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有的放矢;巧妙切入;高中文言文教学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入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教授文言文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参与文言学习,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批注成阅读”在实践上大概包括“阅读批注―交流展示―完善提升”三个环节,即课前自主批注、课中交流、n后巩固。为保证三环节顺利进行,笔者建议从文言文特质入手。

相较于现代文,“文言文”是以“文言”写成的文章,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融“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于一体。鉴于此,建议教师在组织、实践“批注式阅读”时从特质入手,落实到具体操作中。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做出尝试:

一、有的放矢,巧解字词句

文言教学目标即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笼统、抽象的规定落实于实践,因经验、资源、立场、视角差异,学生表现不一。“文言文”特质,首先表现在“文言”,学生阅读文言文的障碍在于对古代语言的生疏,生疏是因其对古代常用词汇的了解很少,进而阻碍了对古文内容的把握。鉴于此,在字词句教学上实践“批注式阅读”,应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古代常用词汇的的常用意义上以及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上。那么具体如何去做?

第一,要遵循文言字词句处理的原则。“批注式阅读”作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很重视课前批注,要求学生将理解困难、难以区分的字词句用符号勾画出来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批注交流,这决定了文言文字词教学并非面面俱到,应根据学情有的放矢,采取“放过、突出、深入、分离”的原则,区分强化、增强理解。第二,适时巧妙讲授文言知识。文言学习离不开文言知识。进行文言知识的传授,其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感受特点,明确用法。第三,适时适地运用“翻译”方法,翻译并非处处都用,重要字词与特殊句式处是运用翻译的重点地方。

二、恰当切入,深悟志道法

教学文言文,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在阅读文本,与教师、同学交流对话的过程中领悟文本的思想内涵、技法技巧,进而完成思维历练、智慧生成。因此,作为“批注式阅读”整个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在备课、上课等方面应做出努力与改变。在备课上,一要树立对所选课文版本的意识,了解出处,便于对照参考;二要树立参考古注意识;三要树立广泛参考现代人研究成果意识;四要树立当注而未注,需加以补充的意识,如《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关于“举手”,课文未注,为当普通意义抬手来讲,实则不然,“举手”古有“抬手”“拱手”“抬首”三义,其具体含义取决于所处语境,结合语境描绘分别,故此处“举手”应作“作揖拱手”讲。譬如《阮籍全集》“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中,“举手”与“谢”搭配使用,描绘离别,有“作揖拱手”之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如此求真,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含义的理解。

在课堂上,一方面,应树立“导入设计,紧扣文章,激发兴趣,促进阅读”的意识,比如学习《劝学》时,可用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巧设问题,向学生“输入”语文学习的信息,唤起学习兴趣,激发热情。如将“批注式阅读”方式引入教学《师说》时,学生在完成对字词的批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文本的特点提出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你认为有哪些?在学生归纳整理的基础上顺势要求他们根据课文,联系现实,给文中的学习者分类。如此,学生在分类过程中进行言语实践,不仅领悟了从师的重要性,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章法的理解,更促进了思维的历练,增进了情感的深入与贮存,利于文言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总之,“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实践,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促进。教师在组织、实践“批注式阅读”时应有的放矢、巧妙切入,将“批注式阅读”有效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篇2

一、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刻反思

审视一下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按部就班地教,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记,痛苦难耐地背,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甚微,文言文作为历史存留物,与今天的读者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要读懂它、了解它,须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中,师生更多关注的还是字、词、句,如重点虚实词、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因此,课堂上学生只是忙碌地摘记,往往气氛沉闷,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戏,学生看戏,很少能见到具有一定价值的互动。我认为,在重视文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把现代文教学中常用的“对话教学”运用到古文教学中,在山穷水尽处必定是柳暗花明。

