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治理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治理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

篇1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危害;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气象灾害进行很好的防御是我国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江西省乐安县因为持续的低温和阴雨天气,导致农作物接收的阳光很少,最终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乐安县气象局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决定提前计划、精心设计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乐安县气象局加强了对于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气象相关仪器的检测和维护,严密的监督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在阴雨低温时期,更要加强对于气象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的向政府以及农业部的相关部门传达气象信息,并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农业生产方面进行指导,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传递天气信息。

1 常见气象灾害的简单分析

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种植地的气象条件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时,会因为不利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调查江西省乐安县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低温冷害、冻害、风暴、台风以及由于气象条件而引起的一些病虫害等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在这些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洪涝灾害,其次就是干旱。下面对这些气象灾害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洪涝灾害的简单分析

洪涝灾害主要是指巨大的水体对农作物造成的冲击甚至是淹没等的现象,由于暴雨或者是低洼地的积涝而造成的洪涝灾害通常是无法阻止的,下面从水稻的角度来对洪涝灾害进行简单的分析。水稻如果在拔节期受淹的话,节间的延长程度就会随着淹水的天数以及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水退之后才会发现,淹水的节长比没有淹水的节长要短,从而可以得出:整株水稻的高度随着淹水的时间的增加而变短。如果洪涝灾害严重的情况下,水稻体内的养分消耗尽了,那么水退之后,也会造成茎秆细弱等的现象,植株会出现弯曲、折断甚至是倒伏等畸形的现象。

1.2 冷害的简单分析

冷害主要是指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内,因为温度下降到了农作物生长时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以下时,就会给农作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一定的障碍,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造成农作物自身的某些组成组织受到危害,从而造成减产的现象。冷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随着农作物的品种、发育期等的不同也有很大的不同。当冷害对农作物产生危害时,通常情况下会使农作物体内细胞中那些有生命的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减慢,逐渐的停止流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对于农作物的养分的吸收和输送受到障碍。如果农作物受低温影响的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之后,细胞内的细胞质就会继续正常的流动,农作物也就可以正常的生长。如果农作物受到长时间的低温影响时,就会使细胞质停止流动,从而农作物停止生长。

1.3 干旱灾害的简单分析

干旱是世界上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威胁之一。干旱发生不仅仅范围很广,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十分的高,是我国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干旱主要是指农作物在种植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长期的缺乏水资源,而造成空气十分干燥、土壤十分缺水,这样使农作物体内的水分就会出现匮乏的现象,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最终造成产量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干旱主要是把农作物体内的水分的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农作物出现萎蔫的现象。干旱在农作物生长到下列3个时期时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农作物水分的临界期、灌浆成熟期以及播种期。

2 对常见气象灾害的防御、治理措施的分析

气象灾害对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的好坏直接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分析就变得十分重要。下面对上述常见的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

2.1 对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对于洪涝灾害的治理首先要对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造成的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对洪涝灾害进行治理。如果是由暴雨形成的洪涝灾害,可以通过建筑河堤和大坝来对洪涝灾害进行治理,把洪水进行分流,就可以减轻甚至是限制洪涝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

2.2 对冷害的治理措施

对于冷害现象的防御措施主要是包括:科学的施肥、合理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等。这些措施都会对土壤的性能产生影响,氮、磷、钾肥料的综合使用以及合理的灌水等都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壤的性能。在施肥的过程中,要了解磷钾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性能,可以促进农作物提早成熟,在遭受低温冷害的年度,土壤的温度不高,那么磷肥的效力就会变的很低并且移动十分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所以要增加磷钾肥的用量,来改变农作物的吸收率。

2.3 对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造成干旱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气象的角度来看,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环流的不正常现象产生的,高气压的长期控制使降水量减少。除此之外,土壤以及地形等对农作物的水分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就是降水量的大小以及土壤的水分、气候等。

3 结语

我国是涉及了世界上两条巨型自然灾害地带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并迫切了。上述对于农作物可能会受到的气象灾害以及相关防御措施的分析,希望可以给未来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鹏.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J].地理学报,2012.

篇2

关键词:临武 暴雨洪涝 风险 区划 评估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59-06

临武县位于湖南省南部的南岭山脉之中,是珠江流域与湘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北江流域一级支流武水河的发源地,境内水系的70%为珠江水系。全境面积1 375 km2,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1960―2010年平均降水量1 415.8 mm。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湖南省山洪灾害的高发区,尤其是近些年来,山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受灾程度都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湖南抗洪救灾的前沿阵地。为此,文章依据气象观测资料和气象灾情资料,应用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临武县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以期为今后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现实参考。

1 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

文章使用的资料来源于临武县气象观测资料、临武县自然灾害史料、临武县志等。临武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始于1959年3月,所以基本气象观测资料采自1961―2010年,并采取相应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相应的资料处理,由此得出年、季、月降水量的相应序列和变化趋势。

四季划分: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

2 临武地理

临武县因依武水河畔(北江一级支流)而得名。武水河发源于临武县西瑶乡境内的分水岭,从西向东穿过临武大部分地区,经宜章、韶关汇入珠江一级支流――北江。临武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属南岭山脉中段,全县国土面积1 375.24 km2。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丘岗起伏。总体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山丘地貌。其基本特点是:西部是连绵的西山,最高峰天头岭海拔1 711.8 m;北部是东山山脉(香花岭),最高峰通天庙海拔1 594 m;东北部为南岭山脉的骑田岭;东南部为丘岗山地;中部是山间小盆地。全县总的地势是由北方向东南倾斜。临武县境最低点位于武水河出境处(临武县水东乡的五塘冲河床)海拨203 m,县气象局拔海高度292 m。

3 临武县的降水特征

3.1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临武县是湖南省雨水比较充沛的地区之一。1960―2010年的51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1 415.8 mm;从图1可以看出,临武县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2002年降水量多达2 074.7 mm,而少雨的2004年只有942.1 mm,两者相差1 132.6 mm。半个世纪以来,临武县出现两个多雨时段和3个少雨时段,两个多雨时段分别是1968―1977年和1992―2002年;3个少雨时段分别是1962―1967年、1986―1991年和2002―2009年。

3.2 降水量的四季变化

临武县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3~5月)最多,平均降水量为523.6 mm,占全年雨量的37%;夏季(6~8月)次之,平均降水量为506.5 mm,占全年雨量36%;秋季(9~11月)平均降水量为201.8 mm,占全年雨量的 14%;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最少,平均降水量为183.6 mm,占全年雨量的13%。冬季平均降水量只有春季平均降水量的35%(见图2)。

3.3 降水量的月际变化

临武县各月降水量月季变化非常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平均为636.0 mm,占年雨量的45%,其中6月份平均降水量最多,平均达240.3 mm。12月平均降水量最少,平均只有41.7 mm。各月最多、最少降水量的变化与各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见图3)。

4 暴雨洪涝灾害的特征

暴雨洪涝是临武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暴雨或局地强降水往往引发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水土流失严重,并导致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史料中就有“大水,漂流房舍无数,溺死者不可胜计”“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沿河尽成泽国,淹死百人”等记载。在1961―2010年的50年当中,共出现≥50 mm暴雨179次,平均每年3.58次,最多的2002年达11天之多。出现≥100 mm大暴雨31次,平均每年0.62次。一日最大降水量 211.9 mm,出现在1994年6月16日。特别严重的是1968年、1994年、2002年、2003年和2006年。1968年6月15~24日连降暴雨~大暴雨,10天雨量达511.1 mm,其中6月24日一天的雨量达161.0 mm,由于降水量多且强度大,使得还未完全竣工的长河水库出现重大险情。1994年6月13~17日连续5天暴雨到大暴雨,总雨量达454.6 mm,其中6月16日达211.9 mm,为临武有雨量记载以来的最大日降水量。由于连日暴雨,河水暴涨,武水桥头水深近1 m,沿河两岸尽成泽国,倒塌房屋5 000多间,8 000多人无家可归,因灾死亡和失踪27人。2002年8月7日,全县普降暴雨,其中金江一带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山体崩塌和泥石流,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达34人的重大自然灾害。另外,局地性的大暴雨也往往发生山洪暴发,并导致泥石流发生。如2003年5月13日,香花岭地区的三十六湾地区降水量达161 mm,山洪暴发导致泥石流,许多个体小矿的厂棚被夷为平地,造成死亡和失踪30人的重大灾难。

