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篇1

建设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有效地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无论是从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国民经济及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地理概念、农村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人口数量的角度讲,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抓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和学科创新,有其必要性。

一、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大家知道,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而且更新不断加快。知识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不断增强,使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不断出现。就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现状而言,学科的专业内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非农、离农专业日益增多,又农、又经、又管不仅成为学科演变的趋势,而且也成为体现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重点所在。如何通过学科创新和内在有益的交叉融合来顺应学科发展趋势,体现学科特色与水平,既是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具体而又现实的历史任务。

二、产业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21世纪,我国正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产业不断成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形势。据统计,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1531万人发展到2002年的1.6亿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1881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2亿人,分别增长了9.6倍和10.1倍;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80:12.8:7.2发展到2001年的15. 2:51. 1:33.6,劳动力分布由83.5,7.5:9发展为50:22.3:27.7。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多,相应的要求对其的管理力度和水平也要提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从传统的以农林为主,转变为面对农业向外拓宽和延伸,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三、经济体制转轨和运行机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农林经济管理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学科,适应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学科的使命和天职。然而,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进行着七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转向开放和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二是正在从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农业生产从资源和要素的配置组合到产品供应销售的全过程,都由市场来调节,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三是正在本文由收集整理从农产品供给短缺约束条件下的数量型农业向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丰年有余或过剩条件下的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四是农业生产结构正在从单一的粮棉油种植结构向农林牧渔产品多样化的综合结构转型,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正在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新要求;五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型,农业增长从主要依靠传统的土地、劳力等物质要素投人转变为在依靠土地、劳力等传统要素投人的同时,主要依靠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现代物质要素投人;六是农业发展从主要靠国内资源,国内市场向依靠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转型,农业的发展将遇到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新约束和新挑战,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七是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从农业为工业贡赋的关系向工农两业平行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及保护农业转型,农业将得到工业的支持,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有机构成会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将不断增强,二元经济结构正在消减。

因此,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适应这种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四、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历史地看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与上个世纪末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专业设置、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几乎都翻了一番。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数量的扩张,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来看,并没有多少发展,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学科地位和影响看,在专业设置上逐步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向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扩展以后,学科发展的竞争对手也从农业院校扩大到综合院校;从人才队伍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处在农林院校这一大的环境背景之下,学缘结构与一些综合大学和名校根本无法相比。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而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尽管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所以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

五、竞争学术地位及学科影响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机制是竞争机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改革的体制取向,必然向各个方面深人和渗透。教育及学科发展也不例外,目前学科建设中的专业设立和选择已经基本是市场化了。我们常讲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市场上什么专业的人才走俏我们就设立什么专业,而在专业设立、选择时,各有办学条件的同行实际上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经济主体,实际都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竞争生源,竞争学科专业地位。如果本学科建设跟不上,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要在竞争中落伍。此外,即使在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的教育逐级管理体制下,竞争目前也是十分激烈的。这种竞争主要来源于各种评估和财政的支持,来源于大家对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的利用及占用。比如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重点学科评估,都引起了同行之间、不同院校的同类专业之间的竞争。为什么要竞争,因为国家支持的力度是有限的,支持的资金是无偿的,谁要获得国家支持,要树立在同行之间的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就必须参与竞争,就得抓学科建设与创新。

篇2

我们对军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有充分的认识,军工文化之所以能作为行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由时代大环境与文化自身的价值决定的。

文化有一个颇具意味的特征,就是她的“软”。这个“软”字并不是说懦弱无用,而是柔性长效;并不是说立竿见影、现炒现卖,而是历久弥新、水滴石穿。华夏文明能够经数千年不灭,历经坎坷仍旧屹立东方,完全归功于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代代流传。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民族复兴的伟业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向前推进。在这样的时代主旋律中,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更是民族文化与文明相承的千秋大业。所以,假以时日,必然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国家文化软实力也会得以提高。

