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5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校园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对于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一高中的校园文化
我们通常所指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所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的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自成立起就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个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一高中的校园文化可以用“和谐和美,明德正道”来概括。这样的校园文化强化了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社会奋斗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后备力量的高中生,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和谐校园教育为切入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锻造人生梦想。
2.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健康成长
战国时期的荀况在《荀子劝学》中说过:“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不仅仅靠知识的培养,更需要在环境中不断地熏陶和适应。高中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积极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不断建设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有效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逐步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1.打造高雅环境文化,让核心价值观融入一高的物质文化建设中
切实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标志性文化建筑建设中,在校园建筑和景观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一高中校园建设中,我们在校园的建筑上做好了文章。给校园各建筑楼的命名都体现了我们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如明正楼和学思楼主体教学楼,明正楼取义“明德正道、明德修身行正道”;学思楼取义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紧密结合。如实验楼和学生社团活动楼――知行楼,取义为“知行合一”思想。如男、女生寝室楼――鼎信楼和秀蕙楼,鼎信取义为一言九鼎讲信誉;秀蕙取义为秀外慧中、心地纯洁与性格高雅,弘扬优秀女子的品德。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每一处都在提醒他们做一个明德正道的有为青年,强化了爱国意识。
2.孕育鲜明的理念文化,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一高的精神文化建设中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具体体现在办学观念和走廊文化之中。一高中的办学观念中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校训是“思敏行一,德馨才高”;校风是和谐和美,悦己悦人,大爱无痕,大教化一;学风是合作探究,自主感悟;育人观念是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未来比现在更重要;办学方略是明德正道,以德立校,以道育人。又如走廊文化中的标语: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学好靠信心,求教靠虚心,探求靠专心,长进靠恒心;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让一高中的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形成科学的管理文化,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一高的制度建设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学校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职能,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高中在制度建设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使之成为校园师生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如教师百字誓词――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将永存幸福从教之心,振兴民族之志,用智慧启迪学生,用情感滋养学生,用人格陶冶学生。我要始终具备与工作相称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超越自我。让价值体现在学生华硕的成长里,让成就熔铸在学生辉煌的人生中。又如学生百字誓词――学做“有些人”,健体魄,树信心;学做“文明人”,端仪表,正言行;学做“知识人”,阅百卷,道文理;学做“职业人”,尽职责,敢创新;学做“家庭人”,知孝悌,重亲情;学做“社会人”,讲诚信,施友善;学做“国家人”,明使命,强信念;学做“世界人”,展气节,纳百川。青春为证:我要做真正“一高人”。这里明确了一高的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准则,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师生思想的坐标和心灵的归宿。
以“和谐和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教育中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长远而至关重要的作用。今日的一高校园文化建设也已经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它使学生形成了对学习、追求上进的动力和对家庭、母校、社会和祖国的责任感,相信我们培育的学生一定会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篇2
你们好!
当高级会员一定很繁忙吧?天天在白云飘飘网里写作文,学习,交朋友.也许你们很辛苦,但是我还是要给你们说件事情.
在投稿箱里有很多很好的作文,可是都进不了发表区.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在发表区或者精品区看作文.其实有些非常好的作文,都被埋没在投稿箱里,过多的作文把它们压在很后面,很难找到,也就很难发表.投稿箱里3千多作文里多数是好作文呀!
有一次,我在搜索作文,我打的是"假如",结果出来的作文就有好几百篇!这些作文里有很多都是投稿箱的.我随便点了看,都是很好的作文哩,一点不比精品区的作文逊色.我边看边发表,边发表边写点评.其实我发觉这些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题目不新颖,难勾起大家的兴趣,所以没有人看,好好的文章也只能被埋没了.我感到很伤心.
高级会员们可能都繁忙于投稿箱第一页,我觉得大家可以去翻后面几页看.小荷投稿作文是前赴后继,没赶上发表就落到很后面了.
其实那些好作文没发表,对作者自己也有不利.你想啊,好作文没发表,他(她)就永远没法加分,就要过很久很久才会升高级会员.少一个高级会员,就少一份发表作文的力量.
