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具体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政服务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政服务具体内容

篇1

甲方(聘用方):身份证号码

现家庭住址:

乙方(受聘方):身份证号码

现家庭住址:

甲方家中老人年事已高,需要家政服务人员提供相关家政服务;乙方自称今年____岁、身体健康,能够照顾甲方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家政服务各项工作的能力。甲乙双方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协商就涉及家庭服务过程中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甲方老人需要乙方提供的家政服务主要工作内容:

1、负责制作好老人每天三顿饭和与之相关的采买工作;

2、负责居室环境卫生工作;

3、住在老人家中,照顾好老人的饮食和起居及与之相关的服务工作;

4、如果老人生病住院,负责照看和陪护工作。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及时按月支付给乙方足额劳务工资,试用期半个月,劳务工资按每月____元计发;试用期满后,劳务工资按每月____元计发。每个月安排乙方2个休息日,如果乙方没有按日得以休息,甲方应按日加倍计发劳务工资。

没有特殊情况,甲方不得拖欠或扣发乙方的工资。工资支付时间为每个月底的最后一天。

2、甲方向乙方提供免费食宿。做到平等待人、不岐视、不_、保证乙方在服务期间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有义务对乙方的家政服务工作进行指导。

3、乙方因个人身体原因突发急病或其他伤害时,甲方应及时通知其家人,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但甲方不承担任何与之相关的费用照顾老人保姆雇佣合同共共共三篇照顾老人保姆雇佣合同共共共三篇。因从事合同规定的工作且排除个人身体原因所致的意外伤害,经双方协商一致,甲方可以适当负担部分医药费用。

4、甲方不得_乙方从事合同以外的工作。

5、甲方有权拒绝乙方将同乡或亲友带入家中。甲方有权拒绝乙方使用家中电话拨打长途。

6、甲方老人家中的贵重物品应自行妥善保管。对乙方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同其协商解决或求助法律帮助,不得侵犯乙方的人身权益

7、甲方如发现乙方患有不能胜任家政服务的疾病时,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8、甲方如发现乙方有损害甲方权益的行为时、或不胜任家政服务工作,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三、乙方的权利和责任

1、乙方向甲方保证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家政服务工作、无不良社会记录。

2、乙方承诺具有照顾老人饮食起居的基本常识和工作经验,能够提供相关家政服务。

3、乙方应当尊重和维护甲方的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本协议规定的家政服务项目,热诚耐心服务。

4、享有按月、按时得到劳务工资的权利。

5、有权拒绝甲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有权维护自己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6、乙方应当安心做好家政服务工作,如遇特殊情况(亲属患病、家有急事等),需回家处理时,应先事先征得甲方的同意。

7、乙方不得擅自将亲友及他人带入甲方家中,不得随便翻拿或故意损坏甲方家中的物品,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赔偿责任。

8、乙方不得参与甲方家庭及邻纠纷,不得对外泄露甲方家庭信息等隐私,尊重甲方老人的生活习惯,不得_所服务对象。

9、合同期内,乙方如欲提前解除本合同,乙方应当提前5天通知甲方,以便甲方及时另行聘请家政服务人员。

四、其他

1、合同执行期间,双方如发生纠纷,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合同履行地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篇2

按照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个税起征点”)由1 600元提高到2 000元,这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 600元后的再一次调整。两年时间,两次调整,引发热议:在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如何建立个税起征点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联动机制。本文作者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个人所得税法》提出改革建议。

一、减除费用标准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纳税人收入水平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纳税人的个人收入水平提高,其消费水平、购买力也相应地提高,作为以调节贫富差距为主要目标的个税,其减除费用标准也应随国家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相应地调整。

(二)纳税人的生活成本及投入再生产所需费用的变化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水平提高相对应,纳税人的生活成本、投入再生产所需费用明显增加了,最低生活需要也改变了。纳税人首先必须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即首先解决好吃穿住行,才有能力缴纳相关的税收。

(三)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我国地域广泛,各地环境条件、人口素质、社会生产力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总体上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这种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居民生活成本的差距。

(四)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情况

纳税人的家庭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在家庭总收入、赡养老人、抚养未成年子女、健康状况、伤残疾病支出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我国未将家庭负担情况作为确定个税减除费用标准的一个因素,忽略了纳税人的实际生活支出,不利于对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的确定。

(五)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影响

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时期,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等因素对确定个税减除费用标准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自然上涨,人们所需的生活成本也将随之上升。因此,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标准也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或者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当前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存在的问题(一)未体现量能纳税原则

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的大小和纳税人负担的高低。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纳税人收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当前其减除费用标准不能体现地区、家庭等情况差别,又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难以体现量能纳税原则。举例说明:假设某人一家三口,只一人工作,一年中只有6个月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而另6个月处于失业状态,其工资收入为每月4 800元,全年28 800元。在现行税法下,其每月应纳税=(4 800-2 000)×15%-125=295(元),全年应纳税额=295×6=1 770(元);若按年计税,则其月平均工资为2 400元,每月应纳税=(2 400-2 000)×5%=20(元),全年应纳税额=20×12=240(元);但若以年家庭收入计税,则其人均月收入为800元,不需纳税。很显然,这是一个低收入之家,从量能负担的原则看不应对其征税,但按现行税法,这个贫困之家却承担了1 770元的个税。

(二)减除费用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未明确

我国目前实行的减除费用办法与世界很多国家的一些通行做法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如未体现赡养因素、鼓励因素、纳税方式因素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减除费用一般包括对必要费用、生计费用和其他一些特别费用的扣除。必要费用扣除一般包括交通费、工作服的制作费用等;生计费用是为了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而必须发生的费用,一般包含家庭成员多少,赡养人口多少等因素;特别费用扣除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关,一般包括医药费、社会保险费、教育费等。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以有应税收入的个人进行费用扣除的,不考虑家庭赡养人口的数量和经济状况。这种方法未能顾及家庭税收负担能力的不同,有违公平原则。

(三)按月计税不合理

就工资、薪金所得而言,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按月计征,未考虑就业时期对失业时期的负担。应改变现在的按月计税为按全年计税,实行分月预缴,年末汇算清缴。

(四)未与物价指数挂钩

一般西方发达国家减除费用标准随物价指数变动而作相应调整。而我国税法尚未采取此种模式。

三、改革建议

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应充分考虑量能纳税原则,因时、因地适度调整,并顾及家庭税收负担能力,改变以个人为单位按月计税征收办法,明确费用扣除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使减除费用既能体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能力,又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福利政策。

(一)明确减除费用的具体内容

1.对人的扣除,即个人和家庭“生计扣除”,其具体内容包括如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

2.对事的扣除,如医疗、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家政服务(如保姆开支也构成家庭的必要支出)等。目前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都已可以扣除,在此基础上考虑增加一些扣除项目如医疗、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家政服务等。

3.特别扣除,主要是意外事项的扣除,如公益捐赠、自然灾害意外损失等。

4.附加扣除,因地而异,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额。扣除范围和方法由中央制定,允许地方根据经济发展及消费支出水平等因素在一定范围与幅度内附加扣除。比如各地区居住成本存在差异,公共交通状况、公共服务领域配套设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而给予居民的弥补等。

在上述4种扣除额中,对于那些经常性的支出可列入扣除标准中,非经常性支出如捐赠等则可以按目前的办法,在标准扣除以外再实行限额扣除或给予税收抵免。

(二)应考虑每位就业者实际负担家庭成员数

事实上,每位就业者的收入,并不仅限于个人消费,许多就业者上有老下有小,因此在确定减除费用标准时,应考虑每位就业者实际所负担家庭成员数。

(三)自行选择申报方式

以家庭为基础实行个人申报或家庭联合申报,可由纳税人选择,改变目前单一的费用扣除制度,如夫妻双方均取得工资收入,可按各人申报,也可选择家庭联合申报,采用按月预缴、年末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式。即由支付工资、薪金的企业或单位按月代为扣除,年终如果纳税人被扣除的税款与纳税人应交纳的税款不符,纳税人可以在纳税年度结束后提出纳税申报,报告全年的纳税情况,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清算。

(四)与物价指数挂勾

借鉴国际模式,按物价指数对减除费用标准作适时调整并考虑与国民收入变化、通货膨胀以及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等因素建立必要的弹性关系。

