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天科技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航天科技的知识

篇1

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概况

科技档案编研是对科技档案信息的深层次挖掘、加工、整合,是知识化服务的一种形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科技档案工作者撰写的《“X X X”压力控制系统科技文件材料的管理》一文,总结概括了型号任务。中对科技文件材料的管理环节与过程,为科技文件管理模索出了一套新办法,提高了归档质量,并提供了该任务中科技文件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化信息服务的萌芽。1998年,我们编著的《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馆指南》一书,对馆藏科技档案文件材料进行了系统完整的介绍与统计,并按专题、分类、获奖等级等提供了相关目录信息与知识内容的介绍,为科研用户提供了较为翔实全面的档案信息服务。9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利用《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图纸管理系统》《型号任务技术文件、科技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文件、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管理,使我所型号任务中产生的科技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随时或定期向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专题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多年来,中心科技档案工作者努力为型号任务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保障。针对中心的重点科研项目,及时为科研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充分发挥了科技档案的作用,每年为型号任务研制、试验、生产、评审等各项工作提供科技档案、文件、图纸、声像档案资料、软件产品配置管理等利用服务2000余册次/人次。为项目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用户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化档案信息服务。

这些实例表明,中心开展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起步较早,并且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开展相关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项工作计划性和系统性还不够,尚未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与层次。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创新,以档案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进程,为科研用户提供知识化的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已势在必行。

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思路框架与主要措施

(一)思路框架

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主要功能是在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的构建和用户信息的获取,构建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并实施智能知识推荐服务。它是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的外部接口,在系统管理和数据库处理的基础上完成数字档案信息、系统演示、知识推荐和参考咨询的模型和算法处理功能,并通过系统管理完成数字档案信息和知识的输出,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系统服务知识化的总体目标。其流程主要包括4个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

1 资源分类。按照科技档案分类标准构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形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分类树,为信息服务知识化提供有序化的数字信息基础。

2 用户建模。科技档案部门在科研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描述和用户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建立科研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为有效开展数字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提供模型和算法支持。

3 反馈处理。根据科研用户提供的各类反馈信息,如科研用户需求调查反馈信息、用户操作日志、用户对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其他各类信息等,进行符合系统需要的科研用户信息编辑、加工和处理,为用户模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信息反馈支持。

4 知识推荐。通过科研用户信息需求偏好模型的优化和持续改进,针对网络用户的信息咨询请求,推送科研用户所需要的知识并给用户的决策提供支持帮助。

(二)主要措施

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在信息加工、知识组织、传播学习、共享交流等环节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促使科技信息到知识的跃迁。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知识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加强信息服务知识化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信息服务知识化是基于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信息服务知识化包含了知识时代的许多先进服务理念,其中不少是科技档案工作可以借鉴的。知识化主张运用集体的智慧整合单位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提高单位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单位知识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转化,知识转化的核心在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内部化。科技档案是单位在科研试验、生产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是固化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因此,基于知识化的理念,科技档案部门仅仅局限于管理已经文本化的科技档案资料是很不够的,而应该根据自己在科研管理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在做好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信息服务知识化理论与技术的学习,积极运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现代信息技术,比如,知识管理体系中的通讯网络、群件技术、推拉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从而在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上加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知识化。

2 扩大科技档案的收集范围。科技档案部门应当转变观念,将知识获取作为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收集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信息材料进行知识化加工;另―方面,要注意在中心内部及外部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多渠道收集和加工,如进行技术追踪收集、合作交流收集、科研调查收集、信息网络收集等。进一步丰富科技档案馆藏之后,科技档案部门参与单位的知识管理才有更多的资本,才能为科研用户提供更多、更及时、更有效的知识化的科技档案信息服务,从而为单位的科研活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做好数字化科技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建立科技档案共享信息和共享知识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做好航天医学工程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手段,通过局域网络,积极开展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收集及借阅利用服务,主动引导各类人员贡献知识。

4 促进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化。对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材料和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整合和精加工,形成批量的知识单元,同时结合中心的愿景战略、项目规划、技术课题、实施方案等,了解新技术动态,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知识化研究,并形成各种特有的科技档案知识产品,从而为各项科研活动提供知识化的信息服务。

5 建立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知识平台。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成为知识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知识的中介和交流平台的搭建者,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引导知识的产出方,例如科研课题的负责人、科研项目的主要完成人等,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诀窍,而不只是被动地接收科研人员的归档材料。在知识的需求、使用方面,积极改进工作手段,建立航天医学工程科技档案知识平台,注重特色信息资源和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和交流,帮助科研用户有效地获取知识,使其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例如:科技档案的查询、检索等服务,都可以通过局域网络功能实现,提供科研用户所需的知识单元。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信息服务领域,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网上知识冲浪员”“网上知识导航员”将成为新型的科技档案馆服务人员。

篇2

一、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承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

协办:课堂内外杂志社

二、竞赛时间

2011年6月1日-9月15日

三、参赛对象

中小学生,欢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关注。

四、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由30道单项选择题组成,内容主要为载人航天科技知识。

五、参赛方式

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组委会在《课堂内外》杂志及课堂内外官方网站(省略)上刊登竞赛题目。请参赛者填好答题卡,于9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到:(100048)北京海淀区阜成路8号主办公楼中国宇航学会科普处知识竞赛组委会。

六、竞赛规则

1.参加知识竞赛者须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电话和通信地址)、所在省市等,以便确认参赛者身份,方便组委会与获奖者联系。

