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2-26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篇1

农村教育事关“三农事业”的成败,对其概念和内涵一直都有争论。21世纪的农村教育应该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农村教育突破原有束缚成为“大教育”,具体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二是农村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三是农村教育应该是提高公民素质,将农村人口转化为时代新民的教育。新形势使得农村教育目的不能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自我概念的界定,而应从农村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出发,将发展人的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目的是通过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还要培养时代新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助力。

二相关研究背景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乡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但乡村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多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提升,农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还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路径;更是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农村教育目的在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对农村教育的内容、评价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有重要影响。近5年来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颇多,农村教育目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备受关注。

三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资料来源为中国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0年,可以有效保证研究紧贴时代形势和现实需要,进而保证研究的价值性和实用性。整个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原始资料的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地搜集、引用、分析和综合文献,力求最大可能的保持文献的原有意蕴,避免断章取义。

四研究的现状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是指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何种状态。近5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类学者认为农村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吴志丽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知“农村教育也应是为了实现农村子弟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孩子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1]欧剑和陈小伟建议将农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农服务”,包括推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2]这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定位农村教育,希望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培养合格公民。这类专家是从农村教育的对象并结合教育本身目的来探讨农村教育目的定位问题。农村教育的对象天然指向农民群众,而教育最初目的是“育人”,因此农村教育目的就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例如粟高燕提出农村教育是为“促进个体自然的、认识的、道德的、心理的、审美的全面发展”。[3]袁宇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完善的“人”,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培养新型农民。庞守兴认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新型农民”。[5]皮武从文化角度探究农村教育目的,认为“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教育建立在农村实际生活之上,本就应为农村发展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但这具有很大局限,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探析农村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热爱农村的人”,[7]以此促进农村的发展。刘小红和尹清强建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8]体现出各方学者不同层面认识和解读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现状,对于研究农村教育目的有一定启示意义。

五农村教育目的定位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滞后很大程度是由于教育目的定位不清,对此国内学者、专家十分关注,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成果。

1.教育目的出现异化。周云峰认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着功利性因素,“升学成为农村人读书的最高目的和根本追求”,而不是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9]肖第郁也提出以升学为目的是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之一。[10]皮武也认为农村教育有“单纯为升学考试”的局限性。[11]这是农村教育目的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认为升学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可以改变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而忽视对自我的全面完善,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效果与期望差距甚远。

2.单纯为城市输送人才。吴家庆和杨远来认为以往的农村教育是“向城市送人”,而不是“为农村育人”,“传统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少数的精英教育,而不是全民教育”,无法起到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业发展的作用。[12]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城市培养人才。[13]这是“城市本位”教育目的观上所引发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依附城市的传统观念在教育上的表现。导致农村发展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民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朴素想法一直没能实现。此外段会冬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问题是“将培养目标和人才流动混为一谈”。[14]田夏彪和张琼在分析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教育在目的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离农化”,即通过逐层考试实现“逃离农村”的梦;二是“为农化”,将农村教育局限在只为农村农民的发展。[15]对农村教育现存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但我们必须要结合历史的演变历程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才能确立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农村教育目的。

六农村教育目的的未来展望

1.建设学习型农村社会。丁燕红和李祖超明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形成农村学习型社会”。[16]周洪宇为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目的。[17]这种观点是基于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而对未来做出的长远规划,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出学者对农村未来的美好期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篇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专业化己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素质更有待提高。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南面,地处珠三角的自然优势,经济发展较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吸引了不少外省人才,师资力量有所提升,2006、2007年中考、高考成绩均列广州市前茅。但由于农村乡镇在全区仍占大多数,而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关键在教师。要使番禺区教育事业再创台阶,必须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促教育的发展。番禺区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还普遍有待提高。本研究课题立足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借鉴外国教师教育的有益经验,探讨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发展阶段等,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番禺区小学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番禺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番禺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为番禺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分析与思考

目录

中文摘要

第一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分析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章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专业、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界定

(一)专业

(二)专业化

(三)教师专业化

(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的历史进程

(一)教师非专门化阶段

(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阶段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一)专业化发韧阶段

(二)专业化提升阶段

(三)专业内涵发展阶段

四、国际教育界的教师专业化探索

第三章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的思路及基本工作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的基本工作

(三)调查的对象

(四)调查的内容

二、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二)对专业的认识与专业发展现状

(三)发展平台

(四)发展模式

三、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讨论

(一)关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

(二)关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性和专职性

(三)关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性发展平台

(四)关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五)关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特点

第四章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一、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一体化缺失,教师教育滞后

(二)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成长落后

(三)学校条件缺乏,专业发展缓慢

(四)保障制度缺乏,专业发展受阻

二、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二)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质

(三)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审视和展望

篇3

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对于农民工的称谓多种多样,例如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新市民等。农民工一词最早由张雨林教授于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提出,随后被广泛使用。多数学者认为,相对于其他称谓,农民工一词可以更好地涵盖这一群体。学者们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从身份与职业角度来进行。许经勇、曾芬钰认为,所谓农民工,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农民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乃至居住生活。贺汉魂、皮修平指出,农民工指的是那些在城市中从事工业活动但保留农民身份的人。农民工这个概念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政策实施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刘小年在对各种农民工称谓的缺陷进行分析后指出,农民工就是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经由农村流向城市的、那一群在职业与身份上的农民与工人的奇妙结合体。赵曼、刘鑫宏认为,农民工是以农民的社会身份承担产业工人职能的流动性劳动群体。从政府部门角度来看,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指出: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二)人力资本、农民工人力资本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物质资本论,将人的知识、健康、技能等也视为一种资本,自其产生以来便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期间,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人力资本的概念做出了解释。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人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所构成的资本~Is3我国学者李建民将人力资本分为两个层次:从个体角度,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之和;从群体角度,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在对各种人力资本概念进行分析后,兰玉杰指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之中,投入到生产中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个性、内驱力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价值总和,它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它以劳动者的异质性为前提,反映了人的观念、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要素的稀缺性以及相应的市场供求关系。就现有研究来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企业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员工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研究却有待加强。在明晰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作为人力资本属概念之一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认为是指体现在农民工身上的、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对农民工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自身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有价值因素的存量。根据农民工人力资本功能与性质的不同,进一步将其分为就业型人力资本与创业型人力资本:就业型农民工人力资本属于一般性人力资本,较接近于普通企业员工人力资本,是指农民工本身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包括体能、技能等;创业型农民工人力资本属于异质性人力资本,主要指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力资本,与部分企业家人力资本相类似。现阶段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低学历;二是缺乏职业培训;三是医疗保障缺失;四是迁移存在众多制约因素。

