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共享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高校;档案管理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共享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校档案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基于此,高校需要紧紧抓住信息资源共享的机遇,根据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发展,建立新的信息共享模式的同时,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一)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各个领域信息的融合,对信息资源的结构进行优化,成为推动时展的主要动力。在高校建设发展中,各项活动,比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等都存在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中蕴含丰富的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
(二)提供信息共享条件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为社会提供信息共享条件,将高校内部各类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融合,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发展环境。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整体规划建设等,能够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资源共享环境。
(三)促进高校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各个高校之间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这对于我国教育水平提升和信息服务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将各个高校档案管理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高校在低成本投入下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信息资源工程下高校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对档案共享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在新时期发展中,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需要高校领导层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思想进行更新和转变,提高对档案共享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第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化档案管理知识,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第二,时刻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提升高校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和处理的能力,进而为社会发展所提供信息服务。第三,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并及时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保证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开展高校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基础建设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利用丰富、多样的档案资源作为支撑,将数字档案信息共享的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机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首先,可以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信息共享模式,实现整体规划,并协调各个高校,完善档案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效果。其次,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扩大档案信息搜集的范围,对各类档案资源要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对档案信息进行客观性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将各种档案信息的价值提炼出来并应用到实际中。最后,高校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调研活动,调查社会对高校档案资源存在哪些方面的需求,进而结合调查结果,确定研究方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档案搜集,并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档案资源。比如,高校可以将档案资源的使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可以将研究成果设施为专题档案,建立高校科研成果档案管理和项目合作的桥梁。
(三)创建用户反馈模式高校档案管理要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支撑,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将管理重点放在信息服务方面,创建用户反馈模式。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将信息资源共享当作发展目标,建立具有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对用户反馈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用户反馈的内容多为不同用户在信息共享形势下,结合自身真实需求档案管理提出的意见。这样,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结合这些反馈意见,及时回复用户信息,并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比如,高校可以对毕业生对专业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在专业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实现对专业设计的调节,保证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档案管理的实用价值。高校档案管理设施反馈机制,还可以对学校的专业科研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等,并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用。
篇2
一、水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水资源配置工作中,需要以水资源档案作为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水资源档案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管理,这不仅影响了水资源档案的开发利用,而且也越来越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了能够使水资源档案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水资源档案管理的水平。通过强化水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水环境的系统管理及保护,使水资源档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水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一)信息网络的建设。水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加强水资源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从而为水资源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水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要做好水资源局域网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水资源智能管理物联网,充分的借助于网站这一平台来水利信息。在局域网范围内,各单位可以在自身权限范围内水资源档案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有效的实现了水资源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各个水资源管理站能够有效的实现连接,构建一个综合管理的服务体系,有效的实现水资源档案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应用,同时还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远程连接,为水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水资源信息服务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管理,要加快推动水资源信息服务体系的开发,从而为水资源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设水文档案数据库,对水文信息进行统计,对水资源档案数据进行快速检索,而且有效的提高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所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需要与动态连接标准相符,要能够运行本地数据库,同时还要能够运行C/S结构的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够与多数数据库进行连接,加快系统的使用和普及。
(三)安全体系建设。在水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对信息的安全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水资源档案信息系统,需要设置防火墙,并进行身份认证,同时还要做好数据备份和密钥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改进各项管理制度。对于用户,需要采取具有较强制约作用的授权服务措施,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样水资源档案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水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一)对节约用水规划以及水平衡报告进行的管理。由于节水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且需要制定用水规划、报表及各种奖惩措施,利用手工来对节水档案进行统计鉴定、编目及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节水档案中涉及到了水平衡报告的整理及节水计划中相关数据,同时还要统计出数据的总量,这就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在节水档案管理中进行应用,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节水档案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框架上选择的是“积木”式,所有软件功能是互不影响的,彼此可以共享数据,这样有利于节水档案管理更加简单方便。不管是关于水平衡测试的报告书还是对节水计划进行的管理,都是按照桌面方式在微机上进行展示的。计划员根据各单位用水情况编制用水计划,然后将用水计划输入计算机存贮,并能对计划进行检索、分类、汇总,结果以屏幕显示、存盘或以打印方式输出。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的微机应用与人工操作有很大不同,它在桌面呈现出编号、单位名称、计划量、实用量、万元产值耗水量、漏失率等多项计算数据,在输入数据和统一编号后,应用时在形式上和计划管理是一样的,有利于节水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对数据的使用以及收集。
(二)对地下水档案进行的管理。对城市水资源管理有主要是是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的管理,地下水档案中主要涉及到使用地下水居的及单位在使用地下水方面的相关信息,城市地下水资源档案信息化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取水的时候要进行登记,主要应用于采用地下水单位的位置、井位、成井时间及井深、井径等原始的采集和汇总,使地下水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得到水井的自然数据;其次,凿井要先申请,竣工的时候需要验收报告,以全面规划以及控制地下水,不满足验收要求和凿井规定手续的禁止对其验收,并禁止使用,以促进水资源实现供求平衡,规范水井分布;再次,废井回填要做好记录。在建井时,还要了解报废井的具体情况,以使该市的地下水免受外来物质的污染,保障地下水的数量以及水质满足要求,是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最后,采取微机汇总的方式,将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水质变化进行展示。
