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同的体质特征对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那么,由于体质特征的差异性。不同肤色的人种在饮食上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的汉族居民在做菜的配料中添加食盐,则食盐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这和白色人种的做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就这一做法会让白种人不可理解。而这对于中国汉民族居民而言根本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只是汉族文化对其成员自身体质的有效适应,因为这些成员都是中国的汉族居民。汉族居民他们本身就有一些共同性的体质特征在适应着相应的满足于自身的文化。
为什么汉族居民要在菜中添加必不可少的食盐为佐料,这和他们的体质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他们的汗腺十分丰富,在正常生活中的排汗量要远远大于白色人种。那么在排出的汗液中就会有大量的体内盐分排出体外,如果这些排出体外的盐分得不到补充,就会使这些汉族居民体内的酸碱度失衡而导致脱水或消化功能的混乱,严重的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汉族居民在炒菜的时候添加食盐,实际上就是对其汉族居民体质特征的一种适应方式的表达。通过这样的饮食习惯从而也保证的了汉族居民能够正常的生活,能够正常的工作。对于这样的饮食习惯,是很难适应于白色人种体质的需要,即使白色人种在汉民族的聚居地生活多久,他都难以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实际上,他根本不用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因为对于他自身的体质特征来说,他根本不需要大量的食盐进入体内,多了反而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人种不同,体质结构也各不相同;体质不同,对食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1].
二、体质差异的作用导向
中国一直是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但在有的项目中却一直不能鼎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呢?像中国的足球项目一直实力不济。有的人说,中国足球实力弱是因为饮食结构的问题。国外足球运动员每天吃牛肉、吃牛排,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足球队掀起了培养足球运动员先从饮食开始,大家都吃牛肉、吃牛排,但是中国的足球运动反而不见好。这里,大家要明白,这足球运动实力的强弱,不单单是饮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类体质差异导致的结果。由于体质差异,盲目的大量吃牛肉、牛排,反而会导致人体的组织器官不适应于自身体质的生理活动程序。如果问题严重还可能产生疾病或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说,中国汉族人他都有着自身的体质特征,那么根据他自身的体质特征都会有他相应的适合自身体质特征的特有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有的时候,往往人类自身闯下的祸要远远大于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也就是如此。
到这里,大家要明白,体育项目的强弱与人的体质特征的差异性是非常密切。一提起赛跑项目,人们就会想起那些黑人运动员。博尔特在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以9.58秒,让世人感到震惊。黑人不仅仅拥有很强的爆发力,在耐力上也无与伦比。在短跑,跳远、三级跳远及跨栏等需要速度与爆发力的项目上,保持世界纪录的都是黑人运动员。在关注度最高、代表人类速度极限的男子100米短跑项目上,也只有黑人能跑进10秒。而在极需耐力的长跑项目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的黑人选手长期处于霸主地位。黑人运动员惊人的爆发力来自哪里呢?通过测试显示,黑人运动员的肌纤维进行无氧呼吸的百分比较高,在短跑中,黑人运动员能够忍受短暂缺氧,所以在呼吸的过程中不会明显下降,这就是取胜的关键。黑人脚底屈肌强度约150~200千克,而白人只有50千克左右。若以同样的腿部蹬力作用地面,黑人的弹力比白人高出3~4倍。这使得他们不仅能跑得更快,而且跳得更高。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以轻便、灵活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白种人相比,黄种人个子矮、体重轻,绝对力量和绝对速度都不占优势,其天赋主要表现在与灵巧、技能和心智等有关的项
篇2
一、苗歌表达形式不拘一格
在苗族发展历史中,苗歌表达方式的变化,更好承载民族文化特征,这就导致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多样化的变化。如果我们苗歌概念上理解,就会发现苗歌的表达方式受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生产生活的总结,主要传播结构是“树状”的,目的是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从不同的表达方式上,我们看到了苗族人的文化特色,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是通过苗族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主要的手段是“以歌传文”,进行记录和表达。从苗歌的歌谣形式来看,主要以歌谣为主,分为:丧葬歌、反歌、叙事歌、飞歌、情歌、苗族古歌、苦歌等等。不同的歌谣,体现着苗族民俗风情,也反映着对苗族文化生活精神理想。一般这些歌谣韵律工整、意境深刻含蓄苗族古歌、曲调流畅、旋律鲜明,并且具有舒展粗犷特点。苗族作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着多姿多彩特点。从民歌产生讲,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孕育了苗族民歌。这种民俗文化,主要是自然环境结合民俗风情的描绘。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环境,诞生了风格迥异苗歌。
二、苗歌诞生的独特自然环境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苗族分布地域广阔,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中国56个民族中,苗族人数位于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等之后,排名第五。苗族的历史上,民族出现过多次的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迁至湖南,再至贵州,最后到达云南。在苗族人民长期的反对民族压迫,并且齐心协力对抗大自然的活动中,产生了本民族独特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如果有人讲,苗歌是苗族的一部历史,那是准确的。这是苗族与天斗,与地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出现的。不断经过本民族的传承,才有了现在苗族不可多得的史诗般民族文化。在苗族的迁徙中,口耳相传,从历史上流传至今,足以铭记苗族整个民族的发展。
自然环境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文化环境与自然生态,关系紧密。并且,这两者都与地理有关。甚至物质和精神文化影响,对习俗和信仰方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我们理解到,一方人的精神文化面貌,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自然环境上来看,苗族生活在依山傍水之地,自然环境有着共性特征:高山巍巍,原始森林莽莽,江河纵横相隔。这种条件下,人们自给自足,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于是苗歌成为主要思想交流方式,这使得苗歌传情达意的作用发挥出来。融合进苗族人和自然相处的思考。多彩的苗歌,诞生于独特的民俗风情。有自己既独特丰富风情,正是在苗族浓郁特色民俗下,民歌的表达方式就绚丽多姿,发展成为少数民族音乐的奇葩。苗歌进行演唱时,苗族歌手有独唱、合唱、对唱形式,不同的唱法在吐字方面,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各种唱法在歌词方面都简练有力,表达出的思想情意绵绵,曲调节奏分明,充满音乐感。河边腔也是苗族人独有的特色。河边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苗族人生活环境的特殊,一般是在山高水深中,所以生产生活都与高山峡谷打交道。
智慧的苗家人最擅长模仿河水声,创造出高亢豪迈腔调。在历史的演进中,无数后人传承,终于形成了今天的面貌。不同的强调有不同的效果,种类有保同腔、诗腔,和平腔、过山腔等。这些强调中,最为高亢,的是过山腔调,主要用于男女的对唱。苗族酒歌,主要是在酒席上唱的。苗家人生活血液流淌着酒,有酒的时候苗族人必定歌唱。当哪家有喜事,大家便在酒过三巡,请来陪客的歌师,热情为大家歌唱,达到以助酒兴的目的。九歌主要是高腔,曲调灵活自由。表达了歌者和生活互相尊重特点。苗歌产生于自然山水,因为独特的形式,与自然环境融合,其实也就达到了与世界融合,人、自然、世界都在苗歌中显得和谐优美。
三、苗歌传达了旺盛的生命意识
1.苗歌质朴美,是千年来苗族人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苗族人用最真诚的颤音,结合最摄人心魄的心灵悸动,来演绎苗歌中引人深思的精髓。苗歌演唱特点有质朴、爽朗。苗歌的美,凸显在它真挚、单纯、质朴。苗歌是有生命力音乐,体现着苗族人民生活历程,并且融入了纯真的情感。例如,苗族歌曲《好似仙女舞云端》,在其曲调上修饰音少,但是音色明快、简洁,在欣赏中,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原生态的朴素之美。苗族音乐不需要伴奏,花哨的外表更是避免的。苗族歌手在演唱的时候,主要是面对天地,面对自己、面对劳动,面对自己的心上人,用自己的心在唱歌,用自己的灵魂在唱歌。心中所想即是口中所唱,苗族歌手毫不隐瞒,天然去雕饰,在最朴素的形式中,承载了最纯真的苗族情感,充满了苗族的乡土气息进而生活的浓烈情趣。苗族人的苦难,需要优美的歌声愉悦。在动听的旋律下,满足了苗族人自然需要,苗族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生活下快乐地进行生产,体现了苗族整个民族的热情与豪放。
