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环境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a library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 from both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environment.
关键词:图书馆 环境建设
Key words:Library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作者简介:汪希(1982- ),女,管理学学士,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一、图书馆环境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院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图书馆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馆,它应该是一个使人振奋,有活力的建筑,整个环境能给人带来学习的欢乐,不仅要让读者有书可看,有地方可以看书,还要让读者看得舒服,看得健康,看得有收获。
二、图书馆自然环境建设
(一)图书馆外部环境建设。图书馆外部环境建设是指图书馆建筑物的外在造型及周边的环境建设。
1、地理位置的选择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读书和学习首选的地方,地址应该选在学校的中心地带,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另外地点的选择还应该与周边的环境融合,由于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的要求,要尽量选在安静、幽雅的地方,既体现了文化的气息又避免了噪声,给读者营造一个幽静的阅读环境。
2、景观的布局
一个绿色、美丽、洁净的周边环境能够与图书馆的主体建筑物相映成趣,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图书馆外部设置假山、喷泉、水池等,给人回归自然的感觉。馆舍周围种植一些树木,设置花坛,采用不同种类的植物结合种植,做到四季常青,常年花香。同样也可以点缀一些雕塑、饰物等标志性的东西。如河海大学图书馆前面就放置了一口鼎,这口鼎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向江苏11所高校赠送的青铜宝鼎,目的是为了纪念百年校庆,青铜宝鼎放置在图书馆前面,不但美化了环境,更体现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办学历史,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二)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就是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1、结构布局合理
现代图书馆的结构和布局应该遵循“紧凑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和利于读者。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对环境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布置。由于现代图书馆的馆舍面积相对较大,功能较为复杂,原则上应在图书馆的入口处设置全馆的分布图,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布局一目了然,既节约了读者的时间,又避免了读者在图书馆内“迷路”。在一楼大厅设置咨询处,新书宣传栏等。流通量较大的书库及服务办证等设置在一楼。将采光通风等条件都相对较好的房间设为阅览室,为读者创造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不再单纯是借阅图书、期刊的地方,它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如报告厅、展览厅、多媒体室、会议室、休息室等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可以用来做培训、讲座、学术会议、展览展示等。另外音乐室、健身室、咖啡室、小型超市等休闲娱乐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设置在采光不太好的位置或地下层,在紧张疲劳的学习之余给读者提供一个放松、休息和交流的地方,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服务方式。
2、室内明亮整洁
窗明几净,光想明亮才能吸引读者来图书馆。图书馆要尽量采用采用自然光,安装的门窗最好是无色透明的玻璃,充足的自然光可以使人心情平静,启发思维,降低心里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室内布置尽量朴实大方,书架、桌椅、用具等的布置要方便使用,给人以愉快舒适的感觉,不能过于拥挤,给读者留出活动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保持室内卫生也非常重要,在做到定时清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读者的教育,禁止吸烟、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做到窗明几净,店面无污物,营造一个宽敞、愉快、温馨的环境。
3、空气新鲜清洁
新鲜清洁的空气对每个读者、工作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可以保证读者大脑血氧的供应,从而增强记忆效果,提高阅读质量。图书馆中的大量藏书中也隐藏着大量的细菌和螨虫等,要加强通风,定期检查书库,及时清扫粉尘,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定期消毒。另外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人口流动性较大,阅览室、书库等更是读者密集的地方,空气质量容易受到污染,工作人员在搞好室内卫生,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读者的管理,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4、绿化赏心悦目
用绿色植物点缀室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赏心悦目,还能对粉尘起到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要根据环境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如宽敞明亮的大厅放置大盆景火高大植物,如苏铁、棕竹、橡皮树等,显得高雅气派;阅览室放置一些观赏性的花草盆景,如文竹、水仙、龟背竹等,显得宁静幽雅;书库则放置一些如月季、柑橘、黄金玉叶等,打破书库的单调压抑,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总之,绿化布局要与室内的色彩及其它各种要素达成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
(一)科学管理
1、实行人本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人本化管理中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的实现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首先要以人为本,知人善用。“以人为本”在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中具体的体现就是以全体人员为本。全体工作人员是直接服务于读者的,是创建服务环境的主体。管理者要学会了解人、使用人、信任人、爱护人,要善于接近下属,虚心听取下属的建议和意见,让每个馆员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去。
2、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图书馆提供服务、正常运转的保证。这些规章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馆借阅规则、入馆须知等,不但有规范员工的制度,也有规范读者的制度。这样在保证图书馆提供规范服务的同时,也能对读者起到教育作用,规范其行为准则,使其养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和自律能力。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的完善,在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时要尽量征求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意见,并做到及时公开。
(二)优质服务
1、提高馆员素质
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是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名图书馆馆员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不但是服务者,在学生心里还是一名老师,所以更应该提倡文明礼貌、仪态端庄。要从服装、行为、语言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工作时间着统一的工作服,服务耐心、举止亲切、服务流程规范,不说“服务忌语”,不在工作场所尤其是读者面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另外馆员还要具备深厚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信息传递给读者,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服务。
