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绿地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林绿地管理

篇1

病虫害预测报在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的应用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园林绿地工程投入建设。病虫害预测报可以对病虫害发生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避免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错过最佳时期,从而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可以取得良好成效,进行生态化病虫害防治策略落实,避免过多的应用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为人们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

病虫害预测报;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应用

引言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要求,我国各个区域对城市园林工程建设都非常重视,园林植物栽种品种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性,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也遇到了很多新的挑战。病虫害会增加城市园林工程维护的成本投入,会损害城市园林景观的美观性,使得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能良好呈现出来。只有做好城市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为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也是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相关人员需要重点思考内容。

一、城市园林绿地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环保工作开展也越来越为关注,对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对于任何病虫害都要以预防为主。城市园林建设维护人员通过对植物栽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良,对园林原理模式进行健全和完善等众多措施,对适宜发生病虫害的条件进行排除,为城市园林内众多植物创建适宜生长的条件,提升园林内植物对病虫害发生的抵抗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一些工作人员采取了挖蛹,对病虫进行诱捕等多种物理防治措施。但是这种防治措施只适合小范围内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理成效,但是并不能成为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流。现阶段,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主要是应用见效快,可以应用机械代替人力操作,进行化学药剂喷洒的防治方法,对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总是在城市园林发生不良病虫害后在考虑如何进行治理,或者在一些城市园林中工作人员对植物进行“安全药”喷洒,也就是城市园林是否发生了病虫害都会进行药物喷洒进行防治。这样的防治措施不仅会增加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成本投入,不仅对降低病虫害防治效率,对城市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污染,对城市居民生命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威胁。需要特别注重的是,这种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还会增强种群的抗药性,药物不仅会杀死病虫同时也会杀害病虫害的天敌,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损害,最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产生,最终导致城市园林病虫害抗性种群数量逐渐增多,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性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特点进行分析,园林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园林工程建设区域气候环境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园林病虫还发生更加复杂,对城市园林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化学药剂病虫害防治方法仍然是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采取的主要方式,如何降低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的化学药剂用量,缩减城市园林绿地内有害病虫的数量。病虫害预测报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降低防治工作开展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促使病虫害防治从以往被动局面向主动进行转变。

二、病虫害预测报在城市园林绿地养护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虫情预测报在绿地养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实际运行中,导致病虫还发生的因素的众多,而且很多病虫害都是在这些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必须要综合性的进行考虑。相关部门需要对基层单位植保人员进行组织,进行城市园林绿地病虫害预测报工作小组建设。要在不同城市园林绿地工程内进行观测点设置,要求植保人员定期对城市园林绿地工程进行巡查,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并且统计城市园林绿地内病虫害数量,对病虫害数量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召开会议对病虫害灾情进行汇报,会议上对城市园林绿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讨论。植保人员做过相应试验,对冬幼虫进行饲养,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城市园林绿地区域还会进行幼虫灯设置,观察阶段时间内病虫数量变化特征,以及病虫害发生的周期。经过综合开率,科学判断气候因素对病虫害产生的影响,对不同时间阶段气象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因为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小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城市园林绿地工程病虫害发生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在对病虫害预测报时要重点考虑区域小气候的影响,选择城市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园林绿地工程,在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的同时,还需要对区域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众多因素就进行观测。

(二)应用实例

2014年4月18日,通过诱捕器诱捕到国槐尺蝮成虫。我们结合当时气温偏高的天气条件,根据国槐尺镬的生物学特性,即一般日最高气温达到20℃以上,并连续7一10天,成虫开始进入羽化盛期,预测其羽化盛期在4月20日左右。因此在五一放假前就及时部署防治方案。在确定防治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不同道路绿地的小气候差异,按时间差合理安排药物防治时间,既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节省了人力、物力。

三、结语

病虫害预测报在城市园林绿地维护管理中的应用,对保护城市林园绿地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园林绿地工程建设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从而加强病虫害预测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建峰,卢忠良,祖晶晶,袁陪陪.阐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和防治[J].现代园艺.2013(12)

[2]李亚娇,董海燕.刍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现代园艺.2013(19)

篇2

关键词:园林绿地道路规划

引言: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大量收集与查阅资料、文献,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与探讨园路在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园林绿地景观的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详见下表

公园类别

园路广场%

活动场%

古典园林

12-15

1.5-2

坛庙园林

10-20

1-2

综合性公园

10-15

1.5-4

带状综地及游园

21-30

1-1.5

住区公园

10-20

2-5

动物园

10-20

2.5-3

植物园

6-8

2.5-3

儿童公园

15-20

10-15

近效风景区

8-10

2-2.5

其它

10-20

2-2.5

3.2园路的布局

3.2.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3.2.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都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3.4.2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4.3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4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4.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结束语

