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的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包商银行2009年业绩较佳,盈利9.14亿元,同比增长15.94%,资产利润率1.27%,资本利润率26.64%,信贷不良率0.52%。包商银行贷存比较低,为41.34%,据此猜测包商盈利增长来自存贷款利息差的比重不大,手续费及中间业务收入也不高,为6.27%。那么包商的盈利增长来自于何处?我们期望通过分析包商银行的三张财务报表来知道答案。
利润表
营业收入构成
从年报利润表数据中可以看到,2009年包商银行营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占到了58%,手续费收入占到了6%,投资收益占到了37%,投资收益成为除传统存贷款业务外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8年和2009年营业收入构成变化不大,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是营业收入的两大支柱。
包商银行贷款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合计占比76.22%,可以看出包商银行是一家定位于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利息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营业支出构成
包商银行的营业支出中以业务及管理费占比最大,2009年业务及管理费用占到了营业支出的81.07%,2008年为72.86%。这个与包商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也有很大关系,业务金额小、笔数多,所以管理费用比较高。
资产负债表
资金来源(负债项)
通过分析包商银行2009年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我们发现包商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吸收存款和同业拆借。2009年包商银行总负债780.84亿元,其中吸收存款676.04亿元,占负债总额的87%,同业存放款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了剩余的比例。
资金运用(资产项)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看到包商银行将资金运用于投资的特征明显。包商把吸收来的存款只有33.84%的比例用于发放贷款及垫款,25.09%的比例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剩余40%的比例用来做投资,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
现金流量表
包商银行的投资特征通过现金流量表更明显地体现了出来。通过分析包商银行的现金流量表,发现包商银行2009年投资活动非常活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达到449.3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到474.99亿元,这个水平大大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也与2008年相对保守的投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200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仅为70.18亿元,现金流出仅为141.17亿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包商银行利润构成分为两块,第一块为存贷款利息差收入,另一大块为债券投资收益。包商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存贷款利息收入不高,为了提高资金运用率和盈利水平,包商把大量的资金配置到资金市场和债券市场投资上面。因此,可以说包商银行是一家投资性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商业银行。
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比较
看到了包商银行以贷款和投资双向并举的盈利模式,我们感到比较震惊。那么其他的资产在800亿元以上的城商行是什么样的一种盈利模式?是否也遵循了这一模式?
大型城商行基本分成了三种盈利模式
通过对资产800亿以上的18家城市商业银行利润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8家大型城商行中有13家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20%以上。按照营业收入构成部分的不同比重,可以粗略地划分成三种盈利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存贷款银行,特征是利息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比重的70%以上,典型代表是重庆银行,利息收入比为93%。第二种模式是综合型银行,特征是存贷款业务为主,同时投资和中间业务都做得比较好,收益明显,典型代表是东莞市商业银行。第三种模式是投资性明显的银行,特征是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高,存贷比较低,典型代表是广州银行和天津银行,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
投资收益基本来源于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通过对18家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利润表中投资收益构成项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投资收益构成中,基本为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以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为辅,且表现出同质性
通过对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利润表项目的观察和对比,可以看到这17家银行的盈利模式具有同质性。首先,利息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的绝对大比重,最高的为恒丰银行95.77%,最低的为中国银行68.42%。第二,中间业务对于营业收入的贡献也比较高,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依托网点优势,手续费收入均在14%以上,招商银行后来居上,占到了15.54%。第三,投资收益的贡献比较低。可以说17家大型银行都还是传统的存贷款银行,努力在向多元化发展。
存贷款利差为主、投资收益为辅的盈利模式是大型城商行的生存选择
城商行难以与大行竞争存贷款业务,存贷款利差较低。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实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受制于资本规模限制,无法涉足大型项目,存贷款利差增长受限。截至2009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5.68万亿元,存款规模达4.65万亿元,贷款规模达2.89万亿元。全国所有城商行加起来的规模仅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差不多。更为关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这意味着,受资本规模限制,城商行无法涉足超大型项目。因此,在2009年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下,城市商业银行难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带来存贷款利息差的增长。所以,当信贷份额已经被大行瓜分完毕的市场条件下,城商行需要寻找其他的盈利渠道。
此外,2009年在国家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基准利率一路走低,存贷款利差也相应的比较低,城商行难以通过存贷款利差获得较高收益。
城商行另辟债券投资盈利模式,获得较高利差。2009年债券市场一直走高,银行间国债收益率和银行间金融债的利差都比较高。城商行把剩余资金配置到中长期债券上面可获得较高收益,成为2009年业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目前城商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业绩波动
城市商业银行把大量的资金配置于债券市场,净利润受投资收益的影响很大。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性强,投资收益的波动就会导致业绩的波动。业绩波动不利于城商行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业绩大幅波动会造成公司股票价格的大幅变化。
