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法制教育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法制教育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未成年法制教育的知识

篇1

(一)受成年犯监狱运作模式影响,过分重视监管安全与生产劳动效益,轻视教育改造,导致法制教育务虚化、边缘化

依据《监狱法》的规定,未成年犯管教所应该对未成年犯实施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但必须以教育改造为主。教育改造分为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即在监狱系统通常所说的“三大教育”或者“三课教育”,而法制教育属于思想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调查分析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离不开探讨分析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改造工作的整体发展状况与背景。近年来,有的监狱受功利主义以及过分严格的监管安全观的影响,在观念认识、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监狱工作重心一直围绕着监管安全和生产劳动效益方面运转,使得教育改造罪犯成了“软指标”,①受到忽视和冷落。“当前监狱罪犯三课教育安排在每周三晚上或节假日期间进行。罪犯在白天参加了8-12个小时紧张的生产劳动后,晚上参加三课教育学习,精力不足,学习效果欠佳。根据司法部规定,罪犯三课教学时间,成年罪犯每年不少于500课时,未成年犯每年不少于1000课时。为了尽力争取完成三课教育课时数,罪犯大量的业余活动时间被占用,他们很有反感,学习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形下,《监狱法》所要求的三课教育在绝大多数监狱徒具形式,存在走过场、作假应付的现象,有的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全凭造假。在思想教育上,主要采用几十年一贯制的集体大课教育,教条主义严重,枯燥无味,不能引起罪犯共鸣,不能触及罪犯灵魂。”②未成年犯管教所作为监狱系统的一员,自然也不会例外。由于深受成年犯监狱运作模式影响,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功能被不适当扩大化了,其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考核机制与成年犯监狱基本一样,也是监狱、企业合一的混合体。“部分未成年犯管教所由于生产任务压力大,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生产效益上,全力以赴组织未成年犯生产劳动成为主业,有时甚至昼夜加班加点劳动,势必导致与三课教育教学工作争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未成年犯受教育时间被挤占,休息时间无保障,单位将有限警力向管理和生产一线倾斜,多数教师下放到中队带工,致使教师配备少,三课教育开课少,到课率低,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司法部所规定的人数和课时的要求。”③对此,近年来各地许多调查结果都有强烈的反映。湖南所:“部分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监狱体制改革后,在收支两条线的整体运行中并未真正减轻生产任务,因此,工学矛盾问题还将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长期存在。除了部分发达地区外,未成年犯的半工半读大多出现因谋利性生产劳动而产生工学矛盾问题,甚至出现了为完成课时数而造虚假报表的情况。”④湖北所:“毫不讳言,长期以来主要受经济因素困扰,监狱重生产轻改造、重监管轻教育的问题非常普遍和突出,狱内办学工作出现了停滞、倒退的局面。本应以教育改造为主的未成年犯管教所也如此,许多单位陷于教育机构被撤并、教育工作人员被抽走、教育时间被压缩、教育资金被挪用、教育场地被挤占的窘境,致使狱内办学工作大打折扣,甚至名存实亡,教育改造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①新疆乌鲁木齐所:“近年来,各地未成年犯管教所虽然已经实行了监企分开,但由于财政经费保障不足,教育硬件跟不上,重劳动轻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试想,如果把主要精力用于组织未成年犯进行生产创收来弥补经费不足,甚至还为警察的奖金福利发愁,哪有精力来搞好教育改造工作。此外,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必要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难以到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是难以发挥作用,直接制约着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②山东所:“为了发展生产,突出抓好经济效益,单位超负荷关押着大批已经成年的罪犯组织生产劳动,又由于监管安全压力大,经济创收任务重,在警力配备上势必向监管和生产方面倾斜,致使从事三课教育的警察越来越少,在押犯课堂化教育入学率仅占10%左右,远远达不到司法部规定的95%入学率的要求,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③未成年犯法制教育仅属于思想教育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体三课教育都如此不受重视的背景情形下,其更是务虚化、边缘化了。有的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仅仅是应付上级对教育改造工作的检查要求,追求的是卷面及格率,喜欢走程序、讲排场。例如,有的采取请法律专家进监所作法制讲座,有的组织狱内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有的则组织观看几次有关法制教育内容的电教片、幻灯片等,然后就利用图片编信息,作报道,表面上法制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实就是通过一些讲排场的形式代替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由于平时忙于完成生产任务,而没有组织系统学习法制教育教材,但为了应付上级统考测试,便选拔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未成年犯,集中起来昼夜复习应试材料,表面上作业和考试卷工工整整、成绩喜人,造册归档,目的是顺利通过上级考查验收。对三课教育崇尚务虚,直接决定了把法制教育作为“软指标”检查考核。上级主管机关也明白,在当今以监管安全和生产效益为主的运作模式下,未成年犯法制教育不可能实现正规课堂化系统教学,也不可能完成上级下达的教学计划,因而对法制教育的检查考核便是重结果轻过程,重实物轻效果,只要法制教育课上了就行,作业有了就行,测试成绩多数合格就行,至于法制教育课是怎么上的、作业是怎么做的、考试是怎么考的也就无所谓了。

(二)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法制教育失之偏颇,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