5.1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

5.2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5.3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1.章怡维,园林设计师手记之十一园路,园林[J],上海园林集团公司协力,2000年12月仲冬版,页码

2.郑琦,郑珂,园路析,园林[J]上海园林集团公司协办,1998年2月春季版

3.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4.毛培林,园林铺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5.语来春,园林工程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语来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谢来漫,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小品[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8.孟北祯,毛培林,黄庆喜,梁伊任,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9.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

10.陈科东,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11.NigelColbom著,金煜,单长刚夏惠荣译,景园铺装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月第一版

12.Pennysuiftjanekszymancuaski著,李晓辉,齐飞,孙晓梅译,园景硬质覆盖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第1版

篇3

关键词 新疆园林 绿地养护 管理 措施 建议

园林绿地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正所谓“三分栽植,七分管理”,说明养护和管理能够使园林绿地景观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价值。为此,如何提高园林绿地,尤其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现状

1、养护管理投资不足

从新疆园林绿地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政府、企事业单位对绿化工作比较重视,并将其当做提升形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园林绿地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不过在掩护管理方面的投入略显不足,例如,园林绿地灌溉时未进行科学的规划,导致灌溉成本增加;部分单位养护管理配套设施不健全,一些养护的器具、防治害虫的药品缺乏等,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

2、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缺乏

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缺乏直接导致园林绿地养护和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养护管理过程中雇佣大量的下岗职工,而且不进行专业培训直接上岗。这些人员技术水平差,养护管理结果可想而知。

3、养护管理质量无法保证

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时,采用最低价中标方式选择团队。这种做法虽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但施工团队为了追求利润会降低灌溉次数、减少换土数量等,导致养护管理质量低下,给园林绿地的长远发展埋下较大隐患。

二、提高新疆园林养护管理水平的技术措施

1、提高灌溉水平

新疆处在干旱地区,因此园林绿地管理工作中灌溉是极其重要内容。要求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灌溉,同时注重借助当地有利灌溉条件,使用各种节水措施,降低灌溉成本开支。另外,为提高园林植物存活率,应保证春季“返青水”的灌溉质量。同时,秋季灌溉时应提前控水,即在结冻前一周应完成封冻水的灌溉,并及时进行封土保墒。

2、注重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地树种较多,养护不慎容易发生病虫害。为此应将防治病虫害当做园林绿地养护的重要工作,并认真落实,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防病治虫工作。首先,增加植物多样性,注重运用植物不同病虫害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其次,注重运用高效、残留小、低毒药品,一方面达到防治的目的,另一方面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最后,善于利用树干涂白技术。树干涂白技术能够减少因温差过大冻伤植物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将树皮缝隙越冬的害虫消灭,不但投入成本少,而且效果较为明显。

3、注重施肥管理

新疆园林绿地管理过程中因受其他条件限制,施肥工作极易被忽略。另外,为了保持园林绿地整洁,掉落的树叶被清扫运走,导致营养成分流失,久而久之土壤就会变得恶化、贫瘠。因此,为避免植物出现缺肥现象应定期施肥,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并做好除草疏松土壤工作,尤其应把握好种植、返青、晚秋时段的施肥工作。施肥时应尽量选择有机肥,同时也可使用旱地龙、尿素等进行叶面施肥。

4、注重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一方面通过整形修剪能够使树形更加美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植物的健壮成长,提高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修剪时应在春、冬植物休眠期内进行,要求剪除病虫枝、衰弱枝、死枝,并适当回缩生长旺盛的树枝。修剪时按照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

三、提高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组织措施

针对新疆园林绿地存在的问题,应注重以下方面工作的落实,以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园林绿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绿地养护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拥有足够的经费;其次,引进园林绿地技术人员,并针对基层养护人员积极举行培训活动,提高其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最后,加强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监督。针对中标团队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监督,以保证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另外,当地政府应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园林绿地保护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园林绿地人为破坏情况的发生。

四、总结

新疆园林绿地在改善当地风沙大、少雨、炎热等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当地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方面的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积极探讨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为新疆园林绿地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

[2]徐玲丽.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调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3]卢筱莉.提高新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措施和建议[J].新疆林业,2007,04:30-32.