篇3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127-02
发电厂水处理既是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水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下的重点课程群。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于2003年开始创建,并于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目前,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群包括“4+1”: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核电站水质工程、膜处理、废水回用技术,以及水处理实验。该课程教学团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工3人,讲师1人。
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之后,又进一步推出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建设,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并实施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1]一方面,将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建设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是为了与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相适应,实现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的信息、网络和实用一体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系列更新与改革,从而促进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的共建与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在目前已有的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设发电厂水处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在课程的共建与共享、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展及课程资源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待我们进行探索和实践。我们需要充分研究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挖掘优秀的教学资源,使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常建常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2] [3]
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
(一)对组建课程组团队的要求
一流的教师团队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课程组长,即学术带头人除具有高级职称外,还需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术带头人负责整个团队的组织与建设。队伍成员由具有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教师组成。同时,队伍在知识及年龄结构方面要合理。
(二)对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要求
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技能、典型案例等,不仅要包含学科中基本的知识,还应包含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方法上,既要体现创新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又要体现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开展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将启发、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对教学资源的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教学资源有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种。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重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等必需资源;拓展资源包括案例、专题、学科专业知识检索、仿真实验实训、试题库、作业等内容。[4]
(四)对网络建设的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既要具备教学功能,又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互动。应将现代化网络技术应用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广大教师及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教学与学习的平台。
二、发电厂水处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
(一)基本资源的建设现状及比较
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建设要求相比[5] [6],笔者发现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关于此部分的基本内容已经具备,少部分内容需要补充、完善和升级。对比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本资源应符合的格式与技术要求,本文列出了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措施。
课程建设: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在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上需要多样化,教材与参考资料需要进一步更新。
教学大纲:需要进一步改革原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教学日历:本课程的课外作业有待充实、补充和完善。
演示文稿:多媒体的模板设计应具有朴素、颜色美观适宜的特点;课程的名称、章或节的序号应在适当位置进行标注;版式设计、导航设计应进一步提高。
教学录像:本课程需要进一步检查,将课程录制的视频压缩采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特定要求。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意义,能说明一定的实际问题,本课程在此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例题:例题必须典型且结构完整,还应包括题干和解答过程。
作业/试卷:在考查范围内的主要知识点、题量和难度分布方面需要进一步核查、改进与提高。
(二)拓展资源的建设
对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拓展资源的建设要求,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在案例、专题讲座、学科专业知识检索、仿真实验实训(实习)、试题库、作业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已经具备,但需要补充、完善和升级,有的还需要更新及进一步建设。例如:在文献资源方面,应检查并核对法律法规、行业及企业规范、国家标准等文献,采用最新的正式文件。对于问题的解答,应包括问题正文、问题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三、把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建设成国际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
(一)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根据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群中各课程内容的特点,本课程应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将启发、案例分析、讨论、专家讲座、实践等教学方法综合应用于课程的教学中。
(二)对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群中的教案、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基本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充实、完善、提高,课程组全体教师将全力以赴做好此项工作。
(三)拓展资源建设
1.充实完善多媒体课件及制作视频教学录像
多媒体课件将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全面修改提高。根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视频录制的规定,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将全程进行视频录像,展示教师讲述的全部过程,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做到教学相长。
2.创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群将多种形式的教学案例应用于教学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启发式的教学资源。同时,课程组教师将认真、精心编写各章节的知识点素材,提供参考示范性的讲解教案。同时,在各章教学内容的习题与思考、课后学习辅导、虚拟仿真演示课件等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3.更新和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建立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群的知识点讲解库系统。建立网络在线题库系统,建立自测题库,自测题库分为在线练习与在线考试两部分。在网络学习辅导系统方面需要更新和完善,每一单元应包含基本要求、要点、难点、检测、扩展等部分,以提高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创建动画课件系统,制作交互式动画课件,将抽象复杂的概念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建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发电厂水处理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系统”,包括实验课程简介、实验大纲、实验教学、实验动画演示、仪器使用、网络题库等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创建课程资源检索系统,开发资源检索模块,提供常见问题及解答、名词术语及专业术语等多功能检索。新增教师与学习者互动功能: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使系统具备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互动的功能。
四、结语
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课程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发电厂水处理建设成了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笔者通过思考,认为要将发电厂水处理建设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育人观念是目前进一步建设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武汉大学发电厂水处理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促进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武汉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
[ 参 考 文 献 ]
[1] 任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发展思路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7):119-121.
[2] 曹源芳.国内外开放课比较与国内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策略[J].江苏论坛,2014(11):77-80.
[3]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 许艳丽,马德俊,刘刚.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2):88-92.