我还有一件事想倾诉,就是对于要进退稿的作文,可以先给作者讲写作文要负责任,让他(她)去改.等改好了就推荐发表.千万不要轻易打-1,说不定你给作者讲一讲,他(她)会去把这篇作文改成很好的作文呢!到时候想改打分,都晚了啊!
在学习之余看看那些投稿箱很后面的作文,说不定也可以受益,说不定受益匪浅呢.
祝 在小荷的投稿箱学到知识 天天开心 天天快乐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强烈认同感,促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作为具体的实施载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校园,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阵地也将是校园。因此,如何把校园文化作为载体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中的实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所处环境的熏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成效。主观能动性和情境暗示性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种基本教育方法,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则是二者有效互补的重要“黏合剂”,校园文化载体具有管理和传媒等一些其它传统形式载体所不同的优势。
二、增强校园文化生动性有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度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既可以是美轮美奂的文艺活动,也可以是昂扬向上的体育活动,还可以是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它既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也可以是院系班级社团组织的个体活动;它既可以是提前安排和规定动作,也可以是临时设计的自选动作。高校校园文化做呈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同学。广大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引导下,逐渐会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积极倡导的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而且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和底蕴的校园文化在被大学生接受后,势必将形成思维定势固化下来。因此如果我们想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通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引领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校园文化广泛性有助于拓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载体广泛性主要呈现为:第一它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高校中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广大的教职员工都可以作为主体参与到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中来;第二它的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能使得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有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观意愿,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逐步积淀形成“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机组成的,和谐是二者共同的价值标准。作为拥有和谐共生的文化积淀和形式多样的广泛性的校园文化载体,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层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强校园文化的时代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向心力
拥有鲜明的时代性的是校园文化载体的突出特征,它体现在:一是其本身具有时代性。每一种文化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都经过了演化和完善,是悠悠历史长河中岁月的积淀。校园文化在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时代特色,这具体要求在内容上要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保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也要能呈现多样的概念,即可以通过有效的表达方式发挥其宣传引导和凝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参与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就在具体工作中为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时代特性,在大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凝聚力和认同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进步还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高校中通过校园文化载体积极拓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增强校园文化的主体性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
高校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是积极主动的,基本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活动。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娱乐、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作用,注重在正确方向的引领、方式方法的指导以及政策条件的保障上下功夫,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内容的喜悦,培养自身自律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品位,这也正说明了高校大学生作为个体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的处于主体地位的特征,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外化与行、内化于心的手段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依靠教育者强制性填鸭式的说教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没有引导学生从内心去接收,往往会引起学生抵触心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而校园文化作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载体恰恰为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也将大大提升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实效性。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之魂、精神之钙,是人们思想的坐标和归依,行动的指南和罗盘。如何培育和践行是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高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社会道德失范、理想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高职作为人才聚地、文化前沿,师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播散作用和共轭效应。
二、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缺乏自主自愿的行动意识
主要体现在对核心价值观的不完全认同、学习宣传落实的辅助设施不足和建设投入不够,国家、社会、公民等主体发展的不稳定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缺乏积极主动的战略设计
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氛围和整体水平,仅凭少数责任单位、部门或少数公民是无法实现最终目标的。在全球性的多元化博弈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顶层统筹、总体规划。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缺乏创新恒久的支撑元素
实施过程还是存在走过场、浅表化。一些单位在这方面几乎乏善可陈,没有“名片”、没有亮点。
三、探索高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路径建议。
(一)全面夯实“三个基础“,强化认同“三层内涵”
“三个基础”指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
“三层内涵”指国家、社会、公民。
1.牢固组织建设
建设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心理健康与教育等机构,注重培育“双带头人。和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
