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

篇1

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是:第一,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在平稳中还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第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的减缓;第三,下半年外需可能继续减弱,发展前景不尽明朗,但内需有可能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如果调控得当,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可能的。

一、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走势

根据前5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2942亿元,同比增长7.9%,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这一增长速度与今年一季度增长8.1%和去年全年增长8%的速度相比落差不大,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表明国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情况看,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工业增长所推动。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长2.4%,与第一季度速度基本相当;第二产业增长9.7%,比第一季度略有提高;第三产业增长7%,比第一季度略有回落。从今年工业走势看,相对比较稳定,规模以上工业3月份增长12.1%,4月份增长11.5%,5月份增长1.2%,6月份增长1.1%,上半年增长11%。

第二,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靠内需增长所拉动。从今年以来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1—2月份同比增长16.7%,1—3月份增长15.1%,1—4月份增长16.5%,1—5月份增长17.6%,1—6月份增长17.9%,增速逐月加快,表明国有及其他投资是相当活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一样,增长速度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高开,2月份增幅下来一点,3月份又有所回升,4月份比较稳定,5月份由于“五一”因素,增幅又有所提高,上半年增长1.3%。也就是说,从内需的角度看,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基本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发展趋势,表明内需增长机制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进口和出口增幅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6月份,出口额达到了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进口额达到1164亿美元,增长14%。进出口增长速度均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有明显的回落。进出口相抵,顺差81亿美元,同比减少43亿美元,表明外需出现明显的回落。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就通胀角度而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与去年四季度相差不大,去年四季度三个月同比分别上涨1.3%、1.5%、1.2%。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消费品价格保持比较低的变化趋势。关于通货膨胀,目前基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通胀可能会明显回升,一种认为通货紧缩还是主要矛盾。我的意见是:今年的通货膨胀还不会呈现急剧的变化趋势。原因主要有四条:第一,目前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为服务价格的上涨,靠政府主动调价,还不是靠市场供求关系改变后自发的上升。吃、穿、用的产品价格还是下降的。第二,我国市场上游产品的涨价趋势是减弱的。今年前6个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购进价,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和1.8%,均比上年同期的涨幅有明显的回落。从上游产品价格对下游的影响看,呈一种减缓的趋势。第三,从外部环境看,国际上是通货紧缩趋势而不是通货膨胀。国际上工业品价格除石油外,多数呈下降趋势。所以,来自外部的通胀压力也不是很强烈。第四,从整个宏观环境看,平衡的基础还是比较稳固的。财政收大于支,前6个月,财政同比增收26.2%,大大超过预算增收任务。信贷还是存差,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幅还是走低的趋势,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M 和M 增势都不强烈。国际收支也不错,外贸进出口还是顺差,外汇储备处于18多亿美元的高水平,1-6月外商直接投资到位是2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因此,宏观三大平衡基础即财政、信贷、外汇收支平衡状况没有大的损伤,有的方面还有改善。

从效益看,1-6月财政收入增长26.2%,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增长31.5%,亏损还是下降的。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也保持增长。由此,宏观效益和通货膨胀都在良性循环区间内。

但从发展趋势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苗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二季度增长回落到8%以下。与去年情况正好相反,去年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8.3%。这主要是因为,从产业角度看,工业增长从3月份开始逐步回落,工业增加值3月同比增长12.1%,4月增长11.5%,5月增长1.2%,6月增长1.1%,呈现逐月回落走势。从需求角度看,主要是外需的减弱:出口3月同比增长14.3%,4月增长11.1%,5月增长3.5%,6月下降.6%,呈现逐月大幅回落走势。

二、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

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但从构成上看,社会总需求呈现出内需增长加快、政府主导明显的两个突出特征。

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比一季度和去年分别加快2.7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继续保持着去年以来平稳的增长势头。

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在投资领域,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1.4个百分点。在消费领域,上半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3.5个百分点。

三、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

经济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各方面都比较关注。存量和增量调整都有新的进展,农业

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反复苗头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关注。 1.在存量调整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理想,出现了几个积极的信号。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一是品种优化。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上年扩大2多万亩。二是布局优化。东部沿海较大幅度调减了粮食面积,集中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也加大了优质专用粮开发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煤炭行业在巩固近两年成果基础上,继续实施关井压产,企业产品平均售价上升,煤炭行业整体上扭亏为盈。冶金行业在继续做好“关小、淘汰落后”工作的同时,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宝钢、首钢、武钢宣布战略结盟,市场销售较好的产品增长较快,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应该说冶金行业今年的效益也是不错的。

2.在增量调整方面。从投资角度来说,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投资也明显加快。1-6月份,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3%,这是比较快的,其中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增长46.9%,科教、文化投资增长更快。西部地区投资增长也是明显加快,1-6月份,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8.8%,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快11和1.5个百分点。从收入角度来说,国家从1月1日开始提高了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标准,对特殊地区实施特殊岗位津贴,这必然增加低阶层的收入,“两个确保”工作也得到了强化,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保证率上升。在“两个确保”方面,到5月末,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4.6%,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99.9%;93%的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到98%。这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向前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苗头。如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了逆向的变化,平板玻璃行业新增生产能力过多,非法小煤窑死灰复燃严重,市场过剩的普通小型钢材、线材产量快速增长,纺织行业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从收入分配角度来说,应该说今年问题还是比较大的,调整进展还是不明显。主要是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国民收入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仍保持较好的趋势

总的看,今年以来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总体上仍保持较好的趋势,财政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明显,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比较低,不少地方财政困难欠发工资现象较突出。

比如1-5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4%,国有企业利润增长31.5%,增幅相对去年而言是一个回落的趋势。估计上半年工业利润增幅只有2%左右,利润的增加更多是由少数行业、少数地区带来的,多数中小企业经济仍比较困难,多数地区仍是微利状态。尤其是农民收入整体上增长比较慢,上半年增幅只有4.2%,与城市居民的增幅相差1.3个百分点,表明农业的效益比较低,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开拓,势必影响消费的增长。

五、国民经济发展趋势

受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减慢的惯性和滞后因素的影响,下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可能比上半年继续有所回落,但随着扩大内需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内需的扩大仍将会弥补一部分外需的减弱,其回落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全年经济总的走势大体是,一季度高开,二季度有所回落,三季度可能会进一步回落,四季度可能相对稳定,但完成全年经济增长7%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可能的。

从生产方面来看,今年农业生产受干旱等灾害因素的影响,加上粮食面积的调减,粮食总产量可能会略有减产,但其他农产品生产形势还是比较平稳。工业,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加上内需的稳定增长,生产形势还比较不错。第三产业由于金融、房地产的增长相对平稳,运输业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可能略低于去年水平。因此,从生产环节初步判断,全年GDP的增长速度还是可以在7%以上。

从需求方面看,全社会投资上半年增长15.1%,全年估计增长1%以上,目前看是有可能做到的。第一是国家投资力度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大的。上半年投资增长,使用的资金更多的还是去年结转的5亿特别国债,而今年新发行的15亿的特别国债到位比较慢,基本上还没有产生实际结果。即使如此,1-6月投资就已经增长了17.9%,从这一意义来说,下半年来自资金的动力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不会是一个减弱的趋势。第二是利用外资今年前6个月增长2.5%,全年估计也会是两位数增长,可能会比去年47亿美元高出几十亿。第三是从民间投资来说,制约其增长的因素是改善的趋势。一个是对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的高门槛问题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变。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宣布,凡是对外资开放的对内资也要开放,从政策面上来说基本上是肯定的。尤其是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大幅度缩减行政性审批范围,加上推进垄断行业的调整改革,对民间资本的活跃也会有所推动。其次是就投融资渠道而言,尽管目前各方面反映贷款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是比较艰难,但另一方面,银行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明显增加,前5个月已经增加了1多个亿,这种消费性贷款是不是全部用于消费,目前各方面已经提出了疑问。可以判断,有一块已经转到投资中去了,而且随着国家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也是可以预见的。创业板市场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目前,各种政策上、法律上的障碍基本消除,等待的只是出台时机。融资环境我觉得也是一个改善的趋势。再次是政府透露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各地也都在积极调整。产业政策信息、投资指南日趋透明规范,行政机关实施一站地办公,办事效率有很大的提高。第四是投资者利益的法制环境也在改善。现

