是需求反应、供给引导两种模式(孙工声,2008:3-8)。金融中心实质为“钱才”的集聚,我国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把握金融资源集聚的关键环节,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钱”、“才”等金融资源集聚(魏佳臻、张建森,2011:23-26)。金融中心建设应当综合分析城市区位、金融集聚现状以及制度供给情况并本着合作、共赢的思路来推进(王保庆、李忠民,2012:63-66)。结合上述相关理论可知,金融中心形成的需求反应模式是一种自然渐进的模式,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财富增长使得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当地财富管理水平快速发展。而供给引导模式是一种政府引致的模式,指的是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不足以形成金融中心,但政府利用一定的契机,并结合当地的地理和产业优势发展金融业。此外,还有一种金融集聚模式是以金融的集聚效益为导向形成的金融中心,这种模式一开始的经济水平并不是很高,通常是借助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睦邻关系巩固了当地的金融实力。根据上述理论可知,目前珠三角地区居民富裕阶层的兴起使得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需求强烈,这种需求反应将极大地拉动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财富管理中心。在政府引导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指出要全力打造以香港为中心,广州、深圳、澳门为副中心,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为重要节点的大珠三角金融核心圈,推动我国形成“南有大珠三角金融圈、北有环渤海湾金融圈、东有长三角金融圈”相得益彰的金融业功能布局①。如图1所示,广东的区域金融建设以珠三角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为依托。其中“广佛肇”经济总量最大,广州的服务业与佛山的制造业有着明显的产业优势互补;“深莞惠”开放程度高,有较强的经济发展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珠中江”交通发达,临近港澳,港口物流产业优势明显。现又辅以南山、前海、横琴三大金融创新平台,致力于推进粤港澳的货物流通和金融,引领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与开放,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推进区域内监管一体化。因此,打造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思路必须以珠三角地区为主体,加强粤港澳更紧密合作,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
(二)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模式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提出要打造区域的财富管理中心,而在长三角地区,财富管理建设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珠三角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也有较为优越的地理区位,金融产业发展蒸蒸日上。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南沙区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主打港澳牌,致力于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及金融合作创新,而财富管理作为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成为了广东金融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和地理区位的共同支持下,建设珠三角的财富管理中心应以珠三角经济发展为基础,各种政府政策配套和引导为辅,同时充分利用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众多优良贸易港口等区位优势,以及金融机构聚集和金融人才等优势,借力于粤港澳三地合力推动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通过分析珠三角各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特点,笔者认为珠三角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应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建设,具体的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
1.广州建立以银行、信托为主的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广州拥有全国各大银行的省级分行机构,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总部机构。各银行的省级分行均设有私人银行部门,专门为高净值客户群体进行财富管理。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以广东省的高净值客户为主。通过建立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有利于发挥广州的金融机构总部经济,提升广州财富管理中心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的财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市场体系,同时吸引国际一流银行类财富管理机构入住广州,推动财富管理产品的创新。
2.深圳建立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深圳走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前沿,是中小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活跃的创投市场吸引了众多私募股权基金机构的聚集。利用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高度聚集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的高额回报特征,加强建设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将资金汇集于珠三角。此外,深圳拥有全国第二大的证券交易所,聚集了大量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对证券市场投资,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因此,深圳建立以私募股权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既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利于珠三角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3.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建立以离岸金融资产管理为主的财富管理中心。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毗邻港澳,聚合了珠三角的资源、产业、科技优势与港澳的人才、资金、管理优势。这三个地区是“珠三角湾区”穗-深-港-澳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具有建设我国重要离岸金融中心的理想条件。通过构建发展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组建服务粤港澳、面向国际的金融资产、产权、大宗商品等要素交易平台,建设离岸金融中心,有利于深化粤港金融合作,共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利于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为金融对外开放提供了便捷,随着广东自贸区建设和推进,粤港澳合作将会进一步加速融合发展。与上海自贸区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不同,广东自贸区更多侧重于对外开放,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
(三)构建珠三角地区财富管理中心的推进步骤由于财富管理在中国尚处起飞阶段,财富管理业务的聚集度较低,相关的理财服务主要还是植根于金融机构,关于财富管理还未形成成熟的管理经验,因此建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应有序分布进行。1.起步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制定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的方针和中长期规划,设定好财富管理中心的布局和定位,积极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机构,由小做大,由浅入深。在这个过程当中,聚集机构、完善金融政策和监管、优化金融投资环境应该全面铺开,但工作的重点仍是积极培育和发展财富管理机构,引进并聚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财富管理机构的同时,为新生的本土财富管理机构提供发展空间。对于需要重点引进和培育的财富管理机构要提供优惠的政策,在中心圈内形成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合作机制。2.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积极为财富管理中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财富管理的聚集度,包括机构和人才的聚集。从建设硬环境的角度,要认真规划财富管理中心的片区,在片区内创造便利优越的服务环境和配套设施。从软环境的角度,由于财富管理服务有区别于一般金融服务的特有保密性、低税性、宽监管的特征,所以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中心内应适当放松监管,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信息保密,降低税负水平。另外,广州地区高校云集,并不缺乏新生的金融人才,所以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留住拔尖的人才,培养一定数量具有高层次素质和优秀创新能力的财富管理队伍,以高端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区域金融的发展。3.成熟稳定阶段。成熟稳定阶段财富管理中心已初现规模,形成了稳定有效的运营模式,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和人才在中心内聚集并有序地展开业务,已无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上,而应注重维持现有的稳健有序的营运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较为成熟的财富管理手段去服务区域的实体经济,扩大财富管理中心的辐射范围。4.后续发展阶段。深入挖掘金融创新能力,鼓励金融发展逐步对外全面开放,扩大国际影响力。让成熟的财富管理带动金融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合适的时机颁布合适的金融开放政策,让区域金融逐渐融入国际金融,站在更高更开放的平台上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市场环境。
三、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示范效应
广东与港澳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金融合作和发展格局不断促进着三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亚太最活跃的金融区域之一,在区域财富快速增长和粤港澳自贸区成立的背景下,构建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势必将发挥其经济金融优势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辐射粤港澳三地甚至东南亚地区的财富管理中心。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将会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扩大珠三角的金融影响力;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我国率先提出构建财富管理中心的地区之一,同时会对我国其他地区未来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首先,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率先成为我国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先导区,将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积累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实力和居民财富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走在了改革发展的前沿,财富的大量增长使得财富的保值增值成为市场的需求。但财富管理产业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事物,相关人才、机构、市场、业务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有待探索和加强,而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备的各项条件相对理想。建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是我国财富管理业务的探索试点,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积累经验。其次,珠三角地区金融资源丰富,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发达,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可以聚集金融资源,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将社会财富配置到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的领域,为经济结构升级打牢经济发展的根基。同时,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将促进金融创新。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将率先探索出金融、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实现金融产业、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再者,对外开放是珠三角地区的一大优势,粤港澳自贸区的成立更为三地金融产业和服务贸易行业提供了开放合作的平台。粤港澳自贸区作为开展金融开放合作的先行试点将探索粤港澳合作和金融创新,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地理和政策优势,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探索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改革试点,积极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展壮大地区金融,更好地为外经外贸服务,打造外向金融新优势。珠三角财富管理中心将充分利用粤港澳自贸区平台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财富管理方案,为我国实现最终的金融开放和财富增长提供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彤(2012).香港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比较研究.亚太经济,1.
