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育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教学工作;中职语文;职业和心理;整合
一、导论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分为专业文化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两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高度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对文化基础课程有所忽略甚至严重缺失的弊端,导致了中职学校毕业生毕业之后虽然能够通过自身的一技之长找到相应的职位,但是由于其文化基础课程的缺失,影响了中职学校毕业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在发现了此问题之后,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还发出了专门的文件规定了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要达到200节左右。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语文课时安排是占据了较大比重的,甚至有的专业课程的课时也还达不到语文课程的课时。但是,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仍然存在忽视语文课程教学的现象,语文课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丰富度没有其他专业课程强,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通常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学习生活当中。为此,必须将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在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实现两者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促进职业核心能力
语文素养是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人们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之后才能够不断提升其他诸如历史、哲学等文化素养,为此,语文素养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条件。与此同时,语文知识是学生进行交际的基本前提,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相关知识实际上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和谐统一。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如果中职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知识技能,语文课程内容和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力之间存在同质关系。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将职业核心力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职业社会能力和语文教学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语文课程内容的扎实掌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比如,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这必定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带来极大的好处,因为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来开展工作。
三、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整合的具体举措
(一)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模块具体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整合,首先就得掌握职业核心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将职业核心力的模块引入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当中使得职业核心力得到提升,语文知识也得到相应的巩固提高。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的整合,将职业核心力分为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将职业核心力分为不同的模块之后,笔者特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上述不同模块的能力,比如,在讲授《雷雨》等戏剧作品的时候,按照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剧情,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角色体验的水平;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察,提升其自我学习的能力。总之,要按照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不同的职业核心力当中的某种能力,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之后,实现学生职业核心力的整体提高。
(二)以职业导向为突破口弥补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的弊端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性,语文课程几乎就是教师讲讲、学生听听,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较为缺乏相应的活动和实践,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笔记能力等难以真正提高。为此,我们在整合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突破口,弥补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的弊端。比如,为了将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力两者结合起来,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考察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考察报告、对职业的体验等,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职业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对于学生参观考察的报告、体会等写得比较好的,要在班级语文课上由学生自己朗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锻炼了朗读者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不是很牢固的实际,要着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这也为学生将来毕业走入社会之后处理外界的相关信息提供方便。中职学生的学历较低,所以其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大多数还要通过进修等多种方式获取更高的学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其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通过自学及时更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当中注重两者的整合
笔者认为,要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两者的整合问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具有目的性,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两者的整合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由于语文教学肩负了和学生职业核心力进行整合的任务,所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通过此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是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力的。这就要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先设计相应的需要学生去做的任务,通过每一堂语文课程的学习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当中某一个或者几个模块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相关题材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应的和日本侵略中国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2―3个小故事,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视野,锻炼学生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水平。在教学和亲情相关的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应的和自身相关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在体验亲情的过程中其情感得到升华。概而言之,教师要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就要有意识地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职业核心力的问题进行全盘的考虑、谋划,将两者的整合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当中,从而使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更具有活力,更具有职业性和现代性。
参考文献:
[1]刘瑞斌.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98-01
课改《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未必然。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构建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特征特别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时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发展的新舞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母语教学规律的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匹敌的。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下面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编写语文课件,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如何让“苦事” 变成 “乐事”呢?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兴影响,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有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同学展示。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由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境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
二 、将远程教育引入课堂,体高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学要利用远程教育来弥补不足,这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学生通过有关网页能对鲁迅的各方面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中学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语文课文中所讲到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从未有过亲身体验,通过互联网引入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如讲《挑山工》生活在平原的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远程教育查阅相关图片,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及其工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 远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学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热键”随时可以在计算机上观察他所学要的动画,图像或查询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述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渐次学习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流,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其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具体化,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而语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育人价值,进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就在于通过高中语文教育这种特有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语文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不单单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学习不再只是乏味的读书,同时体会到语文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学生有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其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生活实例的同时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还能够使教学任务得到有效的完成。因此,在当前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将生活化元素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学习当中,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融入生活,真正的体会学有所用,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进而开拓视野。
