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商场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商场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商场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企业 绿色营销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日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都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我们的各项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在企业绿色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中,国家、政府以及企业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最重要就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这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压力下低碳理念顺应而生,在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下,在生产观念、推销观念、产品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之后,新世纪企业营销模式绿色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营销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新选择,更是发展成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指导思想。

1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现状

1.1绿色消费立法的实现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整个社会消费理念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深化发展绿色营销理论、增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让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深人人心,推动企业绿色营销发展前进。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所以实现绿色消费立法很有必要。欧洲联盟启动的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其针对销售流入其中的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从生产原料、设备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利用以及回收处理各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要求。这项法律的提出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广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展各项相关活动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1.2绿色营销系统构建

绿色营销管理系统的全面建设是当前企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其构建通常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零库存;零库存并非是简单的库存为零,其真正意义在于实现没有多余的库存;第二,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也就是是在必要的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第三,综合性办公解决方案,指的是从产品的设计、采购到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各个流程都能够一直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使企业生产过程中极大地降低能源消耗,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减少。

1.3绿色营销管理实践

我国绿色营销起步较晚,1989年我国农业部才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随后我国的绿色营销就迅速地发展起来。1994年5月,我国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了国家对于绿色产品产生了权威认证,同时授予了商品的h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的授予有效提升了生产制造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一举措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绿色营销管理的创新策略

2.1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深化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使之有效实施。绿色营销观念主要包含了绿色价值标准、绿色企业精神、绿色经营理念以及绿色规章制度。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管理策略,应从企业文化建设出发,首先让企业员工都理解绿色低碳理念,从而树立绿色环保价值观,最终深化绿色营销理念。首先,树立绿色资源生态价值观,转变过去的低价利用或资源无价的思想,科学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应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大前提,转变过去以破坏环境或浪费资源为代价来获得经济发展,做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其次,坚持可持续的生态发展理念,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以及销售各个环节都遵循环境保护的理念,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避免环境资源浪费,确保企业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构建绿色营销管理,完善绿色管理制度

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组织机构设置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管理的关键保障,只有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做保障,才能够得以贯彻落实绿色营销。首先应当构建绿色营销管理管理机构,组织确定企业产品设计、绿色生产以及销售使用各个环节的问题;其次应当完善绿色管理制度,包括严格把控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制度,对于材料供应商施绿色评估;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培训帮助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3采用绿色营销组合,打造绿色企业形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生态资源越来越稀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以绿色环保为基本理念,真正地符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第一,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绿色产品的设计研发;第二,树立环境保护的包装理念,设计绿色环保的产品包装;第三,合理选择绿色营销途径,搭建完善的绿色营销网络,在保证企业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 刘双双.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及其发展趋势[J].商,2013(01).

[2] 陈伟,高艳霞.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2).

[3] 刘宇伟.绿色营销的理论贡献刍议[J].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2014(3):42-45.

篇2

【关键词】绿色会展会展设计实现途径

两年前,绿色设计对于国人来说,似乎还很遥远。但上海世博会让这一理念走进了国门,教育了国人,绿色设计成为了热门话题。而本届世博会也让设计界和会展界重新审视中国会展设计的绿色之路。

绿色会展设计是中国实现绿色会展的必由之路

会展业:“绿色产业”不绿色。会展业被人视为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因此被国内各大城市竞相推崇。可事实是其并非完全“绿色”。且不论每次会展所带动的运输消耗和场馆供水、电、热、空调的能耗和污染,单一会展垃圾就污染惊人。上海举办的中大规模展览,平均每次展览“出产”的废木材达50~100吨,大型展览一般要达到数百吨左右。这些木材带有铁钉及涂料,难以回收利用,只能通过焚烧销毁。另据广交会统计,每届产生装修垃圾超过2500吨,约占广州市2000万人口垃圾日产量的1/2。而展会使用大量非环保布展材料、油漆、粘合剂,还会挥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对身体也极为有害。

绿色会展:中国落后西方整十年。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西方设计界开始提倡协调人与自然的设计,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思想也应运而生。从此,绿色会展设计、可拆装展具设计开始频频出现在西方各大展会上。在实现绿色会展的制度保障方面,2001年12月美国环保署发出了“绿色会议”的倡议,对造成会展污染的展览厅设计、搭建等六项主要活动来源做了详细的绿色行为规范。加拿大环境事务部制定了《绿色会议指南(2005)》,并向超过1.3万个加拿大各地合格活动策划者,突出推介了符合绿色指南合格要求的加拿大七大城市的绿色供应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台了《绿色会议指南2009》,对会展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反观当今的中国会展业和会展设计,还在乐此不疲地大搞豪华装修,以展示强大的企业形象和地方实力。殊不知,我们从观念到设计整整落后于西方十年。绿色会展设计是中国实现绿色会展的不二选择。

我国会展设计与绿色会展设计之间的差距

观念落后。我国会展业起步晚,设计人员多由博物馆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行业转型而来。他们有较丰富的展示设计能力,并深受国外上世纪末豪华设计的影响。在从事会展设计时,极少考虑会展的时效性和环保要求。展厅体量庞大,装饰材料豪华,造型奇特。

会展主办方和重要参展方多为地方政府,为显示地方实力和政绩,许多省市、部委的展厅装修一掷千金,极具排场。同样,“比豪华,拼实力,才能吸引买家”也是绝大多数企业主的价值判断。绿色观念在中国极其淡薄。

制度保障缺失。在观念落后的前提下,缺乏实现绿色会展的制度保障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在这样一个消费膨胀、竞相攀比的氛围下,如果再长期没有制度约束和指引,估计再过十年也无法为中国会展业“铺上绿色的地毯”。

