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形成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形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的形成

篇1

由于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许多国家政府把扶植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也不例外,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寄予厚望。再加中国的汽车产业顺利渡过了WTO加盟关之后,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上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能不能成长为继服装、家电之后的新的出口产业,中国能不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对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条件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汽车产业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所需进行的准备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汽车主要生产国

中国汽车产业从1953年开始起步,1971年突破10万辆,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为止,产量仅为18.57万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8年突破50万辆,1992年突破100万辆大关,从起步到突破100万辆大关花费了近40年时间。此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2000年超过200万辆,即汽车产量从100万辆到200万辆花了8年时间。2001年后中国的汽车产量以每年100万辆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到2004年分别突破300万辆、400万辆和500万辆大关。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720万辆,跃升为世界第3位,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从产量上看,到2006年为止,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比日本慢一些,但超过了韩国。

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起步较晚,2005年出口数量首次超过进口,2006年的出口数量仅为34.3万辆,其中轿车出口为9.3万辆(图1)。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目的地国主要是非洲、中东等进口关税较低、没有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从以上分析可已经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生产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的中国只是汽车生产大国,还仅仅停留在国内生产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的阶段,距离世界汽车生产强国尚有很大差距。

二、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条件和可能性分析

早在2005年,一些学者就开始探讨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条件问题。刘志迎等人提出了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七个条件:①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发展的不平衡性;②巨大的新兴市场的出现;③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④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⑤国内有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规模;⑥中国的汽车产业具有开放性和外向性;⑦中国的汽车产业从制造中心转换为研发中心。以上研究对于世界汽车制造中心转移的规律进行了有益的归纳,但是由于没有对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概念进行界定,导致对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条件的探讨出现偏差。

笔者认为,所谓世界汽车制造中心,指的是一国的汽车生产量和出口量均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即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不仅仅是世界汽车的生产中心,还是世界汽车的供给(出口)中心。目前,中国的汽车生产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中国的汽车产业离世界汽车制造中心尚有很大差距。因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只是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供给中心,尚没有大规模出口的能力,没有成为世界汽车的供给中心。因此,在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的今天,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问题。同时,由于中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质量、品牌、设计能力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中国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出口一定是首先依靠成本价格优势,在经济型轿车领域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因此,目前阶段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核心问题就是经济型轿车的出口问题。

从理论上讲,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否大规模出口国际市场,取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由于中国的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是以外资企业为主的,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跨国公司为中心进行的世界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带来的竞争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国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必须首先明确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以下将从世界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国内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两个方面探讨中国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可能性。

1、世界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产业的跨国公司在海外建设生产据点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以丰田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公司就提出了“在有需要的地区进行生产,与当地共同成长”的基本理念,并基于这一理念在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9个海外汽车制造工厂。

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通常可以分别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占领海外市场为目的的海外投资阶段,海外工厂建设目的是生产当地所需要的产品;第二阶段是以优化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为目的的阶段。跨国公司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对跨国公司的全部生产能力进行调整,重新规划世界各地分公司的职能,将产品的生产安排在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工厂,对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据点进行撒并。到了这一阶段,具有竞争优势的海外分公司已经不再仅仅为了满足本当地的市场需求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世界范围的需求进行生产。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的海外投资尚处于以占领海外市场为目的的第一阶段。导致汽车产业的海外投资进入第二阶段步伐较慢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世界各国对汽车市场保护程度较高,生产布局的调整受到贸易壁垒的制约;二是国家不同,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差异较大,在市场所在地生产汽车,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三是汽车的运输成本很高,在市场所在地生产产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鉴于以上三个原因,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仍然是把工厂建在市场附近,在有需要的地区进行生产。

但是近年来,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汽车市场的保护越来越难。虽然发展中国家对汽车市场的保护程度依然较高,短时间贸易壁垒难以被彻底打破,但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发达国家经济型轿车的海外供给已经完全可能。其次,尽管消费者需求的差异问题始终存在,但对于经济型轿车来说,消费者更多看中的是产品价格,需求差异的程度远远小于中高级轿车。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型轿车能否大规模出口到国外市场,跨国公司能否把经济型轿车的制造集中到中国,主要取决于在中国能否用更低的成本制造出相同或更高质量的经济型轿车。只要经济上可行,汽车产业跨国公司的生产能力调整将没有太多的障碍。

目前世界汽车主要生产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将不具优势的部门从企业内部进行剥离、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采购、模块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方面。伴随着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将变为生产布局的调整和合理化,逐步过渡到海外投资的第二阶段。跨国公司将把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均较高的中高级轿车的生产留在发达国家,而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均较低的商用车和经济型轿车的生产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克莱斯勒与奇瑞合作,利用中国的低采购成本和奇瑞的生产能力,在中国开发道奇品牌的低油耗小型轿车出口美国市场,使奇瑞成为其供应全球的生产基地的计划就是这一转变的开始。

2、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中国的汽车产业能否成功地利用世界汽车产业的这一调整机会,取决于汽车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通常可以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设计质量和技术能力等方面来把握。

(1)生产成本

由于难以获得制造成本的数据,我们只能用价格来代替。如何进行中国和国外汽车价格的比较历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汽车价格要受到车型、基本配置、内饰、附加配置、税率等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是跨国公司开发的同一产品,考虑到各国消费者需求和交通法规的差异,在不同国家生产的产品在车型、基本配置、内饰、附加配置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简单地将国内生产的合资品牌的轿车价格和国外市场的价格进行对比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尽管我们无法精确地比较国内外汽车的价格,但对同一车型汽车的国内外价格进行对比仍然具有一定意义。

首先看一下合资企业的产品价格。从汽车搜索网提供的数据来看,与世界汽车最便宜的美国市场的价格相比,小型轿车的国内市场价格已经低于美国市场,中档轿车的国内市场价格基本与美国市场价格持平,中高档和高档轿车的国内价格高于美国市场。

与合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低价格,无论是哪个档次的产品,奇瑞、吉利、比亚迪等民族品牌的汽车价格均低于合资品牌。内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低,使得外资企业倍感诧异,奇瑞等公司可以生产出3万元以下的轿车,民族品牌正在向汽车制造业的世界常识和极限挑战。在生产成本方面,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内资企业占有一定优势。

(2)劳动生产率

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数量超过100家,不同企业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据测算,如果以汽车组装工厂为单位计算,中国的合资企业汽车组装工厂的人均生产台数为18~47台/人,而日本企业为129台/人,中国只相当于日本的14%~36%。另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与美国轿车厂家的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相比,中国生产效率最高的轿车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52%,13家国内最大型轿车厂家平均全员生产率仅为21%,而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7%。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原因与工厂的装备水平直接相关。国外的汽车生产工厂早已在焊接、喷涂等工艺环节大量使用机器人等现代化设备,而由于劳动力价格便宜等原因,中国的汽车工厂中还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而在我国一些新建合资汽车工厂中,技术装备水平已经与国外企业基本相同,劳动生产率也与国外企业较为接近。以韩国在华合资企业为例,其人均生产台数在63~103台/人。这一数据虽然低于韩国母公司87~131台/人的水平,但已与国际水平较为接近。

