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地位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地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的地位

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经济建设地位;作用

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自建国以来,会计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今会计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到国家经济的运行,小到公司企业的运转,独立不开会计的辛勤工作。从刚开始的经济建设阶段到现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便更加迫切的被国家、企业单位等需要。会计是经济的梳理工具,是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准确数据参考的重要部门,可以说,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加需要会计 这个经济管理工具来反映生产状况,使正常的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下面就对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和地位进行系统和综合性的分析。

一、企业会计对经济数据的正确分析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企业会计所担当的职责不仅仅是数据的处理工作,其对各种经济数据的正确分析可以作为企业进行一些重大决策的最科学的数据参考。正确合理的对经济活动的处理分析可以反映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波动情况,这对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做出进一步的生产决策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会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当然,做好会计工作是每一个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踏踏实实的做好会计工作便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会计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会计作为一个经济管理部门是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众所周知,会计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物资流通以及资金运作,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但是现实情况是,会计工作仍会有很多漏洞存在,可以说,减少一个漏洞就是为企业多赢得一份利益。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可以采取会计监督的形式对会计职能进行约束,通过对收入以及支出的监管,对资金流通加一份保障。例如,利用成本和费用指标去考核和监督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情况,利用流动资金指标去考核和监督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或商品的储备情况,利用利润指标去考核和监督生产经营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挥会计应有的职能,合理运用资金,合理进行资金的调动,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生产、商品堆积带来的不必要资金浪费,提升产业效益。

三、企业会计的合理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思路

企业会计分析是运用会计核算提供的资金、成本、利润等一些价值指标体系,去考核企业对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经济分析能够正确的评价某一时间段内企业的收入支出和经济状况,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市场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另外,企业会计分析还可以通过对近几年相同时间相同水平的经济状况进行对比,推测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采取相应策略。与此同时,如果可以,这种会计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同一时期其他相似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发现存在的差距,取长补短,加以改进措施,对取得的成效进行经验上的总结,得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四、企业会计参与经济的决策可以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我国经济建设目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经济体制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着相应的变革,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转变到生产经营型,这样的变化就使得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成为企业的生存命脉。然而如何正确观测未来市场,抓住生存契机,这就关系到了会计方面的工作。会计工作具有敏锐的市场信息洞察力,广阔的接触面以及可以综合反映整个生产过程。会计职业的本质就是对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大量的经济数据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资料来对当前企业发展状况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对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便可以对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保障企业利益。

五、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会计在企业结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经济核算,经济管理都离不开会计这项工作。所以,企业要优化产业体系,建立健全良好合理的企业制度对发挥会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会计从业人员要有健全的法律意识,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积极主动承担起企业赋予其的重要使命。会计工作直接与收支环节相连接,这个环节直接影响企业以及其他债权人的基本利益,乃至影响国家权益,所以,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条例,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企业单位的利益,用精确的数据来优化生产开支,精打细算,为企业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

第二,会计是关系到财政是否能够合理利用的关键部门,也就是说,会计是生财之处,也是用财之处,好的财会可以通过优化财政支出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产业效益。会计可以利用它特有的数据分析手段,进行预测、分析、考核等等很多方面使得企业资金能够得到最合理的运用,经营管理体系也会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改善。

第三,作为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部门,会计是包含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的信息数据而这些数据是企业进行分析决策的关键参考。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是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应尽的职责,信息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要求,因此会计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健全会计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使得管理信息更加真实可信,使会计部门能够正常为企业服务。

六、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方便企业进行进一步的生产决策,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益。改变传统的会计算账的老模式,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减少失误的发生。财会人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认识到会计在整个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财会工作深入到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鄂西;特色经济

一、循环经济与特色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体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色经济是一个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经济结构。特色经济的构成要素是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以公平竞争为生命线,而区域经济发展又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因此,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原则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是相对于特色经济而言的,是在鄂西地区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文化状况和生产力水平,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势,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特色资源的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个地区特色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地区特色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资源环境依赖性与主要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发展要求。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经济体系构建的基础分析

