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国外并购效应理论综述
企业并购效应理论包括企业层面的并购效应理论和社会层面的并购效应理论两个方面。纵观国内外有关企业并购效应的研究,企业层面的并购效应理论集中体现在规模经济效应与交易费用降低效应两个理论上面,社会层面的并购效应理论集中体现为企业并购的福利效应理论与并购的资源配置效应理论。
对规模经济比较全面的分析是从马歇尔开始的,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规模经济”这一概念,他将规模经济定义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企业并购规模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横向并购上,西方学者在对企业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分析的时候都假设: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生产技术及条件不会发生改变,并且企业实施横向并购前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
在这种较为理想的理论假设前提下,企业并购使得生产要素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在一定时期内,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得企业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收益递增,即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所以,在企业横向并购扩张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越来越完全的发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价格波动不定,这必然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理论假设。因此,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理论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太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还需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改进。
企业层面的交易费用降低效应是由新制度经济学派提出来的,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理解企业纵向并购提供了一个较有解释力的基础,他认为当企业发现对其上游的要素供给和下游的产品销售进行控制可以节省交易费用的时候,就会发生纵向并购。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理论,深入研究了“纵向一体化”问题,认为纵向一体化有效地削弱了人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克服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内部的长期雇佣合同也促进了合作,权威性的组织安排避免了讨价还价、通信联络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一体化的组织结构稳定了要素供给和产品销售分配。
研究社会层面并购效应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和威廉姆森。他们在研究企业并购的福利效应时也没有得出确定一致的结论,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分歧。斯蒂格勒认为,只要没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企业并购仍然会发生。这是因为,新企业的进入会有一个时滞,通过并购能使企业获得市场势力从而获得垄断利润。Saronovitch和Sawyer通过对1958年~1967年期间的总体集中率变化的分析(主要指标是CR25、CR50和CR100)发现至少有50%以上的集中度的提高是由于并购造成的。斯蒂格勒、Saronovitch和 Sawyer三人的分析都认为企业并购有可能带来垄断,从而产生并购反竞争效应,最终有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威廉姆森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继承了哈伯格的早期垄断福利损失分析的传统,并结合马歇尔提倡的规模经济分析对企业横向并购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详尽分析。威廉姆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购的福利影响是正的还是负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并购导致的资源节约与并购导致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减少而引起的福利损失之间的比较关系。
但是,威廉姆森的局部均衡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会低估并购的整体效应。并购的整体效应还包括发端效应和加重效应。国内外理论界主要侧重对并购带来垄断使得商品价格上升的福利效应分析,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能带来价格的上升,很多并购活动会造成价格的下降。而对于并购后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社会福利效应的
分析,在理论界还是分析的不够透彻。
二、国内有关企业并购效应理论研究成果概述
我国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并购的意义、动机、并购的类型和方式、并购策划与商业化运作以及政府政策等内容进行描述。由于政府干预较多,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并购仍属于“准并购”,国内的大多研究是对国外并购理论进行“本土化”,以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并购模式。另外,我国学者对企业并购效应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大多数是针对上市公司并购后的实证研究来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变化及企业并购效应的。如,陆一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调查报告》;刘国亮、王加胜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研究》;张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等,但由于所用数据资料和方法的不同,实证结果也存在差异。由此可见,我国对企业并购效应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单一的定量性的实证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形成我国并购效应的研究分析方法,尤其关于企业并购效应的定性研究理论还有一定的欠缺,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并购效应定性研究理论框架体系。
三、西方企业并购效应理论新发展
(一)并购与产业集中。许多研究并购的文献对于并购会引起垄断表示了担忧。美国经济学家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按并购金额对近几次并购浪潮中并购企业所在行业进行排列,然后对这些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行业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在某一次并购浪潮中处于并购高峰的行业在下一次并购浪潮中并不一定就是并购发生的主要行业。如果并购企业长期经营状况不佳,它就不对市场形成威胁。但是,许多数据显示,并购企业在长期中虽然销售额较低,但利润却比较高。人们认为其中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企业通过市场垄断力量获得了超额利润。然而,Healv,Palepuand Ruback研究发现,产业利润率的提高来源于运营资本投资水平和工厂、设备管理能力的提升。