流动性风险
银行把大量的资金配置在债券市场,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无法及时以合理的价格变现持有的债券头寸,不能及时以合理价格取得资金以履行其偿债义务(包括储户提存)和其他承诺(比如担保、贷款承诺等或有负债),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影响银行信誉,严重时还会造成银行流动性危机。
利率变化风险
篇2
关键词:质量机能展开(QFD);银行服务质量机能展开(BSQFD);银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66-02
引言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由赤尾洋二定义为:“将顾客的需求转换成代用质量特性,进而确定产品的设计质量(标准),再将这些设计质量系统地展开到各个功能部件的质量、零件的质量或服务项目的质量上,以及制造工序各要素或服务过程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上”,使产品或服务事前就完成质量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技术方法 [1]。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 ) 在日本诞生后,一些企业进行了试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相继被日本公司普遍采用;福特汽车公司于1985年在美国率先采用QFD 方法;目前在美国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惠普公司等公司都采用了QFD 方法;QFD 在中国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采用QFD 的公司普遍取得了显著业绩,如一些企业降低了60% 的设计费用和40% 的设计时间 [2]。QFD方法普遍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质量机能展开(QFD)方法从制造业运用到非制造业中,例如应用于航空公司、旅馆、医疗、饭店及证券业等,并且提出了质量机能展开的核心部分质量屋应用于这些行业的改进构造模型。熊伟 [3] 对如何在饭店业、餐饮业中运用QFD 进行服务质量设计进行了研究。胡青松运用QFD来分析证券企业内外部顾客的需求和实现措施 [4]。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银行业提供一种被称为QFD 的系统方法来对银行服务质量进行设计与创新,并构建了银行服务质量机能展开(Bank Service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BSQFD) 模型。
一、BSQFD 的概念
BSQFD方法集中于银行外部消费者的需求和内部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BSQFD 是一种利用模型构建,或其他定性与定量技术,把银行顾客需求与内部银行服务设计/ 管理要求导入到可界定和衡量的银行服务参数中的系统的银行服务质量管理方法。BSQFD把银行顾客的需求转化为银行经营管理决策中的资源、职能的配置中,因此考虑到的不仅是顾客需求,而且也包含银行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组织过程。
二、BSQFD 模型构建
(一)银行服务质量屋
BSQFD 所使用的主要计划工具是银行服务质量屋(House of Bank Service Quality,HBSQ )。(1)左墙――What输入项矩阵。它表示顾客需求什么。(2)右墙――质量规划与竞争评估。包括顾客需求重要度评价、市场竞争性评估、服务评价、竞争对手服务评价、改进后服务评价、销售点。(3)天花板――How s它表示针对顾客需求,银行如何进行服务设计和制定管理要求,是质量屋的“如何”。(4)房间――相互关系矩阵。它描述顾客需求与实现这一需求的服务设计之间的关系程度,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服务设计要求,并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5)地下室――How s 输出项矩阵。它表示How s 项的技术成本评价等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到输出项――How s项,即完成“顾客需求什么”到“银行怎样去做”的转换。(6)屋顶――How s 的相互关系矩阵。它表示How s 矩阵内各项目的关联关系。
(二)HBSQ 构建的具体步骤
为了更好地阐述HBSQ 的构建步骤,笔者构建了一个案例(见下页图)。具体步骤:
步骤1: 交行顾客需求信息的获取。本文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 ,本文把银行顾客的需求分为有形性、安全性、响应性、可靠性、移情性等五个范畴。
步骤2: 质量规划与竞争评估。该过程涉及以下具体步骤: (1)顾客需求属性的重要度评价。本文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数据 [5~7]。(2)顾客或管理者对银行和竞争对手A,B 在每一个顾客需求属性上的服务绩效。银行目前的服务绩效采用5点好坏程度法衡量,5= 非常好,1= 很差。(3)设置服务绩效目标值,并判断收益增长点。绩效目标值采用五点好坏程度法衡量。判断收益增长点是判断顾客的某个需求对增加银行收益的影响如何。应当促进及保留有助于收益增长的顾客需求。采用三点重要程度法衡量:1.5 代表重要影响因素、1.2 代表中等影响因素、1 代表无关影响因素。(4)改善比率是交行在满足顾客某项需求方面,期望的目标值与目前的水平之比,反映顾客的需求需要提高的程度。(5)顾客需求的绝对权重是顾客需求重要度、收益增长点和改善比率三者的乘积。该权重根据满足顾客需求的重要度、银行期望取得的改善率与顾客需求影响银行收益增长的情况进行排序。(6)相对权重是对绝对权重的标准化处理 [8]。
步骤3: 构建服务设计/管理要求系统。该步骤的关键问题是银行如何提供服务。本文主要考虑交行包头分行中和顾客个人业务有关的三大主要部门: 营业部、个金部、授信部(主要指其中对私部分)的服务设计/管理要求,并根据其顾客需求把交行关键质量特性分为礼貌礼仪、投诉处理等博十二种。
步骤4: 构建交行顾客需求属性与交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属性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步骤主要是构建关系矩阵。根据每一种服务设计/要求对满足顾客需求的贡献度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关度。本文主要考虑四 种相关度:空格= 不相关, = 可能相关,= 中度相关,= 强相关[9] (空格= 0分, = 1分,= 3分,= 5分)。
步骤5: 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重要度评价。该步骤是利用质量屋的对应关系将顾客需求重要度变换成服务设计/管理要求重要度。在将顾客要求的质量需求重要度转换成技术特性或服务能力特征的质量特性重要度时,可采用独立配点法,该方法能改进评价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本文服务设计/管理要求绝权重与相对权重是根据“交行顾客需求属性与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属性之间的关系模型”与“顾客需求属性的相对重要度”计算。
步骤6: 确定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属性之间的相互影响。该步骤主要衡量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属性不同组对之间的关联度。本文主要考虑四种相关度:空格= 不相关, = 可能相关,= 中度相关,= 强相关。这些关系矩阵放在服务质量屋的屋顶。本文的QFD分析结果给银行服务质量管理的启示主要有:(1)让银行经营管理者详细了解顾客需求与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2)让银行经营管理者详细了解了顾客需求与银行服务设计/管理要求等要素的重要度。
注:A顾客需求;B质量需求;C礼貌礼仪;D硬件装备;E操作速度准确度;F投诉处理;G贷记卡业务便利;H贷款简便性;I贷款可靠性;J顾客需求重要度(%);K服务绩效;L绩效目标;M收益增长点;N改善比率;O绝对权重;P相对权重。(1)环境干净;(2)现代化设备;(3)操作熟练;(4)及时回应;(5)耐心回答;(6)尽力解决投诉;(7)能够获得贷款便利;(8)服务效率高;(9)保密安全性好;(10)员工值得信赖;(11)理财产品品质高;(12)员工有充分的专业知识;(13)服务热情;(14)与顾客沟通好;(15)提供个性化服务;(16)原始权重;(17)相对权重( = 可能相关,= 中度相关,= 强相关)。
参考文献:
[1]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熊伟.质量机能展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93.
