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来,何为现代学校制度,如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等问题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学校制度是指导和约束学校和与学校有关组织、机构、人员行为的规则体系。谈及学校制度,有古代学校制度、近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每一种学校制度都有它的基本性质。我们应该把矛盾的特殊性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矛盾的普遍性,概括出学校制度的几个基本性质,使之适用于各个时代学校制度。这个基本性质是什么?现代学校制度有哪些特有的性质、特性是古代学校制度和近代学校制度所没有的?这些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所谓矛盾的共性,大致包含文化性、教育性、传承性、人本性。现代学校制度中有一些性质是古代学校制度所没有的,比如开放性、民主性、法制性、内部治理的平衡性等,这些能否算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特性,还有待作进一步充分研究、讨论。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宏伟的教育命题,内容几乎涵盖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部。我们只有首先抓住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方能够更好地把握现代学校制度的全部意义。因此,在当前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似乎应该抓住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即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其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制度等。从学校外部来说,关键是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真正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学校内部而言,关键是实现人本管理。
现代学校制度,指的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表征,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校体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是主体,社区和家庭是基础,政府转变职能是关键。学校要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依附走向自主,就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是产权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的主体地位问题。涉及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终激发企业的活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也会涉及公民办体制改革中的产权问题,但不是核心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要通过学校法人地位的落实这一途径来明确学校出资人与使用者的权利、责任、义务,使产权人格化。因为只有学校法人地位真正落实,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形成,才能最终推动政府从管理学校的微观层面退出,转向宏观管理,使学校走上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自主约束的良性运行轨道。因此,真正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格局,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行教育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的现代学校制度已在教育界引起共鸣,各专家、学者、教师纷纷抛砖引玉,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探讨。借此东风,本刊特约了部分教育理论专家和基层一线的教育管理者,分别从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来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目的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积极参加到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讨和实践中来,力求能够抓住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篇2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进方向,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大学教育理念指引下,伴随着大学的成长和发展而渐渐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和学生一致认可并自觉践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传统习惯的总和。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事关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其独有魅力势在必行。具体来说,要着力培育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精心塑造清新雅致的校园物质文化,有效建立民主公平的校园制度文化和善于创设敬业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
一、培育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决定校园文化追求层次,并直接决定学校发展方向。在当今社会人们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情况下,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特别是要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标准内化为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和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着力培育崇尚不走寻常路、鼓励兼容并蓄、彰显个性气质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氛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在全社会国民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党的建设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可见,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承担载体。校园精神文化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要通过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校刊和校园杂志的创办、高水平的讲座、形式多样的社团、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电台等多种媒介发挥重要作用。彰显正大光明,毫不含糊地批评错误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让全体师生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要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宣传和交流平台,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宽松环境,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调动他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革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达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精神境界。
二、塑造清新雅致的校园物质文化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见,环境对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具体地说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一般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科研设施、生产和生活资料、规划布局、人文景观等。“此地有崇山峻林,茂林修竹;是日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已经成为了教化和熏陶学生的一种无声的工具。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有效融合,创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潜移默化地以等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教学楼、名人塑像、花草树木、橱窗、宣传栏标语横幅、黑板报、广播、报刊以及贴近大学生思想的校园网络等多种校园文化表现形式繁荣高校校园文化,让大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塑造高校清新雅致的物质文化环境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文明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思想认识。
三、建立民主公平的校园制度文化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部分,具有育人、规范与约束、导向与激励等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对高校有序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起了重要规范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性内容贯穿于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职能和激励职能,又要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认可和价值追求,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一要提升教育治理社会功能。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通过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转换政府职能,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办学模式。二要建立现代高校制度。推进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建立现代高校制度,现代高校制度为校园制度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理念的落地生根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建立现代高校制度的核心是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加强高校章程建设,发挥章程的制度规范和情感纽带作用,对师生在学校定位、发展目标、办学特色等方面达成共识,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释放师生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自豪感,调动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三要培育师生参与意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教师和学生,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师生能够明确各自职责,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抓牢广大师生这根主线,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师生建言献策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师生参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在建设中不断深化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的认识,通过师生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味。
四、创设敬业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
积极向上、敬业诚信的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是由高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规模和文化品位显现的。高校只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做到知行统一,使高校倡导的正向价值观深刻影响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有效规范高校师生的行为习惯,才能产生凝聚力,形成合力,激发战斗力。首先,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的载体,是形成“人人皆可尧舜”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推荐、挖掘、评选、表彰、传扬代表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让这些典型永葆青春,形成一种社会常态。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榜样的引领下,要从我做起、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凝心聚力建设和谐校园。由于身边的先进典型可信、可亲、可敬、可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实践者,产生不可替代的示范、鼓舞和引导作用,增强教师和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有效促使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形成。其次,弘扬科学精神,坚守学术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德,更是国家之德、社会之德。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尤其要追求脚踏实地、务实创新、追求真理、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要求高校教师和学生严防学术浮躁、端正学术态度、恪守学术规范、维护科学诚信、恪守职业道德,培养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文化人和健康学术氛围的守护者。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载体。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贴近师生、内容多样、蓬勃向上、吸引力强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渗透其中,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维持校园和谐宁静。值得一提的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的晕染作用,借助校园物质文化的熏陶效用,打造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彰显校园文化的时代气息,进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和创境的目的。最后,强化高校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迅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新的文化形态逐渐形成。高校师生在新媒体下较为主动、便利地获取大量信息,不自觉地改变原有的意识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对高校校园文化带来影响。文化既要注重传承,更要注重创新;既要注重内容创新,也要关注形式的创新,既要博取形式的喜闻乐见,更要强调形式的与时俱进。这样文化方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文化内容创新党的新要求,新媒体阵地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形式创新的风向标。高校作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师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应高扬创新旗帜,推动文化发展,势在必为。高校应当因势利导,不断提高网上舆情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提升校园文化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氛围。
[参考文献]
[1]徐新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6):52-55.