4.1 暴雨的年际变化

临武县暴雨出现次数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1961―1985年之间,每年暴雨次数在1~6次之间波动,年际变化相对比较平和。1986年以后每年暴雨次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最多的2002年达11次之多,而1986年全年无暴雨。

临武县暴雨出现次数也具有较明显的年代变化。≥50 mm暴雨20世纪90年代最多,达47次,平均每年4.7次,而20世纪80年代最少,平均每年2.7次,即90年代比80年代平均每年多2.0次。≥100 mm大暴雨20世纪60年代最多,平均每年1.0次,而20世纪80年代最少,平均每年0.2次(见表1)。

4.2 暴雨的季节性强

临武县在1961―2010年50年间的每个月都出现过暴雨,但主要发生在4~8月。4~8月的暴雨发生次数占总数的82.68%。6月份是发生暴雨最多的月份,占全年总数的29.61%(见表2)。

同样临武县大暴雨主要出现在4~8月,6月份最多,50年间共出现13次,占全年的42%。所以6月份也是临武出现洪涝灾害最多、灾害损失最大的月份。

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是相吻合的,4~8月既是临武县的雨水集中期和强降水频发的季节,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最多的季节。尤其是春夏之交的6月,暴雨洪涝灾害发生次数之多占全年的近30%。

从表3可知,临武县1960―2010年的51年间共发生46次山洪灾害,其中有43次发生在4~8月,这表明洪涝灾害在年内发生的时段性较强。另外,临武县山洪灾害发生时间早,结束时间晚。从4月初到10月底均可发生。从人员伤亡情况分析,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6月和8月,这也验证了造成临武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系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6月是受西风带系统影响,8月多受热带系统(如台风)影响。

4.3 暴雨洪涝灾害有一定的周期性

从图4可以看出,临武县年降水量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按每5年平均降水量划分,临武县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80年代前期和90年代5年平均降水量都出现峰值;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5年平均降水量都出现低谷。在1960―2010年的51年当中,1992―1997年的年降水量达到最多,5年平均值达1 674.2 mm。

按每10年平均降水量划分,临武县降水量也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20世纪9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10年平均为1 578.9 mm,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而20世纪8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少,10年平均为1 441.1 mm,次少是20世纪60年代。(见图5)

据查询统计(见表4),临武县自西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至1950年的2 129年间,有记载的山洪灾害有162次,大约13年一遇。1951―2010年的60年间,出现48次不同程度的暴雨山洪灾害,平均每年0.8次。其中1981―2010年的30年间,出现35次不同程度的暴雨山洪灾害,平均每年1.17次。尤其是2002年一年就发生4次暴雨到大暴雨的洪涝灾害,另有4年每年发生3次暴雨到大暴雨的洪涝灾害。

4.4 暴雨洪涝灾害地域性强

临武县暴雨洪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山区(尤其是矿区)是山洪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采矿造成地表疏松,矿石废料乱堆,一遇暴雨,常常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泥石流沿着山冲(山沟)一路冲刷,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件。如2002年8月7日,金江一带(煤矿区)大暴雨,山洪暴发、引发山体崩塌和泥石流,造成死亡和失踪人数达34人。又如2003年5月13日,香花岭地区的三十六湾一带(有色金属矿区)日雨量达161 mm,山洪暴发导致泥石流,造成死亡和失踪30人的灾难。河谷低洼地带也是临武县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如1994年“6.16”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洪水造成土地乡古城村等地27人遇难。

5 人类活动与洪涝灾害

(1)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促使全球气候变暖,最终将影响到洪涝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相同洪涝程度的条件下,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

(2)毁林开荒的后果:陡坡山地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土地对水的涵养能力不断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发生泥石流。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对山地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现象凸显,极易出现旱涝急转。

(3)乱采滥挖的后果:临武县盛产煤炭和有色金属矿,前些年无序的矿产开发,山体千疮百孔,废矿尾矿堆积如山。一遇强降水,洪水裹挟着废渣尾矿顺山坡山冲滚滚而下,形成泥石流或废矿尾沙流,从而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或人员财产损失。

6 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大

临武县是暴雨洪涝灾害的重灾区,也是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较多的区域之一,其原因除与强降水有直接联系外,还与其特殊的山地地形、松散的地表、矿渣的乱堆有一定的关联。一旦发生强降水或持续性大雨,往往容易诱发山体塌方或泥石流,造成重大洪涝和地质灾害,甚至发生人员群死群伤的重大灾害。1994年“6.16”特大洪涝死亡失踪27人;2002年“8.7”金江地区洪涝、塌方造成34人死亡失踪;2003年“5.13”临武三十六湾地区局地大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死亡失踪30人和2006年“7.15”碧利斯台风造成重大灾害(死亡7人)就是如此。

从表5可知,在1961―2010年的50年中的46次暴雨洪涝灾害中有15次出现了人员死亡(失踪),共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159人,平均每年3.18人,平均每次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10.6人。其中一次性洪涝灾害死亡和失踪人员在1~3人的次数5次,占33.3%;造成死亡和失踪4~9人的次数5次,占33.3%;造成死亡和失踪10~29人的次数3次,占20%。一次性洪涝灾害造成死亡和失踪30人及以上的特大灾情2次,占13.3%。

从表6可知,在1961―2010年的50年中,洪涝灾害共造成人员死亡159人,平均每年3.18人。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20世纪60年代死亡3人占2%,70年代死亡10人占6%,80年代死亡12人占8%,90年代死亡30人占19%。进入21世纪以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的重特大灾害猛增,10年间死亡104人占65%,且重特大事件也明显增多,如2002年“8.7” 洪灾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30人,2003年“5.13”,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人数34人。

临武县耕地面积13 760 hm2。从表7可知,在1961―2010年的50年中,洪涝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91 529 hm2,平均每年1 830.6 hm2,相当于每年有13.3%的面积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20世纪60年代受灾面积1 524 hm2占1.7%,70年代受灾面积4 318 hm2占4.7%,80年代受灾面积3 395 hm2占3.9%,90年代受灾面积27 196 hm2占29.7%。进入21世纪以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猛增,10年间受灾面积55 096 hm2占60.2%。

从表8可知,1961―2010年的50年间,洪涝灾害共造成倒塌房屋9 270间,平均每年倒塌185.4间,相当于50年间每一百人口因洪涝灾害倒塌房屋2.8间(2010年第六次全县人口普查,临武人口数331 871人,人口密度为240人/km2)。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也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居民房屋倒塌明显增加,1991―2010年的20年间,共造成倒塌房屋8 792间,占所有倒塌房屋的95%,平均每年倒塌439.6间。其中1994年“6.16”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一次就造成倒塌房屋5 000余间,占所有倒塌房屋的54%。

从表9可知,1961―2010年的50年中,洪涝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4 548万元,平均每年损失3 691万元。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是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增加。进入21世纪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猛增,2001―2010年的10年间,共造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 741万元,占所以损失的83%,平均每年损失15 374万元。最为严重的是2002年“8.7”洪涝灾害,造成全县死亡和失踪34人,倒塌房屋229间,造成农作物成灾面积达7 063 hm2,该次灾害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41 000万元。