2.深化思想建设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并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育要融入专业课教学,进课堂、进教材,进公寓、进网络。还可以邀请校内外领导、专家上党课。多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如“每周一德”“每周要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地方戒毒所、驻点乡村等。突出抓好主阵地,如道德讲堂、学术论坛等。
3.规范制度建设
健全各级规章制度及学生守则等。出台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的政策;实行劳动课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健全落实校领导联系点、校领导基层调研、干部听课、学生恳谈会等制度及“两访两创”“三进五访”“三进三联”活动方案等。
以体系化建设均衡提升综合效果。一是理论教育体系,菜单化,坚持一月一主题,覆盖到每个学生;二是学风建设体系,以“教学质量年”“行为规范年”为契机,进行专项整治;三是“六位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扩充奖助渠道,设立受助学生“感恩银行”,将所有受助学生与志愿服务小时数挂钩;四是学生社团与文化科技活动大数据体系,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志愿活动和思政教育活动一体化运行;五是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人制度和师德考评制度。
(二)丰富活跃“三种载体”,着力增强“三股力量”
“三种载体”指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典型示范,“三股力量”指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以文化传承为载体,增强生命力。高职需要沉淀出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品牌、志愿服务品牌、专业文化品牌、群团组织等。以社会服务为载体,增强凝聚力。高职理应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责任担当,转化成果,为地方的产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以典型示范为载体,增强感召力。高职应积极挖掘先进典型,形成浓厚的氛围。
(三)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普遍形成“三种习惯”
“三项机制”指监督反馈、考核问责、激励约束,“三种习惯”指理论自觉、道德自觉、文化自觉。
1.监督反馈机制
实时跟踪监督流程和节点,保证诉求表达渠道通畅。通过简报、通讯、座谈、访谈等对未覆盖到的人员或未落实的环节进行通气、指导。加强审计监督;组织开展“一岗双责”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督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抽查、“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自查、党员干部会员卡清理、师生行为规范检查,实行零报告制度。
2.考核问责机制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的力度和厚度,让师生都能成为自觉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二是加强民主评议的深度,把自评、互评、群众评、组织评有机结合;三是加强岗位责任的公开度,将测评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问责。
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综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具有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包容与开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文化特质。
1.具有继承和发展的文化品质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具有连续而非中断的特征,在于农耕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既表现在上层社会深厚文化的底蕴作用,也表现在基层民众的口传经授的延续性上。尽管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迁和更迭,基于其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柱作用,民族传统中的国家精神,匡扶正义的社会伦理与个人的价值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文化当中。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是僵化的。同样是爱国主义基本情感,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改革时期,又往往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结合在一起;作为匡扶正义的传统侠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则与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联系;作为个人价值的正视与实现,从传统时期集体利益的覆盖到改革创新时期的本位回归。
2.具有包容与开放的文化品质
从理论认知看,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既有自身传统特色的坚守,也有兼容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品质。在包容和开放过程中,坚持自身特色的文化,一方面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的作用,特别是在面临外来力量侵占之时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在吸收和并蓄中,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发展和完善,从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实践来看,就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政治思想而言,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基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其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民族精神中的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核心价值相一致。
3.具有和谐与稳定的文化品质
从历史文化传统来看,和谐与稳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也者,天之本也;和也者,天之道也”。突出反映了稳定、平衡的社会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非是整齐划一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则不继,尽乃弃也”,则突出反映了和谐文化中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解读。
从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的直接产物,便是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产生文化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因此,在繁杂多元的价值和文化体系中,确立其核心内容,并依此规范非主体文化的健康发展,使民族文化在传承、包容和开放中得以健康、理性与科学的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背景版”的价值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自身价值功能。其价值功能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构建和培育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地位。正视这一点,既是大学教育功能和价值诉求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重要基础和内容。
1.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主要阵地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用思想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培育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既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反映,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背景板”,同样也是高校的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管理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这种“背景板”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决定着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决定了校园文化发展方向。
