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路建设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路建设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On the basis of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highway service area,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ervice area is explor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way development,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will be applied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area.

Keywords: highways;service area;pres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trend

1 前言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区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车辆保有量的急速增长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日益拥挤,以停车换乘方式进入市区将是外来车辆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同时,人们的出行目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要求服务区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差异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高速公路服务区如何通过更新理念,提供完善的运营服务和高效的服务质量,不仅是高速公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社会功能地位,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2.1 建设规划及经营概况

从经营模式来看,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通信、加油、汽车修理等经营性项目大都采用对外承包的经营方式,对于公益性设施,则采取自营的经营方式。从经营内容来看,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90%以上的服务区设有加油站(不足10%服务区仅有临时停车场和卫生间),65%左右的服务区经营快餐店;75%左右服务区设置日常零用的小卖部,其中不足30%的服务区配置了特色产品销售区。从经营效益来看,目前处于赢利状态、盈亏平衡和亏损状态的服务区大约各占1/3。总之,服务区功能缺乏差异性与针对性,同时,垄断经营还使服务区商品和服务价格偏高,驾乘人员对服务区的满意度不高[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加大,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部设施建设逐步向“标准化、等级化、舒适化”阶段发展,服务区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旅客及司机最基本停车、加油、餐饮、休息、如厕等基本功能,有些服务区还着重拓展功能的配置、体现地域特色、追求独特设计风格等。服务区服务设施的建设配置呈现多功能化、特色化等特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2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区内部设施布局不尽合理,设计缺乏灵活性。我国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长大货车较多,停车时间较长,而服务区的设施设置对大型车辆的考虑不足,出入口匝道曲线半径较小,大型货车停车位少,造成路面承载力低、违规停车现象突出;同时,服务区部分设施设计中缺乏灵活性,占地规模无法满足高峰时期旅客使用的需求。

(2)高速服务区内配套设施功能不完善,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随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多样化要求服务区提供多样性、灵活性和差异的要求更加强烈。高速公路的全封闭性阻碍了沿线区域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交通发展的转型,要求高速公路服务区打破传统的形式,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3)服务区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尚待提高。一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加油等经营项目大都采用对外承包经营方式,对于分块租赁的经营模式来说,经营品种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二是管理主体与经营主体追求目标存在差异。经营主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利润的经营性设施上,而管理主体更关心服务区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尤其是公益性设施的服务水平。三是运营主体多,模式复杂,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长效的激励制度[12]。

3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发展趋势

按照高速公路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加强对服务区的综合开发利用,在考虑资源的集约化同时,实现社会、企业、公众效益最大化[8]。因此,将高速公路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有机结合,将高速公路大动脉和整个微循环网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方向。

3.1以人为本,生态环保为原则

要点 规划设计内容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充分结合当地的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服务区规划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充分加以考虑。服务区规模的设计应考虑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一次设计分期实施,预留发展空间[4]。

承载文化,彰显内涵 作为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可考虑选择靠近具有文明遗存城镇、自然环境优美、著名旅游景区的点位[10],与本地旅游规划相依托进行专业的旅游开发,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和旅游产品。

绿色生态,节能环保 体现绿色、生态、环保的主题,服务区的绿化应注重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加强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6];运用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利用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和地热能,废水循环和再生系统的使用等,将对缓解自然资源紧缺,保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推动作用]11]。

3.2服务群众,发展经济为目标

(1)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方便高速公路用户。随着人们出行频率和需求的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借助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充分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扩宽经营范围,开发沿线资源,提供差异[7]。

(2)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物流系统。大力推广当地农优产品的销售,借助创意农业理念,打造一批高端化的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和乡村度假旅游产品。高速公路服务区汇聚了人流、车流、信息流,将其拓展成为区域物流节点,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将服务区的建设与城乡交通规划相结合,考虑在有条件的服务区内设置客运中转站与停车换乘枢纽[9],通过本地交通与公共交通枢纽结合,推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交通一体化。

表3-1 服务区功能配置一览表

备注:表中符号代表“应当具备”,代表“可考虑具备”,“—”代表“不需要具备”

3.3科学管理,信息技术为手段

3.3.1规范管理,科学发展

篇2

成本预测与控制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公路建设中,是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呢?我们认为,同样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从广义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等。但是,公路是一种特殊的产成品,它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投资大以及使用的完整性、同一性等,在建设过程中,成本预测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仅就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的作用等内容作一论述。

一、公路建设的成本要素

公路建设的成本核算要素与其他机械加工企业的成本核算要素是不一样的,公路的成本要素,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不同,公路的级别不同、公路的长短不同、公路建筑材料不同等项内容与要求,其成本要素也是不同的,根据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路建设的土地费用

公路建设的土地费用,主要是指建路基用地,公路防护设置用地,公路养护管理班房用地,公路收费管理部门用地等项费用。

(二)公路建设的路面材料费用

公路建设路面的材料费用,主要的应当包括石料、石子、砂、沥青、水泥、钢材等项费用。

(三)公路建设的防护材料费用

公路建设的防护材料费用,主要是指排水系统用管道、护路基的草皮、树木等项费用。

(四)公路建设的人工费用

公路建设的人工费用,是指从开始设计、测量、施工等过程中的直接人员费用,或者是与此路建设能确定的间接建设人员的费用。

(五)公路建设的机械设备费用

公路建设的机械设备费用,是指公路建设用的压路机、运输机械及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用于排水的抽水机等项费用。

(六)公路建设的其他费用

公路建设的其他费用,主要是指临时通讯器材、防风、防雨用材料、路边标志牌用材费用以及其他临时用的费用。

二、公路建设的成本预测

(一)公路建设成本预测的意义

公路建设的成本预测,是指建设某条公路所需要的总投资的资金额。所谓预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测事务发展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根据已知的推测未知的。预测的理论根据是对被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有指导意义。这种规律性,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并据此事先对它们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的估计。预测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各种预测都有不同程度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各种预测都涉及到未来;各种预测都存在不稳定性。