[4]胡青松.QFD在改善证券企业服务质量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石贵龙.层次分析法在质量机能展开中的应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47-49.
[6]龚艳萍,赵志刚.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QFD中消费者要求权重[J].价值工程,2006,(7):81-83.
[7]杨明顺,林志航.QFD 中顾客需求重要度确定的一种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3,(5):69-71.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7日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净利差。而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一般概述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基本含义。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金融产品丰富,商业银行很大一部分营业收入来自于金融投资工具带来的非利息收入。
(二)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仍然以经营传统的银行业为主,存贷差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都在50%左右。全国性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都在10%左右,表明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收入还是来源于银行存贷款利息收入。
(三)商业银行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载体,有着层出不穷的银行产品,涵盖了综合、金融中介和业务顾问等,起到金融服务的功能。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内因。业务品种较少,中间业务较弱。我国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体制的束缚,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有限且手段单一,只有发放贷款、银行存款、债券投资、同业机构往来等,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没有重视业务品种的开发。
产品供求矛盾,客户体验欠佳。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很低,经营网点和渠道的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竞争和服务意识,客户群体的细分不到位,忽视了普通客户群体的价值,普通客户群体中的利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外因。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利率市场化终将倒逼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革,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的直接冲击是:当前在利润来源中占最主导的批发银行业务将面临萎缩的困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议价能力将下降,在存款市场上的利率定价将处于被动地位,预期中存款利率的上浮和贷款利率的下降最终将收窄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少利差收入,直接冲击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成功转型的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差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尽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如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可以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理财咨询、理财规划等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等。通过发展这些创新型的中间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提高差异化水平。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为了降低成本,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设信息技术平台,通过按网点、按业务、按客户实施综合的成本管理。另外,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摆脱盲目的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来促进银行增长的模式,而是通过发展自助银行业务、网上、电话银行来提高电子化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支出,提高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
(四)细分市场,提供区别服务。商业银行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价值至上的经营理念,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按某些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推出适合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篇4
近年来,商业银行利差收窄被看作是向利率市场化的迈进,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转型、进一步调整盈利结构、优化盈利模式,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取得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利率市场化
一、央行降低利率,调整利率浮动空间,商业银行利差收窄
中国人民银行6月7日晚间决定,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这是自2008年底以来央行首次降息。这一举动被看作利率市场化的一步,使得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窄,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的净息差肯定会继续收窄,这将使得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会产生“质”的变化,会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挑战。
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入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中主要为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我国的存贷利率大多是确定的,银行以低息吸收存款,而以高于存款利率的利率进行贷款,在资金数额无限扩大的运营体系中,银行可以从中获取较高的利息差额作为利润。这种盈利模式其操作模式简单,获得利润高,相对风险较小,利润来源稳定。
这种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
(一)传统业务不可持续
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是未来我国利率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利差的缩小将对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传统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型面临不可持续的风险。因为,一旦利率完全实行市场化,放开对存贷款的上下限管制,可能就会出现高息揽存、低息放贷的竞争局面,银行运用利率工具竞争将成为常态,势必使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一方面,在存款增长放缓的负利率背景下,由于存款利率的刚性化,导致存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很小,资金成本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对中小客户具有较强的贷款定价话语权,可以在中小企业业务上获取更高的收益率,但商业银行现有贷款规模中大客户的份额占比较高,中小客户所占贷款规模的比重偏低,贷款利率总体上升的幅度有限,使得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对目前传统的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经营模式产生很大冲击。
(二)利率波动频繁,经营风险增加
传统盈利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业务以批发信贷业务为主,而批发信贷业务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很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利差收窄及利率波动风险的影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呈现出被动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并且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利率水平的高低完全由市场决定,利率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将承担更大的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过去长期中存贷利差都存在确定性,不用在利率管理方面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因此缺乏专业人才及信息技术网络的支撑,加之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使得商业银行对市场利率的预测和把握的难度增大,利率风险随之产生。当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银行业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状态将被打破,商业银行很难迅速适应这种存贷利率完全放开的的经营环境。