[2]王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01):47-50.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 对策
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强校”战略越来越成为各校的主要发展战略,并且“人才强校”的外延逐渐扩大,内涵稳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挖掘人才、用好人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师资队伍以及工勤人员,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核心。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扩张,招生数量显著增加,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如何组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成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将人、财、物及任务在组织中保持最佳配置,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有以下特点。
1、聚合师生力量
高职院校人力管理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挖掘人员潜能,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力,聚合全校师生的力量,为学校发展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要发挥每个教职工的作用,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更要培养团队的合作意识,挖掘人才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团结协作工作环境,促进人才资源最有效的利用。要根据选才、用才、留才的规律,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开发培训、绩效考核、激励和奖励等,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形成一个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机制。
2、凝练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指将一个组织的全体人员结合在一起的标准和行为方式。管理文化代表组织的目标、信念、哲学伦理及价值观,是管理精神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分。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管理,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管理工作的运行,以文化促进管理,使教职工关心学校的发展,形成凝聚力,进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管理文化的内涵丰富,其最根本的在于学校内部形成从制度执行到激励机制的平台构建,要让每一个教职工参与到管理文化的构建中,再好的管理文化如果仅仅是束之高阁,不进入执行环节,那就是一沓废纸。要加强管理文化在学校的干部职工中的渗透力度,只有让教职工真正执行起来,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为管理文化推进提供良好的执行基础。
3、彰显人才特色
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是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重视团队服务能力,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项目开发与推广,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提高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特点决定了学院在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教师引进、培养、培训等相关制度,彰显高职教育人才特色。要进一步创设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深,人事部门的职责单一,工作范围狭窄,比如做做工资,管管档案等,这些远不能满足现代高校发展对人才管理的要求。现代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从管理理念、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各方面都要创新,与传统人事管理相区别。从认识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同传统人事管理相比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从管理对象和幅度方面看,逐渐向战略决策、制度规划、文化内涵建设等方面延伸;从管理方法和工具运用来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参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运用时显得捉襟见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高职院校缺乏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校园文化”是影响高职院校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所大学有无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独立品格”决定了这所大学能走多远。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确定并使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认可高校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高职院校形成、推广高校核心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当发挥首当其冲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核心价值观,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没有发挥自己这方面应有的作用,更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我国的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表现在: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年轻教师比例大,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的骨干;教龄结构不合理,队伍整体教龄偏短,缺乏教学经验;企业工作经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双师素质。部分教师对对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够高,教学规范程度不佳,工作责任心不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空间还较大,教学、教师、科研工作量制度在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相关要求刚性太强,柔性不足。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突出办学的主导是依托广大教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突出质量谋发展,以创新为源头活水,用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实现管理方式创新。好的制度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合学院全体师生的力量,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坏的制度则限制、妨碍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发挥,不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和制度的设计、安排和运行要以师生为中心,要在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特点。
2、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学院的发展需要有制度化的基础和条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更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以此来保障管理理念得到真正的贯彻和执行。要紧扣质量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围绕人才管理的创新、优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各方面内容,在深入调研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规范化、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优化制度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方面,要完善院系两级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教学制度方面,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强化实践教学,要充分保障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建立一种开放而富有弹性的教学制度,以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构建具有高职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倾听教职员工的不同意见、调动师生主人翁意识,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顺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着眼于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服务、管理等制度建设,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平等竞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平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协调利益,以制度保障和谐。
3、强化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目的不在于考核教师,而是通过评估、分析、回馈来提升工作表现,进而发掘教师的潜力,以协助教师开拓更宽广的职业生存空间,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要重视绩效考核的作用,通过考核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在教师中大力进行宣传,以帮助教师加强认识,端正态度,让教师们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要善于利用考核找出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考核前的设计、考核中的评价及考核后的反馈,为教师今后改进和加强工作打下基础,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成败的关键,指标体系既要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基本情况,又要符合各高校教师队伍的实际,因此,人事部门一定要将教师各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系统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考核效果。对于教师岗位,可以围绕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用学生的满意度和科研的成果来检验其有没有用好人才;对于领导岗位,应实行竞聘上岗和民主集中相结合原则,用目标管理考核方法来看其是否胜任现在的领导岗位;对于一般管理服务岗位,应尽可能达到人员的充分匹配,提高服务的效率,以教师、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要围绕以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专业、兴趣、管理为出发点,使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 殷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文化建设,2007(9).