人民军工80多年的奋斗,为民族解放和祖国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党和国家给予了军工人崇高的荣誉和肯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在酝酿着一个深远、美丽的“中国梦”,而严谨务实的军工人也有一个“军工梦”。这个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同样美丽而且更为具体,她关乎着我们每一个军工人的现实与理想。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军工梦”的实现与军工文化血脉相连。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换句话说,这种精神就是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孕育与培养得益于文化建设,尤其是军工文化的建设。军工文化建设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平稳、快速、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行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只有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军工文化建设的意义与规律,才能把军工文化建设得更好。

军工行业的刚性与文化建设的柔性,合成为军工文化建设的特色,也形成了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特标识。

军工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理念与价值取向,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宗旨,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重点,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军工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动力和发展活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人民军工从一开始就与民族生存、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在人民军工发展的各个时期,形成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诚,对事业无限热爱的军工优秀传统。在军工人身上,集中体现的是热爱祖国,捍卫国家与尊严,服务国防的爱国主义精神。军工建设必须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于新军革的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既是军工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长期以来军工人的价值共识。“祖国至上,心系国防”是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心,刚柔相济,有着行业的特性与军工人的共识,是军工文化的精髓。军工文化建设在不断创新和丰富内涵的同时,也继承、弘扬并发展了军工文化的优秀传统,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力。

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是全行业军工文化建设的协调和指导机构。5年来,协会积极探索,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军工人的认可和赞赏,也多次得到局党组的肯定和表扬。希望各单位对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军工文化协会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协会新的领导班子按照局党组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篇3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篇4

【关键词】图书馆;构建;服务体系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一、图书馆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就其社会功能而言。图书馆收藏人类智慧的结晶即知识成果,面向全社会提供平等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

(二)就其公益性质而言。提供公共财政支撑的非赢利性的公益性社会性公共服务,实现包括文化服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公益性的面向社会、惠及全体民众的图书馆服务,正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蕴含的内在要求和所追求的价值期盼。

(三)就其举办和创立主体而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诸多举措,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物品的自觉行为,其目标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之间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对差距,实现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使全社会人人享有基本文化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多管齐下切实加强图书馆事业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责任主体。要倡导社会各方力量予以参与和投入,但无论如何,政府仍然是这一工作的主体力量。进一步推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事业,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准则,是图书馆这一公共物品社会职能和公益性质的内在要求。

(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刨制公共文化服务之政策法规,改革创新,积极研究和制定鼓励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对其中已经成熟的政策,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将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人大立法程序,使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法律保障。要迸一步加快步伐,尽快出台《图书馆法》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抓好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切实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逐步创立和完善从城市拓展和延伸至农村的省、地、县和乡镇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整合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建立和不断完善村级图书资料室基础设施,使其真正成为公共图书馆体系最前沿、最基层的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服务窗口,使图书馆服务惠及广大农民大众,服务于农村文化事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开拓创新大力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视角进一步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是图书馆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真正做到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公共图书馆的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坚决摒弃图书馆“仅为读书人服务”、“是有文化教养者的沙龙”等狭隘观念,真正以“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分阶层、不分性别和年龄,切实全面地服务于所有读者,服务于社会全体公民,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能够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素养、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使所有人能够平等和无障碍地享受图书馆普惠服务。“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发挥其公益性社会职能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随着各级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门槛不断降低,正日益迈向这一目标。一批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相继实施免费服务,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图书馆宣布对迸城务工人员实行免费服务。

(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切实提升公共田书馆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首先要革除旧有的不合理规章,在服务模式上不断有所创新。其次。公共图书馆应依托乡镇和行政村图书室(站),建立面向基层广大读者的灵活多样的图书分馆和流动站,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图书资料的社会效益和服务功能。第三,公共图书馆应切实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建立特色专题馆藏,开发特色专题图书信息资料,为现代化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针对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切实加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21世纪新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在网络信息背景下推进图书馆事业,更需要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图书馆人才队伍。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不断完善图书馆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以网络化、数字化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未来的图书馆将以服务特色和技术手段论高低,能否广泛而迅速地据有信息并向社会全体成员高效且低成本地提供文化信息产品,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就与贡献高下的重要标尺。数字图书馆理论和建设实践,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利用图书馆的观念和图书馆服务手段,扩大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面,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图书馆彰显公共公益性质、服务社会大众开创了广阔的天地。

