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说文解字;饮食词;饮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094-04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成为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而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先哲曰:“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今天每每被提及的所谓“饮食文化”。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原的饮食不仅食物种类繁多,烹调技术独特,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本书据形系联,以义相从,同一义符的字隶属于同一部首,因而使得文字的分类与语词的分类紧密相联。文字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们常常反映着它们初次出现之前业已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考察全书540部,可以发现很多与饮食相关的词语。这些词,有的在一些部首内比较集中,而“草、禾、米、食、肉、鱼”等部首尤与饮食关涉紧密。统计整理《说文》饮食词汇,共得746条词目,大致分布在85个部首内。《说文》中对饮食词汇的词义说解,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中原地区上古生活状态和先民饮食文化观念,是上古社会客观的佐证。综合许慎的点描钩稽,又可对上古饮食文化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分析。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食材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和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一、食材的丰富性
中原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东部平原辽阔。各种地形地貌交错,形成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因此,在这样一个广大的领域里,自然就会有多品种的动植物的生长。另外,人们在“吃”的压力和引力作用下,对可食原料的开发极为广泛。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吃饭问题数千年来一直是摆在历代管理者和每一个普通百姓面前的攸关大事。人们凭着一张嘴巴和牙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几乎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中原人不仅使许多其他民族禁忌或闻所未闻的生物成为可食之物,甚至还使其中许多成为美食。不过,这种食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界的破坏,但正是这种需要与破坏的长期结合,才产生了中原人的既往饮食文化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哪些生物可食的记录。
1粮食类。包括粟类:苗、虋、芑、蓈(稂)、秕、穬、米、粱等。禾类:禾、穜、种、稑、穆、私、移、稞、榖、蒋、苽等。稷类:稷、秫等。麦类:来、麦、蘧、菊、蘥等。稻类:稻、稌、稬、稴、秔(稉)、秏、秜。豆类:尗、荅、藨、莥、荚等。
2蔬菜类:蔬菜作为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字主要在“草”部。古代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则显得较单薄。虽然在《国语·鲁语》中有“百谷百蔬”的传说,但至先秦,当时食用的蔬菜也仅有20多种,且最初的蔬菜是野生的,常见的人工栽培蔬菜大致有韭、葑、葱、蒜等或所谓的“五菜”:葵、韭、藿、薤、葱。
《说文》中一般菜蔬类有菜、蔬、藿、藜、薇、苋、薺、蓂、蕨、菘、芹、菦、葵、茆、莃、荍、芘、蓳、芨、蕣、蒢、莱、葍、蕫、薖、芋、莒等。特殊蔬菜包括:荤辛菜类的荤、蒜、芩、蓼、蔷、葱、茖、芥、荃、韭、菁、蓶、蒮、韱、蘘、葰、苏、荏等。 苦菜类的蓩、苓、苦、蘦。芜菁类(根菜类):芜菁类的萝卜、芜菁一类的植物。水菜类的苹、蓱、薲、莕、菨、薻、莙、蒲、蒌、蒿、莪、萝、菻、萧、萩、蘩等。菌类的菌、蕈等。
还有一些水草,在古代作为食用的植物,也可以归入水菜之列。如藻类植物“薻”;蒿类植物的蒌蒿等等。
3瓜果类。瓜果乃草木之实,作为食物,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如瓜类的瓜、蔩、瓞、瓣、蓏、瓠。果类:果、棃、杜、杙、柅、枣、柿、杏、柰、李、榙、桃、楘、苌、栵、樱、栘、棣、萄、薁、莲、苢、芣、蔗、芰、芍、葚、柘等。
4肉食类。生活在荒莽渔猎期的古民,其饮食结构中的肉类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说文》中就有肉、肌、胾、脟(脔)、膞、肎、肰、昔(腊)、脯、脩、蚦等。
与肉食相关的是各种能做食材的动物。如牲畜类动物有牛、羊、豕、彘、彖、豚、貛、马、驴、鹿、兔、犬、狗、熊、羆。家禽类动物有鸡、鸭、鹜、鹅。野禽类的如雉、雁、鸠、鸽、黄雀、鹌鹑等。水产类有的鱼、螊、蜃、蚌、鲒、蠏、蛫、鼈、鼋、鳗、鳢、鲤、鲩、鲇、鳆、鲛、鲐、鲜、鳎、鳣、鲔、鲢等。
5饮品类:古时的中原人生活亦如我们今日,不仅有主食、副食之分,也有吃喝之别,虽然那时的饮品不如今日之丰富,但也不失为饮食方面的另一大特色。《说文》中中原的饮品类词汇有荼、茗、槚、水、浆、酪、涼、灏、酒、醴、酏、醪、醇、醹、酎、醠、酤、醍等。
6调味用品:常言道:“五味调和百味鲜”。在烹饪操作中对味的运用与组合很有讲究,它是形成我国各菜系独特风味的重要因素。“五味”之说由来已久。夏商时的自然食尚物能不说“五味俱全”,但西周以后的文献中,“五味”一词已较为常见。《说文》调味用品包括酱类:酱、醢、枸、敊(豉)、胥、肍、腝、脠、脴、梗、芘、鮨等。香料类(这里的香料主要指椒类植物):茮、莍、茱、萸。五味类:某、醯、酸、酨、醶、酢、盐、糖等。
篇2
从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的情况看,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桂林米粉、灵川狗肉、阳朔啤酒鱼、荔浦扣肉、恭城的油茶等,都已经被旅游者深刻了解到,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宣传促销上,由于各种节事旅游活动的兴起,桂林的美食旅游活动也逐渐有所发展,例如有桂林市美食节、恭城月柿节、2004年中国桂林国际旅游美食文化博览会、2007年开始的桂林兴安米粉节等,这些节事活动对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开发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就整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桂林的专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能把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的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更是少见。目前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饮食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文化韵味不足
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没有经过文化的整合和创新,没有把饮食佳肴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缺少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且餐饮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刻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从而导致文化韵味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要。
1.2受外来饮食的冲击严重,自身竞争力不足
长期以来,在桂林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将桂林地方饮食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开发和保护,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一些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风俗在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不少餐饮开发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多种口味的消费需求,盲目地追求食品的多、杂、全,导致桂林地方口味不地道。如桂林有很多餐馆都推出“粤菜”“川菜”“重庆火锅”之类的招牌,这就使得桂林地方特色饮食在不知不觉中被外来饮食所代替,地方特色不再,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1.3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无法给人留下较深印象
旅游者要在饮食中获得完美体验,了解更多关于饮食文化方面的东西,仅仅通过“吃”是不够的,更重要和直接的方式就是参与到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真正体验到食品制作的乐趣。桂林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饮食旅游的开发多数以提供饮食成品为主,缺少可以让游客参与制作的饮食旅游项目,不仅无法让游客体会到饮食制作中的乐趣,更无法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桂林饮食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饮食文化的宣传。
1.4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宣传
桂林对外的旅游宣传,基本上以自然风光为主,对饮食方面的宣传几乎没有。同时,桂林菜自身知名度不高,无法与中国知名的菜系相提并论。旅游者初到桂林,因无法获得本地相关特色饮食产品信息,只能在就餐时往往会受传统观念影响,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菜,而不会轻易尝试名不见经传的桂林地方菜肴,因而也无法感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
2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要发展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首先要做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出受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旅游者有所选择,这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应该围绕旅游城市的中心,合理布局和配套旅游餐饮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来营造旅游的城市氛围;其次要注意围绕整体旅游产品,设计配套各具特色的旅游饮食。
2.1注重挖掘桂林饮食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桂林饮食文化产品要得到更好的开发并求得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挖掘桂林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开发前对其相关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尽量搜集关于桂林地方饮食文化产品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资料,在设计饮食文化产品时融入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桂林饮食。由于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不仅包括各色食物、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这些方面,还包括饮食器具等。为了方便旅游者对桂林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建设桂林饮食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内按不同内容分区:特色食物区、饮食风情区、饮食器皿区、少数民族饮食陈设区等,展览区内尽可能用实物做展览品,并附加相关的文字说明,同时配有专门培训过的讲解员。让旅游者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桂林饮食文化,实现饮食与文化的结合发展。