三、商业银行应转变其盈利模式
不论是此次调整利率浮动空间,或者逐渐的实现利率市场化,其目的绝不是为了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而是为了鼓励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和综合化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
(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完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应该是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并重发展。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应在经营战略上进行调整,确定中间业务中长期发展目标,突出中间业务的战略地位。就信贷市场而言,商业银行应以信贷产品为基础,开展公司金融产品组合营销,通过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对客户进行综合化的差别定价,提高综合收益和客户综合贡献度。较高的利差水平为商业银行营造了以利差收入为主要获利来源的盈利模式。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若商业银行过分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获得利润,势必影响创新精神,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从长期发展看,利差的逐步收窄,可使商业银行感受到获利能力下降的压力,从而促使其调整经营战略拓展业务领域、转变盈利模式,并适应利差的收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提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占比
商业银行应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增加优质中小企业业务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为提高银行利差水平做出了贡献。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脱媒的加快发展将使得商业银行大型优质客户的贡献度继续降低。为保持较高的利差水平,商业银行应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及其风险特点出发,采取“大浪淘金、区别对待”的策略,大胆扶持有前景但由于经济周期下行而暂时出现一定困难的中小企业,并通过有效的担保和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来控制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改造风险管理工具,大力发展特色融资产品,不断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金融创新是化解利差缩小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通过负债业务创新,自主进行产品定价和主动负债,可以控制负债的期限和品种,调节资产负债比例和管理期限缺口。通过资产业务创新,如资产证券化等,可以控制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对资本金的依赖;通过交易方式创新可以转移和分散资产负债的信用风险。通过金融创新还可以突破制约业务发展的制度约束和政策障碍,使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得以进人新的业务领域,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台湾银行业;盈利模式
引言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盈利模式,盈利稳定性、盈利成长性均可以通过其盈利模式得到体现。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和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结构,从利润结构角度分为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1]。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还是属于利差主导型。本文着眼于两岸银行业将逐渐展开竞争的事实,选取已在大陆设立分行的六个台湾地区的银行,分别为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国泰世华银行、合作金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彰化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土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第一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华南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这些银行的年报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资产负债结构与损益结构,并与大陆五大银行进行比较,充分了解并对比两地银行业的盈利模式,进而为大陆银行业发展提供提升其竞争能力的建议。
1 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1.1台湾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的特点
从这几个银行的资产投放结构看,台湾六个银行大部分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贷款占总资产均值为67.1%,超过大陆五大行均值16个百分点。其中可以看到,国泰世华银行贷款占资产比值最少,土地银行的比值最大。从投资类资产比值来看,国泰世华投资类资产大幅领先同行,从2011年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其资产有24.89%投放于无活络市场的债务商品,这些债务投资中有95%是投放在台湾岛内基金、短期票券,剩下的大部分投资了美国的证券化商品,这部分资产需承受较大的风险。合作金库的投资类资产不及6%,六个样本银行该比值相差很大。
从负债结构看,大部分银行均以存款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大陆五大行存款负债比为82.82%,低于台湾六个银行的均值近4个百分点,国泰世华银行2011年存款负债比甚至超过了九成。从另外两个比例看,台湾样本银行向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比例均值也大幅低于大陆五大行,发行债券筹资占比则小幅超出五大行均值,可以看到,存款占负债比在减少,而其他融资手段所产生的资金正在逐步增加。整体来看,台湾六个样本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性不及大陆五大银行,存贷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资产投放和资金来源结构有待调整。
1.2台湾银行业损益结构的特点
从台湾样本银行的收入来源可以看出,虽然存贷业务在台湾银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净利差小和净利息收益率远不及大陆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并没有占据营业收入相应的比值,所以台湾银行业在其他利润增长点上下足了功夫。2011年利息净收入占比台湾六行均值69.03%,低于大陆五大行76.94%的比例,由于台湾“央行”2010年启动升息循环,银行放款利率回升,台湾银行业利息收入2011年明显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来看,国泰世华银行同样大幅领先同行,大陆五大行2011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最高者为建设银行的21.91%,最低者为交通银行的15.40%,整体水平较均衡。投资收益占比,大陆五大行表现就逊色很多,五大行均值不超过1%,而台湾六个银行均值在7%左右,国泰世华2011年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达11.81%,从上文知道其投资性资产占总资产近33%,这些资产带来了相应的回报。大陆五大行均值2010年兑换收益占比只有微薄的0.16%,2011年升至0.41%,而台湾银行业2011年均值为3.21%。从收入结构上看,台湾六个样本银行传递出来的收入合理性,均衡性远远优于大陆五大行,由于利息收入受挤压,中间业务的深开发就变得十分重要。
从费用占总资产的比例来看,不管是利息费用还是非利息费用(营业费用),台湾六个银行的均值都小于大陆五大行。而且,从另一层面看,高占比的存款类资金来源并未带来相应的高额的利息支出,且利息费用低于营业费用,摒除不同的利率环境,台湾银行业控制费用的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1.3 台湾银行业盈利模式整体评定
第一,台湾银行业的资产分布和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不利于盈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只有改变以贷款性资产和存款性负债为主的模式才能保证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相对于台湾银行业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大陆五大行资产分布和资金来源比较合理。
