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归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海归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海归就业方向

篇1

虽然约35%的海归选择金融类职业,但海归就业方向也正趋多元化,期望从事的行业包括金融及银行、贸易与物流、公关与传媒、文化及教育等行业。权威人士分析说,与之对应的趋势是选择设计、创意、教育、传媒等课程的留学生大幅增加。她说,海归的价值在于对跨国文化的理解,“创新、个性化、启发性”以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是海归的优势,择业时应充分展示。也有专家建议,“尽管外企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但也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学习机会”。刚回国的留学生应端正心态,在企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甚至选择低起点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海外学习经历为海归训练出来的素质将在职场竞争中日益显现。(李玉)

海归呈低龄化趋势

据统计,当前,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呈低龄化趋势。去年底,在一次海归创业趋势研讨会上有专家表示,当前,回国海归年龄从十年前的40岁左右降至30岁之内;女性海归带领团队创业的现象增多,而在此前创业者多为男性留学归国人员;海归创业专业领域开始分化,不再局限于科技研发,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教育等领域创业者增多。

专业人士表示,只要社会有需求,海归创业不应局限于一条途径。海归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长,追求成功不能局限于某个专业或某件产品上。回国创业或组建团队时,一定要把商业模式、市场及竞争者分析清楚,否则,就会盲目陷进来,耗费大量精力,陷入创业困境。

海归创业重在“心态回归”,一定要放低姿态和身段。海外留学的经历教给留学生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和职业化习惯,回国后对实用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对国情的理解同样重要。(马路)

海归调查显示:两成月薪过万

一份对全国6000多名海归做的就业调查显示:近八成海归在回国3个月内就找到了首份工作,两成左右的海归月收入在1万到3万元之间。

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超过160万人,其中约50万人学成回国。总体而言海归的就业状况呈现高薪、高职位、高附加值的特点。24.19%的海归回国后找到首份工作所花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海归的主要工作领域集中在金融业、文化教育、娱乐、电信、IT等行业,13.5%的海归进入了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13.56%的海归收入在3万元以上。(刘建)

篇2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回国留学人员创业或加入创业公司渐成趋势。一项调查显示,多达540%的留学人才愿意“创业”。海归就业现状如何?其在国内竞争市场实力怎样?哪些专业人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薪海归?

海归创业:

说着容易,做着难

今年25岁的Candice,目前就职于一家动力机械私企。她留学于加拿大,回国近一年,却向记者坦言目前仍处在择业迷茫期。

Candice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在国外上的是联合办学的2+2本科学制。前两年在国内主攻语言,第三年到国外才选专业。她所学专业是经济学,“这个专业本身就很难择业,因为专业本来就是个笼统概念,不像其他会计、设计等专业,相对来说择业时较有针对性。”

“中国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偏向于金融经济类,回国后的输出方向一般是风司、银行之类的单位。”Candice告诉记者,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都选择了加拿大,学习的专业也大都属于商科。留学生中一部分人通过留学途径入了别的国籍,但有的依旧选择回国发展,“这样的‘身份’会有‘政策上的一些好处’。”

两年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

“海归”,一个曾带有光环色彩的群体,如今在回国后的现实中却慢慢暗淡。

据悉,从国外“飘”回来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水土不服”。在现实的困惑和纠结中,很多人首先选择调整心态,然后积极适应国内生活。

谈起现在的工作,Candice说其实就是一个“打杂儿”的。公司的大小事务,大到筹备新公司,小到处理文案甚至打扫卫生,她都要参与。“这是一个必经过程,需要了解一个公司怎样运营,有朝一日才能让自己的公司转起来。”

比起Candice,同样是海归的王蒙已然是位成功人士。他创立了一家建材公司,现在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回想起刚回国那会儿,感慨颇多。他说当时不知道未来方向,做过双语教育,当过总裁助理,干过代购。“接触到建材行业才像找到自我定位,但许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大到与大型家装超市签约合作,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投标,小到每个装修项目的客诉,都得自己去处理。”

“海归创业,说着容易做着难,而且很累,不过有事情干心里踏实。”“稍微麻辣show”,是26岁海归济南小伙儿韦宏的餐饮外卖店。他既是老板,又是采购员,还是厨师,还天天开着奥迪给顾客送外卖。

在新加坡留学多年,回国后韦宏并没完全按照父母安排进“大公司、大企业”等高平台,而是独自摸索着一条条创业路――开过广告公司,做过家电生意,经营过美容院、特产连锁店,现在终于“踏实下来”,精心打理自己的餐饮外卖店。“留学经历与送外卖不冲突,当初选择出国,一是开阔眼界,二是增加魄力,三是提高抗压能力,如今同样如此。”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约有一百多万留学生赴海外求学。他们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学专业几乎涵盖现有全部学科门类。仅仅2014年,留学归国发展的海归人士就达70万。“海归”,已持续成为备受关注的精英群体,但正如他们中的许多人所言,创业要有心理准备,其中的困难不是说说就能克服,需要的是意志和坚持。

投入和产出,

怎样才能成正比?

从英国学成归来的闫林在一家知名企业工作三年后,最近开始考虑跳槽。

闫林告诉记者,感觉回国后的工作环境太复杂,很多事情都需要另外花心思去琢磨才能适应。“别看已经工作了三年多,至今我还不算适应。”

闫林说在国外毕业那会儿,留下还是回来,她纠结了很长时间,但最后挣扎无果,还是选择了归国,这也是听从了“家”的呼唤。

博志留学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失败,无奈回国就业。

“按美国政策,毕业后有一年的工作许可,能不能留下要等待抽签,在那里等工作的人很多,工作许可却很少,熬到最后没办法只能回来。”博志说当初出国时根本都没想今后工作的事,如今遇到了也只能正确面对现实。

