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合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合同的含义

篇1

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1)信息的高密度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一种高密度的文件信息存储方式,而电子文件正好能够体现这方面的优势。很显然,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磁带、磁盘等的存储密度,都要远远高于传统档案中的纸张介质的存储密度,它的信息存储具有容量大、密度大、体积小的优点,而传统档案则需要占用庞大的存储空间。可以说,电子档案的存储密度是纸张存储无法比拟的。(2)信息传递的高速率。文件信息的传递速度对异地人们利用文件信息的效率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电子档案中的文件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并且,这种方式下的传递时间只以秒为计算单位,由此可以想象其速度之快。而传统档案的传递速度是不能跟电子档案的传递速度相比的,对于纸质文件的传递,只能通过邮寄方式进行,传递耗时费力。(3)信息的便捷性。影响档案信息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文件生成环节的速度。利用电子文件,可以实现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一次录入,并且还能够以多种形式进行多次输出,而这些都是传统档案无法实现的。基于此,电子档案为文件的查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信息的共享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资源利用呈现出了地域扩大的现象。电子文件可以在相同的地点、时间等条件下,被各个不同的人员共同使用和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明显的信息共享性。

传统档案的不可替代性

在实际的使用中,电子档案的缺点和不足便能体现出传统档案的不可替代性。(1)电子文件还不能实现它的法律保证作用。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重要标志,是文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必备条件。而当前,电子文件的签署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和进一步的完善,无法在电子文件上亲自签名或加盖印章,这样就使电子档案缺少了法律上的凭证作用。与电子档案的真实性相比,人们更愿意相信传统档案原件的证据价值。(2)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强。电子档案中,文件的生成、识别、传输、存储等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及相应的技术条件得以实现的,若没有这些设备及技术条件,或者这些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么就会影响到文件的处理、归档。例如,由于当前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相应的技术更新异常迅速,当由原来技术条件下或在原来技术设备中生成的电子文件需要永久性、长期性保存时,或许可以保存较长一段时间,但一旦技术过时,或者厂家不再提供过去的技术支持,电子文件就无法进行识别、传递,自然这样的电子文件就毫无利用价值可言,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就更谈不上了,这会给档案工作管理带来很大阻碍。(3)电子档案的易改动性。电子文件在起草、处理等各个阶段,可以人为地对其改动,并且改动不留痕迹,这是电子档案的突出优点之一,但是,换个角度讲,这也是电子档案的缺点。当电子文件在被传递或更换载体时,由于电子档案与载体具有可分离性,这样就很难察觉到文件被改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与可靠。此外,电子文件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侵袭,如果遭遇病毒侵袭,那么电子文件中的信息则会受到破坏,如果磁盘、光盘等电子文件的储存介质受到挤压、振动、弯折、磨损等,或者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以及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下等,都会使文件中的数据信息丢失,或者文件无法读取。电子文件的这种信息不稳定性对文件的安全管理非常不利。(4)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电子文件是通过数字编码的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人无法直接分辨文件,或者有些文件经过了加密、压缩等特殊处理,若要读取文件信息,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设备的平台。反之,文件信息将不能被直接读取,就失去了档案信息的可读性。此外,传统档案的不可替代性也体现在与电子档案相比的优势上。首先,传统档案具有唯一性,它能够有效确保文件资料的原始性。档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文件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传统档案已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机制,作为事件、资料记录的原始载体,传统档案是不可涂改和复制的,这样就能确保所存文件资料的安全。其次,传统档案的储存介质具有耐久性。传统档案是以纸张为介质的,而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制作材料,具有比较强的耐久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它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电解或氧化等问题,就可大大延长使用和保存寿命。可以说,传统档案不存在使用期限、使用次数的限制,在各种客观条件下,都可以查阅和查找,而不像电子档案那样,必须有数字化的设备才能显示出来。

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

1.传统档案目前还是人们的传承习惯。传统档案已有近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影响深远。当前,人们在思想上还是偏重于使用传统档案,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特殊行业、部门、工作环节等都以使用传统档案为主。由于人们对真迹的尊重与信任,因此可以认为,电子档案在某种程度上只具有相对意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档案,二者的并存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2.电子档案趋于主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先进的信息载体将会不断涌现出来,信息交流的主流载体也将会不断地更新交替,因而具有一定优势的全新的信息载体就会逐渐取代传统的主流载体。现代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在信息交流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发现传统载体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信息容量比较低,给当前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已不能完全胜任当前社会、科学大发展背景下的高效信息交流的重任,而具有一定优势的新的载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主流载体的不足,从而逐渐成为新的主流载体,但同时,传统载体并不会被完全代替,而是新的主流载体与传统载体相互并存。

篇2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工程施工及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共同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程立项批准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资金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体工程应附《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附件1)。

6.工程承包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同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计划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_____天。工期总日历天数与根据前述计划开竣工日期计算的工期天数不一致的,以工期总日历天数为准。

三、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

四、签约合同价与合同价格形式

1.签约合同价为:

人民币(大写) (¥ 元);

其中:

(1)安全文明施工费:

人民币(大写) (¥ 元);

(2)材料和工程设备暂估价金额:

人民币(大写) (¥ 元);

(3)专业工程暂估价金额:

人民币(大写) (¥ 元);

(4)暂列金额:

人民币(大写) (¥ 元)。

2.合同价格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项目经理

承包人项目经理:

六、合同文件构成

本协议书与下列文件一起构成合同文件:

(1)中标通知书(如果有);

(2)投标函及其附录(如果有);

(3)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

(4)通用合同条款;

(5)技术标准和要求;

(6)图纸;

(7)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预算书;

(8)其他合同文件。

在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合同有关的文件均构成合同文件组成部分。

上述各项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当事人就该项合同文件所作出的补充和修改,属于同一类内容的文件,应以最新签署的为准。专用合同条款及其附件须经合同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七、承诺

1.发包人承诺按照法律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合同价款。

2.承包人承诺按照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组织完成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不进行转包及违法分包,并在缺陷责任期及保修期内承担相应的工程维修责任。

3.发包人和承包人通过招投标形式签订合同的,双方理解并承诺不再就同一工程另行签订与合同实质性内容相背离的协议。

八、词语含义

本协议书中词语含义与第二部分通用合同条款中赋予的含义相同。

九、签订时间

本合同于 年 月 日签订。

十、签订地点

本合同在 签订。

十一、补充协议

合同未尽事宜,合同当事人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十二、合同生效

本合同自 生效。

十三、合同份数

本合同一式 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发包人执 份,承包人执 份。

发包人:(公章)承包人:(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人:

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地址:地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 委托人: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

篇3

卖方: 合同编号:AHZB-

Y2006-01-

合同内容

合同

总金额(元)

合同附件

数量

招标

服务费(元)