(三)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生成即产生与形成的意思。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提高、生产以及开发等可视为人力资本生成的同义表述。人力资本的生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相关人力资本投资。毛四方等认为,人力资本生成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即人力资本生产的过程。周冰把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称为潜在人力资本,通过实践干中学形成的人力资本称为实际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在实践中学习,即干中学另一种是通过书本学习抽象理论知识,先形成潜在人力资本,然后再进行实践应用,将潜在人力资本转化成实际人力资本。该研究仅仅将人力资本视为完成工作的经验能力,忽视了人力资本应为一个人的整体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工作能力、健康状况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是指各投资主体通过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等人力资本生成途径对存量较低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而提高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增强就业与创业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形成现代思想观念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又可分成两个阶段:农村阶段与进城务工阶段。舒尔茨曾经提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El质量,提升知识水平。人力资本理论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要重视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问题的研究。

二、生成途径

(一)教育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初期,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即强调了教育在促进人力资本生成中的重要性。教育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生成途径之一,在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整体偏低,转移就业职业技能不强,已成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现有观点认为,农村教育水平低、政府教育投资不足是阻碍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本存量多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产 生着重要影响。王迅通过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三个角度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并指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才能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李勋来、李国平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存在巨大缺陷,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我国长期实行倾向于城市的教育投资体制,忽视了农村的教育发展,致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投资不足,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

随着基本素质的提高,教育也可以通过其他生成途径促进人力资本的生成。王子、叶静怡以北京市农民工为样本,通过所受对教育进行分组回归,验证了接受过更好教育的农民工在工作中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较快。 毛毅、冯根福利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调查数据探讨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证实了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正相关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了在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受教育年限将有利于农民工健康人力资本的生成。张苏、曾庆宝通过对教育的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效应的相关国外文献的综述,分析了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认知人力资本及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认为教育不仅惠及受教育者本人,还会通过代际传递作用对后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要影响。

(二)职业培训(包括干中学)经过正规学校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来说并不实用,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生成的最直接方式,经由此种方式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所最需要的。国外学者阿罗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干中学模型,认为干中学会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贝克尔强调了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培训分成一般性培训与专业培训谢长青,李晓燕从完善农村综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认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迁移,农村劳动力教育要求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现有人员和潜在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谢欣露认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可能会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通过干中学来提升人力资本。[1阳杨新铭等运用2003年天津农村家户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培训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的正作用。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收入高于未接受过培训的2。以上认为,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况下的农村劳动力来说,外出流动过程中的职业培训、干中学等因素,对流动者人力资本生成来说是不可估量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民工人力资本所存在的问题,刘秀琴、欧晓明等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分析,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上仍然过剩,但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提出了改善这种情况的根本途径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安秀芳、凌云指出:我国人口现状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应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而言,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指出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在职培训及企业大学将成为未来高中后教育的主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认为,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必须贯彻城乡协调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立足我国农民工数量大、公共资源有限的实际,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健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

(三)迁移农民工迁移本身并不能够直接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生成,但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性,因而可以使人力资本获得最有效的利用,增加了农民工学习培训的机会,并能更好地通过干中学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早在1994年,李实在分析何种原因致使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率低的现象中,即认为除了农村教育质量偏低以外,主要还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强的制度性限制。侯力认为,劳动力流动不仅使现存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不断增值,同时也使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董理考察了劳动力迁移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通过把劳动力迁移的选择性特征和劳动力的异质性引人一个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得出了欠发达地区受教育劳动力实现迁移的概率越大,临界的个人学习能力越小,从而选择对教育进行投资的人越多。[263表明随着迁移概率的加大,会刺激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秦秋红认为,迁移虽会提高农村劳动力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但考虑到大部分农民工都有两个以上的子女,相比之因疏忽管教而造成下一代人力资本的损失是得不偿失的。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张永丽、刘富强通过对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大量竞争的存在迫使流动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干中学

机会;三是流动收入提高了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支付能力;四是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开阔了视野。而消极因素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体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限制了合理竞争的机会,从而对人力资本的生成起到了消解的作用。刘文、阮荣平等的研究也持有相似观点。

(四)医疗保健健康人力资本是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本,是其它形式人力资本存在与价值实现的先决条件。作为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农民工个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何亦名、姜荣萍认为,工伤造成人力资本的加速折旧,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隐患。谭永生认为,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个人劳动能力形成的基础,劳动者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本实现保值和增值的重要保证。江永红指出,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是构成人力资本存量的一部分,一国医疗卫生投资(健康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其人力资本总量水平。白菊红指出,人El健康状况的改 善意味着生病时间的减少和生命的延长,从而能够供给更多的工时,相对地增加了社会劳动供给数量;同时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也使劳动者生产能力提高。健康状况的改善还会促使劳动者更多地进行教育、培训、迁移流动等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健康投资可以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医疗保健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刘朝臣、鲍步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我国医疗卫生开支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三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化和服务费用的上涨,广大农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逐步下降;四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惯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严重偏向城市对农村投人比重不断减小。 E33]韩俊指出,农民工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劳。

篇4

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释义

明确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首先要明确其教育对象。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如果教育对象不明确,教育活动也就无法有效实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含义,指针对农村居民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1.问题之一:何谓农村

