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理论依据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理论依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合作理论依据

篇1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较多的中职学校放低了招生门槛,初中毕业生甚至不需要参加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因此导致了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整体偏低,基础较差.另一方面,较多学生认为在职业学校应该以学习技术为主,学习数学没多大用处,而且很多中职学生都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比较难学,对数学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而不愿意去学数学.但是数学又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生的数学素质必会对其专业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因而找到一个符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数学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分层教学就是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各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既照顾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又可以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适合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因此,它是符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将从实施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理论依据、遵循的原则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现实意义

尽管国家在大方向提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的家长和学生仍然看不上、看不起中职学校,“能被高中录取,就不选择中职学校”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实在上不了高中,才去读职校,因此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仍以被普高筛选出来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主,还有一些是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甚至有些是无法在原学校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

因此,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所要面对的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差异性显著,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期使数学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今后能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分层教学,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学生个体无论在认知结构、认识能力、兴趣及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是不能很好达到教学目的的.只有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所有学生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过度焦虑势必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以便使他们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分层教学方式的构建恰好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一个既轻松愉快又适度焦虑的学习氛围.

2.教育学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育人上就提出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名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的水平,二是潜在的水平,它们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核心就是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其潜在的发展可能,在教学实践中合理组织教学,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可能要求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以促进每名学生都能发展.

三、实施分层教学遵循的原则

1.差异性原则

研究分层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心理学研究,我们把学生的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就是指学生在知识储备、学习策略、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的,是可以改变的.不变差异是指学生在个性特征、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相对于可变差异而言,不变差异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变.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应当本着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利用差异的原则来实施分层教学.

2.主体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要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平等的和谐关系,要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所以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选择的机会、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要创设问题的环境,要能容忍不同层次学生一些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使学生逐步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愿意去做,而且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所以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充分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效果才可能有质的提高.

篇2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学英语;应用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的英语评价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愈来愈凸显其局限性,面临更多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革现行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促进教学不断提高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所以,进行英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实验深远的意义。

   形成性评价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形成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信息反馈。

   我校英语教师自身素质较高,工作责任心强,加上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教科研工作,2008年4月英语教研组在县教研室的悉心指导下,申报了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一、 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手段,多种形式,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是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J.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的。行动研究广泛而被接受的观点是学者卡尔与凯米所界定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景中(包括教育情景),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情景(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诸实施而有成效。”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区至少要确定个体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指学生在其发展的现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却能借助成年人和同伴的指导与合作或其他具有相关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

   4.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给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唯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二、 课题研究原则

   1.坚持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生命线是它的科学性,坚持树立用一定的现代化外语教学理论和科学教育理念来指导,使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做好英语教学评价工作。

   2.坚持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发现和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坚持激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去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4.坚持合作性原则。与他人合作学习是新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此要大力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以及同学间的合作。

   5.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学生在英语教学评价中敞开心扉,放飞心灵,能正确评价自我,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在课程评价的发展中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

   6.坚持多维性原则。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5个层面多角度进行评价,把学生作为完整人来看待,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学生并做出正确评价。

   7.坚持多元性原则。在英语教学评价研究过程中,不仅研究内容要多元化,而且评价对象也要多元化。始终坚持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多维主体、多元评价。

   8.坚持多样性原则。在形成性评价体系内部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实效方式;在评价标准上,既有课程目标的唯一标准,又有学生发展水平的个体标准。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采用教师观察法。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观察记录可以采用日常记录和评价表的方式。

   2.采用访谈/座谈。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

   3.采用问卷法了解学生学前、课后学习情况以及对教学评价的看法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4.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与反思,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

   5.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学生档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以及学校共同教育下的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

   6.采用项目和演示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项目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相关的课堂演示。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实施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英语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英语评价课改带动其他学科科研水平的提高。

   (2)我校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的试验且在改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实施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8.4-2008.8)申报课题

   前期准备,制定实施方案,目标是做好课题的定位,前测工作和基准调查工作,提高课题组成员对英语评价改革的认识。

(1) 成立课题组。

(2) 学习和了解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理论依据,操作方法和实际意义,确立实验对象及课题组成员。