2.苗歌悲壮美。同自然及社会抗争的历史,形成了悲壮美苗族史。苗族先民因此拥有了桀骜不驯个性,整个苗族的个性是坚贞不屈的。苗歌淋漓尽致表现了反抗精神,和对自由平等追求。一方面,生存环境恶劣,但是,苗族先民选择坚守。这时候悲壮意识凝聚在苗歌之中,在民间歌谣这种载体中,最终得到了审美表现。例如,苗歌《鹤巴鹃玛》,这首歌曲所反映的是水路西迁的苗族先民生活的情况。七次艰苦卓绝的战争,使得他们筋疲力尽,最后先民才定居贵州一带。悲壮气息充满了整首歌曲。
3.苗歌浪漫美。苗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苗人重情厚意,这个特点在苗歌的内容,有在演唱技巧方面,都有浪漫的体现。在内容上,苗歌歌词大胆热烈,想象力天马行空。并且极富浪漫色彩。例如,古歌《妹相思》中,蜘蛛结网三江口,水推不断是真丝。优长深邃的情感表达,淋漓表现出苗族人的浪漫如水。在苗歌曲调上,同样是多种多样,婉转深情。苗族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习惯于运用丰富手法,细致的倚音、滑音等,在起腔、收腔处用, 都采用了气声唱法,韵味优长,浪漫迷人。
篇3
关键词:宁夏;回族剪纸;审美;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51-02
剪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在宁夏回族人民中广为流传。人们按照自己的生活习俗、审美情感以及进行剪纸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抒感和心愿,在其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地域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由于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居住在这一地域的居民的人文环境,将成为他们文化艺术创作的导向,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艺术因为空间向度的展开而具有了地域性。
宁夏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南部山区,其民间剪纸也是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典型代表。宁夏南部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然环境相对恶劣,人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气势如海的黄土丘陵和雄姿磅礴的六盘山脉塑造了这里独特的地理文化和人文情怀。单调朴素而又壮美的地域风格和面貌,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具有了朴实、憨厚、豪迈的群体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内化为人的心理情感,又通过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得以诠释。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也就呈现出独特的地域审美特色,即不同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民间剪纸,也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回族民间剪纸。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给人以朴拙之感。宁夏回族剪纸朴实质朴,不追求色彩的绚丽,没有铺彩渲染,没有繁琐的修饰,呈现出一种大美无华之势。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具备有意识的美学准则,仅仅是剪纸艺人根据传承的经验和自身体验随心而为,表现得是民间艺人的直觉灵感,稚拙有趣,具有原生态的美。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呈现出一种粗犷厚重的风格特征。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没有细致的对于线条的精雕细琢,剪纸线条较为粗大,有时甚至肥胖,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粗犷壮美,给人厚重之感,传神写意,浑然天成。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虽然朴拙、粗矿,却不乏委婉含蓄。民间艺人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诉诸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之中,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得剪纸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对于难于言表的婚爱繁衍的暗示和的联想,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二、宗教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独具审美内涵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文化则以伊斯兰文化为其文化底蕴,审视整个回族文化,伊斯兰教对其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伊斯兰文化本质,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文化。因而,回族文化区别于其他的文化体系,具有了伊斯兰文化独有的宗教文化特色,涵盖了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
包括剪纸在内的回族民间艺术是回族文化的产物和反映,它浓缩了回族剪纸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真实记录着回族的民族特性、民族心理、思维方式、风土人情及回族作者本身的心灵轨迹。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必将折射出伊斯兰文化的宗教性及其宇宙观,从而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有着特定的宗教文化背景,“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是阿拉伯风装饰艺术风格,即‘以抽象为主,其理论基础是伊斯兰美学’的装饰艺术纹样。”这种“阿拉伯风”装饰造型艺术的基本审美追求的依据,直接来源于伊斯兰教的核心思想——“统一”即“认主归一”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创造的,反对多神崇拜。同时它也是伊斯兰美学的内在根据,因此,包括艺术在内的伊斯兰文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基础——统一。回族民间剪纸对表现内容的这种取舍,是回族民间剪纸艺人受到其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教义规范的结果,是为了符合伊斯兰造型艺术对具象的压抑和排斥的原则,伊斯兰艺术是禁止表现偶像的艺术。
就其形式而言,图案化的成分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有时候完全支配着剪纸画面构图,尽管这种倾向并没有最终形成一个程式化的造型程式和规定性。就内容而言,回族民间剪纸主要以植物纹样或一些小动物为主,较少出现人或较大动物,即使出现往往也会采用弱化人物形象的手法加以表达。例如在宁夏著名剪纸艺术家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作品中,回族女性面部刻画的极为简约,细长的眉目,不起眼的侧脸,硕大牡丹花掩饰下的小巧脸颊。这种眼部和面部的弱化及淡化处理,体现了作者尽量遵循伊斯兰教不崇拜人物的理念,尽量少刻画人物眼睛,以求得和本民族教义的统一性。
总之,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积淀着回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宗教认同感等文化心理结构和共同的宗教文化心理,渗透着回族的审关情感和审关理想。从题材的选取、对象的刻画到装饰风格都能看到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影响。
三、兼容性使宁夏回族民间剪纸具有审美文化的多元性
回族是在中国形成的以伊斯兰教为的民族。由于历史上回族形成的这种独特性,回族文化是一种后伊斯兰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是以伊斯兰文化为主体,和中华本土文化相互吸纳融合的产物,是作为中国民族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在非伊斯兰的大社会环境下,自我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多元性。明清初以王岱舆、刘智等为代表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就已经将伊斯兰教最根本的信仰——“认主归一”与儒家程朱理学的“太极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了伊斯兰教“认主归一”的基本信仰,又吸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核,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剪纸作为一种传统而普遍的民间工艺美术,自然而然的反映和代表着民族文化。因此,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也就具有了审美文化的多元性。从整体上看,回族民间剪纸的型制、样式、装饰等不仅释放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贯穿着伊斯兰文化的宇宙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集合体。仅就装饰纹样而言,既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阿拉伯样式的几何纹样和图案,又有中国传统的几何纹样,如如意纹、祥云纹、纹等。
