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 A
1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诊断
1.1 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及涵义
从生态系统观点出发,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和可持续的,能够维持其组织机构、自给及对胁迫的恢复力;从人类需求考虑,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提供维持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所以,,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在生态学意义上是健康的,而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能维持人类群体的健康。
1.2 生态系统健康的类型
1.2.1 生态系统健康为一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十分完整合理,系统活力极强,外界压力小,无生态异常出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极其完善,系统极其稳定,处于可持续状态。
1.2.2 生态系统较健康为二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合理,系统活力较强,外界压力较小,无生态异常,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较完善,系统尚稳定,处于可持续状态。
1.2.3 生态系统亚健康为三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完整,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活力,外界压力较大,接近生态阈值,系统尚稳定,但敏感地带多,已有少量的生态异常出现,可发挥基本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尚可维持。
1.2.4 生态系统不健康为四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出现缺陷,系统活力较低,外界压力大,生态异常较多,生态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维持生态需要,生态系统已经退化。
1.2.5 生态系统患病为五级区
生态组织结构极不完整合理,自然植被被斑块破碎化严重,活力极低,出现大面积的生态异常区,生态系统已经恶化。
2生态恢复及其类型与相应的生态工程
2.1 生态恢复的含义
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提出以下三个定义:①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坏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动态过程;②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③生态恢复是帮助生态整合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的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
2.2 生态恢复的类型与相应的生态工程
2.2.1 生态预防和自然保护区
生态良好区域及重要生态功能区采取生态预防,要充分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建立自己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形式。
2.2.2 自然恢复与封育
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具有可持续性,就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生态自我恢复的能力。天然的生态系统已受到人为干扰影响,但其受害只要是不超负荷的,压力和干扰被解除后,就可以逐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对此区域,要重视自然封育,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天然恢复能力。因此,“自然恢复”就是依靠自然演替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
2.2.3 生态修复与补播、放流
如果生态系统的受害是超负荷的,在解除干扰或减轻干扰的情况下,只依靠自然过程并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这就必须采取人为的措施帮助恢复其组织机构和功能。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是施以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更新,如草场的补播改良;在更新能力缺乏的林地应用飞播补植一些树种;在沿海及江湖实施人工放流生物幼苗等。
2.2.4 生态重建与人工生态工程
生态恢复最本质的目的就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必要功能并达到系统自己能够维持的状态。当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机构和功能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依靠自然演替恢复或生态修复都不可能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时,对这样的区域就必须进行人工生态设计,实行生态重建。如对严重退化的草场,可以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草种,通过建设人工草场增加地面的植被覆盖,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良;在宜林荒山、荒坡、荒滩、则可营造人工林,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相应关系
3.1 生态系统健康采取生态预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应当充分利用和保护其抵抗力,采取生态预防的对策,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
3.2生态系统较健康采取自然恢复、实施封育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的状态,应当充分发挥、利用和保护其恢复力,采取自然恢复的对策,实施封育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应当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草原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应当采取草原封育的措施;荒漠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也应当采取封育的措施;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及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则应采取禁渔或季节性禁渔的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时也应采取相应的封育措施。
3.3生态系统亚健康状态采取生态修复,实施补播、放流等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当采取生态修复,实施补播、放流等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采取飞播造林措施;草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应采取补播、飞播牧草等措施;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则采取放流的措施。近年来我国在沿海和一些河流、湖泊都采取了放流措施。
3.4生态系统不健康或患病,采取生态重建方式
自然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或患病状态,其恢复力已很弱或没有,因此必须依靠人为的作用使生态系统重建,就是说要采取生态重建的对策,采取建设人工林、人工草场、人工湿地、人工绿洲等工程措施。
4结论
4.1 各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关系不尽相同
各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态恢复及工程的关系大同小异,又不尽相同。如荒漠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患病状态,不同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采取生态重建对策和建设人工林、人工草原的措施,而是采取自然恢复与封育的措施即可;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或患病的情况下也很难采取生态重建及建设人工生态系统的对策,而往往采取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的对策及休渔与放流的措施。
4.2生态监测与调查是基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关键
只有通过生态监测与调查才能获得大量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并对此进一步分析与评价,但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很多,若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势必难以取得可比性,难以决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方法,为将不同生态系统的状况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提供了可能。
4.3根据“诊断”,采取相应生态恢复对策及工程措施
根据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诊断”,对症施医,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对策及工程措施,是生态保护的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1]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2]沈文君,沈佐锐,王小艺。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评价方法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59~161
[3]宋轩,杜丽平,李树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7(4):375~379
[4]师尚礼。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浅评[J]。草业科学,2004,21(5):1~5
[5]杨京平,卢剑波。生态恢复工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彭少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中国基础科学,2001,(3):18~24
篇2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
0 前言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具有地理跨度大的特点,将会对沿线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植物难以正常生长、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而且对管道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有重大影响。针对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对天热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进行研究,根据其对环境的相关影响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促使项目施工中能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管道服务功能的同时保持管道周围环境质量可靠性。
1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要点分析
1.1 项目施工期的影响分析
结合当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概况,其施工期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有效利用方面的影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建设中包含着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等,占用着一定面积大小的土地。同时,由于这些占用土地是临时性的,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对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并未造成明显影响。但是,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站场及其它部分永久占用土地时,将对影响土地的有效利用,间接的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质量。