在,各方面都在完善法律,一种谁投资,谁承担风险,谁享受利益的法律框架在逐步完善当中。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民间投资有了比较好的成长空间。所以,从发展趋势看,尽管农民投资增长不快,但总的民间投资是增长的趋势。由此,下半年总投资不会明显回落,全年增长1%以上还是有可能的。 从国内消费来看,尽管下半年没有多少消费热点,但亮点还是有的。总体上看,居民消费、集团消费都还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预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可增长近1%。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看,我们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住房、汽车、教育、旅游、通信都有较快的增长。在一季度,个人购买的车增长36%,个人购买的房增长55%,趋势还是比较积极的。从全社会看,近两年个人购买的车占75%,个人购房更占83%左右,都是比较高的数字。旅游休闲、通信费用增加很快。目前来讲,消费最大的障碍还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全年也就增长3%[:请记住我站域名/]左右,虽然比去年增长幅度略高,但仍是低水平的增长。第二个问题是消费环境仍不完善。假冒伪劣影响消费,市场环境还不好,另一方面政府引导也不够。

从国外需求看,预测全年贸易顺差将比去年241亿美元低,因而来自外部的拉动可能是减弱的。

由此可见,就需求而言,今年外需将减少一块,但内需将增加一块,有可能大致抵消外需减少的影响,因而全年支持经济增长7%的需求动力还是有的。

考虑到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争取全年国民经济有个更快更好的发展有着不寻常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从最坏处着想,争取最好的结果,努力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六、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总的看,面对外部需求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需要保持内部发展的要求,确实需要把稳定发展作为各项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但是,根据前5个月情况和下半年趋势的分析角度来考虑,我个人认为,不需要在宏观政策上做太剧烈的调整,更多的是贯彻好、落实好既定政策,但在微观政策上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适当搞活。也就是说“宏观宜稳、微观宜活”应当成为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把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一方面,由于国际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围绕利率、汇率等大的措施采取动作似乎时机还不成熟,另一方面,搞活企业、扶植弱势群体、激活民间投资等方面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落实好去年下半年增发的5亿元和今年的15亿元建设国债。目前落实情况还不理想,15亿元还没下达,需要及时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稳定较快增长。

第二、做好防洪抗旱工作,力争秋粮有个好收成。今年夏季,北方干旱,南方多雨。夏粮和早稻均可能减产,如果秋粮再减产,可能会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而秋粮的丰收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市场的稳定,特别是有利于后者,各方面对此应当引起重视。

第三、各地还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政策。目前,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落实的还不理想,大城市落实得好一点,中等城市落实得差一点,县城多数基本没有落实;东部地区落实得好一点,中西部地区落实得差一点。如何把提高收入政策落实好,我们认为需要加强检查督促,对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有必要予以适当支持。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放松,还是要积极稳妥推进。目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迫在眉睫,年底加入可能性很大。因此,为迎接竞争,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放慢,需要通过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推进供给结构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不能放弃国际市场,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把出口尽量维持在一定的增长速度上,目前,退税政策落实还有一些问题,退税不足、退税进展缓慢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此外,通关不畅、环节过多也影响了出口增长。当然,如何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完善服务,加快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六、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固然重要,需要大力加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认为,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我去浙江调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在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结合方面走在了其他地区的前面。传统产业多数跟国际水平接轨,包括技术、标准,所以不少产品品牌在国内很有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对我们是最有利的。问题是必须让传统产业插上现代技术的翅膀。什么时候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什么时候中国经济增长就有了希望。而恰恰中国加入WTO后,就有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因此,如何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认为,制造业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中国如果在实体经济没有大的发展,而任虚拟经济膨胀,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

篇2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产生是一个经济过程。从国际社会,而非本国的角度来看,本国贸易顺差的长期积累意味着他国贸易逆差的积累,他国将面临更紧的国际收支流动性约束,如果由经常账户造成的流动性紧约束能够被金融和资本账户的盈余所抵消,则该国能够在名义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金融项目形成的收支盈余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脆弱性,国际金融资本很可能因国际社会上的风吹草动而发生逆向流动,所以,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规模金融项目顺差与大规模经常项目逆差的组合并非高枕无忧,理想的状态是两个项目呈现互补性大进大出,且各自基本保持平衡。换言之,顺差国动用外汇储备强化逆差国资本市场信心的做法有利于减缓,甚至避免潜在的国际收支流动性危机,从而起到短期内顺差国汇率升值所达不到的效果。

本国贸易顺差引发贸易伙伴国“汇率低估”指责的原因还不仅仅在于国际收支流动性约束的考虑,而且与贸易伙伴国的相对产业结构有关系。如果本国的出口品在既定汇率下具有太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威胁到贸易伙伴国国内产业的发展,那么要求汇率升值的呼声就会最先从贸易伙伴国的相关产业部门或其政治代言人那里发出。但要求汇率升值的呼声并不会发生严重的“一边倒”,因为该国相关消费者集团和对外投资者集团(尤其是该国流出的出口导向型FDI)将可能在汇率升值中受损。所以,从贸易逆差国本身来看,要求顺差国汇率升值的压力也是结构性的,而非全局性的。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引发日元的大幅升值,这是以美日两国产业结构的不断收敛为基础的。而21世纪的今天,中国对美国的持续贸易顺差是以中美两国巨大的产业结构差异为基础的,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的基础可能是脆弱的。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截止到2007年3月份,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2020-31亿美元。不断积累的“双顺差”确实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种浪费还不是主要体现在本国资本的无效利用与某些行业外国直接投资的高成本引进(相对于国际借贷),而在于依靠本国廉价资源积累的贸易顺差和分享中国股权(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的FDI流入形成的外汇储备被闲置或以低息重新借给了贸易逆差国的美国。[1]因此,从“双顺差”国的角度看,问题的最关键点不在于汇率,或者更准确地说,当前阶段的关键点不在于汇率,而在于改进国内金融系统资源的效率,以降低FDI的低效、过量①流入,在于通过逐步放宽私人持汇比例,放宽国内资本的境外投资限制,以培养国内资本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汇率升值可能会对国内贸易部门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倒逼作用,同时会引导资源在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但是,正确的逻辑并不一定能够得出正确的政策,因为政策是对各种正确逻辑的轻重权衡。国内贸易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国际化的)企业竞争,而非汇率升值。资源在贸易品与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理论上虽然会受汇率的影响,但影响两部门资源配置偏向的主要因素可能不是汇率,而是行政性垄断造成的进入壁垒(尤其像金融、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况且在国内储蓄富余的情况下,资源配置本身并没有达到可能性边界,放松对相关非贸易品部门的行政性管制就会推动资源配置向可能性边界的移动,这一过程不需要汇率升值来实现。当然,以上论证的前提不能被忽视:现有条件下或当前阶段,随着国内不合理管制的减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汇率这一价格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首要作用将重新体现出来。

一、汇率升值压力的“虚与实”

(一)汇率升值压力之实

基于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战略和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型的对外招商引资,使得中国经济以很快的速度融入到全球化分工之中,分享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最终体现为GDP的高速增长。中国地域范围内可贸易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引发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实际压力。

可贸易性是价格竞争力形成和发现的根本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对外开放大大增加了中国商品的可贸易性,使中国从一个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的经济走向一个开放的经济。贸易开启了竞争,竞争发现了(比较)优势,优势引导了专业化分工,分工形成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技术进步,从而大大提高了一国之内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最终消费者获取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中国加入WTO再一次降低了贸易管制和贸易壁垒,增加了中国商品的可贸易性,从而为建立在劳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趋于强化。

同时,外资的导入直接提高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但外资企业究竟对在国内扭曲性政策下成长的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产生了何种效应,是技术溢出还是竞争替代,恐怕很难以总量数据来说明。但是就中国区域内的整体竞争力而言,只要外资导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或者社会福利增进,大于国内企业因不公平竞争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整个中国地域经济竞争力还是增强的,只不过这种竞争力在外部环境冲击作用下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我国加工贸易中的绝大部分,总出口中的接近一半是外资企业提供的,这足以说明外资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这种价格竞争力是三方面因素的结合:第一是与中国本土优势相适应的技术落差;第二是中国向外资企业提供的种种超国民的优惠政策(税收、土地等);第三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如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因此,外资企业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是真实的,并产生实际的汇率升值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逐步放弃了政府计划,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而竞争是市场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国有、外资、集体、民营等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竞争,正是这些主体之间的竞争将最终贸易品的价格压低到一个“均衡”的水平。但是,如果竞争的规则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权利不对称,那么所得的“均衡”价格就是不同的,比如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能将环境治理的成本外部化,从而变相增加本地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竞争均衡的结果是有些地方政府不在乎作为跨地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问题。

最后,作为本国资源禀赋之一的劳动,看似实现了市场定价,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半市场、半行政性”定价。所谓的“半市场”指的是,在农村内部或是在城市内部,就业者工资的决定基本上是市场化的,而当劳动者从农村跨入城市的时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决定就不得不受到行政性定价的干预(如户籍制度及其附属的社会保障),于是出现“同工不同酬”,甚至“优工低酬”的现象。坐落于城市的制造业部门正利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这种“准行政性”定价机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劳动这一要素的投入成本,创造出超强的价格竞争力。国内资源使用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为实施地区性、行业性的优先发展战略,政府将资源类产品进行准行政性定价,使之低于市场供需决定的均衡价格,从而导致了国内资源的过度低效率使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过度出口,在贸易品部门产生了超乎寻常的价格竞争力,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大量积累和FDI的持续流入,形成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造成了汇率升值的压力。

(二)汇率升值压力之虚

与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持续流入的FDI,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规模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相比,中国经济的实际可持续竞争力到底如何?总量数据背后是否存在结构性的差异?数量背后是否隐藏着质量的陷阱?升值压力的表象之后是否暗含着贬值因素将随国内体制改革的推进而自动消除?