7 暴雨洪涝灾害区划评估

根据历年洪涝地质灾害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考虑地形地貌、植被、人为因素(采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临武县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如下。

Ⅰ类:高山矿区:临武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煤炭之乡的美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北有香花岭及周边的有色金属矿区,东北部是金江、水东等煤炭矿区。该区域山势陡峻,由于采挖严重,使得地表非常松散,且矿渣尾砂堆积。每遇暴雨极易发生山洪,甚至发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是临武县暴雨山洪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Ⅱ类:河谷地带:人类习惯于择水而居,河流两岸多为冲积平地,土地平坦肥沃,该地区耕地较多、人口稠密,是人类繁养生息和生活的首选之地。武水河两岸的地势低洼地区,包括城关、武水、花塘、南强、土地、汾市和金江、水东的大部分地区。该区域处于武水河及其支流两岸,地势低洼,每遇暴雨就容易出现洪涝,轻则冲毁河堤、淹没农田,重则淹没村庄,冲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河谷地带是临武县暴雨渍涝灾害重灾区。

Ⅲ类:山区:该地区包括西瑶、武源、大冲、镇南、接龙等乡镇及万水、双溪等乡镇的部分山区。该区域山高坡陡,遇暴雨后,洪水暴涨暴跌,洪水冲击力大,是山洪灾害的重点防范区。

Ⅳ类:丘陵区:该地区包括除Ⅰ、Ⅱ、Ⅲ类的其他乡镇,该区域多丘岗平地,地势较低,耕地面积大,人口稠密,比较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但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较少。

8 暴雨洪涝灾害防御措施及建议

洪涝灾害是由暴雨或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危害的大小,暴雨是直接因素,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在随之增加。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减少暴雨洪涝可能带来的危害,建议如下。

(1)加速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和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联防联动,提高防汛抗洪信息的科学综合能力。

(2)合理规划,合理避险,加大全民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的知识教育,不要在河道和行洪区建房、建厂,对在河道、行洪区及易发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村庄实行有计划的移民。

(3)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实施综合治理,严禁乱采乱挖乱垦,大力治理水土流失,大力施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恢复森林水库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好转。

(4)加强水利建设,维护保养好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疏通河道,加固河堤,提高水库山塘拦洪蓄洪能力和河道的泄洪能力,保持排水畅通,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彭广,刘立成,等.洪涝(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M].气象出版社,2006.

篇3

一、大力提高人民群众防洪减灾的责任意识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以上种种都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动全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宣传不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成为防灾弱者。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需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普及洪涝灾害风险教育,灾害情报向全社会公开

2.各级政府认真抓好洪泛区域的管理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二、加强和完善流域管理机构建设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七大流域机构。按水法规定流域机构是由国家授权的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水利部行使水管理权。但目前各流域机构主要是管理河道水系的规划和开发治理,而对流域内各种对水系有影响的行为,不利于防洪减灾的各种开发行为没有干预能力。目前的流域管理机构只管理水系而没有管理流域。可事实是流域内的许多不合理开发活动都会影响到水系的管理,如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洪泛区内人口和财产的集聚等。为了让流域管理机构真正管好水系必须授予流域管理机构更广泛的权力。让流域管理机构能参与流域内各种开发保护规划。对流域内各种不利于水系管(下转第70页)(上接第66页)理的开发活动有干预权和否决权。如对有可能造成水系污染、淤塞、危及水利工程安全、计划外引水及在高风险区内等的开发项目,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有权制止和否决。因为流域机构代表的不是某一地方的利益而是整个流域的利益。

从防洪减灾的角度来讲,流域管理机构除了制定江河的防洪规划之外,还应当制定流域洪泛区减灾规划,负责编制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对不同风险区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洪泛区内各种开发活动提出控制原则。协助地方行政部门开展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对地方防洪减灾社团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流域管理机构从水系防洪管理跨向全流域的防洪减灾管理也是实现全民防洪减灾体制的重要条件。

三、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的措施研究

面对日益增强的洪涝灾害,需要逐步改善我国的防洪减灾体制,建立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增强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能力,共同迎接洪水灾害的挑战,应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目前制作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技术已趋成熟,建议由国家防办指定编制单位,首先编制各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图。之后,再指定各省、市、自治区的防洪主管部门在流域洪水风险图指导下编制各省、市、自治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图。各地、市、县可根据地方特点决定是否有必要根据省级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本地方的详细洪涝灾害风险图。编制风险图所需费用可在防洪费用中开支,但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成果由指定专家验收。风险图完成后要广泛地宣传和提供给居民使用。

由于我国各流域防洪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繁,而作为承灾体的广大洪泛区不能盲目发展。应当根据洪涝灾害风险制定或调整本地区的发展计划。建议国家防办应尽快着手制定《洪泛区管理条例》,对广大洪泛区实施风险管理。(注:目前我国将未破堤情况下行洪的淹没范围称作洪泛区。而将破堤后可能淹没的广大洪泛区称为堤防保护区。此种提法有许多弊病,值得商榷。)

鉴于流域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流域为单位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减灾也要由单纯的水系防洪工程建设扩大到洪泛区的减灾管理。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机构职能难以胜此重任,因此需要扩大和明确流域机构的职能。同时现代流域已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为协调流域圈与行政圈、经济圈、供水圈的关系,需要有《流域管理法》尽快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篇4

梧桐河中下游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880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现有耕地132.0万亩,其中坡岗耕地面积37.5万亩,低平原耕地面积94.5万亩。根据新华、宝泉岭、梧桐河三个农场多年统计资料,洪涝灾害是本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受灾面积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宝泉岭农场53~98年统计资料,梧桐河洪水曾24次出槽漫滩,平均不到两年一次,遇丰水年甚至一年两次。位于梧桐河下游出口地带沿江涝区的梧桐河农场,受松花江洪水和梧桐河洪水两方面影响,29年统计资料发生洪涝灾害的有26年,发生机率高达90%.位于梧桐河、石头河交汇口西北三角滩地的团结涝区,西部靠邻坡岗区易受坡水侵入,东临梧桐河、南临石头河,有低洼耕地8067公顷,81年大洪涝年受灾面积7067公顷,绝产面积2733公顷,83年受灾面积7467公顷,绝产面积3600公顷,损失达3500万元。1998年洪水梧桐河堤防一处决口,淹没围困村屯6个,受灾人口2027人,淹没农田2730公顷,绝产面积1730公顷,损失粮食3700吨,经济损失总额1540万元。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已经成为振兴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1、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坡水、洪水成涝

梧桐河中下流域地处小兴安岭东缘,松花江、梧桐河下游。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梧桐河下游洪水峰高、松花江洪水长时间持续,对低平原区村屯及农田构成洪涝威胁。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1.2水文气象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漫长干燥、严寒少降水;夏季常受太平洋北上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降水;春季多风干燥;秋季降温快,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时空分配变差大,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期间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故当地有“一年秋雨,两年成灾”之说。

1.3土壤与地质

流域中低平原地表为厚1.5米左右的亚粘土沉积层,该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向下为深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5米左右,补充地表土层水量并阻滞地表水下渗。雨季江河水位上涨高于地面,在下层砂砾石连通管作用下,使耕地地下水层上升至地表,低洼地的地下水甚至出逸形成地表水。

1.4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1976年以后修建了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流域内堤防工程标准偏低,不足十年一遇,堤高1.0~3.0米,顶宽仅1.0~3.0米,边坡1:2~1:2.5,堤身瘦小,断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且堤顶堤身受风雨侵蚀,损坏较严重,很多堤段前后存在坑塘等险工,甚至个别堤防堤段不封闭,河水倒灌形成洪涝灾害。沟道设计标准低,不足三年一遇,断面小,排水不畅,沟道局部段有冲刷或淤积;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超期使用,工程管理维修不善,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现有的建筑物防洪及过流能力不足,致使排水不畅。另外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待建工程较多,特别是田间工程,受到经济条件和投资力度限制,很多项目还没建,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工程应有的作用。2、治理措施