(3) 确立使用形成性评价开展课题的研究。

篇3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不断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可实行的方式呢?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都为这种学习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实践证明,在农村中学开展这种学习,学生的参与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不到位限制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在农村中学推行合作学习的阻力很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和文化素养,都严重阻碍了合作学习的可能性。因此,在农村中学推行这种学习模式应该慎之又慎。

关键词:村中学;合作学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0-01

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不断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概念,这种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可实行的方式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现把在农村中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否可行的思考阐述于后,请方家指正。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非新事物,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19世纪早期,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我国20世纪末初也出现了合作学习先例。古今中外外许多教育理论都提到了合作学习的问题,孔子、皮亚杰就是例子。

近年来,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也是非常重视的。我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课程标准》同样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素养,已经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了。

二、农村中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合作学习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做得成功的部分仅仅局限于基础内容,如字词、背诵,组长的功能也限于检查作业、检查背诵方面,合作学习的效果并未体现出来,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做得“不到位”。

(一)课外预习不到位。

课外学习,指的是有计划地预习。实践发现,能够主动制定并执行计划的学生不多,多数学生能够预习,但积极性和方式不太理想。很多学生表示只是象征性进行预习,预习的方式也停留在看一看课本而已。能够做到全面预习并提出疑问,或者能够做到借助资料的同学少之又少。

(二)课堂学习不到位。

课堂学习应该以课外学习为基础,以交流和合作研讨方式展开。本来,小M合作方式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但效果却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带着疑难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但另一部分同学没预习,没思考,无动于衷,成绩只会下滑。

再者,优秀学生独霸课堂成为常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的不同,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又给他们提供了侃侃而谈的阵地。于是,又出现了一言堂的局面:优秀学生在充分独立思考之后,具有了自己的“思想”,获得交流、表达的机会,又主宰小组或全班的活动,获得了无限大的表现机会,从而限制了其他学生的发展。对其他学生而言,这岂非又回到“原始社会”?

三、农村中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行的局限性

(一)老师因素

传统教学观念制约新型学习方式的开展。实践证明,很多教师都明白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意义,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教师不敢放开课堂,给学生过多自由的空间。任课教师特别是传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仍然偏少。因为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担心:课堂的容量严重下滑,课堂的效果无法预测,学生讨论困难重重,心中老是空虚,个别指导很难普遍……这些老师的忧虑归纳一下主要有三点:知识落实到不到位?应该讲的有没有讲?效果如何?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开展教学改革,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二)学生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学生的预习意识不太强烈,调查发现约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反映教师能够给学生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而其它的学生则完全沦为陪衬。没有自主就没有发言权,他们参与交流的机会已经流失了,而给他们带来讲解的只有组长,但组长的水平是绝对有限的。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虽然我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受,学生也有了参与的机会,但真正获益的不过是少许优生,优生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这个结论来自于我们在城市学校的听课感受。

还记得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老师布置了用四字短语概括情节的作业,结果令人生气,小组答案完全一致。实际上农村学生经常在交流讨论中得出惊人相似的答案,而这些答案要么同参考资料一致,要么同组长一致,要么距离真正答案十万之遥。素质方面大相径庭,这也是农村中学开展合作学习的巨大障碍。

(三)家庭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但是,我们这些作为“雕塑家”的农村学生家长如何呢?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说白一点,就是家长的素质太低,在教育观念上,他们中有部分虽然也有望子成龙的要求,但大多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或者把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推给学校。有的家长根本不关心学习,孩子学习生活如何,好像根本不关自己事。这样的家庭学习环境,如何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基于此,笔者认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固然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形式,但是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教育文化落后,家长素质不高的地方,还是有比较大的阻力。特别是作为农村学校的领导,在决策方面要慎之又慎,否则会导致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王凯《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

篇4

    长期以来,传统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缺少师生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皇现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甚至成为学生和家长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作业富有全新而丰富的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外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因此,在当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有必要对现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评价进行全息透视和深刻反思,使其设计、评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素养。

