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一代新人,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当今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强国,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在不懈地努力。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发展生产力,应以教育为本。
教育美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和高度融合的结晶。教育美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符合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同时,教育美学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及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对于教育美学的追求,也必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前进。因此,教育美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教育美学的本质是符合的科学的世界观
历来各种不同的美学思想都依藉一定的哲学体系,是根据它们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看法为前提来考虑美学问题的。教育美学也一样,是一个哲学性质的学科,是的科学的世界观,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指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美的本质自然也不例外。的实践观点,是揭开美之谜的一把钥匙。马克思预言:“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的实践唯物主义为揭示美的本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事实表明,马克思的预言对于揭开美这个千古之谜,同样是正确的。马克思还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它为我们探索美的本质指明了方向。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日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生产劳动也不断地改造人类自身,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丰富和完善。
由于人类生产劳动的这种特殊规定性就在人类活动的主体(人)与客体(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审美关系的形成,就是以这种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为基础的。当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在这个对象世界中得到确证,并通过生产劳动产品的感性形态显示出来,从而使人们在这种感性形象的观照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时,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也就具体化为一种审美关系,而自然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因此,从审美主体经由社会实践到审美的客体,是一种有内在联系的双向往复回流的反馈过程,推动这个过程发展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凡是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智慧、才能,在追求新的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能够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创造所带来的愉快和欢欣。美的确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都并不一定都是美的,有的甚至很丑。这就要我们通过教育美学来帮助人们认识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只有人们认识到了真、善、美,社会才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总之,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最基本的物质交换,是人在社会性的活动中实现的,没有社会性的实践,是不可思议的实践,美也无从产生。因此,美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社会的。
二、教育美学的审美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教育美学审美标准与教育美学的本质密切相关,正确的教育美与审美标准,都会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育美学的本质。根据我们对于教育美学的本质的认识,教育审美客观标准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教育美学审美对象应当蕴含“真”。
在哲学范畴里,真指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规律以及人们对这种规律性的如实反映。在教育美学范畴里,真是指教育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人们对它的如实反映。各种教育要求以及教育过程所激起的美感,正是来自人类符合规律性的创造智慧与才能,正是对人类遵循教育规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个体发展的自我观赏。教育美学体现了教育固有的本质和规律。离开了真,就是虚假,而虚假是与美无缘的。真是教育的重要审美属性之一,是教育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教育审美判断和评价要以教育审美对象是否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为前提。以教育内容美为例,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衡量教育内容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各门学科的实验,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教学图标的设计等等,都应当充分体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到真实无误。离开真实这个基本的前提而片面追求审美价值,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美学。
2.教育美学审美对象应当包含“善”。
“善”,在哲学范畴里指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性。在教育美学范畴里,善是指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社会功利性。教育美作为教育者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实质上又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教育实践的被肯定。因此,是否符合人类的功利目的,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个体发展,就成为判断教育是否美的又一个客观标准。凡是美的教育都必然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教育美学的所有形态都是以教育性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任何人在创造教育美的时候,都必须将促进人类的发展这个目标放在首位。我们应当力争使教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
3.教育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要和谐统
教育美学是以感性形式显示的教育者的本质力量。教育美感是人们通过感性形式观照教育者的本质力量获得的精神愉悦。因此,教育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所达到的和谐统一程度,也是教育美学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并非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所有形式都是教育美学,只有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里感性地显现出来,才是教育美,才具有审美价值。所谓教育美,就是由于其形式对教育者的智慧才能的显现而激发人们的美感。当然,我们在教育美的欣赏和评价活动中,不能片面地强调形式因素。判断形式是否美,其重要依据是它与内容统一的完善程度。脱离内容的形式就是再完美,也只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们在创造教育美的时候,不能不顾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而一味追求表现形式的美。实际上,恰当的形式可以增强教育美的感染力量。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教育审美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之,凡是真正的教育美学,都有这样的特点:它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也即蕴含着“真”;它有利于社会进步,尤其是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即包含着“善”;它具有优美动人的形式并且和谐统一地体现着其内容。这就是我们对于教育美学审美标准的最一般的规定。
三、教育美学对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之一
