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主体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育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教育主体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激发;多方协同;模式构建

“主体性实质上指的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确信、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运动,及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如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等;它是人通过实践和反思而达到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境界,展现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是人的生命自觉的一种哲学表达。”[1]大学生主体性激发,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性发挥及其最终成效,既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积极“经营”好大学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后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遗憾的是,当下大学生主体性发挥情况不容乐观,亟需我们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创新模式和有效的方法加以应对。

一、影响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社会需要,较少考虑个体的发展。自隋唐开科举以来,教育主要是为科举、为政治服务的,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束缚,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著名教育学家孙喜亭教授认为,“我国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变化才行,这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育体制的积弊

在高考指挥棒依然高悬的当今教育体系下,我国的众多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为了获得高校的入场券而不得不放弃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淹没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这也必然导致后续的众多高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是具有较多依附性、较少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小,同质化、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

3、高校引导工作不力

高考前的紧张与亢奋的状态突然转变为新奇与松懈,由于缺乏高中严格的管束下逃离,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一下子陷入迷茫。活动开展很多,但更多的是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和场面的好看,却并不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入,真正让他们自觉入脑、入心。即使偶尔为之,也因缺乏持续的刺激,往往会半途而废。

4、学生自身的迷失

受到社会浮躁情绪的感染,在教育引导的缺位、自身的被动放纵、网络的吸引下,逐渐“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媒体时代下一个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通过不断的刷屏,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自己的存在感。有高校学者曾形象地形容这一现象为:通过网络知道别人的存在、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存在。

5、家长参与的缺位

家长将学生送进大学门后,很少会再像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期间一样,注重主动与学校、老师的保持沟通交流。而客观上,高校学生工作者所管理的学生众多,事务性工作繁杂,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和更多的学生家长主动沟通联系。而正是由于这种“小学生”式的沟通交流的缺位,导致家长对学生在校的情况一无所知,应有的督促和教育功能缺失了。

二、大学生主体性激发多方协同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从实际可操作性及成效体现出发,当务之急应该积极构建一种新型的大学生主体性激发模式,即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学生工作人员统筹协调,整合专业老师、学生自身、学生家长等各方主体的资源优势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模式。

1、主导者:专业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当下科研指挥棒的挥舞下,众多的高校专业老师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式的“授业”,而无暇或不愿意“传道”、“解惑”。因此,从科研业绩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逐渐剥离,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制度设计促使专业教师真正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这对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要在相应的方面做出变革。譬如:教学方法上由传统的单向教与学的模式,转换为平等的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发挥首创精神, 以主人翁意识投入到课堂发言、演讲、辩论、讨论中,把已学知识与自己的理解和发挥结合起来, 增强主体感性的体验,这便是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体性的很好的方法。考察方式上,倡导评价机制的多元化。比如,可创新部分专业的毕业论文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由指导老师与学生设定课题,学生选择完成创意设计、影视作品等实践专题作品来答辩。

2、协调者、引导者: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

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作为直接面对大学生、担负着上传下达重要桥梁作用的一线工作人员,在学生主体性发挥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资源的整合协调者。通过整合现有的诸如“导师制”、“第二课堂教学”等制度或做法,加之借助相关新媒体平台,建立完善与专业老师、学生、家长等的日常沟通和信息反馈平台,有效构建一套务实管用的大学生主体性激发的长效工作机制。其二,积极的引导者。通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开展,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积极主动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合理制定自身的规划、合理地选择和舍弃,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与低年级学生宿舍结对子,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让他们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以突出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

3、参与者:家长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期中期末、奖学金评定期间等,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也应通过微信平台的建立、家长QQ群的建立,结合原始的信件邮寄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主动沟通联系,及时通报面上的学校、学院的相关活动开展情况,以及个别交流个体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无形中给学生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敦促其在校期间主动学习进步。同时,针对考试不及格、打游戏成瘾、心理问题等一些特殊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双向压力传导和爱心传递,引导学生积极地向上发展。

