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结合现代农业的特点,依据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岗位群对人才专业技能与综合技能的需求,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根据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植物生产、养护、果蔬贮加的工作过程,充分利用生长季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地实施实践实训课程计划,工学交替,创新形成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特征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园艺植物的种苗、园艺产品的生产、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的采收与采后处理、都市农业观光等行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与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以及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进行,结合设计、预算、施工等主要工作过程以及园艺植物生长周期中的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座果期、成熟期、休眠期等主要物侯期,基于园区规划设计、预算、施工、园艺岗位育苗、土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等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设计识图、预算、施工、种子处理、整形修剪、花期控制、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该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学生直接参与园林、园区规划设计、施工、园艺植物生产和养护,能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2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以育苗、植株调整、花果调控等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种子处理、苗木繁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人工授粉、花期控制、施肥、灌水、园区设计、识图、施工养护等关键技能为主线,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在学习《英语》《计算机》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开发建成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构成的新型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由《植物识别与应用》、《园艺植物生长与环境》、《园艺植物肥水管理》、《园艺设施与机械》组成,使学生能够奠定专业基础,树立专业思想;专业核心课程由《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区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施工与养护技术》组成,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专业拓展课程由《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园艺产品市场营销》、《园艺植物造型艺术》组成,满足行业对学生拓展能力的需求。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强化形成性考核。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产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因此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既是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载体,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托和“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重要渠道。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还要求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同步现场教学,同时要求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因此,根据新的教学过程需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把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进行整合为生产、科研、培训、推广、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四大中心,即园区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心、植物组织培养实训中心、现代园艺产品生产中心、园艺作物育种实训中心。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实施“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以科研项目和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兴趣小组为载体,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周边农业园区,与校外基地建立了“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共建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参加的基地运行管理小组,共同协商基地接纳学生的实践与规模,如:包头市万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共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包头市园林研究所、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包头市果树研究所,这些校外基地可以批量的接收学生实训实习,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4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采用企业挂职、企业科研合作、科技服务,参加省级和国家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教育能力,聘用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75%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形成“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5教学质量保障
突出产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树立全新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高职教学过程质量观。在监控评价上,从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监控评价,充分体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
篇2
关键词:农业应用;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33-02
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教学的外延,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可以为专业教师提供科学研究场所,把理论与实践知识充分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及业务水平,从而为教学服务。同时实习基地建设又是确保实习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在基地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可以增强劳动观念,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劳动技术素质,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协作过程,增强协作共事意识等。可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对农业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定位
农业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基地根据学校学科及专业优势,应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能满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各类基地。种植类专业应该建设“产、学、研”一体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这类教学实习基地需要有先进设施设备、合理科研及基地管理团队;且保证科研成果进驻率高,对社会示范性强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四者有机结合,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建设
种植类实训在地主要承担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等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科研及服务地方经济等任务,大多数种植类本科院校农机具老化陈旧,甚至还有上个世纪70~80年代购进的设备,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不适应,与现代农业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需要不适应,发挥不了教学及示范功能,因此,种植类实训基地应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定期更新设施设备非常必要。更新的设施设备会对师生科研创新、科研成果展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四、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建设
1.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管理,发挥基地教学功能,为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提高服务。在基地管理上根据当今种植业的发展趋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设施及新的栽培模式,让学生及教师能“看得到,练得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协调好各部门,提高生产管理和生产水平;做好科技示范,为种植类专业有序发展服务。
改变管理模式,实习基地管理是以专业教师为主,以实训基地技术员为辅;特别是年青教师必须参加实训基地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下场,教师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实训基地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协助教师完成技术实施。完善管理体制,各司其职,奖惩分明,调动专业教师参加实训基地管理积极性,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服务。
2.发挥教学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教师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服务。教学实训基地是专业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现代化教学实训基地是教师搞科研、科研成果转化及示范保障,否则,专业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只能闭门造车。实训基地管理应在“人、财、物”等方面优先考虑。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科学研究的需要,保证教师科学研究正常运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及业务水平。
3.做好教学实训基地服务功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及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和保障。现行高校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大学生实践能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和研究课题。而教学实训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职业动手能力练兵场,建设适合应用型本科种植类专业实训基地和管理体制是非常重要的。
园艺、园林专业:可以给每个学生分配一定面积实验田,自己设计、管理及种植种类,专业教师在不同的时期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管理情况评定成绩,植物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后,给每个学生打出总评成绩。从而保证学生掌握所栽培植物整个生育期管理技术,在校可以保证学生参加2~3个植物生长季节管理,完成二种以上植物栽培技术管理,这为以后就业及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植物保护、作物生产专业:根据教师科研课题及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通过专业教师及系内考查,把素质好学生分配到玉米、水稻及大豆三个等作物生产或科研项目中,成立第二课堂小组,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播种期、授粉期、收获期等,师生共同参与管理,通过2~3个生长期的管理,学生基本掌握了大田作物生产管理方法及技术,这为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假期及生产劳动中,根据工作量给一定劳动报酬,这也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减轻学生生活压力。
4.发挥基地示范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种植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基地面建设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做到先进、实用,基地真正能发挥示范及辐射作用,引进前沿技术及研究成果。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短期新技术培训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为地人才培养服务。
实训基地项目选择上,应做到引入国内外适合当地主栽品种、新技术及新产品等,发挥基地展示作用,促进当地新技术、新品种等引入率,为当地种植类结构调整提供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五、关于实习基地的几点思考
1.实习基地建设不应是一次性建设,而是随着科技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每年根据情况,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使基地的生产水平一直在领先地位。
2.节约经费,提高投资效益,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资金就能用在最需的实验环境改造、实验设施和教学设施升级和引进上,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
3.有计划支持或选派下场教师到其他院校进修,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同时,把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引入到我院的实习基地中,提高生产实习基地的生产水平。
4.加强协作,各单位相互配合是教学实习基地的有力保障。
5.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创造经济效益,为基地有序发展提供经济保障。(1)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保证实训基地有序运行。管理做到“责、权、利”分清,责任包干,做到分工明确,谁出了问题谁负责。奖罚措施明确,奖惩力度大,从而调动下场教师的积极性。(2)做好生产调研工作,选择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并引进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实训基地经济效益。(3)挖掘内部潜力,增加成本意识,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增加生产效益。(4)建立销售网络,引进物联网,采用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提高农业产品销售价格。
总之,应用型本科种植类专业教育特点是专业性强、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等,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作物栽培、遗传育种、果蔬生产管理等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同时为植物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基础学科科研开展,以及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及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基本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种植类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特色,培养专业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殿元.适应能力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与校内外基地建设的有益探索[J].吉林省农业厅优秀论文选,1999,(4).
[2]关于加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Z].济大校字〔2004〕72号.
[3]金伊洙,李新江,等.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 培养园艺专业创新型人才[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02).
- 上一篇: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 下一篇:跨境进口电商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