既有研究表明,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FDI大量流入,并且聚集到加工贸易领域的结果。[2]加工贸易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顺差制造机制。一方面,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伴随着顺差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经济竞争力,只是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最底端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东亚国家向外大规模转移贸易顺差的同时,利润分配却有向母国收敛的趋势。②当然,这是按照比较优势规律进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国际间的“帕累托改进”,但它同时也孕育了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会不会发生动态演进,竞争优势会不会发生国与国之间的逆转,这一方面取决于本国经济内生增长的质量和政府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国际环境的历史机遇。我国外资主导型加工贸易所表现出来的出口竞争力,以及这一制度安排下的顺差累积机制提前制造了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幻影”。如果说从“幻影”到真实竞争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发展过程,如果说一国经济真实竞争力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实际汇率的升值,那么,我们认为当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提前到来的“警笛”,预示着人民币阶段性小幅升值的必要性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实际汇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我们可以把我国总体上的技术进步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FDI导入直接形成的中国地域范围内的外生技术进步;第二种是FDI导入这一外部冲击所导致的国内企业内生技术进步;第三种是国内企业自主的内生技术进步。如果FDI外生导入的技术进步无法实现本地化的自我增强,而是随着本地劳动力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的上升而再次成为“飞地”,同时,如果国内产业没有通过第二种内生技术进步机制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国内企业自主的内生技术进步通道又被外资的大量引入暂时切断,那么这种结构性的技术进步对应的是中国经济可持续竞争力的脆弱性。

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与生产的垂直非一体化分工相辅相成,从产品间贸易到产品内贸易,汇率变动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已大大减小。[4]例如,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在面临汇率升值时,出口价格的上升为进口成本的下降所抵消,因此汇率升值是促进还是抑制贸易顺差,在逻辑上并不是确定无疑,这种情况下贸易进出口流量在更大程度上内生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垂直非一体化分工基本格局。这也就是说,传统的由贸易顺差导致汇率升值压力的理论逻辑,以及通过汇率升值来缩小贸易顺差的政策主张在新的世界经济分工模式下丧失了很大一部分解释力。认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真实压力也要从当前我国的国际贸易方式,以及贸易方式背后的国际分工模式出发,否则很有可能根据看似完美的传统逻辑得出偏差很大的政策推论。

最后,考虑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脱离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尤其是以均衡市场分析法来求解中国问题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转型中的根本的制度性非均衡,无视这一点就会在习以为常的逻辑出发点之前就产生谬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就是不断校正扭曲的过程。影响外部均衡的内部扭曲主要包括:第一,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的非均衡配给导致流入贸易部门的劳动力价格决定长期处于扭曲状态,从而创造出了超乎寻常的劳动力成本绝对优势,出口商品因此而具有的竞争力将随着国内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而逐步减弱;第二,环境的社会价值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增加,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是必然的趋势,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也是不可维持的;第三,国内金融扭曲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导致民营经济进入门槛过高,最终导致了贸易品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外资企业的国际经济竞争力,而非“国力”概念上的竞争力,同时导致了非贸易品部门的资源流入不足和发展滞后。消除金融扭曲,解除对经济的不当管制,可能要比通过汇率调整,从而影响资源配置有效得多;第四,强制结售汇制,以及单边资本流动管制的必要性产生于外汇和储蓄缺口,随着“双顺差”时代的到来,这些制度的存在不仅虚增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不利于国内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不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金融创新的自发拓展。总之,结构性偏差的最好治理办法是结构性改革,而非单纯的总体价格调整。

二、在“虚实转换”中增强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

既然“双顺差”背后隐藏着国际分工的新模式,隐藏着国内体制从非均衡向均衡状态的嬗变,隐藏着汇率升值压力的“虚与实”,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将汇率调整的方式和进程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工具,为国内体制转化争取时间,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环境,以增强我国经济的实际竞争力。

(一)生产率:从分割到收敛

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往往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必能准确地反映经济竞争力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当国内经济存在生产率“分割”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国的“双顺差”积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外资主导型的加工贸易密切相关,而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可持续竞争能力之间仅存在弱相关关系。因此,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格局下贸易顺差是一国国际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充分信息表达量,而在产品内分工和垂直非一体化国际分工格局下,贸易顺差则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不充分信息表达量。政策上,短期内应该有选择地提高加工贸易领域外国投资的准入门槛,降低“双顺差”造成的竞争力虚增,中、长期内则应以培养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设计财税、金融等一揽子改革方案。

(二)外部失衡的内部治理

外部失衡固然与国际分工的大格局密切相关,但这种分工格局和分工模式不是一国政策或国际政策协调所能决定的,从可控性来看,通过内部治理来间接调整外部失衡更具有现实意义。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步伐和政府对劳动者权益的公平保护立法;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促进民间金融的合法化经营,使国内金融市场真正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消除“双顺差”长期维持的国内金融扭曲;逐步取消对内歧视的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构建各类性质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通过官员绩效考评,强化环境污染等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中央政府权威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能力,将环境等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内部化,降低虚增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

(三)打开汇率升值促进产业升级的“阀门”

汇率升值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的逻辑需要三个关键性前提。第一,贸易部门的产业上升通道是明确的,或者这一上升通道是开放式的;第二,贸易部门自发产业升级所需的金融支持是配套的,不存在产业升级的结构性流动性约束;第三,贸易部门过剩资本向非贸易部门的流动是无障碍的,从而才能推动相对落后的非贸易部门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对汇率升值的产业升级效应过于乐观。国内产业进步更多地应该建立在充分的国内市场竞争之上。美国的贸易逆差正是其产业结构不断地自主性升级的结果,而把我国的产业升级寄希望于汇率升值这一外部变量则有本末倒置之嫌。

(四)在渐进升值中重构均衡,谨防“双顺差”逆转

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只能是渐进的,因为:第一,站在我国经济实际竞争力的角度看,“双顺差”形成的汇率升值压力“实中有虚”,并且仍在“虚实转化”之中,判断一次性升值的均衡点是不可能的;第二,外部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制度非均衡的结果,因此对国内金融、财税扭曲性政策的矫正,对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对环境污染等社会成本的内部化等等都会影响到外部均衡的位置。反之,大幅升值可能引起相对于实体经济的汇率超调,这对于一个汇率调整尚缺乏弹性的体制而言往往是致命的。或许汇率超调本身的影响还不会太大,超调的汇率如果跟国际政治经济的随机扰动性因素或突发性外商投资预期不稳定性因素相耦合,与外资企业利润的回流潮与投机资本回流潮相叠加,很有可能引发突然的“双顺差”逆转,对这种可能的情况应该有所准备。

(五)开放,让世界更均衡

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世界,并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下一步是如何更均衡地融入这个世界,[5]并善用不断增强的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提升开放的质量,增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竞争力。从出口退税、加工贸易、对外投资等一系列政策调整来看,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正经历从非均衡到均衡,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从规模集聚到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变。中国的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互为犄角,中国在开放中转型,任重而道远。

注 释:

① 这里的低效是相对于国内金融系统有效条件下的FDI流入,这时的FDI更大程度上是与国内资本技术互补而不是竞争性替代。过量也是相对意义上的,而非绝对意义上的。

②人民币升值预期一旦形成,外资企业的利润汇出减少,这就进一步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加剧了升值压力,同时意味着升值预期实现后的较大规模外资流出,这一长期积累――瞬间释放的过程本身就蕴藏着金融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经济研究,2006(3).

[2]卢 锋,韩晓亚.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J].经济研究,2006(7).

[3]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3).

[4]杨长江.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调整趋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姚枝仲,何 帆.外国直接投资是否会带来国际收支危机[J].经济研究,2004(11).