备 注

总金额(大写) (币种:人民币)

鉴于招标人为获得临床需要使用的药品而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并接受了投标人对上述药品的投标。现双方签定药品购销合同,本合同在此声明如下:本合同中的词语和术语的含义与《采购文件》通用合同条款中定义相同。

下述文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与本合同一起阅读和解释:

投标人提交的投标函(参见《采购文件》);药品需求一览表(参见《采购文件》);中标(议价)品种通知书(参见《中标(议价)品种通知书》);通用合同条款及前附表(参见《采购文件》); 阜阳市医疗机构2006年第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购销合同附表。

本合同仅为明确买方在本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效采购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在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形成相应药品中标候选品种目录时自动中止)内的药品采购品牌、价格及服务。实际交易量以买卖双方签订的批次合同为准。

买方只能采购其选择确认的成交品种,卖方无违约行为,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其他品种替代成交品种。

卖方应根据相关规定在与买方签订本合同时向招标服务机构缴纳招标服务费,卖方未按照规定缴纳招标服务费的,买方有权拒绝其参加以后的招标采购活动。

本合同一式四份,买卖双方各一份,阜阳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招标办”)一份,招标服务机构安徽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份。

本合同中涉及“参见”的内容,由招标机构保存备查。

本合同加盖买卖双方及招标办和安徽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印章,方可生效。合同可从“招标办”领取,“招标办”保留对本合同的解释权。

其他条款:

买方 (盖章) 卖方(盖章)

地址: 地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电话: 电话:

邮编: 邮编: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帐户: 帐户: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阜阳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领导小组 安徽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 电子商务 电子合同

“体验经济”浪潮正席卷全球。从美国到欧洲的整个发达社会经济,正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并紧跟“计算机信息”时代,正在逐步甚至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体验经济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从其工业到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等各行业都在上演着体验或体验经济,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每个社会个体都有可能成为网络体验经济下的受众群。人们不光是在网络上购买商品,更是体验着网上真实而又虚拟的购物经历。体验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无疑给法律规制提出了新课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电子合同特殊性所产生的许多法律问题的解决正在探索之中。

一、电子合同的含义

合同,亦称契约,它反映了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在电子技术引进之前,传统的合同形式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合同得以出现。现有关于其定义的表述有:孔嘉所著的《电子合同》一书中,将电子合同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认为广义的电子合同是经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其他类似手段拟定的约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契约形式。联合国贸易法1996 年12 月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第二条定义,数据电文是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其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鉴于此,本文对电子合同所下定义为:电子合同是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拟定,对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二、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的差异

1.合同订立的环境不同

传统合同发生在现实世界里,当事人可以面对面协商达成一致;而电子合同发生在网络化境下的虚拟空间中,当事人一般互不见面,在电子自动交易中,有时甚至不能确定相对人, 其身份的确认依靠账户、密码的辨认或者认证机构的认证。

2.合同订立的各环节发生了变化

电子合同订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 要约与承诺发出和收到时间的确定较为复杂。此外,电子合同的履行也比传统合同更加复杂。

3.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电子合同中, 既存在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存在形式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前者是由合同内容所决定的, 后者是由电子合同的特殊合同形式而产生的,如数字签名法律关系。与传统合同不同的是,在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中,一些传统合同中不很重视的内容在电子合同里却十分重要,如保护隐私权义务,信息披露义务等。

三、电子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

1.确立“网络隐私权”的专项保护

隐私权保护,尤其是网络与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保护,在我国法律界还是一个新的命题。现行法中纵有部分条文涉及,亦只是在名誉权层面对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予以保护(如《宪法》第38、39、40条,《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最高院《关于审理名誉权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3款)。部分行政法规的规定稍进一步,规定“用户应当服从接入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他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见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但由于行政法规的效力层次低于法律,其为公众知悉了解的范围和程度有限,而且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尚不全面。故笔者建议:应尽快制定《电脑处理个人数据保护法》,对网络隐私给予特别保护,更应在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中给“网络隐私权”以专项保护,具体设计包括“网络隐私权”的概念、权项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侵权责任。笔者认为这一设计是可行的,因为基于多数学者的意见,民法典可能会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网络隐私权”的引入,既可以充实人格权法中的具体人格权体系,又能体现民法典中人格权法的时代性,并能在更大范围内抵制网络侵权的发生。

2.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

目前我国已有《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一系列单行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尤其在入世前后的进一步修订使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鉴于知识产权法本身的综合性、开放性、非稳定性,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不宜为知识产权单列一编,将之纳入法典体系。那么,是否有必要在民法典之外制定一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法?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制定一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法,有利于彰显这一时代特征,强化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外,各种新型知识权利,如上文提到的域名权和技术措施权等,迫切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但现行规范或未作出规定,或规定失于散乱,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如我国著作权法仅在第47条第6款中将技术措施作为“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一种救济手段”简单带过,而无进一步规定。既然电子商务法涉及的内容较多,技术难度较大,短时期内无法制定,那么至少可以在知识产权法体系内构建对这些权利的法律保护,为将来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作准备,同时也有利于知识产权法的适用。具体做法为:在商标权之后确定域名权,分别对其注册机制、使用方法、保护范围、侵权责任等进行规定;充实著作权法47条第6款的规定,另以条文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

3.建立电子合同制度如前所述,电子商务借助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成熟,混和运用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对人类的经济组织、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合同法在数字时代的发展任务主要在于对电子合同制度的构建完善上。作为电子商务最基础性的法律制度,建立电子合同制度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同时,这也成为了合同法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契机。至于这一制度应如何构建,目前国际上有两种方式:通过单行立法进行建立,如美国(美国通过制定诸多单行的成文法,如电子签章、电子支付等单行法,但是却又通过《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来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制度);统一于合同法中(德国在新债法中初步建立了电子合同规则,但远未达到建立起电子合同制度的程度)。就我国而言,在一个法典化的国家中没有必要将合同规范规定于单行立法中,即使采用了单行立法方式也只是权宜之计。电子合同制度的构建应当通过完善合同法来实现。这一方面因为目前我国制定电子商务法还不大可能,另一方面,1999年的统一合同法已具有较高立法水平,为电子合同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且将合同规则统一于合同法中,既符合传统保障规则的一致性,又可借目前制定民法典的便利,在法典中建立电子合同制度。当然,在立法上纳入电子合同制度是个不小的立法工程。笔者以为,在启动这一工程时可遵循以下规则:保持电子合同在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成立、生效等制度方面与传统合同法律制度在基本原则、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方面进行更适宜电子合同的改进;新创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合同规则,如电子支付、电子签名等。总之,对电子合同进行规定时,应在传统合同的基础之上,作出富有技术色彩的更改与新创,以使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在规则上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独特性。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黎明.电子合同法律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10).