会展设计企业专业性不强。会展设计企业规模小,高端专业人才匮乏,设计研发能力不足。会展设计企业多以个人为核心和品牌,规模在10~20人,企业缺少会展策划、研发人员和高水平设计师,自身品牌发展、自我升级能力不强。设计搭建手段落后,极少企业研发易拆装和便携式展具,设计搭建仍停留于家装、公装传统模式,导致耗材、污染惊人。

我国绿色会展设计的实现途径

在全社会树立起绿色价值理念。本届上海世博会制定了《绿色指南》,要求参展商做到“生态设计”。许多国家展馆和企业展馆都运用了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天然材料、可拆装技术、创新的建筑设计和展示手段等各种方法,表达对绿色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对于中国7000万参观者和数亿电视观众,特别是对政府官员、企业主和设计师而言,世博会是一次最难得的绿色教育。

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应把握此契机,会同会展业的主管单位、协会组织及广大媒体,就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展馆经典设计案例,和实践绿色会展的成功做法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挖掘、报道。让绿色概念深入民心,形成国民全新的绿色价值理念,为实践绿色生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舆论导向,促进我国会展业快速进入到绿色发展通道。

制定绿色会展设计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绿色会展设计的基础保障。包括了制度层面和管理机制层面的体系建立。

在制度层面,会展业的主管单位和会展行业协会应制定《绿色会议指南》,对会展各个实施环节减少环境污染提出宏观要求;对会展设计所涉及到的展厅搭建规模(如高度、面积)、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展览设备及材料循环利用、禁用涂料和粘合剂的种类、能耗和噪音标准等制定微观的管理细则或行为指南;要求各会展依照指南,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条例,并在本地主管部门备案,以便督促和监管。

在管理机制层面,各级会展业主管部门应每年对本地区的展会进行绿色评级,对评级优秀的展会及组织单位予以奖励或减免税收;对会展设计企业进行绿色服务评级,评级优秀的企业将作为政府主办的会展或展厅设计项目的指定供应商,并向社会推介;对积极进行环保展具研发和使用的会展设计企业予以奖励,支持、协助其申请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树立行业标杆;开展国内外会展设计交流活动,促进绿色设计的传播推广。

丰富绿色会展设计的创新途径。绿色设计所蕴藏的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可引导我们找到许多绿色会展设计艺术创新之路。所谓绿色设计,就是在满足功能目标的前提下,产品在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做到节约、节能、高效,并尽可能实现回收利用,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绿色设计思想观包含了两个目标层次:一是减少污染。这是绿色设计直接追求的目标,凸显的是工具理性。二是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绿色价值观是建立在生存价值观、发展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基础上的,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大生存与发展基本问题的一种回答和解决方式。①绿色价值观纠正了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扭曲的物欲人性。构建起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未来的责任和关爱,是对人性的跨人际、跨物种、跨生死、跨时空的终极关怀。它引导人们自觉追求自然和谐、健康愉悦、心怀关爱、天人合一的精神体验。彰显的是美好、丰富的人性情感。

要以绿色设计两个层次目标为指引,拓展绿色会展设计的创新途径。第一,为实现减少污染的目标,以“3R”即Reduce、Reuse、Recycles为设计原则,多途径实现绿色会展。一是简化设计。即摒弃富丽豪华的装饰观念,在展厅的空间构造、隔断的体量设计上实行简化,在简约中寻求材质、肌理、色彩的细腻变化,节省材料和做工。二是可循环展示设计。对展示企业进行特有的展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并通过设计该公司的专用标准展具和可多次使用的展览系统,实现几年内长期稳定的重复实施,既创造了统一的公司品牌形象,又诠释了现代绿色企业的内涵所在。三是环保材料利用设计。展示设计所运用到的环保材料包括了天然材料,还包括了人工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循环与再生材料、净化材料。四是可拆装展具设计。这是实现绿色会展设计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研发之短板。五是模块化设计。会展设计企业在研发和采购可拆装展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展出环境、展厅面积和造价范围,设计出多种风格的组装模块,供客户选择或修改、重组,以获得最快捷的服务,提高效率,节省前期工耗。

第二,实现人性关怀的绿色会展设计的途径包括仿生设计、绿色景观设计和情感体验设计。仿生设计是以自然界的生命和自然物的形态、结构、肌理、色彩为灵感来源,在现代展示中加以设计应用。它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渴望了解世界生物形态的欲望,丰富了展示造型设计的趣味性与情感意境空间的表达,使展示空间更具人性化。②绿色景观设计就是利用花草树木等植物,或仿自然物的仿真模型,在展示空间进行艺术性的配置,让观众在观展时与自然亲近交流,放松心情,怡然其中。情感体验设计是指,会展设计须抛弃单一追求视觉造型的观念,应将其视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设计。从满足丰富的、富于想象的人性情感入手,运用各种可反复利用的新科技、新设备、新形式,提供新鲜的互动体验空间,激发观众对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神经觉感知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并在交互体验中获得更多的喜悦和温暖。

总而言之,绿色会展设计是我国会展设计的发展方向,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更需要设计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去开拓这片新天地。(作者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注释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转变服务业增长方式为宗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高效流通、倡导科学消费、发展绿色贸易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强化管理,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节能降耗新路子。

二、总体目标

确保年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年。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率比“十五”期末降低22%以上,其中批发零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下降5.5%争创节约型示范企业8家;住宿餐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下降5.5%争创绿色饭店5家。力争到十二五”末,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率再下降20%使我区成为全市服务业节能降耗的示范区。

三、基本路径

(一)把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构建无锡服务业核心区的目标定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实施高端商贸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引进和培育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值的服务业企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区集聚,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格局。

(二)把节能降耗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节能创新型人才培训,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发展要求。加强节能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推广利用现代先进的节能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促进传统服务业品牌化发展、新兴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生产业专业化发展,实现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三)把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编制崇安区域环境规划,以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情况为依据。严把环境准入关,坚决落实“六不批”制度,杜绝“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重新抬头,确保全区环评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和未批先办项目查处率保持100%以“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为原则,从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入手,发展和推广循环经济,加大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四)把节能降耗与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用能方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全社会树立节能意识、建设节能文化、倡导节能文明,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节能管理。以酒店宾馆服务业为重点。强化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管理,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能耗专项检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强水、电、气等消耗监测,开展能耗分析、成本核算和节能诊断,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节能降耗措施,推进能量系统优化。

