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可行性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可行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市客运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城市形象分为静态形象和动态形象,那么,城市客运形象就是城市动态形象、流动的形象,它充满生机活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客运实力的标志。客运形象其实质就是服务形象,它能集中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充分展示城市改革开放的整体风貌。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加强城市客运全面建设,保持城市客运持续稳定发展,积极主动地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条件具备,势在必行
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按比例逐年投资,国营公交公司独家经营城市客运市场,市场发展缓慢;城市客运车辆少,运力不足,市民出行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乘“公交”车,公交公司控制着市场主动权;改革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共同投资,依法经营、有序竞争,客运市场发展迅猛,市场日益繁荣。近几年来,客运市场已被不同车型、不同价位、不同服务档次的竞争分割,形成了以经济、准时、安全为特点,并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国有公交市场;以优质高效、舒适快捷为特点的出租汽车市场;以及以巷道为经营线路短途运客的三轮车(“电麻木”、人力三轮车)市场等。运力空前扩涨,载客容量出现过剩,乘客有权根据自已出行要求选择乘坐不同类型的车辆,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客运市场已由“卖方市潮转变为“买方市潮。乘客是上帝,客户至上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各自按市场规则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占份额由各自服务水平、服务价位、经营方式等所决定。
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吸纳乘客,必然展开激烈地竞争,商家以商标为品牌,客运企业以“客运形象”为品牌,谁的形象好,谁创造出优质名牌,谁占有的市场份额就相对的多一些,谁就发展的快。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乘客有权选择消费种类,大家都必须遵守市场法则,按市场规律办事。前些年,城市客运中巴曾一度以“招手即停、就近下车”经营理念红极一时,抢走了国有公交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国有公交形象的改善,加上城市道路法规的完善,国有公交又收回了属于自已的份额,中巴车“形象”每况愈下,“家庭式”经营问题暴露无遗,被迫逐年淘汰换型,有的城市已取缔了市区中巴。再如,前几年满街都是黄面的,但因车型等硬件“形象”欠佳,加上环保等因素,市场份额又被“轿的”抢走,不得不淘汰换型,“黄虫”现象逐渐消失。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运市场的竞争,已突出表现在“客运形象”的竞争上,形象就是商标,形象就是品牌,形象就是无形资产,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已具备了前提条件,进行客运形象设计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目前,已有部分大中型城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并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2进行城市客运形象设计,对于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客运形象”设计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一,公共客运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客运对于方便市民出行,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城市客运形象对于强化城市功能,展示城市精神风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二,客运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动态形象,是外地人进入城市的第一接触印象。客运形象的优劣可直接影响他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和看法,良好的城市客运形象,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开发城市旅游资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需要解决吃、注行等问题,“行”是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行”,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怎么“行”,“行”的质量有多高,这都体现在客运服务之中。
其次,客运形象设计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客运行业是城市“窗口”行业,客运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具体,抓出成效,就需要通过对城市客运形象进行设计。譬如,制定一系列城市客运管理法规加强对客运市场的宏观管理,提高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强化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文明服务的水平等。只有通过这些“设计”,才能不断提高客运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第三,客运形象设计也是城市客运行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前,城市客运由国营公交独家经营时,由于运力不足,客运部门只能超负荷营运,服务标准只能是尽量满足市民群众出行要求,有限的服务项目就是要求乘客“扶老携幼”、“排队上车”、“主动买票”、“让坐”等。谈不上是服务,更不具备进行形象设计的条件,也没有进行客运形象设计的内在动力,因为客运部门不愁你不坐车。市场放开后,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角逐客运市场,竞争激烈,降低服务质量或服务质量上不去,必然失去乘客,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最终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加强客运形象建设,积极进行客运形象设计,争取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城市客运是市区公共事业,理应突出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此,还必须对国有、集体、个体三家企业区别对待,分类设计。
3城市客运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出城市客运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共五个“一”。即,软件方面: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城市客运管理法规体系;创造一流的城市客运服务质量。硬件方面:发展一批高质客运工具(车辆);建设一系列配套齐全的城市客运服务设施。
(一)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
城市客运经营管理队伍是客运设计的核心,培养和造就这支高素质的队伍需要下真功夫、苦功夫、长功夫。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一是要落实人才培训制度,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适时安排人员轮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客运行业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及组织外出参观见学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启发创新;二是坚持把岗位成才作为提高人员素质的主渠道,鼓励职工参加各类函授学习,支持职工坚持自学,教育职工坚持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强化单位自身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功能,不断在客运实践中锻炼队伍;三是注重从社会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壮大客运经营管理队伍;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城市客运的信心,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于客运改革创新的事业中。
(二)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城市客运管理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客运市场的正常运作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规体系来保证,使管理者依法管理;使经营者依法经营,筑起一道法律保护屏障,大家的权利和义务都由法规体系来保证。当前,要注意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地的客运实际,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管理法规,出台一些城市客运管理办法,保证客运市场的正常运作,保证客运市场的持续发展。目前,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定要设计好。
(三)创造一流的城市客运服务质量。
客运市场是服务市场,经营者通过为乘客提供客运服务而取得劳动收益和报酬。为此,客运经营管理者一定要牢固树立乘客是上帝、乘客至上的观念,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市场,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乘客,通过规范经营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等,逐步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再者,城市客运是城市服务行业的“龙头”,客流量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准,还必须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竞赛活动,如评寻优秀出租车司机”活动,“百日优质文明服务”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还要注意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不遗余力地提高客运形象。
(四)发展一批高质客运工具(车辆)。
高效优质的客运车辆是提高客运服务质量的物质条件,什么档次的车型基本上决定了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民群众对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城市客运结构不断改善,在大众运具基本满足一般市民出行要求的基础上,豪华型空调车、环保型高级轿车等分期分批逐步投放城市客运市场营运,舒适、快捷、安全的服务,满足了中高档收入者出行需要,服务质量“水涨船高”,城市客运形象迅速提升。
