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的要素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3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92-03

一、引言

国际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以此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Andrew等基于美国行业数据,实证得出贸易成本下降,出口型企业的生产率明显增长,并且进出动对企业生产率的滞后影响显著。李小平和朱钟棣实证得出贸易途径促进了中国的TFP增长。李杏和Chan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考察外资和进出口对中国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和技术进步互为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对外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原因。许礼生和高凌云以1978~2006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表明,进口竞争变化与TFP变化率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而且进口竞争在国内竞争程度较低时,对TFP的提升效应较大。马胜伟和何元贵采用DEA方法,运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对广东省的TFP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存在协整关系。

也有些学者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认为贸易活动并不能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Fu就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出口和TF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并没有显著促进各行业的TFP增长。何元庆运用DEA的方法,测算1986~2003年各省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TFP增长,研究人力资本、进出口及 FDI对三者的影响。实证表明,人力资本和出口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 , 进口负向影响技术效率,FDI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对技术进步和TFP增长有轻微的负向影响。刘舜佳的实证结果表明, 虽然短期内FDI有助于TFP的提高, 但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和FDI弱化了我国的TFP增长。金成晓和王猛得出与刘舜佳相似但更为具体的结果,他们实证得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呈倒U型,即在到达临界点之前,外资进入会带来更多技术溢出,但如果超越这一临界点更多的FDI流入反而会损害溢出的效果。

本文将国际贸易活动分为进出口和FDI,选取中国20个省份2003~2008年数据,利用DEA方法测算各省的TFP,全面考察各个变量对TFP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是指总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的比率,即每单位投入的产出。本文采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DEA方法计算所选省份的TFP。指数的计算结果代表了相对于上一年,本年TFP的增长(指数大于1) 或下降(指数小于1)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广东省的TFP最高,6年间有5年均为1,即为最有效率的生产单位,其它省份以广东省为参考对象,陕西、新疆、重庆等地区的TFP则相对较低,江苏、上海、浙江的TFP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此外2005年全国生产率水平相对较高,黑龙江、上海、江苏、广东4个省份的TFP值均为1,即生产率水平均达到最有效状态。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建立基期和滞后一期模型。基期模型是研究TFP与国际贸易即期的相互作用,通过比较知2005~2008年最有说服力,因而下文分析都以这个时间段为范围。滞后一期模型用来研究TFP与分别滞后一期的进口、出口、FDI的关系。为了降低截面数据可能具有的异方差,本文采用了自变量的对数形式。建立的基期模型如下:

式中,i=1,2,……20;t 表示年份;TFPit表示i地区t年的全要素生产率;IMit表示i地区t年的进口量;EXit表示i地区t年的出口量;FDIit表示i地区t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KRit表示i地区t年的扣除研发费用的资本存量,之所以扣除研发费用,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共线性;Lit表示i地区t年的是人力资本投入量;RDit表示i地区t年所投入的研发经费;GDPit是i地区t年的生产总值;εit为残差项。

滞后一期的模型如下:

式中,IMi(t-1)、EXi(t-1)、FDIi(t-1)分别是比TFP滞后一期的进口额、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研发费用和GDP与各省TFP的即期关系密切,所以仍然采用即期数据形式。

本文所选取的20个省份的实际产出、进口额、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等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R&D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三)模型检验――F检验

由于选择的横截面数据为20个省份,远大于时间跨度年份数,故排除随机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确定应选择普通最小二乘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

SSEr,SSEu表示模型的残差平方和。通过回归得到,SSEr,=0.900559, SSEu= 77.27561。N为20,T为4。

F0.05 (19, 59) = 1.75

F= 3.07> F0.05(19, 59) = 1.75,故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三、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

(一)基期模型的结果与分析

1.基期模型回归结果

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EGLS)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发现ln(IMu)前的系数为正,ln (EXit)和ln(FDIit)前的系数为负,对2005~2008年的数据进行基期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出判决系数R2 为0.97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高,选择的对数线性模型比较合适;DW统计量的值为1.864接近2,说明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小。此外,7个自变量除出口之外其余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模型中这六个自变量与TFP均有显著关系,而出口在此模型中与TFP关系不显著,原因可能是选择的时间跨度较大,出口在4年内的变化幅度较大,因而与TFP的关系被弱化了。

2006~2008年的数据的基期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包括出口在内的7个自变量均显著,而且进口、出口与TFP关系的显著性水平明显高于2005~2008年的回归估计。

2.基期模型2005~2008年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回归结果的比较,发现2005~2008年的结果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通过回归得到的方程为:

TFPit=0.995+0.031ln(IMit)-0.011ln(EXit)-0.0221ln(FDIit)-0.444ln(KRit)-0.317ln(Lit)-0.007ln(R&Dit)+0.764ln(GDPit)+?茁*t

其中 ?茁*1= -0.110, ?茁*2= -0.129, ?茁*3= 0.080, ?茁*4= 0.159。

实证结果显示进口变量的系数为正,而出口和FDI两个变量的系数为负,表明进口促进了TFP 增长,在TFP增长中占有3.1%的贡献率;但出口并不像Andrew等学者提出的那样对TFP增长有促进作用,相反与TFP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是由于我国尚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不能够产生相对完全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不能有效地激发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FDI弱化了TFP的增长,FDI的对数增加一个单位,会引起TFP下降2.2%个单位,这说明现阶段对本国的FDI已经超越金成晓等提出的倒U型临界点,更多的FDI流入反而损害了技术溢出的效果。另外ln (Lit)的回归系数是负值,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各省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劳动投入影响较小;资本投入对各省的TFP也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表明目前我国资本投入的质量低、数量少,抑制生产率的提高;各省的生产总值与TF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TFP越高。研发对TFP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二者关系较微弱,可能是由于本国的研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不足,对技术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也可能是由于人才流动等原因造成严重的研发溢出效应。

(二)滞后一期模型与基本模型的比较

根据Andrew等提出的国际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滞后模型采用了比TFP滞后一期的进口、出口和FDI数据。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进口、出口、FDI与TFP的相关性都被弱化了,不仅三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变小,t检验也没有基期模型显著。说明贸易活动对TFP的基期影响比滞后一期影响显著,因而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提高进出口和外资引进的质量,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TFP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基期模型4个阶段的实证研究,以及基期和滞后一期两个模型的比较,发现进动与TFP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出口和FDI则与TFP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国际贸易活动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有重要的关系。下面,就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三方面建议:

第一,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改变长期以来的“三高一低”贸易模式。在出口方面,应有节制地缩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国际市场需要潮流来反馈本国自主创新的投入需求;在进口方面,要优化进口关税、配额等管制政策,对于不同的产品应当区别对待,对于奢侈品、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商品、国际市场上已过专利期的落后技术等,应提高管制力度、限制进口。

第二,外资引进应由“量”向“质”转变,由境外投机者向战略投资者转变。重点转向境外欧、美、日大型跨国公司,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研发部门迁移到中国,特别是对于那些与中国有着长期合作意向的战略投资者,更应该积极地与他们达成合作意向,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本和创新资源。

第三,针对国内经济活动,应该加大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研发投入机制,使得各地区研发投入发挥效用最大化;部分地区还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减少人才流失、降低研发的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 何元庆.对外开放与TFP 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04).