[2] 周文霞: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篇4
一、管理创新的内涵
管理的创新是指管理的改革和创造,是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实践的创新和业绩的创新。
1.观念的创新:早在1998年,我国就在基本教育领域率先将教育定位于服务,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以制度为保障,率先提出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
国内教育界也率先提出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理念。现代教育必须实现现代科学管理,借现代企业精神、现代企业最新管理成果与国际先进管理标准接轨,从教育实际特别是学校的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学校的管理理念。
2.制度的创新:现代学校管理依据最新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各个要素进行系列的创新整合,同时创建许多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3.实践的创新:根据学校教育管理规律和特征进行创新和改造,建立起适应于教育行业,尤其是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学校自身督导评估管理体系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督导评估体系的结合。
4.业绩的创新:有了以上几点,才会有业绩的创新。
二、管理创新对现代学校管理的意义
与创新相对应的是“维持”,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维持和适度创新的结合。但是,仅有维持的“有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旦系统封闭起来,只能自发地走向无序。因此,把创新列入一切管理活动是取得成功的第一素。“缺乏创新是现有机构衰败的最大单个原因”。
教育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教育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信息、管理职能、管理手段、管理对象六大基本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生命力取决于社会对学校的需要程度及学校本身对社会的贡献能力,而后者又取决于现代学校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变化,现代学校管理如果不能适应,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则无法应对新的挑战,也无法取得管理的绩效,有可能被淘汰或为内部要素所冲击。正因为如此,现代学校管理“服务观念”的定位直接决定于质量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的引入和强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革命和突破。
三、当今学校管理的失缺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深化教育改革,其总体思路是“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另一方面,转变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评价等都与改革的步伐大不一致。由于管理思想与心态、观念等还被固锁在传统意识之中,学校“偏爱于惯常策略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再具备成功地迎接日前挑战的能力”,成为改革的阻力。其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管理者习惯于经验管理或传统角色工作,不认为管理就是创新。第二,学校行政管理与教育改革相分离,两张皮现象明显,等待观望、一般应付与敞表面文章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管理者心目中的改革,常常是向上对国家、政府的办学自主权要求,或是内部向下的人员精简,很少考虑管理思想、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第三,受中庸管理观念的束缚,多年的校园文化积淀,用人与干部考核标准上的教训,使许多身居要职的管理者,宁可按照规矩行事而停滞不前,也不愿通过创新冒险去取得成功。
四、现代学校管理的创新
1.创新表现为教育管理的核心
现代学校管理在管理职能方面有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计划职能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规划、方案等形式表现;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指导和激励被领导者以及解决冲突来表现:控制职能通过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然而社会与环境的改革是管理的现实,应对改革是每个管理工作者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一项职能中,事事处处皆应创新。
教育管理围绕系统的目标运行,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是由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导致新的计划,开始新的管理循环,由此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地位,成为推动循环的原动力。
2.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管理过程和要素看,现代学校管理的创新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创新、结构创新、教育技术创新和管理人员创新。从客观上看,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学校教育体制、学校育人观念;主观上包括学校的课程结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管理评价机制;微观上包括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及师生、生生和干生间等三个层面诸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力系统。
人们常说,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不体现创新精神,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学校管理目标的创新首先表现为对学校发展目标的优化。根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学校定位,进行前瞻决策,定时反馈,灵活调整目标,并通过高效的活动来谋求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办学目标上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学校,是难以谈得上创造性的。其次,目标创新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变革,目前我国的教育重知识灌输,轻主体内化;重单向管理,轻知、情结构;重显性效果,轻隐性环境,从而导致重知识、轻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单有一般性的调整或局部的教学改革远不足以触动,只有把目标创新作为管理者的最基本工作,并认真按阶段去实践,才有可能突破。
学校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每一个人,从学生、教职工到学校管理者都是具有个人尊严与价值的独立个体,都享有受尊重,拥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要使广大师生感受到在工作、学习中自由创造的意义和乐趣,应具有“人人有事干、处处有舞台、时时有进步”的管理思路,在学校现代管理中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互动效应的学校教育环境,从优化德育环境,优化教学环境,优化活动体系,优化评价机制及他们的互动效应来创设、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创新体系。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支起模范带头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生;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学技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广闻博取,精思深索,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形成成才教育管理模式、情感教育管理模式、民主教育管理模式、角色体验管理模式、心理疏导管理模式。
3.制度的创新
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之适应学校的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实施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把竞争机制融于学校管理之中,使校长的负责意识,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民主意识,班子其他成员的助手意识,都得到创新。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努力做到按劳取酬,优质优酬,打破平均分配,打破铁饭碗,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实施课程改革,要从以制度为主,以规范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为主,以划一的考试成绩管理激励管理为主的刚性管理,转变为以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以激发激励师生的创造性教与学相结合,以多样化的评价、动态性评价为主。
4.结构的创新
结构的创新是指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的变革,核心是机构与组织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校机关不能变成按部就班地履行日常管理职能的“政府”,更何况政府也在变革,校领导与重要部门负责人,至少应是半个教育家。
篇5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创现代名校”这一目标渐渐成为全校共识。学校因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办学业绩,有成为名校的历史奠基。这一论调的突破在于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凸显“现代化”丰厚的哲学和时代内涵。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做有白绿精神的现代人”,主要涵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白绿精神培育出现代人;2.白绿精神是全面素质的体现;3.白绿精神在追求中形成;4.白绿精神在实践中形成。其落脚点是在培养“现代人”上。“做有白绿精神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除了传承百多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强有力地渗透了教育信息化、个性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等现代教育理念,体现着培英人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成为现代人是白绿精神的精髓。现代社会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现代思想理念不断强化,现代社会的规范准则不断完善,做现代人成为每一位培英人立足社会之本。适应社会,思维活跃;创新实践,终身学习;走向国际,团队合作;服务社会,自我增值,是现代人具有的社会特征,也正是白绿精神在新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内涵。这一论调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百年文化,整合时代责任”,从现代文化层面去引领和统筹学校未来的发展。
为将学校创建成“现代名校”,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
(一)进一步端正对教育现代化的共识性认识
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1.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3.教育现代化是一种整体转换运动。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首要因素,没有具备时代精神和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社会现代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社会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人的素质提高的过程。提高人的素质,关键在教育。一个人现代化的水准和现代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所以,作为社会现代化基础和前提的教育现代化,其核心是促进人的现代化。
虽然关于教育现代化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人们在理解和表述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但从总体上说来,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共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人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归宿。教育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实现的教育系统和教育制度的全面进步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宿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二)注重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渗透
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渗透上主要强调如下方面;学校确立有特色的现代化办学指导思想,并在全体教职员工的管理和教学中体现出来。建立学习交流制度,有学习交流的安排提纲,有研讨交流材料集、教师学习笔记加以体现。设立校歌、校标、校徽、校旗、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含义深刻,师生能讲清其意义。依法治教,学校的规定、制度健全并符合教育法律法规,无违规办学行为,特别是收费、作息时间、课业负担、课程设置、体罚等敏感问题。
(三)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潜件建设同举并重
硬件建设包括教学楼、科技楼、图书楼、艺术馆、宿舍食堂、体育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在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初期这方面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也是学校形象的窗口,因此,硬件建设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包括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科学化,教科研的上台阶,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等,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主体和实质所在,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实,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监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潜件建设指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学校一方面要在严把进人质量关的基础上保证数量,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全体教师的培训工作,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一整套的措施并落在实处,全体教师的培训要从思想、观念到知识,技能全面且有计划。三个方面的建设不可偏废,只有同举并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四)坚持“总体规划,目标具体,分步实施,重点突破”