2.2增加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饮食产品开发者首先要树立饮食文化产品观,真正把饮食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来开发,同时在饮食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时经营者要根据需要,以文字说明、口述或者让游客参与到饮食产品的制作中等方式向饮食者介绍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在桂林的饮食生活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参与到菜肴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引导游客享受劳作中的愉悦,吸引游客学习和实践独具魅力的烹饪艺术。
2.3打造桂林饮食文化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具备地方特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注意打造品牌形象。所以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要努力把自己的地方品牌特色品牌打造起来,首先要以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及实惠的价格让桂林的饮食旅游产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然后通过举办各种美食文化节来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桂林已经举办过大小不同的各种美食节,但由于宣传不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美食节要有突出的特色和主题,令人耳目一新,桂林旅游在国内外都极具影响,所以美食节要注意结合桂林山水风光等方面定期举办,以此来让更多旅游者了解桂林的饮食文化。
2.4加强宣传,拓展多种方式的营销渠道
篇3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发展综述;研究综述
饮食是旅游六大要素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要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吃”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是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一种丰富生活的象征。如今,旅游者日益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参与和体验,感受旅游地的内涵与特色,而品味当地的美食成为了解当地生活和文化最便捷的途径。因此,饮食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作了比较完整的综述,希望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为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国外的概念
关于这一概念,国外的术语比较多,其中采用比较普遍的是Culinary Tourism。1998年,Lucy Long提出美食旅游(Culinary Tourism)这一概念,并在2004年将其定义为“经历和参与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消费、烹饪和饮食项目的介绍”。
(二)国内的概念
国内尚无统一概念。傅文伟1994年给饮食文化旅游下的定义是“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李江教等人在《文化旅游开发》一书中提出:“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
二.国外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食旅游的影响研究
关于影响研究,学者们多研究美食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只有C.M.Hall,L.研究了负面影响,指出旅游带来了美食的均质化现象。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Hobsbawn,E.和Ranger,T.,他们指出,那些以口味和特色而知名的美食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推进一地旅游的发展。Frochot,I.(2003)在对法国美食旅游研究中发现,美食可以展示一个区域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法国的形象一直是它的美食和葡萄酒。Boniface(2003)与 McKercher(2007)都赞成饮食旅游是目的地营销(destination marketing)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C.M.Hall,L.(2003)指出,国际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真实性”(Authenticity)的逐渐消亡以及各地美食的均质化现象,而成熟旅游者对真实性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的研究
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旅游者和政府上面,作为旅游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的社区居民,尚无相关研究。Jones,A.与Jenkins,I.(2002)认为对于旅游者来说,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需要,更是旅游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Jeou-Shyan Horng(2010)认为政府旅游网站对于宣传推广当地饮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塑造当地饮食文化形象,为旅游者创造虚拟旅游体验。并通过分析香港、日本、新加坡、台湾、泰国的美食网站,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餐厅导游和资格认证等。Shaowen Cheng等人(2012)探讨中国信阳茶文化旅游时,指出发展茶文化旅游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和媒体、旅行社的宣传营销。
(三)葡萄酒旅游研究
Hall,M.与Macionis,N.对“葡萄酒旅游业”进行了定义:对葡萄园,酿酒厂,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展览会的访问,这种访问是把品尝葡萄酒和对葡萄酒产地的特征的体验作为主要访问目的。David J.和Telfer(1999)分析了尼加拉的葡萄酒旅游线路,提出葡萄酒旅游的顺利开展需要与其它领域合作。
三.国内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是章采烈1992年出版的《中国美食特色旅游》,书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特色饮食和文化底蕴,并将这些特色饮食作为旅游项目来介绍。2003年,我国将旅游主题定为“烹饪王国游”,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一)理论性研究
章采烈(1992)提出了中国美食特色旅游的内涵:以品尝中国美食为主要内容,并同时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那些特色旅游。傅文伟(1994)给出饮食文化旅游的定义: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范娇娇(2010)构建了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项目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景观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及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美食旅游”这一概念出现较早,“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是在其基础上提出的。两者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后者更强调旅游的文化功能,也发映出现代旅游者对文化要素的强烈需求。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考虑到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一些学者探求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但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何宏(2007)指出在旅游开发中餐饮产品的地方特色遭到破坏,强调饮食文化的开发应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王含西(2010)认为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三)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杨丽(2001)划分了中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佳肴品尝游;发展层次——饮食医疗保健游;更高层次——饮食文化旅游。毛震(2007)指出佛教饮食也是独特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佛教饮食文化旅游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周书云(2010)指出地方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注重加强联合,参与认证,培育饮食文化品牌。胡亚光,黄德林(2011)以游客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井冈山红色餐饮审美需求要素,据此为开发出以顾客审美需求为导向的特色餐饮产品提出一些建议。
四.评述与展望
整体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体系。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多注重饮食文化对旅游的作用,忽视了旅游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从研究视角来看,缺乏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个案研究较多,缺少对比研究。国外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尤其是旅游需求的研究,实用性较强,但理论探讨不足;国内的理论研究较为完善,强调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但对资源开发方式的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饮食文化已经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始要比国外早,但相关研究却比国外晚了近十年,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饮食文化的本土特色进行系统研究,以推动饮食文化旅游科学发展,促进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Hobsbawn,E.,Ranger,T.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Long,L. Lexington,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J]. Culinary tourism,2004.