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作品中,标志着伊斯兰文化的汤瓶、拜毡、清真寺等十分常见,剪纸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也多为民族装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明快鲜艳,对比强烈,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正如前面所述,回族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宗教审美内涵。
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又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四季平安的花瓶、寓意吉祥如意的“鱼戏莲”、代表生命繁衍的石榴等。除去外在形式的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反映。在这些剪纸中贯穿着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这一人类发展的基本文化意识,体现着派生出以儒、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哲学体系的中国本源哲学,即混沌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即使回族独有的汤瓶、盖碗,也与中国民俗民艺中的壶、瓶、扣碗一样,可以看作是鼓腹母体的象征,意在子孙繁衍,生命长续。以阴阳观和生生观为基础的中国本源哲学体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基因,在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中同样的以传承和发展。
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文化多元性,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很好的诠释了回族文化既保守又开放,既排斥又兼容的特点。
可见,宁夏回族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民族性及文化兼容性,使其绽放出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是宁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
项目基金:该文为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本原哲学研究”(2011zqy011)成果。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
篇4
婚姻形为是人类在一定 历史 阶段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是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的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①。婚姻制度除了国家 法律 的程序外,在民间还有一套更为复杂的活动内容,一系列的仪式、程序明显地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稳定性特点,也就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婚俗。它一旦形成就会被特定地区的民族世代沿袭,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外部表现。青海撒拉族在长期的历史 发展 逐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礼仪式。我们从撒拉族传统婚俗形成与演变过程来解说撒拉族的形成历史与民族文化特质。
一、撒拉族传统婚俗简介
我们以女方的行动作为参照,撒拉族传统婚俗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求亲。
如果撒拉族男方看中某位姑娘,就会请媒人带一包获茶和两包冰糖到女方家里求亲,女方家父母与女儿及其亲属(尤其是舅舅)商量后,如果看好男方条件,有缔结婚姻的意向,在行为上就会表现为愿意接受媒人带来的礼物。
(二)订亲。
订亲是男方得到女方应允的消息后进行的第二项工作,选日子让媒人给女方去送“订婚茶”,礼物是银耳环一对,获茶一包,化妆用品一套。女方也回赠礼物,一般是一件衣料,表示约定姑娘不再许配他人,这门亲事彼此有了约定。
(三)送彩礼。
也称“麦赫热”,男方通过媒人送给女方彩礼。送彩礼那天,男方家族代表一行带着聘礼到女方家,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家的宾客。一般情况下,这天是要择吉日,口头约定迎娶的时日。
(四)迎亲。
迎亲时,由男方家长率领亲属中的男性及新郎到女方家中“证婚”,念“尼卡哈”,新娘的长辈在庭院里会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尼卡哈”念完后,新郎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女方的长辈女眷道“色俩目”。在念“尼卡哈”的同时,新娘在闺房里由其嫂子等妇女给她梳最后一次姑娘头,然后新娘在伴娘的扶持下一边唱“撒赫斯”(哭嫁歌),一边将手里的麦子撒在地上,在院子里绕三圈,出门时由哥哥或舅舅抱着来到乘坐的马跟前,新娘再拿上三碗牛奶,一碗泼在她乘坐的马的马蹄上,两碗仍拿回家中。之后前往男方家里,迎送新娘的队伍经过某一个村庄时,村口会有人请新娘及送亲人吃“油搅团”、喝茶。
新娘一方则以钱作为酬谢,一路如此。到了男方家门口时,男方家鸣放鞭炮迎接新娘,女方家的人簇拥着新娘企图强行骑马进人男方家里,他们认为,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应该足不沾尘,所以新娘应骑着骡马进人婆家大门。但男方家认为,新娘应当下马着地,走进婆家大门,这样日后才能听公婆丈夫的话。因此,送亲队伍来到婆家大门时,婆家的守门人把住大门,不让骑马的新娘子进门,送亲队伍毫不示弱,你推,想方设法要新娘脚不着地进人婆家大门,直至精疲力竭,最后送亲者让步,由舅舅或兄长抱着新娘进人婆家大门。不管新娘以何种方式进门,正当她进入大门之际,新郎还要跑上屋顶,在新娘经过的门顶狠踏几脚。
进入洞房后,新娘的舅舅站在新娘的背后说完祝福的话,会用筷子挑开新娘的头巾,婆家要用钱收回筷子,新娘的灿埋们端来一盆清水,她们用手搅动盆里的水,新娘把钱币丢在水中,表示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在婆家扎根结果。
(五)演骆驼戏。
傍晚时分,由四个年轻人表演“骆驼戏”。众人围坐一圈,由一高一低二人翻穿白色皮衣扮骆驼,另一人扮演/}勒莽(撒拉族先民的首领),再由一个人扮作蒙古人,当彼此接近时,一问一答,其内容反映了撒拉族先民牵着骆驼从中亚撒马尔罕迁至青海的情形,场面十分热闹。
(六)乌热亥苏兹(祝福词)。
在新娘到男方家后的第二天,男方家再次设宴款待女方家的人,新娘打开自己的陪嫁箱,新娘母亲从中取出赠给新郎亲属的鞋袜枕头之类的东西给媒人,由媒人转交给男方亲属。然后,女方家请来的民间艺人唱“乌热亥苏兹”,当屋子中都坐满了宾客的时候,娘家人长辈或专门邀请来致祝婚词的主持人就站起来,向众人道“色兰”(即祝福)相贺,开始致婚礼祝词,祝愿两亲家和睦相处,常来常往,小两口互敬互爱情深意长,祝愿女儿“象后花园里的花椒树,几年后一片珍珠玛瑙挂满树”要求“亲家母请你细细听,我女儿身材虽高年纪轻,做人的道理她不懂,万事要您多指正”。从祝词中可以看出撒拉族重视家教,尊老爱幼,克己为人的道德观念。
婚礼至此达到,也是婚礼的尾声。
二、撒拉族传统婚俗的特征
(一)撒拉族传统婚俗的伊斯兰文化特色。
据《撒拉族简史》记载,撒拉族是元代一支西突厥乌古斯部落撒鲁尔人迁至循化的。撒拉族的先民是带着《古兰经》来的,伊斯兰教深深地渗透在撒拉族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婚姻作为撒拉族的人生大事,也毫无例外地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其表现有:
1.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传统婚俗中说媒习俗的影响
《古兰经》中指出;“真主的一种迹象是:他从你们的同类中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他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因此在穆斯林社会中,是鼓励人们结婚的。撒拉族有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撒拉族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嫂吉”(媒人)为荣,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一座“米那拉”(宣礼塔)的功德,会获得主的“回赐”(色哇布),所以,人人乐意为之奔跑,并不图谋索求报酬。
2.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传统婚俗中聘礼的影响。
撒拉族的女方家对彩礼的要求不高,若出现摆阔气讲门面,重物轻人的行为,会遭人轻视。这个习俗有一个传说: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哈其麦与阿里成婚时,阿里家贫如洗,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磨和一床破旧的铺,哈其麦非常寒心,哭着对父亲诉苦,先知不以为然,耐心启迪,说人在世上,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哈其麦听了,转忧为喜。②《古兰经》中指出:“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仪,当作一份赠品,交给她们。如果她们心甘情愿地把一部分聘仪让给你们,那么如果你们乐意就可以加以接受和享用。”撒拉族人视此为婚姻 经济 行为准则。
3.阿旬的作用。
在整个婚礼仪式过程中,阿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物,要由阿旬念“合婚经”,这被认为是撒拉族婚礼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撒拉人认为凡是经阿旬念过“尼卡哈”的婚姻才是“合法”的,才符合伊斯兰教的教法规定,是撒拉族社会大众群体认可的婚姻,高于其它形式。父母应允,阿旬证言,男女才算夫妻,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真正的宗教信仰为一个确定的群体所共有,这个群体习惯于参加并实行与它有关的礼仪。这些信仰不仅被该群体所有成员以个人身份接受,而且还是集体的属性,与群体融为一体,组成群体的个人感到他们彼此是联系在一起的,仅由他们有一种共同的信仰这一点联系起来。”③可见,伊斯兰教在撒拉族婚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伊斯兰教对撒拉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影响。