成本预测是经济预测的一种,这是根据成本核算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因果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科学的预计。公路建设的成本预测,就是依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对计划建设而未建的公路,作出投资金额及其效果的客观论断。其目的就是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可靠的依据;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取得最有价值的经济建设效果。

(二)公路建设成本预测的作用

1.成本预测为成本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预测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系统的研究有关国内外公路建设的信息资料,并对所建公路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论断,提出修建公路的若干可行性方案,供领导决策。

2.成本预测为确定目标成本打下基础

成本预测是公路建设成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公路建设成本、建设计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学分析阶段。在建设公路之前必须作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建设完整公路所需要的总投资额,以此进行计划成本目标考核的依据。对每一条公路的建设,都应当有精心的预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失误。

3.成本预测可确定公路建设的最佳投资方案

成本预测对建设某条公路可以从资金投资的多少、施工建设的难易程度、建设公路的远近里程、未来完工后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考察、考核、测算,并以此为依据,提供若干套建设方案,根据多方面的综合平衡,选出公路建设成本预测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成本预测的方法(包括经济预测)多达数十种,其中最常用的也多达20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直观预测法、相关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三大类别。

1.直观预测法

又称判断分析法,它是由预测者在通过对市场及其它有关方面的调查而掌握比较全面的资料后,凭借其工作的经验和综合能力,预计未来产品成本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多数是在缺乏准确数字资料的情况下应用的,常用的形式是访问、现场观测、召开座谈会等,此方法多用于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前阶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预测费用投资少,预测所需的时间短,其缺点是预测效果的客观性较差。

2.相关分析法

亦称因果分析法,就是通过对导致成本变化的原因的分析,揭示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据此预测成本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的一种方法。例如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法等,相关分析法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都相对较强,但其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3.时间序列分析法

亦称为阶段序列分析法,这是以历史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一定的数字方法使其向外延伸,借此预测成本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本量利分析法、加权平均法、平滑指数法等。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以已有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来进行预测的,优点是其预测结果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少,简便易行,费用不大;缺点是其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由于受历史时间的限制,可能与现在的成本发展趋势关系不够密切。

公路建设进行成本预测运用这些方法时,直接运用有时比较困难,但可把所计划建设的公路分成若干段进行预测。在进行具体的预测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建设路段标准与要求,分成平原路、丘陵路、山区路、桥梁、涵洞等建设情况来进行预测。然后把所有预测的结果相加,即是全路完整建设的预测结果。

三、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

(一)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意义

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对已存在的活动施加影响,使其能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加强管理,及时发现与预定的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尽可能以较少的耗费,尽快把公路建设好,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说,可以分为广义的成本控制和狭义的成本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具体来说,包括公路建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狭义的公路建设成本控制,仅指事中控制,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从开始投入施工建设起,对整条公路建设的形成和偏离成本要素指标的差异所进行的日常控制。就目前来说,客观的实际情况要求公路建设不仅注重日常建设成本控制,还必须重视事前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新建公路的设计成本、施工建设的方案成本、所需建设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及其他备品配件的储存成本的事前控制等。

(二)公路建设标准成本控制的确定

公路建设的标准成本是指在提高建路速度和杜绝浪费的前提下,建设一条标准公路所需的一切费用。所谓标准是指衡量公路建设的尺度,一般可分为四种尺度:

1.公路建设的基本标准

公路建设的基本标准,通常以实际标准成本的一段或选择某一条公路建设的实际成本作为标准,以此来衡量各段公路建设的成本高低,确定成本差异及其发展趋势。这种做法,类似统计学上的基期分析法,以其数为底数,来确定某条路段的发展趋势。

2.公路建设的理想标准

公路建设的理想标准,是指符合成本控制需要的,在正常运行状况下所发生的最低成本。也就是说,建设某一条或某一段公路的投资建设成本额是最低的,这是成本控制的理想境界。如果以此作为公路建设的日常成本控制标准,往往会发生高不可攀、难以实施的情形,其结果,表面上是标准成本,实际上是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或者无法实现的标准,起不到激励和促进作用,也很难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

3.公路建设的正常标准

公路建设的正常标准可以理解为平均成本,即是把以往建路整个投资的实际数额(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平均单位成本作为标准成本。这种平均化了的成本,是综合分析了成本控制的所有成绩与失误。如果是以往建设公路时,成本资料不全或者是成本控制较松,平均成本很容易达到,以此作为今后成本控制的尺度,显然要求过低,难以取得改善管理的效果。

4.公路建设的预期标准

公路建设的预期标准是指在具体实施的一个短期时间内,即在一个预算或会计期间内,努力提高公路建设的效率,避免浪费的前提下必须发生的成本,这是在预定条件下可能达到或者是应当达到目标。如此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期发生的成本相比较,能够表示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降低,即表示公路建设投资的节省或浪费。

通过以上分析,公路建设的标准成本宜采用预期标准,因为预期标准比理想标准来得宽,比正常标准来得严。从整体来看,预期标准有点折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它既消除了以往存在的不必要的浪费与损失,又给成本控制比较合理的宽限,通过努力之后是可以争取达到的目标成本。

(三)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主要步骤

要投资建设一条公路,必须通过精细的预测等若干步骤,然后才能具体地实施,成本控制是公路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经济依据是成本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建路成本费用计划指标,实施成本控制,是保证公路建设的投资费用计划实现的最有利的措施。在具体的成本控制时,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1.制定公路建设标准

公路建设标准,即指整个建路的投资费用计划的总目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公路建设的各个路段上,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平原路段、丘陵路段、山区路段以及桥梁、涵洞等,实行定量化分工管理,达到控制的目的。