2、拓宽服务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建设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必然之势。图书馆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单一的书刊借阅功能,而是要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建立各学科的文献信息中心,提供馆藏数据查询,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参考咨询服务、在线信息服务、网络导航等服务。另外,培训服务、展览服务、文献复制、视听服务等也必不可少。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要体现现代化图书馆的意识,体现和谐的气氛,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起到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愉悦精神的作用,创造出一个适应现代高校学生需求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黄华.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21-22
[2]张玉芳 浅谈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J].甘肃农业,2006(4):238
[3]艾伟武 图书馆环境建设之我见[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126-127
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知识的集散地。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大师生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的高校图书馆,对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馆藏资源特色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必须以全新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营造知识管理环境,而建筑环境建设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一、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良好的环境建设有利于树立图书馆美好的形象,是提升图书馆功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物质保障。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应是一座环境和谐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建筑,建设时必须改变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观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满足现代化信息服务的需求,营造一个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自然环境与人类相融合的绿色生态群落,既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又较好地表现出图书馆的品格与文化底蕴。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建设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人文精神理念的设计、选址,主体建筑、外部环境设施、内部环境布局和美化,以及标识设计、厅堂装饰、人文精神体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的健康、环保,人性化的环境氛围。
二、图书馆建筑是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要营造一个提升读者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的氛围,就必须为读者创建优雅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1.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既体现学校风貌,又引领时代潮流;既追求新颖美观,又不显现商业气息;既吸收高科技成果,又不脱离现实的追求。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典雅、庄重,具有文化特色,更应充分考虑校园的整体性,在选材、造型、风格以及细部各个方面,要使建筑设计融于校园的整体环境中。通过人文精神理念的建筑设计,达到总体和谐,色彩协调,内秀外美,端庄大方,以建筑所具有的高雅品位和现代文化艺术神韵,给读者以艺术感染力和美好的启迪。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要具有时代感,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校园建筑的整体美;主体结构要突出时代特征,融入地方特色,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力求特色鲜明、简洁明快,表现出浓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图书馆的周围环境是建筑实体的延伸,应与主体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2.高校图书馆的选址要求
选址对图书馆的环境质量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靠近教学区,一般宜建在校园主干道旁,与教学楼、实验楼等相毗邻。馆舍的环境营造要充分考虑空气质量、绿化率,周围应视野开阔,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获得良好的感官效果。选址时还可借助周边环境,使图书馆周围风景资源成为图书馆环境的一部分,让风景穿窗而入,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里阅读,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理想建筑环境格局。3.高校图书馆的主体建筑
高校图书馆的主体建筑除了要重视其实用性之外,还应具有地方特色浓郁的建筑风格,充分反映图书馆的典雅性格特征和创作构思的统一性,体现富有个性的文化意识,不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使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得到进一步彰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和提升图书馆乃至整个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知名度,应是学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进行知识交流、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中心,除了读者在这里进行学习研究外,还经常举办各种讲座、报告、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所以,图书馆的主体建筑,既要充分考虑功能用房设置的全面性,同时还要顾及到周边环境的美化和内部结构的布局,营造出优美的内外部环境,体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书香气息。
4.高校图书馆建筑应是多种功能组合的综合性建筑
现时代变化速度非常快,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跟着转变,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空间用途和技术装备都会变化,一方面要求在规划设计时有所预见,适当超前,而更重要的应在建筑结构、布局、管线接口等方面都为未来发展作出考虑和适当安排,使建筑能适应变化,提供灵活调整的可能。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藏书、借阅的功能,图书馆工作者已从纯粹的手工操作逐渐发展到计算机采购、编目,还开展了借阅咨询、文献复印、书刊供应、声像影视、技术交流、信息等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项目: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功能应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多元化性,从而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5.高校图书馆建筑应是长期使用而布局又不断变化的“可塑性”建筑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实现图书馆建筑可持续发展,以建筑结构功能的灵活使用、可拓展性为基本准则,与现实可行性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图书馆设备的改进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图书馆建筑的内部布局随功能需要及使用要求而重新研究,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筑要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即内部空间能适当变换其使用功能,或加以适当地改建、扩建,以适应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乐山师范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乐山市。学院坐落于乐山城西,濒临大渡河,东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西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遥遥相接。以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名字命名的沫若图书馆,位于校园的北侧,与城市森林公园、行知楼、运动场相毗邻,完美地将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和环保节能相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突出鲜明的知识品位和时代特征:圆形的建筑主体平面布局,意味隽永,淡乳黄色弧形的外墙,清新流畅,局部的玻璃幕墙映照校园美丽的风景,整体造型既庄重典雅又不失动感,体现了建筑艺术与美的和谐统一。整个图书馆建筑环境组成了乐山师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已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氛围和校园主体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新晨
