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水资源的做法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护水资源的做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爱护水资源的做法

篇1

1.(2014,沈阳)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的是( D )

A.静置B.过滤C.吸附D.蒸馏

2.(2014,黑龙江)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B.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C.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D.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2014,十堰)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4.(2014,乐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5.(2014,龙岩)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是( A )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6.(2013,锦州)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通电H2+O2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7.(2014,苏州)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硬水和软水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8.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所以有时可以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

C.点燃氢气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实验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9.(2014,株洲)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不到总水量的1%,我们应爱护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海水都是混合物,淡水都是纯净物

B.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到“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D.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二、填空题

10.(2014,哈尔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⑤用淘米水浇花;⑥农业上改大水浇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1)_节约水资源(或防止水体污染)_,包括事例有(2)_①⑤⑥(或②③④)_(填序号)。

11.2013年湖南邵阳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做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烧杯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引流_。

(2)小波准备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_。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不溶性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滤纸破损(或滤液边缘超过了滤纸边缘)_(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12.(2013,大理)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1)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增强水的导电性_。实验时若正极产生6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12_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氢元素和氧元素_组成的。

(2)生活中常用_煮沸_来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吸附_;制造塑料瓶的材料属于_有机合成_材料。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_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_。

13.(2014,北京)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吸附_、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肥皂水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O2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通电2H2+O2_。

(4)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分别为_50_g_、_450_g_,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_溶解_。

14.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_B_(填字母)。

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

(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_。

(3)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分子间间隔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通电2H2+O2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_2n_。三、简答题

15.(2013,太原)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2H2O=====通电2H2+O2_,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_。

(2)某自来水厂对汾河水进行净化,取水后,首先向其中加入明矾,再经过过滤、消毒灭菌后使之达到饮用标准。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物可以_吸附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加速沉降。要测定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肥皂水_来检验。

(3)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写出实验室用水鉴别的一组物质_CaCO3和Na2CO3(生石灰和熟石灰或NH4NO3、NaOH和NaCl或CuSO4和NaCl)_(合理即可)。

16.(1)云南连续三年干旱,图中土地龟裂,孩子盼水的情景与我们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请你举一例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_洗手、洗脸、刷牙时使用长流水(合理答案均可)_。

(2)生活中的饮用水必须达到某些指标:

①病理学指标,其中对铬、铅等重金属离子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②感官指标,自来水厂在净化水时,常加入活性炭以清除水中异色、异味,其净化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吸附_作用;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最简便的方法是_用肥皂水区分_。

17.(2013,江西)我们的星球因水而美丽,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H2+O2=====点燃2H2O_。

篇2

(一)考点解读

1.通过水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节约用水的方法

例1 (北京)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解析】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都是水的二次利用,属于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避免水的浪费,也属于节约用水;而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则属于浪费,可考虑水的二次利用。

【答案】C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考查水等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例2 (烟台)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解析】水的天然循环虽然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还是要通过兴建水利工程来达到利用水的目的,A不正确;B、C、D三种方式都是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正确方式。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下列是小红同学对水资源的有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

2.黄河被称为“祖国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黄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黄河沿岸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黄河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沿岸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C.禁止向黄河中随意排放生活垃圾

D.可以在河两岸附近建化工厂及造纸厂

3.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通过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

A.小芳经常将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小明经常将一件衬衣放在洗衣机里洗

C.小林家抗旱时采用喷灌技术

D.小亮坚持用盆接水洗脸、用杯接水刷牙

5.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其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1012m3,若水的紧缺型与年人均水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紧缺型 极度

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

(m3·a—1)

则我国是( )

A.极度缺水B.严重缺水

C.中度缺水D.轻度缺水

6.水是极其重要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据报道,全国许多城市相继举行调高水价的听证会。调高水价的原因有很多,如水的处理和输送成本的增加等。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再答出两条提高水价的理由:(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水的净化

(一)考点解读

1.考查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例1 (株洲)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蒸馏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D.过滤

【解析】蒸馏可以得到纯度最高的水,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与色素,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三者均属于水的净化方法;加入肥皂水只能检验水是否是硬水,不能使水得到净化。

【答案】C

2.考查几种净化水的方法的比较

例2 (佛山)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蒸馏B.煮沸

C.沉淀D.过滤

【解析】蒸馏可以得到纯度最高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但不能除去其中可溶性物质;沉淀可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然沉降B.活性炭吸附

C.过滤D.消毒剂消毒

2.今年4月初,成都发生柏木河轻微水污染事故。环保人员对受污染的原水进行了投入活性炭等处理。活性炭的作用是( )

A.去除异味B.消毒杀菌

C.沉降杂质D.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是小组设计的“家庭用水问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你认为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 )

A.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

B.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

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用洗完菜的水冲厕所)?