1.法制教育内容失之偏颇,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和单一性,缺乏内在连续性、系统性从实际需要和法理上来说,未成年犯法制教育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罪悔罪教育。依靠法律手段,以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力,促使未成年犯认罪悔罪,认识到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必要性。未成年犯只有在认罪悔罪的基础上,才能够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实现刑罚的目的。二是法制威严教育。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特征教育、犯罪的基本属性教育和刑罚执行目的的教育,特别突出法的强制性、权威性教育。三是公民常用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旨在提高法制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规范,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预防重新犯罪。但有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的法制教育,只是从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稳定的目的出发,围绕着未成年犯日常出现的违规违法问题或苗头而开展的“就事说法”的法制教育。例如,经常开展典型案例的专项法制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严防出现未成年犯脱逃、行凶、自杀、自伤自残事件,打架斗殴事件,暴力袭警事件,破坏生产事件,树立监所正气,目的就是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实质上就是监规纪律教育活动。至于如何系统地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完成国家规定的公民普法教育的内容,如何增强未成年犯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培养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那就无所谓了。2.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全国未成年犯法制教育尚缺乏统一、成套的适合其教育改造特点的教材。司法部为促进全国各地监狱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曾于2004年组织专家编写了《监狱服刑人员普法教育读本》的教材,并下发到全国各监狱统一施用。但该教育读本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缺乏说服力,缺乏生动有趣的贴近罪犯改造的案例。教材本身编写得较早,一些最新的法律条文和法律现象无法在教材中体现,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合同法》等,尤其是该教材基本上是针对成年罪犯的教育,很少顾及未成年犯的心理行为特点。例如,缺乏与未成年犯休戚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的教育。目前,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水平状况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低层次,管理不规范,结构松散。例如,学员不分文化层次一起学,采取上大课形式,基本上采用填鸭式封闭式教学,满足于上大课照抄照读、“一讲众听”,空洞说教,出现了层层搞应付,教师念教材、学员混时间的现象。不管什么内容,一概强行灌输。你不想学,我逼你学。而且形式单一,习惯于上课(包括开会)——法律知识作业(包括讨论)——考试(包括写思想汇报)三部曲式的刻板模式。教育标准不一、教学内容随意、课时无保障,空洞乏味的条款、苍白无力的说教,怎能达到预期的法制教育效果?可以说,长期以来,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没有多大改变,基本上处于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的地位,缺乏内在连续性、系统性,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实用性、单一性,仅是为了增强未成年犯遵守监规的意识,把维护监管稳定作为主要任务,尤其是忽视了法制教育所应遵循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教育改造工作“培育合格社会人”的终极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限制了教育改造工作的发展,制造了不少“监狱人”,有负社会的希望和历史的重托。

(三)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且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司法部规定要求,“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配备符合国家规定学历的警察担任教师,按押犯数百分之四的比例配备。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禁止罪犯担任教师。”①据调查,有的未成年犯管教所配备的专职教师(警察),仅占在押犯总数的1.2%,远远达不到司法部规定的教师人数比例要求。目前,多数法制课教师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担任,或者由中队管教警察兼任,有的教师从来都没有专门进修过法律,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致使教育方法、内容、形式比较枯燥、呆板。近年来,许多有一定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纷纷离开了教学岗位,到中队去带工值班,为的是多挣一点奖金,或者政治上进步快一点。

(四)教育经费保障不足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2011年开始,山东省农村小学每生每年700元,初中每生每年900元,而未成年犯学员年人均拨款仅200余元,与社会上一般中小学的财力投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未成年犯管教所要对未成年犯进行正规课堂化的三课教育,尤其是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目标,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导致一些必要的教学用具、教学资料难以购置。作为三课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教育当然也不会例外。

二、原因剖析

(一)对法制教育认识不到位

在部分警察(包括领导)的主观意识中,把监管安全首位意识片面地理解为只要监管工作抓住安全稳定,不逃跑犯人,不发生凶杀,不出现监管、生产事故就行了,大多停留在“法制教育就是让犯人认罪悔罪,只要认罪服管了,不出现大的违规违纪,老老实实劳动就可以了”的感性认识上,不了解法制教育的原则、特征、内容和教学要求,热衷于制造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做表面文章,教育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久而久之,便造成法制教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忽视了教育改造的矫正与治本的作用,没有把法制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来对待。

(二)未成年犯管教所整体工作运作模式

与考核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法制教育被忽视和冷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受利益驱动,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监狱工作重心围绕着监管安全和罪犯生产劳动效益方面运转,是比较典型的浮夸浮躁,追逐实惠、急功近利的行为。上级主管部门在对未成年犯管教所整体工作绩效考核中没有特殊优惠政策,采用与成年犯监狱一样的奖励措施,即在保证监管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年度完成生产效益情况实施一定比例提成的经济奖励政策,实质上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制度。因此,单位为了追求生产利润,为了多发一点奖金、多搞一点福利,实行“基层单位监管安全和生产效益双承包责任制”,导致基本上放弃三课教育教学,全力以赴组织生产劳动,追求经济利润就不难理解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生产效益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在扭转全省(市、区)监狱系统企业亏损、促进监狱生产发展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冲击是严重的,对未成年犯教育工作的冲击尤甚,①自然难以顾及到未成年犯法制教育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虽然近年来监狱在监管安全与生产利润成绩方面逐年提高,但在另一方面,刑释人员犯罪率居高不下,致使监狱两次以上判刑的人数持续增加,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周期缩短,危害加重”。①

