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生态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生态学理论

篇1

一、“范式”引起的思考

美学在中国,曾经是一个显学,从上世纪80年代后就开启风气之先,成为了中国学界之立独行,勇于改革的一门学科。虽然时至今日,美学已经逐渐有淡出学界的视野,但我们从美学的发展的历史之中回顾这一学科,会发现美学所经历的一场场深有影响的对话。而这些美学对话已经不仅仅的限在这一学科的内部,而是一个时代学界理论范式的转换与创新。

为此,不妨把目光转向了范式理论。范式,是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术语:

指一个特定的时间的特定科学实践者普遍具有的一套假设,它构建一种更大的理论或者观点(比如,牛顿物理学、爱因斯坦物理学)。在社会科学中,这个词语具有很类似的意义。(比如说,在人类学领域,进化论和功能论都是人类学范式。)[1]

按照库恩所说,范式是在其中包含了许多小理论的大理论。当小理论已经不再具有了世界意义,那么危机就会出现,这样的危机最后会导致某种范式的倾覆,或者作为一个特别的个案,合并到更新更大的范式之中。

我们的话题由此而进入——从“范式”的转变过程来看待“生态美学”的出现。

二、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之论争

中国美学界自从60年代起,就一直是以实践美学为主导。可以说,实践美学是我国2o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两次美学大讨论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那时期我国美学的发展水平,而即便在当前仍有其价值。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论和传统认识论的时代局限。

而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学界受西方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影响,产生了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生命美学。生命美学的提出,是“实践美学”理论范式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成果。生命美学的探索之路开始于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和批判。潘知常、封孝伦、范藻等学者在肯定实践美学成就的同时对实践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点直指实践美学范式的要害所在,从研究对象,逻辑起点,思维方式三方面揭示出实践美学范式遮蔽的问题:

(1)研究对象。潘知常认为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在美学研究中始终未能解决。美学研究明确确立的研究对象有美、美感或审美关系,但不论是以美为研究对象.以美感为研究对象,还是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都是以一个外在于人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遮蔽和消解为代价。这样,也就最终地确定了一种对美学的理解方式和对话方式:以理解物的方式去理解美学.以与物对话的方式去与美学对话。而美是审美活动的产物,美只相对于审美活动而存在,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美是自由的境界”。[2]

(2)逻辑起点。实践美学认为应从实践活动人手研究美、美感或审美关系,提出“美是人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生命美学认为应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去研究审美活动。封孝伦认为,实践美学忽略了实践的前提:人类的生存。[3]

(3)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潘知常对包括实践美学在内的中国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审查,发现美学研究一开始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即固执地从主客二分的角度出发,来提出所有的美学问题。他认为,主客关系并不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部.只是人类以知识论作为阐释框架时所界定的世界,侧重的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外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在这种主客关系之中根本没有真正的美学问题.真正的美学问题在侧重对于人类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以及对于世界的超必然性的领域的把握的超主客关系之中。从主客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将使人在世界之外思考,忽视了人类自身。这样的美学将是“无根

转贴于

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4]

而张弘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传统美学的困境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践美学以这种思维方式审视美学无法摆脱困境,他以人与世界同一的存在一元论拒斥心、物二元对立,以存在论差异原则区分美的事物与美的存在,力主“存在论美学”。

在梳理中我们发现,潘知常从人的生命活动人手侧重于对美学研究中心审美活动的分析,而封孝伦则紧紧抓住生命来建构体系,对生命美学的认识应是把他们作为整体来认识。作为整体,封孝伦对生命哲学作了较完备的阐述,使生命美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哲学基础。潘知常的分析则切中美学之为美学的根本问题。同时.他们对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如美学的思维方式、自由问题等作了重新阐释。将他们的理论进行整合。生命美学带来了思维与话语的双重变革。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美学新的范式的变革,当新的理论范式出现后,它所带来的对中国美学的建设性的意义是重大的。

总结生命美学的出现的历程,从对实践美学的批判、对另谋新路的尝试,带来美学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的多元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借鉴更多的西方理论是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更多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哈马贝斯那里吸取理论资源。以主体间性理论、存在美学、此在分析来看待世界;同时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与古典美学对生命的关注对自由的向往相结合来阐释美学。中国生命美学作为多元化美学观念中的一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

三、后现代的范式——生态美学

如果说,生命美学的出现,是在中国美学界面对的,更多是建国后留下的传统思维的禁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语境。那么,二十一世纪初,生态美学出现的语境,面对的是消费社会,全球化的语境,面对着的是现代性的困境。在二十一世纪语境中,美学界更多心系于整个人类中越来越窘迫的命运,现实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曾繁仁先生在《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5]一文中,指出了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生态美学从坚持唯物实践观的多重角度继承了实践美学,但也超越了实践美学。其超越之处是:(1)由美的实体性到关系性的超越。实践美学力主美的客观性,而生态美学却将美看作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生态审美关系,从而将其带入有机整体的新的境界;(2)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超越。实践美学特别张扬人的主体力量,将美看作“人的主体性的最终成果”,而生态美学却将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问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3)在自然美的理解上由“人化自然”和“自然的祛魅”到人和自然的亲和与自然的部分“复魅”的超越。实践美学完全将自然美归结为社会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和“祛魅”。而生态美学却承认自然美中自然的应有价值,进行部分的“复魅”,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神圣性、部分的神秘性和潜在的审美性。[6]