    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等为理论依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探索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形式、发展趋势和多元化评价方式诸问题,以期促进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减轻课业负担,增强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引言部分,着重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第一章从语文教育与作业现状、传统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两个方面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界定有关概念、概述相关问题;第三章重点讨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通过大量案例,具体论析作业设计的目标设定、结构优化、特点突显、趋向把握诸问题;第四章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问题,从评价理念、原则、类型、方式等层面进行理论阐发和案例分析;结语部分,就研究成效、讨论结论、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总结与思考。要之,本文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所强调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快乐参与,主动实践,自主创新,人文提升。

    关键词: 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评价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走到今天,课堂教学有了较大改观,“填鸭式”教学方式逐渐淡出。新型且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异彩丰呈。但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课外作业的改革如果仅站在传统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新课程下的课外作业己不应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而应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时空,将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这样的作业不应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应该成为学生减负的需要、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学生对待课外作业的态度也同样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在这种态度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尽情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

    1. 学生减负的需要

    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作业练习,能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掌握技巧,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同时,学生的情感、意志、习惯、兴趣等,也可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过程中得到培养。然而,新课标颁布己逾七年,一些教师的观念迄今仍未得到更新,课前作业缺,课后作业补,大量的题海战术,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再次强调减负是势之必然,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应在减负之列。

    2.发挥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需要

    黄孟柯先生曾指出了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本质,即语文是从民族文化精神中衍生出来的学科,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精神情操,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完善的智能结构,健全的思维品质等。语文教育应构筑学生的精神大厦。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也强调“涵养言语能力、发展智慧结构、建设美丽人生”2。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突出学生个性,张扬民主风气,注重个体体验,实际也是在大力提倡学生的人文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审美精神。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的空间,有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①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方面

    自提倡“减负’夕、新课改以来,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有些学校曾经或者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改进尝试。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作业“、”个性化作业“、”研究性作业“等。目前,对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己日趋深入。如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就相当重视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并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不少宝贵经验,这些都有助于本研究的实施。尽管如此但尚属局部、零散,尤其在评价方面较欠缺,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无法从根本上革除传统作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犹如昙花一现。学生对待新型作业的态度重又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很有必要,也极为迫切。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国外情况

    对于学生作业的设计,国外的教育家们早已摈弃了课本的约束和课文的限制,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综合性的作业。通过学生自己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相互合作来完成某一专题研究等。故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与评价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有教师指导的各种活动(实验)、独立观察、完成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客观性测试,分为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实践报告、评论、调查报告、做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朱仲敏老师曾在对美国中小学家庭作业目的的定位研究中认为,美国中小学教师以较为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定位作业的目的。分别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养的关系,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作业对学生、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的影响等角度考虑。使作业成为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联系的一种中介。而且随着经济的增长,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评价进入专业化时期。强调评价是”心理建构“过程,提倡评价价值多元、全面参与共同建构,力图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其方法论呈现从实证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发展的趋向。由此看来,教师应更多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设计和评价作业,不应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出发,作业内容和要求可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近年来,随着减轻学生负担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对课外作业的看法也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观点认为课外作业可以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让学生有时间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另一些则认为课外作业侵占了学生的空闲时间,使他们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对课外作业价值的意见虽然很难统一,但对它的性质和目的还是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它是学校正式布置的功课,要求在课外完成。包括一系列活动,如复习旧课,预习新课,扩大研究和课外自修项目,以及进一步自习等。有鉴于此,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形式和相应的评价方式,使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成为语文教学与课程发展之间的稳固”桥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联系的有力”链条“,最终达成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凸显价值—这也应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②

    (三)理论依据

    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设计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新课程标准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崇尚天性、更崇尚培养的模式。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各种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有效学习方法。在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强能力的同时,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把握大多数智能的发展。学生不存在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只有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发扬自己的聪明优势的问题。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沿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可造就人才。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能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一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激发潜在的智能,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他也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能力观和德才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机会,有利于课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后现代主义思想

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弹性学制 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

当前社会的教育价值观,要最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这种教学管理形式,尤其体现在职业教育领域,便是尊重个体发展。弹性学制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美、德、新西兰等国家将实行弹性学制作为其高职教育高度发达的重要制度保障。我院作为一所新兴高职院校,研究其成功经验,探索适合自身的有效实施途径与方法,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职实行弹性学制的理论依据