(2)土壤环境有效性方面的影响。结合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作业过程,可知其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各养分分布状况等会造成影响,各种废弃物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长输管道对土壤环境有效性的影响包括这些方面:项目管沟开挖施工中,会破坏既有的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耕作层性能可靠性,致使被破坏的土壤环境难以真正恢复;采用机械施工方式完成管道建设项目作业计划时,会改变既有土壤紧实度,从而使土壤通气透水性能下降,对项目周围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潜在威胁;受到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影响,会加剧土壤养分流失,致使土壤发育缓慢,改变了土壤中既有的物质运动变化规律,导致亚表层土难以形成良好的保水保肥性,给各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影响,降低了农作物产量。当项目施工中破坏各种地表植被时,将会改变地表建筑物对热量的吸收率与发射率,进而会影响管道周围环境,使其地表平衡状态逐渐被改变,影响着土壤环境良好性。
(3)林业生态系统运行及农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影响。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也会对影响林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性。其中,对林业生态系统方面的影响包括: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作业计划实施时,需要修建便道,并在某些区域开挖管沟,实际操作中破坏了既有林地;当项目施工导致部分林地无法恢复时,将会使其变为荒草地或其它用地,破坏了林业生态系统平衡性;当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破坏林地时,也会减少其生物数量,造成其生产力损失,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4)野生植物生长及野生动物活动方面影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野生植物生长方面的影响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等,会碾压、破坏野生植物,尤其是对植物根系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着野生植物的正常存活;项目施工对野生动物活动方面的影响白哭:站场建设、管线敷设等,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致使野生动物难以正常活动;在陆生生物影响生物,由于管道敷设是分段进行,实际造成的影响是暂时性的;若管道穿越河流,将会增加河流泥沙量,会降低鱼类存活率,影响其正常活动,孵化率下降明显。
(5)生态景观方面的影响。若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面积大,会影响植物生长,破坏植被,影响生态景观效果,致使建设用地在整个生态景观中所占据的比重上升;若既有的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会增加农田景观生态系统中的斑块数量,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也可能地质灾害,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1.2 项目运营期的影响分析
一般情况下,当天然气管道处于正常的运营状态时,不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但是,若天然气管道穿越林地段中出现各类事故时,将会引发火灾,给生态系统的带来平衡性带来了潜在威胁,导致管道附近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无形之中加大了天然气管道运营风险。天然气管道破裂事故后果分析如图1所示。
2 减少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措施
(1)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中应尽量避开敏感区,减少穿越林地长长度,对生态脆弱区进行重点考虑,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案合理设置管道走向,并开展相关的论证活动;、对项目永久占地及站场面积进行严格把控;投入使用后的管道应重视林地段巡视,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
(2)运用合理的减缓措施。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时,应减少林地占用面积,合理设置防火距离,缩短新建便道长度,加强施工场地范围控制,注重植被恢复措施运用等;保o农业生态系统时,应减少耕地占用面积,注重分层开挖方式在熟化土壤中的合理运用,保持施工作业高效性,确保表层土保水保肥性不受影响;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时,应考虑动物生存环境及植被生长环境状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确保其生存环境不受影响。
(3)制定切实有效的植被恢复措施,用人工修复及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减少管道施工永久性占地面积,加快植物恢复速度。
(4)制定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机制,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林业部门及环保部门的职能作用,增强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5)制定科学的防腐方案,优化管道敷设设计,选择性能可靠的管道材料,加大管道安全使用想宣传力度,促使天然气管道使用中风险防范工作水平得以提升,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率。
篇3
【英文摘要】The wet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s aims at the ecology protection the system compound method utilization, is a realization wet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ic way.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our country wetland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cosystem management survey. Then analyzed the legal matter which in the present wetland management process exists, that proposes the solution wetland protec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学
【英文关键词】wet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ecology
【正文】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2008年7月,环境保护部制定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湿地生态系统以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等多项重要职能,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一、湿地及生态系统管理概述
(一)湿地的概念及功能
1、湿地的概念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1994年,《中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会议将湿地定义为“处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一般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并且具有以下特征:①至少周期性的以水生、湿生植物为植物的优势种;②底层土主要是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地被淹没4个月以上”。
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具体到其发育史上,湿地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又演变成它种生态系统。
2、湿地的主要功能
(1)调蓄水源、净化水源。湿地地区多地势低洼、地域广阔、且与河湖相通,盛水季节可承纳上游或周边来水,蓄洪排涝;枯水季节可向下游或周边地区提供抗旱补给水源;平衡湿地与周边地区地表和地下的水量。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当湿地水体中被泄入有毒有害的工业、农业或生活废物、污水时,湿地生物对此有较强的过滤作用,使流出湿地的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2)保存物种、野生动物栖息。湿地环境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生长的特殊生境,使这些物种能够在不受人为干扰的天然环境中,不改变其基因性状地正常繁延、生存。天然湿地是较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一块净土,这里不但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优良场所,而且也是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越冬、觅食、繁殖的场所。目前,世界上许多珍奇鸟类均生活在湿地环境中。
(3)调节气候。湿地水面、土壤和植被的存在,形成了湿地特有的局地小气候。湿地的存在了空气湿度,缩小了湿差,降低了大气的含尘量,可使气候变得湿和、清爽。
(4)水产品养殖。无论是沿海湿地还是内陆湿地,由于入海入湖河流还夹带来大量营养物质,给鱼虾贝等水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因此湿地也就成了水产品养殖的优良场所。
(二)我国湿地的分布情况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其总面积达6 584万hm ?,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 594万hm ?,包括沼泽地约1 197万hm ?,天然湖泊约9l万hm ?,潮间带滩涂约217万hm ?,浅海水域270万hm ?;人工湿地约4 000万hm ?,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hm ? ,稻田约3 800万hm ? 。根据植被和地区差异,我国湿地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东北湿地,华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秦岭以南山地丘陵湿地,蒙新干旱和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有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有300多处。
(三)湿地存在的问题
1、湿地面积日渐萎缩。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天然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小,大量天然湿地转变成农用耕地或城市建设用地,削弱了湿地调蓄和缓冲功能,严重助长了洪水泛滥。
2、湿地污染日益加剧。污染使湿地水质变坏、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将会随着污染的加剧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或灭绝,种群的延续将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湿地污染主要由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气开发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原因所致,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油区及东部人口密集区的库塘湿地表现得最为明显。
3、人为破坏湿地自然生境。在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被人为改变,使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被破坏。湿地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不仅要淹没数以万计的农田,而且使江河的天然生态系统被打破,导致某些生物丧失其生存场所,濒临灭绝。
4、湿地管理体制混乱。由于国家尚无对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总体规划,湿地的保护管理、恢复改造、开发利用和执法监督等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许多部门之间的矛盾,出现问题也难以协调和解决,严重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5、湿地保护投入不足。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湿地调查、建设保护区及示范区、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能力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由于全国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保护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建国以来,我国湿地保护总投入不足2亿元,目前平均每公顷湿地投入不足5元,地方级湿地保护根本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严重地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生态系统管理概述