从曾先生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把握,生态美学这一新的理论范式带来的建设性意义。它对存在论的继承,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进一步回应了现实所给出的严峻问题。从现实的环境问题,到人的主体问题,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到人自身生存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美学已经脱离旧有的理论范式的限制,走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是具有很强人文意识,现实的关怀感的。

四、共生——生态美学的理论与价值维度

接上所述,其实生态美学要面对的问题是可以简单地简化为三个关系——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决。这三大关系是后现代问题的一大核心点,特别是在全球化,消费主义流行的语境里。而生态美学给出的理论维度究竟是如何回答了这些难题呢?转贴于

生态美学有一个很高价值尺度——共生。将共生作为一种美学的价值尺度和理论维度,王尔勃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观点。[7]“共生”(symbiosis)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它是由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于1879年提出的,培里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称之为“共生”。国内外学者都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多样共生”既是生物物种之间的一种互利关系,那就也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进入后主体性哲学时代,人们并没有否定主体性的意义,而是主张通过“主体间性”完成对主体性的建构和补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哈贝马斯,这种意向越来越清楚。生态哲学作为后主体性时代的哲学,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与扬弃,但它决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背离与倒退。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是要纠正人类的片面性,而不是放弃认识世界、改造并调节世界这一“自然之子”的责任与使命,更不是否认“自然向人生成”的宇宙进程。

从后现代话语的多声部而言,单一的声音是独语,是霸权。这是不和谐的,并不利于发展。在今天,边缘与中心不断在掀起了一场场对话。边缘对中心的解构不是要确立另一个中心,而是要保持对话。正如,身在中国边缘地区——岭南成为关注的重点。这种关注不是中心居高临下的姿态去看待与中心相异的他者所在,而是岭南地区自己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由一大批偏居西南一隅,具有文化自觉的学者所发出的。特别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一大批学者们,他们从关注自身的地域文化,地方传统出发,发扬了岭南文化特有的兼容性,吸纳性,发出另一种声音,使后现代多声部的语义场里真正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达到了互补和谐。黄秉生教授从壮族审美文化研究中总结出了,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依生,竞生,共生。黄教授这三大理论范式,对于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的理论视野作出高屋建瓴式的总结[8]。袁鼎生老师溶合了生态学,哲学,美学,明确提出了“生态场”,拓展了生态美学的研究空间,他更是致力于建立一个严谨的,庞大的生态美学的体系,为当今日益为工业文明所困顿所挤压的人类社会探寻人类的出路。[9]张泽忠老师植根于自身侗民族的文化土壤,从侗族的歌舞,侗族的建筑,从哲学,美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中去探究了侗民族文化“元语言”,探究了侗民族自身的文化时空秩序,生存伦理智慧,使一个边缘的民族的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出了独特的声音,让世界领略了多元文化之中来自边缘,他者的诗意盎然的文化。[10]这正是后现代精神的启示,从多元中求“共生”,讲究华夏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向度。

简言之,文化应该通过主体间性、通过交往使得主体性在和谐的状态中得以实现,这正是“共生”向我们启示的根本的价值理想。

篇2

关键词 体育教育生态学 理论体系 构建

一、体育教育生态学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指的是对教育以及教育周围的生态环境两者间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便是教育学与生态学,它将教育和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其研究的对象便是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作用产生的影响和效应。教育生态学横跨教育学和生态学两门学科,因而其具有一定的边缘性质,且可以运用两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是一门刚刚开始起步的新型学科。教育生态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教育与自然、社会以及规范的环境相结合,对其中人的状况、变化以及人与环境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教育生态学在内容上以及研究方法上与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有着的交叉和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

通过对教育生态学的分析,联系体育学的理论,可以得出:所谓体育教育生态学,即对体育教育以及教育周围的生态环境两者间关系和作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体育教育与生态学两者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体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其基本含义包括有:第一,人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通过运用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活动;第二,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生态学方面的问题;第三,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体育活动,人们不但要考虑环境负荷活动的能力,更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是否能有效的发展下去;最后一项是通过体育的生态行为,可以实现身心健康、最终达到体育、文化与生态都能发展且相互促进这一目的。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

(一)构成原理。

体育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对体育生态进行研究,所谓体育生态是指人们进行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符合的体育活动的一个生态系统。系统的构成主要运用了能量的多级运用原理与物质的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与区域分异原理;生物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原理;生物之间互相制约的原理;最后,最终的便是生态与社会、经济三者间的效益统一的原理,这也是现在以及将来体育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以上这些原理,是构成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理论体系的内容。

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有:体育生态学的理论:即体育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体育生态的运动本质与规律;体育生态系统对人体运动的机制、功效;体育活动与生态系统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发展的理论等;体育活动中如何对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生态学问题;体育生态学的方法、手段;体育生态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包括有对法规、行为、文化、经济和民俗等以及体育生态学的评价研究。

转贴于

三、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生态意义和发展趋势(一)生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中之重。体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也应当发挥其作用,贡献自己的价值。不管是平日的体育锻炼或者是那种大型的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全球大赛事,最离不开的就是运动场地。人类进行体育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生活。而这些仅仅依靠简单的体育锻炼是不够的,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环境的好坏十分重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自然环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只有体育活动与良好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因而,体育生态化在国际上越来越受认同。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其打出的“绿色奥运、绿色北京”的口号,为其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获得了国际的认可。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体育教育与生态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符合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了社会的潮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发展趋势。