(一)弹性学制的哲学理论依据。

“学术自由”属哲学范畴,其中包含的“学习自由”思想,即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和主体性,是弹性学习制度合理存在的基础。马克思的自由理论被大家普遍接受。他认为,活动者是活动真正的主人,那么学生理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觉、自为、自主构成的自由,自主是核心。因为自由和限度是一对统一辩证体,学生只要有积极的限制,即老师的帮助下,便可以自我指导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弹性学制的心理学基础。

保护个体差异,发展差异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太过于按照统一的标准必将忽视个体的存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个体潜能和创造性。建立在了解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弹性学制,一反教育“一刀切”模式,极力倡导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而“个体差异”则属于心理学领域问题。

(三)弹性学制的教育学基础。

实践“个体差异理论”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弹性学制存在的教育学基础。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获得较佳发展。弹性学制以此为初衷,也以此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各方面渗透、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二、弹性学制与传统学年制的比较

弹性学制的内涵要素包括弹性学制、弹性管理、弹性计划、弹性课程、弹性选课、弹性教学内容等。相对整齐划一的学年制,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学生成绩优秀可提前完成学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或因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参加正常学习阶段,可适当延长修业期限;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自由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甚至授课教师。弹性学制在学习时限、学习空间、学习方法等方面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质和需求。

三、高职院校实行弹性学制的现实意义

(一)弹性学制促使学生发展立体化。

打破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思维,弹性学制的学科体系、过程管理等内容都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根本宗旨。它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制订合理、富有弹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弹性学制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培养规格和类型多样化的实用型人才。

(二)弹性学制保障生源续接稳定化。

按需所学,按能所选。弹性学制的伸缩性,给学生的学习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可能性。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短期内提前毕业。出现特殊状况的学生可以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最长期限内,推迟毕业时间;已与用人单位确定就业意向的学生,可以中止学习,进行阶段性顶岗实习,之后继续完成学业,甚至可以提前就业,半工半读。学制虽然因此而拉长,但最终学业、工作双丰收。这种弹性学制具有特殊性和灵活性,完全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对学生及其家长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起着强劲的保障作用。

(三)弹性学制实现学习就业一体化。

弹性学制实行的学分制以企业提供的质量标准为指导,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多层次人才并随时输送到企业;根据学生学业需要,学校以企业支持为坚强后盾,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实践的培训环境和机会。这样,既满足了社会、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和学校的需要,从而保障了学生稳定的就业率。

四、我院实行弹性学制的主要措施

借鉴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弹性学制”教学模式,我们需从根本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坚持并坚决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制定弹性学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弹性学制的保证是制度先行。相关部门要出台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如《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学生选课管理办法》、《有效学时登统管理办法》等。各种制度相辅相成,弹而不乱。

(二)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保障弹性学制运行的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动态地调整课程体系,适量降低理论课的比重,增加技能辅导。增加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注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编写校本教材。

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研究能力较弱,学习基础不扎实。开发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材,不仅可以增强该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内容对企业的适应性,有利于达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教师还可以整合企业培训材料,使之变成“企本教材”。

篇6

关键词:高职;粗糙集;数据挖掘;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018-03

如何客观、科学、全面地反馈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评价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现代教学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对于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数学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数据分析理论[2]。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刻划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能有效地分析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的信息,从而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正确推理,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的教学绩效相关课题在国内已有初步研究[3-4],就是将数据挖掘运用于教学评价之中,可以提高教学评价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5]。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一门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与教师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感受教师,实训环境,开发团队,实训项目各因素部分的重要性分析,为今后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计算机项目教学特点

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上机实践交替进行,一般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和理论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完成的。所以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6]。高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模式具有如下教学特征:在教学内容上,多为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企业日常事务有关,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学习与综合。在组织形式上,学生自主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留给学生充足的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在教学方式上,一般是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强调合作与交流。

2 基于粗糙集的教学评价研究

粗糙集能有效地处理下列问题:不确定或不精确知识的表达;经验学习并从经验中获取知识;不一致信息的分析;根据不确定,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推理;在保留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化简[1]。本文采用粗糙集进行知识约简,最终获得课程整体评价的主要规则。

通过以上分析,对一门计算机课程的整体评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1,老师对课程内容精心准备并解释详尽;2,课程项目主题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喜爱这门课;3,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讲授和操作交互进行,时间搭配合理。

从粗糙集约简中得到核为:“课程项目主题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喜爱这门课”。它是所有属性约简的交集。从表3中也可以看到当课程项目主题不明确,不能让学生喜爱这门课时,学生肯定对课程评价不高。因此,必须加倍重视课程项目选取,同时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保护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庆敏,殷晨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整体优化方法[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2] Pawlak.Zdzisalaw.Rough Set Approach to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Suppor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7,99(1):48 57.