篇2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兴起,艺术类考生数量与年俱增和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大,现今中国社会的艺术类设计领域对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广博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类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但是,由于艺术类院校的扩招以及其文化课录取分数普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艺术设计专业录取上来的学生文化底蕴普遍不厚,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论是在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还是在对现代先进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方面,都存着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我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就应该是既有其独创性又能体现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样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在其他国家设计作品当中独树一帜,在世界设计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印证的正是这个道理!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开设至少一到两门中国画类相关课程。所以了解和接触中国绘画恰恰能为设计艺术类学生提供传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为其进行艺术设计提供所需的大量的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就是借鉴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精髓,使它引导我们牢记民族传统,把艺术设计的根基深深地扎在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中,艺术设计作品才有生命力,殊不知“具有民族性的设计作品才具有世界性”。
有上述可知,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适时适当地开设中国画课程,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一套较为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具备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设计的艺术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内涵,使其找到一个能在世界立足的设计表达方式。就需要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多下功夫,研究探索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现在高校的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虽然有少量的学校已经开设基础国画类课程,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缺乏对设计类课程的足够重视。即使是开设了设计类课程的学校,由于大多数处于模糊阶段,设计类课程的安排设置也不尽详尽,与设计类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沟通少,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能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
国画类课程的种类繁多,哪些课程适合为设计的学习提供思路和启发,哪些课程能够与现在当下的设计现状有机的结合,如何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这些国画类课程的设置,现在都还没有一个严谨、科学且系统的研究。很多学校开设课程多数是凭感觉,今年开设明年可能就换成其他国画类课程或取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细致的跟踪反馈,并加以总结,当然也就无法形成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国画课程一般是作为学科专业基础课来设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在中国画的课堂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技法的同时,把中国画的传统形式、材料、风格以及表现手段等元素巧妙地运用到设计表现及理念之中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比如在平面类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之工笔重彩。可以让学生把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去,同时中国画当中的“计白当黑”的构图也可以为现代设计所运用。在建筑、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之白描,可以在手绘效果图表现中运用中国画白描技巧,同时在环境设计中添加中国传统元素,使设计作品更具中国味。在动画专业中开设中国画课程之水墨写意画,给中国动漫设计增添一种形式表现的手法。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对动画人物造型课程有着必然的影响,目前世界两大动画巨头――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其实都是有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
篇3
【关键词】集成电路 可测试性 测试 设计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集成电路从出现至今,也才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般而言,集成电路主要包括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四个方面,其中集成电路测试贯穿在集成电路应用的全过程,是实现集成电路产品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测试在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集成电路的测试不同于常规的电路检测,测试过程要复杂得多,而且对测试效率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可测试性,更是一个崭新的问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集成电路的可测试性。
2 集成电路测试的作用和特点
由于集成电路的特殊性,其测试具有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任何集成电路生产出来后都要进行测试。
2.1 集成电路测试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1 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由于集成电路的规模日益庞大,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只有经过相应的测试才能检验集成电路设计的正确与否,这也是测试的首要作用。
2.1.2 检验产品的可靠性
由于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错误,并由此导致产品的不合格。因此,集成电路产品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后才能出厂。
2.1.3 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
由于集成电路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故障,为了尽快查找故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这样的测试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结合测试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这样就可以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
2.2 由于集成电路不同于普通的电路,因此集成电路的测试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
2.2.1 集成电路测试的可控性
对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而言,只要给定一个完备的输入信号,一般都会有一个完备的输出信号相对应。也就是说,集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存在着某种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信号的对应关系得到相应的逻辑。也就是说,这样的测试是可控的。
2.2.2 集成电路测试的可测试性
集成电路的设计,是要实现一定的逻辑行为功能。如果一个集成电路在设计上属于优秀,从理论上可以实现对应的逻辑行为功能,但却无法用实验结果加以证明,那么这个设计是失败的。因此,可测试性对于集成电路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可测试性就是指集成电路的逻辑行为能否被观察到,也就是说,测试结果必须与集成电路的逻辑结构相对应。
3 集成电路可测试性的设计方法
可测试性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指集成电路在设计出来之后要便于测试,这样可以降低测试的难度和成本。由于集成电路在封装完成后,内部的节点不能被外部接触,因此节点上的故障不容易检测,所以要提高集成电路的可测试性。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结构设计来完成集成电路的功能设计,以此来提高集成电路内部节点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从而实现可测试性设计。一般来讲,有三种方法,即功能点测试、扫描测试和内建自测试。
3.1 功能点测试
功能点测试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集成电路而提出来的,他主要用于某些单元的测试。功能点测试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采用条块化分割、功能块分布以及网状结构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条块化分割虽然简单方便,但是不利于系统的集成,费用也会增加。功能块分布虽然可以增加测试点,但是会增加输入输出端口,而且还要设计各种模块,一般只能提高集成电路的可控制性。网状结构基本上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测试,但是它的缺点在于布局过于复杂,效率不高。
3.2 扫描测试