篇4
1前言
综合商社是指以贸易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金融为纽带,实施多元化经营,融贸易、金融、投?Y、信息、仓储、运输、综合组织功能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组织。综合商社在冲破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平衡外汇等方面表现出比一般的跨国公司更强的竞争力,并对国际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阶段我国经济领域发展综合商社,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国际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贸易秩序等。
发展综合商社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管理形式与产业组建模式(以贸易企业为主结合相关产业形成商社、大型企业发展成兼营贸易的商社、中等企业战略联盟形成商社),融贸易、金融、投资、信息、综合组织功能与服务功能为一体,更要促进多元化产业布局的内部相互融合,发挥1+1>2的集成效应。形成产业相互融合与集成,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方式有多种。作为企业战略性资产的客户资源,实现并强化其共享,进而创造新的业务交接点、拓展多元产业价值利润提升平台,正是这样一种产业集成的有效组织形式。
A集团是上市的主业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国有企业性质,主营业务为汽车贸易与服务、房地产业、国际贸易、机电实业和金融事业等五大版块,其中汽车业务、期货经营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整体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综合实力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名列全国同行前茅。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集团各业务版块均面临着发展瓶颈,竞争优势不再明显,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A集团各业务版块在行业内均具有一定优势,并具有各自相对稳固的客户群体,然而各版块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缺乏联系,产业集成度低,版块融合潜力巨大。因此,内部结构优化、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对A集团转型升级、突破瓶颈、强化市场控制能力、巩固行业地位、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客户资源共享的模式
21客户资源类型
本文论及的“客户资源”是广义的概念,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概念。在一个发展渐趋于国际综合商社模式的集团的多元企业平台上,我们将资源分为三种类型:①传统客户资源,即企业产品或服务最终流向的终端用户,它是企业价值、利润实现的途径;②集团各项产业公司自身。在A集团内部,它是一个下属公司,但如果横向与相关产业公司发生业务联系,那该公司自然形成了业务单位的客户;③下游的供应或承包商。在一个公司的业务链上,这些单位是产品或服务的下游供应或承包商,但如果集团内部兄弟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流向这类企业的话,它们自然就形成了另一类客户资源。
22客户资源共享的实现机制
客户资源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客户资源共享以中心企业为核心,通过优化内部结构关系,与客户(含下游、供应商、核心企业内部交易对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建“命运共同体”,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由各自为战转为整体竞争,加强“命运共同体”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以便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客户资源共享通过核心企业驱动,共享过程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核心企业内部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即核心企业通过内部结构优化,创造新的业务交叉点,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核心企业内部客户资源共享过程也是企业构建内部供应链的过程。第一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只有企业实现内部效率提升才能确保内外部客户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核心企业强化与客户合作关系,在各业务领域与客户广泛合作,提升合作深度和广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客户资源共享网络,这一过程也称“内部客户资源共享”;第三阶段,围绕内部客户资源共享网络,客户与客户之间建立起外围客户资源共享网络,形成外部供应链,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良性互动,构建了完整的“客户资源共享网络”。
客户资源共享的实现机制
客户资源共享是企业及客户市场活动由外部化向内部化转变的过程,通过内部整合及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对外协调统一,增强竞争优势,对内优化供应链业务结构,促进内部交易,降低交易费用。
3A集团客户资源共享构思
31集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A集团内部版块多、业务跨度大、企业跨地区发展、分公司数量众多、平时经营独立往来甚少,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在于缺少业务融合理念,缺乏内部结构优化机制,以至于难以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当前,A集团开始重视结构优化,但还未提升到企业管理理念与制度的高度,因此业务融合范围、深度均非常有限;其次在于缺少集团归口管理部门,部分单位在集团内部进行业务联系、开拓,其经营模式与对待外部业务单位基本无区别,各事业部或集团总部均未设置集团产业融合集成归口管理部门;最后在于缺少促进业务融合、集成的组织形式或拓展途径。业务集成的途径有多种方式,如相互参股控股、企业整合优化、管理或业务人员相互流动、客户资源共享等。
32集团内客户资源共享的案例
A集团高度重视内部客户资源共享,首先是强化人际融合,通过各种渠道,如MBA学习班、定期会议机制、培训等,促进各业务版块人员的沟通与协作,了解彼此的业务范畴与产品特点。在人际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业务对接尝试,探索适合集团各版块业务发展实际的客户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案例有:
案例之一:地产的电梯供应商和元通不锈钢公司进行合作。电梯供应单位是地产公司的上游供应商,需要大量的不锈钢原材料,因此可以通过客户资源共享,使其成为元通不锈钢公司的客户,如此不仅可以增加双方业务量,而且有助于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共赢。通过地产集团与电梯供应商的友好协商与互惠双赢战略合作,促成电梯供应商和元通不锈钢的长期合作,无疑是集团的又一大经济与品牌影响收获。
案例之二:期?公司与国际贸易公司的棉花、小麦、玉米等进行现货和期货的套保合作,以及信息和客户资源的共享过程,如新疆阿克苏棉花生产客户与期货旗下纺织企业客户直接进行业务交集和对接。国际贸易公司在2011年12月承接和了新疆兵团某师的棉花供给5000吨,其间现货价格为20500元/吨。期货公司与国际贸易公司多次沟通跟进,综合分析后于2012年1月提出操作方案和建议:为了防止价格下跌造成亏损,提前锁定销售利润,5000吨棉花以21000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保值;现货市场上,在期货公司现有客户资源里寻找相应纺织企业进行仓单和现货对接。通过贸易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客户对接,5000吨棉花于2012年5月销售完毕,比往年同期提早3个月,不仅避免了亏损,还超额完成了利润目标。
33构建客户资源共享网络的构思
篇5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10)
摘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建设优秀的结构合理的课程建设团队,走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工学结合道路,采用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和深化课程的内涵建设,在突出“精品”特色上下工夫。同时,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资源收集和整理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精品资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内涵建设;“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41-03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教育部在2012年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对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我们在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工作中,对各项相关工作要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建设与申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集课程师资、教学内容、专业技术、实验实训、相关制度、创新特色等于一体的整体建设。需要建设者持之以恒地努力工作。组建一个优秀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团队,是保证课程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的关键。课程团队的组建要注意对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及职业资格、专业工作经验、专职教学经验、年龄、研究领域等的综合考虑。
课程团队通常是由优秀的高校在职教师和企业优秀技术骨干、资深兼职专家构成的。团队负责人要有主持相关领域科研项目、发表相关领域科研论文或获得政府科学技术奖励的经历,同时要具有制定合理的计划、统筹规划安排工作及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成员要求专业素质高,在课程所在领域有比较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能正确把握课程的脉络;要具备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取得好的建设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基本资源建设的内涵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申报,首要工作是深入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需要的基本资源及其内涵。
基本资源是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试卷、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可按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的要求加以组织。课程模块即课程的章和节,教学单元则包括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几种主要基本资源的内涵如下。
课程介绍 要求体现课程特色。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与定位、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对授课对象的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已经具备的教学条件等。
教学大纲 即课程大纲,包括课堂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验大纲等,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教学日历 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实施计划表,包括具体教学进程、授课内容及时间、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
考评方式与标准 即本课程最终对学生的知识、态度、技能的评价方案与标准,包括考核的形式、内容及所占比重等。
学习指南 即课程导学,是教师对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建议与指导。
