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整合营销范文
时间:2023-04-08 06:0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整合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提出的。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我国许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归纳一下,整合营销传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在与传播对象的沟通
4Cs理论要求现代企业制定战略策略,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消费者展开。整合营销传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之上,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了达到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目的,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奠定与消费者交流的基础。资料库应是动态的,要不断更新消费者信息资料,使传播者能够及时地分析消费的走向及消费者的关注点。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就是影响特定受众的行为,建立起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稳固和双向的联系。企业可能获得对品牌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体,目标消费者也可能在消费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便利。
(二)注重各种传播方式的整合,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接触机会
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运用。广告、公关、促销、CI、包装、新媒体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但要注意进行最佳的组合,发挥整体效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到同一主题内容的信息。
(三)突出信息传播以“一个声音”为主(Speakwithonevoice)
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以一种声音说话”。由于消费者“听得见的是一种声音”,他们能更有效地接受企业所传播的信息,准确辨认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有助于实现传播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相对低成本的投入产出高效益。
(四)强调传播活动的系统性
整合营销传播是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营销信息传播的系统化,更强调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协同行动,发挥联合作用和统一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把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统筹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并加以最佳组合,以特定的目标群体为传播对象,传送基本一致的营销信息,促进联系和沟通的系统传播活动。从操作层面看,将广告、公共关系、大型活动、促销、包装设计、CI和直效营销等营销手段整合运用,即形成整合营销传播。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综合来看,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许多企业还没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观念
作为营销新观念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基本条件是要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致。但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奉行的仍然是推销至上、以企业为中心的旧营销观念,这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观念和策略是相互矛盾的。在这些持传统观念的企业视野中,消费者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赚取利润的对象,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消费者就不再是注视的中心了。因此,企业的促进销售,无非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劝说购买对象的行为,一旦消费者作为主动者的购买过程结束,企业便大功告成。
(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
这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每一位分管不同方面工作的沟通专家都在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为自己力争更多的促销预算。销售部门经理可能会打算以重金聘用几名额外的能干的销售员;广告部门经理可能会计划将同样数额的经费用于黄金时间的电视广告;公共关系部门经理则真诚地相信,自己打算推出的公关活动方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而从事电子销售和邮购方案设计的专家们则认为,只有他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许多企业的营销决策,往往形成了各部门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局面,最后只能由企业的最高领导“拍板”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常常是“一个蛋糕,各切一块”,将企业有限的经费“公平”地分给各个部门。而从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促销经费来看,各位销售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都可能以本单位的特殊性为由,争取得到高于平均数的分摊数额。因此,各自为政条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的资金分配使得有限的促销费用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三)互不了解,缺乏协调
企业中负责某一功能性沟通的人员往往不知道其他种类的沟通工具。由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当需要与企业外部的营销传播的媒体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是习惯于与自己最熟悉的企业外部专业交往,并可能与之结成某种坚定的同盟,强烈反对将企业营销传播的任务交给有整合传播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大型广告公司。这些人往往把企业的目标分离得支离破碎,然后再为每一部分去分别寻找单独的商。
三、我国企业应如何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鉴于以上现状,那么我国企业在今后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系统化、现代化的营销传播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大市场营销的观念,要协调企业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国际的大市场上进行整合运作,走规模化道路。
第二,要树立系统化、整合化营销观念。一体化的整合营销模式取代了以往依靠单一手段的营销模式,多环节、多部门的企业需要协调运作,进行系统优化,才能取得优势。
第三,要树立科学化、现代化营销观念。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广泛地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等。
(二)优化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要考虑组织的战略变化、规模、技术、外部环境等因素。在动态、异质、低容量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需要通过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来保证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快速、灵活的反应,因此必须建立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整合营销传播要求在内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使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定位、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相一致,而传统的组织结构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的明确规定,以及不同部门人员的工作动机、工作背景、工作时间和利益的不同,使得实施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组织内各部门、人员间在认知上的冲突,这与整合营销传播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企业应该优化组织内部结构,在战略的指引下,整合组织内部不同利益,使其既保持灵活性,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为此,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需要建立混合型组织,将水平的业务流程与垂直的专家职能结合起来,并设立精通传播业务的管理。新晨
(三)实行营销过程整合,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
整合营销传播重视的是真正的消费者导向,是一个与传统“由内而外”相反的“由外而内”的营销传播过程。要赢得消费者心理,必须使用整合营销传播,围绕目标消费者群体以及他们对产品的既定感觉,形成纵深的立体促销计划,持续推出一组能够影响其感觉,引导其感觉的信息,提高对产品品牌价值的认识。要从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开始,进行多方信息传播活动,并对消费者的反应加以搜集和分析,引发消费者的再次反应,然后再将整个流程循环下去,建立长久的一对一的营销关系,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市场上树立企业品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倪宁.广告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现代化大生产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的多样化,“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在当今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在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品牌形象,仅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科技高度发展,同类产品跟进非常迅捷,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要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并保持深刻印象,有效地向目标消费者传递有关产品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谁能将优良鲜明的企业品牌形象显现在公众面前,能使公众感受到企业个性的震撼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但是,媒体的碎裂化(media fragmention)和广告的泛滥,把消费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面临着解体的现象,即市场出现“分众”现象。企业要想将自己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目标客户,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共鸣,整合营销传播成为有效的营销理念。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
整合营销传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具体的文字说明,相比而言,它更是一种实践方法。整合营销是一种系统化的营销方法,具有自身的指导理念、分析方法、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是对抽象的、共性的营销的具体化。关于整合营销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有如下两个:
美国广告协会对整合营销传播的定义为:“这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教授舒尔茨定义为:“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IMC在刚刚引入我国时,被译成“混合营销传播”,其内涵被诠释为“综合服务”“一站办妥”,而相应的传播企划亦“中国化”为“整合广告策划”。整体观之,对IMC的理解尚停留在初级阶段。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没有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的实践,IMC对它们来讲反而成了一个玄而又玄的纯理论,在国内,对这一理论做出贡献的人不是实践者,而是学者与研究人员。这样的背景从一开始就导致IMC根基不稳。综合来看,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许多企业还没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观念
