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知识简述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1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寄生虫及昆虫的污染;农药污染;有毒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污染;包装材料与食品容器污染。
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农产品中的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细菌污染农产品能引起冷藏农产品腐败,变质。细菌常见于水和土壤中,肉类的表面。比如葡萄球菌在农产品表面生长后,如果条件适宜,可以产生毒素,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它的危害能使细菌大量繁殖引起食源性疾病传播。真菌污染的农产品主要在农作物上生长繁殖,使食品发霉变质或使农作物发生病害,这些毒素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各种疾病,称之为真菌素中毒症。霉菌所产生的各种孢子很容易污染食品,特别是粮食与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霉菌毒素中毒与传染病不同,没有传染性流行,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可以诱发肿瘤或致癌作用,或体内遗传物质的突变。病毒污染农产品主要表在人类的肝脏器官,如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病毒主要来源于海鲜、野生动物;传染途径是水,食用不够熟或生的水可引起致病性。
寄生虫是指不能或不能完全独立生存,需要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内的虫类。寄生虫及其虫卵直接污染农产品或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或土壤后,在污染农产品。比如:囊虫、旋毛虫、蛔虫、姜片虫、阿米巴原虫。昆虫有仓螨、蟑螂、苍蝇。其中仓螨会引起粮堆发热,水分增加,传播霉菌,导致粮食异味,最后失去使用价值。
篇2
关键词: 环境 潜课程 心理
一、背景简述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其中校风、班风及教师人格特点等乃是一种以潜移默化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的潜课程,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其消极影响的最直接后果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环境潜课程的特点
(一)内涵和标准的模糊性。
环境潜课程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即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师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每个大的方面里又包含若干个要素。从大的原则上来看,这几大方面的内容以及其中各要素的内涵都不难理解和把握,如我们崇尚什么样的校风、班风,好的教育方法有哪些特点,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等,这些问题在一些相关的教育理论中都有比较明确的阐述,凡是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职业培训的教师头脑中并不缺乏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在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各要素的内涵和标准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大多数情况下需依具体情境而灵活掌握。比如,“自由”和“纪律”,什么时候应该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什么时候又必须要求学生严格地遵守纪律,这必须依具体事件、具体场合,甚至具体的每一个学生而有所不同,因此,理论中的所谓“民主”,在实际的教育中,只是一个“弹性原则”而不是“硬性标准”。
(二)理解和控制的差异性。
正因为潜课程中各要素的内涵和操作标准是模糊的,实际上只是一个一般性指导原则,所以,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由于每位教师本身所持的儿童观、教育观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潜课程中各要素内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而教师对各要素内涵理解上的不同,必然导致实际教育控制中分寸和尺度把握上的差异。例如,以人为本的教育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认为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塑造学生优良个性品质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但是,究竟什么是尊重,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尊重,每位教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位教师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体现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中的教育行为就更不相同了。
(三)影响和作用的渗透性。
环境潜课程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就象空气一样,虽然非常重要,但却时常被人们忽视,它对学生的影响也象空气一样,时刻相伴,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环境潜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对学生自我认识形成的影响。
自我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潜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环境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对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
(三)对学生情绪变化的影响。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环境潜课程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在这种由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学生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与学生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潜课程,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四、环境潜课程的建设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是他们在教育实际中能否很好地把握环境潜课程的重要前提,而且教育理论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也在不断发展,随着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时有出台,教师一旦忽略了理论学习,其思想和观念就会落伍,甚至和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所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应该成为贯穿每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基本任务。
(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跨世纪人才,就必须面向教师普及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引起广大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环境潜课程的广泛关注。只有教师思想上重视了,并掌握了这方面的初步知识,他们才能够自觉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及时发现、控制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对个别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
(三)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学校环境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塑造一个借以模仿的对象,使学生在其潜移默化下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相反,教师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教师对学生怀有敌意、态度专横,学生创造性、独立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工作的辛苦、繁琐和压力,极易使他们滋生各种不良情绪,或产生一些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就会直接感染到学生。所以,在学校中开展针对于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使每个教师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重视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建设。
优良的校风和班风是环境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所必须的重要土壤,学校和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1.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
所谓心理氛围,概括地说就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实际影响的气氛和环境。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中,教师、学生的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因此,一所现代化学校所追求的目标正应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
2.倡导团结合作互助精神
学校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倡导互助合作的精神,鼓励和指导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培养起学业上互相切磋,工作上互相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的良好风气。
3.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学校和任何社会群体一样,既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既要有自由,又要有纪律,既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又要养成接受行为规范、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和教师应坚持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督促和检查,适时而合理地进行奖惩,形成凡事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遵章守纪的良好风气。
五、后记
工作中,我痛心地发现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正是来自于学校不良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变,学生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试想,如果能将作为阻力的环境影响变为动力,那局面将会有怎样的改观!由此,环境潜课程的关注和开发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毕淑芝,王义高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宏文,李让恒,倪正松,曾桂林.“以德治校”的成功实践.人民教育,2001.