1、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生态系统管理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这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问在时问、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1)综合性。从管理主体角度看,实行跨部门、跨区域、多元管理主体相互协调配合的联合管理方式;从管理方法与手段来看,注重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因素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整机制上,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社会相结合的调整机制。
(2)区域性。生态系统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从生态系统的这一特性出发,按照结构和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性管理也是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宗旨的。在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生态系统的区域特性,考虑个体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独特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条件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管理。
(3)灵活性。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适应性管理方式。尽管该方法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但也承认各生态系统的个体差异性。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导致生态系统具体形态的多样化,因此,管理计划和方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管理策略能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我国湿地管理法律现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4年制定,1996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制定,2002年修正)等多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3)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多部行政法规,《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以及《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7)、《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02)和《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3)等部门规章、地方规章构成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湿地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2004年国务院批准并颁布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这是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个里程碑。《规划》规定:到2030年,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要达到713处,国际重要湿地要达到80处,90% 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湿地恢复工程140万hm ?,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建设体系。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实现《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规定的目标并不容易,应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多方面着手,把湿地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
(一)坚持遵循的原则
1、和谐与平衡原则。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是维持湿地资源与维持依赖于湿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一种平衡,即要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利用的需求相平衡。此外还需要平衡那些来自不同利益集团需求的冲突,也要权衡那些人类和其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适宜关系的各种供选择的方法。生态的可持续性是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前提,生态系统管理只有在人类的福利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提倡公众参与及合作决策,平衡各方利益是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全面规划、合理利用原则。人们在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预留一些空间,使之永远为人类所利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不仅日益显著,而且已对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负载能力,使之不致恶化。
3、污染、破坏者负担原则。主要是追究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肇事者的责任,即谁破坏了,污染了湿地,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不能让破坏了湿地资源或者损害了湿地环境的人不受到任何不利的后果。
4、国家干预原则。是指国家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贯彻和实施,利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措施对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目的。包括行政、经济、法律方面。各种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上升为湿地资源保护法的高度上,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从而干预和管理就成为法律。为此,国家客观调控原则便成为了一项湿地立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二)改进管理方法
1、跨部门管理的方法。通过跨部门管理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是整合生态系统保护和系统内自然资源利用的必然要求。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以实现保护管理的政令畅通和良性互动,如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部门协管制度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包含水、草场、林木、农田、各种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根据对湿地主管部门职责的规定,各级林业部门有权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管执法,水利、草原、农业、环保等部门对湿地生态系统内相关生态要素也有管理职权。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就要建立由林业部门统一协调、各主管机关共同管理的机制。
2、跨行政区域管理的方法。通过跨行政区域管理来保护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元性的要求,也是整合生态系统保护和区域综合管理的体现。要根据政治体制、区域政府行政能力、文化历史背景、资源习惯利用方式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做循序渐进的机制安排,包括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和政策的安排,上一级行政首长领导下的协调机构安排,以及区域政府之问长期或短期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安排。
3、科学研究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也为生态系统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方法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管理活动,其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与自然生态规律的协调一致。清洁生产、功能区划等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则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制度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4、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侧重公众参与的方法。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相结合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资源管理方式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管理活动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公众参与的方式是社会法部门兴起与社会调整机制变革的重要产物,对于克服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缺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在现代生态系统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是现代民主与法制的重要体现,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
(三)健全法律体系
在整个法律体系层面上,借鉴有关先进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配套完善的经验,对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配套拓展。行政法方面,制定全国湿地保护条例和各地方湿地保护条例,要改造与完善一个当前的生态管理行政系统以适应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需要,强化行政机构的环境管理职权和责任,强化环境行政行为合法化的司法审查。通过对各个法律部门的调整,最终形成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为补充的完备法律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改变环境保护法力不从心的局面,保证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小钢 《湿地保护立法历史评估、现状分析和发展预测》
2.焦盛荣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
3.可华明 《我国的湿地》 地理教学,2002(1):6—7
4.印红 《对我国湿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湿地科学,2003(1):68—72
5.陈洁 《典型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 世界农业,2007(5)
6.林群、张守攻、江泽平、雷静品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世界林业研究,2007(4):3—8
7.王凤远 《对建立我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9):95—96
8.蔡守秋 《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3)
篇4
内容摘要: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青海省,其生态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生态法理念滞后、生态保护地方立法不完备等问题,法律运行中也存在许多缺陷。基于此,本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树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完善地方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并对现行政策进行有效整合,以推进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的相关建设。