篇3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700立方米,仅占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耕地平均分摊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是水资源的贫穷大国。水资源紧张,地下水供不应求,许多地区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大范围的持续下降,扎旗的水资源现状也不容乐观,水资源组合的极不平衡,严重威胁着全旗的农牧业生产。旗委、旗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围绕留住水、用好水这一主线,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合理用水,开源与节流并举,兴利与除害并重,不断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努力探索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新路。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边缘,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草原半干旱性气候,主要特点为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春季干旱风少多,蒸发量大,降雨量集中但偏少。扎旗为山区,农田和牧场多数是山坡地,所以一到枯水年,农业和牧业的发展都受到很多限制。农业和牧业是全球的两大支柱产业,农业和牧业欠收,全旗经济就面临危机。各行业都不景气。

2、扎旗地处山区,降雨又集中(在六、七、八月),又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天上水落下来了,非但存不住,留不下,还把地表层的肥土都冲走了,全年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多风,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就是“扎旗一年刮两次风,第一次刮半年,第二次又刮半年”,可想而知风有多多,有多大了,致使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越演越烈。水冲走一部分肥土,风再刮走一部分肥土,风大蒸发量就大,本来降水就少,故扎旗有十年九旱不收之说。

3、全旗水资源分布不均,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扎旗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0.3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仅为7.19亿立方米,降雨季节性和年度变化大且分布不均,总趋势呈北多南少之势。目前,全旗的地表水利用率仅有30%,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但缺少径流控制调节工程,有限的地表水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合理的大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诸多的问题。

4、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扎旗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全旗水土流失面积达1570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91.3%。植被的破坏速度远大于治理速度,在山坡路旁可见被山洪冲出的1-10米深长短不等的沟壑,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调蓄能力,加剧了水旱灾害。

5、水资源浪费惊人。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不足30%,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几乎为零,随着城市化建设、楼房的增加,生活污水日趋增加,但没有回收利用的设施,都被文明的排入地下,致使地下水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6、地下水开采过量。近几年,持续干旱少雨,加之蒸发强烈,致使打井过量,地下水位自1998年以来下降近10米,天上水截不住,只好开采地下水,但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下水过多开采还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例如地陷等,这样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太多的麻烦。

二、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途径

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兴建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骨干工程。全面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留住天上水,截住地下水,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增加流域的蓄水能力,解决本地区供需矛盾,从量上调配水资源,增加供水量,改善水环境。充分利用地表径流,有效拦截地表水,引水灌溉,涵养水源。大力提倡建设“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就是一户农民打一眼可蓄30-40立方米的旱井成水窖,发展两亩抗旱保收田,以备秋雨春用,抗旱保苗,以丰补欠。利用地表径流,不仅能够解决水的缺少和干旱问题,同时还能够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也是防止地下水位下降的根本措施。

2、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保水措施。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程度,随着城市化建设,生活污水日趋增加,都被排入地下,致使地下水水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霍林郭勒市的做法就非常好,值得我们借鉴,现在霍林郭勒市的污水库,养鱼、灌溉效益都非常好。就是将生活无视沉淀、净化后流入污水库,之后再利用。在农业方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配套灌溉渠系,处理渠道渗漏,改变耕作方式和灌溉方式,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

3、防治水污染,对全旗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要进行集中处理,控制排污,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制治理,对水体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对地下水开采进行集中管理和审批,全旗地下水开采还没有达到超采的程度,但如果像现在这种打井速度,没计划没审批没节制没管理,无疑会给我们的后代带来诸多麻烦,凡事皆有度,对大自然的索取也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4、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立法提高全名素质,建立良好的节水社会风气。依据《水土保持法》对新建项目实施监督,实行谁受益,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对现有的水土保持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快治理步伐,强化依法管理,统一管理。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思想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82-01

近些年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例如黄赌毒、迷信和在部分地方重新抬头等),不但与我们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格格不入,同时也映射出我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所以现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我省在2012年就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并逐级强化落实,还配发了专门的学科渗透思想教育的培训光盘,各学校也积极组织了培训学习。