[2]胡安其、胡日东(2012).我国中部六省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与构建———基于因子分析法.金融教育研究,25.
[3]陆磊(2009).中国的区域金融中心模式:市场选择与金融创新———兼论广州—深圳金融中心布局.南方金融,6.
[4]马珂(2014).全球财富管理发展主要模式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借鉴和启示———以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例.西南金融,3.
[5]任新建(2012).上海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研究.新金融,4.
[6]孙工声(2008).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和国际经验———兼论江苏在“长三角”金融发展战略中的模式选择.金融纵横,23.
[7]王保庆、李忠民(2012).金融中心建设的一般路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4.
[8]魏佳臻、张建森(2011)."钱才"集聚论与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开放导报,3.
[9]杨长江、谢玲玲(2011).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篇5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机制
在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金融消费正在悄然间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尤其是处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大学生,由于他们的思想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着一定的消费能力,日益成为新生代的金融消费主力。本文即基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的金融消费状况,来探究保护金融消费者尤其是大学生金融消费者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在分析过程中找出我国目前相关进展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相关概念解读
根据相关资料以及现行标准,本文需要说明以下两点概念。
金融消费是居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一定的金融条件下产生的。与居民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相比,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消费形态。狭义的金融消费是指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广义的金融消费还包括购买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商品。概括地说,金融消费是居民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求,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商品的行为。
金融消费和金融理财投资的区别:金融消费发生的契约关系是承诺提供服务与享有或占有服务的关系;金融投资发生的契约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是说金融消费不以求得回报为目的,而金融理财投资以求得回报为目的。
二、大学生金融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金融行为和心理。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有:“向父母索要”、“校园贷款”、“学期奖学金”、“校外打工”、“其他”等五个方面。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选择向父母索要的学生最多,其次是贷款,还有就是靠获得的奖学金来生活。也有约10%的学生通过自己打工,还有极少数学生有其他经济来源。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是父母。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结构比例会有很大变化,趋向于多元化。在多种经济来源的渠道中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贷款这一金融消费途径。再结合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在金融消费领域的消费实力和市场前景已经初露端倪。
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愈发重视高校这个巨大的金融市场蛋糕,推行了一些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金融业务,比较典型的如透支卡,助学贷款等。面对新型金融业务,如网上银行、网上支付、代扣代缴等,在校大学生的关注百分比均超出当前使用百分比,充分体现了这一人群对高科技金融的高度兴趣。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甚至少数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消费误导,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实际利益受到损害。比如:支付宝的支付安全性、电子钱包的安全性、消费过程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等。这些潜在的威胁都在不知不觉中降低着大学生对金融消费产品的认同度,削弱着大学生对这一行业的信任感。就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9%的受访者有金融消费的经历,其中以分期付款、信用卡、助学贷款、小额借贷为主。
三、建立关于大学生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机制的意义
好的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使他们培养起一种正确的金融消费安全意识,不论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金融行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借阅CUS资科,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未来的潜在价值,即表现为大学生未来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强大的消费引导性。因此,在消费者还处于大学阶段时就使其在一个金融消费安全的环境中拥有一种良好的金融消费体验,建立起一种忠实的金融消费意识,那么不论对大学生自己的金融生活还是对整个金融消费行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关于完善大学生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
通过借阅相关资料和咨询专家学者我们发现,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应该分为事前预防预警、事中保护监督、事后有效解决纠纷等三部分。
1.事前预警
我们认为欲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必须先从保护消费者的信息知情权入手,即在市场中通过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来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双方地位不平等的乱象。同时考虑到大学生相关知识的匮乏,还应全方位开展对大学生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多渠道提升消费者金融和法律知识水平。在宣传过程中使大学生建立起一些正确的金融消费习惯。同时,管理部门应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细化管理职责,出台行业规范,促进金融消费健康有序发展。
2.事中保护监督
在金融消费交易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做到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并举。在实际操作中要明确界定有关大学生金融消费的业务范围,对于针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业务要加以明确化、重点化和细致化。并对各种金融消费产品的风险性,与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贴切性做出事先具体的说明和公示。银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金融消费维权的应有作用,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划中设定一个明确的保护大学生消费安全的保护线。
3.事后有效解决纠纷
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需要金融消费者本身、自律性组织、监管机构、仲裁和司法机构、外部监督等主体形成合力,也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保护体系。当侵权发生时应该有行之有效的快捷的维权系统来及时解决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维权成本过高的现象,其次要加强维权仲裁部门的行政力度。
参考文献:
[1]白映福,毛玉光.金融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篇6
关键词:金融供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措施
Abstract: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the upgra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ause changes of financial supply structure.Therefor, rural finance must consider objectives and priorities of regional financial supply from a strategic level and grasp the policy orient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ust seek special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support and apply flexibly a variety of monetary polici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together under realistic conditions that expenditure i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s limited, the city′s ability to stimulate the rural areas can not be improved rapidly.