2.1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桐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治涝骨干工程布局基本定型,以防洪及排除地表水为主。堤防工程、排水工程及道路系统大格局已经形成,布局合理,沟道、道路线路顺畅。按设计标准完善加固梧桐河、鹤立河、石头河沿河两岸堤防及穿堤建筑物,防御河流洪水,实施后堤防将达到150多公里。涝区工程建设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2.2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结合沟、路、渠布置新林带,同时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

例如在梁顶、梁坡、梯田埂、沟头、沟坡、沟底、滩边、沟道两侧、环库四周、道路两侧以及有必要进行防风固沙的地方等等,根据不同的地形部位、侵蚀情况、防护目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正确选择水土保持林林种,并与经济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侵蚀,防止洪涝、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种植水土保持草是一项见效迅速、成效显着的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提供饲料、肥料、燃料,综合利用。比较适合的草种有苜蓿、草木犀、毛叶苕子、野豌豆等,这些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性,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种植,并且可以与大田作物进行轮作。按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含25度)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个别地区甚至要封禁治理。

2.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无论是垦区还是鹤岗均已成体系,初步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但在管理体制、资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设施不配套。

二是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多数由地方或农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兼管,并且人员偏少,难以保证管理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及设施重新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因本流域由农垦和地方两部门管理,为协调好工程管理事宜,应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工程管理委员会由管理站和各受益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对管理站起领导和监督作用,可定期开会检查工作。工程管理总站、管理站为专职管理机构,在管理委员会和上级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具体完成各项工程管理任务。工程管理段为亦工亦农的管理组织,分管具体的工程项目。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结束语

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协调,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很大,是我国粮食战略生产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作为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粮食产区,通过防洪除涝的治理,解除洪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再配合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将使坡岗地37.5万亩耕地和低平原94.5万亩耕地成为高产稳产农田,大幅提高全区的粮食单产和总产,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流域内的鹤北镇、宝泉岭镇、梧桐河镇和38处村屯及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流域防御其它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显着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为当地城镇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在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国利民,功效长远。

篇5

关键词:现代城市;防洪规划;重点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TV8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城市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们居住的方便、舒适和惬意,还应该考虑到自然灾害(如图1)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尤其是针对洪涝灾害时,城市规划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加以应对,以尽量降低损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防洪设施还比较薄弱,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与城市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为了确保城市发展和防洪的安全,我们必须要做好城市防洪的规划工作。

图1杭州洪涝灾害

当前我国城市防洪减灾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防洪标准低

城市的防洪标准和现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地位不对等,使得当遭遇洪水灾害的时候,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较大。另外我国目前无城市排涝标准,针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还缺乏规范依据。

(二)城市调蓄雨洪能力减弱,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城市建筑和硬质铺装必然会侵占城市的绿地和水域。从而导致城市地区的湖泊和洼地面积减少,致使城市调蓄雨洪的能力降低。当出现较大的洪水灾害的时候,城市内部的雨水得不到有效的排出,使得城市内积水排向河道的时间加长,易造成内涝。此外,有些城市的排水管网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或者对于城市管网的维护不到位,使得很多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不够、排水的标准相对较低。

(三)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

城市的防洪减灾除了需要不断加强城市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的手段。比如说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洪水预报、预警系统、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然而,在目前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还不够,特别是对城市老管网的布设、抢险、探测还缺乏预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

(四)城市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补偿机制未建立

我国南方城市在夏季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因此,我国防汛减灾应急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组织体系、防洪预案、指挥系统、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储备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各级的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防汛减灾指挥部。然而,防汛体制的信息沟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动机制还是比较薄弱,预报的预警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此外,受我国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城市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也十分的有限。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的时候,目前尚未考虑在遭遇大洪水时城市中可以被淹没的区域及设施,受淹后又缺乏补偿机制。

(五)城市居民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洪水等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去抗拒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尽量去降低损失。首先就必须树立起防洪的思想意识。然而,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点,南方城市相对于北方城市更容易出现洪水灾害。加之城市防洪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很多居民对于防洪意识淡薄,直到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缺乏防洪减灾的技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时往往束手无策,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洪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防洪减灾救助的对象。

现代城市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正确合理的城市防洪标尺

在城市防洪减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并不是说标准制定的越高越好。再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历史上城市洪灾的情况,参照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的防洪标准。

(二)确定合理科学的防洪设施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城市防洪设施纳入到设计当中去。需要根据城市的气象、水文、地理、自然等各种状况,拟订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抗洪设施。在城区的主要河道的两旁所建设的建筑必须设置防洪墙和防洪堤,并且设置重要的出水口和排水设施。抗洪设备的具体情况应该根据当地的水文情况来制定:一般而言,抗洪墙与堤坝的顶部高度应该是:历史记录的最高水位加上超出高度 1.0~1.5m 的高度建设抵挡洪水的墙,然后再设置安全的超出高度。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市政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按照城区发展设计和城市抗洪设计的标准,合理的设置管道的位置、管径以及坡度,从而起到排洪的作用。如果是在一些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不能够进行重力的排水的情况下,应该设置泵站,合理设置管道,使用强行的排水方法解决低洼地区的排水问题。

在设计排水管网的时候,需要掌握雨季时候最大的下雨流量、径流系数高、路面渗透系数低、建筑物稠密等情况,计算抗洪的系数。

(三)推进和谐生态美丽城市防洪设施建设

除了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特点,将易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变为生态园区。从而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当做抗洪的主要目的。依据历史上城区中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以及发生的频率和次数等,将危险区域的建筑物实行改迁,重建河道洪水断面,并且将危险地区改造成为林地、湖泊或者公园等生态区。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洪水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四)城市设施建设与防洪设施建设并举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力度。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环境的因素。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土和废渣,一定要严禁将此类废土和废渣倾倒到河道中。第二,在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时候,不能侵占原有的河道,不能破坏原有的圩堤沟河;第三,沿河道路的建设以及旧城的改造一定要抬高地基从而起到抗洪的作用;第四,对于河道上面的违章建筑一定要严厉打击,发现后一律拆除,确保河道干净整洁,促使河道流水的功能加强;

(五)生态型河道治理

对于城市防洪抗灾来说,河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河道排洪的能力,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河道治理而言,政府需要颁布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于侵占河道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同时河道的治理不仅仅以单一的防洪为主要目标,应该以生态为主线,综合环境保护、休闲及感知需求进行治理。从而降低洪水的发生的概率,也就变相的解决了洪水灾害问题。

在当前,生态型河道治理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体现了河道防洪工程由以往的改造自然转变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治理理念。

(六)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城市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新的契机。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出人类的饿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城市防洪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结合现代城市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观念,既要有长远的观念。创新是一个产业、一项工程的精髓,是技术进步的动力。我们需要鼓励因地制宜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从长远来看,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加强技术融合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从而带动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

总之,人类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却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尽量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洪水这种自然灾害,在进行规划建设的时候,就应该从管道的设计、地下水排放、城市防洪排水设施的建设入手;另外,需要对于河道进行相应的整治,以确保洪水发生时河道可以起到排洪的重要作用。人们应该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提高自身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彭佩,禹华谦,袁浩.我国城市防洪规划与实践研究[J].四川建筑,2013,01

篇6

关键词:地域环境;防洪技术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一、诱发洪灾的重要因素

气象水文因素

我国西部临近太平洋,导致季风气候显著,比较容易受西南以及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在时空分布上较为不均匀,呈现出雨热同期的特点,易发生旱涝灾害。一般情况下,汛期的时间以及所持续的时间均与季风的进退有关,经常开始于西南、东南地区,然后会向北推进。