二、对话教学在文言教学中的运用

1.师生与文本对话

全国特级教师史绍典说:“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则是一种基于阅读文本的对话,脱离了文本,就丧失了对话的基础。”当前阅读教学出现了淡化文本的倾向,导致一些阅读课成了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对话必须以文本为基础,文本不能淡化!而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如此。抛开文本单纯积累枯燥的文言知识是对学生的戕害,是对传统文章的亵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更深一层。例如,学习《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主要记叙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学习这样的文章,难道我们就只是为了积累那些文言知识而抛弃了世间最真挚、最感人、最摄人肺腑的情感?不能!在课堂中我甚至忽略对文言实虚词的反复积累,重点放在对文本的品读上,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让学生欣赏二胡《二泉映月》,在低沉凄婉的音乐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悲痛之情,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与家人的关系,学生对于亲情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在以往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习惯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给学生听,但这是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所以,要进行师生对话,要让学生讲出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要为师生对话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

例如,学习《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此句中“操”是重点实词,我抛出一个问题:“大王来何操”句式有何特点?学生答:“宾语前置句。”“操”如何解释?学生答:“拿”,“持”如何解释?学生答:“拿”。“两个词一样吗?”“既是如此,为何不用一个词?”“用意何在?”

经过师生对话,问题逐步深入,学生明白原来两者用意不同,这和说话者的身份及谦敬语气有关。这样的对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枯燥的记忆要有趣得多,更有效得多。

3.学生与学生对话

在枯燥呆板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文言教学应该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进行提问都是点燃学生对话的火把。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对话的平台,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精神的领域中进行心灵的碰撞,发出智慧的火花,得到思想的启迪。

篇3

“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不仅记录着“华夏”这一民族的存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格的载体。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课上无法很好理解文本思想内涵、认为文言文枯燥无趣,课下对文言文注释死记硬背,产生畏难心理等。高中时期文言文学习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造成的。

初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高中阶段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能够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更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强调学习作品的文化价值等。

针对初高中的差异,教师应有意识地缩短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上的差距,制定有效的衔接教学策略,让学生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使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得以系统化。

一、重视语法知识的补充

高中教师反映,在课堂上教授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语法知识,学生茫然无所知。这是由于初中阶段文言文重视理解“基本内容”,中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几乎不涉及,本着“考什么教什么”原则的一线教师就在课堂上淡化甚至回避了基础语法知识的教学,这就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形成了语法断层。

在当前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已开辟了语法知识的专题补充,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语法知识的梳理。可在学生零散的语法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将相关知识贯通起来。例如,在九下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意动用法,教师可引導学生列举所学例句,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醉翁亭记》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中“异”“乐”(第一个乐字)与“美”皆为意动用法,结合例句说明意动用法——“谓语动词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用作意动的词可以翻译为“以……为……”“认为……是……”这样将语法前后贯通,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归纳,将语法知识逐渐“立体”起来。

二、依原则处理文言文的字词

文言有一套自己的词汇系统,大多数字词与现代汉语相比,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一线教师对“字词”的释义往往过于生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字词的含义,导致“费时多,成效小”,学生容易思维僵化,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到了高中则会更加明显。

在处理文言文字词方面,王荣生、童志斌教授提出了“放过”和“突出”的原则。认为无需以“字字落实”的方式来串讲文言文字词,在学生理解不发生困难的、古今意义一致的、生僻的教科书已经做了浅易注释的文言字词,不需要特别处理,课堂上可以“放过”。而对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则应予以“突出”。“突出”并不是机械地记忆字义,而是教师做简单交代,在“突出”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一些词汇方面的知识,勾画这个词的词义发展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文”“言”统一,关注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分离是初中阶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凌空蹈虚地阐释文旨,这限制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思考能力,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也无法达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

文化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文学的奥秘要通过文字来体现。文言文阅读的要点,即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带领学生品析文本的语言细节,探寻文化意味;是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充分领会。如《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中的“即”是马上的意思,为什么要“马上”?太守听了以后急切地派人前往,说明了这个世外桃源的吸引力。另一句“闻之欣然规往”中的“规”字,注释为“打算、计划”,这里体现了刘子骥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寻向所志,为什么还是“未果”?这里可见作者在暗示桃花源是理想中的,作者的意图便可通过对字词的细细品味得以理解。文章也由此变得生动、有意味。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学生学习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反思古文中所言之志、所载之道。正如朱自清所说:“中等当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