第二,与大陆五大行高占比的利息收入不同,台湾六个样本银行传递出来的比较均衡合理的收入结构,虽然其盈利重心还是放在利息收入上,还是属于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但是平均来看,非利息收入已经占了近四成的份额,这是大陆银行业目前还无法达到的。
2 通过杜邦分析体现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杜邦分析体系通过对重要的财务指标进行分解从而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关联整体,运用杜邦分析法,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盈利能力的各个因素。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评定企业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便是杜邦分析的源头指标。本文选取台湾六个样本银行中综合表现最佳的国泰世华银行作为分析的重点,与大陆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作对比,以更好地说明银行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杜邦分析的架构[2]如下:
通过杜邦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盈利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其中便可解释为什么国泰世华的ROE几近只有工商银行的一半左右。
首先,可以看到国泰世华的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及工商银行的一半,由于岛内银行业过度竞争,存贷款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上利率自由化,净利差微小,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完全不能与大陆相提并论,这也成为其ROE较低的重要原因。
其次,手续费收入占总资产的比同样不及工商银行,大陆银行手续费项目繁多一直备受诟病。从年报看,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增速甚至高过业绩增速,2011年五大行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30%,工商银行2010年手续费占比对ROE的贡献为0.58%,2011年达到了0.7%,而其他收入一项不及0.1%。国泰世华银行在其他收入这一项体现出了不一样的赚钱能力。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投资收入和兑换收入作为中间业务收入彰显银行未来的盈利潜力及合理的盈利模式。
再次,看费用类占总资产比对ROE的负面影响,国泰世华在费用类这一大项基本上完胜工商银行,体现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费用管理水平。在台湾岛内激烈的存贷竞争中要做到降低利息费用实属不易,而国泰世华的利息费用占比不及工商银行的一半。从所得税方面看,工商银行2011年所得税费率23.5%,其所得税费占总资产比例超出了国泰世华37个基点。依台湾金融相关规定,对于金融控股公司下持股90%以上之子公司可以选择合并申报所得税,国泰世华作为国泰金融控股集团百分之百控股的子公司,依规定可以合并申报所得税,从而税收负担较轻[3],其2011年所得税负只占总资产0.07%,国泰世华比工商银行多了制度上的优势,在资产减值损失一项,国泰世华仅有0.01%,远低于工商银行的0.22%。
最后,看权益乘数一项。权益乘数也称财务杠杆,表示企业用多少净资产橇动总资产运作,财务杠杆越大表示负债水平越高,银行的财务风险越大,理论上讲,当资产收益率(ROA)为正时,越大的权益乘数会带来更高的资本收益率,但是银行应该要寻求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以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在权益乘数这一项,国泰世华略大于工商银行,表明其负债水平较高,但二者相差无几,对造成两者ROE差距的影响不大。
3 台湾银行业盈利模式对大陆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借鉴意义
3.1参照金融控股模式,放开业务管制
受大陆银行产业严格的业务管制,银行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加上利率还未市场化,大陆银行业享有央行保护性的利差收入,通过分析台湾六个银行,其中的国泰世华银行、第一银行、华南商业银行均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其盈利来源结构也优于其他非控股银行,大陆可以仿效台湾以金融控股制度做为混业经营的雏形,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放开银行混业经营,让银行参与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等金融业务,推出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增加营业收入,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4]。
3.2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投资收益
大陆银行的手续费收入逐年增长,但是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显得无足轻重。2010年和2011年大陆五大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及1%,而台湾六个样本银行的指标均值却在7%左右,差距十分明显。一方面由于大陆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则彰显了大陆银行业在投资收益方面的重视度不够,投资收益对应表内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超过20%的投资性资产却未获得相应比重的投资收益,体现出了资金管理与分配的不科学。因此,大陆银行业应加大人才与技术的投入,加快开发各类金融投资工具,提高国内外金融市场运用本外币资金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传统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开辟另一个利润增长点,使收入结构更具多样性、合理性。
3.3 控制费用支出,降低运作成本
台湾银行业通过金融控股形式大幅降低费用支出,虽然成本收入比大幅高于大陆银行业,但其费用支出占总资产的比重却远远低于大陆银行业,这说明台湾银行业在采取严格谨慎的费用控制政策的同时,在客户服务和技术更新上加大了投入,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源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5],大大提高其综合实力。虽然与台湾银行业相比,大陆银行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劣势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过度规模扩张却未带来相应的规模效应,各项费用攀升,蚕食营业收入,从而妨碍利润的稳定增长。大陆银行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投放资金,完善存贷款定价机制,进一步处理好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在严格控制费用同时增加营业收入,从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4 结语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经营混业化两大趋势下,大陆银行业面临资产和业务实力强大的外资银行的竞争,实现从依赖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经营的新模式转变,是中国商业银行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台湾本土银行的盈利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对在非利息业务领域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大陆银行业应取其精华,平衡风险、成本与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整体盈利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 丘永萍.大型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及其对农行的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8):35-39.
[2] 杨文.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8):90-93.
[3] 郑宇钧.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绩效研究.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4] 李扬,郭睿淇,李威龙等.中国与印度银行产业之群体绩效评估[J].生产力与效率特刊.2009(9):87-116.
[5] 杨大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观察,2009(2):28-31.
篇6
【关键词】盈利模式 利差 转型 银行
首先通过年报,分析美洲银行和建行的盈利模式。
Bank of America(美洲银行):
美洲银行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组合,分为六大经营部分,分别为:Deposits, Global Card Services, Home Loans & Insurance, Global Commercial Banking, Global Banking & Markets(GBAM) and Global Wealth & Investment Management (GWIM)。
在这六大经营部分中,可以看到存款类的收益并不高,只有13.2 millions,与此相比,Global Card Services和Global Banking & Markets两大类的收益远大于存款。在整个银行业务中,存款类业务已经不是经营的支柱了。