2.为保证活动的公平性,每位参赛者只有一次答题机会,请勿重复提交答题卡。否则视为无效。

七、奖励办法

获奖者从全部答对的答题卡中随机抽奖产生,设特等奖100名,优胜奖2000名。特等奖获得者将免费参加组委会组织的2012年航天夏令营活动;优胜奖获得者将获得价值50元购书卡。所有获奖者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将在相关网站或报刊杂志上公布,敬请关注。

[竞赛试题]

1、空间站是一种能长期在( )上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

①地球低轨道

②地球高轨道

③月球轨道

2、空间站没有( ),所以不能在轨道上作机动飞行和返回着陆,这是空间站与飞船或航天飞机的主要区别。

①辅助推力系统

②太阳能电池板

③主推力系统和着陆设备

3、我国将在( )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①2020 ②2016 ③2025

4、我国空间实验室采用( )构型。

①一舱 ②两舱 ③三舱

5、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的控制方式有( )种。

①2 ②3 ③4

6、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在( )年发射。

①2012 ②2015 ③2011

7、“天宫一号”将进行(

)次交会对接试验。

①3 ②2 ③5

8、美国的“天空实验室”是一个( )空间站。

①试验性 ②小型 ③军用

9、建造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 )。

①在太空建立一个临时性的科学实验室

②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学实验室

③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天文观测站

10、空间站上没有白天和黑夜,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 )次。

①16 ②1 ③24

11、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居住舱为长期在空间站里生活的航天员提供( )的睡眠设备。

①1个睡袋

②1个小卧室

③1张小床

12、太空厕所内使用( )马桶。

①抽水 ②抽气 ③生态

13、航天员在太空行走过程中如何小便?

( )。

①脱下航天服在太空进行小便

②返回空间站舱使用太空厕所进行小便

③穿着强力吸尿裤进行小便

14、选择航天食品的标准是( )。

①适用性、营养价值和口味适合

②新鲜、营养价值和食用方便

③适用性、营养价值和方便性

15、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用的水是( )。

①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水

②座舱空气中水蒸气的回收和冷凝

③从地面带上去

16、国际空间站上的家用电器有( )。

①微波炉

②真空吸尘器

③洗衣机

17、航天员在太空使用( )牙膏。

①可以吃的

②不需要用水的

③没有泡沫的

18、从2000年11月到2009年12月,有( )批航天员访问过国际空间站。

①23 ②12 ③32

19、国际空间站上的3项生物学实验是由( )来完成的。

①航天员

②航天员和一些中学生

③航天员、一些中学教师和学生

20、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必须( )。

①穿着舱外航天服

②穿着舱内航天服

③戴着机动装置

21、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列昂诺夫在太空停留了( )分钟。

①10 ②20 ③12

22、首次完成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是( )。

①翟志刚 ②刘伯明 ③景海鹏

23、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时最重要的装备是( )。

①气闸舱

②气闸舱、舱外航天服和航天员机动装置

③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

24、一套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重( )千克。

①100 ②120 ③127

25、舱外航天服内装有( ),可以为航天员提供饮用水。

①饮水袋

②不锈钢小水壶

③易拉罐饮料

26、“神舟”号飞船中间的舱段是( )舱。

①轨道 ②返回 ③推进

27、“神舟”号飞船全长约9米,总质量约8吨,额定乘员是( )人,可在轨道上自主运行( )天。

①2,5 ②1,1 ③3,7

28、“神舟”号飞船密封舱内的大气压力为( ),舱内气体为( )。

①0.5大气压,纯氧

①0.3大气压,纯氧

①1个大气压,氧氦混合气体

29、在飞船上升阶段,由于火箭加速飞行,航天员会处于( )状态。

①失重 ②漂浮 ③超重

30、太空飞行时,航天员在( )阶段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

①飞船上升和在轨飞行

篇3

英文名称:Cryogenics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101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516

国内刊号:11-2478/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4

1 图书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图书市场分析

1.1 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及特征

营销名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做了如下定义: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这一营销定义涵盖了市场营销的起源、途径及其目标,对市场营销的本源做了一个清楚的阐述。

市场营销是在一个动态的全球环境中进行的,就出版行业而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经济形势和人们阅读口味的变化,以及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是发展变化的一些关键趋势,同时也是促使市场营销快速变化以及挑战市场营销战略的几大力量。

在每个企业中,市场营销的作用是帮助实现战略目标。而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制造它想要的反应,会混合采用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这就是营销组合。营销组合包括企业未来影响对其产品的需求而做的任何事情,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将其分为4组变量,又称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1ace)和促销(Promotion)。

有效的营销方案应该能把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融入一个协调的计划之中,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价值来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营销组合构成企业的战术工具箱,帮助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建立强有力的市场定位。

1.2 我国图书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细分

对市场营销来说,市场就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和潜在购买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图书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图书出版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图书的需求也将迅速增加。

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2008年,全国出版图书275668种,其中新版图书149988种,重印图书125680种,总印数69.36亿册,总印张数560.73亿印张,总码洋791.43亿元。图书市场是巨大的,然而,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很低,属于不存在集中现象的产业。排名前4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5%,前十位出版社的集中度约为10%。市场集中度低就意味着产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不大,比重较小,图书出版产业存在生产能力分散、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的结构性缺陷。同时,我国图书出版的差别化程度不理想。在我国的图书出版社中,一些名牌大社,例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依据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坚持的品牌化经营理念,成功实现了差别化出版;其他大多数中小出版社其图书差别化的程度则很低,长期困扰出版业的重复出版、雷同出版、高额呆滞库存便是这一市场结构缺陷的明显体现。