篇4

一、 背景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千年,流韵悠长。文言文,语言简练,极具概括性,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中国的传统经典如《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等正是通过这种文字载体传承下来。但在白话文通行的今天,文言文却以其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特定历史的文化背景,远离现实的旧章典俗,一直被语文教师视为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教得艰难,学生学得痛苦。新课改以来,在各版小学课本中出现了多篇文言文,如人教版在五年级下册安排了《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安排了《文言文两则》。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关于文言文的具体表述只有在第四学段才有:“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小学阶段中,新课标要求只提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 现状扫描

新课标没有在小学阶段明确提出文言文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要求,大家对文言文的教学研究较少,公开课、教研课也鲜有涉足。这就让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文言文时无所适从,无从抓起,在教学中常常表现出这样两种状态:一种是与中学教学混为一谈,任意拔高;另一种是以文解文,浮光掠影。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显然与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有不同着眼点的。如何遵循课标的要求,在全面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原有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 实践探索

《伯牙绝弦》的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这篇文章用不足百字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绝弦不复弹”的动人故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文本?是理解字、词、句,还是诵读、体味、积累?在对课标进行深入解读后,我们以为,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己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教师适当点拨讲解,不必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要重视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取舍,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的目标设定为:(1)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2)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在确定了教学重点后,我们在教研组中进行了试教。某教师在教学中从课题切入,抓住“绝”字理解,然后又理解“善”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想象“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逐步理解伯牙失去好友后摔琴的情景。虽然教师教得努力,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却不甚理想,学生总有一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在教研组的评议中,大家都在反思:“为什么课堂呆板没有韵味?为什么学生游离文本之外,感受不到艺术的价值?”在大家各抒己见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学生对文本不熟悉是本因,对故事背景不了解是关键,对文化元素不清楚是阻碍”。

因此,我们对教学主线再次进行了设定:在教学文言文时学生要做出充分的准备,课前查阅相关的背景,以及高山流水的典故,了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教师也要先对古琴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古文的朗读方法,自己要先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气、肢体、课件、音乐等的设计努力营造氛围,一种古文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古风、古韵中品味“知音”,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纯真友情。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另一位教师再次执教此课时,准备充分:如为更好地了解伯牙琴艺高超,补充“伯牙善鼓琴,动物皆动情”的典故;为感受知音相聚的融洽和欢愉,补充“一见如故”的典故;他还对课件进行了精心设计,以书轴为背景,以古琴音乐为背景,以隶书体为文字,形成一种典雅的书卷味。在教学时,他注重语言的韵味,从朗读拉近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距离,为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味奠定基础,同时为下文的语言积淀作出铺垫。这样文言文的气氛形成了,学生很快就融进了文言文的场景中。在对文本的处理上,这位教师从“绝弦”切入,引导学生感知伯牙为何绝弦而终身不复鼓。学生在深入理解“绝弦”的含义后,以“知音”为线索,体会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挚友情,进而进行语言拓展: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清风,你又会如何赞叹?让学生深悟艺术美和知音情。而当读到子期病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教师让学生体会:此时的伯牙心情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对痛苦、绝望的伯牙说些什么吗?安慰他还是鼓励他?让学生明白绝弦是一种境界,升华了情感。教师整堂课的设计以读为本,先读通,关注文字;再读懂,关注语言表达的内涵;最后读深,关注文本的文化价值。这样的设计思路符合儿童阅读时的“渐悟”规律,层层推进。

在对两次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其实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方能有的放矢,达成高效。

1.读通文本明其义

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尤其要重视诵读,只有如此才能为学习者开启探寻文本真义之门,引领学生跨入其中,徜徉其间,涵咏体悟。正如后一位教师用“春雨绵绵、白雪茫茫、千里迢迢”等词为文言文的诵读作铺垫,为形成文言文的氛围作准备,然后又带领学生一起来读这篇古文,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学生越读越有韵味,宛如一个个风度翩翩的君子。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只有读准字音,读准句子的节奏,读出文中的语气和情势,才不致曲解词意句义,才能恰切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的字的意思,让学生能读通文章的大意。

2.领会文本悟其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言文的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读通文言内容的基础上,读懂文意,进而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文言诵读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使学习兴趣持久高涨。