一、渗透思想教育的回顾

初中生物学科不但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合格劳动者的任务,而且具体到环保教育、破除迷信、抵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正是生物学科既教书、又育人的着力点。只有充分重视生物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掌握生物学科思想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在此讲一些自己教学中的事例,与大家共享。

1、生物学科思想教育内容非常丰富,随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有针对性的进行。例如,1982年9月,我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节课,讲生物课的《绪论》,当我讲了一句“植树种草”之后,有很多学生偷偷笑,我很诧异,问学生为什么笑,他们回答我“每次大扫除都要带锄头铲草”,所以他们觉得我说“种草”是讲错了。由此我又在课堂上加入了为什么要种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绿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然后我又讲一定要节约用水,学生又笑:“本地有句老话――人穷水不穷,我们这个地方不缺水”。我再次超出当堂课的内容讲了一下水资源有关常识,强调节约用水的意义,同时我大胆“预言”了一句:“十年之内,你一定能体会到水资源不足的危害”(结果是4年后的1986年就出现了遵义市冬季每天限量供应水的事情)。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这两个例子却一直在我脑海之中,宛如昨日之事。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作为我上生物课的必讲内容经常性的渗透到教学中。

在我们这个地方的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仍然比较严重,还有不少家庭重男轻女,在妇女怀孕后请“法师”作法“转胎”(就是把女胎变成男胎),在讲述生殖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解,破除诸如此类的迷信。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生物课程中,我都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力求我的学生能少一些迷信多一些科学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通过思想教育来提高学生认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有可能遇上一些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会来问老师,我会根据我们生物课程中的科学理念、生理知识等方面的依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或纠正错误的观念。

例如,本地刚开始推广杂交玉米时,农民要么是直接拒绝,要么是这一年种了之后就自行按老方法留下所种植株上的玉米粒做种子,下一年种出来的玉米严重减产,当然他们就不接受杂交玉米了。在上课时我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给学生讲了杂交玉米不能按传统方法留种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回家给家长作介绍,后来杂交玉米的高产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这样的事例不但教育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也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

3、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过去的教育给学生的概念是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我在上生物课时给学生讲“我国人均资源偏少”,例如,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为三分之一,林地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可结合在自然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中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耕地面积的紧迫性;明白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4、让学生掌握反对的有力武器。在“”流行的时候,我在生物课堂上及课后的交流中,都极力给学生灌输生命本质在于新成代谢,生命不是超物质的,而各种都宣扬超越了物质的各种“神秘法力”,让他们明白那些东西纯属无稽之谈,让学生掌握科学武器,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入侵。针对近年出现的“全能神”等,我同样采取分析说明的办法让学生正确认识本质,不上当受骗。

5、结合生物实验、实践课程,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守规则,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课上,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按基本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习惯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格、谨慎、细心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渗透思想教育的小结

1、课堂教学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完善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选择恰当的时机,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思想教育,让思想教育与课程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3、思想教育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忌空谈。比如近期社会上,学生中有什么“苗头”,你就要针对这些东西去想办法如何将教育内容很好的融合到课程中,要有敏感性。

4、生物学科的思想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总之,生物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自然环境正受到现代工业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失调,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责无旁贷。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问题,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本文就初中化学(人教版),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 深挖教材内容,树立环境意识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最可靠的工具,离开了课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课本,挖掘教材中提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环境保护的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1)第二单元第一节《空气》提供了较丰富素材,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份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设置一些疑问。如“现代工业发达,烟囱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靠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CO 2增加了,引起温室效应。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第四单元第一节《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水资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在同一章节里特别编排这样一句话“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这两段话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能否注意这样编排的用意呢?课文里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马上提出水危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编排教材时已经是很重视环境、资源等问题。在学习水危机时,也设计一些思考,例“面对这一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把课内知识扩展到日常生活,并运用讨论、质疑等方法,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进行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往往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实例。通过大家的探讨,适时提示归纳,让师生更明确这样一点:只要有环境意识,就能做到自觉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3)第六单元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和研究》、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CO2性质、用途与制法。学生也是往往只注意CO2性质、用途和制法,却忽略了CO2了危害。CO2的危害在课本里第七单元第二节《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中内容“温室效应”才作了简单介绍。教师也容易忽视。我在处理教材时作了一些调整,把“温室效应”的学习安排在CO2用途之后,使学生清楚,认识事物是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的思维方法,也使学生明白到发展工业是受环境制约。