关键词:青海省 生态系统 综合管理法律 政策
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法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主流意识仍支配人们行为。尽管从理论上政策上都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观念的转变比政策和行为的转变难度更大。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工程,生态法理念并没有深入到立法部门、执法部门的公务人员意识中。第二,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没有形成。青海省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区域生态系统保护理念为指导。如果没有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理念,依然沿用传统生态系统各要素保护的模式,则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必将事倍功半。尽管在政府的文件中生态立省、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观念不断强化并被广泛宣传,但这种宣传和强化仅仅是停留在对青海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上面,对具体涉及到需要借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问题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理念并没有被重视,青海省生态保护立法和执法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缘由于此。
(二)青海生态保护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青海省省级及以下地方权力机关、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将近200件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地方立法水平不高。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立法尽管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立法质量上普遍存在水平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青海省地方立法文本与相对应的上级立法文本进行对比,发现青海省地方立法缺乏适合地方特殊性的制度创新,在许多文本中主要是对上一级机构的法律文本简单删改。第二,地方立法缺乏系统性。青海省生态系统保护地方立法,基本上针对上级机构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细化,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之间缺乏系统性,相互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体系不完整,地方立法体系显得零散。第三,地方立法操作性不强。地方立法是弥补国家法律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特殊性的缺陷,但青海生态保护地方立法,没有很好的处理维护国家法律统一与结合地方实际之间的关系,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地方立法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立法中的实际操作问题。第四,地方立法未能充分体现生态保护的区域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综合管理性。生态系统保护是一项综合系统管理的工程,青海省必须按照区域生态的特点来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但青海省生态系统基本上按照部门分离保护的现状制定法律,没有打破现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第五,地方立法没有突破第一代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止和治理的理念和模式,没有将立法的重点从传统的环境保护法模式转变到生态系统保护法模式。但目前青海省生效的很多地方立法文本仍然是前几年制定的环境保护的配套法规和规章,依然将环境保护法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止作为中心,在生态保护方面处于被动局面。
(三)青海省生态保护法律实施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生态保护法的遵守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即大多数普通民众遵守生态保护法并不是因为知道法律规定而遵守法律,而是处于传统习惯和道德。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对生态保护法律遵守较好的往往是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也不清楚国家和本地政府对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其遵守法律仅仅是基于习惯、道德或者,而违法者往往是了解法律规定的。
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存在执法不严、部门相互配合不力、执法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调研中发现一些行政机关在生态保护行政执法中存在执法不严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应当严格查处的生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处罚不到位,致使违法者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导致一般群众并不认为该类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群起效之;行政执法涉及利益问题时许多部门争,而无利益的相互推诿。同时,由于青海省生态保护涉及面积广阔,行政执法事项多,而执法人员相对较少,执法经费缺乏,行政执法机关物质保障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青海省生态保护法律监督不力,缺乏法律监督体系。由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法律监督方面尚无针对生态保护方面的具体规定,生态保护表面上关乎各个部门,但实际上这些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法律监督体系不完善或者不能适应生态保护需要的情况下,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
青海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生态法理念教育
第一,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入、综合发展,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发展是建立在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对进一步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现有管理体制为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是:统一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生态系统管理的统一协调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生态系统内具体生态要素的管理工作。这种统分结合的管理制度尽管存在协调性差、部门利益严重等弊端,但却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安排具有某种天然的耦合性。第三,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性要求是确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社会基础。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只注重对生态系统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而很难维持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则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环境区域的特殊性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维护生态系统。第四,生态系统保护中借鉴先进经验勇于创新的理念。自2002年10月GEFOP12在我国启动以后,从学习、调研到项目试点区域的选定,再到战略与计划行动的制定,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等配套措施的日趋完善,都证明了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广泛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适应性。
(二)完善地方立法
青海省生态保护地方立法要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为方向。从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保护的成功经验看,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未来发展方向,国外已经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迂回道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步其后尘,当前环境污染一系列问题均与传统立法模式有直接关系,在生态保护中单靠资源保护行不通,靠环境污染治理也是不适当的,只有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才可能做到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实现。青海省生态保护地方立法要按照区域生态系统制定法规规章。笔者建议将青海省生态系统按照自然属性,将全省国土按照草原生态系统、资源矿区生态系统和农业区生态系统划分,按照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差异来规定保护的重点和方式。
打破部门分割、生态系统要素分割的立法框架。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立法基本上采取分割生态系统要素的立法模式,但生态本身是一个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各要素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系统内一个或者两个要素的变化会给整个系统造成影响。为了切实做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青海省地方立法应该打破目前以生态要素为立法框架的模式,将某一区域的生态作为整体来对待。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提升地方立法的级别,解决行政区域与生态系统区域无法吻合的问题。目前青海省,自治州、县、自治县制定的规章或者自治条例,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其效力在该行政区域适用。由于生态系统区域与行政区划之间并不必然重合,如果一味按照行政区划而制定制度,必然会遇到制度与自然无法配套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自然系统的客观要求提升地方立法的级别。笔者认为还可以考虑由某自然系统涉及的地方之间开展联合立法,或者由相关地方之间对同一法规或规章由各自的立法机构分别通过,这样既可以降低立法成本,符合现行立法体系要求,也可以做到同一生态系统中法律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
(三)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实施
第一,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宣传和普及。青海省大多数民众,从朴素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中就具有生态保护的天然观念,尽管可能不清楚法律规定保护水源,制裁水源污染,但朴素意识观念与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理念是同一的,必须加强对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普及,调动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积极性。第二,以奖罚分明来引导群众对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自觉遵守,让人民群众成为法律执行的监督者。生态系统保护法律遵守不尽人意,是因为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利益受害者,现行诉讼制度缺乏完善的环境破坏行为广泛的诉权主体。必须对那些举报破坏生态系统乃至向国家公权力机关主张的行为予以奖励。相反对那些违反法律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惩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护法律落到实处。第三,生态系统保护综合执法。现行法律按照生态要素分开管理、各自执法,这种现状与生态系统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不相适应。为了弥补这种体制性缺陷,生态系统保护行政执法中的部门联动或综合执法尤为重要,在项目审批和违法行为查处过程中,从综合管理的角度审查相关单位的行为是否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其效果必将远远好于现行体制。第四,法律监督方面。尽管我国现行体制中法律监督部门很多,但实际发挥效用渠道并不多,因此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的监督除党委、人大、行政监察等部门外,必须强化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应该在省内权威媒体中专门设立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监督的栏目或渠道,设立生态系统保护法律监督专线等方式,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到对生态破坏违法行为的监督之中。