3.延伸文本促积淀

篇5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统一了备课规范,依照教导处要求,认真制定助学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教材,以纲扣本。做好各课组的组织工作,鼓励每位语文老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道结合,注重人文渗透。

(二)课堂达标

根据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讲一节公开课。老师们精心备课,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与大家分享,努力多元化、深入化解读教材,努力把自己最好的成果呈现给大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心雕琢的课堂总会带给大家全新的感受。

(三)常规展评

语文组老师参与了学校的常规展评,在去年的基础上,虚心接受领导和老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努力改正,在展评中收到好评。尤其是作文评改,有了很大的变化,更高效、更实用了。

(四)参与听评课

“一个人走,还是一群人走?”为了走得更远,我们结伴而行。每次公开课,每个人都积极参加,取长补短。记录、反思、交流、收获,一个学期下来,各种类型的课,听了一遍,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太多。交流后的研讨,直言不讳的建议,让语文组所有成员,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五)积极参加学校“课改论坛”系列活动

语文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改活动,精心研究,静心思考,结伴而行,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参与各级活动,丰富多彩开展

举办演讲比赛。

学习了重点课文和关于演讲的知识、技巧后,七八年级组织学生举办了演讲比赛。随机抽取学号,学生上台演讲,根据评委现场打分,评出一二等奖。这个活动受到学生的大力欢举办汉字听写大赛。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课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今后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3.要正确处理好课标与教材、教材与考试的关系。要克服教学不依据课标的现象,要纠正为了应试而忽视用好教材的问题。教材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发挥,绝不能因为中考命题没有从教材中取材而忽略它。教材没有发挥例子作用,学生就很难触类旁通,学生的迁移能力就缺乏根基。

4.要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无论对何种文体的文章教学,都要一视同仁地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偏爱。要加强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教材,没有课内的“一”,哪有课外的“三”。只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吃透读熟,形成语感,就会提高“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篇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微课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并逐渐走入我们的课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起初我对这个舶来品懵懵懂懂,更不知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应用,总是对它敬而远之。可是这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推动着我也不得不做一些尝试,于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几个不同的课型进行了微课教学,与它的几次亲密接触让我越来越了解它,越来越爱上了它。

1.文言文语法教学中,它令我欲罢不能

我首先在文言文教学中使用了微课。文言文语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前的课堂上,经常是由我先来例句示范,然后规律总结,最后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一个班内,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常常出现老师反复强调,而学生呢?已经掌握的更明白,没有掌握的更糊涂。于是,我拿出了一个小的知识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尝试。我的微课设计是这样的:

首先概述文言文中所谓的词类活用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的。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先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做以巩固复习,再对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作以分析,就会发现在文言文中,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于是顺势列举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一般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使动和意动用法先没涉及,在后面的学习中有单独的训练)。下面就是例句讲解:"尉果笞广"中"笞"的用法。我们分析一下:"笞"本意是鞭、竹、杖等,是个名词,可是放到句中,翻译成"尉果然鞭子广"就不通顺了,此句中"尉"是主语,"笞"是谓语,带后面的宾语广,谓语应由动词充当,所以"笞"只能活用作动词,翻译成用竹、杖、鞭打,其用法是名词作动词。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会得到以下的规律:某个词语它原本的词性不是此处句子成分所需的词性,它只能根据需要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所需词性。这种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的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然后再给一例进行讲解:""中的"传"的用法。通过规律讲解,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有了根本的认识。最后再给学生几个例题小试身手。

这个微课总计5分钟左右,我是用文字加讲解的方式录制的。我把这段微课放在了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学生在家可以反复播放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重复播放。上课后,我先用五分钟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了"传不习乎"和"尉果笞广"两个例句,请学生讲解,再完成练习,最后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几个词类活用的例子并分析其用法。一堂课结束之后,我发现用这种方法,同学们的掌握率能达到90%,远远高于以往单纯的老师课上讲解。课后,我进行了反思:(1)微课在语法教学中能够提高效率,并且掌握面广,因为每个学生的掌握速度和掌握程度都不一样,所以一个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兼顾所有学生,而利用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学习速度和练习程度,而且还可以反复学习,大大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2)微课放在课前预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先学后教,有的放矢。(3)这种语法教学的微课可以完成一个体系,这样掌握比较好、接受比较快的同学可以先学、多学,所以我又随后制作了《文言文中的使动和意动》《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等微课。(4)微课的使用如果和导学案相配合,不仅听,而且练,重点突出,效果更好。