[3]孙晶晶,周婷.电子商务面临实名制考验[N].中国证券报,2008,9(10).

[4]齐爱民,徐亮.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在研究电子提单的时候,提单电子化是一个经常会碰到的与电子提单有着密切联系的术语。所谓提单的电子化,有时又称作“提单的无纸化”、“提单的非物质化”  或“提单的电子传输”等,其含义应该是指传统纸面提单上所载列的信息改由电子化的方法进行生成、、传送或记录。国内外学者均有从提单电子化的角度研究电子提单的。与此同时,随着纸面提单的电子化,一种被我们称作“电子提单”的电子文件也得以产生。

    笔者认为,电子提单是提单电子化的副产品应该是二者关系的出发点。之所以作如此判断,主要是基于人们最初将电子技术应用于海运单据处理的首要目的只是为加快这些单据的处理过程,这个时候人们考虑的尚不是创设这些纸面单据的电子替代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提单的电子化只是局部的电子化,只是提单的某些形式的电子化或者说是提单流转过程中某些环节的电子化。譬如,在SeaDocs电子提单项目中,纸面提单仍然是要签发的,只是其不再进入流通过程,而是被存入SeaDocs中心,此时进入流通过程的是纸面提单的电子文件形式,但在最终提取货物的时候,SeaDocs仍应将原始的书面正本提单交付给最后的收货人,并依纸面提单提货。由此可见,创设一种自治性的海运单据一一电子提单,并不是SeaDocs项目的实质性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以电子文件形式来达到纸面单据的快速传递。因此,SeaDocs项目最多可称为“提单的电子化”,其发出的所谓“电子提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提单。

    真正的电子提单,是能够替代“纸面提单”的,从存在形式上看,它仅是一系列以电子化方式传输和储存的数据而己,但这些电文作为整体具备传统纸面提单的功能。根据传统提单的三大功能,我们可以为电子提单作如下定义:电子提单是由承运人或其人根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以电子化方式发出的一条或多条电文所组成的结构化信息,其具有以下功能,证明承运人已接收运输合同项下的货物,证明运输合同,能够根据当事人约定的或对其适用的法律所规定的机制转让对货物的推定占有。提单电子化与电子提单的差距恰可以用美国著名海商法专家A.N.Yiannopoulos在评价电子提单时所说的一句话,“它(指电子提单)可能并不仅仅是指提单形式的演变;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种类的提单的产生。”[①]可见,提单电子化与电子提单所涉法律问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提单电子化是以传统纸面提单而非电子提单为本位的概念,因此其所涉法律问题主要是基于媒介的更替而带来的法律问题,其强调的是如何解决现有以纸张媒介为基础的立法对纸面提单的电子化所提出的法律挑战。而电子提单所涉法律问题主要是围绕电子提单法律制度应采用什么样的法律原理以在电子环境中实现纸面提单的三项功能。

    不过上述是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的,正如本文开头所言,电子提单和提单电子化是两个联系密切的话题——其实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谈论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纸面提单实施电子化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海运单据一一电子提单一一在酝酿和产生的过程;反过来,创设电子提单的过程,也就是对纸面提单实施电子化的过程。

    二、提单电子化的现状与法律发展情况

    目前提单电子化的典型做法主要有1983年的SeaDocs项目、1990年的CMI电子提单规则和1999年的Bolero电子提单机制。各类电子商务立法是提单电子化的一般法律基础,此外,一些专门针对提单电子化的立法更是为电子提单的实施与运用提供了法律保证。 1. SeaDocs项目1986年SeaDocs登记有限公司在美国首先开发了一项名为SeaDocs的方案,该方案被认为是国际上为促进可转让提单的电子传输的首次努力。在SeaDocs系统中,承运人依然签发传统提单,但是提单一经签发立刻退出流通并被存放在SeaDocs公司手中。此后的货权转让都由SeaDocs公司以电子通讯手段完成。SeaDocs所扮演的角色就像原始提单的保管人和提单转让的登记人,它最终会将原始提单交付给最后的提单受让人。遗憾的是,由于SeaDocs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高昂的保险成本以及对交易双方商业秘密的侵害等多种问题, 只持续了不到一年就被迫停止。

    SeaDocs方案的意义在于它首次提出了由中立的第三方参与提单转让的方法,此第三方以登记人和保证人的身份出现。SeaDocs方案为我们解决可转让提单电子化的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2. CMI1990 年电子提单规则CMI(Committee Maritime International 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90年通过了电子提单规则。CMI规则的核心是由承运人发出电子单证并由承运人对提单的转让做非官方的登记,同时为电子提单提供了一套由承运人控制的秘密登记系统(private registry system)。CMI规则是非强制性的,只有在当事人双方于运输协议中达成合意的前提下才能适用;规则就书面和签字的法律要件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即密码的持有人享有与提单持有人同等的权利。但规则在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不够完善,且使承运人的法律责任过重,因此在实践中运用不多。

    3.《1992年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1992年英国对《海上货物运输法》进行了修订,并对电讯时代的到来作了预见性的规定。依据该法的一项开放条款,该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案件中使用EDI系统的情况。英国率先通过立法的形式将EDI纳入《海上货物运输法》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提供了可参考的立法例。

    4.《1996年澳大利亚海运单据法案》《1996年澳大利亚海运单据法案》是将电子提单应用于实践的新尝试。为了适应EDI系统在国际贸易,特别是在海上运输中不断发展的新趋势,该法案提出了若干项“电子和电脑化海运单据”条款,这些条款对“数据电文”等进行了定义。

    具体地说,该法第6款规定:(1)伴随着必要的变化,本法在有关以数据电文形式的海运单据的适用上等同于有关书面海运单据的适用;(2)伴随着必要的变化,本法在适用于有关海运单据的以数据电文方式的交流时,等同于适用于海运单据的以其他方式的交流。 5. Bolero电子提单机制电子提单的最新尝试是名为Bolero的试用性方案。该方案试图在由船运公司、银行和电讯公司所组成的商业链条中采用联机电脑化的登记来代替纸运输单据。

    Bolero欲求解决当可转让的书面纸单据转化为电子形式时所面临的特殊的法律问题。为了彻底解决电子单证转让的难题,它建立了一个名为“登记处”的EDI服务中心,在中心登记处的“货运记录”中存有货运单据的详细内容。Bolero的服务正是基于EDI讯息在“登记处”和用户之间的交换来完成的。所谓用户通常是指承运人、托运人、货运转运商和银行,用户通过计算机工作站从中心登记处发出和接受讯息或用户间直接交换讯息。以一宗涉及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贸易为例,Bolero承运人向Bolero托运人发出一项报文,内容为确定承运人收取货物以及提单通常所载内容。承运人同时将该报文指示给权利登记中心,在权利登记中心托运人被记录为“单据”持有人。如果托运人希望将报文所包含的货物所有权进行转让,他必须将同是Bolero用户的新所有人的身份用Bolero格式指示给权利登记中心。中心在接到此报文后发出以确认新所有人成为提单持有人并拥有货物权利为内容的报文。这样就完成了电子提单的签发和转让。