篇4

关键词:微地形景观;处理手法;绿化设计;广东园林

1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亲近和自然相融成为一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逐渐由个体生活空间的发展转化为注重群体情感的交流,注重个人的心理需求。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喜山乐水的情怀,对山水地形的环境情有独钟,历代造园师们都把地形的处理当作是造园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要素和空间的主线,地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园林的造园效果及人们的使用功能[1]。

2微地形的概念和发展

2.1微地形的概念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不同的起伏形态,如平原、盆地、丘陵、高原、河谷等的总称[5],此类地形地貌也被称之为大地形。《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中认为“地形”是“地貌”的近义词,是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坡地地形就是山地地表的外观。山地城市中的坡地包括复杂多样的类型,其中以山谷、山峰、悬崖等地貌特征称为“大地形”。

在园林范围内,坡地还包括土丘、斜坡等,这类地形统称为“小地形”,起伏最小的叫微地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物种植地的起伏状况。在造园工程中,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庄园别墅、城市街头绿地、道路景观绿化、居住区绿化等建设。适宜的微地形处理有利于丰富造园要素、形成多层次景观、达到加强园林艺术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在现代园要[]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

2.2微地形的历史

微地形是地形的一种,是从地形变化而来的。在我国,关于地形结构的最早的系统的论述主要体现在风水学中。从源头上说,风水学与中国古代地理学几乎是同时产生的,而风水学更偏重于实际的运用。明末的造园名著《园治》中指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相地”是风水的专业术语,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3]在西方造园史中,德国最著名的园林理论家是基尔大学教授希尔施菲尔德,他认为:变化、弯曲、起伏的地形使景观更丰富,园子因此也显得更大,植物生长更加自由、独特,水面更加活跃。在高处或低处,每一步都引入一个新的领地、一个新的画面,景观时隐时现……所有这些景观变化都是由地形的变化来实现的。

2.3微地形的类型

微地形可以按照其坡度的起伏的流畅程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曲线型和直线型[4]。曲线型微地形是指运用柔和流畅的曲线来模拟地形地貌,从而营造出自然倾斜的风景,如公园中的草坡,甚至用来作为极限运动的有硬质铺装的坡地都可以归为此类。直线型微地形可以说是微地形最为常用的表现方式,是指在微地形的设计过程主要采用直线条,营造出层层叠叠波澜起伏的地形地貌,如现代景观设计中常用到的嵌草大台阶、层层叠叠的假山石、下沉广场等(图1-2)。

3微地形景观设计中的特点

微地形分为直线形和曲线型,所以在微地形景观设计中的特点上也可以按其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3.1曲线型微地形的处理特点

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充分体现原始自然风光: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尽量保持地块的地形感,体现当地的乡土风貌和地形特征,展现自然风貌。可以根据地表特征,对设计地块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从而营造出丰富的景观。[5]如对较大面积的地块可以设计成起伏的草地或疏林地,来展现悠远的意境;对面积较小的地块,可以设计坡度较大的微地形,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同时进行设计,打破狭窄闭塞的感觉,创造出多层次的景观空间。

3.2直线型微地形的处理特点

运用抽象的手法,创造出新的景观空间:直线型的微地形是由曲线型的微地形演变而来,只是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抽象的设计手法,也可以说是将自然与人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但是所表达的意境与情趣就完全不同。建筑师高迪曾经说过‘曲线是属于上帝的,直线是属于人类的’,但当曲线的地形与直线的构筑物相结合时,却产生了意想不道的美景。广州东站广场磅礴的水景瀑布与绿化广场交相错合,交汇视线来营造一个别样景观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上大型的动态玻璃瀑布景观极具视觉冲击力,成为都市景观的一大特色代表(图3)。

4微地形的绿化设计

近年来在广州住宅小区、道路、街头等景观区域也应用了地形的处理手法。但这种地形的处理区别于以往地形,是一种起伏较小的地形,现在称为微地形。微地形处理,可以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层次和空间,能围合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趣味空间。微地形可通过植物的高低起伏变化,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塑造丰富的空间形态,使人居环境与大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慢慢地,微地形景观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缺的景观营造手法。现就对华南地区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微地形处理手法进行探讨。

4.1道路绿地微地形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带的形态多为狭长地形,且多为封闭、垂直空间。要使相对宽度较窄、长度较长、变化比较单调的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植物配置的立面效果及空间构成尤为重要。在满足正常安全行车功能的前提下,除了要注重植物的高矮搭配,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时把地表做成“龟背状”或楔状,不仅可以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满足排水、地下管线、管沟的布置需要,丰富立面上的景观层次,又有利于阻止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扩散,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微地形处理后,结合乔木+灌木或时花+草地的植物品种配置,形成自然、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