2.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它令我欢喜令我忧

在语法教学收获的喜悦中,我又尝试了在阅读中使用微课。一开始,在微课的设计上,我充满了困惑。应该设计一段什么样的微课才是有效的呢?课堂上什么环节需要微课呢?阅读特别注重的是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如果放在课前讲解,学生就会有先入为主之感,还怎么产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如果放在课中,老师完全可以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还要插入这个"第三者"呢?于是我尝试在课后使用微课。《孔乙己》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更是初三语文学习的重点讲解课文,这篇文章,句句带有深意,带有思想性,众多文学评论家都对它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是如果面面俱到,课堂时间不允许,也会冲淡重点。于是在三课时的课堂学习之后,有的同学仍感觉意犹未尽。我为他们准备了一段微课,这是几位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篇文章的解读。然后我给他们留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文学评论。这个作业我知道要求有点高,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所以在微课中我也加入了文学评论的写法。没想到第二天的作业中不乏惊喜之作。于是我想:1、微课完全可以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内容,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每天学习的微课可以是不一样的,这样既不难为学生,也不放低学生,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想这是它与课堂上一位老师,一个进度,一种方式相比,优势最大的地方。2、阅读教学中微课的使用,一定要权衡好师生对话交流与单纯分析理解之间的关系。因为微课往往是一方只是教,而另一方只是听,却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缺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最好是既有讲解,又有问题思考,又能互动。

3.作文教学中,它令我豁然开朗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3-0053-01

引言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都有帮助,而且通过文言文学习,还能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由于文言文中的词语和造句方式与现代白话相差甚远,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感到十分吃力。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可以轻松快乐学会文言文知识的。下面先讲一讲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1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学习文言文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就是在学习动机上出现了问题,导致后面学习也缺乏相应的动力。从宏观来看,学好文言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将祖国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而且,学习文言文还能够帮助提高我们的现代汉语水平,提高我们的语文修养。从微观上来看,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语文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目前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字、词与现代汉语相差很大,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使得文言文整体成绩普遍较低。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少一定的学习方法,或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失望。

2高中文言文综合学习的特点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一样,是古代人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其在学习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学习上我们可以采用综合性学习方法来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学习特点,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2.1字词句方面:在字词句方面,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区别,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可能有不同意思,也可能是通假字,表达另一个字的意思。而文言文中的词语往往是单音词,词语本身有着很多意思和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要根据前后的情况来判断词语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在句式上也是比较复杂,与现代汉语中简单明了的句式相比,文言文中的句式形式更加多样,不仅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变式句,而且每种句式下又有很多种句型,而这些字词意思判断、句型的掌握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多注意积累,对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词句要及时记录下来,尤其是通假字,对常见通假字一定要熟练,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根据前后语境判断出这个字应该是通哪个字,然后来判断字的意思。

2.2思想情感方面:在思想感情方面,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也是有自己特点的,高中时期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多是从先秦到明清这段时间的,或是表达忧国忧民情怀,或是表达抵御外侮、抨击暴虐的愤怒,或是表达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多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作品,体会不同文言文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这样能够让自己更深入地把握文章主旨,在以后阅读陌生文言文时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深入探讨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深层次情感。

3高中文言文综合性学习策略

3.1加强自主、合作、探究: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文言文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学生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大声朗读文言文。在学习新的文言文之前,学生可以先将文言文大声朗读出来,将无声的课本上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样一来,文章中单调的文字会通过声音将其语言中蕴含的韵味和情感都表达出来,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很多文言文片段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学生在文言文朗读过程中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尝试着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情感,一开始时读得慢点,将每个字、每个词都朗读清楚,将文言文的声韵都朗读出来,这样就能慢慢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从而有利于自己更好地把握文言文主旨。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同学们更应该注意多多朗读,尤其是苏轼表达观点那一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同学要多次朗读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潇洒心境,这样有助于对整个文章的理解。再有,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和他人的交流沟通,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多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这样一来,也能够积累自己文言文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3.2做好课外阅读:文言文往往是和某段历史或是某种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积极进行课外拓展,这样也能提高自己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学生可以上网多查查先秦时期的历史,搞明白六国和秦国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参考其他几位作者写过的《六国论》文章,也可以多浏览那个时期的书籍或是影视剧,对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来看苏洵认为六国是如何灭亡的,再结合苏洵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这样一来,就能容易地理解《六国论》中苏洵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

