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

篇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ni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is year is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efinition, profit-making mode, cause, constraints, countermeasures, and prospects of mini cross-border e-commerce.

关键词: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兴起;制约因素;对策;展望

Key words: mini;cross-border e-commerce;profit model;rise;constraints;responses;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180-02

0 引言

所谓小额跨境电子商务(mini CBEC),或称在线小额外贸,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不需报关、不缴付关税的交易,实际上就是传统小额国际贸易基于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贸易方式。就是中国小型卖家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与海外小型买家进行在线交易。更通俗的解释是:在线小额外贸类似国内的淘宝网,只不过卖家所面对的买家是外国小型批发商和终端消费者,而非中国人。

1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

对于许多临渊羡鱼的业外人士,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是他们更为关心的。

分析国内外从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网站,可以清晰地发现三种盈利模式:

1.1 平台模式——外贸C2C平台(也称外贸小额批发平台或小宗B2B平台),它们提供统一的销售平台,平台一方是作为卖家的国内外贸企业,另一方是作为海外买家的消费者。阿里速卖通、敦煌网、易唐网都属于这类外贸零售交易平台。作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方,它们不参与物流、支付等交易环节,其盈利方式是在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佣金作为收益。

1.2 B2C模式——外贸B2C平台(也称外贸B2B2C企业)。像兰亭集势、米兰网、帝科思、Lightinthebox、Chinavasion这类企业自己联系国内外贸企业作为供货商,买断货源,同时自建B2C平台(含物流、支付、客服体系),将产品销往海外。

1.3 服务提供商模式——“通吃产业链”,典型代表是四海商舟。即不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电子商务的买卖过程,而是为行业不同、模式各异的从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公司提供通用的解决方案,解决他们同质化的难题。如给新手电商提供“市场研究模块”,专门帮客户分析其产品的互联网市场可能性、市场位置、需求机会以及品牌定位; “营销商务平台建设模块”帮助企业搭建一个符合海外消费者习惯的网站平台;“海外营销解决方案模块”为企业最陌生也最关注的海外营销推广提供多一种选择;而“运营模块”帮助客户提供后台的支付、物流以及客户服务、涉外法律顾问等。每个模块下面又单独拆分出很多小的模块。

2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兴起的原因

那么,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是如何兴起的?一言以蔽之,是国际经济形势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风云际会的结果。

2.1 全球经济危机成为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催化剂。源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国内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低速增长。外需紧缩对外贸企业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传统跨境贸易形式——“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正逐渐被小批量、多批次、快速发货的外贸订单取代。出于资金链紧张和风险控制压力,传统贸易进口商纷纷将大额采购分割为中小额采购、将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这极大推动了以在线交易为核心、便捷及时服务为优势的电子商务跨境小额批发及零售业务的发展。

2.2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不确定性使得外商担心远期大宗订单的汇率风险,宁愿打短线、下小单,使得在线小额外贸业务井喷式增长。

2.3 互联网技术的长足进步使得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从“纸上谈兵”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

许多业外人士踟蹰于小额跨境外贸电商门外的原因是担心:这个行当的技术门槛会不会像许多新兴产业一样高不可攀?事实是非常低:卖家只需在国内选择合适的产品及进货渠道,然后通过国际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如eBay中国、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环球资源网等)联系国外的买家并销售商品,支付方式则选择国际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PayPal贝宝),物流则交给跨境快递公司来完成。其操作流程与国内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及普通消费者的网购(B2C)非常相似。

作为跨国电子商务巨头的eBay,拥有全球3亿多买家的超级平台,主要用户来自于电子商务环境成熟的欧美,而旗下的在线支付工具Paypal(贝宝)能够支持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种货币的在线支付。与此同时,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直接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产生和发展,兼顾成本、速度、安全、甚至包括更多售后服务内容的物流服务产品应运而生,如香港邮政小包业务。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

2.4 由于商人已经非常熟悉内贸B2C,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时不存在知识鸿沟,而丰厚的利润空间使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成为许多传统国际贸易商人发现的“新大陆”。为什么其中的利润有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结合体,这种结合提高了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使得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企业的内外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优化和整合,并为企业降低了经营所需要的成本,还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利润的空间大大增加;另外,在欧美,由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已经相当广泛,电子商务的环境也已经很成熟,在网络上交易的企业非常多,这就为跨境的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小额的跨境外贸的电子商务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业务流程,并还能够减少一些中间费用的支出,随着在线支付工具和跨境快递渠道的不断完善,使得绕开传统国际贸易中诸多中间环节成为可能,并为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创造了丰厚的利润空间。

因此自2009年起,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呈现爆发势头。仅eBay中国平台2009年的交易额达到近8亿美元,比2008年高一倍;敦煌网交易额现以每月20%的数量增长,2009年的交易额也将达3亿美元。

3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接下来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是:是否人人可以从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赚钱?答案是:不一定。就像所有的贸易一样,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能否蓬勃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头号难关就是海关通关手续。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但是跨境货物流动并不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10年的规定表明:个人邮寄进境物品,进口税税额在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个人邮寄出境物品,出口税税额在20元(含2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如果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地货物超过海关规定的免税数量或金额,就要按要求申报,从而涉及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和较大的开支,因此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额和贸易量受到很大制约。

其次,物流业的发展程度也深刻影响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今年最后几个月,跨境小额交易卖家最常用的物流渠道之一香港邮政小包因业务太多,迅速达到吞吐上限,货物严重积压、迟到,买家投诉猛增,逼迫很多依赖香港邮政的中国卖家另寻其它更贵的邮政公司,物流成本大增。

再次,引发市场高增长的高利润基础正在逐渐消融。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外需的缩水导致很多大贸易商积压大量库存,因此他们转而试水小额贸易,但供应增加并没有伴之以国外买家的明显增加,卖方压价竞争,因此摊低了原有卖家的利润。

另外,推广成本高昂也是缺乏品牌影响力的外贸电子商务网站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各家争夺买家所使用的方法完全雷同,即在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上投放广告和针对搜索引擎的SEO(网页优化技术)。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维护“中国制造”的信誉,避免淘宝网在国内B2C贸易中面对的假货伪货危机。