(三)法制教育教学工作运转机制上的原因

一是法制教育的“教师”一般是“拉郎配”,“学员”则不分文化层次、犯罪类型、刑期长短等进行集中授大课。二是评价机制不科学。衡量“教师”讲得好坏的标准既不是由“学员”说了算,又没有专家考核组来评定,大多根据上课率、作业完成情况和工作汇报来推定,根本不注重考核法制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实质性效果。三是考核机制不合理。法制教育考核结果没有与“教师”的职务、级别晋升、评先评优、奖金福利等挂钩,也不能与“学员”的减刑分考核、等级评定、生活处遇等实际利益挂钩。可以说,教与学在管理上缺乏动力和压力。

三、在押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对策措施

从未成年犯管教所担负的职责和任务来看,就是确保未成年犯在服刑期间得到有效改造,达到“重塑新人”的目标。实践证明,对未成年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让他们树立必要的法制观念,深刻反省犯罪行为,自觉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的重要举措。

(一)转变观念,建立新型运作模式和考核机制,确保在教育改造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开展未成年犯法制教育

1.尽快将未成年犯的教育教学纳入国民教育行列坚持开展系统的道德、法制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尤其是保障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高文化、法制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预防和减少其重新犯罪的大事。但狱内办学工作,仅靠未成年犯管教所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各地省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劳动等行政部门必须从预防违法犯罪高度去重视狱内教育工作,尽快将未成年犯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列入本地区教育和培训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有关教学计划安排、教研活动、师资培训及教育设施建设和教学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狱内教育教学应当接受当地教育、劳动等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并及时通过它们向财政主管部门申请必需的教育经费、职业技能培训经费②和学员助学金,③以便于尽快解决目前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也是开展系统的法制教育的基础与保障。2.尽快转变未成年犯管教所工作运作模式和考核机制,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中心地位建议上级主管机关充分考虑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的特殊性,尽力减轻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生产经济指标任务,并给予警察职工一定优惠的奖金福利政策,以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地区监狱系统警察职工的平均水平,考核机制应以未成年犯学会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增强法制观念,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全所警察集中精力去踏踏实实抓好教育改造工作,切实纠正全力以赴组织未成年犯生产劳动,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也才能确保对未成年犯开展系统化的法制教育活动。3.进一步办好狱内特殊学校,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利用多年来创办狱内特殊学校的成功经验,加大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按司法部规定的标准配备足够的具有相应专业资格的教师(警察),创办中等职业文化技术学校,为开展系统的三课教育,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创造条件。为保证办学质量,应当逐步过渡到全日制办学模式,每周内除安排一日休息、两个半日劳动实习时间外,其余四日一律组织课堂化教育教学。只有实现全日制办学模式,才能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规化、校园化、制度化提供充足的人、财、物以及时间条件,也便于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应将法制教育教学列入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

(二)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专业化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未成年犯管教所应从法律专业和监狱管理专业的警察中选拔配备足够的专职法制课教师,打造一支“专家型”、“学者型”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只有法制教师的法律意识强,理论功底深厚,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员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寓教于乐。同时,在教学管理上要与其他教育同等对待,列入绩效考核。

(三)创新法制教育的内容,编制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

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未成年犯法制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与成年罪犯有所不同,主要是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在内容上应选取与他们生活、学习有直接关联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以及交通法规,特别要突出反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为未成年犯刑释后顺利回归社会提供“法律指南”,使他们通过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树立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为使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常态化、务实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建议司法部组织专家力量,根据未成年犯改造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编写出一套统一标准、体现时代特色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法制教育教材,力求使教材内容新颖,贴近未成年犯改造实际,表达尽量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最好采用“条款+案例”、“文字+图画”等编写方式,配送光碟、卡通宣传画等,以满足未成年犯法制教育的实际需求。

(四)创新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1.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1)分类编班。可按照未成年犯的犯罪类型、文化程度等分类编班,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案,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惯犯累犯、“二进宫”以上的未成年犯则应集中编班,并强化法制教育。(2)联系实际教学法。考虑到目前大多数未成年犯文化水平低,理解接受能力差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切忌长篇大论,应用朴实精练的语言讲解,应少讲理论知识,多联系案例进行分析,注重联系社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剖析,注重联系未成年犯改造实际进行引导教育。(3)寓教于乐,注重互动教学。通过组织分组辩论,开展“模拟法庭”,表演法律小品等方式,让未成年犯在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改变“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探讨式教育,提倡未成年犯“头脑风暴”,鼓励自由发问和讨论,换位思考,开展教学互动。2.教育形式的创新(1)强化个别教育时的法制教育。集体教育固然是对未成年犯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强化个别教育时的法制教育。在个别谈话教育时,警察适时地引入法制教育的内容,通过个别教育针对性强、灵活性强、渗透性强、稳定性强等特点,真正发挥个别教育的作用,使未成年犯从思想上、心灵深处意识到违反法律的后果,从而树立守法意识。(2)运用电化教育。配合法制教育教材,通过播放电教片、幻灯片,实行多媒体教学。发挥现代网络的功能与优势,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开办监所网站,开通《法律天地》、《普法热线》、《普法论坛》、《信息交流》与《留言板》等一系列普法教育栏目,使普法教育变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3)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邀请社会上教育工作志愿者以及未成年犯的家长来监所作法制教育报告,也可组织余刑不长、表现较好的未成年犯走出高墙大门,到社会上法制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与社会上大中专学校联合办学、办班,共建普法帮教平台。由未成年犯管教所与办学(班)单位签订协议,监所付费,提供硬件设施和负责日常管理,办学(班)单位选派师资到所内授课,把过去由未成年犯管教所警察承担的法律常识课,改由学校的教师或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负责传授。(4)营造狱内法制教育文化环境。围绕监狱“教育人、改造人、造就人”的工作宗旨,从人文关怀出发,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狱内法制教育环境与文化,对调节未成年犯情绪,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未成年犯,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利用报纸、墙报、广播、电视等多种手段,普及和强化法律知识,营造人人学法守法的氛围,优化学法环境,重塑未成年犯对法律的敬仰,激发其学法的热情。