2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

2.1 国内航天图书市场概况

航天图书是科技图书的一种,由于其专业性和一定的保密性,读者群范围很小,所以在整个图书的市场份额中的比例也并不大。宏观上看,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我国图书共分为22大类,航空、航天是其中一类。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7月的统计数据,2009年,在22个大类中,无论是品种、印数,还是码洋,航空、航天类均是最小的,出版品种只占总品种的0.001%,印数占总印数的0.0002%,码洋占总码洋的0.0005%。微观上看,在各大图书卖场、超市,航天图书的货架总是摆放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其销售量和销售额也非常小。在北京最大的图书卖场――西单图书大厦中,只是四楼的一个角落里的一个书架属于航空航天科技类图书,其中航天科技类图书上架品种仅仅50余种,册数不足200册,在全大厦几十万种动销图书中所占的比例小得可怜。

航空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种类少,印数少,码洋低。在整个图书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由于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技术门槛和行业门槛较高,参与其中的出版社非常少,市场竞争也相对来说不是很充分,只要我们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就能相对容易地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2.2 主要出版社航天图书出版概况

主要参与航空、航天类图书出版的出版社包括国防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中国民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7家。7家主要航空、航天类出版社出版的航空、航天类图书品种,占这些出版社出版图书品种总数不到10%。从印数比重来看,航空、航天类图书的比重更低,仅占总印数的5%左右。由此可见,即使在航空、航天类出版社中,航空、航天类图书也不是其出版工作的全部,甚至对有些出版社而言,不是其重点。

2.3 航天图书市场趋势分析

随着近来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航空航天产生了兴趣,而在航天科技图书的出版领域,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投入的日益增加,航天科技图书的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航天图书市场将有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然而航天图书的总体市场份额还是很小的,在大型书店和卖场里,航天图书乃至科技图书的销售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绝大部分航天图书的销售还是在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和直销渠道中进行。这同时说明了航天图书的读者群还是固定而有限的,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也是有限的。

同时航天科技图书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选题资源、行政资源、作者资源和渠道资源上,航天专业科技出版社只有在出版和营销两个方面积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维持和扩大航天图书中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3 航天图书产品(Product)

3.1 航天图书产品的特征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从而引起人们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对于图书产品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核心目的就是了解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图书的内容是其最本质的价值。一本书就是一件实际产品,它的书名、版式、特点、包装和其他特征,经过精心的组合,共同构建了它的核心利益――可供参考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满足读者精神生活的需要。

科技图书是科学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科研和工作实践中所必须用到的参考资料,具有单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而科技图书的出版门槛较高,经济效益又不好,所以参与的出版社并不是很多。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乃至购买航天专业图书的机会非常有限。普通读者对航天专业图书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航天的范围过于狭窄,航天专业也过于艰深,除了专门搞航天的人以外,其他读者对于航天专业图书,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阅读,因此这就决定了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份额不大,目标读者非常集中。同时,绝大多数对航天专业图书感兴趣的读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航天专业图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一方面绝大部分情况下某一个特定专题只有一两本图书,读者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因此,航天专业图书的市场还非常不完善,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3.2 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生命周期

图书的新版和再版都可以看成是新产品的推出。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无论是新版还是再版,都要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了解读者、市场和竞争对手,开发出对读者具有卓越价值的、质量好、特色新、使用价值高的新图书。由于航天图书的市场容量和读者群数量都不大,所以新书的开发速度和再版速度都不是很快。目前中国宇航出版社每年出版航天类图书的种类在60种左右,而每种图书的印数在1500册左右。全国每年航天类图书的新书品种不到100种,修订再版的图书全国每年不到5种。所以航天图书新产品开发的总体趋势是总体数量不大、读者对象有确定性和针对性,这与目前的市场行情是符合的。

在推出了新书之后,出版社都想使它有一个较长的愉快的生命。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究开发、投放市场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从理论上分析,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出版社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的变化,清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另一方面要采取灵活的产品营销对策。在投入期,要注重抓产品促销;在成长期,要认真抓产品质量;在成熟期,要注意提高市场占有率;在衰退期,要有计划地转移老产品,上马新产品。

3.3 图书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图书是一种负载有精神文化含义的特殊商品,这就决定了图书品牌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产品品牌的特性。品牌结构上有梯次性,可分为作者品牌、单本品牌、系列品牌、类别品牌、出版社整体品牌等五类,它们形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由个别图书品种到整个图书品种,由较小的品牌效应到较大的品牌效应的梯次结构。一个整体图书品牌或分类品牌下,会有许多种图书连续不断地出版。图书品牌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就目前而言,中国宇航出版社在航天图书上还是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的,在调查中发现,只要是关注航天图书的读者就知道中国宇航出版社,并且认同中国宇航出版社是目前中国出版航天图书最好的出版社,尤其是《导弹与航天丛书》己深入人心。无疑这与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定位和历史积淀有很大的关系,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优势和资本,但是也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国航天图书的整体规模还不大,中国宇航出版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要开拓更大的市场。

