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地域元素
1 公共环境设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公共设施”一词源于英国,英文Street Furniture,可直译为“街道的家具”,有的还被译为Urban Furniture。各国学者对城市公共设施所定义的概念各不相同。例如(英)克莱尔发表观点:“城市公共设施指城市内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特点。国外学术界对“公共设施”问题的关注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近代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技术的出现与大机器生产的普及化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欧美国家以此为契机,开始着手对旧城区的保护和复原,例如1853年的法国巴黎大改造就是第一次对现代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有了较为系统化认识的结果。二战结束之后对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及对于老城区的保护与复原达到了最高峰此后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叶。
2 地域环境因素类别
2.1 地理环境和气候
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能使得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做得更加精彩。如安徽西递宏村的水环境系统就造就了中国的威尼斯水乡。这种利用地理环境引入水的概念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杭州西奚旅游度假区环境也是如此。这些区域内的各项环境设施与周边环境良好结合,既易人使用又自然和谐。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气候特点。气候同样会影响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如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多雨,公共环境设施在造型上就会考虑通风问题与遮阳问题同时又要注意到防雨和防腐蚀问题;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多寒冷干燥,因此公共环境设施选用材料多采用当地木材以增进亲切感给人温暖的心理暗示,同时因为北方气候寒冷,冬季较长,色彩较单调,所以公共环境设施多采用较鲜艳的颜色。
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是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元素,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则能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南方的竹资源,北方的针叶林资源,西北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等。
3 地域文化因素
3.1 建筑风格
城市内建筑给我们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城市的文化象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建筑是城市居民的文化载体,承接着文化又将之四散传播,因此建筑可以说是城市地域与文化的集合体:北京的四合院,上海外滩的西式洋房,西北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西南地区的吊脚楼……这些形成了城市之间的特色,同样城市内部的公共环境设施就不能为所欲为,应当考虑到区域内整体的建筑风格,从中找出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着的因素,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去,使得公共环境设施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环境中。
3.2 人造景观环境
现代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对景观环境的配合,使之成为空间环境具有公共性和交流性的产物。比如,在南方地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通常与景观相结合,是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其定义了室外空间环境的功能特点又明确了空间的秩序感,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因此可以说公共环境设施是一种硬质的景观。虽然景观空间的形式与组合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但是同样的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体量,形态,材质,色彩等又可以直接反映出景观的特点。
3.3 生活方式
东方与西方,我国的东部与西部,北部与南部,城市与农村就生活方式而言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便是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城市在生活方式上也会有一些差异,这些生活的差异来源与地域的不同,引申为文化的差异,共同组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作为位人类生活提供最基础服务的公共环境设施就会受到这些差异的影响而各不相同。对于经济型城市而言如上海,深圳,其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得城市居民对公共环境设施的需求更注重功能性,而对于杭州,北京等文化型城市,其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对于公共环境设施的需求就会更加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使用。
3.4 造型与色彩
公共环境设施同其它的产品一样也是通过其一定的形态展现在使用者面前。造型主要是指物体的形象,形状以及形体特征等。特定的产品造型和色彩可以使得人们和容易就联想到其产地和使用地区。如,唐三彩可以联想到洛阳、冰灯可以联想到哈尔滨、紫砂壶可以联想到宜兴等等。
作为形态中重要部分之一的色彩,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偏好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甚至是政治、宗教、教育、风俗等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色彩使用与感受。例如,伊斯兰教崇尚绿色;非洲人偏好高纯度的色彩;地中海沿岸地区偏好高亮度的色彩。就我国而言,各地区在几千年间发展并不相同,东北地区偏好色彩反差大,明度高的色彩如黄色,红色。西北地区因为地势的缘故多喜好浓艳,热烈的色彩,西南地区偏好丰富,色差小的色彩;东南地区偏好淡雅,单色调。
4 结论
地域因素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公共环境设施的使用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材料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其中地域文化因素较之自然环境而言对城市的发展,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也更加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进行针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过程中要尤其思考本文所例举的几个特点与影响因素,避免设计陷入误区,创作出失败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海林,董雅著.城市空间元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杨裕富著.设计的文化基础[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8.
篇2
关键词:室内设计;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室内空间往往以自身形象和相关的装饰手段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不同的室内空间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具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室内设计在具体案例设计中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及业主个人文化素质的研究与融入,并提炼与寻找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来作为室内设计文化元素的切入点。本文主要对室内设计文化的思考与探索进行论述。
1、室内设计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室内设计文化是人类在解决居住需求过程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装饰手法来诠释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特点,以及空间和人的关系,在装饰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本质上看,室内设计文化是人类对居住环境质量优劣的评价、理解及改造活动不断深化的结果,是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类在装饰方面积累的知识作品、技能等的总和。室内设计文化除具备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历史久远
装饰活动是人类最早进行的文化活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居住在岩洞之时,在古人类居住的山洞内,洞内的岩画就已经具有了文化的特点,所以,人类从有居住开始,就产生了装饰文化,人类早期的岩画,出土的骨、贝化石,都是室内设计文化早期的见证。
1.2 有强烈的社会性
从社会学角度上看,装饰不仅始终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反映出强烈的阶段性,不同社会等级、阶层,装修装饰的内容、标准不同,在有阶级的社会中,色彩、造型、装璜等,都能够明确反映出社会地位的不同。
1.3 限定性
室内设计文化要求有载体,就是环境艺术工程作品,是通过作品反映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品味,所以被人们称为凝固的音乐,特定的室内设计体现了装饰文化的限定性特征。
1.4 多样性
从成就上看,人类在特定环境(建筑)内部的限定空间内,在装饰上已经创造出极高的水平,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装饰已经深入到室内设计文化的各个界面。
2、 室内设计文化元素探索
2.1 中西文化元素交融
人类文明进步,都有赖于人类优秀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国自汉代后由于佛教传入与唐代丝绸之路兴盛,造就历史上大量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绘画、宗教、建筑、雕塑等文化领域的广泛交融和应用,远到敦煌壁画、云岗石窟……近至北京十大建筑、南京中山陵及上海等城市建设无不是中西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
事实证明,仁性与知性、道德与科学相互融会贯通,即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基本观点,是人性之整体,合之双美,离之两伤。所以室内设计应用中西文化元素合壁,要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不能简单化的抄袭与克隆,在日本、台湾与香港的许多室内设计里就有许多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我国的许多新建的高级五星级酒店,如上海的“四季酒店”与“金茂大厦”都是中西文化交融成功的最好实例。
2.2 室内文化元素的提炼
所谓的室内文化元素,我个人认为是指在特定案例室内设计中“基本文化定位与特定文化符号提炼和应用概念”,即对某种特定文化元素的提炼与浓缩后的一种再简约、再深刻、再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符号。所以在室内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应用,应强调对其文化的精华的吸收与提炼,提倡室内设计中浓郁的文化元素与鲜明的时代气息相结合,反对抄袭、照搬,否则都将成为室内设计中的大败笔。