[3] Shaowen Cheng,Jing Hu,Dorothy Fox,Yuting Zhang.Tea tourism development in Xinyang,China: Stakeholders' view[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Volumes 2–3,2012.
篇4
关键词: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SWOT分析
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型产业,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食”占据榜首,饮食对于人们来说是无时无刻不能缺少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更加注重参与体验。现在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吃东西并不只是为了果腹,更多的是为了体验旅游目的地特色的饮食文化。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海岛省份,一直是国民热衷的旅游度假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海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历史上,海南有过多次的移民迁入浪潮,在长期的移民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杂糅”的饮食文化。海南优越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使得海南本地食材非常丰富,海南饮食的特点是以新鲜、天然和丰富为主,例如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等,都很强调原汁原味,还有许多民间传统美食和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也很受欢迎。这些饮食文化资源为海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SWOT分析
2.1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海南陆生、海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品种优良,为餐饮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海南渔业的鱼类种类多达600余种,常见的海鱼品种如黑鲷、大白姑鱼等都是绝佳的食材。其次,目前更多的消费者在就餐时开始重视“绿色、生态、健康、天然、安全”等特点。海南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堪称一流,并且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食材健康环保,这完全符合了当今的健康饮食的趋势。而且海南菜的做法突出了清与鲜,注重养生、追求健康、烹饪方式低碳环保,比如像海南的一道名菜——椰子鸡,利用椰汁的香味充分的包裹住鸡肉的鲜嫩,且椰子鸡所采用的仔鸡食材性平而不燥,与椰子汁完美融合,共成益气生津、清热补虚之剂,非常适合老年人养生食用,符合人们的饮食消费发展趋势。
2.2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劣势分析
首先,海南餐饮的在国内外知名度不大,这与海南旅游业的知名品牌是不相称的。游客们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往往只能简单地品尝一下海南的特色餐饮,比如海南四大名菜等,并没有很好地体验海南原生态的饮食和养生文化。长此以往,这种情况必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海南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并且进而削弱海南特色餐饮文化对海南旅游业的拉动力度。其次,目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少有名气的大厨等专业人才。很多厨师对于一些传统名菜的做法,来源以及文化背景也是懵懵懂懂,这又怎么能依靠他们挖掘餐饮文化的深处的内涵。
2.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机遇分析
首先,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必定迎来新的机遇。2016年11月7日颁布的《海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海南要突出健康养生、乡村风情、休闲购物等特色主体,打造具有海南独特风情的旅游品牌,这些政策为海南提升饮食文化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咨询信息越来越便利,各种新型娱乐节目也越来越多。近些年“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天天美食”“十二道峰味”等中国本土美食综艺节目的兴起,国人开始逐渐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传统菜系在这一时代潮流下也逐渐有了复兴之势。旅游主体在观看美食节目之后对美食以及美食所在地旅游资源进行网络搜索,可以很快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产生认知从而刺激旅游意愿,节目播出的同时也带动了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2.4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威胁分析
海南毗邻广东,但海南菜的名气相较于粤菜却是相差悬殊,总体来讲有几个因素制约了海南菜的进一步发展。其一,海南菜本身缺乏足够的变化与特色,在面对日益精益求精的食客需求以及其他菜系崛起的挑战时难免捉襟见肘,其二,从事行业的餐饮业主们由于对海南菜缺乏足够的自信,以及对宣传成本方面的考虑,而在推广海南菜的工作上用力不足。其三,政府对本地饮食文化的推广需要更大力度的资金与政策支持,餐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仅靠餐饮行业本身是不够的,政府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除这些外,湘菜、川菜、东北菜也陆续进入海南餐饮业,这些都加剧了海南菜在餐饮业的竞争压力。同时,网络时代下,任何事件都可能在网上迅速传播,并有可能走样,而给当事方带来极大的影响。比如前几年春节期间,三亚某海鲜餐馆宰客事件,很快在网上发酵,并形成强大舆论压力,虽然涉事餐厅很快被处罚,但也给海南餐饮业带来了长时间的负面影响。
3.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增强品牌意识
在网络时代下,海南餐饮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不能够墨守成规,从而提高海南饮食业的影响力。首先,我们需要创造品牌,把良好的一面和出色的菜肴推荐给更多的游客,如尝试用连锁店的方式推广海南椰子鸡等特色菜肴。同时海南的餐饮企业特别需要注意服务态度,笑脸迎人,给游客提供更贴心、更细微的服务。此外,还可以从营销方式方面下手,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海南餐饮业必须善于利用微信营销等新兴的营销方式来吸引顾客,提高知名度。
3.2创新宣传渠道
现在的美食节目和真人综艺节目广泛受到追捧,国人开始在享受旅游休闲的同时,追求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这些条件吸引了很多综艺节目的到来,通过和这些节目进行合作,可以在宣传海南饮食文化的同时,增进人们对海南饮食文化内涵的了解,让人们知道这些美食在哪里、特色是什么、并产生到这个地方感受和品尝一下这些美食的想法,这样可以带动海南当地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结合海南本地特色举办美食节、建设美食街,举办别有风趣的美食竞猜活动,来增加游客对海南美食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达到口碑传播的宣传目的。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交友平台等新兴传播渠道来进行宣传海南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打响知名度,大力传播海南特色饮食文化。
3.3培养专业人才
如今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不断调整,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正在面临日趋严格的考验。餐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餐饮市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拥有大批专业的管理人才与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是一个餐饮企业在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市场立足的必要条件。餐饮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今社会对服务行业整体的偏见与服务本身的社会地位则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宣传来引导控制社会舆论的走向,为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好铺垫,同时应加大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培养出一批既熟知饮食文化又能掌握科学管理方法的人才,从根本上提升餐饮市场的整体质量。
3.4不断创新菜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交流紧密,多地的名菜佳肴以及西式快餐纷纷抢占海南的餐饮市场,海南的餐饮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只有菜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餐饮业的发展,对于餐饮业来说,菜品是核心产品,在主打产品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菜品要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到新鲜感,海南本土的餐饮业应该加强海南菜的创新研究,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可以学习到别国或其他地区菜品的特色,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饮食偏好趋势,从中找到灵感,研究出新式菜品吸引游客。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菜品的营养性和健康性,这样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3.5深度挖掘海南饮食文化内涵
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海南餐饮行业也需要深入挖掘海南的饮食文化内涵和各民族的饮食习俗,特别要注重观赏、享受和参与性相结合,使得海南的饮食文化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海南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每道风味小吃背后都有一段令人称奇的故事,这些海南饮食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都能激起游客的兴趣,让游客们在吃得尽兴的同时达到精神的满足。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这一块的要求越来越高,养生文化也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海南饮食原汁原味,口味比较清淡,加上海南岛空气质量名列前茅,也适应了这方面的消费需求。
结论
海南具有丰富的饮食资源和优质的地理位置,已经具备开展美食旅游的许多有利条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游客们已不再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更加追求于精神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饮食文化背后的内涵,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当地文化风俗,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满足。把海南饮食文化资源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保证海南美食的质量,还要注重就餐环境、服务质量和食物所隐藏的文化内涵,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游客的真正需要,合理开发海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打响海南饮食文化的知名度,使其日后能够成为海南旅游业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雪莲.美食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以桂林世界美食博览园[J].2007,22(5):11-18.