根据鄂西不同市州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及资源禀赋,我们选取了若干指标,经过对指标进行数学处理将鄂西8个州市划分为如下三个圈域:即第一圈域为“宜昌襄樊”圈域,包括宜昌、襄樊2市;第二圈域为“荆荆十随”圈域,包括荆门、荆州、十堰、随州这4个市;第三圈域为“恩施神农架”圈域。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同圈域特色经济优势分析

“宜昌襄樊”圈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川鄂湘三省交汇点。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地处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宜昌市共有景点350多处,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地、融现代化和文化历史于一炉的旅游城市。襄樊市共有各类名胜古迹和景点70余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3个,是一个同时具备旅游资源丰富性与独特性的旅游大市。三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宜昌是中国巴文化、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交融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襄樊是一座有2800多年建成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灵秀,文化悠久,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四是产业集聚初具规模。近年来,襄樊、宜昌作为鄂西北、鄂西南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融入全省经济发展大潮,在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相互合作和竞争中较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襄樊、宜昌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稳步提升。

鄂西生态圈第二圈域包括十堰、荆门、荆州、随州4个市。其特色经济优势一是文化底蕴深厚。圈域内拥有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等优质文化资源。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圈域内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种类齐全。三是旅游资源级别高,品种齐全。武当山这一世界级旅游景区位于该圈域,特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纪南城、随州擂鼓墩等古文化遗址,荆州、随州、钟祥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历史文化品牌,优势明显。

“恩施神农架”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第三圈域。是实现鄂西圈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层指标显示本圈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优越,未来以旅游业为带动的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其特色经济优势一是生态环境良好。其中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达62%,被称为“鄂西林海”、“天然氧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并且有中国“三大后花园”之一的美誉。神农架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8%。物种极为丰富,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称。二是文化特色鲜明。圈域民族、历史、民俗等文化特色鲜明,恩施州拥有数量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神农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使其具备了发掘和开展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探险猎奇、体育健身、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的独特优势。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宜昌和襄樊作为湖北省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日渐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不足。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旅游规划与开发依据不充分,资源数量和承载能力不符,资源价值特别是潜在价值把握不准而造成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或低水平开发等问题。二是市场运作乏力。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手段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没有形成统一鲜明的主题形象。三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与粗放经营并存。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缺乏,旅游商品趋同,富有特色的晚间娱乐活动严重不足,旅游产品结构简单,更新缓慢。不能满足多层次旅游市场的要求,旅游产业结构的粗放经营特征明显。

“荆荆十随”圈域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环境友好程度不高,工业发展水平跟宜昌、襄樊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圈域内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上,资源消耗大、环境友好程度不高,离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旅游及相关产业体制障碍突出,圈域内产品路线各自为政,市场集中度不足。三是旅游业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如随州、谷城和神农架都有炎帝神农旅游资源,但缺乏一定的整合,难以形成品牌。“恩施神农架”圈层内基础设施、工业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底子都较为薄弱,圈域内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及生态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还面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

三、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鄂西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资源节约引导机制

为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制定环保法规,建立法律机制,用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配和调节这种影响。对于每一项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目标服务: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经济模式

基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整合其工、农业和文化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致力构建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务实工业基础,探索生态工业模式

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为主线,以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形成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再到全社会的物质能量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工业。把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把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解决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规划建设主导。形成污水、固废、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三大循环系统,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二)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农业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探索适合鄂西自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区域生态农业特色。目前,鄂西地区形成了以柑橘等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和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将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战略性规划来改变农村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尤其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繁荣。

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强化农民监督管理意识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应该赋予农民一定的监督管理权力,并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强化农民监督管理意识,消除传统农业经济中缺乏合作、沟通和民主的情况。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农民合法权益作为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逐渐向涉农资源、资金等过渡。另一方面,要切实减轻监督管理工作带来的负担,从职业角度说,农民既不具备监督管理的时间也不具备所需要的能力,可以针对不必要的项目进行简化,在重点监督项目和管理中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例如,可以将农民的监督职能纳入到城乡建设统筹项目中来,给予专项资金、政策支持,并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惠农工程、公共服务等;通过不断创新思路、强化制度、严格措施,纠正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此外,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尤其在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的医院,不得以威胁、恐吓、利诱及变相等方式向农民摊牌、收费。

