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

篇1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人文性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Impact of Humanities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WANG Lim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Yunnan 674100)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ulture. Tools and humanity's unity,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language courses. In this paper,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university, combining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humanities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mpacted by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 humanities.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humanities; ideological education

1 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1 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使其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文字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普遍具备了语文的通识知识与能力,并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

1.2 培育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感性地接触到大量的语文材料,这些材料一方面通过书面语形式展示爱国爱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深化传统的思想文化,发挥熏陶感染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1.3 培养正确的语文思维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来传授知识,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通过各种形式凸显出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1 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人文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既提倡掌握大学语文中的基本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变知识为实际运用能力,又将知识与能力获得的过程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适时将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高尚思想情感、人格品质等渗透给学生;另一方面,转变评价方式,既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所以,大学语文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人文性,突出强调教学中的人文功能。

2.2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其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待完善。而大学语文教学重视大学生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分析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毕竟与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比较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化成学生熟悉、能理解的内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

2.3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教师充分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发挥语言艺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参杂语文情感,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本身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3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影响

3.1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3.1.1 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爱国主义的题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作者的爱国情怀。例如,在教授屈原的《离骚》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理解诗中的含义,体会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体悟诗人报国无门、惨遭小人陷害的愤懑之情,从而深刻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课堂氛围的渲染和烘托,使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提高其爱国主义的理论深度,从生活实际中践行爱国主义思想。

3.1.2 关注民生的仁者胸襟

大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将来中国的希望。大学语文教学中会出现诸如王夫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词句,将君子关注民生疾苦、天下兴亡的情怀一展无遗,把百姓当作国家的根本,胸怀坦荡,有仁者之风,深刻地影响着学生。

3.1.3 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的人生态度

大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儒家的入世思想,积极考取功名,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愿望;当人生不如意时,古人又从老子、庄子、佛家中汲取经验,采取洒脱的出世行为,强调自己的个性发挥,从而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无论是否碰到困难,大学生都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教训,做到积极、主动,发挥自己之所长,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1.4 高尚的人格素养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又将修身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认为这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只有品行高尚、道德过硬才有可能实现天下一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文来学习古人的修身之道,日三省吾身,学思结合,从而塑造出高尚的人格素养。

3.2 大学语文教学途径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3.2.1 课堂教学长期渗透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清静无为”、汉代的“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等等,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奠定了基础,在欣赏文学作品的美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质。

3.2.2 课外教学潜移默化影响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还通过练习、活动来辅导学生学习,定期举办诗词欣赏、朗诵、书法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3.3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影响学生思想教育

3.3.1 启发诱导

大学语文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同时,传统的人文性质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回归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

3.3.2 情景创设

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情境化教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提出一定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语文教学课堂。例如在《子路、冉由、公西华侍坐》这一课文中,教师根据孔子对子路、冉由、公西华问话方式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孔子对每一个弟子的不同语气,从而直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项目:(本文系《大学语文》教学探索科研项目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春倩.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高教探索,2012(6):68-69.

[2] 赵齐阳,王茂春.基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2-144.

[3] 温云兰.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J].语文建设,2013(5):9-10.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 重要性

在经济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社会利益关系不断调整重组的新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日益受到关注。自十七大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思想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人文关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也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1]

一、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人文关怀是时代精神的呼唤

当前我国经济处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灿烂辉煌的经济成绩背后,日益严重地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容的人的问题。人们的精神生活、个性特长、道德信仰等被漠视、被践踏,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不少人失去精神与灵魂家园。高等教育也迷失了方向,被当作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片面注重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求知,掌握技能,以顺应于社会,让功利主义的泥淖模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高远目标,遗忘了高等教育自身。 [2]

高等教育也在沉痛的反思中走出了认识的误区,认识到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中突出人的本位,实现从“学会学习”到“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也就是要求当代教育必须彰显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关注人类的生存命运,教育学生关心自我生存本身,关心他人,关心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并在此关心中实现人性的回归与完满。在此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眼光投向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的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是时代精神的召唤!