地质因素

我国的华北、西北以及东北的西部地区均属于黄土区,土质均匀,缺乏团粒结构,而土粒主要靠的是较易溶解于水的碳酸钙聚集在一起,其抗冲力极差。暴雨时期,会由于大量泥沙的冲蚀以及山坡的崩塌与坍塌导致泥石流灾害的产生。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使得水土流失面积极大,导致大量的泥沙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极高,从而导致河流的中下游河床淤积较为严重,由于河床淤积使得河底高出两岸地面较多,这种多沙河流的河床极为不稳定,如果遇到特大洪水,河堤极易溃决和漫溢,从而导致洪灾。

人类活动因素

洪水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一定能够导致灾害,但是随着人类违反自然规律活动的加剧,极易导致洪水灾害的加剧。在山丘地区对土地进行过度的开发,或者是在陡坡上进行开荒,或者是由于工程建设从而导致山体破坏,进而使得地形、地貌改变,使得天然植被破坏,对森林进行乱砍滥伐,使得水源涵养的作用失去,这边导致了山洪的产生。近年来,人们开始盲目的与水争地,使得河道变窄,湖泊淤积严重,导致了滞洪以及蓄洪的面积逐渐缩小,使得湖泊调节洪水能力以及泄洪能力降低,这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二、针对地域环境的防洪技术

工程技术措施

堤防工程

堤防指的是沿河、湖、渠、海岸或者是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并且最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技术。筑堤是防治洪水泛滥,保护居民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重要防洪技术,河堤在对洪水进行约束之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之内,使得同等流量的水深不断的增加,使得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进行泄洪排沙。堤防工程还能够抵挡风浪和海潮。堤防工程应该通过泄洪量计算合理的堤防间距。

分洪工程

我国平原地区的河流主要是依靠堤防工程来进行防洪,但是大部分的河流的防洪指标较低,当超过标准的洪水到来时就会对河流两岸造成重大的损失,针对这一情形,采取了分洪技术措施,能够将洪涝灾害降到最低。在进行分洪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应该保证有计划、有安排以及垦殖有序。充分对河道两岸的湖泊洼地进行利用,并且将其作为分洪区,分洪区应该充分接近保护区,对分洪区的规划也应该做到经济合理并且少用耕地,同时将分洪区的规划与分洪建筑物进行综合考虑。

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指的是在山地区应该采用水土保持的技术或者是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对地面土壤而形成的冲刷,采取水土保持技术,能够使得地表径流有效减少,从根本上消除洪涝灾害。

河道整治技术

河道整治技术是指当河流中的冲淤对正常航运、灌溉以及分洪进行影响的时候所采取的的相应技术措施。河道整治技术措施是以综合治理为目的的,因势利导,从而进行重点整治。在进行河道整治之前应该对河道形状参数进行全面的、客观的以及正确的分析。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有全面意识,应该综合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干流支流以及远近期各方面的统筹进行考虑。

险情抢护技术

较为常见的险情有管用、漏洞、裂缝、坍塌、渗水、漫溢以及脱坡等等。处理渗水的方法有临水截渗、背水坡反滤沟导渗或者是贴坡反滤层导渗。当上游发生特大洪水,同时河道堤防设计的标准偏低的时候,极为容易产生洪水漫顶,此时,应该始终坚持水涨堤高的原则,比如说加设子堤技术等等。

防洪新技术

随着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今国内已经由部分城市将周围的水域分布以及当地水文信息通过数据库技术从而尽心存储、组织、分析以及处理,使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而对于与空间定位密切相关、变化快、层次性强以及数据形式多样的各种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数据库技术进行分析,而不对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作出的决策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现代城市的防洪排涝的形式较为严峻,因此需要借助GIS技术的优势分析处理大量的较为复杂的空间信息,从而达到预报较为准确,措施高效以及决策科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城市洪涝等灾害的预防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刚性需求,我们应该通过气象水文因素、地质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因素这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能够充分的了解诱发洪涝灾害的成因的基础上,并且针对地域环境找到合适的防洪技术,应该充分掌握传统工程技术措施,并且对防洪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挖掘,提高防洪现场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企业;防洪防汛;规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40

[中图分类号] F273;TE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66- 02

1 企业防汛防洪工作的必要性

洪涝灾害始终是国家的心腹之患,防洪防汛是我国水利事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998年遭遇洪水灾害之后,水利界对此次洪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充分认识到过去防洪防汛策略的不足,认为人类不可能消灭洪涝灾害,只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对于天然气企业来说,一旦遭受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较其他地区更为严重,防洪防汛工作的效益是巨大的,没有防洪防汛工作,企业的生产及发展就失去了保障。为了保障天然气企业的安全、顺利生产,一定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滑坡与塌陷对于站场、天然气管道等生产设施的威胁,进行认真的规划,结合企业生产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过去防洪工作的经验教训,遵循上级防汛部门的防洪规划要求,扎扎实实搞好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2 企业防洪防汛工作的设想与规划

笔者认为,防汛工作要在“防”字上下工夫,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需要采取“亡羊”之前先“补牢”的办法,对发现的安全薄弱环节,不要等、不要靠,及时制订详细的维修计划,排除安全生产中的隐患,对安全隐患问题要有超前整治防范意识,做到安防于未然,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防洪工作要在“洪”字上下功夫,结合以往防洪经验,充分预想、预判当前及未来洪水的危害性及覆盖面,全面监控危险点,将工作提前做充分、做细致,制订周密的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确定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和保障措施等,同时,加强人员值班,保证物资充足,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与此同时,防洪工作离不开它的“眼睛”,即准确的气象预报,时刻要与气象部门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获取雨情和水情,并传达到企业下属各单位。

对于天然气企业防洪防汛工程的建设,本文提出以下规划:

第一,做好安全责任制落实,实行主要领导对防洪防汛工作全面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的安全负责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到位、预防到位”。

第二,对于企业负责的防洪设施及时进行加固, 从根本上提高抗洪能力,有效解除汛期洪水对生产建设的威胁。投入经费并安排专职人员,对防洪设施常年进行整修填土与加强。对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穿越地面低洼易积水区域、河槽等易受雨水冲刷外漏、受损区域,要进行及时的维护。

第三,加强环境的观测和综合治理,要对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山洪、塌方以及泥石流的预防,可以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控,可以埋置地下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控地下水位,同时,在有塌方可能的地方建立地下水控制系统,当地下水位传感器探测到水位超标的信号时,即启动该水位控制系统,将地下水抽走排放到地表江河水网中。也可以自山体表面数米到数十米的深度(离山顶近的表面处的排水网不必深入山体中太多,但是离山顶越远的排水网深入山体的距离需要增加,因为山脚山体所受的压力大)开始设置排水网,保证山体中的水即使遇到暴雨,也可以迅速排到外面,不至于积压在山体内部。

第四,对于天然气管道穿越河段方面,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破坏主河槽,限制开挖和扰动宽度,同时尽可能恢复原貌,管道穿越河段时主要应注意做好环境保护,避免水体污染,不影响河道防洪、泄洪。

第五,在管道等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周围植被的破坏,对防护林、绿化美化用的花木草皮等进行培养与补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重点区域内配套建设防洪防汛值班室。

第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多种形式开展《水法》宣传活动,组织防汛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水法》知识培训,将《水法》与地方的防汛要求汇编发给企业各单位,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理。

第七,整顿防汛各项基础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防汛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制定经济责任制、工作标准、岗位职责、月周工作计划和质量职能。落实好防汛物资储备及抢险队伍,做到有备无患。针对防洪防汛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为防洪抢险提供指挥决策依据,并认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防汛抢险能力。

第八,运用新科学、新技术,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双达标。

3 结束语

防洪工作,事关大局。作为天然气企业,应对防洪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根据洪水特性、灾害成因、防洪要求、生产建设发展、已有的防洪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及管理办法,加上实施规划的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规划。总结过去、抓住今天、着眼将来,防患于未然。从长远考虑,结合总体发展趋势,探索新路,开创切实可行的天然气企业防洪战略,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将生产、建设和防洪相结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实现利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洪福.海事、拆船企业携手应对“海上巨无霸”影响防洪防台[J].珠江水运,2012(17):50-51.

