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6 18:0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科技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科技市场前景

篇1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耦合:金融参与科技的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所引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快地财富化给金融带来更丰厚的回报。科技金融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导致两者的耦合受限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应当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金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政策含义

一、科技金融:科技与金融的耦合

中文“科技金融”一词最早出现于1993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通过后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关于其定义与内涵,存在多种不一致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侧重于金融方面,是指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而提供的金融活动(主要是融资),比如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2009)定义“科技金融”为“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向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种侧重于科技活动。例如房汉廷(2010)就认为科技金融的主要活动是科技活动,科技金融只是科技工作的深化。第三种认为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这是多数人的观点。

也有学者将科技金融的本质定义为多个子项:(1)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2)是一种技术一经济范式,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3)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4)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

本文认为,将“科技金融”定义为“科技”与“金融”的耦合(不仅仅是结合)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耦合意味着两者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同时具有相互补充的特质:技术创新导致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引致了追逐高额回报的风险资本投资于新技术,从而出现技术创新与金融的耦合,最终导致两者的几何级数的增长,即是说,要让金融参与科技的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同时也让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快地财富化给金融带来更丰厚的回报。但是在科技与金融的耦合中,却存在一种破坏的因素――信息不对称问题,即科技活动者与金融获得者之间(由于信息的获取渠道等原因导致)获得信息量的差异。

二、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金融的价值在于资产的跨时空配置。跨时空本身就意味着信息的不对称,因此,金融的产生具有应对资产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势,比如,作为主要间接融资渠道的银行就比存款者具有甄别优质借贷者的专业优势。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经济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1970)、斯宾塞(M.Spence,1973)和斯蒂格利茨(J.Stiglitz,1976),他们都在2001年因为对信息问题的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言之,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劣质的物品会将优质物品驱逐出市场,从而导致市场的物品质量越来越差,市场萎缩直至消失(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2)为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物品的供给者可以采取向需求者发射“信号”以证明自已的物品是优质的(比如学生取得名牌大学的文凭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强);(3)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为应对这两种问题,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保险合同”来使交易对手志愿说出其真实想法(或真实状况),即所谓的激励相容机制(又称说实话机制)。

现在我们转向分析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科技和金融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其语言的建构存在重大差别,科技的表达有科技的专业术语,金融也具有专业术语,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其次,科技创新与金融活动的特点极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是服从降序排序的,而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也是服从降序排序的。这就意味着越靠前期的科技创新活动越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资本相应的风险厌恶程度也越高,而越靠后端的科技创新活动,市场成功几率越高,金融资本的厌恶程度也越低。同时,科技创新的收益是服从先升后降的规律,而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收益则服从降序排列,即越靠创新活动后端,金融资本的回报率越低。风险与收益匹配模式的差异容易导致两者的耦合程度会受到限制,严重的话,可能会使得科技金融萎缩甚至消失。因此,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可能无法解决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存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现象,这为政府的政策安排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金融与科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形态会有所不同:(1)在基础性科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公共适用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过程中,投入者与受益者不存在严格对应的关系,而且可预见利润较少,科技金融难于解决其融资问题;(2)在应用性科技研究、开发研究及其成果处于萌芽和初具规模时,很多成果具有商业化前景或价值,投资者与受益者具有比较强的对应关系,但由于研究与成果形成及商业化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使得处于科技市场之外的金融资本对于新科技的前景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能够提供的融资数量有限;(3)科技成果即将产业化阶段,技术较为前沿,市场前景明确向好,科技与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减低,此时科技与金融的耦合迅速(科技金融发展较快);(4)当科技研究进入成熟期后,产品已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却运用较广,此时金融资本对这种类型的科技已经相当熟悉,完全有能力通过一般的金融产品满足科技的融资需求。

三、政策含义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为防止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致的科技金融的萎缩甚至消亡的“市场失灵”,政府进行发射信号和设计“保险合同”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研究活动中,政府应当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在一些基础性科技活动中,科技与金融的信息极端不对称,所以这部分科技创新问题的融资通常由政府全部或主要提供,即提供一种“保险合同”(保障)。