一中央级调查机构关于是否愿意出国的调查显示,2120人的回答非常愿意的占39%,愿意的占48%,但出国理由却十分分散,54%希望得到高质量的教育,22%追求良好的生活环境,14%的人相信出去事业发展的机会会更多,1%认为外面赚钱容易,1%认为所去国家社会治安及社会保障好,另有高达8%的人写下更多富有个性的答案。正如博志所言,当初出国需要理由,如今回国发展同样需要理由,也许因为理由太多,出去或者归来好像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调查表明,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这个数字不是很低,可这个数字的质量度有待商榷。我们调查海归人士,一部分确实回国后短期内找到了工作,但基本上专业不对口。学经济的去了互联网公司,学语言的在留学服务机构,学营销的干着文职,而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看,把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成过渡或跳板的留学生大有人在。因此,想想当初出去和在国外留学时的投入,一些海归人士说很难成正比。

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基本都是选择回国就业、创业。尤其是赴美留学生,因含金量较高,回国后第一份工作都是主管、经理级别,年薪资15―200万元人民币,回报可谓很多。如今美国经济日益复苏,但签证政策越来越严,美国学校招生政策也越来越高。对于学生来说,在国家政策宽松时拿到高含金量毕业证,可以换取自己的精彩人生。对此,博志说这是媒体在帮一些做留学生意的机构在忽悠,美国留学每年总花费10到30万人民币(包括学费、生活费、食宿费等),但回国后哪有多少留学生一年能够挣回10到30万?

Carol的专业是国际商务,在美国呆了六年,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学位证。但归国就业的道路却并不顺利。“刚就业时单位工资给我开到1800元,当时真的很挫败,非常挫败。”

Carol对记者称,归国之前的信心满满和回国之后的失望之极,形成了极大反差。“想想自己挺寒心,在外面闯荡了六年,花的钱也不少,结果怎么会这样?”

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小丸子也对记者表示,当时拿澳洲绿卡挺费劲,家里说那就别在国外浪费时间。“于是我就回来了,可回来后没想到找工作和创业都很难。当然,随便找个一般的工作挺容易,可花了那么多钱去留学,难道仅仅为了一份很一般的工作?”

记者在一个较大海归QQ群发现,成员大部分是欧、美、澳、新、日、韩等国留学归来人员,随机对几位海归人士进行采访,他们每一个人都感慨颇多。

2012年从韩国回国的叶玲称,曾换过三份工作,在培训学校做过教务、在留学机构做过咨询顾问,还在广告公司做过文案。她说工作都没有技术性,时间也不可控制,而且收入和付出根本不成正比。“自己的经历和学识无法得到体现和回报,后来就辞职了。之后,一直断断续续靠帮人做做翻译挣点生活费。”

记者发现,像叶玲这样“算账”的海归不在少数。他们大多想着将出国留学的投入尽快赚回来,便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找工作时也就“很挑剔”。这样反而造成找工作难,就业后心理反差大,也就很难调整适应。

“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听家人的安排了。”叶玲告诉记者,“听家人安排”、“托关系”这种求职方式,是部分海归无奈的选择,但又不得不选择。

“太阳”照常升起?

虽然回国后的择业、就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94%以上的海归仍觉得海外留学经历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国际性视野和国际人脉,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经历,以及熟悉国际市场操作管理及事务等,对工作帮助都很大。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说,海归人员就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外语优势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包括全球领先管理、科技的能力,同时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和差异的包容能力等。尽管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开始薪资很低,但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其优势将在三五年内得到体现,而且对海归人士国家也有政策扶持

篇3

摘要]在我国曾经出现过留,近几年又形成了归国潮,大量的“海归”人才怀揣理想回到祖国,各地政府也运用各种手段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但为什么海归人才创业成功的几率并不高?本文分析了海归回国创业的背景和原因,客观审视了海归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最后对海归人才应如何顺应局势、扬长避短、克服障碍、取得创业成功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海归”人才创业融资本土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学人员队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截至到2005年底,我国已有各类出国留学人员93万人,回国人数23万人,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10万人。到2006年,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学遍及几乎当代所有学科。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国外许多已有所成就的留学人员回国的愿望非常强烈,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迄今归国留学生总数已近30万人,且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在回国的海归中间,创业已成为海归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向,而且人数众多。据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介绍,现在仅中关村的海归人数就有8000人,中关村约有3400家高科技企业由海归创办。“如果说中关村是北京的名片,那么毫无疑问,海归企业是中关村的名片。”夏颖奇说。

一、“海归”回国创业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1.国家需求、大势所趋。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对中国本土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中国市场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具有全球化眼光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经营者,需要及时的国际资讯。而海归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可以吸取双方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说,海归是中国新经济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引进海归,鼓励海归回国创业是中国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因此,具有真才识学的海归是中国市场的真正需要。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加,是吸引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

2.实现自我的一种需求。海归们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大多做一些研究型的工作,主要成果是学术论文。但是现在的海归们不仅仅满足于把自己辛勤的研究成果仅仅转化成论文,而渴望能够变成自主的知识产权,进而通过产业化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更能直接地为社会做贡献。如无锡博慧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陈博士所说,“我回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希望能够在工业化背景上对我的成就有一个飞跃。”国内目前的环境则为海归学子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遇和平台,满足了个人创业的欲望,因此,回国创业被海归看作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3.文化的归属感。许多人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收入也不错,但就是感觉找不到归属感,没有融入到主流文化里,回到中国是“叶落归根”的一种选择。如张朝阳博士在他的《我为什么回国》一文中这样写到:“你不在主流文化里面,你的生活中必定缺乏营养。我常常这样觉得:任何离开从小长大的环境到另外一个文化圈子里面去的人,都不太可能在新文化圈子里融入主流文化,哪怕这个人外语讲得再好。”''''

二、“海归”回国创业的优、劣势比较

1.优势。

(1)先进的科研水平和思想理念。海归们多数都在国外受到名师指点,培养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掌握着与国际同步的科技成果,学术地位上有一定优势,多数创业者本身就是技术专家,为回国创业准备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2)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后,大多在国外还有很多亲友,与国外保持密切的联系,可以方便地获得国际资讯,便于及时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研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

(3)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大多数海归都有在国外跨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拓展了国际视野。因此,大批留学人员的回归,除带回众多尖端技术外,还把“现代经济元素”——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带回祖国,他们往往具有经营观念新、管理方式先进的特点。