扫描测试是指通过建立一个寄存器链来测试集成电路的方法。在建立寄存器链的过程中,需要将集成电路中的寄存器全部串联起来,并将时序元件和组合元件分隔开来,这样在测试的时候,就可以将外部输入端通过移位寄存链扫描进集成电路内部,增加了集成电路的可控制性。另一方面,所产生的响应也可以通过移位寄存链扫描输出,增加了集成电路的可观测性。根据扫描的方式,扫描测试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全扫描测试、部分扫描测试和边界扫描测试,每种方式都各有优缺点。全扫描测试的优点是可以全面地测试集成电路,缺点是效率不高。部分扫描测试的优点是可以降低测试的费用,缺点是有可能会漏掉部分故障。边界扫描测试基本上综合了前面的优点,在全面测试集成电路的基础上也提高了效率,缺点是设计比较复杂。
3.3 内建自测试
相对于前面两种测试方法,内建自测试的主要工作是想办法在集成电路内部进行测试,即整个测试工作在集成电路内部完成。在建立内建自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将集成电路划分成很多个小块,测试工作针对每个小块进行。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就是不需要从集成电路外部进行测试,并且随时可以进行在线测试,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软件进行控制,十分方便。
4 集成电路可测试性的实现过程
从集成电路可测试性的设计方法可以看出,要实现集成电路的测试,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和选择。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不少公司开始推出多种实用的测试工具,比如Mentor公司的Fast scan可以用于全扫描测试;Flex test则可以用于部分扫描测试;BSD Architect可以用来进行边界扫描测试。只要综合运用好这些相应的工具,就可以实现集成电路的可测试性。
5 结束语
集成电路可测试性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工具来实现。另外,随着集成电路规模与功能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使得可测试性设计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绪榜.RISC及后编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牛风举,刘元成,朱明程.基于IP复用的数字IC设计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Alfred L.Crouch.数字集成电路与嵌入式内核系统可测试性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泛在学习;科普性微课程;食品安全与选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素养亦是社会公众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网络广泛覆盖、信息极易获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所关注的信息获取途径极其便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即泛在学习[1]。技术的进步,信息的膨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具备基础知识、素养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得正确有效的信息;然而,对于基础薄弱、科学素养较低的人群,往往无法从庞杂的信息中获取正确且有效的知识。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以上问题尤其突出。前期调研表明,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及选购的知识已经达到渴求程度。食品安全教育在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的人群中都需求甚高[2]。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世纪初的水平。食品安全素养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食品安全科普任务任重而道远[3]。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是以食品安全为知识核心,面向大众,以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素养为目的的知识普及型学习资源。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以泛在学习的模式进行教与学,本文将以食品安全与选购为例,阐述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
1泛在学习理念下的微课程设计
依据泛在学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学习及教育理念,泛在学习概念源于泛在计算。将泛在计算引入教育领域,旨在泛在计算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4]。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及城镇,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个人通讯设备的普及,泛在学习的硬件设施已经成熟。微课,作为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非常适合各类人群在泛在学习的理念下,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食品安全与选购系列微课程作为食品安全类科普性微课,基于泛在学习理念,以食品安全知识系统性、论述科学性、形式趣味性为依据进行设计构建。
2微课的开发与教学设计
科普性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需要个人通讯设备作为传播载体,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达到知识普及的目的。在开发过程中,以短小精悍为原则:短,是指一个微课在学习时长上不超过5min,以2~3min为主,甚至是不足1min,根据内容,阐明一个知识点即可;小,是指微课视频的存储小,基于个人通讯设备容量有限,较小的存储量有利于下载及保存;精,指内容的选择上精挑细选,通过系列微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学科知识有系统性的了解;悍,指微课的学习效果好,实用性强。
2.1微课主题设计
食品安全科普性微课要兼顾科学性、科普性的特点,由于受教人群范围广,文化层次不一,从学龄前儿童到老年人,以及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都是科普对象。因此,在选题上要以专业性为基础,以趣味性为表现形式,易懂且兼顾知识系统性。食品安全与选购科普性微课程,以案例为载体,根据食品安全风险来源、食物选购与储存、膳食指南三个主题设计系列课程。以第一系列为例,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来源于食品自身的安全风险,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风险,外界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意加入所致食品安全风险。每一部分根据热门案例,设置相应的主题。以来源于食品自身的安全风险为例,微课主题将以常见的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每一个微课介绍一个风险因子。例如,微课主题之一“为何有拼死吃河豚之说”,分析来源于河豚的天然毒素,明确食用河豚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并进行思考。主题设计过程中兼顾系统及可拓展原则。首先是课程体系系统性强,食品安全与选购在微课设计中,对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在每个微课中明确并突出,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其次是主题设置过程中案例的更新及可拓展,有新的食品安全案例发生可以及时补充及分析。
2.2教学活动设计
2.2.1教学平台设定
食品安全与选购系列微课程主要以公众微信号的形式在微信平台上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对象,同步开展线下科普活动,亦可作为高校通识性课程的辅助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公众可以通过添加微信号的方式随时随地对所关注的内容进行学习。
2.2.2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频率为每周一次,已学习过的微课可以无限制复习。每个主题微课教学活动过程持续时间约30min。(1)精心选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选微课的主题。选择主题的原则是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技能点和有趣的知识点。重点如食品的腐败变质,有趣的知识点如毒蘑菇巧鉴别;技能点如榴莲的选购技巧等。(2)快速有效切题。由于以微课视频为载体,时间短,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快速有效切入主题。例如,以大豆中的天然有害物质为主题的微课教学中,以豆浆没有煮熟导致食物中毒为案例,快速切入主题,引出问题,进入教学。(3)教学过程中线索清晰。进入微课教学后,尽可能沿一条线索进行教学,围绕这条线索有逻辑、有层次地展开,对于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在线引导加以强调,所举案例宜精不宜多,避免引出新的问题。(4)教学过程中亮点突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使微课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在科普性微课中,这个亮点可能直接成为大众深刻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利器。亮点的体现形式主要是风趣的语言、深刻的案例及精美的视频制作等。(5)利落收尾。每一主题微课结束时要进行概要性总结,好的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总结后应预留思考题,检验学生学习该节微课的效果。根据情况,收尾处也可以介绍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微信公众号、相应的线下活动)以及主讲教师的联系方式等。(6)激励与竞争。与传统课堂教师控制为主不同,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公众号上的往期微课,没有教师的在线参与。因此,在微课教学视频中就应设置一些激励与竞争机制,以引导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而不是中途将微课视频关闭。例如,设置在线提问,回答可得积分,相应的积分用于换取相应的奖励等。
2.3应用与评价
食品安全与选购科普性微课面向幼儿园、小学、社区进行了多次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并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高职学生进行了教学。从应用情况看,人们面对线上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兴趣很高,普遍反映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大的信息,实用性强。缺点在于,线上微课,尤其是科普微课,缺乏系统管理,因此部分学员难以坚持每周一次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科普微课宜与科普主题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开发与完善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宏,王萍.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主题探究学习案例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26-132.