在撒拉族的祖先迁人循化境内初期,山高岭峻,干旱缺水, 自然 条件恶劣,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十分不好,周围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在人口数量上比他们多出许多,使他们处在一种相对劣势的生存困境里。从传说和文字资料中可以推断,撒拉族先民初来循化时,人口是不多的,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与外族通婚成为撒拉族组建家庭、繁衍人口的重要手段。伊斯兰教虽然提倡教内通婚,也并不绝对禁止与外教通婚。但他们认为万事应以《古兰经》和‘怪训”为判断的准则,凡是合乎《古兰经》及圣训的加以接受,代代相传,凡不合的则加以拒绝和排斥。所以,与撒拉族通婚的外族人在结婚后必须接受伊斯兰教信仰。据说,撒拉族先民为扩大人口曾向周围的藏族求婚,藏族人提出四个条件:①信奉喇嘛教;②在屋顶安放麻尼筒;③在庭院中立木杆;④在院墙的四个角顶上放置白石。他们坚持伊斯兰信仰不妥协,只答应第四个条件,才开始了与藏族的通婚。被娶进来的藏族妇女一定要阪依伊斯兰教、遵守伊斯兰教规。
汉族也是撒拉族与外族结亲的又一重要对象之一。《循化志))(卷四)记载:“当地汉人,历年既久,一切同土人”。可以看出,汉族女子嫁给撒拉人后同样改信伊斯兰教。
撒拉族传统婚俗这一民俗事象经历了若干代的发展,其仪式内容仍然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形成了撒拉族传统婚俗的民族性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撒拉族世代在伊斯兰文化的熏陶和教化中成长,他们对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又是积极的,主动的。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撒拉族社会的共同信仰、规范和价值观。“这些是维持社会紧密结合的‘胶水’,因为它们特别不易发生变化”。④
(二)撒拉族传统婚俗的多元文化特色。
1.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受藏族婚俗影响的方面。
藏族新娘出门时,要用三碗青棵酒,一碗泼在新娘的马蹄上,两碗仍拿进来。伊斯兰教禁酒,故改用牛奶。藏族姑娘出嫁时,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撒一些粮食,边撒边说一些祈祷词。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姑娘出嫁后带走娘家的好运或财气。撒拉族新娘在出娘家门时,要骑马在门前场院里绕三周,还徐徐撒完一把麦子,象征新娘家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藏族要请参加婚礼的客人吃糟耙,撒拉族则演化成请客人吃“油搅团”。在藏族的婚礼中,舅舅是最尊贵的客人,他们称舅舅是“一世的父母”,舅舅送新娘到男方家去,在男方家里,主要由舅舅对男方家说有关新娘的事。比如,新娘如在男方家受了委屈,他一定会帮新娘讨回公道。而且舅舅给新娘送的礼物比其他亲属都贵重。“对待母系亲属或母方团体及其神灵和神物的特殊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仪式习俗中被表达出来的,在这里仪式的功能与在别处一样都是用来固定和维持某种义务和感情在内的行为模式”。⑤舅舅在撒拉人的婚礼中也倍受重视。从订婚到婚礼举行完毕,没有舅舅参与的局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给舅舅抬“羊背子”、送获茶,新娘给男方家做见面礼枕头鞋袜都要给舅舅要做双份,以示敬重。由此有“阿让恩达”的撒拉族婚礼习俗。“阿让恩达”即宴请舅舅的意思。撒拉族语言中舅舅的发音与藏族语言的舅舅发音十分相似,但撒拉族是属于突厥语族的,说明撒拉族是直接吸收了藏民族中关于舅舅的礼仪习俗的。
以上这些习俗都是撒拉族祖先与藏族通婚后而传承下来的习俗。
2.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受汉族传统婚俗影响的方面。
汉族有“撒帐”习俗,新娘来到婆婆家后,在洞房中,会由婆婆或其他人将红枣、栗子、桂圆等撤在新娘身上,意寓新娘“早生贵子”。汉族在迎娶之日,以午后至黄昏这一时间段作为接女方到男方家的最佳时间。汉族许多地方姑娘订婚后,有为男方家做鞋的习俗,即“嫁妆鞋”,以表现姑娘的勤劳与聪明。有俗语:从嫁妆看新娘,心灵手巧全在针线上。撒拉族新郎家选择下午接新娘,新娘到,放鞭炮。众人欣赏新娘自己做的鞋袜、枕头等陪嫁物,赠送新郎的亲属等,也是汉文化遗风。
婚俗是一个民族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撒拉族人对藏汉民族婚俗的吸收承袭,体现了撒拉族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文化特征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③作为一个迁徙来的民族,撒拉族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习惯新环境,开始再习俗化,“ 历史 与现实中那些各民族之间的通婚给当事人的再习俗化提供了学习异文化习俗的必由之路”。⑦史料记载撒拉族与周围的藏族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物资交流的史实。有向汉族、回族等民族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农历节气安排及手 工业 技术的记载。
反映在婚俗这一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中,它必然也将伊斯兰教、藏、汉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复合的婚姻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这也使得撒拉族婚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异族文化元素特征。
“文化的 发展 意味着第一次改造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他们也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 自然 条件。,,@
综上所述,撒拉族传统婚俗受以伊斯兰信仰为核心的民族心理、情感的支配,自愿接受先民传下来的婚俗仪式,世代传承。而周围的藏汉民族在与撒拉族的交往过程中把本民族文化的某些部分渗透到了撒拉族婚俗中,促使撒拉族婚俗发生了一定变异,其本质是撒拉族吸收了与以前习得的习俗文化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民族性与异民族性相结合,最终构成了撒拉族婚俗的复合性特征。
三、撒拉族传统婚俗的民俗含义
婚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的许多信息。
1.撤拉族传统婚俗中的“越轨”分析。
撒拉族传统婚俗中,姑娘出嫁前一个月要学唱“撒赫稀”即哭嫁歌。婚礼举行那天,即将离开娘家时,唱“撒赫稀”作别亲人。“撒赫稀”的内容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是诉说包办婚姻给其带来的不幸。伊斯兰教规定婚姻自主。《圣训》上记载:不论寡妇或处女,没其许可,别人不得作主缔结婚约。但是受 经济 生产方式及社会环境的限制,撒拉族男女婚约的缔结,是以家族家庭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在撒拉族扩展式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儿女的婚事在征得亲属同意后可以包办,为他(她)们订下一门亲事,完全忽略了结婚青年男女的个人意愿,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感情基础。“婚姻由双方家庭谈成,与教规立法相反,婚姻表现出父亲对于子女个人命运的巨大权威”。⑨在包办婚姻的条件下,撤拉族妇女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她们自己的不满、反抗。不能自由选择爱人,这种情况,乌丙安先生称之为“越轨”。包办婚姻作为习俗规范是“控制机制”,包办婚姻有时可能违背婚姻缔结一方的愿望,因而双方发生冲突,导致婚姻中的某一方“越轨”。但他认为,这种越轨行为是被社会群体认可的,即使社会某些规则遭到了破坏,也不会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反对。“撒赫稀”反对的就是包办婚姻习俗,它的功能和作用可能是导致某些习俗产生萌芽的诱因,而撒拉族的包办婚姻作为民俗控制而言时,阻止了民族群体中部分组成成员需求的满足,起了一种功能上的反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撒拉族男女自由恋爱已成为可能,这种民俗控制在逐渐减弱,但它对现在撒拉族人的婚姻的影响依然存在,婚姻的完全自主还未实现。
2.传统婚俗仪式的文化内涵。
撒拉族姑娘到了男方家门口时,所进行的“挤门”插曲,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撒拉族人保留这种奇特的“挤门”仪式是有一定道理的,意在提高婚后家庭两性关系中男性的权威,即强调男尊女卑的纲常伦理。新郎在新娘经过的门顶狠踏几脚,是表示婚前踩脚下,即男主女仆的家庭地位在进门时就要确定,提醒女方意会。让新娘把钱币丢在水中,愿新娘在清白似水的婆家中扎根结果。这又是向即将过门的媳妇发出一种心理暗示。在婆家要做一个撒拉族群体社会承认的合格媳妇,顺应婆家的生活,以男方家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媳妇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男方家在增添了新成员后仍能维持家族的运作,家庭声誉也不因媳妇的出现受到损害,依然能够“清白似水”。在以男性为主的社会里,“男子在社会生产和财富积累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意义,使他们要在社会和家庭中比妇女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习为了巩固这一地位,男性要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其地位,因此由“需要”产生有内涵的仪式,撒拉人要新娘下马着地,新郎踩新娘经过的门顶,让新娘往水中投放钱币。通过这样的象征仪式,表明自己在未来的家庭中的角色是“统治”者。马林诺夫斯基在论述仪式的创造功能时讲到:“这种及相似的风俗所引起的结果,及它们在所属制度的布局中所起的地位,就是它们.的功能,这类风俗的形式,是一种象征的仿效,在相当程度内,是决定于它们的功能的”。@从社会层面上讲,它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依附,男尊女卑。从家庭层面上讲,它表达了撒拉族传统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男性是当家人这一功能。