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是对课程总的教学要求,通过对学习的调研分析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方案,包括引入导语、确定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解决策略、课堂提问、内容编排等。
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按教学单元录制,包括教师授课录像、实验实训演示录像等原创资源,采取MP4格式(标清或以上)。
教学课件 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讲解和演示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所制作的教学资源,所采用的素材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应是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
教学案例 即课程中引入的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所需技能的实际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意义,能说明一定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案例中所采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深入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拓展资源建设的内涵要求
课程拓展资源是指能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进而提出拓展性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拓展学习的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拓展资源应该是既能够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同时又具备多样性、交互性,能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等。
几种主要课程拓展资源的内涵如下。
案例库 除基本资源中用于课堂的教学案例以外,提供的用于课外拓展学习的多个案例。可以是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教师为提高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
专题讲座库 根据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或知名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每一次讲座要有不同的主题,经长期积累和资料保存,可建立较为完整的专题讲座资源库。也可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但必须注明出处。
素材资源库 搜集各种媒体素材,对应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建立资源库。
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 通常是提供网络上已有的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检索系统,提供相关网址,如专业论坛、专业技术网站、专业厂商官方网站等。
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 自主研发仿真实验实训系统,供学生进行仿真练习,或与企业行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协同开发仿真练习系统。
试题库系统 建立试题库,能够随机生成不同的试卷,供学习者进行测试练习。试题库的题量相对要大一点,难度要适中,应尽量涵盖所有的知识点。
广泛收集课程资源
广泛收集资源是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重中之重,每一个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都需要课程组的成员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收集和整理。为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分工协作 课程组成员分工承担任务,每一位主讲教师负责所讲章节的基本内容,非主讲教师协助主讲教师完成整理、修改、上传等工作。
网上收集材料 网络上的资源广泛及时,更新也比较快,要注意搜索、整理和归类,并注明出处,及时上传到课程网站上。
自主资源的收集整理 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平时的授课资料、实训资料、授课课件以及外出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都要及时地进行积累和整理归档,这些均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学生资源的收集 这里主要是指对学生通过实训而完成的作品的收集。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优秀作品对下一届学生的学习能提供很好的鼓励和帮助。
树立精品意识,把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
从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知文件及指标体系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共享”和“精品”这两个词上。共享是指资源要通过网络提供给所有有需求的学习者,精品是指资源的质量。要树立精品意识,明确建设精品课程并不是简单地搞好课程的课堂教学就行,提供的优质资源要能够为学习者获取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提供帮助。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内涵建设。
先进的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教育,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教学中要体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优秀的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体现在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优秀的人格魅力、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等。
实用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要体现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可行性,理论与实训均应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能轻理论、重实践,学习者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其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课程组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开发实用型的教材,也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非常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
严格的教学管理 要实施一流的教学管理,学校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工作,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考核与监督,保证教学质量。
立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实施课程建设
工学结合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要求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完成本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
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性,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提高个人从业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作知识储备。应积极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方式,在引入的真实工作情境中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进行理解与思考,并掌握完整的工作流程。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教学载体 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以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资源。课程组应与合作企业专家进行交流沟通,根据岗位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共同选择适合学习者学习的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对项目各类需求和特点的分析,归纳出岗位典型的若干真实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需求,确定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内容,从而选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和素质。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工学结合注重的是“思维”与“行动”的统一,“情境”与“发现”的统一,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式学习。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从“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成熟的教学方法中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选择。
正确把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引入,按照根据工作流程分解成的若干真实工作任务安排教学。对每个真实任务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重点和难点,从中提炼和序化教学内容。可以打破传统的章节体系,科学设计学习情境,由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引出相应的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师指导、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比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检查以及企业专家的讲座和指导等都要作好安排,适度把握教师示范、归纳总结、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综合提高、现场实训等过程,提供恰当的工作任务进行能力训练,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朱亚兴,朱小平,曾文权.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1(2).
[3]蒋宗礼.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3(1).
篇6
关键词:TCPWARPS;FACL;SELINUX;权限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01602
0 引言
目前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企业网络,这些企业内部的网络经常需要搭建小型的或临时的服务器,为企业提供简单高效的服务。其中文件夹的共享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文件资源共享方式,很多企业经常使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笔者所在部门下面有4个科室,每个科室都需要存放一些本科室的文件。同时要求本科室的员工只能对本科室的文件进行读写,不能读写其它科室的文件。部门有时需要公共文件,这些文件需要让所有科室的员工都看到。那么为方便管理,就需要一个超级帐号对所有科室和公共文件进行管理。本文将就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Windows 2003共享文件夹实现过程
本案例若使用Windows 2003来实现文件共享,实际并不困难。主要步骤如下:
(1)设置administrator密码,并禁用guest帐号。很多人在使用电脑时不设置administrator密码,这时候系统会自动使用guest帐号访问共享文件夹。本案例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最好禁用guest帐号。
(2)建立需要用到的帐号,并设置好密码。
(3)设置部门总的文件夹共享权限为完全控制,并配置该文件夹安全权限中的everyone为只读权限。同时配置各个科室的文件夹对应的帐号,例如:科室1添加一个科室1的某个成员的帐号,并设置为完全控制。而公共文件使用默认的权限继承即可。
(4)调整本地安全策略,防止一些策略影响文件共享。例如:本地用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等。
(5)添加一个超级帐号到部门文件夹安全权限中,并设为完全权限。同时在各个科室的文件夹和公共文件的安全权限中添加该帐号,并设为完全权限。
如果按照上述步骤配置,可以实现上述案例。但是权限的设置比较麻烦,如果配置不当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
2 Linux samba服务器实现过程
本案例如果使用Linux中的samba服务器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则非常简单,主要步骤如下:
(1)安装samba服务器;
(2)建立一个公共文件夹用来放公共文件;
(3)建立samba帐号;
(4)修改/etc/samba/smb.conf配置文件:
\[homes\]
comment = Home Directories
browseable = no
writable = yes
valid users = %S 把这一行的注释去掉。表示与共享名同名的用户
\[share\] 建立一个公共的共享文件夹
comment = share
path = /var/share
browseable = yes
writable = no 此时已能如果启动服务,已经可以实现普通用户的访问
(5)配置超级用户:①先修改/etc/samba/smb.conf;②假设超级用户是admin,在\[global\]中加入config file = /etc/samba/smb.conf.%U(include = )也可以,表示samba 服务器读取admin的独立配置文件。在smb.conf.admin中配置\[home\]下browseable =yes,并将valid users = %S注释掉。修改\[share\]下writable = yes;③使用FACL调整/home下对应的用户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加入超级用户admin的完全控制权。例如:setfacl m u:user:rwx /file 这个是对某个用户的权限配置。
(6)启动samba服务;
(7)关闭或者修改防火墙iptables;(可编辑防火墙配置文件/etc/sysconfig/iptables,打开UDP137、UDP138、TCP139、TCP445端口。)
(8)关闭或者修改防火墙selinux;(调整samba布尔值,和对应文件夹的上下文)
(9)设置重新启动后自动开启samba服务。
3 资源共享实现方法
3.1 实施难度分析
在实施过程中,Windows 2003在部署文件共享时,不需要额外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只需直接配置文件夹的共享和安全权限即可。而Linux samba服务器必须先安装好samba服务器才能再进一步调整。
在配置文件权限时,Windows 2003需理清用户权限的关系,并逐一调整,对科室较少的部门和简单的应用配置起来比较方便,但在科室多或者科室经常变动的情况下,显得过于呆板。与之相反,Linux samba服务器在配置过程中对超级用户的配置略显麻烦,但是对于科室较多或者科室经常变动的情况,却控制得非常灵活,只需对valid users=%S这一行参数进行调整即可。
配置完成后,Windows 2003只需“确定”就可完成,而Linxu samba服务器却需启动服务。重新启动后,Windows 2003的共享文件夹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samba服务器还需重新启动(当然也可通过命令:chkconfig --level 35 smb on使其重启后自动启动)。
3.2 综合功能分析
Windows 2003文件共享是Windows 文件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结合Windows用户认证模块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与审核,并对合法用户进行授权。此功能模块可以配合Windows注册表、本地安全策略、组策略等实现一定的安全功能。
Linux samba服务器本为Linux和Windows系统间互相传递数据而设计的,samba的核心是两个守护进程smbd和nmbd程序。这两个程序使用的配置信息全都保存在smb.conf文件中。Smbd进程的作用是处理到来的SMB软件包,为使用该软件包的资源与Linux进行协商,nmbd进程使其它主机(或工作站)能浏览Linux服务器。samba服务器可以配合Linux的TCPWARPS、FACL,SELINUX等安全措施使用,以实现强大的安全功能。
3.3 运行效率分析
Windows系统本身是基于图形化界面的操作系统,结构复杂,资源要求比较高。如果服务器访问的用户数较多,资源的访问量较大,对硬件的要求就会更高(例如提高内存容量)。
Linux系统主要运行在命令行界面,对资源要求很低。同时对文件资源使用树形结构进行管理,效率较高。当服务器访问的用户数较多,资源的访问量较大时,对硬件的要求比Windows要低很多。
3.4 安全性能分析
Windows 2003系统本身漏洞较多,例如比较著名的有IPC$漏洞、提升guest权限等。这些漏洞都可以把问题或隐患传递到文件资源共享上。Windows注册表也是容易被攻击的对象,黑客可以通过注册表的修改达到对文件资源的控制,如果类似事件一旦发生,本地安全策略、组策略、防火墙等安全措施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Linux系统相对Windows系统而言漏洞较少些,一般能攻击Linux的黑客就更少,在这方面Linux占有绝对优势。Samba服务器本身是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受到系统的很好保护:首先,TCPWARPS可以限制那些计算机访问该服务器;其次,samba服务器本身可以对文件共享的权限进行详细设置,一般黑客不容易钻空子;再次,FACL可以灵活地控制每个用户的访问权限,即使被黑客获取了一些用户的权限,但对关键用户仍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最后,SELINUX可以防止黑客攻击Linux系统获得系统用户权限后对系统资源和配置信息进行破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防御黑客的能力大幅提高。
从防病毒方面来看,Windows系统的病毒由于文件的PE结构而查杀难度较大。再加上种类繁多,新病毒出现的速度快,系统漏洞多容易被病毒利用,使用Windows的用户大多是非专业人士,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使病毒的防止难上加难。而Linux却恰恰相反,文件没有PE结构,查杀难度相对容易,病毒更新速度慢,系统漏洞不容易被病毒利用。一般使用Linux的用户大多是专业人士,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使病毒的传播不像在Windows平台上那么容易,同时Windows平台的病毒不会传染到Linux平台上,对用户来说,防病毒的效果也优于Windows系统。
篇7
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教学过程,是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利用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建立以教学课件共享型、教学资料共享型、学习经验共享型和主讲教师讲课视频共享型为主要系统的基本框架,创建精品资源开放课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综合测验试题库、作业练习题库、案例分析资料库为优质资源,逐步打造和建设满足学生发现式学习、反馈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试题库系统、答疑系统、同(异)步学习交流、素材资源库、情景模拟实践、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和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其教学考评体系,使之成为指导高等学校利用精品资源开放课资源完成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机制。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开放课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依靠管理学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创新性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精品资源开放课的教学过程与特点
(一)突出专业特色,实现育人模式创新
构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创新研究和校企互动教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果、改革培养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管理创新能力。进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过程体现到培养方案之中,为有效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奠定制度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确定学生能力结构
将管理学科全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优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关系,将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为基础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综合创新知识模块,建立以管理理念熏陶、管理技术运用与综合管理能力养成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案。
(三)完善教学资源条件,满足应用能力培养要求
由于管理学科实践性很强,且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知识的相互渗透。因此,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实务实训中心(ERP实训平台、情景模拟平台、沙盘模拟实训平台)、会计综合实训中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管理与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建立教师资格+注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考取注册职业资格机制。由此,强化实践操作技术培养,实现管理实践领域相关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效结合。
(四)根据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根据管理学科学生综合管理能力构成,使课程设计、实验实训、毕业设计更加密切结合企业管理实际,通过管理实务仿真教学,丰富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指导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同时,要构建科技创新教学模块,包括创业和创新讲座、商业计划书和创业方案设计、营销方案策划、企业管理沙盘模拟、ERP模拟实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等等。由此,来启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管理方案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团队学习。
三、精品资源开放课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利用开放课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性学习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来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利用均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建立起以教学课件共享型、教学资料共享型、学习经验共享型和主讲教师讲课视频共享型为主要子系统的基本框架,创建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以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综合测验试题库、作业练习题库、案例分析资料库为优质资源,逐步建设满足学生发现式学习、反馈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试题库系统、答疑系统、同(异)步学习交流、素材资源库、情景模拟实践、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站。