2.执行公路建设标准

执行公路建设标准就是运用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例如根据公路建设的分段情况,实行投资限额制、费用包干制、责任成本控制等方法使公路建设的实际支出,控制在标准之内,既节省开支,而又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达到高标准、严要求的控制目的。

3.计算公路建设的差异

计算公路建设的差异就是详细记录公路建设指标的执行情况,对实际与标准进行对比,确定差异的程度与性质,对每个路段环节上的差异多少要按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记录,并要精确地计算,避免错误的发生。对于不同情况的路段要分别进行计算其细微的变化,要分别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情况分析有实际意义。

4.公路建设的差异分析

公路建设的差异分析就是深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造成差异的责任归属,如有可能,要尽快地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消除差异的蔓延与扩大,达到成本控制目的与要求。

(四)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作用

1.能够激发公路建设者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感

建立责任成本控制制度,把建设公路的全部投资按相关标准划分成经济责任,层层落实到各建设路段、部门、班组以至个人,把公路建设的成本信息处理及工作考核,与各有关的成本控制指标紧密联系到一起,这样做可以增强各建设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感,促进他们在各自的责权范围内,对建路投资成本管理行使控制权,达到公路建设投资的目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修建高质量的公路。

2.加强主管部门对施工建设情况的业绩考核监督

公路建设的成本控制,能够使各分段施工的部门、单位明确责任权限之后,有了考核业绩的目标,是好是坏一目了然,能够有效地改变公路建设当中的职责不清、功过难分的"大锅饭"现象,由于功过分明便于奖惩,充分调动各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目的。

3.促使节约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一条公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建设施工不当,就会造成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每建一条公路,都必须经过多次的论证,其目的是为了建设公路宏观上经济合理,利国利民,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成本控制的作用是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达到把钱真正用于"刀刃上"的目的。促使节约资金,合理使用资金,不是进行单纯的资金管理,而是要把资金管理活,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篇3

关键词:GIS技术;公路建设管理;应用

目前,GIS技术在众多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公路建设中,GIS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管理作用。GIS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其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以及模型分析的功能,对资源实施了优化配置,针对区域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得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可以正常的开展,有效的保障了公路建设的质量。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GIS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1 GIS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1 GIS技术在公路路线选择方面的应用

GIS技术能够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在利用相关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的前提下,合理的对系统工程进行分析,融合相应的信息科学理论,为决策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支持。通常而言,GIS系统能够自动化的对数据进行采集、监测、处理以及存储,并且针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利用GIS技术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在对公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规划工作,而要想使得前期规划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合理的利用GIS技术,针对公路网络进行系统性的规划,选择适合的公路线路,从而设计出最佳的公路路线,另外,利用GIS技术,还能够针对公路周边的环境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

1.2 GIS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很多的城市已经开始将GIS技术应用到公路建设图纸设计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GIS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可以利用鼠标在地形图上进行控制点的设定,然后将所选择的控制点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就可以描绘出公路线的大致走向。而将GIS技术应用到纵断面的设计中后,可以应用多种方法来对数字高程相关模型进行构建,依据该模型,来确保进行平面选线的处理,在选择好平面线后,就可以利用相应的公路软件来将这些选线连在一起,从而形成相应的纵断面图。而将GIS技术应用到横断面设计上时,则需要在纵断面设计一级平面选线都完成之后,才能够应用GIS技术来对横断面进行设计,设计时,也需要合理的采用公路软件对平面中的各个选线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横断面图。

1.3 GIS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在GIS技术逐渐发展的进程中,GIS技术也被逐渐的应用到公路设计以及工程建设中。我国公路设计以及工程建设对GIS技术的应用,也是在最近几年开始的。我国目前很多的城市都会在公路建设中应用这一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公路施工人员减轻了工作量,而且也使得公路建设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公路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地质方面的问题,如果无法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了解,那么就会使得公路建设举步维艰,而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详尽的收集和分析,从而为公路建设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使得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从而制定出具体的建设计划,这样就可以加快施工的速度,使得公路建设可以顺利的进行,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使得公路的应用寿命得以延长。

2 GIS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空间数据库趋向图形、影像和DEM三库一体化和面向对象

目前的GIS技术是在栅格以及矢量的基础上发展得来的,其经历了这两个不同的数据结构阶段,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具有高分辨率的数字化技术,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求。GIS技术能够根据相关的数据对象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以及图形矢量库等,最终可以形成图形、影响和DEM三库一体化的结构。这样的数据库结构使GIS的发展更加趋向自然化、逼真化,更加贴近用户。以面向应用的GIS软件为前台,以较大关系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管理,成为当前GIS技术的主流趋势。

2.2 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

智能化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发现更多的有用知识GIS是以应用导向的空间信息技术,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是GIS的高水平应用,它需要基于知识的智能系统。知识的获取是专家系统中最困难的任务。

2.3 GIS技术数据查询的对象

与数据查询相反,空间查询是通过空间范围的选定查询在此范围内所选相关信息的属性数据。如确定距离公路处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的桥梁,只要在屏幕上公路处为圆心画一个一定长度半径的圆,GIS会显示这一范围内的所有桥梁在地图上的位置及相关信息。

3 GIS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和社会化共享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衍生出了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这些技术逐渐得到了普及。而这些技术的产生也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GIS技术为公路地理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和社会化共享提供了可能,面向社会公用多媒体信息服务领域和国际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为国家大中型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城市资源开发、交通建设和交通监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服务等各个领域提供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服务。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大,公路GIS不仅仅应用于公路部门的管理,而且还应用到其它部门的管理,同时还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公路GIS的应用将逐步走向公众,通过网络将空间信息传到千家万户,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运用公路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旅游信息系统和道路信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总之,GIS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技术。随着GI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用户对GIS软件本身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GIS技术的发展也将会有更多应用功能得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技术在我国的公路建设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GIS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应用后,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还能够使得公路得到良好的设计,从而加快公路建设的速度。同时,GIS技术能够对公路建设当地的各方面信息资料进行收集,从而为公路建设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使得公路建设管理人员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而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公路建设管理也会逐渐发展成为多种的管理模式,使得公路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最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明,陈谦应,彭克刚,马在亮.路面管理系统发展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2(3).