2.3 室内文化元素与建筑的和谐
室内设计师在做室内设计前,必须认真理解建筑师的建筑母体设计原创理念与建筑文化元素语言内涵及建筑室内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寻找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通俗简练的文化元素语言表达定位,如庄重、宁静、欢快、温馨、跳跃等等 比如一个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应该服从温馨、亲切、尊贵等文化元素语言,因此在该酒店大堂的室内文化元素设计中,如艺术品、图案、色彩、灯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应按上述文化元素语言原则去设计与营造。如果文化元素定位偏离了建筑功能的文化语言,如过分严肃和原则或色彩偏冷调都将显得其空间低沉与压抑,达不到建筑功能特定的文化语言要求,同样一幅虽然是出于名画家的大作,但由于作品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质感上、色调上或空间比例尺度上与建筑功能空间不和谐都将导致文化元素与室内功能的冲突,不是强化而是削弱了室内功能应有的文化氛围。所以好的室内文化元素应保持与建筑文化语言的高度和谐。
2.4 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
在建筑室内设计中文化元素应用都应体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现代的酒店设计中,越是高级宾馆酒店,对地域文化越重视,在酒店星级评定中分数也占的越高。鲜明的地域文化能营造建筑室内的个性化,香港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凯勒先生曾说“一个成功的宾馆室内设计,应该重视其地域文化设计,使之给客人一早醒来有个鲜明的地域信号”,可见地域文化元素运用是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2.5 企业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现代企业日益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品牌战略实施中的应用,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是企业必须借助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特定的信仰与文化系统来放大的管理功能,因此在由企业行为建设的各类建筑的室内设计中,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元素的应用,做到恰到好处来体现该企业文化的品牌精髓。
2.6 业主个人文化元素的应用
在承接业主私建的民用建筑和公寓住宅的室内设计中,往往由于业主不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面对室内设计中的文化元素需求与理解也不同,这就关系到满足不同业主“个性化文化”需求在室内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比如有喜欢中式、欧式、现代式等不同文化风格。在中式风格中,又有喜欢汉风、唐韵、宋味、明式等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元素。欧式也有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同时包括文化艺术品的陈设,如艺术壁画、挂件 摆设品在内容与形式上除与室内设计和谐,更要重视满足不同业主的文化与审美需求。所以好的设计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
3、 室内设计文化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与国际室内设计行业的交流日渐密切,加之网络信息的沟通,使中国的室内设计队伍异军突起并发展迅猛。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大陆的高档民用建筑的标志——高级酒店室内设计,几乎99%之多已由中国大陆的室内设计师来主持完成,所以说中国的室内设计与国际室内设计在信息交流上,距离正在日益缩短,在设计的理念与手段上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室内设计既是一个新兴行业,同时也是一个古老传统的行业,谁能说中国那么多优秀的古典建筑,其完美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不令世人叹服。
从首都北京的故宫到的布达拉宫,其精美绝伦的室内装饰与环境艺术,谁能说不是出于一流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与艺术大师之手,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文化正是传统的东方文化与古典建筑艺术的精髓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民消费理念的国际化,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经历了从实用性——舒适性——个性化的三次转变过程,室内设计被公认为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室内设计必须服从建筑设计语言,并和之高度和谐。因此室内设计的三次转变也体现了我国室内设计的不断提升和成熟的程。尤其是“个性化室内设计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室内设计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不难发现,在近年的我国室内设计中,不论酒店、娱乐场所、甚至办公楼、厂房中的文化元素也得到普遍应用。且不论其中有许多滥用文化元素所导致的“画蛇添足”与“弄巧成拙”的实例。但却不影响证明一个普遍的真理,即“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文化繁荣建立在物质繁荣的基础上。”这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繁荣,必然带来建筑装饰中文化与艺术的复兴。
4结束语
总之,在室内设计中必需重视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及业主个人文化素质的研究与融入,并运用文化元素对室内进行装饰设计,体现不同文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触觉和感觉。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人们对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使之传统文化元素,更多的在室内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引起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域性;建筑设计;再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变着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进口商品”正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审美标准,拥有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和风格的建筑林立在马路两旁。这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极为巨大,它促成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文明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得国家变得“千城一面”。看到这些冷漠的建筑我不禁困惑:我们文化的本质在哪里?我们的根还在吗。
一 地域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二 地域性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 结合实例分析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要素和“再设计”
地域性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往建筑装饰形式和符号上,它更包含一个因地制宜的概念,一个可持续性的概念。在设计之前,贝先生向政府了解建筑周边的一切资料,从苏州水文情况、历史掌故到拙政园、忠王府沿革,甚至包括了东北街上每一棵草木的位置。目的便是为了因地制宜,了解苏州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精髓。苏州属季风海洋性气候,水路纵横,民居建筑多围湖而建或沿河布置,人们临水而居,临街背水。苏州园林众多,古代能工巧匠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轩榭、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方寸之间见天地”的理想空间。
天人合一性,体现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上,即为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苏州博物馆新馆周边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南侧沿街古色古香,均为销售工艺品和特产的小店。吸收传统造园手法的现代建筑、忠王府古建筑与沿街特色小店和谐交融、相得益彰。贝老设计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不高”是指贝老将建筑檐高设定为6米以内,保证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围建筑立面的统一性。“不大”:庭院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的主要部分之一。在贝老利用庭院对空间进行组织和分割,连接了分散的展厅空间。“不突出”是指建筑平面采用中轴线对称设计,将建筑灵活地融入拙政园和忠王府的总体布局中。外观设计上,采用苏州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设计,更好地域周围环境相融合,是观赏者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这一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未来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民族文化,著名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经说过“城市应该像文学一样。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阅读它的意韵。”贝老对传统江南园林和孕育传统文化精神的苏州民居进行提炼、概括,“神似而非形似”,他将精神层面的东西赋予建筑,使前来观赏的人们能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还原后的古典元素流露出的神韵和意境。新馆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中贝老最重视的要素之一。各个展厅空间的布局分配合理,流线清晰,巧妙将园林设计中的“移步异景”“借景”手法引入室内设计中。他从古苏州文人把玩珍品的多宝格架中受到启发,对展柜进行一一设计。在光的运用上也非常巧妙,窗户的位置高低、大小、距离规划都十分严谨,自然柔和的光线均匀地散在展厅中,人们即便观赏许久也不会因光线产生视觉疲劳。
“再设计”,即继承传统的创新性。建筑中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传统元素。墙脊的屋檐上,贝老并没有采用古老的青砖黛瓦,而是换成了耐久、耐磨性强的花岗石。这种花岗石俗称“中国黑”,平时呈深灰色,雨后呈黑色,这个奇妙的变化使雨中的苏博独具魅力。采用传统民居采用的坡屋顶形式,使用现代结构—钢梁支撑防水铝板,铝板上固定金属支架,支撑灰色花岗岩切割成规则的条片状,石板之间留缝处理,形成类似传统民居建筑黑白灰的色彩关系,创造了传统民居般光影效果的灰调建筑。
庭院北侧的山水墙是再设计的典范。贝老说:“苏州园林已经做到了园林中的极致,在这个园林圣地做园林要想超越前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另辟蹊径方才可行”。他由宋代米芾抽象的山水画获得灵感创作了立体山水画,它以与拙政园相连高低起伏的白墙为纸,以石为山,将石片排列成高低、前后等韵律变化。石片中掩映着翠竹,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桥跨越前方光滑如镜的水面,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八角凉亭,这一切宛如置身于别样的苏州园林,又像踱步于文人书画之中,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寄情山水园林,隐居修身的浪漫人文情怀。此为“以小见大”的设计表现手法,也凸显了贝老设计的中心:“中而新、苏而新”。