“总体规划”就是把本校的教育现代化工程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基础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地方经济与教育现状、以及学校办学经费的筹措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方向性错误,才切实可行。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指标体系要科学,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要明确,既要有远景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思路清晰,稳妥有序。每阶段的工作要有重点,尤其是经费、精力不足时,要善抓主要矛盾,抓出亮点,抓出特色,从而带动全校整体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校长的办学理念清晰,理论与办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体系。教师熟知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积极搞好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师认知水平、科研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认真组织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校本培训,使教师积极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及能力,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手段搞好教育教学。做到人人参与教科研,使教师具有教学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评选制度和名师带动制度,通过的学校培养及外出学习等渠道积极培养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敬业爱生;建立了师德报告评选制度,有一定比例的师德标兵。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指导,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师生都自觉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六)构建数字化校园,进一步优化现代化办学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特别是处室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的建设。通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的研究,在现有校园网的基础上,不仅从机房、服务器、网络等硬件环境和应用系统的软件方面,还要从系统管理队伍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校园网的效率,扩展校园网的功能,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数字化、用户终端智能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精神,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七)规范现代化管理
学校建立基于校园网的管理平台,加强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各处室也有网页,各项管理、文件传输实现网络化,人事、财务、考试统计、学籍、档案等尽量都实现计算机管理。建立符合本校办学思想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模式,有制度集和落实制度的评估考核方案以及过程检测评估记录。课程严格按《新课程方案》开足开好,实行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有师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认真执行。档案按《广东省中小学建档目录》体系建立,可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增设二级目录,档案及时完备,近年来打印的档案都有电子档案(以软盘、光盘的形式存储)。民主办学,民主监督,自主管理,让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教代会档案齐备。
(八)注重教学的改革创新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現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1(c)-0250-02
当今我国物流行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物流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高超的物流技术实操能力与应用能力。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以学校本位教育与企业岗位实习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是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授课,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1]。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从理念还是方式上都非常符合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企业实践等方面,探析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做中学、学中做”。实行现代学徒制,可以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对于院校可以集聚优质培训资源,对于学生可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稳定性,使其达到技能岗位要求,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成才。
物流管理专业旨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企业主导、学校为辅,在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下,培养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实用技术,具备采购管理、仓储规划、运输组织、物流市场开发、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处理等物流专业核心技能和操作方法,能够在物流企业、物流中心、工商企业及外贸公司等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物流采购及供应、仓储管理、配送组织与管理、运输接单及调度、信息采集与处理、货运及报关业务,以及物流项目方案执行、协调和运作等工作,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1学校与物流企业实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在于学校与物流企业联合招生招工的方式。在联合招生招工过程中,学校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签署培养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考核方式、课程设置;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津贴补助标准和实习期间的薪资待遇;在企业期间,学生的工伤和意外处理方式及保险;双方解约和违约规定。学校有选择学生和确保招生公平公正的权利,企业有员工选择权,学生有知情权和发展选择权,三方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将与物流企业合作,采用“先学校招生后企业招工”的形式,通过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和对口单招,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实现招生即招工,双方共同完成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培养工作。
2.2依托岗位群,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
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式,与物流企业进行协商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并通过广泛社会调研,追踪物流行业最新动态,按照物流管理的作业流程,依托岗位群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分析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职业素质、岗位要求与应用技能的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
2.3以订单培养为核心进行紧密的校企合作
在物流管理专业与物流公司“现代学徒试点班”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行业协会互动,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这些学生(学徒生)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在学习期间,企业始终参与,包括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担任或兼任该学徒制班级的专业课程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针对性较强的企业所需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
3.1“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掌握职业与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围绕企业核心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开发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围绕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企业课程开发为重点,将企业岗位标准及相对应的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制定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案等教学文件[2]。
3.2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考核与设置课程
校企共同构建全过程、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按照学校学历教学与企业学徒的要求,制定了现代学徒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管理暂行规定和教学管理规定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文件。采用教学、生产、鉴定并行的操作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方式,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企业实践项目”为主要特征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与企业实践项目交替进行,并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与专家共同承担授课任务。课程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公共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本理论课程模块;职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职业综合技能课程模块。
3.3课程教学过程安排
在课程时间安排上,高职高专学生在共计六学期中,通常为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物流专业基础课,以校内的课程教学为主,物流企业辅助教学形式开展,主要进行物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物流企业认知实训为主;第三学期、第四学期进学校和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工学交替,在学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在企业进行具体岗位的实习,课程教学由校企双方合作实施;第五学期与第六学期,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由企业师傅、企业讲师为学生讲授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内进行轮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完成部分实训课程参与人才培养。
4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企业实践项目
4.1物流公司认知实习
通过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进入到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流程以及各个岗位职能的介绍及讲解,通过参观能够了解物流企業概况,以及工作岗位有哪些,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的流程等等。明确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需要和定位,使学生明确以后的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职责与需求所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4.2企业采购管理岗位实习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核心课程。通过该实习项目使学生建立物流职业意识,学会从企业物流运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使学生熟悉企业内部采购业务流程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能要求与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有效地实现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向业务操作能力的转化。通过企业师傅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采购业务能力的实践,学会处理采购业务的同时,学习工作过程中采购纠纷的处理方式、方法,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4.3企业仓储岗位实习
通过该实习项目使学生在企业仓储岗位实习过程中了解产品入库作业、产品出库作业的流程,分别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与演示手动液压叉车、手动叉车(地牛)、托盘、重型货架、立体库、阁楼式货架、电子标签货架、分拣线、RF手持终端等物流设施设备,使学生通过对物流设施设备实际感官的认知,深入了解各种设施设备的功能和在入库、出库、配送流程中的作用,从而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物流实践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进而加深了对理论教学中相关概念、理论的理解,延伸了理论教学。
4.4企业运输配送岗位实习
通过该实习项目使学生了解企业运输配送的各个环节,熟悉并掌握整个作业过程,掌握运输配送作业的方法和原则;通过运输配送岗位实习,熟悉基础数据、承运信息、客户信息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等仓库管理、线路优化以及订单处理等之间的相关业务流程和特点,了解运输配送管理的模式,掌握配送基本流程等;掌握运输配送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基本功能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运输配送理论知识。
4.5职业训练项目——物流企业文化、价值观等项目培训与训练。
通过该职业训练项目,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先进的服务理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在企业中,由物流企业工作人员通过实际案例讲授、理论讲授、视频讲授和企业内部岗位实操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该项目,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更高的职业素养、职业敬业精神且充满热情,更快地成长。
4.6顶岗就业,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实行轮岗制
走进企业,通过企业师傅的讲授,实践指导,使学生了解该企业机构的设置、岗位的职能、企业的物流运作特点,了解企业订单处理作业采购作业进货入库作业库存管理作业补货及拣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出货作业处理运输配送作业客服作业的全过程[3]。
5结语
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应立足于服务社会发展,物流管理是现代服务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关系到全社会的经济发展[4]。因此要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更好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蕾.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5(9):37.