[2] 金成晓、王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与行业间技术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检验[J].南方经济,2009,(01).

[3] 刘舜佳.国际贸易、FDI 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1).

[4]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2006,(02).

[5] 李杏、M.W.Luke Chan.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2).

[6] 马胜伟、何元贵.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03).

[7] 许礼生、高凌云.进口贸易、竞争效应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企业经济,2010,(03).

篇2

关键词:贸易伙伴 经济波动 协动化

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波动通过多种渠道实行跨国传递,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波动已不仅仅表现为各自内部的波动特性,而是日益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的协动关系。Dellas(1986)和 Canova(1993)的研究证实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波动越来越协同一致。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其中,对外贸易发展更是令人称奇,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8667.6亿美元,晋级为世界第一大外贸体。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期间,开放下的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波动表现出显著的跨国运动协动化,这种经济波动协动化现象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当前的欧美债务危机中均得到验证。那么,影响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发达的贸易伙伴和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源于经济系统内在因素,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存量边际生产效率的冲击(Keynes,1936)和投资冲击(Samuelson,1939)。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的,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索罗残差)外生冲击的重要性(Kydland & Prescot,1982;Long & Plosser,1983)。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出,引起宏观经济扰动的是来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冲击,经济中的摩擦和不完全性放大了这种扰动,干扰的根源是外生的,但也存在一些内生因素使波动加剧并使干扰的影响延续下去,其结果导致总产出与就业的波动(Stiglitz,1987;Mankiw,1989)。理论研究学者们对国家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传导渠道和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概括起来有两种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商品贸易是各国经济波动协动化的传导渠道(宋玉华、高莉,2007),在国际商品贸易渠道中,本国与相关国家贸易之间的贸易强度和贸易模式双因子决定了国家之间经济波动的协动化程度。Frankel&Rose(1998)、Baxter&Kouparitsas(2005) 通过实证研究解释了双边贸易强度是影响国家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主要因素;JAmbler, Cardia& Zimmemann(2002)认为各国经济波动协动程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引起的。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国际金融交易是各国经济波动协动化的传导渠道(Daniel,1981;Flood&Marion,1982;Blankenau etc.,2001;Cantor&Mark,1987;Stockman,1990),在国际金融交易渠道中,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双因子构成国家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Jansen&Stokman(2004);Wu et al(2009)证实了双边的直接投资成为比贸易更能影响国家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因素;Jonathan Heathcote& Fabrizio Perri(2002)对开放程度不同的金融市场进行了比较,发现国际货币借贷对各国经济波动协动化的重要性。此外,对外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国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则会影响国家间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 (Imbs,2003;Lee&Azali,2009)。因而,国家之间产业结构相似性越高,经济波动协动化就越强(石柱鲜等,2010)。

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以及政策制度等的差异性,各国经济波动协动化的传导渠道和决定因素也就不尽相同,具有很强的国别针对性。如何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刻画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现有研究语焉不详。比较分析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现有研究文献更是凤毛麟角。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现阶段中国的金融账户没有完全开放,且利率和汇率均未完全市场化,国际金融交易渠道并非完全畅通,国际间接投资因素在经济波动传导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鉴于此,本文使用1991-2009年的跨国数据,采用Cerqueira&Martins(2009)的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与23个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13个发达的贸易伙伴、中国与10个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指数,并细致检验贸易强度、贸易模式、FDI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影响。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化的传导机制与渠道解析

国际经济周期的生成主要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外部冲击(通常都是非经济因素)和内部冲击(通常都是经济因素)所引发。内部冲击的产生也会引发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

纵向来看,当一国的宏观经济发生变动时,其经济波动会通过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两个主要渠道向相关国家传导。在国际商品贸易渠道中,主要由本国与相关国家贸易强度、贸易模式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性的综合效用决定。在国际金融交易渠道中,主要由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货币借贷双因子来决定。国际直接投资因子中按投资方式可细分为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它们都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通过FDI流量和流向的变化来影响各国之间经济波动的相关程度。不同类型的FDI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际货币借贷因子中可细分为资本与货币市场、证券投资组合及跨国银行金融体系,通过这些因素宏观经济波动传导到相关国家。在以上各种渠道的传导过程中,政府调控经济政策和市场,各个传导渠道的催化剂或减速器则是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和预期。最终,在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国的经济波动将传至相关国家。

横向来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具有互动性,并产生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横向扩散传导。首先,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都与国际商品贸易相关;其次,国际商品贸易与国际货币借贷的传导作用也是相结合的;最后,国际货币借贷和国际直接投资传导也具有一定联系。

从中国现状来看,上述传导并不一定都能实现。中国的金融账户还未实现完全开放,利率、汇率也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国际货币借贷渠道在国际经济周期波动传导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目前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渠道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商品贸易。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构建

本文研究样本选取1991-2009年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比重均值前26位的23个主要贸易伙伴为样本,其中包括13个发达国家(或地区)和10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或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香港、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发展中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巴西、泰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越南、菲律宾和墨西哥。建立贸易强度、贸易模式、FDI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对国家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影响的分析模型,构成23×19=437、13×19=247、10×19=190组样本观测值。

在构建实证模型时,由于考虑到“样本数据中横截面单位较多而时间较短,可得出地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横截面的不同单位之间,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者变动较小”(魏楚、沈满洪,2007),因此,本文不考虑变系数模型。经F检验和Hausman检验,最终选取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构建如下:

(1)

ρij,t代表t时期国家i与国家j之间的经济波动协动化程度,BTIij,t代表t时期国家i和国家j之间的双边贸易强度,IITij,t代表t时期国家i和国家j之间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FDIij,t代表t时期国家i和国家j之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强度,ISij,t代表t时期国家i和国家j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指数。εij,t 为随机误差项,满足εij,t ~N(0,σ2u),且与各解释变量不相关。

(二)变量选取

1.双边协动化指数(ρ)。在以往文献中,多采用典型横截面回归测算双边协动化指数,即:

(2)

其中,ρij代表i国和j国之间的GDP交叉相关指数,Xij,t为解释变量的向量,uij,t为随机冲击。

由于上述方法未考虑时间变动对模型的影响,因此,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更为适用。本文采用Cerqueira&Martins(2009)的方法测算来双边协动化指数。即:

(3)

对于通用变量d,ρij的计算过程如下:

(4)

经过变形,可得:

(5)

重新安排时期T加总,可以得到:

(6)

因此:

(7)