最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因此,生活化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
(一)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中。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情境中逐渐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将大量的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之中,这样能够支撑学生知识的建构。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知识有着真实的体会,对知识的记忆也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规律中。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境,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关于“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内容的选段。当学生的兴趣被视频内容所吸引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成功的引出本堂课程的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想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认真的学习课文的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进行课程教学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将活动中的内容当做生活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将来的教学过程中,使生活化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创新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当地地标性建筑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生们各抒已见的探讨,对所参观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课外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增长,且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增长课外学习资源。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素养
在学生周边的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知识内容随处可见,但学生往往却并不能发现它们,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文知识中,就有很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应用性,就能够将其转变成高中语文问题,让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结论:综上所述,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融合,能够为语文新课改注入鲜活的动力。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而奉献于生活,其并不是单一理解生活概念以及回归生活,而是利用生活中进行学习,运用生活中的场景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将探究问题作为指导,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实践路径与策略[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14-118
篇4
【论文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做到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落实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份,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孕育着广袤深邃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课文中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人格、情感、意志、性格、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更具有“载首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使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决定了只有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作为具有个性生命的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进行思想情感的陶冶,体察现实生活,探索心灵世界中无穷脉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一.背景分析
1.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提出:“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工具性第一,升学率第一,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所挤压,将充满人性、人格魅力和审美趣味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烦琐的语言分析训练,忽视了人文价值、人文积淀对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不仅使语文教学沉闷乏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耗时费力,效益低下,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其不利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教师要跳出研究高考的狭小圈子,抓住语文学科最能打动人的人文精神,影响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整合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领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教育,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个性发展,生命发展,通过学生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会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和探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具体的运用和实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听”和“读”是对信息的吸收和积累,“说”和“写”是感受领悟后的表达。
3.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将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引申到语文教学上,就是对人的培养。现今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精神世界的空虚、责任感的缺乏和主体意识不强等现状:有的缺乏对亲情、友情的理解,缺乏感恩之心;有的沉迷于网络,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与回报;有的缺乏理想,人生没有目标,学习缺少动力。而语文教材中的典范文章、优秀作品都以准确的语言、恰当的写法表现出积极深刻的思想内容,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写作方法的素质实践中,既理解了深刻的内容,丰富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文素养,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对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扭转及人文精神在学生精神生活中的迁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具体实施
1.明确整合目标:坚持文道统一原则进行语文教学
文,指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方法;道,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道统一是一切典范文章、优秀作品的共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不再仅仅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律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文化鉴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文言文选文是历代的名家名作,具有典范性。现代文语言文字规范,内容健康,题材风格多样,涉及到人生、文化、自然、科学诸多领域。例如,读屈原的作品,要让学生牢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移,坚持理想;读杜甫的诗句,要让学生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忧民,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的戏剧《雷雨》,要让学生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要让学生批判葛朗台的“为金钱而活”的人生观,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爱与付出……总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思想的触动,久而久之,便积累成为个人的精神资源,高尚人格的物质基础。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
2.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构建新型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长处,激发兴趣,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感知、鉴赏、审美能力,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建立开放性学习的语文教材和教学的新体系,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培养整体语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既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倡导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渐形成,教师要充分利用青春期学生正在逐步形成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建构。例如通过诗歌的阅读学习,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感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大胆想象与夸张;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律中,咀嚼“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国忧民;从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豪放词中,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
迈与奔放;从慢词第一人柳永的婉约词中,领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空灵与朦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突破教学重点: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紧密结合