(五)对未成年犯法制教育成绩进行科学评估、评定

篇2

关键词 法制教育;意志;促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法律,就是俗话中的“规矩”,它具有强烈的约束性,因为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它的制约与约束,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让我们生活得如此安定。近年来,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迅猛增长,且倾向于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智能化。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建设美好社会主义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任务显得艰巨和重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法制工作的主阵地,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法制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那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如何理解并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结合课堂常规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通过队列练习和团体操学习,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同时,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对学生灌输违法乱纪行为的不良后果,进行法制教育。如:在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总是先对每个班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让他们最解一些体育安全知识,加强体育锻炼中的自我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发生意外伤害。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在体育课上,要有所收获,同时又要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体育锻炼与安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合保证体育的正常开展。

二、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达到有效的法制教育的目的。如:针对体育上一些学生不按老师要求,在非运动区内打球、踢球,攀爬围墙,篮球架,用器材玩耍等行为,对一些典行学生进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的学习,给他们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学生也是有责任的。以此,加强对安全的教育和理解。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题材渗透不同的法律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概括范围广,涉及知识多样,田径、球类、武术、户外、游泳等等都是我们的教学范围,而这些内容里面潜藏了丰富的法律知识。我们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合理的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知法、懂法、用法。

四、结合各项运动比赛渗透法制教育

在进行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的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学生很清楚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如果裁判员判罚不公正,就会受到学生的指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法制意识,学生在比赛场上受到了法制教育,逐步形成了法制观念,养成了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逐步培养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游戏,将众所周知和贴近生活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和比赛中认识到,无规矩不成方圆,事事都有规则,我们的行为要受到规则或法律的约束。如,在篮球比赛中,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体能,更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结互助的品质。

五、结合伤害事故渗透法制教育

篇3

主要工作:

一、以 “五五”普法为契机,扎实推进“法律进学校”工程

XX年年是“五五”普法重点推进之年,作为“五五”普法五个重点对象之一,我局以“五五”普法和构建“法治启东”为契机,针对青少年开展了详细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把“两法”列入中小学校法制课的重点内容。在年底开展对“法治学校”的评选表彰中,把“两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作为必要内容,有力的推动“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协调,大力加强法制副校长的配备工作,并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建设,积极调动并充分发挥关工委、团市委、妇联、街道社区以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利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为阵地,以学校为依托,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制征文比赛,开展法律咨询,为各学校开设法制讲座等,切实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加强“学校法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主导作用

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我们紧紧抓住学校这个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战场,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深化校园法制教育。我们一方面督促帮助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师资、计划、课时“四落实”;另一方面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举办法制讲座、法制演讲、法制教育巡回展等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学法积极性和守法自觉性。

二是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各律师事务所在多所中小学校举办了各种专题法律讲座,并指派律师担任某些学校的法律顾问,还向中小学生发放了各种法制宣传资料,同时认真办理有关青少年学生维权案件,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切实维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到各镇乡中小学校,开展以青少年维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教育等为主题的法制报告会,受教育学生达万余人次。

下一步工作设想和措施:

一、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及时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法律帮助

1、充分运用法律服务体系和网络,热情主动向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让青少年在接受法律服务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重点依托法律援助中心为未成年人办理人身伤害赔偿、交通损害赔偿、追索抚养费、变更抚养权、校园伤害投诉案、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等维权案件。

2、热情关心特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对那些父母是服刑人员或是刑释解教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从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正确认识现状,认知法律,鼓励他们积极融入社会,摆脱家长犯罪带来的阴影,自强自励,健康成长。

3、积极指导镇乡司法所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联合退休老干部、村民义务调解员、村警务室以及家长等共同对失足青少年采取各种帮教措施,落实帮教责任,及时为失足青少年做好思想和法律服务工作,为进一步促进违法青少年努力改造,争取重新走向社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市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呈下降趋势。

4、充分利用“法律六进”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面。2011年,我局准备在全市24个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各中小学校进一步开展 “法律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举办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和法制讲座等形式,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到社区、农村以及每个家庭。

二、掀起“学校法治建设”活动浪潮,树立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意识

1、与教育局联合发文,制定“法制学校”创建标准,使学校法治建设做到具体化、全面化、深入化。

2、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法制宣讲,并发放相关资料。

3、加强“送法进学校”次数,强化学生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法学习。

4、组织青少年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讲座。

5、在学校组织一批普法义务工作者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对外进行小规模的普法宣传。通过海报、横幅等手段。

三、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1、结合“五五”普法中期检查,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确保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

篇4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图片1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图片2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图片3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图片4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图片5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的内容:法律小故事