[2]樊玲.线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5-8.
[3]何宏.饮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P].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课题,2007(01):6-7.
[4]林玉杉.基于体验视角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商业研究,2008(01):39-41.
[5]刘荆洪.试谈海南饮食旅游文化[J].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10(02):66-69.
篇5
关键词:饮食文化;土家族;文化内涵;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武陵山片区土家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武陵山脉区域内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这里山高人稀,沟壑纵横,气候湿热,物产丰富,加上民风淳朴,其饮食习俗受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相邻省区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酸、辣、麻、腊的特色。
1.特色小吃类
勤劳的土家人用苞谷泡胀后,再用石磨或机器碾成“苞谷浆”,将“苞谷浆”发酵后,用桐树叶或芭蕉叶包裹蒸熟,制成“苞谷粑粑”,特别是恩施州的宣恩、白杨坪一带的“苞谷粑粑”很有名。土家人还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制成“米粑粑、洋芋粑粑、苕粑粑”等。土家人制作的“糖苞谷托”、“米籽糖”等土家族特有的点心。恩施州建始长梁一带的“米籽糖、糖苞谷托”深受人们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花坪“桃片糕”、宣恩“糍粑”、利川柏杨豆干、齐岳山酸枣、百福司的油茶汤等糕点糖食、风味小吃非常丰富。
2.具有土家风味的菜肴佳品
土家人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根据本地的物产,造就出了许多独具土家风味的菜肴佳品,纯净而味美。土家人几乎餐餐不离酸菜和辣椒,酸辣香脆,能刺激人的食欲,可以说是极其开胃食品。因材料不同而制成的各种酸辣食品,具有明显的土家风味,如来凤的“凤头姜”,土家人喜欢的“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或称“广椒”,为民间常备菜。
每到冬腊月,土家族人用烟熏火烤的方式把腌制后的鲜猪肉用柏树枝熏烤,制成“土腊肉”,用熏制好的土腊肉,炒菜炖汤,肥而不腻,味清香,是宴中佳品。如恩施“思乐”腌制腊肉,品种多样,包装精美,携带方便,同时当属馈赠佳品。
土家人的饮食品种和方式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并渐演成俗。逢年过节,土家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的一道菜:血豆腐。血豆腐是土家族人的传统菜。土家族人还有吃社饭的习俗,吃社饭的时间在二月初五到三月十五,称为“社日”。社饭很有地方风味。食之粘糯适中,酥而爽口,香而不腻。客人如果碰上这个节日,可以大饱“口福”。
3.主食类
土家人把玉米晒干碾碎成粉末,将其放入蒸好的米饭中搅拌均匀,再入木甑用大火蒸制,这就是土家族人特有的“苞谷饭”或称“蓑衣饭”;在土家族地区还盛行吃“洋芋饭”,是将土豆和米饭混合,用柴火焖熟,其特点在于喷香可口。
土家人酷爱吃豆制品,合渣是土家族饭桌上最常见的特色佳肴,有“肉沫合渣”、“鸡蛋合渣”、“蟹黄合渣”等。有名的“张关合渣店”是外地游客们常去品尝土家风味的餐饮店。
勤劳、朴质的土家族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独具匠心、富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食谱,为土家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注入了新的元素,也为土家族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武陵山片区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恩施土家族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复杂多样的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地域饮食文化。
随着恩施旅游业的发展,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土家族饮食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活动的品味,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业为饮食文化创造了潜在的市场。总之,恩施的旅游业和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互为花叶,相得益彰。
三、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地方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只要挖掘得当,每个方面都可以开发成旅游项目,如饮食风俗,饮食制作,饮食成品鉴赏,可供旅游者食、赏、玩、做。
1.土家族饮食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吸引游客
品尝土家族的饮食是许多游客的旅游动机之一。美食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吸引,有的旅游者甚至专为美食而游。土家腊肉、洋芋饭等风味食品,是土家族独具的地方特色。在别的地方是无法品尝到这种风味食品的,越是地方特色的,越能吸引人。
2.恩施土家族的饮食文化,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食、住、行、游、购、娱”食在旅游活动中排在首位,饮食是旅游活动的基础。旅游过程中,吃不好,就会影响游客的兴致。只有吃好了,才有精力更好地去游览。通过饮食来领略土家族的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特产品,进而深入地了解恩施土家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等,这些可以说是游客的主要需求。
恩施土家族的地方特色食品有的是土生土长的,独具地方特色,也是土家族的独特文化标识,如土家族的“合渣”、“土腊肉”、“凤头姜”等,是很多游客慕名品尝的菜肴,也是旅游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品尝土家族的风味小吃、特色菜肴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与旅游两者结合,更好地促进恩施旅游业的发展。
3.土家族饮食文化,有利于促进恩施的经济效益
土家族饮食文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在于它具有其它产品不可替代的特色。而旅游产品的特色、内涵及质量影响着旅游经济。如特产,只能在特定的地方出产,如果移植到别处,其味道、口感变样。
饮食是一条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一环紧扣一环,几乎把各行各业都贯穿到这一链条中了,旅游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饮食文化也成了旅游业深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两者相互促进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促使武陵山片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篇6
(1)饭稻羹鱼,鱼米之乡的饮食风习。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明确了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以稻米为主食,以鱼虾为副食品的饮食特色,这里的“楚越之地”就包括了现在的南京地区。由于湿润温暖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南京地区一直以来就有种植稻米的生产习俗,南京地区稻作文化的繁荣不仅影响了人民日常的劳作活动,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民饮食风俗的形成,充足的稻米供应也为南京丰富多彩的糕团工艺创造了条件。河湖交错的水文特点形成了吴越地区独特的“渔文化”,极富地方特色。南京地区以渔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太湖地区物产丰饶、生产鱼虾的地域特点也为南京乡民养鸭食鸭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南京的鸭肴种类繁多,是南京乡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2)因地取材,讲究时令的饮食生态。乡村饮食与都市显著的其选料的新鲜度和生态性,即南京的饮食对大都运用本地的食材制作而成,保证了材料的新鲜和健康。南京的低山丘陵和岗地约占总面积的67%,平原、洼地和河流约占了39.2%,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壤、星罗棋布的水域以及丘陵岗地的林业资源,使南京乡村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家禽、河鲜、野菜都在南京传统乡村饮食中占有一席之地。南京乡间嗜食野菜,“南京人不识宝,一口野菜一口草”以及“南京人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等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谚都证明了食野菜的风俗在南京地区的普及。相比于城市,乡村地区的食材更具有时令季节的特征,人们掌握原料的生长规律,讲究适时而食,如“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鹅冬有蔬“等都反映了南京农村注重时令的朴素自然观,成为了人们宝贵的生产生活经验。(3)咸鲜润甜、醇和酥嫩的原汁本味。质朴无华的乡村饮食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加工制作方式,传统的制作过程和不经雕琢的加工工艺使得农家菜更能保留食物的原始风味,配合鲜活的食材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南京乡村的饮食风味保留了江南乡村地区鲜嫩清淡的饮食风格共性,同时也更注重地域的适应性,使得南京乡村饮食兼具了南北饮食的风格特色,如金陵名菜芦蒿炒香干,就是在芦蒿、香干两种基本食材的基础上进行素炒,除油、盐之外几乎不加别的佐料,最大幅度地保存了芦蒿和香干的清香;颇具盛名的南京水八鲜旱八鲜也进采用了凉拌、清蒸等最简单的烹调技艺,保留了其鲜脆爽口的本真味道,受到了许多食客的推崇。(4)典史结合、淳厚朴实的人文背景。江南地区自古人文荟萃,关于饮食的诗文典故也为广为流传,为南京的饮食菜品增加了浪漫气息。如诗圣杜甫的《赠李白》:“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其中的“青精饭”就是现在仍盛行在江浙一带的乌米饭;坡脍炙人口的《惠崇江上晚景》中:“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使芦蒿和河豚名声大噪,还有宋嫂鱼羹、炸响铃等名菜名典广为人知。而在南京不得不提的《随园食单》和《红楼梦》给南京饮食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除此之外,乾隆与如意卤干、与“皮冻甲鱼盅”的故事等都为普通的菜品增添了文化和人文气息。