作为营销新观念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基本条件是要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致。但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奉行的仍然是推销至上、以企业为中心的旧营销观念,这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观念和策略是相互矛盾的。在这些持传统观念企业的视野中,消费者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赚取利润的对象,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消费者就不再是注视的中心了。因此,企业的促进销售,无非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劝说购买对象的行为,一旦消费者作为主动者的购买过程结束,企业便大功告成。
(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
这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每一位分管不同方面工作的沟通专家都在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为自己力争更多的促销预算。销售部门经理可能会打算以重金聘用几名额外的能干的销售员;广告部门经理可能会计划将同样数额的经费用于黄金时间的电视广告;公共关系部门经理则真诚地相信,自己打算推出的公关活动方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而从事电子销售和邮购方案设计的专家们则认为,只有他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许多企业的营销决策,往往形成了各部门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局面,最后只能由企业的最高领导“拍板”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常常是“一个蛋糕,各切一块”,将企业有限的经费“公平”地分给各个部门。而从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促销经费来看,各位销售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都可能以本单位的特殊性为由,争取得到高于平均数的分摊数额。因此,各自为政条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的资金分配使得有限的促销费用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三)互不了解,缺乏协调
企业中负责某一功能性沟通的人员往往不知道其他种类的沟通工具。由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当需要与企业外部的营销传播的媒体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是习惯于与自己最熟悉的企业外部专业交往,并可能与之结成某种坚定的同盟,强烈反对将企业营销传播的任务交给有整合传播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大型广告公司。这些人往往把企业的目标分离得支离破碎,然后再为每一部分去分别寻找单独的商。
三、我国企业成功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
由此可见,整合营销传播的范围既不能简单化、单一化,停留在“对不同媒体发出同一种声音”的媒介整合上;更不能无限扩大到企业计划、生产等等营销的各个环节上,这种盲目的扩大化会导致企业营销的导向性偏移。所谓整合营销传播,绝不仅仅是成立一个相应部门,专门拨出几个人,改换整合营销传播名头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一定基础上进行适度整合。笔者认为,我国企业想要真正发挥整合营销传播(IMC)的作用,必须“整合两个内容,解决两个问题”。
整合营销传播,与其他的各类方法论相同,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结合其理论自身特点与营销传播的工作实践,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营销传播,首先需要整合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横向的整合,这是浅层次的传播整合
过去企业习惯于使用广告这一单一的手段来促进产品的销售,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今天,传播手段纷繁复杂,传播渠道本身的信息传递与不同渠道的有机整合,就要求企业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注意整合使用各种载体,达到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各种新闻报道中,能够接触到企业赞助社会各种活动的报道;在生活中,看到了该企业各种各样的广告;在卖场,产品与品牌进行了有机的展示;与朋友的交谈中,互相传递着企业与品牌的各种信息。这样,尽管每家媒体同时在传播其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企业的信息都是连贯的,且科学地整合各种媒体,不同时间段突出了同一主题,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对品牌形象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从而激发购买产品的欲望和动机,这也是整合营销传播抓住消费者、打动消费者的核心。
只有通过传播渠道的整合,一个鲜活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展现在大家面前,对于一个新品牌、新产品,如何最大限度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多的是需要对传播渠道与网络的充分利用,“抓住每一次成名的机会”。
(二)纵向的整合,即深层次整合,这才是整合营销传播的精髓
因为只有深层次的对企业的传播进行了整合,才能将品牌的可接受程度最大化,而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都需要通过深层次传播整合而来。爱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一定意义上就是爱多将其品牌传播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对浅层次产品与品牌信息进行了很好的整合营销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而爱多的,除了企业内部的原因外,不能说与其整合营销传播不当无关。反观一些成功的国际知名企业,其品牌的深层次营销传播整合已基本完成,比如麦当劳,在其深圳出售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后,市场本应形成轩然大波,消费者应该反应激烈,结果市场只是短暂地产生了一些波动。麦当劳品牌不倒,有人认为这是其公关策略的成功,但公关只是抵抗品牌危机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品牌与消费者形成了稳定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坚不可摧的。消费者认为,麦当劳品牌是值得信任的,是他们的朋友与伙伴,而这些,恰恰是国内品牌营销传播所缺乏的。
在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与障碍:
(一)在整合过程中,传播伙伴选择的问题
有些企业盲目选择国际化的合作伙伴,认为只要找个国际传播公司就代表了国际化、专业化、科学化,这无疑是不可取的,而许多没有选择国际化的企业,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鲁花集团一向不以国际化作为选择传播伙伴的标准,但是其传播的效果却让国际化的企业为之一震。其实,如果国内企业真的选择了国际传播公司,对外资企业反而是有利的,对他们而言,国际传播公司的策略方式都很清楚,因而,在品牌传播竞争中,就难以形成真正差异优势的可能。
(二)对于处在不同营销阶段的企业,传播策略差异性的问题
篇3
整合营销的起点是建立房产消费者和潜在房产消费者的数据库。数据库本身建立起来容易,但关键是要能够不断整理、不断研究客户偏好和兴趣的变化,用产品去迎合客户。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有关户型结构供应“90/70”的限制以及对购房者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规定,会使购房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投机需求减少,而自住需求比例上升。因此,消费者构成会有所变化,企业应及时更新消费者数据库,以免对房地产开发做出错误决策。根据这些数据库信息,开发商可以量身定做,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便利,激发其购买欲求。
二、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上。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以人为本”是整合营销的核心。房地产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切实做好物业管理和售后服务,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系统、持续地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接受客户监督,促使企业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企业品牌,赢得市场认同。
产品和服务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技术创新――节约能源
据有关资料,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再加上相关建材生产能耗,可达45%左右。而约50%的建筑能耗用于创造室内的小环境。在新兴的节能技术中,新风系统运用较多,即恒温、恒湿、恒氧;其他还有新能源利用、循环再利用技术、智能化都是未来住宅节能的发展方向。
(二)户型创新――室内空间的最优化
随着国家对户型结构供应的调整,小户型在目前的房地产行业中正“大行其道”。针对购房的不同需求,小户型在设计方面正在不断的“变形”,以达到“小而精”的高品质要求。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
(三)生态创新
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中,应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条件和较强的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使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
(四)景观创新
随着人们居住要求、居住品位的变化,小区景观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小区绿化,而是对小区环境形态与功能的合理性、统一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综合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只有把握住了这个心理,景观创新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五)社区文化创新
现今建筑本身的差异性越来越不明显,而一个社区的人文环境、物业服务等“软件”赋予这个生活空间的差异性与附加值正变得越来越大。目前,有许多品牌开发商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增加与业主的接触,比如举办业主联谊活动等。
三、树立全程营销观念
全程营销观念的树立是有效实施整合营销的保证。房地产开发过程涉及征地、拆迁、市场调研、市场定位、规划设计、建筑安装、监理、销售、物业管理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由于房地产项目产品在前期市场调研、市场定位、规划设计阶段已基本定型,若在销售阶段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就很难进行功能调整。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树立全过程销售观念,在项目开发前期的市场调研、市场定位及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了解和研究客户需求,使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适销对路。在销售过程中全面清楚地提供信息资料、传播项目信息,开展大规模的住房知识普及活动,设立更多的销售网点或通过互联网进行双向式交流以及进行全程服务,给予消费者最大限度的方便,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四、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就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和企业运作的现状而言,人力资源、资金和品牌是目前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以新的思维来对待员工,要以营销的视角来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种营销工作,即企业要站在员工需求的角度,通过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来吸纳、留住、激励、开发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资金使用投入包括:开发成本、建筑安装成本、前期市场调研、规划和后期的销售费用。企业应尽可能地降低开发成本和工程成本,减少资金投入。为降低成本,并确保在获得合理利润的同时,使产品价格能为客户所接受,房地产企业应实施成本领先战略。要研究不同客户对住宅功能的不同需求,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满足客户需求的必要功能,削减不必要功能,以期降低成本;应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从征地、拆迁安置、建筑安装等各个环节控制成本,以低成本进入市场,增加产品的价格优势,抢占销售先机。