(二)在应用性科技研究中,政府通常可以利用科技金融机制(保障机制),尝试把部分财政无偿资助资金以金融的方式投入到科技创新载体或平台,提高或加快成果产出及商业化进程。如欧洲的“空中客车”项目、我国的“大飞机项目”等,基本上使用这种模式。

(三)科技成果即将产业化阶段,是科技金融最具用武之地的环节。政府投入通常从主导转为引导,手段也从无偿资助为主转变为权益性资助为主,即使是无偿资助也主要是补助或奖励的方式(信号方式)。这个环节的科技金融活动主体主要是各类科技金融主体.如创业投资、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等,政府通过它们为科技创新载体提供权益性资金引导这些科技金融主体共同释放融资规模,达到满足创新载体融资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稳定和成熟期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已经较为紧密,因此政府的支持已无必要,政府可以从科技金融中退出。

参考文献:

[1]G.Akerlof,1970.The Market for Lem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No.3

[2]M.Spence,1973.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7,No.3

[3]M.Rothschild and J.Stiglitz.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90,No.4

[4]陈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6]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作者简介:

篇2

2012年2月1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计划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

“十二五”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产业模式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五年。可以想象:未来五年间,政策将推动物联网市场高度繁荣,科幻电影中众多智能场景将逐步照进现实,科技逐日创新,市场创造财富传奇……这场盛宴中,哪些行业将成为真正受益者?

内容详实凸显高度重视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提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以及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而言,物联网即是把物品与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人可以通过网络识别方法控制各类物品,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遵循以上核心理念,我国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发展战略,包括“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及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规划》明确指出:力争在“十二五”末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无疑,此次规划是中国首次出台如此详细的物联网规划,自上而下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高度重视。工信部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5千亿元,而在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级,未来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0%。

当前,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此次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须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

四大行业分享物联盛宴

深入剖析此次《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在物联网行业众多分支中,智能卡技术、二维码识别、RFID芯片和传感器等诸多细分行业,将最大程度地分享市场带来的增长收益。

首先是智能卡技术,该技术已成为物联网的技术核心。智能卡是一个带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标准规格的卡片。智能卡作为IT行业的一个小分支,原本市场份额很有限,但随着通讯、金融和政府安全等项目的实施,智能卡独特的技术特性及不可替代的地位已开始显现。

二维码识别则是物联网的关键环节,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二维码能多次读写且存储容量更大,在产品溯源、物流、防伪、防串货、会员管理、精准营销、召回等环节均能扮演关键角色。此外,二维码可通过网络传输和下载,其应用具有高度灵活和便捷性。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的应用已更加便利快捷,目前二维码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的应用包括电子票、电子折扣券、手机广告、手机上网及下载、二维码名片等。

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灵魂,主要包括标签和终端设备两部分。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讯号读写标签中的信息,实现高速无接触式的物体标记和识别。由于RFID标签无需电源,且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因此已成为物联网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但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

传感器则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基础。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国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

全力突破“应用”瓶颈

尽管国家已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并出台了相应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且许多行业部门将物联网应用作为推动本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加以支持,但“应用层面突破乏力”仍是物联网产业商业化的瓶颈。

目前,物联网的应用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清晰的规划和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依然缺位。一位曾参与《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传感器、安保以及云计算等领域近年来发出的声音不少,但真正产生经济效果的却并不多,如果真用产业产出的标准去衡量物联网的发展,那么其距离真正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而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诸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不断催生市场利润。

专家估算,目前中国约有1亿台个人电脑,而物联网终端的需求量则远大于此,诸如10亿数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数量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数量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数量级以上的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比较得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于互联网。

此外《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指出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注重自主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

其中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开展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示范,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环保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并开展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示范。还将重点支持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推动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从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未来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是寻找规模化应用突破口。目前,很多城市已陆续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案,城市应用将是未来三至五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