篇3
摘要:与传统心理学奉行“问题意识”的价值取向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固有的积极因素,这对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转型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当前,应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转型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其基本思想在于关注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以之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与传统心理学奉行“问题意识”的价值取向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主张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从主观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积极人格,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从集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
可见,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的有益补充,进而实现了心理学的价值平衡。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同时,积极心理学不是把人的优点仅当作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转型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这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结果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怪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Seligman博士说:“现在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定义我们以前曾经很模糊的概念,如消沉、精神分裂症和酒精成瘾等,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问题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过程以及引起它们的内在基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它们的心理学过程。不仅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克服这些问题……。但这种进步也让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我们似乎只学会了把人类从不幸或痛苦中拯救出来,而不知道怎样帮助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见,在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平衡,而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关注所有人的潜力发挥和生活幸福,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品质作为根本目标,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回归最终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成为有社会能力和良好心理状态的积极的人。
第二,积极心理学对每个人积极力量研究的强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完全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这些内容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也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这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目标有较大的影响。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一致,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使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改变,积极分析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问题,教育的干预目标也因此成为宽容理性的面对问题和失败,并且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加确信自己而不断的进步。
三、借鉴积极心理学,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转型
(一)有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从理论上说,学校心理教育有三级教育目标:一是针对少数已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的矫治性目标;二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当前成长中的心理困扰的预防性目标;三是指向未来,旨在开发潜能、健全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其中,预防性、发展性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重点,矫正性目标是必要补充和难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这里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要以发展咨询为主,以障碍咨询为辅。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集中主要精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注重点应是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开发。如心理健康概述、积极适应、良好的自我意识、合理情绪宣泄、积极的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
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干预的关注点应集中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而不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上。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通过创造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有效环境,运用更合适的行为原则,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可以实现干预焦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的层面上转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布置一系列积极情感体验活动,包括悦纳自我、赞美他人、理性情绪认知、和谐的人际互动等。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设立师生教学共用电子邮箱,方便师生的教学交流。
(三)大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首先,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它的普及性、系统性和制度性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应尽早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及要求等。
其次,心理咨询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心理咨询师要修正自己的角色,淡化来访者的疾病意识,不要轻易下“疾病” 的诊断,要坚持以缓解和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为主,以免来访者进入“病人角色”,导致问题和症状的固着。要尽量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以促进其自身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最后,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已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所喜爱,把理论贯穿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娱乐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较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努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与积极情绪,进而培养积极品质;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环境,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形成一个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和谐系统。走出一条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整合之路,形成立体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自具有的情感和资源优势,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更多地从幸福、希望、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激发青春活力,鼓励他们在积极努力改变环境的同时,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注射水针剂 生产车间 工艺 设计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不断涌现。注射水针剂作为常用的急救药品,是目前临床治疗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剂型。药品是人类健康得以保障基础,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对药品管理以及药品质量优劣都直接关系着人民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就需要我们生产和经营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生产工艺。
一、注射水针剂概念
注射水针剂是指水溶性注射剂,针剂是由溶液型针剂、注射用灭菌粉末、混悬剂和乳剂四种形式构成的,注射水针剂也是针剂中采用最为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注射剂。注射水针剂生产是通过采用注射用水为媒介和溶解物,将药物进行溶解,注入安瓿瓶内生产出来的,因此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注射剂生产流程。
注射水针剂的生产工艺主要可以分为灭菌工艺和无菌工艺两种。在目前我国的注射水针剂生产之中采用最为广泛的为灭菌生产工艺,其主要生方法是通过将已经灌封的半成品采用高压蒸汽或者水浴式方法灭菌,进而达到成品无菌要求和确保药品的使用质量要求。
二、注射水针剂生产
在目前的注射水针剂生产中,对车间管理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是目前制药企业和单位的工作依据,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的基础。在药品生产中,采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于指导医药工业厂房设计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在生产车间设计中除了考虑到车间大小、各生产要素流动的合理安排之外,还要对房间布局、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进行全面考虑与处理,分析相关的生产流程和设计要求,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策略。
1、工艺流程简述
注射水针剂的原辅料经称量配料后,加入浓配罐,与注射用水充分搅拌,辅料活性炭将吸附脱去杂质与色素,药液由卫生泵输送,经钛棒过滤器过滤进入稀配罐,再往稀配罐加入注射用水,将药液稀释至工艺所需浓度,由卫生泵输送经钛棒过滤器二次过滤送灌装岗位。安瓿瓶经超声波清洗、多针水汽交替清洗、热层流灭菌、层流净化,经多针灌装稀配药液后,拉丝封口,再经水浴式灭菌柜灭菌、灯检合格后外包入库。
2、生产设备
在注射水针剂生产之中,采用的主要设备有配液过滤设备、安瓿灭菌干燥设备、安瓿洗淘设备、灌封设备、灭菌检漏设备、灯检设备和安瓿印字包装设备。
3、洁净区控制
3.1温度和湿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修订)指出: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在实际设计中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取决于以下三方面:药品的生产工艺要求,人体的舒适感觉和室外环境条件。首先应保证药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如固体制剂车间湿度控制在45%~60%,粉针控制在45%左右,否则药品易吸湿而影响质量;特殊药品例外,注射水针剂对湿度无特殊要求,主要考虑人体舒适,南方控制稍高,北方则稍低。
3.2污染物
3.2.1人员净化
实验数据表明人是洁净室(区)中最主要的污染源,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必须净化:脱去外出鞋、衣,清洗身体的部位,换穿合乎要求的洁净衣等。
(1)外出鞋及雨具处理:外出鞋携带的污染物最高,通常在进入门厅前设置水洗、吸尘格