2.人文关怀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

人文关怀的理念是从当代大学生生活本身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际状况提出的。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年龄上处于青年期,在生活经历上涉世未深,其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正处在心理成长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因此,大学生特别渴望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来缓解或解决他们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以慰藉他们心灵的孤独。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按照大学生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体现人文关怀,他们才会觉得得到了尊重,得到了理解,得到了真情,得到了关怀,才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思想交流,接受思想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3.人文关怀是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需要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进行地是与大学生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主要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参与学生生活为基本线索,强调学生的记忆,学生面对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平面化教材和冷面的理性教化,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其中灌输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本,就是要回归生活,倡导人文关怀。不符合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取得实效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劝导学生真诚地去做与其现实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学生个人生活本来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才能取得实效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1.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肯定主体性

一直以来,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而注重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主动关注、关心、关爱“现实的大学生”,尤其是要尊重大学生的尊严和自身价值,强调和肯定大学生自由、全面、科学发展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教育方式从传统的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

敞开心扉真诚交流的前提是真正理解大学生。理解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就应换位思考。理解的关键是走近大学生,真正理解大学生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

走近大学生需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或带着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实践,并用学到的理论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二是拓展延伸意识,要留给大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三是研究意识,关注、关心、关爱“现实的大学生”的需要、愿望和价值追求,以期大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合乎他人、社会要求的道德意识和规范行为。

2.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尊重人性

所谓个性化的教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让学生思考在满足自身需要、实现愿望和价值追求时,如何才能在符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个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性教育,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意蕴。高校教育者要以职业的敏感去发现和理解学生袒露人性真实一面,充分相信和激励他们人性中的优点,理解和矫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这样,大学生内心充满温暖和感激,在感动中开始对人生的主动思考,逐步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并自觉去树立信念,坚定践行信念,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性。 [3]

3.重视人文情感投入,升华情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教育者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信息、培养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唤起和激发大学生对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4]

4.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情境,熏陶品性

和谐、充满人文意蕴的教育情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感染、规范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它直接体现学校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给大学生以宽松、和谐、美感的人文氛围,可以引导或者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塑造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人格品质。

创设的人文关怀情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络化的教育情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有机地整合人文关怀情境各要素,将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辨性的特点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金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式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1。

[2]朱冬梅;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析[J];世纪桥;2009。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精神 培养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DU Qirong[1], DU Qiyu[2]

([1] Department Of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Industrial Polytechnic College, Chongqing 401120;

[2]Chongqing Economic and Trade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University humane spirit absence leads to confusion and loss of education significance of the education value; Civic literacy of the vulnerable to lack of morals 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loss of love lead to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distortion and spiritual crisis, bring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education; necessity

1 大学——人文精神孕育的摇篮

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注人类命运的场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是人文精神孕育的摇篮,是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失去这一内涵,大学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具有“把人当成人的态度”,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关注人的价值的追求,使他们懂得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百姓疾苦;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自由、平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 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其根源

2.1 大学定位的偏差导致培养目标上的异化

大学是人文精神生长的土壤,“学生之大”尤其离不开较高的人文素养。一所大学,不管什么专业,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要让他们懂得做人之道。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大学完全由市场导向来决定,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面对一个个流水作业似的速成大学生,其人文教化功能渐渐被它的实用价值、职业训练的功能所替代,高等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没有教给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获得更加幸福而美好生活的信念,没有培养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去理解自由、幸福、人生的追求和向往,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危机与伦理危机,培养出来的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社会腐败已经逼近、甚至达到了“人人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的临界线。大学生那种不平则鸣、甘作社会栋梁、不屈不挠的精神已消失殆尽,“美丽的校园不再激起青年人诗心的回荡”。难怪有人悲观地说,大学越来越像一条条生产流水线,为满足学生的实用性需求,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便捷的快餐,其人文教化功能越来越为它的实用价值、职业训练的功能所替代。理性思考在经济面前低下了它高昂的头颅。

2.2 大环境的浮躁情绪困挠着大学和大学生

在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分拆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后,伴随着“象牙塔变成了玻璃城”的崩塌声,仿佛一夜之间,中国大学失去了它尊贵的地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几千年来的信仰、信念和信条无一不受到怀疑、嘲弄,致使当前我国的人文精神处于“危机”“失落”或“遮蔽”状态;信息社会的变化万千,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不可能像当年那样成为被关注的中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侵袭,一种落差导致一种精神失调,大家都忘却了自己的灵魂;一些大学生不知所措,默默地跟随潮流走;另一些大学生在迷茫困惑中迷失了自我;还有一些大学生用阿Q般的语气说:“这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

2.3 大学生认知的误区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考场中历练出来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导致现在许多的大学生对祖国缺乏荣誉感,对他人缺乏善心,对父母缺乏孝心,对自己缺乏信心,误以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弥补一切;而文理科过早分开,让学生的知识背景存在先天不足。学术争鸣的缺乏,思想的缺乏,批判的缺乏,个性的缺乏,竞争机制的缺乏,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