产业组织理论也认为,产业集中并不能与缺乏竞争划上等号。一个产业内的公司可以在产品质量、品种、耐用性、售后服务及服务支持等各个方面展开竞争,昔日的理论所认为的高度产业集中将导致垄断或少数大公司合谋的观点并不适用当今异质产品成为消费主流的社会。大公司市场份额的增加得益于他们的高效率和良好经营。
(二)并购与资源配置。并购在经济中主要发挥两种作用:扩张和收缩。从行业角度看,行业内并购的即时影响是能够引起现有资产的重新配置,如果行业内的某些企业试图增大其经营规模以消化更大的资本投资,这时,并购就成为行业扩张的工具。同时,并购也可以用于消除行业内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其生产规模更符合社会需要,这时,并购则起到收缩行业内现有资产的作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分拆作为并购形式的一种占到当时并购金额的近一半,当时许多公司纷纷把本公司内不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弱的部门分拆出去,从而导致公司资源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的转移。H.Servaes、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等研究发现,总是由q值较高的公司并购q值较低的公司,如果反之,则并购将有可能失败。
Jovanovic和Rousseau的最新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加速了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Hagedoom和Duysters在对计算机行业的并购研究中证明,在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相近的两个公司合并有利于发挥双方技术协同效应,促进技术资源的重新配置。
篇2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 企业并购 估值方法 应用研究
股改作为资本市场一项基本性制度改革,对我国原有的企业并购估值理路及并购估值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我们不得不思索在股改完成后如何使用西方经典估值方法。笔者拟从分析股改对并购市场的影响入手,研究股改后如何引进西方经典估值方法,以及如何结合非市场化估值方法进行估值结论验证工具。
一、 问题的提出
在西方成熟市场上,大规模并购依托的是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而这正是股改前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活动缺乏活力的制度。股改的目的就在于解除这一基本的制度,进而形成流动性充沛的资本市场,恢复市场定价功能。可以展望,股改后,无论是并购的驱动力,还是并购的估值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股改为应用经典估值方法创造条件。就估值环境而言,股改将使传统估值方法在全流通背景下失去独立使用的条件。在全流通时代,作为整体置换主流方法的重置成本法的地位也将受动摇。如果完全以账面评估价值作为定价基础,必然会忽略商誉价值的存在,这种方式的资产交易会损害收购方的利益。就实践操作而言,股改的完成将减小我国企业并购估值的难度,使得当前西方流行的并购估值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增强。但另一方面,作为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我国企业并购仍将面临着一个与西方企业不同的市场环境,因此在借鉴西方企业并购估值方法时仍要结合我国特点进行必要的改进,才能使得参与并购企业的评估价值最大程度地接近企业真实价值。
二、股改后并购估值方法应用探析
(一) 现金流量折现法应用探析
现金流量折现法作为西方经典估值方法,在我国股权分置时期极少实践应用,本部分将对该种估值方法在全流通背景下适用性进行探析。
1.适用性探析
股权分置时期,我国学者对其理论研究论证结果多是呼吁将其照搬过来直接引用,而就技术层面来看,鲜有上市公司利用该方法作为并购估值方法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股权分置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并非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在确定现金流量折现法两大难点,即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与资本成本的估算这两方面都无法达到。
在股权分置时期,并购是掏空上市公司资源的重要手段,所以并购方较少关注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股份分置改革结束后,并购方需要理性地关注企业因正常生产盈利而获得股票价格的提升,进而获得投资回报。在全流通背景下,一个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逐步形成,故尝试将现金流量折现法适当修改后加以使用将极具实践意义。
2.难点探析及应用建议
(1)净利润预测环节
对目标企业未来几年的净利润的预测是现金流量折现法评估的起点和基础,合理预测的未来净利润是能否成功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关键。国际成熟的资产评估师将企业划分为利润加速增长期和稳定期,据此建立模型。西方国家具有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在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时极少出现分歧,从我国来看,机构对各上市公司的预测差异极大。笔者随机抽取化肥行业一家上市公司来做各机构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
从上表看,各机构对云天化2007年每股收益预测值预测,其中光大证券最为乐观(每股收益预测值1.57元),国信证券最保守(每股收益预测值1.16元),两者相差0.41元,该差额占2006年已公布每股收益(1.09元)的38%;在对云天化2008年市盈率预测中,申银万国预测值为12.97倍,海通证券预测值为15.33倍,这两者差异也较大。鉴于机构并未逐一披露对每一家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依据,我们无法对其预测值合理性进行判断,仅从上表整体分析,不同机构的预测结果差异较大,使得利用现金流量折现法作为并购估值方法时并购需进行甄别。
(2)企业计提各项准备环节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这是与国际准则主要的差异之一,也将对我国引用现金流量折现法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规定企业计提减值准备不得回转后,对于计算企业所得税而言,减值准备与折旧没有区别,故会计师在确定企业当期应缴企业所得税金额时将与以往有所区别,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也就是对企业当期现金流出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净额。
以上只是作为一个研究点来剖析股改结束后在并购中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可能会与经典模型取值存在差异的方面。现金流量折现法是目前西方最科学、最成熟的评估方法,也是对模型中各项参数取值最敏感的,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将该种方法作为主流评估方法,依赖于成熟、稳定的资本市场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评估师。在我国,股改为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提供了前提条件,要使此经典估值方法作为我国评估主流方法,更需要评估师在未来并购案例中积累经验,将其调整为适合我国企业的模型。
(二)可比交易法应用探析
可比交易法也是西方经典估值方法,在我国股权分置时期一直没有实践应用,本部分将对该种估值方法在全流通背景下适应性进行探析。
1.适用性探析