The Illusive and Real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y

Tang Yugang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llusive and real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y. The opening policy, the reforms on domestic institutions and foreign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should serve the objective to enhance re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y. In view of the disequilibrium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the managed step-wise appreciation of RMB is not only direct reaction to the outside pressure, but also the strategic tool to promote short-term opening policy adjustments and long-ru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reforms.

篇3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失衡

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01

一、国际货币体系缺陷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又称“牙买加体系”,其多元化储备结构,为国际经济提供多种清偿货币,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挂钩,同时多样化的汇率也适应了不同国家经济的需求,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灵活性,有较强的适应性。

牙买加体系对各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规定没有硬性约束,就结果来看,全球汇率制度呈现——中心结构。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位于结构中心,向外输出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位于,多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汇率与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挂钩。这样的结构造成中心国家输出货币而获取实物资源,国家持有储备货币满足国际收支需求,同时向中心国家输出资源。从此可以看出,牙买加体系并没有真正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极——美国与其他国家转化为现在牙买加体系的中心国和国,其本质没有发生更本的变化,货币体系的既有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仍然持续,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储备货币国际需求的增加需要的贸易逆差和储备货币作为国际货币要求的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被更本解决,“特里芬两难”依然存在。

牙买加体系的诞生作为国际间协调与合作的结果,虽然解决了美元本位制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却并没有完全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同时牙买加体系也有其内在缺陷:其一,多元化国际储备背景下,缺乏统一而且稳定的货币标准,汇率波动较大,非常容易造成国际金融不稳定,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二,浮动汇率制度易于受各国政治经济影响,汇率波动明显,增大了外汇风险,一定程度上对国际贸易与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三,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频繁为投机资本创造条件,投机活动又加剧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其四,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因此,大部分国家只能依赖庞大的外汇储备抵御外汇风险;第五,牙买加体系没有硬性规则或制裁办法,协调机制不健全,各国政府均根据自己国家利益行事,易于造成中心国家与国家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

二、世界经济失衡

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世界经济失衡关系密切,是造成世界经济失衡的关键性因素。“布雷顿森林体系II”理论指出,亚洲一些区域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与美元挂钩,形成事实上的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这些区域多采用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策略,汇率常被低估,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持续盈余。台湾、韩国等经济体较小,对世界经济影响有限,中国持续出口导向政策确实对世界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其他学者也通过研究发现,全球失衡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上升有重要联系。随着美元国际地位的提升,“特里芬两难”愈加剧烈,然而并没有相对美元很好的替代货币,美元依然是全球避险货币。这造成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当今的世界是广泛联系的整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进程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全球金融体系已经连成一个整体。与国际贸易相比,更为庞大的市场是国际外汇市场。据统计,2011年世界贸易额为18.2万亿美元(WTO2012),而2010年4月的日均外汇交易量就达3.98万亿美元(BIS2010银行三年期报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的变化能非常快地通过浮动汇率和国际贸易传导到另一国。同时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西方国家将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转移国外以取得劳动力低成本和大市场优势,使得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减小,金融等服务业比重不断阔大,大量消费品和制成品依赖进口,加剧贸易失衡。结构性的国际分工格局变化使西方国家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并不能很好的刺激其国内经济,而过多的流动性带来国际资本套利流动泛滥,汇率过度波动,更增添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全球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以上提到的两点: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基础性缺陷。世界经济失衡迫使发达国家不断采取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利率降低,刺激金融机构承担过度风险,同时发达国家对金融体系监管较为松弛,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风险过高。要解决金融危机问题势必将面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组。

三、改革与展望

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从古至今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各个国家间相互协调合作,相互妥协的结果。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间协调合作诞生了牙买加体系。而在经历过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都意识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将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失衡与再平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核心。现在,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继续巩固,美国数据良好,欧债危机已过,但复苏进程仍然不均衡,下行风险仍然存在。各国应该继续加强协调,共同解决导致金融危机的深层次问题。

篇4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旅游业是新时期一个算的上是朝阳的产业,旅游业有着非常美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居民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每一个小长假都会有大批的游客前往国内外各个景点进行旅游。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对的压力也非常大,旅游是放空自己的心灵的一个旅途也是缓解压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的旅游业主要是做国内国外两种旅游线路。从事旅游业也由传统的旅行社发展为实体店和网络一起成长。很多旅游网也成为人们选择旅游的一个实现途径。中国旅游业的收入也在年年递增。旅游业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发展,例如旅游景点当地的餐饮业、交通业还有酒店经济、商业等等发展。为了促进旅游业的良性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的分析影响旅游业的因素。

一、我们国家的旅游行业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还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业也实现了带动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球GDP比重的百分之九点五,对于全球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百分之三点一。在现阶段我们国家从事旅游业的工作人员就有大约1350万的人口。依据《2015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6年发展预测》蓝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接待国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的总收入达到了4万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了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二。入境旅游也在2015年达到了1.33亿人次。

目前休闲度假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在旅行社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国内游和国外游。暑期游,亲子游,周末周边游等等,只要你有时间旅行社就可以为你规划出一个旅游计划。还有今年来兴起的自驾游、自助游等等也燃起了许多人的旅游梦想。前段时间赵宝刚的一部《北京青年》不知道让多少80后放弃工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还有一封辞职信道出了很多人旅游的原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封辞职信曾经风靡网络,很多人被这封辞职信所触动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内心也有一个去全世界看看的心愿只是没能用这么文艺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我们国家的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国家出台的相关假期的政策因素以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实现国际间的交往频繁,还有社会竞争的激烈大环境促使人们希望在大自然中可以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息。

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国民有钱了就会将自己的需求上升到一个精神层面上来。这样就会让更多的人有可能去参加国内外的一些旅游的活动。

我们国家目前对于工作日时间规定得非常的明确。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大多数的单位实行的双休制度,国庆、五一、端午等节日规定放小中假让人们有时间去旅行。还有国际间的交往加深,使得人们办理签证变得简单容易,国外的旅游线路也变得比较多,这样带动了国际旅游的浪潮兴起来。还有就是城市环境的变化,经济竞争激烈。我们每天都面对都会在下班点遇见堵车的局面,一到写字楼就会进行长达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长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人们就会有一个强烈的旅游要求。

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就是指旅游业自身的一些因。首先我们要扩充我们的旅游资源,依据人们的要求不断的跟新我们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线路的设置改善旅游景点区域的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针对当前兴起的自驾游等要适时的修建专业的停车场,让驾车司机有一个停车的场所。还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些可以安置帐篷的地方,让这些人可以在中途得到一个休息、

旅游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旅客安排适合他们的旅游方案。在旅客的旅游时间内要为旅客安排好机票入住的酒店。我们的旅游业是服务性的行业工作一定要做细致,这样才能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中间安排的导游要有专业的从业素质而不是一味的待着旅客去购物,甚至因为旅客不愿意购物而辱骂旅客。

改进旅游景点的交通运输手段。交通是旅客进行旅游的一个重要的桥梁。没有好的交通道路旅客去该地方的旅游意愿势必会收到影响。旅游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对于我们旅游景点的宣传,比喻长隆地区因为参与赞助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而打开了市场让更多的人知道长隆。比如韩剧在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他们的拍摄地景点介绍给中国人民带动了韩国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知道的人越多那么到达该景点进行旅游的人就越多这样会对当地的一系列经济有一个冲击作用。比如我们现在通过韩剧会有大批的粉丝去韩国首尔进行旅游。通过韩国明星的推荐带到许多韩剧的追随者去韩国进行旅游。

三、结束语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却也是可以带动多种行业发展的一个产业。虽然旅游业不像传统的商品那样是人们实际生活中必须购买的产品,但是它却可以给人们一个愉悦的精神层面的享受。让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一个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必然会促使居民人口的消费倾向发生一定的变化。人们已经不会在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温饱问题的水品上而是追求的一种内在的精神享受。中国的旅游业正式基于这种背景下得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机会。

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资源经济的一种要素经济。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旅游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旅游业也会实现战略上面转型发展。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出现在国内外的各个景点里。中国人的旅游情结只会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深厚。我们国家的旅游业也必将迎来发展的新起点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篇5

关键词:对外贸易策略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兼容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成功点与困境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层次和核心是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并出口那些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换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世界福利水平。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模型)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仍然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但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故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础上,其比较利益产生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些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不足

二战后,出现了大量的贸易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制成品内部的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的贸易下降;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越来越大。这些新贸易现象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针对传统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与传统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新贸易理论既从供给的角度,又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从供给的角度,新贸易理论是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的: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

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这样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必将打破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非常系统地阐述了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动力。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定的行业有助于劳动在各企业间调剂、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使单个企业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获得经济利益。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新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的解释。其代表性的理论是林德的偏好相似论。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