在撒拉族家庭中,由于受民族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宗教的影响根深蒂固,妇女地位很低。撒拉族妇女具有十分优良的品质,她们恭敬顺从,尊老爱幼,任劳任怨。但是,妻子在家务事以外的许多方面都没有决策权力,她们只能在家庭这一小范围内,以照顾老少的饮食起居为己任,让一个家庭有条不紊的运作。这正是撒拉族传统婚礼“挤门”仪式和往清水中丢“钱币”的深层内涵。
3.民族情感的培养。
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09-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存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各个民族表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体育风貌。另外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因为劳动和生活的环境不同,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会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如各种形式的龙舟竞渡以及土家族不同跳法的摆手舞就是例证。因此,我们力求探究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演变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并总结出决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演化的模式与运行轨迹,以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的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源于所处的地理环境
1.东西方地形的区别,形成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国的地势自东向西由低到高,地势相差很大,这样的地势构成“三大阶梯”。我国地理环境山脉纵横、平原辽阔、海岸延绵,这样多样的地理环境就形成了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多样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东部有宽广的平原和丘陵,属于第一阶梯,这里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遍布,造就了当地少数民族驾船驭水的本领。传统的水上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如傣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捉鸭、龙舟、漂流等。技艺高超。西部高原以东的太行山、大兴安岭、长江三峡等地,海拔多在1000~2000米,属“第二阶梯”,崎岖的山路,交通不发达、不便利使当地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练就了攀藤附葛、爬山越岭、荡索渡涧的好本领。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最高的一级阶梯。因其地势较高,为了适应气压低、高海拔的环境,当地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经常开展“登山”、“达玖”、“朵加”、“碧秀”等对肺活量和耐力有较高要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形成不同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国气候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也有热带。由于气温的差异使各个名族形成了特色鲜明、风格突出的体育文化差异。比如北方和南方,东北地区气候相对来说比较严寒,冰山项目、冬泳等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体育项目。而南方的体育项目确实与北方截然不同,比如,云、贵、川的各民族地区四季如春,体育项目方式:冬天在广阔的地面上打陀螺;夏天在田坎上、树荫下摔跤、扳手腕、顶扁担;秋天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及打谷场上打腰鼓;春天登高踏青;等等。
二、民俗宗教仪式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性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宗教活动一般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古老图腾崇拜经过时间的推移演化成了祖先崇拜,它体现了人类对远古祖先的敬仰,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意识的进一步提高,是由灵魂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的现象。其崇拜物以动物居多,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如浙北水乡民族传统体育就具有吴越民族龙图腾崇拜风采。自然崇拜是指人们对飞禽走兽、山河湖海、风雨雷电等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崇拜。根据资料记载证实了彝族体育与本族笃信的原始宗教之间是有密切关联的。彝族以十月历为历法,每到年终岁月交替之时,都要举行祭祀天地神祖的仪式,这些仪式包括打陀螺、跳火绳、跳高脚马、耍狮子等,这些祭拜神灵的祈祷方式,使传统体育项目获得了进一步的延伸。
三、生产方式造就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特征
1.游牧民族体育文化。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民族指的是以这种生产方式而生活的民族。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些别具风格的体育项目,他们以赛马、赛牦牛、赛骆驼、赶牛、绳索套马、挥杆套马和甩牧羊鞭等为主,需要人和动物的默契配合,并构成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特征。
2.在中国北方及西部的广阔地带,畜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互相融合生活在一起,农业和牧业交错分布。在这一生态复合体所在区域里,并存着以农业、林业、草业和畜牧业生产力主体的多种生产方式。如在北方生活的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大多沿袭着畜牧与农耕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较动荡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比较彪悍、勇猛的习俗。充分体现出各民族的独立性和特点。
3.农耕民族体育文化。农耕文化由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尤其是贵州的水族是最典型的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故民族传统体育也含有浓浓的农耕文化与特色,例如,扭扁担、顶扁担、扳腰等。这些传统体育游戏,多半是在田间地头进行的。或者劳动休息的时间,可以在地上画一个简单的棋盘,随手捡几颗小石头、苞谷、黄豆、草棍之类的当棋子,可以厮杀一番。从以上可以看出水族传统体育活动大多仍与农耕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1.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功能,打造包装一些表演性强、趣味性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抢花炮、打陀螺、高脚竞速、摆手舞等,并大力宣传,广邀游客。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游览当地的自然风光,参与当地特色体育活动,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也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旅游文化事业。
2.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一些濒临失传、锻炼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挖掘和推广,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民族特点浓厚的项目。如傣族的孔雀舞、象脚鼓舞,蒙古族的马刀舞、筷子舞,苗族的铜鼓舞、芦笙舞等,对一些没有科学依据、落后的,与现代文明相悖以及带有迷信色彩的项目应摒弃,如江湖上流传的吐火龙、油锤贯顶、上刀山、下火海等。
3.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行产业化开发。文化的发展要提升质量和高度,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先进的经济形态能促进先进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与当地的生活生产相关联,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另外它又与当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有良好的共生性,利用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共同构成产业开发链。这是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化与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2008,(11).
[2]王存文.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发展的几点思考[J].大家,2012,(2).
[3]王俊奇,徐国民,张华飞.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2004,8(2):39-42.
[4]刘亚云,李可兴.湖南地理环境与湖湘传统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07,14(1):79-81.
[5]王三义.“游牧”的概念与文明史的抉择[J].学术研究,2001,(10):109-113.