    在Bolero中有强大的安全控制系统和保证电子讯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电子签名技术,通过电子签名手段确定了讯息的发出者和防止了讯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更改。

    但是享受Bolero服务的高额成本费用使得Bolero不得不面对如何去扩展业务、吸收会员的问题,这给Bolero电子提单机制的运用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三、电子提单及其法律地位

    由于电子提单是可以替代“纸面提单”的,它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如杨良宜先生认为电子提单必须:一、能去转让货物/财产;二、能去转让运输和约;三、能起到文件证明的作用;四、能提供大家任意使用;五、防止或减少欺诈;六、加快处理单证。[②]满足了这些条件,电子提单才具有生命力。

    就技术方面而言,随着电子签名等措施的产生,电子提单同纸面单据同样具有可转让性,但是电子提单的存在或实施还需要法律基础。

    目前电子提单的存在或实施主要有两个基础,其一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其二是立法。电子提单的法律性质与这两个基础紧密相关。

    (一)电子提单是合同法意义上的具有传统提单功能的电子文件由于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通过立法承认电子提单的法律效力,因而实践中电子提单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当事人彼此之间的合同约定。这种合同约定通常情况下应该是电子数据交换协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以EDI代替传统纸面提单,并就EDI实现传统提单的三项功能——货物收据、运输合同证明以及权利凭证,作出规定。同时EDI协议还将就EDI在满足相关法律要求方面的法律问题,如法律关于书面形式的要求、手书签名的要求、原件的要求以及EDI证据的可采性等等,作出规定,以为当事人之间使用电子提单铺平道路。

    目前以合同机制实施电子提单的主要有1983年的SeaDocs项目、1990年的CMI电子提单规则和1999年的Bolero电子提单机制。其中CMI电子提单规则本身就是一个EDI协议,只是其内容主要涉及EDI作为电子提单在转移货物控制权方面的法律问题,而并没有包含一个普通的EDI协议通常所处理的全部内容。Bolero电子提单机制使用的是一个被称作Bolero规则手册的多边协议。

    对于根据以上三个实施项目而创设的电子提单,目前除个别国家外,尚没有被承认为海商法意义上的海运单据,更不是海商法意义上的提单和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它们只具有合同法上的意义和效力。由于这种“电子提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单,因而其在实现传统提单的三项功能方面一般只能采用功能等同原则,试图以电子方式达到传统纸面提单的相应效果。

    (二)电子提单是一般电子商务法意义上的具有传统提单功能的电子文件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于1996年出台之后,其第二部分,即有关特殊领域(货物运输)的电子商务法规定,仅有加拿大采用。加拿大统一法委员会于1999年通过了一部示范法,即《统一电子商务法》,该法随后为加拿大绝大部分的省和地方采纳为法律。这意味着电子提单在加拿大已获得法律上的承认。但是,笔者认为,加拿大仅是在电子商务法上承认电子提单,换句话说,加拿大法意义上的电子提单并不是海商法意义上的提单或其他海运单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为各省立法蓝本的《统一电子商务法》与UNCITRAL《电子商务示范法》一样,也是以功能等同原则为基础,就以电子方式实施与货物或货物运输合同有关的行为以及以电子文件实施书面文件的功能作了规定。各省电子商务立法的意义,不在于承认电子提单或电子文件是海商法意义上的提单或其他海运单据,而在于为欲以EDI代替书面提单的当事人提供一个保证电子数据交换协议效力的法律基础。

    (三)电子提单是海商法意义上的提单在澳大利亚,无论是联邦层面的海商立法,还是州层面的海商立法,均对电子通信技术的使用作了规定,尤其是州层面的立法,对电子海运单据的规定更为明确。其立法的特点,就是扩大现有立法的适用范围,使其涵盖电子形式的海运单据以及以电子形式实施的海运单据的传输,尤其是对现有适用于纸面单据的一些术语如“交付”、“背书”、“占有”和“签名”等的含义作扩大解释,以使其包含以电子形式实施的相关行为。根据这种扩大解释的做法,在澳大利亚法下,电子提单在法律性质上就是提单,其是一种特殊的提单,是电子形式的提单。

    (四)电子提单是一种新型的海运单据和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说电子提单是一种新型的海运单据和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指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正在进行的《海上货物运输文书草案初稿》。该草案在第8章将海运文件分为两大类,即传统的纸面运输单据和电子记录,在电子记录中,该草案还特意规定了“可流通电子记录”。如果该草案被接纳为公约,那么这不仅意味着电子提单的法律效力将获得充分承认,同时其还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海运单据,而且作为“可流通电子记录”,其还将是一种新的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

    电子提单应是提单彻底电子化或无纸化的最终产物,由于所使用的媒介的不同,其基本法律原理与传统提单的法律原理己有不同,即使电子提单与传统提单一样,也被承认为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二者在对流通性的实现上也是不一样的。对传统提单,其所代表的权利与其媒介即纸张是合并在一起的,对于提单的新持有人而言,取得了纸张也就意味着取得了权利。电子提单则不同,由于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有形的,因而其所代表的权利与其使用的媒介不可能合并在一起,换句话说,仅凭其使用的媒介并不能彰显其代表的权利,而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于其流通过程的第三者对该流通过程进行记录和证明。

    成为新型的海运单据和代表货物的权利凭证将是电子提单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电子提单的这种法律地位还远远没有得到确立。

    四、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电子提单的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目前仅有寥寥几个国家制定有关于电子提单的法律,这使得电子提单的实施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而更多的是依靠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这种局面导致了电子提单法律性质多元性,它一方面说明,电子提单的法律效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承认,另一方面又说明,电子提单的法律地位尚没有得到最终确立。

    但笔者对电子提单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虽然从各国现有关于提单的立法来考察,除了个别国家如澳大利亚外,作为提单或权力凭证的电子提单尚不存在,但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商业用途的单据或文件,电子提单则是存在的。国际商会在2002年4月正式实施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电子交单补充规则eUCP1.0》,该规则对于电子记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它可以被当事人采用,从而成为电子单据的基础。[③]从商人法的演变历史看来,商业票据或文件以及调整这些票据的商事惯例均经历了一个从不为法律承认到为法律所承认的过程。以流通票据为例。早在十三世纪,黄金和钱币的运输和安全问题就迫使商人们开始使用流通票据,但起初国王的法院并不承认这些票据的效力,这迫使商人们创设自己的法院。这些商人法院的判例也就是所谓的商人法(Lex Mercatoria)。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关流通票据的商人法开始成为普通法的一部分,并最终被编撰进相关立法中。因此,一种商业文件可否存在,以及其生命力如何,不在于法律是否承认,而在于其是否为商业实践所需要。现代海上货物运输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提单法律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纸面提单的弊端越来越凸显,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提单电子化日益发展,并使电子提单得以产生,它能够满足商人们的需要已是不争之事实。因此,尽管围绕电子提单的商业实践尚不够成熟,有关电子提单的法律机制也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由于电子提单具备能够实现传统提单的三项功能的基本素质,电子提单的法律地位最终被确立是极为可能的。

    注释

    [①] See A.N.Yiannopoulos (Editor), Ocean Bill of Lading: Traditional Forms, substitutes, and EDI Systems, 19-20(1995)。

    [②] 杨良宜《提单及其附运单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页151-153.