(五)实行地区差别

篇3

20xx年,保洁部在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物业公司经理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公司"您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的宗旨,不断壮大,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20xx年,除了要一如既往地作好本职工作,坚定"服务"的理念外,还要开拓工作思路,今年我部门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配套的考核、监督机制。17年,我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变以前"人管人"的被动状态,从而走向"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的良性轨迹。进一步加强对人的管理,并把各项工作标准进行细化、量化,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熟悉自己该怎么做,该作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方便主管人员的考核、监督,减少个人的主观因素。工作中,坚持"定人、定岗、定时、定标准、定任务"的"五定"方针 ,对具体的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优化人员结构,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2、树立服务品牌。服务品牌的树立,有利于企业的知名度,对一个部门也是一样,有利于提高部门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增强部门的凝聚力,目前,我们本着"清扫一户,洁净一户,满意一户"的原则,为业主提供家政服务,得到业主的好评,在业主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确定两个工作目标。即达到青岛市A类物业卫生标准和达到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根据小区定位及物业服务定位,我们保洁部会为业主创造一流的生活环境而不懈努力,工作严格执行A类物业卫生标准,并能力争创青岛市十佳物业公司。在做好保洁工作的同时,我们会做好废品收购及家政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员增效,提高物业的经济效率。

4、一个家政服务公司。一方面,由于我们保洁人员素质不同,工作质量有所差异,所做的家政服务的效果也不同;另一方面,目前轮流作业的形式,也不便于人员的管理。家政公司,在保证服务质量,规范内部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提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5、建立一个垃圾中转站。随着业主入住的不断增加,小区垃圾不断增加,垃圾的清运、中转、处理,是保洁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希望在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尽快建立一个中转站。

6、保洁与绿化的统一整体性与不可分隔性。保洁、绿化都是小区环境管理的一部分,小区离开了保洁,就会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小区离开了绿化,就不会有花草树木。如果两者属于不同的部门,就会出现年前两者相互矛盾、相互推委、相互扯皮的现象。建议把两者合并为环境部。

20xx年,我们一直在努力!

保洁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二

一、清洁绿化日常管理工作

1、一年来本着对员工同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员工沟通、交流,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凝聚力,使员工以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工作,工作从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并大大的减少了人员流动。

2、员工培训工作

员工培训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指标任务(因大部分是新员工,皆是生手或根本未做过清洁工作),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清洁基本技能》、《岗位职责》、《操作安全》、《清洁剂的性能和使用》、《机器设备的使用》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操作规程》及《检查规程》、《培训规程》、《语言行为规范》及相关的工作技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间断的指导和培训,培训工作贯穿整个上半年度,经考核,员工实操考核100%合格,理论考核95%及格。另外对两组领班进行了基层管理能力培训,使基层管理不断加强和提高。

3、对两班组员工日常的仪容仪表、礼貌礼节、考勤纪律、上下班列队、统一工鞋(员工自购)等严格要求,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清洁绿化员工的整体形象及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4、日常保洁工作

加强一期的日常保洁管理,尤其是会所地面晶面处理、玻璃清洗、地毯清洗、油烟机清洗等工作都按计划完成,并按周计划、月计划定期完成对各个卫生死角清理、天湖、仙子湖落叶清理、溪水源头泥沙清理、喷泉清洗、下水道清捞及山路清扫等各项机动工作,同时加大力度对外围及草坪落叶清扫,垃圾收集,卫生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垃圾收集清运实行日产日清。

5、工具物料管理

为控制成本,杜绝物料浪费,清洁绿化物料实行专人专管,严格领、发登记,并按计划用量领用。常用工具实行以旧换新,工具实行自我保管,谁丢失谁赔偿,在确保质量情况下,能省的一定省该用的就用,同时协同采购进行物料质量的把关,物料单价的市场调查,采用质量可靠、合理的价格的物料,清洁物料消耗在数量、价格上都下降很多,真正做到开源节流。同时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保管养护工作,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清洁开荒工作

在确保日常保洁工作同时,二期收楼单元清洁开荒、及由于渗漏水维修后清洁、又一城售楼部、样板房开放工作摆在所有工作之首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动员工,进行合理安排清洁开荒、地板打蜡和绿化植物摆设等工作,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并安排员……来年计划同样可以根据部门职责来说,具体到这些职责采用何种方法方案落实实施,进度及控制方案,并对今年的不足采取改善方案及预防措施,同时结合公司的发展规划,调整工作的方向及重点,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使部门工作融入公司的发展大计中。

保洁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三

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出清扫保洁工作每日、每周、每月、每季直至每年的计划安排。例如:

每日清洁工作

(1)辖区(楼)内道路清扫二次,整天保洁;

(2)辖区(楼)内绿化带,如草地、花木灌丛、建筑小品等处清扫一次;

(3)楼宇电梯间地板拖洗两次,四周护板清抹一次;

(4)楼宇各层楼梯及走廊清扫一次,楼梯扶手清抹一次;

(5)收集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倾倒垃圾箱内的垃圾,并负责清运至指定地点。

每周清洁工作

(1)楼宇各层公共走廊拖洗一次(主要指高层楼宇,可一天拖数层,一周内保证全部拖洗一遍);

(2)业户信箱清拭一次;

(3)天台(包括裙房、车棚)、天井和沟渠清扫一次。

每月清洁工作

(1)天花板尘灰和蜘蛛网清除一次;

(2)各层走道公用玻璃窗擦拭一次(每天擦数层,一个月内保证全部擦拭一次);

(3)公共走廊及路灯的灯罩清拭一次。

此外,楼宇的玻璃幕墙拟每月或每季擦拭一次;花岗石、磨石子外墙拟每年安排清洗一次;一般水泥外墙拟每年安排粉刷一次等。

定期检查

物业管理公司可将每日、每周、每季、每年清扫保洁工作的具体内容用记录报表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布置工作和进行定期检查。

保洁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四

XX年, 我们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按照公司的工作要求,本着“您的满意,是 我们永远的追求”的物业服务宗旨, “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以诚为源,以质为先” 的公司管理理念,以“上水平,创效益,树品牌”作为公司的发展目标,“服务第一、客户至上”作为每一位员工的信条。经过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开展了一系列的优质服务工作, 在此对一年的工作做以简要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不足,为XX年的工作打好基础。

1.人员管理

保洁实行夜班后,员工情绪波动,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为此和员工多方面沟通,稳定员工情绪,没有影响到工作质量。根据各岗位工作需求情况,重点加强了人员的合理配置和工作负荷量之考核,实际运作特点和要求,调整了班次和值班时间,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基本满足了保洁的运行要求。

现有人员14人,本年度共有9人离职和调职()

其中1人调职到库区,8人离职。

2.培 训

对新入职保洁人员进行了清洁理论培训并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使保洁员掌握保洁工作知识,达到写字楼保洁工作的要求。

在对保洁员进行《保洁工作手册》培训的前提下,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着重了以下培训:清洁剂的分类和使用,清洁程序,清洁不锈钢饰物,家具的清洁,清洁烟灰盅,清洁壁纸,电梯的清洁保养,锈的处理。

加强了员工考核制度的培训,创优和有关贯标知识的培训,建立了员工工作的责任心,目前员工已经能够努力工作并按规定标准完成,但在遵守工作纪律,行为举止等细节方面还需监督管理,下一步将加强这方面培训并使之成为习惯。

经过不断的培训与磨合,保洁员工已适应现有管理摸式和工作程序,人员基本稳定。

3.保洁工作模式方面

在集团公司领导指导下实行“无人清洁”,“本色清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原有的白班基础上分成两个班次,主要清洁工作放在夜班进行。在实施“无人清洁”的同时为保证卫生质量,加强了保洁巡查清洁频率。现有人员配置7f-16f一名保洁员基本能够达到将随时产生的卫生问题在30分钟内解决,但在高峰期11f16f经常存在1小时保洁员无法进入男卫生间现象,导致卫生间较脏。

在“本色清洁”方面加强清洁频率,将原来的固定的计划清洁改为现在的随时清洁,发现污脏立即清洁,恢复原有本色,取的了较好的效果,但清洁成本有所增加。近一时期因二建施工和市政道路施工,整体环境灰尘较大,虽然加强了清洁但整体卫生状况没有达到要求,而且清洁成本有所增加,随着施工的结束将进行彻底清洁,以达到卫生标准。

