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技术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
2.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TBT的实施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法规;制定苛刻的安全、环保标准;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标准。
二、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我国出口受限。目前,我国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肆意推进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订水平和内容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经过重复的认证及检验,而高额的检验费用也势必会大大提高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3.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首先,在技术标准上,由于我国的标准内容、体制还存在一定缺陷,以致出口产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并且,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其次,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农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致使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企业出口产品还缺乏完整的检测体系,检测水平不高,使得许多产品达不到国际统一标准,竞争力较低。
三、我国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1.普及国际标准,加强信息交流。我国应加强标准、检验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工作,推广国际标准和技术引进工作,广泛收集、分析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同时,建设高质量的相关标准信息资源,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规则的研究,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扩大出口。
2.建立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标准,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产品认证的做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建立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协调的认证机制,在建立和完善认证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
3.健全技术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项技术法规,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充分反映我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法律法规体系,促使我国企业对技术壁垒的认识,改进产品,适应各种先进标准,以通过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主动攻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外,应针对WTO的新情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填补现有技术和法律、法规体系的缺陷,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FDI;技术溢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呈现不同结果,有正面溢出效应,有负面溢出效应,还有的不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学者们针对这些不同结果给出了不同解释。因此,对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发挥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利用和吸引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据有关统计分析,现有的国际技术溢出主要以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人口迁移、劳务输出、信息交流等传导渠道,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将这称之为物化型技术溢出。大量国内外学者对国际贸易、FDI技术溢出效应分别进行了考察。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以最为低廉的成本来取得技术的进步,而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国家的研发能力密切相关以及对各种技术溢出的吸收。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是一个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因此,通过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技术进步
一般而言,国家技术的进步通常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吸收、技术扩散以及技术创新来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技术模仿,这是一种对创新技术的跟随,其要求有着明确的模仿对象以及主动模仿意识,同时更为强调技术上的模仿,其有一个优势条件就是相对于创新者的成本而言,模仿者的模仿成本更低,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最高利润。
技术创新,这是一种以商业利益的获得为主要目的,以现有的市场为主导,从中发掘潜在的商机,并对现有的组织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规划,建立起费用更低、效率更高、效能更强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系统,这不仅有利于现代新生产方法、新产品、新原材料、新市场的推出,而且有利于新组织的构建,包括商业、金融、科技以及组织等一系列的综合过程。
技术扩散,这种方法主要非市场与市场之间传播应用,这也是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企业及其他企业、甚至于整个行业及其相关的生产活动,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国际贸易和技术溢出
技术溢出属于技术的一种外部性表现,有利于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和当地技术水平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其主要通过信息交流、人口迁移、劳务输出、FDI等为传导渠道,其中,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这两种属于物化型技术溢出,随着近几年来技术的发展,知识已经外溢,通过设备、机器进行相应的交换,通过这些商品之间的流动,而推进技术溢出。
进口作为一种重要经济增长途径,也是一个国家获得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于技术水平落后的国家,通过进口,增加技术信息量,并且交流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通过不断的模仿学习、反求工程、又或者是直接引进新技术,先进设备来促进国家的技术进步。根据格罗斯曼理论分析,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跨国界的管理模式、生产产品设计方式、市场条件途径;二是他国技术的模仿,三是使用更多种类的设备;四是国际贸易,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本国的经济发展。
四、FDI和技术溢出
从广义上讲,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商品流动、国际技术流动这些都属于国际经济活动,而FDI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也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流动方式,且伴随着技术转移、投资建厂、人员培训等实际性的经济活动时,其又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活动有着区别,这时就指的是FDI。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分析,FDI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积极作用,有利于东道国产品质量的提升,改善产品结构,优化其产业结构,促进东道国整体技术进步,产,同时,还有利于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二是负面影响,比如若是FDI过于超前,就是对当地经济形成控制,进而控制和影响到当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东道国产业的发展与正当升级;又比如大量人才流入跨国公司,而自主性的产业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并在这个过程中削弱,另外,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污染严重的产品也会通过FDI转移过来,最终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五、相关建议
要想充分发挥FDI技术溢出和国际贸易的作用,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政府要适当提升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投资,尤其是一些优惠的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对有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加以鼓励,二是大力发展合作创新,通过技术联盟的建立,进行产品的研发,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控制风险,有效地缓解投资过度的问题;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优秀专业人才、高智力、高素质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四是要深化体制度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增强服务职能和宏观调控,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都变得极为频繁。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对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如国,蔡海霞.FDI技术溢出与中国企业创新产出[J].管理科学,2012(04).
[2]吴琼.我国机械工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
[3]李燕,韩伯棠,张庆普.FDI溢出与区域技术差距的双门槛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02).
[4]张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
[5]刘晓成,蒋士成,费方域.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空间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篇3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法规和标准;国际贸易;影响;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简称TBT),主要是指货物进口国家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以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由技术法规与标准、质量认证制度、标签和包装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环境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六个体系构成。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贸易障碍的形式出现的TBT,和多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样,是打着促进贸易的旗号而实际起着阻碍贸易的作用。TBT大都是为了保护本国消费者的利益而被各国提出并采用的,并曾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做过一定的贡献。在国际贸易中规定产品应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产品的使用和消费过程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正是由于技术壁垒的出现,使得技术法规和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国际贸易商品质量也有了健全的评估体系,这极大的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TBT还是以贸易障碍的面目出现,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技术,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手段。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由于知识产权的强力推行及先进标准的采用,使世界资源配置及要素流动更集中的向少数掌握先进开发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国家和大公司转移。而其他国家在缺乏技术开发能力的条件下,只能跟在其后亦步亦趋。TBT已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未来深入谈判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TBT的最大受益者仍然是发达国家。因为他们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他们的技术专利、技术产品、版权等得以优先保护,取得了垄断利润;作为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方,也因挡住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对市场的进入而获得垄断利润。