3 人文精神缺失导致的严重后果

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往往以社会适应性作为教育的根本尺度。随着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拓展,学生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他们只能在某个专业领域疲于奔命以期获得一技之长而立足于世,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否定了人自身的发展,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精神的完整建构,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缺乏浩瀚的胸襟,缺少对人本身深入的关怀。教学过程赋予学生的是更多的知识积累,但没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忽略了引导学生去关注知识的意义。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价值的迷茫与教育意义的丧失:缺乏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差,荣辱观、是非观、善恶观及美丑观等方面认知的颠倒;以自我中心,情感冷漠,不明荣辱,不知感恩,失却了道德建构的底线;精神境界不高,文化素养的贫乏,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甚至出现精神危机;人文价值观模糊,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徐力弑母”,“刘海洋伤熊”,“马加爵事件”,“天津艺校视频辱师事件”,“涪陵职教中心学生辱师事件”, 药家鑫案,李刚之子案,这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是对生命的漠视,是缺失了人文精神导致的人的行为扭曲,这至少证明一点:没有人类关怀的民族将会给自身和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4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它所培养的人才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是既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积累,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社会参与能力,又有理想追求意识;既敢于进行科学探索,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然,培养这样的社会有用之才的工作是艰巨的,但我们决不能因为这样的人才难以塑造和培养就降低我们教育的理想与追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扬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这显示出了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优秀科学家对人类前途的深切关注和高度责任感。唯有倡导人文精神的发展才能使人类得以和谐生存。

纵观世界前列的大学,无一不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地方。美国人通常会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正是因为哈佛的人文精神才引导了美国的成长。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不仅仅关乎教育,这也成为中国整个国家战略要求之一。正如著名理论学家郑必坚所说,应“从国家战略角度思考科学与人文”。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努力培育大学的人文精神,使大学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参考文献

[1]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5.

篇4

论文摘要: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全面型人才。文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必然,其根本前提在于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关键在于注重“三心”,基本措施在于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基本方式在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外部条件在于和谐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进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市场化,“大学市场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将更加关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1]在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孕育而生,笔者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一、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孕育而生。到目前,应用型大学还没有有效的定位,有人认为“应用型大学就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2]。应用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紧密结合的地方性大学,是与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区别的一类新型大学。”[3]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大学,其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也注重学生的生活教育,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养过强的专业性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下,应用型大学的产生促使人们原有高等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参照标准,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求职教育相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如何实现其本质意义,在于教育教学中应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区别单维度人才培育模式,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求职和生活,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应用型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必然,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基础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教育,是生命价值的教育,而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4]。所谓科学教育就是专业认知技能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共同促进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分别促进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培养。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也是完整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现实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中却没有重视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科学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型大学在注重学生专业认知技能的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导致学校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6]。

2.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这样导致固式教学模式泛滥,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这样下去的结果终将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淡化和缺失。同时,忽视了蕴涵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科学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淡化必将导致学生思维的狭隘,能力的固势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合,才是促使应用型大学教育本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高技能、强素质的新型人才,才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三、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思考

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根本前提。应用型大学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专业认知技能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用型大学要培养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人文素质过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促进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目标的发展。通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使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的意识观念,才能有效地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转贴于  2.注重“三心”: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以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为核心

在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明确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教育为中心,人文教育为重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核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非理性思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间接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而应用型大学的本质核心还是在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明确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后才能促使二者有效的结合,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性发挥。

3.转变学风、教风、校风,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学风、教风及校风,促使教师和学生形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相统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同学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传递,促使学生的情感美德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做事的意志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行为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的技能性发展和创造性发挥,实行学生参与性教学模式,从而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掌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4.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促使应用型大学将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科学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效结合的基本方式。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科专业侧重于现实的社会需求,以理工技能科学为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要注入一定比重的人文学科知识,加大选修课程体系,定期开展人文学科讲座、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待人文知识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在人文知识教学中,要转变科学化思想,改变人文教育固式化模式,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5.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外部条件。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体现大学的科学氛围和人文氛围的内隐性精神,它包含科学精神文化和人文精神文化,应用型大学应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文化,来发挥它的隐形效应,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各种科学研究竞赛,加强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各种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得以发展,科学精神得到激发和培养。

通过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融合的思考,促使应用型大学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以便更好地求职与就业,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D].北京:北京大学,2004.