[2] 广小利.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57-58.
[3] 吴竞鸿.高职物流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9):34-35.
篇7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核心竞争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107- 03
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中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 867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1 480所,占全国高校普通高校的79.27%[1]。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地方高校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伴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高校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高校已走向国际化的大舞台,在此背景之下,高校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趋势。作为高校中资源相对匮乏的群体,地方高校尤其必须认识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
1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
1.1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特征
“核心竞争力”最初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不易为竞争者所模仿的。什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杨昕[2](2004)、王彦[3](2004)、成长春[4](2005)、刘光临[5](2004)分别从技术观、知识观、资源观和系统观等不同角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
借鉴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应是由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基于独特办学理念的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持续教育能力。它表现为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凸显优势或特色学科,促进高校持续发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地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长期性等特征。
1.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探讨,笔者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综合性的持续发展能力、一种相对的竞争强势,它应是一个由其校园文化、管理模式和学科体系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
(1)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学校办学模式可以被模仿,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竞争对手模仿不了的学校精髓,是竞争制胜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每个大学的历史传统、环境等方面差异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文化的个性决定“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唯一标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还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滋养,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由何香凝发起,为纪念廖仲恺先生,弘扬“扶助农工”的精神,所以“着眼农业”、“爱国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部分。又如五邑大学位于广东江门,由于它处在一个全国闻名的侨乡,深受全球华人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感染,爱国精神就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大学制度分为国家对大学的宏观管理制度与大学内部管理制度[6]两个层次,对师生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资源有整合作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必须是高效率的,它应能有效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它更应保证办学者坚持既定的办学方针,处理好管理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调动社会、地方政府、高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师生之间的正能量,从而达到高效率地为社会培养人才之目的。
(3) 完善的大学学科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科承载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包括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文化等诸多要素,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平,也决定了大学功能发挥的效益和质量。地方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要考虑到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根据人才需求适当调整专业、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科体系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级实用型人才。
2 制约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后,高等学校被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两类。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重点扶持,地方高校由地方支持。与教育部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① 办学资源的稀缺性。办学资源是高校在运行过程中所拥有或支配的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组合,包括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物力和信息资源等。就其普遍性而言,办学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办学资源不仅成为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而且成为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与载体。由于资源的可选择性和稀缺性特点,相对于其他部属重点高校而言,多数地方高校处于资源竞争的劣势地位,能否获取办学所需的有效资源就成为地方高校生存、发展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约束和制约条件。② 发展空间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政策允许空间小。部属重点院校具有更广泛的办学自,而地方高校则受到诸多限制,办学自较小。(b) 生源范围小,质量差。部属重点高校生源广泛,可供选择的几率较大,生源质量也较高;地方高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本地区,即使有一些地方院校能够跨省招生,但因学校知名度小等原因也难有较好的生源。同时,生源质量的降低也加大了地方高校的培养难度。(c) 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地方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其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地方,而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故毕业生的选择面窄,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③ 地理位置的偏远性。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大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较差,难以受到中心城市的强势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所形成的光环。不利的地理条件既提高了办学成本,也使学校在获取优质师资与生源、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制约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④ 学术研究的低效性。学术研究是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大学的学术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纯理论的研究;二是应用研究。纯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前沿的基础性学科,主要是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应用研究则是面向应用领域和社会实际生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研究。地方高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推广运用的范围和价值均显得难如人意:在纯理论研究方面,多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的较少;在应用研究方面,能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成果寥寥无几。
3 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国内各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的差异,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地方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重点从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几个要素着手整合内部资源,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3.1 构建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
正视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学办学定位关系到大学方向的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因此,各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定位既可以推动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将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且对高校最终形成品牌及核心竞争力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发展历史短,综合实力较弱,其发展目标应是争创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应集中在某些学科领域,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要把服务的对象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树立自己的品牌。
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打造高校品牌。校园文化是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里,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总和。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以下3方面工作:① 必须注意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及大学环境文化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强化、相互转变,使校园文化影响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达到最佳; ② 必须注意大学校园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结合,在坚持大学校园文化共性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能反映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个性化大学校园文化,使大学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培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温室土壤; ③ 注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积极吸收西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同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术性价值导向,营造富有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努力建设好校园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并形成合力,提升地方高校的文化竞争力。