6.2街头绿地微地形设计

街头绿地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节点,其绿地形态多样,多位于道路交汇拐角处或道路两侧空间,类型多为开放空间或半开敞空间。对此类绿地进行适当的微地形塑造和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软化道路几何的、机械的、规则的城市线条,同时可以营造自然的、生态的园林景观空间。

如广州大道上涌村路段,此路段位于主干道旁,大型商场集中,附近无公园绿地供人聚集休憩,存在人流量较大,停伫人口较多,原有绿地阳性植物种植较多,乔木种植密度较大,植物层次杂乱的特点。因乔木种植过密,乔木长大后下层灌木、地被和草皮缺少阳光,生长不良,且有部分植物枯萎退化,景观效果较差;而且由于绿化带未提供休憩场所,人流进入绿化带内,对地被草皮的践踏损毁较为严重,造成黄土,更是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经过亚运绿化景观改造后,原绿地通过引入了微地形适当堆坡、置石,营造微地形景观,设置园道、座凳等休息场所,使整个道路的景点做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在植物种植方面,在适宜的位置增加桂花、红继木球、风铃木、花叶良姜、龙船花等植物,营造出自然、生态的街头绿地景观(图4)。

6.3住宅区绿地微地形设计

适当地对居住区绿地进行微地形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丰富景观要素,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同时对于提高居住区绿化率、保护居住者的私密空间,以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方运输,降低建设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居住区的微地形一般有以下三种:

6.3.1园路的微地形处理 在中、大型的居住区,微地形处理在动态交通、游路设计中极为常见。园路的微地形处理,可造成适当的地形起伏,或形成步道台阶以缓冲平坦路面,调节游人的步伐、缓解疲劳。园路两侧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化路面,如用卵石或用卵石拼成不同图案铺地,可从色彩、造型上丰富园林景观,且有利于健身;如用碎瓷砖铺地,既可充分利用材料又可增加园林景观色彩(图5)。

6.3.2绿化空间的微地形处理

1)楼宇组团之间空间有限,在微地形空间营造中要根据不同的设计意向和意境,结合植物利用微地形的高低变化创造丰富的园林绿地空间(图6)。

2)绿地边沿:一般做法是使绿地边沿形成缓坡逐渐延伸至路面,不仅利于排水,而且在道路与绿地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也可随意以自然石嵌边或采用短木埋桩,不仅能形成野趣景观而使整块绿地清新而不落俗套,使道路与绿地融为一体,使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相得益障。

6.3.3窨井、化粪池、建筑散水的处理 生硬的窨井、化类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常被认为是园中的一大败景,因为无论从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通过微地形处理可能有效改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中常采用花卉或绿篱、藤蔓植物、花坛的植物景观进行遮盖处理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如果通过在窨井、化粪池盖板和建筑散水上置石或架空成微地形处理手法,则可使其与周围景致更加协调(图7)。

由于居住区地域有限,且各种暴露的地面建筑设施较多,常使绿地显得小而零碎。一幢建筑周围产生的,如建筑散水、水电气检查井、化粪池等地面附属建筑平均占地大。由此可见,居住区环境的微地形处理对居住区的环境治理有极为重要意义。

5结语

地形为造园根本,微地形的空间景观营造方式多样,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我们在研究前人如何塑造精妙地形的同时,需加强对微地形设计的分析研究,创造出有利发展的微地形景观,这是我们设计者应该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韦爽真.景观场地规划设计[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健.风景区规划中地形的分析与利用[D]. 风景园林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1.

[3]杨文衡.中国风水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 感染率;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20-03

医院感染控制中院内获得性感染是一个重要部分,在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及手术切口为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其所占比例超过80%,在院内感染中外科切口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约为13%~18%。介入、导管植入等侵袭性操作也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室的管理与手术切口感染及侵袭性操作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的加强对于院内感染的减少及避免具有重要的作用[1-2]。笔者收集来我院手术室采用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在医院内感染发生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工作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7月来我院手术室采用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5例,女71例,年龄19~65岁,平均(50.16±7.52)岁,不同的手术部位中头颈部手术55例,胸部手术62例,腹部手术69例。186例患者按照就诊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第一,手术室医院感染制度的建立,成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该小组的主导为麻醉科主任及护士长,指导护士对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人员个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在个人的考核指标中将以上情况纳入;第二,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定期给予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及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通过学习将最新的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灭菌方面的临床信息掌握好;第三,对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制度严格执行并提高重视,严格管理手术室的流动人员,设定明显的标识区分污染区、清洁区及无菌区,与手术室没有直接工作关系的人员或者没有规范着装的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需将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完善后方可进入手术室;第四,器械的检查、消毒等工作非常重要,对无菌物品要定期检查,停止使用有破损的或者培养后有细菌生长的无菌用品,充分清洗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定期清洗麻醉机及监护仪器等,相应的工作记录要清楚、准确;第五,医护人员如需要参加手术则要正确洗手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以使手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大幅减少。