在保证电梯地毯卫生达到标准的要求,每20分钟吸尘一次。

4.保洁工作完成方面

(1)完成了保洁人员编制及工作模式的及时修订

(2)完成对大厦公共区域卫生日常维护工作。

(3)完成对新入驻楼层的开荒工作。

(4)完成大厦石材晶硬处理,地毯保养工作。

(5)完成大厦垃圾的清运工作。

(6)完成大厦外墙的2次清洗。

(7)完成外围地面冲刷工作。

篇4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042-06 收稿日期:2011-03-26

作者简介:高红,博士,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266071

一、导言

2000年前后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中国面临着“老龄社会”来临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一般地,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向老年人提供照顾服务有三种基本模式:(1)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家庭成员提供服务;(2)老年人住在福利机构,由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3)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社区内的专门机构或组织上门提供照料服务。简单地说,这三种模式就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占据我国养老模式的主流,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使得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同时,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之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传统子女侍奉不离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了现实基础。而“未富先老”的国情使我国养老护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滞后,尤其是其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专业照顾,现实中并不受老年人的青睐。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照顾功能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沉重的问题,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来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不使老年人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进行服务;二是动员社区资源,运用社会人际关系即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①其基本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养老方式看,老年人是在自己家里养老,而不是在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养老;二是从养老资源提供主体看,居家养老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因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界定为: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从我国国情和国际社会养老的潮流来看,社区居家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养老模式。应该说,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在不断发展,但也要看到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没有成熟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同时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识也相对滞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青岛市老年人养老现状及意愿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支持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对策措施。

一、资料来源及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及现状,更好地推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业的发展,该研究实施了此次调查研究。本课题于2009年6月在青岛市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城区(市南区、四方区)作为调查点,采取分层抽样、等距抽样、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分别在市南、四方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抽取了三个街道,照此标准又在每个街道抽取了三个社区,也即在青岛共抽取了18个社区,由居委会工作人员带领调研员入户进行结构式访谈调查,共选择430个样本,历时一个多月时间,获取有效样本424个。经过统计分析,得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1.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老年人中,73%是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18%的人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9%的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2.老年人原先从事的职业。被调查的青岛市老年人中,59%的老年人在企业当“一般员工”;15%的老年人在机关及事业单位;12%的人是企业管理人员;另外还有2%的个体私营者、1%的军人及其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7%的无业或失业人员。

3.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及收入状况。从收人来源上看,近九成老年人有固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退休金。同时子女供养和政府救济也占一定的比例,二者累计为7%,依靠商业保险、做生意收入、储蓄和其他收入的老年人占较少比例;从老年人的收人情况来看,平均月收入在801-1200元的占23.3%,收入在1201-2000元的占49.2%,也即近八成老年人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收入在2001--4000元的占8.7%,收人在4000元以上的占7.3%。

4.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状况。调查表明,25%的老年人基本没有承担医疗费用,31%的老年人每年承担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下,二者累计,56%的老年人每年承担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下。但有5%的老年人每年承担的医疗费用在10000元以上。在医疗费用解决途径方面,37%的老年人依靠公费医疗,38%的老年人依靠基本医疗保险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由此表明七成以上的老年人有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有五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5.老年人的居住条件。调查表明,有3.5%的老年人居住面积在20m2以下,19%的老年人居住面积在20--40m2之间,46%的老年人居住面积在41-60m(sup)2(/sup),三者累计,68.5%的老年人居住面积在60m(sup)2(/sup)以下,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末青岛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26.86平方米。可见,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情况总体上低于平均水平。相应地,47%的老年人对居住条件比较满意,43%的老年人认为现在的居住条件一般,有10%的老年人认为现在的居住条件不舒适。

6.老年人的家庭结构及居住方式。调查显示,69%被调查的老年人有配偶,30.3%的人丧偶,未婚占0.7%;21%的老年人有一个孩子,29%的有两个孩子,46%的有三个及以上,没有孩子的占4%。总体看来,近七成老年人有配偶,九成以上有一个以上的子女。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来看,与老伴居住的空巢家庭所占比例为54%;与老伴、子女共同居住的占14%;与子女居住的为8%;有24%的老人独居。

7.老年人的家庭关系与子女照顾。从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看,84%的老年人表示与家庭成员非常和睦,15%的老年人表示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一般,仅有1%的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太好;从子女给予老年人的照顾

来看,九成以上子女都能给予父母以照顾。调查表明,子女给予父母最多的是日常生活照顾(占调查人数的50%);其次是生病时期的照顾(占40.3%)和精神抚慰(占调查人数的48.6%);子女给予父母经济资助的只有21.9%。由此表明子女给予父母的照顾不再局限于经济资助,精神慰藉和日常照顾成为主要方面。同时,有近八成的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会首先向儿女等晚辈求助。不过调查表明近六成的老年人不愿意与子女一起住,其原因主要是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以及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

二、目前青岛市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及现状

以上调查显示,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在我国仍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养老作为主流养老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和较高的认同度。但是,现代社会的变迁导致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及传统家庭功能的变化,使得家庭养老方式已发生了一些变革。现代城市家庭养老已不再是与子女共同居住,子女对父母的赡养、照顾侧重点开始从物质到精神转变。但也应该看到家庭养老资源表现出乏力状态,如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不足,以及子女与父母一起居住比例较低等。虽然居住分开并不一定妨碍子女照顾父母,但是地理上的隔离在客观上给成年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了许多困难。有学者的实证研究显示,父母的居住模式显著地影响到被访者日常照料父母的频繁程度。相比而言,与父母同住的子女最经常给予父母各种日常帮助。①在年轻时抚养子女,老年时再依靠子女赡养“反哺”式的家庭结构已受到明显冲击。这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现实根基变得日益脆弱,亟须社会化养老资源的支持。可以看到,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已现端倪,但与现实需要尚有一定距离。

1.在理想养老方式的选择中,近二成的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有关“理想的养老方式”调查表明,59%的老年人认为理想的养老方式为只靠老伴或子女家庭养老,19%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即由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和利用社区中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的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21%的老年人认为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去养老院等专门养老机构养老。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同感并不强,社区居家养老意识有待提高。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逐渐增强,但距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尚有一定距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所在社区有养老服务设施,最多的是社区医疗诊所;六成以上的人曾经接受过社区的养老服务项目;七成以上的人对目前的社区服务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多数老年人与社区关系密切。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九成以上的老年人所在社区有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种类比较齐全。调查表明,88.7%的老年人表示其所在的社区具有社区医疗诊所;68.9%的老年人其所在的社区具有文体娱乐活动中心;4J4%的社区有家政服务中心,有的社区还具有应急救援中心和情绪辅导中心;仅有5%的老年人表示不清楚或者社区没有任何服务设施。相应地,有八成的老年人表示其所在社区具有医疗保健服务项目,近七成的社区具有休闲娱乐项目。

(2)六成以上的老年人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服务,其中七成表示满意。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的老年人接受过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对目前社区中提供的服务,近七成的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其中有30%的老年人对其所在的社区服务非常满意,47%的老年人表示比较满意,二者累计,有77%老年人满意其所在社区的各项服务。

(3)老年人与社区关系比较密切。调查表明,七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其所在的社区经常为老年人举办活动,这其中又有近六成的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

综上,应该看到,近几年随着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有了很大发展,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健全,老年人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养老服务设施在不同社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同时,社区应急救援服务、日间托老照顾服务等新兴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3.青岛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青岛市各市区在实践中,就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已经探索与创新出了多种有益的养老服务模式:

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式。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各类生活照顾和精神关怀,青岛市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对于一般老人实行有偿服务,对孤寡老人、低保家庭等特殊对象的老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家政服务。这种方式既能有效解决中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又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此种养老方式以成立于2007年的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为典型代表,“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建立了“由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民间管理、市场运作、低偿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服务社以生活照料为基本服务,以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为专业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并根据老年人需求变化,规范服务内容,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服务方式采取“居家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服务”两种类型;根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状况,采取无偿、低偿、有偿等收费方式和动员社会力量为老人购买服务等方式。