政策之春泽被上下

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最初发展模式是地方政府驱动,无锡、江苏、杭州、成都、重庆、上海等各个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地方规划和政策。

然而,纵观各地的物联网规划,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在产业发展重点和应用上多有布局重复的弊病,且各地对物联网概念理解不一致,政策扶持对象也各有差异。尤其涉及重大指导意义的物联网标准方面,各地方政府很难达成一致,造成本就薄弱的物联网产业资源趋于分散。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此起彼伏的优惠政策,也使得物联网产业背上了“过热”、“虚假繁荣”等恶名。

而本次出台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产业范畴,使各地方政府与中央指导思想达成一致,还明确了包括“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营造政策法规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注重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在内的五大保障措施。无疑,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政府驱动的优惠政策之春。

根据规划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将围绕几个重点展开。首先是重点技术领域,诸如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尤其是与制造业有关的传感器制造业领域,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

其次是重点应用领域。在关乎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行业,如环境、工业、农业等已成为了发展的重点,而在民生密切关联的医疗、食品及社会管理领域,也已成为焦点。

此外,在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域规划领域,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思路是以“市场驱动”模式,以靠近关联应用产业为原则,如以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进步及物联网服务业为导向,以特色农业、汽车生产、电力设施、石油化工、光学制造、家居照明、海洋港口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物联网聚集区。

物联网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与产业基本面政策之春遥相呼应的是政府对于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给力”政策。2010年8月,教育部即公布了通过审批的140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在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中,“物联网”成为最大热门,各高校纷纷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共有37所高校获批,新设专业在2011年已开始招生。

而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不仅是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巨大体现,也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及时做出反映的重大举措。目前,国内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包含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技术等教学课程,为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培养大量精通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生力军。

商业模式日渐清晰

随着物联网市场商业盈利模式的日渐清晰,以及物联网设备和产品制造业、物联网运营产业、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有望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展望未来,从物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直至“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政府一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但专家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要克服技术问题,及市场规模化应用瓶颈;其次,需要培育一些能够整合物联网产业上下游环节的龙头企业;再次,需解决需求与技术不匹配的矛盾,形成市场导向的产业整合;最后是绿色发展,将物联网应用于节能减排、自然和谐、环境友好等领域,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应用已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食品安全等多个行业崭露头角,并广泛出现在政务、公共安全、健康护理和国防等各大领域,商业模式亦日渐清晰。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世界各国都对其寄予厚望,视之为“占领全球竞争制高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篇3

怀揣梦想,开启创业之路

刚过而立之年的袁华冰,其创业历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1981年,袁华冰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1年,刚从驻马店农业学校毕业的袁华冰,便独自一人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踏上去郑州的火车,开始了新的征程。初到郑州,他在科技市场租了一个柜台,和许多年轻人不一样,自己当起了老板,独掌了门户,干起了电脑散件批发的生意。他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独自背着包出去跑客户。那时,电脑散件都来自南方,价格波动很大,市场行情不稳定,他研究分析价格波动的规律,拿出全部家底,在价格最低时以经济杠杆的方式,预交定金,对下游客户预收货款进行分销。凭借着诚信与精明,他很快赢得了上游供应商的认同,逐渐给他赊销压货的大力支持,6年时间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历经时光的锤炼与磨砺,他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此时,单纯搞电脑硬件分销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要。2006年,袁华冰在郑州注册成立河南鑫华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除了原有的计算机硬件业务外,新增加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推广和应用。公司人数由开始的几个人很快发展到100多人,大专以上人员达80%以上,这些年轻人充满激情,敢闯敢干,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当时,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而高校、科研单位承接开发的软件系统学术性较强,功能虽然高大上,但实用性不足,应用推广困难。袁华冰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他聚焦于单一领域单一系统的研发,开发的信息化办公系统,既能满足信息化办公的需要,又操作简单、方便,“先使用、再付费”的推广方式,也深受用户的欢迎,短期内赢得了大量客户。