教育美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毫无疑问,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但是,教育美学对于社会的进步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过:“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对于教育美的追求也必然有利于推动会的前进。这是因为,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就一直是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在当今,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教育的审美化,必定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并将为类社会趋向于完美的理想境界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1.教师美,对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美在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中占有重地位,并且影响和促进其他人的美的发展。别斯基对教师的职业倍加称赞。他说: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操在他的手里。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意识地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作他们要努力习的道德规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促进着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民族道德的促进者。教师的人格修养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杨雄说:“师者,之模范”。这里所说的“人”,我们认为不应该将陕隘地理解为“学生”,而应该看成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也就是说,教师人格美的具体内容,如献身事业、甘为人梯、严于律己、勤于进取、团结协作等等,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如果人们都能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那么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将发生可喜的改观。教师的风度仪表对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大方得体的服饰,真诚亲切的表情,优美高雅的姿态,对学生具有师表意义,在一定程度_L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也发挥着示范作用、
2.美化教育环境是美化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教育物质环境来看,学校教育的物质环境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环境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策溉学校教育物质环境的卫生、绿化与和谐,对于整个社会的物质环境的美化具有充实、丰实以及示范的作用。从教育的精神环境来看,校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的美化,是教育精神环境美的基本内容学校风气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在这里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这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社会风气固然制约校风的发展,但校风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良好的校风,对于扭转整个社会的风气,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校风内容,如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等也就是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基本因素。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的美,也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利于丰实和发展社会美。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起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热爱,而且当他们走向社会以后,也必然将爱、友谊、理解、信任、体谅、宽容、关怀、同情等真诚关系带到工作岗位,带到社会,从而改善社会的人际关系,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3.教育活动美是人类劳动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是人类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活动是否达到审美化的高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人类劳动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教育活动美不仅为整个人类劳动的审美化创造条件,而且它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将自身美的因素,如活动的气氛、节奏、机智与合作等扩展到人类的其它劳动方式中去,为整个人类劳动的审美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教育的审美化可以更有效地为人类社会培养美的新生一代,从而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篇2
一、深化企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利紧迫性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个人角度讲,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最基本的;对单位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尤其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利睦相处,其保证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是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创建和谐单位具体实践中的必不可少的思想前提。要通过适当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推进创建和谐单位的各项工作。统战工作要把握住这个机遇,深化各团体和统战对象对和谐社会的统一认识。
二、和谐社会下企业统战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总体目标出发的原则。任何单位的任何一项业务,都不可能是分离,需要统战部门协作。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很多,情况各异,但无论属于哪一类问题,首先要从总体目标出发。有许多事从局部目标的利益来看是适宜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整体目标与整体利益考虑,却又需要局部做出一定牺牲。各阶层在协调工作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有关方面耐心解释,使放弃局部利益的一方明理晓义,积极配合。
2、从实际出发,按政策处理的原则。统战部门刘需要协调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处理,这是协调工作的又一条重要原则。任何协调工作都需有一定的依据,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这一依据和幅度就是实际情况和政策所规定的范围。离开了实际情况,离开了党的方针政策,协调工作也就没有了尺度,就会出现偏差。
3、统一领导的原则。协调本来就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战部门在从事协调工作时,更应强调统一领导的原则。各阶层应在单位统-领导下,根据授权范围和实际情况需要,共同完成任务。因此,建立各阶层之间的交流机制是必要的,是建立和谐关系和开展好工作的基础。
三、和谐社会下企业统战工作应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
第一加强对统战工作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则、内容和具体措施,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重新进一步明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以丰富并发展这一理论。第二,发展各统战阶层成员要充分考虑其阶层特点和重点分工,严格政治标准,注重质量;使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好地统一。第三,重视加强派基层组织建设。从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派史更好发挥作用考虑,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基层组织。
篇3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公正的人性基础,公正是人的存在方式,阐明了当前维护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在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公正问题,同时指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等。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