三、外部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物质保障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能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篇3
【关键词】网络 高校档案馆 功能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且不断“侵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此,高等教育也不断呈现现代化的特点,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已逐步发展,截止2006年,“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工程已得到延伸和扩展,已建成2万公里的DWDM/SDM高速传输网,其传输容量高达40G~400G,覆盖200个主要城市,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并有多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1]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目前各校的发展来看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将图书馆、档案馆纳入校园数字化的范围。
高校档案馆承担着服务学校办公,辅助教学科研,协助教师评级,方便学生学习等责任,因而除具备档案馆应具有的提供利用,传播文化等功能外,还呈现特有之处。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教建设的新进展,高校档案馆自当重新定位形象,转变工作方式,优化信息服务,在发挥档案馆应有的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高校档案馆这一特殊身份。长久以来,高校档案馆都活动在“幕后”,并因其隐性的服务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新的环境下,如何借网络之力,乘信息整合之势,实现各项功能的合理构建,提高高校档案馆的用户满意度,需要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
1 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新特点
网络技术改变了高校档案馆原有的办公环境,使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加工、利用等工作烙上现代化的印记。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档案馆新的功能内涵,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历史的沉淀,却不意味着记忆的尘封;知识的贮藏,是为了全新的超越。新的环境为高校档案馆原有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也为其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1.1 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管理实现系统化
高校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字化成为档案馆发展必经之路。计算机成为档案馆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成为文件的重要传输途径。随着校园网络化的建设,各部门均采用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文件“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特性,使其“所到之处”都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的建立,成为其生存的必要前提。电子文件的广泛生成,对原有的保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手工操作已无法适应信息的产生所呈现的量大质杂的特点。另一方面,电子文件所要求的保管环境,也迫使高校档案馆加快数字化的进程。自动编目,自动标引,自动检索等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十分必须。此外,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信息利用的高速传输与精准性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也成为衡量档案工作的重要指标。办公的自动化,纸质文件的数字化,文件传输的网络化,电子文件管理的系统化成为档案馆工作的主要特点。
1.2 信息的属性愈加显现,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兴领域,可将其划分为传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从传统管理阶段开始,文献记录管理就成为信息管理关注的重要领域[2],且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图书馆、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不断发展。档案信息不再是馆内的自闭管理,而形成了联合图书馆,情报所等机构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馆作为学术资源的集合之处,优秀成果的蕴藏之所,自然成为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重要基地。网络环境下,信息呈现出整合与共享的特点。获得信息的多少,相关程度的高低,信息价值的大小等因素成为机构、组织、乃至个人活动成功的关键。高校档案馆在服务学校,辅助教师,方便学生的过程中,应适应环境的变化发展,紧跟时代的脚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主动、适时的提供利用。进而,保持自身的优越性,及发展的可持续性。
1.3 对象的需求渐为注重,科研教学始为要事
高校档案馆是高校所形成档案的保管之处,更是档案利用的总后方,为学校正常办公,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保障。高校档案馆依托高校,服务高校,并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档案馆收集、整理、保管的大量资料,既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素材,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辅助。信息的快速增长,在丰富档案馆藏量,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信息鉴定的要求,以及信息筛选的难度。由此,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要在遵循“增收”有价值信息的原则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选择性的收集,突出重点,有所侧重,以此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1.4 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社会教育功能凸显
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在于构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校园文化的发展使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功能表露无遗,也决定了高校档案馆藏与用并举,并更加突出“用”。用什么(档案),怎样用(档案),何时用(档案),用之(档案)为何(事件),乃至如何(手段)用之,都是高校档案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化,需要宣传,需要教育。档案,可用于宣传,适合于教育。高校档案作为学校在日常工作及其进行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学校发展历程,反映着学校建立、建设过程,记录学校教学、科研状况等,是高校动态发展的固化形式,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校史博览、名人事迹等则以其真实、现实的特点成为教育的重要素材。
2 加强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新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开展进入新的篇章。新的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自应审时度势,以全新的姿态,用全新的方式,演绎兰台路上的精彩。
2.1 制度建设,强化指导
由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签署的,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办法》的实施将在推进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办法》规定了高校档案工作校长领导制,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并对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要求。[4]国家适时的对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档案馆也要以此为契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自身特点,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指导具体实践,以积极采取措施维持自身发展。
2.2 更新理念,引入技术