[2]单鹰.“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需要挑明自身职业教育范畴[J].当代教育论坛,2007,(01).

[3]吴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定位及其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5).

[4]李训贵,宋婕.大学人文教育路径的思考、选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05).

篇5

[关键词]课程;性质;探究;三性合一

如果说“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实际上都处于危机之中”的话,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基础课教育面临的危机就更为严重。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正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所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任何一门课程在教学体系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大学语文也不例外。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见仁见智,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重新审视以上三种观点,探究大学语文应有的性质定位,对改善危机或许有所裨益。

一、工具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所独有的以言语形式进行表达和理解的一种音义结合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每个学生都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到了分内的责任”。国家教委高教司指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课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口语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以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运用语言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借助语言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的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社会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不强,语言表达也存在两方面的明显缺陷:一是言之无文。不仅语言缺乏文采,且内容空洞,缺少内涵。二是言之无序。或表达不准确,惹人曲解;或缺乏逻辑性和流利性,显得思维杂乱;或语句不合语律例范,显得生硬;或用词不妥或用语跳跃,使用语句不够通顺等。而大学语文课程则能较好地解决当今大学生言之无文和言之无序的问题。

首先,大量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语律例范、逻辑结构等知识。学习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进而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其次,正如语文学家申小龙在《语文的阐释》一书中强调语文具有阐释性,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能从具有丰富的阐释资源的大量文本阅读中,掌握自己所需的创生性资源,正确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去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人文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智慧,进而解决“言之成文”的问题。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认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用”。我国高校比较强调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英语、计算机等有相应硬性规定;许多用人单位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作为毕业生最起码的应聘条件,这促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将课余时间用在攻读外语和计算机的书籍上。而此类工具性、实用性读物大多雷同,读起来乏味,致使大学生失去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博览经典”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间接导致理解和消化文本的能力极为欠缺。而大学语文所取文本均为经典,这些作品“取法乎上”,外铄内砺,语文个性突出。借助这些文本的阅读,必然促使大学生“口诵心惟”“涵咏玩味”“切己体察”“据敬持志”,形成阅读兴趣,化为阅读智慧。这应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另一种凸显形式。

二、人文性

语文的内涵可理解为“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指明了语文具有极强的人文性。“人文”作为语词,早已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过。在《易·贲彖》里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指人参与的文化现象。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有“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之说,唐李贤注“人文犹人事也”。这说明关注人的种种问题,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口号性”的理性素质教育虽然推行多年,但“功利性”的感性应试教育仍在“脚踏实地”地执行。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本已使学生高分低能、精神苍白;大学阶段的实用功利主义仍在盛行,市场环境和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发展的压力,更让不少大学和院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变成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场所。“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大学教育“贫血现象”凸现:重技术轻思想,重速成轻养成,重身体成长轻精神成人。有学者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现代意义的大学从欧洲崛起时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城堡”,是因为大学能点亮人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给人以健康的精神,使之成为健全的个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毋庸置疑,大学拥有优质的人文资源,而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具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人文素养培育的话语权。学者徐中玉、齐森华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要“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宁先生也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开设要让学生能充分吸收人类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这是核心。

斯宾诺莎也说过,一个人的眼前应当时常出现某种人性的典范。换句话说,一个人应当具有一种他所尊重的人文标准,从而帮助他区分自己或别人身上什么是创新的,什么又是畸形和反常的。对于这种经典博雅的人文标准,只有少数人可能会通过哲学的洞见获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却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而达到的。因为每当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学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和审美感,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三、审美性

语文的内涵也可理解为“语言文学”,它通过丰富的文学语言表现社会,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以情动人,具有极大的欣赏性,为人们喜闻乐见。语言文学指明了语文具有审美性。大学语文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而文学是诉诸人的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的社会作用是美感作用。正是有了审美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才有别于思想政治课。因此,在完素养培育的基础上,大学语文也应培育学生充分感受美和正确鉴赏美的能力,这是大学语文应具备的一种性质。