就行政区划而言,农村指我国的省、市、县、乡、村中的乡、村,但这种划分只是行政级别上的划分。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以及一些中心城市的周边乡村,已经成了以非农经济为主体产业的小城镇,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媒介环境,都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村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农村应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级以下的地区。

2.问题之二:谁是农村居民

依据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居民是指户口在农村的人口。但这一定义显然没有穷尽事实上的农村人口状况。首先,拥有城镇户口的乡镇干部、中小学教师、邮政电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也在农村长期居住;其次,户口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也分为四类:一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二是“离土离乡”长期在外的打工人员,三是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四是户口虽在农村,但在城市扎根了的名义上的农村居民。因此,事实上的农村居民应该指长期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非农业生产的居民和农村的外出打工者。

3.问题之三:媒介素养为何物

媒介素养是指“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①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文字、图像、声光等各类语言的识别与使用,也称为传统素养,二是对各类信息进行的采集、加工、保存、传播等能力,也称信息素养。显然,在信息迅速膨胀的当下,第二种媒介素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究竟能否适应时展,其主要标准就是看他在传统素养的基础上对自身所处的自然、社会、媒介环境的信息处理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一是靠自身的学习与经历,二是靠外界的教育与训练。

4.问题之四:农村媒介素养教育是什么

当前,有关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有:农村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媒介素养作为考察传媒与农村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对农村媒介素养状况开展实证考察;新媒体在农村的应用,等等。近两年来,学者把更多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上。从对农村及农村居民定义的梳理,笔者初步将“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界定为:在县级以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进行的,针对其长期居民及外出打工者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其教育对象与场所的独特性,决定了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独特的特点与实施体系。

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

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体现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地域性以及复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反映了农村教育的深度与水平。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对象的多样性

对象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农民职业构成的多元化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农民的职业和身份发生了深刻变化。陆学艺“根据农民所从事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这三个因素的组合”,②认为中国农村阶层中已初步分化为农村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智力型职业者、乡镇企业职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雇工阶层、外聘工人阶层、无职业者阶层等10个阶层。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分层结构是不同的”。但就总体而言,农村内部那种“铁板一块”的格局已被彻底打破,则是不争的事实。农民的概念开始多元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农村中处于不同阶层的居民,由于各自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职业的不同,媒介拥有率与接触习惯、媒介偏好、媒介参与程度、媒介诉求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别。③相应地,各自的媒介诉求、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与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表现出多样性。

2.空间的区域性

空间的区域性是由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各地经济水平、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差异较大造成的。在经济发展上,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还存在着因与中心城市距离的不同而造成的经济差距。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的教育水平,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延伸,也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相应地表现出区域性。由于气候、地理的不同,各地的生产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

3.文化的复杂性

就大文化背景而言,我国各地区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并作为不同的地域文化心理成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背景。此外,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县及县以下乡、村,各民族在宗教、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构成了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多民族性。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再加上由于人口流动与传媒带来的城市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农村文化的复杂性,作为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的既存背景。

4.媒介的自主性

媒介资源指农村的媒介硬件条件与媒介对农村的关注。资源的缺乏与主动性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是互为表里的两个问题。随着国家“村村通”项目的推进,农村各地的媒介硬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在网络的使用上面。同时,媒体整体上呈现都市化倾向,缺乏对农村、农民的关怀。主动性的缺乏指农民缺乏通过媒介维护自身权益、表达自身诉求的主动性。方晓红教授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对于运用大众媒介的舆论影响力保障自己的民利”的意识都不强。④

此外,师资与资金的缺乏是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样也是我国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必须首先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及其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时考虑我国农村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特点、人口素质、民族状况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诸种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性。”⑤作为农村教育的一个部分,我国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同样面临着农村地域独特性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注释:

①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②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26~428页

③④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年版

篇5

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难点,但同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教育不公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教育公平有两个最重要的涵义:一是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应当说,前者在当前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后者的矛盾却相当突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绝大多数,但在校大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却越来越低了!这反映出城乡提供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是多么的不平等!

教育均衡发展受投入、体制、观念、实施途经等众多因素制约。一提到教育均衡发展,人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经费投入上。不错,经费投入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因素,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投入问题。它还涉及:①教育结构比例失调,如职高、普高和专科、本科、研究生比例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重视发展学校教育和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的终身教育;②人才使用盲目攀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③教学上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参与社会等能力)。总之,教育均衡发展受整个教育资源的制约,故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

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观念、体制、实施途径等众多因素都制约和影响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变革,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极其有效的实现路径

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提高边远农村地县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极为现实的途径。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网络平台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新兴的网络教育社区、教育博客、校园网等平台,已将教育资源在网上进行了共享,这样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由于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尤其是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众多教育资源将融入整体的教育平台当中。而未来的教育资源将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成为这一系统当中重要基础。

教育信息化引发了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发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教育信息化引起教育资源配置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及其搭载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本身就提高了边远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第二,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新了边远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理念。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在配置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校园建设轻设备配备的现象。教育信息化工程进入学校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现象。人们从信息化资源中开阔了眼界,真切地感受到了软件建设的重要,不再一味追求校园的高档建设,开始重视教学设备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建设。

第三,教育信息化使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育发展的需求很不相适应。很多教师观念滞后,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偏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教育信息化则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迅速地改变着这一状况:一是教师从信息化资源中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二是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扩大教师教育的规模,拓宽教师学习、进修、培训、科研的途径;三是教育信息化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观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能更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县域内的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最具现实性

如前所述,教育信息化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最佳途径。但是,这个“途径”该如何铺就?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该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达到何种程度、何种范围才达到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这样,我们不得不回到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来了。有关专家认为,绝对的教育公平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此,教育公平应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个“当地”到底该是多大范围,或者说多大区域?