四 结语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它成为地域性建筑的典型。抓住中国传统历史文脉,深入发掘古代建筑传统元素的本质,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传达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我们要让传统孕育建筑,用建筑感染生命,用地域性建筑文化引领世界新潮流。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网.地域性与建筑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
[2] 王晔. 贝聿铭与苏博新馆的故事[N].扬子晚报.
[3] 苏州古典园林.百度百科[OL]. /view/18352.htm
篇4
关键词: 城市生态景观 设计自然
一、关于城市生态景观的概念及涵义
景观是指地表空间的景色、景物或风景。而我们中国的景观常常与园林联系在一起,当今的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及涵义已极为扩展,不在局限于简单的“造园”或“造景”,而是一项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致力于改善和创造城市生态景观的系统工程。
城市景观是在自然要素基础上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因素,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城市生态景观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有人们普遍认识的视觉生态景观,即物质性的景观,也有包括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性的景观,它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内日益受到重视。
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主要是为加强城市生态景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美观度,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为了维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既是生态目标,又是社会目标。
2. 舒适。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能充分将技术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满足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的需求,愉悦身心,通过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来提高市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是生态目标。
3.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能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景观场所应能在重大灾害(如地震、火灾中)中作为居民疏散和避难的场所,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城市生态景观还要具有一定的容纳、吸收和分解城市各种固、液、气态污染物的功能,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这是社会目标。
4.便利。城市生态景观规划要考虑居民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范围内,步行可方便到达景观地点,游憩不用乘公交车,确保城市生活、游憩的方便。这是社会目标。
三、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设计都要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一个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它满足人类户外活动的需要的程度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程度。
2.生态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不断扩展,使得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滋生城市病。景观规划设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定的人群,应上升到景观生态学层次上,这为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注重环境容量,保护环境敏感区,加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促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增加绿化空间。
3.尊重历史、地域、文脉的原则。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特色,切不可对其他城市的景观设计照搬照抄,应保持自己的城市风格,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基础。
4.整体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要符合城市的基调和整体风格,体现城市形象和个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特征,城市中各景观元都拥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市民也有共同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所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既要确保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又要保证各景观元的丰富多彩,做到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5.多样性原则。设计时应针对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系统少的特点,增加景观的自然成分,但要注意避免绿地建设中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的状况,保持物种多样性。
6.结合自然的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特征,促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7.系统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时要用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加强与城市水环境、市容卫生、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
四、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内容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设计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组合和空间分布情况,使景观不仅具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符合生态学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景观设计、生态绿地空间规划设计和景观敏感区的保护规划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城市的生态景观设计要考虑城市风貌与建筑景观的总体规划布局,创造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应城市自然条件,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自然斑块,并加强景观设计与这些元素的联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城市的地形地貌,保留场地的起伏或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堆土成山,积水成池,形成局部的自然生态景观。在建筑群体景观上,尤其是商业建筑追求标新立异,建筑间的不同形态丰富了视觉环境,营造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景观设计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加强对主要特殊点、主要道路和街道、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等处的景观控制,使建筑物的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要素更符合审美和生态的原则。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加强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能有效缓解各种城市生态问题,并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由于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持续深入,为了能够改善在乡村中的生活、生产需求,不断改造乡村的风光、建设自然的乡村景观,进而展现出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风景园林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开始使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规划乡村的景观,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提升乡村的环境,进而让乡村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让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1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构成
一般来说,乡村是代表不属于城市的地区,指的是社会生产力较为独立、有着独特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特点的区域。乡村和城市由于原始部落的发展不断产生,可以按照聚居的情况,对景观进行分类,有乡村景观、自然景观与都市景观。从景观的特点上来讲,乡村景观和都市景观相比,更加自然,受到人类的干扰程度较少;而和自然景观相比,乡村景观具有人文的氛围。从地区的特点上来看,乡村景观指的是在都市之外,有着人类聚居的区域。乡村景观的特点就是依靠农业进行生产、具有田园文化,可以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求。
在乡村景观的构成中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乡村人文景观、一种是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景观大都表现在农业为主要的生产和村庄的景观,表现着在这地区中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乡村自然资源是代表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基本的条件,是代表乡村地区中低于特点的景观。
2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乡村建设、提高乡村景观及教育功能等多种作用,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原则:
2.1 规划与保护原则
在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保护乡村景观。比如农村耕地是乡村景观中的重点,也是国家的主要资源,因此,在其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损坏耕地。乡村景观中很多河流、山川等自然资源或者历史文化遗产,如果受到了破坏就很难得到恢复。所以,在规划和实际中要做到规划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2 开放性原则
乡村景观应该是社会共享的资源,应是被人们享受的资源。所以,要保证乡村景观的开放性,使其能够观赏、接近、享受,避免出现个人或者家庭式景观。