在资金利用上,应适当增加全程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以及规划设计等与市场紧密联系业务的资金投入。同时,有计划地投入促销资金,避免无效促销费用的发生。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将走向品牌竞争,房地产企业必然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自身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增强竞争力。房地产业的品牌应体现在设计、施工、销售、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在品牌塑造上,必须有适合其品牌定位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房地产品牌不仅包含着一个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企业规模,还具有更实际和丰富的内涵,那就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合理的、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提供优质的管理、周全的服务。
五、对企业文化进行营销整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是实施整合营销的人文基础。房地产企业是服务型企业,企业员工无论是从事拆迁、工程、销售工作,还是承担物业管理工作,其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都将通过产品品质体现出来。只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全体企业员工建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树立起全员服务的思想,形成团队精神,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做到满足客户要求。
篇4
关键词:4Cs;整合营销传播;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达,促使现代化大生产的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实践受到严重的挑战,市场不再是以生产者而是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营销领域需要新理论来指导这便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一、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提出的。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我国许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归纳一下,整合营销传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重在与传播对象的沟通
4Cs理论要求现代企业制定战略策略,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消费者展开。整合营销传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之上,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了达到与消费者交流沟通的目的,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建立消费者资料库,奠定与消费者交流的基础。资料库应是动态的,要不断更新消费者信息资料,使传播者能够及时地分析消费的走向及消费者的关注点。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就是影响特定受众的行为,建立起与目标消费者之间的稳固和双向的联系。企业可能获得对品牌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体,目标消费者也可能在消费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便利。
(二)注重各种传播方式的整合,使受众获得更多的信息接触机会
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运用。广告、公关、促销、CI、包装、新媒体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但要注意进行最佳的组合,发挥整体效应,使消费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接触到同一主题内容的信息。
(三)突出信息传播以“一个声音”为主(Speak with one voice)
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以一种声音说话”。由于消费者“听得见的是一种声音”,他们能更有效地接受企业所传播的信息,准确辨认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有助于实现传播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相对低成本的投入产出高效益。
(四)强调传播活动的系统性
整合营销传播是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营销信息传播的系统化,更强调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协同行动,发挥联合作用和统一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把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统筹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并加以最佳组合,以特定的目标群体为传播对象,传送基本一致的营销信息,促进联系和沟通的系统传播活动。从操作层面看,将广告、公共关系、大型活动、促销、包装设计、CI和直效营销等营销手段整合运用,即形成整合营销传播。
二、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综合来看,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许多企业还没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观念
作为营销新观念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实施,基本条件是要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一致。但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奉行的仍然是推销至上、以企业为中心的旧营销观念,这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观念和策略是相互矛盾的。在这些持传统观念的企业视野中,消费者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赚取利润的对象,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消费者就不再是注视的中心了。因此,企业的促进销售,无非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劝说购买对象的行为,一旦消费者作为主动者的购买过程结束,企业便大功告成。
(二)诸侯割据,各自为政
这尤其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典型。每一位分管不同方面工作的沟通专家都在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为自己力争更多的促销预算。销售部门经理可能会打算以重金聘用几名额外的能干的销售员;广告部门经理可能会计划将同样数额的经费用于黄金时间的电视广告;公共关系部门经理则真诚地相信,自己打算推出的公关活动方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而从事电子销售和邮购方案设计的专家们则认为,只有他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许多企业的营销决策,往往形成了各部门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的局面,最后只能由企业的最高领导“拍板”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常常是“一个蛋糕,各切一块”,将企业有限的经费“公平”地分给各个部门。而从被分配到销售部门的促销经费来看,各位销售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也都可能以本单位的特殊性为由,争取得到高于平均数的分摊数额。因此,各自为政条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的资金分配使得有限的促销费用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
(三)互不了解,缺乏协调
企业中负责某一功能性沟通的人员往往不知道其他种类的沟通工具。由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本部门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当需要与企业外部的营销传播的媒体打交道的时候,往往是习惯于与自己最熟悉的企业外部专业交往,并可能与之结成某种坚定的同盟,强烈反对将企业营销传播的任务交给有整合传播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大型广告公司。这些人往往把企业的目标分离得支离破碎,然后再为每一部分去分别寻找单独的商。
三、我国企业应如何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鉴于以上现状,那么我国企业在今后把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系统化、现代化的营销传播新观念
第一,要树立大市场营销的观念,要协调企业与所有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国际的大市场上进行整合运作,走规模化道路。
第二,要树立系统化、整合化营销观念。一体化的整合营销模式取代了以往依靠单一手段的营销模式,多环节、多部门的企业需要协调运作,进行系统优化,才能取得优势。
第三,要树立科学化、现代化营销观念。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广泛地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等。
篇5
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存储空间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可检索信息,为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凸显”,聚焦受众的注意力就成了网络背景下开展营销传播活动的重点所在。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普通大众越来越反感那些干扰他们正常生活的商业广告,而真正的潜在消费者又希望以自身需求为中心去寻找详细的商品信息。因此企业传统的营销传播行为没有对普通大众和真正的潜在消费者进行区分。对于社会大众,品牌营销传播行为只需要简短的语句和精炼的画面,进行形象的传播。对于品牌真正的潜在消费者,必须在其信息接触轨迹上,进行全面的信息覆盖和深度的信息传播。
在媒介膨胀、信息爆炸式增长、受众注意力严重稀缺的网络时代,整合营销传播正在朝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向发展。所谓网络整合营销传播就是以品牌核心价值为核心,以品牌策略为导向,线上线下结合,在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进行品牌传播,形成多维度的跨媒体营销传播体系,通过网络整合平台聚合营销传播效果和深度演绎营销传播信息。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体系中,传统大众媒体和生活轨迹型新媒体(分众传媒、移动电视)等是整合营销传播的端口,网络平台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整合平台。