(二)开展节电、节水、节气行动。动员三星级以上宾馆、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商场超市等重点服务业耗能企业应用节能、节水、节气、节材型产品和技术。推广智能节水控制、太阳能、热泵支持废品回收利用项目。等节能技术。

(三)开展建筑节能。鼓励对现有商用建筑进行保温、隔热、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能效系统改造。加强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控制,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四)开展物流节能。培育和壮大骨干型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发展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合理安排货物流向,提高车辆实载率,降低物流成本。开展节能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示范活动,重点推动天鹏食品城、广益汽配城、汇华医药等企业加强节能建设和管理。

(五)扩大节能产品营销。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和连锁经营公司推行节能商品标识制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六)抑制白色污染和过度包装。全区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加强执法。制定对消费者自带包装袋的优惠措施,倡导使用可回收购物袋。宣传贯彻国家关于商品包装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实行绿色包装,鼓励零售企业采购销售适度包装商品。

(七)倡导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引导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树立节约意识;建立节约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开展绿色消费示范街区和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倡导提供大、中、小份量菜品服务,引导科学消费,培养顾客节约意识。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住宿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推广使用中水回用技术,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五、保障措施

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0〕2号),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为基础,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工协作、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二)目标任务。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制度,从2010年10月1日起,在我市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禁止有毒、有害农产品上市销售,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证上市销售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安全标准。

二、准入范围

凡进入我市各区县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销售的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初级农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应当符合准入条件,否则禁止进入。

三、准入条件

(一)凡进入我市的上述农产品,应当随附下列五项中的任意一项证明材料。

1.农产品生产单位或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的产地证明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或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出具的自律性检测合格证明。

2.由畜牧兽医部门出具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及获得农业、畜牧、商务、检验检疫部门共同认可的出口农产品示范区资格等质量安全认证有效证书复印件,以及近一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4.对于进口的农产品应具有我国政府认可的出入境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或卫生证书。

5.对未取得相关证明的农产品,除农民销售自种自养的少量农产品外,实行入市登记、现场检验,检验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检验不合格的,禁止在市场销售。

(二)同一产地、同一产品连续3次抽检不合格的,其产区的相应品种6个月内禁止进入市场销售。

(三)具备包装条件的农产品,在包装、标识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农产品质量标志管理规定。

对上述销售的农产品,农业(畜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监督抽检,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工作。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检测体系建设

1.各类农产品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应自主设立专用检测室,配备符合检测要求的速测仪器和相应的检测人员,开展日常自检工作。

2.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的检测人员由辖区内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检测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接受辖区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3.市、区县各主管部门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等设立的质量检测室加强管理,监督各检测室进行公正、公平、科学监测,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二)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按照市场准入及相关标准要求,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市场准入农产品为重点,加快标准化基地技术条件、种养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使用准则等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加大农业标准培训和推广力度,扩大标准的使用范围,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建立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产品检测、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从生产环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认证审核和证后监管力度,不断提高“三品”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三)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改造经营设施设备,增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查验购销登记制度、质量抽检制度、不合格农产品清退制度,提高经营人员素质,改善经营环境,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五)搞好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

各级农业(畜牧、水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有关服务工作。一是指导农产品生产单位或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产地证明,规范格式,做好证明材料服务工作。二是开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监督抽检力度,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关。三是指导和监督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连锁店)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所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畜牧局、市水务局、市药监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检验检疫局(市商检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市场准入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相关工作信息,对重大、紧急问题要及时报告。各区县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各区县、各部门要把农产品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农业、工商、卫生、畜牧、水务、药监、商务、质监、财政、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农业、水利、畜牧部门分别负责对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依法开展农产品检疫检测工作,加快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疫检测机构建设;卫生、药监部门负责组织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质监部门负责农业地方标准、技术规范的立项、审批、编号和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和生猪屠宰厂(场)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搞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管理,指导市场主体方建立农产品入市登记、信息公示、不合格农产品退市等制度,依法处理、处罚农产品销售企业和批发市场经营者销售违法农产品的行为;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出入境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工作。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力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测体系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级要进一步落实农产品“三品”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创建和“三品”认证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工作;管理体制[Abstract] We all know that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corporation, also no exception for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the power enterprises accounting and related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how to develop and improve, o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make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leadership for the issues related to identity. The enterprises realize the accounting work organization is the base of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work of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power is very useful.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ccounting as the main core, in-depth analysis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accounting;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管理制度的问题

对于企业管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相信在此不用重申,根据我国企业现阶段的情况来分析,电力企业会计工作体制急需建立并完善。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都会出现经济方面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缺陷。根据目前的情况,企业首先要将会计的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样才可以保证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管理,这也是调动员工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相关部门的违规行为,避免让企业受到损失。

如果企业会计工作管理制度比较完善,那么财务管理的水平自然也是好的,所以为了保证企业日常工作的有序化,特别是与经济相关的内容的准确性,企业在管理方面必须要进行以下几点的调整:

1.1管理层问题

中国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造就了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工作作风的问题,比如管理层毫无创新意识,工作状态墨守成规等等,这样的工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改革,而到了新经济体制环境下,这样的工作状态就显得更加水土不服,完全无法承受激烈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由于领导层保守的工作方式,也会导致对于会计工作的不重视,甚至觉得会计的管理工作存在的意义不大,除了上述的原因外,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对于会计工作的认知不足,高层普遍认为会计工作仅作为企业日常收支的一种活动,并不影响其他部门的正常办公,所以始终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

