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监督管理

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制度

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在近20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中国证监会2009年8月2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33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78亿户,而上市公司共有1628家,沪深股市总市值达23.57万亿元,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位列全球第三位。证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监管、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原因,中国证券市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备受困扰,证券市场监管陷人困境之中。因此,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者存在的问题

1.证监会的作用问题

我国《证券法》第178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从现行体制看,证监会名义上是证券监督管理机关,证监会的监管范围看似很大:无所不及、无所不能。从上市公司的审批、上市规模的大小、上市公司的家数、上市公司的价格、公司独立董事培训及认可标准,到证券中介机构准入、信息披露的方式及地方、信息披露之内容,以及证券交易所管理人员的任免等等,凡是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情无不是在其管制范围内。而实际上,证监会只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的附属机构,其监督管理的权力和效力无法充分发挥。

2.证券业协会自律性监管的独立性问题

我国《证券法》第174条规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证券公司应加入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的权力机构为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同时规定了证券业协会的职责,如拟定自律性管理制度、组织会员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处分违法违规会员及调解业内各种纠纷等等。这样简简单单的四个条文,并未明确规定证券业协会的独立的监管权力,致使这些规定不仅形同虚设,并且实施起来效果也不好。无论中国证券业协会还是地方证券业协会大都属于官办机构,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机构负责人多是由政府机构负责人兼任,证券业协会的自律规章如一些管理规则、上市规则、处罚规则等等都是由证监会制定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没有实质的监督管理的权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律组织,通常被看作准政府机构。这与我国《证券法》的证券业的自律组织是通过其会员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来补充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的初衷是相冲突的,从而表明我国《证券法》还没有放手让证券业协会进行自律监管,也不相信证券业协会能够进行自律监管。在我国现行监管体制中,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作用依然没得到重视,证券市场自律管理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3.监管主体的自我监督约束问题

强调证券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主要是考虑到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突发性、波及范围广等特点,而过于分散的监管权限往往会导致责任的相互推诿和监管效率的低下,最终使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而从辨证的角度分析,权力又必须受到约束,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腐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监管者也是经济人,他们与被监管同样需要自律性。监管机构希望加大自己的权力而减少自己的责任,监管机构的人员受到薪金、工作条件、声誉权力以及行政工作之便利的影响,不管是制定规章还是执行监管,他们都有以公谋私的可能,甚至成为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而偏离自身的职责和牺牲公众的利益。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共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人民权利中分离出来,交由公共管理机构享有行使权,用来为人服务;同时由于它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但权力则意味着潜在的腐败,它的行使有可能偏离人民服务的目标,被掌权者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在证券市场的监管活动中,由于监管权的存在,监管者有可能,做出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必须加强对监管主体的监督约束。

(二)被监管者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的问题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上市前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股权过分集中于国有股股东,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这种国有股股权比例过高的情况导致政府不敢过于放手让市场自主调节,而用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证券市场的运行,形成所谓的“政策市”。由此出现了“证券的发行制度演变为国有企业的融资制度,同时证券市场的每一次大的波动均与政府政策有关,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被强烈扭曲”的现象。证监会的监管活动也往往为各级政府部门所左右。总之,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使政府或出于政治大局考虑,而不敢放手,最终造成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出现问题。

2.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治理问题

同上市公司一样,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等也有在着上述的问题。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证券市场的中介机构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虽然也成长起来,但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法制尚待健全、相关发展经验不足的境况下,这些机构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也都存在很多缺陷。有些机构为了牟取私利,违背职业道德,为企业做假账,提供虚假证明;有的甚至迎合上市公司的违法或无理要求,为其虚假包装上市大开方便之门。目前很多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在上市、配股、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多个环节联手勾结,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或以能力有限为由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做出有倾向性错误的审计结论,误导了投资者,扰乱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秩序,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督管理造成冲击。

3.投资者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离理性、成熟的要求还有极大的距离。这表现在他们缺乏有关投资的知识和经验,缺乏正确判断企业管理的好坏、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政府政策的效果的能力,在各种市场传闻面前不知所措甚至盲信盲从,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在市场价格上涨时盲目乐观,在市场价格下跌时又盲目悲观,不断的追涨杀跌,既加剧了市场的风险,又助长了大户或证券公司操纵市场的行为,从而加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的难度。