[2]张高祯,刘渊博,张贤坤.基于Android的科普食道软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2):113-115.
[3]国务院办公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19-04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其人才培养也应将职业标准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基于职业标准开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又要突出技术本科教育特色,强化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定位
技术型人才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以保证生产、制造和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随着技术理论发展和岗位工作内容调整,技术型人才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
一是知识结构上突出主导性与复合性。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以技术学科中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科学知识体系为主, 除具有本专业的技术科学知识外,还具有形成该技术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该专业的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与工作岗位或工作对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二是能力特征上体现出智能性与综合性。技术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其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及工艺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上体现出务实性与伦理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品质,而作为技术的发明者、设计者或应用者,如何合理利用技术造福人类,也是技术型人员必备的重要品格,因此较强的务实性品格和高度的技术伦理责任感在技术型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
基于对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分析,结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的应用;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掌握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安全验收规范;熟悉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顺序及所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
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的合理施工方案;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和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体现出思想性、建设性和整体性。
在课程总体设计上,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融合,尤其是情感目标蕴含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通过理论探究、项目实施、案例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土木工程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应对这一趋势,各建筑施工单位必将提高施工自动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施工自动化是以精细施工技术替代粗放型技术,以机械化、自动化替代人工操作,同时对从业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施工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承包管理效率,采用施工监测、施工控制等手段实现施工管理现代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设计领域、施工领域、管理领域得以普遍应用,一些施工单位某些关键技术也都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施工绿色化是指注重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使用可再生的材料资源和控制在施工中抽排地下水资源等。作为涵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基本技术知识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设计上也必须反映建筑施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理念。
(二)课程内容选择
伴随模板、脚手架、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施工部门的机械化、预制装配化、专业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系统讲授传统施工技术,又要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高层建筑的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应用引入课程,以讲义或音像形式体现。如在钢筋下料中加入平法识图、构造要求及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在桩基础中着重讲解PHC管桩静力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等内容,在虚拟施工技术中加入Revit建模平台与专业仿真优化软件应用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教学设计,选择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的内容组织方式。结合各个项目对应的最新规范标准,注重项目设计与任务相匹配。项目与任务的匹配模式常用的有三种[2]:一是循环式。其核心特征是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基本一致。尽管流程是重复的,但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层进式。核心特征是,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它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全部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三是对应式。即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设计一个项目。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要求来看,其项目和任务设计比较适合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见表1。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一个学期时段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能力逐级提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工程仿真模拟软件的应用,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活动,本课程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中除了显性知识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3],建筑施工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默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包括提示、反馈、示范和提醒等;二是“徒弟”不断地清晰表达所学的知识,用心体悟及其身历其境地“历练”。两者缺一不可[4]。为此,本课程强化综合型技术训练项目设计,编写《建筑施工实训任务书》和《建筑施工实训指导书》,并依托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当师傅,每4~6名学生为一组,全程跟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实践的形式,同时结合“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验收要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等。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技术知识和技能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方法。学生每周每组要填写施工周记,记载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等,学习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陈述和答辩,答辩通过才能进入顶岗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论技术本科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48-14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6.
[3]吴言.师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一个向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1.
[4]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ZHOU Shi-hui
(Wuyi College, Wuyishan Fujian 354300, China)
篇6
关键词 :软件测试需求分析 流程 应用分析
软件的可靠性测试旨在发现程序中对软件可靠性存在影响的隐患。软件可靠性测试前需要确定软件操作的流程,而如何准确定位每一步操作的位置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此同时,很多测试方法对于软件可靠性测试中存在的数据失效故障,也未做级别考虑,造成不同程度的故障,被同等以待,并且将这些故障模型直接输入在软件可靠性模型中,也未显示出故障的影响程度,势必会造成测试评估结果与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吻合程度低,最终导致软件可靠性模型有效性降低。本文通过对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流程和在软件可靠性模型中应用的对比分析,来发现该过程有效解决问题的着手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内涵
1、软件可靠性测试定义
软件可靠性是指测试人员在与用户类似的运行条件下,并在运行时间内,测得的软件不会引起系统运行失效的频率。可靠性测试即指在该软件较为普遍的使用环境中,为得到软件正常运行的概率而对软件运行有效性进行的测试,这个测试过程也是为保证软件能够正常运行所进行的一项验证性测试。常用方法是按照实际应用的预估数据对软件使用情况描述并对软件功能进行随机测试,规定测试软件有三个时间段:(1)软件开发阶段(2)确认测试阶段(3)软件部署阶段
二、 对软件的可靠性测试流程设计分析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旨在保证用户可以正常运行软件,软件设计者需要在开发阶段对软件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并验证产品软件达到开发者预定的可靠性要求的有效途径。从软件可靠性测试中暴露出来的,软件不同功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缺陷,开发者对其进行相应的纠错和排错措施后,可以令软件的可靠性产生不同程度的提高。软件可靠性测试共分为两种:可靠性验证测试和可靠性增长测试,这两种测试的主要区别在于,验证性测试对软件测试过程中表现出的故障不进行改正,而本文为了便于研究仅取用验证性测试的流程分析数据。