法律,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有条有理: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我们必须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法律素质如何,就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品道德。遵纪守法,我们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如:赌博,斗殴,偷窃……

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自爱自重,珍惜自己,在一生中对社会有作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与法

同行。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故事教育着我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在南京公安机关的预审室里,17岁嫌疑人小力供述他们的违法犯罪事实:两年前我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报到,同宿舍6个同龄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不久,我们耐不住学校严格管理的业余寂寞,大家一商量就决定溜出去“热闹热闹”。从此,我们经常是集体头出去喝酒抽烟。

日久天长老是喝酒抽烟,大家都有点烦,再说家里给的钱老是这样花也不太够。一天晚上,几个哥们在外面喝啤酒,也点不起什么菜,都觉得很无聊。当时有人说,老是这样不好玩,咱们不如顺便去“拿”点东西。借着酒劲大家都很赞成。

从那以后,他们时常夜里酒足饭饱后,就一块到附近一些中小学校行窃。起初,他们盗窃也还算有点节制,只是“拿”些铅笔、橡皮擦、牙刷、毛巾和书本等,不“拿”太值钱的东西。

后来,经常作案胆子就大了,什么值钱就“拿”什么,几个哥们儿有福同享,作案时互相提醒,每次都很顺利,对仅仅到中小学“拿”点东西不感兴趣了。最后一次大家商量,快毕业了,今后要分配到不同单位,6个人没机会一起“拿”了,决定干点大的,就去了那家手机店。

因为他们几个是“铁哥们儿”心齐,有事经常能互相“打掩护”,先后盗窃的财物达到将近1万元,学校和家长都没能发现。

是呀,那几位学生因为鲁莽和冲动,有侥幸心理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原本是祖国的栋梁变成了社会的负担。

与法同行,让我们懂得岁月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与法同行,让我们摆脱冲动与鲁莽,拥有理智与稳重;与法同行,让我们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愿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材!

法制教育宣传日手抄报的资料:青少年法律常识

1、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有哪些?

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内容中有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婚姻法、收养法;

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2、法律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1)学习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学习法律可以对未成年人起到保护作用,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

(3)学习法律当自身遇到不法侵害或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提起法律诉讼,追回损失。

3、青少年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分辨真伪,对新鲜事物不能一昧的盲从,首先要做的是分辨其利弊。

(3)避免误入困境并学会摆脱困境。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应保持镇静,并积极想办法寻求帮助。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2016法制宣传日手抄报内容资料图片素材

2.2016年全国法制宣传日手抄报图片

3.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素材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法制意识

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的有效途径,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现状,即未成人教育由三大版块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排列第一位,是人生意识形态形成的背景色,是人一生受教育过程的起始与开端。换而言之,家庭教育既有起点定调的作用,又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良好延续的基本。由于家庭教育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每点每滴的事情上,有意识地统筹安排有效家庭教育策略,能够实现良好教育。

作为规范社会准则、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法律法规,是自然人行为范围的底线,未成年人与这条约束社会行为的底线关系非常敏感:1、没有行为约束感,认为天最大,自己第二,会导致肆意妄为,触及底线时教育者悔之无及。2、许多未成年人还没来得及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学习相关法规约束时,就已经沉沦。如“李天一事件”,人们没有等来“天下第一的”人才,而是看到一个过度膨胀走向堕落的男孩。3、学校、社会教育有法制教育的现实版说教,却不能保证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去。法制教育中,往往是我们的教育驻足原地,孩子却以自己的方式成长,教育一旦缺失,孩子正常心智形成不能保证、行为如何规范也失去约束与引导。4、及时指明社会行为约束性,框定孩子在文明、规范法律约束的成长空间中,为其平安、正常的人生奠定基础。

有一种说法是:家庭是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孩子在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他养成了一种什么样的习惯,形成什么样的性格,通过这样的习惯和性格可以看到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式和人生命运。因此家庭教育对法制教育及未成年法制意识培训意义重大,这里既是法制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地,如果家庭教育缺失,未成人的法制观念将会处于一种缺失的畸形教育中,无益于家庭、无益于社会。意识的形成,与知识一样,同样依赖教育。结合实际,我认为家庭教育中的法制意识培养可以有如下策略:

1、案例教育法:列举孩子身边的、熟悉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让孩子感同身受,拉近与法律、法规强制约束的距离,建立社会行为有底线的意识。

2、危险警示法:明确哪些行为存在危及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如小时候少儿顽皮时去玩火、与同学推搡、遇事好斗殴、无知地进行抢劫等行为,孩子都有可能既是伤害的实施者,又是受害者,对此类危险行为提出警告,预测后果,令行禁止。

3、犯罪(或犯错)成本计算法:青春最无价,因小错铸大悔,因此将正常的人生轨迹划向歧途,不值得。同时有的伤害案还涉及承担民事赔偿,也就是说,未成年人触及法律,儿子犯罪老子买单。将给未成年人及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幸福生活,不能随便去剥夺别人的幸福,即别人的幸福被你破坏,自己也将无法安逸生活。给未成年灌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做事“由已及人”,学会换位思考。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法制观念害了他,“农村人不好缠”这样的偏见,导致这个孩子作出不尊重他人生命权的举动,一把尖刀、一个法律意识淡薄的音乐系学生,将两个家庭摧毁。这个家庭永久地挣扎在痛苦中,不尊重别人生命权,付出的也是自己的生命权。