(二)提高集体经济管理能力

一方面,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尽管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要素已经充分的解放、灵活的交易,但农村经济本质上还属于集体经济,在资源、资金、资产的“三资问题”方面,还需要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清产核资工作。由于它涉及大多数农民的利益,需要不断强化集体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例如,建立农村审计违纪违法问题的追责制度,同时提高广大农民、会计等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农村经济产权改革工作力度。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的原因,除了自身体制缺陷之外,还与各项制度不健全相关,如现代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在实践中,可以逐渐在农村经济领域推广产权交易、招投标、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改革内容,让农民多接触、多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集体经济管理能力。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经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农村发展战略,其目的是改善农村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在农村社会的平衡发展。其中,积极促进农业生产是一项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增长方式、市场对接等;例如,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建设,目前已经去了较大的成就,而下一步面临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则需要尽快地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农村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导致原有的经济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僵化、落后,由此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资产管理问题。例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从资金筹集、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到后期验收,除了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还应该按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如农民监督、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模式等。如此一来,通过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经营管理力度,有利于村集体财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杜绝村委干部、贪污浪费的现象;实现“三资”合理分配,帮助新农村经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来说,鉴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筹资筹劳、集体“三资”监管等显示问题,也就肯定了农民身份进行监督管理的必然性,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在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都受到实际监督职能的影响,由此突出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具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注民生。事实上,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战略性”惠民工程,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涉及范围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关注农民的生活、生产现状。作为全国人口中占据比例最大的部分,农民不实现小康,国家也就不存在小康。而在农村进行经济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将及时将国家动态、政府方针、市场动态反馈给农民群众,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农村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最大化。第二,提高农民地位。新农村建设极大地缩小了城市、农村之间的差距,一概传统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形象,大量新村建设项目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实现了生活资源集中化供应,如水电、煤气、网络等;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农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农民公平地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果、文化成果;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化解,实现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这对和谐社会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维护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出现了经济“新常态”现象,工业经济发展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严重瓶颈,这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特色种植、渔业牧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等形成新的产业链,实现对现有农村经济结构的补充和改良。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可以为新型农村经济领域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经济经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它既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也是改良我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华伟.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62.

[2]左文丽.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6,(09):130-131.

[3]孙晋.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家顾问,2014,(13):15.

篇4

[关键词]社会中间层主体 经济法 法律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已逐渐从“市民社会―国家”的二元模式转变为“市民社会―社会中间层主体―国家”的三元模式,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类主体有其独立特征,在克服市场和政府失灵,沟通、协调市场和政府之间关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法律主体地位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会中间层主体的概念、特征

社会中间层主体,是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如工商业者团体、消费者团体、劳动者团体、国有资产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等。对国家来讲,这类主体既是管理的对象之一,又是国家管理市场主体的辅助力量和传导中介;对于市场主体来讲,这类主体某种程度上即是自己实现利益的助力,在某些领域又是自己的管理者。可见,该类主体有着强烈的双重性格,具体而言社会中间层主体具有如下特征:

1、中介性。社会中间层的中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指在市场主体之间的中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他们主要在市场主体间充当经济或起媒介作用;其二指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如某些事业单位、地方自治团体、行业自治组织等,他们主要在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及社会参与国家活动过程中充当媒介。发挥连接、沟通和传导作用。作为媒介,社会中间层主体以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信息及创造的交易工具,规模地为市场运行各方提供服务,协调各方关系,减少交易中的摩擦,降低交易费用。

2、公共性。社会中间层主体属于非政府公共机构或组织。其公共性主要表现在:(1)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从公共利益角度看,社会中间层主体所关注的主要是一定领域内的特殊公共利益,是在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所享有的共同利益。同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要求这些组织超越本团体视野的限制,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普遍利益。(2)提供公共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再由政府完全垄断,由非政府主体,特别是社会中间层主体提供部分公共产品,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弥补政府职能的不足。(3)其行为具有公信力。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行为的可靠性、公正性和正确性一般能够得到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公认和政府的确认。