1、 可靠性测试需求分析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对程序采取执行措施的过程,同时软件的测试是要根据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时期的需要和程序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而精心设计的测试用例集合,通过对这些测试用例的运行情况分析以发现程序中设计上或者程序中的错误。
2、 可靠性测试先期条件
完善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设计,对提高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工作效率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这个作用主要表现在这几点:(1)合理划分和整体规划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工作进程,有利于参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内容,有利于测试人员按照设计计划井然有序地完成各自的测试任务;(2)根据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积累经验表明,软件内容复杂、缺陷类型多样,测试手段也需要随之变化,因此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测试工作;所以在这种条件下,我们需要以个设计合理的流程计划来帮助测试如期顺利完成;(3)流程化、工程化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流程, 有利于软件测试的管理人员对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过程科学地规划,并统筹管理。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必备条件,除了有效的测试环境、必备的功能测试软件和和谐的测试人员团队,更需要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流程。
3、 可靠性测试流程
基于对上述可靠性测试的需求分析和概念理解,我们可将可靠性测试流程暂定义为三部分:可靠性测试准备、可靠性测试执行和可靠性测试结果分析。
测试执行阶段的步骤简单,仅分为运行、数据收集和测试停止,但是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
运行部分工作需要注意测试过程虽然只需要根据准备工作时生成的脚本运行,但是需要注意测试工具在测试进行时是否能够自动记录下测试用例执行的时间数据和软件缺陷信息,保证能够为测试分析提供足够数量的原始数据。同时,测试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详细的编写测试日志,要包括:测试编号、用例编号、测试标题、测试人员签名、计划和实际的运行时间、产生问题的单号等。
三、 可靠性测试应用举例
测试的内容涵盖软件的安装方便性、服务可靠性、软件应用性能、维护便捷性以及软件运行文档等方面的失效率测试。
1、 正交试验法
正交法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做理论基础,并利用现成正交表格安排的多因素实验法。这种试验法中的正交表形式整齐、搭配均衡,其标记形式为。其中L代表正交表符号、n代表实验次数,或正交表的行数、t代表正交表列数、q代表单个因子水平数。
2、 对比实例算法优缺点
正交法的优点是它的均衡性和整齐可比性可以使用较少的实验次数达到相同优化目的,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其他因子的干扰,使得同一个因子在不同的水平之间具有可比性;统一抽样的方式具有代表性,确保每个类均被测试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测试用例融入到统一抽样的方法中,使得测试人员有可能对各因素的优先级进行附加测试。
虽然正交实验法的特性使得它在可靠性测试中具有较好的测试效果,但是这种测试方法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软件测试中的正交实验法需要将全部因素的组合情况以穷举法全部列出,代价较高;测试水平仅为基类之间的交互,导致用例少;在这种实验方法下,测试人员的测试用例选取数目较为任意,并非统计的随机抽样。
3、 改进正交测试方法
本文拟用一种针对正交实验测试法的改良措施――测试用例精简算法,对测试需求集进行规则简约并去掉冗余测试用例,进而得到测试用例的精简集合。其步骤如下:
(1)根据正交实验设计对操作剖面简化结构,并第一次获取测试用例集合;
(2)从双方签订协议中提取软件测试需求并生成测试需求与测试用例关系结构,并根据次关系结构精简冗余测试用例,第二次得到简约后的测试用例集合;
(3)重新建立操作剖面并对关键操作过程进行监督。
4、 改进效果分析
我们以某一电机的操作控制系统软件做效果分析实例。该电机系统的主要功能项为系统初始化、电机控制功能和紧急关闭功能。使用普通的算法时,整个测试过程使用986个测试用例,在测试过程中,共有7个失效用例,编号分别为306、361、386、543、683、890。从失效发生的频数可以推得可靠性估计值为0.9929。在使用了改进后的正交化实验算法后,我们仅使用了631个测试用例得到4个失效用例,计算得出可靠性估计值为0.9936。
四 、可靠性测试的发展分析
软件的可靠性测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为保证实施和运用的关键性措施是对软件特性和对软件测试中出错的规律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已有的估算方法和估算模型进行个性化改良,否则软件的可靠性测试评测将会因为使用手法死板而最终走向“死胡同”。在今后可靠性测试的研究领域需要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对测试进行前期的估算和后期数据的评测起支持性作用的软件―软件可靠性测试将会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的研究方向。截至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对该项研究的内容中,对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分别进行可靠性评估并最后整合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的概念是个空白,也是软件可靠性测试在提高和优化方法中可以选择的另外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形成性成绩评价;课堂设计;社会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69-02
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是基于质性评价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优越性,不强调对评价问题进行理论假设,而注重评价过程中自然形成,并随着评价的进行而改变。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自下而上的归纳,将成绩评价视为一个连续性、动态的过程;注重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共同参与,连续评价、不断反馈;注重被评价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评价者本身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这种评价方式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越来越多高校教育者的推崇,并得到教学效果的检验。
相比定量评价方式的天然优越性,评价者主体地位,容易操作,易对成绩量化比较,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的成效发挥则需要几个重要因素的满足。第一,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道德观和能力的塑造,教学评价是工具性总结方式,用于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而目前国内教育培养过程中成绩评价扮演着主导和指挥的角色,因此对本源教学目的形成了挑战。第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本身的主客体地位;长久以来在教学教程中评价者扮演着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因此学生的主观需求未得到尊重和满足,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第三,适宜教学方式的融入;灌输式教学是传统量化评价方式的主要教学方式,与形成性评价方式相适宜的则为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PBL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需融入教学过程。第四,新兴教学方法的使用;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兴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为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成为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替代了传统的知识渠道,因此新兴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偏好的知识接受方法。
以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为课程评价方式,需充分考虑上述几个要素,进行完整而系统的教学课堂设计才能发挥其优越性,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堂设计之前充分考虑如下重要理念,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承当的责任;加强学生课堂掌握能力和学习能力;降低学生对课程考试的焦虑和应试的恐惧;让学生熟悉课堂的教学安排;提供学生不易找到的学习资料;提供课堂学习所需讲义资料;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完整而系统的课堂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名称及介绍;
(2)写给学生的课程说明,描述现行课程的目标,并要求学生配合参加课程评价;
(3)课程教学大纲;
(4)内容介绍,包括课程性质、对学生的一般指导,考核方式说明等;
(5)课程教学相关人员及联系方式;
(6)各章节教学内容概要(教学目标、课程纲目、教学流程图、课后学习内容等);
(7)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评分或反馈方式;
(8)教学材料(教学参考书目、课后扩展阅读书目);
(9)形成性成绩评定;
(10)学生不易找到的相关教学资料,其它视听资料、年表以及如何应用图书馆和计算机资料;
(11)课堂教学评估问卷。
笔者将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并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完整而系统的课堂设计,并运用文献法、个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践与研究中,得到一些质性的思考,并对授课的班级46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43份,有效问卷41份,通过分析得到定量的资料,笔者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思考。
一、人在情境中
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学分析不利地位的个体、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的重要理论。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整体观念来理解人类行为,其焦点是行为与环境的交流。