二、注意联系身边的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知识积累,并融入教学中

人类认识过程都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材,难于较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初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是比较肤浅,但有强烈求知欲望,只要很好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活思维。也只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教育目的。在第二单元《空气》新课结束前,曾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有关空气情况的报告,介绍对空气质量的监测,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影响,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增长了见识。

由于初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的知识知之不多,教师必须注意平时收集、整理这方面素材,如:近段时间发生的,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在第九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中介绍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许多的用途,但没有提及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本节教学补充相关的一些内容。例如:去年6月4日,新安江的苯酚运输交通事故,导致桐庐、富阳两地停水,这一事实,结合教材将组织有关材料整理并张贴,许多学生阅读后都感到震惊。又如:“布置学生课外观察本地区水质,向家长了解该地区水质的前世今生”。让学生感受污染就在我们身边,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这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的联系。

三、规范实验行为,用实验手段强化环境意识

科学态度、正确实验操作方法,是对物质进行研究探索的前提,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在学校完成,对物质认识很多是从实验开始,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最佳途径,我校实验条件较好,充分利用这优势,通过实验教学,规范实验行为,达到强化环境意识的目的。

篇6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治比较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4-0222-01

作者简介:陈阳(1994-)女,安徽合肥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法学

一、国内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社会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及旅游产业的兴盛,导致国内旅游景区环境问题的出现,一些旅游景点在发展中忽略环保,致使良好的生态资源受损。以黑龙江省为例,目前著名的冰雪旅游景区雪乡,佳木斯四丰山风景区等著名景区的生态环境就已出现恶化迹象。雪乡由于人们的过度采伐树木,导致雪乡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降雪量逐渐减少。四丰山风景区由于水资源污染导致生态恶化,这些景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显现。

二、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实现途径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立法完善

1.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第一,我们应倡导扩大环境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景区负责人员和环保部门应及时对景区污染物状况、空气质量进行监督汇报,让破坏环境的人和行为暴露于公众的视野。

2.环保部门应该进一步扩展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使得全民都能及时的获得最新的有价值的环境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准确的信息,以提供更加充分的环境信息,提高环境信息的质量。

3.政府环保部门应向全社会公布有关环境立法和执法的具体情况,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以便监督执行。同时吸收和学习国外有关立法经验与成功做法。

(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执法完善

1.完善执法部门。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执法完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执法部门。这包括完善及集中环境执法部门的职能,改变执法者的执法理念,还有出台一定的有效措施来保证执法效率。

2.大力发展民间环保团体。民间环保团体是我国爱护环境,了解公众参与的组织,他们激发了公民环保意识和积极性。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发放环境保护手册、举办讲座、新闻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保护中国环境,宣传公众参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吸收与学习国外有关执法经验和成功做法。国外的环境立法中十分重视环保团体的作用,比如日本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要大力促进“民间环保团体”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外的环境法还具体规定了公众参与的具体途径,有方向性的引导公民参与。所以,我国应吸取这些成功做法,发展国内环保团体,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发民众参与环保的热情。

(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司法完善

1.应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我们应倡导:首先,扩大环境诉讼原告资格范围,即任何个人,包括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都有权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提讼寻求救济,促进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其次,应允许在损害事实发生前提讼,因为环境恶化的代价更为重大最后,应让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现实生活中,原告大部分为普通公众,诉讼能力不强,对环境法不够了解,让他们承担这样的举证责任是极为困难的。由被告举证,可保护原告大众的合法利益。

2.吸收与学习国外有关司法经验和成功做法。国外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可以为任意主体,任何公民、组织法人均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保护国家的环境。我国应吸取这样的合理做法,以鼓励公众积极使用自己的权利来进行环境保护。

(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守法完善

1.我们应该及时向公众科普全球环境污染情况,向公众阐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走进社区的方法,普及环境法和公众参与知识,组织居民到临近景区护环境志愿者,举办科普大讲堂、知识竞赛的多种形式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以保护林木资源,怎样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我们还可以在“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月”等纪念日时,走进社区和单位,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向大家阐明环境保护的深刻意义,介绍保护环境的正确方法,解释我国环保法的具体内容,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2.要大力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现代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各类社会名流应以身作则,通过新闻媒体传播环保常识。如定期邀请环境保护学者进行电视节目访谈,解读当前热点环保政策和法规,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设立污染破坏环境的曝光台,用公众舆论监督不自觉者。