(4)双语能力、双文化背景。一方面,这些海归人才都具有语言上的优势,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融入世界,比国内人士更熟悉国际经济运行规则,这是国内的经营者所不具有的独道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又了解中国国情,熟悉中国文化,这种能力又是在中国的外国商人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因此,海归这种语言上的优势以及融通中西文化的能力,为回国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人才团队的优势。许多海归回国创业选择了团队形式,往往是各有所长的几个人一起回国创业,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从国外引进企业所需的留学人才,这是海归创业在引进人才方面的优势。

2.劣势。

(1)水土不服的问题.由于这些海归们长期生活在国外,受国外市场环境和文化熏陶的时间较长,对国内的社会环境、市场现状和营运方式缺乏了解,回国后面对国内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在创业的诸多方面常会感到“水土不服”:首先,对国情缺乏了解。长期生活在海外,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停留在过去;其次,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有资料显示,留学人员在外国留学的收获,前三位的分别是:语言能力占76.7%,专业能力占74.1%,对国外社会的了解占52.6%。被选择率最低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仅占7.8%。国外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直来直去,中国留学人员在国外呆了十几年之后渐渐适应这种简单生活,回到国内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第三,国外的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凡事都有章可循,而国内许多行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规则,往往使这些习惯于按法律规则办事的海归们无所适从。

(2)缺乏企业运作经验。尽管有良好的技术背景,但大多数海归在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比较欠缺。创业不是做研究,它涉及到管理、财务、金融、法律、公关等各个方面。

三、“海归”创业成功的障碍审视

1.资金瓶颈。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寻找资金,这是制约海归回国创业的瓶颈。

(1)政府支持杯水车薪。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资金补助的优惠措施,给予企业一定的创业资助,但是对于巨大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银行贷款困难重重。国内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条件是要以房产、设备等有形资产做抵押,而留学创业人员大多只有技术没有固定资产,因而无法从银行取得抵押担保的贷款。

(3)民营投资者的“短视”行为。海归回国创办的大多数是高新科技型企业,往往具有高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而国内的民营投资者更看中立竿见影的资金回报率。于是在国内,一方面是资金市场难觅好的投资方向和项目,大量民营资本闲散着;一方面却是留学生的许多项目嗷嗷待哺,资本与技术直接对接存在极大的困难。

(4)风险投资市场很不健全。尽管国内已经成立了不少的风险投资公司,但是总体上运作机制不够灵活、缺乏操作经验,对资金的投放比较谨慎。而且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商很难深入了解留学生的高科技项目成果及其产业化的趋势,看不到其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缺乏有眼光的投资商。

2.人才流动性比较大。由于缺乏完善的招聘与用人机制,在这类企业创办的最初阶段,人才的流动性往往比较大,不利于企业的迅速成长。

3.创业环境不够完善。海归创业的环境还有待完善,主要是国内法制不够健全、商业环境不规范,市场游戏规则不完善、竞争环境不公平、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封锁等,严重阻碍了留学生企业的健康发展。

4.政策环境的制约。主要有出入境签证手续麻烦,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这也是使一部分想回国创业的海归望而却步的原因。另外,留学生归国后,孩子遭遇教育难题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出生成长于国外,接触到的教育系统都是西方的。和父母一起回到国内,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放弃习惯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以及适应陌生的教育方式。因此,在适应国内的教育制度、方式的过程中也会给海归带来许多麻烦。

四、“海归”创业成功的路径指向

1.寻找良好的商业模式。海归回国创业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好的商业模式,或者是优秀的技术项目,而且一定要和中国的市场很好的结合起来。技术+资本=财富,这就是现代海归商人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2.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海归们携带科技项目回国很受欢迎,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开创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和科研,还需要财务、金融、销售、法律、政府公关等各方面的综合管理,缺乏管理常常使优秀的科技项目难以施展。海归回国创业往往不能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没有哪个创业者是全才,就算他足够优秀,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组建一支优秀而牢固的管理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开辟多种融资渠道。资金缺乏是回国创业的海归们最大的困扰,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多种融资渠道。

(1)做好科技项目申报,争取国家和地方资金支持。虽说政府资金有限,不能为所有海归创业提供直接支持,但是有条件的企业还是应当好好利用好的这个政策和机会,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这将减少资金上的压力。政府的投资往往作为启动资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跟进投资。

(2)利用无形资产,尝试引入风险资本和争取银行贷款。鼓励留学生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尝试运用专利、品牌等自身无形资产引入风险资本和争取银行贷款。

(3)发挥留学生创业园的功能,探索成为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嫁接平台。留学生创业园不仅对留学生个人以及项目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且具有较强的公关、沟通和交流能力,可以发展成为资本与技术相融合的最佳平台和媒介,在民营资本与海归企业之间的协作起“牵线搭桥”的中介作用,为海归创业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以求更大的发展。

(4)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培育真正的风险市场。风险投资发源于美国,流行于发达国家,在世界很多重大研究和开发项目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在中国的风险市场建立之前,海归可以充分利用其国际关系,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寻求风险投资来进行融资。许多网络企业在成立之初都得到了国际风险投资的支持,比较典型的如搜狐、阿里巴巴、携程旅行网等,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从吸收海外风险资金到纳斯达克上市的过程,实现了快速发展。

4.再本土化。每个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才都必须经历一个“再本土化”的过程。因为国外的技术再先进,管理经验再丰富,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所以在中国创业,就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适应中国市场,与中国的需求、政策环境和人力资源更好的融合,缩短本土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施展他们的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

5.人力资源管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取得和保留。如何在国内市场上吸引、保留以及发展好人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招聘与用人机制。

首先,在创业的初期,要设置高薪吸引人才。设置薪酬时,实行绩效管理,员工收入要与其业绩更多的挂钩,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其次,公司上轨以后,要建立流畅的升迁制度。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帮助其规划职业发展,优秀的员工要有顺利的升迁渠道;最后,公司成熟以后,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立。事实上,当员工最终选择留在一家公司时,高薪和升迁都不会是终极目标,员工最终离去的基本原因是归属感。要想使公司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政府政策的支持。过去政府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大多限于解决房子、车子、减税免租等,其实对于海归来说,更希望政府能够积极改善国内现有的环境,建立一个法制健全、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同时,也要为留学归国人员的家人提供好的教育和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辉耀:《海归时代》[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李琪:《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高等教育 应对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夏季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为违约剧增(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次金融危机尚未平息,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存在潜在的机遇,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理念等。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教育产业化的战略上有不可争议的失误和种种负面后果,但终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跨入了国际所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每年以为数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影响