二、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尽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使南京乡村饮食文化开发得到初步的成效,但其开发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所以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南京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加南京乡村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为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
(1)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南京地区被称作“鱼米之乡”,食材丰富、选料新鲜、形成自然质朴的的乡村饮食风味,如种类繁盛的鸭肴、野意野趣的早春四野、旱八鲜和水八鲜,肉质鲜美的各色河鲜、高淳的螃蟹与六合的猪头肉都是地道的乡土风味。除去饮食选材的乡土性和地域性,还有伴随着饮食菜品而不断传颂的传说典故、逸闻趣事,代代相承的传统加工工艺,朗朗上口的民谚和歌谣都是在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可忽略的元素。例如,南京地区传承600多年的板鸭制作工艺、状元豆的故事、寒食节食赤豆元宵的传统和历史背景等等都将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2)南京地区乡村游发展迅速,示范效应明显。南京一直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沿。近年来,南京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南京旅游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南京地区一共拥有1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宁区“五朵金花”、六合区“六朵茉莉”,还有高淳等地均已成功打造出了乡村旅游品牌。作为乡村旅游体验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乡村饮食也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许多传统饮食也借助旅游体验的进行而广为人知。如南京地区以茶文化为主打旅游品牌的黄龙岘茶文化村就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融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乡村茶文化旅游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在2013年国庆节期间,仅10月1日一天,该村已投入经营的茶餐厅的收入就达到18万元。(3)代表性的美食节庆产生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效应。美食节庆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应的饮食文化进行全面而集中的展示,并迅速吸引公众关注度,提高资源影响力,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效应。以六合区龙袍镇为例,其蟹黄汤包节自2001年起已经开办了13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来龙袍镇品尝美食、观光旅游的游客达到20万人,整个蟹黄汤包产业链所产生的收入约为2亿元。“汤包经济”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对于汤包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汤包文化的保护产生积极带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南京桂花鸭节和南京美食节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
2、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劣势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和参与体验性的挖掘。通过在江心洲等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在大部分的乡村餐饮经营点,游客对饮食的体验大都集中在品尝成品的部分,也有部分数量的农家乐推出了采摘和垂钓为代表的传统基础体验项目,对于历史传说、制作工艺、饮食习俗等方面很少有涉猎,缺乏趣味性和必要的创新,而与此同时有相当大比例的游客在饮食文化深度体验方面存在需求,实地调查显示深度体验产品在供与求方面的脱节。现阶段,农家乐在饮食文化开发方面雷同普遍而特色不足,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延伸不足。总体来说,南京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深度不够、体系不全、特色不明的问题。(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的宣传普及营销力度不足。目前,对于乡村饮食文化的推广大多依托于乡村旅游点进行,缺乏独立的宣传和推广平台。同时,在相关的乡村旅游网络推广平台上,饮食文化信息的和传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和缺失,这将为游客的信息掌握造成困扰。以“五朵金花”之一的石塘人家景区网站为例,其对于当地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介绍就仅停留在名称和图片的阶段,缺乏更深入的介绍。宣传营销工作的不足给南京传统乡村饮食品牌的树立和吸引力的提升造成了障碍。我们曾在江心洲、前石塘村等农家乐经营较集中的地方就饮食文化资源宣传推广的途径媒介向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外,通过亲朋好友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相关产品的宣传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种方式在宣传范围和宣传效率的缺陷说明了目前宣传旅游资源宣传营销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
(1)国家鼓励乡村游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旅游和饮食文化体验提供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原则等方面做出安排,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另外,针对之前南京众多乡村旅游点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的问题,南京在2013年开通了市区直达江宁石塘人家、世凹桃源、汤山七坊、溧水傅家边、高淳桠溪国际慢城、六合竹镇大泉村等6个著名乡村旅游景点景区的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大大提高了各大乡村旅游点的可进入性。(2)饮食文化的公众关注度提升。传统饮食本身以及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加工方式、历史典故等都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与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背景一一展现,引发了大众对饮食文化新一轮的关注与思考;而近期武汉热干面的申遗更是引发了对饮食文化保护的热烈讨论。日前,以盐水鸭领衔的南京饮食文化代表——“三菜一茶”(南京盐水鸭、绿柳居素食、马祥兴清真菜和雨花茶)也加入申请非遗的行列。虽然有许多声音对将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申遗的举动存在质疑,但将有价值的饮食文化资源用遗产名录的形式进行保护,对饮食资源的宣传推广和进一步的旅游体验开发的确起到助推作用。(3)青奥会等大型赛会在南京的举行为南京饮食形象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即将举办的2014年南京青奥会将吸引大量的国际国内客流汇集南京。这对于南京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和旅游形象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南京传统饮食文化也可以借助这一契机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纵观世界奥运史,东京奥运会让寿司广为人知,汉城奥运会让大家记住了泡菜,北京奥运会使北京烤鸭大受欢迎,南京的青奥会举办也必将为南京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4、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挑战