毋庸置疑,大学的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不少大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审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审美,更不用讲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了。有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以纯粹的感官取代美感,雅俗不辨,高低不分,庸俗大行其道,高雅被迫退位。不少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表层而忽略本质,对事物的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并不能从审美的角度去对这个事物进行评判,不能揭示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欣赏美、创造美的深刻和强烈的要求,而大学语文是最有效的能唤醒其审美意识、培育其审美情趣、训练其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因为,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解读来实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叩响审美之门,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心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荟萃了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精美作品,它们具备多层次的审美元素,如优美凝练的语言美、耐人寻味的意境美、真挚细腻的情感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生动曲折的情节美、智慧深刻的理性美、精巧奇妙的文思美、严谨缜密的结构美、和谐悦耳的音韵美、变化传神的修辞美等。大学语文教师应借助这些美的神韵和精髓,充分利用文学审美规律,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揣摩语感、体会人情、理解境遇、发掘文章的深刻蕴蓄,使学生陶醉于真善美的氛围中,和作者一起去体验天地人生的奥秘,让心灵得以滋润、净化和解脱,进而开启一种不为物役的审美人生。

在大学语文教学功能定位上,高度重视其审美功能,才能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出路,才不至于遭到大学语文再次被边缘化的尴尬命运。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如忽略其工具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字”特性;如忽略其人文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化”特性;如忽略其审美性,则未抓住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特性。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只有强调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并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局面或许能拓展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赵中直.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特点[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2(12).

[2] 暴国霞.大学生课外阅读透析[J].林区教育,2007(4).

[3] 乔好秦.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5(6).

[4]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J].中国教育报,2004-5-14日.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现状

大学语文课程从上世纪20年代设置以来,其发展几番浮沉,颇多曲折。虽经多方努力,但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与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几乎同步。在当时,大学语文是所有高等院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由于基本上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课,故而1942年被正式命名为“大一国文”。解放后,凡“国文”皆改称“语文”,所以才有“大学语文”之称。建国初期,受苏联教育模式及“”的影响,这门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营造大学文化氛围为主要作用的课程被迫中断近三十年之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一片荒芜,璀璨的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找不到出路。20世纪70年代,,百废待兴,但当时流行一句妇孺皆知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上重理轻文的倾向可见一斑。针对这种不合理倾向,1978年秋,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科学家苏步青教授提出要给理工科学生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随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和华中师大徐中玉教授联合倡议,在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教育部批准了这一提议。至此,中断近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开。从而确立了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及成人自考考试,都要求选修这门课程,大学语文迎来了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观念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提倡教育当中的人文因素和美学因素,而大学语文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载体。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强调了在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但在现实中,大学语文却地位尴尬。2011年11月7号,新华网以《关注母语教育 失落的大学语文》为题,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尴尬处境进行了报道,其所选录的三篇文章《母语教育地位亟待提高》、《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及《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全部发表于《光明日报》,比较深刻地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被边缘化的矛盾。

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尤其不受重视,开不开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以及专业课的开设情况。一些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根本就没有设置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的院校即使设置了,定位也是错误的。大学语文本身是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却把这门课当成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虽然开设了但定位也存在问题。一些院系需要停开、压缩课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语文课,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甚至普通话口语、书法都可以取代大学语文课,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变得好似可有可无,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学生在拥有一技之长的同时,还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身边的世界。谋生的技能之外还要有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识见,如此方能拥有强大的内心,击不垮的信念,才能在人生之路上安之如饴。

二.内容选择的功利化

在大学语文授课内容的选择上,目前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偏重工具性,把大学语文的内容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上,强调其工具性作用,近似于应用文写作之类的课程。以教材为例,如孙昕光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1],教材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这种教材的内容安排,其目的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兼及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问题在于,提高什么文体的写作能力?如果是为了提高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为何要配上快速阅读和精读方法,需知这并不能集中解决上述两种文体的写作能力;而诗歌、小说戏剧单元,则与培养大学生写作能力关系不大,只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阅读欣赏水平。

二是偏重文学史性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作品的选读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学发展史,这种模式又太过于专业,忽略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以教材为例,如吴跃平、晏培玉主编的、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社的《大学语文》。[2]这套教材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为主要目的,但又要兼顾散文、诗、赋、评论、小说等常用文体,贪多,反而显得缺乏重心,思路不明。

篇7

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积淀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人文精神。”为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好本学科的优势,无论课堂、课后,都应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性,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相关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大学生就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后,在学风、考风、行为规范等方面就会按照教师的指导与要求,无论是出勤、课堂纪律、日常作业,还是期末考试、毕业论文等,都会认真地完成,从此层面上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