长久以来,档案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原因就在于以消极的观念被动的对待外部的“不重视”。网络环境下,提倡开放与共享,无论是“被”领入这个趋势之中,还是一种自身的觉醒,档案部门首先要做的便是更新理念。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新阶段的工作。目前有学者基于企业形象战略(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提出了档案馆理念识别系统,并将理念系统的基本要素设定为:档案馆发展目标、人际关系准则、工作人员的道德规范以及档案馆对外行为准则等等。[5]高校档案馆的理念通过其具体工作的开展得到体现,并融入现代元素。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系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互为前提,也成为档案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先进技术的引入,将助高校档案馆一臂之力。基础工作的进行,宣传活动的开展,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效率的测评等等,都适用科技的“催化”作用。
2.3 优化队伍,引进人才
档案工作人员是具体档案行为的实施者,也是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高校档案馆人员队伍建设具有特别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档案馆依托高校,能够最先接触到前沿的理论,为馆内人员理论素养的提高,及其继续教育提供了便利,从而避免技术进步与人员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也是为创新的最好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是档案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的技术,学习的能力,将为高校档案馆的发展增添活力。此外,还要重视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进馆,以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流。
2.4 强化基础,突出利用
信息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此,档案工作需加大“两个对象”的关注,一个是工作对象——档案信息,另一个是服务对象——用户。档案工作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两个对象”为主线加以展开。高校档案馆应准确把握社会大局,充分认识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迅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同时,结合档案的特点与信息的属性,完整安全的贮存信息,系统有序的管理信息,以便在用户产生利用需求时,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厚基,广用,继而勃发。高校档案馆将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好帮手”。
2.5 加强合作,多方参与
信息的共享与整合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档案馆不再以一家之力,做自扫门前雪之事。合作与交流成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项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馆的合作交流应表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进行校内的交流,准确了解各方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与各院系交流,了解学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捕获最新的信息;与师生交流,了解对象的需求特点,提高档案信息的认知度;与校内图书馆合作,充分发挥信息机构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其次,与国内外的优秀高校进行交流,了解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再次,与社会组织进行交流。把握社会发展动态,跟踪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自我,集多家之力创效,为学校建设,教师科研,及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展望.上海信息化,2006(5):10-14
[2] 马费城,李纲,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0
[3] 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13
篇4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大。学生社团的出现和繁荣说明,现代大学生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学生”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学生”转变。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则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数量多、学科覆盖面宽,而且学生的参与也非常活跃。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集思想性、学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学生个性的丰富实践,正在成为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
(一)加强社团建设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
1 社团建设是高校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 学分制的实行和学生宿舍的公寓化管理,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等能力提供了机会。但是,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也淡化了班级概念,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组织载体来协调这种状况。而学生社团可以加强同学的交流和群体的凝聚力,遂成为最佳选择。
2 学生社团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各类学生社团无不包容了思想教育的内涵,且使之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渗透于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学生社团因其浓郁的趣味性、广泛的参与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团组织延伸工作领域、扩大组织覆盖、构建新格局的重要支撑。
(二)学生社团是推动校园文化、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载体
1 学生社团是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载体 高校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对多样型人才的需要。高校的社团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发挥潜质、培养自信、塑造个性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社团建设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 学生社团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之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二 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社团在发挥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组织松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社团在管理机制上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数字成员多、实际成员少;经费管理不力,账目混乱、使用不当;内部机构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缺乏环环相扣的监督职能;很多社团缺乏稳定性。
虽有规范的章程,但很难充分落实。
(二)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开展社团活动,需要相关领域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目前,虽然社团都配备了指导老师,但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同时,社团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三)开展活动的质量不高,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社员流失严重 能否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社团活动无计划、组织松散,活动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个别社团长期不开展活动,形同虚设;一些社团的活动领域有待拓宽,形式有待创新,格调有待提高。各社团在招收会员时风风光光,但开展活动时参加的人却寥寥无几,社员流失现象严重。