就人的社会化过程而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固然是人的价值观念和认知结构形成的重要环节,但高校的系统和完整的教育,特别是校园文化的熏陶过程,基于文化的长期积淀、传承和接力作用,同时结合大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形成与确立的特点,其深层次的影响和内化作用,往往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始终。
2.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平台作用
⑴学校区别于企业的内容在于,维系和支撑并且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尽管企业管理中也有文化内涵与传承。但学校与企业相比,其文化特质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教育内化中具有传承和接力作用。
⑵高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前期准备阶段,是个体社会职业实践的基础准备阶段,是学生角色向成人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则可为其在以后职业、生活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平台和桥梁作用。
3.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智力支持
大学是生产知识和创造文化的单位和场所,理所应当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发挥自身价值与功能。在理论上,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内聚性,既有传承性也有创新性。将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将在学理上、逻辑上对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在实践中,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在于人的精神凝聚和力量整合,因此,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务虚”与“务实”的结合,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校园文化和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的需要,更在制度层面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与践行提供一种参照。
三、打造校园文化在核心价值建设中的升级版
在本质上,教育和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因此,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基础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方向、践行核心价值的内容与培育核心价值践行的社会主体,是社会主义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体
任何文化都是开放的,校园文化同样不是围墙文化。在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过程中,需要打开以下通道。
⑴需要打开“科学”与”人文”通道。文化既包括科学知识文化,也包括人文文化。知识的流动与传输不是自发的,而是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的结果。因此,学生的学习和培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更应有人的社会化过程所需要的价值目标和观念的塑造,这是校园文化的理性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基础。
⑵需要打开“教书”与“育人”通道。教师是教育工作者而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者,它区别于社会一般的办学和培训机构。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其对象都不是固定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将教学、科研与管理和人的培养相结合,将知识信息的传递与人的情感交融相结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方有牢固基础。
2.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向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亚文化。它必须从根本上与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与培养合格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基于其独有的知识信息量大、知识群体集中一些特点。因此,与一般亚文化相比,更具有引导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方向的功能。
⑴在认知上具有科学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大调整,社会价值观念同时也自然伴随着多元、分散的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基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也掌握着较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信息传播手段,理所应当在社会价值观念的选择、培育及其认知方面发挥其作用。
⑵在角色上具有引导性。就学校与社会接轨现状而言,关起门来进行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性的。“经院式”校园文化建设或者不加选择全盘接受社会价值文化也是非理性的。事实上,大学不是风向标,它不是给予社会所要的所有东西,而是给予社会与文化发展实际所需要的内容。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
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都必须体现知行合一与“虚实”结合的特点。就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而言,必须体现以下要求:
⑴广泛的参与性。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涉及范围是广泛的,渗透到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管理的所有领域,这在客观上决定它的广泛参与的特点。因此,学校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是核心价值践行的参与者,都需要从自身的职业岗位出发,立足价值实现目标和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彰显核心价值的内容。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文化内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具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后者称为精神文化,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许多精神文化内容也具有物质形式。狭义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2、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场所。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队意识、群体心态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特性,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的文化系统(如师德师风、精神文明、班级考核,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广义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的课程文化、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如校本教材、课题研究等)和校园环境的建设(如教学楼风格、场馆设施、雕塑、文化墙、艺术长廊、校报、校刊、绿化美化、校训、教风、学风等)。
3、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一是精神文化,以思想、观念、意识、情感、心态形式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体表现为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风、学风,教职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学校的优良传统,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教师的知识意识和知识分子精神,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二是制度文化,制定各类具有管理和规范意义的规章制度,要体现科学、规范、依法、以人为本;并采取制度上墙、制度,管人管事形式。三是物质文化,这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文化景观,如:承载精神文化的匾额、对联、标语、板报、亭台、山石、花木、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物造型。总之,有文化内容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一切物质形态构成了校园的物质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发展