栅等净鞋设施,要求进入生产区前将雨具存人雨具存放间或换鞋间,外出鞋应在换鞋间脱掉,放人鞋柜,穿上工作鞋。
(2)总更衣室:为限制个人杂物带人生产区,通常在换鞋后设置总更衣室,更换一般工作服进入生产区卫生走廊,并保持走廊不受外来物污染。
(3)卫生间:卫生间被认为会对洁净室(区)产生污染最主要的场所,所以不宜在生产厂区内设置卫生间,但为了生产人员的方便,通常在门厅附近设置卫生间,并应设置前室和考虑通风设施等。
3.2.2物料净化
物料是指原辅料、包材及进人洁净区的容器具、模具、纸、笔等其它物品。物料进人洁净区之前需在外清间对外包装进行必要的处理,清洁并剥去外包装,对于不能拆去外包装的应清洁或擦拭,保证其表面干净,然后经缓冲间进入洁净区。小物件可以采用有防污染设施的传递窗。缓冲间有一定的送风和回风,可发挥洁净气流的置换作用,同时与洁净室(区)和非洁净室保持一定的压力差,可以有效地阻止交叉污染。缓冲间必须有两个以上的门,并有防止同时被打开的联锁等措施。
3.3主要功能房间
洁净区的设计应满足生产工艺和洁净度等级的要求,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应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生产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管线布置、气体流型以及净化空调系统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
3.3.1 配液区
浓、稀配间应紧靠在一起,为方便药液输送、管道拆卸清洗,输送管道应安装于吊顶之下。浓配问还应设置洗炭间,用于活性炭的调配与清洗。浓、稀配间应考虑配液罐散热及房间排湿气等问题。
3.3.2人净区
洁净区的洗衣应紧邻人净区后,7级与8级洁净区的洗衣应置于8级洁净区,并经灭菌柜灭菌,包装后进入7级洁净区更衣室。
3.3.3洗涤区
8级洁净区的洗涤间应配备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用于7级与8级洁净区的容器具的洗涤,并经灭菌柜灭菌进入7级洁净区,而7级洁净区的容器具需灭菌时则经传递窗传人8级洁净区的洗涤间,清洗后经灭菌柜灭菌进人7级洁净区。7级洁净区应尽量少设或不设地漏,因地漏对洁净区是一种污染,另外地漏水封存水易挥发,会造成外界空气倒灌,对洁净区又是一种污染。
4、非洁净区的主要功能房间与设备
4.1灭菌区
AQ系列安瓿检漏灭菌是目前国际上最为理想的安瓿检漏灭菌设备,用于100~125。C(水浴式适于60—126't2)水针剂的检漏和灭菌。在灭菌岗位,产湿产热量较大,如全面设置舒适空调其冷负荷较大,通常在控制室内设舒适空调,而灭菌岗位则采用通风和排湿相结合的方式来改善操作环境。
4.2灯检区
操作人员检验安瓿瓶,通常设舒适空调来改善操作环境。
4.3盘的周转
一是理瓶的盘,安瓿瓶整理人盘经缓冲间上洗瓶机,盘经缓冲间回理瓶间循环使用。另一为灭菌时的盘,从灭菌前室接灌装后的安瓿瓶经灭菌、暂存、灯检后回灭菌前室接灌装后的安瓿瓶间循环使用。
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面向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生存所面临的危机,以及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种种转型策略和路径探索。
市场上的健康期刊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一种是面向白领或更高端阶层的时尚类健康期刊。本文将阐述科普类健康期刊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危机化生存方式。
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科普类健康期刊创刊的高峰期。粗略统计,至少有超过30种健康科普杂志在这期间诞生,比如《大众医学》、《家庭医生》、《健康向导》、《大众健康》、《生活与健康》、《健康天地》、《健康世界》等。这些杂志名称大同小异。读者定位也基本是中老年人。它们或是依托卫生厅、健康教育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疾控中心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行,或有着医学院校、中华医学会等专业人才做采编支撑。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创办健康期刊的热潮,几乎每个省都至少拥有一份本土化的健康科普期刊。
不过。时至今日,这类期刊仍活跃于市场的,只有《家庭医生》、《大众医学》等寥寥可数的几张面孔了,绝大多数杂志在名存实亡或奄奄一息中挣扎,有些则早已销声匿迹。
这些杂志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体制束缚难以施展拳脚、同质化竞争导致读者心理厌倦、医学类编辑人才的局限让科普期刊在风格上过于严肃之外,新世纪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加速了健康期刊被淘汰的速度。
“百度”信息带来的威胁
在网络不发达时,人们身体出现了某种不适症状。或者想打听某些药物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只能求助于医生、有经验的家人朋友,或者各种书籍、资料,知识的获得既费力,又不全面。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搜索引擎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要获得某一类的健康知识,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随便输入一个医疗关键词,就可获得数十万条相关信息。互联网以这种类似轰炸的方式,使人们获得医疗信息极度便捷、丰富。传统的健康期刊难以与之抗衡。
健康网站还直接抢占纸质传媒的读者。多次获得“互联网产业健康第一名”称号的“39健康网”,本身就是功能强大且内容丰富的健康传媒。人们在上面不仅可得到更新很快的健康知识(多数为该网站的专稿),还可直接在网上跟医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可根据自己的相应症状,对照人体三维图进行自诊自查。
至于网络上所开辟的各种医疗论坛,则部分满足了读者“求医问药”需要。一些热门的求医问药帖,被关注和回复的人数竟然超过十万,且每时每分都在不断刷新记录。就此而言,网络媒体和受众的互动热情程度,任何一种健康期刊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庆祝报纸存在400周年的世界编辑年会上的《2005年世界编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18-54岁的人阅读取向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34.6%的人首选电视。接下来的媒体是书籍,占7.5%;电台,3.2%;报纸,3.2%;视频/DVD,2.8%;视频/电脑游戏,2.1%;杂志,O.9%。2005年6月,我国网民的数量才刚突破1亿,而到去年年底,网民规模已有2.98亿。其中,大多数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并非报纸、电视。而是互联网。
与此相对应的,在互联网受众数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是传统期刊读者的日益衰减。比如,《家庭医生》的发行量全盛时期200多万份,目前的发行量据官方说法减至90万册。而发行量曾同样超过200万的杂志《家庭》,现在下挫过半。另外,发行量一度过百万册的《大众医学》,目前的发行量官方说法也仅为30万册。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有了网络,还要纸媒干什么?”这些健康传媒的现状,不得不让人顿生唇亡齿寒之感。
应对危机的思考和尝试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使自己成长的契机。在危机的鞭策和虎视眈眈下,要想不被吞没,唯有转型和变革,为自己铸造出更多网络所不具备的优势,将自己的触角更深地植根于土地,更牢固地和读者黏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舍弃,无法离开。
1 顺应医学模式转型,转变传播方式。
现代医学正处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期。随之也带来了医学科普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纸质的健康科普期刊,其传播内容和方式更能适应这种转型。
生物医学模式,指的是人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这种转变是一种医学观念的进步。这意味着开始重视疾病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成因。也就是说,治病防病,不仅仅再是协调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关系,还涉及到与人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体特性、个人经历、心理成因等诸多内容。一句话:改变人的生存状态才是治病的根本途径。
网络的健康信息,多是各种疾病知识的无序散乱堆积和复制。其传播内容主要仍是解读某种疾病。比如网络解读高血压。主要是“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的药物和饮食治疗”、“治疗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方式”等。这些信息都是就疾病本身谈疾病,纯粹客观知识的介绍和就事论事。
《家庭保健》每期也有一个重点策划栏目,着重阐述与疾病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主题策划《给“夫妻病”开张处方》。组合文章中,不仅系统地列出了五类“夫妻病”的“黑名单”,详细解析每种夫妻病的形成过程和防范对策;还揭示了“夫妻相”和“夫妻病”的关系;夫妻间彼此性格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卷首语上,又以《携手趟过生命急流》来诠释夫妻关系:共同生活除了共享幸福。还可能会互传疾病。只有休戚与共的爱情,才有力量与时间抗衡,经受住岁月的考验。这一系列文章,旨在调整“夫妻之间的生存状态”,而并非单纯地防病治病。我们将人和疾病放人更大的背景中,去反映,去观照,去考察,去映射。这样的健康信息,是网络遍寻不见的,也是读者所看重的,能真正对治病防病有着深刻启示。
从另一个角度说,疾病是带有恐惧色彩的。网络上关于疾病的治疗信息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弥漫着药水的味道。而杂志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健康的人或者患者。所以,《家庭保健》要做的,是淡化药水味,消除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以更轻松更有信心的状态去看待疾病。科学早已证明。快乐就是最好的良药。以乐观和阳光的面貌来影响读者。达到心灵抚慰和心灵治疗的效果,杂志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型的呼应。
2 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网络信息虽然足够丰富,却缺乏引导性,阅读容易陷入无主题状态,滑到哪里是哪里,不能让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认知。而健康类期刊《家庭保健》则在编辑方针上与网络“错位经营”。
《家庭保健》杂志原则是“卖信息。更卖思想”。作为一份被新闻传媒集团改造重生的杂志,《家庭保健》采编人员多为卫生战线记者出身,他们“用做新闻的方法来做杂志,以期传递的信息具有原创和不可复制性。”
比如,2008年相继推出了关于《拯救我们的睡眠》、《“亲子鉴定”一柄双刃剑》、《生命的接力——器官移植》、《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水——不能被忽略的营养素》等策划,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解读一个个备受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
主题策划《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网络上只有零碎的信息,称“某某疾病的治愈率提升了”。这些信息不仅未经整合,更不具备新闻性——疾病的治愈率本来就是在提高的,但是,究竟有多少曾被判“死刑”的疾病得到了“改判”呢?改判的结果如何呢?杂志从横向剖析了曾被人们谈之色变的系列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红斑狼疮以及白血病等疾病是如何具体被“特赦”的,很多早已转化成了慢性病:另一个方面,又从纵向来解析疾病被改判的幕后“主使”,即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简述人类疾病史的变化,疾病治病,这场“道与魔”的战争是如何交错纠缠的。这一系列的稿件,既传播了具体的服务信息。又提炼归纳出我们独特的思想和结论,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由此,我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被挤掉了水分和泡沫的实在信息,更是打上了《家庭保健》独特标签的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3 打造科普的公信力。
网络信息的优势是快捷海量,然而。海量信息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首先,网络信息的者没有门槛和资格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比如,个人博客、私人诊所、民间游医或者是任何一个懂医或不懂医的人。都可以发表文章。这给了形形的医骗以大好机会;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即便是拥有足够医疗知识的人,也会因经济利益而不实消息。这两点原因,导致网络医疗信息遍布“伪科学”和信息误导。
谷歌(google)和百度(baidu)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工具,比如输入“糖尿病”三个字,第一页出现的信息,都是各类医院的广告。后面没有任何广告标记。而实际上。这些网页链接都是根据商家所出的价格而进行先后排序的。简而言之,这些多是广告。由于网络广告的审查和监管相对困难,人们几乎难以辨别真伪。
篇6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德育;强化
大学生将来是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只有视野开阔、清醒独立、胸怀天下、品德高尚的人,才当得起改良社会、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决定着他们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在新时期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理念,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素质教育中的的重要内涵。