(四)物质条件匮乏,经费得不到保证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学生社团发展的难题。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多数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满足不了社团正常运转的需要;很多社团缺少基本的活动场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对于高速发展的社团文化,关键在于加强引导,以“三个代表”思想为动力,形成机制健全、领导有力、生动活泼的高校学生社团体系。
(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社团建设的价值目标 思想教育是社团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引导社团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要在一些发展成熟的社团中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两翼的共青团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组织建设,保证社团建设的规范性 学生社团的规章制度还应为相应的经费、硬件配置提供保障,从而使社团在制度保障下良性运作。例如,可以在章程、档案、财务等方面加强对各社团的管理,使社团建设更趋规范化。
(三)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社团建设的合作互补与良性竞争 社团的发展和成长,既需要加强社团合作、“走出去、引进来”,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社团的发展;又需要在社团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以便在竞争的机制下使社团的独立性得到更大发挥。
篇5
关键词:WTO;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99-01
1 建立和完善师资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1)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即:群众公认的民主推荐机制;公开透明的干部考查机制;注重公论的干部评价机制;公道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公平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公正严明的管理监督机制。
(2)薪酬激励。要针对不同的特点和职位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位薪酬,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使分配合理拉开差距,以此稳定和吸引人才。
(3)职业激励。重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根椐职工个人的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晋升道路,使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校兴我兴”、“校衰我衰”、“荣辱与共”的关系。
(4)文化激励。校园文化要体现“创业、创效、创新、创造”的高职特色,培养的学生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人为本”形成一整套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以此来凝聚人才,缴活人才。
2 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
(1)高等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对新教师进行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使新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迅速得到提高,尽快适应高校教学的需要。对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科研立项与管理等的教育,使之不断进步,防止裹足不前。
(2)坚持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和脱产培养相结合。从时间、资金等方面鼓励教师同国内、国外同行专家、学术权威的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种中段期在职培训和长期的脱产进修提高,特别是到名牌大学,到名牌企业,到各个层面的企业脱产挂职锻炼等。
(3)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和新教师“青、活、创”的作用。既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又鼓励新教师年轻、有活力、敢创先的闯劲。使新老教师齐头并进,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合作。
3 建设合适的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
高校教师也是劳动者,《劳动合同法》也保护高校教师权利。作为劳动者的教师的权利有两类,一类是个别权利,主要是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是教师作为劳动者的集体的权利,主要是参加工会、集体谈判和民主参与等方面的权利,这主要表现在高校职代会和教授委员会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合同法》首先是要保护教师的个别劳动权利,但同时也要保护教师作为劳动者的集体权利。但《劳动合同法》同时也要求教师作为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完成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育行政部门要经过调研,然后和劳动部门一起制定符合《劳动合同法》要求的、反映大学特点的实施细则。大学与教师的劳动关系的建立,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现他们的自主性,以促进中国高校的发展。
4 合理控制把握引进教师人才和在校教师之间待遇,以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愿意来校工作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实行优惠政策,给予可观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破格晋升职称、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全额资助出版博士论文等优厚待遇。与引进人才的待遇相比,校内同级别人才的待遇相差甚远。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对此,高校应该在师资培训方面采取有一致的政策,对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且完成学业的不仅应尽量资助学费,而且还应在学科发展上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硬条件、软环境两方面同时吸引教师回校工作,这有利于调动校内青年教师主动提高学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校内骨干教师队伍。
5 坚持落实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1)岗位管理制度是现代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制度。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高校长远改革与发展,事关学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切实加强领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平稳推进。要认真贯彻落实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有关精神,坚持以教师队伍为主体,科学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切实加强分类管理,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完善岗位设置分类分级体系,提高用人质量与效益。要把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作为评价用人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管理体系。
(2)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精神和目标要求。要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优化结构,精干高效;按岗聘用,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实施岗位管理的工作方案和相关政策。要强化高等学校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要妥善处理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其他几支队伍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岗位设置平稳实施, 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6 严格教师聘任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决策部门和高校人事部门应下大力气研究和完善教师评聘制度,严把教师队伍进校关,严格教师聘任,保证高校教师的基本质量。使高校教师在进校时就完成学历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教学学术水平。①完善和强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已经实施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可以在部分重点学科、传统学科率先实行持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应聘高校教师制度,然后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开;②制定科学可行的高校教师评聘条件。对应聘高校教师者视学校、学科专业不同在学历、学术水平、毕业学校等方面提出要求。实施上述评聘制度的前提是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增强高校教师的岗位吸引力。随着近两年脑体倒挂现象逐步消失,高校教师收入不断增加,住房、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严格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事实上,许多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已经在做这项工作。