篇6

买方:_____________

卖方: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合同内容

合同总金额(元)

合同附件数量

招标服务费(元)

备 注

总金额(大写)_____________(币种:人民币)

鉴于招标人为获得临床需要使用的药品而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并接受了投标人对上述药品的投标。现双方签定药品购销合同,本合同在此声明如下:本合同中的词语和术语的含义与《采购文件》通用合同条款中定义相同。

1.下述文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与本合同一起阅读和解释:

投标人提交的投标函(参见《采购文件》);药品需求一览表(参见《采购文件》);中标(议价)品种通知书(参见《中标(议价)品种通知书》);通用合同条款及前附表(参见《采购文件》); 阜阳市医疗机构XX年第一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购销合同附表。

2.本合同仅为明确买方在本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效采购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 年____月____日, 在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形成相应药品中标候选品种目录时自动中止)内的药品采购品牌、价格及服务。实际交易量以买卖双方签订的批次合同为准。

3.买方只能采购其选择确认的成交品种,卖方无违约行为,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其他品种替代成交品种。

4.卖方应根据相关规定在与买方签订本合同时向招标服务机构缴纳招标服务费,卖方未按照规定缴纳招标服务费的,买方有权拒绝其参加以后的招标采购活动。

5.本合同一式四份,买卖双方各一份,阜阳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招标办”)一份,招标服务机构安徽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份。

6.本合同中涉及“参见”的内容,由招标机构保存备查。

7.本合同加盖买卖双方及招标办和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印章,方可生效。合同可从“招标办”领取,“招标办”保留对本合同的解释权。

其他条款:_____________

买方 (盖章)_______卖方(盖章)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

篇7

关键词:心理契约违背、购买意愿、沟通效果

1.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电子商务日益盛行,其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虚拟性、抽象性等),给网上消费者带来了众多心理顾虑。电子商务规模庞大,网上商家的水平参差不齐,少数信誉较差的商家的投机取巧的行为可能会破坏整个网上商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2.心理契约违背

2.1心理契约违背的含义

在买卖关系中,合同使交易变得更便捷。但合同主要注重法律成分,而忽略了关系的心理成分。实际上,心理契约比法律合同所包括的范围和内容更广泛。

心理契约是指,在以承诺、信任和知觉为基础的雇佣关系中,员工对他与组织双方相互责任的一种信念。在消费者与网上卖家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会对本次交易形成一个心理预期,并主观的将其作为与卖家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违背是指,网上市场中,买家因组织违背心理契约而产生的一种短期的、相对激烈的情绪或情感反应(失望、愤怒等)。当人们认为他未从心理契约中得到他所期望得到的,这时就违背了心理契约。

2.2心理契约违背的两个层次

本文从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关的水平上分析心理契约违背:单个卖家层面和整个卖方团体层面。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是指,买方根据与卖家制定的交易协议条款,感觉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是指,买方对整个卖方团体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总的感知。心理契约违背发生之后产生的感觉具有持久性。数据显示,网上二次购买的消费者仅占总消费者的14%。由于买家与同一卖家发生多次交易的可能性较小,买方就可能将上次交易所产生的感觉转移到下一个卖家。所以,对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就被看作是与单个卖家发生一次心理契约违背所致的一个综合持续的结果。

心理契约违背发生,网上消费者对卖家的印象就大打折扣,从而尽量避免与网上卖家交易。卖方团体违背心理契约降低了买方对卖方团体的信任,也降低了交易意愿。

3.心理契约违背对消费者未来的购买意愿的影响

由于买方对合同的期望不是很确定,从而导致心理契约违背。所以,设定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合同本身的局限性和心理合同的抽象性,较难设定合理的心理预期。

3.1卖家的沟通效果和买家的网购经验

沟通是指买卖双方交易时,卖家和买家同时发出信息传递含义。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沟通,不仅包括买卖方发出聊天信息进行沟通,还包括卖家通过网页公布信息,买家通过网页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网页的交流特点和产生反馈意见的能力,它强调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如何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有效的沟通会产生以下三个结果:理解、改善关系和采取行动。沟通过程直接影响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效果对消费者心理预期的形成有影响作用。而心理预期与消费者直接获得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差异就是形成心理契约违背的直接原因。因此,沟通的有效性对消费者形成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有积极作用。

消费者的经验影响其感知、态度和行为,从而对消费者的决策有直接作用。研究表明,经验与专门技能和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专门技能是指成功完成与产品相关的事情的能力;自我效能是指消费者为了达到某一理想结果而采取行动时,对自己竞争力和自信心的感知。本文网购经验是指网上市场上,消费者购买产品能力与信心。消费者对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感知因消费者网购经验水平的差异而不同。那么,网购经验对消费者形成合适的心理预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因此,网购经验对消费者形成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有积极作用。

3.2单个卖家心理契约违背与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

电子商务市场上单个卖家违背心理契约,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感觉网络市场上整个卖方团体都会违背心理契约。但个体个性特点的不同会影响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个体的五大差异性变量也会导致个体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反应不相同。

因此,消费者对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对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同时,五大个性特征(意识,神经质,外向性,经验的开放性,赞同性)在上述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3.3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与消费者未来的购买意愿

心理感知会影响未来的行动,心理契约违背会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意愿。心理契约违背理论认为,人们最初都是信任他人的,但保持这种信任的关键是维护心理契约。也并非发生了心理契约违背就会完全破坏这种信任,完全消除未来的购买意愿。消费者对整个卖方团体的信任是指:买方认为将来与市场上的卖方团体进行的交易都将会与自己期望一致的信念。

因此,消费者对整个卖方团体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对其未来的购买意愿有消极影响。并且,消费者对整个卖方团体心理契约违背发生之后,信任对其未来的购买意愿有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契约违背对消费者未来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4.结论