1.2组织不明确

在电力企业会计工作具体实施中,因为管理层的不重视,往往会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工作认识的片面性,这就会造成实际工作中的偏差,比如很多工作组织不明确,致使其没有列入正规的考核指标中,造成工作职责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引起大错的出现。在目前电力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没有认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工作组织和管理体制的制定,所以领导层什么态度,必然决定员工工作的态度和方向,而在企业不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这些疏忽会造成很多个人或者部门的失误,甚至会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比如引起收支失控、相关的会计人员渎职、甚至等情况。

1.3监管部门消极对待

对于规章制度来说,想要其真正起到作用,那么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管理制度也需要监管部门去实施,否则将是一纸空谈。那么对于一些电力企业来说即便是有了相应的规范制度,但是没有专人去进行监督和考核,那么就算企业制定了完善且先进的会计工作监管规则,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由于我国的会计工作建设起步比较晚,所以在监管不先进等因素的影响下,加上企业对于相关工作不重视的情况,直接导致企业内部各干各地,没有正规监管部门,会计部门也就只是自我进行约束,最终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1.4责任为落实

企业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监管的意义,开始在企业内部组织了一些监管部门,但是由于其职责权利的不明确,使其在企业其他部门中的身份比较尴尬,所以他们并没有实权,也起不到任何监管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监管人员自我放弃的情况,根本不去履行监管的工作,这些都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职业操守,置身事外造成的。所以企业应该给予监管部门足够的权利以及职责范围,这样才能够成功的约束其他部门的工作,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约束自己,真正落实好监管工作。

1.5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管理会计工作的落后性,直接导致很多电力企业在管理手段上的滞后,加上企业更关心的是发展和生产问题,所以对于这种行政管理工作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同时即便是有些企业比较重视管理问题,但是由于我国整体的落后性,所以也就找不出比较先进的方式去进行监督,这就导致会计规范在会计部门很难发挥到真正的作用。

2.加快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设

2.1提高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在企业内部的宣传

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这样就会让会计人员们熟悉企业对于会计工作的一个整体的要求和方向,保持企业财务工作的正规性,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2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

企业领导层对于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视,是根本解决相关问题的根本。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经过专业财务知识去梳理,其次是需要结合企业内部的发展情况,最终研究出一套既有企业自身特色,其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发展不违背的制度来。

2.3加强监管部门力度

a.在会计工作的监督问题上,首先企业需要有相关人员依据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去进行监督工作。其次是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必须落实,以防止监管不力的情况出现。

b.在企业实际发展中,会计工作的信息质量是关键,而监管部门的工作核心就是对于信息质量的管理,当出现失误时,必须要及时的做出修改意见,以保证企业沿着正确轨道发展。

c.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是保证执行力度,促进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规范化。在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落实,讲究实事求是,加大处罚的力度,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2.4改善企业环境

企业需要做好文化建设,这有利于企业内部良好工作风气的形成。文化工作的建设主要是对内部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以及宣传,同时也让领导层对于各个部门职权重要性进行了解和认知,这样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需要长期贯彻落实。

3.提高会计人员管理方式

3.1会计集中管理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采取网络的方式进行,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不但可以提高提高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的交替速度,同时也便于查找纠错。速度的提升也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各部门的联系更加的频繁,对于财务信息的考核也更加的便捷。这样可以使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组织内容更加的透明化,且提高员工自查力度,方便会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形成企业链条式的管理流程。

3.2加强管理执行力

首先会计部门应该自行和下属单位等进行统一的核算审核制度。并且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加的透明化。企业投资、经营、工程等要形成统一的预算整体,同时还需要健全会计应急相应制度,这主要是应对市场急需或者临时性的项目审批手续。应对这些项目需要及时的付款。比如一些比较重大的项目来说,甚至应该给其开办绿色通道,可以在项目实施后再去补办相关的手续,但是类似这种的应急机制规章必须要完善以及健全,不可有漏洞,以免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需要会计部门协助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制定。

4.结束语

会计工作的管理需要进行创新,摒除过去的陈旧传统,现代社会加强和完善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一个必然,同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这需要通过会计相关管理流程的完善去实现。目前在我国,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管理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很多企业都开始实施相关的手段进行有效的管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加强管理力度和执行力,这样不但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冰山.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篇6