二是社区集中照料式。在青岛市内四区的社区中,建设了200处日间照料中心,搭建社区照料服务平台,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学习培训等方面需求。青岛市南区在此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模式,由市南区政府出资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四室一厅”娱乐室、健身室、图书室、休息室、多功能厅等,配备桌、椅、沙发、图书、报刊、饮水机、文体健身器材等,全天候免费向社区老人开放。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可以与人住公寓的老人一道,参加老年公寓组织的免费或优惠专业学习培训班。养老服务机构还利用自身的医疗资源和技术,为日间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保健讲座、辅助治疗、保健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公寓的营养师还经常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免费提供养生保健、食物搭配、食物疗法等方面讲座和咨询。市南区实行的这种养老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合作的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街道、社区、老人、养老服务机构等多方位的协作与互动。①既减少了经费投入,又使养老服务机构的富余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三是社区互助养老式。在社区中选择有宽敞房屋的老年人家中设立互助式养老站点,政府提供必要的活动设施及水电费补贴,发动老人们自愿结合,一起开展活动,使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照应,共享晚年快乐,此种养老方式于2007年在青岛四方全面推开。社区互助养老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多方参与、依托社区、民间操

作”的运作模式,在老人家中和社区两个层面建立互助养老点和互助养老中心,形成以老人家庭为基础的家庭式互助养老和以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为依托的社区式互助养老。在这种养老模式中,政府负责为互助养老点购买娱乐设施、补贴水电费等,并引导动员条件宽裕的老人家庭提供活动场所,或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闲置场所或提供赞助。通过社区互助养老点建设,使政府、社会、社区三方的分散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互助养老工作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是社会关爱探视式。针对独居老人平时无人照顾,难以保障安全的问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了送奶、送报探视制度,安排专人定时探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及时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青岛市南区自2007年开展此项养老服务,经过几年探索,目前市南区打造出了“六送”养老服务模式,即送奶、送报、送家政、送爱心、送午餐、送保险。目前,市南区有4800余名老人享受送奶探视服务,6000余名老人享受送报探视服务、1200余名老人享受送家政服务.20000余名老人与社区志愿者结对帮扶、170余名老人享受免费送午餐服务、为1600余名人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经过多年探索,青岛市社区居家养老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服务方式由单一化服务向多样化服务拓展,服务对象由传统救济对象向全体老人拓展,服务内容由物质供给型向精神关注型拓展,服务项目由单一的生活护理照料逐步向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拓展,投资渠道上由政府投入为主的单一化向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拓展。

三、构筑支持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体系

从国外经验看,不同模式的居家养老主要包括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政府主导,政府着重在观念引导、政策制定和监督方面发挥作用。二是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主要依靠市场运营,在社区和家庭等场所由中介组织、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三是稳定可靠的、制度化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对此,笔者认为在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持体系构建。

1.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养老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这决定了政府在养老服务发展中不能缺位。特别是在我国居家养老发展初期,更要注重发挥政府在养老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财政资助、协调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1)做好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规划。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规划,并将它纳入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在摸查、掌握养老资源和需求者信息的基础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做到切实可行,既考虑有效需求,又考虑潜在市场,既顾及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又顾及服务对象的支付能力,做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中、低多层次并举的格局,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①(2)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社区居家养老业本身具有福利性质,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然而目前经费来源渠道尚不固定,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基本靠福彩公益金支撑,财政投入明显不足,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今后社会福利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支出的10--20%。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投入,应在现有投入基数上适当增加一定比例,保证每年给予的财政支持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率,建立社区专项养老基金,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3)政府要加快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国家出台的养老服务优惠政策,由于涉及范围广、制约因素多,真正落实起来较为困难。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特点,在强化部门协调和配套落实措施上下功夫,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分类构建,将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福利事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细化、量化、具体化,研究制定系统性、操作性更强的养老服务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4)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培育扶持。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购买服务以及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培训等方式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各种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2.创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社区居家养老灵活性很强。目前青岛市已经探索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式、社区集中照料式、社区互助养老式、社会关爱探视式等几种主要形式。其中,青岛市南区开创的把社区居家养老与养老机构成功合作的模式及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尤其值得关注。囿于目前政府财力限制,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还不完备,不能很好地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一些社区中的养老服务机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青岛市市南区于2007年在峡区颐和老年公寓正式启动了“社区体验式养老”活动。该举措是由青岛市市南区政府出资购买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辖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家庭陪伴、义工陪护、异地养老等体验模式。“社区体验式养老”将养老机构的优势资源与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有效结合起来,探索和建立了一种“社区居家养老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一方面拓展了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专业化的支撑平台,老年人在社区、家庭就可以享受到与养老服务机构一样的专业化服务,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的有效结合和互补,使养老服务的各种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实现了多赢效应。另外,青岛市南区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实施的“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和民间服务实体三级运作模式”,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这种运作模式的具体内容是:街道成立居家养老领导小组,负责对管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方案与措施,并主导其运作和走向;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岗位审核,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合格的具有专业特长或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和谐社区促进会是承接居家养老各种服务功能的实体,对确定的服务对象实行居家服务和社区日托照顾。此种运作模式成功实现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合理分工与有效整合,既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低廉的社会化服务,扩大了养老覆盖面,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45”人员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实现了双赢效应。

3.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产业化、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若完全推向市场,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老人群体反而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有违社会公平正义;而另一方面若完全由政府包办,养老服务就会受制于政府财力限制,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要提倡志愿服务、无偿服务,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寻求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借助社会力量、市场力量,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供需矛盾。为此,首先要求各级政府要树立养老服务产业化、社会化理念,要把政

篇5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国家宏观政策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原理,通过对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生态农村工程是指在研究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农业自然资源(如光、温、水、气、土地、作物、牲畜等)和社会资源(如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等)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复合系统中的关节点的分析,提出重点工程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思想模式。生态农村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8个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工程

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产业化方式通过将产、供、销联合起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确立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并相应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业是生态农村工程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化工程共分两个步骤。一是资源优势开发策略分析。根据研究区域光、温、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金、劳动力、区位、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区域优势农产品开发战略。二是龙头企业的建立或引进。根据本区或相邻区域农产品类型,采取集资、贷款等多种筹资方式,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流通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搞生态农村工程时,并不一定非要在研究区内培育出一个甚至几个龙头企业来,如果能作为产品或原料基地的形式加入到其他地区的龙头企业中去,也符合生态农村的要求。如寿光周边县市在搞蔬菜产业化发展时,就可以直接以寿光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来发展生产,而没有必要自己再建立批发交易市场。

二、农业生态工程

农业生态工程是指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的生态、生产建设。农业生态工程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这里是指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所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或不可持续利用等进行分析评价。二是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状况,确定治理对策。环境治理对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生态/纯环境治理对策(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生态退耕等),另一种是生产性治理对策(如秸秆、牲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一些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必须采用两种治理对策并重的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不太突出的地区,农业生态工程则可采用生产性治理对策为主、纯生态治理对策为辅的方式。

三、农民就业工程

千方百计实现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生态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农民就业工程也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采用国家资助、集体扶持和个人缴费的方式开办农民学校,重点选择一些简便易学、实用性强的技术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培训,如保护地种植技术、特种养殖技术、制沼技术、焊工、建筑、汽车驾驶、机动车维修、理发、缝纫、家政服务等,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在走向新的工作岗位之前能有一技之长。二是就业信息收集与。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村级或乡镇级就业信息中心,定期向辖区内村民公布劳动力需求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就业信息中心应当是一种以服务农民为主、以盈利为辅的机构,与社会上的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有所区别。

四、农民组织化工程

农户或公司频繁出现的违约已经成为当前“公司+农户”型产业化模式的普遍现象,当违约现象出现时,面对强大的龙头公司,毫无组织性和经济力量薄弱的农民很难在对簿公堂时获胜;而面对成千上万的农户,龙头企业也不可能将他们都告上法庭。如果农民能形成自己的组织,则对于企图违约的农户将产生一种内在的约束力;而当企业违约时,也可由组织的负责人出面与龙头企业进行谈判或诉诸法律,从而有力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另外,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加强在监督村干部行为和协调干部与农民矛盾问题上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当鼓励或直接帮助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在我国成立农民组织并不是从零做起。从政府性组织来看,我国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中央直到全国各个乡镇组织严密;从非政府性组织来看,我国有中国农学会等涉农组织,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和涉及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会员;从各地生产实践看,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运行效果良好的农民协会、农业生产联合会、合作社等农民组织,为建立全国性的农民组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只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资金上给予扶持,通过对上述各种组织的组合改造,形成全国性农民组织是可行的。