Key words:financial supply; strategic objectives; strategic focus; strategic phase; strategic measures
农村金融区域供给是在农村区域内金融供给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金融供给过程与结果,它反映了区域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农村金融区域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土地、水分、阳光,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以及农村的社会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等各种社会环境因素,都影响着农村金融供给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对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考量有其特别的意义,尤其是这种考量不能着眼于短期的一城一地的得与失,而必须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和未来出发,对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目标、重点、时间和空间、战略和对策进行优化与抉择。在“大金融”的视角之下,规划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布局。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战略目标
积极推进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未来应当采取分层递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其未来十年内发展的目标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一)总体目标
农村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健全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二)基本目标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各类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结构;加快支付清算、咨询等金融服务建设,为农村金融发展打好基础。
(三)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为了实现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要建立四种机制:
1.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把金融服务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制定并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策,促进结构优化增收,降低成本增收,非农就业增收,政策扶持增收。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规范化的竞争,提供多品种、多层次、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2.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互协调的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拓展农村资本进入渠道,构造农村农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基础,促进农村资本市场与城市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彻底消除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通过金融供给实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保持市场协调发展。
3.产权明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监督有利的运行机制。明确金融主体产权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结构,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实行有效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机制。
4.加快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一般是指能够长久保证和有效保证达到某种目标而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加快构建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包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大“三农”金融供给;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金融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的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农村金融供给战略重点
(一)农业基础性建设金融供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基础性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要加快构建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必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村金融供给也必须以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重点,确定巩固农村基础建设的战略目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设施、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生态建设等,要想保证农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制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要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实现农民增收。
(二)农业科技发展金融供给
农村金融区域供给要想实现新的跨越,必须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也是各级农村金融部门面临的艰巨任务。农村金融区域供给要为农业科技发展搭建资金支持平台,形成农业技术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金融供给
1.在总量上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需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多地表现为面向市场发展的集约型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无论是启动资金还是运行资金其需求数量都会扩大。同时随着农户、公司和龙头企业参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度推进和广度拓展,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会迅速增加。尤其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推进,农户和龙头企业随着其从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延伸,对设备购置等初始投入和运营资金的需求更大。这些资金的需求除农户和企业的自有资金及国家可能提供部分财政支持外,主要寄希望于通过农村金融来满足。
2.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层次的推进和提高,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会出现生活性资金比重下降、生产性资金比重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和龙头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从而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旺,并且出现对长期性资金的需求更快增长的趋势。农业产业化过程是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分工日益细化的过程,势必会刺激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化。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需要更多的现代金融产品、金融创新业务,如对股票、债券、期货、保险、投资基金等金融业务的需求会不断增长,甚至会促进汇兑、租赁、信用卡等银行中间业务的需求相对增加。
(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供给
1.支持推进区域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可以提倡逐渐扩大范围,在不打乱家庭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对优势产业集中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发展。通过支持规模化生产,可以形成大批量产品,将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从而有利于生产服务、科技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有利于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拳头产品”。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走向市场,又有利于提高区域规模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2.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无论是种植粮油、经济作物,还是发展林木,不仅作物品种要实现规模化,而且承包经营也要实现规模化。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改造的中低产田,土地承包权可以保持不变,但可提倡和实行连片的专业化规模生产。养殖业依靠家庭副业式的零星分散饲养,生产水平低,形不成批量,经济效益低,应该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饲养,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3.支持推进耕地种养业的规模经营。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其它非农产业,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加速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在稳定完善和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使己经脱离耕地种植业的劳动力把耕地使用权转让出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4.把特色经济作为战略核心。农村金融供给要把支持地区特色经济增长作为核心内容。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从特色经济的内在规定性出发,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首先要积极发挥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5.支持农业增长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它把农科教融为一体,对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进行合理配置,密集使用,形成了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运行机制,既可以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又为采用高新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围绕主导产业或骨干产品开展的一体化经营,这就使农业得以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阶段
(一)稳定运行阶段
从2010年起五年内,有关金融机构的大的改革措施基本完成,金融市场化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稳定的金融运行系统;农村金融投入主要以政策性金融和财政投入为主,商业性金融投入为辅,启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引擎,利用金融“供给引导”战略创造金融需求,实现金融供给的基本目标。
(二)协调发展阶段
到2015年,有关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基本完成,金融市场化运行机制广泛实施,市场化环境更加优越,高效快捷的金融运行系统初步建立;农村金融投入区别不同地区和情况分别实施政策性投入为主、商业性投入为辅以及两种方式混合投入的模式。实现金融供给的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互协调的市场机制,产权明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监督有利的运行机制,农村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农村金融区域供给的战略措施
(一)财政政策倾斜
1.税收减免。要对农业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业务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投向农业。目前金融机构上缴中央财政的营业税税率是5%,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所得税税率是33%,按所得额征收。相对于产出效益较低的农业产业,过重的税负使金融机构经营农村信贷业务处于两难境地。金融企业税负减轻后,可以引导农村贷款利率适当降低,所以减免金融企业的税收实际上是对农村农民的一种变相补贴形式,但这种补贴所产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减免税收本身,而且会随着税收的杠杆作用产生裂变,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农村。
2.财政利息补贴。这是促进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保障。对于有优势、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农村企业或农户,贷款实行财政利息补贴,有助于扶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做到借款人能贷得起,还得上,增加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
3.财政信用担保。财政信用担保历来被视为政策禁区,为了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在政策上不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对贷款企业进行任何形式的信用担保,这对于保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彻底阻断了财政和信贷综合运作的路径,增加了信用交易成本。其结果是财政和金融各扫门前雪,不能形成支农的合力;信用交易成本上升,以至于借款人无法承担信用成本而终止交易。
财政信用担保是以政府的信誉作为信贷偿还的保证,其公信力具有其它任何担保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担保也是政府的信用资源,开发这一宝贵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可利用,是拓展支农政策空间,填补惠农政策空白的创新性举措。
(二)实行惠农的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时,要考虑农业大省的金融需求,实行有差别的货币政策,打破大一统的宏观调控模式。对于专门从事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可考虑实施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农业贷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同时对农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再贷款利率也要适当降低,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引导信用资本流向农村。
(三)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坎
1.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引入多样性的金融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和其它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组织。鼓励成立民间金融机构,可以是民营银行、合作银行也可以是信用合作社或合作基金会等,制造不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良性竞争的格局。竞争能够带来效率,扩大金融服务供给,促进金融机构按照服务产品进行成本定价。这样才会产生不同的金融工具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2.放松并最终解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歧视和压抑政策。事实已经证明,靠行政手段根本就不可能消灭这些民间金融活动,与其封杀不如因势利导。可以先进行民间金融合法化试点,如创建民营银行,把基层最活跃的金融人才吸收进民营银行,他们有了合法的金融机构,自然对于那些地下金融活动起到遏制作用,有利于规范农村基层金融市场。 3.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按照市场规则,当一个经济实体没有外援融资并且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的时候,对其实施破产清算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必然的结局。在没有市场退出机制的约束情况下,道德风险便不可避免地发生,由于没有被关闭的预期,金融机构的经营者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经营风险意识降低,服务质量下降。因此,在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应本着规范发展、严格监督、风险自担、有进有出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对那些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经营亏损严重难以持续经营的信用组织,在经过限期整改无效后进行清退,实行破产处理。
(四)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金融支持体系
1.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
首先,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补充。在金融领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过程,就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填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空缺,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的过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业领域的信贷活动,主要根据政府不同时期农业政策目标,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而商业性金融介入的主要领域是农村经营性的农业项目,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作。
其次,实现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有效引导。所谓引导是指农业政策性金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放,吸引金融机构及个人资金,从事符合农业政策意图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对政策扶持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以推动更多的资金投人农业领域。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这一投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是首倡、引导和示范的功能。
再次,贯彻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意图。农业政策性金融必然从政府的角度,按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从事投融资活动。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生俱来具有巧妙结合财政与金融、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向广大农民传递政府的农业政策意图,另一方面向政府反映广大农民的要求,因而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有力手段。
2.信贷与保险供给互补。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与商业保险按照完全相同的法律进行规范, 要通过立法推动农业强制保险发展。政府要通过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成本,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了动力,从而使农业保险得到快速发展。要做到保贷结合,把农业保险同农业贷款结合起来,增强贷款机构的安全性;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不仅是对农业保险的一种支持,也是农业保险走向良性循环的制度安排。
3.金融机构供给与社会资金供给共融。应在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引入多样性的金融组织的同时,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和其它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组织。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允许农民设立以村为基础的互助合作组织,因地制宜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创新,使不同的金融工具既可以通过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又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4.财政供给与金融供给相助。目前财政资金有限,仅仅依靠财政直接投资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要通过财政对金融机构支农投入进行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调动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投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种子资金”作用,这是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可行办法。
将财政资金和政策性信贷资金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可以放大信贷规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着眼于商业性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农民贷款的保障性,可考虑用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资金来源,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基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贷款比例担保,以引导金融机构多向农民发放贷款。通过财政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丙奇.冯兴元.农村金融发展战略选择:一个非正式金融视觉[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3):22-25.