好在,对策就是为问题而生的。

针对通关壁垒,建议贸易商选择委托通关服务,以最大限度降低通关环节成本和费用。

针对物流瓶颈,相信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业会更加强化其全球供应链集成商的角色,通过整合资源,高效处理库存、仓储、订单处理、物流配送,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更优质服务。

针对利润摊薄,相信国际贸易严冬过去后,全球外需仍会高速增长,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的春天和夏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针对高昂的推广成本,解决方法有三:一是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扩大海外买家市场,二是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附加值,三是通过职业院校的“淘宝班”、“敦煌动力营”、“eBay班”将更多的企业转化为eBay的卖家。

针对仿货伪货问题,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引进代表品牌厂商利益的第三方公司作为“巡警”,监督平台的假货情况;并进一步仿效谷歌联合英国官方机构封杀众多的co.uk域名和封杀仿牌产品购买Google AdWords的做法。

4 结语

2005年被业界称为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元年,真正蓬勃发展在2009年之后。围绕外贸领域的新机遇,越来越多的业者——如专门提供小额货物拼箱业务的国际物流公司、提供报关服务的公司、帮助实现海外搜索引擎页面优化的模块服务供应商等等——开始重视这块“香饽饽”。他们的纷纷涌现,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竞更加完整。预测在未来几年间,它仍然是一个机会无限的增量市场,虽然竞争是必然的,但洗牌还很遥远。

参考文献:

[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研究.对外经贸实务,2012,(2).

[2]靳志辉,罗燕.跨境小额交易爆发 蚂蚁与大象同台竞技.环球企业家,2010,(1).

篇2

关键词:跨境电商;传统国际贸易;变革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跨境电商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我国跨境电商近些年发展迅速,出现了多个优秀的电商平台企业。电子交易平台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如加速了交易的速度,减少了传统交易中资金和货品上的不便,并且可以更方便的获得廉价的进口商品。在当下,电子商务已经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如何发现电子商务的潜在危机和找到技术上的突破口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1跨境电商的内涵和特点

跨境电商是科技发达的必然结果。跨境电商以电子交易平台为基础,以电子交付方式进行交付,从而减少了交易中的麻烦。与传统的贸易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跨境电商的交易方式更加简单方便,交易环境得到改善。跨境电商时代具有自己的特征。其一:跨境电商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可以实现全球贸易交易,拓展了我国的贸易交易范围,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基础的交易行为加速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来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其二:跨境电商的现代化科技特征明显,无实物交易方式提高了其安全系数。当然,电商时代一样存在交易风险,且形式更加多变,其三:跨境电商代替了以往的纸质交易,电子合同交易方式也使信息交际更加便捷,不易发生错误。

2跨境电商发展过程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法律支持不断完善,但由于其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制度上和安全等多个方面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1电商商务发展初期

本世纪初期,我国开始接触跨境电商业务。由于跨境电商的两个国家甚至是多个国家之间的交易。因此使用初期,由于技术和设施上的缺失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限制。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商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但网络费用昂贵,大量使用跨境商务依然是个难题。另外,跨境电商多只限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全面开展跨境电商还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电子商务在发展初期,其法律支持不足。由于电子商务刚刚出现,相关部门并不了解电子商务的潜在危机,因此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约束。尤其是对跨境电子商务来说,涉及金额和项目众多,一旦存在问题,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初期,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量低。而从2010年到2015年,是我国电子商务科技发展最快的几年,在以往的基础设施上存在欠缺,对跨境电子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成本大,受攻击的可能性大,这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原因。

2.2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期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跨境电子技术得到保证,以阿里巴巴为首的B2B电子商务创造了历史。跨境电子商务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安全性提高,制度更加完善。据统计,仅2014年一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额就高达4.2万亿元,并且始终以快速增长的势头发展。但依然要看到跨境电子商务在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如平台的广度问题,在创建之初,如何进行扩展成为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平台的专业性存在问题,在支付方式上,虽然现阶段已经得到完善,但在发展之初,专业性和安全性都值得商榷。企业依然采用线下交易方式。随着敦煌网等具有代表性的线上交易B2B企业诞生后,交易平台出现了方向性的转变,并以收取交易佣金作为主要的盈利模式。跨境电商开始提供企业融资、物流存货等多元化的服务,未来,我国跨境电商水平和业务范围会进一步拓展。

3跨境电商带来的传统国际贸易变革

跨境电商带来了传统国际贸易上的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营销、交易、支付等多个方面。我们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如下:

3.1跨境电商使传统国际贸易的主客体发生变化

跨境电商以网络为依托,交易主体由传统的实体交易转化为虚拟的网络交易。在以往的贸易中,实体产品是交易客体,而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交易对象更加广泛,信息、服务以及旅游等都成为交易客体。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已经代替以往的传统产品成为网络主导交易产品。另外,与传统交易不同,跨境电子商务营销理念发生改变,营销与生产可以实现同步,从而减少了库存积压,优化了企业的经营。现代科技还帮助企业确定市场目标,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进行生产,在电子交际平台上进行交流,确保国际贸易的高效性。

3.2跨境电商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跨境电商借助网络这一强大的平台,交际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交易时间缩短,使国与国之间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易。在网络平台下,实现了电子商务的集中管理。并且对市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以往的进出口中,受到运输、资金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电子商务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均无法影响产品和服务交易,这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基于此,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改变,网络平台为交易提供了全方位的、专业性的服务体系,很多产品不再是货到付款等现场交易模式,而是通过网上谈判达成协议之后,进行的定向生产。并且网络上班就可以完成谈判、订货、收付款和开发票等过程,单项物流也不再是主宰,电商的交易方式多样化,信息成为交易的技术核心,资金则主要是一种管理形式,对于交易的安全性和交易效率都得到提高。