4、执行者:学生自身

内因是根本原因。大学生主体性激发的成效,归根到底在于被激发的对象,即大学生自身。大学生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主体性发挥在大学生涯中的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进而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材。同时,具体方法层面,应早日明确目标,将专业和兴趣结合,合理规划大学的时光,积极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并分步、有效地实施。在认真参加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技能培养,诸如参加培训机构学习、参加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参加科技文化竞赛、参加学术论文撰写培训、辅修第二学位、前往企业实习锻炼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试图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两者的矛盾逐步加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主体性原则的转向。主体间性作为一个新的范式此时被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为我们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主体性研究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首相必须对“主体”进行解读,“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对象性的“客体”,从主体到客体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认识论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这种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模式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自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后,这种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范畴在学术界便传播开来。“主体间性”出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一经引进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它强调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方法论模式充分凸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直强调的传统的范式,这种传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模式的提倡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产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的教育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者产生自满的情绪,从而很难摆脱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模式,教育者凭借其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优势在教育活动中长期占据教育的“唯一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者的地位,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加之“灌输式”说教的理论枯燥泛味,很难从心理上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无法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更加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践行教育活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主体性随着人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加快也变得日益张扬,许多突发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这对我们有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绝对主体,个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使得人类为了追求个人私欲,不断的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在社会中的“扩散“,”人定胜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中泛滥,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主体性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不断被扭曲,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对己对人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应当成为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交互主体性消除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理解范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飞跃的同时,也对我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定势必须予以改变。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形成自主的、正确的自我判定;同时,贴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受教育者真正能够接受的理论,教育者只有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得到确证。

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从属于“主体”的“客体”,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大多受教育者仍然把自己放在从属性的地位,存在着主体性严重缺乏的现象,过于依赖外物。主要的表现在: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即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对教育者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甘愿成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书本的绝对依赖,即牢记书本、迷信书本,企图应付考试。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广大受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的警醒,在受教育活动中在跟随教育者步伐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主体应该具有的自我创造性和自主性,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最后,对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能力提高而言,主体间性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提倡,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危机。随着当今中国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形形的西方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冲击着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因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教育者要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保证清醒的头脑,懂得接受和传授正确的有利的信息;受教育者要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辨别各种良莠不齐、伪善的信息,从而在当代社会形形的诱惑下、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够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本性、主动的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

我们提倡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即开发受教育者善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流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把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主体性思考 对话式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在当今的高校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在这里我仅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这个角度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曾经的象牙塔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代替了精英化,这本来是教育的一种进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大众化的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学生数量剧增,但是传统的讲授式或教师独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在推行,一点对多点的思想传输,使思想得不到完全的交流,只能单方面灌输,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不能确保其很好地渗透到了学生的思想中。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以改变学生错误的认识为目的的,学生在其中必须得到有关的启发,并且从中参悟出相关的道理,进而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方面,也存在不少脱离大学生实际情况的现象。教育者常常只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内容,而把学生思想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放在一边,这样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缺乏了兴趣,更谈不上作为教育主体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去了。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脱节,未能及时意识到学生中出现的新的思想趋势,而进一步讲,这也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的选择自由而导致的。要发挥大学生这些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将其培养成为非异化的、有责任意识的、合规律的行为发出者的主体,还需要经过多方的努力。

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呼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目前的教师独白为主走向,以对话方式进行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对话式教育有着特殊的含义,是指教育主体之间内部精神世界的敞开和沟通,是对对方真诚的接纳,是在教育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的观点、思想和精神上的包容、相遇与相通,从而达到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完满建构。也就是说,教育对话是教育主体之间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基础,以寻求真知、意义创造和建构个体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从而达到教育主体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主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才是学习,才能获得发展,这就需要个体去思考即同主观世界对话,将与客观世界交流的成果融入到自己的认识体系中去给自己予以指导,这样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对话式教育所追究的成果。

综上所述,“对教育来说,对话是激发内部动力的策略”。下面我们再从两方面来谈谈对话式教育在凸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方面的现实意义。