(8)

其中,ρij代表ρij,t的均值,ρij,t即为国家i和国家j之间实际经济活动的双边相关性,即经济波动协动化化指数。di,t和dj,t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实际GDP增长率,di和dj分别表示为国家i和国家j的实际GDP增长率的均值。公式中实际GDP数据单位为美元,来源于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ions(WDI),以2000年为基期。

2.双边贸易强度(BTI)。文章使用Fankel&Rose(1998)的方法测算双边贸易强度,即:

(9)

其中Xij,t表示t时期国家i向国家j的出口额,Mij,t表示t时期国家i对国家j的进口额,GDPit和GDPjt分别表示t时期国家i和国家j的名义总产出。BTIij,t则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强度,其值越大,表明两国间双边贸易强度越高。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贸易数据来源于IMF的Direction of Statistics(DOT)数据库,而各国或各地区的名义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WDI数据库。

3.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本文引入Aquino(1978)提出的AQ指数来测算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即:

(10)

其中:

IITij,t表示t时期i国和j国之间 k个产业的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Xij,k和Mij,k分别为t时期i国向j国出口的k产业产品和i国从j国进口的k产业产品。IITij,t的值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大,说明两国(或地区)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大。根据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I Rev2)的十大类产业进出口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

4.双边直接投资强度(FDI)。本文借鉴Fankel&Rose(1998)定义贸易强度的思路来界定FDI强度,即两国之间的FDI与两国FDI总流入与流出额之比。由于缺乏统计数据,本文采用中国实际利用各国或各地区直接投资额来替代中国与各国或各地区的双边直接投资额,从而间接测度中国与贸易伙伴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强度,即:

(11)

其中,FDIInwardit和FDIOutwardjt则分别为i国和j国的FDI流入总量。FDIij,t表示t时期i国和j国之间的双边直接投资强度,数值越大,表示双边直接投资强度越大。式中中国实际利用各国或各地区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及贸易伙伴的FDI流入总量来源于UNCTAD的FDI数据库。

5.双边产业结构相似度(IS)。本文使用Krugman(1991) 的绝对值指数来创建双边产业结构差异指数,从而间接地衡量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即:

(12)

其中,skit、skjt分别是t时期k产业增加值在i国和j国的GDP中的权重。ISij,t指数值在0到2之间。指数越大,i国和j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说明两国之间产业结构相似度越小,反之亦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共同数据库的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各面板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同时采用LLC、IPS、Fisher-ADF、Fisher-PP四种不同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细致检验ρ、BTI、IIT、FDI、IS五个数列的平稳性。LLC、IPS、Fisher-ADF及Fisher-PP检验原假设均为“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除了IS序列的Fisher-PP检验没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之外,其他所有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综合判断,本文认为ρ、BTI、IIT、FDI、IS都是平稳的,可以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逐步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与发达的贸易伙伴、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1. 产业结构相似度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整体样本回归来看,双边产业内贸易强度、双边FDI强度和双边贸易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其系数依次为0.416、0.323、0.087。这表明产业内贸易、FDI和贸易强度均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影响因素,相较于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强度和FDI强度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此外,由于贸易模式和FDI的传导作用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差异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0.567),这说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比较高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加大了经济波动协动化程度。

2.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就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而言,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经济波动协动化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且系数为0.459(大于双边贸易强度系数0.032),说明产业内贸易是我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但是,FDI系数为负(-0.024),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我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影响因素中,贸易因素的影响大于投资。这与程惠芳、岑丽君(2010)和廖晓燕(2006)的研究结论基本吻合。

3. FDI是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就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而言,双边FDI强度与经济波动协动化在5%的水平上显著的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为1.356,是四个解释变量中回归系数最大的,充分揭示了FDI是影响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第一要素。双边贸易强度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相关,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其系数都比较小,说明相对于FDI,贸易强度和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发展中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作用不明显。

结论

在欧美债务危机背景下,考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具备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细致考察了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FDI和产业结构相似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影响结果,对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和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做出了科学解释。一方面,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FDI是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此外,无论发达或发展中的贸易伙伴,与中国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经济波动协动化程度就越强。

在国际商品贸易传导渠道中,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起决定作用,而对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作用则不明显。Frankel & Rose(1998)认为,如果贸易伙伴间进行产业内贸易,即便仅仅是特定产业层面受到冲击,也可能会使贸易伙伴间产生经济波动协动化。但如果贸易伙伴间是在比较优势原则下进行产业间贸易,由于各国在不同领域存在比较优势,除非面临全局性冲击,各国经济反而会得益于更紧密的贸易联系,而使得稳定性增强。尽管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是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很快(鲁政委,2005),且这种产业内贸易并非一般意义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所进行的贸易,大部分是加工贸易(如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中美贸易的60%以上)。一旦这些国家经济波动,产业内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就会成为主要因素,引起我国经济波动,这种现象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已得到验证。因此,未来对外贸易发展,我国进一步加强与发达的贸易伙伴产业间贸易的同时,应注重双边产业内贸易由垂直性分工为主过渡到水平性为主。

在国际金融交易传导渠道中,FDI在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中起决定作用,与发达贸易伙伴则为负相关。改革开放以来,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存在着对外资利用效率低、外资引进成本高、地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我国70%以上的外资来自东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一旦发生经济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针对性地利用FDI,积极吸收与利用和中国有较强、稳定双边贸易关系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技术含量的外商投资,鼓励外商投资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优化引资结构。与此同时,坚持走自主开发创新之路,培养本土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无论发达的贸易伙伴还是发展中的贸易伙伴,与我国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经济周期协动化程度就越强。因此,我国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在存量上改造并提升制造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重点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增量上培育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建立适合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新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利于规避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而且有利于实现长期经济增长。

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各国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使得国际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在开放经济形态下,将制度因素、新型的经济组织形态(如国际生产体系、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商品流通体系)、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所引致的存量投资和技术外溢所造成的生产率冲击纳入研究范畴,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程惠芳,岑丽君.FDI、产业结构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经济研究,2010(9)

2.宋玉华,高莉.世界经济周期的贸易传导机制.世界经济研究,2007(3)

3.石柱鲜,李玉梅,黄红梅.产业结构变化对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2010(4)

4.Aquino,A.“Intra Industry Tade and Inte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s Concurrent Sources of Interrnational Trade in Manufactures.”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978 (114)

5.Baxter,M.and M.A.Koupiratsas.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Cycle Comovemrnt: A Robust Analysi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5(52)

6.Cerqueira,P. A. and R.Martins. “Measu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Using a Panel Approach.”Economics Letters. 2009(102)

7.Canova,Fabio and Dellas,Harris. “Trade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3(34)

8.Daniel,Betty C.“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Economic Disturbance 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1 22(3)

9.Frankel, J. A. and A. K. ,Rose.“Is EMU More Justifiable Ex Post than Ex Ant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7(41)