篇4

关键词:板式桥;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下面结合常用的桥型浅谈对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1、板式桥

板式桥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区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从而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因为板高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拆模不便,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径,一般采用先张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板桥跨径可做到25m,目前有建成35~40m跨径的桥梁。在我看来跨径太大,用材料不省,板高矮、刚度小,预应力度偏大,上拱高,预应力度偏小,可能出现下挠;若采用预制安装,横向连接不强,使用时容易出现桥面纵向开裂等问题。由于吊装能力增大,预制空心板幅宽有加大趋势,1,5m左右板宽是合适的。预制装配式板应特别注意加强板的横向连接,保证板的整体性,如接缝处采用“剪力键”。为了保证横向剪力传递,至少在跨中处要施加横向预应力。建议中、小跨径板桥,应由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标准图,这样对推动公路桥梁建设,提高质量,加快设计速度都会带来明显的好处。

2、梁式桥

(1)简支T型梁桥

T型梁桥在我国公路上修建最多,早在78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建造了许多,型梁桥,这种桥型对改善我国公路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78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上修建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

(2)连续箱形梁桥

箱形截面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特别适合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变宽度桥。因为嵌固在箱梁上的悬臂板,其长度可以较大幅度变化,并且腹板间距也能放大;箱梁有较大的抗扭刚度,因此,箱梁能在独柱支墩上建成弯斜桥;箱梁容许有最大细长度,重心轴不偏一边,同T型梁相比徐变变形较小。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车速提高,人们出行希望有快速、舒适的交通条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能适应这一需要。它具有桥面接缝少、梁高小、刚度大、整体性强、外形美观、便于养护等优点。

(3)连续刚构桥

连续刚构桥也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之一,一般采用变截面箱梁。连续刚构可以多跨相连,也可以将边跨松开,采用支座,形成刚构一连续梁体系。梁内无缝,改善了行车条件;梁、墩固结,不设支座;合理选择梁与墩的刚度,可以减小梁跨中弯矩,从而可以减小梁的建筑高度。所以,连续刚构保持了T型刚构和连续梁的优点。由于连续刚构受力和使用上的特点,在设计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时,优先考虑这种桥型。

3、钢筋混凝土拱桥

拱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属我国传统项目,也是大跨径桥梁形式之一。石拱桥由于自重大,材料加工费时费工,大跨石拱桥修建少了。山区道路上中、小桥涵,因地制宜,采用石拱桥(涵)还是合适的。大跨径拱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拱、劲性骨架拱和钢管混凝土拱。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跨径,一直落后于国外,主要原因是受施工方法的限制。桥梁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寻求安全、经济、适用的方法。根据近年的实践,常用的拱桥施工方法有:(1)主支架现浇;(2)预制梁段缆索吊装;(3)预制块件悬臂安装;(4)半拱转体法;(5)刚性或半刚性骨架法。钢筋混凝土拱桥自重较大,跨越能力比不上钢拱桥,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拱桥造价低,养护工作量小,抗风性能好等优点,仍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崇山峻岭的我国西南地区。我国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发展趋势:拱圈轻型化、长大化以及施工方法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大跨径拱桥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横向稳定性,据统计国内、外拱桥垮塌事故,多发生在施工阶段。

4、斜拉桥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0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斜拉桥的主梁形式:混凝土以箱式、板式、边箱中板式;钢梁以正交异性极钢箱为主,也有边箱中板式。斜拉桥的钢索一般采用自锚体系。近年来,开始出现自锚和部分地锚相结合的斜拉桥。

5、悬索桥

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说是跨千米以上桥梁的唯一桥型。但从发展趋势上看斜拉桥具有明显优势。但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若能采用隧道式锚碇悬索桥在千米以内,也可以同斜拉桥竞争。根据理论分析,就目前的建材水平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可达到3500m左右。悬索桥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可采用单跨悬吊、双跨不对称悬吊和三跨悬吊简支和连续体系。据查,世界上悬索桥多为单跨悬吊萁次是不对称双跨和三跨简支悬吊。三跨悬吊连续体系最少。我国今后还会在长江、海湾修建更大跨径的悬索桥;一般加劲梁仍用钢箱;塔、锚用混凝土,但应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冷却降温措施加以研究悬索桥风动稳定还需进一步研究;钢箱梁的桥面铺装我国已建成的几座悬索桥,都存在问题,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钢箱除锈、清洁、铺装的粘结以及施工工艺等。

篇5

【关键词】乡镇公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引 言

随着我国各等级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乡镇级公路建设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乡镇公路作为我国广大的农村的交通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更是农民安家致富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所以对于如何处理乡镇公路建设,如何认识与解决乡镇公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乡镇公路建设的大力支持,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的乡镇公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我国乡镇公路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乡镇公路建设与规划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我国乡镇公路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在我们国家,在乡镇最重要的交通途径还是以公路为主,它承担着乡镇的大部分交通,可以说是为乡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乡镇交通的不断重视,乡镇公路网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延伸,布局也不断完善,路面浇筑和建设状况不断改善,整体作用不断得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2006年初,全国公路总里程约200万公里,其中乡镇公路就占到约7.5成,达到近150万公里,可见乡镇公路在我国交通中的重要性。虽然乡镇公路基本将各个乡镇和村落交通相连接,形成基本公路网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公路的不足之处。由于乡镇在建设公路时存在资金紧缺,技术性不高,极易造成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制约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问题具体凸显在:乡镇通达深度不够、整体路网密度低、路面施工技术不高、施工设备落后、公路管理不到位等。