一、早在党的十六大中央就提出了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怎样实现社会的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实现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稳定必须消除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是由不公正引起的两极分化。不能设想,一个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异的社会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公平、正义和自由、真理一样,对人是颇具神圣意蕴的字眼。人们追求公正,就是追求崇高,追求人性的完善,这就是公正真正的主题。公正既是人类现实的存在状态,更是人类一种理想的存在,它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一种永恒需求。
众所周知,社会成员都有各自的利益,同时又有社会的共同利益,他们以此为目标,为这些利益而奋斗。在这种条件下,通过公民或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交往、自愿合作,就能实现利益的平衡和交往秩序的和谐。这就需要社会公正原则,即法律的公正、道德的公正和政策的公正。当一个社会中人们都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调解均属公正或大体公正的时候,或者贫困的人在这个政策中得益时,人们就会对社会、国家抱有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秩序。一个社会最高的任务是追求公正,建立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关系,以保证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安全的生存和生活,使所有有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公正造成的人心分离和社会的无序状态对社会和谐的破坏,要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坏都更为严重和深远。公正之路是每个人所应该走的必须走的人间正道,在这条大道上,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十分复杂的矛盾,在国际上,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农民多,耕地少,产业结构调整难,就业问题解决难。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
一是我国收入差距大,有人认为已经达到了两极分化的程度。一般说来,社会阶层结构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为佳。可我国的情况是这样吗?有人说中国现阶段中间阶层的规模大约只占就业人口的15%,呈现“哑铃型”。“哑铃型”的社会难以和谐、难以稳定。这说明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已存在。
二是弱势群体的形成。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将我国城乡贫困人口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救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合计,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如果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的人也算作弱势群体,那么这个数字会更大。
三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健全,只是城市人口享有退休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享受这些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农村中文化低、年龄大、体弱多病的妇女,她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四是在教育领域,市场话语越来越成为强势话语。当然,我们肯定经济话语的重要性,但它只是一个方面,如果经济话语压倒了教育话语,教育就会丧失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公平就不是教育决策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思想的提出,加上现代的高中、大学教育都是非义务教育,老百姓供孩子读书要花许多钱。而他们本身并不富裕,或者说还很贫穷,但孩子要想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将来对个人发展有利,就必须读书。虽说大学有助学贷款,但覆盖面不大。目前好的势头是,我们已经看到,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减少高等教育公共经费,也不能将大部分负担转嫁给家庭,这只能加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政府官员腐败、医生乱收红包、学校乱收费、假冒伪劣商品、考试违纪作弊等问题都是社会不公正现象。所以,解决好贫穷、失业和社会排斥这些在当代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保护个人的正当权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急切任务。因此,维护社会公正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古今中外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二、怎样维护社会公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为使社会更加和谐,要把社会公平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解决,科学地认识公平。公平是理想性的要求,体现为渴望社会尊重与弘扬人的价值,保证所有公民都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合理的分配物质与文化生活资料。社会要想发展得快就得追求效率,效率要高就必须有分工,而有了分工就有了差别。这个差别如果过大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乱。悬殊的分配差距并不是因为公平竞争造成的公正结果。分配差距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然而差距的合理性、公平性却是许多发达国家极力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并不怕差距,最怕的是不公平的差距。所以,必须把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效率,社会管公平。促进公平的实现,要靠国家力量与社会制定某些法律、政策和规则作为保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社会如果失去了公平,最终也就有可能失去效率。因为如果这个社会严重的失去了公平,人们就没有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劳动效率就可能低下,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科学地认识公平问题,既要把解决公平的问题提到重要的地位,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分配的公平,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及其效率。任何社会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要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不能仅依赖于道德和法律,不能离开生产来空谈分配的公平,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达到的公平只是有限的、相对的公平。我们必须根据唯物史观来阐述公平的内涵和在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实际意义,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达到的公平要求。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分配公平问题上升到第一位的位置,甚至抽象地谈论公平问题,其结果会把问题复杂化,导致危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方面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真正做到兼顾公平而不是不顾公平,并把公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公平方案。应该把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和共同富裕这个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价值与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体现价值目标与实现过程的有机统一。