1、对就业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对我国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改变高校专业结构。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专业大多集中在与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的领域,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金融、证券、房地产市场以及进出口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用人需求在金融危机下明显萎缩,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危机已向实体经济体系蔓延,进一步影响了非金融企业。这必然会使更多跨专业毕业生同时竞争一个岗位,加剧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2)给大学生发展前途蒙上一层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矛盾。目前,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球各地各种媒体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严峻的报道铺天盖地,就业成了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和每个学生家庭谈论的中心话题。让广大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在部分经济贫困地区还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言论,甚至不少优等生、高才生放弃了高考,选择学一门实用技术,早点就业。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3)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恶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将随之减少,就业需求也随之下降,而高校毕业生人数却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4)改变区域经济环境。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不一样。外向型产业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前些时间,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而这些地区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必然会使毕业生区域选择的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

2、对人才结构和招生的影响

后金融危机必然使人才市场发生结构性的调整,金融、房产、投资、证券、保险等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急剧萎缩,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原有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后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人才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3、对出入国留学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产生大幅波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跨国留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贬值,其中包括很多中国学生所期望的留学目的地的货币贬值,如美元、欧元、澳元、韩元等,这些货币的大幅贬值将使得前往这些国家留学的费用大幅下降,并加强这些国家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而那些货币坚挺的国家对于留学生人员的吸引力将下降。

三、应对策略

1、充分利用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

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10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4项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的资金数目是44亿元,这44亿元主要包括3个大的工程:一是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涉及资金30亿元;二是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涉及资金10亿元;三是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涉及资金4亿元。教育部在2009年初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着力化解高校2000亿贷款。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中的第四项措施是在巩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基,而投入巨资帮助高校化解债务危机是为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减轻阻碍。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抓住这次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机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积极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建好校舍、购买教学设备、补足教学资源,打捞“海归”,提升师资水平,努力申请减免自己在以往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债务,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面对金融危机,积极探讨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高等教育来讲,是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社会功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机遇。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区域的重新洗牌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从而也对高校通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只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掘。这种状况与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体现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滞后性。2009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了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每个实验区资助总经费50万元,用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而这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大多以“创业”为主题,其中西南大学更是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锁定在“顶岗实习支农”上。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国家重大投资建设发展为方向,使人才培养真正契合社会需求。

3、面对金融危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等教育应该勇于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此来提高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1)培养高级金融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反映了金融行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匮乏及其职业道德的缺失。主要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大学完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提升金融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情操,提高应对金融危机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2)培养技能型人才。金融危机的发生,对高校人才培养显示最突出的就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肯定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最缺乏的是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转变观念,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性人才。

(3)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优势。金融危机必然造成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高等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技能培训的职能,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设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5)发挥社会合作伙伴和企业作用。企业在评价和预测技能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开展对话,充分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建立学校、企业和咨询专家互动平台,共同设计目标教学课程,定期组织技能和就业供需见面会等。

4、面对金融危机,发展农村就业市场

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影响就是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一直是个大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矛盾就更加凸显,要缓解这一矛盾关键就是要积极开拓农村就业市场。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后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来说无异于一场刺骨的“寒流”,但对于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却是难得的“暖冬”。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项措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本次拉动内需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民生领域,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国家把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作为国家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选择。我国农村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机遇,而要将发展机遇变为现实,必须要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参与其中。我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当前农村的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国家积极为毕业生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创造了条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十条”是高校毕业生在农村施展身手的难得契机。高等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走向农村,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环境,帮助他们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让他们看到金融危机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抓住到农村开拓事业的机遇,真正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总的来讲,金融危机对经济、对社会都是一场破坏性的冲击。冲击波所具有的破坏力,也可能被转化为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怎么应对,怎么消除、缓解其负面影响,利用机遇转变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5

下午好!

祝贺同学们顺利完成财务总监高端研修班第9期的30个学时的课程,恭喜你们学有所获!感谢**商学院教职人员为本期研修班顺利运行所做的努力。同时恳请同学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和你们一起成长、飞跃。

**商学院专注商科教育,由**大学校友组成核心团队,以母校输送的教育资源为基础,经由团队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学历教育、高端研修、国际合作、金融影业、智慧课堂等构成的国际化教育集团。**的高端智慧教室,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科技技术,实现异地实景重现,移动端网络直播。预期在2017年将智慧课堂引入美国、加拿大、韩国及全国30个地区。执行团队包括前华为人、前阿里人、前BAT人以及毕业于哈佛、宾夕法尼亚、圣约翰等美国名校海归硕士、博士。“让人人享有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人唯一的使命。

**商学院是**大学**产学研基地,**大学在职研究生华南区招生及教学中心;被**市政府认定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就业辅导基地,**市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等,另外我们还承担**市政府课题研究项目,如“**市城市创新景气指数研究”。

**商学院的学员80%为金融机构高管、大型企业管理人员、民营企业创业者等,来源单位如中银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招商集团、腾讯、IBM、阿里巴巴等。依托**大学在财经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学生进行高质量、高规格的金融、投资、财税等领域的教学培训,为**的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外企公司、民营企业等输送了一大批卓越的财经专业人才,在**乃至整个华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赞誉。

这里不仅仅是教学平台,而且还是有关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资源池。在业界中有一种传说:“毕业于**大学的业界精英是资本市场一支神秘的力量”。

在税务研究方面,**大学于1949年10月16日成立,成立之时,**大学被命名为中华税校,中财的税务专业与金融、投资、会计等专业一起,是中财的王牌专业。税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服务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地税务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如在**国地税局就有上百位**大学校友为纳税人服务,**国地税各区分局领导班子成员基本均有**大学校友。