中国外贸策略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兼容思路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策略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各有不足之处,传统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强调竞争优势,我们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力求实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完美结合。

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人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其次,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中不断渗入竞争优势,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在不完全竞争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优势在内的广义比较优势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优势则建构于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优势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可通过如下途径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⑴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资本和技术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⑵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看到: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我国应在原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我国不能满足足于按简单的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战略,需要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具体来讲,可采取如下策略:

重视政府的作用

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政府可以依据“窄幅移动带”原则,尽可能正确地选择特定的关键产业予以适当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往往是人们努力创立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政府在支持高技术产业领域问题上经过慎重决策是可以避免失误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应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原则,确定发展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培养北京、上海、深圳等15个重点城市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在市场选择上

国家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作为重点。

重视国内市场,采取适度贸易保护 中国的需求点在国内,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参考资料:

1.崔日明、郭艳娇,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选择,《国际贸易论坛》,2002.4

篇6

关注度:

争议焦点: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如何与强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谁能承担起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神圣责任?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往往是“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容易忽视成本控制,而民营企业往往有更强的成本意识,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另有专家认为,民间资本力量尽管发展很快但仍显孱弱,现阶段还难以依靠民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

调查提示:在“您最关注以下哪些国企争议话题”调查中,“大国竞争离不了国企吗”的得票率为38.6%,列第九位。但在“您认为未来国企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问题的调查中,有81%的受访者选择“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这说明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公众仍然期待国企能够尽快做大做强,在国际市场搏风击雨。

问题关键:大国博弈,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规模是竞争力的基础,大胜小、强胜弱是常态,而以小胜大、以少胜多是奇迹,但奇迹不是总会发生。中国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在经济世界杯中取得佳绩,还是需要有规模够大、实力够强的企业。

典型事例:据相关部门统计,当前央企的利润有1/3来自海外业务。央企在海外的成功充分说明:在没有行政保护甚至处于后发劣势的情况下,央企仍有充分的实力和竞争力。

编者点评:中国现阶段还难以依靠民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可是,经济发展不能等,也等不得!因此,鼓励支持具有规模优势的国企加快发展是中国建设强大国家的现实选择。更优更强的国有企业多了,才能真正担负起世界经济竞争主体的重任,国家才能够真正做大到做强。

未来国际间大国竞争更多体现在大企业间的竞争

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靠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竞争来推动自身的发展的基本路径没有变。正因如此,靠越来越优越强的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态势没有变,靠大型国有企业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发展趋势没有变。

未来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大型跨国企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成为各国竞争的一个重要载体。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大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2011年《财富》500强中美国企业有133家,营业收入总额高达7.66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量的51%。中国公司有69家(中国台湾8家),中国大陆(不含总部在香港的4家),剩余57家营业收入总额达2.7万亿美元,占中国GDP总量的36.5%。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占中国GDP总额的47%。

其次,大型企业是国际竞争的主要载体。据有关统计,这些巨型公司控制着国际贸易额的50%以上和国际投资额的90%。

第三,大型企业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大型企业拥有着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实力雄厚,富可敌国。2011年世界500强排首位的沃尔玛公司营业收入高达4218亿美元,若按国家算则可排在全球第23位,略低于第22位的瑞典,大型企业的盈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东亚国家的崛起也多得益于大企业的带动,如日本的索尼、三菱、松下,韩国的三星、大宇、LG等,这些大企业对国家经济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更优更强的大企业

与这些巨型企业相比,中国的大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多不足。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只有69家,其中大陆只有57家,远远少于美国的133家;如果不算中国台湾和香港的12家,数量也少于日本的68家。此外,中国大型企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从人均业绩、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企业知名度看,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尚有很远的路要走。要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中国一方面需要增加大企业的数量,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做强做优这些大型企业。

要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就需要进一步加快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但若想在较短时间发展成大型企业靠自然发展是很难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历史证明,一个企业完全靠自然发展、自我成长,最终成为大型企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成。中国大型企业成长的历史也是这样的,2011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绝大多数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只有两家私有企业。而大型国企都是在国企改革中,不断通过兼并重组做起来的。私有企业是很难在短时间按照市场规则完成这些发展的,中国若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两大任务,靠民营企业是极其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当然,这里不是说民营企业不重要,不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而是就中国实情来讲,目前国有经济在技术、实力、人才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也更容易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地壮大起来。恰恰如此,一方面,应当加快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应当调整、积聚国有企业的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优做强大型国有企业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多是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排头兵企业,正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大型企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看,做优做强大型国有企业,培育更多的一流大型国有企业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首先,金融危机促进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开始寻找并占领新一轮高速度、长周期增长的“经济产业”,努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这些工作主要是通过大企业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培育一流的大型企业。

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大型跨国公司加快调整全球战略和产业布局。世界著名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争夺未来竞争优势。如果我国的企业不加紧调整,必然进一步拉大与著名企业的差距。

第三,这也是国内经济调整的切实需求。国内经济长期积累的问题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必然要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否则将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的大局。

此外,我国大型国有企业自身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也要求大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做强做优。一是经济发展的效益还不够好。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的许多大型国企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经济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主业不够突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许多产品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三是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不少核心关键技术还受制于人,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四是自身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还不完善。部分企业治理结构尚不健全,大部分企业的治理机制尚未理顺。五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对国际规则和市场环境还比较陌生,人才也比较缺乏。

加速培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培育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大型国企的任务?国务院、国资委立足“十二五”时期,提出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同时,结合核心目标提出了转型升级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和和谐发展战略五大发展战略。这五大战略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型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就当前形势和发展而言,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速度,整合资源,再造一批大型企业。充分发挥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的主导作用,按照战略有机协同、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采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大力推进中央企业重组整合,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促进中央企业的资源向重要行业的优势企业集中。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主业投资制度,严格控制新增非主业投资,推进主辅分离,引导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其次,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考核政策和中长期激励制度,加大国有资本预算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要对中央企业的科研投入和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设置刚性增长数量目标。要以企业为主,以高端产品为平台,如大飞机、高铁等项目,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全国研究力量重点攻关一批高端项目,带动发展大国高端产业。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着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中央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好董事长,董事长最好是本行业、本专业的高管型人才。独立董事要求必须爱国爱企,有特殊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同时,要处理好党委和党组问题。把党的组织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是我国的特色,要处理好党委和党组的问题,除一些特别重要的央企外,国企最好实行党委制。

四是建立和完善支撑大型国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体制机制。调整和完善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战略,制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对策,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实施企业全球化发展策略,大力支持企业到海外扩展业务,并购海外技术源头企业,提高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锤炼企业。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上市,同时,鼓励大型国企与国外大公司开展合作。

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硬约束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

何谓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是否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知识在现在以及将来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知识产权也正在受到日益加强的重视和保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为了进一步鼓励创新,在经济层面上给创新以动力,开始对它的保护只限于一国国内,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迫切需要打破知识产权保护原来的地域限制,协调国际间的保护,于是保护从国家层面扩展大国际层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定)是当今协调国际保护的最全面和权威的协定。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知识产权是私权”,私权的界定就给知识产权的保护赋予了经济利益的保护法律依据。

现代经济的主要竞争工具是在知识产权的名义下运用的,知识产权制度造就强势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力的促进了发明创造、创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经济的知识含量和知识价值,使提高知识、技术含量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措施。拥有专利的企业就在该技术相关领域取得了竞争的强势甚至霸权。越来越多的案例体现了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竞争的主要工具,它涉及到国际贸易、产业自主等经济问题,以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旨在通过知识产权控制国际市场,以达到聚敛世界财富和扩张经济权势目的出现了。

在现今的国际贸易中,知识密集的服务出口贸易额是世界贸易额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人称之为“第二个拳头”。以美国为例,其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出口贸易额总值已经达到商品出口贸易额总值的40%,也就是说,美国在工业经济常规出口统计之外,还有一大块知识经济的收益,而且份额越来越大。从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经济在现在以及将来的经济生活中将占有的重要地位。由于知识产权往往与高新技术成为一体,尤其是专利和专有技术,相比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缺少的正是这一块,越是往前发展,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的障碍和约束作用就越明显,在发达国家发现本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或者国际收支处于大规模逆差时,往往迁罪于别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其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利,使他们遭受巨大损失,于是以制裁相威胁,迫使这些国家加强对外国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有限,在短期内不可能追赶上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但是对知识产权的过分保护(发达国家的权利滥用)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当知识产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硬约束”。所谓硬约束是指当一种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绝对重要的时候,而这种因素在短期内或相当一定时期内不能克服又无法通过其他可行的途径得到解决,那么这种因素的短缺就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知识产权就是这样的一种因素,以专利为例,现在某项专利往往是与许多其他相关专利相联系的,这需要时间以及科研水平的长期积累,其与一国的发达程度是相关的,在科技的竞争的领域里,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上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当发展中国家想要摆脱这种地位的时候,科技的发展就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在各国竞相向经济大国、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时候,知识产权的硬约束效应变的更加明显。如何跨越知识产权制度壁垒,如何打破知识产权硬约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大课题。