根据“mi理论”(muti-inteligence)-多重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能力构成,它包括语言能力、数量能力、空间音乐、运动能力、自知能力、交际能力),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以增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懂得语文的内涵与真谛,这就要求老师熟知新课标在每一个板块对学生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基点,以学生为对象,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性,语脉流畅,气韵酣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要动辄用所谓的参考答案、权威解读来束缚学生的手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阅读《项链》、《守财奴》等经典名篇,?除了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技巧等要素, 还可对小说进行再创造阅读,如把改写、缩写,还可创作并改编成课本剧,强化对小说的形象化理解。改编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学创作的过程, 排练和演出是学生自主学习、享受快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 霍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
[3] 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52-0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深度融合的现状来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一直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人文性的缺失。
早期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已将“人文性”确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随后如何理解“人文性”就成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和自觉执行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但对于人文性的最终阐述却并没有的定论。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探索又相对比较少,也不是很重视。很多时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加占据主流,关于其中人文性的使用,在熊雪芳写的《不可忽视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一文中曾提到,应该在信息技术课前准备、教学方法、课后实践中有所考虑,但目前具体深入的实践还较少。
可以说,在各自的领域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教学对人文性都有一定的探索,然而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出工具性,不能很好地激发课堂的人文性。课堂往往显得单调与空白,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语文中的人文关怀,不容易受到触动,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沉思的事情。
人文性课堂创设的理论研究
要解决语文与信息技术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创设。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而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优秀的、重要的、有价值的部分。它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于教育,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激发人文性,也要求探索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和教师不断自我发展。
那么,关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又是什么含义呢?“‘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这是最近巢宗祺先生解读了新课标之后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理解。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文性的概念有了一定范围的缩小,那么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也应该更有据可依。
除此之外,在了解了人文性的概念之后,我们还应明确什么是人文课堂。笔者认为人文课堂就是一种在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发展”的过程,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平等的指导者。因此,教师要尽量地将教学置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中,把“为知”与“为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让自己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发,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不因教学进度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交流信息的机会,如果每位学生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自然会有所提高,自身的潜能将得到不断激发。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人文性课堂创设的策略
1.重回时代背景,找寻文化底蕴
无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的具体形式如何,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即教师能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思想与感情。那么,对于这些存在于一定虚拟世界的感情,如何激发呢?此时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需要学生能够回到时代背景中去感悟。
例如,在初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领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虚拟,以便让学生进入到作品所体现的特定环境中去。就像我们现在最常使用的动画导入、图片音乐导入等。特别是针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进入特定的文化背景,领悟独特的文化神韵,这在无形中就会为人文性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给足情感诱导,激发学生正能量
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上,首先应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是一场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让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精神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当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应具有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在学业上有阻碍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当我们面对各种社会诱惑打击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语文教学需要灌注于学生的精神,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人文性所追寻的根蒂。
3.关注方法与理念,领悟真正的语文内涵
新课程标手刑岬剑“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我们需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完整的人”。这其实就和人文性不谋而合。在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学科,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在语文课堂上,还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教师可以选择微课,因为它很适合学生自学;可以用图画、声音、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进入氛围,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现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已日趋深入,发展空间也很大。对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性课堂,以便培养出更多更富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斌,何世英.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01):125-133.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3]江锡晨,焦立新,张换,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27-31.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1):7-15.
[5]赵海艳.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13(03):104-108.
[6]周娟.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的人文性思考[J].现代语文,2009(20):112-113.
[7]蒋丽清,李艺.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07):86-89.
[8]卢强.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逻辑、现实冲突与未来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6(02):10-17.
篇6
在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总结了几条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启智慧的不成熟经验,现分述之。
一、善于设疑、激疑,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的提问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架起了一条通道,所以教师设疑解难、激疑促思就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教师要用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求知欲,而且教师的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尽可能适当地拐点弯,设点坎,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学会用审视的目光深入地理解和研读课文。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引导学生对“闲人”一词的理解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是“清闲的人”。然后我又出示了从网上下载来的关于东坡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些资料:东坡被贬黄州无俸禄,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当我再问学生:“从资料中你能看出坡是个闲人吗?”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意识到此处的“闲人”不是“清闲的人”的意思,而应该是有闲情雅致之人。透过这个“闲”字,领略了其中的要旨与意趣,从而理解了坡的与众不同的思想与精神。再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与丁举人的毒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是读书人于情于理丁举人都不该如此狠毒地对待孔乙己,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丁举人非要毒打孔乙己的呢?”,这一问题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是因为丁举人的霸道,有的说是因为丁举人根本就没把孔乙己当成读书人,还有的人说丁举人是想利用孔乙己树立自己的威信……从中可见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也会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素材,以达到激思启智的目的
曾经有人把上课比喻成写文章,有些语言优美,形式华丽;有些质朴无华,却意味深长;有些味同嚼蜡,平淡无奇。同样的教材为什么会上出诸多不同的情况呢?细细推究一下就会发现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素材,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无疑就成了评价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把标尺。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故事穿插、模拟表演、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理为趣,就会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古时臣子向君王提意见时多用比喻、暗示、类比等方式时,教师穿插讲述了《晏子谏杀烛邹》这一小故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讽、谏”的理解。再如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荷花的图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学生在欣赏千姿百态的莲图片后,按照要求学生写出了赞美莲的许多精彩的语句,选摘几句:
虽有万紫千红之花,纯洁不及净植之莲——张梦娇
翠绿中植,红粉相识,莲花也——王雨
粉红笑脸绿衣裙,昂首挺胸瞥太阳——姚大壮……
可以说欣赏那些莲的图片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学生收获到了即兴创作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开发学生潜在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而言这将是受益匪浅的。