3、民间性。即社会中间层主体独立存在于政府系统之外,是一种民间组织或机构,体现在:(1)成立的自发性。该类组织在其发起成员协商一致的前提下,自主决议成立。(2)地位的独立性。该类主体一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组织体系上不隶属于行政部门。(3)组织具有自主性。在内部实行自我管理,其活动目的、方式、内容,由其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主决定,一般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

4、经费的自筹性。主要经费来源一般不是国家财政拨款,自行筹集。

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经济法主体地位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但市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本身存在着缺陷:(1)市场行为的短期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自身无法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2)公共物品的短缺。市场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只能满足社会部分利益,而无法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兼顾。亦市场机制不关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3)盲目市场竞争造成的无序和失衡。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竞争也有很多的负面作用,市场中信息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使市场信号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从而带来市场秩序的无序和失衡。(4)市场经济体制引发的社会问题。首先,市场经济巨大的物化力量极大地刺激了人的物欲需求,容易引发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和公德意识的沦丧。其次,市场经济自身容易忽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解决的。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人们习惯将目光转向政府,然而,实践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是普遍存在的。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1)寻租现象。寻租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寻租现象的产生也直接导致官员腐败及政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政府调节的力不从心。政府并不能解决所有市场失灵造成的问题。正如乔治.吉尔德所说“如果国家作为承保人企图把个人和企业的所有风险,例如失业、通货膨胀、外部竞争、需求不振、意外事故以及伤残等,都承担起来,那么国家就会发现它所负的责任和所冒的风险,超出了它能够承担的能力。”(3)政府权力的双重性,可能导致权利的滥用。政府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维持公共秩序,得行使其权力,另一方面权力又是一种强制他人的服从力量,权力越大,越可能被滥用,因而造成对经济的不当甚至于不法干预。(4)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及政策制定的易受误导。理论上讲,政策的制定是建立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的,但事际上,信息服务是不完全的,由于政府公共政策大都建立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政策极易出现效应的滞后性,不平衡性以及效力的递减性。同时,被监管部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故意隐瞒实情,甚至虚构信息,误导监管者在现实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被监督者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此外,政府干预经济还存在效率低下、政府自利、官僚机构膨胀,成本危机等问题。

(二)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关系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说明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高效运行,市场和政府都必须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根据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至少有以下四点是不容置疑的:(1)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扮演主角,必须有充分的经营自,自主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扮演某些角色,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矫正企业的不端行为。(3)政府的角色安排和政策取向决定于历史环境,要根据历史环境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相应的调整,(4)政府干预必须适度合法,其出发点是为社会服务。由此看来,在对待市场这个“坏孩子”的问题上,政府应该行为有度,在如何把握“度”的问题上,歌德有一句形象的话,他说:“最好的政府就是教会我们如何自治的政府”。这是一个对政府的理想角色定位。

但公民社会要想很好地自治也必须有所凭借,于是社会中间层主体应运而生。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将市场、社会中间层主体、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深刻论述,他说:“不要将市场与政府对峙起来,而应该是在二者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因为有可能存在足够多的中间形态的组织(包括那些以地方政府、合作社等为基础的中间形态)。”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引进社会中间层主体这一新的力量,使这种力量在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中达成各方面的平衡与制约。正如许多学者所主张的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之间引入“第三只手”,即社会中间层主体。它是在传统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与强调个体利益的市场主体之外,并介乎于两者之间,起过渡和平衡作用的第三类主体。

(三)社会中间层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市场和政府的中间调节机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协调、平衡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可或缺的功能,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政府与市场的中介,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于两方面:(1)为政府干预经济服务。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难以避免地会进行违法和其他不规范的活动。仅靠政府的管制是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的,因而需要一个站在公正立场上的组织提供约束和监督。社会中间层主体由于其在经济监管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可以根据政府的委托或授权,对企业是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事进行审核查证;对市场主体向社会公布的各种经济信息进行核实,发表客观公正的核查报告;协助政府拟定行业规范和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接受政府委托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制裁违法者,从而切实保护市场主体的权益,强化市场秩序。(2)为市场交易与竞争服务。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利用其机构、人员和设备,为市场主体提供人员培训、供给信息、协调关系、促成商机等方面的服务。