(3)产品质量

从J.D.power亚洲公司2006年度对中国汽车质量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来看,在中低档轿车中,东风本田的思域名列第一,上海大众的POLO名列第二,一汽丰田的花冠名列第三。在中高档汽车中,广州本田雅阁的质量最好,上海通用的别克和一汽丰田的锐志分列第二、第三。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合资品牌的汽车质量优于国产品牌。该调查报告虽然没有将中国的汽车质量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但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品牌的质量尚没有达到被成熟市场的消费者接受的程度。要想在世界各地的市场取得成功,必须提高中国汽车的产品质量,中国汽车能否在世界市场取得成功,取决于在产品质量的信赖性和持久性方面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的程度。”

(4)技术能力和设计质量

汽车产品的设计质量包括汽车的性能、油耗、尾气排放、安全性和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整体感知程度等方面。由于中国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多以合资外方企业开发的车型为主,因此难以对合资企业自身的设计质量进行判断。有助于判断内资企业设计质量的素材是江铃陆风公司在欧洲遇到的“碰撞门”事件。德国汽车俱乐部(ADAC)对中国出口欧洲的先驱者――江铃陆风进行了道路和碰撞试验,得出了江铃陆风在安全性方面不合格,在行驶状态和油耗、环保方面也很差的结论。尽管有些人认为这是德国人的政治阴谋,但中国汽车产品的技术能力和设计质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这一差距大约有20年左右。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因企业不同在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也不一样。内资企业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劳动生产率、制造质量和设计质量方面的差距较大;而合资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制造质量和设计质量方面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较小,但在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3、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

未来10~20年,世界汽车产业将开始重新洗牌,并将成为三分天下的格局。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将成为高级轿车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日本、法国和韩国将主要生产中高档轿车,成为世界中高级轿车的生产基地;而中国极有可能将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的制造基地。与以上两个生产基地不同,作为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的制造基地的中国,不仅有内资企业,而且包括外资企业。即,欧美汽车强国和日韩的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将逐渐把经济型轿车的生产转移到中国的合资企业中来,或是通过贴牌的方式委托中国的内资企业进行组装生产,而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档轿车的生产留在国

内。

在经济型轿车和商用车大规模出口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生产的部分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也将凭借成本优势大量出口国际市场,成为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的世界供给者,同时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零部件还将长期依靠国外进口。尽管中国在较长时间内不具有生产中高档轿车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国内市场巨大等原因,跨国公司将会保留在中国的高档轿车生产能力,中国国内的高档轿车需求不是通过进口,而是通过国内生产来满足。因此,在经济型轿车大规模出口的同时,中国仍将是自给自足的高档轿车生产者。

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做好成为经济型轿车制造中心的准备。

三、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的对策与准备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的必要条件就是具备成本和质量优势,因此,为了成为世界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中国的汽车产业首先必须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时民族品牌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由于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且奇瑞等企业通过利用国内外汽车设计专业企业设计能力的做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以下主要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方面探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需要采取的对策。

1、零部件产业的培育

决定汽车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要素成本。所谓要素,除劳动力价格、能源和运输费用等以外,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构成了要素成本的主要内容。在中国轿车组装企业的生产总成本中,工资仅占8.1%,而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及零部件、其他中间产品的成本分别占到了36.6%、17.2%和19.6%,三项合计占总成本的72.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低廉对降低成本的作用有限,降低要素成本的重点应该放到零部件产业的培育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成本,同时也是影响汽车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可以感知的质量问题主要是零部件故障导致的。

从中国家电、摩托车产业成长的经验来看,首先出现的是模仿国外产品的组装企业,组装企业的成长带动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零部件供给能力的形成又反过来促使一大批新的组装企业的进入;对零部件需求的增加再次刺激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数量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这样,零部件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促进了零部件生产企业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家电、摩托车产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中国的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部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已经大规模出口到海外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已经可以完全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了。目前,零部件产业从两个方面制约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是由于基础材料性能难以达到要求导致国产零部件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合汽车出口的需要;二是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加快后,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开发和设备投资难以跟上整车开发的速度,制约了汽车生产企业新车的开发和生产。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培育需要充分借鉴家电、摩托车零部件产业成长的经验,以需求为导向,走以汽车组装带动汽车零部件发展之路。汽车零部件是规模经济效果较为明显的产业,但是决不能以利用规模经济为理由,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竞争的作用同规模经济的作用同等重要。

近年来,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涌入中国,德尔福、伟世通、博世、电装、法雷奥等世界主要零部件跨国公司也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对于中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和汽车组装业一样,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样需要培育内资企业,打造民族品牌。因为只有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防止垄断,促进竞争;同时,内资企业在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也是外资企业难以比拟的。

近年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世界汽车产业的主要企业开始了零部件的全球采购。零部件产业的培育不仅可以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可以促进零部件产业的出口和国际化。

2、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

决定汽车产品生产成本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由生产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共同决定的,其中生产方式的作用更为重要。纵观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世界汽车产业的生产制造中心出现过两次重大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20~30年代,由于福特汽车发明了汽车组装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所谓的福特制),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汽车制造产业的中心从汽车的发祥地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第二次是20世纪70~80年代,由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发明了丰田生产方式(JIT)、全面质量管理(TQC)等生产方式,提升了日本汽车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汽车制造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美日两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基地,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革命,生产方式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来看,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要素价格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逆转,现有的要素成本的优势将逐渐减弱。弥补要素成本上升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特点,创造出中国特有的高效的生产方式。

由于世界汽车产业的主要跨国公司均已在华投资,这些合资企业的生产方式都以借鉴母公司的方式为主,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了一些微调,这就导致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七国八制”的特点。多种生产方式并存,为各种生产方式相互竞争、互相借鉴提供了有益的条件,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将在竞争之中逐渐趋同,最终形成的就是中国特有的高效的生产方式。

3、合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篇2

现阶段实行的终身责任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设计师的日常工作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提高了土木工程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但是一部分设计者因为自身缺少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依旧让建筑结构安全存在非常大的隐患。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市场经济理念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项目,保证其设计工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各个地区发生的土木工程建设事故,由于工程设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失误造成的事故数量正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做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建筑事故的发生,还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要求,节约工程成本。

一、目前我国土建结构设计现状

1、影响因素众多。

土建建筑产品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在土建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材料质地,材料配比,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因素影响着土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忽视了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

求,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久性、安全系数范围、整体牢固性等几个方面。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缺陷在于安全性的提法上被掩盖。在结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设计规范的整体牢固性差,结构构件承载力设置偏低。需要加强对特殊环境状态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并制定技术规范。

2、工程设计整体的稳定性差

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是土木工程建筑产品的质量检测基础。建筑物在使用过程

中存在局部的质量问题不会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

面积的坍塌,不会产生太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土木工程的结构具有自己一定的延

展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的整体稳定性。

3、结构设计的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低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从整体上来看设计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建筑物的

牢固性、容许承载力大小、使用年限标准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我国的

结构设计标准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较,要求要低许多。

4、存在安全规范的漏洞

我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受到工作人员随意性的影响,设计部门的权威性也不高,导致整个设计结果的质量低下,一些建筑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墙壁变形、开裂等问题,其主要诱因就是设计工作中的结构规范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存在一定的漏洞。

5、在土建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中缺少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终检局限大。土建建筑工程不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控制产品的质量,所以土建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6、设计方面的问题。