二次创业,情定自助橙汁机

随着企业的发展,袁华冰意识到,单纯的软件研发推广和硬件销售无法形成企业品牌,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事业,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由软件开发服务向生产制造实体经济延伸。

而随着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和健康观念的提升,无添加、纯天然食品备受关注,其中鲜榨果汁消费也连年增长,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各种鲜榨果汁吧遍地开花。然而,其高昂的房租、人员、管理成本往往让众多投资者力不从心,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所以,市场对面积小、成本低的鲜榨果汁投资项目的需求愈加强烈。

商业敏锐度极高的袁华冰意识到,若是能研制一种现榨过程可视,增加消费者信任,又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果汁机,随时掌握水果和辅材的消耗数量,设备的运营状况,消费数据,账单情况,达到这种便捷、安全、时尚的效果,一定会受到运营商的欢迎。于是,他开始关注研究鲜榨果汁和自助橙汁机行业的相关技术和资讯,决定进入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领域。

创业之路,自我挑战之路

袁华冰自主研发的自助橙汁机,先从顶层设计入手,即便是当下做不好或用不上的功能,他也要预留功能模块与端口,可添可减。设备集自动榨汁、恒温保鲜、臭氧杀菌、多元支付于一体,将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现榨技术相结合,可自动完成榨汁、封杯、封盖、吸管、收费等一体化流程,智能均衡每杯橙汁重量,可实现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更便捷。设备内置20多个信息采集点,每30秒自测,每两分钟进行一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传输,即使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仍可利用“黑匣子”对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和记录。

谈起恒纯公司两年来的发展,其中的酸甜苦辣,袁华冰终生难忘。

研发之初,袁华冰第一次向家人和朋友提起要研发自助橙汁机的想法时,就遭到了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设备涉及的领域太多太复杂,完全是一个新东西,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设备研发、工业化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方面,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而他则认为,这个项目最大的优势恰恰是“新”,“新”才可以制定游戏规则,“新”才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新”才可以带来新的机遇。

执着、坚持、果敢、冒险,是袁华冰的人生信条。

2013年,他购买了厂房,添置了仪器设备,组建了研发队伍,随着研发越深入,发现难点越来越多。它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榨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设备涉及软件控制系统、机械控制系统、电气安全系统、自动化、人机交互系统、制冷控制系统、食品卫生安全系统、支付系统等诸多方面,仅仅一个制冷控制技术,似乎就难以解决。而生产配件又涉及800多个元器件,其中400多个为非标准件,寻找供应商都是一大难题。为了实现由元件到组件,由组件到整机的品控管理,就必须对每个元器件进行数字化编码,实现上游供应链、企业研发、生产制造、品控检测、仓储管理一码通,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当时的他也曾有过迟疑,怀疑当初选择进入这个领域是不是不理性,此时,如果自己再回到老本行,重拾自己最熟悉的软件,老客户还在,不会有多少损失。如果继续往前走,何时能成功,未来会是什么状况,心里根本没有底。但轻言放弃,从来就不是袁华冰的性格。于是他又重新对市场进行系统细致的调研及国内外竞品分析,组织高校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性论证、评估。他发现中国橙子种植有几千年历史,消费人群存在,传统即有市场存在,而人们对现榨橙汁这种时尚、健康的消费方式还需要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但这是未来的趋势。他再一次坚定信心,决定迎难而上,他决定对原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出汁率更高,使用更便捷。他深信这种新型设备,未来必将有大的市场前景。

2014年3月,袁华冰注册成立河南恒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开始孵化生产。设备生产出来后,需要投放市场,经过市场验证。是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投放,还是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城市内设点投放,这是他必须面临的一个选择。前者风险小,投入的代价也小;后者不仅投入的代价大,风险也大,但可以得到市场经营的数据、设备运行的数据以及设备可以衍生附加的其他功能,为下一步设备的升级换代、运营维护以及产业链的打造、引领提供数据支撑。他最终选择了后者。他说,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就要增加投放点,扩大受众人群。