2.3 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需要把乡村景观和人文、自然等因素相结合,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环境、生产、社会发展、旅游等相关因素,更深入地规划和设计放乡村景观,同时保证乡村景观的特点。
2.4 历史性的与地域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有着不同的历史性的和地域性。因此,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的特点,保证地区中乡村的特色。
3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主要意义可以从以下3点看出:第一,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革建设,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时来说,乡村景观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是建设美好国土的开始。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能够重视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乡村的视觉感受,提高乡村景观的价值。第二,乡村景观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的景观,属于乡土风景,能够显示乡村的气候特点、土地资源、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动态情况,让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景观的特点,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以及历史内涵。第三,乡村景观是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下而产生,有着十分和谐的美感,其自然资源更加丰富,给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也能让相关的设计人员不断产生新的思路。第四,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人类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其中包括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其对城乡系统布局的科学调节、乡村资源和景观环境的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绿色发展、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塑造品牌产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结论
随着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和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的需求,乡村尽管已经开始成为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给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产生新的思路,促进规划和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晋石.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D].北京林业大 学,2006
篇6
【关键词】城市风貌规划;可操作性;地域文化塑造
【Abstract】Having a shape that the city planning cityscape personality, improv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so on. Changed the original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urban geographical features missing, the city due to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bandoned the origin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resulting in the original patter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urban space in the building, etc. a great deal of destruc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appearing.
【Key words】Urban landscape planning;Operability; shaping the regional culture
1. 引言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是关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等综合表征反映城市的空间形态。本文将借助于"面、线、点"的景观组织形式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提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的基本原则及具体策略,从多方位、多角度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结合淄博当地情况分析如何对城市地域性特色塑造研究。
2. 城市风貌塑造的必要性
城市风貌最早源自于人类生活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社会观念和交往方式的差异性,对从城市形态、建筑风格与结构选型等形式特征,形成的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城市风貌是反映一个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表现城市的气质。
3.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是指各类绿地相互联系、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应该全面和完整,它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塑造
4.1塑造城市地域性特色的重要性。
(1)城市的地域特性犹如城市的生命,独具个性的城市才具有优势和竞争力,城市的多样性虽然不一定是地域性的,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景观一定是多样、富于个性的,在塑造与保育城市地域性特色方面,许多城市都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如西安、云南、南京。
(2)现如今人们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品位和特色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塑造城市特色更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
(3)另一方面,城市特色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加大,同时地域特色对招商引资、吸引高素质人才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城市北京、青岛、上海发挥的地域特色,为当地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2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
5. 淄博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域特色塑造
5.1淄博市地域特征要素。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鲁中,南依沂蒙山区,北临华北平原,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包括张店、淄川、博山、临淄、周村五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县。淄博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多风少雨,易干旱;夏季高温高湿,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易旱易涝;冬季寒冷干燥。
5.2淄博市地域文化背景。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国时,淄博已成为北方的制瓷中心,现被称为"中国陶瓷名城"、"北方瓷都"、"淄博陶瓷・当代国窑",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代窑址。其次淄博人杰地灵,曾是许多名人雅士的故里,如政治家:齐桓公、管仲;军事家:孙武、孙膑;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王渔洋、蒲松龄等,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沉积。
5.3淄博城市绿地特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3.1绿地空间布局方面。淄博是属于典型组群型的城市布局,各个区之间各有特色。虽然先后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从总体情况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不够均匀,部分区县城市道路绿化特色不突出,行道树遮荫效果不显著,没有真正起到城市绿色走廊的作用,整体绿化种植缺乏联系,不利于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
5.3.2绿地景观方面。绿地养护在绿地景观效果方面越来越突出。区县城市部分绿地前期投资较大,但是长时间的缺乏管理养护,基本起不到优化市民环境的作用,还有公园基础设施较完善,但是植物搭配过于简单,整体缺乏层次,景观效果较为单调。
5.4淄博绿地系统的地域性特色塑造展望。由于淄博市组群型的城市布局,公园绿地总体呈现出"小而多"的特点,各个区县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结合当地人文特色资源,通过保留、恢复、改造等手段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发展,同时注意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发展淄博市的新形象。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5.4.1生产绿地规划。积极引进淄博特色树种,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引导城市绿化苗木生产从无序竞争进入有序发展,体现经济特色。
5.4.2植物特色规划。
(1)垂直绿化。淄博市由于地质构造等多方面影响,加之许多区县是老城区,可供绿化的用地非常紧张,垂直绿化在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加强城市的地域化特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屋顶绿化。结合山地城市地形形态,屋顶形式可采用退台式和大斜顶形式。坡面形成绿色生态屋顶,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形成丰富的特色界面。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借助屋顶绿化形式拓展公共绿地范围,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3)斜坡绿化。加强护坡绿化易于形成鲜明的山地地域特色,丰富道路景观特色。在美化崖壁,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绿化生态作用。
5.4.3保护古树名木。淄博市目前列入古树名木保护的有167株,树龄最大的为800年。主要分布在地方区县,作为淄博市的活文物,应加以重点保护,及时拆除古树周边的违章建筑,改善地下生长环境,设置保护围栏,及时做好排水、填土、修建枯枝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山东城市规划 201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园林术语标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余柏椿.论城市特色结构理论[J].新建筑.2013(11).