1.3 观察指标

(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将全国感染监控中规定的诊断标准作为患者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作为是否发生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3]。(2)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涉及临床护理服务及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调查共分为三种评价标准: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表2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比较[n(%)]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满意度明显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整个临床诊疗及护理工作中,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普通病房比较,手术室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场所主要用于集中手术治疗,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较大[4]。所以患者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优劣的影响,在医院感染的各项因素中手术室工作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一,部分医院内感染在手术操作过程诱发,如患者具有较大的手术创面,其组织损伤较深,同时手术操作的医师没有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临床经验欠缺,没有掌握好手术的技巧等均会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5]。其二,部分医院内感染在麻醉过程中引发,更换或者没有及时的对在较高频率下使用的麻醉设备的管道、吸氧罩等进行清洗会大幅增加细菌污染率;患者的支气管在全麻过程中直接暴露,并且该操作会明显增多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其三,部分医院内感染由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不达标导致,由于空气流动性的存在导致手术室内消毒过的空气中微粒或者细菌感染的概率增大,此外,手术室更换患者较为频繁,不能保证稳定的人员、药品及器械等,以上均加大了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其四,部分医院内感染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无菌意识的严重性导致,降低手术室院内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但部分护理人员对此没有提高重视程度,对器械的处理过于简单。此外,护理人员对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不及时,有的医务人员存在皮肤损伤及咳嗽等情况也可以进入手术室,以上均使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加大[6]。

我院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影响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其中包括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管理三个方面。其一,加强术前护理管理,为使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要增强营养,对手术物品及器械等严格消毒达到灭菌要求,为保证手术器械使用的安全性,由器械护士在手术前检查手术器械,护理人员应确定无菌范围,与使用时间比较,无菌范围的时间尽量等同,降低暴露与污染的概率,其确立时间在4 h以下[7]。其二,加强术中护理管理,将消毒频次适当增加,以使麻醉设备的及时更换及消毒工作得到保证;为保证手术室有适宜的温度,防止患者的切口部位落入手术医生汗滴,要安装温度调节装置;避免不必要的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流动,手术医务人员要丰富无菌概念的相关知识,提高重视程度,如果医护人员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则要佩戴双层口罩,如果病情严重则不能参与手术。为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过程可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抗感染治疗;此外,器械及敷料等如果已经接触到污染物则器械护士应将其及时地撤离手术台,使感染发生率降低。其三,加强术后护理管理,对患者的伤口要定期观察,以降低发生感染几率,采用擦拭消毒及紫外线消毒等各种方式对手术室的地面进行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器械及非一次性手术器械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前者进行预处理后销毁,后者特殊消毒处理后常规灭菌[8]。

总之,医院感染中手术室为高发区域,多种因素均会引发医院内感染,应对手术室的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加强职业素养,提高对无菌等概念的重视程度,以达到使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静. 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J]. 医院管理论坛,2010, 27(1):49.

[2] 刘萍. 手术室潜在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8):606-607.

[3] 张桂芬,郑惠云,庄云. 浅谈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J].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12-14.

[4] 李胜彦,柏居林,张兰英. 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隐患与管理措施[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57.

[5] 任月环,孙红敏,马杏娟,等. 安全管理模式在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13,35(12):1907-1908.

[6] 李连丽. 手术室风险管理与安全隐患预防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98.

[7] 梁改红.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138-139.

篇6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80 %的患者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才能较好的控制血压[1],厄贝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受体拮抗剂(ARB),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是新一代的长效二氢吡啶类该通道阻滞剂,是氨氯地平的更新换代产品。左旋氨氯地平在保留氨氯地平全部药理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2]。其均为目前主要的降压药物,疗效肯定,本文将对自2007年来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07年5 月至2008年12 月门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并存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者29例,符合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且收缩压140~179 mm Hg 舒张压为90~109 mm Hg 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 8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7~76岁,平均62.5岁,平均血压172/106 mm Hg,其中合并肾功能异常15例,血脂异常32例,血糖偏高18例,心电图提示存在ST-T改变例,脑电图提示存在脑供血不足16例;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8岁,平均63.2岁平均压168/104 mm Hg,其中合并肾功能异常14例,血脂异常31例,血糖偏高20例,心电图提示ST-T改变14例,脑电图提示存在脑供血不足17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合并症比例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进行一般治疗包括限盐、戒烟和酒,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治疗组降压方案,口服治疗组: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降压方案: 厄贝沙坦150 mg/d。 两组降压的同时,对合并心脑供血不足者、血糖偏高者、血脂偏高者辅以活血、降血糖等不同药物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开始后,每天上、下午各测血压1次并记录,疗程5周观察。