第一,让学生在自己的独立探索中发展主体性。在对话式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对于师生而言都没有预设答案的主题。因此,学生在探索研究中的没一点进步,都体现着学生的思维向一个未知领域的深入;学生的每一点收获,都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在这样一种探索性活动中,学生真正摆脱了来自教师的禁锢,摆脱了“异化的能动性”。这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从而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成长自我,渴望独立,要求独立,这也就复归到了学生最初应该具有的自主的能动性上面。学生在教育中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获取价值观、发展自我、不断走向独立的过程,也正是一个不断地确立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然后就把这个主题的话语权更多地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遇到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对话式教育这样一种新方式,就需要教育者适时的用自己的发言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样一种适当的引导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去。

第二,让学生在师生的真诚的对话中发展主体性。教育应该是一种师生“同在”、师生“同往”的沟通。因此,在反对任何形式的压制、奴役的同时,也要扬弃教师“独白”、“表演”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致力于在教育中建构一种对话式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通过这样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当教师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以一种平等友好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间,教师就获得了一份信任、一份友谊,学生也流露出一种自信、一种欣喜,师生关系则表现为一种融洽、一种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活生生的人投入教育过程,共同“卷入”真实的思维活动中。这使得学生和教师的对话更加真实,也更加真诚。同时师生双方真诚的交换意见,实现知识、经验和意义的共享,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思想的交流与提升,更重要的是主体人的生成。

对话式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这种教育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又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普及,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定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篇4

关键词:主体;客体;主体性;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90-02

学习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个专题的时候,从来没有质疑过对一些已经成文的说法还能有进一步的思考,头脑中就是固定思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笔者渐渐觉得对这两个基本要素,我们也是有深入讨论和研究的必要的,这对加强我们对整个学科的理解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理论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一、相关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换句话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是指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者,还包含兼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同时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空间里对一定的特殊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活动的教育对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产生教育影响的影响对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受教育者。

主体与客体。哲学上的“主体”是特指个人和社会集团,个人和社会集团能正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且富有一定的创造力;哲学上的“客体”是实践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对象,有可能是指人,也有可能是指事物,总之“客体”是实践的对象和结果。主体与客体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两者构成了认识过程的一对矛盾。

主体性和客体性。主体性与客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各自体现出来的属性。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客体性是指主客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客体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与此同时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对应,客体性又更多地倾向于一种被动性。

二、当前理论界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

(一)单主体说

“单主体说”,学术界的观点认为它包括“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两种。“教育者主体说”这一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实践活动里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承担者、发动者以及实施者,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者和受动者;“受教育者主体说”这一观点认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因”,而教育者则只是发挥着“外因”的作用,教育者成了客体为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又或者说教育者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充当中介的作用。

(二)双主体说

“双主体说”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作为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支配并且相互制约。

(三)双向互动说

双向互动说认为,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里,教育者的地位非常重要且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实践活动中的受教育者自身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接受教育者所实施的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互动、相互交流、形成合力。

(四)主体际说

主体际说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互动相互交往并且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转化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实践活动,在这个转化的公式中可以看出“主体―主体”的关系存在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而这种关系被称为主体际关系。

三、关于主客体关系主要观点的简要评价

就“单主体说”而言,“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都简单片面夸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结果肯定会阻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的发挥。“教育者主体说”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注意到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还过分夸大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现实工作中,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他们的思想状况,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满足不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这一观点使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受教育者主体说”则片面夸大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教育者在受教育者思想认识形成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盲目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则很容易导致实践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也很容易架空教育者的作用。

“双主体说”这一观点,虽然从表面上看既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也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但是,这种并列的横向的表述却并没有很好地显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及其特殊性,所以这种观点其实是很难揭示出二者关系的区别或联系的,也无法揭示两者的本质。从教育者角度来说,“双主体说”使得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扭曲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甚至定位不准自己的角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模糊甚至淡化了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使得教育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对自己的职责也不能很好地履行。与此同时,“双主体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两者都是主体就势必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性。但是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受教育者成为主体的话容易让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实践中接受教育时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主忽视教育者的教授与引导作用,受教育者也容易形成不合理的需求,最终影响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正确制定和教育方法的合理选择。