可比交易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在我国股改时期作为辅助的估值方法也得到一定的运用。但因其对参照并购交易趋同性要求较高,而股权分置使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基本情况不具有可比性,故理论界和并购实践都未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此方法无论对并购环境还是对目标企业特点、并购交易动机等都相当敏感,股改结束后的短期内也不宜作为主流评估方法。不过,可比交易法作为西方流行估值方法,在我国形成成熟稳定的资本市场后一定会作为主流估值方法来使用,故,作为一种前沿探讨,仍有必要对其在我国使用情况和发展进行分析。
2.难点探析及应用建议
可比交易法需要确定两个“类似”,即类似的目标企业与类似的并购交易动机。只有在保证这两项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才具备使用可比交易法的可能性。对于“类似”的内涵,需要我们在未来并购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作为一种经验的积累,在股改对价方案中,不少上市公司在阐述股改对价依据时对价方案均提及由某种“类似股改方案测算而来”,这就说明了可比交易法在我国使用时具有的其他评估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分析类似并购交易的成交价格时,无法区分不同的收购者对目标企业溢价比率的估计,因而,可尝试采用平均溢价倍数作为评估依据。以并购相似可比公司交易时的平均溢价倍数作为评估依据,即统计同类公司在被并购时,并购方公司支付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企业的价格。这种方法可更多适用于资本市场上公开标购的上市公司。
可比交易法体现交易直观及公平的特点在股改结束后作为并购估值的辅助方法将会广泛使用,这将为这项估值方法提供宝贵的原始数据和实践经验,以使其在适当的时候成为主流估值方法。
(三) 重置成本法应用探析
重置成本法作为股权分置时期并购估值主流方法,长期以来无论其优点或弊端业界都有了较多的探讨,本部分尝试将其在全流通市场中的适用性进行探析。
1.适用性探析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通知》、《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产权转让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国有资产交易应当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价为参考依据,且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由于在股改结束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国有上市公司仍将占上市公司的重要成分,故在对整体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时,特别是以国有企业改制为目的的整体企业资产评估过程中,重置成本法仍将作为主要估值方法。
2.难点探析及应用建议
重置成本法作为目前我国主要估值方法,除了考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外,也与目前评估界专业能力受限有直接关系。相关法规规定,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时,除采用重置成本法以外,还要运用收益现值法进行验证,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嫌麻烦或因其他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完全摈弃收益现值法。采用重置成本加和法评估出的结果是企业的所有资产的价值,而不是企业的价值,极易造成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漏评,导致企业实际价值与评估价值产生重大差异。
三、结论及政策建设
比较我国资本市场和成熟市场,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股权分置。在西方成熟市场,并购活动依托于流动性,而我国股权分置是制约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制度因素。股权分置时期的并购活动是为并购方掠取超额利益,实现投机价值的行为,其估值方法都是协议形式而非市场化的模式。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研究股改对我国企业并购动因产生的影响,进而剖析了股改对并购估值方法产生影响的程度。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股改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从非市场化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换,在这样的并购背景下,政府应该引导并购双方摒弃非市场化的估值方法,转而选择以市场化估值方法进行估值定价。股改完成了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在全流通形成后的较长一段时间,我国仍无法形成完成成熟的资本市场,通过笔者论证,全流通形成后的一段时间,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典估值方法,而应该选择以市场化估值方法为主,非市场化估值方法为辅的综合估值定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4-92
[2]李增泉.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知网.经济研究电子版,2005;1
篇3
关键词:国际商务 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新时期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已有不少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而在规模的扩大中,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并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尤其是应该研究如何更能满足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中的人才需求。本文对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针对本科专业。 一、国内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概况
我国已有70多所开设了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来看,基本上涵盖了所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国际商务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应具备的能力(跨国经营、管理、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有的高校还强调了外语应用能力)和就业方向(主要是跨国公司或各类企业的国际商务工作,也可以从事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该专业的开设,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层次发展的大环境,切合“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可以认为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对外经贸人才方面的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一种升级。 二、中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中,跨国经营人才的缺乏排列第二。可见,由于国际商务人才的缺乏造成的管理瓶颈是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成败的关键。
而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人才需求的分析,除了了解规模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外,必须还要认识到:我国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在人才需求规模方面