1.1道路路网密度偏低,整体规模仍显不足。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支持其所管辖区域内的乡镇公路建设项目的支持也是不同的。除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乡镇公路网络的密度及施工质量还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外,我国大部分省市区的乡镇公路建设的规模与实际的需求规模相去甚远,即我国乡镇公路网络密度整体上较低。我国的乡镇公路一般呈现出干支两套公路系统的特点,由于历史原因或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大多数的乡镇一般只有一两条干道穿过乡镇,而其他的支路则显得狭窄且粗糙,所以造成乡镇公路网络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下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对于出行以及生产物流的需求。

1.2路况较差,达不到较高的技术等级。相对乡镇高速增长的经济现状,已经很难满足乡镇交通和机动化的发展,因为在道路建设中忽略了经济发展的部分,仅仅考虑到农民的出行和农收和运输,因此在建设中普遍为四级以及四级以下等级为主。随着乡镇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出现在乡镇,尤其是大型运输车辆的不断增多,速度快、车型大、吨位高成为运输车辆的主要特征,这就对公路要求大大提高,之前的低等级的公里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交通要求,急需进行改变。

1.3乡镇公路基础设施陈旧,存在交通隐患。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规划,乡镇街道一般都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场地和交通的站场,随着农村居民各种车辆的普及,而导致乡镇公路出现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占路靠停,对于乡镇的交通秩序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容易带来交通事故。许多小乡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门店式的维修点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不足,给乡镇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4乡镇公路缺乏管理、养护,道路资源严重被侵占和破坏。由于乡镇公路的管养机制不健全,而乡镇居民对于公路的使用及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占道摆摊、停车,容易造成道路资源的过度使用,并对乡镇公路造成破坏,大大降低乡镇公路的使用年限。所以乡镇公路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相关的规范,建立长期而有效的道路管养机制,规范而长期合理的道路管养制度对于乡镇公路发挥其正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2.针对我国当前国情,合理发展乡镇公路

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并结合以上对我国乡镇公路实际情况的分析,对乡镇公路的重新规划和建设势在必行,只有依靠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才能更好的发展乡镇公路,使其为新农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根据《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1世纪前20年农村公路建设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通达”、“通畅”工程,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提高公路建设等级。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 370万公里,工作主要以增加乡镇公路建设密度和提升服务水平为主,逐渐形成县道为主干道,乡镇公路为基础的支路,布局合理,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道路的要求。更好更全面的完成乡镇公路的总体建设规划,坚持正确的建设指导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际建设中。

2.1政府应该在乡镇公路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分级分层负责的制度。坚持以上级道路管理部门的相关指导原则为基准,在上级政府加强管理,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的责任,强化指导力度,加大投资,并实行分层负责对乡镇公路进行联合建设,使得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乡镇公路建设中,共同促进乡镇公路建设。

2.2坚持科学合理地规划方针。因地制宜、分布实施及指导。根据农村居民的出行及生产生活的交通需求,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的发展程度出发,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开发以及对环境的利用及保护的净胜,乡镇公路的规划要与当地社会相协调,与当地的环境发展要求相适应。

2.3在科学的规划方法指导下,结合乡镇的各种土地资源的布局,增加乡镇公路网路的密度,对于乡镇公路的整体利用率要做到与当地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并提高乡镇公路的建设规模。合理规划安排乡镇公路的各种行走及停车场站设施,加强公路两边的排水设计,减少乡镇公路的交通拥堵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乡镇公路的利用率,避免乡镇公路使用年限被人为破坏而缩短。

2.4注重后期维护和保养管理。在公路建设完成后,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和管理,不能以建设为主,忽略后期养护和管理,以免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的浪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大落实到位道路养护资金力度,定期及时进行道路养护,避免破坏后进行修补;做好路政的执法力度,将道路的保护落实到法律法规上,给破坏道路者一个威慑,坚持“建路、养路、管路”紧密衔接,真正使乡镇公路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乡镇公路建设中要坚持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因为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环保节约为建设主题,将道路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效的统一起来。

3.结语

乡镇公路在我国发展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发展乡镇公路的建设也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在有效的投资内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出行需求。我国乡镇公路在最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已经引起有关的管理部门的重视,乡镇公路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决定了当地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乡镇公路规划需要着眼于未来,以拉动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步伐为目的,否则落后的乡镇公路网络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我国的公路建设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关系,为了在建设期间提升自身的发展趋势,需要实现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并为其提出有效的实施对策,保证在积极建设与发展下,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进步。

关键词:

公路;经济管理;建设;意义

在现有发展阶段,我国公路建设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对其投资数额不断增大。为了对该问题进行积极解决,需要实现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公路建设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目标,一定要加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其变革发展。

一、公路经济管理对公路建设的意义

(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市场经济发展在资源配置工作中占有较大位置,经济管理工作是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市场经济因素的不断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中的经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无论在私有制还是在公有制,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都需要使其符合当前发展需求,并基于市场发展规律进行改善。因为公路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经济、技术相互统一的体现。尤其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载,经济发展面对较为激烈的竞争趋势。所以,公路建设中的经济管理是市场发展下的内在要求[1]。

(二)为国有资产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的公路资产是国有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要素中占有较大位置。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我国的公路经济管理更为重要。公路在建设期间,无论是投入主体、还是投资主体,所有权都归于国家,所以,对公路建设的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基于安全要素进行分析。在公路工程施工期间,要对其中的各个要素,尤其是资金的流动因素进行管理,保证能维护公路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这样才能在整体趋势上,将经济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