篇4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图书是我们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图书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源,使我们更好的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在图书管理中,社科类图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社会科学,在现今社会形态下,是我们不断的去了解社会的发展走向使我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图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汲取,它更是知识的传递和延续,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将从图书中获得我们用于科学研究的资料和教学的教材知识,使高校地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正是这些社科类的书籍使我们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外面学习到更多,我们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经历我们也将一清二楚的在社科图书中得到体现以供我们的学习和参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将对社会科学有很多的关注,关注它的发展走向以至于我们不会被抛在脑后,所以说当我们对图书有足够多的重视,特别是社科类图书,它们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不断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提高着我们的综合素养,这样也能够使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对自己,对社会,能够给自己一个很好的社会定位,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社科类图书对于我们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我们在不停的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可以给我们提供前进的明灯和思想,在我们遇到疑难困惑是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也为我们提供很多的帮助,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们不断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努力奋斗,为我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所以说,重视社科类图书的发展将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影响,我们也将在社科类书籍的影响下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被社会所抛弃,紧跟时代的步伐。
2图书管理员素质修养的要求和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断的突出,我们在对于高校中社科类图书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凸现出来,提高社科类图书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日益的增长,在我们的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修养中不仅要求他们能够恪尽自己的职责还应该能够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在图书管理的工作中要求我们细心耐心的一些自身的基本素质,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在我们的图书管理中,管理员的自身素质会影响到我们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身为图书馆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还应该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图书馆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更能够体会到图书管理的艰辛和需要改进之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能力,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需要我们拥有不惧困难的特点,在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刻苦的去汲取知识,更加努力的去不断融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去,同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适应这样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图书管理员应该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是自己进步。只有这样在新时代的图书管理我们才能够不停地适应,不断地融入,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价值,使我们不断的成功,为图书管理事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3结语
篇5
(一)广西民族音乐文化概况
民歌是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之一,每首歌曲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刘三姐歌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歌中的多声部民歌让世人惊叹,二声部民歌独特的和声运用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这些都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广西地方曲艺种类主要有桂剧、壮剧、彩调、粤剧、邕剧、鱼鼓等,其中桂剧、壮剧和彩调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还被称为最能体现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特征的剧种之一。广西民族乐器种类繁多,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壮族铜鼓之外,还有极具特色的瑶族床头琴、苗族嘎浆、芦笙、啵咧、天琴、侗琵琶、独弦琴、垮尼、葫芦胡、土胡、牛腿琴以及鼓类乐器的瓦鼓、长鼓、黄泥鼓等。
(二)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一直以来,民族音乐主要有世代传承、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等传承方式。如侗族的民歌手,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他们演唱一些基本调(也称为山歌)。孩子稍大一些(大约十四、十五岁)的时候,开始教他们演唱变化的曲调,再过两三年,孩子就可以学习演唱情歌了。然而,在社会飞快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形式已经让很多孩子难以接受了,这是因为我们古老的民族音乐是在旧社会非常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压抑的情绪较多,它们缺少了对当今社会的复杂情绪的表达,孩子们已经在古老的民族音乐中找不到共鸣了。另外,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原始的劳动方式被现代化的机器所取代,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很多音乐种类正在慢慢消失。2008年由文化部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有11人入选,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了66.7岁,这些情况表明,现在很多民族音乐资料都保留在年龄较大的民间音乐人那里,如果不及时进行开发和保护,这些音乐种类将面临失传的可能。广西艺术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民族艺术系,旨在培养民族音乐传承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钦州学院等高校在选修课程中加入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欣赏》、《广西民歌与器乐》、《采茶戏歌舞蹈表演》等。
二、关于广西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
(一)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中传承的思考
广西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多设置了音乐系或艺术系,其中音乐教育专业是较为热门的专业。作为培养音乐教学人才的音乐教育专业,一直沿用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系,大部分的课程设置都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近年来,各高校领导逐渐意识到了本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选修课程部分逐渐增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很多课程因为学生不愿意选或不能保证授课质量而闲置,发展本土民族音乐变成了一句空口号。要真正在高校中很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对课程进行改革是首要任务。如把广西优秀的多声部民歌引入到《视唱练耳》课程中,《钢琴》课程中引用以广西民族音乐作为素材创作的优秀钢琴曲作为教学内容,《声乐》课程中增加广西民歌演唱或曲艺表演内容,《作曲》课程中增加广西民歌素材进行创作教学,《合唱》课程中增加广西民族风格的创作曲目等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主动地把民族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和传承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需要社会的支持