Bank of America的Total Assets有$2,264,909 million,其中Total Deposits只有$1,010,430 million(Consumers:$699 Billion in Deposits Companies:$699 Billion in Deposits)Total Loans and Leases有$940,440million。可见存款占资产的比重只有不到50%。在年报的Table 6:Five Year Summary of Selected Financial Data表中指出Bank of America 2010年的Net interest income有$ 51,523 million,而Noninterest income有$ 58,697 million。可见利息收入并不是银行的首要收入,而是非利息收入占了主要地位。并且在Global Card Services中net interest income为$ 17,821 million,noninterest income为$7,800 million,非利息收入也占到了30%。在Home Loans & Insurance中,Net interest income为$ 4,690million,noninterest income为$5,957 million,非利息收入占到了56%。在Global Banking & Markets中,Net interest income为$ 7,989 million,noninterest income为$ 20,509 million,非利息收入占到了72%。并且在平均资本回报率方面,2010年Bank of America 的return on average assets, excluding goodwill impairment charges 只有0.42%,2009年和2008年更是低到了0.26%和0.22%。在个人客户和小公司方面,贷存比为643 billion/699 billion =92%;在大中型公司方面,贷存比为297 billion/311 billion =95%。
建行:建行的资产总额为12,281,834(百万),客户存款为 9,987,450(百万)。存款占总资产的81%。 在营业收入方面,建行2010年营业收入为 397,090(百万),其中利息净收入 304,572(百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86,994(万元),其他营业收入 5,524(百万)。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7%。建行2011年和2010年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47% 和1.32%,明显比Bank of America高了很多。贷存比率在2011年和2010年分别为65.05 %和62.47%
由此可见,建行依然是以存贷利差作为收入来源的支柱,利息收入成为营业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与美洲银行相比,建行的盈利方式过于单一,产品种类和服务也比较单一,但是资产回报率却比美洲银行高出很多。那么为什么建行与美洲银行的盈利模式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2011年,当实体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商业银行却赚得连利润都不好意思说了。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对银行“暴利行业”的争论。市场的相对垄断、利率市场化水平低、经济上升期资金供不应求等等因素都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但长期维持高利润的原因所在,持续存在的高利差使得商业银行没有真正的积极性拓展中间业务,因而构成银行盈利模式停滞于传统状态的陷阱。而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一定是要在自由市场竞争中走向国际化,这期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跳出这个束缚银行业发展的利差陷阱。
“生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当下银行业最好的写照。
篇7
为了刹住违规揽储这股歪风,2000年,人民银行专门下发了《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央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严禁擅自提高利率或以送礼等各种名目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还对一些严重违规揽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和处罚。此风一刹,收敛了许多,但到了2005年,又有少数银行将理财产品转化为准储蓄存款产品,变成高息揽储和规模扩张的一种工具,一方面变相突破国家利率管制,另一方面进行不公平竞争。为规范理财业务活动,保护客户合法权益,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由于管制得当,违规揽储之风偃旗息鼓,平静了一段时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违规揽储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于是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充分利用非现场监测、举报、媒体披露等渠道。加大对各类违规揽存行为的明察暗访,并采取措施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机构和个人。有效发挥了威慑和遏制作用。9月17日,银监会还向公众通报了广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等数起违规揽储行为的机构。
违规揽储手法多多
分析当前的违规揽储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手法多多,更为直接,较上世纪90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手段之一是擅自提高利率。少数银行为了揽到存款,在利率上予人以惠,加大吸引力,有的在规定利率基础上提高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不知这些银行揽得如此高息存款还能创造多少利润。
手段之二是瞒天过海。或暗记高息,或上套利率档次,或开展有奖储蓄,或减免、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或赠送纪念品,或赠送现金(包括提货卡、有价证券等),或提供境内旅游,或支付存款大户子女出国学费,或安排亲属就业。少数银行就是通过这些名目繁多的方式变相提高利率。抢存款人行。
手段之三是巧用“跳板”。这主要是向帮助自己拉来存款的中介支付费用。这些费用也称谓各异。有的叫吸储费,有的叫协储费,有的叫手续费,有的干脆叫中介费。
手段之四是变换花样。有的银行害怕明目张胆地给钱被上级部门查出,便变换花样,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存款户返还现金,可谓不是高息胜高息。
阴风重起事出有因
也许有人要问,中国入世已这么多年,中国诸家银行进入商业化运作也有了不少时日,况且不少银行都已成功上市,怎么还在违规揽储呢?这次被银监会通报的几家银行大多是上市公司,按理说,上市公司应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讲求成本和效益的精确核算,进行合规经营。绝不应做出与经营理念格格不入的事来。那么是什么驱动十几年前卷旗而去的“存款大战”会在今天重演呢?
深究起来,当今银行违规揽储有浅层次和深层次两大原因。分析浅层次的原因,可能与银行目前面临的贷款比例有直接关系。近年来,为了控制信贷风险,上级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严格控制贷存比指标上限。这本来是对的,是实实在在为银行业筑起一道“防火墙”。然而,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去年以来在贷款上实行高投放,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如果不能吸纳充足的存款,就不能达到监管部门的存贷比例要求。而为了达标就必须收紧信贷规模,但一旦贷款规模减小,就会影响银行盈利水平,将带来总体收益的减少。这样,面对完成存贷比指标必须扩大存款量和银行实现盈利也要存款的两难处境。银行便不得不饮鸩止渴,做出一些不愿干又不能不干的事情来。
如果分析银行违规揽储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不能不说它与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有关。
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中,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利息收入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最新公布的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75%以上,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只占20%左右。这和国际上的先进银行如花旗、汇丰等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国际上的先进银行的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即普遍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国外,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从品种上看,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60多种,但主要以技术含量较低的结算类、汇兑类业务为主,业务新品种少,业务份额小,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一些非传统经营领域上如投资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业务,发展速度同样缓慢,和国外银行存在很大差距,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可以说势在必行。
盈利模式亟待转型