10.Frankel,J. A.and A.K.,Rose. “The Endogeneity of the Optimum Currency Area Criteria.”Economic Journal. 1998(108)

11.Flood,Robert P.and Marion, Nancy Peregrim.“The Transmission of Disturbance under Alternative Exchange Rate Regimes with Optimal Index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1982

12.Jansen,W. J & Stokman,A. C. J.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 Comovement.”Economic Papers. 2004(10)

13.Gruben,W. C. , J.,Koo and E. Millis.“How much dose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Rese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2002,NO.0203

14.Krugman,P.“Trade Intensity and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y Differ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Working Paper. 1991,NO.478

15.Kose M.A.& Yi K.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Cycles: Is Vertical Specialzation the Missing Link?”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01, 91(2)

16.Lee, G. H. Y. and M., Azali. “The Endogeneity of the Optimum Currency Aera Criteria in East Asi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onash University, Discussion Paper. 2009, NO/15/09

17.M Ayhan Kose,Christopher Otrok.“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World,Region,and Country-specific Facto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4)

18.Otto,G.,G.,Voss and L. “Willard. Understanding OECD Output Correlations.”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s. 2001,NO.05

篇3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

Kai-yueWong:InternationalTradeandinGoodsandFactorMobilityM.I.TPress1997.

篇4

一、要素禀赋理论与虚拟水要素

1.要素禀赋理论概述

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于1919年首先提出,他的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C.Ohlin)于1933年创立的国际贸易理论,也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H-O理论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格局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的:如果各国都专门生产并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禀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禀赋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那么各国都将在国际贸易中得到最大福利。这里要素禀赋理论所指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

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方面它从静态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类型国家和相同类型国家的不同行业间的贸易。另一方面它表明要素禀赋和要素需求不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弥补某种要素分布的不足,为经济发展突破资源瓶颈提供了思路。

长期以来,要素禀赋理论被视为正统权威的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然而,伴随资源问题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日益突出,作为生产要素的一些资源业已被各国视为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考虑因素,并成为影响和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要素。尤其是水资源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在某些特定产业的贸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传统的禀赋理论对水要素的忽视,已成为一大缺陷。

众所周知,水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一个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粮食灌溉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灌溉面积和实际灌溉用水量不断增大。以我国的粮食生产为例,建国半个世纪以来,灌溉面积扩大了3.4倍,灌溉用水量增加了3.9倍。在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的背景下,水资源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将更加关键。

水资源这一要素越来越被各国视为其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考虑因素,并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主要考虑土地、劳动和资本三个生产要素的要素禀赋理论,将水资源同土地、空气、矿藏等笼统地归于土地要素之中,无法充分体现在新的水资源形势下水资源的机会成本和价值,这势必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一,无法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其二,未能充分体现一国或地区管理水资源的成本;其三,不能体现开源节流和节水的理念。因此,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现今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有必要对传统要素禀赋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2.虚拟水要素

虚拟水(virtual water)由英国伦敦大学非洲和东亚研究学院托尼・艾兰(Tony Allan)教授于1993年提出,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最初是特指体现在国际粮食作物贸易中的水,随后得到扩展,泛指不同种类的产品和服务生产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例如,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生产1 kg粮食、牛肉分别需要1~2t、16t水资源,生产32MB(重2g)的计算机芯片需要消耗32 kg的水资源。实际上,虚拟水不是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存在于相关产品和服务中,消费者从产品中看不见水的影子。因此虚拟水又叫“嵌入水”或“外来水”,前者是指特定的产品以不同的形式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后者是指进口虚拟水的国家使用了非本国的水的事实。

虚拟水这一概念明确界定了实际投入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水资源,区分了实际被用于生产的水和未被用于生产的水,并将后者排除在作为生产要素的水资源之外,它既反映了生产技术又反映了地理条件对农产品生产水资源投入量的影响。通过对虚拟水量的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生产某种产品所实际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因此虚拟水这一概念可以成为作为生产要素的水资源的恰当表述。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商品比较优势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是产生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的价格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察,供给方面主要取决于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禀赋;需求方面主要取决于农产品虚拟水要素偏好。所谓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禀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用于农产品生产的地表水径流量和参与水文循环的地下水径流量的丰裕程度和可更新程度,这是一国或地区从自然界获得和人工增加(如人工降雨技术)可利用水资源的能力。

其二,净化污水、废水并将其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能力,这一能力增加了一国或地区实际用于农产品生产的水资源数量,从而增强了其农产品水资源消耗能力。

其三,管理和调配现有水资源使其高效地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能力。

将虚拟水要素纳入生产要素禀赋体系之中,使其成为与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并列的一个要素禀赋参与对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衡量,在理论上是对要素禀赋理论在内容上的充实和完善,同时可以促使一国或地区(尤其是贫水国)在农产品生产分工与贸易选择时充分考虑水资源目标,避免片面追求扩大对外贸易而大量输出本国虚拟水要素禀赋较差的农产品。

二、农产品虚拟水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其意义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禀赋与农产品虚拟水偏好差异性的共同作用形成农产品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如果一国或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禀赋丰裕,或基于水资源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发达,则该国或地区农产品的虚拟水成本就较低,从而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具有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相反如果一国或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禀赋稀缺,或基于水资源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欠发达,则该国或地区农产品的虚拟水成本就较高,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也就不具有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

对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的比较优势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虚拟水是国内学界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的新事物,经济学界对于虚拟水贸易的探讨和研究则进入新世纪才起步。到目前为止,国际贸易领域对于虚拟水贸易的研究十分有限,主要表现为相关文献数量极少。因此,对于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学术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激起更多相关领域的学者的研究热情,从而不断地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

目前,对于虚拟水贸易的研究一般是考察其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两个角度开展,在有关虚拟水的比较优势的分析中尚未明确将虚拟水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并将其纳入要素禀赋体系。本文的研究开辟了虚拟水贸易研究的新思路,将虚拟水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

第二,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借用的是一般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充分体现农产品贸易不同于其它产品贸易的特点。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建立富于特色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是有必要的。基于虚拟水要素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考察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独特之处,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的探讨和建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路。同时,农产品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的分析将虚拟水要素纳入生产要素禀赋体系之中,使其成为与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并列的一个要素禀赋参与对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衡量,是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在内容上的充实和完善。

第三,农产品虚拟水要素体现了国际贸易研究中生产技术和资源禀赋的结合。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国贸易理论均以生产技术或分工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以资源禀赋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农产品虚拟水生产要素,一方面取决于农产品的产量,一方面取决于地理条件,前者主要反映了生产技术,后者主要反映了资源禀赋。因此在虚拟水要素中既体现了生产技术的特征,又体现了资源禀赋的特征,为国际贸易基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特例。