1、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使教职工将行为的外部规范,内化为自觉的内部约束;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自立、自强、自律的内驱力,对学校制定的校训、校风、学风、行为守则、职业道德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均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2、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对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心里素质、道德精神有一种透骨彻髓的影响,对学校团体起到凝聚人心、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校发展竞争的软实力重要作用。
3、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关怀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校园文化建设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的文化品位高尚、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文化素养的杰出人才,学校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课程教学主体作用。课程教学是学校的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性质、品质、水平和方式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战略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课程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领域。
三、在传承与创新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更不能急功近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工作有: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讨论、修订、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分年度、分部门来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到部门,把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上升到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来做。制定出地区二中“一校两区”新的五年校园文化发展规划。
2、丰富创新校园文化内容。使学校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融入到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培养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美好情感。通过多种文化,文体娱乐活动,提升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幸福指数。加强外出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培植和提升教师的文化品格,让学校成为教职工温馨的精神家园和事业工作的幸福乐园。
3、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在倡导教师终身学习的教学工作中传授知识,坚持不懈的抓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完善好一套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激励机制。抓好校本研修,重视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教师的专业的尊重,体现教师的专业价值⑤。培养一批校级、地区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的优秀教师。
4、提高课堂教学文化层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中课改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启迪思想与情操陶冶的有机结合。开好艺术课、体育课、课外文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参与校外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班会、板报、演讲、竞赛、节日庆典、校外专家讲座等形式,做好德育工作。开辟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站、学生自办刊物、注重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好学生电子阅览室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读书阅报成为二中学生、教师的一种快乐生活。
5、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神。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全体师生仰望国旗,共唱国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柯柯牙林场植树造林,全体师生挥汗如雨,让大漠戈壁添新绿;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寄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与地区一中“手拉手”联谊活动,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大家庭;在启明学校“共享一片蓝天”联谊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平等、博爱”的人文情怀;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师生同台倾情朗诵“六月礼赞”,道出届届毕业生“感恩母校、放飞理想”的动人心声……
6、编写校本教材,解读校园文化。编写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校本教材《绿廊·碧桃·紫丁香》,以多角度诠释和解读我校校园文化在创新中传承。结合50年校庆,编写校园简史,收集包括党政领导、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英烈、劳模、海外教育家等名人校友的简况,汇集并介绍学校的各种荣誉、称号。宣传、介绍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事迹,汇编成册、编录光盘。开辟校史陈列馆,使校园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彰显特色。
篇7
——学习上海市局和浙江中烟关于“控员提质增效”相关做法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近期学习了上海市局和浙江中烟关于“控员提质增效”相关做法的两篇文章,结合前期开展的规范经营和干部能上能下大讨论活动,使我更加有了等不得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坐不得的责任感,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反思,深刻总结后,感触颇深。下面,根据会议要求,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有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思想上改变,要学习创新。上海市局和浙江中烟关于“控员提质增效”相关做法是行业面对新形势,适应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应对趋势。相信通过这次学习,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增强危机感。但一个人有危机而不能作出反应,就像狮子逼近却不知道如何逃跑的羚羊,最后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正如我们长期学习和工作中形成的传统思维和固定模式,习惯于按部就班,不愿改变,以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尽了责任,导致能力长期没有增长,工作长期没有创新,效率长期不得提升。实际上,这种想想与行为,会让你不知不觉落伍于时代 ,不能适应发展形势和工作需求,像温水煮青蛙,被社会和时代淘汰。这次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思想过于因循守旧,囿于已有的工作套路,按部就班,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业务知识,钻研业务技能,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
二是作风上改变,要务实肯干。“控员提质增效”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效能,解决好滥竽充数和人浮于事的问题。是人都有惰性,习惯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会由于暂时的优势而处于安逸之中忘掉了危机。就像一只不断沉睡忘了奔跑的狮子一样,失去了奔跑的优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因此,我们必需从安逸的思想状态中走出来,要树立“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思想观念,务实肯干,积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目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因此,我们不能沉浸在以往的成绩单上沾沾自喜,而是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有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要不断审视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事事做到位、争一流、求突破,要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三是行动上改变,要感恩奉献。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要求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奉献之事,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做一名勤政的账务人员。严格遵守单位考勤制度、工作纪律。