篇6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熊彼特提出了一个“大企业创新模型”。他认为大企业已经成为经济进步的最有力的发动机,尤其已成为总产量长期扩张最有力的发动机。其研究结果也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实力进行创新。在集群内,企业实施IMC策略是一种高投入的活动。通常,企业规模越大,其经济实力越雄厚,并集聚更多的人才,因此更具有整合运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方法的实力和能力。此外,大企业广泛的关系网络也为其更多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条件。据此,特提出如下假设。H1:集群企业规模与其运用IMC工具的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规模越大,其运用的传播工具的种类就越多,越广泛。企业的市场定位是企业品牌走向的风向标,也体现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对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企业而言,其消费者主要看重价格,企业只要能够用某种最普遍的方式,如广告方式将其价格水平告知消费者即可,并不一定需要采用各种营销工具来实现全程覆盖式的宣传推广。而处于高端市场定位的企业来说,其消费者则更注重体验,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更高的营销投入,需要运用更多种传播工具和营销手段来达到增加消费者全程体验的效果。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2:集群企业市场定位层次与其运用IMC工具的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市场定位层次越高,其运用的传播工具的种类就越多,越广泛。企业所从事的贸易范围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企业贸易的开展即为企业与外界营销关系的建立,企业间或者企业与顾客间长期稳定的关系,将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促进贸易双方的共同发展[29]。而企业的贸易范围越广,其涉及的贸易对象就越多,营销宣传所需力度越大,所要求的覆盖面越广,因此要求企业在IMC的实施过程中运用更多种类的传播工具。据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H3:集群企业的贸易范围与其运用IMC工具的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贸易范围越广,其运用的传播工具的种类就越多,越广泛。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既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特征之一,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通常,企业在价值链上所涉及的环节越多,其宣传对象就越广泛,对IMC的要求就越高,即对IMC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要求就越高。据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H4:集群企业在价值链中所涉及环节与企业运用IMC工具的多寡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企业在价值链上涉及的环节越多,其运用的传播工具的种类就越多,越广泛。
2研究设计
2.1调查问卷设计由于IMC的本质是企业通过整合多种传播工具以达到最佳的、统一的传播效果,因此调查问卷中根据集群特点以及企业所采用的传播工具的偏好将IMC工具设定为7类元素,即广告、展销会、专业杂志、促销活动、互联网、专业市场以及其他工具。第一类元素是广告。良好的广告效果能极大地促进产品的市场销售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广告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无不影响着企业营销的市场效果。第二类元素是展销会,这是集群企业重要的传播和沟通平台,也是集群对外的主要窗口之一,能够充分体现出集群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展销会,集群企业不但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其产品信息,也能向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传递企业文化、品牌内涵等企业信息,因此是集群企业展示自我、了解他人、互通有无的重要渠道。第三类元素是专业杂志。专业杂志主要的作用是整合行业领域、集群内外的相关信息,也为集群企业刊登广告或信息提供平台。在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集群中,行业协会都主办出版此类刊物,企业从中既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能宣传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因此亦为企业内外信息沟通的重要工具。第四类元素是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促进企业顾客购买的一系列活动,例如,价格折扣的促销活动对顾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相对于其他促销活动而言,顾客往往更偏好能使他们即时且直接获利的促销形式。第五类元素是互联网平台。网络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集群中也不例外。许多集群所在的当地政府或行业协会都建立了电商系统或平台,帮助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内传递信息和开展商务交易和活动。与集群传统市场的顾客范围小、定位难、需求杂等现象相比,企业在互联网上一方面顾客覆盖面更广,市场定位更明确,对顾客需求的满足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也能够跨越时空,实现多方位的传播。第六类元素是专业市场。作为区域范围内专业产品的集散地,专业市场对集群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目共睹。通常专业市场不仅为本集群企业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能吸引其他区域的企业的加盟,因此对于集群企业的信息传播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此外,企业也会通过一些其他形式,如组团走出集群,面向国内外市场等来扩大影响力。可见,上述7类元素均是我国集群企业所用到的常见营销方式。在研究中,本文赋予每一个元素以大小相同的分值。例如,当企业使用某一传播工具时,赋予分值为1;若企业未加使用,则分值为0。然后再将其得分加总,最终分值即为该企业的IMC得分。企业的IMC得分越高,则表明该企业所整合的传播资源越多,传达信息的渠道越广,即企业对IMC的整合运用越广泛。对于反映集群企业特征的要素的选取,主要基于学者们通常认定的特征,并通过预调研针对集群企业的特点进行修改和调整,最终确定四个特征要素,即企业规模、企业市场定位、企业贸易范围和企业经营类型。其中,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标准①,针对企业规模要素设置出三个选项,即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分别赋予1、2、3分值;企业市场定位要素设为低端、中端、高端以及复合市场四个选项,分别赋予1、2、3、4分值。企业贸易范围要素设置内销型、外销型及国内外兼销型三个指标,分别赋值1、2、3。企业经营类型下设三种类型企业,即生产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销售型企业,分别赋值1、2、3。
2.2样本选择和调研实施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集群企业,本文的调研选择山东青岛、浙江海宁和江苏常熟三地的六个服装、鞋业等传统集群作为样本集群,对其中企业展开调查。其主要原因主要是上述三地的集群发展较早,发育相对成熟,规模较大,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卷调查在各地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帮助下展开。在调查过程中,调研人员当场讲解,由企业相关人员填写。调查时间分别为2013年4月、7月、12月,从初期准备到全部回收汇总历时近一年。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问卷共496份,回收率为95.4%。经整理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95份,有效率为79.6%。由于问卷调查的方式是现场发放、现场讲解、现场填写和现场回收,所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较高。对于回收的问卷,本文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3数据分析与结果
3.1描述性分析以下对企业特征和IMC值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IMC值的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及中位数的规律性均表明样本数据无异常值存在。其中平均值为2.25,说明集群企业在实施IMC时,平均使用了2种以上的推广元素,这既符合IMC的基本要求,也体现出IMC在集群企业中应用相对普遍的现象。表3中为不同企业特征下IMC值的详细汇总。表3所示,不同企业特征下的IMC值具有显著差异。在企业规模方面,小、中、大型企业的IMC均值分别为1.83、3.07和3.50,众数分别为2、3和4,初步可以看出三类企业整合运用传播工具的多寡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更多运用4种以上的营销媒介,中型企业为3种,而小型企业则为2种。就市场定位要素来看,位于低端、中端和高端市场企业的IMC均值分别为1.47、2.24、2.90,众数分别为1、2、4,表示出集群企业整合运用传播工具的多寡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低端企业。复合市场的IMC均值为2.52,众数为2。在企业贸易范围要素中,内销型、外销型及国内外兼销型企业的IMC均值分别为1.82、2.25、2.45,表明集群企业整合运用传播工具的多寡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内外兼销型、外销型和内销型企业。在企业经营类型要素中,生产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销售型三类企业所对应的IMC均值分别为1.38、1.83、和2.48,表明随着企业在价值链中所涉及环节的增多,其IMC的运用愈加广泛,即集群企业整合运用传播工具的多寡从高到低依次为设计+生产+销售型、生产+销售型、生产型企业。
3.2相关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以下运用SPSS19.0进一步对企业特征与IMC工具运用的广泛性进行相关性研究,表4给出相关分析的结果。表4的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特征的四要素与企业IMC值的相关度分别为0.611***、0.441***、0.419***、0.487***。数据显示,在0.01的水平下,集群企业的企业规模大小、企业市场定位层次高低、企业贸易范围大小及企业价值链长短与企业使用IMC工具的广泛性具有正相关性,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从相关系数可见,企业规模对企业整合运用IMC工具的广泛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企业经营类型、企业市场定位层次和企业贸易范围,但三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3.3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特征与企业IMC值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特征的四要素与企业IMC值的线性关系进行逐个回归,如表5中模型1、2、3、4所示,表中模型5是多元线性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5所显示的模型1、2、3、4的回归结果表明,F值均在1%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Adj.R2也表明企业特征对IMC的解释度,因此说明企业特征的四要素与企业IMC值具有线性关系。该结果显示出,集群企业IMC值与企业规模、市场定位、贸易范围和价值链介入环节具有正相关性,即集群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定位层次越高、贸易范围越广和价值链越长,其对IMC工具的使用就越多,此结果与假设1到假设4的四个假设完全一致。同时,其回归系数表明企业特征四要素的影响力程度依次为企业规模、经营类型、市场定位、贸易范围。此外,稳健性检验(如表5中模型5所示)的结果显示,其拟合优度为0.658,高于前面四个模型的检验结果,该结果更具有解释力度。以上各项分析结果均表明,企业特征与企业运用IMC工具的广泛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四要素的影响力程度依次为企业规模、经营类型、市场定位、贸易范围。至此,假设1、假设2、假设3、假设4均得到证实。
4研究结论及建议
篇7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 网络营销 中小企业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5.38亿。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因其使用者数量之多,覆盖人群之广等原因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宣传平台及沟通平台。然而,从中小企业操作的视角来看,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营销活动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及简单的企业宣传上。2、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运营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生产为核心的观念上,没能随时代变化。3、缺少一个直观的、可操作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中小企业若不能改变此种营销现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屈于下风。通过对互联网特点的研究及营销模式的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一条现阶段中小企业营销可选之路,并提出了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行为与效果的螺旋模型,为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一、现状与问题
1.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