第二,协调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协调职能就是协调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之间、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运作效率。(1)协调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政府是垄断性地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约束,由于权力的扩张特性,难以避免政府权力渗透于微观经济生活,因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这种非正常干预的机会和危险。社会中间层主体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了一道有力的屏障,而且使政府摆脱了大量具体微观事务,提高了管理层次和宏观调控能力。此外,一些社会中间层主体采取各种形式传达国家法律和政策,并向政府反馈提出建议,影响政府的决策,成为政府与其它主体联系和沟通的纽带。(2)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中间层主体利用其作用范围的广泛性以及权力性,在协调市场主体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协会性质的组织都会有协调内部成员关系的职能,并在协调与其他非成员市场主体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干预功能。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具有一定权力属性的中间力量,依据政府的授权或依据其自律规范,对市场主体的正常运作起着必要的干预作用。主要表现在(1)市场规制。社会中间层主体在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许多环节对其进行规制,如市场主体的准入方面、市场主体的正当竞争方面、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方面等,都体现了其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和管理。(2)宏观调控。社会中间层主体凭借其中介地位,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之构建一道必要的权力中枢,许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措施要通过社会中间层主体得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如对区域之间的关系,产业之间的关系、行业之间的关系甚至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由社会中间层主体加以落实,从而实现国家权力对经济生活的有效干预。

(四)社会中间层主体是经济法主体

从以上社会中间层主体的特征和功能可以看出,社会中间层主体作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的补充和制衡,构成了一种介于国家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之间的新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这一点也正符合经济法“社会本位”宗旨的内涵,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其宗旨是在国家干预下使整体经济和谐有序地发展,保障经济运行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配合,防止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的破坏。经济法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制止经济主体的权利滥用,通过国家权利的介入,保证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在实质公正的竞争环境中正常地进行经济活动。因此经济法从开始就以协调微观市场和宏观调控为已任,努力做到既要保障市场的自由又不使政府的权力过度扩张,这与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功能具有极大的重合性。同时,经济法的具体作用模式主要分为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两个方面,这与社会中间层主体的具体功能也有着巨大的共性。可见,社会中间层体现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它和市场、政府一起组成经济生活运行的有机体,理所当然是经济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2]顾功耘.经济法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建芹.第三种力量――中国后市场经济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情报职能 情报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42-02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政府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经济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信息,离不开高校图书馆这一地方信息中心。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值得图书情报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一 高校图书馆情报职能概述

第一,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搜集、加工、整理成二次或三次文献,使之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文献进行深度加工、浓缩,通过载体将得出的信息传递给用户的功能。

第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合理利用现有知识资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等提供文献参考、信息咨询、情报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放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二 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情报咨询服务,实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向社会的延伸和扩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献

我国的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是中华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真实客观记录,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宝藏。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历史文献,对今天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历史文献是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物质源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历史文献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研究的参考价值、发展的借鉴作用、建设的铺垫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特色数据库

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专业人员制作的一些特色数据库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方面体现了巨大的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依托这一资源,选择适合的主题,系统地从馆藏文献中摘录有关信息,运用信息重组技术,深度加工和序化,实现从文献的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的提供,制作出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继而广泛而直接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3.课题查新服务

科技查新工作为地方科研立项、科研成果鉴定、评奖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在保证评审的科学性和公证性、避免重复浪费、提高科研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查新工作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服务领域,强化了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是图书馆开放服务的重要模式,应作为情报服务的重点来抓。

4.情报素养的培训服务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对用户的培训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服务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机关人员的情报素养,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情报意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5.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开展远程信息服务

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网络导航,即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某些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特色、人文特色的网络资源,建立专题的网址库进行网络导航。层次更高的情报信息开发是建立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即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对某一或某些专题信息进行上网查询、浏览,并参考有关文献,选择参考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总结、组织、归类、设置类目。高校图书馆可在此基础上开展远程信息服务,比如,为地方的研究与开发服务进行课题论证、科技查新、定题跟踪情报服务、协助科研成果鉴定等,形成专题性的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或综述、述评、学科动态之类的三次文献产品,或把情报咨询、原文传递、代查代检的结果等,通过网络传递给用户。