对农产品虚拟水要素的比较优势分析的现实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贸易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促进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尽管价格和技术是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而且在流域尺度上水资源按照效益最大化重新配置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是,国家间的虚拟水贸易仍然是提高全球水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工具。根据基于虚拟水要素的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理论,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应生产世界上需求的水密集型产品。在这些地区,水资源比较廉价,而且水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性比较小,单位产品的生产所需的水量一般也较少。从水的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向水的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虚拟水出口,意味着全球实体水的储备和节约。

2.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有效工具

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进口虚拟水要素密集型的农产品可以减轻对本国水资源的压力,因此虚拟水是一种替代水源,这种额外水源可以成为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工具。当世界或地区粮食价格低于缺水地区自身的生产成本的时候,虚拟水战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富水地区和缺水地区之间实体水贸易由于运输距离遥远、成本高昂,通常十分困难。因此,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引起了缺水国家和地区政府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日益重视,并开始在水资源战略管理中应用。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非常适合作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项现实的战略措施,即通过贸易的形式保障缺水地区水资源和粮食的安全。

另外,对那些参与虚拟水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还能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的相互依赖性,减轻国家或地区之间因为水或粮食问题所引起的直接冲突,创造新的持久的合作关系。

3.农产品虚拟水要素提供了水资源迁移、储存和利用的新手段

农产品中蕴含的虚拟水生产要素实际是以虚拟的形式储存水资源,如可以通过将水储存在粮食中,通过调配粮食来解决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平衡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旱灾缺水引起粮食减产)。调配虚拟水相对调配实体水而言, 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来看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此外,对原本不能形成径流的土壤水资源(土壤水库),可以通过虚拟水的形式将其储集于依靠土壤水生产的产品中进行调配、转化和迁移。

4.农产品的虚拟水要素促进了水资源管理观念的更新和人们节水意识的强化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在水资源短缺情况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创造了一种新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丰富的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思路。虚拟水要素将水资源管理问题从对水资源的生产领域管理引向了对水资源消费领域的管理, 以水―粮食―贸易为主线的虚拟水贸易通过粮食贸易将水资源管理问题拓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中,这显然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决策空间,必将引起水资源管理的观念更新。

虚拟水要素引入衡量农产品比较优势的要素禀赋体系中以后,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势必会在贸易决策中考虑到水资源的因素。因而水资源的价格将在参与贸易的农产品中得到体现,水资源机会成本高的农产品价格势必较高。在引入价格机制以后,浪费水资源的机会成本将提高,这会刺激人们节约用水。同时不同产品的虚拟水含量不同,知道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可以使人们意识到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也就会认识到消费产品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进而促使人们更谨慎地利用水资源。

三.对我国开展虚拟水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1.配合虚拟水及相关理论研究增大科研支持力度

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对我国学界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首先需要科学地定量评价农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对有关计算方法予以修正、完善, 使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更符合区域生产实际;其次需要收集和整理有关数据,计算不同区域和不同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建立按地区和农产品分类的时间序列虚拟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需要探索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和虚拟水战略的诸多现实问题。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关注力度和投入程度,建立虚拟水相关数据的收集机制,并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虚拟水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研究。

2.按照虚拟水要素比较优势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

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数额巨大,1995~1999年我国进出口的粮食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0%,净进口的虚拟水达174亿m,相当于减轻了174亿m 的水资源压力。我国可以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大量生产和出口耗水较少、耗劳动力较多、产量和产值较高的农产品,比如玉米、棉花、苹果、梨等。我国稻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优势粮食产品,可加大出口量。而耗水密集的农产品,如豆类和小麦,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适当多进口这类产品。当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我国也可以考虑进口一部分粮食,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考虑虚拟水要素经济价值安排农业生产与分工

在面临水资源问题的状况下,我国在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应把水和土地、劳力、资本同时考虑。

考虑水资源的机会成本,能够提高我国安排农业生产与分工的科学性,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当我们把农产品的价格和虚拟水含量一起考虑,即计算各种主要农产品的水分生产率,就会发现,我们应该大力生产牛奶、鸡、猪肉等畜产品,苹果、梨、柑橘、橙子等水果,以及棉花、水稻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因为这些产品的水分生产率,即单位耗水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另外,这些农产品相对于其它农产品大量利用天然雨水,消耗较少的灌溉用水。

4.遵循区域虚拟水实际状况发展地区虚拟水贸易

篇5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60—06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地揭示了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内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思想,揭示了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间的差异问题。在国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内中等强度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国际市场则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即该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提出的国际价值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非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时,国际价值规律才得以应用。“世界劳动”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般劳动,意味着国际价值规律适用于国际贸易产品,国际交换的价值基础是用于交换的贸易品在世界市场中的劳动消耗。因此,马克思指出,“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做社会的劳动来发展。”但在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国别价值对新产品的价值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里的国别价值是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承认国际价值的存在,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国别价值会转化为国际价值,能够促使各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先进技术,按照国际价值规律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以避免“贸易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存在不同的价值尺度,导致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存在着价值差额,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动因。在正常的国际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利用这一价值差异,可以将包含较少劳动消耗的产品交换为包含较多劳动消耗的产品。

(二)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劳动分工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分工首先表现为劳动的自然分工,即按照劳动者的性别与年龄而产生的分工。马克思认为:“在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分工。”自然分工的出现使得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实现了合理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使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劳动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社会分工表现为生产部门的相互独立和分离。“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而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分工形式。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商品交换及其市场的形成。同样,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也就不会产生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分工思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分工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二是强调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中,机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对原材料的需求,而机器生产的廉价产品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因此,国外市场成为机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地与产品销售市场,适应机器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并使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以服务从事工业生产的国家。这一国际分工格局开始是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实现的,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模式。

(三)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的环境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的本质是资本剥削工人进而自行无限增值和内在扩张。资本在国内取得统治地位后,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资本的继续扩张,资本必须冲出国界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因此,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主导下的全球化的结果。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资产阶级将其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当资本因为相对过剩而向外输出时,产业资本会将整个剩余价值的生产推出国门,并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体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化,使世界市场出现落后农业国和发达工业国的分工格局。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降低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为了克服这一矛盾,资产阶级采取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手段抢夺世界市场,通过对外贸易将大量的剩余产品倾销到国际市场,使得其他国家出现或者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问题。世界市场将资本主义的生产联系起来,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相对过剩的程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国际信用制度使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来在国内市场上孤立、分散地表现出来的国内矛盾,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总危机。世界市场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矛盾的综合与强制平衡。同时,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世界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各国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利益格局。作为国内市场的延伸,世界市场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供应范围,暂缓了一国国内危机的爆发。但世界市场缓解危机的作用十分有限,资本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也变得狭窄,危机从而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四)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