“双向互动说”提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一差异性主要是一种横向水平上的差异性,且存在于两者的教育和发展上。而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存在着相互转化的情况。因而,这种观点和前面的两种观点比较,实则是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不过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观点简单粗糙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分成了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活动过程和接受教育过程,并且“双向互动说”认为教育活动过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接受教育过程则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这种观点没有把握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实质,也没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次矛盾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的后果是实际工作中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步调不一致难以协调,因此“双主体说”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主体际说”是很多学者普遍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影响也比较大。该说法承认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同时也强调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需要平等与互动沟通。首先,“主体际说”承认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性,这对于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激发教育者实施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主体际说”也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性,这使得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同时也很好地尊重了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被激发和充分展现,同时,这一观点还将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充分考虑在内,尊重和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要求,有利于培养教育对象的丰富个性,继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因此,“主体际说”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这一领域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结论

就笔者自身而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和关系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这个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不是僵化的教育者,更不是不作为的教育者,而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者,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把自己放置于教授者的位置,而是在过程中也能将自己置于接受教育的地位,即能积极向教育对象学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育者是带有客体性的主体。同样的,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是教育对象,而这个教育对象也是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对象,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把自己放置于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教育的位置,而是在实践过程中,能积极地自我学习,主动学习,这个时候教育对象便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是发挥着主体性的客体。

我们不能将主客体和主客体性相互混淆,主客体属于实词,而主客体性属于属性类的词,实词和描述事物属性的属性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能将它们看作等同的,也不能在使用时将其认为是可以替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属于实词,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属于属性类的词,属性类的词一般用于描述实体的相关属性。我们学习和理解它们的区别、联系和用法时,一定要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去理解,这样就能很清楚地辨别属性问题和实在的主客体问题了。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争论很多都是由于没有将主客体与主客体性区分清晰和用法混淆。随着不同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会有相当多的学者提出很多新颖和有建设性的意见。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各方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就应该将其置于实践活动本身。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活动,不能将实践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要素特别是“人”这个要素看成是静态的,更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人”在各实践活动中的所作所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在实践活动中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在实践的状态下去理解和把握,就不会把是什么的问题和怎么样的问题弄混甚至是等同了。这对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我们更好把握这门学科指明了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性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邱杰,何海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其主体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3(12).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86-03

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在反思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形式,它克服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视受教育者为纯粹客体所带来的各种局限性。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涵义

“主体间性”又被称为主体际性、主观际性、交互主体性、共主体性等。该理论是以胡塞尔等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从对话主义、存在主义以及交往行为主义等理论视角提出的哲学范式。该理论强调在实践中要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认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主体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是主体间在具体交往的实践活动中,以“交互主体”为中心,通过相互的交往、对话和沟通,以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尊重与认同。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意义。具体来说,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作为教育主体参与活动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通过对话、交流、沟通等活动形式,共同作用于教育资源等客体,以构建的主体间和谐一致的关系属性[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该理论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不再被当做被支配的客体。第二,该理论突出强调“交往性”,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在地位上不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不对等关系,二者通过平等对话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完成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第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主客二分关系,并将“主体—主体”关系与“主体—客体”关系进行整合,构建了“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手段等)—主体(受教育者)”这种更为宏观、科学、合理的新的主体间关系模式。

二、高职院校实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主客二元对立,即强调教育者作为施教主体处于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性地位,而受教者则处于被动受教的客体地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严重抑制,教育活动仅仅完成了“教”的环节,而“育”的效果不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关系的角度来强调双方地位的平等,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平等的、全面的、双向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片面的、单向的教育活动[2]。在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在互动中实现思想道德的共育。

(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与教育者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能够与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受教育者易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理想、信念的价值提升。