三 加强高校图书馆情报职能的措施

1.狠抓情报咨询队伍建设

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图书情报咨询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情报咨询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情报方面的知识、方法、手段,特别是对本校的专业特点要了解。图书情报咨询人员还应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有对文献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整理、报道述评能力;能够熟练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能掌握一门外语并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另外,在考虑情报咨询队伍建设时,要争取各专业的资深教师参加,让他们成为兼职情报咨询人员。

2.搞好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1)搞好所设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2)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第一,依靠馆藏资源和高校相关学科的优势,为地方农林产业提供技术信息。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结合泰安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林学院和园艺学院等院系为泰安市的泰山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大棚蔬菜、花卉和泰山女儿茶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山东农大报共同出版了科技信息专刊,把最新的实用技术介绍给农民朋友。

第二,随着各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地方政府决策机构必须要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游客的需求,这样才能合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发利用新的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报学知识,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准确掌握旅游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作为驻泰高校图书馆,配合泰安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设想,利用馆藏的泰山文献资源建立了以泰山自然风光、泰山旅游指南、森林植被、物种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泰山旅游资源数据库,为政府决策者制订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同时,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还不断挖掘泰山景区的内在文化底蕴,为新的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信息支持。

3.规范图书情报服务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高校图书馆通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可以树立起图书馆和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体现出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赢得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则可以从这种重视和支持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而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服务对象所属领域,熟悉本馆馆藏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报咨询服务工作。强化社会用户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他们获取信息搜索的能力,也是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用户开展用户教育的方式有:(1)举办有关图书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特别是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培训班;(2)通过编印小册子、宣传材料简报,进行文献信息知识和检索方法的教育;(3)利用可能的条件和机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等宣传、介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和项目,吸引和培养信息用户;(5)在网络上建立Internet教室、Internet导航、用E-mail发送教程,通过网络进行培训。

第三,建立合理适当的收费标准。

4.加强自动化情报检索设备配置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小型机、超级微机、高档微机和普通微机、光盘、国际联机检索终端以及其他外部设备。

5.主动与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协作关系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协作关系的建立,为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关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了平台,大大提高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

6.塑造良好的公关形象

树立公关观念,开展公关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自身影响,争取社会和公众的支持,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图书馆事业,参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情报服务,是图书馆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图书馆服务走向开放性、社会化、多元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加强自身情报职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柳卫莉.地方院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3)

[2]秦殿启.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服务的情报策略[J].现代情报,2006(7)

篇6

    为保证广安大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好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将部分开发企业现有的拆迁房源作为广安大街拆迁专项用房(以下简称专项用房),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专项用房享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即土地行政划拨,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二、专项用房专项提供给广安大街市政工程被拆迁居民选购。被拆迁居民如要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可购买专项用房或经市政府批准上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并凭所在区政府出具的证明到开发企业购房。

    三、专项用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建委按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原则审定。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提高价格。

    四、市建委、计委、规划委、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用房的工程质量、审批手续等项内容进行审核,并督促有关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完善。崇文区政府和宣武区政府根据审核结果,对专项用房的价格、质量、配套情况等项内容进行认定,满足拆迁居民入住条件的房源,由区政府分期分批公布。

    五、被拆迁居民凡购买区政府公布的专项用房,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产权发证部门依据购房合同和购房人付款凭证,在30日内颁发产权证。开发企业负责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六、广安大街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发企业将购房人证明和销售合同报区政府核准汇总,开发企业凭区政府出具的证明,统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办理土地划拨及有关费用的减半征收手续,并可按京财税(99)1201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享受有关财税减免政策。开发企业购买的拆迁房源专项用于广安大街拆迁的,按照被拆迁居民实际购房面积免收开发企业购买房源发生的有关税费。

    七、对于部分房屋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由征收管理部门退还或在开发单位后续建设项目中抵减,已享受返还或免收政策的开发项目,不再抵减。

    八、专项用房的物业管理费用执行市京价(房)字〔2000〕163号《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试行)》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并按规定的期限收取。任何单位不得以拆迁安置为由,一次收取长期的物业管理费和供暖费等费用。