(三)是公路质量建筑工作的需要

公路建设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公益性与外部性特征。公路工程作为我国的公共产品,是一种非竞争性产品,不仅能人们带来较大便利,还能实现消费工作的共享性发展。在对公路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期间,能够有效对质量进行控制。执行过程中,要对其中存在的材料、施工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在一定发展程度上,能够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济保证。所以,实现公路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还能对当前的交通安全性提供保证[3]。

二、加强公路管理的实施对策

(一)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

在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我国的公路经济管理地位不够,主要是工作认识深度不够,思想观念认识不足。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在公路建设经济管理工作中,就要转变现代化发展理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首先,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增强领导者的思想意识。期间,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以及讲座等方式来执行。在更新领导思想观念的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公路建设成本核算工作的执行,培养他们对重要性的控制。其二,要认识到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发挥的重要性,通过各个途径,不仅要对公路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宣传教育,还要根据领导以及各个单位的人员,促进经济管理水平以及覆盖效率的稳定提升。其三,加强对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施工人员相关性的调整,在工作期间,需要各个部门与各个单位为其签订相关责任书,并将其中含有的相关指标纳入到考核工作中。还要实施奖罚制度,促进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稳定提升,保证其能够与进度相互联系,这样不仅能明确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还能将其与自身利益相互联系起来[4]。

(二)完善经济管理

公路建设工作中,实现经济管理主要是成本的预算工作、对材料进行监督与管理等相关工作,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发展,是我国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实施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其一,对公路建设进行预算管理,因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成本预算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实施进度。所以,促进成本预算工作的良好发展,能够使公路建设工作中的财务管理得以优化。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按照工程中的预算工作来进行施工,保证能够将工程的预算成本与实际施工的成本进行控制,促使其相互照应,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公路财务工作的监督与有效控制。其二,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在公路工程建设期间,对材料进行管理主要实现材料采购、对材料验收以及实际的核对工作等。这些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在采购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采购人员的行为,禁止其与一些黑心商家联系,防止购买一些劣质材料。在该工作执行过程中,可以为其建立完善的材料进出、入库制度,保证在采购过程中能够按照预算标准来实施,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控制工作。其三,还需要对使用的设备加强管理,因为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施工设备在其中占有较大地位,所以,要对使用设备的数量、维修成本等各个变化因素进行考虑,该工作的执行不仅促进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性,还是成本支出控制工作的主要实施部分[5]。

(三)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需要促进管理体制的完善性,也是我国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主要实施的因素[6]。所以说,加强管理体制的完善性,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建立相关法律,促进法律手段使用的完善性与科学性,保证能够将其最为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健康运行,实现该工作的规范发展。因此,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为其提供法律保障体系,是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主要都动力。该保障体系下,不仅对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还使人们在工作期间,能够遵循相关原则,规范自身行为,减少其中产生的纠纷和问题。然后,加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完善性,该工作主要针对执法人员,保证人员在工作期间,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因为我国公路执法主体比较复杂,实现的工作效率较低,抑制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实施。所以,为了对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要为其制定相关的实施制度,保证各个人员都能在规范的范围内执行。最后,加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标准的一致性。因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如:采购环节、施工环节以及维修环节等,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为其制定主要的实施标准,保证每个任务的执行都确定在标准范围内。工作人员也需要按照一定标准有效执行,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危机的产生。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升,各个行业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也面对较大挑战。我国的公路建设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对其管理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需要加强公路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识到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利用相关措施促进公路经济管理的完善性与优化性,保证为公路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冯晓林.探究公路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与措施[J].经营者,2015(9):87-87.

[2]薛步东.公路经济管理对公路建设的意义[J].城市地理,2014(22):40-40.

[3]黄新山.公路经济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3630-3630.

[4]周雪丽.关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其措施的若干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6(6):178-179.

[5]刘晓磊.浅论加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6(30):79,81.

篇7

关键词:农村公路 新农村建设 组组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新热潮,农村公路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十二五”时期是农村公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中央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究竟成效如何,农村公路是否慢慢完善,是否真正意义上给农民提供方便,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此,2012年2月至3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项目组组织200余名师生就“农村公路的现状与问题”对全国31个省247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将结果与2011年和2010年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农村公路总体评估

(一)公路总里程增加,但是增幅不大

通过对比三年对不同的村庄的调查发现,三年来我国对农村道路基本设施投入虽有增加,但是村庄内部的公路里程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其走势大致相同。在5.1至10公里区间内略有上升,另外,农村公路的里程较短,绝大部分村庄公路长度在“0到5公里”范围内。

(二)硬化公路和砂化公路略有增长,但变化缓慢

对比2009年至2011年不同村庄硬化公路与砂化公路的走势图发现,硬化公路与砂化公路里程数的分布情况没有大的变化,表明广大农村近年来公路修建作用温和,硬化公路与砂石公路的修建虽有增加,但是进度比较缓慢:硬化公路里程数主要集中在5公里以下,20公里以上最少;砂化公路总里程数主要集中在2.5公里以下,20公里以上占比最少。

(三)“组组通”明显改善,“户户通”成效不大

2009年至2011年已经实现组组通的村庄数占已经实现村村通的村庄数的比率,依次是73.8%、74.8%、76.3%,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近三年来,组组通占村村通的比率是不断上升的。同样,已经实现户户通的村庄数占已经实现村村通的村庄数的比率可以间接反映出户户通的情况。2009年为49.1%;2010年为50%,比2009年高0.9%,略有上升;2011年为46.7%,比2010年和2009年各低3.7%和2.4%,整体下降。由此表明,村庄道路户户通占已经实现村村通的比率虽在2010年略有上升,但是三年对比,却整体下降,户户通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公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农村公路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农村公路交通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凸显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区域间不平衡