二、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速度近几年一直很快,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种约束力量的影响也开始呈现。工业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经济之处就在于支持力量,除了自然资源的约束外,技术资源的约束的影响更大,这也是节约型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硬约束因素——知识产权约束正在凸

1.中国知识产权的总量基础的薄弱

数字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也是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字比较中发现中国知识产权的大致概况。当今世界的知识产权的85%以上被oecd的发达国家所拥有,美国、日本处于前两位。如1989—1993在欧洲专利局申请的28万多件专利中,近28%来自美国,20%来自日本,19%来自德国,8%来自法国,约6%来自英国。在1982—1996年间在美国申请的近128万件专利中,来自美国本土的54%,来自日本的占20%,来自德国的8%,英国的占3%,而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总共不到3%。中国在国外的专利申请十几年累计下来也就只有2000多件,而日本的索尼、日立等公司一年就在国外申请了四五千件。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薄弱,不仅仅表现在海外申请专利数量少,就连在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也不如外国公司。自1985年中国实施专利法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累计受理了2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国外申请占了54%,而国内申请中属于企业申请的只占17%,而国外申请中企业申请高达93%。简单换算之后,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只有2.2万件,而外国申请了14万件,是中国企业的6.4倍。200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授予发明专利中,国内5854件,占27.3%,国外企业15622件,占73.2%。

2.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障碍

制造业的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机床业则是制造业的基础,而现在中国机床业的发展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据中国机床工具业协会的数据,2003年,我国连续第二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一大国,全年机床总消费额达到67.3亿美元,进口额高达41.3已美元,对外依存度为61.4%;2002年的全国消费额为51.9亿美元,进口额为31.5亿美元,对外依存度是60.7%。在代表机床业发展方向的数控机床方面,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足30%,且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统计数据表明,我国90%的数控系统要从国外进口。“机床业是‘装备工业中的装备工业’,其发展程度如何直接制约了一国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大到飞机、汽车、潜艇,小到螺丝、螺母的生产,没有一个能离开机床;生产工业品的机器设备,也是由机床生产出来的。”如果失去本国对机床业发展的控制权,我们清楚的知道对我国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命运影响的程度,毫不夸张的说,机床业应该是每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影响到国家的产业安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之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对他国原料的简单加工,“中国制造”的核心应该是生产和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不是简单的加工。

3.知识产权约束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不只是技术的创新,而是国际贸易中的竞争武器之一,发达国家公司纷纷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打击对手,维护产品的生命周期。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高科技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已经达到外贸出口总数的50%以上,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专利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高达170亿美元。2003年,美国借337条款的起诉案件在全球一共有18例,其中中国就占到7例。家电业一直是中国国际贸易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国外企业或者跨国公司手里,不合理的专利使用费是我国企业承受巨大的打击。我国dvd的产量如今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90%,但dvd生产企业没有掌握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标准,如解码芯片、机芯和光学头等核心元器件都要靠进口。2002年,6家国外企业组成的6c联盟向中国几十家dvd生产企业索取高额专利费,2003年1月,国外企业开始向中国dvd企业征收专利费:出口1台dvd机,交纳专利费21.3美元,占出厂价的20%;国内销售1台脚专利费12-13美元。据悉,受其影响,国内最大的dvd企业新科在内,多数企业已经停止普通dvd机的出口,而将出口限制在移动dvd、evd等高端产品。2002年初,我国出口到欧洲的1.2万多台dvd机因为专利费问题在欧盟海关被扣留,2003年末中国出口到美国的15万台dvd机被美国海关以“没有获得专利许可”为由扣押,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数千万美元。现在国内dvd厂商每年30多亿的专利费超过了中国前10家dvd厂商净利润之和。原本就低廉的产品价格加上高昂的成本将许多中国dvd生产企业逼上了绝境。中国作为彩电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大国,同样遭到美、日、欧等国家的专利壁垒的种

种发难,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无线公司就专门组团到中国要求对出口的彩电征收每台1美元的专利费,20世纪90年代末,接手美国无线的汤姆逊公司对不同规格的彩电提出了多达20多项的专利要求;2002年,美国借口反倾销调查为名,对中国彩电出口美国市场进行限制,并且提出彩电只有装上“童锁”装置,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技术要求,而此时,加拿大的三视(trivision)公司,则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和加拿大的彩电的“童锁”功能专利技术征收专利费,每台1.25美元。大型超薄等离子面板与液晶电视面板并列为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代表,目前日美韩三国企业掌握该技术,其中日本富士通、日立、松下、nec、先锋等日本公司和韩国三星、lg集团所掌握的生产技术控制着全球等离子彩电市场97.4%的份额,该产品的全球专利近800项,其中日本占319项,美国为179项。目前,数字电视的核心芯片大都掌握在诸如3c、6c等联盟企业手中,我国彩电行业要向高端产品发展必然要受到专利的限制。我国手机的生产也遇到相同的问题,美国高通公司不生产手机,但是他拥有cdma的技术标准和专利,中国手机厂商每生产一部手机,都要向高通公司交纳一笔专利费,厦华每部手机交给高通公司的费用占其成本的30%以上(包括专利许可费、入门费、技术使用费、产品提成)。除了以上产品,在电池、数码相机等产业因知识产权而起的贸易纠纷,让我国众多企业和行业蒙受重大的损失。

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必然影响到国内产业以及国际贸易分工。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对外贸易现状来看,一般是从东盟、台湾、日本、韩国进口集成电路等核心部件,从东盟、台湾进口计算机零件,从韩国、日本、台湾进口手机零部件,然后加工组装成整机产品再销售到美国、欧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时,国内生产的计算机、通讯产品零部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在国内采购,然后再转口到美国等国家。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大进大出,实际上是国际it产业大规模转移的结果,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循环体系中处于两头在外,加工制造在内的格局,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是造成我国处于国际贸易分工下游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跨越知识产权障碍,打破知识产权约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持,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知识的支持、科学技术的支持,后者的发展可以使对前者的利用更加经济和有效,甚至可能打破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后者才是最为重要的,也应该成为持续发展的核心,有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也就拥有了国际竞争的基础和实力。当知识产权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突破这种约束,建立知识产权战略。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什么是知识产权战略?即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和保护竞争优势并遏止竞争对手,谋求最佳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全局性谋划和采取的重要的策略和手段。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由来已久,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展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从世界知识产权的变化大趋势上来看,目前呈现出这么一种现象,就是发达国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极力推进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变革,实行知识产权制度与贸易直接挂钩,从而可能存在对知识产权的滥用,使其变成变相的贸易保护手段。美国和日本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人在国际上的经济权益,如美国一方面利用特殊301条款迫使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利用337条款保护国内市场,阻止外国侵权产品的进入。世界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建立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制定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知识产权策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到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完善与知识产权战略相关的政策,增加政府对知识创新经费的支出,政府大力发展国际贸易,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维护公正市场秩序,反对国外知识产权人的知识产权的滥用。中国力主evd的开发及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沸沸扬扬的wapi无线局域网标准的争论,可以看作是中国对知识产权安全的高度重视的范例,可以想象的到,中国会越来越重视国家知识产权战

略的完善和发展,储备自主知识产权资源。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利用知识产权、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战场”,制定和实施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非常重要,它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储备的载体。与欧洲和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的整体水平是很薄弱的,大多数企业甚至没有设置知识产权部门或者设专人负责处理知识产权事宜。中国企业要补知识产权课应该是非常迫切的,中国入世给国内企业创造了跻身世界市场的机遇,可是是否能还是取决于企业本身,如果21世纪的中国企业家还是仍然象过去一样淡漠知识产权战略,不仅无法参加国际竞争,恐怕企业都没有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企业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就要将知识产权战略融于企业开发经营全过程中去,应该至少作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一种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的企业文化,在全公司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第二,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机制和制度;第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利益的知识产权战略,这种战略要建立在逐步培育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在企业的发展中储备自主知识产权资源。

知识产权争端在全球范围内的凸现固然有贸易保护的影子,但无可否认,它成为现代经济竞争的主要工具的趋势不会改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将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对中国也是一样,如何积极的去突破这种相对的“硬约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是中国的一个关键课题。

参考文献:

[1]陈美章.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4(1).