体育教育在自身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中,同样需要场地。这些场地的建设就完全可以实现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学校环境、体育设施场地建设必须做到符合生态环保的标准,加强学校绿色建设。而在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以及教育评价方面也应当做到符合生态学标准和环境要求。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向学生灌输环保生态的意识,开设生态学的课程,将体育与生态的知识结合起来,作为一门课程教授。在体育教育实践锻炼的课程中,使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锻炼与学习,感受生态环境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积极的参与环保类公益活动,做到身心双重学习。

篇3

一、引言

当代大学英语课堂的教育模式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虽然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时展也衍生出很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而教育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教育生态学是现代教育模式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它能够从生态的角度去研究现代教学方法。它更具有人性化,使教学模式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自然因素相结合。也是大学教学模式的新方法。所以发展生态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来说是势在必行。

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模式墨守成规

通常传统教学方式下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当学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之后,学习思维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如果教师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约束学生学习,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大学英语课堂,英语本身就是我们第二学习语言,教学模式墨守成规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仅仅依靠课本宣讲会让学生觉得枯燥,长期以往也会直接影响学生考试成绩。

(二)课堂教学内容缺少互动性

我们通过走访几所大学研究发现,很多英语专业教学课堂模式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仅仅停留在老师一味的授课。这对于学生来说降低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长期学习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接受程度,应当创建合理的生态学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实践性的缺失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教学实践上的缺失。课堂上只遵照课本理论知识授课,对于日常对话交流缺少重视,不符合现代教育最终目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的是没有注重学生实际实践能力,破坏教育本身完整的生态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传统教育在某一时期还能适应人们的需求,但是在现代急需新教学模式出现,传统模式已经跟上时展的速度。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下英语课堂监控模式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海洋,如何处理好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关系,如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目前教学模式探讨的问题。而教育生态学的兴起符合当代学生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不同,生态教学吸取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同时也弥补了它的不足,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英语教学中一次重大改革。以下是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对教育生态学现状做出的总结:

(一)构建英语课堂生态的精神环境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生态学教学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态环境。在学习氛围上,打破了原有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气氛,提倡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倡导学生和老师成为良师益友,只有这两个角色处在一个同等的位置时,学生学习的态度才会更加积极,让学生有够展现自我、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第二,在教学上,把书本理论内容尽量与实践相结合,“把文本变媒介”,全面带动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创建和谐生态的教学环境。

(二)创建生态平衡的教学物理环境

生态平衡的物理环境是生态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指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健康的生态空间。对于学生来说,英语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天气、温度、教室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而生态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加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例如:学生座位会定期进行调整,而非一成不变的座位;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挂图等多种辅助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健康的生态教学物理环境会促进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这是突破和补充,更是一种创新。是符合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一种教学方式。

(三)建立健全和谐生态考核体系

生态的英语课堂考核制度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培养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仅仅停留在考试分数上面,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而教育生态学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揣摩学生学习心理,让考核制度变成一种鼓舞,鞭策学生不断进步。首先,对于进步的学生,生态学教育采取的是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掌声实现。其次,在评价中,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明确下一步目标。最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不同,因此对每个人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只要有进步,就不应该吝啬我们的掌声。这也是教育生态学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四、结论

篇4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时代到来之际文学理论的内在变革已提上日程,与之相关的文学理论教学也需适时而变。总体来说教学创新之处有三:一是教学理念上倡导塑造“天人舍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二是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三是教学延伸环节上,教学前提倡细读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教学后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批评。

当下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催生着生态文化的迅速崛起。和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相比,这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想学术前沿敏感领域的文学理论界,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探索“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并对此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范畴、命题,并以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依托,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态智慧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清理。文艺学研究中的生态维度,对文学创作、对建设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成为更新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提升文学理论课程的时代特色的推手,并为文学理论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一、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

当代著名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创建了意义深远的自然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系统,是呈现为完整、美丽的生命共同体。自然之美具有关联性,起于人与世界的交感中。这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恪守的把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理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相一致,而且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基于此,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立足于宏观层面,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论的体系框架、学科品格、研究视角等基础性问题,还是从微观入手,引领学生学习若干基本知识要点,如文学的语言特性、诗歌的韵律节奏、文本的二度创作等等,都需树立一个核心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塑造“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文论观,向现代社会和未来培养一批着眼整体、承续历史、善待自然的具有浓郁生态情怀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和文论的领域里自觉运用生态的意识去审美,如何使他们在文学审美的层面上认识到人即自然、自然即人,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则就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至高之境?方法自是众多,其中的一种“无法之法”是最佳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无法之法”中的“无法”当然不是毫无方法,作为“法”之一种,它是更高层次的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有度的协调综合,打造理论学习的自由空间。譬如美国当代文艺美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

(1)以先闻道者的身份,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学生多了解我国古代儒家人体天道、亲善和谐的主张,道家向往回归自然的志趣,历代文人在诗文中表达出的对天人合一真谛的体悟。多阅读马列文论中与此相关的章节内容。多接触当代生态环境、生态哲学、生态文学的热点问题和相关见解,在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人与宇宙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再回到四要素问题本身时,学生的知识视野已极大开阔,对问题的纵横维度的理解必然深刻许多。

(2)以伙伴者的身份,启发学生结合个人见闻和阅读、写作实践,通过以己及人、以人观理的过程,以臻“以理观理”之境,这样的思考过程因结合个人体会而更易产生超越于书本知识的独特的切身之感。

(3)以组织者的身份,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若条件许可,还可组织学生就此问题专访某位作家或批评家来加深理解。这种从课堂之内的知识传授向课堂之外的实践课程的转换,将带给学生新鲜活泼的学习乐趣和生动感受。