(四)生态系统保护配套政策
第一,将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律意识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青海省的生态建设永远会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生态立省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协调,因此,必须将生态知识和生态法律意识的培养纳入干部在职教育之中。第二,将生态保护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生态系统保护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此应当将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之中,只有在全体干部中树立起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工作职责,才有可能将生态立省战略落到实处。第三,将生态系统保护纳入经济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要件。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中更多的是关注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的角度,属于被动性管制。作为主要生态功能区域青海来说,建设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审批中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和保护,必须要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第四,对现有生态保护政策按照生态系统管理要求进行整合。目前青海省的政策不能很好适应生态立省的需要,许多政策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出适合新形势需要的政策。第五,借体制改革契机综合生态保护管理体制。青海省有必要借行政体制改革契机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对行政机构权限划分进行变动,将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各要素部门中相关权力进行合并,整合为专门的生态系统保护部门,以此解决各相关部门在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将生态立省的职责完全放到整合后的生态系统综合保护部门。
参考文献:
1.杨树明.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赵绘宇.生态系统管理法律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作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学清.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是近几年才发展兴起的一种理念,他与生态学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并且在当前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也制造了大量的垃圾,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能源,同时也能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可见森林生态系统对人来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也将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趋势,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趋势;可持续发展
引言: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最早开始于林业资源的管理,是从上世纪初开始兴起,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一种管理。尤其是工业大力发展时期,人们为了获取森林资源,保障工业生产对资源的需要,大面积的开采森林资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森林生态资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提出了森林生态经营理念,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都开始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法规制度,人们也深刻地意识到了森林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现如今,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已经成为各国所重视的重要管理内容。
1.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概述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人服务为原则,用开放性的方法来实现森林资源的经营发展,森林资源不仅是有机生物体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非生物体的保障,森林生态环境不仅是是资源的管理,也是生态环境的管理,虽然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还没有形一套统一的、明确的、公认的管理概念,但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可以按照森林树木的年龄、动植物种类、层次结构、林木的生长、更新来划分管理等级,笔者认为,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对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木资源病虫害的防治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必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趋势与发展策略
2.1加强政策性保障
首先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经营的法规制度,从法律方面给予更多的保障,另外也应该给予地方政府一些特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现状出台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重视起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构建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协调关系,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手段,保障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2加强资金费用保障
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普通的民间组织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这就需要国家在此项工程中加强投入力度。国家应该尽快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主体,民间投资为辅助,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渠道,国家应该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的资金纳入到常规财政支出中,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和林业资源部门应该紧密合作,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作为日常的重要工作内容,多宣传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好处,争取获得很多民间资金的支持,落实好国家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同时也要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机制。最后要加强金融支持,减轻林业税费负担。
2.3实施、监测和建立自适应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绝不是国家的事情,也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他应该作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国民工程,因此,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林业资源管理部门为主体,其他如财政部、监管部、执法部门等应该积极配合林业部门的有关政策或措施,各部门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共识,加强相互理解和支持,另外,各部门之间应该多沟通和交流,尽快建立一个监测项目和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保障各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也能做到相互监督,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其次在此基础上,也能进一步引进和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开发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也能促进大家积极性的提高,加强和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从而有效的实现对森林系统的经营管理。
3.现有问题与展望
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理念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法规制度,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在理论和方法上还不成熟,因此这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法规和制度并不健全,我国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健全的法规制度,以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一些研究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对一些非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比较落后。另外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高,缺乏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投入。森林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要重新认识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今后,我国应该尽快落实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经济角度和生态角度来考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状,探索建立能够综合各学科知识、协调各方利益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实施组织或机构等。通过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遏制病虫害的发生,防止地力退化,维持其长期生产力,创造出健康、稳定、能满足人类对森林产品和服务需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结语:
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要尽快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这就需要国家作为主体,尽快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投入更加集约的知识技术和设备,加强对信息的采集,从体制、法规、资金、技术和政策上入手,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作者:赵世来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
参考文献
[1]孙晓峰,郭蕾.浅谈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30.