五、农村社会保障工程

农村人口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三农”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方面,也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应遵循以建立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为起始点,以实现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为终结点的原则,即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统一起来。当前一段时期,农村社会保障工程的重点是研究解决流动人口的参保问题。我国目前有1亿多的流动人口,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并且有许多人是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按目前推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他们需要回到户籍注册地去参保,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另外,这些流动人口处于身份转换阶段(由农业户口向城镇户口转变),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又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两个系统,如何解决参保人在身份转换后相应的社会保障转换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工程还必须与户籍制度改革协同进行。

六、农村工程

在我国,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担负着社会保障的功能,这是我国政府强调长期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原因。但是,一家一户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制度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当前农业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千家万户的小农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更显得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非农就业作为他们发家致富的门路,而对于农业生产的激情正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土地制度,尤其是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土地制度,对于重新唤起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然而,由于土地在我国担负着稳定农村社会的作用,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地稳步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七、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工程

当前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速度在加快。然而,要建立和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代化外向型农业,就必须有一批懂技术、懂管理、善于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组织生产的知识型农民和农村管理干部队伍,而目前我国由老弱病残组成的农业生产队伍和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人士组成的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队伍,注定了中国农业难以在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有利地位。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亟待人才回流。为此,必须对当前臃肿且素质较低的乡村管理干部队伍进行改革。乡镇政府要严格落实定编定岗制度,逐步放开乡镇级的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农机站、农技站等涉农部门,将它们逐步推向市场,让它们在市场中发展。村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在行政村设立专职干部岗位,面向社会招聘有志于农村发展的知识型人才,促进一批懂技术、有市场观念、思路开阔的年轻人到乡村发展事业。同时,要辅以村庄合并、村两委干部缩减等配套改革。

八、农村集体经济工程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就业培训、农民组织日常运行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均离不开地方政府,尤其是乡村政府的财政支持。另外,农村道路、水利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是限制农村整体发展的刚性约束,尤其是在偏远山区,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已经上升到直接威胁农民生存与健康的程度。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实力。发展集体经济,扭转村村欠债、乡乡收不抵支的现象,对于“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意义重大。不过,如何才能恢复集体经济实力,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集体经济,尚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态农村工程各项措施间的关系

上述8项工程措施是庞杂的“三农”问题中的关节点内容,是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各项工程措施之间又版权所有

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从公益性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可行性论述,从改变观念、加强宣传,大力扶助社区图书馆,开展多层次社区服务三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社区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高校周边的居民小区蓬勃发展,高校已成为城市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资条件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作为城市居民社区的成员单位,有义务、责任为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1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1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在法规许可范围内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国家《图书馆法》,但各部委、地方政府已出台相关的图书馆法规,对图书馆性质、任务、工作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如: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在二十一条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在完成为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读者主体服务的前提下,可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向社区、社会公众开放。在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2005年5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向信阳市民开放的新闻。在西方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大学图书馆都为所在区域的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美国高校图书馆为社区开展“信息共享中心”(Informationcommons)或“学习共享中心”(LearningCommons)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深入与发展,一部分职工,因改革、年龄等诸多因素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他们成为社区居民,高校图书馆理应继续为他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1,2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是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再利用

目前,我国共有高校图书馆1500所,藏书6.4亿册。而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只占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总量的4O多,而服务人员却占全国的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显得严重不足。而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不足4O%,有的甚至低于2O%,大部分图书都成了“装饰品”。如果将高校富余的文献信息资源用于文献信息资源相对贫乏的社会公众,将会推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习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利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逐步使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卓越的文献信息品牌服务,满足社会群体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

1.3高校图书馆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为服务社区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设备,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优秀的专业服务技能和超前的服务理念,可以为社区居民文献信息资源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对全国41所重点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共有职工4256人,其中有研究生229人、占5,本科生1608人、占38;获得高级职称''''559人、占13%,中级职称1771人、占42以上。在设备方面,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及计算机系统管理。如:ILAS系统,建有多媒体阅览室,网络在线服务系统等。学历、技术职称、设备条件三个指标,虽然不一定能全面反映人才所有方面的素质状况。但毋庸置疑的是,学历越高、技术职称越高、设备条件越好,相对而言创新能力也越强。企业需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技术信息,而企业内商业情报、信息咨询人才相对贫乏。高校图书馆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需要发挥最大的效率。高校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富余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为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2.1转变观念、加强宣传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在长期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只能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的思想。在高校转型发展的今天,这种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束缚、阻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所以高校图书馆领导及职工应转变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观念和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加大高校图书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力度。二是加强向区域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居民宣传、介绍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及服务项目,让社区居民了解高校图书馆。如: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在小区宣传栏中贴高校图书馆介绍、服务指南等。三是高校图书馆要力争校领导支持,这样高校书馆才能真正保证向社区开放。四是希望国家《图书馆法》尽早出台,并明文规定各类图书馆有为社会大众服务义务的具体内容。这将为各类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2.2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大力支持、扶助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是城市社区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基层单位,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加强与社区图书馆合作,将能更好实现为社区居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担负着所在区域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业务合作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借助高校图书馆强大的人才资源、文献信息资源、设备资源来发展社区图书馆。采用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手段吸引社区居民读者。首先、协助社区图书馆加强基础性的业务工作,制定发展计划以及服务项目的设置,人员的培训、业务辅导、基础建设工作等。其二、协助社区图书馆建设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网络虚拟信息资源共享。在协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纸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为社区图书馆交换纸质文献信息资源,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使社区图书馆成为高校图书馆在社区服务的一个站点。其三、实行区域内借阅证通用制度。

社区图书馆办证,可以到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借阅,这样大大的方便社区读者。其四、利用社区图书馆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献信息需求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助社区图书馆开展多种多样的文献信息服务。

2.3高校图书馆应为社区开展多种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完成对本校的科研、教学、师生文献信息服务之余,应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才优势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文献信息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2.3.1基础性文献信息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寒暑假为社区居民及中学生读者开放,指导他(她)们如何利用图书馆。如:怎样查找图书馆纸质文献信息资源、怎样利用网络虚拟信息资源,如何利用图书馆其它文献信息服务。其次、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工作。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社区居民各种需求特点,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各类培训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

如:针对社区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需求特点,配合劳动部门举办电脑培训、家政服务、各类信息收集与分析、各类经纪人等培训班,帮助他(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找到新的工作。再次、举办各种讲座及各种读书活动。高校图书馆应根据社区各层次居民的需求特点,聘请有关专家举办各类讲座。如:针对中、小学生寒暑假在家时间长的特点,举办音乐欣赏、美术知识、法律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等知识讲座,并免费播放相关知识的影片,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针对中老年人读者可举办健康知识、养花、钓鱼、摄影、书画等知识讲座,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2.3.2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应为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竞争情报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在调查、研究企事业情报需求,产品研发、生产工艺、销售情况、市场份额、市场需求等基础上,提供相关的信息报告。如:同类产品技术指标、销售情况、市场占有份额,本企业产品市场销售预测及在同类产品的竞争力等,为企业提供信息参考服务。其次,协助企业培训商业情报人员。一个优秀的企业竞争情报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知识,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应具备信息管理知识。

篇7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学效果;情感体验教学法

作者简介:马伟(1973-),女,山东临朐人,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黄瑞宝(1975-),男,山东临沭人,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山东泰安27101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80-02

自2006年秋教育部两课改革新方案的推行以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中央精神,统一对入学新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笔者一直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在四年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讨中,对“基础”课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真心喜欢并终生受益做出了一定的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坚持以人为本,研究学生需求,保障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举措之一的“基础”课,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存在思想上的认识误区,认为从小即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无非是原先理论上的旧调重弹,在高校流行语的“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驱使下,大学生普遍对“基础”课持先入为主的排斥态度,据网上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公共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公共思政“基础”课则高达50%。究其原因和大学生思想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因此对教师来讲,如果不精选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只是针对教材照本宣科,空谈祖国未来与人类理想之类空泛话题、远离大学生活实际,将难以呈现其实用性而被学生所排斥。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大学生,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摸清学生思想困惑的症结,对症下药,以此选材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和重点,在不打破教材的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对每章重点内容进行专题讲授,这样既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使教材内容更有系统性、针对性。