4、正确处理自己遭遇的问题。虽然许多家长、老师也对孩子强调不能做什么,会有哪些可怕的严重后果,但在突况下,未成年人往往作了不正确的处理,导致后果更加严重。试想:药家鑫父母对这位音乐系的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结果完全走向另一面:因为车辆购买有各种规避风险的保险,出相关问题后交由保险公司处理,出现受伤、重伤、甚至死亡的情况,只要不酒驾、不违交规、不逃逸,积极实施救助,保险公司会支付相关费用,不会加重家庭负担,更不用去剥夺被撞者的生命权。

5、法律法规学习法:不需要照本宣科讲习相关文件,但起码的法律法规要挂在嘴边:普通的寻衅滋事由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条例》进行惩戒;至人轻伤要承担刑事责任;小偷小摸等犯罪行为已入刑法,即偷多偷少钱财都将被羁押失去自由;随意伤害他人,自己抬腿外逃,监护人也会受到牵连,接受法律制裁。我们是一个法制国家,“法律最大,大过于天”,任何人在法律面前无特权、无通融,甚至于包庇也是罪,最好的办法就是知法而不要犯法。

不能伤害他人,不要违反法律规定的同时,更要教育孩子有效避免受到他人的伤害。有报道称,美国有专门机构针对这一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指导:如女孩子遭遇犯时,指导中心的观点是首先保全性命,不作无谓的反抗,招致杀身之祸;其次是可以用手挤压口腔舌根部,将胃中的消化物呕吐到身上,或是在手无法活动时,让自己大小便失禁,以此让侵害者厌恶避免受到侵害。财物侵害中强调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不要因财物失去生命。

当孩子走上歧途时,家庭、社会、学校要正确归因,对强化中小学生法制意识提高认识,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安成长。

参考资料

篇6

【关键词】技校;法制;教育;问题;对策

技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而且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可以说,技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如何、法律素质怎样,将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中华民族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然而技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不强,从近年来的学生犯罪的增长可见一斑。技校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技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技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技校的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法制教育的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中技校还没有法制教育机构,大多由德育课教师兼职,多数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缺乏法律专业培训。因而法制教育往往是“与己无关”。在经费投入上技校无法与普高相比,有限的经费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之需,法制教育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因而难以有效开展。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

通过调查中显示,对法律课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占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法制教育内容有偏颇,目前技校法制教育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些学校和教师一讲法制教育就讲犯罪和刑法。令学生误以为法就是刑法到头来培养的仍是“法即刑”的传统法制观念者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我不犯罪法就与我无关”的错误心态。二是法制教育方法陈旧、单一。非常缺乏活动课程,绝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教师在方法上多是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没有形成系统的、形象的、直观的、立体的教育模式。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把它当作被迫接受的任务只为了完成学分而学。

二、加强技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1.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教育,从细节上规范学生的具体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培养,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具体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2.以课堂教学为主,有针对性的传授法律知识

学校里传授知识,课堂授课应该是最基本和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同样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课堂教学,给学生灌输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行编写相关实用性强、能够紧贴现代社会发展现状的知识内容用于学生教学使用。真正告诉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效果。

3.是增设活动课程,丰富课堂教学

特别要运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社会治安、学生违纪、青少年犯罪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青少年联系密切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剖析违法犯罪原因。同时课堂教学还可结合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让学生参与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活动。

4.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师应该在讲授中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学,比如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技校学生具有其特殊性,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比普通学校的学生要差。对他们的教学要切合实际,适宜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对案例的设计要符合技校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技校学生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乐意接受,学生对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比较愿意接受。所以学校要重视法制教育,应增加投入,可以采取给法制教育拨一个专用多媒体教室的方法。

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目前的网络水平发展迅速,几乎所有的在校学生都普及了电脑知识,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大部分学生还能直接通过手机上网进行交流、及时沟通。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很好的利用它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利用QQ群等即时聊天工具,不时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件、突发事件的处理技能。时刻与学生保持教学沟通。这样对学生形成法制观念、遵纪守法的行为模式,有特殊的作用。

6.是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建立法制教育的校内实践基地

“模拟法庭”是最常见、最有效、学生最有兴趣的实践活动。成立“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该庭除顾问由校领导和校外聘请的专家担任外,合议庭、律师团、仲裁结果执行监督组、议案审议小组成员全部由学生担任。仲裁范围包括学生言行是否符合规范学校现有制度、行为是否合理等。这样的法庭既能让学生在讨个说法的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又能让学生在自己做的体验中强化自我教育值得借鉴。

7.是建立法制教育校外实践基地

篇7

关键词:法律动漫 未成年人 普法教育

一、法律动漫的提出背景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法律素养的高低,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我国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并且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却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为什么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加强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未成年人法制思想培育的欠缺是一个重要的诱因。法制宣传的根本在于思想教育,其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未成年人的接受程度。现行法制宣传途径繁多,却未必契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的宣传方式。

同时,由于大众传媒,尤其是动漫作品,深受未成年人的喜爱,且对于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尤为重要的影响,仿照动漫公益广告的形式,创造法律动漫这一新型的普法教育的形式,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法律动漫发展的必要性