3.3加强横向联系:语文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尤其是历史,所谓“文史不分家”,文言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受其当时所处历史背景的影响的,因而多拓展古代历史方面的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很有帮助。反过来,文言文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让单调的历史因为其中的人物而丰富起来,这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好处,能够将各个学科都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4结语

文言文的学习并不困难,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了解文言文综合学习在字词句方面以及作者思想情感方面的特点,然后要注意牢记词句意思,并将其放到整个句子中去感受语境,同时要多多拓展课外知识,加强横向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和琼.打破常规变中出奇———初探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1)

[2]侯志中.自主、诵读与兴趣———文言文课堂的突围[J].教师,2015(19)

[3]顾勤芳.合作学习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07)

[4]骆子彦.在教学古文中寻求升华———探究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J].教育,2015(15)

篇8

试论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平台的建设

浅谈中学信息化教育管理

非理性与理性的归附——微型小说荒诞创作手法略说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寓教于情

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高一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及突破的分析

把高中政治课“推入”生活——浅谈时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以及重要性

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浅议政治课导入新课方法

如何设计英语“导学案”中的预习环节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

做好基层研训工作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身教重于言教——从日本中学教师的言行中所体现的

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新突破——评高教版“语文课程教学论”系列教材

语文活动学习探讨

收获是成熟在心里的——《都江堰》同伴互助教学之反思

现代文阅读中句子含义理解的方法

侧目窄门以里品味境外人生——《代号:SBS》阅读笔记

论《诗经·小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物象承载情感创设说话平台——《小中见大“说”故事》作文课感受

《念奴娇·过洞庭》意象的审美文化意味

化虚为实将诗歌意境教学落到实处

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试谈初中语文拓展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谈

浅谈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及方法

谈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之我见

文言文中变式句的判断方法

图形板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育强烈呼唤“爱”

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谈“绿色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给语文一双轻灵的翅膀——语文课程解读的一点反思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源头活水——浅谈阅读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和氛围的创设试探

浅谈小学高年级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听、说、读、写出快乐——快乐课堂教学实感

《童趣》教学实录与反思

感悟是写作的生命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探微

在语文有效互动教学中活用课程资源

语文知识性预习小议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开阔思绪——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与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设计作文教学

初中新生作文写作指导四步曲

篇9

关键词:比较;阅读法;运用;浅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76-01

近几年,经历了课改前老教材的一轮高中语文教学,又刚刚体验完一轮新教材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如今我又一次站在高一语文的课堂上,便有机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对比反思、审视自己的课堂。我希望带着学生和自己一起去研究语文,感受语文的美丽与魅力。“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让我惊奇地发现,这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感受语文魅力,共同开发多元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

“比较”,是对事物进行辨别,发现异同、高低等差别。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指在我们的课堂中采用这种研究学术的新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较中吸取。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

下面就我的《鸿门宴》一文的课堂实践来谈谈比较阅读教学法的运用极其效果。《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经典的篇目之一,也是司马迁自己眼中的得意之作,可是,高一学生一看到文言文还是这么长的文言文就皱眉头,针对县上学生普遍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我从头至尾大量运用比较法,使课堂显得饱满充实灵活而又趣味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效果很好。

一、导入部分历史典故横向比较,激发兴趣,初次讨论

我首先用典故项羽见到秦始皇出游的仪仗时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交流,谈谈第一印象。然后明确史书为了增加一些对于帝王的赞美可能会有些地方夸大或美化或很有传奇性。这两句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嫌疑,为什么争天下的那么多人里,只有他们两个才会说这种话,别人或许也说过.但就这话来看,反映的是两人对帝王地位的不同的心态.项羽霸气、痛快、直接,但是只代之而未必代的成功,或成功了会怎么样呢?刘邦则是一句当如此,好似自己生下来就却是王者一样,很有气魄,实际上比项羽的”取而代之”更加有力度,更加深刻,更加霸道。