土建建筑结构设计能够为后面的施工操作进行指导,这是保证土建作业有序进行的基础。屋面防水的设计时,常会观察到带女儿墙的屋面存在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的问题,设计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时安排不当,这些都是设计环节出

现问题所造成的。此外,部分土建中没有考虑到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加套管设计,给房屋的渗漏带来隐患。

二、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的具体方案

1、完善规范标准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土木工程行业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土木工程建筑产品的安全性也备受人们关注。我国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也制定和完善了许

条文规范,在设计中都必须强制执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自身应当提高安全意

识,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要时刻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结构设计

过程中要坚决避免因为建筑结构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在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按图纸施工的情况,要立刻停止施工,

按照图纸进行修正。对于一些多次警告依旧不改正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法律制裁。

2、加强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土木工程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一项大工程,设计人员就

是工程的缔造者。设计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精确性,所以对于设计人

员的要求也很高,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更要有严谨的工

作态度,这样才能将设计做好。

3、建筑物刚度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人们对于

城市住房的需求量也大大的提升。因为城市的用地和原有用地面积之间的矛盾关

系,导致了城市的住房只能向高层住房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用地面

积稀少的问题。高层建筑对建筑物刚度的要求大大的提高,高层建筑刚度的确定

要按照建筑物每层之间的位移大小来确定,对于高层建筑构件的刚度大小以及截

面大小都需要按照具体要求来确定刚度大小。

4、地基和基础结构设计

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石,所有的建筑物都需要在地基上来建造,因此地基

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基本安全。在对建筑物地基进行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当

地的地质、温度、土层、地下水位以及周边的建筑环境进行考察,综合考虑来确

定建筑方案。在进行建筑地基设计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地下设施

以及施工时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地基施工的安全性。

三、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案

在土木工程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以外,还需要考

虑建筑物的建筑成本,有效的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

1、管理的成本

在工程项目开始招投标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招标流程,保证招标过程

的公平、公正、公开。投标方也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方案中的各项细节,在保证建

筑物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更加的经济的方案。

2、合理的选择标准图

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为了能够规范设计,减少设计者的责任,我们一般都选择

标准图。标准图可以减少设计的工作量,避免在设计中发生错误,在小型的工程

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方便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

但是如果在大工程中使用标准图则会相反,太过于保守,不利于施工和发展。[3] 标准图可以有效的保障工程的安全,但是在经济性方面不足,所以合理的选择标准图也可以为企业有效的降低成本。

3、和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和多个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建设

过程中需要和多个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强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

够保证设计和施工的正常进行,也能更加节约成本的开支。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

需要涉及到拆迁和搬迁的问题,如果和相关部门做好搬迁前的问题就能大大的降

低钉子户的数量,为企业和国家都减少了经济损失。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一直关注其安全性和

经济性,只有保证设计工作能够将二者协调统一,才能与国家倡导的施工设计理念相一致。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在保证工程安全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用科学的设计理念来控制施工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设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郝敏.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7).

[2] 王忠伟.关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探讨[J].华章,2013,(16).

[4] 李凯.基于安全性、经济价值前提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 .

[5] 薛伟辰,刘恩.图形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01).

篇3

关键词:城市;步行商业街;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步行商业街是一个汇聚着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的最佳场所。城市步行商业街处在多方位、多层次和多形态的空间体系内,其主要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发生着变化。城市步行商业街是城市生活的缩影。而设计步行商业街,则是以人为中心,组织一个线形的商业区域,树立人的主导地位。步行商业街中的娱乐性已经超出了政治性。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促进步行商业街获得成功。在设计步行街的环境中,要把握好每一种组成元素的功能,注重满足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创造一个便利、优美、舒适的街道环境。

1.步行商业街环境设计的原则

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环境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安全的休闲购物场所。既然是为人们所服务,其间的环境设计,也要注重“人”的因素。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在这样的基础上,可对不一样的设计内容表现出不一样的设计原则。

1.1地域性原则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文化浓郁。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对步行商业街的环境设计,可将特殊的地域性原则发挥出来,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安徽的屯溪老街,其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街面建筑多是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尽管步行商业街已经步入现代化,但传统的建筑群有着独特的风景韵味,令人向往。

1.2整体性原则

步行商业街的环境设计,要与周边景致相协调,组成一个统一主题。这样才能给人带来整齐划一的感觉。缺乏整体性的步行商业街,会加重人心理感觉上的嘈乱,从而出现不满的情绪。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根据人群购物行为特征分析,方案采用不对称的布置形式,以4.2宽的“金带”为主线,贯穿于整条步行街中。使得无序和有序有机的结合起来,带来了其特有的生动场景。

1.3舒适性原则

步行商业街是为人的休闲购物所服务的,因此环境设计要以人的心理感受和人的尺度为依据。在环境设计时可多添加些奇特的绿树组合,或者伴湖而建。比如芜湖的中山路步行街,与美丽的镜湖相邻,人们可以在购物、娱乐后来到镜湖畔赏玩,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1.4灵活性原则

城市的步行商业街,其环境设施可能是固定的。为了不影响周边的景致,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对环境设施不固定的设置,从而满足于不同的场合和气候的需要。

1.5生态化原则

随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城市步行街将会逐步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由于城市发展的嘈杂性,人们需要绿色的休闲空间来抒绪。步行商业街环境设计以多增加绿色植被和湖泊生态为主。

2.步行商业街环境的具体设计

步行商业街的环境,主要分为绿化设计、铺地设计、雕塑设计和街具设计四种。每一种都代表着一种环境特征,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2.1绿化设计

在步行商业街中,绿化设计泛指花坛、绿地、水体和树木的设计。在绿化设计中,生态化是主要的发展倾向。现代购物中心以绿色设计为主要的设计形式,便是生态化倾向。而该设计倾向是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让生活在嘈杂社会中的人们可以释放心情,感受到自然的静谧和清新,达到休闲和放松的目的。除此之外,绿色设计是步行商业街中主要的景观元素,有着特殊的个性和特征。每一种绿色设计设施都要结合整体的空间景观,特别在于选择种植形式、绿化品种和组合方式,都要设计的有特色、有活力。有时,为了给步行街上的人们提供方便,可将绿化种植设置的更加灵活性。

2.2铺地设计

步行商业街红的地面铺设很重要。因为地面是人们活动的载体,既要保证平坦安全,也要减少高差变化。选择地面铺装材料,要结合具体的城市气候因素。在北方选择表面坚硬和粗糙的材料,在南方选择吸水性强的材料。地面铺装也用来限定空间领域,整个地面的色彩和图案,要和步行街的空间氛围有联系,甚至决定了整体的秩序感和尺度感。除此之外,地面铺装的设计要和地方特色相联系,不能过于单调,需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2.3雕塑设计

步行商业街中的雕塑选型、选址都要和整体空间有关,贴近人们的生活,走大众化和人性化的路线,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塑造整个商业街的个性。例如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选用了三组铸铜雕塑,分别为“三口之家”、“”、“母与女”,均采用真人比例写实的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融入步行街上的购物人群之中,为步行街营造了祥和温馨的氛围。

2.4街具设计

其实雕塑也属于街具设计的一类。街具属于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包括步行商业街上的电话亭、报亭、指示牌、垃圾箱、路灯等。我国多数城市的步行商业街过于注重绿色设计,街具设计的范围很少。比如缺乏休息的座椅,厕所太少等。人们需要休息的场所,在街具设计中需更注重人文的关怀。多设置饮料亭、休息区,让人们感觉到舒适亲切。

结束语:

在对城市步行商业街规划设计时,需注重市民的休憩和购物方便。步行街是为市民所服务的,无论今后怎么发展改革,其追求的目标一直是“以人为本”。步行商业街的设计,需注重地域性、整体性、舒适性、灵活性、生态型的原则,在绿化、铺地、雕塑、街具设计方面采用文化因素和生态因素,逐步的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代表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活力街道。

参考文献:

[1] 范明丽,延云娟,王利.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2]孙瑞丰,周研.北京王府井步行商业街景观环境设计探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B11).