1.3 疗效判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①显效: 位舒张压降至正常, 或下降20 mm Hg 以上;②有效:坐位舒张压下降小于20 mm Hg 或降至正常,或下10~19 mm为收缩期高血压则收缩压下降≥30 mm 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21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验, 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80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5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血压下降显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显效有效总有效

治疗组31(77.5)7(17.5)38(95.0)

对照组17(42.5)1431(35.0)31(77.5)

2.2 肾功能恢复评价两组肾功能异常者的肾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7.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

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1511(73.3)3(20.0)1(6.7)14(93.3)

对照组147(50.0)1(7.1)6(42.9)8(57.1)

2.3 不良反应 除开始治疗时少数患者有颜面潮红和轻度头痛,未经处理,随着疗程进展症状可自行缓解。

3 讨论

高血压病治疗的目标不仅是要降低因血压升高所引起的致残率,而且要预防血管相关性心脑疾病,特别是心原性猝死及脑卒中引起的死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CCB),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效果好、作用持久、平稳,其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达到降压作用[4]。研究还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调节血压的昼夜规律,避免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高血压负荷的状态,减少异常血压节律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5-6],厄贝沙坦(安博维)是一种强力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全面阻断由AT1 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的全部活性,与血管紧张的来源或合成途径无关,同时降低血浆中醛固酮的浓度。本观察采用随机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卡厄贝沙坦联用和单用贝沙坦厄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5周的治疗,80例高血压患者, 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明显地降低血压,总有率分别为95%和77.5%;肾功能异常患者中,治疗组15例,治愈11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4例,治愈7例,有效1例,总效率57.1%,综上所述,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是较理想的降压药对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尤为合适。

参 考 文 献

[1] 李清.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长期抗高血压活性和耐受性.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31(2) :118 - 120.

[2] 陈华瑛,王一平,陈岑.氨氯地平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中国药业,2001,10(8):59-6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实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3.省略parative bioavailabilityof two amlodipine formulations in healthy volunteers.Arzneimittelforschung,2007,57(7):467-471.

[5] 程江涛.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观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6 (3) : 33-34.

篇7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建立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的必然选择。实施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再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真实状况,即实现不出办公室、不听汇报、不看文件,只需通过互联网就可及时准确地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真实状况。

一、什么是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体的多种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上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的一种表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3S技术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信息数字化;二是对这些数字信息的储存、处理、传输和应用,将各种绿地系统特征用数字化的形式表述,并可对这些数字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的静态、动态、分析决策等各种特征的统一的数字化表述与认识,是以数字化数据为依托,用宽带网络连接各分布式数据库,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显示和无边无缝多级分辨率浏览的开放系统。

二、构建数字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实用性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高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必然提高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结构调整的进程,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信息化。其实用性有:(1)计算机能存储大量数据信息,并可长期保存;(2)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数据速度快,准确率高,可及时为领导提供大量可靠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3)便于普及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引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4)通过因特网,可互传和随时更新各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资料,实现可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5)通过因特网,可以学技术、抓信息、选良种,更好地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管理服务;(6)通过电脑网络,实现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并逐步过渡到政府网上对外办公(无纸化办公即“电子政务”),最终实现网上政府(“电子政府”)的目标。

三、构建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对策

一是加强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现阶段不同单位使用的GIS平台、数据格式与国家标准不尽相同,其结果很难做到省级间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高度统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作为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支撑,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样就决定了各省级间要制定统一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心,其数据格式、数据内容要统一,使用的GIS平台、图像处理系统和GPS输出数据格式要统一,这样才能在国家公共平台上工作,实现自由互调,用户端也可以在相应的webGIS下查询所需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采集和规范基础数据信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实现,除了必要的硬件设备作保证外,需要对本底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战略性的调查和战术性的调查。由遥感、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提供数据、通过GIS的运作、提供有关的数表相图件。同时还要制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既要考虑与整个“数字城市”数据的标准化接轨,又要与园林的生态功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并保证适应国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各项技术要求。

三是系统开发、优化及组织网络管理。要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网络管理,必须有功能完备、操作简便、兼容性强的应用软件。目前虽然有许多统计分析、办公管理、地理信息等方面的软件,但是,能满足完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需要的软件目前还没有,因此开发科学适用的软件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工程软件的选用、数据资料选用、系统中空间、属性数据的协调及软件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可视化、模拟与仿真程度,系统的优化及组织除了要考虑兼容性、安全性、扩展性外,还要满足园林生态工程的实用要求。