[4]张继刚,蔡辉.对城市特色哲学分析的初步认识[J].规划师.2013(12).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地理;地理环境
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展衍。无论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展衍,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连。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带有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文化。
为了使我们详细了解音乐与地理所建构的知识体系,深度探究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地理学、音乐地理学学科内涵作一简要概述。
一、地理学、音乐地理学学科概念及研究范围
地理学(geography)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研究主旨在于探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地理学学科体系分类将之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众所周知,早期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偏重于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地理学,主要包括水文地貌、气候土壤、地域风情、疆域山川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研究内容中,以人地关系为主题。它着重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活动或者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现象的分布与变化。②人文地理学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其研究范畴更为深入详细;在分支学科中文化地理学与音乐联系最为密切。故此,针对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
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即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为主旨。③其研究内容主要有文化区域研究、文化源地传播研究、环境感知研究等。这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现已纳入音乐文化内容,对音乐文化起到辅助作用。扩散、迁移是文化与地理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促进了对音乐传播、区域影响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于音乐地理学学科内涵,顾名思义是指针对音乐文化研究运用了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观念与方法的边缘交叉学科称为音乐地理学。在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理论影响着音乐文化研究。因此,音乐地理学这一边缘学科研究课题内容已广泛涉及音乐风格、音乐传播、音乐文化区域、音乐的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
二、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
著名学者Parris曾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音乐的熏陶,虽然我们几乎常常忽视它的存在。音乐从家庭的音响设备里传出,在我们的汽车里飘荡。它出入银行、办公大楼、超级市场。电影和电视画面与音乐相配,才使得我们感受致深。工作时,音乐相伴相随;晨练时,音乐设定了节奏。是音乐催婴孩儿入眠,帮助人们做健美操。各种典礼仪式及宗教都离小开音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知: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之内。它代表着地域风格,表达着地区风貌。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中,都能身临其境在音乐之中。让音乐文化深深的嵌入地理环境之中。
1.音乐文化区划与地理环境
根据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地理风貌的差异,在王耀华先生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一书中,似可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即: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用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之所以将音乐文化区划分为九大区域,是因为这九大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山脉都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中,“汉族民歌色彩区”是最早的研究成果。根据苗晶、乔建中先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研究成果中大致将汉族民歌色彩区分为十一个区域。即:东北部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淮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浙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闽、台民歌近似色彩区、粤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汉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湘民歌近似色彩区、赣民歌近似色彩区、西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客家民歌特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不仅以地理环境为依据,而且以文化背景、语言环境、民间习俗为依据。
综上所诉,我们即可总结出:地区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民间习俗与音乐文化风格、体裁形式存在着密切联系。音乐文化类型的划分与地理学描述的不同范围和不同地貌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是相互联系的。
2.音乐文化源地传播与地理环境
文化源地是指人类最早产生文化的发生地。文化传播是指将文化通过相关途径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关于音乐文化源地传播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丝绸之路的音乐”。笔者认为,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丝绸之路”所涉及的路线比较通达,曾有海洋、绿洲、草原三条道路。从文化艺术角度分析,“丝绸之路”所涉及的地区文化环境比较丰富,比如西域各国的音乐文化。
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交流主要发生于绿洲道路上。从这条道路上,使得西域各国音乐文化流入中国内地。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乐器(竖箜篌、琵琶、羯鼓等)、乐舞(天竺乐、安国乐、高昌乐等)与乐律理论等方面。④
音乐文化传播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音乐自古以来都靠传承、传播进行推广。地理环境既可以成为音乐文化传播的扩散途径,也可以成为音乐文化传播的天然阻碍。音乐文化的传播既能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加强地域音乐风格发展,还能缩小音乐文化的区域差异。
3.音乐体裁风格与地理环境
用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结合音乐起源说中的劳动产生音乐的观点、方言语音等因素,所形成的音乐体裁风格各不相同。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就带有这些因素,举一些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东北部平原包括山东、东北三省及苏北、江苏徐州等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促使经济繁荣,从而音乐文化发达。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小调、秧歌、劳动号子,音乐风格为五、六、七声调式。代表曲目:《沂蒙山小调》、《小白菜》等。西北部高原包括陕西、山西、青海东部、内蒙西部等地区。其地貌为沟、崎岖不平,音乐体裁为山歌,最为熟悉的代表是陕西信天游,曲调高亢,略带苍凉感。代表曲目:《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江浙平原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及安徽等地区。其气候湿润,以平原和滨海为主,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民歌体裁代表婉转秀丽的江南小调,风格偏为细腻、委婉。代表曲目:《茉莉花》、《紫竹调》等。粤包括广东大部分、广西南部及海南岛的部分地区。民歌在方言使用中为粤语。其特色民歌体裁为咸水歌,风格质朴带有抒情性。代表曲目:《怨爹娘》、《落水天》等。从上述例子更加充分了解到:音乐体裁风格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音乐体裁风格,两者息息相关。
三、结语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将音乐文化区划p音乐文化源地传播p音乐体裁风格与地理环境相联系,即可知:不同的地理环境创造不同的音乐体裁风格。音乐不能够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整个历史的发展。自然地理学p文化地理学为音乐提供了物质精神基础,地理环境因素为音乐文化的展衍提供了必要条件。
音乐是文化范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特定产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内在的涵义。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特点,其特点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滋生和形成不同种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音乐文化形态描述及音乐文化区域研究所采用的基本观点与地理学强调的区域观点是相通并互相借鉴p吸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于音乐文化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音乐地理学的研究缩小音乐文化的区域差异,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p加强地域音乐风格发展。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4年版,第1页。
②李旭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人文地理学》
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③张文奎.《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页。
④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 出版社,2004.115-133.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2004.34-38.
[3]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153.
[4]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 音乐出版社,2003.36-39.
[5]马勇,邓亚波.试论音乐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 理,1995,(10):52-55.