篇4

关键字:结构竞赛模型设计;工程实际;比较性研究;差异;

Abstract: It is encouraged in structure model design contest(SMDC) to make full use of imagination and challenge the par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specifications are seldom used in SMDC .So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actice and SMDC.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referring engineering specifications in the competition and taking the model design in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researchtaking the forth structure model design contest which author took part in as an exampl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MDC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has proceeded, in which six factors are focused on.

Key word:: Design of strutural contest model; Engineering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 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识码:

一、 前言

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是近20年来在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一项影响较大的大学生课外学科性竞赛活动。结构模型设计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这样的结构模型竞赛存在一定的不足,设计模型的时候很少依据工程规范和工程实际经验,设计出的作品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这种单纯的为了竞赛而竞赛,不服务于实践的模型设计,一定程度上给设计人员造成了误解,同时也对社会有限的资源造成了浪费。所以关于模型竞赛与工程实际的问题值得做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以作者亲身参加的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为例,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第四届结构设计大赛的题目是体育场悬挑屋盖,所使用的材料是桐木。

二、 结构模型竞赛与工程实际的比较性研究

(1)荷载组合和荷载工况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结构在工程实际中所受的荷载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荷载会有不同的荷载组合,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组合,例如在PKPM中,当采用空间结构进行建模的时候,系统默认的荷载组合就有几十种,这还不包括设计者自己定义的各种组合,如果设计者有必要进行荷载组合的自定义,那么一个结构的荷载组合可能会多达上百种。此次结构模型竞赛中,加载的荷载有重1.88kg的加载条,视为静载,且为刚性荷载;和风速为9m/s和12m/s的风荷载,视为动载。加载的过程显示,该模型的荷载组合只有三种:1、静荷载 + 模型自重;2、模型自重 + 9m/s风荷载;3、模型自重 + 12m/s风荷载。由此可见,工程实际中和模型竞赛中的荷载组合存在较大差异。

(2)材料设计强度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木材的材料强度受到持荷时间的影响,以木材抗弯强度为例,如果持续长时间施加荷载,木材的强度就会变低。假设在静力加载实验中的标准强度为100%,那么荷载持续时间1年,强度就会下降33%,荷载持续时间50年,强度就会下降60%。工程实际中为使结构荷载作用的时间无论多长木材都不致破坏,木结构设计以木材的长期强度为依据。但是模型竞赛中,结构的设计是以瞬时强度为依据的。瞬时强度要大于材料的长期强度。例如:顺纹受压的长期强度大约仅为瞬时强度的0.5~0.59,顺纹受拉的长期强度大约为瞬时强度的0.5,静力弯曲的长期强度大约为瞬时强度的0.5~0.64,顺纹受剪的长期强度大约为瞬时强度的0.5~0.55[2]。工程实际中的结构设计要考虑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木材的强度设计值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取不同的调整系数。但是,在模型竞赛中,由于模型是短期制作短期加载,不用考虑材料设计强度与设计使用年限之间的关系,也就不用考虑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

(3)控制点选取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此次竞赛中,控制点位于距悬挑屋盖前缘35mm,距两侧100mm的地方,通过测量这两个点的位移来判定结构的刚度。加载的荷载条为刚性的,故能使模型结构整体共同工作;而在工程实际中,当采用空间相互作用较小的结构体系时,各榀结构之间荷载一般按负荷面积进行分担的。模型竞赛中,只控制加载条处主结构的竖向变形,而不对结构的抗扭转变形能力、屋面檩条、屋面板的刚度进行控制,从而在比赛中出现了大量模型的变形最大点不在加载条处的情况、屋面檩条的刚度严重不足,根本起不到对屋面板进行支承的作用、个别构架长细比偏大,试验中出现振动。但是,在工程实际中,须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主结构、檩条、屋面板的挠度进行控制,同时也对结构构件的长细比进行控制。

(4)结构功能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设计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必须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此次结构模型竞赛的考核指标中,质量轻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是过分追求质量轻,不能保证安全性的要求。此外,过轻的质量对于结构的刚度和挠度是十分不利的,这就不能保证结构的适用性要求。其次,比赛中判断模型损坏的标志为模型任何构件(包括覆面材料)或连接发生明显破损。但是在工程实际中,结构构件不止不能出现明显的破损,还必须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使结构构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损,也有可能导致其不满足这一要求,比如结构的受弯构件出现过大的挠度或者过宽的裂缝。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出现明显破坏显然不能作为判断结构破损的标志,其标准要更为严格。再次,如前所述,模型竞赛中考虑的荷载组合和荷载工况相对来说显得简单,按照模型竞赛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作的结构模型,可能会导致模型不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

(5)截面类型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工程实际中,常用的构件截面形式有矩形、圆形、环形、H形、工字形、格构式、槽形等。以实心矩形、圆形截面和空腹矩形、圆环截面为例,假设截面的面积A都为10000mm2,通过计算得知空腹薄壁矩形截面的惯性矩、截面系数和回转半径都是最大的,所以空腹薄壁矩形截面的受力性能在这三者中是最好的,实心圆形截面次之,实心矩形截面最差。此外,空腹矩形截面不仅在受力性能上优于其他两种,在质量上也比其他两种轻得多。

(6)结构选型角度的比较性研究

结构选型就是根据材料特性、加载要求等,确定符合力学原理、美观、便于制作、轻质高强的结构模型。不同的比赛对结构的受力要求各不相同,比如高层,桥梁,屋盖等,结构体系需视具体情况分析选择[3]。在结构选型的原则方面:工程实际中,结构选型考虑的荷载是多种多样的,而模型竞赛中,要考虑的荷载只是竞赛规定加载的荷载;模型竞赛中对于创新性的要求较高,可能会忽略某些实际工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工程实际中结构选型要与建筑选型紧密结合,在结构选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造型的要求,而在竞赛模型中,则不用考虑建筑的因素,只需要按照竞赛的规定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即可。

篇5

摘要:本文分别对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和非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揭示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和非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动机是有差异的,动机不同将导致终极所有权结构的特征差异。

关键词 :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制度背景

基于终极所有权理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类型划分为国有终极控制和非国有终极控制两大类。终极股东身份不同,他们的目标函数和价值导向各不相同,可以通过控制权做出有利于实现其目标函数的各种决策。多数研究者认为,终极所有权理论能够强有力地解释公司的各种行为。

一、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分析

与私有产权相比,国有终极控制上市公司的产权是一种公有产权,公有产权具有主体缺位的缺陷。国有终极控制上市公司具有行政和经济两种关系。所谓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构控制国有产权;而经济是指由管理层控制上市公司,同时构建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