篇7

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党员电化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而核心是经济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最根本的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永远是全党工作的中心,党员电化教育必须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是人为地外在加给党员电化教育的“负担”,而是党员电化教育“与生俱来”的、必然承担的职责。大家知道,党员电化教育起步于1984年前后。从表面上看,党员电化教育在当时更多的是一种党员教育形式、手段、方法的创新,许多人也更多地把形象直观、声像并茂、党员喜闻乐见等因素作为党员电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应当说,这些分析都是没有错的。不过,这些原因还只是党员电化教育产生的表面因素,还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就可以知道,当时正是我国改革和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农村,以推行为核心的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发展商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改革正在酝酿着进一步深化和新的突破。随着种植、养殖、加工、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科技含量愈来愈高,农村党员对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在城市,以中央发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改革的重点由农村移到城市,企业、科技、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逐步展开。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一方面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方面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同时党员队伍也相应地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所有这些,都给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党员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从工作方式到工作方法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需要,迎接挑战,获得更大发展。党员教育最根本的调整和改进,就是如何适应改革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好务。电化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手段,体现了一种当今时代的特色,它和党员教育的结合,成为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从此,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诞生了党员电化教育这种全新的事物。这是党员教育在当时情况下做出的明智选择,也是一种历史选择,具有必然性。可以说,党员电化教育正是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应运而生,并很快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从根本上说,党员电化教育就是因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党员教育一旦确立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地位,也就同时具有了不可推卸的服务职能。

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为经济建设服务既是党员电化教育产生和存在的根据,也是党员电化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根据,是党员电化教育的重要职能,党员电化教育因此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篇8

一、经济信息管理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联性

根据经济信息的相关特点和国民经济的建设情况来看,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有团体用户和个体用户两种,在与经济建设相关联的情况下,必须对经济信息的个体使用者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经济信息的对象进行划分。例如:将职业作为划分标准,经济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包括专家、经济学学者等,在充分发挥团体部门各种职能作用的情况下,将国家经济建设作为重要支持,以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刚从恒指,促进经济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经济信息种类比较多、管理手段多种多样,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的情况下,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的选用也需要相对应的类型,才能更好的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上述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公共信息服务部门、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两种,而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比较看重盈利,公共信息服务部门主要是在于公众服务,如图书馆、档案馆等。因此,根据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研究资料可知,在某些情况下,商业性经济信息机构也可以看作是公共信息服务部门。通常情况下,上述两种类型的机构可以比较广泛的搜集和储存各种信息,并通过编目、分类、机读目录和题录等形式来管理经济信息,以满足各行业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上述两种机构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信息传播媒介,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收集、传递等,从而发挥经济信息在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二、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和加强国民经济建设的措施

1.注重全民信息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民众的经济信息意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实力、文化素质等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注重全面信息意识的不断增强,有效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并真正落实全民信息意识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信息有限管理。与此同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信息服务行业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兴媒介的情况下,充分展示出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最终帮助民众合理运用各种经济信息,从而达到增强全面经济信息意识的目的。

2.注重法律机制的有效完善

在不断加强经济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法律机制的有效完善,是解决信息立法问题的重要保障,以推动经济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真正优化经济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产业法的情况下,实现全国信息产业机构的统筹规划,并推动法律机制的规范化、统一化发展,从而有效解决信息垄断、信息封锁等方面的问题,以真正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经济信息管理有序化发展。

3.不断推进行政界线集中化管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信息的有效分配和共享,是经济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民经济建设的真正实现,与经济信息管理有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有效实施各种经济信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践过程中,打破行政界线采取集中化管理模式,通过各种机构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才能真正实现各种经济信息的分类和职能划分,最终促进各部门联系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同一个机构、同一个部门实现经济信息的有效共享,并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增强不同机制之间的信任和互动,才能真正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最终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服务水平。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自觉;人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09-0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文化建设是一个普通的、常见的概念,但对它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文化建设的本质和特点略述浅见。