从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来看,企业进行网络整合营销的首要目的是节约营销成本。传统营销手段多注重广告及促销,但大众媒介的长期广告费用是中小企业无法负担的,促销手段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较多,实质上是降低单位利润获取“量”上的盈利。网络整合营销由于其低廉的成本及较多的受众将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喜好的营销方式。其次,通过网络整合营销能逐渐改变中小企业运营模式。整合营销可以说是一种观点,它以沟通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实行网络整合营销能使企业摆脱传统以生产为中心的运营模式,便于适应未来市场。第三、网络整合营销便于企业开辟新的营销渠道。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部分手段与电子商务相通,适合电子商务出售渠道的产品能够通过整合营销传播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突破传统营销渠道的限制。
2.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前提
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要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完善和发展整合营销传播,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细致地研究网络媒体,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是一种复杂的传播形式,它是融合的平台,它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融为一体。在没有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网络营销,容易造成中小企业资源浪费和营销收效甚微。因此,首先要了解网络传播的一系列特点,如受众范围广、视觉化、交互性强、高效性、高技术性等。近几年网络媒体出现了全新的如病毒营销、数据库营销、双向沟通、互动体验、口碑传播、事件营销等投入低效果好的营销传播方式和手段。这些新营销传播手段的要有效运用的前提就是企业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更好地与消费者保持良好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促进网络整合营销渠道与传统营销渠道的有效整合和互补,网络营销渠道具有传统营销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传统营销渠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相反,两种营销渠道应做到优势互补,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从而促成整合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3.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观点
目前,学界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和定义并不统一,原因在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是随着营销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概念,因此其概念的内涵也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并不全面。同时互联网发展速度较传统媒体而言十分迅速,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网页、BBS、博客、微博客等形式,每种形式的传播模式都有其特点,所以网络整合营销并没有一个学界及企业界认同的定义及标准。这里借用清华大学姜旭平教授在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下的一个定义为参考: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是企业利用当代网络环境来开展的各类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是企业整合多种媒体组合营销传播的工具、方法、策略和过程。结合这个定义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特点不难发现,网络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在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的情况下与消费者沟通,保持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
二、理论阐释
1.模型设计的理念
虽然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及理论框架,但在操作层面上可以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的六个方法来对网络整合营销提出可操作的模型,即:建立消费者资料库;研究消费者;接触管理;发展沟通策略;营销工具的创新;传播手段的组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从能力水平上并不能保证完成所有的整合营销方法。因此,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能力提出网络整合营销具体方法,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行为。本文提出的可操作性体现在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的企业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现状是刚进入或还未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的企业,此类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的产品或服务,他们使用的传统运营模式,即产品为中心的4P营销。此类中小企业占我国中小企业的大多数,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正在向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上发展,网络整合营销适合部分企业较快的实现运营观念的转换,部分中小企业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以整合营销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同时,对于已经在进行网络广告投放的中小企业来说,网络整合营销能提高其网络广告投入效果,并将传统广告活动逐渐转变为现代整合营销活动。对于中小企业,企业的运营目标即效果层面可以简单的以企业发展目标维度为衡量标准。理想状态下,企业网络整合营销的行为与效果关系应为螺旋上升结构,行为维度上的各步骤应该是循环使用的和不断修改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深入,效果维度随着各步骤工作的深入不断上升,最终达到企业运营目标,如图。
图例:行为维度:①市场定位及消费者研究。②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③沟通传播与拉近距离。④收集反馈与改正策略。
2.行为维度层面上模型的具体应用
(1)行为维度上的第一步工作是企业市场定位及消费者研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全面的消费者研究在费用上难以承受,从市场细分的角度上中小企业只有在掌握了自身企业定位后对对象消费者进行研究才比较现实。中小企业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维度上,首先要了解本企业消费者的网络接触情况及使用习惯,可以通过分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互联网报告获取网民的年龄、收入、地域等详细数据;或者通过对现有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网络使用情况,判断出企业产品能否进行互联网营销,如日用品、食品在互联网上营销较为困难,电子产品等比较适合网络整合营销。在这个行为维度上,判定企业自身能否利用网络进行整合营销传播是基础目标,决定在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上投入多少也取决于对消费者的研究上。
(2)行为维度上的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根据第一步的研究结果,中小企业在获取了整合营销传播的对象消费者后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消费者群体的网络接触习惯进行深入了解,如消费者网络媒介使用偏好、网络媒介接触时间等。同时,根据消费者网络接触习惯等数据结合企业实际营销投入选择合适的网络传播渠道。现阶段网民可以通过消费水平、知识结构及亚文化等不同划分为不同群体,不同群体的网民在网络使用习惯上的不同需要特别加以关注。需要提出的是,企业可以选择一些低成本的网络传播渠道进行营销活动,如通过微博客、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等,传统网络广告渠道如门户网站弹窗广告等因其成本较高、网络受众不喜好等原因已经不再是中小企业进行网络整合营销的首选渠道了。
(3)行为维度上的第三步是沟通传播与拉近距离。这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重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网络整合营销将企业的资源的整合,为达成传播目标而形成合力,通过沟通来发展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满足的关系,并且利用营销传播沟通促使消费者对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产生信任,以及使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的良好形象长久存在于消费者心中。要达到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不能单单依靠产品本身,而是需要企业与消费者建立平等的沟通的关系。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整合营销传播信息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则要求企业向消费者传播的信息首先要一致连贯,其次是要清晰明了,目的是有利于消费者收集和辨认信息。所以,企业在网络整合营销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利用和整合多种手段。一是多种互联网工具传播信息的整合。不论信息来自何种网络传播工具,如企业网站、论坛或门户网站,还是聊天工具、博客、微博客等自有媒体,其实质都是向消费者传达企业及产品信息。二是营销传播手段与传统营销手段的整合。企业借助广告、促销活动、公共关系等渠道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要与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所表达的信息一致。无论信息是什么,都代表了企业品牌,消费者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三是接触管理,“接触”包含了商家通过媒体、营销传播工具与其他可能与消费者接触的形式。接触管理就是要强化可有利于企业营销的正面传播,减少不利的负面传播,以影响消者的态度和行为。四是利用目标受众作为信息节点,通过网络口碑传播及自媒体传播达到整合目的。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模糊化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企业可以是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同样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如有部分企业利用微博整合营销活动充分发挥了微博传播零成本优势,以有奖转发为手段,在短时间内吸引网民参与,把有宣传信息或是促销信息的微博迅速传播开来。以此吸引人气,利用网民本身的积极性将网络整合营销的影响力最大化。
(4)行为维度上的第四步是收集反馈与改正策略。网络整合营销传播的最后一个维度实际上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与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如果能认真的执行前三个步骤,就可以在营销上有所收获。但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需要不断重复这三个步骤,因为无论是消费者习惯还是市场环境都无时无刻的在发生变化,如果仅仅根据最初调查研究情况来实施网络整合营销,那么营销的费用与效果比例将越来越大!网络整合营销传播中必然要注意收集与消费者信息,此类信息若有关于产品服务内容的能够帮助企业改正产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反馈信息还可以是企业网络营销人员在与消费者交流过程中所发现的营销问题,通过分析此类信息,能够对网络整合营销策略进行微调,为进一步开展营销活动服务。
三、结语: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也需要“传播”和“营销”
市场营销观念种类繁多,所适应的情况各有差异,本文所提出的适应中小企业的网络整合营销模式之所以有可操作性在于其图形化的模型设计和逐步重复实施的步骤方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在人才知识储备上较为不足,图形化的模型相对于其它复杂的营销理论或模型而言容易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其次,逐步重复实施的步骤方法可以便于企业由小到大对网络整合营销进行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便于规避成本投入上的风险。最后,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图形化的营销模式也便于营销观念的传播,再好的方法如果企业不接受,也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及修改,网络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也需要“传播”和“营销”出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6月.