篇5

关键词:创新 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育人

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在该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而这恰恰正反映了职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一、在环境建设中着力打造校园精神符号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由学校整体形象以及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等载体提炼、整合而成。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自己的文化标识,以此来凝聚、激励学生。

二是各楼层墙壁上的标语也应力图突出职校特有的文化符号。教室走廊应张贴学校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事迹,让我们的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们并不遥远,只要努力进取,也会和他们那样取得成功。班级管理也要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创设类似企业的管理机构,组织学生参与对班级事务的商讨、决策、组织实施、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定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

三是在实训车间实习时,学生和教师必须统一着装,用企业的质量意识来要求学生的实习训练。车间墙上也要张贴一些企业的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学校能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四是校园里应布置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劳动模范、优秀技工的寄语,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企业文化之中,这样可以使整个校园充满智慧与创造、积极与进取的氛围。

二、在活动开展中着力弘扬特色校园文化

马卡连柯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因此学校可利用校园活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可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假如我是校长”“我是职校生,也是新职工”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活动为载体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学校可利用艺术节、技能节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并以此来塑造职校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外在形象和好学、创新的内在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校园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一定会形成合力,真正展现职校的魅力。

三、在对外交流中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牌

中职学校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因而职校的服务能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明显地得到了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学校一要广泛参与各项社会文化活动,如学校与社区共建志愿者服务、广场文艺演出等,来推动校内外的文化合作和交流,旨在宣传职校形象,展示学生风采。二要主动与对口企业联系,把学有所长的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展示学生的能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三要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母校作报告,汇报工作成绩,交流在企业工作、学习、成长的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总之,职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遵循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建设规律,又要反映职业教育的自身办学特点,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助推器,成为职业学校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的文化基石。

参考文献:

[1]沈曙虹.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J].人民教育,2006(3).

[2]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3]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立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4(9).

篇6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构成了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生态条件。如果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将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符合人们内在需求的环境,使人获得稳定感、安全感、满足感和充实感,从而促进人的身心更加平衡,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均资源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1/3,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指数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加之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完成十提出的四项任务,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政府自身考核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考核统一起来,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好的给予奖励,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

篇7

发展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鹤壁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如何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发展领域,壮大循环经济规模,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是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鹤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初步实践

鹤壁市是因煤而建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长期以来沿用粗放型的线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沉重压力。

近几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围绕自身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实施了一批重点循环经济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开发新型产品,推动产业间相互衔接,初步形成了煤电、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4条循环产业链,走出了一条速度效益统一、节能环保并重的发展路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循环型城市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对照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涉及城市体系建设的指标是:城市生活污水再生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我市在建设循环型城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节能减排压力大。从资源消耗指标来看,我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较大。首先指标统计体系还不健全,数据时效性、完整性不能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我市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多数比较落后,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多,重点用能单位数量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再次,我市在引导社会及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奖惩制度还不健全,引导力度不够。

(三)资金困难,投入不足。由于我市整体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在发展城市循环经济项目方面、政策性引导资金方面等投入困难。