为了加深印象,我又让学生比较了两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来猜测作者并说明原因。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课堂的气氛起来了,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了《鸿门宴》。

二、人物形象分析部分运用团体分类横向比较,在对比分析中突出人物形象,深化内容

这篇文章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运用了对比手法,我让学生试根据人物语言和表现,对比分析谋士张良和范增,武士樊哙和项庄,首领刘邦和项羽等几组人物。以分组讨论上黑板填表后交流反馈的方式,开展人物形象分析。

范增――有远见卓识,忠心耿耿、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张良 ――对刘邦忠诚,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项伯――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为臣不忠,为小义背大忠。项庄――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办事不力,刺杀刘邦没成功。樊哙――赤胆忠诚、粗犷豪放、能言善辩、有勇有智、誓死卫主。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不义之人。可见,项羽集团不团结,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刘邦集团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

在讨论分析填表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必须有理有据,精辟准确。情节总离不开人物的表现,故事性作品的内容也要靠人物加以显示,通过人物优劣比较,我们就可以明确“鸿门宴”的必然结局,也能从“鸿门宴”的故事中推知楚汉相争最终情况--刘邦胜在策略,项羽败在轻敌。

通过这种横向比较我闪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透,印象也更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也有帮助,是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三、细节欣赏部分运用名著同题异构比较,找出同中之异

《鸿门宴》上关于“座次”的描写,不足30字,却是传神之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的妙处,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可拿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一》中的相关文字,让学生对比阅读。比较之后会发现司马光几乎全部继承了司马迁的记载,但却删掉了“座次”的描写,作为同样伟大的史学家,同样伟大的历史著作,为什么一个要写,一个要删呢?我结合古代礼仪常识,让学生结合现代生活礼仪常识,是学生认识到在《鸿门宴》中本该坐最上位(坐西面东)的是沛公,然而项羽却自己坐了,由此可说明项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从而更加使项羽的悲剧性格丰满而突出。所以一个小小的细节,实际也表明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真乃妙笔。而对司马光的删除原因的讨论,又可使学生发现,如果体裁、写作目的不同,文章的侧重点就会不一样。《鸿门宴》选自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当然要调动一切因素来刻画人物性格,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司马光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即是如此,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写细小的座次了,这样看来,一个是写得精彩,一个删得合理。

篇10

关键词: 课改 文本使用 语文阅读教学

走进新课程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活跃了,看上去很是“生机勃勃”,但仔细观察,却让人看到了热闹背后的浮躁和虚华,在文本的使用上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于是我琢磨着新课程理念,反思着,并寻找着对策。

[现象一]

根据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的教学检测还是中考,阅读文本选材文言文大多数选自课内,而现代文大多不选课内。

[反思]

文言文选课内也许大家都承认那是“经典”,可在教材选入的现代文中也有大量的经典文本,如《背影》、《故乡》、《土地的誓言》、《生命生命》等。但命题者在命题时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呢?我认为,课改后对从前的“以本为本”的考查方式和标准化试题的纠正矫枉过正导致“课内文本”在试题中无立足之地,而新课程中“体验”、“拓展”、“能力”、“创新”等关键词语的标签化,使得命题者不愿也不敢把目光投向“课内文本”。因为害怕“课内文本人人都熟”,怕“考不倒学生,怕学生记熟了现答案,选拔不了人才”。也许这种方法避开了以书考书,防止猜题,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但弊端随之出现了:为应试,有些教师不再认认真真教书,仔仔细细地做好复习工作,而是搬来大量习题,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之中。由此看来,将教材教学内容完全放置一边,而另起炉灶取材课外是不现实的。

诚然,中学语文教材遭到许多非议,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教材的制定毕竟是经专家们再三斟酌,它兼顾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选材规范典型,知识结构完整有序,而且课内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立足之地”。如果失掉了“主阵地”,语文教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对策]