[2]张力文.《新媒体整合营销传播策略》[J].传媒,2010年08期.
[3]夏梅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型建构及案例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理论建构》[D].浙江大学.
[5]沈奇.《整合营销传播的成功要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12期.
篇8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客户关系管理危机公关核心竞争力
由于多数汽车提供的是相同的性能和特征,传统的差别正在消失,汽车厂商可能将面对汽车像大型家电和电脑一样成为一般商品的状况。我国汽车市场也必然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当轿车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时候,就需要引入整合营销的理论。
轿车企业引入整合营销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商品生产高度自动化、标准化,竞争者在产品、渠道、技术、成本等方面越来越相近。
面对这些市场环境的新变化,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茨(Schultz)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整合营销传播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以由外而内(Outside-in)的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InterestGroups)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即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InterestGroups)和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种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整合营销传播区别于传统营销传播的关键在于整个活动的中心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
根据整合营销理论,结合轿车市场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轿车营销有必要引入整合营销。
我国轿车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频繁的价格战、库存压力、供过于求等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国轿车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阶段。2005年起关税降到25%,许可证配额亦被取消,中国车市还将会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说像2004年那样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轿车市场再回到卖方市场状况,厂商坐享高额利润也已然不可能了。随着我国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提高,掌握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全面,消费者将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对付”。在市场竞争中,谁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谁就能够成功。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整合营销在赢得消费者这方面比传统的营销理论要更有优势。
轿车技术不能够单独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各个品牌的轿车在整体性能上越来越接近。一种技术创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复制。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第一次将电动启动器引入汽车。这种叫Delco的启动器在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产品,它使汽车启动既安全又简便。当通用汽车公司销售呈疲软态势时,凯迪拉克公司借此使其销售额狂增20%。然而,仅在四年内,几乎90%在美国销售的汽车都装备了自动启动器。以现在的生产技术,一项技术创新很难像凯迪拉克的电动启动器在1912年时那样还保持了近四年的竞争优势。轿车物理性能方面的差别已经不能单独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点(张维迎)。企业必须努力寻求除技术以外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整合营销可以成为重要的源泉。
消费者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
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渠道,如报刊、杂志、电视等,自不用说,它们依然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兴的渠道如互联网、互动电视等则使得消费者能够主动的去获取信息。21世纪,消费者控制着信息技术,所以市场将被消费者支配,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只会加强不会减弱(舒尔茨)。今天,轿车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方便的知道轿车的详细情况,如配置、价格、经销商信息等,进而可以决定在哪里购买,何时购买。正是因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企业更应该运用整合营销的理论,整合各种传播沟通渠道,使得各种渠道协同作战,发挥协同效应。
整合营销在我国轿车营销中的应用
导入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关注客户价值
由于轿车是高单价的消费品,轿车营销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功能利益的层次,更重要的还在程序利益(采用更简单、更快速、更便宜,以及更愉快的交易方法)与关系利益(卖方提供好处,奖励那些肯透露自己身份,乃至不吝进一步透露其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的层次上展开。如何向消费者提供合适的程序利益和关系利益,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企业的发展是轿车企业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建设一个完善的CRM系统能够很好的帮助解决这个问题。CRM系统能够系统的收集客户的信息,这些不仅包括客户的静态数据,如详细客户个人资料、所购轿车的参数等,还包括轿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如修理的时间、地点、次数,更换的零部件,修理人员等大量的系统的客户资料。
通过使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细分,分析客户对轿车以及服务的反应,分析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利润贡献度,从而“投其所好,送其所要”,更为有效地赢得客户和保留客户,进行潜在客户的开发与管理以及客户忠诚度的管理。另外,轿车企业还可以通过这些资料识别消费者的行为趋向,进而可以发现新的商机。通过对消费者数据进行分析,汽车企业还可以找出汽车吸引消费者的非价格因素。这样就不必用降价促销之类的手段去增加销售,转而可以通过使消费者因购买自己的品牌显得与众不同来营造一种新的竞争优势。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2001导入了CRM,随后在2002年11月创立中国第一个汽车服务品牌——“别克关怀”(BuickCare),秉承“比你更关心你”的理念,率先将汽车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带入了“主动式关怀”的新阶段,并先后创立了“星月服务”、“菜单式快速保养”两大特色服务项目。别克关怀包括六项服务承诺:主动提醒/问候、一对一顾问式服务、快速保养通道、配件价格/工时透明、专业技术维修认证、两年/六万公里质量担保。没有CRM系统的支持,这些使上海通用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项目或内容就无法完成。
引入本土文化元素,明确品牌定位
目前汽车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各大汽车企业火拼广告,导致广告的作用相互抵消,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广告设计缺乏创意,媒体投放目标分散等因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用于广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广告必须传递能够打动产品目标消费群的信息,以增加销售量,并且服务于品牌传播为目的。笔者认为,汽车广告的制作应该引入本土文化的元素,传递产品的特点,符合品牌的个性。自汽车工业出现以来,产品的特征、性能、质量、设计和效率一直被用作区分汽车优劣的传统标志。然而以品质为基础来区分的主要缺点——短暂性,却是不可避免的。汽车的外观、性能、质量等物理方面的差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小,整车性能越来越趋向平衡。消费者渐渐不再注重这些方面,转而更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例如,奔驰轿车的消费者始终代表社会中新生成功阶层的消费力量。拥有奔驰轿车能为消费者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奔驰从轿车的外观风度与气质及配套设施,无处不让消费者体验到成功新贵的享受。“成就感”这种核心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奔驰轿车的根本理由。
在普遍缺乏品牌个性的市场中,产品近似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战,直到实力雄厚的企业用价格竞争的手段将相对弱小的企业赶出市场为止。价格战之后消费需求将会更多地向精神层面转移,使汽车品牌选择成为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另一个特征。对消费者这种情感需求的满足必须要通过品牌内涵来实现。尽管目前国内很多轿车厂商已经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但在品牌塑造的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定位模糊、缺乏个性到传播途径不恰当等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国轿车品牌的建设目前还只停留在扩大品牌认知度的阶段。我国轿车品牌必须开始注意自身的定位,创建有独特精神内涵的品牌,而不再单纯的追求车辆物理性能的提高。
实施有效的危机公关,维护品牌形象
危机公关是指企业处于危机时刻所进行的公关活动。轿车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现一些故障在所难免。现在的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高涨,一旦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就会求诸于法律或媒体。而现在的媒体数目众多,互联网十分发达,任何对企业品牌不利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在一个极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这样就给企业的危机公关提出了严峻挑战。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汽车厂商甚至国际上著名的厂商目前都还没有建立危机公关快速有效的反应机制。市场上的问题已经出现了很久,厂家却还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或者干脆不予处理。这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形象及其品牌形象。