[2]龙百余,刘敏,尹红艳,等.攸县黄丰桥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013,36(2):97-98.
篇6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1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过度砍伐天然森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天然森林资源进行过度开采砍伐,从而导致天然森林资源的流失,严重地损坏天然森林以及原有的森林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森林生物链的破坏,致使森林生态危机并使森林病虫害严重扩散。
1.2森林病虫害的急剧增多
经过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在2014年国内森林林业的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和扩大,侵害面积范围已经达到148万hm2。并且病虫害发生覆盖的面积比外来有害生物的覆盖面积大10%,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病害虫带来的影响极大,造成的损失已经在总量的30%以上。
1.3森林防虫害农药使用不当
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病虫害的侵入之后,人们采用化学农药进行整理,但是随着病虫害生物的不断增多,抗药性也不断增强,病虫害由于长时间接触化学农药,已经具备一定的抗药性能,而且在治理害虫的过程中还可能杀害害虫天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除此之外,对于病害虫的防治手段仍有待提高,不符合森林系统治理的标准要求,从而导致治理效果较低。
1.4天然森林的面积减少
森林林业的不断发展,人工森林种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而人工森林主要是较为单一种类和结构的森林,容易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所以,当森林出现病虫生物时,就有可能破坏森林生态。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提升重视,加强管理
第一,提升对森林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建设森林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森林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森林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森林林业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当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治理,进一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二,提高对森林危害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的认知。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提升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管理,降低森林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森林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以现代化的眼光看待森林林业的建设发展。为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疗,打造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进而保证森林资源的良好质量。第四,以国家生态安全和国际名誉看待森林林业的建设发展。为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提高国际名誉,应当提高对森林病虫害危害的认识,履行义务,做好国际贸易,降低经济损失,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设。
2.2加强病虫害的预防,提高治理手段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可以通过采取预防的方法和综合治理进行防治,落实到预防和治理森林建设的各个部分,并且对于林业工程建设以及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建设人工森林时,应当增加人工林的种类以及混合种植范围。在进行林木采伐时,应合理砍伐,让人工林和天然林能够有效的结合,并且通过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数量以及危害。
2.3提高对病虫害的检查,增强病虫害的预防管理
应按照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森林病虫害做全面的检测,了解病虫害的来源以及实际状况,根据森林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气候对病虫害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病虫害产生的规律以及特征,增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4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为提高森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第一,增强对森林的管理,加强对森林植被的检查,尤其需要加强对缺乏检查的地方进行检查。加强对城镇森林植被以及贸易市场的检验。第二,禁止在不良疫区调运植物或者森林其他产品。
篇7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目的。以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为例,除了要重视各种植被与水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之外,还应在方案中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并综合利用各种工程、生物措施,使方案能够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保护措施上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决不能照搬所谓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应该在消化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措施方案。
修复模式长期化的原则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慢慢的恢复以前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将生态系统保护的观念贯彻到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当中去,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全面设计生态修复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各个关节,并能长期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干旱地区生态破坏形式的认识,认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工矿园区生态修复模式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而目前正处于各种工矿园区的开发建设,由于气候干旱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如此,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受到开发形式、粗放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矿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应该采取工矿生态修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地貌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一般要求,重点做好工矿区水土保持和保水护土工作。这些措施既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果,又可以恢复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创造条件。目前,工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矿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表土转换、土壤改良等措施。(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先锋种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等等,主要是合理配置工矿区的固氮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修复技术,这种生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从中找到最适合工矿区生态修复需要的措施。
篇8
一、生态系统功能
1.专家把湿地誉为“地球之肾”,其理由是湿地具有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作用。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湿地因为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肾”。
2.说湿地是“生物超市”、“物种基因库”的原因是湿地保护了生物和遗传多样性。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许多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据初步统计,全国湿地中有高等植物2276 种,野生动物2000多种,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全国已知鸟类总数的1/3,湿地鱼类1040种,占全国已知鱼类的1/3。沼泽中还有许多珍稀、濒危的动物和植物(国家林业局,2001)。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价值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如以湿地植物密度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则湿地植物密度为0.0056种/km2,是我国植物密度0.0028种/km2的2倍(吕宪国等,2004)。
3.湿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库”,就是因为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植被还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湿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多水。一部分水积存在湿地地表,还有大量的水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的泥炭层和草根层中,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之为“天然蓄水池”或“生物蓄水库”。
沼泽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土壤中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达72%~93%,饱和持水量达 500~10000g/kg,甚至更高,每公顷沼泽湿地可蓄存2000~15000m3水量。
湖泊、沼泽湿地能够暂时蓄纳洪水,尔后缓慢泄出,从而减轻洪水威胁。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与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有直接水文联系,当湿地水位低于周围陆地潜水面时,就会产生地下水入流,如果湿地的水位高于周围潜水面,地下水就会流出
湿地。