**商学院还是**市国地税局的定点人才培养服务单位,目前国税局30位干部在**就读**大学在职研究生,**每年定期为**地税局安排10多场1000人次培训业务,从窗口人员到执法人员到处局级以上干部。

**是资本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中小企业发展最具活力的热土,自2007年以来,**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已连续八年领跑国**中城市。目前,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占两个板块上市企业总数超过10%,其中中小板上市企业占全国中小板上市企业数为10.1%,创业板上市占全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数为11.1%。

不仅上市企业数量达到百家,**还培育了数量众多、层次分明的上市梯队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市中小企业上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机制,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梯度培育,推动中小企业改制上市。

虽然中小企业上市方面,在政府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资本运营、风险防范等尚存很多不完善之处,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缺乏上市融资与资本运作的专业人员,依然面临发展方向不明确、公司治理不完善、基础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这无疑加大了企业运行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在培育了众多备案企业的情况下,上市融资与资本运作专业人员缺乏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市中小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基于**商学院的过往业绩和业界品牌影响力,**市政府将**商学院精品课程列为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这些课程包括:财务总监高端研修班、上市和拟上市企业董秘研修班、互联网金融总裁班、新三板上市总裁训练营、资本运营与投融资总裁班等等。

篇6

独立学院 职业规划 继续深造

200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指出,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发展势头强劲,至2009年已达到318所。随着独立学院毕业生大量的走向人才市场,在目前后金融危机时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和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因素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1.从社会大背景出发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是212万,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2005年高达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则高达495万,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使得社会上每年净待业人数剧增。其次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就业不足问题趋于严重。从农业劳动大军中分流出的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再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人才的全球化,“人才无国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外籍人员、“海归派”的涌入,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2.社会上对人才的标准及用人观念存在误区

社会上对人才的标准及用人观念存在误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存在认知上的偏见,这是因为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不高,很多用人单位对其缺乏全面了解。

3.独立学院本身的问题

主要表现:专业设置及教学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多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体现新生事物的创新性;学校缺乏市场营销意识,与社会建立的工作关系太少;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晚,缺乏规范型管理,并且专业人才缺乏,指导工作针对性差;独立学院普遍未能单独为毕业生举办较大规模的招聘会;很多独立院校只求学生数量,忽略培养质量,只重眼前利益,缺乏建立“百年老校”的精神。

4.独立学院大学生本身问题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依赖性强;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方向模糊,大部分同学选择社会趋势,如公务员考试等;部分同学对大学的学习重视不够,以为过了高考这关就学习解放了,专业理论不扎实。

二、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

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品牌效应,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

首先进行市场调查确定社会需求人才结构,从而调整学院专业设置,树立自己的“品牌专业”;其次要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独立学院基本上应以教学型为主,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学校创造环境,学生自身也要创造环境,去历练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创造机会扩展自身的人脉关系。

2.以考研、创业带动就业

根据本人这4年多在独立学院的工作,了解到很多学生他们的入取分数与二本相差很少,在知识结构上是很优秀的学生,所以他们心里很是不甘,但由于被录为三本,心理落差很大,这时作为教师和辅导员就应该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继续考研,不要让自己在青春的路上留下遗憾,事实证明这些学生经努力之后,考研成绩很多优于二本、一本院校的学生。

三本的学生他们头脑灵活,并且很多都来自城镇,家庭条件优越,所以要及早的告诉他们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及优惠政策,并引导他们积极的创业来就业。

3.做好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质晕还不能完全认同,以及毕业生就业目标定位不明确等诸多原因,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十分必要。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不应该仅仅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应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第一年要着重开展立志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概念;第二年要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进行自我完善,确认职业目标;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职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第四年着重向毕业生介绍有关就业政策,传授求职技巧,提供就业信息和择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

4.增强市场意识,加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

独立学院应当树立市场营销意识,大力开拓学生就业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5.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社会关系

因为独立学院很多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其就业渠道较畅通,鼓励他们多帮助同学,可以以一带一、或以一带多。如本人所带07级物流班的一学生,他是家族式从事物流行业,毕业时不仅自己就业,还把同班同学带到他们的公司去,解决了就业问题。

6.社会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规范办学;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

社会和政府应为独立学院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加大对独立学院的宣传和支持,增加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加深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及其毕业生的了解。同时也应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确保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各类人才需求计划,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就业空间;要克服歧视,纠正和克服非名校或重点高校毕业生不用的狭隘的用人观,对基本素质好、又有较强事业心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同样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结语

总之,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独立学院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的定位和特色,不断创新,大胆地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学校还应提供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做到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个体求职能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3).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凸现。2016年,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就业“洪峰”,加之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及大量海归生,就业似乎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从世界大环境来看,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为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此后,国家出台了大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业送来阵阵春风,将大学生送入了创业的春天。

二、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安阳工学院为例,通过了解历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虽然许多高校都紧跟时代的步伐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从所开课程的形式来看,主要侧重于创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经营知识等内容。这种对创业进行填鸭式并兼有临时抱佛脚行为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是表面形式的教育,不能深入大学生的心理,不能让大学生产生共鸣;一方面这种形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创业道德、创业思想、创业价值、创业人格等精神层面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会使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失去了明确的创业价值目标。在现在大且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旦遇见创业困难和挫折,就会找不到精神向导,迷茫且无助。

在开展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时,许多高校的开展形式较为单一,并且有些教师也没有创业方面的经历,在讲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也仅仅是从课本上搬到黑板上,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全国的教育形式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也是按照与一般的课程一样的模式来讲授,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差异性,不能做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创业形式中的创业理念和创业品质的教育。

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关键问题在于能否组织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例如,英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关于创业的课程的授课老师,61%有过商业管理经验,36%的教师创办过自己的企业。但在我国,高校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都是由辅导员讲授,讲授的课程也只是创业政策、创业形式、创业常识等方面,缺乏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这些老师本身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创业精神都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三、现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因此,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定位上,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健全学生的创业人格。从入学阶段就要确立起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创业理想、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体现。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大一学生,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我们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很多,例如:讲座、参观、组织专业知识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各自的专业特点,明确自己将来应该从事的创业方向,应该具备的创业素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并大力培养学生以后从事职业必须的敬业和进取精神。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侧重于创业意识培B,主要针对大二年级的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创业途径、创业方式方法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创业需忍耐”,这是市场经济下实现创业的必要方法,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创业初期的独立和自由模式和寂寞紧密相连的,但是当创业成功者遇到挫折时,总是充满信心地忍耐和等待事业光明的到来。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主要是在全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信心的教育。此阶段主要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对毕业生创业思想或者创业意识进行摸底调查,这个阶段的学生均会有焦躁的心理,他们会对自己的创业之路产生怀疑,对自己的创业未来信心不足,对自己的创业之路信念不坚定。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信心教育,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创业之路树立信心,虽然创业之路千难万阻,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应对创业过程作足准备工作以及风险评估,让创业之路稍微平坦一些。

四、结语

我们作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丰富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的始终,使思想工作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更要拓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和渠道,为我国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拥有健全人格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坤.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易纲.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J].求是,2008(22).