(三)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是培养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由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物化思维,在这种思维范式下,教育者常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受教育者,认为只要把物改造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这显然扭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更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低能、低效的主要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是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本论”的指导下,把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在要求把受教育者纳入教育主体的范围的同时,更强调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一项“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实施路径

(一)改革灌输与说教的单一教学手段

高校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承载着国家和社会意志的灌输功能;另一方面更承担着培养、塑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其思维。空洞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要实现这一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为此,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将高职化、本土化、生活化和时政性强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将教科书上的枯燥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情景和画面。改变“课堂与说教”的单一教育手段,以各种创新性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情景式、体验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教学情境,开展互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讨论与教师点拨中释疑解惑,从而真正实现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

(二)创建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

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间知识的输出输入过程,不如说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都是在这个过程实现的。”[3]教学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注重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亲密融洽的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受教育者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舒适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互动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参与者[4]。只有认识到参与者的角色,才能更好地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当“临时教师”,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三维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将教育投射到实践活动中,使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主体间通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受教育者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服务社会,增强自身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紧扣教学主题;另一方面还应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思政课内、课后校内、课后校外(社会)“三维”结合的多样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宣传服务、暑期“三下乡”、演讲、辩论、专题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师生访谈、撰写论文等各种实践活动,利用实践活动及时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课堂与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地参加实践活动,增进对国情、民情和世情的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升能力,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7.

[2]马万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7):187-189.

[3]刘佳琦.主体间性理论的教育价值探思[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1):43.

[4]菜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152-155.

Exploring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Zhi-min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Deyang Sichuan 618000, China)

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主体 教师作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现代教育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更凸显了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教育者不能将其观点、立场移植或强行灌输给学生。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点之上的。但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他们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理想、信念,并会形成动机,进而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育者的活动常常给予有选择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收,接收多少,总是根据自己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理解,对教育影响加以选择,并通过自身内部矛盾斗争作出相应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爱与不爱、知与行的矛盾。诸多矛盾的解决仅靠外在力量是不行的。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完全不顾及学生的主观情感和理智,以教育者的教导、解惑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这一切都影响和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影响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要注意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者高高在上的观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成长来开展,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使学生成为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摆正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位置,正确地对待学生,切忌把学生仅仅当做任意改造的对象或消极被动接收教育的受动者,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交流,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一道人为的感情屏障,导致双方只有“形”的结合,失去“神”的沟通。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造就独立人格、理想人格的人格教育。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灌输教育的形式,老师做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无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选择,基本上都是我说你听,我讲你记,包办代替,也不顾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在方法上往往采取压服式、说教式,把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强加给学生。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道德规范与学生无关,或相差甚远,或为学生的能力所不及,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反而限制了其发展。所以,西方一些教育家指出:“任何强制或灌输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基本价值体系变成我们内心的信念。”尽管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有助于一元化价值目标的形成,但是它具有限制个性发展的不足却是事实。因此,改变以灌输为中心,以说教为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是现代思想政治的必然趋势。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观点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使之主动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这就需要在有效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拓学生个体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只有投身到各种活动之中去,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将自己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的、发展和完善的。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教师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锻炼,直接体验人生和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通过了解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芳.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及其潜能开发.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

篇7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树立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教育概念和教学角色,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首先,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进学生参与交往;只有学生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其次,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舍得放手,学生才可能拥有真正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第三、要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向以学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四、要以宽容的情感分析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许,学生开始尝试某项活动时是生疏的、笨拙的,如语言表达是不流畅的、组织和表现是稚嫩的、思想政治观点是不成熟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些过失。这些都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将它们看作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将它们转化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宽容的情感会使学生的自由之树生长得更加健壮。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求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授的、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和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以及在创设的情景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转变,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3.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在新课改的课堂下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3.1模拟教学,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