[2] 王醒男.基于需求与发展视觉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J].金融研究,2006(7):53-55.
[3] 李明贤,李学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34-36.
篇7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它们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结。产业集群的崛起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而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多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是指现代服务业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持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其内容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
现代服务业是连接、融合城市经济的基础产业。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城市都拥有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可以为建设现代城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要素、产品和信息的流动,成为各产业关系的重要“剂”。全球最著名的两个国际化大都市——纽约和伦敦——都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功能的升级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由于城市定位和发展模式的不同,纽约、伦敦两个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途径与机制各不相同,发展类型和结构特征也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化大都市(纽约、伦敦)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并从微观视角探讨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在研究国外现代生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大都市现代生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兴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1980-2000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6%升至63%。其中,主要发达国家达71%,中等收入国家达61%,低收人国家达43%。服务业吸收就业的比重也呈不断增长趋势,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比重在加大,主要工业国均达50%以上。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城市具有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特性,能带来较高的要素收益。城市产业集聚的形成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尤其是生产业的强有力支持,它的完善和发达程度对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都市通常被作为大多数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的首选地,这不仅是因为大城市具有资本丰富、人才集聚、市场完善的优势,而且完善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大都市的城市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以金融和商务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形态构成了城市中心的核心产业。以伦敦为例,20世纪80年代以后,伦敦Canary商务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银行总部以及金融和商务产业的集聚地,该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9000个增加到2001年的57000个,其中金融和商务服务业对就业岗位的增加量贡献最大。在纽约曼哈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一直占纽约该类就业总数的80%以上。至2001年,曼哈顿集中了纽约金融保险业就业岗位的91%,证券和商品合同就业总量的98%,以及专业和技术服务就业的89%。目前,现代服务业集群主导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一个城市融入全球经济或者说融人全球城市网络绝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往往会具化到某一个或某几个特殊的空间,比如纽约与全球金融产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曼哈顿(华尔街)来进行的;伦敦与全球金融产业的联系也是通过金融城来展开的。因此,全球城市在全球经济和地方经济之间所发挥的“界面”功能,其具体的承担者往往是一个或几个特定空间内高度集聚的生产业。集群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三、国际化大都市与现代服务业集聚
(一)纽约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国际中心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美国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且大都集中在大都市(见表1)。
20世纪50年代,纽约市政府为了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以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纽约强化生产业的主导地位,引导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纽约依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强化生产业的主导地位,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行业,使产业呈现多样化发展和融合性发展态势。
纽约的生产业高度集中于曼哈顿。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目前曼哈顿的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其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地产估价总额的53%。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达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上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老城的华尔街CBD金融区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中城是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著名建筑都坐落于此,许多非营利的办公机构(如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都集中在中城。相关的专职事务所(如房地产、广告业等)和商业服务业也迅速聚集发展起来。
纽约属于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纽约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刺激了面向全球的市场需求,从而诱导了曼哈顿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从空间布局看,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是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的云集之地。金融服务业在曼哈顿聚集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巨额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不仅投放于曼哈顿的街道和码头等基础设施,而且投放于高级住宅区和办公大楼,这使得曼哈顿一直保持先进和现代的设施,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曼哈顿存在大量提供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的人群。在曼哈顿的居民中,大多为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他们成为金融服务供求的主要客体。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又向一些部门集中,以2001年为例,金融保险业就业占了17.27%,信息服务业占了8.35%,零售业占了6.76%,房地产租赁业占3.95%,教育服务业占4%,专业技术服务业占14.37%(见图1)。就业人口向金融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集中,反过来又推动着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服务消费企业在曼哈顿集聚。
(二)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对大伦敦地区和英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支撑伦敦成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大都市区分为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地区,伦敦商务区主要集中在伦敦城外和内伦敦西区的西敏寺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节点区。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在模式上与纽约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城市中心、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的多点发展模式,而且伦敦金融区发展不仅突出了现代中心城市对管理决策、金融控制和要素集聚的要求,更强调产业集群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即强调综合功能和生态功能。
1.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外部条件。伦敦是金融服务业非常发达的城市。一些金融服务供求的原则被提出,而且金融业和国际商务活动的活跃最终使伦敦率先成为欧洲的国际金融中心,1870-1914年,伦敦金融中心达到鼎盛,这使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英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的调整给伦敦金融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英国共有金融服务企业12228家(1997年),其中大伦敦金融区就有5430家,占总数的44.4%。1989年伦敦市总产值中,生产服务业产值比重为40.8%,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品生产与运输部门(包括部分物流业)的产值比重只有23%,
2.伦敦城市规划引导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多点式发展。在伦敦城市规划中,突出了金融中心的特点,致力于建设能够集中商贸活动的特别分区。进入20世纪后,制造业的就业与居住人口逐渐外流,伦敦的国际商务机构大量增加,向原有的住宅区方向逐渐扩展,并在西敏寺城区形成了与伦敦城金融中心相对应的以公司总部和专业服务业为主体的商务活动集中区。为了在保护中心区历史风貌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商务办公区的膨胀需求,20世纪70-80年代,伦敦形成了以泰晤士河码头区为代表的新城市化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伦敦第二个中央商务区。这是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不同于纽约的显著区别,出现城市中心、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多点发展的新模式。
3.金融创新成为推动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的规模是非常大的,500多家银行中(至1991年),外国银行有470家,拥有的资本总额达1000多亿英镑;8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主要是靠金融创新和保险技术创新,以及与金融相关产业的全球标准来维持金融中心的前卫性。在国际金融体系一体化的发展下,金融服务业的功能被日益扩展,金融业作为工业的金融服务者和信贷提供者的传统角色,已经被扩展到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上的现货贸易或期货贸易所替代了。为此,金融创新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不断出现。在金融服务工具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加强。
(三)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比较
通过对纽约、伦敦两个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内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达国家这些著名的服务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特征。另外,纽约和伦敦这两个服务业集群在规模、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还有很多类似之处。