3.3跨境电商改变传统国际贸易成交方式

在传统的国际交易中,由于网络不发达,只能以开询盘、发盘的方式来完成交易。交易过程存在诸多不便,如交易流程多,交易时间长。每笔交易都要经历从谈判到制单再到最后的确定、发货收货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成交量也受到直接影响。我国的传统国际交易时代,进出口量与现阶段相比,明显偏低。而进入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时代,交易主要是靠网络阿里自行处理完成,从谈判到下订单再到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午纸质文件出现,文件和合同的审核效率提高,交易方式发生本质的变化。贸易交易的周期缩短,另外跨境电商带来的贸易监管方式改革也是其主要成就之一。这一时代,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监测可以实现统一监测,不再受到地域和阶段性的影响。监管部门将监管的重点放在源头的监管,这样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且提供了完善的服务体系,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在制定进出口规则上,更多的为客户考虑,并且对于法律和法规的把握更加精准。随着海关加大对进出口贸易的监管,对我国进出口的贸易活动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这样可以确保进出口的双方的利益,实现共赢,对于不产生的损失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弥补。在传统的交易中,由于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后,就很难进行更换。尤其是对于交易量大,且价格昂贵的产品,就会给出口国家带来利益上的损失,对于进口方也失去了信息,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而言,虽然改善了这一问题,但是还需要针对企业的问题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于提醒消费者了解购物的基本原则,对于电商的监管不断效率高,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3.4跨境电商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贸易交易是以实物为主,讲究验货交钱。这种交易方式费时费力。同时,在传统的贸易交易中,交易双方必须要见面并签订书面合同。只有在这一流程下,才能完成双方的交易。一方面,时间上未必允许。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冒充现象。在合同上,要通过签名或者印章来进行身份辨别,过程较为麻烦。并且在传统的贸易来说,签订的合同不知一份,这就制约了国际之间的贸易交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消极作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开始,交易双方通过电子货币进行交际,并且进行电子签名的方式进行辨别。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如网络上的合同与现实中的法律规定之间如何实现统一,电子数据的信息验证方式是否合理等。包括电子签名上,是否存在漏洞等,都值得商榷。

4总结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跨境电子交易时代,这一交易方式起源于金融业。物流业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系数,节约了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交易效率。跨境电子商务占据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交易方式中的大部分,使传统的交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当然,这一交易方式依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和企业要合作,实现信息化的创新。依托电子口岸协调机制建立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口岸相关部门与电商的交易和支付全过程。总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交际的主要方式,并且具有较大的优势,促进了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未来,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量将进一步增加,其交易的影响因素也将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1]余海民.网络贸易兴起与国际贸易方式创新[J].现代商业,2011(7).

[2]亢洵.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16).

[3]汪文进.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外汇电子支付管理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3(03).

篇3

一、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表外业务尽管当期不改变资产负债状况,但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或有负债并影响未来银行经营。本文的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的外汇融资服务,这类业务主要是通过银行信用将表内资产负债转化为表外代收代付业务,在外汇管理领域突出表现为各种代付类跨境贸易融资。主要包括: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融资性保函、贷款承诺、内保外贷、出口进口代付以及上述产品与远期结售汇搭配的组合融资产品等。根据商业银行在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中的角色不同,本文将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分为三类,并从跨境资金收付角度分析此类业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境内银行居间+境外银行提供融资”

在境外融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境内银行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的融资优势,为境外银行和境内企业提供居间服务,并不提供融资和担保,该类业务纳入居间业务统计和管理。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有出口海外代付和进口协议付款。

1.出口海外代付。类似于传统的出口贸易融资,但区别在于出口海外代付的融资来源于境外银行。境内银行指示其海外合作银行将融资款项支付给出口商,待出口商从境外收到货款后再通过境内银行偿还境外银行融资本息。该产品于2011年初在江苏辖内首次出现,此后规模迅速增长,主要以人民币形式为主,之后在银行的大力推广下扩展至外币形式。“出口海外代付”融资资金流入和偿还流出均申报在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从境外银行及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项下,融资资金流入时引起跨境资金流入增加,还本付息时造成流出增加。随着“出口海外代付”业务量增长,资本与金融项下净流入增加,并造成该项下资金大进大出。如果是外汇形式的“出口海外代付”,企业可能将融入的外汇资金结汇或用于对外支付,还会引起当期结汇增加或贸易购汇减少,增加贸易净结汇规模,加大货物贸易顺收顺差缺口。

2.进口协议付款。在境外融资利率低于境内的条件下,境内银行指定其海外分行先向境外供货商支付货款,融资到期后境内进口企业将本息支付给海外银行。“协议付款”的融资主体为境内企业,银行是中间人而不是第一还款人或担保人,因此90天以上进口协议付款不占用银行的短债指标,而占用企业的短债指标。协议付款从2010年开始在江苏辖内发展起来,且发展非常迅速,币种以美元为主,但自2011年以来人民币形态的业务也开始快速增长。协议付款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对外支付、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二)“境内银行担保+境外银行提供融资”

境内进口企业以进口项下应付款项从境外银行获得融资,境内银行为企业提供担保,在境内企业无法履行还款义务时承担还款责任,属于银行内保外贷业务。典型业务有委托付款和进口代收保付。

1.委托付款。进口企业委托境内银行向其海外分支机构提出申请,进口企业向境外付款行承担第一还款责任并由境内银行承担第二性保付责任的条件下,在托付或电汇付款结算方式下,由付款行为境内进口企业先行支付进口货款或服务项下付款而提供的融资服务。该业务不受境内银行外债指标约束,委托付款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付汇、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的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2.进口代收保付。在进口代收结算方式下,境内银行应客户申请,担保其将履行在进口代收项下的付款责任。该类业务属于担保类表外业务,具有境内担保、境外融资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在境内银行担保情况下境外出口商即可在境外获得出口项下的贸易融资,对进口商而言,进口代收保付业务会引起实际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时间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付汇、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三)“境内银行开立远期信用证+境外银行提前融资”

境内银行为境内进口企业开立并承兑远期信用证后,由境外银行根据协议向境外出口企业提前支付货款,实现远期信用证项下境外融资,融资成本由境内企业承担。主要产品有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和远期信用证即期支付。