消费者的网购经验和卖家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对消费者形成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有积极作用。消费者对单个卖家的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对整个卖方团体的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五大个性特征在上述转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消费者对整个卖方团体心理契约违背的感知对其未来的购买意愿有消极影响,且信任对上述关系起调节作用。(作者单位: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经济与管理中心;2.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教务处)

文献综述

篇8

“人肉搜索第一案”又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该案中的北京女白领姜某在自杀之前,她写下“死亡博客”,记载了她自杀前的心路历程,并提及丈夫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等信息。

而后有3个网站上的部分文章均披露了其丈夫及第三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居住小区等信息。之后其丈夫将3个网站告上法庭。至此,“人肉搜索”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人肉搜索第一案”展开热烈研讨。主审法官提请与会高级法官主要就3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讨:一是公布普通公民的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侵犯之间的关系;二是网站对网友的不当留言有无监管义务及承担责任的程度;三是道德批判与隐私保护的限度。

据悉,截至目前,此案已3次开庭。人们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作出评价,不侵犯他的名誉权。而后原告的律师提出同意与被告方和解,但遭到被告的拒绝。

饭店包间费纠纷案消费者胜诉

北京的刘先生在一家酒楼就餐后,被告知要收取80元的包间费,刘先生认为收费不合理将酒楼告上法院。

法院认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并在知情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经营者负有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的义务。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对刘先生要求该店返还包间使用费80元的请求予以支持。

协议一字之差600元打水漂

张女士想租房,向房主交了600元后又不想租了,欲要回,却遭到了拒绝。原来,双方签订协议时,其中内容涉及到那600元写的是“定金”二字。殊不知,此“定金”非彼“订金”,二者在法律上的效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女士花了几十元钱咨询了律师,可咨询的结果却令她大吃一惊:律师表示因为张女士在协议上写的是“定金”,所以一分钱也要不回来。

律师介绍,根据法律规定,“定金”有担保的含义,起到约束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作用,如果支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一方如不履行合同,将应双倍返还定金。“订金”则属于预付合同款项,如果支付订金一方违约,没有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应当退还订金。

银行卡失窃密码太简单银行无责不赔

汪某的汽车与放在车上的财务包同时失踪了。更让汪某郁闷的是,就在汽车失窃当天,有人就用他财务包内的一张银行卡,相继5次支取了16万元存款。

“银行明明规定,储户取款超过5万元就必须验明身份。”汪某以银行监管不力,将其告上双流法院,向银行索赔10万元。

银行方当庭辩称,汪某对储蓄卡保管不当,以及银行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这才让盗贼钻了空子,并非银行管理疏漏造成。同时,由于盗贼持汪某银行卡,又输入了正确的银行卡密码,银行视盗贼取款行为代表了汪某的意愿,符合银行相关法律规定。银行方虽然承认盗贼分5次支取了16万元存款,可单笔取款并未超过5万元,银行因此无需验证其身份。因此,银行方认为在这些取款过程中,银行并无过错。据此,法院驳回汪某向银行索赔的诉讼请求。

“导航电子地图案”被告被判侵权

2006年,“道道通”电子地图正式上市不久,瑞图万方公司的技术人员以及普通GPS用户都发现,凯立德电子地图与道道通电子地图的内容,甚至包括整个城市、整个城乡都是相同的。

更“巧合”的是,“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在前被技术人员作了大量的防范暗记,在凯立德335城市地图中也同样存在。

篇9

(一)中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立法原则

由于电子商务立法调整的是新型的市场交易方式,因此需要有与以往法律不同的新的立法指导原则。这些原则覆盖整部法律,目的是使法律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前瞻性,尽量避免和减少成文法挂万漏一,僵化死板等弊端。

1 功能等效原则。功能等效原则是1996年联合国“电子商业示范法”提出的,这一原则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商务立法的新思路,对中国的立法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功能等效原则就是在分析有关传统纸质文件的法律要求的目的和作用的基础上,使电子商务技术能够满足这些目的和作用。例如,纸质文件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让文件可以被所有人识读,让文件可以被复制;让文件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改变;通过签名方式对数据真实性进行认证;让文件以一种官方和法院可以接受的方式出现。就上述纸质文件能起的各种作用而言,电子记录如果满足了一系列技术和法律的要求,就能够在数据的生成、存储和通讯方面提供与纸质文件同等水平的安全保障,甚至在数据来源及内容的认证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速度。

2 法律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电子商务交易的不断发展给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挑战,电子商务立法要体现技术的发展,同时又要为技术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在中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力量干预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的国家,用法律指定某一技术作为电子商务行为有效性依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有安全性保障,这就要求法律对电子商务行为所采用的技术至少应达到的功能和最低效果做出详尽的规定,即规定只有使用具有若干技术性能,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的技术的行为才是有效的,这样达到法律与技术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对特定技术的指定带来的弊害,又维持了电子商务行为较高程度的确定性和安全性。

3 交易载体无歧视性原则。对于交易载体无歧视性而言,就是指法律对于无论是采用何种媒介、形式和通讯手段进行的市场交易都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因交易采用的媒介、形式和通讯手段不同而厚此薄彼。基于传统交易形式的法律规范一般是将书面形式作为默认的交易载体。然而电子形式的交易恰恰是“无纸”交易,不属于传统形式,因而无法享有法律给予纸质媒体的地位和待遇。电子商务立法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不论采用何种载体进行交易,都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二)电子商务立法调整的核心内容―――电子合同关系

电子商务虽然是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但是它的核心内容仍然是“商务”,即主要以合同形式表现的交易活动。因此,合同关系成了电子商务立法调整的核心内容。在1999―2000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网上拍卖引起的合同纠纷案,成为中国“网上拍卖第一案”。由于这是一起有关数据电文的电子合同纠纷,中国目前缺少相应的法规,给法院处理这类案子造成困难。法院虽直接依据《拍卖法》判案,而实际上本案的核心仍然是买卖合同成立问题,也就是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即法律地位问题,同时也涉及了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等其他方面。由于电子合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进行信息的通讯和存储,合同法律制度必须进行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电子合同载体的“无纸化”与订立过程的“数字化”都对传统合同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判断合同有效性的基本标准并未改变。因此,在必要的技术保障下,配合全方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完全可以在“非歧视原则”的基础上,赋予电子商务合同充分的有效性,以改善网络经济时代的法律环境。