近年来,广西国际民歌节已经成为广西的一个标志性活动,这是政府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的有效举措,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保护和扶助民族音乐的意识。在广西国际民歌节的影响下,各地也纷纷举起了发展民族音乐的大旗,如钦州海豚节、北海国际珍珠节、桂林灵川姑娘节、百色田东芒果节红歌会等活动,都为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为了加强人们对民族音乐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广西区政府还决定,每年“三月三”歌节期间增加公休日,让人们在休假的时间里,能积极参加到“三月三”歌节的活动中,尽情享受民族音乐之美。
三、结语
篇6
幼儿社交能力沟通技巧社会交往是人生存的一项基本需求,更是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则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幼儿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是幼儿阶段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因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同时也影响着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一、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社交能力是幼儿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等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有效、适宜的沟通技巧与能力,主要包括交往的主动性与交往策略。社交能力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促进幼儿能力平衡
不管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还是逻辑能力的形成,幼儿个体的练习远远比不上群体练习效果好,在群体的学习行为中,幼儿可以互相模仿和互相学习。这种群体行为,一方面,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对幼儿社交能力也有促进作用。通过社交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地促进幼儿多元化智能,提高幼儿智力发展的平衡性。
2.促进幼儿情商提高
情商是控制情绪的能力,通过幼儿社交能力的练习,有利于形成自信、乐观情绪,克服急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在群体社交活动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基础就是自信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幼儿的社交能力得到迅速地提高。同时,优异的社交能力形成,其实也是在铸造优秀的情商。
3.促进社交文化形成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和强国的标志,是有开放的社交文化环境,人与人之间是开放和互动的关系,这种开放的社交文化对中国未来领导世界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交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在幼儿阶段就提倡培养社交能力,对幼儿成年后社交能力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大力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对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交文化环境、铸就大国社交文化,都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二、幼儿社交能力欠缺的原因
目前很多教育专家认为,社交缺失与社交能力弱化的根源在于幼儿阶段社交教育缺失,幼儿社交能力缺失有幼儿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原因。
1.性格遗传因素
幼儿社交能力的缺失,有一部分是由于幼儿遗传性格造成的。幼儿如果长时间、反复出现持续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就表示有社交恐惧症的嫌疑了。直系亲属中有社交恐惧症的,儿童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比直系亲属中无社交恐惧症的高10倍之多。可见,生物遗传因素是导致幼儿社交恐惧症的原因之一。
2.家庭因素
家庭是造成幼儿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是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造成幼儿社交能力的缺失。中国社会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缺少玩伴,习惯于在封闭个体空间活动,造成了幼儿社交能力低下。二是家庭教育重视幼儿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就业和生存竞争,家长们对学龄前儿童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社交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
3.幼儿园因素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妨碍了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一是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形成。教师主导课程和课堂环境,普遍是灌输各种知识,幼儿的自我表现和群体性表现机会减少,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二是教育环境以园内为主,缺乏与社会的互动,不利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形成。长期在园内接受教育和参与游戏,无法提高幼儿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遏制了社交能力的提高。
4.社会因素
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的不健全,造成了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困难重重。一是缺乏完善的幼儿社会保护机制。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和系列制度保护幼儿、回避社交风险。二是缺乏友好的幼儿社会保护环境,全社会远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比如,幼儿在社交交往中走丢或者是遭遇拐卖的风险较大,造成父母只能减少或禁止幼儿社交活动来回避风险。
三、塑造幼儿社交能力的措施
要塑造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幼儿社交活动提供条件,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不断形成和完善。
1.改善家庭社交氛围,培养幼儿社交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社交环境是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基础。一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社交能力。父母学习社交知识,长期坚持以身作则使用在幼儿身上,变成一种家庭的社交习惯。二是创造各种社交机会和氛围。通过邀请其他幼儿到家里来或参加其他家庭社交活动,给幼儿打造群体性活动的机会,在群体性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三是让幼儿接触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公众场合,在加强保护的条件下,让幼儿接触和交往陌生人,参与游戏或活动,克服社交畏惧感。
2.加强幼儿社交教育,提高幼儿社交能力
幼儿教育中,要结合社交能力的培养,设计各种课程和游戏活动。一是教育活动。采用集体教育活动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故事、儿歌、讲述、谈话、表演等手段,指导幼儿进行交往,使幼儿建立交往的意识,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初步学习交往的策略。二是生活活动。生活活动中发生的交往是真实的、自然的。如洗手、喝水、上厕所等是否按顺序进行,不抢先、不挤别人;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用动作、语言帮助他。三是游戏活动。利用创造性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开设“娃娃家、民俗茶吧、超市、书吧、各个悟益智区、美发店、医院”,等等,在这些活动区中,幼儿充当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这些角色中,幼儿去和不同身份的人进行交往,学会了合作、解决冲突的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四是注重家园配合。经常与家长联系,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游戏、元旦家长与孩子一起包饺子活动,使家长了解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式方法等,不断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体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21-01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本质性要求,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要通过学习来完成,要依赖于教育手段,构建良好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以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其所承担的教育使命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可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快速、稳定地发展。