[6]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文化理念;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81-0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文化观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佐证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下的不可或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与本土文化的涵化或濡化中确定、实现自身的发展,固然要体现其内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又是在“活态”中统一完成的,其动因产生于本土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两者地位的非均衡性结构。的文化理念与各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其演化、融合与发展中存在的非均衡结构,势必导致它们在历时性而非共时性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差,由此决定了外来文化现象的与本土民族文化之间的势位差异体文化。在社会转型与深化改革中,由于市场经济及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封闭落后的民族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要求自然而然就会被凸显出来。文化理念的时代性表征总是通过现实的某种文化形态获得,其民族性特征也因先进文化的时代性特征而伴随并且渗入。当与本土文化濡化后孕育出的强势文化在向外传播、扩散时,它的时代性规则的实现总要以某种特定民族性的内容为载体,这时,的民族性要求在随着它的不断扩散与传播中得到宣扬和巩固。当下的濡化新形态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自觉调整,都体现了各自对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的时代诉求。
1.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思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的人本精神在其文化理念中得到深刻体现,真正认识了以人为主体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了文化的中心与目标是人的理念建设,发展观中的文化建设要科学落实,必须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文化创造与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关系是相互的,文化创造了社会生产力,然而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文化创造。文化以人为基础,而人又因文化而延续。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于人,反之,人又是文化的服务对象。
2.坚持民族平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民族国家间相互依赖与彼此往来加深,孤立的城墙日渐被民族间的交流与共荣所冲破,因为日益完善的生产关系使原来彼此闭关自守的原始状态将不复存在。“历史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经济基础、文化建设不外乎也是这样,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工业革命助推下屹立于“世界历史”之中,并指明了人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趋势与潮流。通过时代期许的规则解脱被世界历史束缚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时代性、民族性特色在近代史上的表现。马克思指出,相同的经济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表现得千差万别,那是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产生的结果。
3.追求理性科学的文化观,净化形式低劣内容庸俗之文化。文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并达到一定度时,经济形态也必然发展变革,与此同时,文化领域也必定发生相应变革,这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此,马克思在研究物质、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时指出,“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关于文化作用的认识与社会发展规律理解相结合,是我们分析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变迁的正确方法。强调了政治、经济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辩证关系,同时,恩格斯也特别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3]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均有自身独特的时代性,纵观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内涵,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开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自由交易,为社会文化营造了自由、民主的现代特征,尽管这种文化在内容和本质上是虚幻的,但是其形式的自由、民主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打开了大门。资本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文化自觉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促进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也提出“两种民族文化”的观点: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而且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和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观点,都为我们论述了文化的阶级性特征。而资产阶级企图用抽象的文化观掩盖文化的阶级特征及其阶级差异性,以“歌颂”资产阶级超阶级的民族文化,达到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
由此可见,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每一民族因其历史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特征差异而有所区别,这些特征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基础和内容,而民族差异特征渐渐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纽带。因此,文化以民族的形式存在与发展,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1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地域性;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78-02
地域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推进文化进步的切入点,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个重要工程。而受全球化和现代主义风格的冲击,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呈现出“千卫一色”、“千卫一面”的趋向。大多数的公共卫生间并未被纳入旅游景区整体规划设计中,其建设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
一、国内外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研究现状
目前,公共卫生间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并相应开展了有关的学术研究。在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上,来自中、美、俄、英、德等15 个国家的400余位代表针对“公共卫生间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公共卫生间建设管理与社会经济回报”、“改善公共卫生间环境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很多发达国家,如:法国设有电脑公共卫生间、发行公共卫生间报纸;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公共卫生间日”;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定期评选“最有名公共卫生间”;印度推出旅游新景点公共卫生间博物馆等。他们重视公共卫生间文化,专设对高技术智能公共卫生间的研究,从另一个层面把公共卫生间从简单的排泄场所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国外厕所文化的研究,为我国结合民族文化建设, 改善如厕环境提供了有益参考。只是现今大部分文献只注重科技创新的研究而缺乏对文化特色的深层探究。
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外表装饰文化与景观效果差、与自然景观不协调、缺乏对使用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只以豪、大为美、只能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要;科技环保方面大有改观,但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体现很少,有技术含量、无文化含量。
二、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融入地域性民族文化创新研究
(一)人性化设计
公共卫生间附加了许多外在属性的文化范畴。从“人性化设计”需求和民族文化形态、标志、色彩、材质、照明、科技、生态等方面去设计分析,并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意境的创造、环境协调、功能空间的塑造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在景区整体布局方面要恰当、方便游客,选择最佳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选址时,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景区公共卫生间的布局图和游人流线图构成了公共卫生间与景区的对应关系,景区公共卫生间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游客的身心健康,使得游人们对旅游公共卫生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常游客主要通过视、听、嗅、触等来感知身边环境。这个过程中,各种认知意象、民族文化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是由感觉转化为知觉再转化为情感的一个过程。设计要人性化,就要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需求。
(二)现代科技结合地域性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应该适应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从属于旅游景区,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景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公共卫生间在功能上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在造型艺术上新颖美观,使之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现代景观建筑。整体设计有一定的识别性和民族文化,结合风景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四方面分析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如果旅游景区的公共卫生间的设计脱离了地域文化,会导致设计失去个性,同时各地区的地域风情、气候特征等有所不同,对景区公共卫生间的需求也不相同。每个风景领域都有各自的历史,自然就会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存留在景观建筑之中,形成当地的独特民族文化。使其人造的公共卫生间融入自然的风景中,增添现代文化气息,结合地域特征、文化气息、历史传统等因素去传承,积极地融汇各种科学技术,推动设计理念去创新,深入了解景区地域文化特点,设计出展示民族文化的公共卫生间,体现出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公共卫生间,从地方传统文化中挖掘寻找失去的民族特性。
三、公共卫生间展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意义
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虽小,却关系每一位游客,体现着景区的质量。它是景区旅游质量的保证,也是景区文明卫生的一个窗口,它是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和享受旅游美好心情的公共设施。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是景区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它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在特定的少数民族景区,旅游公共卫生间应外观多样,所选区域应该隐而不露,与景区文化和景观相协调。
随着科技的进步,它还是先进技术的体现。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旅游厕所,有助于景区生态环境的营造。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少数民族旅游景区中的公共卫生间的期待与需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文化、使用者心理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反映出一个社会、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思量本土文化独特的巨大魅力,结合地域的人文与自然特征,汲取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打破传统公共卫生间“火柴盒”式的外观造型和古板单一的颜色,根据当地文化特点突出本景区特性,将民族地域风格巧妙地融进公共卫生间的建设中,做到“一厕一景”、“一景一厕”,让公共卫生间成为一道独特的公园景观。公共卫生间不仅是人们的新陈代谢之地,还应融入一些民族文化,使之成为民族文化展示和人文关怀的平台。公共卫生间是独特的载体,它具有双重性,是物质和精神的产物,也是技术和艺术的创作。以独特的公共卫生间群体构成,反应社会风情、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结构演变等,显示它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尊重少数民族旅游景区的整体布局和肌理,深入到景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元素,研究地域文化的新载体,寻找地域文化的美学定位、新的表达,从做小处见概貌,使中国的旅游文化自强自立于世界旅游文化之中,充分展现地域民族文化的意义。
四、结语
总之,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物质功能的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需求的改变,要赋予公共卫生间更多的文化、情感要素,更要注重与环境相统一,创新发展民族文化魅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朱莉·霍兰.厕所的文明史[M].许世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子韦,柴晓利.公厕设计通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周连春.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程雪松.争论私密性——作为公共艺术的公共卫生间设计研究[J].北京:建筑学报,2006.
[5]钟茂兰,范朴.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6]张在元.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J].北京:世界建筑,2001(1):18-22.
[7]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北京:民族研究,2000(4).
[8]王霄.中国的厕所文化和社会进步农村网[J/OL].cn,2005-11-11.
[9]Victor Margolin.Culture is Everywhere[M].London Prestel Publishing,2002.