[3] 付海艳,符谋松,张诚一. 粗糙集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36).

[4] 李艳灵,李刚.基于蚁群算法和粗糙集的信息融合教学评价[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篇7

一、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提出的一种类似于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来自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师以教学单元为形式进行教学,一个单元3~7个课时,同时结合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和热情的运动者[3]。

1.运动教育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活动

运动教育将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校际运动结合起来,学生会在扮演各种参与学习和比赛的角色过程中全面体验和学习运动,且没有淘汰赛,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让所有的学生参与。

2.在全程活动中要求变换学生的角色

运动教育模式中包括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记分员、训练员、管理员、宣传员以及记时员、统计员、捡球员、发令员、识别员以及保健员,甚至是宣传员、舞蹈指导、编曲、道具员等其他角色。还可以根据许多有趣的事情来添加角色,使比赛变得更复杂,并且让学生在各个角色之间轮换。

3.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适当参与

明确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成为运动员,因此通过降低竞技运动的要求和难度,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具有综合学习能力。对比赛和其他活动进行改动,比如:使比赛得分变得更加容易;减缓球或物体移动的速度;减小运动队的规模,增加积极参与练习的机会;在同一比赛中,采用等级赛,产生难度不同的等级比赛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相应的技能水平和已获得的运动经验得以合适的发展。通过修改比赛使得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比赛中来,使比赛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够成功地参与到比赛或活动中去。

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运动教育模式已成为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推崇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已在新西兰、澳洲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4]。运动教育模式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上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理论依据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游戏理论,强调以人为本,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育理论和凯利舍夫的特殊认知过程,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

2.教学目标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的和有热情的运动者[5],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

3.学习方式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索、合作等方式的主动学习;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则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行的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接受灌输式教学。

4.实施要求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指导的能力和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对教师的水平有很高要求。

5.学生角色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教师通过引导、辅导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和相互交流等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运动负荷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教学,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

6.评价不同

运动教育注意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参与态度评价,突出过程评价;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则是采用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程度,更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6]。

7.成效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注重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运动教育模式以运动季、较长时间的课程设计,学生能获得较多的技术学习时间、全面的战略战术的体会,并且通过比赛,裁判、记录的经验积累,能提高对比赛的欣赏、分析能力,对学生的运动特长培养和体育文化素养提高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三、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而我国体育教育模式研究刚刚起步,因此,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思想,将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动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代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目标与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有很大的相通性。运动教育模式自身的优势如下:

1.忽略运动基础的差异

运动教育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注重的是学生在扮演各种参与学习和比赛的角色过程中获得全面体验和学习,以期达到学校体育的全员教育目的。这比传统体育教学中统一化的教学与标准更具合理性和人性化。

2.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

运动教育模式明确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成为运动员,因此对设计的比赛进行降低要求的修改,即使在同一比赛中,也采用等级赛的方式,产生难度不同的等级比赛,以增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的机会。

3.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不但是运动者,而且还要学习一个或多个分组学习中需要的角色,学生通过在扮演角色中学习技术、作出决定,学习运动的习俗,履行职责,增进基本的经验,也就是说,在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有广泛的运动经验,这可以使他们学习到各种运动知识,对全部运动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刻的欣赏。

4.灵活多变,切合实际

运动教学模式首先设计运动教育赛季,在一个赛季中有三种时日:学习和练习日、练习和比赛日、比赛日。这种模式就比较灵活,可以随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运动教育模式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运动教育模式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相符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不断提高运动技术,在合作中学会担负责任,在多重角色扮演中体会不同定位,从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运动教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有: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参与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体适能得到改善;学生学会共同计划和管理运动;使学生在团队中体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做出理性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并运用裁判和运动训练的知识;养成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些目标和我国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非常契合。