TBT的受害者则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壁垒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不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不发达、运输、通讯工具比较落后,更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落后。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繁多,技术要求也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他们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TBT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商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尖端技术和设备,以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最终使得TBT减少。但是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的受害者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给发达国家自身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实行TBT并不能使发达国家完全达到保护本国衰落工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由于实行TBT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又反过来影响发达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也不利于发达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而且也会导致本国被保护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TBT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影响着各国经济政策的决定,因而也就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引起不同国家间、集团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TBT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它对进口国有关产业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对许多制成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进口货物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进口,其中有些规定往往是针对某些国家的,根据保护本国工业的意愿,这些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本身上限制了外国产品的进口,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为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二是会拉大进口国与出口国的之间的价格差距。三是TBT利用技术、经济、PPM标准及行政和司法部门这四类限制对进口商品产生影响。通过技术条文本身的限制规定直接限制进口的技术限制是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
二、应如何应对贸易壁垒的屏障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1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技术创新一直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联系,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已成为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和重要手段。
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外贸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业80%以上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仅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全世界约1.6万项国际标准中,中国参与制定的不足千分之二;我国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中国的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状况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什么样的机制可以保障技术标准成为贸易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如何依照具体国情制定技术标准政策?这是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对于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提高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贡献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有关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Coe和Helpman(1995)研究证明,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Ebling和Janz(1999)认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驱动出口流量的主要因素。余道先等(2007)认为,一国越重视研发,产品的知识与技术密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张军(2008)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形成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二者正相关。孔伟杰等(2012)实证研究表明,R&D 投入对地区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是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标准能够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Swann(2000)认为标准影响和塑造产品创新的模式;Blind和Grupp(2000)认为标准化在传播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IN(2000)发现,标准变更速度越快的部门技术创新越快,标准缩短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和应用之间的时间差。
另一种则认为起阻碍作用,比如,David等(1985)研究了次优技术对标准的“锁定”现象,认为标准会对技术发展产生阻碍;Hanseth(1996)认为标准化会限制厂商的创新战略、减少厂商创新的选择范围。还有一些综合了上述二种观点,比如,Greenstein(1990)认为,技术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技术创新成果的选择,但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提供了机会。Swann和Watt(2000)认为,在标准形成过程中,如果最优技术成为标准,标准就能促进技术进步,但如果非最优技术成为标准,标准也可能阻碍技术进步。
三是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此同样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标准能够对贸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Swann等(1996)通过研究英国贸易运行情况及标准状况,发现标准能促进贸易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Atkins(1998)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减少的角度论述了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Gandal和 Shy(2001)提出标准和技术规则能通过产生规模经济而使价格优势成为可能,从而导致贸易优势。另一种则认为各国标准间的差异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阻碍,Thomsbury等(1999)研究表明标准更接近于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进而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Jongwanich(2009)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标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食品出口。我国也有许多关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此外,也有少量关于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的研究。比如,Kunt(2001)实证研究表明,瑞士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对其向德国、法国及英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Blind 和Jungmittag(2007)通过研究欧洲国家12个部门发现,专利存量和技术标准存量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从已有研究文献看现有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未能将三者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二是关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贸易促进作用的多,关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关注发达国家借助技术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技术标准垄断的很少。三是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的少。四是还未将技术标准上升到政策层面,事实上,技术标准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乃到竞争政策层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探究技术标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尤其注重考察发达国家借助技术创新而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技术标准垄断,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相关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技术发展角度对贸易的理论研究持续不断,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技术为主体的贸易理论体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的概念由Posner于1961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存在于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是贸易流产生的一个主要源头”,其理论基础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根据该理论,一个公司之所以从事技术创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竞争地位。技术创新通常是导致一项新产品形成的主要因素;当新的产品诞生以后,在满足其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其相当一部分产品将用于出口,即形成贸易流;进而,基于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创新的多元化及技术差距的多样性,构织了整个国际贸易流网。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
由Verno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是对技术差距论的发展和完善,其理论基础在于“当一项新的技术完全成熟时,通常将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根据该理论,产品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产品引入阶段。往往需要较高程度的技术工人来适应工序、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品生产多发生在本国,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二是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逐步成熟,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被引入产品生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随着技术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产品生产将被转移至对该产品消费需求大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三是产品完全成熟阶段。由于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已完全成熟并高度标准化,因此产地的选择只考虑成本因素。
(三)竞争优势理论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特于199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该理论的核心是“钻石模型理论”,即一国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影响、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差距论、产品周期论、竞争优势理论皆认为技术创新和差异对一国的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与此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研究,特别是贸易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途径。
四、影响机制分析