改革后的“基础”课遵循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理念,将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二为一,具有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意义。但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现有教材法律内容言简意赅,除一些零散性的法律法规外,新课程具体法律部分的内容只有两章。而两章内容中只对法律部分原则性的问题一提而过,而对大学生生活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具体内容没有详细展开讲述,使得法律内容过于简略,缺少实践指导意义而难以让学生感到有用而喜欢。针对这一弊端,在教学实践中精选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法律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授,通过经典案例背后的法理精神,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养成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争取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在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要在课后与同学积极交流沟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邮件、短信、与学生谈心等一对一的师生沟通方式,尤其针对从紧张的高考迈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后目标迷茫的人生,与他们及时交流学习、生活中的困惑,通过循序善诱的教育方式挖掘他们学习的动力、潜力,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效处理了师生沟通仅限于课堂的难题。学生一旦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实际问题,会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在课堂上则能够积极配合,增强互动效果,由此极易在两者间形成长期的交往互动模式,真正形成亦师亦友、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生把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与难题不间断地反馈给老师,老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基础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理想教学效果,有效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双赢。

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从传统教学方法上来看,由于高校的“基础”课一般采取大容量课堂教学,人数过多,类似讨论等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活动很难展开,更多的是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难以保障,针对“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在继承发扬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以下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采取案例教学中遵循了“新”、“特”、“优”的原则。首先为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不再拘泥于刘海洋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这样路人皆知的案例,而是代之以身边的鲜活案例增强说服力,通过鲜活的社会现实和深刻的理论思考,使学生在共鸣中得到启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基础课不是空泛的说教,在深刻的思想感悟中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与有用性,并成为终生受益的一门课程。其次,优选、精选中外历史上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共鸣与学习积极性;同时精选的案例尽量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似相近的案例,增强他们的认同感。

对传统的案例教学进行改革和拓展。传统案例教学一般采取教师精选案例学生被动接受方式,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对传统案例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师精选案例的前提下让学生搜集、寻求案例,应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案例的选材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力。

2.情感体验教学法

情感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真正启动学生的情感,才能有效开发学生潜能,思想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用情感体验教学法,以行为实践激感。具体通过采用榜样激励、小品表演、投影、录像、现身说法等教学方法,营造与之有关的教学情境,达到情通理达、情理交融、内化行为的目的。比如在讲授职业道德这一章时,根据所授学生是医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编排医生与病人的话剧,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情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教育,达到了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同时,在进行情感教学时,注重抓住最佳教育时机。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这一专题时,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纪录片,让学生上台讲述观后感,并进行“爱我中华”的演讲,由此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认真贯彻教学实践方案,真正解决知行统一问题

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解决“知”的问题,更要解决“行”的问题,由此仅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基础课也需要一定学时的实践教学。从往年学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状况看,尽管教师强调实践教学采用提交实践报告论文的方式,但相当部分学生对实践课思想上不重视,大多从网上浏览下载粘贴基本内容后而草率应付,真正去实践调查的少之甚少,最终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和教务处协调沟通,保障基础课有足够的实践学时,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详尽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案,由教师列出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供学生选择,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选取感兴趣的相关课题,如果有创新课题,可以单独呈报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实践教学中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把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校内实践教学注重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掘校园文化活动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功能。通过组织学生撰写“道德观察”“评法说理”论文或者时评文章,通过学生校园DV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注重校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引导大学生从事家教、家政服务等有偿劳动体验社会,感悟人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基础课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学生亲自挖掘、调查和整理资料。教师要定期督导和检查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任务完成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讲台上作汇报演示。汇报时组员同学之间配合协调、表达自己思想,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会深刻感悟到基础课不是生硬的理论教条,在实践中完成了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提升与改造,同时强化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五、改革基础课考核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诸多高校对“基础”课普遍采用期末闭卷或开卷的单一化终结性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对于了解学生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这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与课程成绩脱节现象,使得学生对基础课从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知识的掌握可以在期末临近时通过突击强化记忆获取,由此造成学生学习基础课主要以应付最终考试为目的,忽视了在平时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使考试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弊端,对基础课考试方式进行实践性探讨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对“基础”课传统的终结性的单一化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的方式,将期末考试与学生平时的经常性考评结合起来,实行课堂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和卷面考核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学生的出勤表现、课堂表现占考核成绩的20%;实践能力考核占20%;卷面考核占60%。这样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学生对“基础”课思想上不重视、考试流于形式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对卷面考核内容进行改革,采用理论型内容与实践型内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考核侧重对基本知识、原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主要考核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核内容包括记忆型知识理论题和综合分析型应用题。实践型考核主要注重对日常思想行为表现与遵纪守法方面的考核,考核内容注重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原则,既要蕴涵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内容,帮助学生在考核中锻炼思维能力、获得理论水平的提升,又要联系学生实际,包含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自觉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基础课真正成为学生终生收益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1]雷雅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篇8

关键词:案由制度;诉讼标的;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D9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2-0094-08

“民事案由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名称,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人民法院将诉讼争议所包含的法律关系进行的概括。”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进行了相应的增补,并大规模修正完善已有的案由。从案由制定时的确立标准及它在实务中的运用看,案由与民事诉讼标的似乎存在若干关联。因此,我国学界有观点认为民事案由是“诉讼标的在判决上的宣示”。然而,我国的案由制度与大陆法系各国学理上所谓的诉讼标的,到底是否为同一事物?笔者深表怀疑。在《案由规定》颁行之初,案由制度并不成熟,所以我们尽量可以期待它的理想形态就是诉讼标的;而在案由制度已日渐成熟的今日,其性质已经较充分地表露,那么案由等同诉讼标的的观点是否仍有坚强的根基,就不无探讨余地。本文将通过对案由制度的深度解析,以求得其本质,进而可以明了对该制度应采取何种价值认知。

一、案由制度的功能检讨

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领域所有可以提讼的情形,作了详细的整理与归纳,形成了全套案由。新《案由规定》在内容上完全覆盖民事领域,可谓是一个微型的民法规范全集。各个法中牵涉到诉讼的法条,如同被直接规定在同一法律文件中。上述做法,提供了法官适用法律的条目简表,在形式上至少拿出了民事领域的全数规范的外沿。案由这一规范的目录,也揭示了众所周知的道理:民法的编制体例,在很多情形下是将不同制度平行地整合于其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就是将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赠与合同平行地规定。但是,通过制定《案由规定》为熟知法律的法官提供审判所能适用的法条目录或者揭示民法典的编撰方法,令人产生实际意义何在的怀疑。

最高人民法院的说明记载了案由的意义:(1)方便法院明确纠纷的法律性质,把握诉讼争点,正确适用法律,以利于法院的立案、审判工作;(2)方便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然而,笔者认为,上述两点有待商榷。首先,就第一点意义而言,立案庭对于案件的性质能否有效把握,很有疑问。因为很多案由涵盖范围甚广,未必能准确对应某一特定案件的争点。如“船舶买卖合同纠纷”,如果出卖人请求买受人履行合同与买受人请求出卖人履行合同都定为这个案由,立案庭确定了该案由后,不能进一步加以说明具体的是什么样的纠纷,审判庭往往仍然要通过阅览卷宗、调查事实才能得知当事人争执的性质。而审判庭认为立案庭认定的案由有误,自行变更为正确的案由的,由于已经进入审理阶段,此时对审判组织自身而言意义不大。按照案由制度的初衷,立案庭先正确地标识个案的案由,然后审判庭方能正确地适用法律。然而,仔细观察我国法官的思维,实际上审判庭是先根据案件事实决定是否适用法律,进而决定具体的案由,或者说进而决定要不要变更立案庭确定的案由。如此,案由制度的初衷完全倒因为果。其次,就第二点意义而言,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时法院会将一些共同诉讼分拆为不同的案件登记以增加案件完结数,实务并不是以案由作为司法统计的唯一标准,法院也可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实施统计。同时应当看到,一个案由往往可以表示涵盖多个具体法律纠纷,如“租赁合同纠纷”既可表示承租人请求出租人交付使用租赁物的诉讼,也可以指出租人请求承租人给付租金的纠纷。这时,如果出租人订立租赁合同后迟迟不交付,承租人请求出租人交付使用,法院会将此案案由定为“租赁合同纠纷”;之后承租人又不支付租金,出租人请求履行合同,法院还是会将此案案由定为“租赁合同纠纷”。如果不看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仅看案由的话,根本无法得知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这将给法院的司法统计工作带来困难甚至混乱,所以案由在司法统计工作中也不能认为发挥着完备的机能。