(四)技术、人才缺乏。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市企业急需引进节能、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三、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认真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强节能监测、监督和服务,出台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节能监察办法、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成立节能监察机构,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用能单位进行监测监察,并依法加价收费。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对资源、环境破环型和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要加大税收征缴及监管处罚力度。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完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科技政策等政策体系,激发企业发展循环产业的内在动力。要给予生态产业、节能环保型企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更优惠的政策,切实提高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和绿色能源的开发研究,形成引导和激励机制,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二)加强循环型城市建设, 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一是积极探索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途径。二是规划建设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三是开展绿色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树立节能减排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节能环保生活习惯,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突出项目建设,拓展循环经济产业形成体系。一要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间相互衔接、废弃物综合利用、新产品新工艺开发,谋划推进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补链、接续项目,进一步加快建设科学高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点循环”,创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二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打造循环型生态农业,逐步构建和完善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使用太阳能。三要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服务业。发挥政府机关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推进宾馆、餐饮、商贸流通等领域的绿色消费,鼓励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用具。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

篇8

关键词:财务;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119-0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指依据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全面的建设,逐步将农村建设为设施完善、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财务进行管理是党和群众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有效实施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对农村财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财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形势来看,实施农村财务并没有真正理清农村财务关系,基本上都是站在政府的角度设计制度,缺乏自,没有真正实现政府“监督”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就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一,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农村财务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强制性,没有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第二,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会计主体和会计人员,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主体与“核算中心”的主管部门地位存在不平等现象,不能够实现真正的沟通;第三,因为对村级资金实施统一银行账户核算,并没有对政府进行监督,这样就会造成资金被挪用、调用。第四,此种模式在进行业务处理过程中非常注重形式的审查,从而没有认真落实对村级财务民主程序的监督,缺乏必要的审计措施。

二、农村财务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内部和群众监督。一般来讲,村级报账员都是由村干部任用,因此存在村级报账员不敢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现象,也不敢纠正出现的财务问题。在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家庭经营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村民不了解、不过问、不关心集体的事情。大多民主管理和监督都趋于形式化,使一些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二)缺乏管理意识。许多干部都没有对报账凭证进行审查,单纯的认为村级没有必要搞预算、决算,认为只要是自己不贪污,怎么用都没有太大关系;报账员一般认为,只要是自己保管好票据,管理好现金,能够顺利的向领导交差,即使是查出来违纪违规行为,也与自己无关。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缺乏完备的财务制度。有很多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与当前情况不符合、不配套,会出现脱节、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给一些人员变造凭证、篡改账目提供了可能。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对实行财务制的宣传。从当前形势来看,很多干部和群众对农村财务实行制度还有着很多看法:第一,认为如今农村既然已经实行了村民自治,为什么还需要乡镇进行财务管理?第二,认为财务制度增加了乡镇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投入;第三,认为代管之后,村里用钱很不方便,环节较多,非常不利于开展工作。这些原因虽然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全部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对待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具体分析,广泛宣传,从而形成乡镇相关干部、人员之间的共识。给具有不同看法的人员讲清道理,不仅能够统一工作,还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定期对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政府需要适当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必然会花一些经费,可以建议乡镇从财政开支中解决。可以将这部分人员的培训与其他培训纳在一起。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还需要解决业务技能上的问题。在思想上要培养受训人员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业务上需要让其懂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行按存分户核算。我们需要明确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村级财务核算需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前财务实行了统一银行账户核算,这使得会计核算的主体更加混乱,也带来了资金管理上的困难。所以,在实施财务的过程中,应该分设财政资金与村级资金,从而各会计主体及时核对银行存款、防止挪用、调剂现象的发生。

(四)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组织,具备自我管理、发展和完善的内在要求。针对农村财务的改革措施,不能够“越俎代庖”,应该培养自身的约束机制。我们可以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将农村财务置于全体村民公开监督的环境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防腐败作用。财务中心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公开策略。还应该健全群众查询制度,比如在中心设置查询电话,或者村民直接到中心进行查询,从而更好的保证村民监督的落实。

(五)使农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自力更生解决原有债务问题。在之前,某些村存在着让人棘手的债务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可能让上级部门解决。作为集体责任的债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进行解决。只有将原有的债务解决,才能够轻装上阵,更好的实现制度。