7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队伍协调发展
高校管理者必须确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和发展新理念,进行学校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从本校实际出发,制定学校人力资源规划,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充分挖掘高校人力资源的内在潜力,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确保学校在适当的时间和不同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选(包括数量、质量、层次、结构),以满足学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内现有的人员潜力,使学校、学生、教师都得到发展。依据高校人力资源战略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促进多种形式的人才合理流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建一支现代化的高校教师队伍,按照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整体规划,公开招聘,择优引进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学有专长的优秀出国留学人员、非师范专业的优秀人才和社会上的理论素养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至高校任教,使高校教师队伍不断有“活水”注入;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学术权威、科研人员和国外大学著名学者、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进行科研合作。同时,重视开发高校名师资源,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保证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效能效益的最佳化。此外,通过校际合作,互联互聘教师,实现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高校师资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用人机制不活[N].中国教育报,2001.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借书处;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身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环境有着基本的要求,同样对图书馆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读者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是最高的,他们对图书馆的整体服务也有一定的要求。到图书馆的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查到资料,能借到书,还追求健康、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借书处作为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学生和教师经常“光顾”的地方,它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工作,应注重借书处的环境建设,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借阅环境,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笔者认为,图书馆借书处的环境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位置的选择
图书馆借书处位置的选择要充分的考虑到是否向阳,或通风条件怎么样。一般图书馆都会选择二楼或三楼作为借书处。因为二楼或三楼影响四楼、五楼的读者阅览,又避开了一楼的阴暗、潮湿,而且大量的学生和教师进出比较方便,楼层不高也不低,是比较理想的楼层。所以,借书处的位置选择是第一位的。
2.搞好室内绿化、净化空气
图书馆的环境要想得到改善,进行必要的绿化是少不了的。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读者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帮助读者消除疲劳。这是因为植物本身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室内气温。还有一些特殊的花卉可分泌杀菌素,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细菌。这样对读者或者图书馆员的健康带来了福音。还有不是所有的花卉都是适合在室内种植的,要挑选一些比较适合室内种植并且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如:各种吊兰、常青藤、万年青、文竹、水仙、、紫罗兰、君子兰、仙客来等均可在室内摆放、悬挂。这些植物能够美化借书处的环境,缓解读者的眼部疲劳,使读者享受到温馨和惬意,增加图书馆的生机和活力。
3.搞好室内布置
室内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整体结构,图书馆的馆员应当把借书处当成家一样来精心布置。对图书馆的书库要做一些设计,如:挂一些装饰画如大型立体山水画等,这样的好处是既能开阔视野,又能美化环境,收到扩大书库书架面积的视觉效果。很多图书馆也会在边角处或一些柱子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头像,充分起到激励读者发奋学习的作用。还要对书架摆放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间距不低于一米,如果过密会影响通风和采光,不利于读者借阅。书架的高低也要有所讲究,一般书架以摆放图书5-6层为宜,超过的话就过高了。如果过高,工作人员上架有困难,也会给读者借阅最上层的图书带来不便,一般人习惯平视,不愿抬脚勉强取书,弯腰下蹲看书,喜欢随手可得地翻阅图书。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图书馆高层书和低层书的借书量要比中间层少的多。所以,书架摆放要高低适中、疏密得当、顺着风向,要让教师和学生进入书库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4.书库的卫生消毒
定时、定期清扫书库内的卫生,不留任何卫生死角,对门窗玻璃书架定期擦拭、整理,对年代久远、破损严重、污染严重的图书及时剔除,禁止继续流通,杜绝霉味的散发。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对图书进行防霉处理,由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研究组与沈阳化工厂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一种无毒高效安全卫生球,对霉菌有明显的杀灭和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直接将卫生球放入图书中即可,对年久图书散发的霉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库内空气卫生。借书处是图书馆对外交流的窗口,图书借阅量多,每天有大量的读者进出往来,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区。图书如同钱币携带大量传递病菌,空气污染、印刷载体本身散发的不良气味和发霉而引发的霉菌等,带菌图书的交叉传染,严重影响着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带菌图书的消毒十分必要。现在各图书馆最常见的方法有:微波杀虫灭菌,将图书放入微波炉中,在40-50摄氏度下放2-5分钟即可达到效果,比较简便、快捷。另外还有紫外线日光灯照射消毒、臭氧消毒等。北京石景山区双华电器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电子消毒柜和消毒器,便于各馆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时冲动,二分钟热度,要经常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无论使用哪一种消毒方法,都应当坚持下去,不要让设备闲置和浪费。搞好卫生宣传,教育读者爱护图书,保护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学古人读书前先净手,自觉养成好的习惯。教育读者不要带书到医院去,在火车上上厕所时不要随地一扔,到饭堂时不要作为垫布,到室外玩时,不要放在地上成了座垫。还要教育读者在患传染病时,不到图书馆借还和阅读图书,以杜绝传染源。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认可度,更影响着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从其本身而言,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不断壮大图书馆队伍并为其服务;又因为他们良好的服务,使图书馆大放光彩,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吴振忠.书库内卫生不容忽视[M].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2).