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是指开证行开出远期信用证并约定对跟单汇票承兑,开证申请人承担贴现利息和费用,由贴现行对汇票进行贴现,向出口商银行或出口商即期付款的付款业务。该项业务会引起实际进口对外支付时间和贸易购汇延迟,造成当期进口与贸易对外支付、贸易购汇偏离,货物贸易顺收顺差差异扩大,资金净流入、净结汇增加。

远期信用证即期支付系汇票为远期,按即期付款。付款银行同意即期付款,贴现费用由进口商承担。该项业务与远期信用证买方付息贴现对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的影响类似。

二、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主要特点

(一)银行占主导地位

结合政策环境、汇率及利率走势,各商业银行总行及时研发各类嫁接型或是创新型的外币贸易融资产品,这类产品多是打通境内外市场,赚取汇差和利差双重收益,银企双赢。银行是创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主要推手,多数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运作的具体流程并不了解。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多为银行获取,银行不仅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而且通过全额质押业务吸收大量本外币定期存款。

(二)以套取人民币升值和利差收益为主

银行跨境表外业务随着人民币汇率和境 内外利率走势的阶段性变化而变化。在2005年汇改后至2008年三季度,境内外利率水平差异较小,而人民币汇率单边快速升值累计幅度达18.7%。跨境表外业务以进出口押汇、远期信用证等传统外币贸易融资业务为主,通过这类融资方式实现早结汇和晚付汇以获得人民币升值收益。在2008年三季度至2010年中期,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境内外利差开始走高,2010年中期境内外利差扩大至2-3个百分点。而人民币汇率则稳定在6.82-6.83元的水平。这一阶段贸易融资主要是追求利差,主要产品是境外银行代付类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境外银行代境内企业支付进口期限组合产品。200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90天以上的海外代付和远期信用证纳入银行短债指标,银行开始为企业大量办理“90天以下远期信用证+90天以下海外代付”业务,实际融资期限超过90天。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将90天以上“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组合纳入指标限制,但目前仍有“90天以下远期信用证+90天以下进口押汇”等形式的组合融资可以在规避管理的同时延长融资期限。2011年以来境内外利差约2.5%至4%之间,监管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假借出口贸易融资之名而从境外低成本借入资金,银行通过全额保证金、协定存款等理财方式,可确保企业获得1%至1.5%的无风险利差收益;而银行方面,除获得利差收益和手续费收入外,吸收了大量人民币定期存款。

(三)利用本外币监管差异,发展本币贸易融资

目前,本外币跨境资金监管呈现松紧不一的格局,本币业务管理相对宽松,人民币海外代付类业务且不纳入银行短债指标管理。多家银行依托其香港分行向境内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将香港作为货币兑换和融资的平台。日常监管中发现,境内A企业通过境内B银行,获得境外C银行发放的出口代付融资8000万元人民币,折合1262万美元。A企业申请融资业务时,使用了17笔金额合计1336万美元的出口报关单作为该笔融资的交易基础,经查,其中14笔金额合计1201万美元的报关单已于申请融资日前收汇。A企业存在利用已收汇的贸易单证虚假融资的行为。

(四)规避银行监管规定,发展表外融资业务

2009年起,海外代付业务凭借不占用信贷指标和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2012年8月,境内同业代付和海外代付纳入表内管理后,代付类产品规模受到贷存比限制,各银行创新推出了居间和担保业务。如中国银行协议融资、工商银行出口代收保付等,融资款提供方为境外银行,境内银行在融资中仅起中介和担保作用。这类业务与代付类业务尽管融资作用相同,但不纳入表内管理。如江苏某集团公司转口贸易信用证大多为80至90天之间,且通过延长信用证承兑期等方式,实际付款期限均在120天以上,有效规避银行90天以上信用证短期外债余额限制;再如银行出口项下境外贸易融资因不涉及同业代付仍旧纳入表外核算,不受银行信贷规模及资产负债比例限制。

(五)更加注重境内外银行机构间联动

创新型贸易融资多是境内外银行联合为企业提供的融资,资金提供方多为境内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境内外银行合作既发挥了境内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又利用了海外低成本资金。前述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协议付款等居间业务等都是海内外银行机构联动实现的。

三、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对外汇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放大了市场价格信号对跨境收支和结售汇的影响程度

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创新在客观上会放大价格信号对资金流动和结售汇行为的影响程度。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时期,企业“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倾向较强,人民币全额质押的贸易融资产品进一步延迟了企业购付汇时间,加大了当期结汇和远期购汇;而当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甚至出现贬值时,企业呈现“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倾向,外币全额质押的贸易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套利机会,降低了企业的结汇意愿,进一步加大了当期购汇和远期结汇。

(二)造成货物贸易项下顺收顺差差异的变化

进口项下全额保证金质押的海外代付、远期信用证、延付担保等产品,延迟了当期的进口支付时间,形成了进口延付。在境内外利差较大的情况下,此类套利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产品规模的增长,助推了货物贸易项下延付行为,造成进口货物流与资金流偏离,加剧了顺收顺差差异。贸易项下境内融资组合产品,通过获得境内外汇贷款替代当期的购汇行为,造成货物贸易项下购汇与对外支付偏离,加剧顺收顺差差异。当境内外融资达到一定规模后,融资余额的变动对顺收顺差差异的变化往往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弱化外汇监管效果

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与监管博弈的过程。诸多表外融资组合产品为规避短债指标限制,将延付期限控制在90天以内。相较于外汇监管的人民币跨境管理政策较为宽松,人民币形式的境外借款和融资性对外担保等不受短债指标和对外担保余额指标限制,因此,此类业务的结算币种由从外币转向本币。境内外联动保理、进口保付加签等以非融资性对外担保之名行内保外贷之实,规避了原先需通过内保外贷方式融资的额度限制。在监管中发现,银行在设计创新型贸易融资产品时,并未考虑到融资背后的贸易真实性,仅仅是从资金的安全性和风险性角度出发,部分企业的贸易融资和还款并不具备贸易的真实性和自偿性。