(六)重视实物管理。在货币计量假设下,农村财务业务的核算主要是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会计主体财务情况。从严格意义上讲,对于所有的经济资源都需要应用货币进行计量,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农村财务的具体情况,存在着很多资源在出售之前不能够准确的用货币金额进行计量,如村民集体的湖泊、山林等资源。我们需要让村级财务在货币计量之外,对一些特殊资源进行实物计量,更好的避免更多的账外资产,从而使得村级财务对资源计量更加可靠。同时,对于已经入账的资产,需要建立定期账务核对制度,防止资产被侵吞或者变卖。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真正做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务制度,通过一些措施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综合素质,稳定报账员队伍,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卞丽峰.农村财务制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4.

[2]李爱新.浅谈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8,11.

篇9

目前,需要我们深入讨论的问题是,建设公共服务政府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在关系。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是经济学研究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从这次宏观调控的初步实践看,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运行机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都明显地反映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结构性矛盾和缺陷。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质性地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下一步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

一、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前提下,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1、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针对传统体制的各种弊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各级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经济建设的主体。历史地看,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问题在于,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继续充当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次宏观调控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当前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相联系。例如,虽然大部分商品市场和一般的要素市场都已放开,但政府对资金、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主导权,土地的非市场配置仍然高达70%左右;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投资主体的角色;在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支出的40%左右仍然投向了竞争性行业,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在行政审批权改革方面,这两年政府虽然大幅废除行政审批权,但某些重要审批权控制的更严,甚至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从这次宏观调控反映出的问题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弊多利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1)各级政府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问题,尤其积累和加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

(2)政府主导经济造成了低成本扩张,也造成了土地和资本价格的严重扭曲。

(3)政府主导经济事实上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它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使经济效益总体低下。

(4)政府经营城市、招商引资,导致权力寻租盛行、市场信用缺失,严重影响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5)政府单纯地追求GDP增长,严重忽视社会发展,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由此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已经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挑战。

(6)政府直接掌握土地等大量经济资源和部分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权力,使腐败问题不仅难以得到解决,而且使集团性、机制性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发展到今天,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解决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尤其是加快政府改革。

2、我国已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时机和条件从总体上说已基本成熟。

(1)从市场主体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我国60%的GDP和70%的新增就业都是由民营经济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导经济既不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也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

(2)从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看,尽管各种制度和市场尚不完善,但是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来。政府主导经济不仅妨碍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的形成,还会严重影响市场信用和市场秩序的建立。

(3)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我国外贸依存度2003年已经达到60%左右,成为继美、德之后进出口总额的第三大国。我国吸收外来投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外商投资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主导经济,不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不适应全面开放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通过加快改革、深化改革,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一些,不仅会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而且会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重要保障。

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转轨大国。政府的经济职能要尽快地实现从经济建设主体向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

经验证明,有效地发挥政府经济职能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问题在于,在实践中,我们误把政府经济职能与政府直接参与投资、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直接参与资源分配等同起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性的公共服务。

1、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所谓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保障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向所有市场主体提供经济运行必需的经济环境等软件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例如:第一,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第二,政府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管,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第三,经济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政府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第四,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前三项服务是政府应该提供的软件服务,第四项服务是政府应该提供的硬件服务。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硬件,相对地忽视了软件的提供。因此,政府应当熟悉经济性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规律,提高公共机构的服务质量,把政府经济工作的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到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方面上来。

2、政府是经济性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直接的建设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成为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主要生产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经济性公共服务的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很高。2002年中央财政支出中有47.76%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很大部分也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国家审计署对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国债项目建设效果的审计表明,在被抽样审计的526个项目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没按建设责任书或计划完成;在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基本未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状态,另有69个运营项目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供水项目的实际能力甚至只有计划能力的33%。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由于在相当多的建设项目中,政府既是提供者,又是建设者,没有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因此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混乱,效益低下,有些地方在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中,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