(三)监管手段存在的问题

1.证券监管的法律手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法制建设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证券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为主,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律规则四个层次的法律体系,尤其是《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框架最终形成。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首先,证券市场是由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及其它市场参与者组成,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有效组织,围绕上市、发行、交易等环节运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应当是应有俱有,但我国目前除《证券法》之外,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信托法》、《证券信誉平价法》等几乎空白。其次,一方面,由于我国不具备统一完整的证券法律体系,导致我国在面临一些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时无计可施;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法律法规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操作措施,导致在监管中无法做到“有章可循”。再者,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中三大法律责任的配制严重失衡,过分强调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忽视了民事责任,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在事实上得不到补偿。以2005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为例,该法规涉及法律责任的条款有48条,其中有42条直接规定了行政责任,而涉及民事责任的条款只有4条。

2.证券监管的行政手段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曾长久的站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舞台上,这种政府干预为主的思想在经济发展中已根深蒂固,监管者法律意识淡薄,最终导致政府不敢也不想过多放手于证券市场。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中,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被弱化。

3.证券监管的经济手段存在的问题

对于证券监管的经济手段,无论是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均有体现,只不过这种经济的监管手段过于偏重于惩罚措施的监督管理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奖励的监督管理作用。我国证券监管主要表现为惩罚经济制裁,而对于三年保持较好的稳定发展成绩的上市公司,却忽视了用经济奖励手段鼓励其守法守规行为。

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一)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I.证监会地位的法律完善

我国《证券法》首先应重塑中国证监会的权威形象,用法律规定增强其独立性,明确界定中国证监会独立的监督管理权。政府应将维护证券市场发展的任务从证监会的工作目标中剥离出去,将证监会独立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执法委员会。同时我国《证券法》应明确界定证监会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实施监管权力的独立范围,并对地方政府对证监会的不合理的干预行为在法律上做出相应规制。这样,一方面利于树立中国证监会的法律权威,增强其监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利于监管主体之间合理分工和协调,提高监管效率。

2.证券业自律组织监管权的法律完善

《证券法》对证券业自律组织的简简单单的几条规定并未确立其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辅助地位,我国应学习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体制,对证券业自律组织重视起来。应制定一部与《证券法》相配套的《证券业自律组织法》,其中明确界定证券业自律组织在证券市场中的监管权范围,确定其辅助监管的地位以及独立的监管权力;在法律上规定政府和证监会对证券业自律组织的有限干预,并严格规定干预的程序;在法律上完善证券业自律组织的各项人事任免、自律规则等,使其摆脱政府对其监管权的干预,提高证券业自律组织的管理水平,真正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以利于我国证券业市场自我调节作用的发挥以及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3.监管者自我监管的法律完善

对证券市场中的监管者必须加强监督约束:我国相关法律要严格规定监管的程序,使其法制化,要求监管者依法行政;通过法律法规,我们可以从正面角度利用监管者经济人的一面,一方面改变我国证监会及其分支机构从事证券监管的管理者的终身雇佣制,建立监管机构同管理者的劳动用工解聘制度,采取惩罚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落实量化定额的激励相容的考核制度;在法律上明确建立公开听证制度的相关内容,使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其中,对监管者形成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还可以通过法律开辟非政府的证券监管机构对监管者业绩的评价机制,来作为监管机构人事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被监管者的法律完善

1.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完善

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以完善上市公司的权力制衡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一方面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减少国有股的股份数额,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能够使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法律环境,并在其内部建立一种控制权、指挥权与监督权的合理制衡的机制,把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2.中介机构治理的法律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同上市公司一样,在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国情时也有股权结构、治理机制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其日常管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经济信用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我们应当以优化中介机构的股权结构、完善中介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根本目标,一方面在法津上提高违法者成本,加大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不仅要追究法人责任,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的经济乃至刑事的责任。另一方面在法律上加大对中介机构的信用的管理规定,使中介机构建立起严格的信用担保制度。

3.有关投资者投资的法律完善

我国相关法律应确立培育理性投资者的制度:首先在法律上确立问责机制,将培育理性投资的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中,投资者投资出问题,谁应对此负责,法律应有明确答案。其次,实施长期的风险教育战略,向投资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思想灌输。另外,还要建立股价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分析体系,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决定股价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应以过去的经济信念为条件对未来经济作出预期,从而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三)监管手段的法律完善