运动教育模式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改革最终都要靠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课程内容要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首先要求师生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体育观念。而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有赖于与实践过程的互动。在体育教育中观察可以发现奇怪的现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是学生认为体育课单调、枯燥,缺乏娱乐性。有的学生精力充沛,在完成学业之后还有很多空余时间,也想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但实际上体育锻炼的效果不好,原因是没有好的组织和形式。而基于游行理论的运动教育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将身体素质锻炼融入到游戏和竞赛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运用团队小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加强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承受失败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这些能力是我国在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理念和教育思想与当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7]。它的精髓部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大跨度大单元教学,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叫一个运动季,时间跨度比较长,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运动参与目标的多元化,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交替扮演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角色,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运动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性。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运动教育模式中所包括的竞争、合作、交往、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等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运动教育模式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我国体育课程的目标包括这几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与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一致。

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人文培养,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人文方面的培养,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庆祝和奖励活动,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运动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评价,运动教育模式可以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详尽的记录,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科学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合作性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的管理效率,是一种有详细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步骤的、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新式教学方法,能为我国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借鉴。

引进和实施运动教育模式时要充分理解运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模式特征,掌握教学特点,再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条件特点,在微观层次的教学过程中调整结构及各项教学活动的程序、时间分配,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敬业精神,同时集思广益,开展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文谦.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体育学刊,2002(9).

[2]杨青萍.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学刊,1999(4).

[3] DarylSiedentop.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sport experiences.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1994.

[4] DarylSiedentop.Sport education:a retrospective.JournalofTeaching in PhysicalEducation,2002,(21).

[5] Daryl Siedent op.Spor t educat io n: qualit y PE t 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Champaign,IL:H um an K inetics,1994.

篇8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二】我校申报的实验课题“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经荆州市教育局批准,被确立为荆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立项编号:ZD2011016),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我谨代表课题组,将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高效课堂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各地对高效课堂研究由来以久,并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模式。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高度关注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放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释放潜能,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及时检测反馈,减轻学生负担。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进行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各地对高效课堂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一是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指向课堂操作,更多的是获得经验层面的成果,缺乏对高效课堂本质的系统描述,因而难免在研究中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难以将研究推向深入,二是目前的研究大都在高中、初中展开,研究成果多指向高中、初中课堂,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因此开展小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校几年前就在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建构的基本策略,各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性智慧,如李萍老师执教的《用连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成有层次的学习活动,王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对计算公式的再探讨,陈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问题交流中获得分数本质的理解,等等。这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㈠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虽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很不完善,但他们身上包含着人类千万年进化所积淀的优秀基因,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潜能。学生学习天性的自由展现,必然带来学生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必然带来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求知欲望的膨胀,学习能力的提升。“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

㈡自主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习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具有求得自我独立的欲望、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自主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三、课题研究内容:

㈠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实验立足“高效”,抓住“构建”,开发五种策略、建立三种机制,作为本实验的具体研究内容。

1、五种策略

⑴先学后教策略:先学是一种策略,其本质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获得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先学的方式可以是研究例题、阅读资料、动手操作、提出疑问、当堂训练、合作探究、小课题研究等。像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作文教学中的“先说后写、先写后评”,数学发现规律教学中的“观察—猜想—验证”,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学生尝试等都是“先学”。在“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采用交流、点拨、拓展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后教”。 “后教”不是由老师包办,更不等于老师独自讲解,而是以一种符合学生学情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⑵问题导学策略:人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纳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即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并把这种思路具体化为一定的教学环节,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⑶综合性学习策略:学习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为基础,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参与活动,比如阅读、表达、演示、操作等,既动脑,又动手,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充分发挥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作用,强化对新知识的认识与巩固,并在运用中进行拓展。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⑷生生互动策略:课堂中生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强有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生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相互倾听、相互表述、相互质疑、相互评价等。