这个“当地”不可能是一校、一乡。道理很简单,在一校一乡的范围内,公民都可以自由平等分享公共教育资源,也就不存在教育公平问题,只有在一定的区域内才存在着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这个“当地”应该是有较大区域的,一县、一市、一省都可,区域越大,公民所受教育越公平。但是,教育公平依赖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受经济、文化、教育观念、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更大范围内是难以实现的,至少短期内不大可能实现。

现阶段,“当地”这个区域以县域最为相宜。因为在县域内,经济、文化背景有相对的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更重要的是,在县域内,政府引导推动的实施最具权威性,因而也最具现实性。无论是经费投入上、人员调配上、还是措施保障上,都是最容易做到整体调控的。

教育信息化在一校、一乡的实施,还谈不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只有县域内整体推进,才能铺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坦途。要实施县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构建县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包括:政府引导推动,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应用平台;建设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的培训平台;建立高效的县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高效的教育信息技术科研及推广应用机制。

其次,要强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包括:有效应用国家和省级现有优质资源,开发建设本土资源,完善县域基础教育资源库;迅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有效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能力;等等。

第三,建立教育系统全员培训的机制与开放性平台。包括:网络培训与学习平台;培训与考核的激励机制。

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 政府责任

教育不公平作为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受制度变迁影响的。由于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关系复杂,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我们综合各家观点,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求找到相应的规律。

1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现状

以“教育公平”、“政府责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仅从论文数量来看(见下表),国内对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的研究在21世纪前一直缺失。2003年后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但研究仍处初步探索阶段,未成系统。

2 教育公平问题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保证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综合现有资料,国内对教育不公平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入。我国教育经费长期供给不足,国家财政的有限性直接导致分配不均,严重制约教育公平。国务院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自1994年以来,4%的目标仍未实现,但5.2%是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我国在教育上的低投入,以致“僧多粥少”,造成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内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分配时出现了有违公平的事情,加剧了教育不公。①

(2)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缺乏是引发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这对解决教育不公也不利。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责任缺失、自身教育资源缺乏等,使得教育不公日益严重。“我国原先的制度设计将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过多的向城市、东部地区、富裕地区、重点学校倾斜”,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这反应在学生是否可以进入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上的竞争,引发了严重的教育差距和非均衡、不同步发展。②

(3)政策。择校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认为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合理的重点学校制度有关。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制度存在着不公平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公办教育偏向以及精英教育与效率优先。政府在决策中强调对教育的约束而轻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强调教育的经济理性而忽视社会效益,教育政策的伦理缺失、执行不力等都是引起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

(4)监督和管理。1985年以后,国家颁行的决定、法律、细则和纲要都强调基础教育的“地方负责”和“分级管理制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能力很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仍是短缺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多渠道筹措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善,未形成有效制约,市场元素的介入给实现教育公平带来新的麻烦。

3 关于政府责任视野下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需要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上看,并在行为上有具体的行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教育公平理念强化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基础。人民的公平愿望难以得到重视和体现,与教育决策者公平意识淡薄密切相关。教育决策者缺乏基本公平理念,决策过程缺乏法制化和民主化的机制。对此,政府应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做“第一责任人”,把教育公平视作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教育公平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尤其是教育决策者的公平意识,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决策部门的根本指导思想。

(2)建立合理投资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想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国家要保证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整体投入力度。政府要实行补偿原则,加强对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地区差距,使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把财力更多的投入基础教育,合理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

(3)政府要公平合理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平衡机制。要推进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最大地发挥资源的优势,各级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调配教育资源。资源分配的绝对均衡不现实,但政府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应使差距保持在“理性合理的范围内”,促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处于相对均衡状态。针对我国当前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应建立覆盖校际、区域甚至全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系统,使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同而造成的教育发展水平悬殊逐步缩小。

(4)推进教育决策与政策实施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公,首先要确保政府教育政策公平。政府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可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重点强化我国教育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好地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和精英教育与效率优先等,要大力扭转;对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要大力提高;对于教育决策与政策实施制度,要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对于现行的“精英决策”模式,要推行“渐近决策”模式。

(5)从制度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强化教育的监督管理。政府既是提供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体。政府应监督相关教育制度的具体实施,把教育范畴内的活动都纳入到法制轨道上,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的使用教育经费,铲除权力寻租和腐败的土壤,消除教育领域内的特权,使政府、学校、公民真正做到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有法可依”。确保在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明确化,实现教育“四化”——制度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经费开支透明化、供给公平化,并建立权威性的教育公正评估指标体系。③

(6)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公共治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借助政府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关系,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实施宏观调控,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教育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保障教育公平性。允许有条件的营利性组织参与义务教育产品的提供,鼓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参与提供教育服务,形成政府与非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格局。

4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的特定以及存在的不足

在明确教育公平内涵后,揭示教育公平领域内各种不公平现象,进而探讨导致教育不公的政府责任因素,最后提出建设性建议。反思当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相关概念界定混乱。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相近之处,但本质上仍有区别。教育公平是主观性很强的概念,甚至实现教育公平在现实中就是一种教育理想,它与教育平等的价值内涵、属性明显不同。因而,完全用衡量平等的标准审视教育公平的程度是不适合的。而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如果使用上不作区别,必然会带来认识上的混乱。

(2)因果错置。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对教育不公与政府责任进行了错误对号。失学和辍学儿童总量居高不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城乡和阶层差距拉大等,都是他们研究中发现的教育不公问题。但教育不公问题很多,而引起教育不公的原因有多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外控到内发、量到质、起点到过程——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很多类,政府责任缺位只是引起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却不是唯一原因。不能将教育不公平问题都归因于政府责任缺位,这不正确也不可取。

(3)缺乏前提批判,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所得文献资料看,目前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而对政府责任定位却涉及较少,实践研究也不够。就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责任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在责任的定位、性质、取向、范围和边界等方面不明晰。可以说,现有研究对教育实际中不合理的现象只是停留在表层描述和原因探析上,这使得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缺乏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指导,显得零散、杂乱,缺乏整体感和流畅感。 转贴于

注释

①陈大勇.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政府责任.政法行政,2007.11.