[3]吕晓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

[4]庞芳.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09-112.

篇8

鲜为人知的是,当当网是一对海归夫妇创办的。作为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这位顶着“胡润榜女富豪”、“亚洲最有影响力女性”等一连串头衔的非凡女人,是如何在婚姻与事业中寻找平衡的呢?

“不安分”的女大学生

俞渝7岁那年,随父母来到北京,是彻头彻尾的“皇城根”下长大的孩子,求学经历也一帆风顺,15岁,就进了北外。

大学课程很轻松,学校里也有很多来学中文的美国留学生。俞渝开始觉得,别人的生活很轻松,很健康。受美国同学的影响,俞渝也想去国外。于是,她给美国的大学写信申请攻读研究生,但是一直没有回音。俞渝开始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外做兼职,“那时候流行教许国璋英语。大三的时候,我去了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北京分公司。那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工业公司,工作量很大,挺辛苦,但收入很丰厚。”

大学毕业后,俞渝顺理成章地在巴威做起了全职,当生活渐渐步入安定,俞渝却又开始“不安分”了,她要继续自己的梦想――出国留学。

巧合的是,因为工作原因,俞渝去美国待了一个月,在那一个月中,她去了十多个城市。她顺便带着成绩单和推荐信,到哪儿都打电话。就这样,考取了俄勒冈大学。从此开始了另一片天地的闯荡。

在俄勒冈大学读了不到一年,俞渝口袋里就没钱了,于是只好继续去巴威打工。直到1990年她攒够钱后,又去纽约大学商学院攻读MBA。

俞渝觉得上MBA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她MBA毕业之后,又遇到了难题,当时美国刚结束经济萧条,MBA的就业市场很小,俞渝写了300多封求职信,在有的公司面试了16次,但是后来找到的还是一些自己不想去的工作。最终,俞渝决定自己开公司,给其他公司做金融咨询顾问业务。

回想起那段时光,俞渝觉得特别辛苦,华尔街的压力太大了,她坚持了三年多。可突然,一直给她很大帮助的美国ABB公司美洲总裁Bob突然飞机失事死了。俞渝说:“那件事让我觉得生命真是太脆弱了,开始想着要怎么享受生活。”

咸鸭蛋情缘

也就是在1995年,俞渝觉得,自己在生活上特别失败,到了30岁还没结婚,连伴侣都没有一个。李国庆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1995年,也是李国庆刚刚准备把事业发展到美国的时候。他们相识在纽约一个朋友的聚会上,俞渝的谈吐中显示出的才学和见识令李国庆震撼。李国庆后来说:“她给我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还用笔记下她当时的发言呢,那张纸现在我还留着。”聚会结束后,他们一起去喝咖啡,这是他们首次独处,也是这段浪漫情缘的开始,所以他们的爱情回忆里有着咖啡的浓香。

转眼到了1996年,俞渝回北京公干,李国庆去接的机。那也不过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俞渝说起那次依然嘴角含笑,“当时他问我去哪儿吃饭?我说我没有在小饭铺吃过饭,让他带我去小饭铺一趟,他就给我带到了人大西门,那时候人大西门有一片小饭铺,他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我想吃成鸭蛋,然后那个小饭馆正好没有咸鸭蛋,他就跟那个小饭馆的店主挤了挤眼,说:大妈您到旁边借一盘去,然后老太太说,好嘞。一会就端了一盘咸鸭蛋回来了。”

就是这盘咸鸭蛋,让俞渝对李国庆充满了好感,她觉得,无论她遇到什么难题,这个男人都有办法帮她解决,也正是这盘咸鸭蛋,让李国庆得到了俞渝的芳心。

吃过咸鸭蛋不久,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恋爱了,在恋爱中,李国庆很主动,送花、接送、吃饭,没多久两人就决定结婚了。从相遇到结婚,只用了三个月。

对于闪婚,俞渝的解释是:“互相欣赏彼此的才干,也都经历过一些风雨,也都在爱情方面做过单元练习,再加上都已经30多岁了,都很珍惜双方当时的情感和信任,所以不用再浪费时间了。”

当当和孩子的诞生

俞渝说,最珍贵的,就是孩子和当当,而恰巧,两者诞生的时间差不多。

结婚后,俞渝做了决定,她把美国的公司关了,加入了李国庆在国内的科文公司,正式成为“海归”。夫妻俩经常探讨在图书这个行业中最值钱的是什么,李国庆认为肯定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他认为,借助互联网,出版商和读者可以直接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网上书店肯定是未来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而俞渝早在华尔街的时候,就关注到了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当时就有建立网上书店的想法,但是回国之后,她却发现国内不具备开办网上书店的条件。

首先是国内没有一个动态更新的书目数据库。图书不同于普通商品,它不是固定种类及内容的,建立一个权威的覆盖全国的数据库尤为重要,但建库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国外从90年代初期就开始做这件事,而中国一直没做过。另外,网民基础人数达不到开办网上书店的要求。

因此,他们决定先从建立中国的可供书目数据库开始入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工作。此项工作成果显著,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数据库产品,而且引起了投资商的兴趣,TDG、LCHG、SOFTBANK先后投资,“当当”网上书店应运而生。