1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电子通讯技术让所有经营者都有机会面对全球的市场,使交易过程变得方便、快捷,这是电子商务的优势。但是,如果电子商务的经营者利用虚拟技术的特点,隐身于电子手段之中,把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也虚拟了,那就毁掉了一切交易的信用基础。电子合同的订立,依赖于人们对其的认可程度。假使消费者交易的风险疑虑重重,担心成交之后收不到货物,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担心发生纠纷上诉无门,更担心经营者口是心非,卷走货款……那么即使电子商务被炒的再热,网络广告做的再好,网上拍卖再绚丽缤纷,消费者也只是会把电子商务当作一道迷人的风景,不会真正付出。因此,要奠定其信用基础,经营者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电子合同中的签字与盖章。对于合同书形式而言,签字或盖章是合同成立的法定形式要求,而对于数据电文等其它书面形式,虽然《合同法》未作强制性要求,但是纵观全球电子签名已经成为网上交易的安全与信用的保障。由于中国尚未正式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也没有建立起电子签名的认证制度,当事人即使采用了电子签名也难以达到适当和可靠的安全程度,因此中国《合同法》建议,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合同在成立之前,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后合同再成立。然而,所谓签订确认书的方法显然属权宜之计。当事人在以电子合同达成协议之后,又要采用传统的书面形式,这等于给新技术加了一顶旧帽子,违背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

3 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是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订立的,即一方面对方提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对方表示同意(承诺),合同就告成立。要约在到达对方即要约生效,而通过因特网订立合同时,要约是通过特定的系统进行接受的,因此,其接受或者到达具有特殊性。电子合同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使中国现有的法律(主要指“合同法”)显得相形见绌。中国《合同法》虽然对电子合同做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定,但是有关电子合同的生效要件等具体规则尚未确定,这正是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解决的一大核心问题。当然《合同法》不是专门调整电子合同关系的法律,有关的法律规范比较粗疏、简略在所难免,这也正说明中国需要一部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将电子交易真正纳入中国法律规范体系之中。

二、中国电子商务立法所涉及的其它领域

(一)电子商务立法挑战现行税收制度

1 当前存在的税收问题。(1)冲击传统国际税收。首先,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是电子商务课税的核心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强调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多来自国内,所以强调地域税收管辖权。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各国对所得来源地的判定发生争议,互联网的远程特性给行使地域税收管辖带来了困难。其次是常设机构的认定。常设机构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在因特网上,传统常设机构概念“有形存在”的标准几乎不再适用。(2)冲击着传统税收征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产品和服务分类的模糊、常设机构认定困难、交易地不明确等问题给税收政策带来不少冲击,所得税、流转税、关税的征管问题,也使得税收当局难以控制,使得依法纳税变得苍白无力。

2 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针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辅助于管理手段来实现电子商务税收的立法功能。可尝试采用如下对策:(1)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即纳税人在办理上网交易手续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首先由纳税人申请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填报《申请电子商务登记报告书》,并提供网络的有关材料,特别是计算机超级密码的钥匙备份。其次,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填报的有关事项严格审核,逐一登记,并要注意为纳税人做好保密工作,最好是建立一个密码钥匙管理系统。(2)制定一档优惠税率,实行单独核算征收。网络贸易能够帮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应采用优惠税率征税。但企业应将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劳务及产品销售等业务单独核算,否则不能享受税收优惠。(3)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储存,强化征税信息管理。对待电子商务重点是要加强国际信息、情报交流,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网络化、开放化的贸易方式,单独一国税务当局很难全面掌握跨国纳税人的情况。只有通过各国税务机关的密切合作,收集来自世界各国的信息情报,才能掌握纳税人分布与世界各国的站点,特别是开设在避税地的站点,以防上网企业偷逃税款。(4)完善现行税法,补充有关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在制定税收条款时,考虑到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应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结合电子商务的特征,在中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条例中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

(二)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是网上著作权保护、商业标识(商标、字号以及其它标识)保护等。

1 网上著作权保护。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新闻、电子书籍以及软件,这些都被任意下载,无疑构成了对原著者的著作权的侵犯。中国已发生多起网上著作权保护纠纷,如作家王蒙等的作品被他人擅自在网上发表所引起的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而263首都在线网站与《大学生》杂志社之间的关于《考研胜经》的著作权纠纷又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引起了人们对修改著作法和网络传播法等的议论。有关法律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网站及上网人数迅猛增长,而有关法律却是空白,更没有详细的网络传播法。针对本案就如何对网站进行管理,网站如何管理个人主页、个人主页出现侵权行为时网站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等,都需要法律做出规定。

2 网上域名与商标冲突的问题。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电子商务就不能不注册域名。1995年下半年国外出现了大量将注册商标在先注为域名的案件,身处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中国亦未幸免,1996年,大量国内企业的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为域名。而近两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域名”与“商标冲突”日益激烈。完善域名管理体制,解决域名争端己成燃眉之急。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立法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合同、知识产权、税收等方面,全面解决电子商务引发的法律问题,并非易事,需要通过立法和完善现有法律加以规范并开展立法的前瞻性研究。

三、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立法建议

任何法律的产生,都需要实践的检验。电子商务在中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大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当今中国已在较大程度上融入了整个世界之中,电子商务在全球推进的滚滚热浪也辐射到了中国。只有加强立法建设,才能使中国的电子商务在良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筹建权威、高效的立法机构

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涉及的利益广泛,牵扯到各个部门、行业以及各种当事人的利益;二是其中的技术性较强,特别是有关计算机通讯网络方面,诸如电子加密、认证等关键性问题,都不是普通法律学家所能透彻理解的。有鉴于此,需要由国家立法机关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既要照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又要考虑到电子商务的技术性特点。具体而言,应改变以往由立法机关授权某一个行政部门组织立法的状况。立法机构应在体现电子商务法技术性特点的前提下,尽量反映各方面的利益与要求,以便充分顺应电子商务活动的规律,使之真正成为电子商务的“促进法”,有利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二)组织力量、结合电子商务的客观需要,清理、修改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法的制定,从形式上看可能仅仅是一部法律或法律的出台,但无论是制定法律、还是修改,实际上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目前,中国法律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有《刑法》、《合同法》、《著作权法》、《税法》等。在这些法律中,可以适当增加对网络犯罪的处罚条款;增加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条款;在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合同的格式以及对税收的征管等相关方面可以适当加以明确、补充和完善。从法理解度讲,当前的电子商务立法工作应体现在“破与立”两个方面,既要按照电子商务活动的特点,制定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又要消除、修改原有法律体系中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规范。

(三)积极推进中国自有知识产权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相关法律的制定提供硬件基础

自有知识产权软件是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基础,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保密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政府要鼓励自有知识产权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为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保障。

(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借鉴学习外国立法经验,注意与国际接轨

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电子商务法本身又是有关交易形式的基本规范,它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运行,犹如国际通用协议一样,具有国际通用性。联合国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电子商业示范法》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在不影响中国的利益前提下,尽量向国际规则靠拢,使得中国电子商务方法从一开始就能和国际规则接轨,避免走弯路。