一 中国高校教育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如火如荼,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对高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有所调整,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1.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教育体系也要相应地有所调整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类的知识发展进程已经进入高速运转时期,主要体现在近20年来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已经超过了20世纪所创造的知识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文明已经进入新的运行轨道,而是建立在20世纪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深入发展。人们要跟得上时展的进程,就要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只有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才能促进产业技术结构发生变化,调整生产模式,实现社会岗位的转换。以技术工种为例,在近20多年的技术发展进程中,在科学的带动下,技术不断发展升级,特别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超过8000种传统技术消失,而6000多种新技术出现。这就意味着高校教育需要更新教育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利于高校人才进入社会后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2.终身学习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
随着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工作岗位的转换以及工作的流动性变化,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克服种种困难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就给高校教育提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变,迎合社会人才需求建立新的高校教育体系成为必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教育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且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要提高人们接受教育的水平,以使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教育,而是适应新的时展要求对教育模式的改变,主要的目的是要向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为学习者的一生服务。
二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相关措施
1.加大应用型教育和继续教育力度,实现办学途径多样化
按照党的十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要逐渐向应用型教育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全民终身教育,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以使社会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并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接受培训。这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要求办学途径多样化,除了学历教育之外,还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实施技能培训教育,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多种功能、多种模式。
2.高校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以利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学习型社区形成了终身学习的环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传统的社区是依据人们的居住地而设立的用于交流、活动的生活场所,但学习型社区有所不同,其将社区内分散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学习要求。高校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就是以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创设社区学习环境,以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同时,促进社区居民互动学习和积极地自主学习。对于社区居民的学习,社区党工委不仅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机制,而且还要提供物质、经费、场所等方面的支持,以使社区成为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机会的新型社区。
三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党的纯洁性;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8-0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群众性文化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群众文化工作有重要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群众文化,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社会,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就会变得冷漠,就会失去生命,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更不会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了。文化因素作为重要部分早已渗透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力支持,精神支持,思想保障。同时,文化渗透,文化积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文化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潜质。所以群众性社会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因此,群众性文化建设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身文化发展进步的要求。因此,群众性文化工作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后盾,是增强群众凝聚力,生命力的保证。是促进社会稳定繁荣的支柱。因此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更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力量源泉和支持,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尺度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群众文化为群众和国家提供知识力量,扩大知识领域。群众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能够促进群众的知识、经验和才智的增长。为群众提供终身的学习空间和条件,形成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促进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
(二)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对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时候。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利益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等矛盾造成的社会不安情绪,我们不仅需要在政策外部进行调整,还需要消除群众心理,文化活动的作用就日益重要。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建设,可以加深群众对国情的认识,架起群众之间心灵的桥梁。对调和各种矛盾,消除隔阂,增进彼此的了解,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有重要作用。
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几点建议