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短短两年的时间,自助橙汁机销售到国内100多个城市。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共获得国家专利17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个,河南省科技成果1个,作品著作权5个。他牵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2015年被认定为郑州市鲜榨果汁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他还担任自主研发的“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果汁现榨自助售卖系统”项目第一责任人,该项目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为科技成果。专家委员会鉴定结论为:项目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在基于互联网智能化现榨果汁一体化自助售卖系统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组织的“2015年河南省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中,恒纯公司脱颖而出,在入选的30家大型知名企业中排名第五。恒纯公司,一个初创企业的成功入选,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创新市场,主动出击

产品必须商品化才有经济价值。产品研发出来,应该如何进行推广?主流消费人群又是谁?自助橙汁机作为新兴的事物,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袁华冰的心头。

结合市场环境,2014年12月,经过3个月的摸索与尝试,他决定在国内实现“点线结合”的产品营销策略,开始“跑马圈地”:以省会城市作为中心点,以地市级为单位;以系统为主线,主打商圈系统、交通系统、医疗系统、高校系统、旅游景点、公共游乐场所六大系统。

袁华冰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学习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已经在筹备打入国际市场。2015年上半年,就先后有美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客商专程来公司商谈合作事宜。于是他决定走出去看看,寻找机会。恰逢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他带领恒纯公司参展。自助橙汁机一亮相展会就引起了轰动,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东盟新闻周刊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多国政府官员和客商也对这一时尚、新颖的设备赞不绝口,这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想沿着“一带一路”把设备推广出去。展会期间,马来西亚公司给恒纯公司下了销售订单。很快,自助橙汁机修改货币、电压等基本问题后,设备就发货到马来西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因当地气温高,天气热,容易出汗,带着汗水的手指直接触摸到操作屏时,反应不灵敏,设备无法稳定运行,国外运营商提出更换设备。为此,恒纯公司专门成立国际部,在国外法规、认证、人文习惯、地域环境、设备要求等方面开展专题研发攻关。

2016年,袁华冰再次出击,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此时,马来西亚的运营商也来参会,看到针对国际市场研发的新型机,他们反复测试、应用,赞不绝口,重新下了订单。而这一次的订单是规模性订单。马来西亚副总领事也带来了展会,袁华冰与他进行了深度交谈,商讨如何利用政府的力量,双方推动设备在马来西亚市场应用。本届展会,恒纯自助橙汁机也引起了老挝、新加坡、泰国、印度、文莱等多个国家参会人员的极大关注。

机会是创造出来的,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四川长虹集团与恒纯公司一年前就开始了秘密商谈,寻求合作。袁华冰看重的是,长虹集团具有标准化大工业生产的基因,在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管控、供应链管理方面经验丰富,有先进的实验研发设备,拥有多个国家级检测实验中心,沉淀有1万多名专业技术工程师,即使一般的国有企业也无法比拟。而长虹集团正处于产业升级转型时期,希望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转型尝试,他们看好恒纯公司的自助橙汁机项目,有较大的市场容量,有发展的巨大潜力,设备可以延伸到橙子全产业链。在沟通交流,商谈具体条款中,存在着“小民营”联姻“大国有”,机制、条件、资源配置方面极不对等,恒纯公司需要往上蹦一蹦,长虹需要弯下腰,双方均作出最大的让步,面向未来,,决定进入深度合作。目前,双方已经签订并正在实施OEM代工协议,并向着已确定的全面合作和资本合作的“三步走”战略迈进。

战略定位,做“橙汁的制造商”

企业战略从“橙汁机制造商”到“橙汁的制造商”的重新定位,让袁华冰感觉到未来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责任也倍感加大。