[2]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

[3]韩世峰等.中国企业要补知识产权课[n].经济参考报,2004,3,6(6).

[4]张红.跨越知识产权的壁垒[n].经济参考报,2004-4-10(5).

[5]李继培等.数字电视遭遇六大困境[j].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应对策略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工程项目管理的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经济竞争也日益剧烈,我国也相应的提出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并且也相继退出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经过了这20年的发展,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质量的问题,工期问题,没能按时的完成任务造成延期,还有费用超出预算等等。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很严重的工程的质量问题,对人民、企业、国家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对社会也是存在不好的影响。这些是故之所以发生了,很大一部分关系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系,因为管理的不好,不是那么的规范造成的。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化的工程项目管理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还在进一步的加深,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日益增高,国际间的合作也是越来越多了,国际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成为了发展的主流。我国也加入了WTO,这也是我们市场经济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必须要在这样的竞争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转变一下管理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项目管理委员会加入了IPMA,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这促使了国际学术更加频繁的交流。最近也举办了一些学术和学业上的活动,增加了一些通讯和报刊的发型,同时也增大了对项目管理人才的聘用,目前全世界的专家们都在为更好的国际通用的科学的项目管理而努力。

(二)信息化的工程项目管理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由此可见项目管理工程的信息化也将是发展的一大趋势。现在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到来的世纪,项目管理已然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走在了发展的前端。现在项目管理应该是要通过知识的共享,利用大家的智慧来共同的进行应变和进行创造,这样提高了我们的创造能力和应变的能力。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计算机网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已经在工程管理方面做得很不错了,已经开始能够利用网络实现了项目管理的虚拟化。还有一部分的企业也大量的开始用一些管理的软件对企业进行了合理安全的工程项目管理,与此同时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对更好的管理软件的制造研究和创造开发。这些都能很好的表现出电脑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信息化的工程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会是必然的。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应对策略

我国这样的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面对现如今的经济知识的全球化还有我国加入WTO后的激烈竞争,那么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要走怎么样的道路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环境呢?那我们就从下面的方面进行探究。

(一)与国际接轨

我国已经是WTO的主要成员国,因此我们的工程项目管也应该踏入世界的大门,与其他的国际上的进行竞争,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学会与世界接轨。我们要国际管理看齐,学习他们的管理,比如合同的管理方面,工程管理方面,安全管理方面,质量管理方面,合理报价方面等等。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套比较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对那些承包的人或者企业都有很强的约束,严格的要求,对一个工程的开工,进行,完成,投入也都存在着非常严格的制度。在国际上对工程师的监理,建筑师的技术也都会进行严格的要求,要保证这些都是合格的,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的规范和工程的合理完成。只这样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懂得利用市场规则和国际上的法律法规,要学会用国际法律来保护自己。

(二)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还是处于一个初步的发展阶段,一些工程项目的管理还是不合理不规范,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要健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律法规。做到法律的完善,种类的齐全,也要能够做到相互的配套不能交叉,也不能遗漏和相互间的抵制。另外政府也要大力的支持,发展和培养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完成项目,从前期的策划到施工的最终完成,在此期间的一切活动都能够正式的进去司法的轨道之中。

(三)项目管理公司的建立

现在我国还是没有正式的那种企业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这也是造成了我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发展的落后,一个掌握了管理的模式、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公司才能更好的实现。他们拥有资质和经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目前我们国家就要大力的扶植展业经营项目管理承包项目管理的公司。把这些公司推向国际,在国内外以自己的专业能力组织管理这些项目,开展项目承包的管理业务等。

(四)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就是为了了解这样进行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我们要对工程管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要考察是否能够在经济上盈利,技术上有可实施使用,还要对风险进行回避。但是在我国,很多的项目一般在这些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完善,大多的还是喜欢跟风,盲目的进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在工程本身的质量上还存在了很大的隐患。所以我们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要做好,主要是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评价,这样才能使一个项目得到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完善,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找到全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们要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与国际接轨真正的把项目管理做到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真正的能够做到网络化管理。

(六)创新管理制度与经营战略

现在的管理制度一应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对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我们要做到明确责任,合理的处理好责任、利益与权利的关系。可以把个人的收入与管理是取得的经济效益相关联,促进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认真对待的态度。

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管理经验上存在着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国际的工程管理上更是缺乏经验。我们要积极向上的对待这些问题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等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锟. 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建筑经济,2005,02:67-70.

[2]段文秀.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 建筑设计管理,2013,12:41-43.

[3]张玮,杨哲.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151-152.

[4]胡国专.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199-200.

[5]吴涛.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最新走向[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04:280-285.

[6]谢坚勋. 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监理,2004(2).

篇9

一、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1、外商投资结构不够合理,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第二产业上,其比重占到63.32%(见表),尤其是集中于产品畅销的加工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开发业,而需要巨额投资、回收期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较少。第二,外商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较早享有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优势,致使外商投资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中,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9.7%、16%和4.3%,这种外资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会加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2、有些外商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外商尤其是来自港澳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的投资者将印染、制革、电镀、造纸等高污染密集的产业及其他高能耗、高耗原材料和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中国;一些外商尤其是发达国家部分投资者将在其国内禁止的严重损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或消费转移到中国;一些外商将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技术设备投资转移到中国;一些外商从事危险废物的非法进口;等等。这些行为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

3、外商转移利润和逃避税收,使我国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目前,转移价格已成为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外商利用转移价格来转移企业利润,损害中方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逃避国家税收,其典型作法是“高进低出”,即抬高进口原材料、技术、设备、零部件、专利和商标使用权等的价格,压低产品对其他海外关联企业的销售价格,低价申报纳税等。更有甚者,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还通过虚报账目、做假账、采取虚亏实盈等方式逃避国家税收,致使我国损失大量的税收。

4、重数量轻质量的引进、低水平重复引进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地方招商主体不明确,政企不分,政府包办代替,层层下达指标,甚至以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干部政绩。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讲求实际效果,招商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片面追求引进外资数量。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搞恶性竞争,相互攀比,擅自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产业准入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些地区和企业对外举债不是从自身的配套能力和偿付能力出发,而是从局部利益出发,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造成生产设备闲置或资金损失,最后把偿债责任和风险推给国家。国内资金的配套能力未对引进外资数量形成约束,导致重复引进等失控现象的发生。

5、引进外资会增加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

引进外资在加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会通过不良的经济传递,使原来处于稳定协调状态的国内经济因外来因素的干扰出现波动,甚至振荡。如1997年7月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虽然我们作了很大的努力,但它还是对我国的生产、进出口贸易、金融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稳中趋升势头,大量外国游资(即短期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套利,从而扰乱了国内的金融秩序。在我国近几年增加的外资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就是这种短期的、趋利性和流动性极强的国际游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金融市场将逐步开放,在华投资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其业务范围和规模也将逐步扩大,这会使得国内金融业面临着资金雄厚、管理水平先进、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强大挑战,更为严重的是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使我国易受国际游资冲击,从而导致国内经济不稳定,产生巨大的经济风险。

二、我国利用外资中可供选择的对策建议

1、应当坚持把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外资来源

(1)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鼓励外商投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开发、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向高技术产业和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向支柱产业,以及投向出口型项目和兴办出口型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要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商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充裕的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启动当地的生产要素,提高综合效益,推动经济更迅速地增长。

(2)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在当前引进外资规模已经相当大和国内资金(包括外汇)相对充裕的新条件下,应当特别注意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熟悉国际惯例、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现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要加快建立更有利于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环境、机制和条件,最大限度给予各类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3)逐步改变依靠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在引进外资初期,由于经济尚未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国内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都不稳定,实行某种程度上的“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国利用外资已经逐步进入成熟期,国内投资环境对国外投资者极具吸引力,因而有必要逐步改变现行的主要依靠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的作法。用加快法制建设维护投资引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依法管理平等竞争的市场条件、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规范化的政策手段,为国外资本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环境。同时,要改进投资促进方式,尽量采取在国内外公开招标的形式,或者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上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2、适当增加间接利用外资的比重

(1)外债使用重点逐步向关键行业的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倾斜,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农业和基础原材料加工行业,而对那些支撑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及主导产业如微电

子、通讯设备、汽车、航天航空等投入则十分不足,始终没有支持国内形成具有规模效益和自我研究开发能力的新兴产业群体。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及一些主要的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应当加大外债使用向这些部门倾斜的力度。