另外,关于实务中经常遭遇的一些案件,可能难以确定案由。虽然,由于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新型案件不断出现,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多增加案由与之对应,因为纵然无法确定案由,法官仍然能够适用法条。如“房地产咨询合同纠纷”这一案由被编人《案由规定》之前,当事人间发生纠纷的,法官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认识到,此一纠纷是当事人请求履行合同,或事关债务不履行责任,或涉及履行迟延等,可根据合同法的规范及民法上债的一般原理解决问题。如果法律中没有关于这种合同的特殊规定,那么确定这个案由就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又如双种典型契约,一方向对方请求履行的,并不需要特别创造一个案由以对应这种诉讼,而法官一定能清楚地适用合同法的对应规定。另外,如果所有的无名合同都要确立对应案由的话,那么由于私法自治原则,合同的类型可以自由依当事人意志而创造,法院将不得不费力地增加案由,而案由的数目也会膨胀。

综上所述,案由制度存在着种种缺陷,实际作用并不明显,有待检讨。何故如此?因为实际上案由并不等同于诉讼标的,也就无法具备类似于诉讼标的之功能。而诉讼标的在大陆法系的德日等国已能满足实务需要,发挥着它作为民事诉讼运作枢纽的重要作用。案由未能等同于诉讼标的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民法相关立法和理论与德国谱系不符,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始终认识不清,从而导致我国对诉讼标的论的理解产生“障碍”,影响了案由的制定。这个始终认识不清的关键问题,就是确立各个案由的标准的理解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确立案由的标准是:“大多数坚持以法律关系作为确定案由的主要依据,对于少数案由也暂时按照请求权、形成权、支配权或确认之诉、形成之诉的标准进行确定。”那么根据所谓的“法律关系”确立的案由,应该是“家政服务合同纠纷”、“船舶共有纠纷”这样的吗?由此,需要对民法上法律关系的精确含义加以厘清。

二、案由中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概念源于德国,是德文“Rechtsverha ltnis”的移译。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在其巨著《当代罗马法的体系》中称:“我们在法律关系中发现了这个基础,所有个别的权利都只是描述了法律关系的特别的、通过抽象而分离出来的一个方面。”他认为法律关系是权利的基础,个别的权利是法律关系中的一个方面。

德国民法大师卡尔·拉伦茨在《德国民法通论》中论述道:“法律关系,一般来说,从一个人看是他的‘权利’,从另一个人看就是一种义务,或者说是一种法律上的拘束。”除此以外,拉伦茨提到了两种法律关系:“第一种法律关系是,参与这种法律关系的人往往只是一些特定的人,大多数情况里只是两个人;这种法律关系首先是债权债务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个人的权利往往只针对另一个人,或者针对多数特定的他人”。“还有另外一种法律关系,如同人格权和所有权,它提供给一个人对于所有其他人的权利。”叫拉伦茨认为,“《德国民法典》只谈到权利和义务,对法律关系则疏忽了。”但是,民事诉讼上确认之诉所确认的“法律关系”含义极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6条的规定,如果原告对某种法律关系由法院即时确定有利害关系,他可以向法院提出确认这种法律关系成立或不成立的诉讼。这里,‘法律关系’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以至于它意味着所有的私法上的关系。”该法律关系包括所有权、物权、债权债务关系,即包括各请求权在内的债权债务总体、形成权、亲权、社员权及各种权能或不作为义务等。

我国台湾学者吕太郎认为,“所谓法律关系,原不以权利、义务关系为限,但以权利义务关系为主要——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二五六条一项所规定之‘法律关系’即为复合关系之Rechtsverha ltnis。”

根据上述学者的分析,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三种:首先,民法理论中,债之关系与法律关系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瑞士民法典》不设民法总则,而以债编发挥民法总则一般性规定的功能,即可印证这一点。所以,一般德国民法典、传统学说将债之关系、法律关系同样地理解为个别的请求权及相应的义务,在客观上是一个事物,只是主体不同而已。这个意义上的法律关系(可称为“第一种法律关系”),对于权利人是权利,对于义务人来说则是义务,可以用“请求权”的概念替代。因此,像“租赁合同”这样的概念,在传统学说看来并不表示法律关系、债之关系。其次,单一的权利、义务与其他的一些权能或不作为一道,可以构成广义的法律关系(可称为“第二种法律关系”)或广义的债之关系。例如,在租赁合同订立后,租赁合同自身也在变化、发展直至消灭,这其中将产生很多上述的权利或其他权能等,它们都被归入租赁合同这个广义的法律关系。再次,人格权、物权等权利,人们将之理解为个人对自身、某物的权利。人格权、物权不是单一的权利、义务,因为个人对自身或某物没有任何请求权可言。人格权、物权等绝对权(在这一点上区别于前两种法律关系,可称为“第三种法律关系”),性质上就不同于针对特定个人的请求权,所以人格权、物权等权利也包含在广义的法律关系之列。

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将债之关系划分为狭义的债之关系与广义的债之关系。狭义的债之关系指个别的给付义务,就有权请求给付的一方当事人而言,是债权;就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而言,就是债务。简单说来,个别的给付义务就是指具体的债权请求权,如租赁物交付请求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买卖价金给付请求权。广义的债之关系包含多个狭义的债之关系的法律关系,德国、日本民法典债编分则中所列各种债,均指广义的债之关系。广义的债之关系犹如有机体,产生各种具体的权利义务。正是由于债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下位概念,笔者借鉴王先生的上述分类法,将前段中划分的第一种法律关系,称为“狭义的法律关系”,第二、三种法律关系,则可以合称为“广义的法律关系”。狭义的法律关系,是具体的各个请求权,包括债权请求权之外的物权请求权等等在内。广义的法律关系,则是对立的双方(或多方)的各个请求权及其他权利(如形成权)的集合,如租赁关系包括了租赁物交付请求权、租金给付请求权、租赁物瑕疵修理请求权、(租赁关系结束时)租赁物返还请求权等等。

大陆法系国家如德日的民法,都是围绕着第一种法律关系即请求权的概念构造成为一个精致的体系。民法规范无论是从交易者还是从民事案件裁判者的角度,都可以被视为规定着请求权的规范的总和。这里的“请求权”,不仅指民法上的请求权,也兼指必须以诉的方式行使的形成权等权利。根据案件事实,找出民法中对应的具体的请求权基础,是德日法官、律师必备的技能。这种思维路径,也是一般的司法活动的方向。当事人以诉提出事实与权利主张,经由法官检视根据事实是否符合民法上的请求权基础,并作出判决。所以,在给付之诉以及形成诉讼中,当事人提出的法院审理的对象,是他的具体的给付请求权或形成权的主张,即对狭义的法律关系的主张。在买卖合同这样的双务合同中,义务是对立的也是两个不同的给付请求权的主张。民间信贷合同中,本金与利息的给付也是两个不同的请求权。

广义的法律关系,在民法中发挥着透过这些法律关系所形成的体系来解明规范、扩大法条演绎的张力的功能。在民事诉讼中以确认某种民事关系或某个法律事实为目的之诉讼——确认诉讼中,确认对象的范围,在大陆法系各国的传统学说中,一般被限定在广义的法律关系或一些法律事实。然而,当事人却不可直接以第二种、第三种法律关系向法院提起给付诉讼或者形成诉讼,因为在第二种、第三种法律关系下,每一法律关系,可能包括很多个给付请求权、一定的形成权,如此一来,将发生审理对象无法固定的问题。假设,承租人以“租赁关系”这一广义法律关系向法院,单凭这“租赁关系”,法院是无法了解承租人到底是要请求法院如何判决的:是向承租人请求将租赁物交付使用呢?还是请求给付修理租赁物本身的质量瑕疵而发生的费用?这是广义的法律关系与狭义的法律关系区分的实际作用。

但是,从《案由规定》中的具体案由条目可以看出,在给付之诉中,很多案由中当事人纷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却是拉伦茨所称“复数的法律关系的整体”——广义的法律关系,如“网络购物合同纠纷”、“家政服务合同纠纷”。而有的诉讼案由则不然,其性质是主观权利——狭义的法律关系,既包括含有给付内容的请求权也包括形成权,如“占有物返还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也就是说,《案由规定》不加区分地将这两种不同意义层面上的事物混同。制定部门既称“案由依据当事人讼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又确立了这样的案由,不能不令人怀疑,在法律关系的认识中是否存在偏差。结果是在实务中,法院只有结合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以及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来判断。而且,即使法院最终明嘹当事人的纠纷目的,确定了某个案由,如果当事人又对原来的纠纷重新,后诉法院只能再次查看卷宗中所载的事实及诉讼请求,以确定当事人前诉中争执的对象。此间原因可能是所确定的案由过于宽泛,难以满足实务精确划定争执对象的范围的需要。