一般来说,开拓品牌图书市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始就以集合的方式推出系列书,使其相得益彰,蔚为大观;另一种是先推出几本书投石问路,激发激活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跟进系列图书,建立品牌。目前在航天图书范围内,较多采用第一种品牌建立方法,无论是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导弹与航天丛书》、“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图书”、“载人航天译丛”等,都有较大的规模,自成体系,成为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良师益友。科技图书一般有较明确的读者群,也不太容易产生跟风购买同一系列不同专业图书的情况,所以第二种方法采用的并不多。在下一步的品牌塑造过程中,还是应该着眼于系列图书、丛书的出版,用系列化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品牌。

4 航天图书价格(Price)

4.1 图书价格的形成

图书作为一种产品,包含实质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三部分。图书是精神文化产品,它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为图书具有的知识含量、文化、科学、审美等价值,即人们从中获得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这是图书产品的实质性部分;图书的有形产品是指它的物质部分,包括它的外形、开本、纸质、装帧、印刷等;附加产品又称延伸产品,它是指产品本身之外的许诺和服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图书产品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如下属性:包括图书的不同质性、图书的价格弹性、图书的时效性等。

图书价格一般而言形式上是由出版社确定的,但事实上,图书作为商品,其价格也要受到市场上各种客观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图书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

就航天科技类图书而言,参与的出版社不多,没有很多的替代版本;无论技术专著还是教材、工具书,同时又都是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所必需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更是远未到饱和的地步,所以总体来说价格需求弹性不大,定价策略也可以比较灵活。

4.2 现有航天图书价格分析

目前的航天图书市场,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参与的出版社数量都不是很大,所以想要详细分析现有航天图书的价格问题,找出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科技图书的定价规律包括以下几点:(1)单本印张是图书定价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2)单印张价格的高低与制作成本有关,与作品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总字数的多少有关,与印量稍有关。

对于航天科技图书,由于专业性较强,印数较低,而且作者一般都是带经费出书,所以航天图书出的精装本较多,而且其定价比普通的科技图书要高。航天科技类图书的印数一般都很少,且几乎没有再版、重印,市场上还有很多90年代中期甚至前期出版的图书,这也是其定价较高的原因之一。相比较而言,技术专著的定价最高,系列丛书次之,教材再次。有出版基金资助的书和引进版的图书定价都处于中游水平。

4.3 航天图书价格建议

参考上面的结论,航天科技图书,特别是技术专著,写作、编校质量要求高,图书制作成本高,印刷数量少,同时由于其价格需求弹性不大,所以目前“高质高价”的策略还是符合实际的。

高质高价也称为溢价,即出版高质量的图书,定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方法适合一些内容相对专一,读者群相对小的图书。这类图书一般在内容上具有独创性且印数较少,出版该类图书的每册成本较高。读者一般为高端读者,注重质量过于注重价格。这种高质量的图书会比同类一般科技专著的定价稍高,但是,这个定价基础是优秀的选题、高科技含量的内容、细分的目标市场、高成本的投入,这是与精品图书的定位相匹配的。这样的精品图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在实际操作中,出版社还是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图书情况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由于图书具有品种的巨大差异性,出版社在每本图书具体定价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顾客价值、竞争对手、本身的经营状况和营销目标等多种因素,不能机械地重复同一种策略。

5 航天图书渠道(Place)

5.1 图书的分销渠道

随着出版商(包括出版社、出版公司及民营书商)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管理者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意识到分销渠道的重要性。设计和管理好图书发行的分销渠道成为出版商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分销渠道,也叫营销渠道,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转移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终消费者或用户。产品只有通过渠道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分销渠道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组织及个人。图书的分销渠道的主要职能则可以概括为收集信息、图书促销、业务接洽、需求配合、实体分销、风险承担、融资及支用等几个方面。

5.2 航天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

就科技图书而言,传统的分销方式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之处。首先,科技图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在各图书卖场和书店有限的货架上,很难占居很好的位置;其次,由于科技图书的市场周期较长,这种滞销效应给出版社的生产和决策,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科技类图书的读者比较专业,分布既集中又分散。科技图书市场范围窄,读者群集中,可替代性差,而在这些方面图书直销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直销的市场定位准确,效率高,可提高客户忠诚度,缩短产品的市场导入期,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同时营销战略具有隐蔽性。一方面直销所带来的产品高利润率是其他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出版社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向读者出售产品的同时,配以相应的售后服务,既能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能随时跟踪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并不断扩大读者队伍。在科技图书方面,直销这种快捷、方便、经济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营销模式将迅速发展成为主导营销模式。

与其他图书相比,航天科技类图书在营销方面有以下一些特征:1)图书的使用者是系统内部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针对性十分明确,消费群体稳定而集中;2)科技图书经常为集团购买或者批量购买;3)科技图书的使用周期较长,通常不会重复购买,一旦被采用就可以保持数年不变;4)科技图书的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内容通常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结合得很紧密;5)购买的角色多样化,有科研人员自己购买的,也有人事教育或者科技管理人员代为购买的,还有图书馆集中采购的;6)购买渠道多样化,从书店店面直接大规模购买的情况并不普遍;7)科技人员有时候也会自带经费著书立说,读者作者群队伍有一定的重合和交融,销售有一定的基本保证;8)随着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和培训教育的普及,培训教材和技术手册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从航天科技图书的营销特征来看,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可以给出版社带来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航天科技图书直销渠道的建立,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不仅促进了销售,和读者作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反馈关系,对编辑的选题策划,也能带来有益的启发。