在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意外”,俞渝怀孕了,她当时不想要这个孩子,因为很多人都说,在做事业的过程中,如果女人生了孩子,这个女人可能就无所作为了,因为她要离开社会接近一年的时间。但是李国庆非常坚持,丝毫没有犹豫地要了这个孩子,而且事实也证明,当时的这个决定是英明的,孩子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也没有影响他们事业的起步。

1999年底,当当正式运营了。李国庆负责市场、技术、采编、运营,俞渝掌管财务和人力资源。两个人的做事风格不一样,想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是相互补充,称得上是琴瑟和谐。

他们事业的成功,也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公司发展较早的时候,他们两人也有过争执和分歧,只是彼此都会冷静思考,究竟是谁将就谁,就好像当初决定谁跟谁走一样,最后大多都是俞渝将就李国庆,因为在很多时候,李国庆的决策都是英明而果断的。

所以俞渝一直觉得,把公司和人生都交到李国庆手里,相当放心。

说起创业经历,俞渝依然非常感慨:“大多数时间你选不了,命运塞给你什么只能是什么,只能够去慢慢最优化,我觉得人生需要选择,更需要行动力,假如生活递给我一个酸柠檬,我可能把柠檬汁挤出来。”

篇9

一、调研基本信息分析

1、武汉地区市场营销从业现状分析根据湖北人力资源中心、方阵人力资源集团2014年三季度统计的薪酬标准和岗位需求情况分析,武汉人才市场招聘需求量占前10名的岗位,占需求总量的70%~90%。市场营销岗位需求量占岗位需求总量的40%~50%左右,一线生产技术岗位需求量占20%左右,会计和行政占需求总量的7%。市场营销排在所有招聘专业的第一位,求职专业的第二位,出现了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销售经理、业务代表、促销员、售后服务四类。

2、武汉地区市场营销行业热点走向分析此次调研通过对武汉、宜昌、黄石、襄阳等地区营销人才较为集中的行业走访,发现房地产营销人才业已成为众多企业渴求的营销人才,也是热门招聘职位之一。这是由于2014年以来购房人持币观望的心态日渐浓厚,使得各大板块楼盘销售进度放慢,各家开发商对营销人才的渴求也由此变得更加强烈。通过对武汉万达中心、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的调研走访,了解到房地产企业现阶段虽然不缺人手,但非常缺乏在营销方面既懂行又有推销能力的人才。一个楼盘的销售,在经过前期广告“狂轰滥炸”的视觉营销后,就得靠房地产营销人员的专业销售了。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购房者不再简单盲目跟风购买,开发商仅仅把楼盘概况告诉购房人远远不够,还要让购房者有充足的理由动心才行。然而,眼下靠销售技巧能让购房者动心的营销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据了解,武汉万达中心每年都在招聘大量的营销人才,其招聘要求为适应企业文化,并看重应聘人员的教育背景以及外语能力,尤其青睐于海归。通过对武汉地区市场营销行业的了解,可以肯定的是未来5到10年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广阔就业前景不会改变。社会用人单位也开始积极转变用人观念,从以往的重学历转变为如今的重技能,从以往偏重于选择专业转变为如今更为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企业更愿意为那些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人才提供更为合理的发展资源和空间。

二、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此次调查,我们契合了社会、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采用半开放式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调查显示企业最为看重的是营销人才对本行业、本企业产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营销专业知识的认可程度居第二位,其次是管理和经济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这说明,企业对于营销专业人才的行业、产品知识和销售能力最为看重,希望能够尽早熟悉行业、熟悉产品,不需经过太长的培训期即可投入营销工作岗位。

2、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分布调查显示44%的企业愿意选择有岗位经验的市场营销专业高职毕业生,而应届高职毕业生和本科生的就职岗位比例相仿。这说明,企业对于有工作经验的高职生有着更高的偏好,高职生在市场营销的岗位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3、高职学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目标岗位分布调查显示50%左右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比较适合企业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30%用人单位认为可以在渠道开发岗位上求得职位;20%左右的用人单位认为可以在市场调研与客户服务岗位上求得职位。

4、应届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企管类毕业生从事销售业务代表、销售业务员、售后服务员等市场营销类岗位的占73%;从事其他职业的占27%。这说明市场营销专业岗位就职率非常高。

5、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调查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所开设相关课程的认知度和重要性的调查,可以初步确定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分析、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营销策划、销售心理学、商务洽谈能力、客户服务实务等课程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

三、市场营销行业学生的从业意愿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回收分析,我们发现市场营销行业从业学生对品牌营销行业兴趣巨大,经统计有95.62%的同学均表示愿意从事奢侈品、时尚品、流行品等品牌营销工作,居此次选择营销就业行业的意愿之首。品牌营销是一门较新的学科,随着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各大国际著名品牌的迅速崛起与商品品类的日益繁杂,这一类品牌营销专业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国内企业在经历多年以来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后,也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纷纷不遗余力地创新品牌建设。因此,社会当前对于品牌营销及管理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堪称巨大。并且,品牌营销作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国内尚无一所高职院校开设品牌营销课程,目前只有上海大学、中国人大等高等学府在尝试与海外大学联办奢侈品管理专业硕士课程。可以说在高职教育领域,品牌营销课程还是空白。如果我院现在能对品牌营销的课程建设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则有可能在这一专业的高职教育领域率先举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四、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思路和相关建议

1、营销专业人才就业供需的地区、数量优势明显此次调查发现,在汉的绝大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的来源地区上选择了武汉本地,武汉的本土企业更是坚持本地招聘的原则。这说明武汉在为周边地区输送人才,尤其是在营销专业人才上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此外,企业对营销岗位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武汉本土营销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武汉新城区的不断扩建所带动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商学院目前的就业形势上来看,我校企管、连锁乃至物流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市场营销行业的就业率将会高达70%以上,就业顺畅是专业招生的基本保证。从目前武汉及周边地区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趋势来看,在未来几年内有计划地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2、人才质量要求提高,营销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型武汉地区外资企业较多,相对而言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更多考虑精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市场风向的预判。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对营销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水准、营销拓展能力和营销观念等方面离大多数企业的切实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使得营销类人才变得更加抢手。因此,营销人才的短缺也是一种质量上的短缺。从长远来看,具有一定的行业、产品专业知识,又懂得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营销人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例如品牌行业企业在招聘营销人才时,除学历、专业外,对行业和产品的专业知识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需逐步趋向平衡的未来,以及大量非营销专业人才转行到营销行业,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会向着既懂营销技能又懂得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营销人才方向转变。