本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相结合、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与阻碍作用的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一)促进机制——从技术创新到贸易发展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二者所形成的技术发展链、产业发展链,清晰描述了技术发明由技术最终转向市场、进而促进产业乃至贸易发展的思路。其中,技术标准始终处于技术发展链与产业发展链的结合点,是技术实现生产力价值的关键之一。
1.从技术创新到技术标准——技术发展链
技术发展链以技术创新为起点,进行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标准的循环。
(1)技术创新是源头。就与贸易相关的技术创新而言,一般涵盖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发明阶段,即技术可行性生成的阶段,其发生范围一般只局限于实验室。二是原创阶段,是一种新产品正式诞生的阶段,其往往只发生在一个公司的生产领域。三是创新传播阶段,是技术创新由点向面的扩散过程,即作为成熟技术,逐步为业内同行所广泛采用,导致该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并促使生产力提高。
(2)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就技术创新而言,专利所起的实际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技术创新提供相应法律保护,并明确技术发明人与技术发明之间的权利关系,以此鼓励技术发明人把相关的技术发明资料公诸于众。技术公开为技术可获得性提供了便利,但是技术公开并不提供技术的可用性,因为按有关法律的规定,使用涉及专利的技术需要支付费用。因此,从技术发展链的角度看,专利并不直接对技术创新或技术发展有直接的贡献。专利只是为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要把专利真正用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上去,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创造。
(3)专利标准化。当前,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制定的标准中没有专利的技术在减少,有专利技术的标准比重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私有技术或产品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而成为事实上的产业标准,开始出现市场驱动的企业标准制定联盟,这些联盟由市场上的少数重要企业组成,目的是将这些企业拥有专利技术体系推广为事实标准,或者推动已经被国际组织批准为标准的专利技术市场化,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垄断地位,还可以主导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
2.从技术标准到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链
产业发展链以技术标准为起点,进行技术标准—产品生产—产业化的循环。
(1)技术标准是实现从技术创新到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被广泛使用。要达到这个目标,必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技术创新成果必须被转化为适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形式,并为权威机构所认可;二是该项技术必须能够易于使用和推广,即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够重复达到既定的效果和要求。这两项要求正好是技术标准所具备的最主要的两个特性,即“经公认机构批准的”和“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因此,技术标准是实现从技术创新到创新技术普遍应用的关键环节,是技术发展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无论其理论或技术本身有多么先进和实用,如果没有经过技术标准这一环节,则该项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应用,其社会价值以及技术价值本身都无法实现。
(2)技术标准实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贸易的发展。技术标准化的过程是一种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促进知识交流和技术快速有效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标准,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加快了产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促进了产业技术的扩散与协同共享,提供了产业协同发展的接口。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及产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及新兴产业的形成,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对贸易、经济产生影响。
反之,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也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水平新一轮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诱发新的市场需求,并可能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展开新一轮的循环作用过程。
(二)阻碍机制——从技术性贸易壁垒至技术性贸易垄断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相结合,一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垄断(以下简称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技术壁垒是通过防范来限制国外对手进入本国市场,而技术垄断则是通过占用来排挤对手、以专利为武器进入他国市场。在对贸易的影响中,更具决定性的是技术垄断。由于有关技术壁垒的研究已很多,本节主要探究技术垄断。
1.技术垄断
从历史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贸易的发展必然导致垄断的产生。贸易垄断先后出现了生产资料垄断、市场垄断、资本垄断、技术垄断四个阶段。技术垄断是贸易自由化在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就本质而言,技术垄断并不意味着技术封锁,相反,技术垄断在形式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技术合作和交流,但这种合作与交流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技术交流越深入、技术应用越广泛,技术垄断所能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当某一产品或产业的发展过分依赖于特定技术时,技术垄断就成为可能。而当技术与资本、市场等因素密切结合时,贸易垄断或贸易的不平衡则成为必然。WTO意识到技术对贸易的负面影响,创造了以TRIPS协议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但其过宽的知识产权定义及过严的知识产权保护似乎为技术垄断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技术标准垄断
技术标准垄断是技术垄断的重要形式之一。一般地,企业通常通过控制技术标准,在与相应的知识产权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的标准”的规格和技术上设定排他权,其他成员在支付适当数额的专利使用费之后可获得与该技术标准有关的专利权的使用许可,由此,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垄断地位。如美国微软公司就是利用其视窗系统技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占据操作系统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形成“事实上的标准”,造成技术标准垄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较大的垄断利益,占据垄断地位。技术标准垄断具有排他性、单向性、合法性、合作性等较突出的特点,此处不展开阐述。
3.技术标准垄断对贸易的不利影响
(1)加剧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技术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技术标准掌握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国家利益。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垄断优势,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和帮助本国企业参与或主导技术标准制定,提升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最终形成对同类产品国际市场的垄断。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标准制订中处于谈判弱势地位,在标准的实施上处于被动接受局面,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愈来愈成为影响世界贸易平衡发展的主要障碍。
(2)阻碍创新、限制竞争。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从长远来看,技术标准垄断阻碍其他竞争者自由进入市场,如因为微软的技术标准垄断,其他电脑厂商无法自由进入市场与其竞争,从而阻碍了新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此外,由于新技术形成的新规格标准会对既存企业的优势地位构成直接的威胁,因此,在行业内也会产生抵制新技术成为行业标准的协调行动。标准化团体或企业标准联盟为设定统一的标准而开展协调、联合行动,其设定的标准均或多或少地由于企业间的相互协调行为而产生程度不同的限制竞争问题,妨碍技术进步,垄断行业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
(3)侵害标准使用企业的利益。许多公司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权,标准的通用性和普遍规范性使得标准涉及的知识产权人有着更强的垄断地位和更大的垄断利润,其他经营主体要进入市场,必须取得知识产权人的许可,必须支付高额的许可费;某些企业可能会利用所掌握的国际技术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滥用知识产权。标准实施企业因为缺乏标准技术的采纳实施,企业在境内不能正常生产,在境外出口也受到阻碍。标准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将极大地损害该国企业的利益。
(三)影响的理论模型
综上所述,就技术与贸易关系而言,存在两条发展链,即技术发展链和产业发展链。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链的源头,技术标准是技术发展链的高端和关键环节,同时,还是产业发展链的重要基础环节,是技术实现生产力价值的关键之一。
技术创新、技术标准通过进入“技术创新—专利—标准—产品生产—产业化—市场壁垒或垄断”的循环,对国际贸易产生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五、政策建议
政策是国家及其政府体现主权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并非来自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在于政府能否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要素能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当前,以技术标准为手段的贸易壁垒和贸易垄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趋加大,必须要将技术标准与贸易活动、贸易政策直接结合,从政策层面对应对技术标准垄断予以重视和推动,使技术标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根据研究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建立技术保障政策
技术保障政策中应该对贸易环境中的技术因素作出客观评估,对国际间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的现状、影响和发展等正确判断,对我国自身的技术现状有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明确、可行的技术保障政策,通过政策性的思维方式的手段,形成对贸易、经济有效的促进作用,发挥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技术保障体制
建立技术保障体制。是指参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部门、各单位的体制建设,包括对政府层面、科研层面、企业层面、贸易层面的组织与协调。在推进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时,应由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开展纵向与横向的有效协调,在不同部门和单位系统中,形成有序的工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公司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跨部门、跨领域的共同协作,共同研究和制订针对不同产业特征和需求的技术标准策略,应对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
(三)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技术保障体系的机制,是推动和确保技术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的内部构架。技术保障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并存在众多层次和进程的综合体,因此,技术保障体系的机制,必须是经过有效整合的机制集合,应包括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完整、有效的技术保障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协调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水平。
(四)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技术保障体系是指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利益为目标的,以技术内容为核心的经济与社会保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应对以技术及与技术相关方面所引起的威胁经济安全的情况。技术保障体系是国家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具体体现。