古人云“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其意是说,解决问题不要着手于表层,要从它的根本人手。目前虽然对银行业违规揽储采取了各种处罚查禁措施,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问题在哪里呢?前面说了。就在于银行业目前的盈利模式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走进新的天地。所以,改变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便成了解决银行业违规揽储问题的“牛鼻子”。
要改变盈利模式,各商业银行首要一环就是转变观念,要从“银行从来就是吃利息虫子”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把加大中间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收入作为扩展收入来源、调整收入结构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投资银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行类理财、企业年金、银行卡以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中间业务,改变传统盈利模式,推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在银行加速改变盈利模式上,目前外部因素也在催促。据报道。近日银监会正与商业银行商讨按照贷款总额计提减值准备,即出台新的拨备新规,初步商议大型银行的拨备/总贷款的比率要达到2.5%,股份制银行要求达到2.4%。对此,专业人士测算,对股份制银行来说,如果要求在年底前将拨备率提高至2.5%及以上,那么今年净利润的五成可能就此被吞噬掉。拨备率假如设定为2.5%,那么商业银行提高拨备之后,就会使存贷差缩小大约1%左右,而目前的存贷差为3.06%。以后新增100元贷款,原本有3.06元的毛利,但现在将2.5%变成计提准备金,毛利变成只有0.56%。
据国泰君安测算,如果银行的核销力度不变,在2010年底实现拨备率达标。对2010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的影响为-15%。预计银行2010年净利润增速将由28%下降至8.7%。这样一来,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将被颠覆,哪家银行贷款增速越快,2.5%的拨备计提势必越高,对利润的侵蚀和影响也将越大。拨备新规一来。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冲动将从根子上得到抑制,这种压力将逼迫商业银行尽快实现盈利模式转型。
为了从根本上制止银行违规揽储,除了促使商业银行自觉尽快转变盈利模式。还要用铁的纪律、制度去规范银行的行为,要督促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切实审视正在实行的考核标准。
篇8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存在隐忧
隐忧一 收入单一,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从已经公布年报的大型银行利润来源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201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其中净利息收入的收入贡献率达66%,靠政策吃饭、靠扩大规模取胜的路径没有根本转变。
银行业盈利模式过分依赖于存贷利差弊端非常多。首先,容易造成银行业信贷盲目扩张,为未来埋下巨大风险隐患。在存贷利差对利润约束过强情况下,银行会不顾一切盲目放贷,超负荷经营,追求利差收入规模化、最大化。这就使得资本约束面临压力,从而又驱使银行到资本市场大肆融资。这实际上是两头扩张:这头信贷扩张,那头资本市场扩张。其次,内生机制促使商业银行自觉不自觉地挑战宏观货币调控政策底线。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大力回笼市场流动性、紧缩商业银行内部过剩头寸是重中之重。但是,银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盈利,使得其把放贷作为增加盈利的主要手段,这与央行货币政策方向相悖。这几年银行盲目放贷现象始终难以管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
隐忧二 中间业务虽有大幅增长,但可能向实体企业转嫁成本。中间业务收益占整体收益不到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以上。就连这不到20%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不是那么令客户心服口服。因为这些所谓的中间业务收入,大部分是把原先就不收费也不应该收费的项目硬性变为收费项目,比如银行卡异地、跨行存取款手续费,结算转账手续费等,而不是像发达国家银行那样在给客户提供理财增值服务基础上收取客户一定佣金,从而实现双赢。
大银行在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下可以获得收益,在金融机构转型时可以获得中间业务的小银行头寸拆借等新收益,恐怕还有强行向企业提供中间服务的“贡献”。目前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常见的情况是将部分利息收入转化至“顾问及咨询费”科目。这些表面上的顾问费,实际上是银行掌握贷款定价权下的摊派。
隐忧三 商业银行高盈利水平基本上是粗放经营模式造成的,已经出现不可持续的迹象。依靠存贷利差取得高盈利,实际上是2009年、2010年盲目放贷、大举放贷的结果和反映,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粗放式放贷促成的。随着中国通胀压力越来越大,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大举放贷出现较大冲突,再依靠盲目放贷增加盈利可能性不大。然而,盈利的另一大支柱――中间业务也不容乐观。依靠过去把一般服务手段、结算手段等作为硬性对客户收费的模式,已经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再增加这种“无端”收费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依靠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理财产品的能力不足,即使提供了一些产品也不断出现让客户亏损、使得客户投诉四起的状况。再者,央行货币政策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市场预测央行还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商业银行已经高达20.5%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但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而且直接影响银行资金运用,影响盈利水平。最后,房贷是银行最为稳定、最主要的盈利点之一,而现在房地产调控越来越紧,使得商业银行嘴里的这块“肥肉”正在变小。
隐忧四 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不容乐观。2009年、2010年大放贷可能出现的风险,可能将从2011年开始暴露,特别是房地产调控使得一些房贷质量可能下降,甚至出现不良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正在暴露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可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造成此前银行一窝蜂式放贷的风险越来越突出。
同时,各行低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坏账风险,再融资之后对风险控制过于自信。按照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43.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率69.4%,比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各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面临压力,在如此漂亮的年报背景下,派息率同时下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拟下调2010年派息率,以便充实资本。
流动性派生超高利润不可持续
3月29日央行放量发行990亿元一年期央票和1000亿元28天正回购等,并未使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陡峭,反映出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充盈。与其相悖的是,最近招商银行等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短期理财产品,却发出了不同的信号。而事实上,当前“蜗居”在银行的流动性成色并不“纯洁”,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正在成为存贷款的循环衍生体,既加大自身的流动性杠杆风险,又使银行面临业绩虚增之困惑。
一方面,当前货币市场短期流动性宽松并不能遮盖整体正规金融市场流动性紧俏之问题。另一方面,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国内正规金融市场,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实现,而商业银行借助信贷进行信用创造,受到了自身存款规模、法定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等限制,并不可能出现无限创造信用货币的情况,但却可能出现如银行商业票据空转的隐患。
事实上,各类金融危机无不都源自流动性风险,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就源自流动性危机。因此银监会早在2009年7月就要求固定资产贷款实行贷款人委托支付的发放模式,即借款人从银行借款不会直接打到借款人账上,而是银行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方,以规避这种存贷款空转问题。遗憾的是,借款人的交易对手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关联方交易来规避,从而使贷款人委托支付手段无法有效防范存贷款空转问题。
篇9
摘 要: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要素分析,结合具体业务形式,对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利润点的进行有机整合,从不同侧面探讨盈利模式。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I-Mode;FMS