(四)影响外汇资金有效配置

从实践来看,获取跨境表外融资的大部分企业资金都较为充裕,借贸易融资之名,银企共同运作境内外资金套取境内外利差和汇差,实现银企综合收益最优化。但从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化角度看,有限的外汇资金并未投向进出口加工型企业,而是投向省属大型外贸集团,使得跨境资金流远远大于跨境货物流,实质上产生金融脱媒现象。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如果将业务发展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规模扩张和以套利为主的产品创新上,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利润空间将逐步收窄,商业银行的此种盈利模式将不可持续。

(五)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 推进,汇率双向波动加大,银行外汇头寸中对汇率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将不断增加。企业在多家银行循环融资,在不同银行间借新还旧,一旦在一家银行的套利资金链断裂,数家银行将面临企业授信融资信用风险。此外,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不受银行外汇贷款规模限制,若无限度扩张代付规模,到期时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或变动方向逆转,银行将面临远期合约平盘亏损的风险。

四、政策建议

(一)对跨境表外融资业务设定一定的宏观容忍度,区别对待合规经营和违规套利行为

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是理性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管理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的基本原则应给予一定的宏观容忍度,防止银行跨境表外融资行为加剧跨境收支波动风险、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以及金融稳定,减少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对微观经济秩序、统计和决策活动的干扰。对合法合规的企业财务运作和违法违规套利行为予以区别对待。对企业财务运作主要通过调控套利空间和贸易融资授信期限进行管理;对纯套利行为主要通过管控信用杠杆、授信期限、套利成本等系列措施限制其负面影响。

(二)控制套利空间,加强宏观层面的调控和政策协调

第一,相关部门应从宏观调控层面,评估政策导致的套利空间对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统筹和协调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管理政策等,避免出现过大的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价格差异。第二,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加强本外币监管政策、银行表内表外业务、正规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政策的协调,防止不同领域的监管力度不一。统一外汇管理项下有关跨境表外融资管理口径,约束规避监管的套利行为。扩大银行短期外债管理覆盖面,将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境内银行居间担保业务、非融资性对外担保类贸易融资产品等均纳入银行短债指标余额规模管理,对不同业务类型赋予不同权重,根据全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各行国际业务结算量以及外汇业务合规性情况确定余额指标,确保银行在额度内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明确贸易融资项下外债或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口径,将境内外联动保理、进口保付加签等或有负债业务纳入内保外贷余额管理。第三,相关部门应创造有利实业经营的良好环境,促使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压缩经济主体的套利动机和空间。

(三)运用外汇头寸管理等措施调节银行跨境表外融资业务信用杠杆总水平,有助于将套利活动控制在宏观可容忍度内

国家外汇管理局汇发〔2013〕20号文规定外汇贷存比超过参考贷存比的银行需相应增持外汇头寸,但存在未考虑境内贸易担保类业务、跨境贸易融资及担保以及中小银行因外汇存款来源匮乏需增持头寸等问题。建议可综合考虑外汇贷存比、银行境内外贸易融资(含担保)总量/银行经办的贸易总量以及其它指标综合判断银行信用杠杆总水平,将银行的信用杠杆指标控制在合理水平内,防止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脱实向虚。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制造;传统产业;服务化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智能制造是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导向,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数据挖掘出客户需求信息并贯穿于供应链中各个生产环节,包括生产、设计、产品库存、客户需求、物流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关键环节,使用先进自动化机械设备及制造系统进行柔性化生产,形成一个多维度的智能制造系统。通过智能制造提高核心竞争力,革新旧有的劳动密集型模式,把传统制造业打造成高附加值并提供生产服务化的高科技企业。智能制造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智能制造集中体现在“智”。随着互联网+APP技术的兴起,“智”更多在于通过最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拉进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通过海量的数据采集并利用大数据挖掘客户的有效信息获知客户的需求,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互联网+时代形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

2.智能工厂为载体,全面深度互联

智能工厂是实现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而智能制造系统则是智能工厂的核心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智能化调度,有效执行生产和按需生产,按订单投产零库存是智能制造中最关键的制造节点和生产管理节点。以数据互联互通为特征的智能生产系统为导向,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打造可视化、智能化的工厂,实现生产过程如每个生产单元、工艺设计、智能设备的投放和使用、知识工人的运用、执行系统、物流自动化配送等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和优化。

3.以客户端到生产端信息数据流为核心驱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客户能在网上直接下单,C+M模式和O2O模式已成为现实。传统制造企业通过对网上生成的大批量订单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实现对个性化定制中的同类项需求合并。智能制造的驱动要素主要在于数据,当产品可以变成数据时,每一个生产工序能用一组数据进行串联,即可实现以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全程生产协同完成整个制造流程。简言之,智能制造环节是以客户端、生产端的信息源为核心驱动,使客户需求变成协同化制造的生产单元,实现大规模化的生产定制,从而实现从生产向服务、由用户直接驱动的制造方式。

4.以互联网驱动的新型产业制造模式

通过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智能化3D打印技术、先进生产装备、机器人的应用,传统制造业中的流水线生产可升级为个性定制化的大规模生产,在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各环节实现端到端无缝协作的智能工业生态系统,生产型制造企业逐步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二、传统生产型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

1.传统制造业附加值低,产销结构不合理

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土地资源环境约束、产品附加值低、产销不对路导致库存积压、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2.先进制造机械零部件依赖进口,替换成本高

智能制造的生产更新换代需要机器人的投入使用,需要提升生产效率。而先进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订单小、资金周转慢等原因,大面积把工人替换成机器人也不现实。

3.智能软件系统发展滞后,自主研发程度低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等一系列“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传统的生产线操作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要求,特别是落后的生产软件系统无法生成一系列自动指令来指挥机器人操作。数控机床、机器人、行业内的生产工序的操作系统大多靠国外软件公司。国内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企业的软件技术非常滞后,如CAD、ERP、MES、传感器等基础操作系统,仅有部分大型企业能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自主研发生产操作系统,融入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柔性化生产。