3.2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设计一份社会调查的作业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学生间自主做出评价,看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去,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走出课堂,进行体验性教学。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书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的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习掌握知识的意愿。"铃木在《让你的孩子更聪明》中也指出:"启发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精心安排,在学生当中展开广泛的调查,捕捉他们关注的"兴奋点",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辩论赛、社会调查、小论文或设计开放性试题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为学生确定了"能走多远"、"中学生应不应该远离网吧"、"春运火车、汽车票能否涨价"等热点、现实问题,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5.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政治教学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起带进去。”这强调了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在高中政党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的是学习基本理论的枯燥与空洞,难以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势必更要注意讲究课堂教学的策略,借助语言艺术,提升教学质量。

一、科学规范,用语准确

高中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的教育,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因而,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精当,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首先,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准确规范地使用政治专业术语。准确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反之,如果一味强调通俗,将术语任意简单化,或者混淆概念,用语不确切,学生学到的不仅不是“通俗”的政治,甚至可能是一堆“垃圾”政治。

专业表述的要求,也适用于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强调,高考的文综主观题答卷必须是专业的表述,切忌没有理论表述基础的自我语言。在课堂上练习或提问中,我绝不允许学生太多的自我语言(结合自身分析情况除外)。同一意思表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学科性专业术语或直接引用课本的专业句子。

以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政治教师课堂术语,对学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应贯彻落实到学生的自觉表达中,更应以学生的专业表达为出发点、落脚点。

其次,政治课教师还应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语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一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群,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及时汲取新的“营养”,确保教师的“思维机器”既能“有米可炊”,又能给学生提供一股“活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桶与时俱进的活水。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网络优势,结合时政热点,将网络语言搬进课堂,比如“躲猫猫”、“楼脆脆”、“七十码”等。

二、思维缜密,逻辑性强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逻辑性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语言的表达,还是联系实际的发挥,都必须体现逻辑性。而逻辑性以层层推进为载体得以实现。

政治课教学要求教师思路清晰,敏锐把握问题的本质,破题简洁明快,入题新颖独特,论题精辟深刻,联系实际合情合理,并且要讲究表达上的启承转合,遵循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怎么样”的思路,层层推进。事实上,新课改高中政治教材每一框题逻辑编排顺序,一般都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路进行的。比如高一政治生活模块《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就是按照依法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安排的;《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按照权力为什么需要监督和怎么样进行监督来安排的等。

三、幽默风趣,生动活泼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充满感情,让感情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当化理为情,融情入理,情理交融,运用具体形象、生动优美的言词把理论注入学生的脑海。

首先,是语速的调整,感情的交融。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相反,平铺直叙的语调,波澜全无的情感,只能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此种状况下的师生,即使面对面,也如背靠背,更谈不上“师生平等对话了”。

其次,要注重运用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面力。妥贴的比喻,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反问,能启发学生穷根究底,积极探索;强烈的对比,能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以鲜明的例子或时政热点为载体,以修辞为手段,把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逐步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芬芳遍地醉君心”的境界。

四、循循善诱,注重启发

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塞到学生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要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的果实。

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刻意把话说错,可以达到两个很好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同时,知识在强调中得以掌握。这是一个“教师刻意犯错――学生指出――教师纠正”的活动过程。例如:教师说“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一致”,学生指出“应该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教师纠正“根本一致,具体问题上可能存在矛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用语言的力量“驾驭”课堂。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趣味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强调激励性和启发性。不仅口吐莲花,更吐出哲理之真,教师红烛之善,学生人格之美。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重建教师的专业形象和权威性[J].福建教育,2004,(3A).

[2]谢世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J].成才,2004,(2).