(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技术保障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技术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环节,即技术创新环节、技术公开环节、技术广泛运用环节。而其中,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主线,是技术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人才、投入、专利和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是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发展的首因,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投入与创新的关系非常紧密,其中R&D的投入与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关系,加强对R&D的直接投入,是实现技术保障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前提。专利是技术创新成果的体现。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就建立技术保障体系的策略而言,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专利保护为手段,以技术标准为核心”。
结语
技术对现代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面临“第三次产业革命”,必须重视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对贸易的影响,加强技术标准政策研究,有效地建立技术保障体系,切实发挥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提高技术标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贡献度。
篇5
1978年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尤为显著,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吸收和引进外资不仅可以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模式 。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引进与利用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劳务输出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人口迁移及信息交流都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传导渠道我国都可以对此加以吸收、转化、为我所用,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准。
一、分析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1.TFP的影响因素
TFP是指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TFP已经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学者和经济学家的注意,进而投入深入研究。TFP主要来自于生产创新、技术进步组织创新及专业化等。而对于TFP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第一,R&D活动所带来的新知识、新产品以及新工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丹麦天文学家罗默曾主张,是R&D活动所带来的资本设备的多样化对技术进步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之所以需要调整,其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当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分流向高生产部门时,势必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而为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带来动力。
2.对外贸易的因素
提升一个国家TFD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国际技术的扩散与外溢。它指的是该技术国能从他国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取利益,国际技术外溢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对外贸易。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对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研究上,重点放在了进口贸易对我国TFP影响的研究上。在目前世界开放经济氛围中,进口贸易不仅可以购买到高品质的国外最终的成品商品,而且可以购买半成品及产品零件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产品的使用,而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节约我国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含量。而与出口贸易相比的,技术外溢更为直接的渠道就是进口贸易,技术外溢国一向是利用进口贸易来直接分享贸易伙伴的投入成果。国内很多经济学者都有着类似的观点看法。不过,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出口贸易对扩大市场的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推动规模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进步起着无法代替的带动作用。第二,出口贸易利用刺激需求,例如需求方更高的质量要求,更加多样化的要求等,来促进国内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及提高竞争能力。第三,在国际经一体化中,外商直接投资往往是与对外贸易紧密相连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对这种技术溢出效应做进一步的强化。第四,对外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存在总是互为因果关系的,而提升TFP的重要原因往往是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从直接影响来看的话,出口贸易还可以对发展中同家的经济和存在的经济环境产生诱导,从而对TFP的提升产生重要作用。当然,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还与其他一些因素遇着密切联系。
二、FDI(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分析
1.我国FDI技术外溢的主要形式
我国FDI技术外溢的形式主要有:(一)竞争效应。对于跨国子公司进入和存住我国,带动了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它使得我国的企业危机感加强,从而迫使我国所有生产和管理手段。同类企业对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加速发展,要求企业必须采用更高要求更快速的。(二)示范与模仿。子外国公司向中国子公司进行新的技术与产品的运输工程中,它也为中国带来了技术、工艺、产品及管理模式的革新,这些信息的传播与发散过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企业发展。它通过反求过程、模仿渠道、个人接触等过程形成能够对中国技术提升的产业集群起着促进作用,使当地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行了解、学习。(三)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包括前关联效应与后关联效应。(四)人力资本流动。人才是当今社会企业的核心要素。也是我国目前FDI技术外溢的关键,人力的流动直接影响着我国FDI的现状。
2.局限我国FDI技术外溢的因素
我国目前的FDI技术外溢的引进并没有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一)技术的“挤出”效应。这种情况主要是指有些行业因为国外公司的介入使本身市场萎缩,使本来已有的禅心能力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才流失技术失权等破坏性。因此,一些本国企业会放弃自身资源进而以来国外企业,这就抑制了我国企业内不得研发与创新,从而产生所谓的技术挤出。(二)引进新技术较困难。目前我国对于国外技术的转让水平还十分低下,尤其是在生产设备这些硬件条件上。二国外跨国公司会封锁核心技术和高端科技,在垄断性核心技术前,技术出售者往往通过垄断高价来出售技术获得垄断高额利润。使得此类技术的价格往往远远超过市场竞争中的均衡价。(三)跨国公司内部进行技术的转移。跨国公司对于其自身的核心技术及关键产品一般都采用内部化转移。跨国公司的转移都是在跨国公司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我国厂商无法融入跨国公司,技术的溢出就受到局限。
篇6
关键词:EDI;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2-02
一、EDI的发展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就是模拟传统的商务单据流转过程,对整个贸易过程进行了简化的技术手段。而在国际贸易中,商业单据比国内贸易的单据数量要多,内容也要复杂得多,但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商业单据和信息的交换却非常重要,至少贸易伙伴之间需要保留交易对方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各种数据。EDI在国际贸易运作中的作用就反映在EDI服务中心要提供原始数据的交换和储存功能,让每个贸易方都可以将原始数据自动从电脑系统中凋出来,修改或添加后方便形成新的商业单证,使国际贸易的运作效率提高。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EDI正从专用网络逐渐向Internet转移。Internet的EDI与传统的封闭式EDI相比有很多优势。
1.Internet的EDI比传统封闭式EDI节约运营费用。传统封闭式EDI是按照每千字节或来收取费用每一笔生意来收费,而基于Internet的EDI则只需每月付固定的费用,而不考虑传输字节的多少。这对于业务量大,传输信息频繁的外贸公司来讲,无疑是节约了营运费用。换言之,基于Internet的EDI更激励了企业更多地开展外贸业务。
2.Internet的EDI使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基于Internet的EDI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EDI的信息传输,还可以与新的贸易伙伴通过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甚至进行可视会议、网上同步谈话,而这却是传统的EDI所无法实施的。
3.Internet的EDI比传统EDI接入方便且传输速度快。传统EDI的网络接入需要特殊的传输协议和接入方式,对企业来说,很不方便。而基于Internet的EDI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已在我国得到普及,所以接入方便。并且,传统的EDI在传输有时长达12~14小时的时滞。而于Internet的EDI的传输速度却要相对快得多。
因此,基于Internet的EDI必将使EDI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必须紧跟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及时地开设相应的课程,建设相应的实践操作实验室,才能培养出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商务人才。
二、EDI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
在网络经济和数字化的时代下,为了满足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一个合格的国际贸易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能力。
1.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建立健全网络的EDI运行系统,并将其运用于开展外贸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相关技术人材。只有拥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材才能保证基于网络的EDI运行系统的顺利应用和实施。这里的技术人材,就是指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经贸专业知识,了解EDI及EDI的运作方式的复合型人材。然而在现实的环境下,具备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材在企业并不多,大部分的企业仅具有掌握其中某一种知识的人材,这对EDI的应用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培养具有这种综合技能的人才成了国际贸易专业的要务之一。
2.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国际贸易单证的操作能力。EDI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运用EDI来处理单据。而要想运用EDI来处理单据,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各个贸易环节通过EDI正确处理相关业务。以及用英文进行审单、制单的基本技能。
3.较广泛的专业外语知识及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必需的交流工具。无论是业务初始阶段的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还是履约阶段的开证、审证、改证与制单工作,无不需要扎实的专业英语作保证。尤其是运用EDI来处理单据,完全建立在对英文单据的理解的基础上,甚至EDI系统给予的信息反馈也是英语。没有相应的专业英语水平作保证,是无法正确而顺利地通过EDI系统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
三、在EDI新的发展趋势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与实施