1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笔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触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现实表现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追踪调查。通过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了一些问题,梳理如下。问题一,在校学生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各学校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竞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参与热情也很高,这些活动和竞赛对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从上学那天起就一直强调的德育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被冷落了。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地忙于事务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就缺乏了针对性。所以,大学生所接受的缺少了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是不完善的素质教育。问题二,大学德育教育存在难以深入的问题。大学一直都有哲学课、德育课,但这些课程的有效性这些年来备受质疑。大学教改中,德育教育的改革一直为人所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年看来总体还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脉络把握不够准确,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定位不够清晰。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修哲学和政治课都是出于应付心理,对自己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并没有、也不愿去真正理解并掌握。我们一直在倡导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前两者应该是基本都做到了,但在最关键的“进头脑”一环还有很多工作去做。问题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放大。不可否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道德水平产生了下滑趋势。社会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易偏激,对这些不良现象缺乏冷静的判断能力,导致部分学生不但不能在一定高度上去批判这些现象,反而引起了他们的羡慕和效仿,这在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问题四,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获取信息的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生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吸收却比较单一。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缺乏了解的兴趣,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都持漠视态度。在笔者所做的学生上网行为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上网行为的发生多数出于娱乐目的,如玩游戏、聊天、看视频等等,即便是浏览网页,其关注点多数是体育娱乐新闻,对影响更大的国内外政治经济事件缺乏了解的意愿。
2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高校德育内容
在当代,高校德育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应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实时更新德育内容。
2.1树立“人本德育”新理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人本德育”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现的是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人本德育,调动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时间及社会复杂环境的考验,才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①
2.2实时更新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现实针对性
高校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在坚持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要求,适时增加党的十以来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高校德育不应回避现实社会问题,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靠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学生所认可的德育知识应该是活生生的,而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枯燥无味的道德规范知识。
3开辟德育新渠道,强化高校德育内涵
在大学所施行的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方式中,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并对德育教育形式加以适度包装,使大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收获成长。为此,笔者就多年来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简单总结,简述如下:
3.1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加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辅导员实现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者到心灵引导者的身份转变。大学辅导员这一个群体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其他专业课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在大学里实现道德完善,能否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辅导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的成败,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辅导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心灵导师,除了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人格不断完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修养,才会在学生中以自身良好形象形成感召力;(2)提高演讲与说理水平,让学生听起来言之有物。只有能够说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3)重视了解学生,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及情感境界,辅导员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3.2打造隐形的“育德场”
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环境,是学生育德育智的隐形课堂。它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重在育德,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隐形的“育德场”,对于强化高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校园内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使大学生能够在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承担着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们中的一部分将会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训练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3建设网络德育新阵地
网络的发展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把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要任务。网络德育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德育,是新形态、新领域的一种德育形式。高校可以建设迎合学生特点的兼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该网成为大学生获得健康信息的来源,可以在网上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多关心时事,让他们在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例的解读与讨论中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做到清醒、理性、不盲从、不偏激,同时,引导学生从更高角度出发去理解和研判国内外政治经济大势,让他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明了自己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4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篇7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跨国并购成了企业发展与升级的主要手段,然而企业文化之间不能避免的冲突也随之浮出水面。本文将根据企业并购与企业文化的概念,探讨企业文化在跨国并购中产生的影响。
[
关键词 ]企业文化;跨国并购;影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14
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快捷有效且更有发展性的途径,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与推广。然而,随着跨国并购的如火如荼,相应的问题也逐渐浮出了水面,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则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并购产生的影响。由于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有并购意图企业的重视。
1跨国并购的含义
作为对于国内企业进行并购的延伸,跨国并购是对于横跨两个或者多个国家进行跨国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国家或者企业对于另一经营机构通过协商与收购等手段,进行股权买卖的行为[1]。在这种股权买卖中,收购企业被称为并购企业,而被收购企业则被称为目标企业。跨国并购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手段,在经济高速发展,迈向世界化的大前提下,是极为有效的发展手段,也是非常高效的企业升级途径。
2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发展方向,是根据企业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理念。企业文化会因为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背景而拥有差异。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得以继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动力和向心力,是指引企业进步的航标,也是支撑企业在波涛汹涌的经济浪潮中屹立不倒的支柱。
企业文化虽然因企业的不同而拥有着大方向上的差异,但是其根本的特性还是基本相同的[2]。其中企业文化本身存在着相应的意识性,这也就决定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企业是由人类群体构成的,人类群体的精神状态,文化状态都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具体发展导向,这种发展导向正是企业文化自身意识性的体现。另外企业文化还具有系统性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基于社会的文化环境而形成的,是由当时当地的文化渗透到企业文化中而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形式。另外企业文化还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导向性与凝聚性,这些特性是企业文化根据自身的意识性衍生而出的特性。具备了以上的企业文化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从而凝聚企业内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积极引导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向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迈进。
3企业文化对跨国并购的影响