从课程建设的视域来看,教材是连接学生、课程与教师的关键纽带,也是确保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载体。当前语文在大学课程安排中属于必修课,可见其重要的学科地位。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的重要平台,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主渠道。为此建议,一方面可在语文教材内容的编纂方面,多增加一些人文性的优秀美文;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灵活选用,从(高教版、北京大学版、华东师大版、四川大学版)等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契合大学语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定位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和人格的优秀篇章,从而在知识、人格、气质、修养、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二)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精品课程还必须具有高素质的老师为前提。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是“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性得以实现的关键性物质基础、是当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之源。问题是人文修养高教师从哪里来?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创新用人机制,例如如返聘经验丰富、传统文化底子深厚的老教师,聘任刚毕业的人文知识储备比较系统、全面的本学科博士,聘请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方面,颇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定期到本校讲学;二是开展校际之间展开合作,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加强教科研、相互交流经验、探讨人文教学方法、学习对方成功经验然后在本校加以推广。三是本校语文教师加强校本奔教研,打造出“以老带新”、“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围绕“大学语文的认为素质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学水平。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调查显示,部分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课堂进行中,依然在延续“一言堂”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和模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课题学习的积极性,使本来充满人文性化的语文学科,在人文思想渗透、人文精神传承方面,却因传统的说教方法而变得索然无味,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教可想而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首先,要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与学双边互动。其次,是搞好课堂设计,围语文中蕴含的人文性,设计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设法调动积极性、启发式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将文本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领会、彻悟,然在在生活实践中提炼出一种人文方法,指导指导自己踏入社会后,继续成为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素质。[5]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成功的渴望是每个人的自然情感之一。语文学科不仅基础性强、而且知识体系内涵庞大、内容卷帙浩繁。为此,教师要设法多给大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日常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个大学生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绩。尤其是对语文基础不好的个别学生,例如在其写作、口头表述中哪怕一段、甚至一个精美的词句,都要进行褒奖与鼓励。既体现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同时又使这部分大学生体会到了,他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久而久之、在这种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就营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大学生就会“亲师信道”然后学其理,进而更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与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6]

(五)创建人文化的考评方案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诗词;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34-02

一、《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通行的五套《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五套教材为:徐中玉编华东师大2005年版《大学语文》、夏中义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大学人文读本》、钱理群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大学语文》、温儒敏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等语文》、王升高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大学语文》),古代文言诗词的篇幅总量占一半以上。而《大学语文》中文言诗词的字词教学却处于滞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第一,字词解释多有失误(或因袭旧注或解释错误或当注不注);第二,字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至今不甚明确。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编纂《大学语文》教材的语文工作者没有很好的汉语文字学、词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认识不到以文字词汇教学为切入点,可以深挖文言诗词中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从事文字、词汇研究的语文工作者又较少涉及《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本文打算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原理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不同的专业背景下进行。

近几年,关于大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还是“知识性(工具性)”的问题,讨论各执一词。王升高先生认为:“其实都是对的,问题在于如何兼顾二者。”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文性和知识性(工具性)两者兼顾几乎没有落实过,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一直以来存在倚重倚轻的现象,当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远远多于知识性。关于知识性中《大学语文》文言诗词的字词教学研究论文,只有十来篇,相对于数以千篇以上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十来篇有关字词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所占的比例显然非常小,而就这十来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而言,也都是从文字训诂的角度考察《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字词的注释,还不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加以考察。苏新春教授在《文化语言学教程》中认为:“汉语的字义、词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结晶。”大学语文的人文性,除了可从作家作品的思想、文化、审美等角度加以体现外,还可从字义、词义中体现出来。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知识性,并不是并行的关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关系。所以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的字词教学改革的研究,无论理论认识上,还是实践应用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教学改革意义

(一)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选文内容

字词的理解是句段篇章理解的基础,《大学语文》文言诗词中许多字词的注解或语焉不详或解释错误,严重影响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多个版本的《大学语文》选读了《段于鄢》一文,其中“公入而出,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句,该句中“融融”和“洩洩”两词的注解,在本人调查的五套大学语文教材中,或不解释,或因袭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注释:“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乐得样子”,如此解释“洩洩”和“融融”,不仅没有疏通文意,反而让读者不知其所以然。“融融”是形容快乐的样子,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到底快乐成什么样子?我们有必要对“融融”两字作出准确的注释。融,《说文》:“炊气上出也。”段注:“《釋詁》、《毛傳》、《方言》皆曰:融,長也。此其引伸之義也。通作抴。”此处当用为引申义“长”,与下文“洩洩”意义相符合,“洩”为假借字,其本字为泄,通过系联詍怈等同声符字来看,“泄”词源意义也当为“延长”,此处“洩洩”和“融融”都是形容快乐悠远绵长,同时更好地形容了郑伯与其母和好如初的情景。从文言诗词中字词的注解,因袭旧注或解释错误或当注不注的现象不胜枚举。当前大学语文的注释当利用古代汉语研究的成果,全面解决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当的地方,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选文内容。