1.业务规模很大。纽约曼哈顿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金融服务业集群,是全球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2005年,纽约三大产业产值构成比为0.2:11.4:88.4,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8.4%。同年,纽约第三产业就业构成中服务业就业比重为89.3%。可见,纽约已呈现明显的服务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也有很大的规模,伦敦金融区的GDP占伦敦GDP的14%,占整个英国GDP的2%,其中伦敦金融和商业服务部门的产出占总产出的40%。
2.具有专业化特色,即服务业集群以某一服务种类为主。如纽约华尔街的金融服务业集群、伦敦城市中心的金融服务业集群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都注重加大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以满足服务经济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3.具有国际化特色。不论是纽约还是伦敦,其服务业集群都是高度国际化的,集群中有大量的国外公司人驻。大量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总部的集聚发展,使得总部通过一张由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和空间旅行路线交织而成的巨大活动网络,能够对全球生产进行控制管理,强烈的市场需求诱发有关服务性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促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4.逐步向多点式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集群的布局,最初主要是集聚在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之后逐步向中央商务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发展,形成多点式甚至是网络式的区位发展模式。
四、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生产业不同于其他非服务类产业的特点在于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同时性、开放性、易逝性和异质性。服务的这些特征,显示出服务过程对服务产业水平的重要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都体现在服务过程之中。因此,服务的质量和差异化更多取决于无形服务过程所蕴含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对生产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其获取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二是企业与外部的知识共享,包括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其他企业甚至其他国家间的知识共享。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包括隐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共享,如果不同的部门相互共享各自的经验和知识,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益。由于知识累加的速度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拥有有限资源的企业要提高知识资本化的速度和效率,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知识创新的要求。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公司,其中包括GM,IBM和3M等,它们在新产品开发时都以自我研发为自豪,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开始朝着不断综合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大多数企业再也无法从其内部创造出它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为适应技术变化的要求,企业间建立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联系网络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活动。这是因为,企业通过与外部环境的广泛合作,不仅可以获得企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更主要的是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获取。
如果一个组织网络能够实现团结协作和友好合作,知识资本的存量就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样的组织必须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如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生产的专业化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良好的创新氛围等。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透过组织结构性的安排、制度性的设计等机制,以加强三者的资源分享与信息沟通,提高知识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对于现代生产业来说,由于其隐性知识在整个知识资本中的重要性,以及隐性知识转化对于各主体间地理接近性的要求,这种“新的合作机构”就会显示出其中各知识主体间地理上相互靠近的特点。而从内部组织结构和主体关系来看,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协同变得非常重要,学术界的研究知识与产业部门的战略融合在一起相互协调发展,整个组织网络显示出显著的“生态模式”和“网络关系”。因此,现代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于其内在的服务业基本特征和知识共享要求产生了所谓的“新的合作机构”,这就是“现代服务业集群”。国际大都市生产业集群的形成都是基于对获取隐性知识的需要,并且期望这种隐性知识最终能够转化成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隐性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具有相当的难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常常依赖于在特定情境条件下人们之间近距离、面对面地交流。产业集群这种区域企业结构方式为这种隐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由于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使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不仅在生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发生,而且也发生在企业员工与客户之间。由于集聚效应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与这些顾客的紧密接触中所进行的知识交流又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反过来,隐性知识的交流又可以成为集群创新机制形成的推动力,集群内企业通过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改进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种类,从而带来生产业集群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集群内的知识资本化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创新行为的发生和知识具有密切的关系。当代的创新活动是由厂家和用户在交流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过程中相互作用所推动的。根据知识螺旋模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本身就存在内在的互动机制,而这种互动的规模,随着本体层次的上升而扩大(见图2)。在国际都市中,无论是金融业集群还是商务业集群,集群内部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互相演化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进化,并促进整个服务业集群的创新机制,激发新的创新产品和思想,形成不断循环的自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源泉。
五、结论及启示
集群化是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它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功能,成为支撑国际大都市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对纽约和伦敦两个国际大都市生产业集群的考察,发现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创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同时,本文还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以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合作研究机构对生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集群内部创新系统知识流动与转化机制。
本文的研究对中国国际大都市(如上海、北京等)现代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1)全面推进服务业模式创新与服务产品创新。国内大都市在促进高技术型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人才优势,针对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及关键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经营方式,不断开拓新型服务市场。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的设立,提高研发水平,加快生产业发展,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发展。(2)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国内大都市应从生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设好诸如总部经济区、金融区、会展区、旅游基地、物流基地等重点集群,充分发挥服务业的产业聚集效应。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外商管理部门、代表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销售与采购部门及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等,努力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为服务业集聚创造外部条件。(3)促进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国内大都市应通过增强城市副中心的功能来提升中心城的整体实力,进而避免由于城市核心区负荷太大而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对服务业中的不同行业进行合理空间布局,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4)吸引与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业从业人才。国内大都市要从战略高度,建立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快营造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鼓励各种智力要素、技术要素参与利益与股权分配。在扩大生产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5)推进生产业集群融人全球产业价值链。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区域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M.E.Porter.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11)
[2]MEswaran,A.Kotwal.TheRoleofServiceSectorinthe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2,(68).
[3]江静,刘志彪.世界工厂的定位能促进中国生产业发展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
[4]杨亚琴,.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5]唐珏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
[6]韩景华.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8,(7).
[7]E.Helpman,MarcJ.Melitz,R.Yeaple.ExportVersusFDIwithHeterogeneousFirms[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4,94(1).
[8]P.Guerrieri,V.Meliciani.Technology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TheInterdependencebetweenManufacturingandProducerServices[J].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05,(16).