一、文化建设的本质

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同一过程。但在文化建设产生以前,人类所谓的创造文化的活动并不是自觉的活动,而是有意识的自在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出现的实践活动形式。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物质财富,更需要精神意识条件――文化自觉。没有文化自觉意识,就没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人类在其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建设即是文化建设主体运用一定的文化建设手段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并使文化客体发生沿着某一方向改变的过程。文化建设主体是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并从事文化建设活动的人。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和认识能力;第二,必须从事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的客体是文化建设活动指向的对象。它由物质客体、精神客体、人类客体、关系客体和组织客体等构成。文化建设的手段是文化建设主体作用于文化建设客体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工具的总称。它包括宣传、教育、研究、表演等。

文化建设是人类三大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三个领域。三者在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和社会作用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相互服务的关系。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经济建设中分离出来的。没有经济建设这个前提和基础,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出现。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保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政治氛围和政治环境,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阶级社会,政治建设能够确保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它是人类追求和创造自由的活动方式,是实现人类自我复制、自我更新的活动方式,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但有些结果对人类有益、有价值,有些结果对人类是有害的,没有价值。能够使人类产生需要的活动,其本身既是有价值的,又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文化建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还创造价值。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不同,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是“自我意识”了的需要,即对是否产生需要、何时产生需要、产生什么样的需要自身是有明确意识的。不仅如此,文化建设所产生的需要还是综合性的需要和深层次的需要。文化建设不仅产生物质需要,而且还产生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不仅产生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且产生对“真”的认识需要、对“善”的道德需要和对“美”的审美需要。文化建设不断地整合、重构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价值关系、人的活动与活动对象的价值关系,不断地审视、批判人与其需要的价值关系。文化建设不但为人们提供运动、消遣、娱乐的场所,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升境界的文化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停地努力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人类只有在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意义世界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创造全新的生存状态以超越自我,才能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表达和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是人类三大社会活动领域之一。

二、文化建设的特点

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社会性。文化建设是人类以群体方式参与的实践活动,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文化建设的。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尽管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但是,科学家和作家也是以多种方式和社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当我们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亦即当我从事那种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能直接同别人共同进行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所需的材料、所凭借的手段也是社会的产物,是作为社会的产物而存在的。“无论是劳动的材料还是作为主体的人,都既是运动的结果,又是运动的出发点。因此,社会的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的性质”。文化建设的成果并不是由个人独占,而是归社会所有。“活动及其成果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具有社会的性质”。在文化建设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次生性。从文化建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文化建设不是人类进行的“原发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次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最初进行的活动是生产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建设活动和政治建设。

3.自觉性。文化建设是一种“双重自觉”的人类活动。第一重“自觉”,是说文化建设即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活动者对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自觉认识。在这一点上,文化建设和人类进行的其他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凡人类进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二重“自觉”,是指文化建设是以对文化的自觉认识为前提的。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的意义、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

4.系统性。文化建设是由文化建设主体、文化建设客体、文化建设对象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系统。每一大要素内部又由多个具体的要素构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要素系统。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明发展程度产生了对文化建设的不同需求,同时也为文化建设的进行准备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文化建设包含的要素也因为这些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在文化建设的规模、发展速度、社会作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层次。

5.综合性。文化建设中,物质生产过程和精神生产过程是相互交织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的。文化建设奉献给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产品、物质财富,还有精神产品、精神财富。文化建设是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建设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思想、观念包括人本身都得改造。文化建设也是认识活动。文化建设总结、概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反映其本身改造社会的过程和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认识过程,并以精神产品的形式表现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文化建设是融合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并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

6.创造性。文化建设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文化建设是人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来进行的活动。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在人们活动之初就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它不断地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和不断地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上。精神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生产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非重复性、探索性的特点。因此,以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具有创造性。人类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所运用的思想、理论和智慧都是由文化建设来提供的。文化建设既提供超越现存状态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又不断地对思想、观念和文化本身进行革新,从而推动人类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前进。文化建设是激发和表现人类创造力的活动领域。

7.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在各不相同的自然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不同民族对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的问题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对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就不同,实行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等也不一样。各民族在文化建设上都有选择权,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建设道路,有权决定文化建设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文化建设的民族性体现在主体、内容和结果等方面。

篇10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用研究分析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创新社会意识形态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