国际商业信用是随着国际贸易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殖民制度以及它的海外贸易和商业战争是公共信用制度的温室。”“大规模和供应远地市场的生产,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商业手中;但是,要使一国的资本增加一倍,以便商业能够用自由的资本把全国的产品买去并且再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与加速剂,也是资本进行国际统治的重要手段,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统一。国际信用制度也使资本主义危机通过信用危机获得了现实性。在世界市场上,国际信用使建立在世界市场上的大规模的商品进出口进一步突破再生产的各种限制,加深了生产与流通的分离。“在信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自己创造出适合于生产过程规模的、缩短流通过程的必要形式,而由这种生产方式同时形成的世界市场,有助于在每个个别场合把这种形式的作用掩盖起来,并且为这种形式的扩大提供非常广阔的余地。”同时,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市场距离和信用期限的延长,投资要素支配作用得到加强,进而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而“一旦那些把货物运销远处(或存货在国内堆积起来)的商人的资本回流如此缓慢,数量如此之少,以致银行催收货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这时,强制拍卖,为支付而进行的出售开始了。于是崩溃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因此,国际信用的过度膨胀必然造成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大量过剩,加速并加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危机

国际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联系在一起,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得以集中体现。原来各国国内的矛盾“在局部的(按内容和范围来说是局部的)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危机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世界规模的总危机,“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愈来愈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市场愈益减少了”,从而危机“来得愈频繁和愈剧烈。”同时,国际信用的膨胀与生产的盲目扩大,使一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张。“一国进口过剩,在另一国就表现为出口过剩,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一切国家都发生了进口过剩和出口过剩。”“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的危机,会把这个支付序列压缩到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可见,国际贸易的结果就是世界经济危机。

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本文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阐述国际贸易活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以英国的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而获得金银的重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即通过奖出限入求得贸易顺差。重农学派主张经济自由,认为自由贸易是市场均衡的重要保证机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明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生产商品时存在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的一部分交换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各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由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并由李嘉图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比较利益,每个国家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比较优势较小的产品,从而突破一国不具有绝对利益时不能参与国际贸易的限制。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穆勒认为,在比较成本决定的界限之内,商品交易价格是由彼此之间的需求强度决定的。若别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对方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若本国对对方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对方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交换比率贴近哪一国家国内的交换比率,哪一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得就越少。马歇尔将一般均衡方法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在替代成本、贸易无差异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以数学形式阐述了国际贸易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一致,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假定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观点,其学生俄林发展并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的不同丰裕程度和生产产品使用要素的比例不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导致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升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导致国内同类商品生产萎缩,本国稀缺要素的需求和价格不断降低。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禀赋要素的价格会趋于均等化。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使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美国商品贸易情况,得出与要素禀赋理论不同的结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之后,新要素理论拓展了传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从新要素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与贸易格局的变化。如,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情况取决于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近,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动态化,指出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要求不同,不同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决定了该国产品生产、出口和进口的状况。

(三)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等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从动态角度入手,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收益为前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解释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将商品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认为除不同国家因技术因素产生的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形成的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外,由于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并且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生产者只生产有限的同类商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从而出现了基于异质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西方经济学家相继建立模型,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探讨:新张伯伦模型证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不完全竞争市场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时,即使两国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产品之间的水平差异和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推动国际贸易;兰卡斯特模型以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解释国际贸易,认为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在不同的消费偏好的影响下,经济体间仍可以开展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依赖于资源禀赋、收入分配对各个国家的相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加入国际竞争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认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一国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和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依赖于主导产业的优势,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影响主导产业优势的形成。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关联性产业、竞争环境四个基本因素以及市场机遇、政府作用两个辅助因素都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波特进一步根据以上因素构造了钻石模型,阐述了各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形式化,将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研究技术和经济组织的互动及其演进过程,使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回到基于分工所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中去,将国际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一种内生的动态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由分工的内生演进引起的,贸易作为分工的一个侧面,也可以从分工的角度来解释。即使所有人天生都是相同的,没有外生的比较优势,但是只要专业化经济存在,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后就会产生内生的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和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贸易来解决。而贸易又会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专业化收益时,贸易便不可能发生,在多样化需求的强制下,每个人会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分工的收益大于交易费用是贸易产生的条件,这时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专业分工及贸易,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分工提高了学习和训练的投资利用率,而交易效率的改进也会推动分工的演进。伴随分工的发展,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贸易依存度也随之增强,互相分割的市场会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的市场,并为分享分工收益、解决交易费用问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一)两者研究对象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国际交换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世界市场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其中,资本家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处于从属地位,而资本家又从属于世界范围的资本运动,“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交换的目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交换的最终目的。资本主义的交换是增殖后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当资本主义的交换跨出国界时,这一交换的目的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及分配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特征。因此,只有在生产的基础上对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出于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只是从世界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并为政府制定扩大国际贸易的政策提供依据,不仅忽视了国际贸易的本质,而且忽视了由国际贸易所导致的不发达国家畸形的产业结构。

(二)两者研究方法的比较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总体研究方法,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是片面、孤立的。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而国际贸易是其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当资本主义发展到跨出国界、建立世界市场的阶段时,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广阔的市场内便演变成为生产者的国家关系。西方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则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将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隔离开,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因而未能发现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其次,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贸易思想的论述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形成了逻辑统一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范畴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范畴,但仍限制在国家的范围内;第二阶段,在国家层次概括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将贸易活动和资本输出发展到世界市场范围。世界市场除了原生的经济关系外,还包括许多派生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每个理论都只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个方面,没能发展为完整、统一的逻辑体系。如,要素禀赋理论论述了比较成本不同的原因,但没有分析分工的演进过程;新贸易理论虽然找到了生产过程中成本变化的原因,但是没有研究生产之外的关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分工演进思想则未能考察国际贸易的整体演进过程。

(三)国际贸易推动力量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推动力是基于分工的贸易互利关系。虽然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强调贸易的直接利益,新贸易理论根据规模收益阐述了贸易的好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论述了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活动,但是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明显脱离了现实,没有讨论贸易利得的分配问题,以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强调,资本的逐利本性是国际贸易的推动力,资本的获利机制是现实国际贸易的决定机制,资本的运动是世界市场形成和扩大的根本动力。分工是资本利益实现的条件之一,历史表明,资本家会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四)国际贸易中各国关系问题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不仅可以通过国际劳动力转移、资本流动、技术贸易等方式,将本国富余的要素与其他国家相交换,换取国内短缺的要素,促进国内要素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增加一国国内短缺产品的供给,为国内的过剩产品找到新的销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供求矛盾、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协调和完善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而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发展。但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实际获利很少,甚至因国际贸易而出现贫困化增长,这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互利原则完全相悖。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按照资本的扩张逻辑,国际贸易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一直到“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全球范围的贸易并不意味着各国间经济和政治的平等,而是意味着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落后国家普遍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四、结语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阶级立场,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体系,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意义在于:首先,对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侧重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禀赋、技术差异、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从整体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家间贸易存在的基础。这些有益结论对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对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凸显,我国出口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思想,防止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科学成分,重视调节供求关系、动态调整比较优势、完善产业结构等问题,以内外联动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快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3][4][5][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5,407,408,56,17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822.