群众文化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文化起着塑造个人性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文化起着社会导向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能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观念、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美德,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观察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必然对于城乡社会主义和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特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
1、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宣传力度。
2、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造。
3、增加文化设施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4、培养群众文化的干部建设队伍。
5、重视群众的文化工作。
四、总结
正确认识群众文化,对把握好群众文化的内涵,探索实践经验,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建设群众和谐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文化精神。维护和宣传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意义重大。因此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重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道德品质 社会行动模式 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75-01
一、信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社会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特征,赋予了每个人信息的生产、加工、储存以及传播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强,个人所生产信息的社会影响便越大。如果这种信息是健康的,有益的,那么其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反之,如果这种信息是无益的,甚至是毒瘤,那么其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同时由于信息社会的特征(个性化和社会化),其根除也必将越困难。因此,培养信息社会每个公民的信息道德品质,将是保证信息技术这个科学的“双刃剑”朝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由于人类社会才刚刚步入信息社会,许多信息技术手段才刚刚出现,还有许多新技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相关信息法律还不成熟,信息道德在某种情况下,将是调节人们信息行为的有力工具。因此,这时候的信息道德教育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二、信息道德品质的组成
(一)信息获得的道德规范:信息的获得要在信息拥有者的授权下进行,不要恶意获得别人的信息,不要非法进入别人的信息系统中,等等。
(二)信息生产的道德规范:信息的生产是指信息的创作。在信息的创作中,要自觉遵守知识产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在信息社会的海量信息中尤其重要。在信息的创作中,不要创作有害于社会,有害于他人的信息,等等。
(三)信息运用的道德规范:信息运用的道德规范是指信息的复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运用要尊重信息创作者的意愿,在信息创作者的授权下进行,等等。
(四)信息传播的道德规范:信息传播的道德规范是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要通过正当的渠道传播信息,不要传播不健康、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要强迫把信息传播给别人,信息的传播要在信息创作者的授权下进行,等等。
三、当前信息道德教育的现状
目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了信息教育的重要性。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和普及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被列入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计划中。但是这些研究和实践,一般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而很少关注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在这些研究和实践中,信息道德教育仅仅是信息能力教育的附带品,甚至是无意识的附带品。信息道德教育被散落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和信息技术课的无意识影响中。这与信息道德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极不相符。要想让技术为社会服务,必须让它掌握在拥有一定的技术道德的人手里。因此,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务之急。
四、社会行动模式简介
社会行动模式是美国学者纽曼等人在充分分析了传统道德教育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的。纽曼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强调了学术性学科,注重学生获得有关历史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强调对社会政治体制结构和政府法律的了解;强调讨论社会问题;强调理性思维过程,注重学生掌握逻辑推理、实证技能来得出正确结论。纽曼认为这种教育有它的可取之处,那就是使学生具备了道德知识,但是传统的道德教育都忽视了对行动的关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了“知”而忽视了“行”。纽曼认为,要使社会行动模式成为可能,必须具备或创造以下前提,即:1.使人们感到自己能够以某种方式影响这些问题(道德问题)。2.教育对象有影响这些问题(道德问题)的能力。3.贯彻“群众同意”的原则。(1)制定政策目标;(2)努力支持目标;(3)解决心理和哲学上的问题:在实施社会行动过程中,人们会产生许多忧虑,纽曼把这些忧虑解释为是心理和哲学上的困境。
五、社会行动模式对信息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
社会行动模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更加强调“环境能力”,也就是更加强调被教育者对道德本身的建设和影响,强调被教育者对道德本身的内化。可以说,其可以应用到道德教育的任何领域。当然,具体到信息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信息道德教育的特点。1.信息道德体系的不完善性。2.信息道德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3.信息道德问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涌现.4.信息法律具有不完善性。
六、以社会行动模式为指导开展信息道德教育的模式
(一)制定行动目标。以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信息道德品质为目的,提出学生应该获得的信息品质。
篇10
关键词:感恩;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80-02
感恩,顾名思义指人们对所得恩情表示感谢,即人们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帮助、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产生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感和一种行为。感恩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素养。它并非是生而有之,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育的点拨与引导。作为承担着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重任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都体现了与感恩教育协同一致的特点。
目标一致。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品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实施感恩行为,形成感恩习惯,从而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帮助或馈赠给予感激和回报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誉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感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德商为目标,其实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从现代德育目的论来看,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教学生学会感恩是“基础”课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是德育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内容共通。感恩包含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忠心报国、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感谢祖国的呵护之恩,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这些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基础”课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的创造、道德品质的锤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中都有所体现。