在产权理论分析框架下,企业所有权由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组成。控制权来源于股东享有的投票权,而股东依据持股比例,即现金流权拥有剩余索取权。在股权较分散的情况下,企业的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相同,此时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问题处于主导地位;在股权集中的条件下,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较大,上市公司绩效越好,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越多,控股股东监督管理层的积极性越高,就会遏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克服了股权分散条件下的“搭便车”问题。

此外,由于上市公司由控股股东实际掌控,他们就会充分利用控制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中小股东实施“掏空”行为,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股权集中的上市公司,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终极股东的存在是我国现代公司治理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不容回避。降低成本应从制约终极股东的行为开始。

1978 年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成为“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在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国家授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投资人职责,有效控制和管理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非常重要的群体。

自1990 年开始,我国建立证券市场,一部分资产优良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采取公开募集股份的方式,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动,国家很少直接对上市公司持股,而是间接持股,通常以金字塔持股方式最为普遍。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则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以资产保值和增值为核心,因其特殊地位受到媒体等的特别关注,因此,特别注意自我约束和规范其行为;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在国有终极控制下,其产权主体不明确,且委托链条较长,容易出现所有者虚位、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形式上的完善,但实质上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此外,由于政府干预颇多,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承担了多重目标,如就业、税收、社会稳定等,上市公司的自主决策权受到相当大的约束。

综上,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解决难题,有助于为国家财政无法支撑的国有企业获得所需资金,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混合了许多政治因素。对于国有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讲,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重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执行分权和放权。政府为了达到政企分开的目的,往往借助成立一些国有资产机构或公司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

二、非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分析

2000 年以后,我国证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非国有企业成为了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具有产权清晰、政府干预较少等好处,但是,由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规章制度不够健全、难以得到贷款抵押和担保,从而很难获得银行的支持,融资困难一直是影响非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规避风险,愿意为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对非国有企业通常“惜贷”,这大大阻碍了非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对非国有企业而言,当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政治联系降低时,得到的政府保护减少,企业失去了政府利用权力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提供资金或融资便利的优势,从而使企业经营风险上升,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增加。因此,我国非国有企业外部融资条件较差,复杂的金字塔结构所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有利于消除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有利于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因此,构建金字塔持股结构,意味着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

“内部资本市场假说”认为如果存在金字塔持股结构,在成员企业间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内部资金往来解决成员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从而对外部资本市场的依赖度有所降低。我国非国有企业存在融资瓶颈,为了能够顺利获得所需资金,非国有企业往往通过构建“金字塔”式结构的方式建立起内部资本市场,金字塔持股结构为非国有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环境中,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有强烈的动机和积极性通过构建“金字塔”控制链条式股权结构来形成内部资本市场。

综上,利用复杂的金字塔结构,终极股东可以在不降低控制权的基础上,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内部资金,有效解决了外部融资受限问题,缩小了发展所需资金与现有资金之间的差距,这正是我国非国有终极所有权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朱雅琴.基于终极控制权的会计透明度决定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何威风.政府控股、控制层级与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

[3]程仲鸣.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与企业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理研究,2010(8).

篇6

一、纽约城市产业转型及服务业崛起的路径

纽约曾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制造业增长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后。随着美国逐渐完成工业化进程,纽约制造业发展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显现衰退之势,至七十年代衰退最为剧烈。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崛起的趋势,并成为纽约产业的重要支柱。从纽约市就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纽约服务业占比从1970年的76%发展到2000年的90%,大约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纽约服务业崛起,充分体现了城市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转型的典型特征,概况起来其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制造业的兴衰:后工业化阶段的“去制造业化”

从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纽约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19世纪中叶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作为年轻的城市,在区位条件、港口优势、技术创新、政策导向等内外因素的推动下,纽约制造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并在19世纪末迅速发展成为美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从19世纪中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战乱的特殊期间,纽约制造业总体是稳定发展的,这与美国工业化进程相一致。

二战结束之后,纽约制造业逐渐衰退。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率先开始了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在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力量推动下,传统工业部门开始衰落,并逐渐呈现出后工业化阶段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生产成本的上升,以纽约为代表的大都市出现了制造业衰退现象,制造业开始从中心城市迁出。纽约制造业衰退最突出的阶段发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据统计,1965年纽约制造业就业人数为86.5万人,约占城市就业人口总数的1/4,到1988年降为35.5万人,低于就业人口总数的10%。1966~1991年期间,制衣业雇工减少64%;纺织品、橡胶及塑料制品、运输设备及多种制成品行业工作岗位减少约2/3;纸制品、金属加工制品、石陶及玻璃制品、家具和家居设备、皮革与皮革制品和初级金属制品,甚至经历了70%甚至更多就业萎缩。

当前,纽约在一些制造业领域仍保持领先优势。纽约传统制造业衰落并不意味着制造业的消亡。实际上,纽约的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据政府部门统计,2006年纽约(包括纽约市、北新泽西、长岛的辖区)制造业GDP为554.29亿美元,约占GDP总量的5.49%。其中一些核心制造业在技术升级、高端化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二)服务业的崛起:内容逐渐丰富

区位优势给纽约带来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纽约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中后期,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就使商贸服务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场外股票交易等金融场所逐渐在纽约的华尔街兴盛起来。但在早期,由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所导致的制造业快速膨胀,“掩盖”了服务业发展的“光环”。

纽约金融业地位始终比较突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华尔街就成功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战争融资,纽约也因而超越费城和芝加哥成为美国金融中心及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金融市场。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则使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纽约服务业崛起的另一重要力量是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专业服务、辅助服务、计算机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而该领域快速发展的动力则来自于后工业化阶段实体产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纽约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中心城市。是文化艺术中心、保健教育中心、室内设计中心、时装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世界城市。目前纽约有着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和一些有影响的报刊、通讯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有力地推动着服务业的发展。

整体上看,纽约服务业崛起与城市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格局调整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业及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据统计,在1969~1989年期间,纽约生产业就业人数从95万增至114万,占就业人口比重从25%升至31.6%;社会服务业就业人数从76万增至93万,占就业人口比重从20%增至26.3%。

二、纽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20世纪七十年代起,纽约从传统服务业为主体向新兴服务业为主体转变。

(一)以金融商务服务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凸显

据统计,1994~1999年,纽约商务服务业增加了11.9万个工作岗位,增长率达到24.8%,其中专业服务业贡献达到44%,这与产业高度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金融服务业在纽约形成较强的聚集力。据统计,纽约市2004年金融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51.5万人,占整个纽约州金融从业人员的60%。其中18万人任职于投行和证券公司,占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的35%。

(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悄然成为最大的服务业部门

2010年,医疗服务业已经成为纽约就业量最大的产业部门,有60万雇员,有美国最领先的医疗机构。教育方面,纽约有美国最大的大学城,现有学生62万人,100所大专院校入驻。金融危机后,纽约服务业正加快实施新一轮转型,大力促进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的融合发展。纽约市正着手发展美国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利用当地9大学术研究中心和美国最大的医学研究机构,保持纽约生物医药的领先地位。

三、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若干启示

纽约所经历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业大发展的历程,具有其独特性与代表性。在这个特殊阶段,城市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政策导向、产业规划等可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参照,并从纽约案例中获得若干启示。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核心城市竞争力