根据航天图书和航天系统自身的特点,航天图书市场直销渠道的建立,可以涵盖信息传递、调研及用户反馈、售后跟踪服务等其他工作。在航天系统内部建立了直销渠道,达到了良好的互动之后,直销的触角还可以延伸到大航天的范围。军队、高等院校、各大中型图书馆都对航天图书有着一定的需求,而这些地方也适合于直销渠道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作为直销渠道建设的中长期目标。

6 航天图书促销(Promotion)

6.1 航天科技图书的促销手段

促销,即促进销售,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商品或劳务的信息,引导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做出购买决定,导致购买行为的全部活动的总称。促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沟通和激励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图书发行和销售中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图书发行的促销模式有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公共关系促销以及特殊手段促销等几种,这几种促销方式,各具特色,作用有别,且各有优缺点。对于航天科技图书来说,由于其专业性强,读者范围窄,替代产品少,诸如大范围广告这种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由于其读者集中度高,读者作者群有交叉和融合,可以采取一些集中度高,人情味浓的促销方式,如书评、会、作者宣传等,还可以在一些专业的报刊杂志上做连载,吸引专业读者的目光。此外,走出去的促销方式同样显得重要。在一些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工程开工剪彩或总结会、科研院所周年庆典及重要领导视察等活动期间,都可以主动出击,送书上门。做到这点的前提是随时掌握准确信息,认真分析活动内容,有的放矢地推销相关专业的图书。这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开拓市场,取得较好的促销效果。

6.2 航天科技图书的网络营销前景

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营销过程。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将图书的内容及相关资料充分地显示出来,并针对读者的个别需求随时提供营销服务。此外,网络营销跨越时空,实时全天候的便捷服务,将极大地促进图书的销售。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便于出版社在网上大量的信息以便读者查询,也便于出版社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出版社与读者的沟通能力大大加强。通过网络,有助于出版社直接面对读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品牌的敏感度,出版社可以通过定期发送e-mail使得读者时刻关注其网站,这对建立出版社的品牌很有好处。通过网络,出版社可以很容易地分析读者的购买行为,找出最具潜力的、能给自己带来最多利润的、最有价值的读者,通过给他们设计相应的电子商务方案,强化和这些读者之间的关系。此外,网络营销的成本也比传统营销要大为降低,提高了出版社的资金利用率。

篇5

这次又吹来什么好消息呢?快来听听吧!

5月21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军事文摘杂志社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了隆重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黑龙江省首家“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最终落户萨尔图区东新三小。

在授牌仪式上,本刊执行主编王金平代表杂志社为东新三小授牌,同时将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钟山院士为祝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授牌泼墨挥毫的亲笔题词:“探索航天 振兴中华”条幅赠予该校。由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国防小卫士”黑龙江赛区知识竞赛也在仪式上正式启动。

作为此次活动内容之一,杂志社还特别邀请了“北京科普大使”、著名航天科普专家金声老师为大庆市的小学生开展了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受到了小听众们的热烈欢迎。

此次授牌仪式和教育基地授课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

军事文摘杂志社

进校园赠书迎“六一”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军事文摘杂志社开展了进校园赠书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了益智、寓教、美德的精神食粮,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杂志社先后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玉泉小学、北洼路等学校,为孩子们赠送了航天科技特色少儿科普杂志《军事文摘?科学少年》。北京玉泉路小学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外来务工子女,为了让这些孩子与北京当地学生“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军事文摘杂志社精心挑选,将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送给同学们。

在捐赠仪式上,玉泉路小学的学生代表动情地说:“谢谢你们送来的杂志,谢谢你们的关心和爱,让我们度过一个难忘快乐的六一节。”

为表达赠书活动的感谢,玉泉路小学还专门制作了锦旗送给杂志社:“杂志社赠书献爱心,助随迁子女阳光阅读”。

篇6

张元贵 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是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努力追求“让高考成绩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在他的领导下,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成绩斐然,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在江苏省淮阴中学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有一座设计独特,建设标准相当高的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领略人类对飞行的远古期盼,感悟这一梦想实现的艰辛,知晓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演进。馆内陈列的不少实物,是在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物级展品。徜徉在这个馆里,你能体味到筹划者的良苦用心。在走进淮阴中学之前,笔者始终怀着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动机促使淮阴中学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费用,建设看似与学生的考试与学业并无直接关联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这样的做法事实上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等到张元贵校长坐在我的面前,一切都有了答案。

记:淮阴中学为什么会选择航空航天作为建设特色课程基地的方向?

张:这个想法最早形成于2011年。当时江苏省教育厅提出支持各高中学校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基地。我们考虑了很久,最初也曾想过其他方向,但都觉得特色不够鲜明。经过广泛论证,我们认为航空航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原因很简单,航空航天既凝结了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脉络,它是人类对行梦想不断求索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除此以外,我们更看重飞行这一活动本身所凝聚的探索精神和求知信念,飞行充满风险和变数,而人类正是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在逐步消除其中的风险,使其成为一种服务于人类的可靠技术。淮阴中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素来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有利条件。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将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方向申报了上去。

记:建设这样的课程基地,其实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淮阴中学选择这样的方向,当初是否考虑过其中的困难?