从发展的眼光看,Internet EDI最终必然会像Internet的产生和普及过程一样,成为全球大小的外贸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最主要手段。因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硅谷,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也很发达,Internet EDI所存在的暂时的局限性必然会很快地得以解决。所以,国际贸易的培养方案必须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体现出目前部分企业暂时的用人需求,同时也要满足数字化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出具备上述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新型外贸人才。要实施这一培养方案和目标,就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首先,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实施EDI运行所需的硬件设施,不仅要有配套的电脑、网络,甚至可以购买或请有关机构研发模拟EDI处理国际贸易各环节业务的实训软件。其次,与已经实施EDI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出色的EDI文员和业务员。目前,我国的广东省已建立了广东省EDI服务中心,将用三年的时间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在整个贸易链的各个主要环节上采用EDI技术。即在海关、商检、银行、保险、运输、仓储等各个主要环节上采用EDI技术,使广东成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EDI的省份。而学校也可以与广东的一些外贸企业进行洽商,实现双向服务的合作模式。
2.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EDI操作能力。如建立教师与企业定期相互交流的互动机制,教师可以到一些已实施EDI的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和实践,企业的相关人员也可以定期到学校给有关教师做讲座,与有关教师进行座谈。其次,可以聘请实施EDI的企业的第一线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活动,及时跟踪掌握Internet EDI的发展及应用。
3.进一步明确课程模块的培养方向,加强对学生多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整个课程体系可分为,基本素质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综合管理能力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涵盖高等数学、经济学、政治、基础英语等课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也为下一步的学术深造打基础。职业技能模块主要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外贸跟单实务和EDI实务,为学生提高实践技能,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就业服务。综合管理能力模块主要涵盖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法、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而要培养出适应未来EDI技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工作中,应将重点放在职业技能模块上,在学时分配、实践实训、业余活动等方面,向职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倾斜。除了在理论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方面,强化学生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外贸跟单实务和EDI实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针对不同技能,分别组织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竞赛、小组商务谈判比赛、制单审单技能比赛和EDI实务模拟实训比赛等,以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应用与提高,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适应EDI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少林.贸易与管理新方式:EDI[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王莎.基于Internet的EDI[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篇7
在开放的经济背景下,半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进步受国际环境的巨大影响,其中进口贸易(Import Trade,IM)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EX)被认为是两个主要的影响渠道(Ernst,2005;UNCTAD,2005;von Zedtwitz,2005)。该领域的研究是海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围绕我国国际技术外溢的研究也逐渐丰富,但众多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差异明显,如谢众(2009)的研究中发现进口、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on,TFP)的增长均起到促进作用,李杏(2007)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但吴建军,仇怡(2007)却发现,进口与TFP正相关,出口与TFP负相关,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2007)则认为出口对TFP有促进作用,进口则是负效应。尽管他们都采用了通过分析贸易指标和TFP的线性关系来推断国际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相似的数据,但得到的结论如此大相径庭,让读者对现实的理解陷入无所适从的地步。笔者认为,固然有方法和数据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但研究者对结果的解读不同是导致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进口贸易还是出口贸易,对于经济的影响都不是一面性的,同一种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相互对立的影响,各种影响的作用时滞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些都不能由单纯的一种相关关系来断定,如果结果的获得建立在对过度浓缩的宏观经济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忽略了外溢效果的复杂性,将易导致不同的解读。本文将在分析进出口贸易影响效应的基础上,运用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的研究方法和数据,重点区分多种影响效应的时滞影响,对国际贸易对于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讨论。后文将按理论与预测、模型建立、数据介绍、结果分析和对现实经济特点中的特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顺序展开。
二、理论与预测
在国际化背景下,一国的技术进步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自主研发,二是对国际技术外溢的吸收。前者是技术进步的基础和对国际技术外溢吸收同化的前提(Cohen and Leventhal,1990;Mowery and Oxley,1995),而国际的研发资本则通过各种渠道的技术扩散来促进该国的技术进步(Bo Carlsson,2006;EIU,2004;Le Bas and Sierra,2002;UNCTAD,2005)。国际贸易作为主要的国际技术外溢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又由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存在着差异,因此,最近的研究倾向于将两种外溢途径分开讨论。表1列举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各种主要作用机制。在表1中,由于各种作用机制外溢的具体知识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成熟度不同,因此企业吸收的过程也不同,最终反映到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为TFP的提高)时滞也有所不同。其中通过示范效应溢出的多为跟管理和组织技术相关的知识,或表现为产品外在信息的知识,最容易被企业接受,因而作用时滞最短。竞争效应则影响复杂,从短期来看,由于泊来产品的直接竞争,首先是表现为对国内产品的挤出效应,但当这种技术上更为先进的产品经过国内研发环节的分析、吸收、体现到产品中,则最终促进了TFP的提高,然而这个过程具有很长的时间滞后。技术贸易则跟竞争效应具有一个相似的过程,要经历吸收、表现到生产中的环节,也具有较长的时滞。以上两种作用机制跟示范效应相比,所传播的是一种相对国内市场较新的知识,相对技术成熟度低。出口贸易中的学习效应则既可以是一种双方自愿互动的接受过程,也可以是一方“不情愿给予”,而另一方需要“想方设法”获得的接受过程,短期来看只要纵向生产网络构成就可以促进TFP,而长期来看也需要接受方的技术投入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效应的潜在作用。产业链效应也同样存在两种作用,短期产业链的接入可以拉动TFP的提高,而长期产业链的延伸和效率的提高则可以进一步促进TFP。以上分析的诸种效应可以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得到反映(见图1)。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在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对TFP作用的理论预期:在存在技术外溢的情况下,进口贸易可以表现为短期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而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将在短期和较长的时期内都表现出促进作用。
三、模型
以C-D生产函数为理论出发点,纳入技术进步因素,把产出作为技术进步和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乘关系),见方程1,然后对方程进行对数运算,从而获得线性相关方程。这一研究思路下的经典发展过程见 Grossman 和 Helpman(1991)、Coe和Helpman(1995)、Lichtenberg和Potterie(1996)和Van(2001)的研究。在这一研究思路下,需要先把C-D生产函数中的参数近似值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来,以此作为计算TFP的依据。式中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量,Capital是域内资本投入的统计量,Labor是域内劳动力的统计量, 是系数, 是需要求解的参数。将TFP作为因变量,就可以进一步用各统计量的对数分析各种外溢渠道是否导致了TFP的提高,见方程2。式中 代表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后两个变量分别代表进口和出口外溢途径的资本溢出量。由于需要国内研发环节参与的技术外溢过程首先是导致有针对性的研发活动,而活动的一种主要结果将是产生创新(专利或非专利技术),而创新成果的投入才导致TFP的提高。因此从外溢到创新的作用路径,要短于从外溢到TFP的提高,且可以避开竞争效应的消极影响,因此仿照TFP的定义我们构建计算全员劳动创新率(Total factor of innovation,TFI)的计算公式,来检验外溢的长滞后影响:式中Patent以发明专利总数来衡量;b是常系数;RD为R&D投入资本量;Human为科技活动人员数。检验长时滞效果的方程为:
四、数据
鉴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收集了1985年至2007年的数据。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三个变量中,产出用GDP表示,资本投入量用国内固定资本存量表示,劳动投入量用全社会从业人员数表示。对于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相应的测算,笔者认为存量数据比流量数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因此对国内研发资本及各国际技术外溢渠道采用折旧的存量数据表示。因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进出口大国和外商直接投资大国存在很大差异①,所以在国家选择上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共选择了13个国家作为指标数据的计算来源: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墨西哥、印度及巴西。在分析过程中上文出现的各个变量的具体含义、统计单位和尺度及计算方法见表2。表3展示了各已知变量和计算所得的TFP、TFI的描述性分析结果,由于在统计时期内(1985-2007)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特征,各变量也都基本保持了一个相似的变化过程。由于指标单位选取的原因,TFP和TFI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异,但在分析中这种差异将全部反映到常系数中,不会对变量的系数造成影响。
五、结果与讨论
1.面上分析结果
笔者根据方程2所确定的关系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普通广义线性回归和含有一阶滞后的广义线性回归,两者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显著性是基本相似的,但由于数据的稀缺性,我们的全部分析都采用了不带滞后的回归②。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单纯的国内研发、进口途径研发资本外溢和出口途径的研发资本外溢都跟TFP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但当各个变量逐渐进入方程后,除了出口途径外溢存在一致性之外,国内研发和进口途径外溢变得难以解释。由于理论的分析显示,进口外溢本身对TFP的影响作用就是不确定的,既有正向的模仿效应,也有逆向的竞争效应,所以这还不足以否定进口外溢的存在性。从表4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到:出口途径外溢是显著的,进口途径和国内研发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由于进口途径的外溢中竞争效应的正向影响和技术贸易影响存在较长的时滞,将TFP换为TFI后将会在不减少样本量的情况下降低时滞影响③,所以表5中将对TFP和TFI的回归结果进行对照,以检验外溢的长时滞影响。对比回归(4-6)和回归(7-9),最明显的变化是常系数均由负转正,且都显著,由于数据的特征是近乎单调上升,所以这一结果明确地显示TFI的时滞要明显小于TFP的时滞。回归(7)和回归(9)的结果显示,进口贸易途径对TFI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即促进了国内创新的产出效率,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样国内研发投入也起到了正向作用。对比对TFP和TFI的回归结果和图1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外溢影响的长时滞和短时滞指标均显示存在显著出口外溢;对进口指标,尽管我们不能确定是竞争效应大于示范效应还是不存在 (短时滞) 外溢,但从长时滞指标来看,进口贸易促进了创新效率的提高,这应该说是存在积极的技术外溢的。从表4和表5中我们依然不能肯定的是当国内研发和进口指标同时进入方程时的结果由什么原因导致。
2.现实贸易特点的影响