[6][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6,391.

[8][10][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341,55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2.

[1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1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06.

篇6

    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有别于生产率比较优势说,由此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论点。Ohlin在其老师Heckscher理论的基础上在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入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Heckscher和Ohlin创立了要素禀赋论,理论认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俄林这种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对比较优势来源的研究更把对贸易理论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HO定理是狭义上我们所说的要素禀赋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FPE)原理、Rybczynski定理和SS定理。1941年萨Stolper和Sammuelson合着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禀赋理论的发展

    由于观察到资源禀赋模型不能够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行为,Vanek(1968)开始考虑贸易要素含量。通过关注贸易中的要素服务,该模型能够确定每个要素的预测值。这个模型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凡涅克(H-O-V)多要素模型模型,于是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劳动要素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资本要素进口国。Vanek 的重要贡献在于认识到可以把商品贸易看成是国际间的要素交换,即包含在贸易商品中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形成了多要素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解为要素服务的贸易而不是商品贸易,这不仅仅具有纯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后来的实证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篇7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也显得愈加重要,国际贸易对于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与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紧跟时展,对外贸易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

从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大大增强,随着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主要是经济界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等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来了国际贸易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进人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同样,对发展现代国际贸易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了一场关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在会议上,参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之间通过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不断增强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包括了货物和服务等方面的贸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资本和技术的流动。

在当今天时代,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非常紧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和经济的提升必须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进行,这就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原本的最传统的一国贸易转变成了本国贸易与世界多边贸易互相联系的体系框架,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助于各类关税和相关进出口费用的降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会逐步减少,同时,还会直接对贸易数量和贸易总额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从历史的研究数据来看,在1990-2005年间,世界GDP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平均增长率为2.4%,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换算则达到了3.5%。而国际货物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已经达到了5.7%,服务出口贸易也获得了同步发展,其平均增速达到了6.8%,国际贸易在世界总产出中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状态,从历史数据来看,已经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33%以上。国际贸易发展最快的是一些发展中的大国,比如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增速均超过20%。另外,还有一些产油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在国际贸易中变得非常活跃,比如从事产石油和非石油的初级产品贸易的国家。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影响

1.促进某些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贸易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为了突出本国的优势,让本国的定位在世界市场上更加明确,从而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并充分让本国的资本、商品和服务等要素获得流动,这些国家的贸易增长会出现变化,贸易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2.加速了各国生产要素的流动

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各国自身在经济封闭的情况之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各国要素与产品的价格差异的产生,也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如果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那么这种差异就会在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之下促进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一旦各国密集进行生产产品的相互转移及流动,那么国际贸易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扩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也得到了发展和扩张,现在跨国公司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公司已经控制了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比如说国际跨国大公司已经控制了世界原料和燃料全球生产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研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额的90%等等。

四、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国际贸易分工不断进行细化,另外一些产品的生产还达到了再度深化,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也起到了促进自身发展的作用。比如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公司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全球战略的调整,以及金融资本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结构及方式,还有金融对于国际贸易所产生的作用都呈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已经开始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已经开始有所增强,国际贸易的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总的来讲,一方面,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不断的上升。伴随着这些产业内国际贸易新形式的出现,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贸易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无论哪一种贸易形式,经济全球化都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国文,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1997(05)

篇8

    Heckscher在1919年发表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综述。

    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有别于生产率比较优势说,由此提出了要素禀赋的基本论点。Ohlin在其老师Heckscher理论的基础上在1933年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入地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把比较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Heckscher和Ohlin创立了要素禀赋论,理论认为,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俄林这种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对比较优势来源的研究更把对贸易理论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HO定理是狭义上我们所说的要素禀赋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FPE)原理、Rybczynski定理和SS定理。1941年萨Stolper和Sammuelson合着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禀赋理论的发展

    由于观察到资源禀赋模型不能够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行为,Vanek(1968)开始考虑贸易要素含量。通过关注贸易中的要素服务,该模型能够确定每个要素的预测值。这个模型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凡涅克(H-O-V)多要素模型模型,于是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劳动要素出口国,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成为净资本要素进口国。Vanek 的重要贡献在于认识到可以把商品贸易看成是国际间的要素交换,即包含在贸易商品中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形成了多要素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解为要素服务的贸易而不是商品贸易,这不仅仅具有纯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后来的实证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篇9

一、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一)环境与国际贸易

贸易自由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益的,然而,自由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环境与贸易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会议统一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之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问题的贸易争端已经在原关贸总协定(GATT)多次产生。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已充分表现出来。贸易与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众多的经济学家对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焦点问题:(1)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2)环境政策或环境管制对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贸易方式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3)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冲突与协调;(4)南北贸易关系与“污染天堂”假说问题:(5)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如何制定政策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推动了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战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经过恢复都已相继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以美欧为主体的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起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全球化的经营战略,成为主导国际贸易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分工发展。跨国公司从整合全球资源的角度出发,将其产品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使得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逐步向公司内贸易、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的重要形式。

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一体化改变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格局,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Mundel (1957)认为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二者是互相替代的,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流动,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目前,相当多的学者都认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具有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趋势。

(三)标准化与国际贸易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成为WTO《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的核心内容。2005年6月30日,WTO公布了《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探讨贸易、标准和WTO之间的关系》,报告明确指出,标准规范能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环境保护和相关货物、服务贸易的兼容性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报告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标准同样可以改变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报告认为,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使关税不断降低,标准的作用日趋明显,标准以惊人的速度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

不断增长的标准化活动反映了消费者对更安全和高质产品的需求,也反映了技术创新、全球贸易扩展和许多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事务和环境的关注。关贸总协定(GATT)1947就包含与技术法规和标准相关的条款,包括第3条(国民待遇)、第11条(数量限制)和第20条(一般例外)。1979年2/3的GATT成员签署了《技术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进一步解释了GATT的相关规定。1995年,伴随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贸组织的成立,修改后的TBT协定和新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对所有WTO成员生效。

标准的重要性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标准的研究正逐渐由技术角度向经济学角度延伸,标准经济学尤其是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标准经济学正在兴起,这也将推动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传统产业渗透,改变着市场经济现有格局。国际贸易亦无例外,特别是网络贸易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商务在改变国际贸易方式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

1.电子商务推动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动摇了以往的一系列经济学原理,宣告了以物质资源稀缺原理为基础建立的经济学大厦的局限性,从而使经济学发生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尽管目前高校国际贸易理论课中已将人力资本要素、研究开发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等看作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都还没有或者很少论及国际生产中的信息要素。然而,信息要素日益成为电子商务时代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作用甚至高出土地、资本要素。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深入,在“资源禀赋论”基础上产生的“新要素论”会有新的探索,将会有新的理论构建。