(4)以上三种具体方法综合运用,“独语式”、“对话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交叉使用,授课形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因地制宜。既将“无法之法”化为无形,又使它真正落到实处。

二、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

在当今大力推进素质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型教学范式是相对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范式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研究型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不局限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通过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塑造“天人合一”整体生态文论观的核心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使教学和研究自由的思想渗入课堂内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设计、促进生态文论知识的有效生成。据此,以生态学视角展开的研究型教学范式在结构特性和课程价值方面至少具备以下三点:

(1)教学和科研统一于教学身份的双重性上。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兼有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不是一边倒的灌输知识,而将学生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一则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质疑本能和问题意识,比如从根本上质疑:生态文论与过去文论的区别何在?是否所有的生态学原则都能解释文学艺术现象?二则有步骤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比如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人们在文学艺术中如何表达了他们的生态意识?怎样勾勒文学表现生态意识的历史过程?怎样解决文学在表现生态意识时所体现出来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确立生态文论和生态批评的一般理论标准?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不是一时一地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这项事业注定了教学与科研的不可分离。只有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在研究型教学范式里,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中才能逐步得以解答。

(2)独立与创新孕育于教学平台的民主性中。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活的灵魂,民主的教学平台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师生之间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正是在这种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养成宝贵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学术勇气去解构一直奉为圭臬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才有足够宽广的学术胸襟去建构天人合一、心物交感的中和协调的生态观。

(3)互动与合作贯穿于教学形式的协作性里。闻道求知是大学的独特学术品性,开展学习协作是达到这种品性的必要途径。个人化的闭门式学习和研究,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懂得与人互动,才能使个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成对照,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探求新知;只有懂得与人协作,才能从更深立意上懂得万物共生、并行不悖的生态智慧。

三、倡导文本细读,启动生态批评

建构整体的生态文论观,除了必要的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的研究型教学之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前后环节有所延伸。具体来说以下两个方面不容忽视:

(1)教学之前倡导学生多读、细读与生态文化相关的文学文本。生态文论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观照和规律总结,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因此在进入系统的生态文论学习前,对生态文学文本广泛阅读、积累充分的感性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与生态文学相关的文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凸显生态意识的经典之作,如被誉为西方乃至全球“绿色圣徒”的美国作家梭罗,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从一部不受人重视的普通浪漫主义之作,一跃成为人类生态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杰作。除此外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优秀文本,如享誉世界文坛的《与狼共度》(莫厄特)、《寂静的春天》(卡森)、《诉讼笔录》(勒克莱齐)等,我国的生态文本如《怀念狼》(贾平凹)、《水中的黄昏》(蒋子龙)、《拯救大地》、《守望家园》(徐刚),《只有一条江》(岳非丘)等。另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本,在现实的生态语境下,可以转换现代生态视角,重新进行解读,如《白鲸》、《鲁滨逊漂流记》、《浮士德》等一系列文学名著。如何在当下呼吁生态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冷静期重新审视此类文本中表现出的人对自然的征服?如何历史的、公允的全面评价?这样的思考有赖于相关的文本细读,而有所思,才能有所学。

(2)教学之后启发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立意高远的生态批评,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批评,它根植于诚挚的现实关怀和深切的忧患意识,从来不是困囿于象牙塔中、显摆深奥理论的文字游戏。因此,课堂之外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态批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驾驭理论的实践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开阔的生态理论视野,在多维度、多层次的生态观照中,养成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态意识、理性精神和诗性思辨。通过展开自主式的生态批评,使理论的学习有了切实的用武之地,有所学,是为了有所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字:生态学、景观设计、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

正文:

1969年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编写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作者提出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的科学景观设计的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早已不是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的思想使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更多的体现了生态理念。

生态学与景观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一)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它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在现代景观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二)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三)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等。

(四)生态调控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而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是负反馈的调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系统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需要以生态调控原理作为指导,使整个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在景观设计中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尊重自然发展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景观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二)充分利用生态调控原理的循环再生能力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三)土壤的保护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景观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如在美国西雅图油库公园,旧炼油厂的土壤毒性很高,以至于几乎不适宜作为任何用途。设计师哈格没有采用简单且常用的用无毒土壤置换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细菌来净化土壤表面现存的烃类物质,这样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投资。

(四)植物配置设计

1、选择植物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五)水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增进,生态学的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4-0111-03

引言

我国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得不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应试成绩而实行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够满足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的教学模式仅仅围绕英语的语言属性进行教学,忽略使用语言的客观情况和主体,缺乏主动启发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总结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优势和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生态模式。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将英语的教放在学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实践证明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现代化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1.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

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一定先进教学理念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将英语的日常教学植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对英语基础文化概念理解并接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英语语言的学习。英语生态教学主张以英语文化为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的结合,从而达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完美的教学状态。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引导因素。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中的片面追求英语语言学习的教学状态,将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得到一定的程度的改正。学生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从思维和行动上进行英语文化的实践,将英语思维结合到英语的思维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学习的动态统一。我国的英语教学情况受到母语(汉语)、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学整体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影响英语教学情况的动态因素,使之更好地为英语的教学而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将学生所在的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和英语的文化进行一定的比对,使之对英语文化实现更充分的认识,从而在动态生活中自然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这就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系统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生态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是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英语语言学习系统中,使英语思维成为贯穿学生终身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能力。总之,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片面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