(1)周边城市乡村饮食旅游产品竞争激烈。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使得南京与周边城市和浙江、安徽等地的饮食习惯存在共同之处:南京乡村善制河鲜,而周边的镇江则以“长江三鲜”备受关注;南京的糕点工艺与苏州的糕团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另外还有“竹笋之争”、“茶叶之争”等。如以南京地区颇为热衷的吃活珠子的风俗为例,就在江苏的高邮、淮安等地同样流行。由此,如何在各个竞争对手中打造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形象,是南京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问题。(2)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对南京本土饮食文化的冲击。从国内范围来看,随着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加深,川菜、湘菜、粤菜等其他的地域饮食文化在南京站稳脚跟,并迅速了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对南京本地的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从国际范围看,KFC、麦当劳等国际连锁快餐品牌在中国的持续风靡和大量外来饮食种类的进驻也对中国本土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朴实自然的乡村饮食文化如何在国内国外各种饮食文化的夹击中突围而出,继续传承和发扬,增加资源吸引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三、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
篇7
[关键词] 体验经济 体验旅游 中华饮食文化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独特的体验。由此而导致旅游活动的范式和内涵发生改变,旅游经营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变化,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在这个体验经济时期,旅游带给人的,主要是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心理满足。所以,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集中体现在体验化进程上,这不仅是旅游市场的需求,也是旅游产品自然提升的需要。因此,笔者以为,基于体验层面的旅游产品开发需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体验主题。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合适的主题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记忆,是游客获得体验极为关键的一步。主题的确定必须突出地方特色与资源特色,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突显个性,避免与周边地区同类旅游产品雷同,通过每一个细节来强化主题。
2.增加文化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升华,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旅游产品。而文化体验的设计通过“软包装”,打造诉诸游客感官系统的体验场景;同时也深入发掘产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塑造令人难忘的意象,诱发深层体验,引起游客心理上的共鸣。
3.强调顾客的参与性。基于产生的背景角度分析,体验可分为简单观察或深入参与,主动创造或被动参与,深入参与以及主动参与能给消费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要求企业在旅游活动中让顾客有自主的活动空间,自由享受各种服务设施,体验参与产品设计的真实感受。当参与过程结束时,游客的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
4.适度开展“挑战性”体验。适度的挑战性活动能使游客真正忘却自我,发挥自己的潜力超越心理障碍。在克服种种困难后,游客有一种成就和舒畅的愉悦体验。为了使游客在挑战中获得最优的体验,旅游企业在设计体验项目时应注重对“度”的把握。挑战性太低会缺乏吸引力,而太高又容易产生挫败感,影响体验质量。
二、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饮食文化旅游是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的特色旅游。目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开发经历了三个层次:风味美食游、药膳保健游、饮食文化游。在现阶段,从体验角度看,很多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三个重要问题:
1.盲目跟风,产品主题不强。很多餐厅盲目地追求多、杂、全,必然导致口味的不地道,可以说使旅游资源在无形中被转移和破坏。由于家家仿照,就难以把握原汁原味,使各大菜系纷纷串味,失去了原来的风味特色,失去了我国饮食文化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一种直接破坏。
2.品尝旅游为主,文化体验不足。目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而深厚的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却被忽视。旅游者所看到的往往是菜肴的色、香、味、形,用完菜后,留在印象中的只是一时的美味,并没有对一道菜有个根本了解。
3.以享受为主,参与性体验不强。品尝美食能令人身心舒服,这主要体现在生理上的享受;而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则更多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人们的满足感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的愉悦。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很多饮食旅游产品端到旅游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经加工完毕的食物成品。
三、基于体验层面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考
尽管目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很理想,但从长远看,这个市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从体验旅游角度考虑,笔者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一点见解。
1.明确产品主题性,营造文化体验氛围。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主题”不仅能调整人的现实感受,增强体验感觉,而且提高产品的品位和吸引力。在设计主题时,应突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特有文化,分析本土因素能否体现当地的精神和符合旅游者的需求。
2.增强参与性体验。对于饮食文化的参与性,不仅能激发旅游者的乐趣,更可以让旅游者从中感受到饮食文化的内蕴,并且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陶冶。这一点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产品开发中很重视。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韩国宫廷饮食特别展”上,推出了包括电视剧《大长今》出现的20余种宫廷料理的多种韩国传统食品,充分展示了韩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在展会上参观者不仅可以品尝美味佳肴,还有机会亲自参与制作。一名记者在做“花三瓶饼”时说,“饼好吃,制作更有趣。”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很多。
3.增加挑战性体验。适度的挑战性饮食文化旅游能使游客忘却自我,在挑战中追求刺激,获得极佳的旅游体验。瑞士苏黎世的“概念餐厅”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它让游客体验盲人的黑暗世界,生意异常火爆。顾客进入餐厅后戴上遮光眼罩,小心翼翼地体验盲人的感觉,除了吃饭时找不着食物、衣服弄脏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外,有的甚至在结账时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这一点,国内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较少,可以深入挖掘挑战性体验;同时也可开发不同等级的项目。
参考文献:
篇8
饮食文化标志应具备