从驴拉宝马、街头砸奔驰到广本雅阁折断,这些事件所牵涉到的著名轿车制造商的表现都欠缺妥当。笔者认为,汽车厂商应该有重视危机公关,建立危机公关防控体系。危机公关可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作用,当危机来临时,其作用就凸显出来了。2005年1月份,发生在杭州的“广本雅阁断裂”事件,给广州本田已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笔者认为广州本田在处理这次危机的过程中,做法有失妥当。在事情发生后,广州本田没有立刻就此事表态,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导致消费者的感情受到伤害,各种猜测满天飞,甚至上升到了民族感情的层面。这次危机中,广州本田比较成功的实施了对媒体的公关,并且得到了权威部门有利于自己的调查报告,但是却因为和消费者缺少充分沟通而导致调查报告遭到绝大多数人的怀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整合营销在我国轿车企业营销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进行整合营销的轿车企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其应用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随着我国轿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掌握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整合营销理论在我国轿车企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充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LanceEaley&LuisTroyano-Bermúdez.Areautomobilesthenextcommodity?[J].TheMcKinseyQuarterly,1996(4)
篇9
一、现代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美国“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将营销渠道定义为“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将营销渠道理解为“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途径”。由此可以判断,营销渠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生产者是营销渠道的起点,消费者和用户是营销渠道的终点;(2)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商是营销渠道的参与者;(3)转移商品所有权是营销渠道的前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营销渠道也开始呈现出多样性。由于传统营销渠道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价格不透明、利润分配不合理等现象,导致传统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营销渠道开始逐渐取代传统营销渠道,并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综观我国企业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零售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伴随着现代零售商业的蓬勃发展,企业营销渠道中的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市场供求关系正处于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阶段,消费者变成市场中的稀缺资源,而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最为密切,成为直接影响消费购买行为的重要角色;(2)利用兼并、扩展、连锁经营等方式,零售商的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集中程度越来越高;(3)零售商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大,已经从本地逐渐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形成以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为主要形式的跨国集团。经济全球化带动零售商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也促使生产商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二者相互促进和依赖。
第二,结构模式向扁平化转变。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呈金字塔形,即制造商——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种销售渠道结构存在很多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纷纷将渠道结构从多层次、长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通过缩短营销渠道、增设销售网点等办法来减少中间环节,使营销渠道变得更顺畅,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大。零售商绕过批发商,实现与生产商的直接沟通与合作,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自己在营销渠道中的地位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扁平化的营销渠道结构不是简单地将某一销售环节剔除,而是优化传统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扁平化结构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更加青睐的营销渠道结构模式。
第三,渠道冲突向渠道合作转变。营销渠道系统内各个成员间的关系由冲突转为合作,共同为经济目标实行联合经营。通常情况下,如果市场竞争不激烈,各成员间的利益不会发生摩擦,相互间的关系也较为平稳;如果市场竞争激烈,各成员间会因争夺市场份额而发生冲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调和渠道冲突,实现渠道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促使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实现联合,将利益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共赢。
第四,网络营销逐渐兴起。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企业开发营销渠道的又一新方式。网络营销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市场广阔、环境开放等优势,比传统营销渠道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因此得到了推广。企业利用网络营销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市场信息,是开发新市场的重要渠道。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跨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成为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营销渠道模式。
二、现代企业营销渠道体系的整合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现代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抵御市场的风险。因此,加强对营销渠道内部各要素的整合,探索企业营销渠道体系整合的新途径,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营销渠道体系的整合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从营销渠道结构出发进行整合
营销渠道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整合营销渠道的内部结构,重点是调整销售任务的分配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将销售任务合理地分配给营销渠道成员,确保企业能够以最小的投资成本完成最大量的销售任务。整合营销渠道的外部结构,重点在于整合外部资源,具体方式有三种:集中型、选择型、混合型。集中型是指企业将多种营销渠道进行整合,综合利用营销渠道的功能以实现进入某个细分市场的目的。选择型是指企业只利用某一种营销渠道以实现进入某个目标细分市场的目的。混合型是指企业将集中型和混合型渠道策略进行整合,以提高商品销量为基础,利用其中一种独立的营销渠道向目标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二)从顾客体验出发进行整合
关注顾客体验,加强对营销渠道终端即消费者资源的整合,能够有效巩固客户关系,扩大顾客群。企业应及时搜集产品信息,了解顾客的行为,通过对产品信息的科学分析,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关注顾客体验方面,做得最出色的算是网络营销。网上商店通常对产品的信息介绍得非常详细,消费者通过研究对比,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实施购买。通过整合顾客体验,企业将顾客的体验传递给渠道中的其他成员,并与顾客进行实时互动,将顾客体验传播到营销渠道的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客户联系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现代企业营销渠道体系的创新途径
(一)现代企业营销渠道创新中的问题
现代企业营销渠道的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渠道系统内外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新的营销渠道或者调整原有的营销渠道,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营销渠道创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营销渠道管理状况不佳,限制了创新的发展。营销市场管理混乱,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变窄,想创新却无从下手。很多企业不能根据市场形势判断投资方向,或者无法对自身的营销管理状况进行改革,像无头苍蝇乱撞,导致渠道创新的步伐放缓。
第二,受相关法律制约,渠道创新步履维艰。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是每个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触犯法律的规定无异于将企业陷入囹圄。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各方利益的制度保障,而宏观调控是确保市场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看到法律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法律同时也限制了企业营销渠道的创新,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第三,渠道创新人才缺乏,造成创新方向出现偏差。渠道创新需要注入新的理念,进而指导企业开创新的营销渠道。但是,目前我国缺少高端渠道管控人才,在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因理念落后,使渠道创新走入歧路。因此,企业进行渠道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选择正确的人才,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理念,创造新的营销渠道。