篇8
一、风险管理的演变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了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在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重视,备受关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参与竞争,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情况,经营企业就是与各种不确定性打交道,就是在经营风险,减少损失趋利避害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概括来看风险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以后,法国管理大师亨瑞•法约尔首次将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并对安全职能进行描述。193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博士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关于保险问题的一次会议上指出:“防患于末然就是最大的保险”,这是现代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将保险部门设立为它的独立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和咨询。这一阶段安全管理和保险主要针对危害性风险,两个领域各行其是,沟通并不多。
2、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三次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使得企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企业规模和资产价值越来越大,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化,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内在需要逐渐增加。
3、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涵盖危害性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全方位风险管理逐渐形成。1983年世界各国专家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被各国视为风险管理的一般准则,标志着风险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1987年联合国出版了《发展中国家风险管理的推进》以推动风险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普及。
4、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衍生产品及交易迅猛增长,金融风险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事件等震惊全球的金融机构大案,暴露出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缺陷,监督缺失,这些金融工具通过高杠杆交易功能放大了风险,形成极大的金融泡沫。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和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面对惨重的后果,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与企业生存发展相伴相生、形影不离,人类的风险管理意识更是由来已久,现已发展成为包含危害性风险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全方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职能在于识别、分析、评价、处理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降低风险成本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企业风险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面临的风险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根据其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机会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这一定义具有普适性,它从关键概念入手为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1、企业风险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持续流动于企业之内,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并由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人员参与实施;2、企业风险管理影响员工的行为,企业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他们的技能和需求不同,会依据自己的标准对风险进行判断、评估,并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3、企业生存发展中,某些潜在事件一旦发生会影响到主体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的作用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事项,并把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容量之内;4、要有效发挥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在企业内部设计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机制应包括环境控制、目标的设置、风险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风险控制等相互关联因素。
三、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活动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组成的过程,五要素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已不局限于纠错防弊,更多是为了保障战略目标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而设置的。通过对内部控制定义可以看出:1、内部控制的作用旨在为企业经营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2、内部控制确保了企业最高层参与到运行体系中,体现了全员参与、协调一致的理念。员工和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因素,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完成。3、该框架强调内部控制根置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与企业管理的其他职能交织融合,不是管理工作的“添加物”。从两者范畴和构成要素分析,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全面风险管理着眼于企业战略高度,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目标实现,使企业关注的范围更宽、更广,不再局限于控制方面。同内部控制相比较,风险管理应用于企业战略制订,涉及到企业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不同的战略目标带来不同的企业风险,同时全面风险管理还包含了管理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
四、企业风险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的区别
篇9
现今,金融服务贸易在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方面,它与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中,金融服务贸易已作为重要的组成因素。
由于金融服务贸易与其他服务贸易的形式和内容区别较大,与经济运行的平稳性、相关性更强,各国在金融领域的起步早晚不同,发达程度不平衡,因此,各国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推动因地制宜,在自由开放方面更加谨慎小心。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此不采取统一规定,由成员国自己制定开放承诺表,通过双边贸易谈判的方式来确定。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对金融和保险业的开放也采取缓冲一段时间,让国内的市场和金融企业做好相应准备,才慢慢放开的做法。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金融服务贸易改革逐渐深入,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规模快速攀升。2001年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金融服务贸易的总量仅为1.4亿美元,到2009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服务进出口额为11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就达6.3亿美元。
虽然总量上升许多,但是金融服务贸易在全国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仍然很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其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银行服务贸易的逆差状况改善,保险贸易的逆差幅度大
参照表1,从2010年上半年与之前对比中可以看到,银行服务贸易状况改善明显,而保险贸易的逆差数额一直高居100亿美元左右,成为仅次于运输行业的第二大逆差服务业。这主要源于金融保险服务贸易属于新兴服务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起步晚、起点低,目前仍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的阶段,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对金融产品的开发研制较差,国际竞争力较弱。同时国内金融机构对境外市场的主观开拓不足,占有率较少,像国有四大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甚至不足十家。与国外发达的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当然,近几年国际贸易投资环境的恶化也造成了逆差的增大,服务贸易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限制、行业壁垒等的普遍实施,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带来的经济效应,都对金融服务贸易等产生很大影响。
金融服务贸易市场过度集中在香港和欧美
从整个服务贸易来看,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是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以2008年为例,五大贸易伙伴实现了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8.4%。放眼服务贸易发达的美国,其不仅提供服务的部门具有高竞争力,市场结构也更加合理,这是其多年外贸格局改革和调整的结果,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金融服务贸易的行业、机构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从行业角度来看,银行业在国内金融领域仍处于优势地位,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虽然近些年发展较快,但相对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银行来看,地位仍然偏低。人世后我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2006年也实现了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开放,但是就目前引进的情况来看,其主要是营业性的经营机构,其他类型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较少;就地区来看,外资银行90%左右分布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带,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数量寥寥无几,对于农村的金融服务则更是我们的软肋,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有所改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服务自由化程度偏低,在履行人世承诺之前,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程度几乎达到商业存在限制开放度的历史最高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开放和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外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东道国发展战略,优化在华发展布局;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与台湾签订ECFA;内地的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利用境外资本,丰富自身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采用设立分行、代表处和境外收购的形式加快海外机构布局,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截止2010年初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在华设立代表处,13个外国银行在华成立33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独资银行、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经营资产从2004年的5823亿元上升到2010年初的13492亿元。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撑力量
相对于欧美发达的金融体系、完善的资本运营、成熟的融资市场、先进的技术创新,我国金融服务的确存在许多的问题,客观地看待国内外差距,平和地剖析问题所在,理性地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尽快改善提高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水平,既能避免其成为国家发展中的阻碍,又能为经济的前进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带动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在我国经济实力持续走强、外汇储备雄厚的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日益成熟,从而将促成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全,形成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必然对我国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影响。以负债业务为例,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离岸存款业务终将登上历史舞台。同时,在对外贸易中将更多地使用人民币,中资银行将成为清算行或结算行,这有利于中资银行扩张海外市场、获取新的客户资源、增加收费业务收入。