1.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已经日渐完善,形成了以《证券法》和《公司法》为中心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自律规则四个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无论从总体上还是细节部分都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面对21世纪的法治世界,证券监管法律法规在对证券监管中的作用不言而语,我们仍需加强对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视与完善。要加快出台《证券法》的实施细则,以便细化法律条款,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并填补一些《证券法》无法监管的空白;制定与《证券法》相配套的监管证券的上市、发行、交易等环节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证券交易法》、《证券信托法》、《证券信誉评价法》等等;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使其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基础作用,弥补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害,保护投资者利益。

2.证券监管行政手段的法律完善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相违背的,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手段,正确处理好证券监管同市场机制的关系,深化市场经济的观念,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涉。尽量以市场化的监管方式和经济、法律手段代替过去的政府指令和政策干预,在法律上明确界定行政干预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使政府严格依法监管,并从法律上体现证券监管从“官本位”向“市场本位”转化的思想。

3.证券监管其他手段的法律完善

证券监管除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外,还有经济手段、舆论手段等等。对于经济手段前面也有所提及,证券监管中的每个主体都是经济人,我们利用其正面的作用,可以发挥经济手段不可替代的潜能,如对于监管机构的管理者建立违法违规的惩罚机制和监管效率的考核奖励机制等,促进监管者依法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在法律上对新闻媒体进行授权,除了原则性规定外,更应注重一些实施细则,从而便于舆论监督的操作和法律保护,使舆论监督制度化、规法化、程序化,保障其充分发挥作用。

篇2

关键词:市场监督管理优化策略主要问题改进方法

一、我国市场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1.基本概念。市场监督管理是经营管理的一般理论。它主要依靠管理学、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市场中经营、决策、日常管理中的问题。从广义上说市场监督管理包括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内容,还涉及到市场管理方式方法的建设。现代市场监督管理更注重培育市场监督管理文化,优化市场监督力量的配置,体现市场监督管理活动的发展创新,构建独特的发展理念体系,注重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下提高市场主体生存竞争力,满足市场主体长远发展需要。2.重要作用。科学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当下发展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配置,构建相对专业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队伍,有助于我国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市场监督管理经验积累与理论方法的推广,有助于大力推动我国市场监督管理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环境,通过市场监督管理活动还满足了市场资源个性化发展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市场主体规范性经营,建立市场品牌,促进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价值。

二、市场经济下市场监督管理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监督管理应当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提升市场管理创新能力,从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出发,更好地适应当下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当前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发展和管理模式缺乏独特性,没能总结特色性的市场监督管理方式,因此影响了市场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例如,不少市场缺乏长远与当下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目标,市场监督管理理念与市场发展的规模速度不适应,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没能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没能对市场监督管理理念进行合理定位,市场监督管理无法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现有的市场监督管理方式不利于有效地承载先进价值理念。没能在品牌维护中提高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性,不能体现市场监督管理的社会服务价值,没能针对顾客的需要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因此不能体现出市场监督管理的实用价值,不利于树立品牌形象。2.缺乏有效管理体系。提高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应当从现代市场的特征出发,着力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化的市场监督管理方式达到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目标。但是,当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运转机制不完善,市场监督管理的分工不明确,因此提升市场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市场监督管理的权限界定不明确,没有形成完善的责任分工机制,不能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落实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任务。由于权责不明确削弱了市场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力度。其次,当前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市场监督管理信息未能有效传递,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未能应用到具体的市场监督管理实践活动当中。我国还不能形成动态性的市场监督管理监管机制,因此影响市场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与有效性。第三,市场监督管理的专业性不足,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照搬商业模式,市场监督管理经验总结不足,无法树立积极主动的市场监督管理意识,不利于提升市场监督管理整体效益,影响市场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3.执法力度严重不足。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行政机关没能有效的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为,不能建立科学化的全面监督机制,往往市场主体经营违规问题没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因此造成了市场监督管理的漏洞。首先,缺乏对市场监督管理的必要监督机制,市场监督管理的处罚与监督不足,存在着事后监督的问题,一些不良市场行为未能及时被发现,没能采用统一处理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其次,目前对市场监督管理违规处罚的流程相对复杂,处罚措施与教育引导配合不足,行政执法部门未能起到必要的宣传引导作用,这在很大程度削弱了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力度。第三,我国市场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4.缺乏市场监督管理人才。当前环境下我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市场的规模与质量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存在着结构性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失衡的现象。现有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素质不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专业性与知识前沿性不足,现有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不掌握创新性开展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理念,市场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落后。其次,初级市场监督管理人才数量相对较多,高级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数量较少,市场监督管理人才队伍的结构严重失衡,现有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素养不满足我国从事国际间竞争的需要。第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能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不能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市场监督管理人才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科学性,不利于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人才体系,影响市场监督管理人才质量。