当前社会转型对高校教育带来了重大冲击,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大学生普遍存在缺少专业认同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对单个课程认同程度,努力程度,多以就业取向、课程评价方式、教师个人魅力为选择因素。笔者在课堂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前文所讲的重要理念,明确学生课堂学习的责任定位,打消其对于课程考试的恐惧,融入游戏设计、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以提高整体偏弱的学生能动性,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结束后,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在践习机构做志愿者是一个例证,而问及课程学习对学习能力有何帮助时,有75.61%的学生认同课程教学效果,如下图所示:
二、生命周期理论——青少年同一性与自我认同
篇8
【关键词】隐性课程视角 大学英语 教学方法
隐形教学具有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更能体现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的优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对人才的需求。隐性课程构成要素有三个,即物质环境、教育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是隐性教学的硬件因素,是相对稳定、有形的;教育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是软件因素,是难以量化、无形的,师生关系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可见,学校和课堂的生态环境在语言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隐性课程视角下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的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于能否构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桥梁,而不是让学生从必须记住的规则中提取思想。大学英语中,教学内容不应该仅限于对课本中字词知识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而是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在接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产生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开始构建的知识结构可能比较简单,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外界的帮助以及个人的反思,会逐渐形成复杂的知识体系。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况中把握语言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
二、加强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中的互动不仅仅能够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在互动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思想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以老师讲授示范,学生记忆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帮助学生获得高分数,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不能满足隐形教学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努力做到“授人以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授课之前,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使得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表达交流的过程。
三、合理设置教学任务
隐形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不同难度和层次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由表及里,提升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难易适度,一般情况下所用语言要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使学生更多地关注语言的意义,从而有效控制对形式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设法提高学生对知识建构的主观意识和语言要点的使用。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一项现代化的新技术,它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它在教学中有着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交互,生动形象,说服力强,信息量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经越来越常见,例如多媒体教室、慕课的出现,都为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具有直观生动地展现知识的优点,更加符合隐形教学的需求。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和PPT,能够帮助学生获取到更加丰富的英语学习知识。在英语课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在课本内容之外了解到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料,通过对一些英语演讲、影片等视频的观看,学生在学习更加标准的口语之外更能够丰富自己的视野,感受英美文化,提升自己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另外教师将自己的课件及作用通过多媒体分享给学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从而使得教学方法和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
五、形成良好的教学评估体系
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教学评估应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二是目标游离评价。大学英语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合作学习以及隐性知识影响的深远性等因素,决定了过程性评价的使用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强调了评价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并使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这两种评价相结合能客观、及时、科学地反馈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少学习焦虑,并逐步建立重在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六、重视教学的反馈
反馈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课程隐形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反馈。通过反馈,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重点、y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设计课程。大学英语的反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课程后的作业检验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应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习感悟;二是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帮助教师认识到课程设计中的缺陷,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隐性课程视角要求课程设计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从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理解知识内涵,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隐性课程视角下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方法十分多样,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用心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出真正的英语专业人才。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体验式团体拓展;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69-02
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能力会发生重要变化。而现代大学教育,因选课制带来班级淡化,因学分制带来年级模糊,对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在社区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这种工作模式,是以学生社区为依托,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为目标,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促使学生在学业、道德、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立足学生社区,以宿舍为单元,开展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是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及思想文化建设很有意义的一种工作形式,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途径。它能够丰富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社区(社会)的认同,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推动力。
一、学生社区的团体特点及思想教育困境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意识及其作用的逐渐淡化,伴随着人性化的住宿制度改革,使得不同年级、学院混住的情况普遍存在,大学宿舍这个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成为学校的“细胞”,成为大学生除课堂外活动时间最多的空间,对大学生起着“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学校”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社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切身体验,认为:(一)宿舍是正式团体。大学宿舍是高校组织中最小的“细胞”,宿舍组成由学校统一安排,具有一定随机性,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住宿管理规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宿舍又是非正式团体。宿舍是非正式的交际场合,在自由的交往中,同学之间从相识到熟知,发展友谊。学生在宿舍里可以自由支配时间、选择活动方式、处理个人事务。(三)宿舍看似共用,其实除了休息时间外,同学之间交流时间并不多,因为课程时间不同,个人事务繁多,作息习惯差异,网络吸引较大等等,导致了共处一室的同学缺乏充分的沟通。