多种特性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标示是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以精练之形传达特定的涵义和信息,是人们互相交流、传递信息的视觉语言。那么,什么才适合作为中国饮食业的标示呢?笔者认为,要作为中国饮食业的标示必须符合标示识别性、涵盖性、代表性、同一性、唯一性的特点。鬲,作为中国炊具的鼻祖和代表,又是中国独特烹饪方式的催生者,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元素,完全可以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鬲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鬲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鬲的出现,使人们通过用其对食物进行加工,彻底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类动物饮食方式,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鬲推动了中国炊具和食具的演变与发展。鬲被誉为“中国炊具的鼻祖”,随着需求的不断发展,以鬲的形态和功能为母体,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炊具,如灶、甑、、釜、等。陶食具是中国食具发展史上正真意义的祖先,陶鬲又是我们的祖先最先广泛使用的陶食具,从这个意义上说,陶鬲也是中国食具的鼻祖。
鬲的发明促进了烹饪方式的变革。中国最早的烹饪方法以置于明火烤炙为主。鬲的出现,使煮、炖、熬、煨、煲、涮、蒸等烹饪方式产生,对中国饮食以及亚洲饮食影响至今。
鬲独具成为中华饮食标示的
要素
鬲作为标示而言,本身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具备充当标示的五大要素。
识别性。鬲是中国人老祖宗最早做饭的家当,三足袋状,造型优美,容易辨认,一看就知道和吃饭有关。
代表性。鬲所代表的内涵非常丰富,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古代饮食方式,另一方面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一性。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让人们从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走向了熟食时代,对人类的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人们创造发明了以煮、炖、蒸为主的中国特有的烹饪方式,乃至对东方饮食产生了广泛影响。
涵盖性。它是中国炊具的祖先,对中国后世炊具的发展演变作用巨大,鼎、釜、锅都是在鬲的基础上演变和形成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以及奴隶制时代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民族性。餐饮是有民族属性的,也具有浓烈的地域特征。鬲不同于锅、碗等炊具,是属于中国独有的,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篇9
关键词:中西差异;菜名英译;归化;异化;饮食文化
一、研究背景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饮食特色。中国人的表达委婉、含蓄,讲究菜名的美感与菜品的特色相得益彰。西方人对菜品的认识更加直观,饮食文化也不及东方的细腻丰富。因此,在菜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翻译理论指导,跨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二、中西菜名反映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对与饮食在态度上有所不同。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饮食的科学。中西饮食态度的差异自然会导致菜肴命名方式的不同。从食物的内容来看,中华饮食的选材比西方更丰富。中餐的味道是综合的,西餐则强调食材的本味及调料的独立使用。这几个方面都影响着对于菜名的确定。
西方人追求饮食的科学和功用,因此命名的方式比较单一。西式菜名通常会包括菜品的主料、配料和烹饪手法,如由食材命名的Beef Tenderloin in Red Wine(红酒牛腰肉)、Lobster Thermidor(蘑菇龙虾)、Sunshine Pork Ribs(乳猪肋)等;以烹调方式命名的Grilled Summer Lobster(烧烤夏龙虾)、Crispy Oven-Fried Cod(脆炉鳕鱼)等;以味道命名的Sweet and Sour Beef Tenderloin(酸甜牛腰肉)、Sweet&Spicy Pork Tenderloin(甜辣猪腰肉)等。西式菜名主要为写实型,追求简约易懂,重在表现菜肴用料、做法和风格。
与之相对,中国人追求饮食的美。中式菜名独具鲜明的语言特色,以及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菜名中常采用省略的方法,如“腌笃鲜”(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呈现出简介凝练的特点。另外,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如“琥珀核桃”(Honeyed Walnuts),生动形象地展现菜名特色。最后,引用名人典故丰富了菜肴的文化内涵,如孔家菜“带子上朝”(Braised Pork Belly)。
三、中式菜名英译原则
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几个主要差异后,就要谈谈菜名互译的具体内容。首先要明确菜名的翻译的目的。菜名翻译不仅是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一道食物,更是为了向译入语读者展示源语菜单所代表的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菜名翻译牵涉了较多的文化翻译。因此,在具体翻译方法上要考虑归化与异化的指导策略。
关于归化和异化的定义,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译含有文化内涵的文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一是尽可能让作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让读者不动,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把前者概括为异化,后者概括为归化。
归化和异化之争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实际上,归化和异化二者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互为补充。归化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失真,无法再现源语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的本色。异化法似乎是保持原文异域文化特色,但是,在采用异化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度的问题,行不通的时候还得借助归化法。只有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庄国卫,2007)。
菜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要以使菜单读者对一道菜有个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尽量使菜名能实际展现出这道菜的实体,其次才是考虑如何能把这道菜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翻译出来。这就要求译员在熟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原则。
四、中菜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很多学者对中式菜名的归化和异化翻译都有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按菜名的形式类别,对归化、异化原则的使用也进行归类。这种僵化的“套公式”法翻译出的菜名会违背真正的归化、异化原则。同一类形式的菜名既可能采取归化又可能采取异化。下面将具体分析小吃类菜名翻译中归化异化结合的译法。
1.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的文化意义。不少人把“饺子”等同于‘dumpling’,其实‘dumpling’的意思是“有馅的面团”。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元宵”也可以叫‘dumpling’,这样的翻译并不精准。“饺子”采用音译‘Jiaozi’,可以保留其文化身份。所以,音译法的异化程度最高。类似的音译还有“馄饨”(Wonton)和“馒头”(Mantou)。
2.音译加注法
知名度稍逊于第一类的小吃通常运用音译加注法。直接的英译很难将信息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因此在音译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异化和归化原则并用的体现。比如“咕噜肉”译作‘Gulaorou(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锅贴”译作‘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五、结论
菜名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到源语和译入语文化,主要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译者在清楚地将源语信息按照译入语文化习惯传达给读者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在文化传播中容易丧失的源语文化。中西菜肴不论在命名方式上,还是在食物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西式菜名单一、功用,中式菜名则独具丰富的内涵。在菜名英译时,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必要的取舍。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良好的中西饮食文化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归化和异化原则相结合。菜名英译的目的不仅是传达食物信息,更是将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发扬传递。
参考文献
[1]潘.再谈中西菜名翻译[J].黑龙江:北方文学,2011(3).