[2]冯志国.企业水库《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及建议[J].电子制作,2013(14):218.

[3]郝福华.漳泽水库下游河道防洪能力分析[J].地下水,2009,31(3):72-73,76.

篇8

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必修课”。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对课标的理解,制定本节教学目标如图1。

二、剖析经典图像

*人教版P42图2.30 VS 中图版P90D

图像解读:人教版地图中包含内流区、外流区、界线的图例,根据颜色对比,学生能迅速找到内流区、外流区,能根据活动要求找到主要河流,进而判读哪些是外流河,推断各河流注入的海洋,也能找到主要内流河,但容易忽视额尔齐斯河,不容易判断其注入的海洋;而对于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让学生直接阐述略有难度;利用文字资料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同时配有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和鄱阳湖九石水域码头汛期、枯水期景观对比图,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呈现形式,也暗含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差异大的信息;因课标中没有对湖泊内容提出相关要求,文中删减了湖泊相关内容。中图版地图中外流区的图例则具体到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学生很容易根据颜色迅速说出河流注入的海洋,不容易出错,更加直观;文中展示塔里木河景观图,直接点明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活动提示内、外流区域与季风的关系,学生可结合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来阐述分布特征,降低难度;但对河流水文特征的阐述较少,仅从汛期、结冰期两个方面描述,缺乏直观景观图或示意图;虽然课程标准对湖泊没有作出相关要求,文中保留对湖泊的介绍,并配有青海湖的景观图,让学生对湖泊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为理解围湖造田带来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学策略:①展示中图版P90D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找出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找出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在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绘出来。②展示中图版P86L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据图简单概括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布特征。③快速判断: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水量最大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最大的内流河分别是哪些河流。简要分析河流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人教版P44图2.33 VS 中图版P91F、G

图像解读:人教版增加京杭运河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输水作用,为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埋下伏笔。中图版配有船队景观图,更利于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理解京杭运河作为沟通我国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人教版提到江苏以北河段已停止使用多年,而中图版更加准确地点明济宁以北不能通航,济宁以北正处于黄河的下游河段,该处形成“地上河”。

教学策略:整合图文资料,说说京杭运河的作用。

*人教版P45图2.34 VS 中图版P99T

图像解读:两幅图都体现长江的源头、流经省区、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注入海洋等河流概况信息。人教版图中包含大型水电站、大型水利枢纽的分布信息,体现了利用河流水能发电的价值,而中图版包含灌溉区的分布,体现了河流的灌溉功能。

教学策略:①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图2)和中国地形图,找到长江的发源地、干流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在图中圈出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找出主要支流和湖泊:嘉陵江、湘江、汉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②利用图表数据(表1)说明长江之大。

*人教版P46图2.35、图2.36 VS中图版P101V、P100U

图像解读:①人教版图2.35反映长江上游河段河流落差大,文中点明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图2.34中水电站及水利枢纽的分布也印证了这一点,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说明长江水能丰富,长江上游可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展水电业。从图2.35中可看出中下游河段地势平坦,图2.36反映不同河段的通航能力,结合两幅图,可得出长江的中下游河段地势平坦,水流速度缓慢,主要发展航运业。充分利用图文资料清晰解读“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两大称号。②中图版主要利用文字数据介绍,配有长江航运的景观图来阐述长江航运价值之大。从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中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的上游河段。这两幅仅仅体现了呈现信息的功能,却缺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分析,尤其没有说明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易形成知识障碍。

教学策略:图说――长江之宝。①提供主要河流水能蕴藏量柱状图(图3),展示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②根据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和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说明长江水能资源的主要分布河段。③展示图文资料,介绍长江航运价值大。展示长江航运图,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长江航运价值大的有利条件。

*人教版P47图2.37、图2.38、P48图2.39 VS 中图版P101W、P102Y、P103Z

图像解读:人教版图2.37介绍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而中图版P101 W展示三峡大坝泄洪的图片,凸显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防洪,文字资料点明可控制荆江地区的特大洪水。人教版图2.38反映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是造成洪水的自然原因之一;中图版P102 Y反映长江中上游地区滥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堵塞,排水不畅,这也是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之一。图2.39结合文字资料,说明围湖造田是长江发生洪水的另一个人为原因;从P103 Z图中可看出,长江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流量最大,支流众多,从而导致洪涝灾害,气候特征是长江洪涝灾害的另一自然原因。另外,人教版图2.40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既可帮助学生认识各河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有助于理解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策略:图说――长江之忧。①展示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新闻信息,提供相关图文资料,讨论分析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②针对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出谋划策,如何防洪。

*人教版P50图2.41 VS 中图版P92I

图像解读:两幅图都涵盖黄河的源头、流经省区、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及注入海洋等河流概况信息。不同之处在于人教版图中显示了大型水电站、大型水利枢纽的分布情况,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中游和上游河段,它们主要位于阶梯交界处,而中图版体现了两个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教学策略: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干流流经省区、地形区、干湿地区、注入海洋;在图中圈出上中下游分界点:的河口、河南郑州的桃花峪;找出主要支流:渭河、汾河。

*人教版P51图2.42 VS 中图版P93J

图像解读:人教版选用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反映不同河段的含沙量和输沙量,也可以清晰地表达出中游河段含沙量最大,进而分析中游河段含沙量剧增的原因。而中图版选用黄河携带大量泥沙的景观图,虽然比较直观地显示黄河的水文特征――含沙量大,配有文字资料来加以介绍,但缺乏各河段含沙量的数据对比,难以让学生产生质疑并进行深度探究。

教学策略:①展示黄河与世界多沙河流比较表(表2)和黄河水的景观图片,图表信息反映黄河什么水文特征?②展示“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观察黄河各河段的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③展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图”、“黄河中游某地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合作探究:黄河中游泥沙剧增的原因。

*人教版P51图2.43 VS 中图版P94K

图像解读:人教版图2.43显示了黄河下游泛滥区的范围,旨在体现黄河下游地区多发洪涝灾害,文字介绍和图中黄河大堤,阐述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并在53页图2.45中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对“地上河”形成直观认识,如果两幅图放在一起会更好,避免知识的间断。中图版K图包含“地上河”示意图和景观图,两种类型的地图相结合,展示“地上河”的面貌,文字内容阐述“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策略:①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分析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②播放微视频“地上河”,根据“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梳理“地上河”的形成原因。③根据形成原因,出谋划策治理下游洪涝灾害的措施。

*人教版P52图2.44、P53图2.45 VS 中图版P94L、P97Q、P98R

篇9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建议;山东阳信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15-02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气候环境下所产生的社会与自然的生产过程,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部分都与自然天气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在生产这一过程中,因为天气异常或者由于天气变化所导致的农作物产量减产等行为,称之为农业气象灾害。当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很多,由于这些农业气象灾害不仅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还给农民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重要,只有充分掌握有关农业生产当地的气候变化,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控制,更好地防灾减灾。

众所周知,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同时需补充营养,但是这些条件的前提需要明确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现如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变化,致使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全球气候急速变暖,再加之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致使农业减产甚至颗粒不收。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更需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气象服务工作,同时根据不同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气象工作的服务水平。