篇9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效能

2007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平均资助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2010年9月26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消息,从2010年秋季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上调至3000元。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多项资助措施,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尽管国家的资助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生资格认定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花了很大的力度,建立了贫困生资助制度,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不断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额度,进一步做好资助扶贫工作。然后,即便如此,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全部困难学生的需求。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先满足最困难的一部分需要。目前,高校认定贫困生,主要依据是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随着认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贫困证明的公信力存在质疑,出现与事实情况不符的情况。而学校本身,很难做到对所有递交贫困证明的学生进行一一调查。这就在贫困生中出现了一部分假贫困。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出于难为情,不愿说出真实的情况。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贫困生认定,认定依据的把关不严,加大了贫困生资格认定的难度。

2.受助贫困生管理不到位

贫困生资助,是一项社会工程,它利国利民,不仅增加了高层次人才数量,还为很多贫困学生带来了希望。国家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以及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经济贫困而辍学,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而实际上,很多受助学生并没有完全体会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铺张浪费、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有些人产生“等要靠”心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花费了大量精力在常规事务上,对资助金的发放以及名额分配进行严格把关,忽略了对受助后贫困生的管理问题。

3.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不够

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资助工作,如果只重物质资助,不重精神扶贫,只能是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想在贫困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取得实际效果,教育和经济资助双管齐下。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补助,甚至一些条件优越、成绩好的学生,为了拿国家资助的奖学金,通过开具困难证明来获取,在学生中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递交贫困生证明就可以享受相应的资助,放松对自己学业和工作的要求。甚至有些贫困生,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对社会、对他人毫无感恩之情。高校资助部门重视对贫困生的帮助,忽略了对贫困生思想引导,导致了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弱化。

二、加强和改进贫困资助体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1)建立“四位一体”的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本身无法逐一核实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需要有生源地政府、社会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这种认定机制中,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应通过出台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和工作细则,来进一步明确生源地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他们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重视,提高其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贫困证明的公信度。一旦发现虚假谎报,应加大处罚与追究力度。如此,可以更好的帮助高校准确掌握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跟踪管理。

(2)建立动态的困难学生信息库

经过认定的贫困生,将统一建立贫困档案,形成困难生库。困难学生库的建立,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定期对困难库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增补、退出机制,确保困难学生库处于动态变化中。困难库的信息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的情况、家庭收入状况、贫困类型(如:低收入、纯农户、双下岗、单亲、孤儿、烈士子女、低保户等)。除此以外,还要定期记录学生受资助情况、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情况。根据对学生平时日常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的观察以及综合表现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将考核结果计入档案。学期结束时,综合一学期的个人表现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进行综合评定,依旧贫困的学生继续留在困难生库里,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学生将退出困难库,不再享受贫困生的资助。

2.加强和引导贫困生自救

俗话说,予之以鱼不如予之以渔。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扶贫和社会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引导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

(1)思想教育先行

帮助困难生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18岁以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了,有义务也有责任减轻家庭的负担,自己可以通过付出劳动获取经济报酬,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同时,要帮助困难学生克服自卑、畏难情绪。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和消费水平低下,出现自卑、焦虑不安等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对他们多加关注,有针对性的展开个别谈话,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自信、自强的决心。

(2)建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

一方面,高校应设置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弱化单纯的资助形式。贫困生须付出劳动,才能获得资助。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自立自强、自觉主动参与校内外兼职招聘,增加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不仅缓解了资助名额少,人员多的现状,还能增加贫困生经济来源,锻炼了他们立足社会的勇气与能力,培养了他们自强不息,服务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3)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他们顺利就业。贫困生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没有优越的社会背景,缺少有利的社会资源,导致他们在找工作中屡屡碰壁。因此,高校应重视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在校期间培养他们积极的就业观,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多了解社会,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大赛,通过不断参与提升自我竞争力,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3.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贫困生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通常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更有助人的健康发展。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导致自卑感强,人际关系敏感,不利于他们与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互动。这就要求,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正确的面对现实。通过与其沟通交流,鼓励他们发现自身长处,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到周围的大环境中去,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找准自己的定位,坚定自身的价值。

(2)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

对于经济和思想双困生,特别要注重思想教育。结合典型事例引导他们树立诚信意识,鼓励他们确立改变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困难生认定和资助金申请的过程中,要求贫困生做到客观描述真实的家庭状况,杜绝出现假贫困等现象。对于不诚信、冷漠无情、忘恩负义等现象,高校相关门应严肃处理,以警示他人。

(3)注重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人性,是社会和谐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剂,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资助工作,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于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去接受社会的爱心,在此过程中,自身又能将这份爱心传递给他人。高校应积极为贫困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社会、感恩自然。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贫困生励志报告会等形式,以及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开展相关的感恩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看望老人和孩子,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奋发有为,回报社会的意志。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J].商业经济,2010(3).