(二)通过字词源流的梳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

字词教学不仅属于语言知识教学内容,文言诗词中一些关键字词的准确理解或其源流的梳理直指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例如:《诗经·静女其姝》:“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大学语文》(吴振清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解释爱为“爱悦”之义,不当。此处“爱”一词是我们透析中国古代青年男女视婚姻爱情为神圣行为的重要字眼,也是理解这首诗中关于描写古代爱情情趣的关键,“爱”在此并不是“爱悦”之义,而是“暧”之本字,《说文》中爱字为“隐蔽模糊”之义,如广西美术出版社本《大学语文》中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中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句,其注解:“暧暧,轻柔貌,一说隐约可辨貌;”可见轻柔貌的注释在此训释“暧暧”实在是望文生训。关键字词的理解在文言诗词中对传统文化的揭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字词源流的梳理蕴含着中国古代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语文学通过探究汉语词源的方式来观照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维方式,成果颇丰,如王念孙的《释大》和《蜾蠃转语记》都作了很好的示范。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传授学生探求字词本义、词源义的形式来挖掘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例如,讲到红色马之“騢”字。《诗经·鲁颂》:“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袪袪。”可以引导學生推导出瑕、霞、蝦等一組同声符字皆有“紅色”的词源义,这样我们不但了解到先民的思维特征:物有同状,予之一名,同时也可以了解先民观察事物的智慧。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学生充满幻想的内心世界,求知欲望强烈,《大学语文》必须给学生新知识,忽略间接知识传授而空谈能力是无根的,也会阻碍了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古代文言诗词的字词教学可以选择能引发讨论的课题,切入点就是通过一些承载文化比较丰富的字词,用少量的知识点燃大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热情,单纯的字词知识灌输甚至忽略字词教学,则会失去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兴趣。这除了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汉语词汇量,同时能更深刻地掌握《大学语文》中文言诗词中的字词,为现代汉语写作中简练、生动、古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篇9

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的重心在小学和中学,从小一旦没有受到好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没有积累,大学阶段再开设语文教育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中小学语文的延伸。大学语文应以培养大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为主,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一直难以定论。工具性、人文性比重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安排上一直无法取舍。在本科院校中,目前语文教育现状是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人文教育比例过大;高职院校则是恰好相反,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教育。现在很多大学普遍要求语文课能尽快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这种要求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想在很短时间内很少课时下大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大学语文的定位不宜太实用,当然也不宜太脱离现实,不笼统讲人文性,如果脱离了生活,以大而化之的人文教育取代语文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大学语文定位目标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全面创新发展和继续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真正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老师用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和科学程序,组织实施严谨的既有线性顺序又有层次梯度的言语表达与理解技艺训练,用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言语经典去浸润感染、陶冶同化我们的莘莘学子,就是“真”教真语文。可是现在的大学语文课堂要么多媒体声光电,要么野外体验考察,要么一味多读多写多练,都不是真正语文教法。首先,大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强调学生的整体感受,一定不要抛弃学生的感受来单纯讲文章的具体技巧。其实,也就是老师不要把教材的内容都讲出很有道理,而是首先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体味感受,如果丧失了体味感受这一步,在教学中就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所以,第一要让学生们体味到这篇文章是好文章,是美的,然后再讲具体技巧;假如是议论文,就让学生先认同它讲得有道理,被文章的道理折服。反之,学生还没有被折服或产生疑问,你便硬讲它好它有道理,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当然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数是公认的好文章,但学生并没有认同,我们不能说专家教授承认的好文章,学生就要承认,这是说不通的。其次,语文不是定性的学科,大学语文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在语文中,对一个概念思想的理解没有一个固定内涵,也就是它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这个教学思想很重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每位大学语文教师应效仿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感悟人性,这些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调动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乱、杂