4.各行业内自动化生产基础差异导致智能化升级难度大

由于原有行业内的生产自动化、数字化基础差异,各行各业的智能制造升级路径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生产制造主要企业生产什么,市场就会提供什么产品。但随着互联网+制造业工业融合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客户的订单,掌控最新的市场需求,实现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监控。而部分企业数据集成和综合利用能力低,无法利用海量的源数据提取有效的客户需求信息,从而无法转化成生产数据和精准的经营决策。

三、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优势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时代。而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劳动力成本上升、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生产需求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等现代通信技术,结合生产制造资源进行敏捷化柔性化生产,基本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制造业服务化、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互联网与工业跨界融合。

1.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客户端,互联网融与制造工业的融合使得来自全球或全国各地的订单数据

能够零时差、零失误传递至生产企业内部;企业从网络云端获取订单数据,依照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生产,企业所有员工直接面对客户,避免了盲目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在生产端,通过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把工人从纯手动操作释放出来。生a过程采用全程数据驱动,把各项生产工序转变为系统指令,实现人机一体化,大大缩减研发、设计、管理人员,提高了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需求驱动

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C+M的商业模式可以使消费者与生产者深度融合,满足顾客个性化私人定制的需求。以需求驱动为契机,企业生产效率更高,服务更为精准化。订台集合而来的数据,基本可以体现消费者的个性化设计需求。数据驱动和智能生产制造能有效化解个性化定制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难题,从而形成面向客户的极有竞争力的优势,把传统的制造企业变成高附加值以服务客户为主的网络科技企业。

3.实现了零库存,引导消费时代

通过智能制造,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的综合应用,发展生产过程智能化,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零库存。个性化定制采用全程数据驱动,先付款后定制,避免了企业产销不对路的市场供给方式,原辅料和产品均能实现“零库存”,解决了库存长期积压企业资金周转慢的顽疾。

四、启示:传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解决方案

根据Andy Neely对全球130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的结果,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而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进展所有企业的2.2%。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传统的制造业对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模式、盈利模式、物流系统重新再造,建立高效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模式,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

1.革新产业业态与定制化运营模式

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视角出发,树立协同创新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商业思维,将产品设计研发、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生产制造流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过程进行高度整合,重塑价值链延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逐步有序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创客和众包设计,从而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2.打造智能车间、数字化工厂

通过打造智能车间和数字化工厂,让制造资源、生产过程、现场运行、物料管控、质量管控数字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的积极性。此时,通过机器换人,把人从传统的工序中剥离出来,由传统的“人指挥机器”转变为“人根据信息指令完成生产工序的调度”,解决工业化进程中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效率低的难题,同时可有效应对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中低端产业转移至毗邻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3.制造业智能服务化的战略及实现路径

(1)注重客户需求,实施个性化定制

通过移动互联网+电商渠道模式,积极探索客户需要,鼓励客户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消费体验,让制造企业从价值链低端逐渐延伸到价值链高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共创,提高服务化产出,进而提升服务化水平。在产品销售管理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微信公众号、网络商城、天猫淘宝、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等渠道,来拓宽客户需求的层面。同时,鼓励自动化生产基础强、有一定影响力的制造企业率先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形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心,从而带动薄弱的中小微企业逐步升级为以服务提供商为主的制造企业。

(2)打造全生产服务生态链

以消费者为核心,重构产品个性化研发、柔性化生产、大规模定制的智能制造体系,通过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的运用,融入顾客参与设计产品服务的流程,增加制造业服务要素的投人和供给,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上游扩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此外,借助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打造智能产品平台和渠道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生态链延续。

(3)应用信息技术,革新营销方式

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企业自身涵盖客户需求层面和工厂内部生产过程及设备运用的大数据体系,要将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有机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内部治理。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技术、新工艺,革新营销方式和销售渠道等,进行服务创新。

(4)政企联动,鼓励智能制造服务化

长期以来,受粗放型工业发展影响,制造业企业过度追求规模、以产定需、重产品轻服务、忽视客户个性化需求,产品的附加能力相对较低。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企业继续通过智能制造转型来解决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白热化的价格战、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境。为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应采用政企联动战略,即通过政府的“手”打造生产集群基地,在财政税收、土地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健全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融合发展,以点带面,实现规模化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斌.大数据颠覆传统产业[J].企业管理,2017(04).

[2]余海燕,湛军.顾客体验与价值共创--宜家和曲美的服务化转型[J].企业管理,2017(04).

[3]柳屹立.酷特的智能之路[J].企业管理,2017(04).

[4]曹根基.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链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

[5]肖静华,毛蕴诗,谢康.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与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J].产业经济评论,2016(03).

篇5

关键词:服务外包;理论分析;实践指导

中图分类: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149-05

一、服务外包概述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rr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和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以跨国公司为实现主体。服务外包商务模式是企业基于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整合、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资源,优化价值链,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增强企业的环境 应变能力。

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服务外包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服务离岸外移代表着全球生产活动转移的新潮流,开辟了新的服务生产国际分工的前景。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及服务承接方掌握更多的流程和商业知识,目前的服务外包由最初的数据录入、采购委托、销售等发展到广泛应用于IT服务(应用开发、编程、测试及网络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数据处理及管理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更为复杂的从头到尾整个流程的离岸服务外包也有了快速发展,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国际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内容,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由著名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主笔、亚太总裁协会与国际外包中心联合的“2008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报告”认为:服务外包已成为当今世界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服务外包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1~8月共执行服务外包出口合同金额1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共有服务外包企业6673家,就业人员121,5万多人,累计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42.4亿美元(国际服务外包占94.9%)。全球服务外包市场2005年规模达到6000多亿美元,估计2008年达到1.5万亿美元。2009年1~6月,我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409家,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9亿美元(国际服务外贸占77.8%),同比增长42.4%。

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我国货物对外贸易和外资的同时,却为服务外包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服务外包的理论分析综述