⑸当堂训练策略:美国缅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后马上应用的效率是所有学习方式中效率最高的,达到90%。当堂训练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它是对学生遗忘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运用,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状况的检测和评估,是新的问题的生长点,是重要的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所以设计训练、指导训练以及训练点评是实验进程中教师要重点探索的领域。

2、三种机制

⑴学案导学机制: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那么,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用学案导学就成了十分关键的环节。本实验将学案导学作为一个重要机制,引导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正确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合理进行检测评估,并开展备课组集体设计导学案、师生共同设计导学案等活动,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作用。

⑵课内调节机制:学习活动不是盲目的,是有预设的活动。但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实的学习活动必然对课前预设提出挑战,甚至“颠覆”。因此,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对教学预案进行调整或再设计显得十分重要。课内调节机制重在研究调节活动的产生、时机、方式、效果等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和有效性。

⑶课后反思机制:高效课堂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很多课例的积累,需要老师不断的反思和感悟,因此,本实验将着力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帮助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㈡课题研究的目标:

经过五年研究,达到如下实验目标:

1、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品质得到提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基本形成。

2、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彻底打破,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有合作交流、有质疑探索、有当堂训练、有实践拓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教学设计从方便教师教转向利于学生学。围绕以目标为激励、以问题为导向、以差异为资源、以互动为途径、以训练为拓展的基本思路,形成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备课方式。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因此发生改变。

4、探索并建构各年级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如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模式,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英语单词学习教学模式等。

5、归纳整理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和理解。

㈢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学生课堂学习面貌发生质的变化,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学习,乐于表现。

2、探讨实现小学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

3、积累各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课例和学案。

4、形成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实验报告、案例集、论文集。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㈠研究思路: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实践探索、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子课题,进行分散研究,积累研究课例。各年级骨干教师集中整理课例,形成高效课堂的理论成果和操作模式。

㈡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实验研究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生本教育、尝试教学、自主学习等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需要学习借鉴各地各学段高效课堂建构研究的成果和经验。

2、行动研究法:高效课堂建构的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甚至是将已有的模式、经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的验证性研究。因此。需要每位教师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课型,围绕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进行尝试实践,积累大量的课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3、案例分析法:根据某一课型高效课堂建构的思路进行“磨课”,打造典型课例,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某一课例教学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观摩等进行个案对比,分析研究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具有共性的特征,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识。

4、叙事研究法:组织开展高效课堂研究叙事交流,讲述高效课堂研究的故事,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感悟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

㈢实施步骤:

本实验研究周期为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实验启动阶段

1、学习:①组织学习高效课堂建构实验方案;

②组织学习高效课堂、生本教育、尝试学习等相关理论;

2、组建团队:教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研究的子课题,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3、交流:①交流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学习体会、学习效果等。

②交流子课题研究方案。

4、组织实验前测。

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XX年6月实验实施阶段

1、高效课堂基本模型建构阶段

①研究各学科导学案的基本模型

②研究各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型

2、高效课堂模型深入研究阶段

①学生与文本、学生、教师有效对话的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设计研究

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变式研究

3、高效课堂评价研究阶段:

①导学案的评价研究

②当堂训练题的评价研究

③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17年6月 实验结题阶段

1、整理实验成果,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2、进行实验验证。

3、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4、成果交流、观摩等。

5、发现问题,初步确定下一轮研究的思路。

五、已有条件和保障措施:

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均为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课题组成员为课题开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调查问卷、咨询等工作,为本课题研究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邀请荆州市教科院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对阶段性研究情况组织考评,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篇9

【关键词】会计教学 分层次 应用 策略一、会计分层次教学的特点、形式和理论依据

(一)分层教学的特点

分层次教学是指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把全班学生发展最大化作为教学的目标,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分层次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全体参与、分层优化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形式

分层次教学作为课堂中教学的一种手段,分层互动模式中的分层具有一定的隐性。经过教师的观察、调查,再结合学生的课堂和作业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特长爱好和知识水平等,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分成若干组,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群体。然后利用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帮忙相互学习的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能够互相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对于学生间的人际互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层次差异,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间协调发展的集体模式。

(三)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分析了每个学生才能和个性的差异,他提倡根据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缺点的改正,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姆提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巨大的潜能,并存在个性上存在差异,只要把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智力因素不足的学生也可以取得好成绩。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把有差异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一起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会计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校教学品牌的树立