从2009年到2011年,硬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均值依次为:0.392、0.395、0.672。三年来,东北地区加强对硬化公路的修建成效显著,2009年到2010年其比例均低于均值,2011年其比例分别高于均值7.6%。西南地区硬化公路修建明显滞后,2009年到2010年其比例均高于均值,2011年其比例低于均值13.2%。由此可知,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农村硬化公路的修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局部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农村硬化公路的修建明显滞后于其它地区。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关注和投入,避免造成区域间不均衡。

(二)地形间不平衡

在一些山区和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面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对于修建公路的技术、资金投入比例等要求高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村公路建设,在公路建设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的需求,便利的交通对于他们更重要,他们对于公路建设的期望更高,由于地形地貌引起的农村公路不均衡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建设与管养不协调

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管理养护是保障,发展运输是目的。调研时发现,很多路面出现损伤却无人修补,农村公路出现了“重建轻管”和“管养不明”的局面,公路建设是农村交通发展的重点,农村公路由主管部门规划,招标施工,最后由村民来使用,因此对于农村公路的管理,主管部门、施工方、村民三者都应承担责任,而在具体管理中三者的缺位,导致很多村庄不知道由谁来管理农村公路,公路破损严重,另外,由于村庄建设增加,养护量增加也导致农村公路管养和建设不协调,未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资金与需求不同步

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管理难的特性,同时又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一般私人资本不愿流入这一领域,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投入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地方配套、村民自筹组成。目前,政府加大投入,村庄也自发集资,但农村公路建设仍然存在融资困难的局面,同时,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附属设施差,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增加了养护压力。

三、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五大举措

篇8

1 从整体进行交通运输分析

整体交通运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 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整体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整体交通运输分析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是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 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然后介绍拟建项目走廊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 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 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 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 分析拟建项目走廊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走廊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是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 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 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 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是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必须对拟建项目走廊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 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时, 是以交通运输量作为被说明变量, 以时间变量作为说明变量。参数估计的方程式为:

InTE=a+bt

式中: TE—运量;

t—时间变量( t=1、2、3??) ;a、b—待估计参数。

系数b 就是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是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 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 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 ; 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 来源地、消费地) 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

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 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 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

2 综合交通运量预测。

第一、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可以采用国内交通规划中经常采用的四阶段法: 先汇总各种运输方式基年旅客运输量表, 然后预测综合客运量, 再通过交通分布得到超未来特征年旅客综合运输量表。根据旅客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未来状况下有无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的公路和其他方式旅客运输量表, 通过交通分配和不同车型构成及实载率, 预测出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不同车型客运交通量( 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客运交通量的差值即为客运转移交通量) , 同时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

根据目前我国现状, 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一般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展开。通过对调查得到的公路资料和铁路资料的分析, 以及对这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特点的分析。

第二、货运量预测。总体思路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几种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的综合运量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分析, 再结合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规划预测。

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2.1 按照目前采用的方法预测出公路无拟建高速公路、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无质的变化状况下未来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2 分类汇总基年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货类货物运输量。

2.3 根据统计资料、运输规划资料以及与这几类货物有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资料预测出这几类货物的未来运输量表。

2.4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有无质的变化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B”) AB即为未来状况下无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5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未来状况下有无用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C”) , A- B+C 即为未来状况下有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

2.6 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公路货运交通量。其他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可根据其规划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并结合C得到。当预测期内其他运输方式运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时, 可以省略第四步, 此时B=0。

篇9

关键词:统计;公路管理;作用

一、前言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建设与使用,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更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已经修建了很多公路,公路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做好公路管理就要做好统计工作,它是做好公路修建与管理的重点,但我国公路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二、统计工作的目的与作用

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得知,在公路管理中统计工作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公路都具有线路长、面积广的特征,要做好修建与维护,就需要做好公路统计[1]。对于统计工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信息采集与数据整理,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公路整体状况。对于公路统计来说,其作用是了解与公路相关的数据与情况等完成统计的,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将与公路相关的信息统计在一起,以此做好公路宣传与科学研究。2、用统计工作加强公路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且做好分析与预测,强化公路发展与决策,以便为后期公路维护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2]。3、监督与检查公路整体建设与管理情况。由于部分公路的建设是出于国家的某些政策,为促进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就需要有全面监控统计工作真实状况,由此得来的数据也就更全面且细致。4、强化公路系统的真实有效性,对于公路统计来说,最基本的责任是为公路建设提供周到的服务,确保公路建设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总的来说,公路统计工作就是服务,是为公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公路管理,并为公路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奠定基础。在公路统计中,其任务是为与公路有关的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不仅有以往与公路建设相关的内容,还包括公路建设与发展预测等,同时也涵盖了公路建设特征等,之所以统计工作资料如此详细,主要是由于它们是促进公路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统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三、我国公路管理现状

(一)反馈过慢,统计时间过长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增多,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公路的需求,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如由于高速公路数量大幅度增加,要全面了解公路实际运用情况难度较大,这也是统计工作难度最大的一部分。为做好公路统计工作,就需要全面了解公路系统整体状况,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进一步调查与分析,但这一工作的开展却会花费很长时间,这样就导致公路统计信息反馈过慢,更会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4]。

(二)缺少完善的统计工具

由于公路数量的增多,使得统计范围不断拓宽,不仅会涉及到公路运营,还会涉及到公路养护与建设等多项工作,为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就需要有完善的统计工具做基础,有明确的指标,完全贯穿于公路建设始终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完成,但通过研究发现,部分公路统计工作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缺少完善的统计工具,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三)统计工作范围较广

公路统计涉及到所有公路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为与公路相关的政策推行奠定基础,但由于统计工作范围较为广泛,使得统计工作难度增加,有时只能了解到公路建设的好处,而无法获悉公路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公路建设也不例外,如果只了解好处,不了解坏处则会不利于公路统计与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作用的措施

充分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所有公路统计工作人员的心愿,良好的统计工作能够为公路管理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统计目的与任务