3.2 创新管理体制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资源和能力配置而成的,很少有单一的(一种)资源或能力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组织管理进行合理配置。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有利于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挖掘其内部潜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应积极探索促进学校发展的机制问题,着力解决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成长、资源配置与调节、高层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学科建设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以贡献求发展”的学科建设机制,把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与学科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挂钩,对有利于学校实现高层次突破的优势特色学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学科优势,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人才成长机制建设上,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积极营造激发拔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政策制度体系,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成长快;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契约管理”的新型用人机制,加强业绩考核,建立和完善“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用人环境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在资源配置与调节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通过政策、制度建设着力提高院(系)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以解决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存在的仪器设备购置越来越多却难以实现共享、仪器设备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要在可能的领域,探索建立起资源定额使用、超额付费的管理机制,形成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良好习惯,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争取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在高层次平台运行机制建设上,地方高校要探索适应高层次平台的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制约高层次平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促进高层次平台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地方高校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3.3 立足区位优势,增强开放性,完善学科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学科建设水平上。学科建设水平是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设施的综合表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学科规划和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7]这个观点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实用的。
一般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本校的特点,集中优势,发展传统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其打造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应以现有的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学科优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道路。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和政策方面,学校应向优势学科倾斜,利用优势学科的特长,有效地凝聚多学科的力量,在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上形成高水平的突破,逐步形成研究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专长。
同时,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所服务地区或区域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学科品牌;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在科技成果的某些方面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一流水平;着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打造“特色品牌”,力争使学校的重点学科在该学科领域内异军突起,变特色为优势,从而显现为核心竞争力。在打造本校“特色品牌”的同时,也应该走出去,与国际其他高校合作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增强本校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在构建学科体系时,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衔接,通过组建学科群,实现跨学科发展,促进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建设的发展。学科不在于有多全,而在于有多强,以美国的MIT为例,它至今仍不改名为大学,并一直为自己的理工科特色而自豪,它所设高学科专业并不齐全,但堪称一流,且特色鲜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还必须把学科研究方向的确立作为定位的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对学科整体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同时,要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学术团队的组建,学科建设基础和其他条件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只有确立正确的学科建设定位和学科发展目标,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1] 潘晓凤. 关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 理论导刊,2009(11):93-95.
[2] 杨昕,孙振球.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 现代大学教育,2004(4):67-69.
[3] 王彦,刘晶. 知识管理与高校核心竞争力[J]. 沈阳大学学报,2004(5):37-39.
[4] 成长春. 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5.
[5] 刘光临. 论社会经济转型中大学核心竞争力[J]. 经济师,2004(2):11-12.
篇8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价值观多元化
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冲突明显加剧。网络的普及带来大量信息资源,不断冲击着个体的意识形态。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推动着大学校园的不断开放,大学生在此种背景下,思想和心理不断受到冲击,以致发生改变。加之市场经济强调效率、竞争和利益,使得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促使价值取向不断向多元化发展。
(二)价值追求物质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于大众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个体利益、团体利益不断得到强化,导致了自私自利、金钱至上、损害公共利益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始终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严重扭曲了市场经济的初衷与原则,导致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忽视精神需要。这一现象也或多或少的出现在大学校园中。利己主义、经济因素、金钱至上等观念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使得校园文化不同程度的呈现世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而这也直接反映了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物质化。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教育引导
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的特点,因而要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优势。一是通过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努力打造良好的班风,营造优良的学风,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人和事要大力弘扬,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通过引导,让大学生懂得必须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工夫,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宿舍是大学生的集中地,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地方。通过宿舍成员的互帮互助,自我教育,构建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加强宿舍内部成员以及宿舍与宿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同学们的共同认识。
(二)实践养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之融入生活,落到实处。高校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积极向基层群众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艰苦奋斗,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找准个人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9
论文摘要: 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增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独立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正是独立学院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颁布与实施,独立学院进入五年过渡时期,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更加严峻的挑战,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办出特色和水平,是独立学院在日益加剧的高校竞争中走强或趋弱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增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独立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是独立学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独立学院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物质设施、环境建设等的综合反映,是独立学院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核心竞争力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竞争力诸要素协同、整合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大学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远景,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的特征”。①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促使大学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从文化结构上看,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层面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1.校园精神文化为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是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形式,它决定着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校园文化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外化为大学精神,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形诸制度、物质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易于模仿与转移的,只有大学精神才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大学之魂和个性品质。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能够正确指明大学前进方向,是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发展、壮大、持久的真正可靠力量。这种力量往往以某种无形的方式作用于置身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学生与普通员工,使之融入师生员工的行为过程和话语系统,使之转化为自觉的生命实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引导、黏合和凝聚作用,为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校园制度文化为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受社会、国家政府的支配和学校内部运转的需要而在长期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校园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生活习惯等”。②校园制度文化是一种以校园制度为依托而形成的高校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及校园人的行为规范体系和准则体系,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文件条例等,位于整个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相对于校园精神文化而言,制度文化更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是校园文化运行的支持和保证系统,对精神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的实现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虽有赖于学院各方面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制度环境。优秀的制度文化就是能够创造这样一种制度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有利于师生在制度约束下形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为学校的发展不断努力。
3.校园物质文化为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处于校园文化浅层,也称校园环境文化、器物层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既包括学校的建筑群、校园绿化地、科研设备、传播媒体、文化设施,又包括校园建筑群的造型、色调、风格和品味。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构成整个学校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影响,为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