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民素质技能结构 农村投资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一个过程,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的现代化来实现,要靠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以农民为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内容,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首要结构

中国的农村经济结构的首要环节就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这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结构,与由此而展开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流通结构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以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为首要结构,是农民主体地位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这样的经济结构系统将社会主义原则贯彻于农村的全部经济生活,突出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在农村经济结构的各层次或环节中都发挥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提高的主导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以人为本”的思想。

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一方面是抽象意义上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它又具体化于经济结构的各环节中,经济结构各环节的主体要素都是相应的农民素质技能的体现,是农民素质技能作用的具体形式,同时也为农民素质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因此,农民素质技能外在的表现和界定,就是经济结构的各环节,乃至更为具体的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工种。不存在孤立的、纯粹的农民素质技能结构,但我们仍可以根据分工和产业发展水平将之划分出先进与落后的差别,并据之而确定产业或企业的层次与发展程度。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的结构。解决农民问题当然要基于现有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状况来考虑,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农民自己,起决定作用的是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

在我国现阶段,确立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首要地位,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农民的素质技能是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性因素。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面临着多种选择,有环境决定论、人口数量决定论和投资决定论等多种思路和理论,但要力图找出那些根本性的因素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农民的素质技能水平,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它对其他具体结构都具有前导性作用,是牵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导性因素。

二、就业结构是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实现形式

农民的就业结构是由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直接派生的经济结构,它直接体现着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也是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实现形式。农民就业结构的转换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农民就业结构的转变。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虽然明显加快,但是就业结构的调整仍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结构整体优化的要求,就业问题十分严峻。表现在: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增无减;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3.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偏低;4.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种种制度限制。鉴于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农村就业结构的思路,从不同的方向寻找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有效途径;然而,各种途径都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的素质技能,中国农民就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瓶颈”就在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偏低。

目前,大部分转移出农村的劳动力仅仅局限于建筑、餐饮、服装、服务等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极低的行业或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难以进入更高层次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崛起,较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渠道越来越窄,打工的农民光凭力气找活难了,农民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既没有打工所必需的一技之长,又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不适应城市就业的要求,导致了一方面用工单位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批进城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素质技能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就业结构的转换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途径。

三、构建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统一的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是社会以货币投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资金分配结构,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结构应该围绕农民素质技能结构进行对物质资源的配置。投资结构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适应的程度,反映其合理性,并制约着其他经济结构环节的改造及其运行。

学者们对于农村投资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大都认识到了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启动性作用,增加对农村的投资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一些学者受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借鉴其“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理论对农村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套用其“人力资本”概念,指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它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就业结构、农村的产业结构等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主张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这些借鉴西方理论对中国农民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重视了农民的素质技能、知识结构、意识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西方经济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一定要在对其前提和目标进行根本性批判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通过辨证地认识、分析,才能将其纳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来,而不能照搬照用。将人与资本、资源等同,本身就是对劳动者的社会主体性的一种蔑视。经济的目的是发展人,而不是占有物,应使资本成为作为社会主体的劳动者发展自身的手段。

对于农村投资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投资中的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依托于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投入于农业科技研究的资金,投入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于农村非农产业等等各方面的资金要想获得充分的有效地利用,就必须以一定农民素质技能的水平作保证。农民素质技能不提高,单纯依靠资金的投入,只能是出现资金浪费、闲置、流失的现象,而不能使其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投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投资结构的转换上不能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应以长远的眼光来进行农村投资结构的调整。从根本说,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变的动力来源,就是农村素质技能的提高。一定要把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置于战略高度,把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资置于农村投资结构调整的首位,构建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相统一的投资结构。农村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未来几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将逐年增加并向农村倾斜,一场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农村教育改革已然开始,这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四、以提高农民素质技能主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与农村的投资结构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主干。关于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学者们已作了大量研究,但大都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并多用GDP的增长率来衡量,这样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致命的缺陷,它忽视了人是经济的主体,没有从根本上去探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动力。单纯考察GDP的增长,而不考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绝不能是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应以人为本,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换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其根本动力就在于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为原则,而应以人的素质技能的提高为根本标准,对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进行衡量和判断。

农民整体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何处?问题的答案是:农民的素质技能结构落后。农民不提高自身的素质技能就不能冲破农村对自身发展限制,就没有能力从事其他职业的工作。一般而言,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工作的机率越高,收入也越高。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结构,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要发挥各地区优势,引导农村种植业劳动力向其他农副业和旅游业转移,就必须依靠农民自身素质技能水平的提高,掌握相关行业的技能;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市场需求,向广度、深度延伸,为农民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就必须要求农民了解市场,具备相关产业的技能;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它同样要求农民要具备一技之长,才能找到就业的机会。在职业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积累了经验,其素质技能也随之进一步提高,不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不论以何种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技能的提高。必须以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主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更持续、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产业结构构成了其主体框架,而流通、分配、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必须以农民素质技能提高为核心,使各结构环节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应该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素质技能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教兴农”“治穷先治愚”“再穷不能穷教育”之类的口号标语经常见诸墙头报端,然而,这种重视仅仅现于表面和形式,这些口号所倡导的内容,却很少在具体的环节上付诸实施,人们虽然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从政策导向、工作目标、人财物分配等方面都没有把重点集中于对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上来,都没有能够真正把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育培训是一项隐性工程,不能够立竿见影,在投入产出上不能直接看出明显的效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的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今天,“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从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在为农民减负增收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去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农村基础教育的“担子”大部分落在农民肩上;而税费改革后,农民卸下的“担子”政府又尚未挑起。2003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做出具体部署。但政策、资金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农民教育问题作为“三农”中的重要一环,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提高农民素质技能,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问题,加速提高农民素质技能结构应该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永佶.民主中国法制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篇8

公平在《现代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处理事情合情正是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关于教育公平的观念,在中外历史中源远流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思想,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也隐含了民主教育的思想。近代社会,新兴的市民阶级要求把平等思想融入到教育方面,寻求教育公平的途径。到了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转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196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详尽地阐释了教育均等的概念,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由消除歧视和不平等两部分组成:“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观点、民族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家庭背景之上的任何差别,排斥、限制或给予某些人以优先权,其目的在于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均等对待”。