每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受到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段时期以来,纽约与华尔街、纳斯达克、道琼斯等金融关键词紧密联系在一起,仿佛世界城市都要围绕金融等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形成产业体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纽约金融保险房地产(FIRE)产业体

系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全球化背景,是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产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很难再复制。而且,研究纽约服务业转型也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后,纽约市正在兴起新一轮服务业升级,更加积极发展卫生、教育、休闲等服务业。这种转变也印证了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贝尔的服务业发展三阶段论,由个人服务和商业服务到金融商务服务,最后到休闲服务和公共服务。三类服务分别对应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北京不需要发展金融,金融仍然是而且将来一定是北京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是说需要更加重视发挥自身优势,更加重视发展体现城市功能定位的服务业。北京的服务业要在世界城市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首都“四个服务”的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释放历史文化名城的潜力,大力发展高技术研发服务业,发挥人才聚集优势,用好中关村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在若干领域走在世界最前列。这是未来城市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二)引导产业走集群发展模式

相近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最终集群化发展可以创造出许多利益,包括人才市场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共享、政策环境的改善、服务管理的方便等。而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独立产业,同样可以享受集群发展模式的效益,例如,广告商需要与出版商、电讯业、传播业等服务业在业务上合作,才能达成广告宣传的最终目标。作为纽约市的中心区,曼哈顿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150万人,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0%以上,显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活力,是纽约金融与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最为集中的区域。曼哈顿CBD的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在纽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据纽约市1993年统计,各行业在曼哈顿集中的情况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简写为FIRE)占89%以上,商业和商务服务业将近86%,制造业总部为59%,服装业高达69%。

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必须要重视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持续推动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更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间和企业间的良性互动联系,不断提升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集体效率。比如,可以建立大中央商务区概念,推动金融街与CBD良性互动与合作,形成更加科学的高端生产业产业链。

(三)政策引导大幅提升了产业转型效率

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始终需要协调作用,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相对有序,少走弯路。在纽约产业转型(尤其是制造业面临衰落危机)过程中,联邦及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并有效协调市场机制,协作,顺利完成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美国联邦政府有关举措值得北京借鉴:一是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兴计划;二是加大产业研发投入,通过增加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三是通过抵减应税收入等措施来鼓励地方和私人企业新的投资,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四是在政府采购、进口贸易、折旧政策、政府信贷等方面给予资助,扶持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政府在推动产业转型方面有效弥补了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弊端,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产业的优化升级。

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最大的政策优势就是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北京完全可以借鉴纽约在实现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创新发展政策及人才扶持政策等政策体系中的合理内容,以中关村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北京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四)重视软环境建设,吸引人才集聚

纽约市的崛起离不开城市良好的环境与要素支撑。纽约注重交通、场馆等硬件环境的建设,还包括政策法规等软环境。例如纽约的通信网络具有很大容量和很强的可靠性,作为信息交换枢纽约每天要为全美及全球1600家金融企业处理2600万宗交易,很好地提升了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软件方面,纽约颁布了诸多法案,如物流方面《多式联运法》,金融方面《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等。纽约注重先进的管理方式,如对于会展场馆管理,有政府直接管理、委员会管理和私人管理等3种方式相得益彰。

篇7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放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保护左心室功能至关重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不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1],从而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减少药物副作用等。现研究术中心室颤动经抢救效果好,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0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43名,女性257名,年龄45~75之间,平均年龄(63±1.5)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病程11个月。所有患者都符合WHO颁布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各种心肌标记物CK、CK-MB、肌球蛋白、cTnT、cTnL典型增高和逐步下降;(2)同时至少具备下述一种者:① 典型的心肌缺血损伤症状;②ECG出现病理性Q波;③缺血性ST改变;④最近作过再灌注治疗。(3)病理学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凝血机制障碍,包括高凝状态和出血状态;肾功能明显受损的患者是手术禁忌的。

1.2方法

患者都选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出现的3例心室颤动进行抢救工作,准备好除颤仪和除颤的药品。心跳骤停时,急救人员首先进行基本生命支持、电除颤、胸外按压及适当的气道管理,然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在检查心律后、除颤器充电时、除颤后尽早给药,给药时不应中断心肺复苏。肾上腺素常规给药时,首次静脉推注1mg,每3~5min重复一次,可逐渐增加剂量(1、3、5mg),也可直接使用5mg。从周围静脉给药时,应在推药后在快速推注5~10ml液体,以保证药物能够到达心脏。对于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早期不应该常规使用呼吸兴奋剂,应以保持气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和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为主,当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后,为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再推荐使用呼吸兴奋剂。

1.3效果判定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成功是指血管造影成功、并且操作过程成功、临床成功三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期临床成功是指达到解剖学和操作成功后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指上述有益作用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2结果

心室颤动的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生理不稳定有关系,导管嵌顿、造影剂推注时间过长以及球囊或支架阻塞、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时间过长的手术等原因会增加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所以在支架置入前选择最佳操作充分暴露病变,对严重病变充分地预扩张,合理应用直接术等可以缩短支架通过病变及定位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心室颤动的发生。本实验经过统计2009年10月~2011年11月这500名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的有450例,成功率在90%,其中发生了3例心室颤动,经过有效的抢救,3名患者手术最后都成功完成,所以说手术过程中对心室颤动进行抢救具有积极的意义。

3讨论

心室颤动是各种原因致心脏骤停前的临床表现。为各部位心室肌不协调乱颤,其血流动力学效应等于心室停搏。心室颤动是指心室呈不规则蠕动,凡张力弱,蠕动幅度小者为“细纤颤”,张力强,幅度大者为“粗纤颤”[2]。室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见于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病窦综合征、洋地黄中毒等,心功能好,无心衰或休克的患者,如除颤及时,易于成功,并可完全恢复,是冠心病监护病房重点监测的项目。继发性室颤是指继发于心衰或已控制的休克、低血压等,常见于老年人,容易再发,不易恢复。多数心脏骤停是由室颤引起的。为争取时间,应进行盲目非同步电除颤,能量200~300J。在准备除颤时,可先拳击心前区及作心脏按摩。一旦发生心室颤动,病人迅速出现阿-斯综合征,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昏迷,如不及时抢救,继之呼吸停止。心室颤动的结果是死亡。体格检查无心音也无脉搏,大动脉搏动消失。发生死亡的时间与心室停搏造成死亡时间几乎相同,以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所需的时间为标准[3]。临床已经证明有些心室颤动患者可自行除颤。经过短暂的心室颤动及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而无需电除颤。如能及早有效地进行通气及胸外按压,则自动除颤的机会更大[4]。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应用相对简便,避免或减少了全麻、开胸、体外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并缩短康复时间、重复的冠脉介入治疗比重复旁路手术简便易行,且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达到血管重建。缺陷是早期再狭窄,不能解决多个完全闭塞或弥漫狭窄性病变。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到心室颤动的抢救提高了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所以在临床中应积极的对心室颤动进行抢救、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电监护等措施,增加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例如术前准备:进行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血脂和病毒检查(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常规心电图、胸片、冠脉造影和心脏彩超检查,对有出血倾向或慢性肝病患者还需进行凝血四项检查。术中要鼻导管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观察导联心电变化情况,持续监测血管内压力,并且准备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气囊、急救药品和物品。注意心理护理,放平心态。术后注意饮食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庆波,刘少玲,洪蝶玫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1):1696-1698.