2.生态哲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建构的影响

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中,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支撑。生态哲学在英语生态教学的构建中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生态哲学是一种融合生态学理念的哲学体系,经过学者的理论构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概括的哲学体系。生态哲学是随着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富含时代气息的哲学模式,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生态哲学的视角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事物每个方面的运动都是这个生命体内部的一种运作。生态哲学不仅能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人文科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现代英语的教学活动中,相关的教育学者应用生态哲学的先进理念,对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开始重视英语与文化、学生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发展成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理论的指导下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实践层面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较为理想地实现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3.教育生态学对英语生态教学的理论构建

在生态哲学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文教育的行业也开始思考自身的生态发展问题。其中,教育生态学就是在这种思潮下出现的一种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学研究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始终是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传统教育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基本都有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痕迹。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主要体现的是工业文明下的教育价值观念,人们对于教育方面的生态性没有进行充分的重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都在走应试教育的传统路子。这种教育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成长的生态性,从而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出现,给积弊甚深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策略。教育生态学不单单注意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注意到教育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内在的联系,将教育中的各种现象和教育上的改革联系起来,这样就为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当今生态学理论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大背景下,教育生态学理论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2]。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生态学的直接影响,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生态教学模式。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身就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生态教育学思维的指导下,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渐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对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具有更加密切关系的还是生态语言学的建立与发展。

4.生态语言学对英语生态教学的影响

生态语言学是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在生态语言学中,人们对语言存在的文化环境和语言使用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而发展出语言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相作用的关系。人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着一定的互动,而且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如地缘,文化,政治)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种文化和环境上的生态系统。使用多元的价值观念来进行语言学理论的构建,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语言学习的新的角度。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生态语言学的直接启发。在英语的教学研究当中,生态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思维创造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应用

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汲取,同时还要注意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只有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功能发挥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生态教学目标的确立,同时还要明确在生态教学模式中所确立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使用符合英语的生态教学方法,最后还要对生态英语的教学活动进行一定合理的评价。只有在理论上建立一定的体系,才能将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完整地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1.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理论要求

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中,首先应该对其教学的目标进行一定的确立。生态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和我国新时期的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在教学中首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英语的信息,并且督促他们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在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应将英语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应该让学生形成英语是一种独立学科的观念。只有将英语的学习和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生态化教学效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生态英语教学模式应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英语的文化与汉语的文化相比较,使学生提高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力。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目标的确定首先是达到一定的语言教学目标,其次是对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养进行一定的提高,最后达到升华学生精神,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从英语语言应用的实际出发,综合提高学生倾听英语、理解英语以及用英语表达的能力。生态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应该掌握在英语情境下和他人沟通的基本能力,并且还可以达到在英语语境中进行文学阅读的能力。在交往和实践中提升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是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理论下对英语交往句式的生搬硬套,而从英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进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体系,明白一些英语语言中的使用规则。例如,英语的语法规则、拼写规则以及发音规则等。只有在实际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生态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我们不应仅仅关注英语的语言教学,还应同时渗透英语语言背景下的文化,使学生的思维呈现一定的生态的整体性[3]。

2.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还应该科学地选择合理的英语教学内容。生态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在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英语的学习必然要以英语的文化为主要的背景。英语课程的学习不外乎对于英语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安排英语生态教学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将一种动态的、循环的理念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英语语言要素上的关联性,只有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一定的英语语言功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适当的英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添加,只有在实践中操练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提升其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熟练性。生态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听、说、读、写多维一体的教学结构,只有做到了内容上的合理安排,才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经过自身合理的加工,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实际上的教学价值引导。生态英语的教学内容更应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相适应,例如,将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网络时代英语新词的使用情况纳入到生态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生态英语教学模式的鲜活性和时代感。

3.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

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我们还应该把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只有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英语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在生态英语学习中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可以将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人文知识教学等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提炼出一套生态型的英语教学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中,正式讲授的方式是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选择。但是与传统的冗长、内容繁杂的英语授课模式相比,我们应该对正式授课的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讲授完成之后,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消化、吸收的时间。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老师随堂进行解答,这样互动性的教学过程也是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下,我们还应注意培养他们阅读英文名著的习惯,提升他们对于英语文化的修养。例如,要鼓励学生阅读《双城记》《哈姆雷特》《简爱》等经典的英文名著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该适当地采取一定的直观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对初级学生的教学当中,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定的英文单词,诸如“hard”“soft”“cold”等单词,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之后进行相关的英文填空。将生活中的元素充分地运用到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中,可以很好地提升英语学习的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结语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的低效性已经愈来愈受到来自各方的诟病。因此,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是新时期英语教学活动的一大进步。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将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考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更加适应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趋势。只有使得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达到一定的平衡,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

[2]罗国太.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与构建路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篇7

生态学具体来讲,是针对生物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也可以说是生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对于生物而言,其生存、活动以及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和能量。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会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中某些物理条件及化学成分的特殊需求,而这种需求与生物自身所适应的理化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被称为生态特性。从目前来看,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要想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掌握生态学理论,对自身与生态、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协调。因此,虽然生态学的概念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已经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研究热点,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更多偏重于意境设计而非单一的景观设计。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法来营造园林的意境,并且在创造手法的烘托下,对园林意境的体现效果进行强化。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

1.生态学理论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比较常见的生态学理论包括以下几种:(1)生态平衡理论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平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能够保证系统达到最佳的整体效益。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而言,要想真正实现对于生态学的合理应用,必须从全局出发,关注绿地的结构以及区域布局的协调性,将眼光更多地放在长远角度,立足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将自然生态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以海绵城市理论为例,在建设中就是遵循了生态优先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利用自然植被与人工园林相互结合,实现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从而对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生态位理论在生物学中,对于生态位的解释为: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及作用。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生态位理论,考虑不同物种在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通过物种的合理搭配,实现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物种之间的不良竞争,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结构。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农庄及一些旅游度假区的景观设计中有着一定的体现,以生态农庄的景观设计为例,集中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等功能。通过合理的生物搭配,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体现出了绿色、环保、健康的特征。