篇8
关键词:民族舞蹈 教学 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86-01
民族舞蹈教学指的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并受到民族文化制约的一种舞蹈形式。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中理应注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现象:第一,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的,对于民族舞蹈的理解也停留在舞蹈工作和技巧当中;第二,教师仅仅通过一遍遍示范和一遍遍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民族舞蹈,使得民族舞蹈教学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气息,也打击了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积极性。为此,积极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到民族舞蹈教学中,已成为了当前民族舞蹈教学的必然选择。
1 注重民族文化特色教学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授的具体舞蹈相对应的民族民间文化,并从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入手,让学生更确切地感受到民族舞蹈的真谛及富含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进而引入藏族人民歌舞中呼吸较慢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藏族舞蹈的慢呼吸特色。再例如,蒙古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先了解蒙古族人民的豪迈性格特征,进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蒙古舞蹈中的翻腕、抖肩等工作。总之,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富含的文化特征,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舞蹈中的各种特色动作及特征,才能将舞蹈表演得淋漓尽致。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民族文化特色,还应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举例子、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营造情境等让学生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进而更深入地了解一个民族,体会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
2 注重动作剖析教学
民族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动作和技巧,从而掌握舞蹈艺术。而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民间的艺术经过了长期的总结、探索、实践、修改、整合等而形成的特色艺术,其动作和方法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规律可循,在动作、体态、韵律上都彰显了自身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教师要做好舞蹈动作剖析工作,深入地从舞蹈动作的来源、发展、要领出发,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舞蹈动作的精髓,进而实现灵活运用的效果。例如,对于东北秧歌的教学,动作要领是上身向前倾,膝部微微弯曲,重心保持在前,这些动作和形态特点是由于东北人的居住环境所影响的,因而教师可以从东北人的居住环境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舞蹈动作的文化特征。
3 注重民俗情境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但是,因为学生整天与家长和学校打交道,接触社会生活的经验比较少,因而很难理解劳动过程中的舞蹈艺术,也就很难将这种艺术绘声绘色地表现到舞蹈中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民俗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生动的民俗情境中来,进而更好地学习民族舞蹈。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舞台中的灯光、音响营造出一种舞台化的艺术氛围,生动地再现出民族舞蹈当时的劳作场面,进而带动学生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维吾尔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身穿维吾尔族服,头梳十几条维吾尔族小辫子,打造一种真实化的舞台表现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语言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氛围,促进学生较快融入其中。例如,在学习东北秧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玉米、高粱等丰收作物利用多媒体视频呈现出来,营造一种真实化的情境。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具体民族文化中的图片、场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营造一种想象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蒙古舞蹈的时候,教师一般是很难讲蒙古族的宽广大草原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再现出来的,这时可以用投影仪展示蒙古草原、蒙古族地域环境、生活环境让,让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就很容易学习蒙古舞蹈了。
总之,民族舞蹈与相对应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如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在民族舞蹈中体现出来。为此,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要结合民族文化来进行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民族舞蹈的技巧和方法,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舞蹈中的民族文化,通过生活经历和文化理解提升对民族舞蹈的感情,进而感悟民族舞蹈的真谛,更好地学习民族舞蹈。
参考文献
[1] 陈明.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理论),2009(15):112-113.
[2] 刘桂莲.关于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J].攀登,2007(2):175-178.
[3] 闫振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7(5):121-122.
篇9
一、民族文化产品的特殊性
(一)民族文化产品具有民族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如蒙古族文化的草原风情,藏族文化的佛教特色等,这些文化特质促成了民族文化的独一无二。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特定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民族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特质必然会延续到民族文化产品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凭借民族文化的特色得到更多人的认同。特色化是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也是民族文化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区别之处。而从市场营销视角来说,突出特色正是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考虑到各种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
(二)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特殊
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产业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这使得民族文化产品蕴含着特殊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的传播推广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产品本身也是对特定民族文化的重新诠释,如各种民族歌舞产品实际也是对相关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价值的再现,各种民族影视文化产品在传播民族风情的同时,也在把民族文化通过相关载体向大众传播。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把产品的价值呈现给消费者,使其尽可能地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契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特殊的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有的价值,市场营销必须要靠拢到民族文化产品价值的特殊性,才能使文化价值更为充分地展现出来,为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1]
(三)民族文化产品生态环保
由于工业技术发展所限,少数民族多种文化产品更多地用本地特有的天然材料,以原始的方式来生产,如蜡染布、藏族的手工纸和树皮衣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具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在材质和加工方式都采用了原生方式,生态性是民族文化产品的重要特点。在工业技术大发展的当下,工业化产品是常态,随之而来的便是民众对自然手工产品的追求,并以此为潮流,而民族文化产品的手工天然特点和优势,使得其和众多工业产品区别开来。市场营销要突出特色,也要强调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生态环保特征,自然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四)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低
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主要在民族环境范围内传播,影响力有限,很多民族文化形式并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和了解,在此情况下,依托民族文化产品所开发的文化产品对于大众来说也较为陌生。从市场营销来说,其目的有三:第一、扩大产品影响力;第二、提高产品美誉度;第三;促进消费,虽然在市场营销中,一般会同时把各种目标综合在一起,但是同时需要结合产品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某个方面的营销目标强调,对于已有知名度的产品,要着重提高美誉度,对于产品影响力低的产品要着重于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相对而言,知名度较低,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认可度也较低,因此在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强调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五)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民众情感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的传承纽带,在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教化、情感团结等功能,民族民众对于自己的文化都有深厚的情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民众的尊重。民族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的衍生品,市场营销是对民族文化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是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沟通的窗口或平台,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才能使相关产品得到民族民众的认可,而这也是民族文化产品传播推广的基础。
二、民族文化产业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策略
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各种特殊性,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特色应用策略
特色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宣传中必须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之处。结合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市场营销的特色应用策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在产品包装上,产品包装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对于产品的接触首先接触的是包装,也是产品特色以视觉方式呈现的重要途径,要突出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可以在包装上首先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来,如在CD或光盘的外包装上把民族特色的哈达、草原、蒙古包、吊脚楼等文化符号应用在其中,使相关产品的包装凸显出民族风情;第二,在营销文字上,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设计各种广告口号或标语等文字方式使受众了解产品,这种广告语也是对产品特色的一种表现途径,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突出特色以文字方式表现出来;第三,在营销道具上,在市场营销的活动中,会应用到各种营销道具,如产品模型、KT架等,在各种各样的影响道具选择上,也可以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来,如以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造型来设计各种广告展架等;第四、在营销活动的展开方式上,营销活动有各种形式,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活动方式也各不一致,要突出民族特色,可以在相关营销活动设计上突出出来,如在民族影视产品的首映会上,可以设计各种民族歌舞或者民族美术等方式来引出产品。从根本上来说,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特色策略便是把在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表现机会中把民族文化产品的民族特色尽可能地多地表现出来,使受众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各个环节或者更各种物品上都能感受到民族风情。
(二)优势突出策略
市场营销必须要突出优势才能使受众更多地了解和认可产品,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彰显出来,才能使受众更多地认可民族文化产品。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不仅有生态优势,也有民族特色,同时还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如民族影视产品中,各种神话传说都是其和同类型普通文化产品相比之下的优势之处。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把以上各种优势特征突出出来,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目标。一般来说,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优势突出策略的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现:第一,产品介绍,在市场营销中,往往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方式来对产品进行介绍,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产品优势可以在这些营销方式中把相关优势作为重点内容来强调;第二,营销活动中生动再现优势,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可以在市场营销中以展演的方式来进行生动展现,如对于民族特色美术产品的优势,可以通过现场打磨颜料,现场作画的方式,来把其天然环保的特点展现出来;第三,组织观众体验活动,一方面要让受众看到或听到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之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使受众感受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如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产品的宣传,可以组织试听或现场展演的方式使受众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特点。相对其他文化产品来说,大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了解不够,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优势少有体验,缺乏认知,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要着重强调其优势,并尽可能地加深受众对文化产品的感知和体验,才能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三)互联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不高,民族文化产品与受众的接触机会不多,另外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往往在资金方面有较多限制,这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大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获得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相对于传统媒体,互联网的信息推广方式更加灵活,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针对性更强,且传播成本相对更低,要使民族文化产品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便可以利用互联网策略来实现。民族文化市场营销中对于互联网策略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第一,依据互联网进行客户调查,民族文化产品本身对大众而言比较陌生,要使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更加契合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找准消费者,便需要事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以此来对产品准确定位,使营销活动和目标消费群体更加契合,互联网的广泛性可以使市场调查更加细致入微,也能及时得到客户的反馈,同时调查面还更加广泛;第二,借助互联网渠道来征集市场营销策略,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易,相较于普通媒体,互联网可以使民族文化企业突破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征集到更为优秀的营销策略;第三,以互联网渠道来宣传推广,互联网营销渠道多种多样,各种贴吧、广告软文、视频网站、图片网站、社交网站都是民族文化产品宣传的有效渠道,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众多渠道来进行宣传推广,通过网络来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产品。[2]