3、营销专业建设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对销售型企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对于营销理论知识而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推销能力和创新思维。众所周知,员工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需要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所以,企业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考虑,更希望员工上岗前就具备实践销售技能,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开支。此外,企业也很注重员工的创新思维。很多企业认为,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还是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考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依然需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它能使企业、学生、学校三方都受益。

4、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析通过调研发现,无论是对于用人单位还是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排在前几名的素质要求和工作技能是:吃苦耐劳能力、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企业看来,这些能力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是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高职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对学生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上。另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从事于哪个具体的销售行业,掌握此行业以及产品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至此,此次调研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初步概括为: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掌握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具有热忱的服务精神与现代推销意识;具备良好的营销管理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礼仪风度;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有实际工作的初步开展能力。

篇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我们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价值。

抱着这种想法,我走进了中意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在那里的一个多月时间(XX.1.20-XX.3.2),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此,我感谢教授我知识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以及给我这次实习机会的中意人寿江苏省分公司。

二、公司简介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由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assicurazioni gengerali)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合资组建的人寿保险公司,于XX年1月15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广州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加入wto后首家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其经营理念为:诚信为本、客户为尊、本业为基、创新为魂;企业使命为:把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保险公司;企业定位为:创建知识型人寿保险公司。

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1831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保险经营经验。忠利集团作为世界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其旗下的100多家保险及金融实体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是意大利罗马足球俱乐部的老板,是法拉利的主要股东,拥有“水城”威尼斯80%的房地产,位于世界500强第21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特大开型企业集团,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营业务,集油气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国家控股公司,是中国销售额、资产总额和利润最大的企业之一,位于世界500强第39位。

三、实习内容

第一个星期接受公司的ale(agent license examination)培训,主要是学习保险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在校期间已经学习了大部分内容,但这次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温故学过的知识,而是让我明白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脚踏实地,就算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也会有不懂或不是很清楚的地方,肯定有你为之而学习的老师。ale培训结束之后,顺利通过人资格考试,取得全国人资格证书。

第二个星期接受公司的btc(basic training course)培训,主要学些公司险种和保险的经营理念与技巧。通过这个培训,我有两点体会:一、此培训受用非浅,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感觉收获很大,对于保险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能够“救死扶伤”的不单单是医生,我们保险从业人员从某一个角度也能够起到这样报作用。对于风险分析与需求保障分析,自己也能够比较准确地拿捏;二、要成为保险公司一名合格的员工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素质需要提高。人们常说相声演员“说、学、逗、唱”样样都要会、样样都要精,其实我们保险从业人员也同样需要各种素质:唱歌、跳舞、讲故事、玩心理游戏、煽情、疯狂等等。

后面3个星期在业务发展中心和业务培训中心实习,在这两个部门实习,算是真正接触到保险公司营销部门的工作。自我总结下来这个部门的工作是:需要激情与动力,需要智慧和稳健,需要时间与精力,同时这也是一项“形散而神不散”的工作——表面看上去工作有些杂,有些多,但实则总会有一条工作主动脉贯穿其中。

每天上午跟大家一起开早会,吟唱着熟悉的旋律、跳着奔放的手语舞、分享着激动人心的业绩汇报、聆听着各位伙伴的成功心得,能够感受到每个人的热情与斗志。每天经历这样的早会,你会由拘谨变成放松,天天都会有好心情。而在开早会的时候,我的另一份工作是做音乐dj,这个工作使我反映灵敏、身手敏捷,还要求我与主持人培养很好的默契,注重合作。

这段时间是大学生找工作的热门时期,我们公司每天下午都会安排面试,而我的工作是面试要约以及面试调度(面试要约即是打电话要约他们过来我们公司面试,面试调度即安排给大家面试的考官以及现场一些调度工作),这工作虽然形式简单,但其实也是挺累的,需要你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质和坚定的意志力。看到那么多的大学生来面试,我自己似乎有些畏惧:是啊,大学生太多了,优秀的人才也是太多了。临到我毕业,那时的就业压力肯定会更大,到时我可能也不知何去何从。虽然有着这样的感受,但我绝对不是消极的,我只是正视了目前中国的就业环境,我会从自身的不足出发,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争取使自己离一个优秀的人才更近、更近!

在公司里, 还学习了其他很多内容,比如:怎样培养团队精神、怎样提高自身素质、怎样整理文件、贴发票、封塑照片等等。所学习的每一项内容、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都是有价值的。

四、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的优势:

1、国际化: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的外方股东一般是国外优秀的保险集团,其经营理念超前、财务实力过硬,而且能够把握国际惯例,遵循国际标准,是适合当今开放发展的中国。

2、效率高:就我所在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而言,其环节少、节奏快、服务到位,手续简便。从经营管理层次上讲,外资机构往往是简单精干、扁平化管理,对市场反应灵敏,对客户反馈信息传递迅捷。

3、开发创新力强: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产品开发顺应时代潮流和遵循各国特色,各产品均有自身特点,都有各自争对的客户。

4、经营指导思想先进: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正确处理对业务与对客户,眼睛盯着计划与眼睛盯着市场,让上级满意与让员工满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业绩论英雄,在内部营造一种围绕市场做业务、围绕客户讲服务、围绕竞争谈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内部各项改革,整合内部各类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5、管理方式优秀: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夯实微观基础,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公司的市场信息传递速度和应变能力;同时,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6、员工队伍结构好:合资及外资保险公司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以待遇和事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快内部人才流动、人才培养的步伐,让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重视个人人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司人才队伍重要补充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营销从才加盟,促进公司营销业绩的提升。就我所在的中意人寿保险公司来说,其内勤人员学历高、能力高;外勤人员也都是本科学历以上,还有不少是研究生和海归派。

五、后语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不曾尝试过的能力、熟悉了保险公司的工作流程,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