1 阳信县气象灾害概况

根据近30年阳信县气象灾害记录资料分析,阳信县境内经常发生的自然气象灾害有干旱、涝灾、暴雨、冰雹、大风、干热风、连阴雨、霜冻、低温等。其中旱、涝灾害是阳信县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常频繁交替发生。有历史记录资料以来,1986―2015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出现概率43.3%,干旱平均6.0年一遇;洪涝每3.0年一次,是气象灾害中导致农业生产损失最大的灾害,且旱灾明显少于涝灾。2010年8月阳信县境内出现连续暴雨天气,累计平均降雨量321.5 mm,全县9个乡镇全部受灾,农田大面积积水,排水困难,内涝严重。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因抗灾能力差,倒塌严重。据统计,全县农田受灾面积34 680 hm2,绝产面积6 759 hm2;损坏房屋6 395间,倒塌房屋5 855间;转移人员7 488人;受灾人口136 000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 530万元。

大风冰雹灾害是影响阳信县农业生产的第二大气象灾害。大风多发生于春季,其次为夏季,夏季大风多伴有雷雨冰雹发生。冰雹一般多出现在4―7月,且以6月最多。1986―2015年大风冰雹灾害发生几率为36.7%,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

2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

2.1 干旱灾害

干旱是指降雨量少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使农作物处于缺水的状态下,无法正常地生长。这种现象存在的时间越长,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越大,会出现减产和绝收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农作物死亡,给农民的经济损失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阳信县干旱发生类型主要分为春旱、夏旱、秋旱、秋冬连旱等,其中以夏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春旱和秋冬连旱影响时间最长。

2.2 洪涝灾害

涝灾是影响阳信县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灾害,这一灾害主要可以分成洪灾、湿灾以及涝灾3种类型。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众多,造成阳信县涝灾发生的最常见、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强降水,尤其是夏季短时强降水和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根据阳信县土壤结构和地理环境,短时强降水或持续性强降水一旦达到暴雨或以上量级,受影响农田中会出现大量积水,若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会造成局部或大范围农田发生内涝,致使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2.3 大风冰雹灾害

大风冰雹灾害是灾害性天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旱涝灾害更具影响范围广、局地性强、时间短、突发生明显等特点。由于天气系统的不稳定,在大气中形成强对流天气,经过大气的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的因素影响,加剧了风雹天气的产生。大风冰雹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较为严重,出现时会对农作物的枝叶、茎秆和果实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且不利恢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阳信县大范围种植梨树,鸭梨生产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大风冰雹灾害性天气的出现往往致使鸭梨大范围落果、果实受损,影响鸭梨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1-2]。

3 防御措施

3.1 干旱灾害的预防措施

对于干旱的预防,气象部门应该做好中长期气候趋势的预测分析工作,加强对天气系统变化的监测,及时做好预警,给农民提供完善的农业生产建议。根据天气形势的发展,适时开展人工降雨(雪)作业,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供给。另外,还应该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的形式,加强植被建设,对预防农作物旱情发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3-4]。

3.2 暴雨洪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暴雨洪涝灾害是夏季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预防暴雨灾害,一是要早预报、早预防,气象部门根据天气形势的发展及早做出预报,各部门及时做好准备,为提前防御打下基础。二是要做好天气跟踪服务,一旦县域内降水量接近或达到暴雨,气象部门应及时暴雨预警信号,并密切监视天气过程势态发展,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和农民防灾提供可靠的气象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三是要相关部门做好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防御机制,加强对农田内部水的排涝工作,注重排涝设施的维护,降低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 建议

4.1 构建完善的灾害防御体系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农业生产和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政府相关单位要重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统一部署,协调各个部门,联合协作,共同防御气象灾害,建立科学有效的防御体系。对气象灾害的发生能够做好提前的预案,进行有组织的防御、指挥。另外,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进行预防,做好监测工作,以便提前做好防范,在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把气象灾害的破坏降低到最低。

4.2 掌握气象规律,调整农业布局

造成气象灾害的原因主要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在预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面对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进行了解。气象工作人员要根据气象变化做好监测,及时对灾害发生进行测报,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灾害预警。在农业生产过程要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增强抗灾减灾的能力,保障农业高效和优质生产。

4.3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首先,对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明确在农业生产中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与破坏力,明确预防灾害的重要性,在遇到气象灾害时,也能够快速合理地进行响应,达到预防灾害的效果;其次,增强气象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并提高防灾意识,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农业损失,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总效益。

4.4 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由政府主导,并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业灾害保险的机制工作,联合商业保险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入,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统一协调,建立保险新模式,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为气象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因地制宜建立新型补贴模式,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稳定农业发展。

4.5 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造成气象灾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变化,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发土地资源,并利用我国水资源,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统筹安排农业生产活动,避免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环境出现改变甚至恶化情况的产生,尽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气象灾害。

5 结语

总而言之,需要认识气象灾害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将科研和气象业务结合,同时依照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对相关农业气象工作展开相应的分析,从而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气象服务。另外,建立气象服务管理体系,做好对于突发事故或者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农业生产本身会受到气象变化影响,所以需要加强气象灾害工作的监测和预测,重视农业生产中因为气象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强预防气象灾害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物受灾情况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增产增收,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1] 于璐,蒋慧亮,王春华,等.浅析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3):156.

[2] 李建朝.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4):296.

篇10

中国年年修水利,为什么年年闹水灾,水利是怎么修的?

社会已快进入21世纪了,防洪抢险怎么还那么落后,看不到现代化技术的影子?

所以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谈些意见。

社会愈发展,对灾害愈脆弱

许多人会天真地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力的增强,防灾救灾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会逐年减少,乃至彻底杜绝各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事实证明,社会愈发展,相对于自然灾害愈脆弱。其原因在于:

诱发自然灾害的因素具有极大的能量。人类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还不可能具备足以与其抗衡的技术和能量。据测算,最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2000颗投在广岛的原子弹,最大级火山爆发的能量又是地震能量的10~100倍,而一次台风可带来1000亿立方米的降雨。因此在遭遇大型自然灾害时人类还很难完全控制和防御它。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必须树立与自然灾害的思想,到任何时候自然灾害都不可能完全杜绝。换句话说,自然灾害将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人类应当作的不是企望消灭自然灾害,而是学会如何适应自然灾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自然灾害损失将随社会发展同步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产向洪泛区集中的趋势将有所加强。我国约有1/3的耕地、1/2的人口、2/3的资产位于受洪涝灾害威胁的洪泛区内。一般而言,在沿河两岸平原地区,土地资源及水资源较丰富,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因而人口和资产的密度都远大于山区、丘陵区和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时这些地区又多是洪涝灾害多发的洪泛区域。总体来说,沿河两岸地区经济发展快,逐渐形成沿江沿河经济带。城市密集,人口与资产增长迅速。而且老的城区及居民集中区大多首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地域,而新的开发区、城镇新区则只能向相对风险较大的区域拓展,如低洼易涝地区,泥石流容易发生的沟口地区等,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且这些地区土地便宜,也诱使一些不了解灾害风险的人前往开发。总之,洪泛区特别是高风险地域内人口及资产的迅速增加,社会总体财富的增加,在发生同样洪水的条件下,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逐年增加是必然趋势。日本从1973年至1973年的10年间,由台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了一倍。我国90年代初每年由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800亿元左右,近几年都在2000亿元左右。

社会的发展将导致致灾因子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常表现为城市化,即城镇面积增加。相对洪涝灾害而言,城市化将使原有的农田变为住宅区或道路,其结果是城区周围透水地面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加。因而在相同降雨条件下雨水向地下的渗透量减少,在地面上流动的水量增加,使城区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表径流加大,洪水增加,灾情加重;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补充减少,使城区地下水位下降,加上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则更容易产生内涝。