[2]陈怡帆.试析文化交流中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篇10
摘要:赣州是客家摇篮,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历史厚重,内涵丰富。借着目前赣州经济、社会和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大力发展赣州客家饮食,建立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品牌,势在必行。赣州客家饮食是赣州旅游的亮点,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瑰宝,合理开发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的需求,赣州旅游市场必将繁荣发展。
关键词: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赣州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是江西的南大门,是江西的一个重要形象和窗口,是客家摇篮。客家文化是所有客家人在迁移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赣州在客籍人迁入之前,除有少量当地土著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之地,赣州因其先天的地利,成为接受自北向南迁移移民中最早、最多的地区,一个巨大的客家族群从这里发展、壮大。客家人在赣州这片热土上开拓耕耘,浸润了赣州奇山秀水的灵性,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客家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赣州客家饮食更是风味独特。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相对欠发达,赣州一直未有发挥出它的优势,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赣州在哪里,是哪个省,更别说来赣州旅游了,我们的旅游市场一直比较冷门,主要就是本地游客和周边地区的游客居多,景区景点客流量也小,客家饮食文化自然没能够得到更多更好地推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来过的人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走出去的赣州客家美食也寥寥无几。在其他地方菜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故步自封,对自己本土文化极度不自信,缺乏对本土饮食文化的研究热情,依然缺乏对传统客家饮食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传承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更是没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随着省内昌吉赣高速铁路以及对接珠三角的赣深高铁、赣广高铁的建设,赣州发展态势喜人,令人期待。赣州在2020年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地理区位日益明显,是离东南沿海最近的一个内地城市。它的前途光明,未来不可估量。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从现在开始必须快马加鞭地赶超发展。我们知道旅游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吃”是放在第一位的,民以食为天,从饮食方面入手,把好旅游六要素的第一关“吃”,在“吃”方面做文章,深入挖掘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提高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品牌效应,提升赣州旅游形象,凸显特色,势在必行。
赣州客家饮食总体来说口感偏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具有很强的古中原饮食烙印,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饮食记忆。赣州客家饮食还极具人文内涵和精神境界,有历史,有故事,有内涵。比如,兴国将军县的“四星望月”这道菜就是由亲自命名,它寓意一种代表革命传统的饮食文化。又比如,“赣南小炒鱼”这道菜与王阳明有关,他曾在赣州做官时候命令他的凌厨子为他烹制而成,口味别具特色,后广为流传。“蝴蝶鱼饺”也是非常有历史文化的一道菜,相传,清乾隆年间赣州名厨胡大成喜爱戏曲工余常上戏院,一次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受梁祝真挚相爱,殉情而死化成一对蝴蝶而感动。回到酒楼,他用鱼肉和猪肉制成蝴蝶形饺子,取名“蝴蝶鱼饺”,邀请同行好友品尝,从此流传至今。还有南康的“荷包胙”也享有盛名,相传,乾隆时大余人士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因为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叶把经过料理后的猪肉包成“状元帽”的形状,经蒸熟后,就成了一道色泽浅黄、香味纯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腻的菜肴。这样的赣州客家美食数不胜数,还有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赣县“黄元米果”,大余“南安板鸭”,上犹“全鱼宴”,崇义“九层皮”,信丰萝卜饺,会昌米粉和豆干,安远三鲜粉,于都客家擂茶,宁都肉丸,瑞金牛肉汤,寻乌客家酿豆腐,石城的客家米酒,龙南的珍珠汤等等,许许多多,赣州十八个县市区皆有珍馐瑰宝,它们像是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亟待挖掘开发,它们不应该被埋没。
首先,政府部门,赣州市政府、赣州市旅游局等应主动制定出一系列好的政策和措施来服务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培育一批本地餐饮企业,鼓励他们走赣州客家特色化发展路线,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和资金帮扶政策。并重点打造一些优秀餐饮企业作为发展龙头,建设一些专业的品质的客家美食街区。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些客家美食城和街区,政府需要定期帮扶,在知识和技术等内涵建设上继续给予补给,不要让其成为一个个空架子,要真正发挥出他们的品牌作用和效应,成为赣州城市旅游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其次,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组织赣州客家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餐饮行业协会、旅游协会、各餐饮企业、各旅游景区研讨赣州客家饮食,重点挖掘和打造一批特色菜肴,并写入赣州客家饮食文化保护名录。积极推动赣南客家菜制作规范标准化、质量化,积极申报省级标准,从技术层面进行品质研发。同时还应积极组织成立赣南客家菜肴专家技术委员会,制定出《赣南客家菜认定标准》和《赣南客家菜烹饪大师评定标准》,启动修订编撰《赣南客家特色菜谱》,从理论文字上进行品牌保护。
第三,赣州客家饮食文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培养一批赣州本土的厨艺传承人,引导大家积极学习客家传统饮食文化,低门槛,高就业,吸引和培育人才。积极鼓励客家美食厨艺大师启动传、帮、带机制,手把手,一对一,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客家厨艺人才。政府还应该积极帮扶本土的厨师培训学校和机构,让学校成为专业人才孵化实训基地。引导它们努力培育赣州客家饮食厨艺人才,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帮扶。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培养一批专业的客家饮食高素质餐饮服务人才,目前依然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市面上的餐饮服务人员大都学历比较低,知识储备特别匮乏,在服务中往往答非所问,在回答顾客的关于菜品或是酒水等具体带有一定的知识性问题的时候就会露出马脚,顾客的知情权难以得到应有的满足,沟通受阻,消费起来自然觉得不太情愿,也不利于餐饮企业的营销和推广,会损失一定利润。市面上的餐饮服务人员大都也不是餐饮服务专业毕业,基本没有学习过服务知识和技能,没有应该有的职业素养,那么就远远满足不了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现在的顾客不光是追求食物产品的质量,他们越来越在乎和关心的还有在消费过程中是否可以享受到高素质的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时代在发展,顾客层次和水平在提高,餐饮服务人员也应该快速成长起来,才能匹配市场需求。
再次,各大景区景点应该积极团结起来,一起研究探讨打造赣州客家特色餐饮,让吃客家菜肴、品客家美酒成为赣州旅游的一大亮点。让游客在游览中更多地体验和参与,感受客家风情,例如,在景区景点安排客家擂茶的表演节目,还可以去果园采摘鲜果,去茶园摘新鲜的茶树嫩芽等,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客家美食,比如制作客家酿豆腐、做米果等。要让赣州市场上本土化、客家特色化的餐饮成为我们最为重要的餐饮主流市场特色。让来了赣州旅游的外地人有积极强烈的意愿来体验赣州客家文化,品尝赣州客家菜肴,餐饮消费后很明确地知道赣州客家特色究竟是什么,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不容忽视的就是媒体效应。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电台的推广和宣传已经远远不够,还应该“请进来,走出去”,这种方式会更加直接,有感染力,营销效果也会更具爆发力。比如,我们可以邀请全国知名的餐饮企业或是各大餐饮协会来赣州做行业专业发展研讨会,高峰论坛头脑风暴,积极承办各级各类餐饮类竞赛,通过请进来的行业专业人才,承办专业活动赛事,以此来积极主动学习,主动和行业前沿、高端看齐靠拢,这要比坐井观天的苦心研究更加有用。又比如,我们可以走出去,主动外出观摩学习,学习其他菜系的发展心路历程,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政府帮扶本地特色餐饮企业的优秀案例,学习品牌餐饮企业的宣传和推广的典型策略。客属一家亲,赣州客家与其他客家地区,比如福建龙岩、广东梅州可以一起建立紧密的沟通和联系,可以定期举行客家厨艺大师人才交流学习和研讨,一起追根溯源,研发客家菜肴,打造好大客家品牌,团结起来辐射力会更强。
总之,大力开发赣州客家饮食文化是经济、社会利好的大事,以市场为主体、以政府来牵头,相信赣州客家美食一定会成为赣州旅游市场的一大品牌,在本土壮大后也能走出赣州、走向全国,赣州旅游市场也定将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增能.客家饮食文化[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罗勇.客家赣州[M].江西人民出版,2004.
[3]张凤平.客家饮食文化漫谈[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
[4]黎章春.客家菜的形成及其特色[J].赣南大学学报,2004.
[5]邓秀勤.论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