三、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掌握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和中国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如果能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注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那么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等都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成熟。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鉴赏评价,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教给学生鉴赏评价的思维方法。诸如,就篇章结构而言,可以对文本的线索、过渡、照应、材料的详略等进行鉴赏;就表现手法而言,可以对衬托、对比、象征、联想、想象等进行鉴赏;就语言的表现力而言,可以对描写、抒情、议论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进行鉴赏……那么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会束手无策。只要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启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因人适时而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紧张而愉快的思维活动,是一个人智慧绽开绚丽之花的源泉,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教师都应该努力掌握课堂上激思启智的艺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课堂思维活动的乐趣,成为课堂思维活动的真正主人,成为真正热爱思维、善于思维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主编,《语文教育学新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创新教育是激发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小学语文独特的学科性质和语言特点,通过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等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其创新欲望,挖掘其潜在智力,培养创新的精神和人格。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让儿童敢于创新、勤于创新、乐于创新,从语文教学的系统工程层面来说,笔者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实践新课标,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前提。语文教育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使之具有创造活力。首先,语文教学要为育人服务,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语文教师要始终明确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情感个性是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任务,这是有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所决定的。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让学生的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在课堂内外得到充分发展。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有关研究显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放松的学习氛围,提供自由的心理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思维思考。宽松、愉悦的课堂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所谓自由情境,就是在课堂上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包括行为和思维,使学生能够自由表现发挥。再者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独特奇异想法否定或批评,要让学生消除顾虑,敢于直接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自由,真正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教师在课堂中要利用课堂内容、多媒体等多种媒介,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所学的东西由好奇到感兴趣,进而才能到达创新意识的萌发过程。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加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让他们进入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保持好奇的姿态,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从感兴趣到赶发问,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当中,一步步培养起创新的意识。
三、激励质疑提问,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俗话说:学源自思,思起于疑。质疑和提问,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石。只有善于勤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有创新的欲望。质疑是一个人从已知领域向未知世界进入的触角,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设置启发性的内容,诱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问训练,多质疑、多提问,才能对语言和文字产生思维的灵活变通和运用。
对同一个事物,同一段文字,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全面的解析和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矛盾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
四、要创新、完善语文学习中评价体系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85-01
社会的蓬勃发展依靠的是有独立思考的人和有创造能力的人。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时代,创新便成为了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为了能跟上世界飞速发展的脚步,加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这就使教育事业接过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性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小学语文则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是一门情感丰富、个性张扬、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创新的课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1.提供机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封闭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想象,失去了思考的机会。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创造。想象力是人类发明创作的源泉。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现实的束缚,能自由想象,他们想象出的事物,是成年人往往意想不到的。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比一比谁想象的多,谁的想象新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发散思维,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用自己所收集的树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粘贴成各种图案。一周以后,在检查作业时,被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给惊呆了。小到粘成金鱼、萝卜、小船、房子、月亮、电灯,大到大水牛、疏密有致的风景、美丽的校园、有趣的活动,真是应有尽有,各具风格。这种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课时,就让同学们替小羊想办法去战胜大灰狼,让学生想象可能发生的不同结果。结果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踊跃回答,畅所欲言,想出了很多办法,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尊重学生,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能力。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遇事多让学生提"为什么"、"怎么会"、"怎样"这类思考类型的问题。
当年牛顿由一个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壶里的水开了,顶起壶盖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伟人为什么能有发明呢?归根结底是由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3.用设计探索机会的手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依靠发掘创新思维所创造的。创造力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创新思维能够依据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头脑中创造出一件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就是能够产生出闻所未闻的思维成果[2]。因此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学。比如,面对看图写作的课程时,以图中的"蝴蝶"为对象发挥想象,自己命题写作。在学生动笔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应该就蝴蝶所准备的资料对大家介绍蝴蝶一生的结局,以及相关诗句等。在介绍完之后,学生对其有了基本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迅速进行构思。这样,就可以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有话可以写,并且能对蝴蝶的优点进行赞美。当然也不排除会有在少部分同学认为蝴蝶的一生活的毫无价值,整日无所事事,流连花丛,不思进取,最终碌碌无为而终,并且由蝴蝶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如此自圆其说的文章也不乏智慧的火花闪现。由此可见说,语文教学担心的不应该是学生做不到,应该是教师会"想"不到。这里所说的"想",就是给学生一个设计探究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我价值,这是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同时也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体现教学能力的绝妙舞台。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有策略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学生开创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学生抓起,小学语文教师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谷玉欣.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周刊,2013,09(09):46-47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增大,中小学生也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矛盾。近年来中小学生出走,自杀的情况频频出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尽量减少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这对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意义重大。
一、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思想、情绪、语言、行为无不对课堂气氛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梦想,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想方设法去接受所有学生,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老师来说都是重要的,使每位学生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轻松、愉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教材的内容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智能训练,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找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渗透教育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这个契合点有时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有时是对典型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分析,有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讨论,有时是对某个关键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中,敏锐地发现最佳契合点,将整合教育落到实处。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既有生动优美的语言,又蕴含着深刻丰富的内涵,教师如能敏锐地把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并将其自然而有机地整合在教学中,让学生浸润其间,必将有利于他们形成的美好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学欣赏课,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依据语文学习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喻性原则”,在文学欣赏课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文学即人学”的具体体现。