4.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为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逐水而居,依赖湿地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即使是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人类仍然离不开湿地。湿地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工业原料、药材、燃料等多种产品,还能够提供旅游、航运等服务。湿地还为无数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艺术素材,湿地也是许多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圣地。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集聚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以来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地区,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使其成为生态旅游和疗养的胜地。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
二、湿地资源现状
湿地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湿地生态系统的资源现状又是如何呢?客观地说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现状也是如此,自治区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42450.48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列全国湿地资源第三位。在全区四大湿地类型中,河流湿地面积46.37万公顷,湖泊湿地面积56.62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484.89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13.18万公顷。
据现有资料分析,目前已有147.6万公顷湿地纳入湿地保护体系,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6%,部分重点湿地实施了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补助项目。但是,全区湿地也面临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严重,湿地受到污染、过度捕捞、围垦以及基建占用威胁程度加大等严峻形势。
三、 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
湿地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当务之急的是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湿地保护是一项涉及范围很广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搞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广泛宣传湿地的生态功能与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共同促进自治区湿地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湿地的保护性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生态系统工程,应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治区湿地功能类型,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把经济活动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之间联系起来。同时,还应把治理、保护和利用紧密结合起来,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法制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切实维护好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湿地恢复与重建
由于湿地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致使许多湿地生态系统丧失其固有的结构与功能。因此,要根据不同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采取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综合措施,如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清淤扩湿和控制污染等措施,减缓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退化,尽可能地恢复与重建已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湿地重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建立湿地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
2.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植被可以防止雨水对土壤冲刷和侵蚀,植物根系可直接固结土壤、盘结泥沙、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流、湖泊、水库不致淤塞,减缓洪水泛滥。此外,植被对湖泊的演变、沼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水土保持、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的关键措施。根据自治区各地不同的生态条件按照生态与经济相结和的原则,规划防护、水源涵养、用材、经济、薪炭等不同乔灌林种,以植树造林、飞播造林与封山(沙)育林(草)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根据自治区东西部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分别进行荒漠化草原、典型草原等类型的草场改良,建立以林牧结合、农牧结合为主的立体林业和立体农业。
3.改造栖息地
由于许多湿地生物物种的生境遭到破坏,其生境破碎化和岛屿化现象较为严重,应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改造工程,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野生生物的生存、繁衍条件。着力打造空气清新、水质优美、可供多种生物栖息的优良生态环境,改善湿地现有容貌,提升湿地品质,增强湿地内涵。如控制水库圈养面积, 保护水草资源;建立水禽水草保护区, 确保珍稀水禽安全越冬等。
4.防治污染
湿地的水污染较为严重,对湿地环境构成较大威胁。因此,一方面要采取预防措施,完善环境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坚决实行关闭、合并、停产、转型、搬迁。如乌梁素海遭受农灌退水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是形成乌梁素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日积月累,乌梁素海自然环境不堪重负的历史再不能重演;再如腾格里沙漠聚集着众多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不断的向沙漠排污、处理污水,导致污水池里充满了乌黑的化学废水,到处充满着刺鼻的气味。必须下大力气来化解这些环境问题和污染隐患;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加大对重点污染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已查实的污染问题,必须要采取强硬措施和手段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一些污染问题严重、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件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机制,随时掌握动态,调整措施,切实做好水土流失治理的宏观控制工作。建立“测水灌溉”制度,对流域内要严格禁止排放有毒有害有机物和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必须保护灌溉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在农业用水季节,实行“灌时监测、测水用水”的制度,使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水不得灌溉农田,以保护耕地质量。
另一方面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对已受到污染的湿地,实施综合治理。许多水生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重金属,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如芦苇已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通过技术革新、种植业调整,改变依靠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来增加农业收入的状况,以减轻农业水源对湿地的污染。
5.加快湿地保护区建设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资源的最有效途径,要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根据自治区湿地资源状况,尽快分区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对其中面积较大、物种较为丰富的湿地要抓紧划建国家级、自治区和盟市级湿地保护区。对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应提高保护水平,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和争取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除此而外,还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自治区已有很多地方在兴建湿地公园,为湿地的动植物重建湿地生境。由于可以从旅游活动中获益,湿地公园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保护城市及其周边湿地的积极性。
6.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政策和法制体系是有效保护湿地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建立行之有效的湿地管理的经济政策体系对保护自治区湿地和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湿地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建立湿地保护区和合理利用示范试验区,使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以及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完善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和管理机制;使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备完善的保护和管理设施,有效保护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
通过调查、评价和专家论证,科学评估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确定每类湿地可承受的最大开发利用限度,确定可优先利用的重要经济类型的湿地资源、划定利用类别、确定湿地合理利用开发强度及方法,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相应规划;试行天然湿地资源开发许可制度。
选择不同类型湿地,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利用示范区建设,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优化模式的试验示范,提供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优化利用模式、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不同生态类型的湿地合理利用提供可资借鉴、推广的示范模式。