二是要做一名廉洁的财务人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三是要作一名善于沟通的财务人员。加强与单位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工作中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多与大家谈心交心,主动诚恳的接受领导及同事们的批评帮助,通过交流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要做一名高效的财务人员。从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出发,从提质增效中寻找破解,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思维创新举措,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要做一名务实的财务人员。要不断增强主观能动性,扎实开展工作,真正解决问题。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社会和单位认可的财务人员。
篇8
这是个大题目,我想从小角度说起。我特别喜欢早晨到学校门口,看看他们是怎样迎接学生的。当看到值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同学发自内心地问好时,我也就发自内心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呀!如果每天都这样开始,是不是美好的情感在积累,良好的习惯在养成?当我看到值日同学向进校的老师问好时,有的老师旁若无人地向前走,我的心就一凉,也许这位老师不是故意的,可能还会抱怨没有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呢,但他放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还特别喜欢走进教室看学生们的眼神,阳光的还是暗淡的;充满希望的还是茫然的。这些都折射出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文化,甚至胜过校长的介绍。
我特别不喜欢被邀请去参加这样的开学典礼:张书记、李区长等都到场,但都讲一些不可能打动学生的套话,看到台下学生游离的眼神,我就痛苦万分,在操场上多坐会儿事小,如果学生们认为学校的盛大仪式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大事了。我也不喜欢到学校调研,学校找一个学生给你介绍学校,这本来很好,但学生给你介绍的是老师写好的词,学生被要求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你问他问题,他很茫然,学生失去了本真,你就感到难受。学校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想到给学生什么了,对学生的长远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想了,积极做了,才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学生在学校每一天的日程,上课时间最长,还有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午餐、课后活动、打扫卫生等,其中有没有德育?比如午餐可以进行很多教育,有节约粮食教育、关爱和帮助同学教育、遵守秩序教育等等,当然要讲究方法。这些,我们的教育是否关注和把握住了?
我们再回到大题目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融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来说,应该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要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唯物史观。理科课程要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体美课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地方和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一堂课不只是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二、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学校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印证、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为价值选择。
开展社会实践,要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牵动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实现中央8号文件描绘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局面。要政策推动,着力解决限制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整体推动,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凡是社会公共资源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理念。要建立机制,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制订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挖掘学科和社会两个德育资源,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串联起来。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和行业都应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高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发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广大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筹下,指导中小学在社会实践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这就要求中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肯在校园人文环境上花时间和精力,让指向明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全方位地围绕学生。要求教育部门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德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事,要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抓德育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把德育与学校生活、与师生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订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任何形式把中小学用“好”与“差”区分开来。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特别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切实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并形成制度和机制。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把德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奖励和表彰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教师。这就要求各地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融入班主任工作
我们再回到文章一开始的小角度,前面讲了学生一天的日程,我们再看看每一学期的工作细节,学校要特别注重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团队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再看看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工作细节,要特别注重挖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还要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重视和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小学生网络依赖问题,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中小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
篇9
关键词:智慧校园;新一代;校园卡系统
一、前言