(3)互惠共生理论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互惠共生是一种良性的生存关系。不同的物种能够借助对方,获得某种生存方面的利益,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如将山茶花、茶梅等与山苍子放在一起,能够有效减少霉污病的发生;接骨木的分泌物能够促进云杉根的生长等。不过在一些植物之间,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如胡桃所分泌的胡桃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速度,白桦与松树不适合种植在一起等。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把握好互惠共生理论,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4)生物多样性理论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许多物种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生物资源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该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对生物物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保护,构建起复杂的生态系统,实现多物种的共生,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生态调控理论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主要是针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研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系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其调控机制是人为调节而非负反馈调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园林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功能,就必须以生态调控理论为指导,实现系统的循环和持续再生。

2.生态学应用

(1)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都应该认识到,无论设计的多么合理,人工形成的生态系统始终无法比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应该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利用,对系统中的各种自然要素进行合理利用,尽可能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园林意境。如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中,基本上都是保持了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影响极小,园林中的生态系统极其丰富和稳定。事实上,刻意去改变生态系统,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只有在现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去进行保护和完善,才能够设计出最为自然的风景园林,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选择地方性植物一般情况下,除极少数品种外,植物对于土壤、气候等都有着相对固定的要求,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测因素。因此,为了减少物种入侵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地方性植物。这些植物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适应了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而且对于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良好的自然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注重植物的合理搭配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不仅需要优先选择地方性植物,还应该运用生态位理论,了解不同植物对于光照、水分、温度、地形等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合理进行植物的选择和搭配,避免出现相同生态位植物的恶性竞争,构建起一个系统健全、种群稳定、结构合理的复合型生物群落结构。同时,还应该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前,许多风景园林工程在对植物进行选择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都会选择单一的植物,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园林的养护和管理成本,但是一旦遭遇特定病害,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从园林景观的审美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虑,应该注重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在园林中模拟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园林的生态效益。

(4)重视土壤与水的设计土壤是植物生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应该关注土壤的设计,确保土壤的肥力与保水性。通常来讲,在园林设计时,需要对土壤进行全面分析,对污染土壤或者不适合的土壤进行置换或者处理,确保土壤能够充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水的处理多集中在水质清洁、与水收集、地表水循环、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可以利用湿地中的大型植物及其基质,对污水进行净化。在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扩大了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构建看良性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篇8

据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陕西理工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01 文学院 45 501 中国语言文学 

(省级优势学科) 45 050101 文艺学 5 _01文艺社会学

_02文学阐释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中国古代文学 

④810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_01 汉语言文字应用

_02 对外汉语教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现代汉语 

④811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5 _01现代汉语

_02古代汉语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现代汉语 

④811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5 _01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

_02地域文献与文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中国古代文学 

④811古代汉语 文献学基础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10 _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_02唐宋文学

_03元明清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中国古代文学 

④810文学理论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析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10 _01现代文学

_02当代文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810文学理论 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5 _01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_02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外国文学 

④810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 02 生工学院 35 0710 生物学 35 071001 植物学

(省级优势学科) 7 _01植物资源学

_02植物生物技术

_03植物天然产物研究 

_04植物生态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普通生物学 

④820细胞生物学 

或821生物化学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5

_01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_02动物资源研究与管理 

_03动物生理生态学 

_04动物分子生态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普通生物学 

④820细胞生物学 

或821生物化学 普通动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8 _01微生物资源保育与应用开发

_02微生物代谢产活性物质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普通生物学 

④820细胞生物学 

或821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5 _01维生素D类药物的研发

_02植物细胞逆境适应

_03细胞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普通生物学 

④820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 _01食品生物化学

_02功能基因组学

_03应用生物化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普通生物学 

④821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03 机械工程学院 20 0802 机械工程 20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5 _01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研究

_02数字化制造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0机械设计 

或83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选一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5 _01机电控制及其自动化

_02机械设备检测与诊断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0机械设计 

或83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选一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省级重点学科)

5 _01机械强度分析及现代设计方法

_02新型机械传动的设计与研究

_03逆向工程与造型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0机械设计 

或83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选一 080204 车辆工程 4 _01汽车节能与能量转换技术

_02制冷系统优化设计、节能控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0机械设计 

或83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中选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优势学科) 10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10 _01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_02材料成型工艺过程及控制

_03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_04金属材料强韧化 

_05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40材料科学基础 

或841大学物理 

或842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

篇9

《环境生态学》与其他许多学科联系紧密,它更注重生态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景观生态学理论在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上的指导作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对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生物种群的种间关系原理对如何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阐述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指导意义等,但目前所用到的《环境生态学》教材多偏重于对生态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要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及生态系统管理等内容的阐述,而对具体实践中生态环境类事件的应用却较少。基于这种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反思,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及时改革,以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现状。