3.我们应更加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啊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小学初中高中开设一些环境保护课程,举办一些节约用水活动,植树活动,培养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带领学生组织一些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走进临近景区捡拾垃圾等,不仅要让学生自己了解环保知识,而且也要让他们把环保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爱护环境之气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篇7

一、立足教材,深入挖掘

1、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

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例如,讲授"蝗虫"时,介绍各地的蝗灾情况,并让学生明白生态平衡失调是导致虫灾的根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讲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环境警示教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环境极度污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接下去再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像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淡水资源趋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等,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介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不懂得善待这些野生动物的恶果。如大量捕杀蛙类、鸟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鼠灾、虫灾。人类被迫增加农药使用量,反过来又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讲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2、注重探究实验,倡导亲身体验

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探究,如《探究:酸雨的危害》,本人组织学生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酸雨的危害,意识到环保的重要。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把环保行动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1、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即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又可通过学生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本地神光山森林公园、合水景区游览,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并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让生物教学得以延伸。例如,介绍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

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树立环保"榜样"

1、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作为生物教师,我抓住校园环境教育的素材,开展"我为美化校园作贡献"的活动。在活动中本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行为规范,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杜绝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行为方式。

2、生活细节中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是农村中学,在我们的身边最突出的环保问题:

一是"白色污染"。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许多废弃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处理不好会对人体以及土壤、空气、江河环境等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每年我国超市、百货商店、菜场、水果档使用的塑料袋累计需要160万吨塑料袋。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容易引起土壤板结,或被动物误吞导致动物死亡。针对这一严重事实,我在讲授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内容时,寓环保教育于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尽量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放置等,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这些做法的重要性。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篇8

关键词 地球;保护环境

地球——我们的母亲,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我们,但是,现在她的年轻和美貌却因为我们而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奔驰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在成直线的上升,焚烧垃圾,白色垃圾,工厂的乱排污现象使空气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们的水资源也遭受了巨大的危害。全球变暖,冰川也在慢慢的消退去,土地沙漠化逐渐扩大,使得我们的地球变得千疮百孔。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这些词现在对于形容地球已经显得过于牵强了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合理的开采,为了节省成本不惜破坏环境的一切做法使污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这些环境问题大部分也是因为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制造的一些生活垃圾。

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惰性而将手中的垃圾随处乱丢,造成满地的垃圾,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白纸,塑料袋满天飞的原因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禁止用塑料袋,用纸袋来代替,那段时间的确减少了许多塑料袋的使用,但是,又坚持了多长的时间呢,人们还是会觉得没有塑料袋生活就不方便,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主动地去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逐步的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学校里,虽然有牌子写着不准随意乱丢垃圾,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去关注了这个招牌呢,又有多少人把招牌上的话语认真的记在心里,当自己想要随手丢垃圾的时候,在心里提醒自己,我应该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我们生活的美好的环境,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应该为这些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街道上,我总会看到一些人将自己吃的食物的食品袋随意丢在大街上,这是因为个人习惯问题还是因为我们要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呢,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并认真看清楚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再丢入其中,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随手就可以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我认为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白色污染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如果要将一个塑料袋完全的溶解到地下面所需要的时间大概是一百年,甚至是比一百年更长的时间一千年,那么漫天的塑料袋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彻底的溶解啊,这真是一个不堪计算的数字。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弯弯腰就能将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同时对于电池等垃圾应该放入可回收,不仅能节省资源,还能够避免电池内部的一些有害物质造成污染。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都应该为这个世界留下美好,我们应该以我们的行动去呼吁更多的人,去带动更多的人,只要我们多走几步,只要我们弯弯腰,我们生活的环境将变得更加的美好。

对于乱砍伐树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类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顾一切的对树木进行砍伐。树木不仅可以提供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还能有效的避免水土的流失,同时还能够为我们营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现在,人们对树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树木的砍伐也越来越多。俗话说,十年树木,一颗树苗长成材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时间,树木的成长明显跟不上人们需求的步伐。造成的后果是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芜甚至沙漠化,进而引发如泥石流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少用或者不用木质物品,比如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书本教材重复利用,节约用纸,做到每一页纸张正反面书写完。此外,对于一些废弃的纸制品,注意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资源。特别是在我国,对资源的利用和重复利用的效率较低,资源的浪费是加速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也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污染问题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影响更为严重。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生活离不开水,工厂生产也离不开水,万物的生长更离不开水。现在,由于人们的乱排乱放,生活的污水,工业的废水直接流向河流或者近海,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还有大量开采地下水,空气污染等问题也让水循环变成了污水的循环。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变成了缺水城市,并且水污染问题还有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因此,保护我们生命之源的行动迫在眉睫。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主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去污染水。比如说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不把带有污染的水直接排放进下水道。另一方面是节约用水。比如说洗脸的水可以洗衣服、冲厕所等。在生活中尽自己的能力去保护我们的水资源,真的不希望有一天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