[2]胡剑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3]李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浅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3).

[4]杨雪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篇10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21-02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生成的,其没有固定本质,虽然学者观点各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单方面灌输过程,在这样的观念下去考察思想政教育的本质,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一个主体间共同建构的过程,因此不能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我们需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危机

主体性是在西方近代反宗教神学的思想启蒙运动中,由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赞扬而提出的一种哲学范式。认为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世界是人认识的对象,人替自然界立法。西方教育的主体性也走着同样的道路。近代以来,科学教育的地位日益攀升,以至于当代出现了科学在教育中的"霸权"。今天,我们一方面把一个人的价值和快乐建立在对客体世界的征服和占有上,教人以征服自然、统治他人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把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也运用到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人与人之不是相互友爱,而是彼此敌对的关系。弗洛姆指出,在当今社会,占有关系的范围被扩大了,"对朋友、情人、健康、旅行、艺术品都可以占有。就连上帝和自我也不例外??人变成了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占有性质"。[1]历史地看,近代西方的个人主体教育,培育了西方社会的理性主体,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其积极的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潜藏的内在危机,这就是它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人类对待自然的"人类中心论"和个体对待他人的"个人中心主义"的心态。这种主体性从个人欲求出发,急功近利,往往给社会、他人带来极大的不幸,并常常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自食苦果。[2]主体性哲学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主客二分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理论不符合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在"主体-客体"的框架中,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只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但对教育来说,它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的唤醒,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3]。教育是通过心灵体验而达到人与人的心灵相通,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而建立在主客体关系中的教育只能是一种心灵隔离的训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危机是主体性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只有把主体性改造为主体间性,才能走出主体性危机。

二、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

"主体间性"这个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是为了解决哲学认识论上的客观性问题,后经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哲学家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最终"主体间性"成为了西方哲学和其它学术领域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从20世纪开始,西方一些哲学家为摆脱主体性的困境,寻求更理性的人的生存方式,逐渐兴起了对主体间性的思考。[4]主体间性哲学的崛起不仅与主体性自身存在的逻辑矛盾有关,也与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社会危机有关。主体间性理论是对工业文明中人的异化的反思,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单向的主客关系的取向和建立在这一主客关系上的认知以及工具理性的努力,虽然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更重要的是它加重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难以适应民主、开放、全球化社会的需要,它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不可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和自由。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与人的关系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跨越了文化与种族的限制,呈现出新的关系结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互影响广泛存在。作为主体的个人不再排斥其他主体,不再把他人看作征服、占有的客体,人类的生存已经步入共生性的存在。共生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是限于内部和睦的共存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结合。"[5] 主体间性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学术界对主体间性的涵义看法不一,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找到某些共性。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的共在性、相关性,对客观世界具有平等的参与权、表决权;主体在关注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主体的存在;主体之间应该通过积极地交往与沟通来达到更好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就是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自由交往、和谐共存;把教育过程看作是主体间交往实践的过程。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带来了新的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理解与概括,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教育实践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活动,它所依存的是人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是人真实地存在着、经验着的生活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科学世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鲜活的生命存在,是有着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完整的人的存在。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本身就是出于人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的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现。道德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人的领域。唯有人成为高度自觉的主体时,他才能产生道德自觉,生成道德意识,发生心灵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活动。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自觉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为方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交往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总之,探讨思想政教育本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必须超越主体性教育观,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出发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此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59

[2] 郭文安.主体教育思想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3]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4] 周家荣,廉永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J].北方论丛,2007.(6)

[5]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