校园卡系统是高校创建智慧型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学校物质、财力以及人力等资源共享、整合的平台,如何创设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卡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校园卡系统设计中,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基于智慧校园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逐渐的被研发和应用,为实现校园卡系统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因此,文章针对以智慧校园为基础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校园卡使用现状分析
2009年以前,M1校园卡在国内校园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范围,但是2009年该校园卡被技术团队检测出存在技术缺陷,M1秘钥容易被破解和伪造,损害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M1卡逻辑加密比较简单。为了保证校园卡系统不被侵害,国家教育部、工信部对高校校园卡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将M1卡升级为CPU卡,通过对我国高校数据服务平台、校园网络环境等进行分析,CPU卡在身份识别、数据挖掘与分析、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满足我国高校对校园卡功能的实际需求,并且CPU卡成为我国高校校园卡的主流。然而,基于智慧校园的需求,CPU卡的功能并不能够满足智慧校园的功能需求,因此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研究成为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三、以智慧校园为基础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设计分析
1.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原则
以智慧校园为基础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以此保证校园卡系统的开放式、模块化以及前瞻性,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前瞻性与现实性原则,在设计新一代校园卡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现阶段校园卡系统的产品类型、技术性指标等,为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二次开发或者升级接口,为校园卡系统的升级、扩展以及改造等创造条件。
(2)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基于智慧校园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应该以现代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保证系统设计技术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保证校园卡系统核心数据库达到金融安全级别,以此保证学校以及学生的利益。
(3)标准型与开放性原则,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应该遵循国际与行业标准,基于开放性与标准型的原则选择系统产品,创建统一的数据库和开发平台,实现统一化、标准化管理。
(4)便捷性与丰富性原则,丰富性指的是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数据应该全面和海量,而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保证数据信息的价值性和有效性,是设计人员所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便捷性指的是系统操作和使用必须简便,但是新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通常由外包公司完成,其维护和使用则是由学校工作人员进行,为了保证校园卡系统的适用性,应该保证系统设计的便捷性,便于校园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护。
2.新一代校园卡系统架构设计
(1)数据库设计。新一代校园卡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功能数据信息中心设计,功能数据信息中心的功能是汇总校园卡的应用功能以及数据信息,即对校园内发生的物、财以及人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并未决策分析和资源综合统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同时该功能系统能够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引导理性消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②金融数据信息中心,金融数据信息中心是新一代校园卡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是为校园卡发生的应付款项、银行卡圈存、移动支付、支付交易等金融数据信息提供统一的接口,并完成对所有账目的处理与结算;③身份数据信息中心,身份数据信息中心的功能是储存学生、教职员的身份资料以及其他基本信息,通过校园人资、教育等能够查询和导出人员信息,校园物、财以及人统一密钥与编程规则是身份数据信息中心设计的关键和核心。
(2)网络系统结构设计。新一代校园卡网络系统结构设计应该以公共无线网络和公共有线网络为基础,基于校园卡数据决策分析系统、基于校园卡的第三方应用、门禁管理平台、电子支付平台、电子服务平台等都在公共网络中实现,公共无线网络实现了车载读卡器、无线刷卡机、无线门禁控制器、无线终端,并且为校园卡的校外使用提供了便利,有线公共网络为校园卡提供了安全的可靠保证,主要是因为校园卡涉及的业务众多,例如银校通讯网关、核心卡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等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因此对网络安全等级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校园卡网络系统应该设置科学、先进的防火墙系统,保证网络信息传输、储存的安全性。
(3)应用系统设计。新一代校园卡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主服务系统,学校通过对自主服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能够将校园卡的功能、信息等及时的推送给学生,该系统安装了众多接口,为校园卡增值服务的推送提供便利;②电子支付系统,为了满足持卡人手机客服端支付、网银支付、圈存、银行卡转账、专项交费等金融需求,该系统应该支持第三方支付系统、银行卡以及校园卡支付平台;③门禁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的功能是识别持卡人身份,通过对使用频次、实验室进行能源、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进行全面、动态监控,能够对持卡人的身份进行科学识别和合理管理,同时还能够对到课率、考勤率、停车场车位、运动场馆、宿舍等进行管理。
四、结束语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创建智慧校园的热潮,基于智慧校园的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对于推动智慧校园的实现,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丰富、个性、优质的功能和服务。同时,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具有众多接口,对于实现校园卡系统的改造和拓展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陈翠珠,黄宇星.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及其系统构建探究[J].复检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0-121.
篇10
>> 基于合作博弈的CPS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例谈中学生物学基于CPS模型的STSE教育 CPS的感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系统设计 基于网络的智慧校园技术分析 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云平台智慧校园建设 智能电网的CPS混合控制方法 CPS:决胜智能制造的“棋子”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3D智慧校园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总体设计 基于体感技术的智慧校园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J2EE技术构架的校园网核心平台研究与设计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校园网站群平台设计 基于无线网络的定位技术及校园LBS平台设计研究 基于移动技术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移动教学实践平台设计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校园设计方案 基于Zigbee的无线智慧校园网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快递智慧服务系统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张永波. 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2011,5:132-134.
[4] 张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2:61-65.
[5] 阮旭.物联网络智慧校园[J].信息系统工程,2011,10:144-146.