0 引言
当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产业发展依然有危机存在。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具有较强特性,相比于传统电子商务,需要更多的产业服务作为支撑,其产业链条更长,产业链状况更加复杂。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商务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产业链各主体还未形成明确的分工,市场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和挑战,产业前景和趋势还未明朗,移动电子商务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移动电子商务企业要获得持久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成熟的盈利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
笔者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要素分析,结合具体移动电子商务实践常见组合形式,对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利润点的进行有机整合,从不同侧面探讨盈利模式,为以后研究创新盈利模式奠定基础。
1 基于单因素整合的“I-Mode”盈利模式
I-Mode是日本NTT DoCoMo于1999年推出的基于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提供无线数据传输服务的手机增值行动上网服务,由产业链中各主体协作为用户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200万的用户使用,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行动上网模式。最大的改变在于计费模式,将原本以时间为主的计费方式,改变成为以封包(下载量)为单位,大幅降低了使用者的上网费用,加速普及的速度。I-Mode推出时仅67个网站,目前已经超过四万五千个网站,针对I-Mode的用户提供内容服务。成长快速的原因是I-Mode采用C-HTML的网站编写语言,兼容于现有因特网通用的HTML语言,从业者可以快速转移现有的内容服务,减少开发的时间。其中电信运营商提供通信网络,按流量收取相应使用费,内容提供商提供信息服务,并由电信运营商代收信息服务费,电信运营商向内容提供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2 基于软件/服务、服务和通信整合的“FMS”盈利模式
FMS(银信通)是“银行信息通知系统(Instant Financial Messaging System)”,该系统是基于中国移动通信短信平台和银行金融数据库开发的金融数据通信平台,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GSM网络资源,以经济快捷的方式,让银行及银行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FMS是银行业在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环境创造的新型中间服务。银行在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借助于短信服务方式,定时(或及时)反馈用户账户变动情况,并向用户收取一定功能使用费,形成了盈利点,金融服务提供商、系统提供商、电信运营商以及用户为其主要参与者。银行提供与推广服务并获取部分功能使用费;系统提供商提供和维护软硬件环境并获取部分功能使用费;电信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网络通道服务并获取金融服务提供商和系统提供商的基本通信费。
3 基于服务、通信和信息的整合的“直告”盈利模式
直告,是手机直投广告的简称,基于固有的移动用户数据库,依照属性将用户分类,在手机用户许可的前提下,企业将移动直接精准投放至用户手机的广告投放模式。直告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用户数据库的新型精准广告盈利模式。 其参与者包括企业、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用户。服务提供商提供软硬件环境系统,向企业推广宣传并收取费用,获取部分直告费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和用户数据库,获取基本数据通信费和部分服务增值费用;企业向服务商缴纳直告费用获取服务;用户获取直告服务信息并取得相应直投补偿。
4 基于技术、服务和信息整合的“卖三次”盈利模式
亿美软通开发出对应于不同运营商的开放架构的通信系统平台,有三种使用方式:其一以软件套件形式销售,其二以开发组件形式嵌入企业应用软件,其三允许用户为获取需求信息于对应网站短信点播。该通信系统让亿美软通集合技术多种身份于一体,实现了软件、短信资费、商务服务的“卖三次”的盈利模式。
5小结
移动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基于不同的盈利分类模式,整合方式不同,产生的盈利模式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企业建立盈利模式的有效渠道,为后续基于产业链的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月红.浅析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商业现代化,2012,8(475):108-110.
[2]吴叔平.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与赢利模式[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孙艳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J].现代商眨2014,(9):155-156.
[4]官士燕.移动电子商务的价值链及盈利模式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5]张灏.移动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9.
[6]F.Robins,The marketing of 3G.Marketing Intelligence 21,2003(6):370-378.
篇10
创新才能领跑
为什么有的公司能够领跑市场?因为他们总是在创新中保持领先。
广东发展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发行符合同际惯例、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的银行,十年发展中一直秉承创新理念,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功能服务到营销方式,广发卡始终通过持续创新保持竞争力。
在功能与服务创新领域,当国内很多银行只承诺“挂失24小时生效”时,广发就率先承诺“挂失即时生效”;当别的银行承诺“挂失即时生效”时,广发则创新性的承诺“挂失前48小时失卡保障”,即广发卡的持卡人在失卡后,只要及时向银行报失并向公安报案,履行简单的手续,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无须承担其报失前48小时内所发生的卡片被盗用损失,保障金额最高可达人民币10000元。
把握客户需求是洞察力的体现,而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则是机构综合素质的体现。广发卡的产品创新上也是大手笔――1995年发行国内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2001年推出首张白金卡、2002年发行首张女性卡、2004年推出首张特型卡。
管理创新是业务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决策架构是首要的素质。信用卡业务的特性要求有一个快速反应的决策架构,广发行为此专门在最高决策层中设立了信用卡管理委员会,并正在进一步改革决策框架以加快决策速度。
在产品、功能服务与管理不断追求创新的同时,广发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也卓有成效。广发很早就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风险分析工具,并根据长达10年的经营数据,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管控模型并据此决策,使得2005年其信用卡循环信贷的不良率仅为1.9%。
细分胜于多能
中国信用卡市场长期存在两种设计思路之争,一种是将主要的信用卡功能统合到一张信用卡中,追求功能的“大而全”制胜,而非努力去满足不同细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种是挖掘不同细分客户在某种或某些特性上的特别需求,并为他们“定制”个性化的信用卡。后者已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信用卡设计的主流思路(参见本刊2006年第9期《美国人的7种特质信用卡》)。
广发行在后一种思路下为这一论争做了醒目的发言。广发认为,真正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发卡机构应力求深度发掘什么是客户真正想要的,而不是主观想象客户可能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出切实满足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广发2000年以来就针对细分的客户群体发行了功能侧重各不相同的卡,如白金卡、真情卡、南航明珠卡、商务卡等,并推动目前的信用卡发行量已超过300万张。
广发行正是凭借不断的创新和市场细分,在2005年初实现信用卡业务赢利,这标志着广发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信用卡业务赢利的银行。在中国信贷观念尚需培育、部分发卡机构盈利模式尚不明确之际,广发的循环利息收入已经排在全部收益中的第一位,实现了向循环利息收益为主的盈利模式转轨,这为中国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上一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 下一篇:绿色金融的现状探析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