资本市场的规范建设将鞭策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伴随资本市场交易的公正透明度提高,市场投资行为的规范,高质有效融资场所的建设,更多的海外资金将被吸引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并购,促进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上市公司的优化组合。同时真正的市场化竞争也会促使银行的经营更加科学规范,严格参照《巴塞尔协议》规定,有效控制银行经营风险,减少对国家保障的依赖,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与外资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同等竞争共同发展。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将支持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国家对服务贸易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七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扩大服务出口”、“抓紧完善鼓励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确立了服务贸易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必然会提高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提高金融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资本账户的未来开放将促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篇10
当传统经济下滑企业嗷嗷待哺且挣扎在生死线的时候,“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却蓬勃兴盛,势不可挡。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2014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8.7%,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
2015年的政府报告已经明确把“互联网+”放在了战略国策的高度,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也提出“要认真研究‘互联网+烟草农业’、‘互联网+烟草工业’、‘互联网+烟草商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无论如何,对于烟草来说,“互联网+”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互联网”与“互联网+”
大家都在说“互联网+”,然而真正明白什么是“互联网+”的人不多,大多数依然跳不出“+互联网”的范畴。“+互联网”是“互联网+”的相对概念,了解“+互联网”是进一步讨论“互联网+”的前提。
“+互联网”是什么?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行业通过传统的渠道和运作方式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互联网行业则必须是依赖互联网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两者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不同的。
对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是效益的倍增器,是可以高效利用开发且提升效益和效率的工具,但不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互联网”的行为只是让这个行业的效益和效率获得了提升,而赖以生存的根本并未改变,那么这个行业就仍然是传统行业,这个企业也同样是传统企业,只不过这个行业(企业)是“+”了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企业)而已。
比如,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水费,查询自来水的消费情况;虽然互联网提升了自来水公司的用户体验,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自来水公司的传统运作模式和生存机制并没有改变;因此,加了互联网的自来水行业仍然是传统行业,加了互联网的自来水公司仍然是传统企业。以当前互联网的无孔不入来说,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是“+互联网”的传统行业,都或多或少地与互联网发生一些联系,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行业如此,但是企业则另当别论。比如服装行业,主要是靠批发、、零售这样传统的运作模式生存,那么服装行业仍然是传统行业,但是如果一个服装企业是依靠互联网的运作模式生存,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互联网企业。
没错!即使是生产电脑、智能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企业,绝大多数都不是互联网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都是依赖传统的经营模式销售产品,而不是互联网模式。只有依赖互联网经营的小米这类的手机企业才是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战略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即“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如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快的滴滴,等等。
互联网好比是一棵生命力旺盛而顽强的大树,各个依附于互联网生存的行业就是这棵树上的果子。树不存在,果子也就不可能存在,比如互联网金融、购物网等,如果互联网不存在,这些行业都不可能存在。
所以,所有以互联网模式经营生产的行业都是互联网行业。但是“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行业又有区别。
“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区别
传统互联网行业比较简单,比如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各类网站等,这些行业依托互联网单独生存,与传统行业没有交叉。而“互联网+”则不同,虽然也是依托互联网生存,却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交叉的产物。因此,“互联网+”既具有传统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又有所区别。
相同点之一,“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行业一样依托互联网生存。
相同点之二,“互联网+”向交易对象提供的实物产品或服务与传统行业相比一样。比如在淘宝网购买的衣服与实体店购买的衣服一模一样毫无差别。滴滴打车与传统出租车提供的租车服务也都一模一样,都是安全便捷地把乘客从A点送到B点。
不同点之一,“互联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传统行业能够提供或已经存在的产品或服务,而传统互联网行业提供的服务,在传统行业根本不存在或无法提供。比如传统互联网提供的搜索服务,传统行业根本无法提供。再比如虽然都是媒体,传统的媒体不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将信息传播得人人皆知,互联网媒体就可以。
不同点之二,“互联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实物产品和可以感官认知的过程式服务,比如O2O。而传统互联网行业提供的都是数字化产品,而非实物产品。其提供的服务也是非过程的成果服务,比如搜索引擎、杀毒软件等。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区别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互联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传统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无二致,都是在传统行业里面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其一,“互联网+”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因为地理区域的限制,很多其他地方的特色产品在本地实体店很难购买到,就算有也会因为经营成本的高昂而价格不菲。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规避了地理区域上的限制,实现了商品的无障碍流通和服务的快捷便利。
其二,“互联网+”为消费者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在传统行业里,消费者要享受某种服务或购买某个商品必须在实体店完成,除了要花费一定的金钱以外,还要额外贴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去逛街、把车开到洗车店去洗车等。因此传统行业支付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和精力。而“互联网+”比传统行业更方便、快捷,让购物变得非常简单,无论交易的对象身处何处,消费者需要做的就是敲击几下键盘或触碰几下屏幕就可以完成,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明显低于传统行业,这是“互联网+”行业特有的比较优势。
通过与“+互联网”、传统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比较,可以得出“互联网+”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而存在。
第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提供的产品功能一致。从形式上说,“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集合体。
第三,“互联网+”的存在基础不是对现有市场的抢夺分流,而是对那些传统行业无法满足的需求的挖掘与开发,主要功能是填补传统行业不能触及的市场空白。现阶段“互联网+”是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补充与传统行业同时存在,而不是对传统行业的取代,并不是“互联网+X”,这个X行业就会消失。比如“互联网+金融”,因为成本和风险的关系,传统金融行业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一般都是5万元起步,这就把那些小有余财的人挡在门槛之外,而同时又因为风险难以控制等诸多原因,小企业贷款嗷嗷待哺。互联网金融则不同,比如“余额宝”几乎没有这样的限制,小企业和私人从互联网P2P平台融资也要比从传统的金融企业融资容易得多。这样,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就形成了有效的互补,互联网金融既很好地解决了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又积极促进了传统行业的升级创新,可以说,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金融都有各自的位置,谁都无法取代谁。再比如网上购物,大多数的网上购物是对现有需求的刺激和开发,而不是对现有需求的分流和抢夺,如果没有网上购物,这些需求就会因为时间、精力、金钱的成本高昂而难以兑现。可以说传统行业顾及不到或者无能为力的市场空白就是“互联网+”的生存空间。因此“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而不是对传统行业的彻底颠覆或者简单升级。
“+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新兴行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依赖互联网模式生存,依赖传统模式生存的就是传统行业,依赖互联网模式生存的就是“互联网+行业”。
正是因为“互联网+”能够在不威胁传统行业生存的情况下,达到开发市场需求、填补市场空白、促进传统行业的创新改造等诸多优点,国务院提出的战略计划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是市场状况下各个传统行业的自觉行为,没有必要计划,也达不到战略层面的高度。
烟草是“+互联网”的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的新兴行业?
烟草与互联网最显耀的联系方式是工商之间的网上配货和商零之间的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类似于B2B,差别在于交易的双方及平台的提供者都是行业内的,烟草工业企业通过烟草总公司的平台与各个地市级商业公司完成交易,有较强的定向性和封闭性。而网络上大多数B2B平台都是综合性开放性的,平台数量庞大,且交易双方也并不特定。网上订货类似于B2C,平台除了与网上配货具有同样的封闭性以外,与网络上的B2C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上的B2C是商家对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而烟草的网上订货则是商对商,是唯一具有批发资格的烟草公司对众多零售户的交易,而不是烟草公司直接面对消费者。
除此之外,烟草工商企业还通过互联网开展营销活动,目前最流行的是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总体来说,互联网对烟草行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不容忽视。
从形式上看,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订单,类似于“互联网+”,但是从根本上说,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并不是围绕互联网开展,而是以专卖管理制度开展。“互联网+”是依附于互联网的单独生态,是开放的动态的,烟草的网络平台则是封闭的定向的,是烟草企业获取订单的一个可选择工具和手段,而不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这是“烟草+互联网”与“互联网+烟草”的根本区别。因此必须得承认,当今的烟草行业仍然是一个“+互联网”的传统行业而不是“互联网+烟草”。
“互联网+烟草”的思考
自从国务院提出“互联网+”以来,烟草行业也积极给予了密切关注,各类专业人士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由于对“互联网+”的定义不清,烟草业很多的讨论都没有跳出“+互联网”的门槛,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只能算是对“烟草+互联网”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而不是“互联网+”的路线规划。
三种路径的选择
烟草生存的基础是烟草专卖制度,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那么烟草发展的契机在哪里?专卖制度守成有余而发展不足,这是先天性的。烟草也一直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一些提升和突破。但从本质上说,互联网仍然只是效率提升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专卖制度要求烟草必须以专卖为根本,以互联网为枝干。而互联网思维则是以互联网为根本,所有的产品与服务都是围绕互联网而存在的。
因此在互联网的问题上,烟草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做好“+互联网”,静观其变。这种方式略显保守。二是在持续做好“+互联网”的情况下,开辟“互联网+”,让烟草同时保持“+互联网”和“互联网+”两种形态。这种状态下的“互联网+”既是特区又是对“+互联网”的有效补充。因此这个“特区”既可以是地理区域上的,也可以是业务范围上的。三是从“+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转身。这种方式最为困难,也最为大胆。
一是需要制度、政策上的支持与确认。二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三是需要体制机制转变过程的周密设计。三个条件均非一日之功。因此三个选择中最可行、最稳妥的方式是第二种。虽然第二种选择面临的问题与第三种相同,但是范围小得多,困难、阻力与风险也小得多。
“互联网+烟草”的落脚点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生存基础是传统行业的空白点,如果“互联网+烟草”要生存,就必须找到传统烟草的空白点,那么传统烟草有没有这样的空白点?如果有,在哪里?又如何开发?