第四,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阻碍了渠道的创新。营销渠道的终端是消费者,他们是决定企业能否赚取更大利润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渠道创新的重要因素。但是,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来看,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消费方式,这也是消费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形成的不易改变的习惯。因此,企业要想创新营销渠道,首先必须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去引导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行为,进而实现渠道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营销渠道创新的途径
针对营销渠道体系创新存在的问题,笔者特提出几点渠道创新的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步伐,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电子商务的国际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1)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建立企业与海关的联网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处理减少通关流程;(2)利用网络技术改进物流系统;(3)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支付,拓宽企业的营销渠道。
第二,减少渠道流通环节,降低投资成本。企业应不断探索新方法,有效减少渠道流通环节,通过与渠道终端建立直接的沟通,增强企业对终端的掌控能力,实现降低投资成本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
第三,分解渠道职能,重新组合营销渠道。根据企业在营销渠道中的不同职能,将其再次分解并重新组合,实现营销渠道功能的最大化。营销渠道中的各个成员之间都有着各种利益关系,相互间的依存度非常大,将各分销商的职能重新分解并整合,能够增强企业的营销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建立市场信息更新系统。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建立市场信息更新系统,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动态和产品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有利于企业及时监控竞争对手的战略调整,从而帮助企业根据竞争对手及市场运行状况及时制订营销计划调整营销渠道,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不断完善商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运用现代营销理论指导对落后的营销渠道加以创新和整合。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通过整合营销渠道资源,创新营销渠道模式,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为渠道终端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嫒嫒,李敬银.企业营销渠道冲突管理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9
[2]刘江虹.试论企业营销渠道及模式[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1
[3]龚雪慧.企业营销渠道策略分析及实践启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8
[4]王贵臣.试谈当今我国企业营销渠道的变化和管理[J].现代营销,2011.6
[5]钱慧敏,葛文雷.企业营销渠道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3
[6]邓德胜,尉明霞.企业营销渠道生态管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3
[7]王军红.浅析企业营销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及应对措施[J].内江科技,2011.2
[8]沈月明.探讨新时期企业营销渠道的设计与改进策略[J].科技智囊,2011.1
篇10
关键词:并购;整合;效应
财务整合效应主要是指并购的财务整合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各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制度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资金上的效益。
一、财务整合效应的内容
(一)节税效应
首先企业可以利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达到避税的效果。亏损递延是指企业以前的亏损可以充抵以后的盈余,企业按抵消后的盈余缴纳所得税,因此如果某企业严重亏损,该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作为并购对象,或者该企业会考虑并购一个盈利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此外,如果并购企业以可转换债券交换被并购企业的股票,一段时间后再转化为普通股,这样做在税收上也有两点好处:一是由于“税盾作用”可以减少所得税;二是企业可以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直到这些债券转化为普通股,由于资本收益的延迟偿付,企业可以推迟支付现金流。
(二)企业现金流的充分利用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现金在支付所有净现值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流。处于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自由现金流量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行业发展初期的企业往往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缺口,而处于行业成熟期的企业往往存在大量的现金流量盈余。通过并购可以使两个具有不同自由现金流量水平的企业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
(三)融资成本的降低
通过并购,企业规模扩大,这使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得以提升,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企业有条件发行更大数量的证券,从而使证券的发行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并购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获取上市公司资格后,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中,现金分配很少的情况下资金成本相对较低。
(四)资本需求量的减少
通过并购所提供的集中管理的机会,可以降低企业总的资金占用水平。
二、企业并购财务整合效应的模型构建
(一)指标计算与经济涵义(见表1)
指标计算依据的假设前提是,公司并购整合效应与基本财务指标是可以度量的,这一关系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与这一关系的任何偏离都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修正。其中,财务指标选定的标准是能够突出反映公司业绩提升的五项能力,即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价值创造基础能力,每项指标的变动趋向都可以明确反映能力的变动趋向,如每股收益提高,则每股收益可以反映的盈利能力提高。
(二)研究过程
在评价中,对财务效应的评价比较困难。虽然可以对其进行逐项指标分析,但是相互独立的各项指标不能反映出企业并购整合的整体效应。因此本文研究将采用构造综合评判指数的方法进行整合的财务效应评价,具体步骤为:
1、根据指标的经济涵义选出最优值。在样本公司中选出各个指标f i,j(i=l,2,……n;j=1,2,……m)的最优值f i,j,根据前文中的论述,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该指标体现的经济含义越好。因此,一般选取评价指标最大值为最优值。
2、作下面变换,将各项指标和其对应的最优值代入公式:
通过这种规格化处理,hi,j变成了各指标相对于最优值的相对数,此时才具有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此时,各指标的最优值都变成了单位1。
3、计算m维空间中代表单位的点间距离,即是将上述求出来的各项hi,j减1 ,求其绝对值之和,公式可表示为:
这里选取绝对值距离,根据是无法主观确定哪些指标影响较大或较小,此时绝对值距离和越接近于零,即指标各值离最优值越近,各项指标综合反映出的绩效越好。
4、分别计算样本公司并购当年及并购后四个年度的绝对值距离和,分别为D0(Fi,F0),D1,(Fi,F0)、D2
5、最后一步,计算样本公司的并购当年及并购后四个年度综合评判指数,即将D0(Fi,F0),D1,(Fi,F0)、D2(Fi,F0)、D3(Fi,F0)、D4(Fi,F0)分别代入以下公式求E:
这个公式本身并无任何实质涵义,只是将绝对值距离换算成我们习惯上使用的指数形式。该指数越大,说明财务整合效应越好。
(三)财务整合效应较好的判断标准
1、与并购发生的当年相比,并购之后各年财务效应均提高。
2、与并购发生当年相比,并购后一年财务效应虽未提高,但第二年之后各年财务效应得以恢复提高。
3、判断区间为并购前后一个年度内[0,4],理由是既能反映出公司并购财务效应的水平,又能保证将并购所带来的影响基本包含进来,区间越大,财务整合效应水平受当次并购事件的影响越小。
三、财务整合效应的实证检验
2002年6月24日,中国移动香港以103亿美元将母公司8省市移动网络揽入旗下。中国移动香港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了公司为收购内地8省市移动公司安排的有条件买卖协议,并向其控股公司中国移动香港有线公司发行新股作为收购交易的部分对价。此次中国移动的大手笔运作因其规模巨大也入选全球十大并购事件。根据中国移动香港公司2002~2006年度提供的财务报告,计算出该公司2002~2006四年财务整合效应的主要财务指标见表2。
根据中国移动香港公司2002~2006的主要财务指标,采用上述构造综合评判指数的方法对该公司的财务整合效应进行评价,具体过程见表3。
实证结果得出:由于并购当年及以后各年并购财务整合效应的评价指标E逐年提高,得知中国移动香港公司与并购发生的2002年相比,并购之后各年财务效应逐步提高,可以说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李善民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与重组的实证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克斯.并购的艺术:整合[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郭立恂.我国企业并购整合研究――整合绩效的考评[J]. 统计与决策,2005(3).
4、Hans J.C.Baker. Successfully Integration Two Business[J].Corporate Finance,2000(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