[2]佟翠娟,李艳梅,魏民等.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3):118-119.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56-02

2011年9月,甘肃省首届高中数学新课程“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在兰州一中举行,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青年教师卢会玉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笔者曾听过卢会玉老师参赛前的准备课,也认真研究过她在兰州一中参赛时的课堂实录,可以说对这节课比较熟悉。

所谓“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就是组委会指定课题,多位参赛教师同上一堂课。卢会玉老师参赛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这是一节纯粹的数学概念新授课。

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讲得太实。非常普遍的做法是“一个定义,几个注意”式的抽象化讲解,不仅造成了概念教学的“千人一面”,更为突出的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阻碍了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认知;一种是讲得太花。尤其是在所谓新课程理念下的竞赛课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出奇制胜”,因而过度地渲染和包装“朴实”的数学概念,而学生在眼花缭乱之后并未真正将慨念作为一个基本的数学结论记下来,更谈不上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这就使我想起涂荣豹先生的一句话:新课程倡导的不应该是“新理念”,而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理念”,概念教学则更应该关注其正确性和科学性。而卢老师的这堂课恰好就做到了这点。

一、情境创设恰到好处

首先,卢老师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一位师傅拉面的情景图,这幅图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因为拉面对于兰州的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下一段师生活动:

师:牛肉拉面对于大家来说不陌生吧!(学生会心地笑了)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拉面在师傅手里是怎样拉出来的?

(经过短暂讨论)

生:是经过两手反复对折拉出来的。

师:非常好,大家知道,兰州牛肉拉面中有“三细”、“二细”、“毛细”之说,你们能告诉我“毛细”是拉面师傅对折几次才拉成的?

(学生在片刻沉默后开始互相议论,大多数学生说不准,有学生试探着说9次?6次?……)

师:我曾经请教过拉面师傅,所谓毛细,就是要将手中的面对折8次。那老师就会有下面的问题了,拉面师傅开始将手中的面对折一次,两手之间的面变成几根?

生:2根。

师:对折2次呢?

生:4根。

师:对折3次呢?

生:8根。

师:我们刚才说毛细牛肉面需要对折8次,那么对折后应该是多少根呢?

生:2根,即256根。

师:那对折χ次呢?

生:2χ根。

于是,指数函数y=2χ的雏形就在这有趣的毛细牛肉面拉法的情境中形成了。是的,兰州牛肉拉面享誉全国,它的操作关键是对折。而对折就使两手之间面的根数与对折次数之间形成指数关系,而所谓毛细便是对折次数增加的产物。这节课是在兰州进行的,这一情境创设实现了时效性和趣味性的有效融合,生活化和情理化的高度统一,自然、生动、朴实,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和数学知识、生活实际的双贴近,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探究活动贯穿始终

卢老师通过两个形象、生动的背景材料引出函数y=2。和y=0.5。后,将χ的范围从正整数推广到R,紧接着将底数变成a。

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函数y=a中对底数。应作怎样的限制,才能成为R上的函数?

(分组之后,各小组讨论积极热烈,气氛活跃,体现了兰州一中学生很强的合作探究能力。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各小组似乎已经形成结论,于是老师提议大家一起交流)

生1:(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讨论的结果是a≠0。因为如果a=O,那么x=O时函数将没有意义。

生2:(第二小组代表)我们讨论的结果是aS1。因为如果a=l,那么函数将是一个常数函数,不在本节课研究的范围之内。

生3:(第三小组代表)我们讨论的结果是。不能为负值。比如a=-5,那么x=-0.5时函数也没有意义。

师:刚才各小组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请每一组再思考一下其他组同学的意见,看是否合理?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女生举手)

生4:老师,我认为将以上三种意见结合在一起,就会更加完美。

师:这个提议真是太棒了!

很显然,卢老师此刻将每一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不难得到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即y=aχ中对底数。的限制为a>0且a≠1。

本节课教者设计了“体会身边的指数模型”、“探究指数函数的定义”、“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新知应用”、“学生小结归纳”等六项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每一项探究活动所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比如,在“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这两项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者提出以下三个目标:1.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让学生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2.通过观察指数函数的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相应的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从课堂实录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忙而不乱,取得了良好的课堂实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以新课程为背景的竞赛课和所谓的示范课中,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总是司空见惯的。但相当多的课堂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矫揉造作的痕迹,甚至套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汇,叫做“被探究”。而从卢老师的这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自然的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的浅显而深刻的道理。

三、课堂推进梯次稳健

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使我特别看重一节课的“推进”,而和谐紧密、自然递进的教学节奏便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内在美。数学课堂既不能是一潭死水式的平铺直述,也不能是暴风骤雨式的大起大落。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教学,只有在那种梯次稳健的课堂推进中,学生才会有登高望远的切身体验。而卢老师的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数学概念教学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模式。本课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层次:情境引入、直观探索、深入研究、理论升华、概念回归,正所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将课堂推进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轨道。例如,从理论升华到概念回归,卢老师设计了非常朴素的“知识列表卡片”,让学生通过现场填表来巩固指数函数的性质,这让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并且会为获得一次锻炼自己归纳总结数学知识能力的机会而庆幸,因此现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异常高涨,而总结出来的性质之全面是授课者始料未及的。

四、课件创作画龙点睛

篇9

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到战略发展新高度。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出台的《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园林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实现城乡绿化面积的拓展、绿地质量的提高和管养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此,园林建设要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量质并举、功能完善,因地制宜、资源节约,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目前我国各地市都在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生态环保性和经济节约性谈谈粗浅看法,与业界共同探讨。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环保性给建设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深层次的专业和审美要求。由于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是具有生命的活本。并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应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所在。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园林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它不仅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因此,园林绿化、美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有以下几方面:

二、园林绿化建设的经济节约性给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出高标准。由于园林绿化的建设能有效改善气候条件,净化空气质量。特别是随着市中心大型绿地的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建设绿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其绿化生态效益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发展垂直绿化。垂直绿化能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间,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美化了环境,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墙面绿化可保护墙体结构和保持室内适宜温度、湿度,增加空气负离子,减少粉尘和噪声。2、增加乔、灌木层绿化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草坪发展越来越快,甚至大有以草代树之势,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草坪和乔、灌木相比,草坪层厚度非常小,其绿量少,生态 功能弱、种植及维护费用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茂密森林层厚度非常高,绿量差别明显。在进行城市绿地规划时,只在很有必要的地方如广场等才单独种植 草坪,其他地方应多造乔木混交林和乔、灌、草混交复层林,改善植物空间结构,向立体空间要绿量和效益。3、绿化大环境,发展城郊森林

三、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生态环保和经济节约性给建设者提出新要求。目前要形成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绿地系统,必须越出城区界,向城郊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地方向迈进。通过绿量实现大规模组合,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谋求人与环境进一步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是做好城镇绿化的根本依据。因此在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时,要保护好城镇的自然面貌,尤其是要保护好有绿化基础和潜力的山体、水体;各类建设要按规划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并且在规划城镇景观时,应把绿化作为重要内容。很多园林植物有多种用途,既是经济植物,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兼收不少副产品。因此,把园林绿化和生产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又起到绿化美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园林植物可提供工业原料,也可提供多种经营货源;还可利用园林植物树种的根加工成盆景和根雕等,发展艺术产业。