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发展扩张的有效途径,虽然对于整个企业的升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企业自身形成的文化差异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不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应的问题。
3.1跨国并购中企业文化间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体系全球化的现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日趋紧张,商场犹如战场一般瞬息万变,敌人变成朋友,朋友成为敌人,彼此的关系在社会利益与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变幻莫测。为了达到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目的,跨国并购可以给予各个企业或竞争对手联合协作的帮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功的并购企业数不胜数,然而其中失败或者夭折的情况却反而案例更多。追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企业文化间的冲突与差异不容忽视。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上文已经初步地进行了简述,作为整个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分散企业内部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的努力,造成企业中人力物力的浪费,原定的资源无法准确地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是消耗在解决企业文化间的冲突之上。而且企业文化的冲突还会提升员工的焦虑与压力,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发展。
跨国企业并购由于自身的文化状况,必不可少地会产生文化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外部环境不同,这是导致企业文化冲突的大前提,正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相对的企业员工的教育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对于统一理念或者目标的价值观念与思考方向也会存在差异,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无法克服外部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将从根本上无法解决企业文化间的冲突。第二是沟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源自外部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由于语言的不同,语言含义的不同,行为习惯的差异,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加深企业文化的冲突。第三是管理风格的不同,这是基于教育方式不同产生的教育下的差异,不能适应这样的差异,将无法全身心的信服这样的管理,从而影响企业文化的落实与发展。第四是法律与策略的认识差异。这是根据各国国情的不同,法律常识与法律法规的区别而产生的差异。由于对于法律观念的差异而导致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思考习惯上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企业文化不可更改的根本性差异。第五是民族个性的差异。所谓的民族个性,在现如今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前提下,是非常好理解的概念。每个名字之间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相应的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都存在这差异,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由于教育程度与教育方法的不同也存在本质性的差异。由此可想而知,在世界各国发展各不相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大环境下,民族之间的个性差异也有着天壤之别,相对的在不同环境下酝酿出的企业文化也有着不同的差异。第六是人本因素的不同。这种因素主要取决于个人因素,无论是年龄状态,生活状态,性别性格,甚至是生理状态的差异都会导致相应的企业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更加具有个人主义色彩,却也正是影响整个企业文化差异的最为基本的组成。
3.2跨国并购中企业文化间冲突的表现形式
由于以上提及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成因,则在现实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文化差异。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所以导致了跨国企业内部管理趋于复杂化。管理手段不能过于一体化与系统化,否则会对其中一方组成部分造成极大的压力,必须考量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特性,找到适合其的管理方式,这就导致了管理的难度增加。另外也由于文化差异与企业管理难度加大,致使企业的活动决策难以得到推广与开展,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内部资源调度的难度。另一方面企业对外部的经营也存在着文化冲突,不能合理地调节企业的经营方式,无法融入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模式,将不利于企业在当地生根发展,对于这方面的考量加大了决策者随环境适应发展的难度。
4结论
企业文化在企业并购中产生的问题,也是企业与企业文化性的差异,只有合理并有效地消除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使企业并购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达到企业并购的起始效果。尊重当地人文文化,将企业文化更为柔软的融入到目标企业当中,将是企业并购经久不息的研讨课题,也是整个企业并购发展并持续下去的必要组成手段。
参考文献:
[1]赵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政策及国际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篇8
关键词:美育 德育 思想品德 智力潜能 生活品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学校美育与德育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两门不同类型的学科,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态,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由于二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和交融性,将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至关重要,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美育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美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工具,通过审美活动来激发和强化人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教育目的。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一个教育过程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方面,美育和德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创造美的事物、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美育和德育也是相通的,所以,美育和德育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就各自的任务和作用来看,美育不仅在塑造人的形象,净化人的心灵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还肩负着寻找、追求和创造自然美、艺术美等美学范畴的任务。而德育的任务和作用则仅被限制在伦理、道德和社会心理的范围之内,所以,美育和德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目前,仍有不少学校把美育划入德育范围,或是将美育与艺术教育简单划等号,这些观点都有失于狭隘、偏颇。将美育从属于德育,忽视了美育在塑造人的方面的独特功能。德育是单向灌输教育,美育是双向互动教育。因此,美育的功能具有为德育所不可代替、无法涵盖的方面。与此同时,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是将美育的地位降低了。因为美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技巧,而且还有更深的内涵,它具有从根本上激发人的心理活力并促使人格完善的特殊功能。所以,美育的目标不仅在培养艺术才能,还在于培养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因此,美育不仅包括艺术教育,也包括其他各种类型的教育。综上所述,美育和德育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有个性,在学校教育中两者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一)美育是德育的诱因。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美,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美的驱动下进行的。诸如人穿衣,戴帽除了出于最原始的保暖等功利性目的以外,最主要就是出于对美的追求。一般说来,人做一件事,就是因为自己觉得如此才为之美而去做的,是以美为驱动力,自由意志的体现是为了别人对自身行为作出肯定性的评价才去做的,也是以美为驱动力的。从广义上说,青年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在对美的追求、创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对社会的了解,对自身和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对美的把握,也是以美的追求为动力的。并且只有当人们充分认识了自我,了解了社会,把握了自然,才能从中产生一种功利性(善)的,然后依靠自己的理性思维把这种上升为美感,从而形成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人的本质特征的道德风尚,行为习惯。所以,美育是德育的前提和诱因,要搞好德育必须先抓好美育。让学生在审美、立美教育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美育是德育的保证。
美育过程是一种审美和立美的教育过程。从德育的角度来说,“立美”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塑造过程和学生自身完善过程的统一,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具有了比较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把握住了审美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具体说来,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美能导善,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
美和善是相通的,善是美的灵魂,美是善的光华。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只要热心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一切道德规范和道德条文只有当它成为人的心灵的信仰和需要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道德教育诉诸人们以理性,使人们认识到应该这样去做,而美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们从内心情感上心甘情愿地乐意这么去做。席勒指出:“美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正是把美育作为培养道德的一种手段,认为美育能够使感性和精神力量尽可能地和谐,使人的精神获得彻底的解放。
在现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尊自信意识、自主自律意识、勤奋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普遍增强。这是我国精神生活的主流,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是非不清、善恶不辨、美丑颠倒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在一些人心目中,国家的尊严淡化了,做人的尊严丢掉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原则不要了,投机钻营、弄虚作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却被尊奉为个人的处世之道。这种种现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年学生,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为金钱所驱动,甚至不顾廉耻。