(2)扩大利用证券方式筹集外资。我国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即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所筹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项目开发。这是中国顺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证券化及国际资本市场筹资债券化趋势而开辟的利用外资的新渠道。目前,虽然我国通过证券方式融资的数额有所增长,但从外资流人的情况看,我国以证券方式进行国际间接融资的比重,还远远低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国家。这一特点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形成反差。为了顺应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证券化浪潮,我国有必要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利用金融创新手段,积极利用国际证券投资来推动外资增长。同时也应注意防范汇率、利率等金融风险及证券投资规模的控制。

3、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与监管

要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与监管。首先,明确国有资产部门是合资、合作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专职机构,理顺产权关系。其次,应完善各项立法,强化执法力度,《合资企业法》与《公司法》不一致的条款,尽快通过立法程序予以修订。第三,进一步完善价格评估体系,明确谈判和结算阶段的各项资产归属及作价等事项,建立有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应特别注意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有偿使用。第四,要建立经济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际商情,掌握国际市场上有关设备、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以防止外商转移利润。第五,应对“三资”企业建立严格的监督审计机制,对逃避税收的企业进行严厉制裁。

4、将产业、地区优惠政策相结合,促进我国产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

我国按照WTO要求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关键是给予外国投资者以不低于本国投资者的待遇,并不等于不能给予外国投资者某些优惠待遇。针对我国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应实行有选择的优惠政策,并将产业优惠与地区优惠结合起来,产业优惠中体现地区差别,地区优惠中突出重点产业。具体的说,在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所分的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对外商投资进行产业引导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突出不同重点。如东部地区的优惠重点可放在机械、电子、化工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的优惠重点则放在轻纺业、农业、原材料、能源、交通、旅游等产业上;对投向中西部地区而又是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外资,则实行“惠上加惠”,即在享受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投资优惠的基础上再享受该行业的优惠。以此来充分调动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加快促进我国三大产业之间和东部、中西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5、转变引资观念,加强对外资的监督和管理

在引资上,要树立起“重数量更重质量,重引进更要重管理”的观念。

篇10

一、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国际通融性

“WTO”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法制建设和增加法律的透明度。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的一些协议,使得各成员国政府修改竞争规则变得非常困难,在几乎每一个涉及贸易环境的领域,成员国寻求多变、歧视性和保护性的政策都将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制约。虽然我国已加入“WTO”几年了,但仍需尽快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范来管理我国的建筑业市场和建筑企业。一是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双边和多边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有关规则及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创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局面。要适应“WTO”规则和我国政府对外承诺的要求,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清理、修改和新的立法方面的工作;二是我国加入“WTO”后,一切必须按“WTO”的规则办事,如国民待遇、透明度,使我国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上不能完全自己做主,要与国际接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增强依法经营观念。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协定与协议和有关的国际惯例将成为约束和规范我国企业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同时,我国应加强建筑业法制建设,强化《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建筑行业法律法规的实施,认真规范国内建筑市场,通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逐步扭转建筑市场无序的局面。建立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推动建筑市场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建立风险担保制度,维护承发包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建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初步建立我国建筑业法律体系框架,切实提高与世贸组织的通融性。

二、强化管理机制,构筑我国建企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建筑企业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我国建筑业应把提高竞争力的重心放在管理体系的建立方面,进一步转换企业的内部机制,强化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加强三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WTO”要求的管理体系。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经济竞争也出现了新态势。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建筑企业的影响将十分明显。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利于国际范围内建筑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建筑企业利润的提高;又将使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弱势国家的建筑业在竞争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国际上,体现建筑业水平的国际认证,主要包括: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环保项目应运而生,如污水处理、危险品废物处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求承包商必须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文明施工,减少过去施工工地尘土飞扬的现象并尽量减少噪音污染,同时在使用的建材方面要符合环保要求,不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建筑业应抓紧三大国际标准认证,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能力。

三、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动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将会有更多的建筑工程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广为传播。我国建筑业应当及时捕捉和掌握国际承包市场的信息,制定相应对策。建筑企业应及时有效地得到第一手信息。同时,信息要有覆盖面,这就需要建立自身的信息网络,要通过海外机制和以世界各地的承包商、商、供应商及驻外使馆、经商处等为中心,建立国际信息网络,同时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以便及时准确地反映世界建筑市场情况,增加进入国际建筑市场的机会,为我国建筑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创造条件。企业要高度重视国内外的信息,及时捕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快速科学的经营决策。切实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管理效率。

四、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提高我国建企的国际竞争能力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2004年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约3,600万人,是美国建筑从业人员的4.5倍,而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却只相当于美国正常年份建筑业总产值的20%,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建筑业的1.25%,我国2004年劳动生产率约28,200元/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业虽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与国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之抗衡的能力。我国建筑业应加大建筑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提高建筑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建筑企业要适应国际工程项目功能新、体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新趋势,大力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建设部推广十项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科学含量。加大建筑企业科技投入,加快设备更新步伐,采用国内外新机械、新设备,淘汰落后的建筑机械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不断提高建筑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施工能力。要有计划地推进建筑工业化,制定标准、合理布局,使构件、配件生产标准化、通用化,建筑制品生产专业化、商业化。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建筑企业应大力推广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收集市场信息、投标报价、施工设计、企业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应普及应用计算机,提高经营决策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国内少数特大集团已开始尝试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以期更好地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五、构筑人才优势,建立以人为本的国际化人资体制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国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冲击国内的人才管理模式。许多国际跨国建筑集团将进入我国建筑市场,而这些建筑集团推行的是“本地化”策略,即建筑原料采购供应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特别是后者,不仅使外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地人的优势,也为我国建筑人才提供了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舞台。而外企丰厚的薪金、良好的福利、较好的发展前途深深吸引了大批国内优秀的建筑人才。因此,对我国建筑业来说,加强用人机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我国建筑企业应舍得投入,一方面在学校和社会上招聘一些人才;另一方面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包括送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国际著名建筑企业培训。有的企业可能认为企业培养人才,一旦成材,就会出现流失的现象,得不偿失。不可否认,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企业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对人才的培养。我国建筑企业应当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和环境,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这应成为我国建筑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六、实施灵活策略,不断加速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进程

我国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准确定位,合理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我国建筑业应加强与国外著名建筑企业的合作。目前,运用“优势联合”,这是近几年大型国际工程中常用的方式。举世闻名的英吉利海峡第一条海底隧道工程,参加竞争的承包商,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公司之间联合,也有西方国家建筑企业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筑公司的联合,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建筑公司的联合。其目的是发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期在竞争中获胜。我国建筑业应根据本身特点,适应潮流,加强联合,在联合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我国建筑业为了国内和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抓好对外承包劳务这个主业的同时,应走经贸结合,承包劳务与境内兴办实体相结合,对外承包劳务与海外投资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增强综合实力,提高效益。我国建筑企业应立足发展大局,接受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协定与协议,改变被动状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活动,在参与多边贸易的基础上,积极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建筑企业进行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

七、加大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国际集约化发展战略

目前,国际建筑业宏观环境呈现出新特点,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规模空前。我国建筑企业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既要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又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和发挥区域优势紧密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不断调整结构模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认真研究国内外建筑市场发展规律,挖掘建筑市场发展潜力,找准建筑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区域优势的发挥,必须以建筑市场为向导,把区域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通过加快我国建筑企业结构调整,推进跨行业、跨地区、跨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强强结合,形成一批具有综合总承包能力、融资能力强的大型、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提高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加快建设部出台建筑企业综合总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结构体系的实施步伐。我国建筑业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多元化产权结构的混合经济,提高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能力,增强建筑企业的发展后劲。当然,中小型建筑企业要在“小而精”、“小而强”的道路上,在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上下功夫,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而且也是今后很多中小型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得以生存的良好选择。我国建筑业应抓住当前的良好时机,通过“激励机制”规范经营成果的利益分配;通过“监督机制”监控我国建筑企业管理者行为;通过“制约机制”实施有效的控制。通过“三大机制”的运用,不断优化结构布局,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集约化进程。

八、加强经营开拓,努力提高国际建筑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为我国建筑企业大规模进军国际建筑市场创造了条件,我国建筑企业应充分用足、用好对外签约权,实施“外向带动、输出兴业”的战略,扩大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和劳务输出,努力实施对外承担设计、房地产开发以及工程咨询、建筑监理、技术服务等。过去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国,很多国外的项目我国建筑企业不能承建,只能做当地外资项目,如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以及部分私人投资项目,并且受到的限制也很多。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建筑企业可以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同样我国建筑企业也可以进入国际建筑市场,这将为我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市场开放后,国内的一些项目将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标,将有更多的国外建筑企业参与,我们可以学到国际上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我国建筑企业跨国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强化政策导向,为我国建企迎接国际化挑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