它表现在:(1)剥夺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2)把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3)为了某些人或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4)使某些人或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处境。

我国召开的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中,把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并认为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内教育公平的范畴是不容混淆的。

科尔曼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涵义:一是指每个人都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起点均等论);二是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和社会出身的人(过程均等论);三是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结果均等论)。 因为关于教育公平的定义比较多,本文偏向于认为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二是人人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前者是指尚未实现教育普及时要达到的目标,后者则指已经实现了教育普及时所要达到的目标。

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也存在很多种学术视角,如经济学的视角,法学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社会学的视角主要就是,“首先是指采用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其次是指一种综合的角度或社会整体的角度,即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部分的变化不是单独(孤立)的,所以要考虑整体的利益,要注意协调社会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的角度可以说是‘社会效益’的角度,即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政治效益,而是追求社会的整体效益。” 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远程教育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二、远程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上存在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人把它归结为十种: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本文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方式能从某种程度上弥补我国日益严重的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关于远程教育,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在其名著《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曾给出了一个公认的远程教育定义: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是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教育形式:1.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以此与常规面授教育相区别);2.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的影响(以此与个别学习和自教计划相区别);3.技术媒体――印刷媒体、视听媒体或计算机媒体的使用――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并成为课程内容的载体;4.提供双向通信,使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对话中受益(以此与教育技术的其他应用相区别);5.在整个学习过程期间,准永久性的不设学习集体,结果人们通常不在集体中而是作为个人在自学,为了教学和社会两方面的目的,有可能召开必要的会议。本文采用基更先生的定义。本文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为解决我国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一部分社会成员因为自身的弱势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也应视作是一种教育不公平。而且,我们也应看到,过于精英化、统一化、学术性的高校教育过程,使得同一层次的学生难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条件,难以获得与其特质相适应的教育。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远程高等教育的出现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1849年,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度为世界树立了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

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大学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班三个学历层次的入学层次。入学要求也因各种类型的区别和学校的区别有很大区分,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避免了以往因一次考试失手与高等教育无缘的现象发生。同时也给在职人员和错过机会人员圆高等教育梦的机会。

2.打破地区限制,实现优质资源同享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据上海教科院智力所的研究,我国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可分为5类地区,北京、上海、天津这些A类地区与包括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在内的E类地区相比,1994年的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多了3倍,与往年相比,呈不断加大的趋势。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行分流培养,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个体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还将客观地长期存在。但是,不论国家还是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努力争取缩小学习权不平等的差距。以电大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

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突破了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的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弥合了地域差别,通过网络实现的信息共享使得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体可以以几乎相同的成本获得同样的信息和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开放的教学内容,学习者不受职业、条件的限制,在任何地方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就好像坐在教室里上课一样。这将有利于缓解偏远地区受教育难的矛盾,有助于国家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均等教育机会、为“教育公平”成为现实提供契机。

远程教育可以整合全国各地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媒体手段如无线电广播、卫星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等,使无论哪个阶层或地理位置的学生在原则上都可以得到最优秀的专家、教师的指导和教学,享受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带来的机会均等

3.教育过程差别对待,“因材施教”

现代远程教育既具有教育技术所具有的所有优良品质,还有别的任何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特性,如它的远程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等。远程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灵活性,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合作性学习环境可以支持一些在面对面的环境里很难或无法开展的活动,有关课程的讨论和交流成了一项持续不断的活动。网络世界改变学习形态,让学习全面转型。学生可以自由进出电了阅览室查看图书、浏览教学资源和信息、直播课堂、CA I课件、网上答疑或BBS讨论的教学形式正在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对每一个学习者以不同的教育对待。差别对待是指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人的天赋、机会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式地实现教育效果平等。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首先打破了高校统一的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报考试课程,没有学制长短的限制,这就为那些转岗人员、待业人员、家庭困难人员、出国人员以及工作繁忙人员等提供了学习保障;其次,它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它可以针对每一学习者,按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组织学习,更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它能及时反馈和调整学习内容,并且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按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组织教学。它将扬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教学,代之以小组式研究、讨论式的研习方式,提供更丰富的动手活动和实习课程,接受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三、远程教育践行教育公平的社会学意涵

1.为弱势群体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公平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其中最典型的是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农村地区由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加上国家在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投入的资源本身不对等,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人口,一切都因为他们贫穷,而这种贫穷反过来就成为他们无法接受均等教育机会的障碍。T?W?舒尔茨指出,“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而是人,改善人口素质,可以显著地提高穷人的经济前途和福利”。 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现状使得乡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随着乡村工业化的推荐,农村富裕劳动力开始增多,进入城市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进入城市的农村打工者将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也会使得社会底层成员可能会增加,“虽然蜂拥而至的境外投资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然而只有体力的进城务工农民,却很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教育除了锦上添花外,更要雪中送炭,为社会低层成员配置教育资源,推动这些成员的地位提升。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以及低成本的特点为贫困学生以及其他一些弱势群体(比如残障人士)提供了学习机会。根据远程教育专家贝茨的研究,传统院校成本曲线起点低,表示其固定成本低,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总成本增加较快,曲线上升较陡。现代远程教育院校成本曲线起点较高,即其固定成本高,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缓慢,曲线上升平缓。吴庚生和李海霞在《网络学院的成本分析与比较―一清华大学个案研究》一文中,将清华大学网络教育与清华大学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全国及部分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及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清华大学网络教育相对于清华大学传统教育以及国内传统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仅仅在2006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招生就达70.90万人;同年,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在校生达186.73万人。(数据来源:2006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招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生的人均教育成本下降,因而,远程教育学习费用逐步降低,这就为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供了接收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

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还由于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社会功能。杜威等教育改革者认为,在存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处于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而,现代社会的教育,一方面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现代远程教育“教”和“学”行为在时空上的准分离特点使得远程教育脱离了种种限制,增加了弱势群体进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进而为弱势群体学习需求的满足和阶层、代际教育公平的实现奠定了可靠基础。