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社会中价值观的偏离。因为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是以感性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人完全处于自觉的状态,既不受外部的客体世界的影响,也不受内部的主体世界的束缚,而是在认同美的形象的同时,自觉自愿地、主动地接受美的内涵,并内化为理性的认识。因而有益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与此同时,美育对促使青年学生追求高尚人格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样的情景中,“融美于心灵”,在感化、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对美的欣赏,引发联想,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从而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进而荡涤灵魂,追求美好,摒弃卑微与自私,自觉扬起追求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因此,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境界,铸造完美人格的作用,能激发青年学生向往善人善事,唤醒青年学生对人类崇高行为竟相仿效的愿望。同时,美育能通过审美欣赏和审美评价,颂善贬恶和扬美抑丑促进和引导青年学生坚贞节操,端正品行,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提升美好的人生境界。
2、美能启真,开发青年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发展创造力有重要作用。
美是以真为基础的,因此对美的追求可以赢得对真的把握。美育能激发青年学生追求真理的热情,扩展青年学生的知识宽度,调节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增进青年学生的思维能力,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人生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更具体、更成熟的评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深有体会地说:“艺术里包含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宽一点,活一点。”据对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少年班招收的理科超常少年的调查,“他们自小在家庭与学校中受到了良好的审美教育,思想感情比较丰富,思维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接受与应用能力都比一般学生强。”这些都说明美育能有效地促进智力的发展;美育对于培养敏锐的直觉力、活跃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美能怡情,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品味。
人都有七情六欲,爱美是人的天性,对美的理解、欣赏、创造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令人怡神悦态。所以美育能培养人的积极情感,愉悦人的精神,调节人的心绪,美化人的心灵,保持人的心理平衡,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对青年学生崇高道德风尚的形成起着向导和促进作用,从而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活品味。
首先,美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加强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青年学生思维能力发达,想像力丰富,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自我期望值高,但接触社会实际少,缺乏社会阅历,对复杂社会问题无法认识和处理,因而,青年学生经常产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与冲突,带来心理苦闷与不满,出现精神迷失,造成心理失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某种心理创伤和心理变态。美育是让人们走出道德危机,道德迷失,解决心理失衡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当一个人沉浸在美的欣赏和创造中时,由于注意力的转移,生活节奏的变换,情感的升华,就可以超脱自身的烦恼,使心情开朗,心理稳定,从而促进身心谐调,避免遭挫折时心理失衡而导致精神崩溃。美育总是引导人们超越功利性,潜移默化地给人们提供终极性价值依托,给人们指点生活中美好和光明的一面,从而给人们一种希望、期待、憧憬。因此美育使人的生活和心理空间的弹性加大,使人的意志多了韧性,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
其次,美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培养高尚情操,珍惜美好事物,形成良好性格。凡是能体现人类创造力量的事物,能唤起觉醒和斗争的社会形象都是美的。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有积极意义的生活现象,它向人们传达的是积极的生命意义,是人与自然、与社会那种和谐共存的关系。美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愉悦感、倾向感、自由感、和谐感的统一。它使青年学生在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同时,深切体会到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以及它们对于生活的意义,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珍爱之情,就会更加注重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珍惜,自觉地把自己塑造和培养成为文明上进的、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青年学生。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美,从不同的角度映射着人这个万物之灵的生命底蕴,美育正是通过突出而强烈的美感激情直接冲击和改变着青年学生原有的情感和情感倾向,促进性格的强化和移化,使他们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美感共鸣中陶冶情操,熏陶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另外,美育能寓教于乐,作为德育的一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比较适合于青年学生的特点,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所以美育在德育教育中起到了独立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美育服务于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美育也无时不可进行,无处不可进行。唱一首“美”的歌,看一场“美”的电影都能使青年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接受一次思想教育,并会从中得到启迪,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开拓精神。进行美育的途径很广,方法很多,结合德育的特点,这里简述如下几种:
(一)努力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美与真和善是密切联系的。美学意义上的“真”就是客观必然性,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固有的必然联系;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目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是指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真、善、美”的统一。首先,德育目标定位要符合主客体的实际。现在德育主张“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德育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这样,德育工作才具有基础,才有活力,才能产生实效性,才是“美”的。其次,在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时也必须坚持“真、善、美”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博,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才能对症下药,不开“偏方”。再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更要坚持“真、善、美”的统一,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评价,彻底解决“假大空”问题,做到全面、真实、客观,使学生感到亲切、实在,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易于产生效仿的激情和行动,从而产生“美”的效果,达到美的目的。
(二)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学习、生活方式。
学校的美育,最终要落实到提高青年学生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上,而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又必须在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 中得到体现,所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建立首先是美育的成果。反过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学习、生活方式一经形成,又将对美育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说,建立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学习、生活方式是学校美育的主体手段,也是德育活动的必要途径。人们的行为方式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反映出良好的生活作风,而且能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校建立和执行一套严密、合理、正确的规章制度,树立一个良好的学风、校风对美育和德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美育和德育活动将对学风、校风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起导向和再生作用,而且,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不仅可以弥补学生思想和生活上的空虚,避免学生寻求低级下流的刺激,还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激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自尊心、自强心,使学习、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
(三)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艺术性。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而且也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所以,美育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具有丰富的指导意义。德育工作是为人安魂的工作,德育工作者必须使德育工作既有说服力又有吸引力,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要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必须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去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去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感,铸造美的心灵。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美学、掌握美学,会正确运用美学知识进行美育活动,与此同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还必须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只掌握了美学的技能技巧的德育工作者只能称得上教书匠,只有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心,发挥了创造性才能称得上是美育与德育的专家。
参考文献
欧阳周等.美学新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邱伟光等.新编大学德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许冬玲.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求索,2004(1)
篇9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81-02
一、心理学产业化概念简述及行业浅析
产业化是作为一个生态学概念存在的:将所设计和实施的生态工程,形成为创造和满足人类经济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性生产的、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并提品和服务的产业。而心理学产业化,这一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出的概念,我们权且将其理解为通过心理学的专业相关知识来满足人类的经济需要,从事盈利性经济活动并提品和服务的产业。
某些学科,例如生物、医药、通信等学科由于与人们生活的相关性紧密结合而发展得非常迅速,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很容易转化为经济效益,投资回报比例比较高,所以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心理学作为一门中间学科,它的应用范围是远远大于之前提到的那些学科的。但是正是由于中间学科这个身份导致这个学科得到的重视不够,因为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过程中,起到显著作用的总是那些学科,而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更像是机器中的剂,有了它机器便可以既高效又长久的运作,没有它虽然机器也能够运行但其效率却难以保障,使用寿命也必然会缩短。