篇3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特别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产品质量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资,是指种子、农药、肥料、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投入品 。

本办法所称农资经营者,是指从事农资经营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依法监督检查辖区内农资的质量,对不合格的农资进行查处;

(三)依法受理并处理辖区内农资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

(四)依法履行其它农资市场监督管理职责。

第五条 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设立农资经营者和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须经批准的,或者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

的,应当在申请登记前,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在登记注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六条 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企业从事化肥连锁经营的,可以持企业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

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申请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当有相应的住所、经营场所;企业注册资本(金)、个体工商户的资金数额不得少于3万元人民币。申请在省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

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请跨省域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化肥经营的企业,企业总部的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

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的书面委托为其代销种子的,或者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直接向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

第七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成员销售农资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八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得从事下列经营活动:

(一)依法应当取得营业执照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和期限从事农资经营活动的;

(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以及其他不合格农资的;

(三)经营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不符合国家标准,伪造、涂改国家标准规定的标签标识标注内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之近似的名

称、包装、装潢的农资的;

(四)利用广告、说明书、标签或者包装标识等形式对农资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适用范围、有效期限和产地等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 农资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农资的产品质量负责,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在进货时应当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按照同种农资进货批次向供货商索要具备法定资质的质量检

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原件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以及产品销售发票或者其他销售凭证等相关票证;

(二)农资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批发业务的,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

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三)农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修理、更换、退货等三包责任和赔偿损失等农资的产品质量责任;

(四)农资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农资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对农业生产、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农资,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和告知消费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追回不合格的农资。已经使用的,要明确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和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落实农资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审查入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对无证无照的,不得允许其在市场内经营。

(二)明确告知入场经营者对农资的质量管理责任,以书面形式约定入场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产品下架、退市制度,对种子经营者还应当要

求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

(三)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消费纠纷;

(四)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发现经营者有本办法第八条所禁止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下列制度,对农资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一)实行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农资市场巡查制度;

(三)实行农资市场监管预警制度,根据市场巡查、消费者申诉、举报和查处违法行为记录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农资市场监管动态信息,及时消费警示;

(四)建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受理和处理农资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农资市场,依据《行政处罚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可以行使下列职

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活动;

(二)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三)进入农资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五)查封、扣押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农资,以及直接用于销售该农资的原材料、包装物、工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损害农资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行政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农资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农资交易市场开办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4

一、目标要求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以狠刹顶风违纪行为,坚决制止不良风气,严格监督制度执行的正风肃纪(作风效能)检查。通过落实正风肃纪制度化管理,打造作风建设新常态,进一步严明纪律,增强责任意识,促进我局面貌大改观,干部职工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在全局上下形成爱岗敬业、廉洁从政、风清气正的勤政廉政氛围。

二、组织保障

构建“局纪检组(监察室)牵头负责、局正风肃纪组具体负责、特定职能科室积极配合参与、系统所属单位齐抓共管”的正风肃纪工作格局。

(一)县局成立正风肃纪组,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副组长,局纪检组委员,各所(分局)、大队检查组,各科(室)、中心、协会检查员为成员。局正风肃纪组日常工作由局监察室负责。

(二)人事教育科、办公室、党务办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做好有关工作。

(三)各所(分局)、大队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正风肃纪(作风效能)检查组,各科(室)、中心、协会要配备本单位的正风肃纪(作风效能)检查员。检查组检查员在局正风肃纪组的指导下,对本单位开展正风肃纪自主监督检查工作。

三、督点

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围绕查纠“”问题、执行廉洁自律、公务支出消费、公车使用管理、作风效能建设、县局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执行推进情况等内容开展监督检查。

(一)对“公款消费”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公款搞相互请吃,超规格、超标准安排、接受公务接待和组织会议;公款购买烟酒、食品等年货节礼(慰问困难群众职工不在此限),违规购送、收受公款支付的礼品、礼金、礼券;年终突击花钱和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及福利;公款旅游以及借考察、学习等名义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

(二)对“酒局、牌局”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工作用餐饮酒;同城安排公务用餐;工作日中餐和公务出差期间饮酒;将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公职人员接受服务管理对象安排的宴请、娱乐活动;上班时间、工作日午休时间和公务出差期间参加打牌、打麻将等相关活动;参加带有赌博性质的打牌、打麻将等问题。