1.校园精神文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精神建设。我们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独立学院要建设精神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独立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和办学方向,在引领校园多元文化的进程中,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师生坚定信念、努力奋斗、协同创建,形成广大师生同心协力、共创发展的融洽氛围,增强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力;必须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强音,引导广大师生形成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热爱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使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师生平等、尊师爱生、礼让宽容的师生关系,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道德规范力。总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引导独立学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构建统一、健康、成熟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大学精神。
(2)用企业家精神来熔铸独立学院精神文化的内核。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以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来寻找市场、配置资源、组织生产、营销推广,使企业持续发展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其精神内核在于创新。独立学院应该将“企业家精神”引入并以之主导其校园文化,将传统的学术价值观与最新管理理念融合,熔铸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变化的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必然要求独立学院树立乐观向上、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理想的创新精神,勇于突破传统制度体制、办学模式,拥有新型组织特征、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努力构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这种文化体现在独立学院教育过程中,就是通过实现学校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和谐共振,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理性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为人类、为社会奉献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保持独立学院自身的健康发展。
2.校园制度文化
(1)树立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独立学院事务治理的过程中,进行适应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提高学校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和合理性。制度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广开言路,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确保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各项制度合情、合理、合法,建立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确保校园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转贴于 (2)树立公平正义和多元共生的理念,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公平有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制度文化平台,以制度运行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实现各种利益诉求的和谐统一。校园制度文化创新,一定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调整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平衡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矛盾,处理好举办方资本的逐利性与学校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独立学院学生、教师与举办方之间的权益分配问题,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从而使学校在各种机制的良性运转下为师生提供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使广大师生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3)要大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进步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校园充满活力。通过建立安定有序的校园秩序,健全校园组织机制,建设科学合理的教职工队伍,为校园提供安全文明的保障,确保独立学院稳定发展的环境。
3.校园物质文化
(1)独立学院营造物质文化氛围必须坚持自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人文环境是陶冶师生情操、培育先进校园文化的基础。一方面,将自然、人文景观及校园的建筑设施合理布局,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和知识化的统一,体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让校园的每一处都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不断改善校园物质环境,完善各种教学配套设施,营造积极向上、善于创造的学习环境。要把人性化设计融入校园建筑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发挥各种建筑寓意深刻、造型雅致、线条流畅、色彩明快的陶冶作用,以振奋精神,激发理想,催人向上,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建立将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景观环境,体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治学风格,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风格,使校园物质文化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特有的大学文化精神和文化渗透力,营造师生员工高品位、高情操的人文环境,起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同时,不断减少、消除校园内的脏乱差等不和谐现象,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感染、熏陶作用,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独立学院营造物质文化氛围,必须加强校园媒体等文化宣传设施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要通过校园广播台、校园信息网、校园宣传栏、院报、学报等及时传播信息,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作用,满腔热情地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标,让大学生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克服和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在物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升用文化来辨别是非的能力,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注释:
①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3,(5).
②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196.
参考文献
[1]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阳建敏.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篇10
关键词:大学章程;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07-0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国际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不高,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大学治理结构很不完善,与外部关系不协调,大学改革困难重重,内部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矛盾日渐突出,大学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促进我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其中大学章程和大学的治理结构成为重点。教育部在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提出要“《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保障高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随后教育部以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理论界纷纷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全国许多高校也都在其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初步安排,特别是对大学章程制订和大学治理结构设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大家普遍认识到,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石,开展大学章程制定、改革治理结构是大学面向社会、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服务社会的基础,是大学应高度重视的基础工作之一,而目前我国在大学章程制定和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也正在不断深化之中。但这些研究和探索大多集中在大学章程内部约束机制上,大学的治理结构也更多地关注内部治理结构,对外部治理结构重视不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就大学章程和大学外部治理结构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大学治理结构的改进有所裨益。
一、大学章程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要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指出,“在《高等教育法》施行前设立的高等学校,未制定章程的,其章程补报备案工作由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定逐步进行。”可见,制定大学章程是大学设立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特别提出,“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可见,大学章程是大学实施管理的依据,而制定大学章程已经成为新时期推进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
1.大学章程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传承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大学章程脱胎于大学特许状,后演变为大学章程,大学章程对办学者、举办者、管理者都具有约束力。由于办学不仅是高校内部的事情,还涉及学校与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因而大学章程是政府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而大学是按照章程保证自治的机制。就发达国家而言,大学章程体现着法治精神,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要按照章程的规定进行,大学依据章程处理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大学章程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承认或认可,政府和社会在处理与大学的关系时同样也不能违背大学章程的精神;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后开展了多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但是,由于没有被称之为“大学宪法”的章程的存在,学校办学自难以真正落实,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大学自治难以落实,大学治理结构不适应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大学也难以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运作,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直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其别提出,“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大学章程成为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根本问题、重大决策,大学制定的规章制度等都要以大学章程为依据,也能有效保证大学治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可以说由此才奠定了大学章程的地位。
2.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
大学自治是西方大学一种古老的理念,是指大学应当独立的决定自身的目标和重点,即大学对于校内事务具有相当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奖惩权,并将其付诸实施,[1]大学自治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大学自治强调的是大学的办学自,其目的在于使大学学术活动与政治、行政分离,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行政机构和科研机构的特性,也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基础,而要保证这种特性,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大学治理结构,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大学章程具有维护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建构大学管理制度以及构造大学治理结构等多重功能”“当大学因外部干预和不良影响产生学术自由受限之时,大学章程可以保障和守护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2]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制定大学章程必不可少。