因此,大学生宿舍可以是高度和谐的团体,亲如同胞,心灵相通,宿舍关系融洽;也可以是矛盾的集合体,隔膜多、差异大、沟通少、事由小,甚至同宿舍学生之间还会存在对立、对抗。立足学生社区,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针对学生社区特点,发挥社区特有的育人功能,贯穿“以人为本”的现代高校育人理念,克服和减少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探索“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既有必要而且可行。
二、学生社区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人会有两种学习状况:第一种如课本学习,经常会在考试结束之后慢慢忘记;第二种如游泳、自行车学习,即使很长时间不接触,仍然不会忘记。团体拓展训练就是第二种学习方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QQ、MSN、手机、飞信等网络工具的出现,人与人之间动手不动口、见字不见人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这种新颖的、不断更新的互动形式,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也可以改变思想政治辅导员传统的说教面孔,促使学生走过来、站起来、参与进来。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日益成为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发挥促进相互交流、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作用。
(一)体验式团体拓展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克服了以往思想教育工作说教、灌输、劝诫的弱点,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能一定程度的消减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逆反心理,激发学生提升思想水平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体验式团体拓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主体(培训师)、客体(队员)、介体(拓展项目等)和环体(实施场地)等基本要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专门设计、具体实施,从而强化了教育效果。
(三)体验式团体拓展适用范围广泛,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对象实施。对于新生可进行集体认同感、自我认知观念、协调人际关系、自主意识、时间管理技巧等活动项目;对于大二学生,可针对学生的团队意识、诚信意识、性格塑造、责任意识、感恩教育等教育目标进行;对于大三学生,可进行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实践能力、领导才能、组织协调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的专门训练;针对毕业生可进行包括建立信任、有效沟通技巧、受挫力、行动力、思考力等提高综合素质的训练。
(四)体验式团体拓展通过团队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达到促进个人和团队双方共同成长的目的,在队员间形成和谐进步、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团队作为活动的载体,在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和纽带作用,将团队成员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思考、分析、决策、行动,从而得到成长。
(五)体验式团体拓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认知程度,激发学生拓展自身素质、挖掘内在潜力的热情。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特定情境和活动项目,体验式团体拓展能够更好地激发青年学生关注自我成长、审视自身不足、强化自我认知,给他们的成长和成熟创造一个不断自省、自我完善的良好氛围。
目前,不少高校都设有类同的团体拓展训练营。以深圳大学为例,校团委设有“学生干部拓展培训营”。但是,校团委团体拓展训练营实施的对象,主要是校级社团干部和院级学生干部,训练目标多为“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而且承担拓展的规模和次数有限。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社区这个圈子里的若干个小“细胞”,几乎没有了解和体验的机会。
深圳大学社区辅导员也曾以社区学生宿舍为单元,组织不同年级、学院、性别的团体拓展训练,但都较为零散和业余,不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普及性。基于此,立足学生社区,实施具有教育性、针对性、参与性、连续性、创新性的“大学生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教育模式,将专业的团体拓展训练理念引入社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探索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与新方式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途径,并且能够为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视角、新途径,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大学第二课堂、新生适应性教育、大学生成长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三、学生社区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程序设计
团体项目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对于改善参与者的合作意识和参与集体的团队精神及凝聚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天梯、求生、渡河、背摔等团体项目,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内容,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学员间的互相理解、信任、协作、融洽和默契,来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达到活动目的。为此,在开展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活动前,精心设计相对完整的训练程序,尤为重要。
(一)分析实施对象的特点,设定训练目标。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的目标大致分为:融合集体、建立信任、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一般地,针对大一学生的适应性困惑、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困惑、大四学生的就业困惑等,以及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自卑情结等,可设定相应的体验式团体拓展项目,化解学生困惑。
(二)参与人员的组织和筛选。针对社区内某些学生的某类特点设定训练主题,招募此类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或者两个宿舍联名参加。例如计划对大一新生进行拓展训练,就招募新生的宿舍集体报名,并拟定以融合集体、建立信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拓展项目,同时考虑男女比例。
(三)梳理拓展流程。基本遵照团体破冰、建立信任、执行任务、讨论总结的顺序实施:
1.团体破冰。这是一个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加强彼此了解与沟通,树立自身形象,提高团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的过程。
2.建立信任。信任是人与人的合作基础,是团队得以存在的基石,是完成任务的保障。即要信任别人,也要被别人信任。从建立信任开始,逐步体验沟通的技巧、合作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为下面任务的执行做好准备。
3.执行任务。培训师准确、清晰的告知队员引导语、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活动中不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队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在团队开展活动的整个过程,培训师要认真的观察,记录执行任务过程中个体及团队显现的问题。
4.讨论总结。体验式培训的关键就是讨论环节。在面对危机、挑战、竞争、无绪等等状况之后,培训师要引导队员反思活动,体会发自内心的胜利与失败感、骄傲与惭愧感,总结成败得失的原因,例如,团队活动中,可能存在实干者、协调者、创新者、完善者等等角色,每个角色都非常的重要。培训师还要进一步引导队员将活动的收获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实现拓展训练与综合素质的有效转换。在实践中运用、思考、再运用、再思考……使队员能够有如下方面的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畏难情绪,挑战自我;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学会变通;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团体意识和责任心;协调处理人际关系,融洽与人合作,学会欣赏和赞赏他人,等等。
四、体验式团体拓展的局限性
由于团体拓展训练的特殊性和高校自身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在社区实施团队拓展训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缺乏专业培训师。专业化的拓展训练师资,是拓展活动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专业培训师必须具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并且具备训练项目设计的能力。同时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等有深刻的了解。
其次,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由于拓展训练会有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训练项目,如跳、跃、下降等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在校园里,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相对缺乏。
再次,缺乏物资保障。拓展训练对器材、场地和安全的要求,决定了必须要有足量的经费投入。多数高校往往因经费难以保证,只能开展一些低档次的项目,容易使拓展训练变为团体游戏,体验效果不好。
最后,缺少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在高校实施体验式团体拓展训练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还缺乏权威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很少有高校将拓展训练纳入素质学分等体系。
参考文献
[1]金明媚.团体活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
[2]张妍萃.大学生宿舍气氛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J].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3]孙丽莎.体验式团体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4).