要按照节地、节水增绿的思路,探索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原则,在道路改扩建或旧居住区改造确需迁移的树木,需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许可。实施市政工程建设时,坚持优先考虑保护大树原则,遇到需要占用绿地、移植树木的现象,尽可能地对改造设计进行特殊的改动,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公共绿地上的树木移植统一由县园林绿化管理处进行实施,从而降低了大树移植量和确保移栽后树木的成活率。老城区存在树木遮荫和路灯透光的矛盾,为保护树的自然树冠,使大树免受破坏,对路灯进行升高改造,使路灯和树木景观相互衬托。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力推乡土植物,鼓励建设单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繁殖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

篇10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性

一、引言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就全世界而言,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World Bank,2001)。,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5%,而沙化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Liu ,2002;Huang ,2000)。

在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和多种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启动了几项大型或超大型生态保护工程,以遏止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这些工程包括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无论从覆盖地理范围、财政预算规模,还是对农业生产、经济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农户参与程度等方面看,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及特殊地位。

首先,就整体规模和扩张速度而言,退耕还林工程远远超过其他生态保护工程。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率先开展。2000年,工程扩展到西部13个省(市)的174个县。截止到2001年,整个试点工作已完成1743.6万亩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和1501.8万亩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累计投入资金达76.8亿元。工程试点期间就有400多个县、5700个乡镇、2.7万个村、410万农户参加。到2002年,工程正式全面展开,其范围从以西部为主的的20个省(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5个省(区、市),1897个县。2002年中央就安排了3000多万亩的退耕计划,相当于试点阶段年均退耕规模(550万亩)的6倍。2003年又新增退耕面积5000万亩,同时配套荒山面积5000万亩。到2003年底,退耕还林覆盖了全国2万多个乡镇,10万多个村,6000多万农户。五年来,全国共安排退耕还林总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9亿亩)。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截止到2010年,退耕地造林总面积将达到2.2亿亩(1467万公顷),工程总预算将达3370亿元。如此浩大的规模和预算,不仅在国内生态工程中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1]考虑到工程如此巨大的规模,以及涉及地区地理条件、参与农户特点、参与地块在生产力和水土流失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高度异质性,工程的瞄准效率(targeting efficiency)以及工程整体的成本-有效性(cost-effectiveness)问题就特别值得关注。

其次,相对于我国已经和正在开展的其他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的双重性和政策设计思路的逻辑注定了其目标实现的难度和操作上的复杂性。根据中央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设计,该工程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不仅在于通过退耕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而且在于改变工程参与地区和农户在较长时期形成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在全面调整退耕地区农业和农村生产和收入结构的基础上,使参与农民逐渐转出那些相对“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种植业,而转入“环境或经济可持续”的林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从政府在退耕还林上的操作方式来看,工程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农户退耕是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农民首先进行退耕后,上述结构调整和转换才有可能、也应该会进行,而不是相反。这种政策思路和相应的工程操作方式决定了退耕还林总体上是一个自上而下推动的工程,[2]而恰恰是工程这种自上而下的特点,加上政府预期实现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工程实现目标的难度和政策操作上的复杂性。

第三,与其他生态工程的直接参与主体为政府林业、水利部门和相关国有(林业)的情况不同,退耕还林的主要参与主体是千百万原本从事种植业的农户。这就意味着,为确保工程的成功,政府在政策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参与农户的激励相容问题。从短期看,政府的补贴应该超过农民种植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以使农户认为参与该工程有利可图;从长期来看,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在补贴期限过后确保土地不被复垦,工程参与农民或者必须转向更有收益的其他农业生产或非农生产,或者退耕土地在未来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如果上述农业和农村生产和收入结构的调整没有到位,退耕农户将有激励在补贴期后复垦。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政府有关决策和执行部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对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在历经了3年试点、且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也已经两年后,对这一巨型工程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一个中期评估,并在更长时期内推断工程在经济乃至生态层面的可持续性,就成为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我们将通过分析退耕地块瞄准效率,并比较退耕地块的机会成本与国家提供的补贴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以研究工程实施是否存在成本节约的空间;

2)从参与农户的视角分析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主要是通过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参与农民的不同来源收入的,分析在补贴期内国家补贴对农户收入的重要性,从而推断补贴期过后潜在的农户行为。

由于篇幅和/或数据的限制,本文不打算全面讨论退耕还林工程在决策和政策操作的整体逻辑,也没有涉及和推断工程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准备仔细讨论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中央—地方博弈和地方治理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将在为评估退耕还林工程所撰写的其他系列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本文使用数据基于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对甘肃、陕西和四川三个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的试点省份的调查,调查涉及的所有样本县、乡、村和户都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涵盖6个样本县、18个样本乡。在确定样本乡的基础上,调查队在每个样本乡分别选取2个样本村,对共计36个样本村进行了村基本情况的调查。在每个样本村,调查队又分别抽取10个农户进行了详细的住户信息访问。访问的信息不仅包括他们当时(2002年)的家庭、生产、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对于所有指标,调查员也询问了他们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一年(1999年)的情况。共有360户农户接受了访问和调查,其中270户是退耕户,90户是非退耕户。经过数据整理,最终农户数据的有效样本是348户,其中264户为退耕户,84户为非退耕户。由于调查资料包括农户所有地块详细的投入产出数据,我们可以出农户所有参加退耕地块的机会成本并与补贴进行对比,以研究工程的成本有效性问题;同时,由于数据不仅同时涵盖退耕还林参与农户和非参与农户,而且包括农户参加退耕前(1999年)和退耕后(2002)年的种植业、畜牧业、非农产业以及其他收入信息,这就为使用公共工程评估中广泛使用的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评价参与工程对农户各类收入及其结构转化的净效应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首先简要介绍退耕还林的政策操作模式,然后根据样本地块和农户的调查数据,评估工程的瞄准效率和样本地区(退耕还林试点三省)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并对决定该工程成本有效性背后的政策因素和背景进行了一个初步阐释;第三部分基于农户数据,运用倍差法分析参加退耕工程对参与农户各种收入的影响,以判断退耕工程在推进农民转移出种植业生产的同时,是否实现了农户从其他产业进行的结构转移。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一些进一步的讨论。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

成本有效性指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谋求特定目标收益的最大化。成本有效性不仅可用于直接判断工程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推断政策成本的节约空间,并从政府财政视角评判分析工程的持续性。以下我们将首先简单介绍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模式,然后用计量评估工程的瞄准效率,最后,基于退耕地块样本资料,通过详细分析地块被退耕补贴收益与其机会成本的关系,评估工程的成本有效性。

(一)工程操作模式

为吸引农民参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央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补偿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1)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贴。实施的标准依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300斤,黄河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200斤。每斤粮食按0.7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年限为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草地两年,并要求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4:1.(2)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疗、等方面必要的开支。(3)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退耕还林(草)所需种苗,由林业部门负责组织供应。经费标准是每亩地50元。(4)实行个体承包。(5)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更多,即农民接受一亩地补贴的条件是必须承担一亩或一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6)实行报帐制,即农户按规定数量和进度进行退耕还林(草),由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草)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农户凭发放的退耕任务卡和验收证明,按报帐制办法领取粮食和现金补助(国家林业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