(五)电子商务立法要适合中国的国情

由于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中国电子商务活动法律,所以其大前提必须是要符合中国国情。而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尚未实现;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用户数,网络普及率还是网络规模与应用,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网络业在资本投放、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技术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另外,由于语言上的原因,中文信息资源上网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些实际情况都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立法时也都应该考虑到其中,否则不利于健全法律制度。

篇10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三种交易模式消费者风险风险防范

只要是商务,就存在有风险。电子商务所依存的工具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电子数据、各种繁多的认证等。它特殊的运行模式可以使欺诈行为人将其欺诈行为掩盖得天衣无缝,而被侵害者往往却无可奈何。这主要会牵涉到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等。更严重的,如使用不当,消费者的货物、资金安全也会存在相当程度的风险。因此,作为消费者,在新技术的载体下,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各种模式及交易形式,明了风险的来源,才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从而利用电子商务为自己提高效率、享受便捷,才是消费者充分融入电子商务的正途。

一、电子商务的各种交易模式

电子商务有着各种形式,一般由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等。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Intetnet为载体的买家、卖家、服务机构一体化的商务活动。只不过服务机构在交易过程中担当的脚色有一定的差异,就形成了三种交易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买卖双方的直接沟通。如图1所示,有的服务机构除图中所示出的认证中心、银行、配送中心外,还有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等机构。

图1 电子商务交易形式一――买卖双方直接沟通

第二种模式则带有交易平台,即日常商务中的“交易中心”。买家和卖家完成交易须经过这个中心完成。但是,资金流不通过交易平台。图2是带有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过程图。

第三种交易模式则是在第二种交易模式的基础上,资金流发生变化,除货款外,物流配送的资金流也通过交易中心,这时,交易中心还承当买卖双方担保人的角色。

二、电子商务存在的风险概览

1.网络安全――三种交易模式下消费者的共同风险

Internet本身就是开放的网络。网络产品本身就隐藏着不安全隐患,加之受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不安全因素更显突出。比如:系统及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造成的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等,还有各种病毒与恶意攻击、线路窃听等。

2.合同风险――第二种交易模式下消费者风险

带有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进行中,交易中心只是担负着交易撮合的交色,具体商务合同的制定一般是由卖方拟就的统一格式,对消费者来说,不同的商品其合同的条文应该是有明显的差别的,例如退换货、索赔等详细的规定。因此,在第二种交易模式下,合同陷阱是消费者的重要风险。

合同风险带来的间接风险是支付结算风险和物流配送风险。支付结算的方式一般是在合同中载明的,但是这种合同的公证方或者担保方在这种交易模式下是模糊的;同样,该模式下的物流配送一般都是由卖方指定或者卖方的合同方完成的,因此,消费者在这一方面没有任何监督的可能。

3.商家信誉――第一种交易模式下消费者风险

电子商务的基石就是诚信。它不像传统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可到实地观察卖方的经营场所、联系人、直接挑选自己的商品。消费者购买在电脑的浏览器里看到的商品的安全性,完全凭借的是商家的信誉度,这是对电子商务的真实写照。当传统的购物方式引发的各种纠分还在“3.15”消费者权益日频频曝光的环境下,消费者如何信任互不照面的网上交易?

4.退赔风险――第三种交易模式消费者的风险

退赔风险是交易完成后产生的。交易完成后“货款两讫”,网络上的交易结束,但是消费者拿到的商品不能满足在交易过程中所呈现的商品的功能,就必须重新和卖方进行下一轮的交涉,这就牵涉到后一轮的交涉成本,无疑这个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需要防范的。

三、风险的防范措施

1.网络安全防范

首先要使用正版的操作系统,并设定为随时更新。这样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检查更新系统的漏洞并自动的打上相应的补丁。在重新安装系统后,在驱动程序、防火墙、杀毒软件没有安装或者安装后但没有正确运行时,千万不要上网,因为有些木马软件就是在这个时间乘虚而入的。首次上网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启动防病毒软件并进行更新,然后,设定防病毒软件为全监控状态。谨慎使用外来软件和外来拷贝,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病毒扫描。其次,密码要够一定的复杂度,并定期更换密码。除非是在所有时间内电脑的使用权属于自己,否则不要设定浏览器保存cookies,这会给其他使用者留下个人登录信息。再次,尽量不要在进行交易的电脑上下载、使用在线游戏,很多木马软件都是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另外在使用聊天工具时尤其注意尽量不要与陌生人进行文件传送,这种传送极易感染对方文件中隐藏的病毒。

2.合同风险防范

首先要保证电子单证的秘密性、证被传输的业务单证不会丢失,或者发送方可以察觉所发单证的丢失、确定电子单证的内容未被篡改、保证存储信息的安全性、解决或者仲裁收发双方对交换的单证所产生的争议,包括发方或收方可能的否认或抵赖。其次,详细研读合同条文,其原则是:条款详细无遗漏、项目明确不含糊。必要时可以咨询有关方面的律师。

(1)支付风险防范。要合理使用银行卡,在网上交易中所使用的银行卡,一定要使用“附加卡”,这里的“附加卡”的含义是:仅仅是为了网上的转账而使用的银行卡,在没有转账业务时,该卡上的余额尽量保持为零。只有在转账时才从其他卡将许转账的进额快速划入该卡。凡遇有网上支付时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等待时,应中断操作不要继续进行。即使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申请也要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易趣的“安付通”等。

(2)物流风险防范。即使是卖方指定的物流公司,也要详细查证其业务信誉及理赔条款,一般的物流公司均有其自己的网上信息系统,例如顺风快递公司,可以根据运单号跟踪所有的业务过程。如果没有网上信息跟踪系统,也要在物流开始前取得对方的联系方法及联系人,以便于及时地监控。很多消费者的所购商品的传递是通过邮局完成的。目前我国邮局的物品传递有三种:平邮、挂号和特快专递(EMS),要尽量使用EMS方式。有些商品体积较大也可能通过铁路、公路的直接运输,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有相应的监督办法。

(3)商家信誉风险防范。确定交易中的贸易伙伴的真实性、有效性。作为消费者的通常做法,要求在交易前通过各种渠道确认卖方的身份、货物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卖方除了在网上展示产品外,一般还有其他的联络方式,如手机、QQ、POPO、诚信通等专门的联络工具,所以,网上交易也不要放弃传统的联络手段。另外,还可以进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而获得其他消费者对该卖家的评价。有些交易网站有对卖家的信誉评级,当然信誉等级高会越安全,但是这些评级也仅能作为参考,还不能排除进行独立的访查、确认。

(4)退赔风险防范。退赔的依据是合同。所以首先要对重要的合同引入认证中心(CA)进行认证,并将备份发至CA保存。这是争议的仲裁依据。对于无合同的商务活动的退赔那就要建立在商家信誉和消费者自己的交涉手段与技巧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