2.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在劳动力资源上拥有优势。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通用型技术的采用,使得传统产业中劳动大为减少,产品成本中劳动比重的降低,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拥有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将取代生产要素价格差别而成为主导性国际竞争力。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逐步丧失其现有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例如,在目前发展中国家拥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制造业方面,近年发达国家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联合自动裁剪技术,将服装从分类、布料、铺垫、裁剪、缝制到标价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减少劳动力40%,使一打衬衫的成本由1.27美元降至0.76美元。而且由于计算机的运用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花色品种,还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性领域的优势。

二、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国际贸易教材已不能适应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亟须更新教材,增加新内容、新理论、新实务,以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业务素质。如,目前国际贸易学科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主要是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理论与观点,但大多数教材都忽略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的理论分析,如,贸易与环境问题、贸易与标准化问题、贸易与跨国公司问题、贸易与知识产权问题、新新贸易理论等。

2.对外贸易行业内的分工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行业内分工趋向细化,新的业务岗位不断涌现,如外贸跟单、外贸单证、国际货代、外贸报关、外贸报检、国际快递、商务文员、商务翻译、外贸结算、外贸营销、外贸经理等,不同业务需要相应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与之相适应,更需要培养各类外贸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方向需要作相应调整,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增加新的课程,强化重点课程,弱化次要课程。

(二)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

1.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为中国外贸带来的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更多的贸易壁垒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贸易摩擦,外贸企业需要更多的熟悉WTO及国际经贸规则的外贸人才以应对入世后新形势的要求。目前的国际贸易壁垒极具隐蔽性,防范和处理此类国际商务纠纷需要很强的信息、预测和协调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应主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竞争性商业情报搜集分析能力,二是对贸易伙伴法律和国际规则的运用能力,三是企业之间针对维权问题的合作能力。

2.外贸转型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正处在由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化升级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我国外贸企业会遭遇来自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国外企业为我国外贸企业国际化成长刻意设置的障碍,从而将我国外贸企业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外贸企业要突破国外企业设置的障碍,具体而言,就是要具有突破来自全球价值链攀升障碍的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自主品牌创建能力;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而言,应主要具备国际市场调研分析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国际市场传播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

(三)高等院校面临职业院校的挑战而带来的新要求

1.外贸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高等院校纷纷设置了国际贸易专业。目前,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而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则达到了510所,职业院校的发展极为迅速,且因其招生自相对较大,招生人数众多,规模大的外贸职业院校拥有数千名甚至上万名在校学生,给一般本科院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外贸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高。除学生数量上的竞争外,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学生素养也同样给一般本科院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强,深受外贸企业的欢迎;而一般院校大多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反而不受企业青睐,因此,从就业率上看,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要好于一般院校。

三、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由于国际贸易研究对象的拓展,可以考虑用“国际商务学科”替代“国际贸易学科”

在国外,高等院校设有国际贸易学科的已不多见,大都是国际商务学科。国际商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国际商务环境和组织;国际商务准备和国际市场的进入;国际商务战略及国际经营管理等。国家应鼓励高等院校设置包括商贸、经济、法律、外语、金融和管理等知识在内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具有商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商务专门人才,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

(二)编辑出版反映国际贸易新发展的教材和系列丛书

建立一支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三方面组成的国际贸易专家学者队伍,编写出一套反映国际贸易新内容、新理论、新实务的权威性的教材和系列丛书。

(三)培养既有国际贸易知识又有对外贸易能力的人才

要通过增设实务类课程、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外贸工作环境中提升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有实务经验的企业经理参与教学工作。提倡并鼓励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员到外贸企业进行外贸业务实习,通过与外贸企业的合作让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以此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加强同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国际商务学科之间的各项交流活动。当前交流的主要内容可包括:国外国际商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设置方向;商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等等。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快速提高我国国际贸易学科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士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7期.

[2]郭力生.标准化与国际贸易[J].机电信息,2005年第7期.

[3]王春晖、牟欣伟.论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变革[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2期.

篇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参与的国家、地区增多,几乎覆盖全世界,随之带来了语言沟通的障碍,不同国家、地区、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等不同,英语表达、理解也不尽相同,尽管同样使用商务英语,但是在相互交流、贸易合同制定及履行过程中以及其他方面都可能产生理解偏差,对贸易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困扰。因此,在当前环境、背景下,商务英语的内涵、理解及外延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商务英语的要素

在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区别与一般的英语,其对象具有针对性,即贸易双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商,在实际交流中,面对不同背景的贸易商,增加了商务英语的复杂性,更加考验工作人员对商务英语的灵活应变,更具专有性、标准性。以下是商务英语的影响因素:1.商务英语的背景要素双方在进行国际贸易之前,就应该提前了解贸易对象的有关背景,如该贸易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同类贸易的竞争情况等等。掌握贸易背景是我们正确应用贸易英语的必备条件,我们还要掌握贸易对象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贸易惯例等相关知识,以便在贸易中使用恰当的商务英语,准确的传递贸易信息,并且为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如果在贸易之前没有了解对方的有关背景,尤其是翻译人员,仅仅凭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而没有考虑当前贸易合作者的相关背景,而传递出不准确或是有些行为引起对方的反感,不能有效沟通,可能由于一个小小失误,造成贸易合作失败,或者造成损失。另外在实际应用商务英语时,还要详细的了解贸易的有关内容,注意英语的语调、语速、发音和正确的表达方式。2.商务英语的交际技能要素交际技能是指在不同场合、背景等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语调、口气等,来达到交际目的。而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商务英语时同样用到交际技能,与其他普通的场合不同,国际贸易中的交际技能更加高级、复杂,要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在实际语境中灵活应用,随机应变。语言是人类最完美的赏赐,而语言的魅力通过灵活的交际应用展示出来,商务英语同样如此,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工作人员在使用商务英语要灵活应用各种技能、技巧,准确的组织语言,避免产生歧义,还要具有专业性,使用专有词语。3.商务英语的语言选择要素商务英语的语言选择是指在贸易活动中,选择应用英语语句、词汇、语气、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等。商务英语语言是商务英语的载体和平台,使贸易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商务英语语言的选择和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程度,如Wouldyoupleasetellmewhenyouarefree.和gladtohavetheopportunityofvisitingyourcompanyandIhopetoconcludesomebusinesswithyou.使用wouldyouplease、gladto的语句,语气友善、礼貌,真诚,有助于贸易活动的进行。国际贸易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尽管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贸易者应该公平的对待合作者,在贸易中,不能用语言侮辱、鄙视、轻视贸易对象,也不能利用一些本人认为搞笑、不合适的风俗习惯或行为来嘲笑对方,要尊重对方,在交流中不能让对方察觉到不友善,注意语言的选择、组织。在商务英语培训时要注重语言选择方面的问题。

三、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