针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现状,在《环境生态学》课堂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对其所居住地区的周边环境给予特别关注,如许多农户养殖畜禽所产生的粪便物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冲洗鸡舍、猪舍等的废水如何进行生态处理,再次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甚至变废为宝等,这些都是目前农村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将这些生态学理论与农村存在的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将对解决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城市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气候(如城市热导效应),并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城市大量垃圾的堆放,既严重污染了环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等,这些具体的生态环境事件均可以结合课堂基本理论的讲授来进行。这样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具体的生态环境事件来分析问题,从而慢慢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只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才能获取最直观、最生动的认识。《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又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因此要求其内容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所以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地进行理论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无论在教学内容上及教学实践上均较生态学专业学生有所不同,因此需针对本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要求及授课对象的知识背景探索出适合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从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双语教学4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法。

2.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是在大二下学期开设《环境生态学》课程,而在此之前学生尚未涉及任何生态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由于《环境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分支而来,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重要理论是学好《环境生态学》的基础,因此应在目前课程的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根据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及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和更新《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实现对基本理论的巩固和应用。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部分,二是应用部分。对于生态学原理部分,是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这一部分是按照生物与环境及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层次这一主线来阐述的,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调整的幅度较小,但应用部分不同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取舍或融汇这些内容使之更符合环境科学专业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该课程改革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较少,所以教材课程内容应针对国家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目标,增加生态监测、生态修复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等相关内容。

2.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环境生态学》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因此具有较强的深度与广度,课程中许多生态学原理及基本理论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采取传统说教式的教学,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各种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方式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利用Flash、An-imator(二维动画)和3DStudiomax(三维动画)等动画方面的处理软件制作多媒体动画,演示课程中抽象的内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多媒体课件需要实时更新,同时还要紧跟教材。

2.2.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探索在《环境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式和探讨式教学,即“设疑自学思考提问讨论学习理论知识总结”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以加深学生对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环境生态学》中有很多理论较为抽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如教师可给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的生态环境类事件的专题讨论,让学生通过独立查阅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同学广泛讨论,并就所讨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由于教师布置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了系统地思考环境生态问题的有力武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该学科内容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实践教学的改革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仅通过单一理论知识的传授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而缺乏深入透彻地理解,因此应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学生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唯一途径,因此野外的生态环境考察是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对合肥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污染严重的水域等进行调查,通过学生对水域水质状况、植被破坏和生态恢复情况等的调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去,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设置小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去调研、分析以及验证。在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双语教学的改革

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它是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相关新成果、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紧跟国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握该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培养精通专业与精通外语的双语人才,是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以提高学生学习《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兴趣和英语水平。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05-04

1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提出

在图书馆人文科学理论研究范式建设方面,吴晞、程焕文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探索、蒋永福对人文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探讨、范并思对图书馆学理论变革的探析等都极具开拓与奠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理论研究仍然相对比较薄弱,或处于前期阶段,似乎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文科学研究理论体系。首先,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室),政出多门、条块分散,相关理论研究人员大多专注于所从事的某一领域,以至于在图书馆学整体理论架构上缺乏具有宏观意义上的高屋建瓴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可以说是致使图书馆学社科理论研究整合精神相对匮乏的体制缺失的原因。其次,在图书馆专业学科建设上,高校大多把图书馆学纳入到公管科系,并与情报学、档案学等归置一起,以致造成图书馆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有所疏离,甚至是割裂。可以说,这是导致图书馆学人文精神日趋失落的一个根本渊源。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发展模式如火如荼,云计算推动图书馆服务的作用亦愈加显著,技术工具主义的价值话语在图书馆学术研究领域大行其道,这也直接造成了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研究的相对式微。

然而,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其本身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而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内容。吴晞曾指出:“图书馆的本质是人文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不是什么科技产物……提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研究图书馆的人文地位,才更合乎图书馆的本来意义。”[1]正如吴慰慈所言,关于图书馆学研究范畴的拓展,不仅需要理论与技术的融合视角,更需积极引进各种学科新的应用成果,不断调整更新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2],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图书馆学研究范畴的人文社科理论体系,并能发挥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宏观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当下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多拘囿于图书馆发展形态范畴,而没有一个站在更高人文视角上的研究把握。从某种程度上看,数字图书馆与手机图书馆、绿色图书馆与生态图书馆、图书馆联盟与总分馆制、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等等,仅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模式或路径,都体现现代图书馆发展形态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并且受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家政治及文化运行机制决定。而对于图书馆学人文科学理论研究而言,则有必要把重心放在对图书馆与人及各种存在关系整体性的系统考察之上。换言之,在现有历史发展语境中,图书馆学需要一个具有超越精神的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体系的架构。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在非生态文明的历史语境下,现代图书馆在管理体制、技术应用、价值观念等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改革完善,都只能暂时地缓解图书馆发展遇到的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只有实现图书馆生态文明的构建与转型,才能从总体上解决图书馆发展危机。构建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势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2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内涵

图书馆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图书馆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以及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适宜图书馆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3]。基于此,这里所提出的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把国家社会政治理念与图书馆发展问题系统地联系起来,搭建的一个图书馆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体系。简单地说,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把图书馆与人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图书馆发展中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人类和非人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体上看,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是一个正在生成和发展中的“一元多线性”的理论范式。其中,所谓“一元”,是指一元整体性。“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客观性质,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哲学的根本观点”。[4]图书馆生态的构成,不单指图书馆自身,更是图书馆与环境及社会等各种关系互为结果的总和。在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中,建筑、馆员、读者与环境等不是一个个分离的、孤立的、静态的物态,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有机生长体,并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依靠不断的环境因素而生成变化。所谓“多线性”,即图书馆生态各个构成系统的多重性与丰富性特征,包括图书馆发展的多种形式,人的需求多层次性,图书馆服务的多样性等。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在强调整体性的同时,更注重它们各自的独立性与相互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发展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图书馆各个环境因素的内外互动之中。因此,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架构中,并存有三个向度,即单一的图书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生态研究;图书馆的支撑基础——馆员、读者、科技应用等线性生态研究;图书馆与环境、图书馆与人等类型关系的生态研究。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构建,即是在生态学与生态主义的视阈下,以和谐社会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以人为本、发展观为实践目标,倡导图书馆生态理念,优化图书馆生态环境,弘扬图书馆生态文化,全面践行图书馆和谐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具体来说,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从内涵上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