二、心理学产业化现状
一门学科的产业化道路必然要从学科自身出发。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讲,确立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依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是他在世界范围内是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都不断的提高,相应地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就凸现出来,所以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人类在绝大多数学科领域中所展开的各项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从中取得能够造福于人类自身的成果,而后制定标准及流程,形成产业后投入市场普遍应用,所以脱离实际应用,产业或者说回报就无从谈起。心理学的产业化必然和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密不可分。
1.国内外心理学产业化现状
二战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应用心理学在美国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到1992年,美国心理学的应用工作者约21.25万人,心理学理论工作者只有约3.5万人。西方现代心理学派除构造主义外,都是反对“象牙之塔”里面的“纯心理学”,主张发展应用心理学。而反观我国的状况却正好相反,在心理学领域中作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占了绝大多数,而在实际应用领域却非常的少。回顾心理学研究近年的发展,不难看到,与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的期盼以及心理学应该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相对照,中国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进展依然异常缓慢。
应用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有限作用,直接导致现阶段我国心理学产业化的空白,既然是产业化就应该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规模程度、通行法则以及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通变,进而彻底从质的规定性上达到提倡的目标。即是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商业化发展的模式非常单一,主要是围绕着心理咨询这一模块进行,以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形式为主,另外就是一些生产心理咨询所需工具的生产厂家,以及个别进行专业心理测量的公司。所以现阶段心理学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产业模式。
2.国内心理学产业化未形成的原因
一是经济原因,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限制了需求人群的范围。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追求或者说对高幸福感生活的需求,至少是应该建立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的。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想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基础较差。社会大众对“心理学”这个词早就不陌生,只是多有误解,认为心理学家都在治疗心理疾病就是其中一条。对于社会的误解,心理学家应该有符合专业特点的态度――别人的误解,是因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不够系统,从而使认识产生偏差。社会公众对心理学理解的不全面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心理学的宣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次要原因在于,某些心理服务工作因为值得猎奇,更容易受媒体重视,公众从新闻甚至一些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获得,难免会对心理学产生不全面不科学的认识。这种不良循环的宣传模式使得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群众少之又少,对于心理学所能作用的范围了解的就更少了。
三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一点有必要与美国心理学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美国心理学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家对此也制定出了许多重大的方针政策。单以社会文化领域来说,主要关注对老年人的一系列心理服务政策,从1986年到2003年,美国为敬老院提供心理服务项目迅速增长,并确立953法案规定毕业生必须在接受老龄化和长期的医疗课程教育后,才能获得心理许可证[1]。而在中国,心理学在社会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人们对社会文化心理学的认识较为模糊。
3.心理学产业化不成形可能导致的后果
心理学产业化的不成形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直接从各个环节制约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进而阻碍了心理学产业化的形成。
首先,它导致心理学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使年青一代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流失加剧。在心理学界普遍流行的学院式研究氛围下,新一代心理学工作者成长和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拥有的苍白无力的心理学理论和为数甚少的专业技能,不能使他们在学院之外的其他工作领域中表现出获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明显优势。
其次,不利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尤其是不利于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心理学的广泛应用,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建设、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
第三,不利于研究经费的筹集。心理学研究经费紧缺这一事实。严重地限制了心理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心理学作为一门非国家紧缺的专业,在资源分配上,要想从各种基础研究经费中获得较多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如果应用不能及时跟上,心理学研究将会失去从应用渠道获得经费来源的可能性[2]。
第四,不利于心理学公众形象的形成。心理学只有广泛服务于社会生活,才能取得社会公众的尊敬和信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大学的扩招浪潮中,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数并没有达到各校扩招学生的平均数。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增加人数少于其他专业,与西方国家二战后出现过的类似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
三、心理学产业化前景与展望
让心理学成为新兴产业之一,使之产业化发展应该是每一位热爱这门学科的人共同的心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和人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的需求,形成心理学产业化是十分必要的。
1.心理学产业化的作用与前景展望
通过心理学产业化解决影响社会安定和民众家庭、个人生活幸福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引导民众的社会心理需求,从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心理学产业化的作用。相比较于心理学商业化的现实情况,它的产业前景其实很广阔。心理学可以广泛渗透到与人相关的各个产业中,如何将零散的应用形式归类整合,也可以是形成产业化的途径之一。例如著名的学院派学者,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成立了广告公司,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进行广告设计,而广告本身也是直接运用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世界上第一位心理学教授卡特尔以编定“卡氏十六人格测验”著称,他后来开办了“心理学公司”,又称“心理学社”,直接将人格测验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相当数量的类似例子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学产业化的可行性。
2.心理学产业化发展建议
一是调整和引导社会群体客观和全面的理解这个学科和这个产业,从业人员是数量少是导致心理学的群众基础薄弱的最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利用宣传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学能够做什么,可以通过已经形成的良好模式,让人们了解心理学在现有的各个领域提供的多样的促进作用,想要形成产业,缺乏群众基础必然是寸步难行的,所以自我推销应该是产业化初期必要的步骤。
二是人员的配置要细化要全面,要形成产业,必须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保证专业性。既然是产业化,专业内部的深入是必然的,但是只有深度没有广度是无法形成规模的,这样就需要将心理学延伸到其他领域,也就需要其他领域的人才参与其中。例如新兴的设计行业,设计的对象是人就不能不考虑人的需求,所以在深入设计之前都需要对人群进行分析,这就涉及心理学领域,如果有适合的心理学产品可供选择,就能大大提高设计成品的针对性,使设计作品的人性化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还发展出设计心理学这个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单就设计这个行业来说心理学产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专业的设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学基础,他们以本专业的视角来作心理方面的研究必然有其局限性。心理学专业人员参与设计前期人群需求研究,设计专业人员来辅助确定研究范围,共同合作,使作品真正达到人性化的标准,就事半功倍。当然这只是心理学产业化的一种模式,在与各类学科的碰撞中,总能发展出新的产业化分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向产业化发展是这门学科应用于社会服务与大众的一条道路,也是让这门学科良性发展的必然方向,不能否认在现阶段产业化的困难依然很多,在这个行业里的投入风险也是值得警惕的,但是风险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最终还是要有人带头走出这探索的一步。这第一步要走得扎实,就不能浮躁行事,注重研究的深度是关键,一开始的涉猎不宜过广,要着重保护和维持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只有根基的深入,产业化后的枝叶才能茂密。另外,在应用推广的客户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政、企、医疗和教育机构等领域行业的需求,毕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局下这些领域急需要与国际接轨,所以不管是在人才选拔方面还是日常管理方面,都需要与国际相同的心理产品或研究成果予以保障和支撑。在产业模式成型之后再发展面向个人的,针对性更强的产品模式。以“大”带“小”,使心理学产业化在社会发展与生活中成为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读者素质;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得到最优化的组合和最大限度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成长,成为时展需要的人才。公共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信息的海洋,是知识的殿堂,为了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的各种社会职能,许多图书馆界人士都强调图书馆本身的因素,如图书馆学习气氛、人员结构、硬件设施等,而往往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一一读者的素质。读者作为利用图书馆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馆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读者的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1.公共图书馆读者素质存在的不足
1.1读者图书馆意识淡薄
所谓图书馆意识,是指个人或社会对图书馆的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图书馆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图书馆;第二个层次是了解图书馆;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图书馆。尽管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天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整体看,读者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图书馆意识,大部分来图书馆的读者都是被动到馆,也就是当他们因为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必须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图书馆,而没有主动、积极到馆增加知识的个人愿望。因为读者缺乏到馆的积极性,所以,他们对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运作流程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