篇10
相较于目前的潮流来说,传统的ADDIE模型体现出了三个缺失:首先,团队成员在整个过程中很少展开真正的团队协作;其次,培训结束之后才是质量检测的开始;最后,学员的参与度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ADDIE模型转换到SAM模型,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设计SAM模型的三个阶段
SAM(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odel)如果用英文直译,意思是“持续性逼近开发模型”。与以往大范围设计课程不同的是,SAM模型非常强调把整个过程拆分成许多小块,然后针对每一小块进行设计。同时,SAM着重在设计之初就开始搜集别人的反馈,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
SAM模型设计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见图表1):早期准备、迭代设计、迭代开发。在准备阶段,我们会进行信息收集,例如未来的学员会是哪些,他们的期望值是怎样;在迭代设计阶段,通过项目规划,得到初步设计草图;在开发阶段,则针对设计草图开发实用版本,进入到标准设计,通过内部测试、外部调试等环节,不断对标准设计进行反馈和评估,研发出更完善的版本。
开展认知启动会议
在正式的课程开发前,我们会开展认知启动会议,邀请未来的项目经理、中层经理以及未来的学员参与进来。这个会议旨在让参与者们就前期搜集的信息,不断质疑、反馈并达成共识,从而得到一些初步结果,比如形成课程设计的样图等,以便接下来逐步融入后期的迭代设计和迭代开发(见TIPS)。
正得益于前期认知启动会议中各方达成的共识,以及对于真实场景的模拟,我们才能确保产品最终能够达到客户的期望,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帮助企业以最少的花费实现预期效果。
案例演练 获取仿真反馈
为了给予学员视觉上的冲击效果,我常使用SAM模型开发一些在线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以一家美国的汽车零售商为例,这家企业希望他们的销售人员能为客户挑选中意的汽车。因此,我们设计了真实的销售案例,邀请学员、销售人员和经理参与认知启动会议。
获取仿真反馈
一方面,我们请参与者就日常工作中如何销售汽车给予一些反馈;另一方面,通过角色扮演和现场讨论,让参与者模拟真实场景,获取仿真的反馈。
善画草图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事是画草图,迅速记录学员和经理人的想法。一旦我们在案例演练中发现某个想法是不值得实施的,就可以立即将之丢弃,重新设计新想法。通过不断重复的反馈、评估和迭代,我们将得到最终版本,满足预期希望。
四个要素确保课程质量
ADDIE模型不仅很少具体谈到“质量管理”这个模块,而且其质量检测通常发生在培训结束后,即使后期发现培训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为时已晚。而SAM模型则通过以下四个元素,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
团队协作的设计原则
在SAM质量管理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遵循团队协作的培训设计原则,只有从一开始就让客户大量参与团队合作、讨论,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产品。
侧重学员的绩效需求
虽然ADDIE模型也会调研学员需求,但SAM模型更侧重了解学员对实际绩效产生的需求。我们不仅要给予学员信息,更要考虑学员绩效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培训与质量管理相结合。
了解团队期望值
通过各种调研方式,了解整个团队真实的绩效需求,并设计出能够体现团队期望值的产品,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调研组织需求
组织的需要决定了培训最终的实际成果和质量。无论是客户还是经理,他们都希望课程设计能考虑他们的期望,并最终呈现高质量的培训成果。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多方参与,则很难确保产品能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与效果。
以上四要素是目前SAM模型与ADDIE模型最明显的区别。SAM模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通过对这四要素的考量,确保最终达到预期。
寻找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与以往任何模型都不同,SAM模型的设计初衷是,寻找一种能够体现有意义、好记忆、可激励的学习体验模型。
有意义、好记忆、可激励
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星巴克的场景:新员工A第一天来到星巴克柜台前上班,她需要接受顾客的订单,然后把咖啡递给顾客。在A实际上岗之前,公司需要教会她如何制作各种各样的咖啡,甚至培训客户服务等技能――通常的做法是给她一大堆学习手册,让她自己去详细了解整个过程,培训效果甚微。
然而,SAM模型则能通过案例学习等,给学员创造好记忆、有意义、可激励的学习体验,帮助A明白,当真正面对客户与日常情况时,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快速、准确地满足客户需求。
“有意义”指的是培训结束之后,学员的实际工作绩效能得到切实提升。“好记忆”即让学员享受培训过程,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可激励”即我们应能向培训组织者证明,这样的培训与学习体验非常值得投入。
四个方面营造学习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挑战、学习活动和反馈四个元素来营造学习体验,进而实现最终的绩效改变。
首先,我们要创造一个仿真的场景;
其次,在其中设置学员日常工作中的绩效挑战;
然后,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来帮助学员成功应对这些绩效挑战;
最后,学习结束后要进行评估和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个元素必须非常明确、细致。同时,我们在针对场景与挑战设计学习活动时,只有做到详细、具体,才能得到接近真实的反馈。
SAM模型强调反馈与迭代,通过对初期设计不断质疑、挑战,从而在设计阶段完全地展现学员与组织的需求,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
本文根据理查德・塞兹于“2015(第十一届)
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的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TIPS:认知启动会议示例
在为汽车销售人员设计培训课程的时候,我们邀请了股东、项目经理、中层经理和学员参与认知启动会议,以便收集各方的反馈,希望最终能帮助销售员实现绩效提升。
在会议中,各方达成了共识,并针对他们最终要实现的绩效完成了草图与样图的设计。然而,当我们邀请一位销售学员参与体验时,发现之前达成的共识对于这位销售人员来说并不适用。
问题在于,在通常情况下,销售人员只是简单地从经理处得到订单,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实际销售动作。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方案,着重培训学员的销售动作,这个细小动作决定了培训成功与否。
【花絮】
周涛
涛钰咨询创始人
6D认为学习项目应该分成四个阶段――准备、学习、转化和评估,而非通常所说的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随着培训的发展,培训―学习―绩效这几个词逐渐被大家认可,而6D致力于真正将培训转化为学习,最终转化为绩效成果。
在一个学习项目中,如何让相关利益者看到学习的业务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每个阶段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商学院、讲师、主管等;然后,绘制学习价值链,计算业务收益、行为结果以及学习体验,并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工,签订学习合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落地。
陈曦
铭师坊TTT研究院院长
微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纯文字,到图文并茂、讲课、新闻主播、情境短剧式,再到游戏、闯关等形式,微课的精彩度需要从低到高不断递增。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于一些可以长期应用的微课要精耕细作。
“SCQA”四重结构能帮助吸引学员注意力,即背景、冲突、问题、答案。“SCQA”并不新鲜,但十分适用于微课设计。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还包含了五个环节:一、解难式的选题,二、提纯式的干货,三、颠覆性结构,四、情境化呈现,五、裂变式的传播。
通过微课,我们能解决许多培训问题。首先,通过快速沉淀企业智慧,能让企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其次,微课程有趣、好玩,在吸引学员注意力的同时解决了问题;最后,很多企业投入了上百万建设e-Learning,点击量却很低,效率也不高,微课却帮助我们盘活了这些知识。
李文德
文德工作室创办人
定制沙盘与通用沙盘不同,通用沙盘一般选择公共情景,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主,而定制沙盘倾向于选择个性化组织场景,使得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