2.1 和谐理念

和谐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图书馆生态的和谐是指整个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如建筑、馆员、读者与用户、制度、服务等要素之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人与物之间相互协调、融洽。可以说,和谐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最根本的属性,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和谐是相对的,发展是必然的。没有和谐,就谈不上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精神

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人文精神,即把图书馆系统的人类与非人类事物全部纳入到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把最高的人文关怀赋予人类。它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在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各种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并在生态学价值观指导下,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发展人;关注人的权利,特别是普遍人权;强调关怀与责任,倡导和谐与自然理性。在形式上,它表现为图书馆理念的人性化、制度的人性化、环境与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服务内容的人性化等方面。在总体上,它则极力拓展图书馆员的人文价值理念,全方位关心读者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最大限度满足人与社会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并在人性化服务中感染读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氛围。

2.3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总目标,也是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构成总和。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容纳了图书馆学界关于人文范式、技术范式、知识范式等价值话语取向,是图书馆发展形式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更高级形态。它以图书馆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图书馆与自然、图书馆与人文、图书馆与社会等多位一体为统筹对象,以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为重心,不是站在人的中心立场上,而是从人的自身长远利益和核心价值出发,以图书馆为主要物质载体,并特别关注于图书馆与人及物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环境,建立包括图书馆生态环境、生态精神、生态服务等内容的生态运行机制,最终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拓展到整个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架构

萨克塞说:“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5]用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不仅关注图书馆的发展问题,也重视图书馆与人与社会及环境等各种类型关系,它强调在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永恒主题的原则下,力求构建图书馆系统中的人类、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生态文明。为此,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借鉴“压力—响应”模型(stress-response model),通过PSR(驱动、状态和响应)生态框架程序,设计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测量指数概念模型(如图1),不仅提供了解决图书馆发展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助于评估诊断图书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有助于掌握图书馆发展的本质要求,建立一种便于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完善机制。图1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测量指数概念模型图

3.1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

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生态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外在表现形态和主要物质载体,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图书馆建筑及周边人类文化活动的系统环境体系,其要求图书馆建筑、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建立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互动的系统环境生态,从而达到和谐、自然和人文的图书馆环境目标。其主要体现为:1)天人合一的环境生态,人文天下的自然境界。提倡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图书馆建筑,以实现图书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构建,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工作、学习的生态环境,并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的自然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和塑造人,从而进一步协调图书馆环境与文化活动的和谐关系。2)人性化的艺术空间,人文化的阅读环境。在图书馆建筑的空间布局、馆内装修、陈设艺术、环境景观等诸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统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科技与艺术相融合,体现图书馆对读者与用户的人文关怀,实现图书馆建筑与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和谐构建。

3.2 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图书馆和谐人文精神生态是指图书馆主体机理的精神生态境界,它是由和谐社会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学共同建构的人类文化精神形态,并形成图书馆发展的深层文化内涵机制,对图书馆精神与文化起到主要的塑造作用。它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内容:1)图书馆管理制度与运行体制的和谐人文生态。制度生态是人文精神生态的根本保障。一个和谐的图书馆需要通过制度环境的创建,构筑和谐的工作局面,保证管理措施的到位和实施[6]。同时,人文精神好比依附于制度机体的灵魂,只有和谐的制度运行生态才能衍生出和谐人文的精神生态。2)图书馆主体文化的和谐人文生态。遵循生态学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运动规律,图书馆与馆员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学术科研机制、继续教育体系等,深化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图书馆生态系统中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读者在学习利用的过程中成为信息资源的分解者,生产者则是学界、图书等信息资源的出版创造者,三者形成图书馆主体文化生态的良性互动(如图2),从而使融洽、和谐的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方方面面,最终推动图书馆与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

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使命,也是图书馆事业的根本宗旨。2008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公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7]归根到底,图书馆的本质就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文化知识服务,同时,服务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即指在图书馆生态理念指导下,从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结构、服务组织、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效能、服务标准、服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统筹规划,并根据图书馆生态机理主体和图书馆服务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来自动调整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进程,协调和修正服务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服务体系,以确立图书馆服务良性发展的循环路径,实现图书馆服务的科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图书馆和谐人文服务生态的构建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服务层次的重要标志,也是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的核心价值体现。从某种意义上看,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无疑为图书馆服务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具有国家政策价值标准的导向,体现图书馆行业具体服务规范话语的制度范式。

综上所述,图书馆和谐人文生态在生态图书馆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图书馆生态理论和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相结合,其对于图书馆发展具有建设性和方向性的意义。它通过构建图书馆人文科学的生态文明范式,以突显图书馆的和谐理念与人文精神,促进图书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进,推动图书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道路。[参考文献]

[1] 吴慰慈,邹志仁,霍忠文等.专题: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01(1).

[2] 刘兹恒,张久珍.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论体系[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 4.

[3] 黄建年.关于生态图书馆的几点思考——兼与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

[4] 余谋昌.生态学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35—112.

[5] (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等译.生态哲学[M].东方出版社,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