四是加强网与网间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高速、准确传输和分析信息的功能.因此各行各业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但网与网之间的重复建设太多,因此在建立和制定技术规范以及信息更新机制的同时、解决网与网之间的连接问题,真正地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达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技术上如何把关

一是空间实体构建:点状实体;线状实体;面状实体;字母数字。空间实体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建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体系的需要,能容纳所有相关的资源信息调查数据,满足各项统计分析并且能够与图像处理系统之间相互共享,可随时调用。

二是综合空间分析。“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设,需要进行多种方法的空间分析。这些空间分析运算有助于掌握现状并进行适宜的网络规划。

分层分析:按照时间序列、地面垂直高度、绿地分布状况、地貌结构、城乡、湖泊、交通、居民点等进行分层分析,所选择的层次是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而定的,依据这些层次,我们可以判定其所属的绿地类型。

量测分析:包括质心量测、几何量测、形状量测等。体现范围广,如面积、区域划定、长度、方向、高程、坐标等。

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环境改善;园林绿地建设

1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环境改善效应

1.1 净化空气

由于城市建设,车的尾气排放等问题,导致城市环境污染现象及其严重,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等,植物对于这些有害物质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有害物质的侵害,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数量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了上述中的有害物质外,空气中还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这些固体颗粒物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对于太阳的照明和辐射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疾病的产生。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空气有过滤作用,能够阻止粉尘颗粒物的飞散传播,净化空气。

1.2 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空气中存在着很多的细菌,大部分都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识别的,许多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会覆盖很多的花草树木,这些植物对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吸附的作用,并且还能阻挡粉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细菌的粘附,许多植物分泌出的物质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杀死细菌。同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本身就可以减少细菌,使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减少。

1.3调节湿度、调节气温,改善气候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种植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使周围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湿度增加,增加舒适感。同时,城市中由于一些建设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会使空气中的气候要素发生变化,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或者雨量增多等气象的发生,对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能够改变地表温度调节气温,还能够缓解城市的绿岛效应,降低气温。

1.4 消减噪音

噪音也属于一种环境污染,其来源主要是城市建设产生的声音以及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声音。噪声强度过强,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人们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等。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能够对噪声进行反射使其声音减弱,同时噪声波对植被进行作用时声音有所消耗,都能够在一定情况下消减噪声。

2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城市的园林绿地建设也在不断扩大,就目前情况,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绿地建设出现外移现象,许多城市的郊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市区内的园林绿地建设却不是很到位,城市市区内的植被覆盖率较低,使园林绿地的作用在城市市区内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导致现有的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

2.2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不足,重草轻树现象严重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大量的流失。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尽管有所改善,但是依然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草坪受到了普遍欢迎,一些城市甚至将树木砍伐进行草坪的规划,破坏了园林景观,同时还导致绿地建设的抗病虫害、消除噪音等生态功能的减退。

2.3 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落后,后期养护不到位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竣工后,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后期养护。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地管理落后,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落实,造成对园林绿化的管理不当,产生一系列问题。同时大部分城市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后期养护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城市绿化总体水平不高。

3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3.1 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发展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的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区,要进行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建设,使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能够为自然所用,保证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合理搭配,促进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发展。[3]

3.2 加大后期养护资金投入,完善管理制度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前期工程,要想实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大,就要完善后期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后期养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后期养护意识。同时要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和完善,具体对后期管理的方法、时间等进行规定,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3.3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要以人为本

城市进行园林绿地建设除了要改善城市环境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服务,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时,要对目的进行明确,防止过度美化忽视实际作用的现象产生。只有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到人的需求,才能够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参考文献

1 冯国禄,吴铁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科

篇9

但是,园林绿化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管理资金无保证的问题,制约了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为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幸福之都、宜居靓城,特提出以下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制约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落后

我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的产物,管理职能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人浮于事、大锅饭等弊端日益突出,加快园林绿化管理企业化、发展产业化、投资多元化势在必行。

(二)园林管理经费短缺

现行园林绿化管理定额是根据20*年物价水平、园林绿化行业工资水平和20*年以前经费支出情况制定的,自20*年以来,人员经费和物价不断上涨,造成园林管理经费严重不足。20*年1*8.58公顷公共绿地浇水、施肥、打药、电费等园林绿化管理业务费仅186.5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精细化园林管理的需要。