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广泛开展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与交流。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前言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不断涌现,生态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想顺应这一形势的要求,有效保护生态,必须对生态破坏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而生态环境监测是全面掌握生态状况的唯一途径,其体系的建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生态环境监测简称生态监测,国内的学者提出,生态环境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1]。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的组成部分。建设其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生态监测网络,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2.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固原市,建立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系统,是科学的改善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固原市生态环境遭受过重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加剧了贫困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地压力,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宁夏南部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2.2研究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
固原市水资源十分紧缺。据统计,固原市特大旱灾百年来急剧上升,从19世纪末16年1次上升到20世纪10年1次,由过去3年l小旱,变为3年1中旱,小旱年年有,不少河流基本干涸,地下水不断减少。缺水给固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为此固原市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对水的利用,农业采用集雨、集水、打井、打窖、修水库、百井扶贫等生命工程;林业在整地环节上采取“漏斗式”、“88542”方式整地等[2]。这些都是一些应急措施,从根本上还是缓解不了旱情,因此,只有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作技术支撑,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提高境内水源保护林工程技术水平。
2.3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
固原市境内有国家级六盘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云雾山长芒草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火石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形成了森林野生动植物、草原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地震遗迹、湿地类型较全面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格局。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宁夏水资源最丰富和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云雾山属干草原类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土高原长芒草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典型地段。因此,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大六盘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切实保护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应与国内国际生态监测工作发展衔接[3]。固原市位于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地区和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其生态环境好坏也影响着邻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其在保护过程中要依据生态经济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果生态环境建设只求改良当地生态环境而忽略周边地区的环境,那么这一区域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有足够、长期、连续、准确、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做支撑,因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4科学建立绿色GDP核算及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目前,环境质量指标已列入各地政府考核,通过对当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长期定位研究,深入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和动态变化趋势,可以确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类森林的量与质的阈值,有效监控环境生态工程的实施。评价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工程。通过量化评估,为建立绿色GDP核算、生态经济科学补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生态建设工程等的投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5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多数回族主要聚居在固原市。固原市的回族人口比例48%,有的县已超过70%。近20年,固原市发生严重旱灾7次,平均3年一遇。山大沟深,靠“天”吃饭,“十年九旱、春夏连旱、靠天吃饭”是这里的基本特征。就是在这样的恶劣自然条件下还生存着180万人口。虽然固原市实施的扶贫开发工程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这一地区在灾年的返贫率特别高,扶贫难度很大,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因而固原市不能与宁夏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形成了很大的区域发展差距。
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数据,科学合理的指导实施固原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和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
三、结论
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研究该地区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必然手段,对于开展山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人工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空间垂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也是对我国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普遍的支持作用和示范意义。因此,建设固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王文杰,等.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12(4):3-5.
[2]刘平,曹文洪.彭阳县南山生态经济流域治理模式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10):3-4.
篇10
【关键词】深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整。一直以来,人们均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不完整,外加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奖惩与鼓励机制,这大大增加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四、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从长远角度出发规划生态建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分析,循序渐进。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在现有林区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依据生态系统的实际类型合理划分、科学布局。对于国家珍贵、稀少的动植物,应加强保护。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有效考量[3]。
(二)加强宣传。宣传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加强宣传,不仅能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印发宣传手册,也可以组织观看环保视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唯一的,也是共同的生存环境,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作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将相关投资列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提高关注度,优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经济资源是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防火等各种活动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应全面管理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金,并编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补偿规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另外,制定科学的优惠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长期贡献于荒山开发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其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重视度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注重管理。行政管理是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注重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我们应制定具体、规范的管理职责,明确自身职责,实施逐步管理。在生态系统中,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保护情况,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表现积极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严肃惩处表现消极或者犯错误的人员,如若违反法律,应对其实施法律制裁,借助法律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全面落实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快速恢复生态系统。
(五)全面种植阔叶树。现阶段,人工生态林种植、砍伐以及修复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全面种植阔叶树,且完成种植工作后,禁止采伐,这是因为阔叶林不仅具有抗风固沙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蓄水功能,绿化配置较为合理,大大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另外,种植阔叶树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特定的年限后会将其划给集体。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应为子孙后创造一个不存在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森林绿化着手,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妥善处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
参考文献
[1]伊学清.森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