如前所述,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的“走出去”或者正在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这些都构成了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现实需求。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5年1-8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地区的486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4734.3亿元人民币(折合77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对从事跨国经营的国际商务人才是有着迫切需求的。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以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谋求长足发展,这就蕴含着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潜在需求。
2.我国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有相应的特点
中国的跨国企业目前国际化水平低。2014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平均国际化指数64.6%,而入围该名单的 3 家中国内地企业的平均国际化指数仅为28.2%,没有一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指数达到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大量的跨国企业才刚刚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需要在夯实基础之后提高国际化程度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讲,更需要有大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知识结构,具有跨文化的洞察力,能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的国际商务人才。
从跨国经营的产业分布来看, 我国企业目前进行的跨国经营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海外投资明显低于全球水平。2013年,第一产业境外并购金额为 348.2 亿美元,占比为66% ,而全球水平为19.5%;中国制造业境外并购金额为73.2 亿美元,占比为14% ,服务业境外并购107.6 亿美元,占比为20%,同全球制造业36.1%和服务业44.4%的份额相比,明显偏低。这说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在产业结构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国内产业的升级,未来几年,高附加值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都会大力开拓海外业务;企业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主创新已成趋势,各种通过自建、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一批大型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并购全球性或区域性流通企业,还将持续在重点区域打造和整合中国流通产业链。在跨国经营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将更需要开拓型的、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制定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经营的比重非常高。2013年,中国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917.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85.1%。一般来说,发展中或转型国家市场体系构建相对不够成熟,法律体系相对不够健全,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影响程度比发达国家更大,这就使得商务环境更加复杂,风险也可能更大。这就要求国际商务人员应该更全面谨慎地评价商务环境,更慎重地对待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管理。
所以,我国大多数企业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需求应该更注重国际化视野、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以及跨文化管理能力等,同时,由于多数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初始阶段,仍然需要相当数量的能够进行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外贸业务、外汇风险规避等)的国际商务人才。
今后,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成为企业国际商务人才的重要来源,高校应该从企业的实际需求特征出发,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创新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综合型和开放型人才。
三、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从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
1.课程体系不合理
(1)通识教育课程不够,尤其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从本文前述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可以得知,相当多的企业需求的国际商务人才不只是会操作个别商务环节,而要求的是能谋划企业国际商务战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普遍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也缺乏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
(2)专业课设置不够合理。一是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体系同国际经济与贸易或国际金融这样的专业混同。国际商务专业与这些专业虽然都是涉外经济类的专业,但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课的设置虽然应该有相通之处,也不应该混同起来。二是照搬国外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英美等国家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比较成熟,值得我们借鉴,但如前分析,我国的企业有其特殊的人才需求,国外专业的课程设置未必能完全适应我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选择的借鉴而不是整体照搬。
(3)小语种外语课程设置不足。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很多都是面向小语种国家,尤其是目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情况更是如此。虽然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商务语言,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使用当地语言交流始终被认为是解决跨文化障碍的有力武器。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英语的学习,小语种教学一般只针对外语专业,而国际商务专业也应适当地开设小语种外语课程。