张:当然考虑过。这一点不仅我们自己早已认识到,江苏省教育部门负责评审各校申报特色课程基地项目的专家组也有所考虑。最初我们申报时,一些专家认为,一所中学要建立这样的课程基地,很难做到高水准,因为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短期内很难看到建设成效。但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很快初具规模,在2013年的成果评审中,被评为全省10个优秀课程基地之一(全省第一批共计38个课程基地),并把省课程基地建设现场会议放在我校召开。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建设方法也是正确的。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在航空航天科技馆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不仅聘请了两位专业素养很高的专职科普教师任职,还筹措了700余万资金,用于置办各项陈列品,在展馆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整个展馆的参观脉络是从模拟的机场起飞线开始,经历人类航空史的各个阶段,最终到着陆区结束,在展馆最后的外部廊道上,绘制了广袤的星空壁画,寓意人类的星际探索之梦永无止境。所有参观展馆的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真的乐在其中。除了这个展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也专门开辟了航空航天类图书专区,学校每年拨款,有选择地购买优秀航空航天科普图书,当然也包括全套的《航空知识》,这些图书丰富了学生们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的资源。

记:淮阴中学建设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的宗旨是怎样的?

张:我们的原则是,要么不建,要么就建设成高标准的课程基地。我们当然可以降低标准,这样省钱省力,但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东西就很有限,比如他们就没有机会亲自体验更专业的飞行模拟器,没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这么多珍贵的航空用品乃至文物,更谈不上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如果那样,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很难与传统的书本和网络方式有所区别,特色课程建设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花钱多少并不是标准高低的评判依据,你看到包括科技馆在内的整个特色课程基地的建设,我们都是花了许多心思的,在策划方案上更是反复论证,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和学生们的意见,再加上精心组织实施,才有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就是要让学生看到真正的特色,体验到别处难以获得的感受,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

记:学生们在特色课程基地学习航空航天科技知识,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来处理它与课业之间的关系呢?

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所考虑。现在淮阴中学的做法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属于基本层次,主要是激发学生们对航空航天的关注与热情,普及一般的知识,占用时间不多。再往上就是航空航天社团,这个社团开展的教育更为深入和全面,但要加入社团,对基本课业成绩就有个要求,课业不构成负担的学生才可望加入社团,而且加入社团后我们要求成绩要保持稳定。当然,这也不是铁律,有些热情特别高但成绩稍差的学生,我们也会允许暂时加入,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督促,促使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同步进步。结果,所有加入航空航天社团的学生,课业成绩全部成上升态势,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记: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您如何看待航空航天科普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张:淮阴中学多年来积极深化素质教育,努力追求把高考成绩作为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我们得承认,现行高考选拔制度是有缺陷的,不够科学合理,既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也有考核片面的局限,但改革是个长期问题,现行高考制度的存续,反而越发迫切地要求素质教育水平和质量快速跟进。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某些技能的培养,我觉得不够全面,我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精神内涵的培养,这种精神包含的元素更为丰富,比如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协作精神,以及挫折耐受力等等,这些精神才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学习各种技能的内在动力。

航空航天,它从蒙昧时代纯粹的飞行梦想起步,经过无数人的求索和牺牲,历经上千年的跋涉,才有今天的面貌。它不仅是人类科技的结晶,更是探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完全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无数先人和各个时期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特色课程基地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7

那么,你知道吗?这100次的火箭腾空而起,其动力的制造者就在中国的西部,在陕西的西安,打造火箭“心脏”的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深山创大业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之后,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逐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生产和试验系统。1965年,为了适应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我国第一代航天大军中的一批航天精英们,从首都北京来到陕西的秦岭深处,在这里建设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科研生产试验基地,拉开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大幕。

这些来自大都市的科技人员,胸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力拼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在这里点篝火,住帐篷,跋山涉水,安营扎寨,用身背肩挑,把一台台设备运进深山,在简陋的条件下搞航天尖端技术的研究。谁能想到,我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就诞生在一个废弃厕所改造的试验室里。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曾背着氧气瓶走进山沟,当看到科研人员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开拓中国的航天事业时,对他们争分夺秒、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加赞赏。

上个世纪的1980年、1981年和1990年,这里遭受了三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美国之音曾惊呼:中国的一个火箭基地从地球上消失了。面对灾情,航天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排洪水,清淤泥,整理完现场又接着干起来。他们用一颗赤诚之心,将青春汗水洒在这里,在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家园,边抗洪救灾,边恢复生产。在沉寂的山沟里燃起了中华智慧的火光,书写了惊天动地的航天壮歌。

1970年4月24日,一号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二号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1984年4月8日,三号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1988年9月7日,四号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1990年7月16日,二号捆绑式火箭首飞成功。这一个一个的首次发射,其火箭发动机都是在大山深处研制成功的。秦岭腹地,孕育了中国航天的“金牌动力”。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世界最尖端的航天事业,堪称中国的航天骄子。

太空写传奇

1993年,中国航天动力像一只浴火的凤凰,从秦岭飞出,栖息在古城西安南郊新崛起的航天城里,开始了向更高更远目标的腾飞。

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是目前为止实现宇宙飞行的唯一动力装置。它在火箭上的地位,就像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在人体中的地位。正是作为火箭动力源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使火箭拔地而起,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把卫星、飞船或其它航天器送入太空,进入预定轨道。

航天事业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几乎所有的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都有过失败的教训。在大多数的航天事故中,火箭发动机往往也是罪魁祸首。国际航天发射的故障率统计中,发动机的故障占到了38.5%。其中从2000年至2003年,全世界共进行294次航天发射,失败14次,其中由火箭发动机故障引起的11次,占到了79%。美国、俄罗斯/苏联载人航天器分系统故障统计中,推进分系统所占的故障占到了28.4%。