城市现代化使其总体承灾能力降低。越是现代化城市相对于自然灾害越脆弱,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之言。现代化城市人口及财产密度大,地下设施多,立体交叉道路多。而且电、水、煤气、通讯、交通、信息产业发达,而且各自形成网络,这些网络构成了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如人体的血液、呼吸、神经系统一样。城市依赖生命线系统维持正常运行,任何一个系统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城市某种程度的瘫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一个系统出现故障还可以诱发其它系统的故障。例如,一个变电站被洪水淹没可能导致供电系统故障,由此又可导致供水、通讯、交通、信息等系统不能正常工作。1982年日本长崎大水导致交通全部瘫痪,仅汽车就被冲入大海2万余辆,其原因是这些汽车都是所谓新式“全自动汽车”,门窗也全靠电动开闭,突然遭遇洪水使电路集中的底盘被淹,结果电路失灵,门窗无法开启,汽车便如船一样漂如大海,车毁人亡。美国1993年密西西比河发生大水,使信息网络被破坏,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管理的厂矿企业及管理部门陷于瘫痪,仅此损失数亿美元。生活生产的现代化,使社会更依赖于各式各样的网络,而一旦这些网络失灵,人们将会手足无措。

当然,上面我所列举的各种观点只反映了现代社会随经济发展而因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会不断增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总体抗灾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如自然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先进的灾害信息传达技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住宅及工程建筑物标准的不断提高,都可能使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大为减少。因此在发达国家发生非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其伤亡人数都在数十人范围内。有的国家提出:“即使发生大洪水,也不死一人”的目标,看来也是可以实现的。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死亡百万、数十万人的大水灾,但随现代化技术的进步,一般每年因洪水死亡人数已降至2000人左右。

综上所述,面对现实,我们无法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我们最大限度的努力,使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特别要把减少灾害伤亡人数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措施,即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即通过修建各种防灾工程设施提高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度,减少灾害风险。非工程措施即通过各种行政、技术管理手段,制约社会的不当行为,建立与自然灾害特点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减少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损失。工程措施是对自然环境的改善,非工程措施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的目标都是最终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新兴科技成果,逐渐溶入古老的防洪技术

防洪技术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技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筑堤防洪已成定论。因此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防洪史中,筑堤技术、堤防抢险技术已成为我国防洪技术的主流,特别是围绕筑堤技术逐渐成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减水坝组成的堤防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提防守护、岁修制度也十分完善,流传至今。但总体而言,至解放前夕,我国的大江大河都未能形成十分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标准非常低,难以抵挡较大洪水,因此三年两灾,洪涝灾情十分严重。洪水常漫及数省,因灾死亡人数常达数十万人,1939年海河水系大水造成100万人死亡。

解放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水利事业才取得迅速的发展,设立了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实施流域的统一规划和治理。在五十年的时间内建设15米高以上大坝8400余座,修筑和加固江河堤防25万公里,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历来以害海闻名的黄河安然无恙,全国各大江河基本能控制一般洪水,而且防洪标准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如投资大,三峡大坝建设需1500亿,一般在大江大河上筑坝投资总在数百亿;工程量大,长江的堤防建设在解放后动用土方达10亿立方米,每公里堤防加高1米,常需增加土方2~3万立方米。因此,构筑堤、坝等防洪工程体系必须以就地取材、以土石为主,难以大量采用新材料。即使如此,也需要每年数百亿元投资。由于等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欠债太多,防洪标准比其它国家低很多,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及防洪标准偏低的严重矛盾,也是近年来水灾损失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能对此操之过急,也不能指望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我国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对水利的投入,并且要保持逐年稳定的投入,使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逐渐提高。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新成果,使其不断溶入我国古老的防洪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防洪技术。目前在我国防洪工程中已逐渐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包括:

(一)现代通讯技术

在防洪抢险中,洪水预报、水情及灾情的迅速传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到八十年代,大部分防洪信息还要靠电话、电报、对讲机来传达。通讯速度慢、可靠性差,服务范围小,一遇汛期恶劣天气,常造成通讯中断。1975年8月河南板桥及石漫滩水库出现险情时,由于电话中断,不能及时向下游传达,发生溃堤后造成8.4万人死亡的惨剧。但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光缆通讯、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移动通讯、流星追踪通讯等广泛在防洪中应用,保证了信息的及时传递。

(二)水情预报技术。

要准确预报水情,必须正确预报降雨。对降雨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实时预报。长期预报是跨年度预报,中期预报是跨月预报,短期预报一般是指近1~3天内的预报,实时预报是近1~2小时内的预报。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解决长期预报问题,中期预报的可靠性也很差,短期预报的精度不断提高,实时预报已有较好的精度。但是随着雷达测雨、卫星云图、全球气象数值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降雨预报的预见期逐渐加长,精度不断提高。对1998年洪水的预报应当说是十分成功的。在5~6月份气象和水利部门就发表了在长江流域可能发生1954年型大水的预报,防汛部门召开了全国防汛工作会议进行了紧急部署。由于在人力物力上有了充分的准备,保证了98全民防洪斗争的胜利。

雷达测雨在欧美及日本已广泛应用,它可以精确地预报数小时后流域内降雨强度、分布、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等,是实时降雨预报的有力工具。

利用卫星云图通过对云层厚度、温度等方面的分析,辅以其它气象因素的判断,可以较好地进行短期降雨预报。

利用全球气象数值模型,对全球水、汽输移进行计算模拟,可以进行全球气象形势分析,再与历史上类似年份的气象形势对比分析,可以进行中、长期降水预报。

在雨情预报的基础上,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河道洪水演进,即洪水预报以及洪水灾情预报技术都有很大提高。流域产汇流模型、水文学预报模型、水力学预报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等都在不断完善。针对黄河含砂量高,河床冲淤变化激烈的水沙预报模型也投入使用。江河洪水预报技术将日臻完善。

(三)信息管理技术。

在防洪决策过程中,将会涉及大量水文、气象、工程、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水利部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管理。

在信息管理中还广泛地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多媒体等新技术。在北京可以及时获得全国各地的水情、灾情及有关的各类信息。

(四)遥感监测技术

在洪水发生时,对洪水的举动、灾情等实行大范围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卫星遥感、机载遥感对灾情进行实时监测已取得十分重要成果,已实现在多云天气、夜间的成功监测。监测的画面可从现场直接向北京传送。不仅可准确判断淹没范围,还可以判断淹没水深,以及淹没农田的减产幅度等,水利部遥感中心已成功地对辽河、淮河、长江洪水进行了有效的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准确地判断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受灾人口等。

(五)防洪决策技术

集通讯、信息管理、洪水预报、灾害监测、洪水优化调度等新兴技术为一体的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已在各大流域内逐渐形成。黄河、长江、淮河等都已初具规模,目前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部正集中全国专家在制定全国防洪决策指挥系统的实施方案。防洪科学决策已指日可待。

(六)推广洪涝灾害风险图。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准确地预见各江河遭遇超标准洪水或工程失事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包括可能发生的淹没范围、水深、持续时间、洪水流速等。据此可推断各地域遭遇洪涝灾害的危险程度。以此为依据,可制定各地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确定防洪标准、洪水保险收费标准、堤防保护范围等,对洪涝灾害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除上述在管理方面的软科学技术进步之外,在防洪工程建设技术中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一)筑坝技术

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实行和科学管理。在混凝土重力坝建设中目前成功的发展了混凝土碾压筑坝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投资。在土石坝方面成功地应用了面板堆石坝技术和无纺布防渗土坝施工技术,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建设超200米高大坝时,溢洪道下游的消能防冲技术我国已领先于世界水平。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宽尾墩消能为代表的收缩式消能工以及掺气减蚀等技术属我国首例。

(二)堤坝防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