2.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不可或缺,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所学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目前就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不足,或者虽已建起实验室,但并没有真正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学生们很难有机会在校期间进行实际的实习锻炼。所以目前高校内虽然有模拟与实训,但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呈现严重脱节现象。
3.缺乏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是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组织与部门、组织与政府之间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认同的一种文化素质和交往能力。国际商务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跨文化现象,为避免文化冲突,降低国际商务成本,必须要提高国际商务人才的跨文化能力,以应对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冲突,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就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多数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中会包括跨文化管理方面的课程,但系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不应该仅限于一两门专业课,而应该作为一种素质培养,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使学生了解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习惯成自然的跨文化思维,实现从无到有的跨文化能力的增长。
4.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影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高校中,师资问题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无实践经验,对授课内容只有理论上的理解,致使授课内容与实践脱节,枯燥而缺乏生动性,也影响对学生的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有专长的领域趋同,影响到整体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5.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培养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课程教学中主要是课堂讲授,也有案例教学的采用,但一般仅局限于让学生回答案例的特定问题,而不是采用发散性思维思考和讨论;案例数量不足;同时所选案例的真实性也可能不是十分真实和准确。这种简单粗放的培养方法不利于我国国际商务人才质量的提高。 改革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的途径
1.改革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小语种外语的应用能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和小语种外语的选修课;调整专业课的课程和学时,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对于某些内容重复交叉的专业课,可以适当去除或减少课时;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的跨文化培养课程或技能类课程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2.加强和重视实践教学
落实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国际商务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可以由以下几种形式组成:第一、建立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高仿真的训练系统中,能够很快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系统规范的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打下基础。而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建立模拟实验室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实验。第二,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商务专业特性,学校应与商贸部门,行业组织,在华跨国公司、涉外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3.加强跨文化能力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国际商务文化、跨文化管理、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来加强商务环境教育,帮助学生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商业运作规律、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国门交流访问,实地体验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跨文化冲突。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余组织相关活动来提升跨文化能力,比如模拟跨文化冲突及解决的游戏或表演活动,邀请跨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做跨文化管理的报告等。 4.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提升师资力量计划
对于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应该组织和鼓励教师到企业或行业协会中进行交流和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参加实践技能方面的短期进修、参加相关行业协会的活动或主持横向课题、开展产学研践习等。关于优化知识结构,一方面通过现有教师的进修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引进人才,尤其是可以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及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甚至可以与企业或国外高校实行联合办学。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助于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能胜任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应该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实验训练、问题调研、文献查阅、撰写课程论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或方法相结合,着力训练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能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阎海燕,徐波.“走出去”战略中的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07(3)
[2]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R].北京,2014
[3]肖芬,唐聘莉.新常态下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5(6)
[4]陈春,肖光恩.英国知名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 上一篇:电影行业趋势
- 下一篇:启动保护继电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