XX区共有农贸市场18个。在市、区政府和市工商局的领导下,在市场主办单位和兄弟部门的支持下,农贸市场管理工作,年年创特色,年年上台阶。20__年,XX工商分局在市场监管上,建立了工商分局、工商所、市场主办单位三联动,重大任务有专项组织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做到周周有巡查,月月有通报,季度有分析,半年有总结。经受了阻击“禽流感”、迎创卫复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重大任务的考验。涌现了省肉菜粮示范市场、省样板市场、省文明市场——东箭道市场,以及香铺营、进香河、锁金村、兰园、后宰门、红山等市场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市场。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省、市领导的视察和国家爱卫办、省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考核中受到好评。农贸市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必须全过程、全天侯、全方位的强化管理。我们在市场监管上注重在“五规范”、“五到位”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规范市场主体准入,经营行为监管到位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是工商部门的基本职能。我们充分利用工商部门的这一职能,在市场主体准入上,即降低门槛又严格把关。由工商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统一协调,在规定的时间内,职能部门进场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目前市场营业执照办照率在95以上。经营直接入口食品的经营户,都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对其他经营户也倡导办理健康证,为创办绿色市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经营行为监管着力于营造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的环境。注重把监管和引导结合起来,帮助市场主办者和经营户,树立文明经营意识、和谐双赢意识、公平诚信意识。通过延伸监管层次,拓展监管范围,强化监管力度,使市场管理由间接管理转变为直接管理,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确保了监管到场、到户、到人。二、规范商品质量准入,食品安全监管到位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是国家赋予工商部门的一项新的职能。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和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重点抓了粮食及其制品,肉、禽、畜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季节性食品、节庆食品等十大食品的质量监管。与区商贸局一起狠抓了蔬菜的现场检测。各市场都建立了蔬菜农药检测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残留农药检测由叶菜向茎菜、瓜果拓展。蔬菜农药残留率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初步探索实施了肉制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分类管理制度;努力推进食品进货检验、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责任制度落实。围绕监控、监测、监管三条主线,以市场进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为三大环节,逐步形成了“市场自律、工商监管、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模式。通过有计划的食品抽检工作,使市场主办单位自检为基础、消费者复检为补充、执法部门巡查抽检为保障的“三检联动”的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和巩固。目前,在省、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协调相关部门,对市场检测机构进行认定、认证或者授权、委托,取得法定效力,建立长效监管的检测机制和体系。三、规范管理制度建设,市场秩序监管到位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关键在制度管理。我们着力抓了四大制度的建设:一是管理责任制建设。工商分局、工商所、市场主办单位、经营户逐级建立了市场管理责任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管理网络。二是卫生管理制度建设。各市场管理层对场内卫生实施了责任区包干制,并在经营户中按区域划分若干小组,赋予了小组长一定的管理职能。通过建立市场卫生管理网络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市场负责人、经营户。三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敦促所有市场都必须办理消防合格证,定期组织消防培训,经常进行消防安全常识宣传,对吃住在市场的经营户进行了清理。把市场消防安全检查纳入到市场巡查之中。发现市场的安全隐患,通过告知登记、专项复查、责令整改等方式得以及时消除。目前我们18个农贸市场有16个已办理了消防合格证,有2个正在改造设施之中。四是经营户日常管理制度建设。我们在有形市场系统推广了东箭道、香铺营、红山农贸市场人性化管理的经验。各市场把经营户纳入了员工管理范畴,把严格管理与解决后顾之忧相结合,保障经营户的主人翁地位,做好留人拴心工作,使经营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五是市场巡查制度建设。建立了分局、工商所、市场管理层三级巡查体系。实行工商所辖区管理制,在市场巡查中重点巡查农贸市场。工商所巡查市场每周不少于2次,工商分局每月不少于1次,市场管理层每天巡查。分局将巡查情况记分评出等次,及时通报到市场和市场主办单位,有效地推动了市场管理制度的落实。四、规范场内设施布局,划行归市监管到位近年来,我区各市场主办单位,在积极探索农贸市场超市化经营和商场化管理模式,探索市场升级换代的新路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区商贸局下属的东箭道、香铺营、进香河、后宰门农贸市场,锁金村街道下属的锁金村农贸市场,区建设局下属的兰园农贸市场,民营企业童卫路、天盾农贸市场,相继投资上百万元,进行了市场升级换代改造。从而加快和促进了全区农贸市场由粗放型向精细型、集约化转变,向现代流通业态、超市化经营管理转变。还引进了雨润、金锣等一批名牌食品企业,实行市场与工厂对接、市场与基地挂钩方式,走品牌经营的路子。在经营摊位的布局上,做到整齐、协调、方便,具有时代气息。使全区农贸市场的设施布局和软件建设逐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五、规范 行政执法行为,行风自我监管到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实践者。我们把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转化为市场监管的行为准则。在农贸市场的监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思想。通过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大大增强了工商干部为民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大家自觉树立忠于职守、廉洁奉献、执法为民的精神,真心实意的为农贸市场办好事,办实事,办难办的事。我们还把执法与疏导,管理与服务,督查与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监管特色。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自觉接受市场主办单位、经营户、消费者的监督。通过日常的市场监督管理,展示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崭新形象。农贸市场监管是社会主义大市场监管的重要部分,是有形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个窗口,同时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管好注册农贸市场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在20__年,全市上下都在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迎接十运盛会奋力拼搏。农贸市场的管理只能加强,只能出彩,只能争光,任何懈怠、放任、疏漏都是不允许的。我们要以创建文明城区、迎十运盛会为抓手,积极与兄弟执法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大市场管理力度。紧扣发展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科学管理,把农贸市场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为南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十届全运盛会增光添彩。

[1]

在百度搜索:恪尽职守科学监管不断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

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转变服务业增长方式为宗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高效流通、倡导科学消费、发展绿色贸易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强化管理,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的服务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节能降耗新路子。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确保年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率比“十五”期末降低22%以上,其中批发零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下降5.5%,争创节约型示范企业8家;住宿餐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下降5.5%,争创绿色饭店5家。力争到“十二五”末,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率再下降20%,使我区成为全市服务业节能降耗的示范区。

三、基本路径

(一)把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

紧紧围绕构建无锡服务业核心区的目标定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实施高端商贸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引进和培育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值的服务业企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我区集聚,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格局。

(二)把节能降耗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加快节能创新型人才培训,加强节能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服务,推广利用现代先进的节能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促进传统服务业品牌化发展、新兴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生产业专业化发展,实现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三)把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以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情况为依据,加快编制*区域环境规划,严把环境准入关,坚决落实“六不批”制度,杜绝“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重新抬头,确保全区环评审批率、“三同时”执行率和未批先办项目查处率保持100%。以“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为原则,从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入手,发展和推广循环经济,加大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四)把节能降耗与倡导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用能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节能意识、建设节能文化、倡导节能文明,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四、工作重点

(一)强化节能管理。以酒店宾馆服务业为重点,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控和监管,强化能源和污染物排放管理,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能耗专项检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强水、电、气等消耗监测,开展能耗分析、成本核算和节能诊断,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节能降耗措施,推进能量系统优化。

(二)开展节电、节水、节气行动。动员三星级以上宾馆、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商场超市等重点服务业耗能企业应用节能、节水、节气、节材型产品和技术,重点推动做好照明、空调、电梯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降耗工作。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灯具、节水龙头、变频空调、节能锅炉、自动控制扶梯、节能型冷藏设备等节能设备,推广智能节水控制、太阳能、热泵等节能技术,支持废品回收利用项目。