篇7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建设目标;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市场化建设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创新环境专业服务“美丽广西,生态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G647
一、我校环保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自2004 年开始招收以来,已经陆续建设有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水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和大气污染控制五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无成套的常规监测仪器, 也缺乏高科技或大型设备,只能机械性地开展一些常规监测实验。实验室由教研室专业老师负责管理,无专管的实验管理人员,教研室专业老师人员少,平时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无暇系统地提高环境监测知识和实验技能,加上信息滞后、仪器设备更新不足、维持费用紧缺,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忙”却“活”不起来。
二、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水质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重要的建设内容。该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满足环境监测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评价等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为地方水体(南湖、南宁水城)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缺水地区“水柜”水质监测及净化处理提供宝贵数据;环境监测的技术测试与分析服务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开放,基于环保市场技术服务产业化的高校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应当转变思想观念、运作机制和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专业的优势走向市场化。[1]
三、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 1)整合实验室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按照实验室建设标准,购进高精密仪器设备、引进专业实验人员和配备合适的实验用房等资源,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 按照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充分发挥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2]
( 2) 以校企合作为立足c,把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基地。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实践内容,构建具有全新功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要的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优势,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实行联合办学、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拓宽实验室资源配置的资金来源,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 3) 建设成为具有资质、能对外进行技术服务的水环境监测室。实验室资质强调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完备的技术,对人员、设备、方法、材料、测量和环境等进行控制和要求。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4]
四、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内容
(1) 摒弃实践教学是“辅助教学”的陈旧观念,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比例,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在大学生学习计划中的比重。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环保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环境监测的相关性,根据社会需求调课授课内容,制定实践课程新标准。多渠道多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 2) 优化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适时补充实验设备。目前水质监测的设备是在分析化学实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设备零散、落后,只能承担地表水水质监测的一般项目,无法进行有害、有毒、有机物监测。且无智能化环境监测信息处理软件,缺乏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处理系统, 未能把在线监测、环境自动监测及其它有关因素的监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处理环境监测信息, 满足客户对信息快、准、全的要求。[5]为此,该实验室可以在整合原有的实验教学设备基础上,购置一些常规仪器和一些先进新仪器,合理规划实验室,增强实验室功能,为学生开展实践项目、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和科研项目创造条件。[6]
( 3) 提高实验室队伍文化素养,以赢得进入市场的人才优势。拥有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来倡导和践行正确的实验室价值观、规范实验行为和活跃实验室学术氛围时非常关键的,为此必须着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因此,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实验室管理制度,引进高水平的实践技术人员,所有岗位人员都必须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主动提高自身能力,汲取知识和经验;所有人员应结合自身岗位特点, 努力学习工作,取得环境监测项目的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学校努力为实践技术人员创造业务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并提供各种机会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4)形成“服务-建设-服务”的良性循环建设,提高市场服务能力。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当抓住环境监测市场全面开放时机转变运作机制,努力抢占市场,服务社会。将实验室工作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员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转而进行教学工作, 另一部分人着力进行实验室建设,通过严格的计量认证,逐步获得水质监测的资质,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监测数据,走对外技术服务的环保产业市场化的道路。实验室进入市场获得收益, 一部分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剩下的部分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资金投入,真正实现“服务-建设-服务”的良性循环。[7]
综上所述,我校水质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完善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建设不仅能改变现实中“验证性”“演示性”的辅助教学观念,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的开发性项目教学,还能让实验室的技术、装备、人才、管理得到优化,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的优势。在建设具有资质、能对外服务的水质监测室的过程中,利用严格的计量认证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之间、学校与环境监测站等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建设实验室服务,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区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6]李萍,谢红璐,王强,等高校环境专业水质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建设[J]宜春学院学报,2013,12(3),35
[2]易国顺, 赵邦枝, 李名家, 杨 兵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12(5)第27 卷
[3]庞永师,王满四,郭成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类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来自广州大学的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6(4)。
篇8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高校;科研团队
科技是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原动力。科研事业的开展主要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力下,科研团队得以出现,其借助于团队的力量,有助于推动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将高校作为科研团队的建设平台是当前社会科研事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本文对当前国内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网络环境为视角,提出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现状
1.专业分化影响显著
就当前各类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来看,学科的分化更为细致,全新的科学分支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高校面临着诸多科学分支的全新发展模式,此种不同的科学分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也不尽相同。为此,与其相对应的科研团队建设也势必需要重新做出调整。基于各项科学分支所涉及的专业存在巨大的差异性,高校教师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势必会面临更多的阻碍,这是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2.缺乏明确的科研目标
就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状况来看,高校科研团队缺少系统的规划指导,导致科研方向存在一定的分化性。同时,科研团队中成员所负责的研究领域却相对固定,在团队统一发展的约束下,各成员针对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深入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在科研中难以获取到有效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科研团队若不能尽快明确目标,将会导致科研事业进展缓慢。
二、网络信息环境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影响
1.有助于推动凝聚机制的构建
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也更为便捷,这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借助于互联网,高校科研团队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更为高效的获取到各类信息;同时,高效科研团队内部成员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递,有助于促进各领域之间科研人才进行交流。另外,互联网能够带动高效科研团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借助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特点,科研事业的远程协作也成了可能,这有效推动了科研凝聚机制的构建,以及科研信息的协作与共享。
2.有助于提升科研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基础环节。面对当前高校科研事业发展多领域、多渠道科研计划项目的差异化需求,传统科研计划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而互联网环境在科研立项、鉴定验收、评奖等阶段能够有效提升科研规划管理公正、公平、公开的力度,在整个科研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给予可靠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同时能够获取并提供所有需求信息,以便掌握各种信息与科研开展情况,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科研凝聚机制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为高校发挥人才优势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科研项目实现的原动力是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动。为此,科研创新需要凝聚不同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在此需求下,高校可基于互网平台形成全新的人才应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由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创新队伍。
2.以网络为基础明确科研团队目标
明确目标是开展科研的首要任务。就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来讲,统一的科研目标一方面是经由多年研究形成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传统方向;另一个方面是以重要目标为核心、协同自身原有优势开拓出的全新方向。高校科研团队要正确认识以上两个方面,更为有效地明确自身优势和特点,以便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团队建设的可靠性能够影响到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展效果。就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可借助互联网优势,创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及科研团队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海燕.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环境与绩效的协调性水平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5):99-103.