因此下一步的改革,应当在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市场化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打破行政垄断和国有垄断,让各类企业参与这些经济性公共服务的生产,使其成为生产主体和建设主体,尽快改变我国基础领域和公用事业领域改革严重滞后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经济性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我国仍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通过改革不断地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制度性公共产品,已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尽快实现以GDP为中心向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为中心的转变

1、制度创新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制度创新对转轨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世界银行的《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政策性风险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最关心的主要问题,政府仅仅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就能使社会新增投资的几率提高30%以上。GDP增长很重要、资本也很重要,但是保持GDP稳定增长和引进资本的制度环境更重要,更具有稳定性。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增长方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改革、尤其是政府改革的滞后状态,也反映了我们对改革的热情远不如追求GDP增长指标那样高。下一步,以改革为主线,使改革在多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会对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2、政府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改革上,为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制度性公共产品。

政府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对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转轨时期,政府能为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不是直接投资,而是制度性公共服务,但这个公共服务又常常被忽视。客观地说,严重短缺的制度性公共产品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为什么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不大,人们对国企改革有种种议论和不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至今为止尚未在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方面有所突破。我们知道,经济转轨中明晰产权、保护产权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的核心问题。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国企改革受影响,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也受到影响。再比如,为什么“圈地运动”愈演愈烈,根源在于我们尚未作出一个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土地制度安排。中央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在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并未全面落实。正在讨论的《物权法》草案却仍坚持农民的耕地、宅基地不能作为农民的物权抵押。此外,土地市场和征地的补偿制度还没真正形成,70%左右的土地仍是行政批租。仅从以上产权制度和土地制度两个方面就可以明显地看到,不在改革上下功夫,我们就难以不断地为企业、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性公共产品。由此,经济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政府自身的行为也严重扭曲。

篇10

一、统战工作人文性的文化内涵:统战文化

新时期统战文化是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民族团结文化、党派合作文化、宗教融合文化和炎黄“根”文化等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体谅包容,其目的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统战文化来源于我国长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统战工作、统战革命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世界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单元,是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统战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同现代文明之间的结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统一战线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可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不同的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

二、统战工作人文性的基本点:“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

统战工作不是一般的群众工作,统一战线是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组成,统战成员是以党外中高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代表人物、宗教界上层人士、派、社会贤达和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海外知名人士等为主体。做这些人的工作要通过合作共事、民主协商、、交友联谊等方法,做好团结、争取、凝聚的工作。这必然要求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环境。

三、统战工作人文性的内在要求:弘扬统战人士的主体性

统一战线中有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统战工作从人的“尊重的需求”出发,充分调动统一战线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积极为他们从事各行各业创造有利条件,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我们党和政府经常召开的一些事关国计民生、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会议,主动吸收他们参加,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派和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统战工作通过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等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为统战人士创造建言献策的有利条件;统战工作以活动为抓手,组织新的社会阶层参与考察调研、扶贫济困、专业咨询等,寓统战工作于各类活动之中,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激发他们学习、生产、工作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提升他们的主体性。

四、统一战线人文性的必要途径: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统战工作重视统一战线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从转变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入手,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前进方向,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作用和效果是根本性的,是常规工作所难以达到的,也是一般工作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1.加强派自我管理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派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充分发挥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的优势,就能带动一大批,影响一大片。统战工作通过协助派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扬派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各级党委积极鼓励和支持各派组织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向当地政府谏言献策,发挥个人与集体的聪明才智。使派自身的发展朝着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活动丰富的方向发展。

2.以党外代表人物为网络,促进统战成员的自我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党团结、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物,充分发挥他们的旗帜性作用。党外代表人物都是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各方面有一定影响的人士。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具有较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通过他们带领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形成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通过他们把统战成员的自我教育由“松散型”转变为“网络型”,通过他们不断摸索统战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并促进其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让统战成员在党外代表人物的带动下,建构、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增强适应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能力。

五、统战工作人文性的根本目的:调动统战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