而翻开中国航天发射的记录,由航天第六研究院研制生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却一直保持了不败记录,书写了世界航天发展史上的传奇,被誉为中国航天的“金牌动力”。从1965年创建以来,他们研制生产了几千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参加了我国几乎全部的火箭发射,成功率一直保持百分之百,这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

创新攀高峰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犹如航天科技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航天技术的一次次进步验证了一句话:发展航天,动力先行。世界各航天大国无一例外是从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起步的,进入21世纪,世界各航天大国仍然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放在航天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优先发展。

在攀登火箭发动机技术制高点的历程中,航天第六研究院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始终不畏艰险,敢想敢为,在艰辛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完善,先后研制成功了60余种液体火箭发动机,使用推进剂从常规低温推进剂、高能常温推进剂到高能低温推进剂,功能从主发动机到助推、上面级、游动和姿态控制发动机,推力从0.4公斤到120吨,应用于弹、箭、星、船等各种用途,已成功地将百颗卫星和6艘神舟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自主创新之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能力已跻身美、俄、法等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载人航天工程对发动机研制提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要求,燃烧稳定性成为技术关键。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推力室的温度高达3000℃,在高温和推进剂大流量进入时,推力室的抗干扰能力如何?工作稳定性如何?还有什么隐患?发动机专家钱维松建议对此进行燃烧稳定性鉴定。考虑到近30年来苏联在高频燃烧稳定性方面进行过很多工作,经商定到俄罗斯进行该项鉴定。俄罗斯专家用不同的脉冲枪向我发动机连“打”三枪进行干扰,结果,推力室对此竟置之不理,照常工作。俄方对记录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后,不禁惊叹地认为,中方发动机稳定性水平之高,在俄罗斯也只有一种型号的发动机可与之媲美。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涡轮泵则是发动机的心脏。为了保证发动机可靠性,在发动机地面试车时采取了加大难度、加长时间、改变环境等苛刻的加严措施,以对发动机的“皮实”程度也就是可靠性进行评估,每次可靠性试验的时间达到或超过发动机实际飞行时间的3倍,譬如一级发动机实际飞行只工作160秒,地面试车却达到600秒。火箭发动机百分之百的成功记录,正是通过这种从难从严进行地面试验,不断地将成功的东西肯定下来,不随意变更状态、不搞锦上添花;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发动机的薄弱环节并适时地加以改进,使发动机可靠性水平在持续增长中创造出来。

严谨铸金牌

万无一失,稳妥可靠,是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唯一选择。因为火箭发动机出厂之后无法检测,装上火箭不能备份,又是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大推力、强振动的恶劣环境下运行,其故障模式属于成败型,只要有一个零件出现故障,往往导致灾难性事故。要生产一台高质量的火箭发动机,必须从毛坯件抓起,从一个个零件抓起。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绝不让任何一处质量隐患从自己身边溜走,是发动机研制人员始终秉承的工作理念。一次,在发动机火工品研制过程中,科技人员在火药的首次研制中发现,尽管火药的燃烧性能正常,但燃烧后的产物中,却有较坚硬的固体小残渣。这种小残渣,看似微小,但它如果吹到涡轮泵里,则可能影响涡轮的正常工作。为了满足发动机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他们又重新研制火药,但某火药研究所交付的火药经过试验后,发现其高温及常温性能较好,但低温性能较差。为了彻底搞清问题所在,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亲自考察了火药研究所的试验条件及保温条件,终于查清了问题所在。经过反复试验,重新改进配方后,火药的性能完全满足了火箭发动机的苛刻要求。

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面的精诚合作、严细把关。全国劳模曹化桥被誉为“航天钻头”,从事的就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器上打小孔的工作。这种孔要在非常难加工的钛合金上加工,小孔径深比为1∶10左右,加工这样高精度的撞击微孔,好比在金属物件上做显微手术。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属难题。曹化桥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精益求精进行了上百次加工试验,在不断的实验中,他摸索出了一整套加工钛合金喷注器小孔的方法,从微型小孔的定位、下钻、退钻、切削参数的选择,到预防小钻头折断、刃磨、冷却液、油的选择,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电视,对大家来说是看,对曹化桥来说是“听”。他从来不看电视,他说那“伤”眼睛。他要把自己的一双“火眼金睛”用到火箭喷注器的小孔加工上,他知道,要使成千上万个头发丝般大小的小孔个个符合图纸要求,没有一双好眼睛是难以胜任的。航天人就是这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火箭升空的不竭动力。

再谱新乐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一部民族复兴奋进的交响曲,这百次的火箭成功发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爱国情结,一种奉献精神,一股子辉映着金色光环的强大动力:秉承航天三大精神,越是逆境越能迎难而上,攻坚破难;越是硬仗越要打得漂亮。有苦不叫苦,有累不喊累,在平凡中奉献,在奉献中绘画出亮丽的人生。

多年来,无论在秦岭深处,还是在古城西安;无论是生活清贫,还是条件改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在倾心打造金牌动力的同时,也铸就了以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获取了打造金牌火箭发动机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

航天第六研究院四十多年的发展,犹如一幅辉煌而壮丽的画卷,上面镌刻着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名字:张贵田、杨敏达、雷凡培、谭永华、曹化桥……