篇9
关键词:E-Learning;精品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1-0080-02
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E-Learning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E-Learning环境独有的交互性、超媒性、虚拟性、跟踪性、智能性、时效性、协作性等特点恰恰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具体实施。
一、提高教师对E-Learning的认知和理解是在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精品课程有效性建设的前提
E-Learning是从美国引进的教育新理念,它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与信息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E-Learning理念的提出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备受关注。学科专业教师对E-Learning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反映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目前高校教师对E-Learning概念的具体含义的理解尚处于感性认知水平,在理解的视角和范围上存在差异。E-Learning是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数字化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学习是以问题或主体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最后,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如果高校教师对E-Learning的理解模糊,则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就不能从分发挥E-Learning优点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对教师开展E-Learning的培训,同时巩固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基本环节,进一步增强网络基础知识和利用Internet技术的技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教师需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师生共享。
二、借助E-Learning环境改革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是关键
E-Learning是基于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卫星广播网)开展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题库、案例等数字化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发展,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基于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学生作为学习者被动接受课堂信息,在课堂上仅有时间内缺乏教师与学生有效流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也缺乏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受到限制。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主要职能应由“教”转变为“导”,信息时代,学生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知识,所以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体现在“导”上。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评价方法的手段,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E-Learning环境下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可以在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课堂教学还是必要的,但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基于网络进行主题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小组在线协作学习。但前提是需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好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并且搭建成专题学习网站。教师首先要有能力进行基本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等阅读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及时补充新知识,同时可以把课堂上使用的CAI课件制作成在线点播资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E-Learning环境下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还需要进行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包括交互平台建设(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网上答疑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学习交流系统等)和网上评价平台建设。学生可以在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知识学习、知识讨论和知识创新活动,同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向自己或教师反馈学习效果,构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三、学校政策和制度是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
篇10
【关键词】高校;慕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一、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慕课平台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开辟创新创业教育的崭新阵地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效果还不够理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未健全网络教学平台;第二,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第三,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慕课则不仅具有多元化的教学思想、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具有完善的评价机制。总之,相较于传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慕课这一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智能化管理、综合分析,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创新创业技巧,有利于学习者从教师、同伴身上获得受用一生的技巧。
(二)推进慕课课程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
毋庸置疑,慕课具有很多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纵观国内外开展慕课课程的情况来看,其完成率偏低。一些学习者由于“一时兴起”申请注册,往往很少真正投入精力学习,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含金量偏低的慕课课程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特别是在未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下,没时间、语言不通等都有可能成为学习者放弃学习的理由。而这也已经成为阻碍这一教学模式发展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升课程完成率,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完善课程学习机制。政策层面上要加快建设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广大学生拥有更多自由融入创新创I实践的机会,强化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得以通过灵活的方式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并获学分,从而激发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决心,减少中途放弃慕课的机率,提升课程完成率。通过这些有效的举措,在全面提升课程学习完成率的同时,优化教学效果,为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慕课建设保驾护航。
二、高校慕课环境下创新创业教学平台的搭建策略
(一)形成科学的技术架构
立足架构慕课平台技术的基础,积极学习其他相关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加快高校创新创业慕课平台建设,从技术层面提升平台功能。高校创新创业慕课平台具体需要强化的技术架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权限设置、学员身份认证要契合社会公众与在校生的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入口、权限。第二,加强课程管理,充分发挥文件交流的功能,提升模板的实用性,切实做好设计并课程等相关工作。第三,构建科学性、权威性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分功能,具体可参照其他网络已经形成的技术优势,强化监督管理,全方位把控学员的学习状况。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时代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国内外教育部门的精神和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推进进阶式课程体系是全面提升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契合各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学习,有机衔接全面提升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层次性以及系统性。所以,在创建慕课平台中,高校可具体建立几大模块,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模块、训练创新创业能力模块以及实践操作创新创业模块,合理开设课程。
(三)健全创新创业慕课学习评价机制
在评价机制方面,除了要充分发挥平台现有的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的优势之外,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系统、技术,特别是要注意构建健全的制度,全面提升慕课学习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评分机制;二是学生自评、互评机制;三是机器评分。首先,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系统,及时掌握并评价学习者的状态与表现,并对授课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制定学习认证与学分的认定办法,对于达到标准的学习者予以认证,同时给予成绩,并纳入学分考核系统。
参考文献:
[1]林雪治,苏考辉. 高校创新创业慕
课平台建设的思路及策略[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49-53.
[2]辛明远,王永. 慕课环境下地方高
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7:168-169.
- 上一篇:国际贸易的要素
- 下一篇:浅谈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