理论上说,市场的自由度越高,空白点就越少。因为,自由度越高说明竞争越激烈,竞争越激烈则市场细分的程度就越高,参与竞争的企业必须精工细作,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才能生存发展。其竞争程度与细分程度为正比关系。相反,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空白点就越多,因为垄断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不是对市场潜力的无限挖掘,而是对市场话语权的绝对控制,简单说就是抓大放小以图根本。因此在逻辑上,烟草业必定存在这样的市场空白,而且极具挖掘潜力。
如果“互联网+”存在这样的市场空白点,那么这个空白点是什么?在哪里?
去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始全面推行市场化取向改革,这就说明当前的烟草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化;专卖法赋予地方烟草公司享有唯一的批发权,也就意味着烟草市场是条块化的半封闭市场,烟草产品不能实现无障碍的市场化全流通,消费者的需求与商业企业的供给、工业企业的生产存在巨大的鸿沟,烟草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填平这个鸿沟。但从现阶段来看,还远远不够,市场化取向改革目前还只是把地市级公司的货源分配权部分上移至省级,货源的采购权仍然在地市级公司。烟草工业企业的生产总量仍然还是依凭上级的指令计划而不是市场需求。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卷烟产品仍然限定于地方烟草公司的采购目录,而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烟草互联网+”的市场空白点就在于烟草市场的条块化分割和指令性生产造成的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
从流程上说,工业企业依据计划指令去生产,烟草公司从工业企业产品目录中挑选认为合适的品牌购进,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批发给零售户,零售户再卖给消费者,整个流程是自上而下的。目前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主要解决的是烟草公司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费者的需求满足率,但离实现完全满足还相去甚远。而“互联网+”则要求业务流程是自下而上的,厂家及批发商完全根据消费者的喜好生产购进,如此才能做到需求与生产的无缝衔接。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订单的无障碍采集。“互联网+”交易平台必须完全开放,工业企业对消费者展示的产品必须是全目录的,而不是烟草公司挑选后的目录;消费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提交订单,而不是在烟草公司的指导下提交订单。二是物流的无障碍流通。当前的零售户订单响应速度之所以能够做到“T+2”甚至“T+1”,就是因为零售户订单需求的卷烟早就在当地烟草公司的仓库里,本地配送保证了订单响应的及时性,而在“互联网+”全国统一订货平台模式里,增加了工业企业向商业企业配送的流程,千里转运极大延长了订单的响应时间。此外,物流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比如一些品牌需求较少,千里转运成本太高。因此必须改变当前的由工业企业直接配送至地市级烟草公司的模式,改为工业企业先配送至省及物流分拨站,再由省级分拨站分流至各个地市级公司。这样,订单响应时间就有可能在2?3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果还是有困难,也可以实行第二套方案,零售户的订单分为“T+2”和“T+9”订单――“T+2”订单里是地市级公司常备的品牌,在订货后第二天配送;“T+9”订单是地市级公司不常备品牌,在订货后的下个配送日配送,也就是第9天配送。这样就可以不建立省级分拨站,仍然由工业企业直接配送至地市级公司,业务流程没有改变。建立省级分拨站的方案无疑会增加成本及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可以保证订单的响应速度。分单方案的成本及不可测的风险小,但是会影响订单的响应速度。
“互联网+烟草”的内容
建立一个勾连全国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户的交易平台只是“互联网+烟草”的必要形式和基础,“互联网+烟草”的内容绝不仅限于此。
“互联网+烟草金融”
与淘宝等先送货后付款的交易方式不同,烟草的平台是先打预付账后送货,当马云推出余额宝依靠亿万消费者的支付宝余额向传统金融发起挑战的时候,烟草每天的账户余额高达37.26亿元(按照2014年烟草总公司的销售额/365天的简单换算)。按照烟草“T+2”模式,账户余额高达74.5亿元,再算上不少零售户为了不影响订烟而提前好几天打款甚至账户长期保持足额资金的习惯计算,账户余额轻松过百亿元。此外,烟草有5000万零售户,与淘宝上的普通消费者不同,这5000万零售户都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是极为优质的融资对象。烟草可以组建一个基金,一方面管理这些账户余额,使之产生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推出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向这些零售户定向发售,甚至可针对零售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以零售户的钱来赚零售户的钱。
“互联网+烟草多元化”
统一订货平台上可以并不仅限于烟,还可以有酒、日用百货等零售户感兴趣的商品。如果说先前烟草的多元化还无从入手,还只是在能源、金融、PE投资等高大上的领域里的战略投资,与整个烟草业务毫不相关,谈不上是多元化经营,那么全国统一订货平台无疑为烟草的多元化接了地气,烟草完全可以与知名的大企业合作开发订制产品,或者、买断品牌的销售权,面对熟悉的零售户、利用现有的资源、依托现有的渠道、运用熟练的业务流程,在不影响核心业务、不改变核心流程、不改变业务模式的情况下,烟草可以放开手脚在多元化道路上大胆施为,因为这种模式下的多元化风险和成本小而可控,而风险是多元化的最大障碍。
“互联网+烟草大数据”
普通行业做大数据会因为数据无法搜集齐全、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等问题而困难重重。烟草则不同,烟草一个企业就是一个行业,专卖制度和国有性质的高度统一性和组织性,完全不存在上述阻碍;整个行业的所有数据都储存在各家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数据库里,唯一的阻碍就是这些数据都是条块化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搜集、统一、规整、汇总和分析运用。此外,在数据的持续搜集上,统一的配送平台和订货平台可以持续不断提供海量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全方位和持续性。
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产品为王、渠道为王、资金为王的时代,而是信息为王,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获得了先机。在阿里成立10周年之日,48岁的马云卸下阿里“CEO”的重担专注于大数据。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公司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了卖货,而是获得所有零售的数据和制造业的数据;做物流不是为了送包裹,而是将这些数据合在一起”。应该说,做大数据我们比马云更有优势。
“互联网+烟草O2O”
如果说统一订货平台是从小到大的跨越,那么O2O则是从无到有的突破,因为专卖法的缘故,烟草历来只能在生产和批发两个领域作为,无法触及零售。O2O的出现则为烟草向零售客户端的延伸提供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