人生最先接受的是父母之恩,父母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因此,感恩应从感恩自己的父母做起。现代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每年用这样一幅标语迎接新生:“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孩子,不明白祖国、人民这些抽象概念。爱自己的妈妈,是孩子容易明白也容易做到的事,做到了爱自己的妈妈,才能为以后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打好基础。“孝亲之人,求学必勤,临阵必勇,居官必廉” (《论语·有子》)。一个知道父母养育之恩的人,他必定是一个孝顺的人。
感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感恩他人、祖国和社会的关爱之恩。“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是社会的,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对大学生而言,能上大学,能有今天的成长和发展,固然跟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更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他人、祖国、社会的关心、教育、帮助和支持。
谈及人生价值时,显而易见的是,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生的社会价值来衡量的,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都离不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当个体还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时,我们索取和享用的是别人创造的价值,所以当我们有能力创造价值时,我们创造出更多价值给社会上那些还没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享用,个体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和他人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下去。
感恩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但无论人怎样进化,都改变不了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人永远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事实。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本身。
由上可以看出,“基础”课程中第二章爱国主义专题中涉及的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第三章人生价值中涉及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体现和实现,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第四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涉及的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社会主义荣誉观的践行;第五六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涉及到的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奉献社会、敬老爱幼等诸多内容,不仅为大学生阐释了感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其内容本身就蕴含了感恩父母、师长、他人、祖国、社会的恩情在内,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方法共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而感恩教育,也要从知、情、行三个层面来展开。即在认知层面上教会学生识恩、知恩;在情感层面上培育学生报恩的情感体验和冲动;在实践层面上引导学生将感恩体现在行动上,落脚点是感恩之行。
首先,知恩。在大学生中,普遍在认识上对感恩存在的一个误区,很多同学认为,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的感恩教育,多少是一种形式和强迫,因此从心里对感恩教育就存在一种偏见和抵触。因此,本人认为,感恩教育的第一步重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入手,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感恩不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功能,对他人社会有重要的正面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和功能,对个体未来的亲人、职业,生活生产能力、为人父母的技巧、公民素质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艺术、商业和文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因此要从感恩的个体价值的角度让大学生知晓:感恩,不仅有助于呵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而且还有助于个体人际资本的累积,有助于呵护家庭的幸福,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基础”课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刻挖掘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感恩真实事例相结合,通过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 知恩图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这样,在满足大学生求学需求的同时,把感恩教育注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感恩教育并使感恩之心成为其个人素质的有效组成部分。让大学生认识到,树立感恩意识,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其次,报恩。情感教育并不能够仅仅通过说教来实现,其核心是自我感受,它需要活生生的例证,需要耳濡目染乃至身临其境,过多的说教往往容易引起反感和抵触。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只有让大学生体会到关心照顾别人的辛苦,他们才自然会对曾经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对调角色,让学生课前备课、走上讲台讲一节课、课后要求批改学生作业,让他们亲身体验教师的辛苦与劳累。通过像同舟共济、瞎子引路等一些游戏,创设一些情形,让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在为危难中他人的帮助的重要性,体会到被人完全信任的喜悦之情。学生们只有通过体会父母、老师及周围人的关心、爱护,内心才会有心怀报恩的触动。
最后,施恩。感恩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使人识恩、知恩,去回报对自己有恩情的人,其落脚点在于报恩。体现为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一般说来,很多大学生在回望自己的成长与所取得的成绩时都归因于自我的努力和家庭的付出。因此,大学生都知道首先施恩于自己的父母及亲人。然而,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对陌生人,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及所属的国家,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冷漠和不屑,这样大学生施恩的对象仅仅只是局限于跟自己亲近的个人,难以升华为施恩于社会和国家。其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也有许许多多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默默的支持。只有把施恩行为从对父母的亲情扩张到对朋友的友情再上升为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把这种感恩教育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推己及人的施恩行为使同学们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懂得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懂得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品德培养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体悟、思考,才能实现提高其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也应遵循这个规律。要充分利用“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平台,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晓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2] 王萍.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0).
[3] 苏园园,赵平.大学生学会感恩的价值和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 郭屹.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