(三)开展建筑节能。鼓励对现有商用建筑进行保温、隔热、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能效系统改造,提高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办公楼宇等大型公共场所的整体用能效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场所室内温度控制,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四)开展物流节能。培育和壮大骨干型物流企业,鼓励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改造升级、仓储设施建设和包装物回收等,支持企业发展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合理安排货物流向,提高车辆实载率,降低物流成本。开展节能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示范活动,重点推动天鹏食品城、广益汽配城、汇华医药等企业加强节能建设和管理。

(五)扩大节能产品营销。在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和连锁经营公司推行节能商品标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店开设节能商品专柜或开展节能商品营销活动。引导消费者购买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

(六)抑制白色污染和过度包装。在全区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加强执法,严格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制定对消费者自带包装袋的优惠措施,倡导使用可回收购物袋。宣传贯彻国家关于商品包装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实行绿色包装,鼓励零售企业采购销售适度包装商品。

(七)倡导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引导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树立节约意识;建立节约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开展绿色消费示范街区和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引导餐饮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倡导提供大、中、小份量菜品服务,引导科学消费,培养顾客节约意识。鼓励发展经济型酒店,引导住宿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推广使用中水回用技术,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环保意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发改、经贸、财政、环保、卫生、招商、科技、工商等职能部门及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服务业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全区服务业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节能降耗长效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贸局,负责细化节能工作目标,量化节能项目建设,汇总节能工作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各部门、各街道要发挥各自职能和优势,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服务业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本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

(二)建立统计指标。积极探索符合我区服务业实际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以三星级以上宾馆、营业额3000万元以上餐饮企业、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商场超市等重点服务业耗能企业为重点,逐步建立水、电、气等单项能耗指标和万元营业额、万平方米等综合能耗指标,为开展节能降耗统计分析和进行目标考核提供依据。

(三)抓好典型示范。开展节能降耗先进企业评比活动,鼓励企业争创节约型示范企业和绿色饭店,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先进企业和优秀管理者予以表彰奖励,在服务业各行业树立节约型企业新形象,推动服务业企业节能、降耗、创效、挖潜工作的深入展开。

(四)用好激励政策。设立区节能降耗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中介服务和信息平台,支持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与企业共同研究节能降耗有关文件,帮助企业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力争有更多节能先进企业、更多节能重点项目得到国家、省、市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篇8

【关键词】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百货业;实际需求

百货行业作为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现,同时也体现出了时尚的流行氛围。在新形势下,一个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除了做好经营管理与实现商业创新外,加强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百货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营销队伍建设基础薄弱,人才匮乏

众所周知,百货零售行业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业态形式也屡屡出新,这样一来原有的百货商场若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注重自身的调整与改革。对于传统的百货营销而言,由于人才素质普遍不高,致使其营销意识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一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一线营销人员,无论是管理还是普通职员,已经到了谈“营销”色变的程度;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情况较为突出,再加上其大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很难满足百货业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际要求;相关的营销专业人才较为紧缺,具备市场营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现代专业化人才更为匮乏。

(二)制定的营销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员工积极性普遍不高

营销作为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职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若要使员工承受住巨大的工作与环境压力,就必须借助激励机制来使营销人员化压力为工作动力,否则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销售业绩难以支撑其自身发展。而通过现有的营销激励机制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制定营销人员的薪酬制度时都侧重于稳定与考核,明显激励不足,动力不强。

(三)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未能跟随时展脚步,制定的营销策略较为单一

新形势下,虽然百货业舍弃原有的“百货”概念,一改之前的大且全,转而追求小而精,但诸多传统百货业仍难以逃脱粗放型的管理经营模式。对于一线的营销手段而言,仍是采用传统方式。尤其是在网购行业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今天,传统的营销手段与滞后性的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显然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首先是在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建设的情况下,难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对于营销涉及到的商品、供应链以及较为突出的绿色物流等诸多领域,百货营销缺乏对应的策略;最后,面对一体化流程,即“物流―商品―服务”缺乏统一与特色,未能真正达到消费者需求层次与意愿。

(四)缺乏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意识,营销网络建设慢且缺乏完善

当前,面对互联网络的崛起与迅速发展,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若要有所发展就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自身建设方面快速引入大批专业化人才,而且自身的营销网络也要随着商品与服务的创新而有所建设与完善。而通过现有的行业营销系统及网点建设来看,诸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无论对于I销系统建设还是互联网与微商营销都缺乏一定的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对营销数据库的系统安全维护方面,由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致使系统漏洞较多,风险较大,严重阻碍了营销网络的建设进程。所以,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网络营销建设并积极引进与培养相关的专业性人才。

(五)营销管理人才匮乏,队伍战斗力弱

作为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对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熟练掌握营销的一整套运作流程,对营销团队培养与建设有自己的思路与策略,能够带领营销团队不断开拓进取。当前,对于营销管理人员而言,自身难以具备此类综合性素质,又由于环境的多变性以及营销激励机制的滞后性,致使专业管理人才外流严重,企业营销人才建设往往处于被动与不利局面,这样一来,不但难以强化营销团队建设,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难以稳固与发展。

二、加强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当前,面对百货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行业转型与改革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在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采取: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优化培养模式以及注重各层次人才梯队建设等培养策略,具体实践如下:

(一)确立组织架构,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1、确立营销管理架构,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无论是营销组织机构的建立还是区域网络营销的布设,都是为了营销团队更好的建设。为了最大程度的拓展市场,就必须根据现有人员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分工,按照业务类别既有面向大客户的项目组营销又有冲锋一线的市场营销,并根据商品促销及活动情况来对营销网络进行布局和建设,根据“小而精”的原则与思路,根据区域发展状况来对商品进行科学化布局,并建立起区域特色化的专业营销组织,专门开展特色化营销工作,同时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与环境状况不断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并加强关键环节的创新工作,此外,在员工各司其职的情况下,还要确保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根据营销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营销管理制度