1.2读者用馆能力低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电子资源正成为各类型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资源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的资料。电子资源包括各种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电子资源能更快地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要更好地利用电子资源,这就要求读者懂得使用计算机、使用图书馆的检索功能,但实际中,大部分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仍是限于印刷型的图书,馆内的电子资源使用率非常低。
除了图书的借阅外,公共图书馆会定期举办展览、培训、讲座等活动,但积极参加这些活动的人数非常少,使得活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读者用馆道德欠缺
图书馆作为一个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地方,在馆内是需要读者有良好的用馆道德,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然而,在实际中,有不少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有的读者公德意识薄弱,如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大声喧哗,随处奔跑;有的读者没有养成良好的爱护和正确使用文献资料的习惯,如读者在图书馆没有正确使用代书板,乱架错架情况常用有发生,在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和外借流通处,普遍存在读者把阅读完的图书随便放在书桌、书椅甚至地面上,书刊被毁、被盗现象,有的书刊被“毁了容”“少了页”,更有甚者一偷了之的不良行为。而在阅读的书刊上,随意标注、圈点、画线,在阅览台上乱涂乱画、损坏桌椅等不爱惜图书馆设备的现象比比皆是。
2.公共图书馆加强读者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读者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是当代创造财富的源泉。在现代知识经济型社会里,谁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要使国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教育,尤其是国民的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富国的根本。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它肩负着文化、教育、学术等多种社会职能,应该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因此,公共图书馆加强读者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2.2加强读者素质教育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读者的终身课堂,肩负着文化、教育及学术的各种职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基石,图书馆只有有了读者,才有活力,读者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图书馆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素质参差不齐,读者群中有不少读者道德品行较差。所以,图书馆必须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作用,在提高读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下工夫,使读者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优质的服务对待读者,读者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永久读者,图书馆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2.3加强读者素质教育是读者个人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全面提升读者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21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的素质、人才的竞争,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体等高素质条件。提高个人的素质,是我们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需要。素质教育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机遇,是一个能较好发挥个人潜力的推动力,能使我们的个人能力全面升值,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
3.公共图书馆提高读者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营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增强读者的求知欲望
环境在人类的成长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良训,公共图书馆努力营造句一种富有亲和力、体现人文关怀、让读者舒心难忘的人性化环境,这将有利于增强读者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宽敞明亮、高雅亲切的格调,合理布局、整齐美观的环境,灯光布置、空调设施、绿色植物的摆设,提供饮用水设备等方便读者的设施和贴心服务,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图书馆服务的温馨,体会到在图书馆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一种尊重,激发出浓浓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2加强文献馆藏建设
文献囊括印刷书籍、声像资料、电子出版物等,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图书馆是传递知识信息、供读者学习研究的场所。读者到图书馆来的基本目的是查询、借阅文献,获取知识信息,这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以及方便的制度、简易的手续,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常新的能满足读者大部分需求的馆藏。如果读者到图书馆来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就会使他们失望,图书馆也就会失去吸引力,受到读者的冷落。因此,图书馆应非常重视馆藏建设,文献的收集工作要主动深入社会,广开信息源,扩大订购渠道,文献资源要不断补充,使馆藏永远处于一种常新状态,与时代进步、知识增长同步发展。此外,还要认真做好导读工作,包括新近文献信息介绍、阅读指导和列出新书畅销排行榜等,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大知识面,促进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修养的提高。
3.3加强图书馆管理和自身建设
图书馆要加强管理和自身建设必须先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循;制订尽可能完善的工作计划,对各种形势要有正确的估计;预先制订合理的处理措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完善各种监测和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读者工作的优劣,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图书馆业务队伍。要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良好的自身素质才能起着积极的教化作用。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给读者良好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人员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端庄大方的仪表,以及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态度,都会给读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工作上耐心细致、诚实守信、积极勤奋、公平正直,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学习,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懂得与信息密切相关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等设备操作技术,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
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应该争取机会为工作人员提供以下的条件,一是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努力自学,勤于科研;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三是建立业务进修制度;四是组织研讨,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及工作经验交流。
3.4加强培训,提高读者用馆能力
现代化的服务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检索手段。加强读者培训与教育,读者才能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可以采取定期培训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读者使用网上信息的意识与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并帮助读者掌握现代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读者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效率。当前,适合读者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手工检索工具的使用、网络资源检索与利用、搜索引擎的使用、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
3.5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公德意识
宣传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同时进行,可以通过馆内张贴海报,举办展览会、报告会、座谈会、知识讲座等。以帮助读者增强图书馆意识,掌握图书馆基本知识,训练并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加强与其它相关部门的联系,共同促进读者图书馆意识及公德意识的提高。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是读者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可以加强与各中小学校的合作,采取到学校开办展览、讲座,通过学校老师的课堂教育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公德教育。
4.结语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要大力发展图书馆事业,使图书馆真正走进读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读者的素质教育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办法,提高读者的素质,使读者能更好地依托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促进图书馆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图书馆服务工作之我见[M].广东文化艺术论丛,2OO6(上册).
[2]俞培果.论高校图书馆为素质教育服务[U].图书馆杂志,1998(5).
[3]何小萍.图书馆员素质刍议[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2):31-32.
[4]邹泗梅.浅谈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工作[U].科技情报开发与技术经济,2006,16(4).
[5]高红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60—161.
[6]肖丽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探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5).
[7]程亚男.图书馆服务新论[J].图书馆,2000(3).
[8]陈建文.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浅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4).
[9]覃凤兰.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举措[J].情报杂志,2005
[10]杨方,曾劲.提高馆员素质完善读者服务工作[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53-5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