服务外包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与引导,以往的文献中通常只提出了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之一,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针对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产业转移问题及劳动力部门转移论、“中心一”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可从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中的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理论中得到理论解释与支持。

(一)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服务外包

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外包双方获益的理论基础,能有效地解释离岸服务外包现象。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个国家进行商品贸易时是出口自己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率较低的产品。服务外包产生的最初动因就是降低成本,而服务外包的主要成本为人力资源成本。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生产过程的分解可以按照生产过程对劳动技能水平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禀赋结构及相对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可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劳动生产率水平需求的生产服务模块转移到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企业将服务生产外包到低成本国家进行,可实现比较优势带来的成本节省或效率提升。经济全球化使得阻碍自由贸易的因素相对减少,信息技术的进步则使跨国使用别国人力资源简单易行,从而使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服务外包得以快速发展。印度就是凭借劳动力的高性价比优势,在短短20年内发展成为软件接包大国。

(二)服务外包发展中的规模经济效应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动力。假设企业不同流程的最佳规模存在差异,把所有生产流程纳入同一空间进行,则整个系统规模可能受制于某个关键环节的最佳规模;而外包可以在不同空间安排不同的生产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互相交换,多种工序流程可同时达到最佳规模,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与工业品生产类似,很多服务生产部门也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通过服务外包,把自身非核心技术的业务外包出去,从而把其他企业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为我所用,以较低成本享受专业化服务,使本企业节省巨额投资用于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而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例如,专业服务提供商配备有齐全的技术专家团队,构成了规模经济的来源。在某些经济领域,只有大规模运作的服务提供商才有能力在大范围内提供标准性能和质量稳定的服务,这种能力一般公司难以企及,因而这类规模经济效应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爱立信公司将手机生产外包给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实现了更专业化、产品价格更具竞争优势的目标。

(三)交易费用理论对服务外包的阐述与分析

1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阐述

交易费用思想由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1937)提出。服务外包的交易费用指与外包商的缔约费用和管理费用,其高低对服务外包发生广度和深度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科斯认为,通过签署长期合同,企业就可以避免寻找伙伴、谈判等费用,进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在生产成本相同的假设下,企业内部提供服务会增加组织成本,外部购买要支付交易成本,企业的外包决策取决于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与交易成本的权衡结果,理论平衡点在边际生产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相等的那一发包环节。当交易活动的市场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

本时,则该项活动应全部或部分地在企业内部进行,否则就应在企业外部进行。

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交易费用包括:

(1)商务旅行、信息交流费用。服务外包合同具有难以准确事先陈述的特性,服务生产过程中常需技术和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派生出了商务旅行成本和信息交流费用。

(2)服务项目移交费用。在行使合同的最初阶段,发包企业需花费时间帮助接包方掌握企业的业务。外包的业务越复杂,发包企业的移交费用越高。

(3)潜在的风险费用。在缺乏约束机制的交易过程中,服务发包企业面临服务提供商潜在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风险,例如,发包企业不能直接控制流程的风险、商业秘密和技术外泄的风险等,从而构成了发包企业的费用(成本)约束。

(4)其他交易费用。离岸服务外包中还存在服务贸易项目下壁垒因素限制而产生跨境活动的交易费用;不同国家相对制度和商业标准不同、对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差异、文化差距等构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交易费用。

2 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的外包决策

威廉姆森(Williamson)发展并完善了交易费用理论。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外包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本源就在于外包这种企业活动的重复性、长期性和合作性;企业业务外包与否,取决于交易的三个维度:交易频率、不确定性以及资产专用程度。威廉姆森讨论了“三方规制”和“双边规制”等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混合治理结构,如外包、战略联盟等;进而假设不确定性不变,根据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程度,确定了四种交易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如表1所示。

交易三个维度的改变对服务外包决策的影响:

(1)资产专用性的改变。远程通讯和控制技术的提高,使得企业服务提供的地点特殊性下降;发展中国家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使提供服务所需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有形资产专用性下降;离岸国家雇员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使人力资本专用性日益降低,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服务的资产专用性水平不断下降而导致服务更倾向于外包。

(2)交易频率的改变。信息技术和沟通系统使得企业服务外包每次交易的变动成本较小,主要是固定成本的分摊,从而增加了企业对服务外包的采用频率。

(3)不确定性的降低。服务外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包括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合作关系中断的风险)和内部的不确定性(供应商不按承诺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迁,服务外包所涉及的交易三维度的改变,推动了服务外包的发展。当交易存在不确定性且交易频繁时,企业就应该选择内部化外包,反之,当交易的不确定性不高,交易频率不高时,外包或战略联盟就成了企业的最好选择。交易费用理论可以作为企业探讨企业与市场的边界进行外包决策的工具,但因缺少从企业战略角度的考虑,对外包现象的解释并不完全。

(四)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服务外包发展的解释

近年来,服务外包的动因已从经济层面转向了管理层面,企业服务外包的动力由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追求提高经营绩效,价值链理论对此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主要用于分析单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价值链理论及其管理思想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定义为一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的链条,链条上的所有环节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不同的成本投入和相应价值增值,价值链管理就是发现企业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分析其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驱动因素而影响该环节的成本,最终在整条价值链总增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其应在价值链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上配置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同企业应展开合作,使用各自的核心能力组成新的价值链条,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波特认为,提出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竞争优势新的战略工具,强调价值链分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分析,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分析;通过成本分析和差别分析,发现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利弊。

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商品链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解释了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使得跨国公司的价值链向价值体系和价值网络深入发展,并在全球延伸;认为跨界生产在理论上要么垂直一体化进跨国公司内部,要么通过贸易等方式垂直分离出去;随着贸易的发展,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这就使得发达国家发现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和服务业务分离出去,使发展中国家有了融入全球价值链条中的机会。跨国公司的离岸服务外包行为正是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价值链的手段,体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跨企业集成管理的理论要义。