(二)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从教师的单向讲课,转变为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在讲解现代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引路、用案例佐证,以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把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进而启迪和开阔学生管理思维和管理理念,使深奥的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通俗化、简单化,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使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活泼,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知识集成,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创新研究和校企互动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综合实验、专业成组课、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研究、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式教学模式转化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即针对企业实际和管理过程,由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和使用方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方案。在大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机制下,本方法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师科研实践、企业实践、综合实训、科技创新竞赛过程,将专业知识集成升华为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四)倡导亲验性学习,应用现场研究教学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包括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危机管理等主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将广泛运用现场研究的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通过亲验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根据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过程进入管理者角色,参与到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缩短课堂教学与管理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培养协作能力,应用团队学习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培养合作精神和协同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运行机制,吸纳年级专业排名前20%的学生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结成创新团队,打造更高级的创新性学习平台,开展团队学习教学方法。以创新实验计划或者创新项目研究为载体,由本科生及硕士生组成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项目或实验方法设计与论证,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平台设计开发、撰写研究报告的工作过程。学生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践,尽快进入实验室或者企业感受科技创新和企业实践氛围,通过完成导师科研项目、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积累科学研究和企业管理经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改革考试方法,突出指挥棒的杠杆作用
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考核过程在学习方法运用、专业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杠杆作用,将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方式改革。考试方法改革具体形式可以考虑采用:笔试+课程论文(商业策划书写作)方式、口试+笔试的方式。使学生把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操作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考试指挥棒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进而实现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七)注重知识集成,实现管理方案设计
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知识集成能力的学习过程,综合性地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从实际工作和管理需要的角度启发生学寻找解决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布置组织结构设计、企业家素质测试方案、管理人员配备方案、经营战略制定、企业文化结构设计、人才激励机制设计、企业筹资方案设计、企业管理流程设计、供应链管理模式设计、市场营销策略设计、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企业背景和素材运用所学管理理论与方法来设计出相应方案,并通过答辩方式来解释和说明方案设计的依据及其实施过程。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是按着每个学生做出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方案或者管理模拟实训方案的设计依据、实施过程的可行性、资源配置优化程度、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等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者管理模拟实训方案的每个环节的完善程度进行分项打分,并依此给出课程设计和管理模拟实训课程的成绩。
四、精品资源开放课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重在应用能力培养
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作为课程重点和对学生进行考查的重点,确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和编写教材,更新教学方法,以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从老师的单向讲课,转变为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企业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用;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发展成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和课程设计五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实现强理论、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育人方式。
(三)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增设管理前沿与专题内容
注意吸收国内外教育教学先进成果,并不断创新,部分章节融入管理前沿与专题内容。这种教学过程可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感悟西方人的管理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密切结合企业管理实践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要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和写作。学生通过广泛收集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资料来增加知识面度,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创新能力和写作水平,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五)全面利用课程资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团队制定了现代企业管理资源共享课程各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运用试题库系统和答疑系统来强化教学重点,运用同(异)步学习交流和素材资源库资源来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在线学习、团队学习、网络答疑等方式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课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六)调动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运用师生互动式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在资源共享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课程知识点、试题库、案例库、扩展性学习、资源下载、课程实践,特别是教师讲课视频将会更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和提高学生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建设开放平台,实现模块化教学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内容构成,构思和创建主讲教师视频讲授模块、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教学模块、课程论坛和网络学习社区教学模块、管理技能实训与管理实训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教学要求,编写出相应教学课件。
(八)依托精品资源系统,提升学习工作效率
篇8
【关键词】 区域;资源共享;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10―0067―04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数字化资源的更广范围的共享,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其中提到“要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4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但各类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教学资源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区域性高职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提升区域高职教育的水平,可以增加高职院校实际可供使用资源的总量和类型,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优化资源结构,形成规模优势和整体优势,实现区域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从整体上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探讨区域内推进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推动区域优质资源共享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调研分析,初步归纳出影响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然后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珠三角地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归纳出影响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通过社会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三、文献研究及结果分析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