应按一定的比例安排课内外材料设置考题。若选取课内的材料,命题应努力突破“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等命题角度,从命题难度、深度、开放度都有新的探索。比如: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2001年辽宁省《我的叔叔于勒》选段)这样的试题不正是以学生课内掌握程度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深入理解能力吗?若选取课外材料设置考题还应切实做到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将文本语文引向生活语文的纵深,使学生课内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活学活用的能力,能够得到客观的反映,也真正实现“深教真学”。

[现象二]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节课被“三分天下”甚至“四分五裂”:1/3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1/3的时间,花在所谓的拓展阅读上;1/3的时间,花在所谓模仿写作或发散性思维训练上;有时候多媒体还要来凑个热闹,来上一段电视或一段音乐。比如,一位老师上《竹影》时先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音乐《童年》导入课题,匆匆讲读完文章后就来了个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一下中国画的意蕴。于是就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画具描画竹子,并交流作品。如此一来,拓展延伸也便成了美术课。可最终学生对中国画的体验模模糊糊,对文中的童真童趣也缺少体验。

[反思]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是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的,既能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又能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现在有些教师利用学生的最爱电视、音像制品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思路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阅读教学中把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极次要的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也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极端,这无疑是一条死胡同。因为现在的这种淡化文本大搞形式的阅读教学根本进不去课文的内部世界,也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部世界。

当然我们不是说阅读教学不可以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就只能局限于文本本身;也不是说多媒体不好;更不是说,阅读教学不能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我的观点是,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或者说,你可以拓展延伸,但你不能完全抛开文本;你可以不局限于文本的理解,但你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又在其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绝不是学会阅读)。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的运用,而这个语言活动又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这个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这就使得语文课比之于语言课更有魅力,更有人文性,也更有价值。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使之更有学科的吸引力。尽管我们同意对教材、对阅读课进行大胆的改革,但我们对要把语文课改成以语言体系为主要框架的“真正”的语文学科的语文课(那应该叫语言课)则敬而远之。不能想象没有文本,即没有课文的语文课将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们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而且有人说,社会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过去我们是一本书反复看,现在“信息爆炸”,必须学会浏览与筛选。正因为学生的自然阅读处于“浏览”状态,我们若还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文本阅读,则会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

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然而仔细地阅读文本却是课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我们应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是正途。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也应重视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品味咀嚼。

[现象三]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的提问让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情,课堂上一片沸腾,好不热闹。这时的教师总是满腔热情地给予一一肯定,这也对那也不错,认为这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的一种尊重。

[反思]

有人认为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可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起了信心,也体现了我们对文本的多元的解读。可是过于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阅读的多元性了,就会使阅读教学出现任意解读文本的倾向,会严重地脱离文本。

阅读是带有较强烈的个性差异,其体验是独特的、个性化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标强调指出,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文本传达的信息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思想,都有着其特定的指向性,所以阅读的多元性必须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为前提,不管是一千个还是一万个哈姆雷特,都只能是读者心中有着各自形象和具体思想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的人物形象。正如在庐山看风景,无论怎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它都应是庐山的韵味,如果把它描述成黄山、泰山风情,那必然会贻笑大方。

[对策]

教师在课堂中应告诉学生:不能仰视文本,也不能俯视文本,而应调用自己的前理解与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要仔细地倾听文本,认真关注文本发出的声音;要尊重文本的叙述语境,要把语句意义的获得放置在文本的整体语境中进行甄别、品味、比较、分析;另外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文本涉及的一些社会历史事实,扫清学生与文本顺利对话的知识障碍。我想若学生是依据文本研读文本,那他们在读《背影》时,一定会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应该很难产生“违反交通规则”这一“奇思妙想”。

总之,我们在放飞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我们避免学生对文本的蜻蜓点水式的解读,要引导学生深思细研,让学生形成放得开、钻得进的阅读思考习惯。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或者完全不对时,教师必须予以矫正。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也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的最好诠释。

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在教改中对文本的种种淡化现象却让人担忧,反思后不禁呼唤文本回归。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引进语文的大门,尽情地感知语文世界丰富性,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走进文本,细心品味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和词语,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拓宽课内,在语文课堂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陆继椿.语文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