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创新法制宣传的方式方法,法律动漫作为其中一种,有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大众传媒、尤其是动漫作品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效果显著。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此即所谓的“文化传递功能”。动漫作品作为其中的一类信息,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被赋予了这些社会功能,对信息的接受者产生深刻的影响。1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刚刚开始学会用人生价值、社会意义来评价自我和行为,常常掌握不准尺度,因而会很容易“照单全收”其喜爱的动漫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并对其中的生活方式进行模仿。2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大众传媒,尤其是动漫作品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

其次,法律动漫是一种普法教育的创新模式,更易被未成年人所接受。相对来说,法律是一门比较严肃、枯燥的学科,不易被初学者所接受。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动漫可以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灵魂,让它们变得活灵活现极富亲近性,同时凭借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受众的眼球。3尤其在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中,单纯的法律知识宣传会使未成年人逐渐失去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而法律动漫这一创新模式,不再因循以往的范式、让法律与社会生活相隔离,而是把卷帙浩繁的法律条文、司法解释融入到简单、生动、生活化的案例中,再现社会生活中的法律4。因此,法律动漫通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法律与动漫完美融合,达到法律宣传教育的深入浅出。

最后,大众传媒对法制宣传的重要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本身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以及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媒会对法制宣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响法制宣传的效果,从而在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方面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没有大众传媒作为平台,没有文化产品的渲染与放大作用,法律规则不可能如此深刻地渗透到中国普通百姓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之中。随着普法宣传越来越广泛,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正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与深入。5动漫作品属于大众传媒的一种,将普法教育与动漫相结合,借助法律动漫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能更好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三、法律动漫发展的现实问题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发展法律动漫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现实的意义。实践中,法律动漫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每年一度的全国法制动漫创作大赛以及各

政府部门网站上的法制动漫短片都提供了法律动漫的发展基础,因而法律动漫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但是,法律动漫毕竟不同于普通动漫,由于其特殊性质,在发展法律动漫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动漫创作的主体和内容方面

法律动漫,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动漫,添加了“法律”这一约束性条件。普法教育是法律动漫的目的和本质。因而,在创作主体和内容上,需要着重考量。

首先,法律动漫的创作主体需要兼备法律知识、素养和动漫技术。创作者不必成为法律专业人士,但扎实的法律基础是必要的。法律知识不完备者在进行法律动漫创作时需要寻求专门法律人的指导。否则,法律动漫一旦出现法律常识性错误,就会对未成年人形成错误引导。正所谓,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其次,法律动漫的内容选择要慎重。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这直接导致了法律动漫的普适性难度的增大。法律动漫如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设计,如何有重点地将高发违法犯罪的类型涵盖,也是摆在法律动漫创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或许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影视剧分级制度,但如何具体运用这一制度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法律动漫故事的角度和方法方面

法律动漫需要达成“寓教于乐”的目标,而这一目标不是单单靠动漫形象照本宣科就能够实现的。如果仅仅披上动漫的外衣,不能突破法律宣传传统方法的桎梏,那么法律动漫是失败的,法律动漫故事的演绎需要创新。我们认为,法律动漫应当立足未成年人自身,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上叙事,而不能从成人的立场进行说教。主体由“你”向“我”的转变,是法律动漫故事的基础。动漫符合少年儿童的天性,法律动漫故事的创作者更需要一种孩子性的心态来描摹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情状,使未成年观众深入其中,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法律动漫的取材最好是真实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而动漫主人公自身的塑造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未成年人更偏爱日美动漫,而这些动漫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动漫主人公的成长和成熟。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而法律动漫主人公自身成长也有助于之前所述“分级”制度的施行。我们需要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随着年龄自然增长,毕竟,法律动漫不同于《天线宝宝》这种类型。

(三)法律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

中国动漫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法律动漫作为中国动漫的新生力量,有利于中国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和动漫产业的发展。因此,法律动漫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动漫作品讲求形式的唯美无疑是很重要的,它以视觉冲击力首先给观众带来震撼,但是如果内容贫乏会使这种视觉冲击力难以持久,尤其是动漫连续剧需要观众持久关注。6法律动漫同样符合这一规律,如何让枯燥的法律融入动漫后持久激起未成年观众的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长远话题。同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亦非一日之功,突击性的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但突击性教育结束后,应当向经常性教育转变7,这同样要求法律动漫的持久发展。

四、法律动漫的发展建议

诚如前文所述,法律动漫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使法律动漫能够更好地推广普及,改善普法教育不到位的现状,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国家应当出台并实施相关政策,鼓励法律动漫的创作,规范其市场运作,推广法律动漫。公共政策干预是市场有效运行的强心剂,法律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其次,社会应当重视法律动漫的影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法律动漫发展创造社会环境。只有机关单位、公益团体、媒体组织等各尽所能,将法律动漫融入市场机制和宣传机制,才能达到法律动漫的全面覆盖,引起未成年人的兴趣。再次,学校和家庭需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鼓励提倡未成年人观看优秀法律动漫。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法律动漫自身的质量需要保证,无论是在故事叙述还是技术制作上都要精良,这一点也是推广法律动漫的首要前提。

五、结论

“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的浪潮中,采取契合其身心特征的法律宣传教育方式对于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未来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律动漫作为我们探索的一种适合未成年人的创新普法形式,其发展和完善必将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也期待着在所有致力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法律动漫一定能够做大做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路途也会越来越宽广。

注释:

1参考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2-5页,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2参考 动漫文化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王霖,《思想理论教育》(下半年行动版),2010(7)。