国外教育资源共享的案例很多,如美国的教育资源中心项目(CERES)、加拿大的Edu Source项目等,以及一些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国外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特点主要是组织主体多元化,如政府提供主要经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等,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在美国的学区间合作资源共享方面,学者乔纳森・B・休斯认为学区间资源共享中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互利、资源的竞争以及成本。在我国,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已有21所高校成员单位,这些学校已经实现了区域性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该高校教学共同体建设了包含跨校选修课、跨校辅修专业、共同体辅修专业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素质教学课程体系,共享周边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是国内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的典型案例。
本文依据对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将1979年至2014年3月的数据以“资源共享”、“区域”、“因素”等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剔除重复和相关度不大的文献,对其中相关度较大的文献进行内容归类分析,学者丁新认为,观念、共识、规则和机制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四个必要因素;任友群主张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考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系统的核心要素归为共享内容对象和共享的行为主体。本文结合文献分析的结果,拟从共享主体、共享对象、共享平台以及共享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内容分析类目表进行内容分析,选取6篇相关度较大的文献,将各学者的观点综合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
(二)影响因素提取
结合以上文献分析,本研究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将资源共享的要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有共享意愿的机构或个人,即共享主体;二是有适合共享的资源,即共享对象;三是实现共享交易的平台,即共享平台;四是共享的机制。
1. 共享主体
参与组织共享的行为主体,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中,参与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高职院校、教师以及相关企业。共享主体相关的影响因素有:观念与共识;政府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持;激励机制等。
2. 共享的对象
共享的内容对象,包含优质教育资源本体、技术标准以及资源质量的评价。其影响因素有:资源制作的成本分担、技术标准以及对资源的评价等。
3. 资源平台
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要稳定、高效提供资源的应用、共享、交易等服务, 其影响因素有:平台的易用性、平台的激励机制等。
4. 共享机制
包括共享的管理机制、共享交易与协议、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解决资源共享各方的成本分担与利益分配,维持资源共享的效率和效益。其影响因素有组织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共享的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等。
本研究尝试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取12个影响因子,并通过调查研究方式,对这些影响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四、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根据以上文献分析,提取共享主体、共享对象、共享方式以及共享机制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因素,选取政府教育部门,高校的领导层、教师层,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相关负责人等进行了半开放式访谈,其中实地访谈9人,网络访谈4人,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本研究根据里克特量表设计了问卷,抽取广州、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地区28所高职院校教师实施问卷调查(如图1)。通过现场问卷和网络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67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94%。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如表3。(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没关系:1分)
通过以上因子问卷分析,对共享的四个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共享主体因素
在对共享主体因素的三个因子的调查中,“因子2 政府的支持”得分4.72分,标准差为0.62,在所有考察因子中得分最高,说明参与调查的教师一致认为,“政府支持”在资源共享中至关重要。在开放性问题“您认为目前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的原因?”调查中,有28%的教师提到支持政策不够。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的访谈发现,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利润,如果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那么必然导致其在参与资源共享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共享的推进。
在对共享意愿的调查中,有42%的教师表示支持“合作单位内免费”共享,25%的教师赞成有偿共享,33%的教师赞成“部分有偿共享”,可见资源共享意愿方面已达成共识,具体的共享方式有待商榷。在激励机制方面,有91.6%的教师更期望“所在学校与岗位薪酬挂钩”,可见只有让教师们享受到共享的回报,保障原始资源开发者的利益,肯定共享的价值,才能激发共享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共享。
(二)共享对象因素
在共享对象的三个因素中,“因子4资源制作的成本分担”得分较高,平均得分为4.54,标准差为0.65,说明在资源制作过程中,成本分担依然是重要因素。此外,“因子5资源的技术标准”也有较高得分,因此对共享平台的服务商提出了要求。在访谈中也发现,目前很多高校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源平台,但是由于平台间资源技术标准不同,不能共享,带来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共享平台因素
在共享平台方面,“因子7平台的易用性”得分较高为4.36,同时在对“共享教育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51%的教师选择“上传平台困难”,可见共享平台技术环境的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共享平台的技术服务商要对资源共享的主体区域内各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教师以及学生开展充分调研,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和论证。否则平台的易用性不强,会挫伤使用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资源共享失去生命力。
(四)共享机制
在共享机制的影响因子中,“因子9组织管理机制”得分最高,为4.54,标准差为0.78。在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主管人员的访谈中,区域性共享的组织管理机制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组织管理机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共享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
“因子12知识产权”得分较高,同时在关于“共享教育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有51%的教师反映为“担心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有33%的教师反映“担心引用他人资源的知识产权纠纷”,因此,明晰和保护知识产权,在共享机制中是非常重要的。
“因子10共享的经济收益”和“因子11院校间的利益均衡”在访谈中也广受关注。在访谈中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间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整体实力较强的院校在课程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内在的动力,甚至可能会对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某种程度的保护。因此,共享的经济收益就是要做好资源如何共享和交易,共享的收益如何分配,要突出优秀又要兼顾公平。同时,做好实力相对较强和实力相对较弱的院校的利益均衡,调动各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推动共享深入和广泛开展,维护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五、促进区域性资源共享的策略
根据以上因素分析,本研究提出促进区域性资源共享的策略如下:
(一)政府主导建立区域共享鼓励与保障机制
在区域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职能,各地方政府部门间要建立沟通协作机制,为区域性资源共享提供顶层保障。
政府层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建立各种管理与保障机制,以促进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明晰法律权利;建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制,用以解决院校间不能解决的争议;建立利益的保障机制,解决好资源共享各方的成本分担与利益分配。只有管理和保障机制健全,才能提高区域内高职院校资源共享的积极性和动力,推动共享健康持久地发展。
(二)多方共建专业标准的服务平台
区域性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保障是专业可靠的资源共享技术平台系统。目前各高校间,由于主体建设和开发标准及规范各不相同,为资源的共享、交流和传输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技术中心、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以确立规范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资源共享的技术规范。
在技术要求方面,资源平台需要满足海量资源共享环境下多角色、多用户稳定的服务质量需求;需要支持适应教育教学需求的、高可用性的优质资源的生成、共享、应用与发展;要为资源在统一共享框架中提供可靠的全程化服务。
(三)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利于资源共享的校本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从服务区域经济大局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参与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努力探索区域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
在推进资源共享的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建立并完善资源共享的校内激励机制,应该对积极参与资源共享的教师、学生和教学团队进行精神奖励,并在物质方面给予必要的利益补偿,让资源共享者的付出得到回报,以此来鼓励本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而提高区域性资源共享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丁新. 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分析与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2003,(21).