(三)对“履职效能”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上班时间无故迟到早退;擅离职守;QQ微信闲聊;网上购物;炒股;玩游戏;看小说;浏览无关视频、网页等;工作精神面貌慵懒散;对管理服务对象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态度恶劣、推诿扯皮、办事拖拉;不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AB岗位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本职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对县局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县局确定的重点工作推进不力,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等问题。

(四)对“奢靡之风”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收受并使用会员卡;违规出入高消费餐饮场所、私人会所;违规组织或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接受有偿陪侍服务;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赠送或接受礼品礼金,在单位食堂、农家乐等场所搞变相的公款大吃大喝;违规使用公车、超范围租用公车。

(五)对“有损形象”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参加私人聚会(休闲娱乐活动)和自费聚餐时失态、酗酒、酒后滋事;酒后驾车;办公场所不整洁、室内摆放杂乱;吃拿卡要;着装不规范、言行不文明等问题。

四、组织实施

根据正风肃纪工作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实施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工作,主要有明查暗访、交叉检查、单位自查、上级抽查和公众参与检查等方式。

(一)明查暗访。局正风肃纪组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紧扣县局重点中心工作、节日假期重要时间节点、问题反映突出单位及个人、社会普遍关注热点难点等问题,直接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工作。检查原则上由纪检组长负责带队,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局主要领导参加。

(二)交叉检查。根据县正风肃纪组统一安排,以各所(分局)、各科室(队)、中心、协会检查组、检查员为检查主体,不定期组织开展所(分局)之间,科室(队)、中心、协会之间,所(分局)与科室(队)、中心、协会的正风肃纪交叉监督检查工作。

(三)单位自查。各所(分局)、科室(队)、中心、协会根据正风肃纪工作要求,每月对本单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正风肃纪检查。

(四)上级抽查。上级正风肃纪组不定期组织对我局正风肃纪各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抽查。

(五)公众参与检查。县局正风肃纪组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邀请系统普通干部职工、服务管理对象等人员参与正风肃纪监督检查工作。

五、责任追究

各级正风肃纪组织对正风肃纪监督检查中查实的违纪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涉及问题的单位要举一反三,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

(一)属于违反机关效能建设规定的,严格按照《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盐委办发〔2014〕31号)等规定,对相关涉事人员予以问责。

(二)属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及县局有关制度规定要求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涉事人员予以组织处理或者党政纪处分。

(三)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按照“两个责任”追究相关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责任。

1、对正风肃纪工作领导不力,以致职责范围内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2、疏于监督管理,致使领导班子成员或者单位其他人员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

3、对县局交(督)办的正风肃纪工作不传达贯彻、不安排部署、不督促落实,或者拒不办理的;

4、对本单位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六、有关要求

(一)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领导,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建章立制,推进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建设。

(二)局正风肃纪组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情况通报,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违纪违规问题保持“零容忍”,对顶风违纪、以身试法的坚决予以查处。检查中要认真填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风肃纪(作风效能)检查记录表”(见附件1),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须当场填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风肃纪检查情况确认单”(见附件2),并要求违纪人员签字确认。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市场监管部门保市场主体做好“放管服”工作情况做一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放管服”改革安排部署,研究制订出台《助推企业复工复产18条措施》,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企业登记注册规范化、便利化,实行企业登记实名认证制度,市场主体实现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市场主体12105+户,其中内资企业1753户、注册资本431623.61万元,农专社1140户、出资总额231479.57万元,个体工商户9212户、资金数额89483.24万元。2020年1-4月份新登记市场主体223+户,其中内资企业51+户、农专社15+户、个体工商户157+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4%、8.4%、10.3%。

二是持续推进“四办”改革。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四办”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简化申报手续,精简申报材料,取消了各类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申报材料;取消了不必要的办理环节。《营业执照》办理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所有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和“县域通办”制度,严格将企业登记注册时间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大力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我局全面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批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对照“证照分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的事项,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实行网上公示注销公告、简化提交资料,落实简易注销程序,目前共办理简易注销登记16+户。

四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我局大力简化涉企证照申请环节文书材料,严格清理法律法规明确设定以外的其他申请材料。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县政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全流程电子化,申请材料网上申报、在线办理、 “不见面审批”, 全面实现 “最多跑一次”。今年1-4月份共办理核发《食品生产许可证》2+?张、《食品经营许可证》40+?张、《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5+?张。

五是大力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颁发应用工作,我局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让企业从提交申请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全程“一网通办”,实现不见面审批。今年1-4月份共办理核发《营业执照》?张,其中内资企业?户、农专社新设?户、变更?户,个体户新设?户、变更?户;共办理核发电子营业执照?户。