3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 楼旭东、荣元,《当代传播》,2008(03)。

4参考 葛伟军编:《第一本法律漫画书》,前言,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5参考 强月新、赵双阁:《法治视阈下大众传媒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第11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6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看优秀动漫成功之三要素,李后梅、高嵩,《出版发行研究》,2010(04)。

篇8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近些年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过程中,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有利于教育青少年遵章守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更应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少年渗透法制教育:

关键词:政治学科;渗透普法;教育

一、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师必须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新课改后,在我们的政治课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连的法律知识,如教材中有关未成年人的教育权、隐私权、财产等权利的法律保护,依法进行网络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法律内容等。因此,要想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知识,我们政治教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用这些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规范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教育学生学法守法。与此同时,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法律知识,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意识,仅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十分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进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和材料。我们可以把这些案例、材料制成电脑课件,在教学中以案说法,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法制宣传教材。这样不仅遵循了教学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而且也使我们自身素质提高了,在处理师生冲突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成绩进一步提高,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二、树立守法榜样,做好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如树立平等对待学生及其家长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杜绝教育教学过程常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私拆学生信件、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这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学法懂法,依法施教,做守法的模范,以自己的正确行为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榜样力量感染学生,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只有这样,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水到渠成。总之,只有教师守法为先,才能身正为范,法制教育才会点石成金。

三、注重课堂体验,落实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政治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但是,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文,空洞的理论说教,不能真正落实法制教育。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体验的过程来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2011年9月,具有超常的程序能力被誉为“电脑天才”的吴盛宇戴着刑具走进了监狱。身为中学生的他,因为编写“木马病毒”,成为以新罪名“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获刑第一人。某白领孙俪按照收到老板QQ要求,在指定的账户上汇去现金1.1万元,而老板根本不知此事。警方经调查,孙俪老板的QQ遭到了“木马病毒”的袭击,已被盗号。警方根据对方的银行卡账号顺藤摸瓜,很快锁定了广西的两名诈骗人。诈骗人落入法网后,供述了“木马病毒”的来源,制造“木马病毒”的吴盛宇也落入了警方的视线。当吴盛宇获知自己开发的“木马病毒”成为骗子作案的工具时,他后悔不迭。吴盛宇正是由于不懂法律才身陷囹圄。在教学中,我将此案例运用于《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中,学生反映强烈,在为之惋惜的同时从网络的利与弊、如何正确上网、安全上网、遵守网络秩序等多个层面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法律觉悟。将生动的案例融入教学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又可以法律知识“润物细无声” 的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田里。

四、抓住小事契机,渗透法制教育

篇9

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政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在中职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中职政治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应该找准合适的契机,将法制教育渗透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使得法制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师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时,应该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撒谎、旷课、夜不归宿的危害,让学生列举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违法和犯罪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无论是中职院校、教师还是学生对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中职院校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只追求教学效果,虽然对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教学任务进行了一定的安排,但是教师在法制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其重视起来,许多中职政治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地位较低,学校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积极性较低,认为中职政治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可有可无。

2.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教学效果不佳。通常情况下,担任中职政治课的教师都没有法学专业的基础,中职政治教师的法律知识、法学素养与专业的法律教师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中职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中职政治教师对法律的知识一知半解,没有经过细致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就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中职政治教师往往无法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职政治教师专业性较低,对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不透彻,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在政治课堂中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

3.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我国中职院校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大多局限于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和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中职院校法制安全讲座每年的举办次数较少,有的中职院校甚至不举办法制安全讲座。很多中职院校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活动,补分中职院校模拟法庭、社区普法,但是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走过场,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法制知识不感兴趣,不能切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法制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中职院校法制教育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导致法制教育成效较差。

三、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方法

1.重视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中职院校、政治教师和学生必须充分意识到进行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中职院校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中职院校必须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政治课堂教学中,中职政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寻找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观看法律节目的好习惯,政治教师通过讲解真实的法律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加强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想提高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育的效果,中职院校必须强化政治课堂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非法学专业的政治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法制教育专业水平,中职政治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相关教学案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进行耐心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中职政治课堂法制教学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渗透

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小学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活动平台,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相关的法制知识和法制理念;而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又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理解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他们都会感到好奇,但是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再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袭,少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极易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误入歧途。如有的违反校规校纪,破坏公共财物、公共设施;有的打架闹事;有的甚至小偷小摸,敲诈勒索……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二、充分挖掘数学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因素, 寻找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如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50页“8和9的认识”主题图,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告诉学生:种花是为了美化环境,图中的优美环境是通过大家的热爱和保护得来的。因此,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再如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情景图,可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三、以游戏活动为教育平台,在游戏中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数学游戏活动规则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如: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在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铅笔、文具盒,橡皮、转笔刀等标出价格,利用学具人民币进行买卖物品游戏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人民币的兑换,面值的大小加深了认识,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教育学生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不乱花钱等法制教育。又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前、后》,教学时我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前后的位置关系,同时又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知道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游戏活动为教育平台,穿插渗透法制教育,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法制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与法制有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渗透,是老师们追求的最佳效果,这让法制教育富有了“趣”的生机与活力。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千克和克”的认识,在教学时,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感受1千克和1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的危害。又如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中一题:有豆浆、牛奶、蛋糕、油条、饼干和面包。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在学生说出早餐搭配方案统计时,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穿插其中,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五、结语

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并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的法制蓝天,让他们在蓝天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