篇8
关键词:“风土”景观;地形化;趋势利导;文化生态
0 引言
低熵,简单说就是低耗能,低污染。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的低熵条件下生存状态,已濒于自然和文化双重丧失的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境地。新一轮的城镇化改造中,如何避免生态平衡的破坏、对生态遗产的破坏,在节源、生物资源利用以及地球上的可以开发再利用的一切资源都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发与利用。如何突出“风土”自然风光,较好地吸取自然光、风、香、绿色、空气等因素,在景观中,本土的材料、植被、建造方式不仅延续场地文脉的完整性,保留人们对于乡土的记忆,也大大降低了景观的营造成本,从而减轻土地的负担和资源消耗。
1 “风土”景观概念及营造研究的意义
1.1 “风土”景观
“风土”景观是对生活的社会群体、生活周遭环境的独特乡土的记忆和表达方式。它把思考、认知和表达于地层、水文、植物、大气,承载乡土价值和精神,它传承时间,凝聚记忆;它重视并尊重土地,包括地形、河流、气候、植被等。“风土”景观营造强调使建造在场地上的空间能建立起一种领域感。景观营造过程是对地域中的地形、风貌人情、环境气候、光线等地区因素的表现。强调除视觉之外的触觉、听觉、嗅觉、运动觉等补充性知觉体验,融合“风土”思想、文化、观念、意识等,营造一种面向多样化的地域性风土文化。
广义的“风土”景观,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目的关注广泛的生态学景观上建立起“风土”景观创作的新思路、新观念,对景观美学的当代性的价值的重新确立。有助于拓宽我们在“风土”景观领域研究,探索一条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狭义的“风土”景观,在小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庭院景观营造中,本土的材料、植被、建造方式延续场地文脉的完整性及保留人们对于乡土的记忆,也大大降低了景观的营造成本,从而减轻土地的负担和资源消耗。
“风土”景观作为新的课题在学科和新的视野不断被拓宽,与其他新型相关边缘学科产生渗透和叠加,“风土”景观系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如何把系统思想与方法论引入“风土”景观概念中,以“风土”景观营造为基础的环境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一个单纯描述环境关系的自然科学渗透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对“风土”景观提出了一系列必要的研究课题。
1.2 “风土”景观的研究是寻找差异性和文化生态的路
“风土”景观不仅是一种空间、一种文化的视角、文化生态为载体,多元的地域文化滋长了灿烂大地,各地区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建筑技术的不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居住建筑,如北京四合院、江浙天井院、徽州天井院、黄土高原窑洞、云南苗家竹楼、福建客家土楼等。同属中国却又丰富绝伦,独具各自魅力的差异化景观,是搭建人、社会与自然统一的空间环境。传统乡土民居的特征必然和所在地区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也就是地区性。简而言之,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各种方式决定了当地景观的特征。“风土”景观将模拟和分析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地,重新为差异性、文化生态打开通道。“风土”景观是具有多样性设计与人文性、乡土性 以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性。它是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侧重于空间载体、历史维度、文化取向等概念。基于自然和文化的“风土”精神营造实际上整合文化策略形成地域性特色的“风土”景观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约翰・O・西蒙兹在《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中提出从“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探讨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师的最终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这极大地拓展了景观研究的范畴与视野,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改善而设计。西蒙兹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则思想。”他主张理解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需要全面解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策略。[1]
2 “风土”景观营造的策略研究
2.1 自然和文化的“风土”精神研究
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的低熵生存状态寻找自然和文化双重的“风土”精神家园,着重构建人类诗意的栖居。中国提出的“山水城市”“美丽乡村”,西方提出的“生态城市”设想及其实践,都可以看出是人类理想居住模式的典型代表。海德格尔说:“诗首先使栖居成其栖居。诗是真正让我们栖居的东西。但是,我们通过什么栖居之处呢?通过建造。那让我们栖居的诗的创造,就是一种建造。要实现“人诗意地栖居”这一理想的栖居模式,则需要通过“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来构筑,既要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立舒适宜人的物质家园,又要借鉴人文学科的只是建构富有诗意的人类精神家园。[2]
法国地理学大师白兰士(DeLa Blache)主张的环境自然论,将文化视为由自然环境影响的。“风土”景观作为一个自然与文化的载体,如果深入到不同建筑空间的文化背景进行一些考察,就会发现,“风土”景观空间较注重地域文化与内涵,要满足人的居住行为、习惯及获得归属感。对“风土”精神的概念理解,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方化”的策略以及全球-地区建筑之议,将地区性和全球化的关系确认为共生,并赋予地域性,尊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尊重地区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艺术审美等等;
2.2 在环境中“发现和挖掘”的“风土”景观
如果说去“创造”一个景观,不如说是“挖掘”一个景更为生动有效。“大地”可谓是一种新的景观资源。山川、梯田、废弃的校园和民宅既是又是“画面”,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成为景观建造师关注的对象。[3]中国传统景观讲究“天人合一”,建筑景观和周围自然和谐融为一体。体现在当下的景观营造是在原有环境上的挖掘和提炼,达到和周围建筑环境高度统一。景观营造符合当地原有的地域地貌特点,凸显和谐。
海德格尔说,大地需要被重新发现!不能以为只要现代化、国际化,而河流、植被可以不重要,乡土、信仰可以不重要,人们是要重新去发现大地了。从宏观角度上“挖掘”的景观 自然、风土、景观、文化的关系,主要以地形的特性,山间、内陆、盆地、海岸沿线以及河川沿岸等为标准。还包括有地层、水文、植物、大气等风土特征。日本建筑界针对景观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建筑设计”的新观点。早在1999年建造的“海洋水族馆”,这座建筑位于日本海域境内西南两侧最佳的位置,利用冲绳岛舟状海盆与琉球海沟的深海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成为又一处亮丽“海上风景”。通过建筑师设计建造了这座颇具特色的“海洋水族馆”建筑。
在景观营造上对于富有“风土”景观精神内涵的栖居空间,需要景观建造师不断从地域物象的悟性中捕捉表达的内容。一座栖居空间的景观营造总会受到来自内外各种因素与各种启发产生的。不管是景观建造师经过“发现和挖掘”的中捕获的,都应该是需要通过“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考量,在景观建造师与环境的探索方面形成了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行为、环境美学等多种理论和设计思想。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3 “趋势利导”的地形设计
地形是“风土”景观营造的支架,也是景观形态的基础,运用地形、绿化景观可以创造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地形的改造给种植环境、土方平衡、绿地排水等方面带来诸多益处。地形设计在通过相应的设计营造出一种承载和言说地方性、尊重土地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改善的要求。 日本建筑学家横河健提出了“建筑的地形化”与“地形的建筑”的观点。寓意是指建筑应依据不同的地形建造不同的建筑。他的观点告诫人们,地形能改变设计与创造的建筑形式。一位景观建造师来讲,要善于掌握有利于地形、因形而造物的技巧,在具体的情况下利用手中有利的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建造因地制形的景观建筑。[4]
在景观形态上的设计,突出要求的是“趋势利导”的地形设计,对土地原有地势上的充分利用,并且适当的结合相应的人工改造过程; 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地形设计中,将规划跟所在的山体、丘陵、水体河流等自然因素相结合,这都对整体的规划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虽然这些地形对建筑布局的规划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但是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地势上的落差和高差变化以及特点,就很容易形成一种较为独特的布局。因此在居住区的整体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研究和利用当地的地形状况,在利用原有特色的同时,相应的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新的改造地形的方案,无论如何,就是要将地形上的优势充分地运用到区域的总体规划上。