[2] 任友群,徐光涛,王美.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0).
[3] 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 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3,(07).
[4] 胡小勇.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0,(03).
[4] 张学波. 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 2004,(05).
[5] 汪大燕. 影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2009.
[6] 岳建军.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2.
[7] Sally M Johnston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Serve the World. Educause Quarterly . 2005.
[8] Hylen J.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oceedings of Open Education . 2006.
[9] Littlejohn A,Margaryan A.Cultural issues in the sharing and reuse of resources for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 2006.
篇9
一、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现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
实践教育基地所有教学资源根据“服务教学、过程共管、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保证基地所承担教学任务的需要外,面向所有专业开放,并向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提供相应的参观访问、进修学习、技术支持等服务,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并将实践基地资源的社会效益尽可能最大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资源及成果应面向所有专业展示,并向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二)展示实践基地建设成果
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基地及学校老师指导下开展调研活动,教学成果可通过该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展示,为省内其他高校提供实践案例。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强,注重对学生管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外,还建立了校园主题咖啡厅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围绕实践环节开展企业讲座、社团活动、校内服务等,并通过微信互动平台展示专业文化。
(三)提供人才供需渠道与资源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各种资源平台也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分散化的特点,因此有效地整合并合理配置分散的资源,扩大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与宣传,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资源共享平台向其他高校开放,主动实践基地有关信息,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协助其他高校建立毕业生电子档案,在资源管理平台,促进省内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率。
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缺乏合理的共建共享
一般平台为满足评估要求,大量校内新闻,学生实事,教师风采等,而忽略了资源的专业性。没有任何专业内容,没有任何专业培训视频,事实上也就是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信息手段趋于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信息资源种类有待丰富,检索功能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二)网站维护与信息更新不及时
网站在传递专业信息、服务师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因网站维护不当和信息更新不及时,常出现信息陈旧、缺乏互动、服务不强等缺点。在网站的建设中,如何将网站的管理嵌入到日常管理流程中,实现专业信息和服务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无缝对接,是每一个专业网站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策略
(一)平台运行应由师生团队进行维护
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能有效提高师生对资源的查找、获取和使用的效率。在建设过程中以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为核心,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等教学设计人员为主导,其他人员分工协作,有效地保证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全体参与人员都要以积极和慎重的态度投入这项工作,尽心、尽责、尽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丰富平台资源,拓宽信息途径
学院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实习的指导措施,尤其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及过程指导,充分利用基地资源,让学生走进现场,在基地的多重轮岗中真抓实干,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专业教师在酒店参与顶岗实践和指导,使自身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使科研成果面向行业与酒店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基地的经营管理实践服务。在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经验交流的迫切性增强,信息更新与成果展示是资源共享平台的首要任务,将为学生、为企业、为高校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结合行业资源,多方参与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不仅要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尤其是酒店行业企业的资源,使酒店行业企业都参与进来引进他们的标准,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同时,还要向有关专家咨询,聘请专业领域专家指导。通过引进企业资源,可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引进最新标准,可解决院校资源老旧问题;通过企业参与,可实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开发与利用实践基地资源,推进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以平台为基础服务师生的教学需要。
篇10
(一)实现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
实践教育基地所有教学资源根据“服务教学、过程共管、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在保证基地所承担教学任务的需要外,面向所有专业开放,并向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提供相应的参观访问、进修学习、技术支持等服务,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并将实践基地资源的社会效益尽可能最大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资源及成果应面向所有专业展示,并向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二)展示实践基地建设成果
实践教育基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基地及学校老师指导下开展调研活动,教学成果可通过该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展示,为省内其他高校提供实践案例。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强,注重对学生管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外,还建立了校园主题咖啡厅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并围绕实践环节开展企业讲座、社团活动、校内服务等,并通过微信互动平台展示专业文化。
(三)提供人才供需渠道与资源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各种资源平台也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和分散化的特点,因此有效地整合并合理配置分散的资源,扩大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与宣传,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资源共享平台向其他高校开放,主动实践基地有关信息,根据接纳能力接收其他高校的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学习。协助其他高校建立毕业生电子档案,在资源管理平台,促进省内高校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就业率。
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缺乏合理的共建共享
一般平台为满足评估要求,大量校内新闻,学生实事,教师风采等,而忽略了资源的专业性。没有任何专业内容,没有任何专业培训视频,事实上也就是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信息手段趋于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信息资源种类有待丰富,检索功能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二)网站维护与信息更新不及时
网站在传递专业信息、服务师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因网站维护不当和信息更新不及时,常出现信息陈旧、缺乏互动、服务不强等缺点。在网站的建设中,如何将网站的管理嵌入到日常管理流程中,实现专业信息和服务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无缝对接,是每一个专业网站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策略
(一)平台运行应由师生团队进行维护
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能有效提高师生对资源的查找、获取和使用的效率。在建设过程中以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为核心,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等教学设计人员为主导,其他人员分工协作,有效地保证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全体参与人员都要以积极和慎重的态度投入这项工作,尽心、尽责、尽力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二)丰富平台资源,拓宽信息途径
学院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实习的指导措施,尤其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及过程指导,充分利用基地资源,让学生走进现场,在基地的多重轮岗中真抓实干,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专业教师在酒店参与顶岗实践和指导,使自身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使科研成果面向行业与酒店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基地的经营管理实践服务。在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经验交流的迫切性增强,信息更新与成果展示是资源共享平台的首要任务,将为学生、为企业、为高校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结合行业资源,多方参与建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