恒纯公司如果定位是自助橙汁机制造商,现在已经实现了与长虹的战略合作,依靠长虹工业化生产优势,只需要专心开拓市场,把设备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运营商是否能够运营好、投放到好的点位、能不能赢利,有没有橙子,与恒纯公司关联不大。对于恒纯公司来说,也会赚到钱,但不一定走得长远。

如果定位为橙汁的制造商,那么公司就变成了橙子的提供者,就需要整合橙子产业链,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最终,袁华冰选择了做橙汁的制造商,以设备为支点,互联网技术为抓手,整合橙子全产业链。

橙子产业链的整合,包括种植生产、产地加工、仓储、交易、流通、配送。另外还包括追溯以及第三方检测,是一个持续发展、资源整合、长期投入、后期受益的产业。

产业链上游,橙子种植地域分散、品种不同、同一品种规格不同;从业者是农民,年龄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小农意识强烈,建立双方互信存在一定的难度;现代化程度也极低,上游产业处于极其脆弱的状态,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

产业链中游,加工、分拣、仓储、交易、运输、配送需要特殊的管理,也需要特殊的政策,这项工作国家已经推动多年,虽然有所改善,但缺乏监管。

产业链下游,以自助橙汁机代表的现榨橙汁,传播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理念,面对的是一类新的消费人群,他们的年龄、收入水平、知识结构、消费能力、健康意识均存在很大差异,其推广、被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挑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如何保证橙子产业链食品安全,需要从设备、种植过程、流通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设备安全方面,袁华冰在行业内正在开展设备的电气安全认证和食品接触产品材料安全认证工作,通过制定标准来严格保证终端榨汁过程的卫生安全。

种植过程与流通方面,必须从橙子种植、采摘、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现榨等各个环节建立安全品控体系,以保证橙汁的食品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袁华冰已开发橙子质量溯源系统,开发信息、追溯、交易三位一体的橙子公共服务平台,让中国的橙子拥有“身份证”。

为此,他开展了长达5个多月的市场调查研究。他走访了重庆忠县、湖北秭归、四川、江西、福建、广西等橙子主产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橙子的种植、加工、贮藏和物流的情况。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是长江水源保护地,依山傍水,具有“半城山水满城橘”的鲜明城市特色,被命名为“中国柑橘城”,也是全国首个以柑橘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目前,恒纯公司已经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忠县果业局签订《行、校、企产学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就橙汁质量追溯系统开发及推广应用、橙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及推广应用、现榨橙汁供应链管理体系标准制定等多项内容进行合作研究。

以设备为载体,整合橙子全产业链,借助“互联网+”,开展“互联网+种植”“互联网+仓储”“互联网+交易”“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服务”,重点研究中国橙子智能化仓储、配送、现榨一体化,建立橙子全产业链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智能化仓储配送体系,利用智能化设备终端实现橙子在全国的南北大流通,构建橙子的质量安全生产流通体系,为国人提供现榨健康橙汁,倡导健康消费,这是袁华冰和恒纯公司全体员工为之奋斗的目标。

责任使命,为橙子产业健康发展而奋斗

谈及未来,袁华冰说,他想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橙子产业基金,专项用于橙子产业链的定向投入、引领和扶持,保护中国橙子产业健康发展。

种植生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果农的经济利益,稳定上游品质,长期保持果农的橙子销售价格合理。

加工仓储。投资扶持相关企业,在机械化采收、分级、分档、预包装、产地仓储建设方面开展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橙子品质,提升产业化水平。

流通配送。投资扶持国家交通枢纽,建立橙子物流园区,开展橙子流通环节,仓储、物流、配送全过程,实现橙子南北流通,平抑南北物价,平抑反季价格。

推动橙子产业升级。参与政府、高校、企业等相关单位行业协会,投资科研机构,以产学研形式开展行业工程化技术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标准,开展全过程追溯,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依托行业协会,打造中国橙子产业化发展的信息平台、追溯平台和教育平台。同时,扶持建立橙子交易平台,开展订单农业,实现大宗品种的在线交易和中远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