就我国当前状况而言,加强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提出的重要内容。章程制定必须放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框架下考虑,而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章程涉及学校的宗旨、权力配置、主要机构设置、议事规则等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更明确规定了大学章程应当具备的核心内容,即大学办学自、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组织框架、学术组织的规范与运行、民主参与监督机制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等方面,体现了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体现了大学内部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关系,体现了大学管理和民主参与、社会参与的关系,从而使得大学章程成为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
尽管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结构重构和具体治理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结构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不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的发展。
二、大学治理结构与模式
大学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现代大学的发展与以往“象牙塔”式的大学发展又有了更多的不同,具有了更多现代特征,尤其是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了更多的联系,也更多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大学外部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及大学成员行为规范的体系,[3]现代大学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大学的治理结构,而要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就必须制定合适的大学章程。
1.大学治理结构
一般认为,大学治理的实质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4]大学的治理涉及到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大学的内部关系两大部分,涉及到外部利益和内部利益,外部利益集团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内部利益集团和内部利益相关者都在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决策上开展博弈。而在大学治理结构的形式上则体现为对大学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其实质是大学决策权力的制度安排问题,既表现为大学内部权力的分配、协调与行使的制度,也表现为大学与外部环境,如政府和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相互作用的规则。[5]
就现代大学的大学治理结构而言,可分为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和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以及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6]而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涉及到政府、社会、举办者、管理者和相关利益集团或利益相关人,他们在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中通过各种措施、运用各种手段等进行干预。尽管各种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但更多的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大学的发展和建设中,对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施加各种影响。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外部治理结构式是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它们共同对大学的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
2.大学治理结构的模式
由于大学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到外部和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存在各种博弈,努力在大学的发展中施加各种影响,更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对大学治理结构起着更重大的作用,使得大学治理结构的模式并不相同。如根据各国权力的密集程度,可分为高度分散型高等教育体制、相对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和高度集中型高等教育体制等三种大学制度。与这三种大学制度安排相适应,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模式也可分为以内部人监督为主的关系型治理结构模式、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型治理模式和以中介机构(通常代表政府意旨)监督为主的复合型治理结构模式。[7]同时依据决策权力主体、权力类型行使范围、大小及其参与院校决策程度的不同,也可将大学治理结构分为行政权力主导型大学治理结构、学术权力主导型大学治理结构和市场权力主导型大学治理结构。[8]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之中,但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还需要长期的努力,而正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行政权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大学的治理结构模式,即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权力主导的大学治理结构。这种模式对我国大学的发展、我国大学章程的地位与作用和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3.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大学章程制定和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也正在不断深化之中。但由于我国以国家监督为主的行政权力主导的大学治理结构模式,因而这种探讨和探索存在一个问题。从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来看,大学对政府严重依赖,大学获取资源渠道相对单一,使大学内部凸现出行政本位的现象,行政系统的层级观念和科层治理模式充斥于大学校园;而从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来看,外部行政权力过于强大,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各项工作干预过多,使得大学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上只能更多地转向于关注大学内部、关注内部的利益相关者,难以在大学章程上对外部的行政权力提出限制。而在治理结构上,也更多地将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等同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仅仅按照主管部门推行的制定大学章程的要求,围绕预设的学校内部权力和职权关系,来进行所谓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改革,脱离了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制度的理解与审视,唯独关注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局部”推行所谓的改革,因此,大学章程难以约束外部权力、过于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而忽视外部治理结构,大学治理结构改革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制定大学章程完善大学外部治理结构
由于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而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章程,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证我国大学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不断提升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社会进步服务。
1.明确大学章程制定的主体
大学章程是对大学内外部教育主体利益的调整和分配,是调整政府、社会与大学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调整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有效途径,是各方利益的博弈,一旦大学章程制定并经有关部门核准公布后,具有法律法规的作用,学校不能违背,社会也不能违背。因此,大学章程需要有明确的制定主体。制定大学章程的主体不同,思路和倾向性也就不同。
与以往不同,此次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非常明确,就是大学,这既是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凸显,也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推动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良好契机。因此,大学应很好地把握这个机会,利用制定章程的主体地位,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制定的过程中、在章程的内容里,充分反映大学发展的诉求与大学内部各方的利益,积极调整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努力规范大学的外部事宜,恰当处理大学与外部的关系,努力使举办者和主管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做到真正放权,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推进职能转变,真正给予大学办学自,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通过章程制定程序优化大学外部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部行政权力过于强大,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而大学章程是协调政府同大学关系的有效途径,它既避免政府权力的过分扩张,又能使大学依法处理内部事务,保证大学的自治。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章程明确界定与学校的关系,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发展原则,落实举办者权利义务,保障学校的办学自”,这既是对大学的要求,也是对大学举办者、主管部门的要求,对于大学一直抱怨的外部行政权利过大、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也是一种约束。同时《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中指出,章程起草组织应当有学校举办者或者主管部门的代表,可以邀请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社会知名人士、校友代表等参加。为此,作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大学,在制定过程中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充分协商,主动进行沟通,这既是上级的规定,更应该是大学的自觉。在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中,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完善政府与大学的管理、协调和服务机制,形成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新型关系,优化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努力保障大学的办学自。
3.通过章程内容强化大学外部治理结构
制定大学章程,改革大学外部治理结构,最终要体现在大学章程的内容上。通过内容重新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建立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关系,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更新资源配置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强调社会、市场的参与及监督等。
通过大学章程,让利益相关人不仅能够真正享有章程所规定的权利,而且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从而使章程的效力让所有的人都心存敬畏,让大学章程成为教育行政管理者管理与评估的“尺度”;同时大学要充分利用大学章程的制度优势,加强社会与大学之间的沟通,明确社会参与大学事务的内容、方式、程序与渠道,同时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保障大学与社会的联通,提高社会对大学事务的参与度,让大学章程成为社会监督与评价的“标杆”,从而使章程真正成为包括政府、举办者、主管部门、章程核准的行政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各相关利益人共同遵守的依据,任何人不得违章干涉高等学校依法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切实、有效地发挥大学章程的作用,真正提升各界对大学章程重要性的认知与尊重程度,从而营造出依法治校的整体社会氛围,有效防止大学章程建设的“空心化”。[9]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而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在当前过多关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而忽视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大学应通过充分利用制定章程的主体地位,在制定的过程中、在章程的内容里,不断优化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特质[J]. 中国高等教育,2003,
(23):15-16.
[2] 李元元.制定章程,建立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新载体[N].中国教育报,2012-03-05.
[3]宋旭红.“现代大学制度”概念综述[J].江苏高教,2005(3):11-14.
[4]Gayle,Dennis John; Tewarie, Bhecndradatt.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 : Approaches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ERIC Digest.
[5]刘向东,陈英霞.大学治理结构剖析[J].中国软科学,2007,(7).
[6]顾海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四个着力点[J].教育文化论坛,2011,(1).
[7]甘永涛.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 上一篇:后勤服务精细化
-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资重点笔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