在本文验证的时期内(1985-2007年),经济现实反映出了一些转型期经济体的特点,而在本文所关注的进出口贸易指标中都有体现,且这些现实特点的存在加大了对计量结果的解释难度,以下对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特点进行讨论。(1)国际生产网络转移效应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内,劳动成本相对廉价,所以出于效率寻求的意图,国际低效率生产环节向大陆内地转移,致使中国出口的主导力量成了以两头在外为主的三资企业(Chesbrough and Liang,2008;Liu et al,2007),在国际贸易构成中的表现就是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快速提高(见图2)。而这些企业的活跃虽然导致了经济总体的扩大,但由于自身形成了技术封闭的循环,难以实现技术的溢出。相反,由于对优质劳动资源的竞争,却导致了内资部门效率降低。从图2中可见,在1996年以前,加工贸易的比例增长迅速,因此对研究期以1995和1996年为界做了划分,分别对前期和后期的TFP与TFI进行回归。对 TFP 的 回 归 结 果 (10)、(12) 显示,前期和后期的模型结构存在了明显的变化(系数符号变化),而其中出口外溢的系数为负值恰恰反映了国际生产网络向中国大陆转移对技术外溢和进步的不利影响。(2)技术引进效应经济转型阶段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大量的设备更新与升级,表现在国际贸易上的一大特色是对于物化技术的大量引进(黄凌云,范艳霞,刘夏明,2007;刘舜佳,2008),但同时却用了很少的精力和财力去消化和吸收这些技术(统计显示消化吸收费用相对投入最高的1991年还不足技术引进费用的1/20),以至于不但难以对技术的吸收和创造能力有所帮助,就连机器本身潜在的生产能力也发挥不出来,相比之下韩国在技术快速发展阶段则会用大于甚至是两倍于技术引进的经费去吸收则更反衬出我们技术吸收费用的缺乏。重引进轻吸收的特点使我们难以观察到理论所描述的进口中的竞争效应和技术引进效应。可以设想,在研发投入“极度稀缺”的情况下,更多的资源被投入于见效快的设备潜力发掘上,而不会是出于长远战略意图的创新上,所以R&D投入在早期并不一定是真正导致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在这种分析思路下早期R&D投入对TFP的促进作用要好于后期,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前期所反映出来的R&D对设备应用效率的提高作用越来越小,对于创新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断:在前期国内R&D投入对于TFP的促进作用要明显,而后期由于对TFI的作用时滞的缩短会比TFP有明显的好转。从回归(10)-(13)各个回归结果中R&D投入的系数也验证了这一推断。从总体来看国内R&D投入对于TFI的促进作用还是正向的,这可以肯定其对于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
3.样本离差与模型转化的联合作用
至此,还有一个疑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即回归(6)中进口变量的回归系数该如何解释。在回归(4)中这一系数还是正的,分阶段对TFP进行回归,仍然是正的,但当所有考虑变量都进入方程、考虑整个阶段时却变为负值,且显著。从理论上的分析来看,即使存在外溢,对TFP的影响是正是负都是可能的,但笔者分析了原始数据的特点,认为是由于样本随机离差导致的结果。由于上文分析的模型转化原因,国内R&D影响机制变化(系数变化剧烈),当考虑全时段时,这种变化就构成了对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原本显著的R&D影响因素系数不再显著,而进口因素的系数则出现了难以解释的质的变化。对于进口贸易的作用,应该关注对TFI的分析,两个阶段都促进了TFI的提升,因此,其外溢作用也是可以肯定的。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业;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一、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现状
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虽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发展变化,这种竞争优势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技术壁垒的兴起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等贸易措施正逐步被以技术壁垒所替代。农产品中的技术壁垒也称为“绿色壁垒”。绿色壁垒的实施大多数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和苛刻,而这对于技术比较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会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门槛。
2.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
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结构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知识型和科技型产品已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对于农产品贸易而言,也是如此。人们更倾向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绿色环保和安全卫士的农产品。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低,效益差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能够使一国商品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也使这些国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248.3亿美元,同比扩大78.2%。这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有着直接的关联。综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和决定一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技术创新与农业国际贸易的关系
“创新”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还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转换媒介,把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了起来。现在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很多定义,概括起来讲,技术创新就是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引进到经济活动中,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其具体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具体因素相当复杂多变,包括技术、FDI、产业集中度、汇率等多种因素。技术创新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产业竞争力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能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进而积极影响国际贸易
技术创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变革。农业机械化时代已经来临,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推进了农业的飞速发展,比如采用智能收割技术研制的收割机,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及应用,使得原来小农业的生产方式向大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既提高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粮食供给,也促使剩余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和配置,积极影响产业变革,也推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农产品结构的升级,进而对国际贸易带来显著影响
技术创新促使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呈现绿色产品贸易的趋势。绿色产品的研究依赖于技术创新,比如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技术的使用,使得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成为绿色产品的一大特征,因此,技术创新积极影响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改进和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
3.技术创新极大地增强国际贸易农产品的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和达到消费者重复购买和忠诚的地步。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满足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的产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另外,当产品定位明确后,在生产环节则表现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研发方面。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来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增强竞争力。
4.技术创新的消极作用
技术创新在给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以下消极的作用:化学农药长期、大量和超常的不合理使用,严重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致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问题凸显,进一步引发生态安全危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严重威胁大众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让我国农产品在国外失去认可。
三、以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尽管技术创新有其消极的一面,但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3.5%,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70%-80%。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技术创新,在每一项科学技术研究都包含非常明确的目的的今天,要用价值理性引导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农业大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依据是自然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技术创新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自然在生产能力和经济再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循环经济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系统集成,既可容纳农业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又可容纳传统优秀技术。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
2.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新型主体、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以国家科技机构为先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科技组织为骨干,农业科技专业队伍和农民技术创新示范户为主力的产、研、学结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和农业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在创新体系中,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
3.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的经济活动,这些投入单靠农业自身的积累是难以支撑的。在我国,农业是弱势产业。过去农业为其他部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加强和壮大,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也应以“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尝试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农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4.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和应对系统
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跟踪研究我国农产品在重点出口市场上的发展动态和竞争情况,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及时预警和掌握国外针对我国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此外,还应建立部门协调、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科技支撑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系统,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有目的的开展农业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因此,农业技术创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改造自然为我存在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维护自然本身的利益及内在价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韶丽.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2]程杰,段鑫星.技术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哲学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1(2).