2.4 “风土”自然资源利用与景观营造的结合
低熵条件下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提出一系列问题,根据熵增原理,每天都在消耗的煤、油,都在增加宇宙的熵,如果我们用尽矿物能源又无其他新能源时,引力可以实现熵减,如地球引力能使太阳的热辐射能“聚集”在地下,地热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能源,我们可以通过地下热水利用、温差发电等形式解决能源问题。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德国提出的建筑生物学、地球环境建筑的目标与理念中汲取经验,旨在力推地域地球生态保护,建筑与环境、温室化、节能、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设立的,采取相应的管理机制与对策。同时也对地域的气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周边环境的协调、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有了明确的立法制度,更加强化了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性。
位于名古屋爱知县多半岛的“中部国际机场”,有机地利用了当地海域的环境特点,让世人充分领略到,当代日本建筑在真正实践着建筑与环境和谐关系的设计思想。海上机场以美妙的风景尽用环境资源优势。它充分利用光、热、水、绿、风等自然资源,既利用了自然资源,又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一,太阳光的利用,在建筑上层部位设计太阳光发电装置,为飞机的动力提供了电源保证。第二,热能源的资源利用,为室内的空调提供了既舒适又环保的资源。第三,水资源的利用。在设计上,建筑师将建筑周围降落的雨水较好地利用起来,设计相关的装置,将这些水用于培植树木,浇灌土壤。又将厨房排水进行处理后成为卫生间冲洗之用等。第四,风资源的利用,因机场临海,海上的风是最好的资源,在设计上将这一部分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运用相关装置将这种风的力量用于机场建筑内的空调换气。总之,在利用新技术、自然环境优势方面,新建筑的成功经验值得后人深入的研究。这些新理念、新观点已成为新世纪主要发展方向。
3 结语
当下经济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高速传播、价值观、审美观等的多元化,在新一轮的城镇化改造中如何合理地利用与营造当地景观,如何突出“风土”自然风光,较好地吸取自然光、风、香、绿色、空气等因素,在景观营造上糅合人文、文化基因。在突出“风土”自然风光中,气候系统、水体循环系统、生物保育系统、土壤与植被生态系统等若干相互依存的体系得到充分尊重,面对这一切如何适应它、利用它、使“风土”景观设计成为该时代的产物,强调设计的生态性、原创性和前瞻性,这已成为当下景观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24.
[2] 海德格尔.诗意的安居[M].北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89.
[3] 章俊华. LANDSCAPE感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66.
篇9
在视觉文化语境下,高校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应由传统的“美术创作能力”扩展为“视觉表达能力”,包括:视觉感知、思维和表达能力。它既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过程,同时又添加了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之中。学生的思考方式、创作方式和作品的展示方式将更加多样。在创作思路上,更加突出个性的养成和表达;在创作方法上,多元融入现代生活中的视觉元素,特别是将新媒体、新媒材等完全视觉的手段添加进入创作的过程;展示的手法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既有图文并茂的展板(文字、图片、表格、版面设计等)、又有展示所收集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展台设计、实物布置、模型设计和制作、灯光、音乐等)、展示视频、PPT或专题网页(网页设计、图文处理等)……传达着创作灵感当中既无需翻译却又是文本话语难以表达的概念信息。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调整培养目标,加强外延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差异性和广泛性,在一种更加广泛的视觉文化语境中,准确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等,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河南独特的美术课程资源优势
河南位居中原地区,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之缩影,古为“豫州之域”,九州之中心,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一部中原史,半部中国史。”历史的长河在河南的土地上积淀出厚重的文化资源,一条母亲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四座古都,文物遗迹众多,人文景观重重,灿烂辉煌的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瑰宝,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均彰显着河南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可观的美术遗存种类来说,河南拥有传统美术中的彩陶、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宗教造像、陵墓雕塑、寺庙宫观、楼阁殿堂、碑阙石刻等各类经典遗存;就可寻可访的民间美术资源来说,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桐柏皮影、沈丘顾家馍等无一不是我国民间美术宝库中的朵朵奇葩。因此,从上层美术形式到乡土民间美术,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河南都产生了代表时代文化最高水准的美术创造,这足以从一个侧面展示古代河南乃至中原的美术及文化历史面貌,展示了其作为当时主流的、核心的文化艺术形态对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与贡献。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美术教育课程是高校美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河南地域文化资源对美术课程进行新的探索和设计是美术教育工作向视觉化转型的突破口。河南文化资源的视觉化优势对于河南高校美术课程来说具备:
(1)优越的环境资源;
(2)丰富的人力资源;
(3)琳琅的素材资源,等等。对河南的地域文化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将使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充满创造性的思维教育优势,真正实现视觉艺术与乡土资源之间的文化关照。
三、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模式探索
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要关注时代的特点、文化的关联、学生的兴趣,等等。对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模式探索,须进行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综合、与地方文化相联系、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于“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又必须指向“培养目标”。随着河南高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际教学状态的深入思考与重新定位,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难以适应视觉时展的需求,尤其在具有河南地方文化优势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和理论架构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1.增设具有河南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以突出美育的培养特点为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绘画技法技能的训练,而以感知和表达训练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则更加注重视觉文化情境下的阅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对于传统课程,视觉文化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建设应首先调整培养方案,在传统绘画技法训练课程之外增设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课程。如开设电脑美术、版画、书法、民间剪纸、摄影摄像等技法课程,视觉语言分析、河南地域美术欣赏、河南古代美术遗存等理论课程,将视觉表达的应用软件(flash、3DMAX、photoshop等)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多样化的课程面对不同的专业,开设内容应有增有减、有取有舍,这需要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调整课程类型,必修和选修相辅,专业和特长兼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的课程搭配。