谭永华,航天第六研究院院长、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掌门人”,他始终奋战在发动机研制工作的最前沿。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运用结构力学中的超静定原理圆满地完成了二号捆绑火箭发动机用三叉梁式助推器机架的设计任务,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也为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奠定了基础;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仍无数次与科技人员彻夜攻关,拼搏在一线。进入新世纪,他睿智的眼光又瞄上了世界航天科技的最前沿。在他的带领下,广大科技人员通过艰苦的努力,使我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二个掌握某新型发动机研制技术的国家。

篇8

为了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2011年11月,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在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公司领导一行特意赶到四子王旗红格尔蒙语小学,开展了“爱在草原”定向捐资助学活动。该校始建于1951年,也是2006年四子王旗撤乡并镇后在牧区保留的唯一蒙古族小学。此次捐助活动共捐款60万元,捐赠书包、少儿读物、学习用品等100余套,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学习和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对该校学生的援助,财务公司还积极组织员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公司领导的带动下,共有38名员工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与3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建立了自愿结对子帮扶关系,以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帮助祖国的下一代茁壮成长。

2012年9月18日,7名支教团队成员从呼和浩特市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红格尔蒙古族小学。他们用3天的时间为孩子们讲授了《手语课》、《思想品德课一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一北京自然风光介绍》、《国学课一弟子规》、《手工课一趣味折纸》、《我的绘画比赛》、《校园安全自救知识》等课程,对他们自己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心灵洗礼呢?

红格尔小学云校长给航天科技财务公司支教队员发来短信:谢谢航天人对我校的帮扶,更要谢谢你们一行七人给我们带来的所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一定会带着孩子们去北京看你们的……

公示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核况自查工作并重申有关规定的紧急通知》(《2009》299号)、《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2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太空探索杂志社已对领取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通过新闻记者证年检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篇9

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喜讯传来,举国欢腾,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伟大祖国的荣耀。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大家都知道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要完成这一中华民族史上的壮举,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支撑,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弘扬航天精神,我们青少年要紧紧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们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唱响爱我中华之歌,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我们要热爱祖国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我们要努力学习历代经典著作及诗词、美文和名家名言,这是华夏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民间文化,了解民间艺术,要有民间文化知识、民间的情怀、情感,热爱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为荣,肩负起发扬祖国民族文化的责任。

篇10

关键词: 毕业生 航空航天 就业高地

一、航空航天相关单位就业形势分析

1.人才需求出现大幅度“缩水”。

国防科技单位特别是航空航天类就业单位,均在“十二五”前期增加了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到后期人才储备已相对饱和,招聘人才数量逐渐减少。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例,2013年度较2012年度减少招聘指标1100多人,2014年还将继续缩减招聘计划。中航工业近三年招聘人数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计划数比2013届减少了约1000人。

2.人才学历显著提高。

近年来,航空航天类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例,2011至2013年引进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招收比例从2011届的65%,迅速提升至75.3%。优质单位的准入门槛开始由本科生向硕士生倾移,博士毕业生成为大量国防院所、企业所追捧的生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研究生不得不通过降低就业目标获得职位,本科生今后进入航空航天系统单位特别是研究所即将成为神话。

3.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升高。

航空航天类单位在人才招聘“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在选拔考核中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相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招聘以前期培养、重点宣传、层层筛选进行目标性人才储备。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非专业知识的技能要求显著提升。

二、占领航空航天就业高地的思路与对策

1.大力推行素质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航空航天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很高的要求。高校应全面推动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促进毕业生“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跨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

2.继续提升本科生升学率,实现学生高层次发展。

针对当前社会特别是航空航天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生学历层次,提高就业竞争力。积极鼓励引导本科生报考硕士研究生,为参加考研的学生创造条件,切实提高毕业生考研成功率。

3.重点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坚持占领就业高地。

要占领毕业生就业高地,就要创造机会,让最优秀学生在航空航天系统能够进入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重点岗位工作和学习。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有机会直接接受并有能力完成重点任务,迅速成长,从而产生高校毕业生品牌效应,树立高校的丰碑,全面占领航空航天就业高地。

4.着重发挥高校特色,创新校企合作形式。

校企合作是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渠道。在全国毕业生人数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招聘工作效率,大部分航空航天类单位会倾向于从熟悉的、有产学研合作的、开设联合培养课程的高校招录毕业生,同时能有参加校企合作课题或在单位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因为能够较快融入工作环境而更受单位青睐。创新校企合作形式,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全过程,利于从源头上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占领航空航天就业高地的具体措施

1.发挥高校名师优势,促使学生明确航空报国的奋斗目标。

全面组织航空航天相关的名师大家开展“名师导航”活动,组织知名教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航空航天专业内涵和发展前景,鼓励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刻苦学习,树立投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理想,励志航空报国。

2.整合内外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要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单位特别是航空航天单位的支持,大力开展飞行器设计系列比赛、力学系列竞赛、航空航天知识竞赛等活动;提供专门的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发散思维;举办航空航天特色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建立“校友信使”制度,加强与航空航天单位校友的联系。

建立高校“校友信使”制度,培养校友们的集体荣誉感,建立相应的渠道和机制,让他们贡献和回馈母校。同时,效法国外和港台的众多高校,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定期向校友学校信息、校友信息变更等,定期邀请他们回母校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大和校友的联系力度,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4.鼓励学生报考航空航天类单位研究生,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用人单位都逐渐提高人才引进的层次,研究生越来越成为需求重点。另外,为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和成本,拓宽当前选择口径,尤其要鼓励学生报考航空航天类研究所的研究生,既提高高校培养层次,又占领航空航天就业高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