还有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大气污染。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加,汽车所排放的尾气量随之增大。工业的废弃不经过处理就随意的排放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含毒素的废弃弥漫在空气中,得不到有效的隔离或处理,我们就会将这些污染源吸入我们的体内,这将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形成一定的威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蓝天,没有新鲜空气的环境里,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呢?虽然说针对造成污染的来源,我们不能完全杜绝,但是,从我们自身角度来看,保护大气似乎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不能毫无作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出行以步行、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为主;爱护城市绿化,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等。只有人人都努力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尽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做到了许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发达的科技并不能让我们长期脱离地球生存,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如果地球的污染继续加剧,资源不断消耗,总有一天我们将失去这个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所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空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行动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朱京海.坚持环境优化发展.破解大气污染难题[J].环境保护.2013

[2]张勇多.多策并举.力推“蓝天行动”[J].环境保护.2013

[3]赵华林.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式与对策[J].环境保护.2013

[4]吴启洲.控制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J].环境保护.2013

【作者单位】

篇9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我们能够对我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我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我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7.5%。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达到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 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不过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进。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我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 ,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我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收。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日用品。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爱护植物,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不要吃野生动物也是为保护环境献力量的一种做法。在个人方面要注意,平时不去做污染环境的事情;多参加一些环境宣传活动;时刻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政府部门方面,应采取有力,有效,有法可依的方法,改变群众观念,开展少而精的宣传活动,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实际行动是最好的方法。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有一半以上人类活动的结果,我们人类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只有先保持环境,才可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好环境是发展工业的前提,保护好环境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环保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不可能说等到环境被破坏的无法治理的时候才来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要知道加强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观念,保护大自然不受污染,是促进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奠基性工程。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

篇10

【关键词】新型的教学模式,道德教育,环保教育,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统教和学生被动的学的陈旧方式,要由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转变。然而如何使化学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为此,我通过学习他人经验以及几年来的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本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谈一些体会。

1.积极推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因此设计导学案时就要考虑每个阶段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面设计导学案: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学习过程、课堂小结、反馈练习、课后提高练习。

1.1 课前预习指导。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预习。例如我在设计《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的导学案时,课前预习指导中设计了这样练习:

(1)地球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_;水资源宝贵是因为________。

(2)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一方面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

(3)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

(4)节约用水,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________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5)水污染的形成:

(6)水污染的危害:

(7)水污染的防治:

有了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就有了方向。

1.2 课堂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达成课堂目标。如我在设计《常见的碱》这一课题的“导学案”时,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教材中没有探究实验,但该知识点非常重要,是历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并且考查方向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于是本人在导学案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

(2)怎样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3)回忆第六单元课题3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把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1.3 课堂小结。能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4 反馈练习和课后提高练习。设计要有层次。为保证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涉及本课题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既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又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

“导学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学,是一种紧张有序的求知过程。使用学案后,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都能普遍提高,对新信息的接受及迁移运用灵活性增强。“导学案”已不单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涵盖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要素的一种教学指导,可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做了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才能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3.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1 通过对化学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2 化学实验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课堂。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操作美,实验装置的和谐美和实验现象美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例如,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使学生惊奇万分;将铁丝伸入硫酸亚铜溶液中,生成美丽多姿的铜树,令学生感叹不已,经常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美,就会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3.3 作为化学教师,教育的艺术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因人施教,使化学与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向教育者预期的目的转化,以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会捂住鼻子,不愿再把实验做下去或把演示实验看下去,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化学的求知与危害健康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也躲避,就会使这个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教师要以行动、更要用语言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要科学地解释当这些气体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使人中毒等知识外,还要说明如何处理尾气、防止污染,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中达到教育效果。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是基础。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开展课外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参考文献

[1] 学科网的:课堂教学中“导学案”导学使用的做法和困惑.

[2] 学科网的: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