2.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均衡

其实,教育资源短缺不仅仅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这些地区本来教育资源就相当贫乏,又得不到优秀的师资力量,本地的优秀师资由于待遇和工作条件的艰苦,不易留住,结果是优秀的师资流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了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两极分化现象。而通过发展经济来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教育条件,增强对优秀师资的吸引,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短期内也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现在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缩小这些差距,逐步向均衡化过渡,从而使教育能够更加公平。

我国东西部教育差距巨大,大学分布不均,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平衡现象严重。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 2002年)》,全国高校(包括成人高校)多数在东部地区,其次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国土而积的2/ 3,在此就读的本专科生却只占全国本专科生数的17.8%;单从高校数量上看,到2003年2月止,全国有普通高校1410所,西部12省(区)仅有339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4??04%,在校大学生数:2000年,西部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与东部的绝对差距为12.3人。 贫困的表现与原因总是与知识贫困联系在一起的。地区、城乡等差别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往往导致处于社会底层人的知识与文化的贫乏,从而造成其对教育的淡漠和在子女受教育方而的目光短浅。

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已成为了社会不和谐的加速器,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延续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化,从而改变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强势更强,弱势更弱,最终导致城乡、地区、阶层等人际、社会关系的恶化,影响社会安定,地区和城乡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必然因智力支持的失衡导致更加严重的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失调,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效率。

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上迅速发展,利用庞大的卫星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使农村学校的师生能够逐步与城镇师生一样,使得中西部和偏远地区的师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师生一样,享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以远程教育带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而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是数字化的,因而具有高度的共享性,这就可以弥补“落后地区”和“落后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时,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合作,增强一般教师的业务水平。再者,东部地区的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互联网,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同时听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差距。

因此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式教育系统,能有效地打破时空局限,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所共享,这将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以远程教育带动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3.人才培养本地化,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发展不均衡以及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而且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使得我国人才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现象,而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公正使中西部地区无法拥有足够的地区发展的人才,而且这种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反而呈现出加剧的现象。国内学者有针对性地指出:要重视远程教育“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与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关系,远距离教育价值论问题”。

篇9

一、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研究

(一)社会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又称“空巢儿童”“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娃娃”等称呼。最早的界定是父母因工作或学习停留在国外,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如今,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或偏远老家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范先佐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者双方长期进城或者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叶敬忠在对西部劳动力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中,指出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单方或父母双方在外打工4个月以上,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養,管理和教育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吕绍清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在外务工就业长达半年以上,被留在家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儿童等等。总之,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界定观点不一。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的独山县,幅员2442.2平方千米,全县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9个居委会、133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据独山县2014年关心爱护留守儿童“雨露工程”统计,全县共有留守儿童8963人。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独山县也在大力积极推进各方面建设,尽管如此,但自古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微薄的收入早就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为了改善贫困落后的生活、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给孩子和老人创建较好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赶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发达城市务工,从而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出现了“家庭管不好,学校教不到”的不良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都出现严重问题,这给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省外教育费用昂贵,且对农民工权益认同和保护不够完善;而且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做的工作主要是以出卖劳动力为代价;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甚至有超额象;再之儿童身体柔弱,不宜长时间路途的奔波。独山县农村家庭大多以三代结构为主,年青劳动力外出还留下了年老的父母在家,为满足长辈心理对亲情的需求将孩子留在长辈身边,给家庭带来一片生机。多种原因致使把孩子待在身边照顾是不可能的。

(三)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

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与关爱本应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但迫于生活压力的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只能外出务工、经商,这便打破了原有核心家庭的稳定性。留给子女的却是只要是留守儿童想要的一切都以金钱来交换,更多的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精神的培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投资经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体系不完善,在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上没有明细规划。以及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过程等现象,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各种表现的漠视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

为解决和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独山县一些学校做了以下有影响力的工作:

独山县第二幼儿园自2013年建园以来,每年定期地开展“留守儿童之家”“结对帮扶”等丰富多彩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为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添画上美丽的一笔。

自2011年3月以来,独山县打羊小学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作为教育重点工作来抓,他们时时处处出实招,重实效,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如:2015年9月29日下午,打羊小学给全校13个班的195名九月份出生的“留守儿童”过“留守伙伴”集体生日,相约来到了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

2016年7月,为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保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目标。独山县民政局在下司镇中心小学,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室”,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现象分析

案例一:陈某,女,今年6岁,生长在三代式家庭,出生后一年父母到外地打工,让其跟爷爷奶奶生活。从小由奶奶照顾她,奶奶在她生活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跟爷爷虽然不是有血缘亲情的联系,但对孙女却很疼爱。奶奶每周都给孙女买小面包、糖果、酸奶、苹果、梨子等各类零食,只要孙女一哭奶奶就用零食来安抚,而且得到零食时总是不情愿分给同龄小朋友,占有欲很强。爷爷奶奶平时忙于干家务就打开电视给她看,不带她参与社会生活,认识的人少,见到陌生人时胆小害怕,不愿意开口说话,有客人到家也不会问好,等等。

案例分析:经过多次访问后得出陈某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愿意与人分享,胆小怕事,不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

1.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见识少且隔代教育思想陈旧,得不到新的育儿知识补充。

2.离镇上远,交通闭塞,今年才上幼儿园,接受教育时间较晚,社会认知较弱。

3.农村重男轻女陈旧思想观念的存在,家人对她的教育不上心,认为只要养大就好,父母把刚出生的弟弟带在身边而陈某继续由奶奶照顾,在心理上更是对父母的不满,从而表现得更内向。

案例二:莫某,男,今年11岁,2岁起父母都外出打工赚钱,由奶奶照顾,每年春节回家团圆十多天,在幼儿园常与小朋友打架,曾多次发生手被摔断。与长辈讲话总是脏话、粗话连篇,爱动手打人。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不愿意上学。不但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连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当有人向他问话时,时常答非所问,答不上来总是摇头或低头。

案例分析:经过深入了解后,莫某产生安全事故,攻击性较强,沉默,缺乏责任感等不良行为的原因有:

1.奶奶年迈且经常生病,还继续辛勤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实际照顾孙子的时间不多,常常寄托给大伯或邻居照顾。父母在身边时,经常因为意见不和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2.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只是给他买各种玩具,或委托别人带新衣服回家给他,只能从玩中寻找快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学龄前期与电视为伴,而电视中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内容,幼小且没有判断和选择能力的莫某,从电视上学到一些不良行为。

(二)问题概述

独山县历来都是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为赚取更多的收入,大部分留守儿童常被家庭纳入免费劳动力,生活场所被限制,在学习之余没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发展自己的社会见识,社会性知识不足。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隔代血亲,知识文化水平低且观念陈旧,不重视儿童的学习,父母长年的打工生活潜移默化地助长留守儿童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监护人、父母只重视日常物质生活,忽视精神培养和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常导致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安全隐患。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很好形成亲密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处理,在留守儿童心理萌发厌恶感,导致了他们对整个社会没有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够健全的农村教育机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以及不稳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结构,使得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问题。

(二)对策思考

1.家庭教育方面

第一,親子之间常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远大影响。

第二,选好孩子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相处时间长的是其监护人,监护人的一言一行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极大,所以将孩子委托照管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教育环境,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的监护人。多与老师联系,知道子女的在校情况。

第三,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少给子女安排家务劳动,多给子女留些学习时间;给幼儿提供较为安静、舒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完善家庭结构。创建新型农村家庭,迎合新农村建设潮流,更新观念,尽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2.幼儿园教育方面

第一,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前提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不是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应真正投入到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化形成之中。

第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了解留守儿童实际生活状态;利用假日和春节农民工返乡潮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

第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加强学校教师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强化师资力量。在给予教师精神感化的同事,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物质方面的待遇,增强教师敬业精神。

3.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政府应多渠道、全方位地发展地方经济,给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民增收保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完整的家庭教育。

第二,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权利。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三,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齐心协力,多方面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多给留守儿童创造锻炼的机会,关注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打败心理上的自卑、孤僻和偏激行为。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篇10

关键词:农民教育主体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不断分析研究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特点,完善农民教育体系,改进农民教育方式,使真正的农民内在素质“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更可靠的保障。

一、农民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长期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依然表现出农民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不能稳定提高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在农民教育中,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农民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一)“农民”定义上的不清晰,使得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农民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居民,而人们习惯上不是以农村居民的职业特性界定农民身分,往往是以农村户籍为依据,将农村户籍的居民统称为农民,模糊了农民与农村居民的概念。农民教育则应以农业科学技术为内容,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居民为对象,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由于“农民”定义不清晰,使得农村开展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自然也就纳入农民教育的范围。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鳃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从业农民从未设定也难以设定年龄界限,在年龄段上也不易明确农民教育应突出的主体对象。习惯上或广义上的农民概念,极容易忽视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的受教育问题,使得农民是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对解决“三农”问题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农民教育的方向发生偏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我国有8亿多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4.8亿左右,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需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增加收入,富裕农村,改变农村面貌等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后从业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同时,并不能放松或忽视农民教育工作。事实上在农村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劳动力转移培训,轻农民教育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对象,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得到转移后,农民教育又不能同步开展,更突显农民素质低下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三)接受教育的需求意识不强,使得农民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具有眼见为实的特点,农民获取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多的是通过农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示范影响,加之“学者不农、农者不学”的传统意识和传统耕作方式的沿袭,影响了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农民接受教育在时间和经济上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付出,农民的收入状况和接受教育后获得收益的滞后性,同样影响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更突出的是农村劳动力中38%左右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9%左右是初中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接受教育的欲望和信心。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四)农民教育的体系虽然健全,但培养新一代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工作,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论是教育职能,还是地域分布的覆盖面上,都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民教育体系,这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民教育或农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加之社会对学农、务农的偏见,农民教育体系中培养新一代农民的职能有所削弱。农业院校不断向多科性、综合性学校发展,农科专业学生数在学校中只占30%左右,同时学生“服务农村、献身农业”的观念比较淡薄;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突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办学理念,往往偏重于以劳动力输出为培训导向;农村基础教育不仅缺乏对学生“学农、务农”的必要引导,往往以跳出“农门”作为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和经营,要求农民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取得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对现有农民的教育和提高,更重要的是确立培养新一代农民的教育理念,着力于对新一代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二、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念不可动摇。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惟有进一步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农民的教育,重视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只有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教育的主体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历来没有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使得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不能显现。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就是从职业特性和年龄要求上明确农民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从机制和制度上确定农民的职业身分,真正意义上赋予农民与工人、教师一样具有职业内涵。农村居民通过系统的农民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有表明职业身分和职业技能的“工作证”,或是农村劳动者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人证”。只有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的职业资格,规范农民的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才有利于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教育的针对性,让从事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真正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农民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素质状况和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教育不仅是要加强引导,使农民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农民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国家必须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推动和促进农民教育工作的开展,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1.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从制度上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规模、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保持农村现有行政组织体系的框架下,注册成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新型的农村政企关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农民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下,必须主动接受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更新传统农业和经验农业理念,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真正在素质上“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能够有效地开拓农村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生回到农村创业,从而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状况。

2.进一步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让受教育者有施展才能的空间。由于土地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显示公平,农村居民均享有土地承包权。随着农民家庭人口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散、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必须调整,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必须改变。鉴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农村居民享有土地承包权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可将土地承包权以入股的方式流转到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并参与分红,使土地相对集中达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将通过农民教育取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吸收为职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

3.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确立农民职业化,提高农民教育的成果,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更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居民转移后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其离开土地后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往往都被称谓“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上均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农村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后转移到城镇就业,国家必须实施强制性政策措施,使之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转移后的基本权益。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让老龄农民老有所养。目前农村还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农民不得不依靠承包土地的粗放经营来维持生计。如果让老龄农民在维持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退出农事操作,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使老龄农民的生活通过承包土地的股份分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途径得到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