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8)05-0044-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发挥本国优势,构建本国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发展。
一、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界定
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竞争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强弱,是其经济条件、资源禀赋、政府管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就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各个因素而言,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从一般意义上来谈论国际贸易竞争力,是很难清楚地区分出决定一个国家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的,并难以准确、具体地衡量一国贸易竞争力的高低。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出发,深入揭示能够使一个国家保持长期、强劲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揭示国际贸易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经济主体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在竞争中能够保持持续优势的资源、能力和制度。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是针对企业的竞争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国家作为竞争主体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因此,从国家层面上研究核心竞争力,发现使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的因素也就日益重要起来。那么,什么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呢?本文认为,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过程中,能够维持其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并使其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从构成上,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的构成因素,即表现层因素和资源层因素。表现层是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素。资源层是指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资源因素和表现因素的结合最终形成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由一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地位的因素有许多。如资源禀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科技发展、文化环境等等,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作为一个决定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要素资源,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独特性。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应当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难以为其他竞争者所模仿的能力。一项可以合格地定义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占有、转移和模仿,从而为该国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2)基础性。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能力,它延伸和拓展到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各个竞争环节的成败与否并对国际贸易竞争产生深远影响,维系国际贸易整个过程的运行发展。(3)动态性。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但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当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演变而变化,并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不断保持竞争优势。(4)价值性。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作为核心能力的要素应该能够使一个国家比对手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等方面做得更好,即该因素能使该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具备更强的渗透和占有能力。
国际贸易竞争核心能力的提出与发展对于深化认识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引导人们去分析在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众多复杂因素中,能够使一个国家保持持续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把握住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问题,发挥后发优势,才能够更好更快地赶上发达国家。
二、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比较优势理论是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其后的要素禀赋理论只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进一步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新理论”则是在分析中加入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现实的因素,使国际贸易的分析更接近现实,它们都没有超出比较成本的分析方法。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只要各国遵循比较成本原则从事分工,就都能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
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变化,它们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示出来。当代国际贸易竞争的一个主导趋势是,科学技术等知识型要素在竞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传统要素的地位下降。不断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产生了一大批资源节约型技术,降低了传统生产要素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竞争优势是很脆弱的,单靠劳动力、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是难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实现持久竞争优势的。
笔者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应当将贸易竞争优势放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提升其国际贸易竞争力,构建核心贸易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由一国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和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来体现。因此,本文从技术创新与产品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最微观层次的组成部分 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基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和技术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技术创新在提高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方面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降低产品成本,使其获得成本优势。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生产活动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并能够显著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获得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在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还表现在其扩展性,也就是说技术创新不仅能为单一产品市场提供保证,而且还能根据核心技术原理和相关产品的关联性开发出一系列产品,从而突破原有狭窄的市场空间限制,在许多相关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2、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且难以为其他企业获得或模仿的能力技术创新对培育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产品,改善国际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产品来实现,而是否能够向国际市场提供功能价格比良好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核心产品是核心技术的物质载体和市场体现,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载体和基础,开发出自己的核心产品,才能最终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技术创新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性。企业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价值创造性,即实现顾客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如: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等。而不断的技术创新,使企业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改进和更新服务,可以改善劳动投入质量和资本投入质量,节约原材料消耗,用更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产品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
3、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是产业内产品、企业竞争力的有机总和,属于中观层次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出口产业结构的内容,即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是什么,这些产业具不具备国际贸易竞争力。而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转换和高级化是直接依赖于技术创新及相应的技术进步。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技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并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势头。从产品技术结构比重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产品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不到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接近1/3。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加快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另一方面,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新兴和主导产业,从而确保本国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上述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产业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胜,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形成自己的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上述对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深入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对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上述理论研究。
为了检验技术变化对贸易行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关对外贸易额增长的模型并对包括技术变量的各种因素予以检验。在检验模型中,包括如下变量:贸易额、劳动成本、汇率、技术水平、价格。本模型主要从动态角度分析上述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即选择一个时期计算贸易比重的变化,然后再计算决定变量的变化,最后分析回归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经验来讲,一国的技术创新发展水平越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因而国际贸易发展越快,我们第一个假设是贸易增长率和技术创新发展成正相关关系。汇率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表现在它对出口相对价格的影响上,汇率上升,本币升值,那么,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会相对上升,从而减少出口;第二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汇率成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上升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价格,进而会影响出口;第三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劳动力价格成负相关关系。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是负相关;第四个假设是对外贸易增长和价格水平呈现负相关。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以Cobb-Douglas函数为分析起点,建立如下模型:
Y=RαCβWγPδ
对模型进一步取对数,得:
Log(Y)=αLog(R)+βLog(C)+γLog(W)+δLog(P)
其中,Y表示贸易增长率,R表示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用研发经费增长率表示),C表示汇率变化,W表示工资增长率,P表示价格增长。α、β、γ、δ分别为相关弹性系数。
本文的数据是根据《国际经济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得来,如下表:
在实际建立模型过程中,由于经济变量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因此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有偏、非一致的。虽然截面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有偏的问题,但估计量依旧会出现非一致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广义矩阵估计法(GMM)进行回归分析。从而使估计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差距达到最小,且同时处理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问题。
上表的说明:第一,研发经费、货币汇率及工资水平的回归结果支持我们的最初假设,虽然从弹性上看,汇率变动对贸易的拉动作用要比研发投入变动的拉动作用大,但通过本币贬值而推动出口的办法是以邻为壑,且容易为他国所仿效,最终引起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因此,这是世界各国越来越不倾向于使用的措施。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大于货币水平的弹性系数,表明其对贸易的拉动作用也相应的要大。第二,价格指数和贸易额的回归结果与我们的最初假设是矛盾的,它和贸易额成正相关关系。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也是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趋势的。现今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高科技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附加值,虽然许多高新产品价格相应较高,但其国际竞争力仍然十分强大,而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作用。
回归结果分析可以发现,一些传统的影响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如:区位因素、劳动力成本的作用已经减弱,而技术创新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关于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篇10
一、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包括地方民办高校,面临深化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内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与各地方、区域、行业、企业共同成长,实现校企双赢、产教共赢的良好的教育产业一体化体系。
新型应用技术本科型大学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为导向,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国贸专业是与实践对接较强的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因此,国贸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具备发展潜力和合理的课程安排,针对多方面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在实训课程过程中应当倡导学生边学边用,即教、学同步进行,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配合,使课程安排取得更好的效果,避免流于形式。应用型本科技术大学要实现高质量办学,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确保企业、大学、产业之间有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链。
本文以国贸专业实训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性质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国贸专业实训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为例,提出适合当前应用型技术大学实训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阶段的必修课程具有实用性、仿真性、先进性和操作性等特点,通过不同外贸业务实训项目,学生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国际惯例,掌握外贸业务操作环节、操作模式、业务流程,具备基本外贸业务操作技能,培养适应外贸业务实践岗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实训类课程主要依托外贸实务实践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度的实训操作训练。教学软件完成国际贸易全套流程的实践操作,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和谈判技巧。
多数院校使用的软件是南京世格公司和对外经贸大学研发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软件,包括业务背景的确立、产品的选择、广告推广、进出口商业务交易磋商函电写作、出口产品定价、申请信用证、审核信用证、生产厂商买卖合同的签订、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缮制出口结汇单证、进口付汇、收货等全套业务环节。
三、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课程建设周期较长,但在传统实训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仅依赖教学软件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完成外贸业务实训都是在封闭的机房电脑前完成的。外贸业务环节众多,流程复杂,涉及多个部门,与不同的行业专家有联系,但教学内容仅仅围绕软件进行,必然造成教学与实践岗位的脱节。
(一)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颖性
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团队缺乏行业专家指导。教师实训指导内容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为主,与外贸行业实际岗位技能要求和操作不相符。尚未真正体现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特点,不利于学生掌握外贸业务技能,迅速适应岗位,缩小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课程的考核模式比较传统,对学生技能考核力度不够,以能力本位的考核在实训教学中的实施不到位。实训教学考核不及格现象极少,学生缺少考核压力,技能培养先天不足。
(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落后,行业专家参与度不够
多数从事实训教学工作的老师是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工作,没有外贸行业实践经验。而且教学团队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由本专业理论教师组成,外贸一线专家没有参与本课程的实训教学。尚未建成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授课形式仍以自然班级为主,没有形成团队合作教学氛围。由于缺乏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外贸行业一线挂职锻炼的制度,导致专业教师更新外贸行业实际业务操作知识的难度加大。
四、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模式
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训类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探索新型教学改革模式。通过任务导向训练,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的流程和惯例,熟练运用交易磋商的各种技巧,熟悉外贸业务流程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掌握外贸业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方法,并在实训体系实现技能和素养的有机结合。
1.突出行业专家指导,以行业专家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支真正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当地优秀先进企业引进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以“双薪制”聘请企业具备专家级技术的精英人才担任外聘教师,或派遣本校教师去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训,以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训技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专业实践要求,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外贸单位、企业进行现场实训。以激发学生从事与外贸行业相关工作的兴趣,并为学生求职或创业提供更专业、更详细的指导。大学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和行业素养。
2.项目式教学为主线,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创新模式。借鉴德国技术型大学教学模式“Face to Face + e-Learning”混合型教学模式。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成立由外贸一线专业人士和行业专家与国贸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课程专家组,请多年从事外贸工作的一线专业人员担任专家顾问,将本行业发展趋势及变化加进实训课程大纲,明确其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和教学计划,并使它们都围绕其专业流程展开,根据业务流程再细化其实训项目内容,以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实训项目,每个实训模块都有要求掌握的操作技能以及实训目标。实训指导书由学生和实训教师共同完成,学生记录每次实训过程、项目内容及实训体会,教师结合学生反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
3.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和外贸企业的第二课堂作用。产教结合是实现大学教育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一线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此举有助于学校将产业需求和行业标准植入日常教学计划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能全面提高专业化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其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课堂和岗位统一的实训模式。密切联系实训基地和外贸企业,作为实训教学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其对实训课程建设的指导作用。
4.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外贸案例库。邀请教学团队的外贸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的课程专家组成员,以外贸一线实际业务案例为背景,进行实训项目内容设计,根据不同专家提供的业务案例内容,删除商业机密信息,建立本课程案例库。同时,充分发挥学院校友会的国贸毕业生的优势,调动其对母校的感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邮件联系,根据外贸一线岗位实践发展要求和趋势,对案例库进行实时更新、调整优化,便于实训项目的设计和安排。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国贸专业毕业2年的学生进行调查,征求对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调查问卷的设计和问题要细化,仔细推敲,最好由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和认可,便于征求到最真实的改革意见和教学反馈。
5.以学生为主导,实现方法与应用服务立体化。应用型本科技术型大学强调“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网上实习平台,实现课堂、网络教学一体化。倡导教师掌握案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在处理国际贸易疑难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引导其运用创新思维分析、解决其学习、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举行国际商务案例研讨、电子仿真模拟、场景实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项目内容的讨论,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向教学团队成员咨询专业问题和行业信息。教师要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6.鼓励学生创业,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与产业的合作互动为教育提供现实依据,为创新注入持久活力。鼓励学生创新,在其进行校企合作平台实训和外贸岗位实习时,结合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改进意见。如果被企业采纳,推荐学生到该公司实习,并对其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外贸专员感兴趣的同学组建创新创业小组,与我校的校企合作基地进行合作,成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一部分,真正参与到实际外贸业务中来,包括寻找客户、洽谈合作、接收订单、联系供货、后续服务等多个环节,将其在实训课程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真正付诸于实践。鼓励学生组织创业小组和团队,充分开发学生消费市场,满足学生消费需求,积累创业经验,为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 上一篇:财务审计和审计的区别
- 下一篇: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