根据营销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状况来制定相关的营销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其加以完善。在对营销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现有的营销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营销体系建设与绩效考核激励措施以及营销业绩汇总表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尤其是对百货业的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而言,无论是人员选拔、分工、培养还是考核激励办法,都应不断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管理与规范力度;依据人员实际情况与培养目标,来制定营销人员培养大纲并明确相关的培训方式;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不断对营销管理制度加以调整与完善,进而建立起一批系统化、专业化的营销实战人才。

(二)确立培养目标,有计划的推进营销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保证达到营销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预期效果,根据人员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层次分明的梯队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性培训,来不断培养与选拔各级营销骨干,对于营销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而言,要以市场高级销售经理作为长期的培养方向,在销售业绩突出的人员中培养高级业务经理,通过集中与专项培训,培养其不但具备专业性知识,又有营销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使营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三)注重对营销人才的科学化培养策略,使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1.确立营销骨干选拔制度并严格执行

为了确保营销骨干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可以采取公开招聘与区域营销人员自荐的形式来进行选拔。选拔的侧重点,一是能力考核,对于营销管理人员的选拔而言,其不但要具备较强的销售业务能力,自身还应该同样具备管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二是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考核。根据面试人员的现场表现由面试及营销主管进行打分,为了确保面试内容的全面性,其包含演讲与答辩两方面,通过面试人员自我介绍,重点考察其语言表达、气质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答辩环节,既可以暴露出面试者在思维逻辑与应急处置方面的诸多弊端又能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有侧重的考察,不但确保公平与公正,也能选拔到真正适合的营销管理人才。

2.通过自主培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根据各区域营销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自主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包括:落实营销管理制度,做好营销项目跟踪与处理,定期确立新的量化考核指标,每周根据销售情况来对营销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予以讨论,通过具体指导与相关培训不断对营销人员的营销方式与组织纪律进行纠正与规范,进而逐步提升各营销人员的实战与综合能力。

三、 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思考

通过一系列实践,一个具备现代化与专业性的复合型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尽管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百货业营销机制仍较为滞后,基于此,在不断进行探索的情况下,应找准现有机制的突破口,大力提升营销人才队伍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一)创新激励机制,公开招募高级营销人才

当前,面对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作为百货行业更应该加强对营销高级人才的吸纳,借助互联网营销模式,在不嗤平行业转型与升级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国际化相关人才的引进,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拓宽人才途径,遵循优中选优的原则,把营销高级人才用在市场与服务的关键岗位上,在克服本地化与语言等相关障碍的同时,不断推进新的营销策略与扩张进程。此外,依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不断加大对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引进力度,为人才储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大数据形势下,积极引进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发展环境,必须与专业化的国内外营销专业院校与机构进行紧密联系,基于大数据形势下,依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现代化的营销管理体系,此外,对于人才专业与实战培训而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营销或管理人员,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尽量避免过多空泛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大实战方面的培训力度并根据市场需求来对培训内容不断进行调整与创新,最大程度的确保培训的预期效果。

(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对营销薪酬及激励机制进行完善

篇9

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水产品经营、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水产品,是指未经加工制作的鲜活、冰冻、冷藏、水发和干制类等水生动植物及其产品。

第四条(行政职责)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市和区(市)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渔业生产、养殖的监督和指导,落实渔业档案制度,推进水产品无公害认证;负责水产品市场防疫检疫工作;负责指导水产品批发市场设立水产品检疫检测机构开展补检;负责监督指导水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履行质量监管职责;负责调查处理水产品生产者销售不合格水产品行为;负责制定水产品年度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水产品质量监测信息。

市和区(市)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水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的登记注册工作;负责监督指导水产品商场(超市)和集(农)贸市场开办者履行质量监管职责;负责调查处理水产品经销商销售不合格水产品行为,处理消费者投诉。

市和区(市)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餐饮业和医院、学校、机关等集体用餐单位加强水产品进货索证管理,预防水产品公共卫生事件。

其他相关部门依法按照职责协同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协会作用)

水产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制定并推行水产品生产、经营的行业规范,为会员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督促会员依法从事水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第六条(经营条件)

经营水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在取得其他合法经营手续后,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取得质量合格证明;

(二)经营的水产品属水生动物及产品的,在取得质量合格证明的同时,还须依照《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取得检疫合格证明。

第七条(质量合格证明)

以下证明材料视为已取得质量合格证明:

(一)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水产品,其有效期内的证书原件或加盖生产单位鲜章的复印件;

(二)国外进口的水产品,其入境检疫检验证书原件或加盖供货单位鲜章的复印件;

(三)供货单位已取得的水产品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该批次水产品质量检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开办者对进入本市场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负管理责任,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查验进入市场销售的水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并如实填报《水产品入场登记表》后,方可准予入场销售;

(二)负责对进入市场的水产品经销商进行质量安全宣传、指导,与销售者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度;

(三)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开办者应当设立或委托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

(四)进入市场的水生动物及产品的储藏、暂养、转运、加工和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

(五)对发现的不合格水产品应立即制止销售者出售或转移,并及时报告渔业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六)不得为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水产品等违法行为提供保管、仓储、运输、经营场地等条件;

(七)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流通档案。

第八条(补充检测)

未取得质量合格证明的水产品必须在本市场设立或委托的检测机构按批次补充检测并取得本批次水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后方可入市销售。补充检测采用农业部认可的快速检测方法,抽样方法、检测项目和判定依据按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检疫合格证明)

以下证明材料视为已取得检疫合格证明:

(一)国外进口的水产品,其在有效期内的入境检疫检验合格证书原件或加盖供货单位鲜章的复印件;

(二)在产地已取得水生动物检疫机构出具的在有效期内的检疫合格证明;

(三)供货单位已取得水生动物检疫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需分销时,加盖供货单位鲜章的复印件在有效期内的,视为分销商的检疫合格证明。