是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旧的教材中,文章虽然老化,体现的思想虽然僵化,但是教材目标性很明确,说明过去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它的优点——清楚。现在的这些大学语文教材还在不断摸索前进中,还有一些不足,最突出的就是,教材内容选择有点乱,教学目标过杂,不明确清楚。当然,在教学改革中这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相信经过磨合大学语文教材能使教学目标变得清晰。

三、总结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 国学教育 缺失 重构

“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共同积累的优秀文化道德“学术”,涵盖哲、史、文、礼、宗教学、伦理学等。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道德有较深了解。试想一个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道德都不甚了解的人,一个在道德上不完善的人,又如何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弟子规》说得好,一个人首先要“孝”,其次要“谨信”、“爱众”、“亲仁”,然后 “有余力,则学文”,可见道德人格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重要。

一、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以其自身魅力唤起人的灵性,完善人格,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除中文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理应担当起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在大学语文课中加强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文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使学生在审美性、人文性、人格情操上得到陶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电脑网络了如指掌,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国学”更是非常陌生,很多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了解仅限于高考时候的那一点点常识,除此之外根本不了解李杜诗篇、屈原精神,也没有读过诸子百家,在国学知识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高等学校一直在推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其中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语文加强国学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学、文化、道德的认知,而且也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消失,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文学课或者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甚至有的学校或者院系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没有实用意义,对日益严峻的学生就业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而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多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学科定位偏向实用性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一般有“工具说”、“能力说”、“文学说”、“文化说”、“人文说”等,其中“工具说”与“能力说”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特别是自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多样化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甚至把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师评优、晋升的标准,导致了高校许多课程都围着就业转。于是乎,大学语文就首当其冲成为了“工具说”与“能力说”的牺牲品。高校过分地追求学科的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就业率,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大学语文课就成为学生就业实践的一个手段,教学上只注重了语言文学特别是实用性文体写作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注重强调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包括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

(二)教材内容缺乏国学精品

基于对大学语文的错误的学科定位,近年很多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也陷入了误区,致使教材内容单一,选文没有代表性,以现代文、应用文、实践实训教学为主,忽视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硬生生把一本大学语文教材编成了一本工具书。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由魏饴编写的《大学语文新编》为例:课本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九个单元。上篇:阅读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中篇: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实用文体教学与写作,内容涉及商务、新闻、学术论文等文体;下篇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主要侧重于教育指导学生在日常交际、职场辩论等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全书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教材,虽然关注了学生的汉语言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却忽略了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意义。

(三)课程缺少专业教师

除了学科定位与教材的缺失之外,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还体现在专业教师的缺失这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是却很少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在大学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一般是中文系教师,但他们很少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只是在专业课较少的时候,教师才去上大学语文课凑凑数,授课的教师可能是语言研究方向的教师,也可能是文学研究方向的教师,师资来源不稳定,不够专业。由于非专业的教师授课,所以教师上课一般也比较随意,往往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去授课,于是乎大学语文课要不上成了语言文字研究课,要不就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更谈不上国学教育了。

三、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重构

针对大学语文课程国学教育的缺失,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重构大学语文的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一)重新定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根据大纲精神,大学语文应该加强国学教育理念,保护传统道德文化,重拾传统文化经典,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精髓,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课程定位上,不能一味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更要关注其人文性,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使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不是学生就业的指导课,也不是学生就业的“工具”,它应该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枯燥的专业学习、紧张的实践教学之余得到文化的陶冶,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如果一味迎合学生的就业,只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而摒弃国学教育,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必然会培养出一部分高分低能、道德缺失、是非颠倒的学生,进而带来许多不良的社会问题。

(二)教材应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思想

大学语文课应该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课程,因而教材内容在选择上可以丰富多彩。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之教材编写受到课时与版面的限制,在内容选择上又不可以过于自由散漫,应该有所侧重。目前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遵循文学史或者文体模式,但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必须要以文学为主要内容,通过不同体裁的作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了解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提升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健康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大学语文教材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应该多角度体现国学教育特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尊重我国的历史、文化、文明基础上,适当配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编写。教材应该能够反映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应该选择具有审美价值、彰显学科个性、开拓创新思维的作品,这些作品应该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更应该是凝聚着古代先贤的处世智慧和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

(三)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课堂教学融入国学教育理念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和科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动融入国学教育理念,注重挖掘国学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努力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将国学教育普及化,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了解、喜爱和掌握国学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修养及道德素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大学语文课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它肩负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任。如何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精髓,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以致用,把传统国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才是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玲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 赵颖.大学语文教材五种版本的比较与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3] 聂翔雁.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