在高校的发展中,树立教学品牌是一种发展战略,如果学校有了品牌,在各大高校的竞争中,就有许多的生源市场,利用生源市场就可以建立有实力的经济资本,再利用经济资本,就可以建立更有吸引力的学校品牌。而分层次教学,可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经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学校树立和提升教学品牌,为学校和社会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有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

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经济管理标准的提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防止优秀的学生潜能的浪费和学习较差学生的不理解,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需。

(三)有助于实现师生双赢的目的

对学校的教学水平来说,教和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在教和学的同时可以促进相互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师出高徒",这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好的体现,分层次教学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助于师生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会计分层次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有些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不满意,要改变这种形式,就必须在教学中确定不同的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继续深造的需求。目前,就业市场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有专业的资格证书;二是具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技能班教学目标的定位,可以根据常见业务,加强对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办公室自动化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后能够尽快找到会计专业的工作。

(二)明确分层次教学的理念

要对教学的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当第一层次学生进入第一层次学习后,他的学习兴趣或者是学习能力有所下降,那么他就不再适合第一层次的教学,就需要进入到第二层次学习;进入第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提高,那么他就应给他进入到第一层次学习的机会。但是也要保证学习的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好制定一个标准。可以在新生入学后,按照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标准,在第二学期结束后,再按照他们的成绩重新划分标准。然后明确分层次教学的内涵,在分层次教学的界定中,分层次教学并不是把所有的会计学生进行分班,并实行不同的教学课程,而是把会计专业中的专业课和实训课分成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在公开课中可以实行合班教学。另外,在实行分层次教学时,应该向学生说明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和方式,防止学生心理不平衡。

(三)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

在教学方面,第一层次对资金的需求更多,把资金投入到多媒体教室的建立和先进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立中,订阅相关的参考书和报刊杂志,还有数字模拟图书馆的建立等方面。相对而言,第二层次的资金投入应放到会计实训方面,例如对实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复印,还有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等。在师资力量方面,对一些实施分层次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老师,可以奖励资金和鼓励,使他们能够进修更专业的教科研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老师到企业中实践,参加更高质量的理论培训班,加强与兄弟学校相关课程的交流,从而使分层次教学可以达到更高层次。

四、结语

会计专业实行分层次教学,为会计专业的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做好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制定出科学、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及时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分层次教学必定会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10

        1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集体备课,可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讨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一般来讲,集体备课有以下程序:

        1.1 个人研究。教师提前一周准备一周的课,所有学科组成员对照备课内容,对学生、教材、学法、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理清“八点”,即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形成书面的教学设计初稿,印发给每个老师,以备交流。

        1.2 集体交流。在该环节,主持人组织大家就上周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选取有针对性的话题,如学生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等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然后针对主备人的导学案进行分析。主备教师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设计作介绍;阐明自己的理解、观点及有关理论依据。

        导学案一般分成考纲考情、考点梳理、考点自测、考点分类讲评和梯度训练5部分。主备人先是阐述考纲考情,确立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然后进行知识梳理,并详细讲解各个考点在本节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最后一个环节是则是说明梯度强化训练设计,比如针对本节知识点的巩固性训练题、课堂剩余时间灵活掌握处理的训练题等。其他教师则对主备教师的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初稿进行修订补充。最后由学科组长统一大家的意见,提出明确的教学方案,交由全组教师使用。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教师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存同求异;可以相互争执。一切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和实效。

        1.3 精品课展示。每周选择一个主备人依据讨论后的导学案上一堂精品课,所有本学科教师参加听课,主要听其教学方式,观察学生在听讲中所遇到的困难,找出教学实践与教学预期的差异,在评课活动中,积极研讨,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1.4 个性修改。科任教师在广泛吸纳集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班级学生特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集体备课所形成的教学设计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对集体备课设计做有针对性的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

        1.5 教学反思。通过上课,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落差、寻找教学实际设计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2 师生互动

        “互”是指双方行为共有,“动”则通过这种行为而产生变化得到发展。“师生互动”即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它是一个不断产生冲突又不断达成协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