(三)园林绿化管理市场不健全

园林绿化工程基本上实行了投招标制度,使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明显提高。但园林绿化管理仍沿用投资单位管理的模式,园林绿化养护资质管理办法没有出台,制约了园林绿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实施。

(四)破坏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沿街绿化树木上钉钉子、挂牌子、乱割树枝树皮破坏树木,甚至造成树木死亡,占用绿地、施工毁绿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绿化美化效果。

二、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办法

(一)创新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1、对原有绿地的管理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奖惩制度,实行达标管理,定时、不定时进行考核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晋级、职称评定的依据。

2、打破行业封闭,对新增园林绿地的管理推向市场,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养护管理权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具有养护管理资质、资信优良、经验丰富、报价合理的绿化养护单位为中标单位,园林管理部门依据园林管理的相关标准对其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养护质量。

(二)动态管理养护管理经费

1、及时调整园林管理定额。自20*年以来,经过多次增加工资,人工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水、电、肥料、农药、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而我市园林管理定额是根据20*年物价水平、园林绿化行业工资水平和20*年以前经费支出情况制定的,现在已经明显偏低,造成园林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比省内外其它城市的园林绿化养护定额情况,养护管理定额急需进行调整。

2、新增绿地及时核定管理经费,并足额到位,确保管理不出现空当。

3、将园林设施的养护费用纳入园林绿化养护经费。随着绿地建设档次的不断提高,绿地中设施如:喷泉、花架、甬路、广场、雕塑、厕所、亮化、护栏等设施越来越多,这些设施需要进行日常维护维修。为保证园林设施的完好无损,充分发挥园林设施的使用功能,建议将园林设施养护费用,一并纳入养护经费,确保园林景观效果。

4、根据绿地管理标准的变化,调整管理经费。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绿地所处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如南湖公园2000年以前是粗放管理的绿地,大部分按照林地进行管理,随着南湖生态城的建立,该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管理标准相应提高,管理经费需要调整。

(三)规范绿化养护市场,建立完善的监管考核体系

1、建立园林绿化养护资质审批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市场的形成,规范园林绿化养护市场的管理,确保园林绿化养护质量,制定《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质审批办法》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资质标准》,鼓励成立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企业核发资质证书,以此作为参与我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投标的必备条件。

2、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技术标准和监管考核体系。应完善全市专业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制定*市公园(游园、广场)园林绿化养护、居住小区园林绿化养护、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养护等考核评估办法。完善《*市园林绿化养护等级质量标准》、《*市绿化养护管理规程》等各项园林养护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以此作为绿地养护管理督导检查的依据,并将考核结果与养护经费的拨付挂钩。

3、加强检查、督导、巡视工作。制定《*市园林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办法》,成立精细化养护管理督导检查小组,负责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工作。督导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园林绿化管理进行督导检查,向社会公开招标管理的绿地要将检查结果作为财政核拨养护经费的依据,对内部承包管理的绿地发现问题要限期整改,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晋级、职称评定和单位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

(四)科学管理,提高园林队伍的业务水平

抓好专业人才培养,定期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力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骨干力量。研究学习先进的养护理念、管理方法及专业技术,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和档次。

篇10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

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

1.2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由于没有较为稳定、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2.1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因此,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精神、1992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例》等,但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显得力不从心,根本无法进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绿化工作出现玄虚现象,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扩绿无计划,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施工混乱,无证照设计、施工十分普遍,《园林绿化技术规程》根本无法实施,造成不正当竞争,质量低下,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社会绿化问题较多,单位附属绿地、小区绿地,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城市绿化制度不健全,法规不配套,政策不落实,未走上依法治绿的良性轨道。因此,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4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

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重中之重”,可在实施中,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当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5鉴于以上在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5.1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5.1.1初步设计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初步设计、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包括: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

5.1.2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

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城市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计算新增绿地面积。

5.1.3编制绿化规划

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汇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

5.1.4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

根据绿化现状和绿化对策,分别绘制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期园林绿化规划图和远期园林绿化设想图。

上面所述四点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必须灵活把握。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5.2要遵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5.2.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5.2.2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5.2.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做到点、面相结合,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5.2.4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

近年来,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布局方面都很强调形成理想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并且有的城市建立了三级绿化系统,即市内小型绿化系统、市内环绿化网、市外环绿化网。将城市三级绿化系统与城市规划的远景目标相结合,城市规划应给城市园林绿化留下充足的空间和发展余地,从而减少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漏洞,不影响城市的总体发展。最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布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达到:一是满足城市居民游览休息的需要;二是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及活动安全的需要;三是满足城市工业生产防护的需要;四是满足城市艺术风貌体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