2.添加河南视觉文化元素进入传统美术教学。为了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科需要和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结构,在传统美术教学课程不变的情况下,内容上可以添加更多河南地域视觉文化的元素,摆脱过去封闭、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课堂教学应注重美术知识和本土文化的关联性。教师对传统美术课程的设计应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如在基础绘画教学部分让学生直接面对河南地方文化宝库中丰富的素材和人力资源:图片和视频展示、博物馆教学、复制品临摹或直接邀请书画界名家进入课堂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作品形式,把握作品的创作内涵;现代设计艺术不仅是点、线、面、色彩的形式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概念。因此,在设计教学中,可以将河南民间美术的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图片示例、技法讲解或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让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文化的给养和设计的灵感。添加了河南视觉文化元素的艺术语言承载着地域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情感心理、审美观念及人文思想,课程本身更容易唤起学生对乡土文化在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视觉上的认同感,这也是我们探索现代视觉设计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建构视觉文化资源丰富的教学实践环节。视觉文化背景下,任何图景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与呈现。美术教育教学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突破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或者参观自然风景胜地,著名人文景观,等等。总之,到一切能直观感受视觉审美的地方去,使学生从身边的美术资源中获取美术概念,发展视觉艺术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河南高校美术教育还要利用地方资源,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如进行有目的的艺术采风,让学生亲历庙会现场、采访民间艺人,直接参与民间美术(如剪纸、民间玩具、刺绣等手工制作)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学生用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或专题网站等各种形式来参与到河南地域文化资源的建设中来。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也为视觉文化时代的阅读与创作积淀了更加广泛的素材。
篇10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运用;发展
1 地域性文化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2 景观设计
在中国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景观是人类文化的物化形式、是不同阶段文明的标志,是记录人类历史、表达愿望和憧憬,赖以认同的理想精神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登上了社会的大舞台,在城市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景观的类型很多,其中包括:商业广场、河道景观、生活文化广场、居民区环境景观等,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包含着城市的景观建设,大到大型的市民广场,小到我们随处可见的街道绿化、城市的垃圾箱、指示牌的设计,无不体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的景观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为中国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国的景观设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当务之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为中国的景观行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3 地域性文化在西安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
西安 ,古城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4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4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城市,陕西西安的当地民俗文化样式种类繁多,地域文化基地深厚,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本人将结合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为例来说明地域文化在景观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3.1 项目概况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东西宽480m,南北长350m,占地16.8hm2,建筑面积约11万m2。整个广场由文化广场、水景喷泉、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此广场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水景广场。
3.2 地域性设计元素在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景观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综合了多个专业,既具有感性的色彩又包含深厚的理性思维,针对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来讲,此设计巧妙的将现代景观的技术与地域文化有机的结合,造就了一个综合性的亲民广场,为西安市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可游玩、休憩、欣赏的景观空间,此项目从水体、铺装、绿植、小品以及灯光等多个方面,结合当地的人文特征体现了地域性这一重要元素。下面我将从各个景观细节中阐述地域性在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3.2.1 水体在景观中的地域性表现。自古至今,水景在整体园林景观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是将动静空间结合在一起的纽带,大雁塔北广场采用了大型的旱喷泉的水景模式,其八级叠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上最大的方阵,喷泉的变化形式随音乐的节奏变幻阵型,它以动态的形式来吸引游人的眼球,因整体广场南北高差9m,由北向南逐级递增,设计利用高差形成八级台阶,造就了古都天子的皇家气势,结合喷泉的动态效果,为广场增加了活跃的气氛,也为市民提供了可观赏动态景观的场所,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
3.2.2 植物在景观中的地域性表现。植物在景观中起到了重要的造景作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将形成不同的效果,植物品种的选用上应因地制宜,结合本土的气候与人文环境选用适合当地的树种,从而保证成活率达到优质的景观效果。大雁塔北广场在植物的选用上选用了本土的乡土树种以及能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树种,中国槐作为西安的市树也运用其中,在花卉的选用上将牡丹、芍药等宿根花卉运用其中凸显出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为游人增添了欣赏的趣味性。
3.2.3 铺装在景观中的地域性表现。广场铺装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在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的肌理、材质、色彩等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效果,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大雁塔北广场主轴中心广场大面积采用芝麻白花岗岩,在此基础上,设计者格外注重细节上的巧妙设计,将具有文化气息的唐代书法作品以地雕的形式反映其中,从而打破了广场铺装的单一性,与游客进行很好互动的同时增加了宣传当地文化知识等作用。
3.2.4 雕塑小品在景观中的地域性表现。生动的雕塑小品是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有着丰富的造型语言;雕塑小品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背景下的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与游人起到了较好的互动作用。大雁塔北广场通过戏曲彩绘雕塑、地方戏曲铸铜浮雕、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塑等四大类雕塑群,体现出陕西地域文化的特点,同时运用“皮影大戏”剪纸的艺术形式做雕塑小品,既为景观环境增添了色彩,也将陕北人民的勤劳智慧反映其中,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本地域的风土民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