(五)资源基础理论对服务外包发展的贡献

1984年沃纳菲尔特(Wemeffelt)“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基础论的诞生。该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有价值、稀缺而不可完全模仿和替代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属性是作出外包决策的出发点,企业的资源层级如图1所示,其中核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应准确识别并重点培育;非核心资源包括外包资源和市场资源;外包资源与企业核心业务的关联度强,影响核心产品的质量和绩效,有一定的专用性;市场资源对企业产品或服务无特殊作用,可通过市场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标准资源。

邦尼(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如果资源能够使企业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利用机会或抵御威胁,则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就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其评判标准为资源的稀缺性(专用性)、非完美模仿性和非替代性。格兰特(Grant)(1991)提出整合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认为企业不仅要关心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部署,而且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并提高竞争优势,必须从外部采购互补资源和获取能力要素,因为任何企业无法掌管和拥有所需的所有资源,资源的稀缺性会促使企业发展与外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外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的开发、积累、整合与配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对构成企业竞争优势所需的关键资源具备识别和管理能力,资源的稀缺性会促使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外包来填补其资源缺口。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外部资源的必然性。结合泰吉(T.T.Tyehjee)和奥兰德(G.E.Osland)等人所提出“战略缺口”假设,(跨国公司的竞争环境客观要求它们必须取得的战略目标与它们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所达到的目标间存在的缺口被称为战略缺口),服务外包是跨国公司在分析内、外部环境并识别战略缺口后,借助信息网络平

台,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最终实现资源全球网络运营的有效手段。

(六)核心能力理论与服务外包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1990)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常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稀缺性、延续性、价值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点。企业间的竞争取决于核心能力、核心产品、最终产品三个层次。

根据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与新业务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的战略焦点,企业具备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市场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的变化,生产和经营的高度专业化,使得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企业立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企业的能力与资源有限条件下,企业必须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进行重点投资,发挥自己核心竞争力所在领域的技术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优势,将不具备强竞争力的领域进行外包,将相对有限的内部资源集中在实现更能增值的核心业务运作上,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产生了更广阔的需求,无疑促进了国际服务外包成长。

服务外包可以使本企业人员集中精力在核心技术或业务上保持前列。例如,NEC公司的数字技术,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技术是公司的立足之本。爱立信详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无线电话网络设备方面,所以便从手机生产上脱身,解放出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将其用于自己擅长的通讯领域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理论对服务外包解释局限性体现在难以界定“核心能力”;困难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对核心能力的识别是管理者对企业的定性分析,必然带有主观性因素;其次,环境不断变化、核心能力也在不断变化,需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识别。

(七)商业模式转型理论与服务外包

根据发包企业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服务外包大致分为效率外包(利用供应商的规模运营降低成本)、增强性外包(优化业务流程,使公司功能优化)、转型性外包(改造商业模式,获得更大收益)。其中,改造商业模式的转型性外包是最高层次的资源利用关系,直接触及公司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工具。

威尔(Weill,2001)等从模块重组视角对商业模式转型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商业模式从本质上讲就是若干模块的不同组合,企业可以通过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中添加、更换新的模块或改变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进行商业模式变革。他们提出了“原子商业模式”的概念,并且指出每个原子商业模式都具有战略目标、营收来源、关键成功因素和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四个特征。原子商业模式组合方式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原子商业模式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力不同,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的原子模式结合后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互不兼容的原子模式组合成的商业模式则可能导致商业冲突而互相消耗,企业可以变换组合原子模式,并评估其可行性以建构最适当的商业模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企业对自己的原子商业模式进行不断地更新与重组。

在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变化中,企业以往的盈利模式需要适时改革。跨国公司必须将外部环境与内部战略需求相结合,通过服务外包,优化其全球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外包商的经验和即需即用的服务,精简组织结构,实现企业向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竞争能力,这是服务外包潜在利益的来源之一。

服务外包中正在兴起的属于服务外包的高端环节的知识流程外包是商业模式转型理论的典型实践,就是企业基于自身的发展战略,依靠外部的专业服务外包团队,获得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企业架构优化和整体升级的战略决策。

三、服务外包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上述理论从不同视角为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因。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企业服务外包的最初动力――降低成本;交易费用理论旨在找出外包的逻辑规律,用于分析企业是否应选择外包这种治理模式;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则说明了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应识别关键资源和能力,注重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同时借助外部资源以增强竞争优势。这几种理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分析,属于静态和局部的解释。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在关键环节的增值能力和跨组织提升整条价值链的集成能力;全球价值链理论则将企业置于全球价值网络体系中,将局部分析拓展为一般分析;商业模式转型理论将外部环境变迁和时间动态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分析的主体是处于价值网络中并处于演进状态的企业,是动态的分析。

企业的外包决策取决于众多因素,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长期战略来评估这些因索,然后作经营决策。而这个过程又是动态的,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变化,外包的策略选择也要随之变化。由此可见,上述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分析载体由企业自体扩展到处于价值网络中的关联企业,再到处于演进状态的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扩展,对国际服务外包作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性的分析。

上述理论对服务外包的解释具有层次性,如图2所示。

从现实分析,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成为现实,市场环境的变迁增强了服务外包的必要性,而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使服务外包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的必然选择。

(一)服务外包现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单一理论不能对其发生发展和运作机理做出全面的解释

建立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可全面、系统地阐释服务外包的运作机理和决策要素,既能避免单个理论的片面性,又能运用相关理论的互补性。图3为服务外包机理和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决策的模型。

企业基于上述理论所解释的服务外包带来的众多效应和优势,通过识别关键资源和能力,分析产业竞争环境,权衡服务外包的成本和收益,经过多步骤的分析与评估过程作出外包服务业务的决策,服务发包企业与接包商建立起委托――的契约关系。信任是服务外包的基础和共生机制。但是,企业的外包决策需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性质、管理水平、成本优势等许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决策。双方利益的分割和目标的冲突、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以及由于服务外包涉及地域广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变得复杂。可以根据不完全契约关系的观点,通过确定长期合作方式并设计适当的协调与激励机制,对双边关系进行有效治理,以此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使发包企业与供应商服务外包形成持续信任,保证服务外包顺利实施,实现双赢。

(二)服务外包相关理论对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