这里已多次提及纠纷的对象、争执的对象,实际上就是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诉讼标的。对于此概念及其实际意义,在此一并论述。

三、诉讼标的在实务中的潜在功能

诉讼标的之意义,是具体诉讼中当事人请求法院审判的对象。传统学说以诉讼标的判断是否重诉、既判力之客观范围、是否诉的变更、是否诉的合并。

大陆法系各国对于诉讼标的并未在法律中明定其概念及界限标准。历史上,早期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标的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Anspruch)并无区别,诉讼标的概念直接套用民法上的请求权概念;在德国1872年民诉法制定后初期,仅有给付之诉一种类型,确认、形成之诉较晚才出现,因此,请求权与诉讼标的并无区别。但自从确认之诉、形成之诉成为独立的诉讼类型后,民法上请求权概念已无法涵盖三种诉讼类型,如消极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即非民法上请求权,这是最初的实体法理论在法律保护形式(给付、确认、形成)中存在的困难。作为解决的办法,三种法律保护形式与诉讼标的本身被区别开,三种法律保护形式在状中被表达为具体的诉讼请求,而诉讼标的是具体的诉讼请求所基于的法律关系。在某个给付诉讼中,诉讼请求可以是“请求被告给付原告人民币3000元”,而诉讼标的是“因某交通事故发生的被告对原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它是具体的请求权。在确认诉讼中,诉讼请求可以是“请求确认原告对某土地的地役权”,诉讼标的是具体的租赁合同,它是广义的法律关系。应当得到澄清的是,确认诉讼只需要存在诉的利益即一般所称的确认利益即可,而《案由规定》仅有少数的确认诉讼的案由,使得众多确认诉讼没有案由可以适用,这也是案由规定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在形成诉讼中,诉讼请求可以是“请求法院判决某夫妻离婚”,诉讼标的是相应的形成权,这种形成权是必须以诉的方式行使的形成权。

传统学说认为,根据上述界定,以如下标准判断发生了重复:(1)前后两诉原被告同一或相反,相反指被告对原告提起了诉讼。(2)前后两诉诉讼标的同一。(3)后诉的诉讼请求与前诉同一、相反,或者两诉的诉讼请求可以相互代替。后诉的诉讼请求与前诉相反,只发生在确认诉讼。例如,原告就同一诉讼标的对被告提起积极确认诉讼,后诉被告对原告就同一诉讼标的提起消极确认诉讼。所谓“两诉的诉讼请求可以相互代替”,是指一诉的诉讼请求(法律保护形式)涵盖了另一诉的法律保护形式。前诉中当事人就一个诉讼标的提起给付之诉,后诉同一当事人间就该诉讼标的提起确认诉讼,就是被涵盖,所以发生重复;反之,前诉是确认诉讼,后诉同一当事人、诉讼标的、原因事实发生给付诉讼,则不发生重复,但由于缺乏诉的利益,法院同样应裁定驳回诉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确认诉讼的判决没有执行力,无法作为强制执行的根据,不如给付诉讼来得直接,因此确认诉讼的意义,被给付诉讼吸收。试举一例:甲对乙有合同履行请求权,以该权利对乙提起给付诉讼,而后乙即不得对甲提起确认该请求权不存在的消极确认诉讼。如乙提出这样的反诉,法院应裁定驳回诉讼。反之,如果甲对乙有合同履行请求权,乙先行提起确认该请求权不存在的消极确认诉讼,甲在该程序中对乙提起合同履行诉讼,则不是重复。但甲提起的给付诉讼,使得先提起的确认诉讼丧失大部分意义,也就是说缺乏确认利益,法院应驳回乙的消极确认之诉。

既判力客观范围原则上由诉讼标的确定,例外包括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抵销抗辩。这里的诉讼标的,原则上表现于即判决书中“判决如下……”的内容。有时法院作出的判决主文很简短,例如“判决被告给付原告损害赔偿金XX元”,从中很难看出诉讼标的,就必须结合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理由,来明确诉讼标的之具体内容。这时,并不能说判决理由有既判力,而是人们需要借助判决理由中的记载,来理解判决主文的内容,即法院对诉讼标的之回应。既判力原则上禁止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法律关系——无论是哪一层次含义上的法律关系——另行,但事后发生了新的事实,导致诉讼标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当事人可以另行或在执行程序中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所谓事后,是指前诉中言词辩论终结时。在这一时点后,当事人不得在与前诉标的相同的后诉中,再主张任何这一时点前发生的事实,以求得对其有利的判决。既判力的这种特性,称为“既判力的遮断效”。

另外,在诉讼审理的过程中,对于诉讼标的法律关系存在与否的证明与判断,构成法院和当事人的主要活动。诉讼标的法律关系存在与否的事实,一般按请求权基础规范认定;而诉讼标的法律关系的判断,又关系到请求权基础规范的确定,所以个案中诉讼标的之确定,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我国独树一帜地采用了案由制度,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诉讼标的之部分功能,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有些法院在判断是否发生重复、前诉既判力是否及于后诉的问题上,往往莫知所从;有些法院经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的规定,不当扩大前诉判决遮断的范围。归根结底,是我国未采用诉讼标的。

四、重构之思考

2008年《案由规定》翻新后,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相关负责人曾对“案由依据当事人讼争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确定”的做法的合理性作出说明。相关论点主要有:(1)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请求权体系;(2)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典大多是沿着民事法律关系展开的,以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性质作为案由的确定依据,符合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一个案件解决一个法律关系的做法。

对此,本文有以下几点不同看法:(1)诉讼标的也被称为“诉讼上请求权”(Prozessualer Anspruch),是诉讼法的概念,通常指原告向被告的权利主张,它与民法上的请求权意义不同。(2)“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请求权体系”的观点,有待商榷。因为现今的司法考试辅导教材有列出请求权体系,说明了这种司法技术的可行性,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另外,很多民法著作中也有这方面的介绍,颇具参考价值,所以有重构案由的必要。(3)“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法典大多是沿着民事法律关系展开”,恐怕正是具体的权利,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大陆法系的民法总论包括权利的主体、权利的客体、权利的内容、权利的变动、权利的行使这些内容。《案由规定》对广义与狭义的法律关系不加区分的规定,更使得其功能大打折扣。(4)今后我国如果制定出优良的民法典,广义的法律关系内部的狭义法律关系势必更为复杂精致,现行的主要以广义的法律关系划分的案由将难以应付这种变局。

给付诉讼的诉讼标的划定之基础——请求权规范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应该说已初具规模。而且,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在我国广为传播,诉讼标的运用于我国司法实务的理论基础也可以说存在了。因此,以诉讼标的理论为依据,调整案由制度,在当下有其可行性。兹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提出以下建议:

1.在对民事实体法进行分析之后,针对法条适用的不同情况(尤其是法条竞合),剔除冗余案由,纾缓案由交叉的问题。由于民事立法机关的特别考量,未充分虑及法条适用的统一及体系整合,造就很多无谓的法条竞合。既然已有的案由体系中存在上述重叠,那么宜删去“人格权纠纷”、“物权纠纷”、“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等项目下的侵害上述权益的纠纷案由,统一确定为相应的侵权责任案由即可。《案由规定》无须亦步亦趋实体法的更新,还应充分照顾实务的便利。

2.确认诉讼应可普遍地被提起,而不限于《案由规定》所明示的场合。目前众多确认诉讼无案由可适用,确认诉讼作为诉的一个基本类型如得到承认,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逐个罗列为数巨大的确认诉讼案由,现有的确认诉讼的案由也宜全部移除。立案机构在接受确认诉讼状时,应根据确认利益判断诉的合法性。另外,形成诉讼的种类本应限于法的规定,而现有法条语义模糊,有待澄清。如《合同法》第54条的因欺诈、重大误解“请求”法院撤销、变更合同,同法第114条“请求”法院酌增、酌减违约金,这两者到底是形成诉讼,还是只能在其他诉讼中附带向法院提及?在实体法中,类似模糊用语不止这两处,有必要对全套民事法制中的形成权详加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