六是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拓宽融资渠道。我局与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银商合作”,提供“信息申报、登记审批、执照”一站式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1-4月份共办理股权质押登记??件,实现担保债权???万元。

七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全县市场主体总数10%的比例,分别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并对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进行随机匹配,现场组成检查组。抽查检查任务完成后,抽查结果将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向全社会公开。认真抓好企业年报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内资企业年报信息公示应报1676户、实报76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1120户、实报275户;个体工商户应报8967户、实报1512户,全县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分别为45.35%、24.55%、16.86%。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我局将全面落实市、县《关于加快建立“办事不求人”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健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公示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推送制度。公开公示企业注册、行政许可办结时限,力促企业开办时间在3日内的基础上再行压缩,积极推行“秒批”“一日内办结”等服务。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健全完善市场监管部门“一窗”办件规则,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管理,探索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积极推行“容缺审批”“应急审批”“倒置审批”试点工作。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加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运用,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和“一网一门一次”,完善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二是支持服务创新,营造规范平等的投资创业环境。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业创新的热情,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面落实“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多渠道扩大帮办代办队伍。强力推动质量强国、质量提升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提升计量服务,支持X县银杏等特色产品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推动跨部门联合抽查,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构建完善的“一网公示、联合惩戒”信用监管体系。加强涉企收费监督检查,规范公共服务领域、民生领域的涉企收费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努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全覆盖、常态化。

篇6

2021年,区市监局将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重要讲话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全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我局经过前期调研和谋划,决定以“1261”工作框架为2021年工作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谋划,部署下一步全区市场监管工作。

“1”即“一个抓手”,以“一照含证”改革为抓手,全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一照含证”改革把食品经营许可、小作坊、小食杂、小餐饮等各类许可证信息集成到营业执照中,一次性办好营业执照及所需许可证,“一照含证”改革将推动行政审批程序再简化、办事时间再压缩、营商环境再优化。

“2”即“两个统筹”,统筹抓好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长效监管工作。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质量强省建设、消费品质量合格率、食品药品安全、专利质量、新注册企业三年存活率等,以高质量的市场监管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冷链食品监管、发热咳嗽药品监管、防疫物资监管等,同时加强对有关商品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6”即“六项工程”,做好食美药安、质量提升、平安特设、产权保护、维权益民、猪肉管控等六项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常态工程,市场监管局将以“四个最严”要求进行监管;质量提升是硬性工程,市场监管局将以“区长质量奖”为杠杆,撬动全区质量水平更上新台阶;平安特设是安全工程,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全区特种设备安全有序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权保护是激励工程,积极引导企业挖掘发明专利,将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尊重知识价值的法治营商环境;维权益民是法治工程,整合12315力量,运用法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应对不法分子的尖刀利刃;猪肉管控是舌尖工程,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联合全民进行监督是打击私屠滥宰、保障猪肉“两证两章”经营行为的坚强后盾。

“1”即“一个支撑”,打造一个高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提升技术支撑保障。地处湘赣边界,大米重金属超标、猪肉安全、食品农药残留等问题形势严峻,建立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尤其重要,通过购进检验检测设备、引进检验检测人才、整合检测力量,可以快速检测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对于食品安全的初步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篇7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合法合规的市场环境,新站区七里塘市场监督管理所依据日常监管职能,结合日常巡查、重点专项、投诉举报等工作开展市场经营主体无证无照专项检查。

一是结合日常巡查,摸清无证无照底数。七里塘市场所以食品安全检查、日常检查结果表记录表送达、健康证排查等工作为契机,对无证无照经营户进行排摸登记,建立无证无照动态台账,及时掌握信息,并且建立本所联动机制,规定辖区监管人员和食药协管员定期报送相关线索。

二是结合重点专项,分批分类整治。七里塘市场所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开展靶向检查。通过对商场、农贸市场、商务楼宇、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无照经营户的排查治理并实施分类管理制度,对符合发照条件、整改良好的无照经营者,证照不全、证照过期、超范围经营的,当场责令其整改,对不亮照、证照随意放置的,现场督促其亮照经营,通过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积极引导无照变有照。

篇8

 

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三个专项行动”工作落实的紧急通知》()文件,开展安全专项检查的要求,3月30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项行动检查队,深入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内的重点生产经营企业、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全面深入细致的进行了检查指导,具体如下:

    一、高度重视  快速出击

为使检查工作快速有效开展,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由局长和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带队,将全区划为五个重点区域,由五队执法人员快速同步深入一线分别对各区域内的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

    二、全面开展  严查隐患  

此次专项检查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这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一是特种设备。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事业单位和气瓶充装站,进行全面排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遏制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产品为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通过整治,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隐患,降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安全风险,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能力、构建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防线。

三是成品油。全面排查全市辖区各加油站,重点查处商标侵权、虚假宣传、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食品违规、证照失效、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通过整治,进一步净化成品油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四是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点是药、械、化妆品经营企业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经营存储产品,经营使用单位是否存在非法渠道购进行为。通过整治,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杜绝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五是食品安全。重点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执照情况。对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较大企业食堂、食品生产企业、中大型超市,规范亮证亮照经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落实食品安全制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票索证、食品留样、人员晨检等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严格要求各单位按照食品储存条件进行保存。通过整治,坚决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原辅料进货来源清楚、操作规范、质量过关,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三、限期整改  化解风险

此次专项检查行动,全局出动执法车辆11车次,出动执法人员53人次,检点企业36家次,发现一般隐患12个,下达整改意见书12份,限期整改8家。

篇9

(2021年4月30日修订版)

1 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近期生产的产品。

抽查样品基数应满足抽样数量。

对抽查批以包装箱为抽样单元从1开始顺序编号,按随机数获得3个样本单元号,从抽查批中取出相应的3个包装箱,从每箱中抽取4个最小销售包装样品,共计12个,其中9个作为检验样品,3个用于备样。

产品销售包装未完全密封的,抽样后装入洁净塑料袋(由受检方提供)中密封包装。对于无销售包装的散装卫生纸,抽取4kg样品,检样和备样各2kg,抽样后装入洁净塑料袋(由受检方提供)中密封包装。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扑克牌等方法产生。

抽样单上应提供如下信息:

1.卫生纸的质量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2.执行2018版本标准的,还需确认原料类别:原生木浆(纤维)、原生非木浆(纤维)、原生混合浆(纤维)、回用浆(纤维)

 

2 检验依据

本次抽查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依据见表1-表2,2019年7月1日之前生产的产品按GB/T 20810-2006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检验,2019年7月1日及之后生产的产品按GB/T 20810-2018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检验。

表1 GB/T 20810-2006《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方法

重要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细菌菌落总数c

GB/T 20810-2006 4.2

GB/T 20810-2006 附录A

 

2

大肠菌群c

GB/T 20810-2006 4.2

GB/T 20810-2006 附录A

 

3

金黄色葡萄球菌c

GB/T 20810-2006 4.2

GB/T 20810-2006 附录A

 

4

溶血性链球菌c

GB/T 20810-2006 4.2

GB/T 20810-2006 附录A

 

5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GB/T 20810-2006 4.1

GB/T 20810-2006 6.4、

GB/T 461.1-2002

 

6

抗张指数(纵横平均)

GB/T 20810-2006 4.1

GB/T 20810-2006 6.5、

GB/T 12914-2008

 

7

柔软度(成品层纵横平均)

GB/T 20810-2006 4.1

GB/T 20810-2006 6.6、

GB/T 8942-2016

 

8

尘埃度

GB/T 20810-2006 4.1

GB/T 20810-2006 6.8、

GB/T 1541-2013

 

a极重要质量项目。

b重要质量项目。

c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不进行复检。

 

表2  GB/T 20810-2018《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方法

重要程度分类

A类a

B类b

1

细菌菌落总数c

GB/T 20810-2018 5.3

GB/T 20810-2018 附录C

 

2

大肠菌群c

GB/T 20810-2018 5.3

GB/T 20810-2018 附录C

 

3

金黄色葡萄球菌c

GB/T 20810-2018 5.3

GB/T 20810-2018 附录C

 

4

溶血性链球菌c

GB/T 20810-2018 5.3

GB/T 20810-2018 附录C

 

5

D65亮度d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3、

GB/T 7974-2013

 

6

横向吸液高度(成品层)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4、

GB/T 461.1-2002

 

7

抗张指数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5、

GB/T 24328.3-2009

 

8

柔软度(成品层纵横平均)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6、

GB/T 8942-2016

 

9

可迁移性荧光物质e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7、

GB/T 27741-2011

 

10

灰分

GB/T 20810-2018 5.1

GB/T 20810-2018 6.8、

GB/T 742-2018

 