三、作文教学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折光镜”。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映,一定会最先在作文中露出蛛丝马迹,能敏锐、迅速、集中反映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懒惰、马虎的习惯也必然会在作文过程中凸显出来。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明显优势。
当学生积郁在心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强烈的爱憎,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往往可以写出很多叫老师兴奋不已、拍案叫绝的优秀作文。所以,语文教师要仔细地寻找表达他们感情的突破口,热情鼓励并指出努力的方向。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更多的是受到个人情感、气质、兴趣的影响。
指导学生坚持写好“心理日记”是进行学生心理保健的一条“绿色通道”。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悲喜,有助于他们消除负性情绪,升华自身情感,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语文课外活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渠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治中汲取完善自我心理的情感力量,通过生活实践内化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开展,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
4.1通过课外阅读开展心理教育,如阅读名人传记、文学名著,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容忽视。格言警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阅读摘抄,既能启迪智慧,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人格的教育。
4.2通过休闲活动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让孩子们学会在玩中学,在休闲活动中陶冶情操,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4.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磨练意志。我曾组织学生上街当报童卖报纸;组织学生进行较长距离的野营等等。活动后,让学生写出对生活的感受,这样一方面学生有话可说,兴趣盎然,另一方面又巧妙地渗透了心理教育。也曾组织学生采访先进人物、劳动模范,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学生被他们那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在逆境面前自强不息的品质所震撼。
五、师爱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动力
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为支撑,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促使大媒体业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媒介组织与工作流程的变化,需要一大批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使其胜任文字稿件编辑、电视新闻节目拍摄、网站编辑等综合性的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类是熟练掌握写作、拍摄、编辑等专业技能的全能型人才;另一类是懂传媒、会策划、善公关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新闻传播教育要根据媒介融合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期,一些院校将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专业设立为独立专业,这显然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为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将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根据媒介融合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向学生传授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素养。
(三)对教学体系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必须具备采写、编辑、拍摄、播发等多种新闻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一些新闻传播院系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教学体系仍然缺乏完整性,课程之间的紧密度不足,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难以为学生提供集多种媒介于一体的实训环境。这就要求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深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定位,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体系。
(四)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力量以专业教师为主,能够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教师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而拥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新闻人,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又难以到高校任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采取邀请媒体界人士来校讲座的方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然而这种方式无法满足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所以,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引入具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才,将媒介融合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二、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科学设置融合性专业课程
新闻传播教育院校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形成跨媒体思维,促使学生掌握多种媒体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环境。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具备口径宽、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多的特点,同时还要进行创新性、实用性、扩张性的优化,培养学生文字写作、电视摄像、视音频编辑、网络编辑、多媒体编辑等多种专业能力。新闻传播教育院校的融合性专业课程体系可包括两大方向,一是教学、实验、实践的融合;二是新闻业务、媒介经营、媒介管理的融合。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更加开放、灵活,实现各课程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能够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二)构建融合性的课程模块体系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间相互独立的格局被打破,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这就促使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变按照媒介种类设置专业的做法,构建起一套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课程模块体系。如,新闻学专业可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形成三大课程模块,即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选修课要灵活设置,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包括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等;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品牌公关、广告策划、营销传播策划等;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包括新闻英语阅读、新闻英语视听说、报纸编辑、跨文化传播等。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融合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从而为培养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奠定基础。
(三)建设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教育要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创建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首先,新闻传播院系要积极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联手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其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还可以成立"媒介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纸媒、广电、网络等多个类型实验室功能,能够完成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工作,实现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务过程。再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与主流新闻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化媒体实习平台,使实习平台具备媒介融合功能,为学生提供参与新闻媒体运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走入新闻传播过程中,培养多种专业技能。
(四)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
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积极与媒介合作,整合新闻传播教育资源,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采取请进来的策略,邀请或聘请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如,在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中,学校可组织记者、编辑与教师一同编写教学计划,提供真实的典型案例,并参与课程授课,向学生讲授自己的新闻传播经验和媒介管理验,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鼓励教师参与媒体一线工作,增强采写、编辑、策划、制作业务能力,并能够运用媒介新技术完成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工作。在积累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基础上,将掌握的最新理论知识、最新媒介技术带到课堂上,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结论: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全能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充分借鉴媒介融合的发展模式,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与课程模块,建设融合性实训实习平台,并优化师资队伍,确保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瑛,方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转型探析[J].新闻知识,2015(7):125-126.
[2]刘林山.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85-87.
-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建模
- 下一篇:音乐课堂的核心素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