第十条(补充检疫)

未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或其证明已失效的,应当申请水生动物检疫检验机构补充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入市销售。补充检疫方法按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市场开办者责任)

实行水产品市场开办者责任制度。

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开办者对进入本市场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负管理责任,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查验进入市场销售的水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并如实填报《水产品入场登记表》后,方可准予入场销售;

(二)负责对进入市场的水产品经销商进行质量安全宣传、指导,与销售者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公示制度;

(三)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开办者应当设立或委托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

(四)进入市场的水生动物及产品的储藏、暂养、转运、加工和经营场所必须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规定;

(五)对发现的不合格水产品应立即制止销售者出售或转移,并及时报告渔业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六)不得为无证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水产品等违法行为提供保管、仓储、运输、经营场地等条件;

(七)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流通档案

第十二条(经营者责任)

水产品经营者必须履行以下责任:

(一)建立规范的购销台帐,详细记载产品种类、来源、数量、时间、运输单位,购销台帐应与产品实物相符,并保存2年;

(二)销售预包装的冰冻、冷藏的水产品必须附具产品标签,标明产品名称、检疫证明号码、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规格、产地和生产者,标签应当使用中文;

(三)销售无外包装的鲜活、冰冻、冷藏、水发、干制类水产品,应当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标明摊位号、销售者名称、品名和来源,张贴检疫合格证明和质量合格证明。

第十三条(餐饮服务单位责任)

宾馆、酒楼、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应向供货单位索要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加盖供货单位鲜章)、质量合格证明(复印件加盖供货单位鲜章)和购买凭证。

第十四条(例行监测)

实行水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市和区(市)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水产品质量年度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水产养殖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和生产、经营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例行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责任追究)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市场禁入)

禁止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水产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销售、经营性使用。

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水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假冒伪劣水产品的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者,依照《*市对假冒伪劣产品及其违法者实施市场禁入的暂行规定》,实施市场禁入。列入市场禁入目录且被依法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违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三年内不得从事水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性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注册新的企业或被聘任为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七条(解释机关)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10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资源优势,凸显特色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加快我县城区东拓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将镇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滨江宜居商贸重镇。

二、目标定位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示范性综合改革小城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力争在5年内,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适度超前、生态优美的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并发挥小城镇特色优势的体制机制和配套保障政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特色产业基础初步建立逐步健全;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滨江宜居商贸城市综合体基本建成的目标。

三、政策措施

(一)土地利用方面

1、优先保证镇建设用地指标供应。适当增加示范镇房地产开发用地计划指标,在符合规划、项目落实、节约集放情况下,县国土部门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按批次报批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和土地征收,在规模限制上适当予以放宽。

2、加强示范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村庄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鼓励镇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偿转让指标,转让资金全额返还镇。

3、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除宅基地外,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可以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县国土资源局要开展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业务,通过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二)城镇建设方面

4、统筹镇区规划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示范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镇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滨江景观带、商贸街区、广场等地段和节点地区,可结合详细规划开展城市设计。

5、支持房地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普通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性住房,大力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入镇进行成片综合开发,逐步开展旧镇区改造和新镇区开发,加强镇区个人建房管理,小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一律停止个人建房零星批建,提升滨江宜居城镇建设。

6、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建设。充分利用铁路、和国道交通优势,加快推进渡口高速互通口等对外交通和镇规划区内道路路网的建设。

7、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凡列入镇规划的防洪排涝、公交车站、教育、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体育商场馆、公园以及污水、垃圾转运站等排水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列入县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审批,实行特事特办,重点项目倾斜政策。

8、加强水电供应管理。镇规划区内的供水管网纳入城区自来水厂管理,并加快供水管网的延伸。电力线路维护和管理按城区标准实施。

9、加强园林绿化工作。镇规划区内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0平方米以上,建成2.5公顷公园一个。镇区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县林业部门要协助镇制定绿色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过程中重点抓好技术指导和提供苗木标准。

(三)财税方面

10、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享受税收优惠。对企业化的基础设施及环保项目的收税标准,有关部门要依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范围、条件和标准予以优惠,如企业化投资福利院或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相关的规费应予以免征,企业化投资环保项目的,可进行相应的补助。

11、拨补部分服务业项目缴纳的税款,主要为新入驻镇的大型商贸企业,金融保险企业。

12、其它新增税收奖励。

13、土地出让金收益金额通道。

(四)管理服务方面

14、开辟快捷通道。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符合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县直相关部门提供快捷审批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特事行办缩短审批时限,为项目生成、落地、建设等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出成效。

15、加强项目协调指导。县政府建立定期项目会审会议制度,研究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对镇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县直有关部门应加强指导,指派专人负责提供项目审查、咨询、指导等全面服务工作,县发改局负责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抓好重大项目的立项指导和实施,县建设规划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小城镇建设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并配合选定启动区,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县财政局负责加大对镇的财政扶持力度。

(五)农业、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16、加大对资农资金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支农专项资金给镇,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7、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教育专项经费和卫生专项经费。上述专项资金额度由镇提出安排分配方案,由县财政按有关规定统一安排。

18、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镇卫生院提升为乙类卫生院,并进行选址修建。职业中专(含中高)、梅埔中学、中心小学、渡口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等建设均应列入校安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由校安工程专项经费和镇政府共同筹措。

(六)筹融资方面

19、拓宽融资渠道。镇可探索组建政府主导的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实行综合项目开发,滚动发展。通过BOT、B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积极探索部分公用设施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建设资金的来源。

20、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七)其它方面

21、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加强镇现有在编在岗人员的分配使用。

22、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凡在镇建成区内有相对固定居住处,有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人员,符合相关规定的,可申报居民户口,凡购买镇商品房的购房户,可以家庭为单位办理居民户口,其医疗、社保、教育享受镇区居民的同等政策,促进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