11

重金属含量(砷)f

GB/T 20810-2018 5.2

GB/T 20810-2018 6.14

GB/T 24991-2010

 

12

重金属含量(铅)f

GB/T 20810-2018 5.2

GB/T 20810-2018 6.14

GB/T 24992-2010

 

a极重要质量项目。

b重要质量项目。

c微生物项目不合格不进行复检。

d 印花、染色的卫生纸和卫生纸原纸不考核D65亮度。

e回用浆(纤维)卫生纸和卫生纸原纸不测可迁移性荧光物质。

f仅针对回用浆(纤维)卫生纸和卫生纸原纸。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T 20810-2006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适用于2019年7月1日之前生产的产品)

GB/T 20810-2018 《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适用于2019年7月1日及之后生产的产品)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所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当产品存在A类项目不合格时,属于严重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但应在检验报告备注中进行说明。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篇10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级政府及市场监管局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助力“放管服”改和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深化、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相结合,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内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事项全覆盖、监管方式常态化、抽查检查精准化,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我局内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整合我局各业务条线双随机抽工作,做到“应联尽联”,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围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区分不同信用风险水平大力实施差异化随机抽查。县局年度抽查企业占比达到3%以上(其中省局安排的抽查任务占比为0.5%),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并确保抽査检查发现问题后续处理到位、联合惩戒到位。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一单两库”。县局按照省局出台的最新清单,认真梳理各业务条线的抽事项,做到监管事项无遗漏;要本着“谁建立、谁管理”的原则,结合行业分类、重点领城和监管工作需求,对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平台中已标注的检查对象名录库。综合考虑执法队伍实际、内部职能划分、执法人员专长等因素,提升分类标注的科学性,提高人员匹配的精准性、抽查检查的高效性。

(二)规范抽查检查工作程序。县局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统筹制定2021年度抽査工作计划,并进行公示,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开展抽查检查,确保完成年度抽企业占比3%的目标。各相关股、所、对要根据年度随机抽查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抽查检查,抽取的过程要确保公开、公正。对每期抽査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推进系统内部联合抽查,提升监管效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我局内部要坚持做到“能联尽联、应联必联”,积极开展系统内部联合抽查,针对检查事项相近、行业类别相同或同一检查对象涉及多个业务条线检查事项的,要开展内部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要突出对重点行业领城和重点检查事项的抽查,守住安全底线和红线;要充分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区分不同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双随机”抽的精准性和震慑力,推进智慧监管、精准监管。

(四)加强随机抽查结果运用和发现问题后续处置工作。各相关股、所、队要按照“谁检査、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及时录入抽查检查结果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市场主体的主体自律意识,提高其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要加大随机抽查后续处置力度,对抽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工作合帐,确保后续处理到位。涉及有关部门监管职责的要及时抄告、移送,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防止后续监管脱节。各相关股、所、队在每次抽查结束后,要及时将后续处理结果录入平合,并以书面形式报送县局信用监管股,由县局统一上报上级部门,市局将把后续处理反馈情况作为对各地年度考核指标。

(五)加大宣传和业务培训度。要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舆论宣传,通过官网、政策解读、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重要意义、操作流程、检查标准等向社会讲清、讲到位,提高企业认知度,促进全社会对监管对象、政府监管行为的监督.要下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安排好随机抽查业务培训和河北省双随机监管工作平台操作使用培训,提高各级执法检查人员“一专多能”的执法检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解决平台使用不练、报废方案多的问题。要充分认识随机抽查是一项新的监管理念和方式,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以新出台的工作规范为抓手,务必抓好对各部门规范化建设的培训指导,不断强化工作流程,真正做到依法行政、阳光执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由县局局长王永平同志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信用监管股、市场和合同监管股、知识产权和广告股、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餐饮股、特监股、质检股、标准股、价格监管股等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局信用监管股,负责综合协调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搞好统筹协调。要充分发挥机构改革的整体效应,强化监管工作融合,完善条线监管,加强指导、协调与调度。

(三)严格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对未履行、不当履行、违法履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职责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坚持“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原则,执法检查人员要严格依据抽查事项清单和相关工作制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对象未被抽到或抽到时未查出问题,只要执法检查人员不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情形的,免予追究相关责任。

(四)加强督导检查。市局将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适时组成督导组到各县区开展督导检查,查找问题不足,督促整改落实。县局也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召开会议调度,定期深入基层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扎实推进。

(五)注重情况反馈。各相关股、所要及时报送“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梳理抽查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