众所周知,在国家经济的带动下,我国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公路建设力度,公路数量大幅度增长,为做好公路管理,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首先作为公路统计工作者应正确认识统计目的与任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公路统计工作,认真收集与公路相关的资料,以便为公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路建设健康发展,始终为公路建设提供新型服务[5]。在公路统计中,应将工作重点落在统计资料准备上,详尽描述与公路建设相关的所有内容,如果在资料收集中发现了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要联系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意见,为统计在公路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完成,同时这也是充分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作用的体现。

(二)做好公路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有调查为基础,公路统计工作也是如此,在公路统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统计目标与相应的统计流程,所有统计工作者都要严格按照该流程开展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每一项内容的记录,以此获得最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在公路统计调查与整理中,一定要保证统计工作可以全面认识客观事物本质,且能够为预见未来公路建设奠定基础,这就需要认真做好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统计顺利完成[6]。对于公路统计调查来说,多采用统计报表实现统计,且需要长期进行,要做好公路统计调查与整理,作为统计工作者至少应具备以下能力:1、深厚的行业知识。公路统计调查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作为调查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统计知识,还要熟悉与公路管理相关的各项内容,掌握公路统计流程等。如在公路统计调查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懂得桥梁的建设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桥梁建设与养护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科学意见,为公路建设做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2、懂得经济核算。无论是公路建设还是后期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是公路统计工作中常涉及的内容,这就需要调查人员懂得经济核算,全面了解公路建设与养护实际资金利用情况,保证核算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调查工作,保证统计工作顺利完成。3、良好的职业素质。由于公路建设所需资金较多,范围较大,很容易引发不良事件,这就需要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公路实时状况,同时这也是降低不必要经济损失,提高人们满意度的重要举措。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由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工作中能够做好认真核查每一项工作,如果在调查中发现存在问题,不仅可以立即上报,还能按照既定要求调整,进而为上级管理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报表。

(三)正确解析统计资料

分析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分析收集来的数据信息,并在对照等方式的作用下做好深度加工,以便全面了解经济社会本质,为公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具体来讲,要做好公路统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工与分析统计成果,利用数学公式分析统计数据等。2、加强对统计资料特殊性的认识,从中找出公路建设规律等内容。3、加大对表面现象的关注,认真做好评价与分析。4、强化推论,做到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根据现有统计资料预见公路建设未来发展趋势[7]。此外,在分析统计资料的过程中,不仅要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还要将其他有效分析方法应用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分析效果,具体来讲即除了必要分公路建设与养护分析,还要关注相关工作人员与设备在其中的作用。在公路统计中不仅存在总量指标,还存在相对指标,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要做到细致,实现全面分析。如在某公路建设中,需要统计的内容有投入资金统计、完成量统计等,为进一步了解公路实际状况,还要加大对总体性的分析。如为了解公路好路概率,有必要将优等里程与良等里程加在一起,然后除以实际养护里程,这样就可以得到好路概率[8]。尽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实际统计需求,但为更全面的反映出统计对象真实情况,要除了采用总量分析与相对分析以外,还要强化综合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真实全面地了解公路建设真实状况。此外,在公路统计中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统计,即两工程同时开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预计投入资金一定会不同,这就需要对比两工程相同进度下花费资金实际情况,再采用合适的决策指标做好设计,这样就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真实情况,进而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以上均是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的措施,相关工作人员只要联系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一定能够顺利完成统计工作,获得良好的统计效果。

五、结语

公路统计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公路建设等多项工作,由于我国公路数量较多,范围相对广泛,在实际统计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就需要认真做好公路统计工作,加强与现实状况的联系,正确认识统计目的与任务、强化公路统计调查与整理、做好统计资料分析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中的作用,进而为公路建设做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双.浅淡统计工作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4(02).

[2]董辉.浅析统计工作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4(09).

[3]潘元慧.如何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决策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5(02).

[4]王小玲.提高公路统计工作效率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

[5]崔海凤.统计学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

[6]舒思益.浅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统计管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1(01).

[7]文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突出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6(24).

篇10

关键词:道路桥梁;发展现状;桥梁设计;路面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highway construction, from scratch, has now completed 8700km. Build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has also been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across the great river (River), Strait (Bay), and in general highway and high-grade highways, bridges, overpasses, in various form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for the road transport a high-quality servic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seen rapid developm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widely used for the major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means of computational analysis. More importantly, China's economic policies,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at the sources of funds for construction. The detail in this con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roads and bridges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roads and bridges into the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some specific solutions. Roads and bridge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e wan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public.Keywords: roads and bridges; development status; bridge design; pav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我国道路桥梁发展现状分析

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1978年以来,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快,建设规模大,也是最 具活力的时期,这段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道路发展的突出成就是高速公路的飞速崛起,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快速运输日益显示出巨大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带产业。高速公路不仅技术标准高、线形顺畅、路面平整、沿线设施齐全,而且无混合交通干扰,为公路交通运输 的快速、安全、高效、便捷和舒适提供了技术保证。

1.2我国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公路交通基础薄,各地发展不平衡;数量少,密度低;质量差、标准低,通车里程中,大部分为等级较低的三四级公路;公路设施不全,抗灾能力差;道路建设对环境破坏大;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问题突出。

2.道路桥梁的具体规划。

我国公路发展规划及其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我国公路在未来几十年,通过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近期达到的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第二阶段:在2010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呈如下趋势:(1) 随着高速公路由单线向跨区域和全国网络的发展,开展公路快速客、货运业务;(2) 公路货运业将纳入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系统中,更强调在专业化原则上的合作,包括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与服务对象的合作;在经营管理方面,现在许多运输企业都建立并运用了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4) 逐步加强运输规划,使公路建设及运输站场设施的配置与客货流规律更好地协调起来,同时还根据效率与效益原则,把运输服务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