(四)标准化策略
民族文化维系着民族民众深厚的民族情感,是民族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民众的民族情感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产品是依据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的产品,相关产品必须要遵守以上要求,尊重民族民众的情感,保障民族文化产品对民族文化的应用没有损害民族文化的形象和内涵。民族文化产品开发主体并不局限于某个主体,各方面都能参与到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众多开发者的参与意味着民族文化产品很难在文化保护和民族情感尊重方面做到一致,这种情况同样也体现在市场营销中。市场营销是民族文化企业各自的行为,相关企业对于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更多地从产品的经济效益实现来营销,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很容易为了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者是提高价值,而夸大其词或者是歪曲事实,损害民族文化形象,或者是忽略民族民众的思想情感。为了使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能够在以上两个方面都能做到,还需要对相关营销活动进行统一的标准制定,框定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原则和范畴,使众多民族文化产品营销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准则可依据。要充分发挥标准策略的作用,首先要使指导标准的出台尽可能和民族文化研究部门、法制部分相结合,使相关标准合乎法纪又具有科学性,其次要使标准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具体到某个责任部门予以监管,才能使相关标准能够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切实被执行。
(五)生态环保策略
在以上分析中知道,生态环保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随着当前民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性已经成为是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也是受众对民族文化产品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中,同样需要延续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优势。具体在市场营销中,对于生态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倡导生态理念、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形成营销活动的生态规范等方法来实施。首先从倡导生态理念上来说,在市场营销中需要把这种理念作为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之一,在产品宣传介绍时,对生态理念也进行宣传介绍,使受众在接触民族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和认知生态环保理念;其次,使用生态营销道具,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营销道具,对于这些道具的制作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营销道具的应用中可以选择较为生态的材质,如以回收材料来制作宣传海报或者制作展厅等,也可以在手提袋等道具上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纸质材料,以便于材料回收;最后,生态行为,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的行为是对生态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要使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理念得到切实执行,便需要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相关产品的营销必须结合特殊性进行组织和控制,才能使营销活动更加切合实际,取得更好的营销成果。基于民族文化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需要把彰显特色、感受文化作为营销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再促成“创造财富”实现。
作者:夏红云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文化调适;文化整合;地域文化;地方高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42-02
一、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塑造、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能量与养料,它以其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源泉。
(一)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源泉
首先,地域传统文化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课程建设的资源载体。地域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地方民族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如名胜古迹、考古遗迹、艺术品、民族服饰、民族歌舞以及颇具民族风情的节日文化、民族英雄史诗等都是建设地方高校特色课程的文化资源,有些文化内容甚至可以直接生成课程内容的素材性资源。其次,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文化特色建设的有力保障。地方高校的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是与众不同的,是地方所有优秀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积淀、凝练和发扬,是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综合生成的一种精神、一种制度和一种氛围。再次,地域文化为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质量。地方高校中的教师与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甚至是聚居于本地区的主要民族。他们受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自身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他们的人生态度、道德伦理、政治规范、等都源于地域文化的养成,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个体在校园中会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场”,对他人进行“辐射”,从而使地方高校带上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地方高校肩负传承地域文化的使命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作用,传承文化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地方高校作为地区的“精神导向”和“智力宝库”,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在地域文化传承、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大学就要积极履行其文化使命,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二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场域,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成为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的进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与高尚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蕴含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高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地方高校通过主动传承民族文化,对促进各民族成员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但是受现代文明的强势影响,地方高校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因此,地域文化与现代化要进行文化调适,协调文化冲突,使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协调发展。
二、文化调适: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协调发展
“文化调适”是指“社会群体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经过接触、联系、冲突、适应、调整,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从而改变原有文化结构和模式的过程”[1]。从文化学的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一种不变的、纯粹的、不受外界影响的、独自延续的实体化文化,文化总是处于一种互相影响、不断演进的复杂的互动过程之中。对地域文化来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发展的文化,因而地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地域走向世界,实现地域文化在本质上的转换和更新,才能与全球化协调发展。
首先,文化调适的过程不能是因为受到外在压力而做出的被动反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历史上,“地域文化”常常被视为边缘文化,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挤,甚至和“落后”、“迷信”同语。文化调适要求地域文化不能自我封闭,要以宽容、批判、学习的心态接受现代化,要正视、承认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现代化之间差异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要发现、发掘地域文化与全球化协调发展的同一性特征,从共性中寻找发展的契机。从地方高校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要秉持思想自由和兼收并蓄的理念,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有选择、批判地吸收现代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积极吸纳现代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文化调适要求地域文化在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积极吸纳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分的同时,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点,不失个性,不断创新。创新就意味着要独树一帜、别具特色,但前提是一定要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华多民族文化之间以及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撞击、融合的结果,它的文化精华是多地域、多民族文化调适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地域、民族的产物。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地域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调适状况,地方高校不是一般意义上对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是要不断创新文化。
再次,地域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协调发展对地域文化本身来说既是一种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从文化全球化的特点来看,这种挑战主要源于全球化最大的弊端就是毁灭了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减少。这就要求地域文化在调适的过程中主动放弃“唯我独尊”的性格,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树立勇于吸收的健康心态,不断学习,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迎接挑战。地方高校弘扬、传承文化传统的目的是让传统文化适应新的现代生活,而地域文化与全球化交流的实质就是让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一种相互的理解与尊重。
三、文化整合: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整合”是文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自从泰勒(Tylor,E.B.)在他的著作 《原始文化》一书中最先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整体”这一定义后,“文化是复杂的整合体”、“文化往往是呈整合状态的”就成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文化”与“整合”结成一体,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形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体的过程”[2]。这个定义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整合的前提是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整合是由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文化整合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纳、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可见,能否选择科学的文化整合模式与途径是决定地方高校文化传承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将地域文化融入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
一所高校若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力。“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3]。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而地域文化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理念生成的沃土。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如利用东北地区的“关东文化”,即以白山黑水为共同地域,农业兼营畜牧渔业的生活方式,汉语为通用语言,文化基础是儒家思想文化,习文讲武、轻利重义、开放大方、粗犷豪爽的民风[4]。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来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整合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民族文化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教学手段等方面保持独特性。
(二)加强地域文化课程建设
地方高校要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必须重视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中体现“地域文化整合教育”。因此,地方高校可以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精选教育内容,在吸收主流文化及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进行地域化整合,开设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对来自其他地方或其他民族的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如东北地域文化中至少蕴含了十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赫哲族文化、鄂伦春族文化、锡伯族文化、鄂温克族文化、朝鲜族文化、回族文化、柯尔克孜族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对东北地域的文化繁荣、文明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积淀的结果,具有历史继承性。地方高校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地域文化的精髓,将之整合为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物质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底蕴,制度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传统,精神文化体现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可利用建筑、环境设施等实物来凸现地域文化特征;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将教师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和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纳入到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组织师生参与和举办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发挥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自觉传承民族文化。
总之,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开展特色化教育的源泉,是地方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和保障,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是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扬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94.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
[3]章兢.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兼论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4]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5,(6).
收稿日期:2014-01-04
- 上一篇:智慧课堂教学方案
- 下一篇: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